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6737B -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6737B
CN110936737B CN201910893685.XA CN201910893685A CN110936737B CN 110936737 B CN110936737 B CN 110936737B CN 201910893685 A CN201910893685 A CN 201910893685A CN 110936737 B CN110936737 B CN 110936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image
print
unit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36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36737A (zh
Inventor
新山信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936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6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36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6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6User feedback, e.g. print preview, test print, proofing, pre-flight che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以易于明白的方式示出印刷于印刷介质上的图像与对印刷介质进行的加工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打印机(1)具备:印刷部(20)、显示器(33)、控制印刷部(20)在印刷介质上印刷图像的印刷控制部(112)、以及使显示器(33)显示预览图像的显示控制部(113),在所述预览图像中,印刷于印刷介质上的图像与印刷后对印刷介质进行加工的加工位置重叠,印刷控制部(112)使印刷部(20)印刷图像和表示加工位置的加工位置图像。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对印刷装置印刷的图像进行预览显示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将被记录介质的图像作为背景图像,并在背景图像上重叠显示所要印刷的图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0492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易于明白的方式示出印刷于印刷介质上的图像与对印刷介质进行的加工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显示部;印刷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在印刷介质上印刷图像;以及显示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预览图像,在所述预览图像中,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质上的所述图像与印刷后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加工的加工位置重叠,所述印刷控制部使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图像和表示所述加工位置的加工位置图像。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印刷控制装置具备:印刷控制部,控制印刷部在印刷介质上印刷图像;以及显示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预览图像,在所述预览图像中,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质上的所述图像与印刷后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加工的加工位置重叠,所述印刷控制部使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图像和表示所述加工位置的加工位置图像。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在印刷介质上印刷图像的印刷部以及显示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预览图像,在所述预览图像中,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质上的所述图像与印刷后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加工的加工位置重叠;以及通过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图像和表示所述加工位置的加工位置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简要构成图。
图2是表示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和滑架的扫描方向的简要俯视图。
图3是打印机的框图。
图4是表示作业数据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预览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作业数据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预览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印刷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机(印刷装置)、2…输出装置、5…输送带、6…卷绕装置、8…滑架、9…印刷头、20…印刷部、21…输送机构、22…滑架驱动机构、29…接口、30…操作部(输入部)、31…键盘、32…触摸面板、33…显示器(显示部)、100…控制部(印刷控制装置)、110…处理器、111…输入检测部、112…印刷控制部、113…显示控制部(数据获取部)、120…存储部、121…控制程序、122…设定数据、123…图像数据、124…加工位置数据、125…介质数据、126、126A…作业数据、210…产品图像、211…背景图像、212…标识图像、220…加工位置图像、300、301…预览画面、310、315…预览图像、W…印刷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在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具体例进行了各种限定,但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未特别记载限定本发明这一意思,则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1-1.打印机的构成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构成的立体图。
打印机1是具备喷出油墨IK的印刷头9并向印刷介质W喷出油墨IK而形成图像的喷墨式的印刷装置。
印刷介质W例如是由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构成的布帛。打印机1是通过使油墨IK附着于布帛即印刷介质W来进行印刷介质W的印染的印染印刷机,印刷介质W可以称为被印染材料。另外,作为印刷介质W,除了上述被印染材料之外,还可以使用普通纸、优质纸以及光面纸等喷墨记录用专用纸等。
打印机1具备输送印刷介质W的放出装置2、输送辊3、4、输送带5以及卷绕装置6。这些各部分构成后述的输送机构21。打印机1具备印刷头9、和储存被印刷头9使用的油墨IK的墨盒10。
放出装置2是放出卷成卷状的长条的印刷介质W的装置,在印刷介质W的输送路径中位于最上游。
输送辊3、4是驱动环状的输送带5的一对辊,例如输送辊3为驱动辊,输送辊4为从动辊。输送带5是在其表面上形成有具有粘合性的粘合层的粘胶带。从放出装置2送出的印刷介质W粘合固定在输送带5的粘合层上,与输送带5一起沿着输送方向F被输送。
输送带5沿输送方向F输送印刷介质W,并在与印刷头9相对的位置处支承印刷介质W。
印刷头9搭载于滑架8上,并与滑架8一起在印刷介质W的上方沿后述的主扫描方向SC往复移动。
印刷头9通过油墨供给路径11与墨盒10连接。打印机1能够利用多种颜色的油墨IK进行彩色印刷,例如使用黑色(K)、青色(C)、品红色(M)、黄色(Y)这四种颜色的油墨IK。另外,打印机1也可以是使用金属色等特殊颜色的油墨IK的构成。打印机1按每种油墨IK的颜色搭载墨盒10,印刷头9具备与油墨IK的各种颜色对应的喷嘴,并从喷嘴喷射油墨IK。
印刷头9也可以是除了油墨IK之外还向印刷介质W喷射渗透液的构成。渗透液是促进附着于印刷介质W的表面的油墨IK向背面渗透的液体。例如,在打印机1中,可以形成为将与墨盒10分开地储存渗透液的盒连接到印刷头9的构成。该情况下,印刷头9与喷射油墨IK一道或者在与喷射油墨IK不同的时机向印刷介质W喷出渗透液。
卷绕装置6位于印刷介质W的输送路径的下游,将通过印刷头9进行了印刷的印刷介质W卷绕于卷轴上。
在卷绕装置6的上游配置有干燥部7。干燥部7位于印刷头9的印刷位置与卷绕装置6之间,使附着于印刷介质W上的油墨IK干燥。干燥部7例如具有收纳印刷介质W的腔室和配置于腔室的内部的加热器,利用加热器的热使印刷介质W上的未干燥状态的油墨IK干燥。
在图1的构成中,也可以在放出装置2与输送辊3之间、以及输送辊4与卷绕装置6之间配置张紧器和/或中间输送辊。张紧器例如用辊按压输送的印刷介质W而对其施加张力。中间输送辊例如通过夹住印刷介质W的一对辊输送印刷介质W。
图2是表示印刷介质W的输送方向和滑架8的扫描方向的简要俯视图。在图2中,将印刷介质W上附着有油墨IK的区域设为已印刷区域WA并标注影线加以示出。
滑架8沿着与印刷介质W的输送方向F交叉的方向往复扫描。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架8沿着与输送方向F正交的主扫描方向SC往复移动。将输送方向F上的已印刷区域WA的长度称为印刷长度。
另外,打印机1所具有的控制部100以X坐标和Y坐标表现印刷介质W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X坐标及Y坐标是以印刷介质W上的主扫描方向SC为X轴、以输送方向F为Y轴的正交坐标系中的坐标。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在印刷介质W上印刷产品图像210以及加工位置图像220。产品图像210是作为打印机1执行的作业而预先设定的图像。在图2的例子中,产品图像210包括作为基底图案印刷于整个印刷介质W上的背景图像211和分散配置于印刷介质W上的标识图像212。在该例子中,印刷介质W是用于制造T恤的面料,背景图像211和作为T恤的胸口位置的标识的标识图像212被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加工位置图像220是指示在印刷后对印刷介质W执行的加工的位置的图像。例如,在印刷后剪切印刷介质W并剪切成特定形状的情况下,加工位置图像220表示切割线。
1-2.打印机的控制系统的构成
图3是打印机1的框图。
打印机1具备控制打印机1的各部的控制部100。控制部100具备执行程序的处理器110及存储部120。处理器110是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等构成的运算处理装置。另外,处理器110既可以由多个硬件构成,也可以由单一的处理器构成。另外,处理器110也可以是被编程为实现后述各部的功能的硬件。即,处理器110也可以是以硬件电路的形式搭载有控制程序121的构成。该情况下,例如处理器110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构成。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通过处理器110执行控制程序121而实现控制部100的各种功能的构成例进行说明。
控制部100相当于印刷控制装置。
存储部120具有存储处理器110所执行的程序、被处理器110处理的数据的存储区域。存储部120存储处理器110所执行的控制程序121、以及包含与打印机1的动作相关的各种设定值的设定数据122。存储部120具有非易失性地存储程序、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区域。另外,存储部120也可以构成具备易失性存储区域来暂时性存储处理器110所执行的程序、处理对象的数据的印刷介质区域。
控制部100上连接有印刷部20。印刷部20包括印刷头9及输送机构21。输送机构21是输送印刷介质W的机构,包括图1所示的输送辊3、4以及驱动输送辊3、4的电动机。另外,输送机构21也可以包括放出装置2及卷绕装置6。输送机构21也可以包括上述张紧器、中间输送辊。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印刷部20包括滑架驱动机构22。滑架驱动机构22是使滑架8沿主扫描方向SC往复移动的机构,例如包括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引导滑架8的移动的引导部件、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至滑架8的齿轮、连杆等。
另外,也可以在控制部100上连接未图示的各种传感器。例如,也可以连接检测印刷头9所具备的喷嘴的喷出不良的喷嘴传感器、检测输送带5中的输送不良的带传感器。控制部100也可以通过获取包含这些传感器在内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并进行判定,从而来监视打印机1的动作状态。
在控制部100上连接有接口29。接口29在图中简单表述为I/F。接口29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打印机1的外部的装置连接。接口29例如具备连接电缆的连接器和经由电缆传输电信号的接口电路。另外,接口29也可以是具有天线、RF电路的无线通信模块。打印机1的外部的装置例如为计算机、服务器装置。控制部100在通过接口29从外部的装置接收到图像数据时,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存储至存储部120中。另外,控制部100在通过接口29从外部的装置接收到指示印刷的作业数据时,将接收到的作业数据存储至存储部120中。
打印机1具备操作部30。操作部30具备键盘31、触摸面板32以及显示器33。操作部30也可以是仅具备键盘31及触摸面板32中任一方的构成。显示器33相当于显示部。另外,操作部30通过具备键盘31及触摸面板32而相当于输入部。
键盘31具有由操作人员进行操作的多个键,并向控制部100输出表示所操作的键的操作数据。显示器33具有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显示画面,并按照控制部100的控制显示图像。触摸面板32与显示器33的显示画面重叠配置,检测对于显示画面的接触操作,并向控制部100输出表示接触位置的操作数据。
1-3.控制部的构成
控制部100具备输入检测部111、印刷控制部112以及显示控制部113。如上所述,这些各部例如通过处理器110执行控制程序121而由软件与硬件协作实现。
存储部120存储控制程序121、设定数据122、图像数据123、加工位置数据124、介质数据125以及作业数据126。控制程序121是由处理器110执行的程序,设定数据122包含与控制程序121的执行相关的设定值。
输入检测部111基于从键盘31及触摸面板32输入的操作数据,检测操作人员的输入操作,并获取所输入的内容。输入检测部111对经由接口29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在接收到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图像数据123存储至存储部120中。另外,在接收到与印刷作业相关的数据的情况下,将其作为作业数据126加以存储。
图像数据123是由印刷头9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的图像的数据,图像数据123也可以构成为存储图像数据的数据库,包含多个图像的数据。如后所述,打印机1能够将多个图像重叠地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图像数据123也可以包含能够重叠印刷的多个图像的数据。
加工位置数据124包含与对印刷后的印刷介质W进行的加工相关的数据。对印刷介质W的加工例如为裁剪、缝制、与其它布帛、纸、其它材料的接合等。加工位置数据124例如是包含加工的种类和印刷介质W上的加工位置的数据。对印刷介质W的加工例如是裁剪、打孔、形成纽扣孔、压花、缝制、其它部件的车缝或粘接、形成折缝的折叠加工、涂色等。其它部件是指纽扣、拉链、尼龙搭扣、徽章等。例如,加工位置数据124包含表示加工的种类为裁剪加工的信息、和表示印刷介质W上被裁剪的位置的信息。
加工位置数据124也可以构成为存储与加工相关的数据的数据库,该情况下,也可以包含与多个加工相关的信息。例如,在有可能对印刷介质W进行形状、位置不同的多个裁剪设计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与这多个裁剪设计的加工位置相关的信息包含在加工位置数据124中。
介质数据125是与印刷介质W相关的数据,例如包含与印刷介质W的特性相关的信息。介质数据125也可以是将能够在打印机1中印刷的多种印刷介质W的特性相关的信息与印刷介质W的种类建立关联地进行存储的数据库。印刷介质W的特性例如为收缩率。在印刷介质W为是所谓的纺织品的布帛的情况、以及为针织面料的情况下,会在通过打印机1印刷之后进行印刷介质W的清洗、过水的加工,从而印刷介质W有时会收缩。
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根据印刷介质W的种类而不同。印刷介质W的种类根据印刷介质W是否为纺织品、印刷介质W的织法的种类、构成印刷介质W的纤维的种类或原材料、印刷前对印刷介质W实施的加工的种类等进行区分。加工位置数据124将与收缩率等特性相关的信息同印刷介质W的种类建立关联地加以包含。需要指出,介质数据125也可以取代收缩率而包含尺寸变化率,该情况下,表示收缩的尺寸变化率为负值。
作业数据126是打印机1执行的印刷作业的数据。印刷控制部112按照作业数据126控制印刷头9、输送机构21以及滑架驱动机构22,对印刷介质W执行印刷。
图4示出作业数据126的构成例。
图4中例示出的作业数据126包含基本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1、基本作业印刷条件152以及印刷长度153。另外,还包含第一合成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4、第一合成作业配置条件155以及第一合成作业印刷条件156。另外,还包含加工图案指定信息157、加工图案配置条件158以及介质指定信息159。
打印机1可以在一次印刷作业中将多个图像重叠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打印机1在印刷介质W上印刷一个图像的动作称为作业。重叠印刷多个图像的动作相当于合成执行多个作业。打印机1能够合成执行第一作业、第二作业、第三作业、……。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印刷介质W上印刷作为基底的图像的作业称为基本作业。另外,将在通过基本作业印刷的图像上重叠印刷图像的作业称为合成作业。对合成作业的数量并无限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执行一个合成作业的例子进行说明。将该合成作业称为第一合成作业。另外,在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合成作业一同执行第二合成作业的例子进行说明。
基本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1、基本作业印刷条件152以及印刷长度153是与基本作业相关的信息。基本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1是指定在基本作业中印刷部20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的图像的信息。图像指定信息例如指定图像数据123中包含的图像中的任意一个。
基本作业印刷条件152包含基本作业中的印刷头9的动作条件,具体而言是指定印刷分辨率、印刷浓度、每单位面积的油墨量的信息等。
印刷长度153是指定在基本作业中印刷图像的长度的信息,具体而言,例如以米为单位指定印刷介质W在输送方向F上的长度。
在印刷长度大于由基本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1指定的图像的尺寸的情况下,印刷控制部112将图像反复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因此,在基本作业中印刷的图像也可以是比印刷长度153小的图像。另外,印刷控制部112也可以在与输送方向F正交的方向上反复印刷图像,该情况下,在基本作业中印刷的图像也可以是比印刷介质W的宽度小的图像。
第一合成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4是指定在第一合成作业中印刷的图像的信息。第一合成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4的具体构成与基本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1相同。
第一合成作业配置条件155是指定将第一合成作业中印刷的图像配置于印刷介质W上的位置的信息,也可以是限定在基本作业中印刷的图像与在第一合成作业中印刷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数据。
例如,在印刷控制部112在基本作业中在整个印刷介质W上印刷基底的图案,并与基底的图案重叠地印刷第一合成作业的图像的情况下,可考虑将第一合成作业的图像分散配置。该情况下,印刷控制部112以设定好的间隔反复印刷由第一合成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4指定的图像。另外,作为别的例子,还可以考虑在第一印刷作业中无间隙地反复印刷由第一合成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4指定的图像。
这样,打印机1构成为能够指定第一合成作业中的图像的印刷位置,因此,根据作业数据126中包含的第一合成作业配置条件155来指定第一合成作业的图像的印刷位置。
第一合成作业印刷条件156是指定印刷第一合成作业的图像时的印刷条件的信息。印刷条件的具体内容例如与基本作业印刷条件152相同。
加工图案指定信息157是指定对印刷介质W实施的加工的种类及加工的形状的信息。加工图案指定信息157也可以是指定加工位置数据124中包含的加工中的任意一个的信息。
例如,在加工位置数据124针对裁剪加工包含用于以三种图案裁剪印刷介质W的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将指定任意一种裁剪的图案的信息设为加工图案指定信息157。
加工图案配置条件158包含指定将由加工图案指定信息157指定的加工图案配置于印刷介质W时的位置、尺寸的信息。加工图案指定信息157指定对印刷介质W实施的一处的加工的样式。加工图案配置条件158是以加工图案指定信息157所指定的加工为一个单位,在整个印刷介质W上确定进行一单位的加工的位置的信息。加工图案配置条件158也可以是分别独立地指定在打印机1中实施加工的位置的信息。另外,在周期性地对印刷介质W实施加工的情况下,加工图案配置条件158也可以是指定加工位置的间隔的信息。
在显示控制部113生成并显示预览图像310的处理中参考加工图案配置条件158。另外,印刷控制部112在将表示加工图案的加工位置图像220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时,参考加工图案配置条件158。
基本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1所指定的基本作业的图像、以及第一合成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4所指定的第一合成作业的图像必定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例示的,作为基本作业的图像而印刷背景图像211,作为第一合成作业的图像而印刷标识图像212。另外,打印机1能够将加工图案指定信息157以及加工图案配置条件158所示的加工位置作为加工位置图像220进行印刷。
介质指定信息159是根据作业数据126指定作为印刷对象的印刷介质W的种类的信息。介质指定信息159也可以是指定介质数据125中包含的介质的种类中的任意一种的信息,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可以基于介质指定信息159获取介质数据125中包含的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
介质指定信息159在所使用的印刷介质W未知的情况下、或者未特别指定印刷介质W的种类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空白的。
印刷控制部112基于作业数据126执行基本作业及第一合成作业,通过印刷头9在印刷介质W上印刷两个图像。印刷控制部112也可以通过同一道次(日语表述:パス)印刷基本作业的图像和第一合成作业的图像。即,也可以以在使印刷头9沿主扫描方向SC移动一次的期间形成多个图像的方式从印刷头9喷出油墨IK。另外,印刷控制部112也可以将多个图像分别在不同的道次中进行印刷。具体而言,印刷控制部112也可以按每个要印刷的图像执行使印刷头9沿主扫描方向SC移动的控制。
显示控制部113控制显示器33,使显示器33显示各种画面。显示控制部113在印刷控制部112基于作业数据126执行动作时,显示示出根据作业数据126印刷的图像的预览画面300。
图5是表示预览画面300的例子的图。
预览画面300包括预览图像310、第一信息显示部330、第二信息显示部340、加工信息显示部350以及收缩率指定部360。
预览图像310是将印刷在印刷介质W上的图像缩小或示意性加以示出的图像,其显示于预览画面300的局部的显示区域中。预览画面300包括作为印刷在印刷介质W上的基底的图案的背景图像311、以及与背景图像311重叠印刷的合成图像312。
背景图像311是在基本作业中印刷的背景图像211的预览。合成图像312是在第一合成作业中印刷的标识图像212的预览。如图5所示,合成图像312相对于背景图像311隔开规定间隔周期性地分散配置于印刷介质W上。背景图像311相当于第一图像,合成图像312相当于第二图像。
在预览画面300中显示加工图案图像313。加工图案图像313是加工位置图像220的预览,将印刷后对印刷介质W实施的加工的位置及形状以预览的形式在显示器33上示出。加工图案图像313被用作裁剪位置的基准。
例如,在为了制造T恤而在印刷介质W上印刷背景图像311及合成图像312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包含加工图案图像313的预览画面300目视确认能够从印刷介质W制造的T恤的数量。另外,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合成图像312与加工图案图像313的位置关系,目视确认合成图像312是否被印刷于T恤的期望位置。因此,可以考虑到裁剪加工的位置来调整合成图像312的印刷位置。另外,通过变更加工图案图像313的位置,可以探索合适的加工位置。进而,如后所述,在加工图案图像313的位置上印刷加工位置图像220。因此,在印刷后对印刷介质W进行加工时,能够以加工位置图像220为基准实施加工。
第一信息显示部330及第二信息显示部340是显示所印刷的图像和印刷条件的区域。
第一信息显示单元330包含缩略图像331和印刷信息332。缩略图像331是在基本作业中印刷的图像的缩略图像。印刷信息332以字符显示基本作业的印刷条件、印刷长度等信息。
第二信息显示部340包含缩略图像341及印刷信息342。缩略图像341是在第一合成作业中印刷的图像的缩略图像。印刷信息342以字符显示印刷第一合成作业的图像的位置、印刷条件。第一合成作业的图像的印刷位置用印刷介质W上的基准位置和配置各图像的间隔来表现。基准位置用图2所示的X坐标和Y坐标表示。
加工信息显示部350显示与对印刷介质W实施的加工的位置、形状相关的信息。加工信息显示部350包含加工图标351及加工信息352。加工图标351是将加工的形状示意化的图标。加工信息352以字符显示加工位置。加工位置用印刷介质W上的基准位置和实施加工的位置的间隔来表现。基准位置用图2所示的X坐标和Y坐标表示。
收缩率指定部360包括供操作人员输入收缩率的输入框361、362。输入框361、362分别是用于输入X方向、Y方向上的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的用户界面。在通过键盘31或触摸面板32进行了选择输入框361、362的操作以及输入数值的操作时,控制部100获取所输入的数值。
通过显示控制部113显示预览画面300,能够在印刷前以易于明白的方式向操作人员提示打印机1印刷的图像与加工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
1-4.打印机的动作
接着,对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以下所说明的动作是打印机1基于作业数据126在印刷介质W上印刷图像时的动作例。
图6是表示打印机1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所示的动作在对打印机1指定了所执行的作业数据126并指示了执行作业数据126时开始。
印刷控制部112从存储部120获取所要执行的作业数据126(步骤S11),并从图像数据123获取由作业数据126指定的图像(步骤S12)。例如,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步骤S12中获取由基本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1及第一合成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4指定的图像。
显示控制部113获取在步骤S12中获取到的图像的缩略图像(步骤S13)。在图像数据123将缩略图像的数据与被印刷的图像的数据建立关联地包含在内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13从图像数据123获取缩略图像。另外,在缩略图像未被存储在存储部120中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13在步骤S13中基于图像数据123生成缩略图像。
显示控制部113从加工位置数据124获取与由作业数据126的加工图案指定信息157指定的加工图案相关的信息(步骤S14)。
显示控制部113通过将在步骤S13中获取到的缩略图像以及从步骤S14中获取到的信息得到的加工图案合成而生成预览图像310,并显示预览画面300(步骤S15)。
在此,显示控制部113判定是否指定了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步骤S16)。当通过作业数据126的介质指定信息159指定了印刷介质W的种类、且介质数据125中包含与所指定的印刷介质W的种类对应的收缩率时,显示控制部113在步骤S16中作出肯定判定。另外,当输入检测部111检测到通过键盘31或触摸面板32的操作而使用收缩率指定部360输入收缩率的操作时,显示控制部113在步骤S16中作出肯定判定。
当指定了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时(步骤S16:是),显示控制部113基于介质数据125或收缩率指定部360的输入值获取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步骤S17)。显示控制部113基于收缩率校正预览图像310中显示的加工图案图像313的配置(步骤S18)。步骤S18的处理相当于校正处理。
即,显示控制部113在步骤S15中基于加工图案的形状、尺寸、基准位置、间隔等,确定印刷介质W中的加工图案的配置,生成并显示预览图像310。显示控制部113在步骤S18中对加工图案的尺寸和间隔进行校正。例如,在印刷介质W的Y方向的收缩率为3.5%的情况下,在印刷介质W的裁剪加工中,将印刷介质W裁剪为在产生3.5%的收缩后符合规格上的尺寸。例如,将不考虑收缩率的裁剪尺寸增大3.62%、即放大为1.0362倍进行裁剪。在步骤S18中,显示控制部113与裁剪加工同样地,基于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对加工图案图像313的尺寸以及加工图案图像313的间隔进行校正,以补偿收缩量。
显示控制部113基于校正后的加工图案图像313的尺寸以及间隔更新作业数据126(步骤S19)。由此,与在步骤S17中获取到的收缩率对应地校正作业数据126所包含的加工图案配置条件158。显示控制部113也可以在步骤S19中将基于校正后的加工图案图像313的尺寸以及间隔的数据添加到加工图案配置条件158中。该情况下,由于维持未根据收缩率进行校正的加工图案配置条件158,因此,例如在收缩率发生变更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应对。
显示控制部113基于校正后的加工图案图像313的尺寸及间隔再次生成预览图像310,并显示于预览画面300中(步骤S20),转移至步骤S21。另外,在未指定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的情况下(步骤S16:否),控制部100转移至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印刷控制部112判定是否进行了指示修改合成图像312的位置或加工图案图像313的位置的输入(步骤S21)。印刷控制部112在判定为通过键盘31或触摸面板32的操作指示了位置的修改的情况下(步骤S21:是),按照指示改变合成图像312或加工图案图像313的位置(步骤S22)。
显示控制部113基于在步骤S22中进行了变更后的合成图像312及加工图案图像313的位置,更新预览图像310的显示(步骤S23)。另外,印刷控制部112基于在步骤S22中进行了变更后的合成图像312及加工图案图像313的位置更新作业数据126(步骤S24),并转移至步骤S25。另外,在未指示修改合成图像312的位置或加工图案图像313的位置的情况下(步骤S21:否),控制部100转移至步骤S25。
在步骤S25中,印刷控制部112判定是否通过键盘31或触摸面板32的操作指示了执行印刷(步骤S25)。在未指示执行印刷的情况下(步骤S25:否),控制部100返回步骤S21。
在指示了执行印刷的情况下(步骤S25:是),印刷控制部112按照作业数据126在印刷介质W上执行印刷处理(步骤S26)。
图7是表示打印机1的动作的流程图,详细示出了步骤S26的印刷处理。
印刷控制部112基于作业数据126获取基本作业的图像和第一合成作业的图像(步骤S31)。
印刷控制部112判定是否印刷加工位置图像220(步骤S32)。印刷控制部112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印刷作为印刷用作业设定于作业数据126中的基本作业及第一合成作业的产品图像210的动作、以及与产品图像210一同重叠印刷加工位置图像220的动作。印刷控制部112执行哪个动作是预先设定的,设定内容包含在设定数据122中。
在不印刷加工位置图像220的情况下(步骤S32:否),印刷控制部112与预览图像310同样地合成基本作业以及第一合成作业的图像而生成印刷数据(步骤S33)。印刷控制部112基于所生成的印刷数据控制印刷部20,执行对印刷介质W的印刷(步骤S34),并结束本处理。
在印刷加工位置图像220的情况下(步骤S32:是),印刷控制部112基于作业数据126获取用于印刷加工位置图像220的图像(步骤S35)。在步骤S35中,印刷控制部112例如获取在步骤S14中获取到的图像。另外,印刷控制部112也可以在步骤S35中基于作业数据126生成加工位置图像220的图像。
印刷控制部112判定是否与产品图像210同一道次地印刷加工位置图像220(步骤S36)。在为同一道次的情况下(步骤S36:是),印刷控制部112将背景图像211、标识图像212以及加工位置图像220合成而生成印刷用的数据(步骤S37),并转移至步骤S34进行印刷。
在使加工位置图像220为与产品图像210不同的道次的情况下(步骤S36:否),印刷控制部112分别生成将背景图像211及标识图像212合成而得的印刷用的数据、以及加工位置图像220的印刷用的数据(步骤S38)。然后,印刷控制部112转移至步骤S34进行印刷。
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具备印刷部20、显示器33、以及控制印刷部20在印刷介质W上印刷图像的印刷控制部112。打印机1具备显示控制部113,该显示控制部113使显示器33显示预览图像310,在该预览图像310中,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的图像与印刷后对印刷介质W进行加工的加工位置重叠。印刷控制部112使印刷部20印刷图像和表示加工位置的加工位置图像。
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打印机1,在显示器33上显示预览图像310。通过预览图像310,能够在开始印刷之前以易于明白的方式提示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的图像的位置与预定对印刷介质W实施的加工的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与预览图像310同样地,将加工位置图像220与产品图像210一同印刷在印刷介质W上。由此,操作打印机1的操作人员能够在通过预览图像310确认了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的图像与加工位置的关系之后对加工位置进行印刷。
显示控制部113执行基于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校正加工位置的校正处理。显示控制部113使显示器33显示包含校正处理后的加工位置的预览图像。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显示进行考虑到了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的加工时的加工位置。因此,操作人员通过观看预览图像310,例如能够准确地判断合成图像312的印刷位置与加工图案图像313所示的加工位置是否恰当地对应。
显示控制部113作为获取表示加工位置的数据和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的数据获取部而发挥功能。例如,显示控制部113在步骤S14及步骤S17中作为数据获取部获取数据。显示控制部113在步骤S18的校正处理中,基于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校正从加工位置数据124中获取到的加工位置的数据。由此,能够基于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恰当地校正对印刷介质W进行的加工的加工位置。
打印机1具备作为接收输入的输入部的键盘31及触摸面板32。显示控制部113获取通过输入部输入的印刷介质W的收缩率。例如,显示控制部113获取配置于收缩率指定部360的输入框361、362的输入值。由此,能够基于操作人员输入的收缩率执行校正处理。
印刷控制部112能够选择性地执行通过印刷部20印刷图像的动作和通过印刷部20印刷图像及加工位置图像的动作。即,打印机1选择并执行将加工位置图像220与产品图像210一同进行印刷的动作和不印刷加工位置图像220的动作中任一方。因此,可以根据操作打印机1的操作人员的希望而印刷加工位置或者只是进行显示。
另外,印刷控制部112能够选择性地执行以印刷头9的同一道次印刷产品图像210和加工位置图像220的同一扫描印刷和以不同的道次印刷产品图像210和加工位置图像220的分开扫描印刷。在选择了同一扫描印刷的情况下,由于更高速地进行印刷,因而可期待提高印刷生产率。另外,在选择了分开扫描印刷的情况下,能够减轻从印刷头9喷出的油墨IK在印刷介质W上散开的风险。操作人员例如可以根据产品图像210和加工位置图像220的印刷中使用的油墨IK的种类,在容易出现散开的情况下,选择分开扫描印刷。这样,操作人员可以考虑到在印刷介质W上进行印刷的印刷生产率和印刷品质适当地设定印刷条件。
印刷控制部112使印刷部20印刷第一图像和配置于第一图像的印刷范围内的第二图像。第一图像例如是背景图像211,第二图像是在第一合成作业中印刷的标识图像212。打印机1能够将这些图像合成来印刷产品图像210。因此,例如与从印刷介质W裁剪出布片之后再在布片上印刷第二图像时相比,能够实现省力化。该情况下,操作人员能够通过预览图像310确认第二图像的印刷位置与加工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防止位置偏移而将第二图像印刷于适当的位置。
印刷控制部112变更第二图像相对于第一图像的相对印刷位置,并使印刷部20按照变更后的印刷位置印刷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由此,操作人员能够参考预览图像310来调整第二图像的印刷位置。
打印机1具备作为接收输入的输入部的键盘31及触摸面板32。印刷控制部112在显示有包含第一图像、第二图像以及加工位置的预览图像310的状态下,基于通过输入部接收到的输入变更第二图像的印刷位置。显示控制部113将预览图像的显示与变更后的第二图像的位置对应地进行更新。由此,操作人员能够参考预览图像310来调整第二图像的印刷位置,并能够通过预览图像310确认调整后的第二图像的印刷位置。因此,能够与印刷后的加工的位置匹配地将第二图像印刷在适当的位置。
2.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构成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相同,而作业数据126的内容以及通过印刷控制部112的控制印刷的图像不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构成部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另外,在后述的流程图的说明中,对与第一方式相同的动作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8是表示作业数据126A的构成例的图。
作业数据126A是除了基本作业和第一合成作业之外,还指示执行第二合成作业的数据。作业数据126A是在图4所示的作业数据126的构成中增加第二合成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61、第二合成作业配置条件162以及第二合成作业印刷条件163而成的构成。
第二合成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61是指定在第二合成作业中印刷的图像的信息,具体的构成例如与第一合成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54相同。
第二合成作业配置条件162是指定将第二合成作业中印刷的图像配置于印刷介质W上的位置的信息。第二合成作业配置条件162与第一合成作业配置条件155同样,也可以是限定在基本作业中印刷的图像与第二合成作业中印刷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数据。
第二合成作业印刷条件163是指定印刷第二合成作业的图像时的印刷条件的信息。印刷条件的具体内容例如与第一合成作业印刷条件156相同。
图9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显示控制部113显示的预览画面301的例子的图。
预览画面301与预览画面300同样地构成。预览画面301在取代图5的预览图像310而配置有预览图像315并配置有第三信息显示部370这一点上与预览画面300不同。
预览图像315除了背景图像311及合成图像312之外,还包括可变印刷图像317。可变印刷图像317表示在第二合成作业中印刷的图像。
另外,第三信息显示部370是显示与在第二合成作业中印刷的图像相关的信息的区域,包含样本图像371、印刷信息372以及变更条件373。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执行的第二合成作业是印刷可变图像的作业。可变图像是指图像的内容在印刷时被变更的图像。例如,在每次配置图像时或者以规定的周期变更配置于印刷介质W上的多个图像的内容。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例子中,在第二合成作业中印刷的可变图像是三位的数值。各位的数值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进行加算,在印刷介质W上,与背景图像311的图像重叠地配置由不同的数字构成的可变印刷图像317。在图9的预览图像315中配置有多个可变印刷图像317,各个可变印刷图像317的内容为数值001、002、003、……、008。
与可变图像的内容即数值的变更相关的规则既可以是包含在第二合成作业图像指定信息161中的构成,也可以包含在第二合成作业配置条件162中。
与可变图像的变更相关的规则作为变更条件373显示于第三信息显示部370。具体而言,初始值为“001”,加算的步进值(step)为“1”,最终值为“022”。印刷控制部112将可变图像的数值从“001”开始逐次加“1”,在达到“022”后再次设为“001”。
配置于第三信息显示部370的样本图像371是用变量表示为三位的数值的图像,表示在第二合成作业中印刷由三位的数值构成的可变图像。由于可变图像随着印刷而变化,因此,取代缩略图像而配置发挥样图的作用的样本图像371。
在该例子中,在印刷介质W上印刷逐次加“1”的多个数值。因此,在预览图像315中也配置有内容不同的多个可变印刷图像317。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动作的流程图。
印刷控制部112在步骤S13的处理之后,生成在第二合成作业中印刷的可变图像,并生成所生成的各可变图像的缩略图像(步骤S41)。在步骤S41中,印刷控制部112按照包含在作业数据126A中的可变图像的规则,生成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的可变图像。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印刷控制部112生成“001”~“022”的各图像。进而,印刷控制部112生成所生成的各图像的缩略图像。这些缩略图像作为可变印刷图像317显示于预览图像315中。
然后,显示控制部113生成预览图像315,并显示预览画面300(步骤S42)。在步骤S42中,显示控制部113将在步骤S13中获取到的在基本作业及第一合成作业中印刷的图像的缩略图像、和步骤S41中生成的可变图像的缩略图像配置于预览图像315中。进而,显示控制部113将从步骤S14中获取到的信息得到的加工图案图像313合成至预览图像315中。通过该处理,能够显示示出背景图像311、合成图像312以及可变印刷图像317与加工图案图像313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预览图像315。
在显示有预览画面301的状态下,通过键盘31或触摸面板32的操作,可以修改可变印刷图像317的位置。该情况下,印刷控制部112按照可变印刷图像317的位置的变更指示,在步骤S22中变更可变印刷图像317的位置,并更新预览图像315及作业数据126A。
这样,根据打印机1,在依次生成不同的可变图像并印刷于一个印刷介质W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预览画面301提示可变图像的印刷位置与加工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印刷控制部112在通过印刷部20印刷一个第一图像的区域内配置多个第二图像,且多个第二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图像是与其它的第二图像不同的图像。在此,第二图像相当于可变印刷图像317。因此,即使在印刷可变图像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也能够通过目视容易地确认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的图像的位置是否与加工位置对应。此外,在步骤S26的印刷处理中,可以通过印刷控制部112印刷基本作业、第一合成作业以及第二合成作业的图像。即,印刷控制部112将相当于可变印刷图像317的可变图像作为产品图像210的一部分与背景图像211、标识图像212一同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
另外,可以根据设定数据122中包含的设定数据,在印刷介质W上印刷加工位置图像220。
需要指出,上述实施方式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输送卷绕成卷状的印刷介质W并印刷图像的打印机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固定并保持作为印刷对象的布帛等印刷介质并使印刷头9相对于印刷介质相对地移动来进行印刷的打印机。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将衣物、缝制布料作为印刷介质进行固定并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来进行印刷的所谓的服装打印机。另外,并不限于布帛,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在针织面料、纸、合成树脂制的片材等上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应用对象并不限定于单独作为印刷装置使用的装置,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复印功能、扫描功能的复合机、POS终端装置等具有印刷以外的其它功能的装置。
另外,打印机1也可以是利用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固化的油墨IK的装置,该情况下,也可以取代干燥部7而在打印机1中设置紫外线照射装置。另外,打印机1也可以是具备对经干燥部7干燥后的印刷介质W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的构成,至于其它的打印机1的详细构成可任意地变更。
另外,控制部100的各功能部除了能够如上所述构成为处理器110执行的程序之外,还可以通过嵌入有该程序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另外,也可以是打印机1经由传输介质从服务器装置等接收上述程序的构成。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显示部;印刷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在印刷介质上印刷图像;以及显示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预览图像,在所述预览图像中,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质上的所述图像与印刷后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加工的加工位置重叠,所述印刷控制部使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图像和表示所述加工位置的加工位置图像。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显示控制部执行基于所述印刷介质的收缩率校正所述加工位置的校正处理,并使所述显示部显示包含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所述加工位置的所述预览图像。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数据获取部,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加工位置的数据和所述印刷介质的收缩率,在所述校正处理中,所述显示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印刷介质的收缩率,对通过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数据进行校正。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接收输入的输入部,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通过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所述印刷介质的收缩率。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印刷控制部能够选择性地执行通过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图像的动作和通过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图像以及所述加工位置图像的动作。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印刷部具备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扫描的印刷头,所述印刷控制部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在所述印刷头的同一扫描中印刷所述图像和所述加工位置图像的同一扫描印刷和在所述印刷头的不同扫描中印刷所述图像和所述加工位置图像的分开扫描印刷。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印刷控制部使所述印刷部印刷第一图像和配置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印刷范围内的第二图像。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印刷控制部变更所述第二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相对印刷位置,并使所述印刷部按照变更后的印刷位置印刷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接收输入的输入部,所述印刷控制部在显示有包含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以及所述加工位置的预览图像的状态下,基于通过所述输入部接收到的输入变更所述第二图像的印刷位置,所述显示控制部将所述预览图像的显示与变更后的所述第二图像的位置对应地进行更新。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印刷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印刷部印刷一个所述第一图像的区域内配置多个所述第二图像,多个所述第二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图像是与其它的所述第二图像不同的图像。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印刷控制装置具备:印刷控制部,控制印刷部在印刷介质上印刷图像;以及显示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预览图像,在所述预览图像中,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质上的所述图像与印刷后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加工的加工位置重叠,所述印刷控制部使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图像和表示所述加工位置的加工位置图像。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在印刷介质上印刷图像的印刷部以及显示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预览图像,在所述预览图像中,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质上的所述图像与印刷后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加工的加工位置重叠;以及通过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图像和表示所述加工位置的加工位置图像。

Claims (9)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印刷部,具备对印刷介质进行扫描的印刷头;
显示部;
印刷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印刷产品图像;以及
显示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预览图像,在所述预览图像中,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质上的所述产品图像与印刷后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加工的加工位置重叠,
所述印刷控制部使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产品图像和表示所述加工位置的加工位置图像,
所述印刷控制部使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产品图像所包含的第一图像和所述产品图像所包含的配置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印刷范围内的第二图像,
所述印刷控制部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在所述印刷头的同一扫描中印刷所述产品图像和所述加工位置图像的同一扫描印刷和在所述印刷头的不同扫描中印刷所述产品图像和所述加工位置图像的分开扫描印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执行基于所述印刷介质的收缩率校正所述加工位置的校正处理,并使所述显示部显示包含所述校正处理后的所述加工位置的所述预览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数据获取部,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加工位置的数据和所述印刷介质的收缩率,
在所述校正处理中,所述显示控制部基于通过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印刷介质的收缩率,对通过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数据进行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接收输入的输入部,
所述数据获取部获取通过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所述印刷介质的收缩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控制部变更所述第二图像相对于所述第一图像的相对印刷位置,并按照变更后的印刷位置使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接收输入的输入部,
所述印刷控制部在显示有包含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以及所述加工位置的预览图像的状态下,基于通过所述输入部接收到的输入变更所述第二图像的印刷位置,
所述显示控制部将所述预览图像的显示与变更后的所述第二图像的位置对应地进行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印刷部印刷一个所述第一图像的区域内配置多个所述第二图像,多个所述第二图像是按照预先设定的可变图像的规则生成的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质上的可变印刷图像。
8.一种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印刷控制部,控制印刷部在印刷介质上印刷产品图像,所述印刷部具备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扫描的印刷头;以及
显示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预览图像,在所述预览图像中,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质上的所述产品图像与印刷后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加工的加工位置重叠,
所述印刷控制部使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产品图像和表示所述加工位置的加工位置图像,
所述印刷控制部使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产品图像所包含的第一图像和所述产品图像所包含的配置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印刷范围内的第二图像,
所述印刷控制部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在所述印刷头的同一扫描中印刷所述产品图像和所述加工位置图像的同一扫描印刷和在所述印刷头的不同扫描中印刷所述产品图像和所述加工位置图像的分开扫描印刷。
9.一种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在印刷介质上印刷产品图像的印刷部以及显示部,所述印刷部具备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扫描的印刷头,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预览图像,在所述预览图像中,印刷于所述印刷介质上的所述产品图像与印刷后对所述印刷介质进行加工的加工位置重叠;以及
通过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产品图像和表示所述加工位置的加工位置图像,其中,通过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产品图像所包含的第一图像和所述产品图像所包含的配置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印刷范围内的第二图像,
其中,在通过所述印刷部印刷所述产品图像和表示所述加工位置的加工位置图像时,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在所述印刷头的同一扫描中印刷所述产品图像和所述加工位置图像的同一扫描印刷和在所述印刷头的不同扫描中印刷所述产品图像和所述加工位置图像的分开扫描印刷。
CN201910893685.XA 2018-09-21 2019-09-20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9367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7445A JP2020044822A (ja) 2018-09-21 2018-09-21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8-177445 2018-09-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6737A CN110936737A (zh) 2020-03-31
CN110936737B true CN110936737B (zh) 2021-11-16

Family

ID=69884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3685.XA Active CN110936737B (zh) 2018-09-21 2019-09-20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9902B2 (zh)
JP (1) JP2020044822A (zh)
CN (1) CN1109367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59372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2021159368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2021159369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2021159366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2021159374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2021159370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2021159373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2021159367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2021159371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2021159365A (ja) * 2020-03-31 2021-10-1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23411A1 (de) * 2001-05-14 2002-11-28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Gerätesystem und Computerprogrammsystem zum visuellen Überprüfen eines Druckdatenstroms
US6807289B2 (en) * 2001-08-10 2004-10-19 Gerber Technology, Inc. Method to compensate for pattern distortion on sheet-type work material spread onto a support surface
GB0225789D0 (en) * 2002-03-25 2002-12-11 Makemyphon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image production file for a custom imprinted article
JP4065504B2 (ja) * 2002-07-17 2008-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配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6692168B1 (en) * 2003-04-15 2004-02-17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printing of images
JP2007160922A (ja) * 2005-11-18 2007-06-28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における仕上がりデータ移動方法
JP4783254B2 (ja) * 2005-12-15 2011-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US7920939B2 (en) * 2006-09-30 2011-04-05 Vistaprint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nd manipulating embroidery designs over a wide area network
JP4871149B2 (ja) * 2007-01-16 2012-02-0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印刷用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090262397A1 (en) * 2008-04-18 2009-10-22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 image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JP5178386B2 (ja) * 2008-08-07 2013-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ジョブ制御装置、ジョブ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409124B2 (ja) * 2009-05-29 2014-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592808B1 (ja) * 2009-06-24 2010-12-08 有限会社ナムックス 裁断装置
JP5326912B2 (ja) * 2009-07-31 2013-10-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合成画像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合成画像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US20110100238A1 (en) * 2009-11-04 2011-05-05 Jeffery Scott Caudle Internet Digital Mail System Inkjet Printer
JP5554982B2 (ja) * 2009-12-22 2014-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70564B2 (ja) * 2010-03-24 2012-07-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印刷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1224831A (ja) * 2010-04-16 2011-11-10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595119B2 (ja) * 2010-05-19 2014-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印字装置、画像印字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095780B2 (ja) * 2010-06-25 2012-1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03344B2 (ja) 2010-08-02 2015-11-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140278A1 (en) * 2010-12-07 2012-06-0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Document informatio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ocument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computer program
US8755085B2 (en) * 2011-04-05 2014-06-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color image having tint easy to see for user
JP6094158B2 (ja) * 2012-01-31 2017-03-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ル矯正方法
JP2013200583A (ja) * 2012-03-23 2013-10-03 Konica Minolta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051722B2 (ja) * 2012-09-20 2016-12-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14109920A (ja) * 2012-12-03 2014-06-12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データ編集方法、及びデータ編集プログラム
JP6330990B2 (ja) 2013-08-29 2018-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記録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方法
JP5868445B2 (ja) * 2014-03-04 2016-02-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5191227A (ja) * 2014-03-31 2015-11-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4309309B (zh) * 2014-10-28 2016-03-30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喷绘打印方法及打印装置
US10078711B2 (en) * 2015-08-21 2018-09-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driven shrinkage compensation
US9623578B1 (en) * 2015-12-16 2017-04-1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On demand apparel manufacturing
JP2018074517A (ja) * 2016-11-02 2018-05-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01093A (ja) * 2016-12-21 2018-06-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85568A (ja) * 2018-04-13 2019-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356277B1 (en) * 2018-04-16 2019-07-16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Systems, proces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trol of gutter cree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97235A1 (en) 2020-03-26
JP2020044822A (ja) 2020-03-26
US11029902B2 (en) 2021-06-08
CN110936737A (zh) 202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6737B (zh)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JP7081422B2 (ja)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1011437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learn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7056487B2 (ja)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0936738B (zh)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824843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JP6836134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調整方法
EP3798011A1 (en) Print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497919B (zh)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2497920B (zh)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497918B (zh)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US10737486B2 (en)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21134429A (ja) マーキングデータ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型紙作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841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332977B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21059074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2043862A (ja) 画像生成装置、画像生成方法、画像生成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1088127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10927A (ja) 液体吐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