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5604A -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及点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及点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5604A
CN110935604A CN201911382253.9A CN201911382253A CN110935604A CN 110935604 A CN110935604 A CN 110935604A CN 201911382253 A CN201911382253 A CN 201911382253A CN 110935604 A CN110935604 A CN 110935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ensing
glue
area
dispensing area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22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彬
危晨
刘晓伟
李建弘
武治军
史丹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anz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anou Semiconducto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anou Semiconducto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anou Semiconductor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22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56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5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56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包括第一点胶区、第二点胶区和第三点胶区,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分别置于所述料座两端,所述第三点胶区置于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之间,所述第三点胶区分别与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连接设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自动粘棒点胶方法。本发明提出的点胶路线和点胶方法,满足各种单晶硅棒表面的粘接需求,最大限度地优化点胶轨迹路线,可使胶液均匀地布满硅棒粘接面,不仅点胶效果好、点胶效率高且一致性好,而且点胶时无气泡产生,连续性好,硅棒放置后可获得稳定性好、胶液均匀且强度好的粘接效果,提高了粘棒设备的稼动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及点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级单晶硅棒的粘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及点胶方法。
背景技术
粘棒工序主要是为后道线切工序做准备,就是把单晶硅方棒粘接到可以循环使用的料座上,再一起送到线切工序中进行切片。以前单晶硅棒粘接大都还是人工操作完成,且涂胶路线不统一,涂胶抹水需依靠经验,涂胶量的控制不稳定,导致经常出现因为涂胶量偏大或偏小造成后道线切工序出现掉片、崩损等不必要的损伤,且胶液浪费严重,粘接质量不稳定。现如今都是自动粘棒,而自动粘棒的点胶轨迹设计亦非常重要,不仅影响粘接质量和粘接效果,而且对粘接效率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对于目前硅棒尺寸大小不一的硅棒的粘接,点胶轨迹路线的设计非常重要,若点胶的轨迹路线设计不合理,会导致点胶时出现大量气泡,无法获得均匀的点胶效果,从而无法获得稳定、强度好的粘接质量,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及点胶方法,适用于各种尺寸规格的整颗硅棒粘接或拼接硅棒粘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自动粘接时点胶轨迹路线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粘接质量不稳定、强低低且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包括第一点胶区、第二点胶区和第三点胶区,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分别置于所述料座两端,所述第三点胶区置于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连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为曲线或折线;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均至少包括一个圆弧曲线;所述第一点胶区形状开口朝所述第一点胶区所在的所述料座端面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开口朝所述第二点胶区所在的所述料座端面一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均至少包括两条相交直线的折线;所述第一点胶区形状连接点朝远离所述第一点胶区所在的所述料座端面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连接点朝远离所述第二点胶区所在的所述料座端面一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点胶区形状至少包括一条直线、曲线或折线;所述第三点胶区形状沿所述料座长度方向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三点胶区上至少还设有一个第四点胶区,所述第四点胶区将所述第三点胶区隔断设置;所述第四点胶区形状包括一体连接设置的曲线或折线,所述第四点胶区形状相对于所述料座长度方向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点胶区靠近所述第一点胶区一侧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相同;所述第四点胶区靠近所述第二点胶区一侧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点胶区形状相同。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方法,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点胶路线,具体包括:以所述料座长度方向任一端为起点,依次在所述料座长度方向上涂胶形成所述第一点胶区、所述第三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三点胶区上还设有第四点胶区,所述第四点胶区将所述第三点胶区隔断设置;所述第一点胶区、所述第二点胶区、所述第三点胶区和所述第四点胶区形状的点胶速度和胶水流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的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均为曲线或折线;所述第三点胶区的形状为至少一条水平设置的直线、曲线或折线,且相对于所述料座长度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四点胶区的形状相对于所述料座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均为曲线或折线,且开口对位设置;
所述第一点胶区、所述第二点胶区和所述第四点胶区的形状大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及点胶方法,满足各种单晶硅棒表面的粘接需求,最大限度地优化点胶轨迹路线,可使胶液均匀地布满硅棒粘接面,不仅点胶效果好、点胶效率高且一致性好,而且点胶时无气泡产生,连续性好,硅棒放置后可获得稳定性好、胶液均匀且强度好的粘接效果,提高了粘棒设备的稼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点胶区和第二点胶区形状为曲线的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点胶区和第二点胶区形状为折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三点胶区形状为一条曲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第三点胶区形状为两条曲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第三点胶区形状为三条曲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三点胶区形状为一条折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第三点胶区形状为两条折线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第三点胶区形状为三条折线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第四点胶区形状为折线的示意图。
图中:
10、第一点胶区 11、曲线 12、折线
20、第二点胶区 21、曲线 22、折线
30、第三点胶区 31、直线 32、曲线
33、折线 40、第四点胶区 41、曲线
42、折线 50、料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现有单晶硅棒的长度一般为600-900mm,硅棒边长为156-210mm,尺寸跨度大且规格较多,对于自动点胶生产过程中,点胶轨迹路线很不统一,导致现有点胶效果也不统一,出现问题较多,也无法追溯。如何在自动点胶时获得更好的点胶效果,保证点胶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点胶轨迹路线,使胶液均匀地布满硅棒粘接面,点胶时无气泡、连续性和一致性好,可以获得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粘接质量且粘接效果好;同时还可最大限度地节约点胶时间,降低点胶用量,提高点胶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是本发明设计要点。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点胶区10、第二点胶区20和第三点胶区30,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分别设置在料座50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三点胶区30设置在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之间,第三点胶区30分别与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连接设置,保证料座50上端面的点胶路线是无缝接连接,使硅棒被粘接面的长度方向上都有胶液粘接,进而可保证被切线切割后的硅棒都被胶液粘接,进而保证在线切时所有硅棒受粘接的粘接力是均等的,获得质量均匀且合格的硅片。至少设有三个点胶区,并根据不同点胶区的位置设计不同的点胶路线,以增强对硅棒的粘接强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胶液的利用率,提高粘接效率。
具体地,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的点胶路线的形状为曲线或折线,曲线或折线从料座50端面的一个角到另一个角且跨越料座50的宽度范围,且相对于料座50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第一点胶区10的点胶路线形状为曲线11或折线12,第二点胶区20的点胶路线形状为曲线21或折线22,其中,曲线11和曲线21的结构为单向曲线,可以为圆弧线、圆环形、波浪线或螺旋线;折线12和折线22的结构包括若干长度相同且拐角一致的交叉直线。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的点胶路线形状可以同时为曲线或折线,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的点胶路线形状也可以互不相同。优选地,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的点胶路线形状结构相同且相对于料座50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和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这一设置有利于点胶路线规划的统一,便于评判粘接效果的一致性。
进一步的,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的点胶路线形状均为相同结构的曲线,至少包括一个圆弧曲线。优选地,如图1所示,曲线11和曲线21均包括一个圆弧线,曲线11和曲线21均为半圆形结构,分别跨越料座50两端的宽度。优选地,第一点胶区10点胶路线的形状曲线11的开口朝第一点胶区10所在的料座50端面一侧设置;第二点胶区20点胶路线的形状曲线21的开口朝第二点胶区20所在的料座50端面一侧设置。半圆弧结构的曲线使得粘接路线所跨度的区域面积大且粘接面积多,点胶轨迹均匀、流线型好,硅棒放置压实后胶液的粘接质量好且强度高。
曲线11和曲线21的另一结构,如图2所示,为两个相切的半圆弧,即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的点胶路线形状均为两个相切的半圆弧,圆弧开口均朝外设置,即分别朝所在位置的料座50端面一侧设置,这一结构同样可以获得点胶轨迹均匀无气泡的点胶轨迹,硅棒放置到胶液上后亦可获得粘接效果好且粘接强度高的粘棒。
进一步的,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的点胶路线形状均至少包括两条相交直线的折线,折线不仅相对于料座50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相对于料座50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点胶区10的折线12和第二点胶区20的折线22结构相同且开口背对设置,即折线12和折线22均包括两条长度相同的直线,且第一点胶区10中点胶路线折线12的连接点朝远离第一点胶区10所在料座50端面一侧设置;第二点胶区20中点胶路线折线22的连接点朝远离第二点胶区20所在料座50端面一侧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折线12和折线22的夹角为90°,两点之间直线的距离最小,使得这一结构中的点胶路线距离最小,不仅跨越料座50宽度尺寸而且最大限度地覆盖料座50的端面,点胶效果好且均匀一致,使得点胶胶液的利用率高,完全能够满足粘接要求。
进一步的,第三点胶区30形状的两端靠近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设置,优选地,第三点胶区30的点胶路线分别与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中的点胶路线相交连接,无缝衔接的连接形状,可确保料座50与硅棒全平面都有粘接,连续性好,有利于粘接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点胶区30的形状为若干直线、曲线或折线的一种且沿料座50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当然也可以为直线、曲线或折线的任一组合,只要能够满足连贯性、一致性和均匀性的点胶轨迹路线即可,就可以满足硅棒的粘接要求,在此不再详述。第三点胶区30的形状至少包括一条直线、曲线或折线,第三点胶区30的形状相对于料座50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地,第三点胶区30的形状为直线31,数量为一个时,如图4所示,直线31的位置位于料座50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上,直线31分别与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的形状相交连接设置。当直线31的数量为两个时,如图5所示,直线31相对于料座50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和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直线31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料座50宽度的1/2,这一结构可最大限度地优化点胶路线,点胶轨迹路线是对称设置,可均匀对称地布满第三点胶区30,硅棒放置后可保证硅棒对称粘接,达到粘接效果。直线31的数量为三条时,如图1所示,其中一条位于料座50宽度的中心轴线上,另外两条分别相对于中间那条直线对称设置,相邻直线31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料座50宽度的1/3,这一结构不仅在料座50的宽度的中心轴线上设有胶液粘接,而且在轴线两侧均设有对称设置的胶液粘接,可进一步扩大点胶轨迹的范围,不仅点胶均匀,而且一致性好,胶液相互均匀间隔设置,且与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相互点多,使得胶液布置的范围广,且相互之间的连接性好,硅棒放置到胶液后可获得较高的粘接强度,可进一步保证硅棒与料座50的粘接力,同时可进一步提高料座50粘接的一致性和均匀性,粘接效果更好。
还有,第三点胶区30的点胶路线形状为曲线32,曲线32可以为圆弧形结构、圆环形结构、波浪形结构或螺旋形结构,但每一个结构形状的曲线尺寸大小必须是一致,保证点胶路线结构的一致性。在本实施例中,以波浪形结构的曲线32为例,如图6-8所示,分别表示曲线32数量为一个、两个和三个,曲线32的分布位置分别如图4、图5和图1中直线31的分布相同,具体波浪形结构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此不具体限制,这一结构设置的曲线32使点胶路线均匀,平滑,硅棒放置后可获得粘接效果好且粘接强度高,亦可保证硅棒与料座50的粘接强度要求;同时可充分利用点胶胶液的粘接面积,使胶液粘接利用率高,扩大粘接面积的同时还可保证粘接力,提高粘接效率。
再者,如图9所示,第三点胶区30的形状为一条水平设置的折线33,折线33中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均相同,即折线33夹角为90°,对于折线33中每个线段的长度可根据实际工况要求而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制。折线33沿料座50宽度的中心轴线位置水平均匀分布,这一结构亦可满足粘接硅棒的性能要求。如图10和图11所示,分别表示第三点胶区30包括两条水平设置的折线33和三条水平设置的折线33,水平相邻的折线33之间的距离的分布分别如图4和图5中直线31的分布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点胶区30上至少还设有一个第四点胶区40,第四点胶区40将第三点胶区30隔断设置,优选地,第四点胶区40位于第三点胶区30的中间位置处,使得两侧的点胶面积进一步扩大,提高点胶面积,可进一步使硅棒放置后获得的粘接力均匀且一致,便于追溯。第四点胶区40的点胶路线形状为曲线41或折线42,第四点胶区40包括对称设置的曲线41或折线42,且曲线41或折线42将第四点胶区40一分为二,使得两侧的曲线41或折线42的形状相对于料座50的长度方向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曲线41可以为圆弧形结构、圆环形结构、波浪形结构或螺旋形结构的其中任一种,优选地,曲线41为半圆弧结构,如图1所示,且曲线41的开口为对位设置,即均朝料座50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设置,这一结构不仅最大限度地增大了中间第四点胶区40的点胶路线的面积,而且可缩短第三点胶区30中点胶路线的长度,还不会降低点胶的质量。曲线41的结构分别与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中的曲线结构朝向一致且大小相同,即曲线41靠近第一点胶区10一侧的形状与第二点胶区20中的形状曲线21相同;曲线41靠近第二点胶区20一侧的形状与第一点胶区10中的形状曲线11相同。这一结构的设置,不仅可节约点胶程序的修改时间,而且可使点胶路线统一,一致性更好,且更容易追溯硅棒粘接的效果。
当然,第四点胶区40的点胶路线形状可以为折线42,如图12所示,折线42相对于料座50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左右两侧的折线42的结构和大小分别与第二点胶去20中形状折线22和第一点胶区10中形状折线12相同;且折线42分别与第三点胶区30中的直线连接接触。折线42的作用与曲线41的一样,均能达到粘接目的,同时,两点之间的距离直线长度最短,进而,折线42形成的点胶路线形状,可获得最短的点胶路线,且能覆盖到曲线41所覆盖的面积范围,同时完全能够得到点胶路线一致性较好且均匀,使得硅棒放置后可获得粘接强度高的粘接效果,使得胶液的粘接利用率最高。
进一步的,第四点胶区40点胶路线形状的开口位置对位设置,开口两端点为一体连接设置,如图1和图12所示,无论是曲线41还是折线42,两侧开口对位设置的端点一起连接设置;同时,第三点胶区30中的形状分别与第一点胶区10、第二点胶区20和第四点胶区40均为相互连接设置。这一结构可以保证料座50上端面的点胶路线是无缝接连接,使硅棒被粘接面的长度方向上都有胶液粘接,进而可保证被切线切割后的硅棒都被胶液粘接,进而保证在线切时所有硅棒受粘接的粘接力是均等的,获得质量均匀且合格的硅片。若硅棒与料座50接触的一面是悬空的,则在切割硅片的后半程中,硅棒受机器的振动以及金刚线的压力,会使硅片表面平整度不均匀且表面粗糙度不合格,甚至会出现碎片或损伤的情况发送,合格率降低,质量不稳定。
优选地,第一点胶区10、第二点胶区20、第三点胶区30和第四点胶区40均距离料座50外边缘有一定间隙且距离相同,这一结构设置的目的是防止在第一点胶区10、第二点胶区20和第三点胶区30中进行自动点胶后,点胶的路线过于靠近料座50的外边缘,导致在点胶过程中胶液溢流超出料座50的外边缘或硅棒与料座50粘接过程中,因受硅棒的压力导致胶液受压被挤出而超出料座50的外边缘;胶液溢流超出料座50的外边缘会导致料座50与硅棒的粘接面积变小,使得对硅棒的粘接路线面积不一致,不仅会削弱粘接强度,而且还会使增加胶液的使用量,胶液利用率低且需增加人手清理溢出的胶液,防止溢出的胶液影像后续线切硅片的效果,也给后续脱胶增加困难,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具体间隙距离为多少,需要根据点胶轨迹线路的宽度,即点胶流量的大小而定,在此不具体限制。
本发明设计的点胶路线,包括四个点胶区,分别是第一点胶区10、第二点胶区20、第三点胶区30和第四点胶区40,四个独立设置的点胶区且相互连接设置;第四点胶区40的形状为对称设置的一体连接结构且分别与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的形状结构和大小相同;第三点胶区30分别连接第一点胶区10和第四点胶区40、第四点胶区和第二点胶区20,第三点胶区30的形状为沿料座50长度方向上水平设置的直线、曲线或折线。这一结构设置的点胶路线,结构合理,保证各点胶区的点胶路线距离料座50的外缘边的有一定的间隙距离,防止胶液溢流出去。同时,这一结构设计的点胶路线,可保证料座50上端面的点胶路线是无缝接连接,使硅棒被粘接面的长度方向上都有胶液粘接,进而使得硅棒与料座50粘接的平面都被胶液粘接,进而保证在线切时所有硅棒受粘接的粘接力是均等的,不仅可节约点胶程序的修改时间,而且可使点胶路线统一,点胶路线均匀平滑一致,使胶液均匀地布满硅棒粘接面,全程点胶后均无气泡产生,连续性和一致性好,点胶质量好,可以获得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粘接质量且粘接效果好,更容易追溯点胶效果。同时可充分利用点胶胶液的粘接面积,使胶液粘接利用率高,扩大粘接面积的同时还可保证粘接力,提高粘接效率;同时还可最大限度地节约点胶时间,降低点胶用量,进而提高点胶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点胶路线,具体包括:
以料座50长度方向上的任一端为起点,依次在料座50的长度方向上涂胶形成第一点胶区10、第三点胶区30和第二点胶区20。
进一步的,在第三点胶区30上还设有第四点胶区40,第四点胶区40将第三点胶区30隔断设置,优选地,第四点胶区40设置在第三点胶区30的中间位置处。第一点胶区10、第二点胶区20、第三点胶区30和第四点胶区40中点胶路线形状的点胶速度和胶水流量相同,便于获得点胶路线的一致性,具体点胶速度和点胶流量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在此不做具体要求。
进一步的,第一点胶区10和第二点胶区20的形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均为圆弧形曲线11和曲线21、或者折线12和折线22,优选地,为圆弧形曲线且圆弧形曲线的开口均朝外设置,即朝所在料座50端面的一侧设置;第三点胶区30的形状为至少为一条水平设置的直线31、曲线32或折线33,且相对于料座50的长度轴线对称设置,至少一个位于料座50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上。第四点胶区40的形状相对于料座5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均为圆弧形曲线41且开口对位设置。
优选地,第一点胶区10、第二点胶区20和第四点胶区40的形状大小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仅以第一点胶区10中形状为曲线11、第二点胶区20中形状为曲线21、第三点胶区30中形状为直线31、第四点胶区40中形状为曲线41为例,做以详述,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这一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第一点胶区10的点胶路线形状为半圆弧的曲线11,点胶针头从料座50左侧上端点为起点,即第一点胶区10靠近料座50上端边的端点处,顺时针旋转点胶,直至下端点处收尾结束,再抬起点胶针头。
当完成第一点胶区10的点胶路线后,开始对左侧的第三点胶区30的点胶直线31进行点胶,依次对左侧的第三点胶区30中的下段直线31、中段直线31和上段直线31进行点胶。具体地,点胶针头先移动至下段一侧的直线31与曲线11连接的交点处,从左侧开始沿水平直线移动点胶直至右侧终点处,即与第四点胶区40左侧的曲线41交点处收尾,再抬起点胶针头;移动点胶针头至中间直线31与左侧曲线41的交点处,从右侧开始沿水平直线移动点胶直至左侧终点处,即与曲线11的交点处收尾,再抬起点胶针头;移动点胶针头至上段一侧的直线31与曲线11连接的交点处,从左侧开始沿水平直线移动点胶直至右侧终点处,即与第四点胶区40左侧的曲线41交点处收尾,再抬起点胶针头,进而完成左侧第三点胶区30的点胶。
开始进行第四点胶区40的点胶,依次从左到右对曲线41进行点胶,具体地,先将点胶针移动至左侧曲线41的上端点位置处,即位于左侧曲线41靠近料座50上端边处的端点处,开始逆时针旋转一周点胶,直至右侧曲线41的上端点处收尾,即与左侧曲线41的起始端点处连接接触,形成一封闭的圆形曲线环,进而完成第四点胶区40的点胶,再抬起点胶针头。
然后对右侧的第三点胶区30的点胶直线31进行点胶,依次对右侧的第三点胶区30中的下段直线31、终端直线31和上段直线31进行点胶。具体地,点胶针头先移动至下段一侧的直线31与右侧曲线41连接的交点处,从左侧开始沿水平直线移动点胶直至右侧终点处,即与第二点胶区20中曲线21交点处收尾,再抬起点胶针头;移动点胶针头至中间直线31与曲线21的交点处,从右侧开始沿水平直线移动点胶直至左侧终点处,即与右侧曲线41的交点处收尾,再抬起点胶针头;移动点胶针头至上段一侧的直线31与右侧曲线41连接的交点处,从左侧开始沿水平直线移动点胶直至右侧终点处,即与曲线21交点处收尾,再抬起点胶针头,进而完成右侧第三点胶区30的点胶。
开始进行第二点胶区20的点胶,抬起点胶针头移动至曲线21右侧顶点位置处,点胶针头从料座50右侧上端点为起点,即第二点胶区20靠近料座50上端边的端点处,逆时针旋转点胶,直至下端点处收尾结束,再抬起点胶针头。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仅仅是第三点胶区30中点胶路线形状的不同,第一点胶区10、第二点胶区20和第四点胶区40的点胶方法均相同,在此省略。第三点胶区30包括左右两侧对应设置的两条水平并行设置的直线31,且对称设置在料座50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两侧。
当完成第一点胶区10的点胶路线后,开始对左侧的第三点胶区30的点胶直线31进行点胶,依次对左侧的第三点胶区30中的下段直线31和上段直线31进行点胶。具体地,点胶针头先移动至下段一侧的直线31与曲线11连接的交点处,从左侧开始沿水平直线移动点胶直至右侧终点处,即与第四点胶区40左侧的曲线41交点处收尾,再抬起点胶针头;移动点胶针头至上段一侧的直线31与曲线11连接的交点处,从左侧开始沿水平直线移动点胶直至右侧终点处,即与第四点胶区40左侧的曲线41交点处收尾,再抬起点胶针头,进而完成左侧第三点胶区30的点胶。
然后对右侧的第三点胶区30的点胶直线31进行点胶,依次对右侧的第三点胶区30中的下段直线31和上段直线31进行点胶。具体地,点胶针头先移动至下段一侧的直线31与右侧曲线41连接的交点处,从左侧开始沿水平直线移动点胶直至右侧终点处,即与第二点胶区20中曲线21交点处收尾,再抬起点胶针头;移动点胶针头至上段一侧的直线31与右侧曲线41连接的交点处,从左侧开始沿水平直线移动点胶直至右侧终点处,即与曲线21交点处收尾,再抬起点胶针头,进而完成右侧第三点胶区30的点胶。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仅仅是第三点胶区30中点胶路线形状的不同,第一点胶区10、第二点胶区20和第四点胶区40的点胶方法均相同,在此省略。第三点胶区30包括一条水平设置的直线31,且位于料座50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处。
开始进行左侧的第三点胶区30进行点胶,抬起点胶针头移动至曲线11右侧顶点位置处,即与料座50宽度方向的中间轴线交点处,从左侧开始沿水平直线移动点胶直至右侧终点处,即在第四点胶区40左侧的曲线41的顶点处收尾,再抬起点胶针头。
然后对右侧的第三点胶区30进行点胶,抬起点胶针头移动至右侧曲线41右侧顶点位置处,即与料座50宽度方向的中间轴线交点处,从左侧开始沿水平直线移动点胶直至右侧终点处,即在第二点胶区20的曲线21的顶点处收尾,再抬起点胶针头。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点胶方法,满足各种单晶硅棒表面的粘接需求,最大限度地优化点胶轨迹路线,可使胶液均匀地布满硅棒粘接面,不仅点胶效果好、点胶效率高且一致性好,而且点胶时无气泡产生,连续性好,硅棒放置后可获得稳定性好、胶液均匀且强度好的粘接效果,提高了粘棒设备的稼动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点胶区、第二点胶区和第三点胶区,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分别置于所述料座两端,所述第三点胶区置于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之间,所述第三点胶区分别与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为曲线或折线;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均至少包括一个圆弧曲线;所述第一点胶区形状开口朝所述第一点胶区所在的所述料座端面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开口朝所述第二点胶区所在的所述料座端面一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均至少包括两条相交直线的折线;所述第一点胶区形状连接点朝远离所述第一点胶区所在的所述料座端面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连接点朝远离所述第二点胶区所在的所述料座端面一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点胶区形状至少包括一条直线、曲线或折线;所述第三点胶区形状沿所述料座长度方向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点胶区上至少还设有一个第四点胶区,所述第四点胶区将所述第三点胶区隔断设置;所述第四点胶区形状包括一体连接设置的曲线或折线,所述第四点胶区形状相对于所述料座长度方向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点胶区靠近所述第一点胶区一侧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点胶区形状相同;所述第四点胶区靠近所述第二点胶区一侧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点胶区形状相同。
8.一种自动粘棒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1-5任一项所述的点胶路线,具体包括:以所述料座长度方向任一端为起点,依次在所述料座长度方向上涂胶形成所述第一点胶区、所述第三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点胶区上还设有第四点胶区,所述第四点胶区将所述第三点胶区隔断设置;所述第一点胶区、所述第二点胶区、所述第三点胶区和所述第四点胶区形状的点胶速度和胶水流量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粘棒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胶区和所述第二点胶区的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均为曲线或折线;所述第三点胶区的形状为至少一条水平设置的直线、曲线或折线,且相对于所述料座长度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四点胶区的形状相对于所述料座宽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均为曲线或折线,且开口对位设置;
所述第一点胶区、所述第二点胶区和所述第四点胶区的形状大小相同。
CN201911382253.9A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及点胶方法 Pending CN1109356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2253.9A CN110935604A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及点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2253.9A CN110935604A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及点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5604A true CN110935604A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13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2253.9A Pending CN110935604A (zh) 2019-12-28 2019-12-28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及点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5604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99664A2 (de) * 2010-02-05 2010-03-15 Esec Ag Klebstoffmuster.
CN102133568A (zh) * 2010-01-27 2011-07-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点胶方法及点胶图案
CN104841613A (zh) * 2015-04-07 2015-08-19 烟台天奕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功能浸涂涂胶槽及其使用方法
WO2016075397A1 (fr) * 2014-11-13 2016-05-19 Orange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collage d'un cable sur une structure
CN107175190A (zh) * 2017-07-13 2017-09-19 董绍言 一种多点胶区的ab胶点胶机
CN107457921A (zh) * 2017-08-24 2017-12-12 天津市环欧半导体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制备工艺
WO2018018468A1 (zh) * 2016-07-27 2018-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与显示屏的粘结方法、壳体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8097533A (zh) * 2017-12-21 2018-06-01 重庆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用单晶硅棒自动涂胶粘接方法
CN108144814A (zh) * 2017-12-21 2018-06-12 重庆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用单晶硅棒的均匀涂胶粘接方法
CN110456933A (zh) * 2018-05-08 2019-11-15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Tp与lcm贴合工艺、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CN211865722U (zh) * 2019-12-28 2020-11-06 天津市环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3568A (zh) * 2010-01-27 2011-07-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触控面板的点胶方法及点胶图案
CH699664A2 (de) * 2010-02-05 2010-03-15 Esec Ag Klebstoffmuster.
WO2016075397A1 (fr) * 2014-11-13 2016-05-19 Orange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collage d'un cable sur une structure
CN104841613A (zh) * 2015-04-07 2015-08-19 烟台天奕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功能浸涂涂胶槽及其使用方法
WO2018018468A1 (zh) * 2016-07-27 2018-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与显示屏的粘结方法、壳体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7175190A (zh) * 2017-07-13 2017-09-19 董绍言 一种多点胶区的ab胶点胶机
CN107457921A (zh) * 2017-08-24 2017-12-12 天津市环欧半导体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制备工艺
CN108097533A (zh) * 2017-12-21 2018-06-01 重庆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用单晶硅棒自动涂胶粘接方法
CN108144814A (zh) * 2017-12-21 2018-06-12 重庆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用单晶硅棒的均匀涂胶粘接方法
CN110456933A (zh) * 2018-05-08 2019-11-15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Tp与lcm贴合工艺、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CN211865722U (zh) * 2019-12-28 2020-11-06 天津市环智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铁虎;王琨;俞经虎;: "应用图像自动识别的蠕动式点胶机研究", 现代制造工程, no. 07, pages 107 - 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50077A1 (zh) 利用激光切割基板的方法及激光切割设备
CN211865722U (zh)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
CN110379780A (zh) 一种硅基扇出型晶圆级封装方法及结构
CN105196575A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维修方法
CN110935604A (zh) 一种自动粘棒点胶路线及点胶方法
CN210336481U (zh) 光伏硅棒切割用托板
CN109822947B (zh) 一种风电叶片预固化灌注免导流网的方法
CN103192462B (zh) 一种硅片多线切割方法
CN203640268U (zh) 不可展锥曲线面构筑物用树脂衬钢模板
CN203774284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划片
CN207265990U (zh) 一种整板smd石英晶体谐振器基板结构
CN210796595U (zh) 一种反光焊带镀锡风刀系统
CN104465064A (zh) 非晶合金变压器铁芯成型模板及成型装置
CN210428085U (zh) 圆片旋涂改方片的结构
CN204019053U (zh) Ntc多线切割机主辊结构
CN108146577A (zh) 一种lng船机舱上部平直区域多分段连造式建造方法
CN102490282A (zh) 用于垫条、玻璃和晶棒粘接的工装
CN204309140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led芯片切割刀具
CN202671970U (zh) 排气完全的淋膜纸
CN110948326B (zh) 研磨刀具及用于显示面板的研磨方法、显示面板及装置
CN205735567U (zh) 一种圆形玻璃裁切装置
CN102716839B (zh) 一种定位精确的自动油边机
CN208953903U (zh) 一种钻石粘装胚模结构
CN106985297A (zh) 一种特型金钢线制取装置、方法及金钢线
CN112848350B (zh) 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4

Address after: 300450 No.32, Kangxiang Road, Tanggu Marine Science Park, Binhai high tech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Huanz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384 in Tianjin Binhai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outer ring) Haitai Road No. 12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HUANOU SEMICONDUCTOR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