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3281B - 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饮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饮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3281B
CN110923281B CN201911254669.2A CN201911254669A CN110923281B CN 110923281 B CN110923281 B CN 110923281B CN 201911254669 A CN201911254669 A CN 201911254669A CN 110923281 B CN110923281 B CN 1109232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ible fungus
culture medium
fermentation
powder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46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23281A (zh
Inventor
季占军
曾祥佳
姜艳霞
杨春雨
冯龙
贺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Mushroom Frien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Yuyou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Yuyou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Yuyou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546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232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23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3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23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3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 C12P19/04Polysaccharides, i.e.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five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each other by glycosidic bo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40Cultivation of spaw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饮料,涉及食用菌有效成份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对食用菌菌种进行训化,并采用食用菌子实体粉末制得的培养基对训化后的食用菌菌种进行发酵培养,通过训化而得的食用菌菌种为优质菌种,将其接种在食用菌子实体粉末制得的培养基中,有利于食用菌菌体的发酵繁衍,发酵过程几乎无有害物质产生,发酵周期短,不仅能显著提高食用菌多糖提取效率和提取量,还能使提取的多糖液饮料的保质期显著延长,同时,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提取的多糖,一般以小分子状态存在,利于人体快速吸收利用,该方法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饮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有效成份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饮料。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又称食(药)用菌,是一类具有较高食用及药用价值的大型可食(药)用真菌,我国常见的用于保健及预防疾病的食用菌种类主要有:猴头菇、香菇、灰树花、银耳、鸡腿菇、黑木耳、北冬虫夏草以及灵芝等二十多种,这类食用菌中富含生物多糖,如:多糖、多肽类、核苷类和三萜类等,经科学实验证实这些生物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和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功能。
食用菌多糖是从食用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一类活性多糖,多糖组分中以萄聚糖为主,以具有β-1,3葡萄糖苷键结合的直链和β-1,6葡萄糖苷键结合的支链构成为特殊的空间结构,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对于抗氧化、抗疲劳、延缓衰老、抗肿瘤、抗突变、抗风湿、抗辐射、抗菌消炎、降血脂、降血糖、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脑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都是一种很好的免疫调节增强剂,在保护肝、肾功能,提高血液学指标等具有明显作用。总之,食用菌多糖在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机能平衡、延缓衰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免疫功能低下和多种免疫缺损疫病及各种中老年性疾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和保健功能。因此,食(药)用菌越来越多的受到世界范围的重视和研究,多糖还在国际上被称为“生物反应调节物”(BiologicalResponceModifier,BRM)。
目前,食用菌多糖提取技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从食用菌子实体内采用浸出法或酶解法提取,另一种是从食用菌菌丝体中提取,前述两种方法均存在多糖提取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前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前述问题的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饮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食用菌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获得第一食用菌粉末;
将第一糖源、水和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
将第二食用菌菌种依次进行初选、固体
培养基驯化、回接培养和液体培养基驯化,获得第一菌种;
将所述第一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一培养基中进行一次发酵,获得母种;
将所述母种与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获得第二菌种;
将第三食用菌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获得第三食用菌粉末;
调整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的含水量,将调整含水量后的第三食用菌粉末与益生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料;
将第二糖源、水和所述食用菌发酵料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
将所述第二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培养基中进行三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多糖液。
可选的,所述一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3-25℃,发酵至所述第一菌种的菌丝在所述第一培养基表面长满,可选的,所述二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37-40℃,发酵时间为20-24h,可选的,所述三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3-25℃,时间为144-150h。
可选的,所述第一食用菌包括如下一种:香菇、猴头菇、黑木耳、灵芝、桑黄、银耳,桦褐孔菌、羊肚菌;可选的,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的过筛目数≥300目,可选的,所述第二食用菌包括如下一种:香菇、猴头菇、黑木耳、灵芝、银耳、桑黄、桦褐孔菌、羊肚菌;可选的,所述第三食用菌包括如下一种:香菇、猴头菇、黑木耳、灵芝、桑黄、银耳,桦褐孔菌、羊肚菌;可选的,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的过筛目数≥300目。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糖源、水和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包括:
所述将所述第一糖源、水和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按质量体积比3-4g∶4-6g∶18-20mL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
可选的,所述一次搅拌中,搅拌转速为120-200r/min,搅拌时间为6-8天;
可选的,所述一次灭菌处理中,灭菌压力为0.15-0.16MPa,灭菌温度为125-127℃,灭菌时间为0.5-0.6h;
可选的,所述一次冷却中,冷却速率为2.5-4℃/min,冷却至温度≤25℃。
可选的,所述初选包括:
选择强壮无污染的所述食用菌菌种接种至第一琼脂培养基中,在23-25℃温度下恒温培养6-8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第一琼脂培养基包括第四食用菌粉末、第三糖源和琼脂粉,所述第四食用菌粉末、第三糖源和琼脂粉的质量比为3∶4∶2。
可选的,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包括:
将所述初选所得菌种接种至与所述第一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3-25℃温度下恒温培养10-15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
可选的,所述回接培养包括:
对第二琼脂培养基依次进行第三灭菌和第三冷却,获得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3-25℃温度下恒温培养10-15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包括第五食用菌粉末、第四糖源、琼脂粉和水,所述第五食用菌粉末、第四糖源、琼脂粉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g∶1g∶2g∶100mL。
可选的,所述液体培养基驯化包括:
对液体培养基依次进行第四灭菌和第四冷却,获得液体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回接培养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液体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5-26℃温度下恒温培养6-8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第六食用菌粉末、第五糖源和水,所述第六食用菌粉末、第五糖源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g∶1g∶100mL。
可选的,所述调整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的含水量,将调整含水量后的第三食用菌粉末与益生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料,包括:
调整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中水的质量含量≤14%,将调整水的质量含量后的第三食用菌粉末与益生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料;
可选的,所述益生菌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嗜热杆菌、酵母菌。
可选的,所述将第二糖源、水和所述食用菌发酵料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包括:
所述将第二糖源、水和所述食用菌发酵料按质量体积比5-8g∶15-20g∶900-1000mL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
可选的,所述二次灭菌处理中,灭菌压力为0.15-0.16MPa,灭菌温度为125-127℃,灭菌时间为1-1.1h;
可选的,所述二次冷却中,冷却速率为0.5-0.6℃/min,冷却至温度≤25℃。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母种与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获得第二菌种,包括:
将所述母种与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至所述母种上的菌丝与所述水混合均匀,获得第二菌种;
可选的,所述母种与水的质量比为1-1.1∶100。
可选的,所述二次搅拌中,搅拌转速为120-200r/min,搅拌时间为7-8天。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食用菌多糖,由前述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制备的食用菌多糖液经浓缩、干燥得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食用菌饮料,由前述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制备的食用菌多糖液经过滤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对食用菌菌种进行训化,并采用食用菌子实体粉末制得的培养基对训化后的食用菌菌种进行发酵培养,通过训化而得的食用菌菌种为优质菌种,将其接种在食用菌子实体粉末制得的培养基中,有利于食用菌菌体的发酵繁衍,发酵过程几乎无有害物质产生,发酵周期短,不仅能显著提高食用菌多糖提取效率和提取量,还能使提取的多糖液饮料的保质期显著延长,同时,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提取的多糖,一般以小分子状态存在,利于人体快速吸收利用,该方法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同时,本发明中的术语“一次”、“二次”、“第一”、“第二”等,不表示任何顺序或次数,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如前所述,食用菌多糖提取技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从食用菌子实体内采用浸出法或酶解法提取,另一种是从食用菌菌丝体中提取。
浸出法是通过食用菌细胞与浸出液作用,使食用菌细胞基质、细胞壁充分吸水胀破,致使食用菌多糖游离浸出。酶解法是通过添加某种特质的酶,利用酶作用机理的不同,对食用菌不同位置的结构进行破坏,打破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内容物的结构,使食用菌细胞内的多糖及营养物质释放并溶解,从而提取出食用菌中的多糖成分。
从食用菌菌丝体中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方法为:将食用菌菌丝体通过浸出法或者酶解法,利用菌丝在酒精、水和酶液的不同溶解度来提取胞内多糖。
上述方法均存在多糖提取量的不足,同时多糖的提取效率较低的问题,原因在于:
上述方法只能最大限度的提取食用菌子实体内部所含多糖成分,提取率一般不会超过80%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包括:
S101.将第一食用菌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获得第一食用菌粉末;
S102.将第一糖源、水和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
S103.将第二食用菌菌种依次进行初选、固体培养基驯化、回接培养和液体培养基驯化,获得第一菌种;
S104.将所述第一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一培养基中进行一次发酵,获得母种;
S105.将所述母种与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获得第二菌种;
S106.将第三食用菌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获得第三食用菌粉末;
S107.调整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的含水量,将调整含水量后的第三食用菌粉末与益生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料;
S108.将第二糖源、水和所述食用菌发酵料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
S109.将所述第二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培养基中进行三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多糖液。
本技术通过食用菌子实体二次液体发酵技术,增加发酵菌液中同种菌丝体含量,实现菌丝体多糖加子实体多糖1加1的目的,从而显著增加相同质量食用菌子实体液体中多糖含量的目的。通过同种菌种和益生菌双重发酵,改变食用菌子实体粉末分子结构,使大分子粉末通过发酵变成小分子,从而达到提升多糖提取比例目的。通过益生菌发酵产生天然抗生素抑制细菌繁殖达到减少或则代替防腐剂,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通过菌种同种食用菌子实体培养基驯化液体驯化,提高菌种适应性,增加发酵菌液菌丝体含量,加快菌液发酵速度,提高发酵菌液多糖以及氨基酸含量,通过二次益生菌发酵达到初步改变食用菌子实体粉末分子结构,初步增加子实体粉末中氨基酸含量的目的,通过益生菌发酵产生天然抑菌成分如乙酸,丙酸和抗生素物质达到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菌种驯化可以明显增加三次发酵的速度和发酵液中菌丝的含量增加多糖含量,二次益生菌发酵改变子实体粉末分子结构,初步增加子实体粉末中氨基酸含量,三次发酵增加发酵液中菌丝体含量实现菌丝多糖加子实体多糖1加1的目的,从而显著增加菌液中多糖和氨基酸含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一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3-25℃,发酵至所述第一菌种的菌丝在所述第一培养基表面长满。
23到25摄氏度适合多种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在此温度下菌丝生长健壮,分解营养成分能力最大。所生产菌种最为健壮。
发酵温度过低菌丝生长缓慢,发酵时间增长,如温度低于10摄氏度菌丝将停止生长,发酵温度过高,菌丝生长速度加快,菌丝细弱,容易老化,如果温度高于37摄氏度菌丝将会死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二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37-40℃,发酵时间为20-24h。
37到40摄氏度是多种益生菌最适生长繁殖温度,在此温度下益生菌将会大量繁殖分解食用菌子实体粉末,产生氨基酸,菌体蛋白和抑菌物质。
发酵温度低于37度益生菌繁殖速度过慢,低于30度将停止繁殖,高于40摄氏度高温菌株将会繁殖发酵,对发酵效果产生影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三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3-25℃,时间为144-150h。
25到26摄氏度适合大部分食用菌菌丝体液体发酵,在此温度下菌丝繁殖迅速,分解培养液内营养成分能力强,有效成分在菌丝体内积累速度快,发酵液内多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最大。
发酵温度低于25摄氏度,发酵速度明显变慢低于15摄氏度,发酵将处于停滞状态,发酵温度高于26摄氏度会影响到菌丝体质量,发酵液内多糖和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将减少,发酵温度高于37摄氏度,菌丝会老化死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食用菌包括如下一种:香菇、猴头菇、黑木耳、灵芝、桑黄、银耳,桦褐孔菌、羊肚菌。
子实体是高等真菌的产孢构造,即果实体,由已组织化了的菌丝体组成。子实体形态相当复杂,形状因菌类不同而各异,有伞状、笔状、头状、耳状、舌状、球状、花朵状、树枝状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的过筛目数≥300目。
食用菌子实体粉碎粒度会影响到多糖和氨基酸提取比例,粉碎目数越大,粉末和菌丝接触数量越多,菌丝分解越容易,因食用菌子实体形状特殊性,目前设备只能粉碎到300至400目。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将粉碎目数限定在300以上。
粉碎颗粒过大将会影响到二次发酵和三次发酵效果,降低发酵菌液中多糖和氨基酸含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食用菌包括如下一种:香菇、猴头菇、黑木耳、灵芝、银耳、桑黄、桦褐孔菌、羊肚菌。
食用菌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食用菌包括如下一种:香菇、猴头菇、黑木耳、灵芝、桑黄、银耳,桦褐孔菌、羊肚菌。
第三食用菌子实体可以与第一食用菌子实体相同或者不同:
采用相同菌种发酵可以有效增加同种多糖的含量,比如香菇的同种发酵可以明显增加香菇多糖含量。不同菌种发酵可以增加食用菌多糖含量,比如用黑木耳菌种发酵香菇子实体粉末,发酵液内会含有香菇和黑木耳两种多糖成分,这种多糖统称为食用菌多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的过筛目数≥300目。
食用菌子实体粉碎粒度会影响到多糖和氨基酸提取比例,粉碎目数越大,粉末和菌丝接触数量越多,菌丝分解越容易,因食用菌子实体形状特殊性,目前设备只能粉碎到300至400目。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将粉碎目数限定在300以上。
粉碎颗粒过大将会影响到后续发酵效果,降低发酵菌液中多糖和氨基酸含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糖源、水和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包括:
所述将所述第一糖源、水和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按质量体积比3-4g∶4-6g∶18-20mL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
所述第一糖源可以是单糖,也可以是多糖,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萄萄糖、红糖、果糖。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糖源、水和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按质量体积比,可使菌种生长速度快,菌丝健壮。第一糖源和食用菌子实体质量比过低会严重影响菌丝生长速度,二者质量比过高将加大搅拌难度,增加污染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一次搅拌中,搅拌转速为120-200r/min,搅拌时间为6-8天;
搅拌的目的是增加菌丝尖端脱落程度形成新的菌丝生长点,增加菌丝和氧气接触面积增加发酵摇瓶内氧气含量,提升菌丝生长速度。搅拌速度慢菌丝形态将增大,发酵液中菌丝数量会减少,搅拌速度高于200转菌丝形态将变小,影响发酵液内菌丝质量。6到8天搅拌,菌丝体发酵达到最佳状态,菌丝数量达到最高,低于6天菌丝幼嫩含量少,高于8天菌丝开始老化死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一次灭菌处理中,灭菌压力为0.15-0.16MPa,灭菌温度为125-127℃,灭菌时间为0.5-0.6h;
0.15至0.16MPa压力下灭菌30到36分钟能彻底杀死培养基内其他微生物,彻底杜绝污染源。压力温度和时间过小,会影响灭菌效果造成培养污染的发生,压力温度时间过大会破坏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影响菌丝生长质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一次冷却中,冷却速率为2.5-4℃/min,冷却至温度≤25℃。
将冷却温度限定在上述数值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发酵成功,减少污染的发生。冷却速度过快,会加大培养基容器内外压差造成空气倒吸污染,冷却速度过慢将会使培养基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影响破坏培养基营养成分。影响菌丝发酵质量。冷却温度25摄氏度是菌丝最适培养温度,在此温度下菌丝恢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初选包括:
选择强壮无污染的所述食用菌菌种接种至第一琼脂培养基中,在23-25℃温度下恒温培养6-8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第一琼脂培养基包括第四食用菌粉末、第三糖源和琼脂粉,所述第四食用菌粉末、第三糖源和琼脂粉的质量比为3∶4∶2。
所述第四食用菌粉末过筛目数≥300,所述第四食用菌包括但不限如下至少一种:香菇、猴头菇、黑木耳、灵芝、桑黄、银耳,桦褐孔菌、羊肚菌。
所述第三糖源可以是单糖,也可以是多糖,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萄萄糖、红糖、果糖。
初步驯化菌丝适应食用菌子实体培养基适应能力,选择适应分解能力强的菌株。23到25摄氏度是食用菌菌丝体最适合生长温度,在此温度下菌丝生长健壮。6到8天菌丝菌龄正好合适,菌丝适应能力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包括:
将所述初选所得菌种接种至与所述第一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3-25℃温度下恒温培养10-15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
进一步驯化菌丝在食用菌子实体固体培养基上的适应能力,选择适应分解能力强的菌株。23到25摄氏度是食用菌菌丝体最适合生长温度,在此温度下菌丝生长健壮。10到15天菌丝刚好完全长满培养基菌龄正好合适,菌丝适应能力强。发酵温度过低菌丝生长缓慢,发酵时间增长,如温度低于10摄氏度菌丝将停止生长,发酵温度过高,菌丝生长速度加快,菌丝细弱,容易老化,如果温度高于37摄氏度菌丝将会死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回接培养包括:
对第二琼脂培养基依次进行第三灭菌和第三冷却,获得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3-25℃温度下恒温培养10-15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包括第五食用菌粉末、第四糖源、琼脂粉和水,所述第五食用菌粉末、第四糖源、琼脂粉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g∶1g∶2g∶100mL。
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包括:将第五食用菌粉末和水混合并煮沸,用至少3层纱布过滤后,加入琼脂粉和第四糖源,加热至75-85℃,补充制备过程中丢失的水分,摆斜面,获得第二琼脂培养基。
所述第五食用菌粉末过筛目数≥300,所述第五食用菌包括但不限如下至少一种:香菇、猴头菇、黑木耳、灵芝、桑黄、银耳,桦褐孔菌、羊肚菌。
所述第四糖源可以是单糖,也可以是多糖,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葡萄糖、红糖、果糖。
回接培养为了进一步纯化固体培养所驯化菌种,选择纯化适应的菌株。23到25摄氏度是食用菌菌丝体最适合生长温度,在此温度下菌丝生长健壮。6到8天菌丝刚好完全长满培养基菌龄正好合适,菌丝适应能力强。
发酵温度过低菌丝生长缓慢,发酵时间增长,如温度低于10摄氏度菌丝将停止生长,发酵温度过高,菌丝生长速度加快,菌丝细弱,容易老化,如果温度高于37摄氏度菌丝将会死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培养基驯化包括:
对液体培养基依次进行第四灭菌和第四冷却,获得液体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回接培养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液体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5-26℃温度下恒温培养6-8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第六食用菌粉末、第五糖源和水,所述第六食用菌粉末、第五糖源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g∶1g∶100mL。
液体培养基驯化目的是驯化菌株适应以食用菌子实体为培养基原料的液体适应性,选择适应性强的菌株。25到26摄氏度适合大部分食用菌菌丝体液体发酵,在此温度下菌丝繁殖迅速,分解培养液内营养成分能力强,有效成分在菌丝体内积累速度快,发酵液内多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最大。发酵温度低于25摄氏度,发酵速度明显变慢低于15摄氏度,发酵将处于停滞状态,发酵温度高于26摄氏度会影响到菌丝体质量,发酵液内多糖和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将减少,发酵温度高于37摄氏度,菌丝会老化死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的含水量,将调整含水量后的第三食用菌粉末与益生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料,包括:
调整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中水的质量含量≤14%,将调整水的质量含量后的第三食用菌粉末与益生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料;
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过筛目数≥300。
通过控制含水量达到益生菌快速发酵的目的,含水量过低益生菌发酵速度过慢,含水量过大容易引起其他菌类繁殖造成发酵失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益生菌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嗜热杆菌、酵母菌。
添加上述微生物是为了初步分解食用菌子实体粉末,改变食用菌粉末分子结构,增加食用菌子实体粉末中氨基酸含量和抑菌成分,达到增加氨基酸,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将第二糖源、水和所述食用菌发酵料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包括:
所述将第二糖源、水和所述食用菌发酵料按质量体积比5-8g∶15-20g∶900-1000mL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
所述第二糖源可以是单糖,也可以是多糖,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葡萄糖、红糖、果糖。
上述培养基配比糖源和子实体粉末能正好满足菌丝发酵生长需要,在此配比情况下菌丝数量能达到最佳。糖源和子实体粉末数量减少将会影响到菌丝发酵速度,影响发酵菌液内多糖和氨基酸含量,数量比例过高将会影响搅拌效果,影响发酵质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二次灭菌处理中,灭菌压力为0.15-0.16MPa,灭菌温度为125-127℃,灭菌时间为1-1.1h;
0.15至0.16MPa压力下灭菌60到66分钟能彻底杀死培养基内其他微生物(因发酵罐容积较大所以灭菌时间延长),彻底杜绝污染源。压力温度和时间过小,会影响灭菌效果造成培养污染的发生,压力温度时间过大会破坏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影响菌丝生长质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二次冷却中,冷却速率为0.5-0.6℃/min,冷却至温度≤25℃。
将冷却温度限定在上述数值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发酵成功,减少污染的发生。冷却速度过快,会加大培养基容器内外压差造成空气倒吸污染,冷却速度过慢将会使培养基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影响破坏培养基营养成分。影响菌丝发酵质量。冷却温度25摄氏度是菌丝最适培养温度,在此温度下菌丝恢复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因发酵罐容积大所以冷却速率其别于一次发酵)。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母种与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获得第二菌种,包括:
将所述母种与无菌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至所述母种上的菌丝与所述无菌水水混合均匀,获得第二菌种;
母种和无菌水混合目的是为了增加菌丝片段数量,增加菌丝和培养基接触面积,加快发酵速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母种与水的质量比为1-1.1∶100。
上述比例能更好的使菌种和发酵液融合接触,加快发酵时间;菌种数量过少会延长发酵时间,造成设备周转浪费,菌种数量过多会造成菌种浪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二次搅拌中,搅拌转速为120-200r/min,搅拌时间为7-8天。
上述搅拌速度能使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大小均匀。搅拌速度慢菌丝形态将增大,发酵液中菌丝数量会减少,搅拌速度高于200转菌丝形态将变小,影响发酵液内菌丝质量。6到8天搅拌,菌丝体发酵达到最佳状态,菌丝数量达到最高,低于6天菌丝幼嫩含量少,高于8天菌丝开始老化死亡。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食用菌多糖,由前述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制备的食用菌多糖液经浓缩、干燥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取多糖是集合菌丝多糖和子实体多糖的复合食用菌多糖,通过两次发酵(益生菌发酵,菌种发酵)模拟人体消化菌群,使所生产多糖更易于人体吸收。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食用菌饮料,由前述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制备的食用菌多糖液经过滤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生产的饮料富含食用菌多糖和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加之发酵产生的天然抑菌成分减少防腐剂食用数量,延长保质期。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实验数据,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饮料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包括:
S1011、将香菇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过300目筛,获得香菇粉末;
S1021、将15g萄萄糖、1000mL水和20g S1011中香菇粉末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所述一次搅拌中,搅拌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间为8分钟;所述一次灭菌处理中,灭菌压力为0.15Pa,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0.5h;所述一次冷却中,冷却速率为4℃/min,冷却至温度≤25℃;
S1031、将香菇菌种依次进行初选、固体培养基驯化、回接培养和液体培养基驯化,获得第一菌种;
所述初选为:
选择强壮无污染的所述食用菌菌种接种至第一琼脂培养基中,在25℃温度下恒温培养7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第一琼脂培养基由15g香菇粉末、10g葡萄糖和20g琼脂粉混匀制得;
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为:
将所述初选所得菌种接种至与所述第一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5℃温度下恒温培养15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第一培养基;
所述回接培养为:
对第二琼脂培养基依次进行第三灭菌和第三冷却,获得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5℃温度下恒温培养10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
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包括:将20g香菇粉末和1000mL水混合并煮沸,用至少3层纱布过滤后,加入20g琼脂粉和10g萄萄糖,加热至80℃,补充水分至1000mL,摆斜面,获得第二琼脂培养基。
所述液体培养基驯化为:
对液体培养基依次进行第四灭菌和第四冷却,获得液体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回接培养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液体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用回旋摇床每分钟200转和25℃温度下恒温培养7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挑出单个菌球回接至与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中在25℃温度下恒温培养10天,菌丝长满后,获得第一菌种。
所述液体培养基由20g香菇粉末、10g萄萄糖和1000mL水混匀制得;
S1041、将所述第一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一培养基中进行一次发酵,获得母种;所述一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5℃,发酵至所述第一菌种的菌丝在所述第一培养基表面长满;
S1051、将100g母种与200g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至所述母种上的菌丝与所述水混合均匀,获得第二菌种;
S1061、将香菇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过筛300目,获得香菇粉末;
S1071、调整S1061中香菇粉末中水的质量含量为14%,将调整水的质量含量后的香菇粉末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嗜热杆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香菇发酵料;
S1081、所述将8g萄萄糖、1000mL水和20g香菇发酵料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
S1091、将所述第二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培养基中进行三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多糖液;所述三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5℃,时间为144h。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包括:
S1011、将黑木耳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过300目筛,获得黑木耳粉末;
S1021、将15g葡萄糖、1000mL水和20g S1011中黑木耳粉末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所述一次搅拌中,搅拌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间为8分钟;所述一次灭菌处理中,灭菌压力为0.15Pa,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0.5h;所述一次冷却中,冷却速率为4℃/min,冷却至温度≤25℃;
S1031、将黑木耳菌种依次进行初选、固体培养基驯化、回接培养和液体培养基驯化,获得第一菌种;
所述初选为:
选择强壮无污染的所述食用菌菌种接种至第一琼脂培养基中,在25℃温度下恒温培养7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第一琼脂培养基由15g黑木耳粉末、10g葡萄糖和20g琼脂粉混匀制得;
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为:
将所述初选所得菌种接种至与所述第一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5℃温度下恒温培养15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第一培养基;
所述回接培养为:
对第二琼脂培养基依次进行第三灭菌和第三冷却,获得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5℃温度下恒温培养10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
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包括:将20g黑木耳粉末和1000mL水混合并煮沸,用至少3层纱布过滤后,加入20g琼脂粉和10g葡萄糖,加热至80℃,补充水分至1000mL,摆斜面,获得第二琼脂培养基。
所述液体培养基驯化为:
对液体培养基依次进行第四灭菌和第四冷却,获得液体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回接培养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液体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用回旋摇床每分钟200转和25℃温度下恒温培养7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挑出单个菌球回接至与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中在25℃温度下恒温培养10天,菌丝长满后,获得第一菌种。
所述液体培养基由20g黑木耳粉末、10g葡萄糖和1000mL水混匀制得;
S1041、将所述第一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一培养基中进行一次发酵,获得母种;所述一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5℃,发酵至所述第一菌种的菌丝在所述第一培养基表面长满;
S1051、将100g母种与200g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至所述母种上的菌丝与所述水混合均匀,获得第二菌种;
S1061、将黑木耳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过筛300目,获得黑木耳粉末;
S1071、调整S1061中黑木耳粉末中水的质量含量为14%,将调整水的质量含量后的黑木耳粉末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嗜热杆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黑木耳发酵料;
S1081、所述将8g葡萄糖、1000mL水和20g黑木耳发酵料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
S1091、将所述第二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培养基中进行三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多糖液;所述三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5℃,时间为144h。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包括:
S1011、将猴头菇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过300目筛,获得猴头菇粉末;
S1021、将15g萄萄糖、1000mL水和20g S1011中猴头菇粉末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所述一次搅拌中,搅拌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间为8分钟;所述一次灭菌处理中,灭菌压力为0.15Pa,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0.5h;所述一次冷却中,冷却速率为4℃/min,冷却至温度≤25℃;
S1031、将猴头菇菌种依次进行初选、固体培养基驯化、回接培养和液体培养基驯化,获得第一菌种;
所述初选为:
选择强壮无污染的所述食用菌菌种接种至第一琼脂培养基中,在25℃温度下恒温培养7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第一琼脂培养基由15g猴头菇粉末、10g葡萄糖和20g琼脂粉混匀制得;
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为:
将所述初选所得菌种接种至与所述第一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5℃温度下恒温培养15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第一培养基;
所述回接培养为:
对第二琼脂培养基依次进行第三灭菌和第三冷却,获得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5℃温度下恒温培养10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
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包括:将20g猴头菇粉末和1000mL水混合并煮沸,用至少3层纱布过滤后,加入20g琼脂粉和10g葡萄糖,加热至80℃,补充水分至1000mL,摆斜面,获得第二琼脂培养基。
所述液体培养基驯化为:
对液体培养基依次进行第四灭菌和第四冷却,获得液体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回接培养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液体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用回旋摇床每分钟200转和25℃温度下恒温培养7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挑出单个菌球回接至与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中在25℃温度下恒温培养10天,菌丝长满后,获得第一菌种。
所述液体培养基由20g猴头菇粉末、10g葡萄糖和1000mL水混匀制得;
S1041、将所述第一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一培养基中进行一次发酵,获得母种;所述一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5℃,发酵至所述第一菌种的菌丝在所述第一培养基表面长满;
S1051、将100g母种与200g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至所述母种上的菌丝与所述水混合均匀,获得第二菌种;
S1061、将猴头菇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过筛300目,获得猴头菇粉末;
S1071、调整S1061中猴头菇粉末中水的质量含量为14%,将调整水的质量含量后的猴头菇粉末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嗜热杆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猴头菇发酵料;
S1081、所述将8g萄萄糖、1000mL水和20g猴头菇发酵料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
S1091、将所述第二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培养基中进行三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多糖液;所述三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5℃,时间为144h。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包括:
S1011、将灵芝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过300目筛,获得灵芝粉末;
S1021、将15g果糖、1000mL水和20g S1011中灵芝粉末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所述一次搅拌中,搅拌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间为8分钟;所述一次灭菌处理中,灭菌压力为0.15Pa,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0.5h;所述一次冷却中,冷却速率为4℃/min,冷却至温度≤25℃;
S1031、将桑黄菌种依次进行初选、固体培养基驯化、回接培养和液体培养基驯化,获得第一菌种;
所述初选为:
选择强壮无污染的所述桑黄菌种接种至第一琼脂培养基中,在25℃温度下恒温培养7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第一琼脂培养基由15g、银耳粉末、10g红糖和20g琼脂粉混匀制得;
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为:
将所述初选所得菌种接种至与所述第一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5℃温度下恒温培养15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所述第一培养基;
所述回接培养为:
对第二琼脂培养基依次进行第三灭菌和第三冷却,获得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于25℃温度下恒温培养10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
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包括:将20g桦褐孔菌粉末和1000mL水混合并煮沸,用至少3层纱布过滤后,加入20g琼脂粉和10g萄萄糖,加热至80℃,补充水分至1000mL,摆斜面,获得第二琼脂培养基。
所述液体培养基驯化为:
对液体培养基依次进行第四灭菌和第四冷却,获得液体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回接培养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液体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用回旋摇床每分钟200转和25℃温度下恒温培养7天后,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挑出单个菌球回接至与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中在25℃温度下恒温培养10天,菌丝长满后,获得第一菌种。
所述液体培养基由20g羊肚菌粉末、10g果糖和1000mL水混匀制得;
S1041、将所述第一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一培养基中进行一次发酵,获得母种;所述一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5℃,发酵至所述第一菌种的菌丝在所述第一培养基表面长满;
S1051、将100g母种与200g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至所述母种上的菌丝与所述水混合均匀,获得第二菌种;
S1061、将黑木耳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过筛300目,获得黑木耳粉末;
S1071、调整S1061中黑木耳粉末中水的质量含量为14%,将调整水的质量含量后的黑木耳粉末与双歧杆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黑木耳发酵料;
S1081、所述将8g葡萄糖、1000mL水和20g黑木耳发酵料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
S1091、将所述第二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培养基中进行三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多糖液;所述三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5℃,时间为144h。
对比例1
采用水提法,提取香菇子实体原料中的多糖;
具体方法为:取20g香菇超微粉(过筛目数≥300),按固液比1∶20,于50℃的水中浸泡1小时后,升温至100℃提取2.5小时,获得香菇多糖液。
对比例2
采用水提法,提取黑木耳子实体原料中的多糖;
具体方法为:取20g黑木耳超微粉(过筛目数≥300),按固液比1∶20,于50℃的水中浸泡1小时后,升温至100℃提取2.5小时,获得黑木耳多糖液。
对比例3
采用水提法,提取猴头菇子实体原料中的多糖;
具体方法为:取20g猴头菇超微粉(过筛目数≥300),按固液比1∶20,于50℃的水中浸泡1小时后,升温至100℃提取2.5小时,获得猴头菇多糖液。
实验例1
测试多糖提取率。
将实施例1-9和对比例1-3制得的多糖液经浓缩、干燥制成多糖,测试实施例1-9和对比例1-3中多糖的提取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粗多糖提取数量/g 提取率/% 增加百分比/%
实施例1 3.01 15.05 48.2
实施例2 2.99 14.95 51.7
实施例3 4.95 24.75 43.4
实施例4 3.21 16.05 46.3
对比例1 2.03 10.15 0
对比例2 1.97 9.85 0
对比例3 3.45 17.25 0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提取食用菌多糖,多糖提取率增加4到5个百分点,比传统水溶法提取数量增加40-50%,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
对比例4
取香菇子实体超微粉20g,加水至2kg,加热至50℃保温1小时,然后加热至100℃保温1.5小时,补足蒸发掉的水分,使液体总量达到3kg,获得食用菌饮料。
对比例5
取黑木耳子实体超微粉20g,加水至2kg,加热至50℃保温1小时,然后加热至100℃保温1.5小时,补足蒸发掉的水分,使液体总量达到3kg,获得食用菌饮料。
对比例6
取猴头菇子实体超微粉20g,加水至2kg,加热至50℃保温1小时,然后加热至100℃保温1.5小时,补足蒸发掉的水分,使液体总量达到2kg,获得食用菌饮料。
实验例2
测试食用菌饮料的营养成分和防腐性能。
以实施例1-3制得的食用菌多糖液分别加水至2kg,制得实施例1-3的食用菌饮料,测试实施例1-3和对比例4-6的食用菌饮料的营养成分,和不加任何防腐剂情形下的防腐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17种氨基酸含量(g/100g) 不添加防腐剂变质所需时间/天
实施例1 0.1332 180天
实施例2 0.0765 170天
实施例3 0.0655 167天
对比例4 0.1064 27天
对比例5 0.0622 32天
对比例6 0.0528 28天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制得的食用菌饮料,17种氨基酸提取量与对比例相较可增加25%,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食用菌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获得第一食用菌粉末;
将第一糖源、水和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
将第二食用菌菌种依次进行初选、固体培养基驯化、回接培养和液体培养基驯化,获得第一菌种;
将所述第一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一培养基中进行一次发酵,获得母种;
将所述母种与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获得第二菌种;
将第三食用菌子实体制成粉末状,获得第三食用菌粉末;
调整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的含水量,将调整含水量后的第三食用菌粉末与益生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料;
将第二糖源、水和所述食用菌发酵料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
将所述第二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培养基中进行三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多糖液;
所述初选为:选择强壮无污染的所述食用菌菌种接种至第一琼脂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述第一琼脂培养基由香菇粉末、葡萄糖和琼脂粉混匀制得;
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为:将所述初选所得菌种接种至与所述第一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
所述回接培养为:对第二琼脂培养基依次进行第三灭菌和第三冷却,获得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固体培养基驯化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第二琼脂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
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包括:将香菇粉末和水混合并煮沸,过滤后加入琼脂粉和1葡萄糖,并加热,获得第二琼脂培养基;
所述液体培养基驯化为:对液体培养基依次进行第四灭菌和第四冷却,获得液体灭菌培养基;
将所述回接培养所得菌种接种至所述液体灭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选择生长速度快、健壮和/或无污染的菌种,挑出单个菌球回接至与所述第二琼脂培养基相同的培养基中,菌丝长满后获得第一菌种;
所述液体培养基由香菇粉末、葡萄糖和水混匀制得;
所述益生菌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嗜热杆菌、酵母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3-25℃,发酵至所述第一菌种的菌丝在所述第一培养基表面长满,所述二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37-40℃,发酵时间为20-24h,所述三次发酵中,发酵温度为23-25℃,时间为144-15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食用菌包括如下一种:香菇、猴头菇、黑木耳、灵芝、桑黄、银耳,桦褐孔菌、羊肚菌;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的过筛目数≥300目,所述第二食用菌包括如下一种:香菇、猴头菇、黑木耳、灵芝、银耳、桑黄、桦褐孔菌、羊肚菌;所述第三食用菌包括如下一种:香菇、猴头菇、黑木耳、灵芝、桑黄、银耳,桦褐孔菌、羊肚菌;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的过筛目数≥3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糖源、水和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包括:
所述将所述第一糖源、水和所述第一食用菌粉末按质量体积比3-4g:4-6g:18-20mL混合,并进行一次搅拌,一次搅拌后依次进行一次灭菌处理和一次冷却,获得第一培养基;
所述一次搅拌中,搅拌转速为120-200r/min,搅拌时间为6-8天;
所述一次灭菌处理中,灭菌压力为0.15-0.16MPa,灭菌温度为125-127℃,灭菌时间为0.5-0.6h;
所述一次冷却中,冷却速率为2.5-4℃/min,冷却至温度≤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的含水量,将调整含水量后的第三食用菌粉末与益生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料,包括:
调整所述第三食用菌粉末中水的质量含量≤14%,将调整水的质量含量后的第三食用菌粉末与益生菌混合,进行二次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二糖源、水和所述食用菌发酵料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包括:
所述将第二糖源、水和所述食用菌发酵料按质量体积比5-8g:15-20g:900-1000mL混合,混合后依次进行二次灭菌处理和二次冷却,获得第二培养基;
所述二次灭菌处理中,灭菌压力为0.15-0.16MPa,灭菌温度为125-127℃,灭菌时间为1-1.1h;
所述二次冷却中,冷却速率为0.5-0.6℃/min,冷却至温度≤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母种与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获得第二菌种,包括:
将所述母种与水混合,混合后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至所述母种上的菌丝与所述水混合均匀,获得第二菌种;
所述母种与水的质量比为1-1.1:100;
所述二次搅拌中,搅拌转速为120-200r/min,搅拌时间为7-8天。
8.一种食用菌多糖,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制备的食用菌多糖液经浓缩、干燥得到。
9.一种食用菌饮料,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制备的食用菌多糖液经过滤得到。
CN201911254669.2A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饮料 Active CN110923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4669.2A CN110923281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饮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4669.2A CN110923281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饮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3281A CN110923281A (zh) 2020-03-27
CN110923281B true CN110923281B (zh) 2023-04-07

Family

ID=69857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4669.2A Active CN110923281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饮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232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2466B (zh) * 2020-09-15 2021-08-03 山东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高分子银耳多糖的银耳栽培方法
CN113456661B (zh) * 2021-08-06 2022-04-26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降尿酸的复合多糖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912750B (zh) * 2021-11-11 2022-11-11 开平健之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预处理提取灵芝子实体多糖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5350A (zh) * 2010-12-16 2011-07-06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桦褐孔菌深层发酵培养基及桦褐孔菌的深层发酵方法
CN104187947A (zh) * 2014-08-07 2014-12-10 河北大学 一种猴头菇液体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1967A (zh) * 2014-12-25 2015-04-29 皖南大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取香菇多糖的香菇菌丝体的生产方法
CN110507686A (zh) * 2019-08-09 2019-11-29 青岛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发酵水飞蓟新技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5350A (zh) * 2010-12-16 2011-07-06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桦褐孔菌深层发酵培养基及桦褐孔菌的深层发酵方法
CN104187947A (zh) * 2014-08-07 2014-12-10 河北大学 一种猴头菇液体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1967A (zh) * 2014-12-25 2015-04-29 皖南大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取香菇多糖的香菇菌丝体的生产方法
CN110507686A (zh) * 2019-08-09 2019-11-29 青岛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发酵水飞蓟新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蘑菇二次发酵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崔建昌;《广东农业科学》;20071231(第4期);30-32 *
食用菌菌糠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李亚娇等;《中国食用菌》;20171231;第36卷(第4期);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3281A (zh) 202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okhrel et al. Submerged culture conditions for mycelial yield and polysaccharides production by Lyophyllum decastes
CN110923281B (zh) 一种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食用菌多糖、食用菌饮料
CN108260808B (zh) 一种诺丽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76882B (zh) 一种富硒食用菌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CN1358413A (zh) 蘑菇菌丝体的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CN103343152A (zh) 一种灰树花诱变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生产多糖的方法
CN102080113B (zh) 使用米糠麸皮复合原料和灰树花诱变菌株生产多糖的方法
CN113498834A (zh) 一种食药用菌发酵饮品的集成发酵的方法
CN115191515A (zh) 一种功能性秸秆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US20040035047A1 (en) Biotreatment of cheese-processing wastewater by cultivating mushroom mycelia
Landingin et al. Optimization of culture conditions for mycelial growth and basidiocarp production of Cyclocybe cylindracea (Maire)
CN113912750B (zh) 一种发酵预处理提取灵芝子实体多糖的方法
CN108354172B (zh) 一种樟芝蘑菇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3555786A (zh) 一种灵芝诱变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生产多糖的方法
CN114015579B (zh) 一种高产β-葡聚糖的出芽短梗霉及其应用
CN117551563A (zh) 一种复合菌糖肽制造工艺及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CN103393128B (zh) 一种利用姬松茸液体发酵灰树花残渣制备膳食纤维的方法
CN102405764A (zh) 梭伦剥管菌的发酵方法
CN101343649B (zh) 一种生物降解麦麸阿拉伯木聚糖的方法
CN114402913A (zh) 一种杏鲍菇栽培基质及原始母种的制作方法
CN101402951B (zh) 一种灵芝细胞固定化方法
CN108207493B (zh) 一种草腐型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357568A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00115425A (ko) 기능성 음료
CN112401224B (zh) 一种食用菌酶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5

Address after: 053605 300 meters west of Guotun Village, Anping Town, Anping County, Hengshui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Mushroom Frien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158400 Inside the Former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of Dongfanghong Forestry Bureau, Hulin City, Jixi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ilongjiang Yuyou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