CN110945749A - 电动机、风机以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风机以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5749A
CN110945749A CN201880048697.6A CN201880048697A CN110945749A CN 110945749 A CN110945749 A CN 110945749A CN 201880048697 A CN201880048697 A CN 201880048697A CN 110945749 A CN110945749 A CN 110945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core
bobbin
resin mold
motor
inser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86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5749B (zh
Inventor
田边裕一
森崎昌彦
熊代昌知
堤俊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45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5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57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57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1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C-shaped cores
    • H02K1/143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C-shaped cores of the horse-sho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4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U-shaped, E-shaped or similarly shaped co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08Insulating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 F25D2317/0681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measur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or electric components
    • H02K221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 boards, e.g. pc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电动机包括:线轴,其具有插入孔;线圈,其卷绕于线轴;定子铁芯,其具有插入到插入孔的励磁部;转子,其能够相对于定子铁芯旋转地配置;以及树脂模制件,其覆盖线轴、线圈以及定子铁芯。在插入孔的第1开口端部设有暴露部,该暴露部具有自树脂模制件暴露的暴露面。暴露部位于定子铁芯与树脂模制件之间。

Description

电动机、风机以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动机、风机以及冰箱。特别地,本公开涉及用于驱动搭载于冰箱的风机的叶轮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用于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例如,电动机用于搭载于冰箱等的风机。用于风机的电动机例如包含定子和利用定子进行旋转的转子。转子具有成为其旋转中心的轴。风机还包含安装于转子的轴的叶轮,通过利用定子使转子旋转而进行送风。
图19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以往的风机100的剖视图。
如图19所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以往的风机100的电动机包括转子101、用于使转子101旋转的定子铁芯102、借助线轴103卷绕于定子铁芯102的齿部(励磁部)的线圈104以及安装有控制向线圈104的通电的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105。
线轴103、线圈104、电路基板105以及上述构件的周边的定子铁芯102的局部被树脂模制件106覆盖。另外,在转子101的轴108安装有叶轮107。在风机100中,叶轮107与转子101的旋转联动地旋转,从而如图19的箭头所示,向壳体内吸引空气。被吸引到壳体内的空气经由在图中形成于左侧的排出口自壳体排出。由此,风机100能够送风。
但是,在以往的电动机的结构中存在以下隐患:水自定子铁芯与树脂模制件的界面渗入,该水到达被树脂模制件覆盖的线圈而引起线圈的层间短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484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被树脂模制件覆盖的线圈的层间短路的发生的电动机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电动机的一技术方案包括:线轴,其具有插入孔;线圈,其卷绕于线轴;定子铁芯,其具有插入到插入孔的励磁部;转子,其能够相对于定子铁芯旋转地配置;以及树脂模制件,其覆盖线轴、线圈以及定子铁芯。在插入孔的第1开口端部设有暴露部,该暴露部具有自树脂模制件暴露的暴露面。暴露部位于定子铁芯与树脂模制件之间。
另外,本公开的风机的一技术方案包括电动机和安装于转子的轴的叶轮。
另外,本公开的冰箱的一技术方案包括风机、控制风机的控制部以及冷藏室或冷冻室,风机向冷藏室或冷冻室输送冷气。
采用本公开,能够抑制被树脂模制件覆盖的线圈的层间短路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的被虚线包围的区域V中的省略了电动机的树脂模制件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在图5中将定子铁芯分解为第1分段铁芯和第2分段铁芯的状态的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搭载有使用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风机的冰箱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水滴附着于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定子铁芯的表面的状态的图。
图11是比较例的电动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2是电动机的图8的被虚线包围的区域XII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3的电动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5是实施方式3的电动机的侧剖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3的电动机的另一侧剖视图。
图17是变形例的电动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8是变形例的电动机的另一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9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以往的风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本公开的优选的一个具体例。因而,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是一个例子,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由此,将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未记载于表示本公开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说明。
另外,各图是示意图,并非一定严密地进行图示。另外,在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图6,说明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的主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的侧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图4的被虚线包围的区域V中的省略了电动机1的树脂模制件60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在图5中将定子铁芯10分解为第1分段铁芯11和第2分段铁芯12的状态的图。另外,在图5和图6中,线圈40图示为一体件。另外,在图6中,电路基板50以虚线表示。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包括定子铁芯10、能够相对于定子铁芯10旋转地配置的转子20、具有插入孔31的线轴30、卷绕于线轴30的线圈40、电路基板50、树脂模制件60以及轴承单元70。
定子铁芯10是构成用于产生用于使转子20旋转的磁力的定子(stator)的铁芯。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10具有第1分段铁芯11和与第1分段铁芯11连结的第2分段铁芯12。第1分段铁芯11和第2分段铁芯12分别是多个(例如12片)电磁钢板的层叠体,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块体。
第1分段铁芯11构成为包围转子20。具体而言,如图5和图6所示,第1分段铁芯11具有供转子20嵌插的嵌插孔11a。嵌插孔11a的俯视形状是实质的圆形。另外,第1分段铁芯11也可以由进一步左右分割为两个的一对分段铁芯构成。
第1分段铁芯11具有腿部11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分段铁芯11具有两个腿部11b。两个腿部11b设为自第1分段铁芯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朝向图中下方突出(图6)。
第2分段铁芯12具有与第1分段铁芯11的腿部11b的顶端部(连结部)连结的凹部12a。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2a在与第1分段铁芯11的腿部11b对应的位置设有两个。第2分段铁芯12的凹部12a和第1分段铁芯11的腿部11b的顶端部呈相互嵌合的形状,例如俯视形状为圆形。
第2分段铁芯12是长条状的I型芯。如后所述,线圈40借助线轴30卷绕于第2分段铁芯12。第2分段铁芯12作为定子铁芯10的励磁部插入到线轴30的插入孔31。
转子20是利用由定子铁芯10产生的磁力进行旋转的转子,被定子铁芯10包围。转子20能够旋转地配置于定子铁芯10的第1分段铁芯11的嵌插孔11a。在转子20的外表面与定子铁芯10的嵌插孔11a的内表面之间存在微小的空隙。
图4所示的转子20成为沿着旋转方向存在一组的N极和S极的结构。作为一个例子,转子20由将塑料磁体材料成型为圆柱状而成的转子主体21和贯穿转子主体21的中心的轴22构成。
另外,转子20也可以设为沿着旋转方向反复存在多个N极和S极的结构。并且,转子20由具有磁力的转子主体21和贯穿转子主体21的中心的轴22构成。转子主体21包括由磁性材料形成的转子铁芯(铁芯)和固定于转子铁芯的多个永久磁体。永久磁体既可以埋入到转子铁芯的内部,也可以安装于转子铁芯的侧表面。例如,能够在转子铁芯形成磁体插入孔,将永久磁体埋入到磁体插入孔的内部。转子铁芯例如是相互固定的多个电磁钢板的层叠体,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块体。永久磁体例如是粘结磁体、陶瓷磁体以及金属磁体等。
转子20的轴22是转子20的旋转轴。也就是说,转子20以轴22为旋转中心旋转。轴22是与转子主体21的旋转联动地旋转的旋转输出轴。轴22例如由金属棒构成。
转子20由轴承单元70保持。轴承单元70利用轴承等将转子20的轴22的一端部支承为旋转自如。
如图5和图6所示,线轴30是安装于定子铁芯10的定子用线轴。在线轴30设有插入孔31,作为定子铁芯10的励磁部的第2分段铁芯12插入到插入孔31。也就是说,线轴30安装于第2分段铁芯12。
线轴30是供线圈40卷绕的线圈线轴。线轴30由树脂材料等绝缘体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线轴30例如由热塑性树脂构成。但是,对于线轴30的材料而言,只要具有绝缘性,就不限于热塑性树脂。另外,例如,作为热塑性树脂,能够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alate)、尼龙(Nylo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ABS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 resin)等。
线轴30是将插入孔31设为内部空间的中空构件。在线轴30的插入孔31的开口端部36设有凸缘部32。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32设于插入孔31的各个开口端部36。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易于理解说明,将一开口端部36设为第1开口端部36a,将位于第1开口端部36a的相反侧的开口端部36设为第2开口端部36b。当然,通过将对第1开口端部36a设置的结构设置于第2开口端部36b,也能够获得同样的作用效果。通过设置凸缘部32,能够抑制卷绕于线轴30的筒部的线圈40的卷绕走形。
线轴30还包含暴露部33,该暴露部33具有自树脂模制件60暴露的暴露面33a,详见后述。暴露部33设于线轴30的插入孔31的开口端部36。
线圈40是卷绕于在定子铁芯10安装的线轴30的绕组线圈。线圈40是漆包铜线等线圈线材。通过对线圈40通电,从而以第2分段铁芯12为起点在定子铁芯10产生磁通。线圈40的芯线部的材质不限于以铜作为主要成分的材质,也可以是以铝等铜以外的金属材料作为主要成分的材质,还可以是以金属材料以外的导电材料作为主要成分的材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单相的线圈40卷绕于线轴30而构成线轴绕组体。通过将第2分段铁芯12插入到该线轴绕组体而构成励磁构造体。在线轴30的局部设有一对引线端子34。线圈40的一端部连接于一对引线端子34中的一者。线圈40的另一端部连接于一对引线端子34中的另一者。
电路基板50是由例如铜等导电材料形成的图案布线以预定形状形成的印刷布线基板。在电路基板50安装有控制向线圈40的通电的电子部件(未图示)。在电路基板50钎焊连接有线轴30的引线端子34和电源线80的一端部,并且连接有保持电源线80的连接器81。电源线80例如是引线。电源线80的另一端部与外部电源连接。外部电源经由电源线80向电路基板50供给电力。外部电源可以是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中的任一者。
如图1~图4所示,树脂模制件60是成形为预定形状的树脂成形体。树脂模制件60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具体而言,作为树脂模制件60,能够使用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在该情况下,作为热固性树脂,例如能够使用不饱和聚酯类树脂、酚醛类树脂或环氧类树脂等。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能够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类树脂等。
树脂模制件60覆盖线轴30、线圈40以及定子铁芯10的局部。树脂模制件60以覆盖线轴30、线圈40以及定子铁芯10的局部的状态固定于定子铁芯10。树脂模制件60还覆盖电路基板50。通过利用树脂模制件60覆盖线圈40和电路基板50,能够保护线圈40和电路基板50。线圈40和电路基板50被树脂模制件60完全地覆盖,但定子铁芯10被树脂模制件60局部地覆盖。线轴30大体上被树脂模制件60覆盖,但局部自树脂模制件60暴露。
以下,参照图1~图6并使用图7和图8,详细地说明这样的线轴30与树脂模制件60的关系。图7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立体图。图8是该电动机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7和图8的截面部分相同。
如图7和图8所示,在线轴30的插入孔31的开口端部36设有暴露部33,该暴露部33具有自树脂模制件60暴露的暴露面33a。在本实施方式中,暴露部33设于插入孔31的两侧的各个开口端部36a、36b。
在线轴30的插入孔31的开口端部36,暴露部33位于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具体而言,暴露部33位于第2分段铁芯12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
暴露部33构成为使线轴30的局部突出而成的突出部(突起)。暴露部33沿着线轴30的插入孔31的孔轴线C方向自凸缘部32朝向外侧突出。具体而言,暴露部33是使线轴30的插入孔31的开口的边缘部分整周呈环状突出而成的构造。更具体而言,暴露部33是设于凸缘部32的外表面的矩形形状的框体。
另外,暴露部33的暴露面33a与树脂模制件60中的包围暴露部33的部分60a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因而,暴露部33的暴露面33a是环状的平面。具体而言,暴露面33a是包围截面呈矩形形状的第2分段铁芯12的画框状的平面。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电动机1中,在对线圈40通电时,在线圈40流通励磁电流,激励第2分段铁芯12(励磁部)而产生磁通。在第2分段铁芯12产生的磁通向第1分段铁芯11传递而在定子铁芯10整体产生磁通。在定子铁芯10生成S极和N极这两极的旋转磁场。转子20因定子铁芯10的旋转磁场而旋转。也就是说,因定子铁芯10的磁通与由转子20的永久磁体产生的磁通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磁力成为使转子20旋转的转矩,转子20旋转。
这样构成的电动机1能够作为风扇电动机用于风机。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在转子20的轴22的顶端部安装有叶轮(旋转翼)的电动机1收纳于壳体,能够获得风机。
这样的风机能够用于例如冰箱或空调等电气设备。例如,在冰箱中,使用风机(冰箱内用风扇)用于冷气循环。使用风机用于压缩机的冷却。
以下,使用图9,说明使用电动机1的风机的应用例。图9是表示搭载有使用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的风机3的冰箱2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冰箱2包括使用电动机1的风机3、控制风机3的控制部4以及冷藏室5。在冰箱2中,风机3使用叶轮6向冷藏室5输送被冷却器冷却后的冷气。控制部4通过控制风机3来停止或开始风机3的送风。控制部4也可以通过控制风机3来调整风机3的送风量。特别地,控制部4控制电动机1。另外,也可以向冷冻室输送冷气来代替向冷藏室5输送冷气,还可以向冷藏室5和冷冻室这两者输送冷气。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冰箱2包括风机3、控制风机3的控制部4以及冷藏室5或冷冻室。风机3向冷藏室5或冷冻室输送冷气。
接着,使用图10~图12,与比较例的电动机进行比较地说明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的作用效果。图10是表示水滴90附着于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的定子铁芯10的表面的状态的图。图11是比较例的电动机1X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2是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的图8的被虚线包围的区域XII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如图10所示,电动机1例如配置为转子20的轴22成为水平方向。也就是说,定子铁芯10的表面成为铅垂方向。
如图10所示,有时水滴90附着于电动机1的定子铁芯10的表面。例如,在冰箱中,为了向冷藏室输送被冷却器冷却后的冷气而使用风机。在冰箱中,在进行冷却器的除霜时或冰箱的门打开时,停止电动机的驱动而停止风机的送风。当风机的送风停止时,电动机1的周边的温度上升而发生冷凝,如图10所示,在定子铁芯10的表面产生水滴90。
产生的水滴90沿着定子铁芯10的表面滑落而到达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的界面。此时,在图11的比较例的电动机1X中,水因毛细管现象而如箭头所示那样自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的界面渗入。进而,渗入的水有时因毛细管现象而沿着凸缘部32与树脂模制件60的界面前进,而到达被树脂模制件60覆盖的线圈40。其结果,由水引起线圈40的层间短路。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中,如图12所示,设为自树脂模制件60暴露的暴露部33位于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因而,在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不存在线轴30与树脂模制件60的界面。
由此,即使附着于定子铁芯10的表面的水滴90沿着定子铁芯10的表面滑落而到达定子铁芯10与线轴30的界面,水因毛细管现象而渗入到线轴30内,如图12的箭头所示,渗入到线轴30内的水虽然沿着定子铁芯10与线轴30的界面渗入,但不到达线圈40。
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暴露部33,即使水滴90附着于定子铁芯10的表面,也能够避免水自线轴30与树脂模制件60的界面渗入。由此,能够抑制水沿着线轴30与树脂模制件60的界面到达线圈40。因而,能够抑制线圈40的层间短路的发生。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包括:线轴30,其具有插入孔31;线圈40,其卷绕于线轴30;定子铁芯10,其具有插入到插入孔31的励磁部;转子20,其能够相对于定子铁芯10旋转地配置;以及树脂模制件60,其覆盖线轴30、线圈40以及定子铁芯10。在插入孔31的第1开口端部36a设有暴露部33,该暴露部33具有自树脂模制件60暴露的暴露面33a。暴露部33位于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
采用该结构,在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不存在树脂模制件60与线轴30的界面。由此,即使在水自存在于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的构件间的界面渗入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水到达线圈40。因而,能够抑制线圈40的层间短路的发生。由此,能够实现可靠性较高的电动机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线轴30在第1开口端部36a具有凸缘部32,暴露部33沿着线轴30的插入孔31的孔轴线C方向自凸缘部32朝向外侧突出。
若设为该结构,则能够加长水自树脂模制件60的表面或暴露面33a到达线圈40的进入路径,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水到达线圈4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暴露面33a与树脂模制件60中的包围暴露部33的部分60a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采用该结构,即使水滴沿着定子铁芯10的表面滑落至暴露部33附近,该水滴也易于不在暴露部33停留地通过。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自存在于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的构件间的界面渗入。而且,通过使暴露面33a与树脂模制件60中的包围暴露部33的部分60a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使得即使在线轴30设有暴露部33,也能够不使暴露部33醒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暴露面33a呈环状。
采用该结构,由于能够以包围线轴30的插入孔31的第1开口端部36a的整周的方式设置暴露部33,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自存在于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的构件间的界面渗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安装有控制向线圈40的通电的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50,电路基板50被树脂模制件60覆盖。
由此,不仅能够利用树脂模制件60保护线圈40,还能够利用树脂模制件60保护电路基板50。例如,通过利用树脂模制件60覆盖线圈40和电路基板50,能够绝缘保护线圈40和电路基板50,并且能够抑制由空气中的水分、氧导致的劣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10具有第1分段铁芯11和与第1分段铁芯11连结的第2分段铁芯12,第1分段铁芯11构成为包围转子20,第2分段铁芯12是励磁部。
采用该结构,在激励第2分段铁芯12(励磁部)而产生磁通时,磁通向第1分段铁芯11传递而在第1分段铁芯11生成旋转磁场。由此,能够使配置为被第1分段铁芯11包围的转子20旋转。
(实施方式2)
接着,使用图13,说明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1A。图13是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1A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中,线轴30的暴露部33的暴露面33a是均匀的平坦面。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A中,如图13所示,在线轴30A的暴露部33A的暴露面33a包含凹面。
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在暴露部33A设有自树脂模制件60的表面凹陷的凹部33b。在本实施方式中,暴露部33A的凹部33b的内表面成为作为暴露面33a的局部的倾斜面33c。并且,凹部33b的倾斜面33c与定子铁芯1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自树脂模制件60的表面后退而减小。例如,凹部33b的呈缺口状凹陷的部分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凹部33b能够通过对实施方式1的暴露部33的角部实施倒角而切削暴露部33的角部而形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A中也是,在线轴30A的插入孔31的第1开口端部36a设有暴露部33A,该暴露部33A具有自树脂模制件60暴露的暴露面33a。暴露部33A位于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
由此,在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的界面之间不存在树脂模制件60与线轴30A的界面。因而,即使在水自存在于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的构件间的界面渗入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水到达线圈40。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抑制线圈40的层间短路的发生。由此,能够实现可靠性较高的电动机1A。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暴露部33A设有自树脂模制件60的表面凹陷的凹部33b。
采用该结构,使得线轴30A的插入孔31的第1开口端部36a周边的水滴易于自凹部33b渗入到线轴30A与定子铁芯10之间。结果,水滴不易滞留于树脂模制件60与线轴30A的界面所存在的周边部分,即,线轴30A的插入孔31的第1开口端部36a附近。由此,能够抑制水自树脂模制件60与线轴30A的界面渗入。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线圈40的层间短路发生。因而,能够实现可靠性更高的电动机1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33b的内表面是倾斜面33c,倾斜面33c与定子铁芯10的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自树脂模制件60的表面后退而减小。
采用该结构,能够易于向凹部33b引导线轴30A的插入孔31的第1开口端部36a周边的水滴。因而,能够易于进而将水滴引入到线轴30A与定子铁芯10之间。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自树脂模制件60与线轴30A的界面渗入。由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线圈40的层间短路发生。
(实施方式3)
使用图14~图16,说明实施方式3的电动机1B。图14是实施方式3的电动机1B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5是该电动机1B的侧剖视图。图16是该电动机1B的另一侧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中,定子铁芯10的表面与线轴30的插入孔31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B中,如图14~图16所示,在定子铁芯10的表面与线轴30B的插入孔31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间隙G(槽)。也就是说,设有间隙G作为定子铁芯10与线轴30B之间的空间层。
如图14所示,间隙G自插入孔31的第1开口端部36a朝向插入孔31的相反侧的第2开口端部36b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隙G设于插入孔31的全长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在线轴30B的内侧设有突起35。突起35以与第2分段铁芯12的上下左右的4个面抵接的方式设有4个。这样,通过在线轴30B的内侧设置突起35,能够维持定子铁芯10与线轴30B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隙G,同时使线轴30B保持于定子铁芯10,特别是保持于第2分段铁芯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在线轴30E的内侧设有间隙G1。间隙G1以与第2分段铁芯12所具有的上下左右的4个面接触的方式设有4个。这样,通过在线轴30E的内侧设置间隙G1,能够维持定子铁芯10与线轴30E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隙G1,同时使线轴30E保持于定子铁芯10,特别是保持于第2分段铁芯12。
也就是说,如图15所示,在与孔轴线C交叉的截面方向(图15所示的截面方向)上,间隙G与截面定子铁芯10特别是与第2分段铁芯12接触的面积较大。由此,若设为本结构,则当在定子铁芯10产生磁力而带有热量时,能够使附着于定子铁芯10的水尽快蒸发。
另一方面,如图16所示,在与孔轴线C交叉的截面方向(图16所示的截面方向)上,间隙G1与截面定子铁芯10特别是与第2分段铁芯12接触的面积较小。由此,若设为本结构,则能够使被引导至间隙G1的水因毛细管现象等而尽快通过间隙G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B中也是,在线轴30B的插入孔31的第1开口端部36a设有暴露部33,该暴露部33具有自树脂模制件60暴露的暴露面33a。暴露部33位于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
由此,在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的界面之间不存在树脂模制件60与线轴30B的界面。因而,即使在水自存在于定子铁芯10与树脂模制件60之间的构件间的界面渗入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水到达线圈40。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抑制线圈40的层间短路的发生。由此,能够实现可靠性较高的电动机1B。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子铁芯10的表面与插入孔31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间隙G、G1,该间隙G、G1自开口端部36中的第1开口端部36a朝向位于插入孔31的相反侧的第2开口端部36b延伸。
采用该结构,使得线轴30B、30E的插入孔31的第1开口端部36a周边的水滴易于自间隙G、G1渗入到线轴30B、30E与定子铁芯10之间。结果,水滴不易滞留于树脂模制件60与线轴30B、30E的界面所存在的周边部分,即,线轴30B、30E的插入孔31的第1开口端部36a附近。由此,能够抑制水自树脂模制件60与线轴30B、30E的界面渗入。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线圈40的层间短路发生。因而,能够实现可靠性更高的电动机1B。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隙G、G1设于插入孔31的全长的范围。
采用该结构,能够抑制渗入到间隙G、G1的水滞留于间隙G、G1内。由此,能够实现可靠性更高的电动机1B。
(变形例)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公开的电动机、风机以及冰箱等,但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实施方式1~3中,设于线轴30的暴露部33的暴露面33a与树脂模制件60中的包围暴露部的部分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但是不限于此,如图17所示,暴露部33的暴露面33a也可以位于比树脂模制件60的表面靠外侧的位置。另外,还可以如图18所示位于比树脂模制件60的表面靠内侧的位置。图17是变形例的电动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18是变形例的电动机的另一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在图17所示的电动机1C的线轴30C中,形成为暴露部33相对于树脂模制件60的表面突出。也就是说,在图17中,与图12相比,暴露部33(突起)的突出量(高度)较大。
在图18所示的电动机1D的线轴30D中,形成为暴露部33相对于树脂模制件60的表面凹陷。
在实施方式1~3中,暴露部33的暴露面33a设为环状,但不限于此。对于暴露部33而言,只要构成为线轴30的至少局部在定子铁芯10与线轴30的界面暴露,就能够抑制附着于定子铁芯10的表面的水滴渗入到线轴30内。
实施方式1~3的电动机用于冷却用的风机,但不限于此,能够用于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
除此之外,对于实施方式1~3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想到的各种变形而获得的方式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将实施方式1~3的构成要素和功能任意地组合而实现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公开。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技术能够应用于电动机、风机以及冰箱等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特别是,本公开的技术对于在水滴容易附着于定子铁芯的表面的环境中使用的电动机等而言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1D、1X、电动机;2、冰箱;3、风机;4、控制部;5、冷藏室;6、叶轮;10、定子铁芯;11、第1分段铁芯;11a、嵌插孔;11b、腿部;12、第2分段铁芯;12a、凹部;20、转子;21、转子主体;22、轴;30、30A、30B、30C、30D、30E、线轴;31、插入孔;32、凸缘部;33、33A、暴露部;33a、暴露面;33b、凹部;33c、倾斜面;34、引线端子;35、突起;36、开口端部;36a、第1开口端部;36b、第2开口端部;40、线圈;50、电路基板;60、树脂模制件;60a、包围暴露部的部分;70、轴承单元;80、电源线;81、连接器;90、水滴。

Claims (12)

1.一种电动机,其中,
该电动机包括:
线轴,其具有插入孔;
线圈,其卷绕于所述线轴;
定子铁芯,其具有插入到所述插入孔的励磁部;
转子,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铁芯旋转地配置;以及
树脂模制件,其覆盖所述线轴、所述线圈以及所述定子铁芯,
在所述插入孔的第1开口端部设有暴露部,该暴露部具有自所述树脂模制件暴露的暴露面,
所述暴露部位于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树脂模制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在所述暴露部设有自所述树脂模制件的表面凹陷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凹部的内表面是倾斜面,
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表面之间的距离随着自所述树脂模制件的表面后退而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表面与所述插入孔的内表面之间设有自所述第1开口端部朝向所述插入孔的相反侧的第2开口端部延伸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间隙设于所述插入孔的全长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线轴在所述第1开口端部具有凸缘部,
所述暴露部沿着所述插入孔的孔轴线方向自所述凸缘部朝向外侧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暴露面与所述树脂模制件中的包围所述暴露部的部分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暴露面呈环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该电动机还包括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安装有控制向所述线圈的通电的电子部件,
所述电路基板被所述树脂模制件覆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定子铁芯具有第1分段铁芯和与所述第1分段铁芯连结的第2分段铁芯,
所述第1分段铁芯构成为包围所述转子,
所述第2分段铁芯是所述励磁部。
11.一种风机,其中,
该风机包括:
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
叶轮,其安装于所述转子的轴。
12.一种冰箱,其中,
该冰箱包括:
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机;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风机;以及
冷藏室或冷冻室,
所述风机向所述冷藏室或所述冷冻室输送冷气。
CN201880048697.6A 2017-07-28 2018-07-13 电动机、风机以及冰箱 Active CN1109457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5991 2017-07-28
JP2017-145991 2017-07-28
PCT/JP2018/026438 WO2019021854A1 (ja) 2017-07-28 2018-07-13 モータ、送風機及び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5749A true CN110945749A (zh) 2020-03-31
CN110945749B CN110945749B (zh) 2023-01-24

Family

ID=65039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8697.6A Active CN110945749B (zh) 2017-07-28 2018-07-13 电动机、风机以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19599A1 (zh)
EP (1) EP3661019B1 (zh)
JP (1) JP7336635B2 (zh)
CN (1) CN110945749B (zh)
WO (1) WO20190218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36008S1 (en) * 2019-01-30 2021-11-16 Ebm-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Kg Electric motor
JP1635983S (zh) * 2019-02-27 2019-07-08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0252U (zh) * 1985-01-17 1986-07-29
JPH0550959U (ja) * 1991-12-12 1993-07-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モータ用ボビン
EP0565312A2 (en) * 1992-04-06 1993-10-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gral motor and control
JPH0698491A (ja) * 1992-09-11 1994-04-08 Toshiba Corp 電動機のステータ
KR20010097182A (ko) * 2000-04-20 2001-11-08 김춘호 스켈리턴형 브러시레스 직류 모터의 스테이터 코어
US20050122073A1 (en) * 2003-12-08 2005-06-09 A.O. Smith Corporation Electric machine
CN101461126A (zh) * 2006-04-13 2009-06-17 A.O.史密斯公司 电机、用于电机的定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97871A (zh) * 2009-12-11 2011-06-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外转型马达
JP2011147264A (ja) * 2010-01-14 2011-07-28 Toyota Motor Corp 分割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
CN102870317A (zh) * 2010-03-04 2013-01-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定子以及定子制造方法
US20130106214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Nai-Hsin Chang Three-Phase Motor Structure
CN202978463U (zh) * 2010-03-09 2013-06-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电动机单元、鼓风机和电气设备
US20150061446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Denso Corporation Rotor of brushless mo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3949A (en) * 1972-10-26 1976-06-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aminated structure with insulating member formed in situ thereon
US4071787A (en) * 1976-06-03 1978-01-31 Gould Inc. Welded stator for electric motors
US4132913A (en) * 1976-11-22 1979-01-02 Gould Inc. Field-coil bobbin with built-in-one-shot thermal protector
US4482832A (en) * 1983-03-31 1984-11-13 Rival Manufacturing Company Shaded pole motor lamination
JPS604353A (ja) * 1983-06-22 1985-01-1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通信制御装置
US4600864A (en) * 1984-02-01 1986-07-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Easily restarted brushless DC motor
US5130591A (en) * 1989-01-19 1992-07-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Shaded pole motor
JPH03102481A (ja) * 1989-09-18 1991-04-26 Nec Corp 図形表示装置
JPH11148484A (ja) 1997-11-19 1999-06-02 Toshiba Tec Corp 電動送風機
US6069428A (en) * 1998-01-21 2000-05-30 Fasco Industries, Inc. Brushless DC motor assembly
US9608482B2 (en) * 2011-10-28 2017-03-28 Genes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Motor st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thereof
CN105556804B (zh) * 2013-09-17 2019-02-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无刷直流电动机以及搭载了该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鼓风装置
KR101560057B1 (ko) * 2013-11-20 2015-10-15 뉴모텍(주) 버스바 결선 구조를 갖는 모터의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코일의 병렬 결선 방법
US11342814B2 (en) * 2017-06-29 2022-05-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ensor magnet, motor, and air conditioner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20252U (zh) * 1985-01-17 1986-07-29
JPH0550959U (ja) * 1991-12-12 1993-07-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モータ用ボビン
EP0565312A2 (en) * 1992-04-06 1993-10-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gral motor and control
JPH0698491A (ja) * 1992-09-11 1994-04-08 Toshiba Corp 電動機のステータ
KR20010097182A (ko) * 2000-04-20 2001-11-08 김춘호 스켈리턴형 브러시레스 직류 모터의 스테이터 코어
US20060061224A1 (en) * 2003-12-08 2006-03-23 A.O. Smith Corporation Electric machine
US20050122073A1 (en) * 2003-12-08 2005-06-09 A.O. Smith Corporation Electric machine
CN101461126A (zh) * 2006-04-13 2009-06-17 A.O.史密斯公司 电机、用于电机的定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97871A (zh) * 2009-12-11 2011-06-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外转型马达
JP2011147264A (ja) * 2010-01-14 2011-07-28 Toyota Motor Corp 分割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
CN102870317A (zh) * 2010-03-04 2013-01-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定子以及定子制造方法
CN202978463U (zh) * 2010-03-09 2013-06-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电动机单元、鼓风机和电气设备
US20130106214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Nai-Hsin Chang Three-Phase Motor Structure
US20150061446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Denso Corporation Rotor of brushless motor
JP2015050807A (ja) * 2013-08-30 2015-03-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回転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61019A4 (en) 2020-07-22
JP7336635B2 (ja) 2023-09-01
WO2019021854A1 (ja) 2019-01-31
EP3661019B1 (en) 2022-03-09
US20200119599A1 (en) 2020-04-16
EP3661019A1 (en) 2020-06-03
CN110945749B (zh) 2023-01-24
JPWO2019021854A1 (ja)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82396B1 (ko) 전동기, 송풍기, 공기 조화기 및 전동기의 제조 방법
US11552515B2 (en) Rotor, motor,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US11394260B2 (en) Rotor, motor, fan,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20060082242A1 (en) Stator arrangement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and an electric motor
US11451119B2 (en) Motor with a board having microcomputer and drive circuit,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motor
CN110945749B (zh) 电动机、风机以及冰箱
KR20210011967A (ko) 전동기, 송풍기 및 공기 조화 장치
US11056953B2 (en) Stator unit, motor, and fan motor
US10680498B2 (en) Motor and electric equipment with the same
JP5042299B2 (ja) 電動機及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機器
WO2015011892A1 (ja) 冷凍機器用の電動送風機およびこの電動送風機を搭載した冷凍機器
US11909259B2 (en) Stator, motor, fa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US20230006489A1 (en) Motor,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US11658526B2 (en) Motor, fa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tor
KR20080090027A (ko) 직류 모터용 회전자 조립체
JP7445898B2 (ja) モールドモータ
US12009698B2 (en) Rotor, electric motor,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WO2023188540A1 (ja) モータ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EP4358366A1 (en) Stator unit, molded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tator unit
US20240030756A1 (en) Electric motor,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US20220376568A1 (en) Rotor, electric motor,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WO2023073757A1 (ja) ロータ、電動機、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KR100803142B1 (ko) 비엘디씨(bldc) 모터
WO2019220956A1 (ja) モールドモータ
JPWO2022264712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