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0416A - 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0416A
CN110920416A CN201910851769.7A CN201910851769A CN110920416A CN 110920416 A CN110920416 A CN 110920416A CN 201910851769 A CN201910851769 A CN 201910851769A CN 110920416 A CN110920416 A CN 110920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attery
storage
disposed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17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920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0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00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auxiliary equipment of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43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a loading ramp mounted on the vehicle
    • B60P1/431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a loading ramp mounted on the vehicle the ramp being stored under the loading floor when not in us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43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using a loading ramp mounted o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20Refrigerated goods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1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5Coo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具备:蓄电池,其被收纳在车内空间部中的地板下方;贮藏库,其被收纳在所述车内空间部中,并且能够调温;驱动单元,其相对于所述蓄电池而被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一侧;驱动用电力转换器,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从所述蓄电池到所述驱动单元的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的端部的范围内,且与所述蓄电池以及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贮藏库用电力转换器,其被配置于所述范围内,且与所述贮藏库电连接;控制单元,其对车辆的自动驾驶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7554396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多功能汽车。在该文献中,公开了在橱柜的下方配置冷藏库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在将冷藏库、冷冻库等能够调温的贮藏库搭载于电动车辆中的情况下,关于蓄电池、逆变器、变换器等的配置,在确保对于碰撞的安全性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搭载有能够调温的贮藏库的情况下,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对于碰撞的安全性的电动车辆。
第一方式的电动车辆具备:蓄电池,其被收纳在车内空间部中的地板下方;贮藏库,其被收纳在所述车内空间部中,并且能够调温;驱动单元,其相对于所述蓄电池而被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一侧;驱动用电力转换器,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从所述蓄电池到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一侧的端部的范围内,且与所述蓄电池以及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贮藏库用电力转换器,其被配置于所述范围内,且与所述贮藏库电连接;控制单元,其对车辆的自动驾驶进行控制。
作为第一方式的电动车辆中的车内空间部,可列举出能够对货物进行收纳的储物室及车厢。此外,作为贮藏库,可列举出冷藏库、冷冻库以及温藏库。在第一方式的电动车辆中,在与作为驱动单元的一侧的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的端部相比而靠车辆前后方向内侧处,配置有驱动用电力转换器以及贮藏库用电力转换器。在此,由于驱动单元包括行驶用电机或驱动桥,且具有刚性较高的壳体,因此在发生碰撞时,驱动单元将作为耐冲击部而发挥功能。因此,根据该电动车辆,能够对车辆的驱动中所需的驱动用电力转换器以及贮藏库的工作中所需的贮藏库用电力转换器的破损进行抑制。也就是说,在搭载有能够调温的贮藏库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对于碰撞的安全性。
在第二方式的电动车辆中,所述控制单元相对于所述蓄电池而被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另一侧。
在第二方式的电动车辆中,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作为自动驾驶的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被配置在,与作为流通有比控制信号更高电压的电流的设备的贮藏库用电力转换器、驱动用电力转换器以及驱动单元相反的一侧。也就是说,控制单元与贮藏库用电力转换器、驱动用电力转换器以及驱动单元被隔离开。由此,根据该电动车辆,能够减少自动驾驶的控制系统受到由流通有高电压的电流的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噪声的影响的情况。
第三方式的电动车辆具备分流箱,所述分流箱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且将所述蓄电池的电力分流至所述驱动用电力转换器和所述贮藏库用电力转换器中。
根据第三方式的电动车辆,通过使用分流箱而使贮藏库用的电源与作为驱动用的电源的蓄电池共用,从而与单独搭载贮藏库用的蓄电池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车辆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
第四方式的电动车辆具备:开口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车内空间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壁部上,并且能够进行货物的取出放入;斜坡,其能够被收纳在所述车内空间部的地板面与所述蓄电池之间,且在所述开口部处从所述地板面朝向所述车内空间部的外部延伸。
根据第四方式的电动车辆,通过消除车内空间部的地板面与人行道或者车行道的高低差,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实施货物或平板车的取出放入作业。
在第五方式的电动车辆中,所述车内空间部包括作为不实施调温的空间的常温室,在所述车内空间部中,所述贮存库被配置在与所述常温室相比而靠所述驱动单元侧。
根据第五方式的电动车辆,在车内空间部中,通过将贮藏库配置在更靠驱动单元侧,从而能够对连接贮藏库与贮藏库用电力转换器的配线类部件的长度进行抑制。
根据本公开内容,在搭载有能够调温的贮藏库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对于碰撞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而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车辆的侧视图。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车辆的主视图。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车辆的俯视剖视图。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车辆的侧方剖视图,且为对自动驾驶所涉及的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车辆的侧方剖视图。
图6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车辆的侧方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附图对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车辆进行说明。另外,在各个附图中,箭头标记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方,箭头标记LH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箭头标记RH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右侧。在各个实施方式中,车辆后方侧相当于一侧,车辆前方侧相当于另一侧。
[第一实施方式]
(结构)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的车辆10为能够进行完全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如图1及图2所示,车辆10的外观为由车顶20B、前壁部20C、侧壁部20D以及后壁部20E包围而成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在车辆前方处设置有前轮24A,在车辆后方处设置有后轮24B。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通过使多个模块结合而构成。如图1及图3所示,车辆10被构成为,包括:构成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分的中央模块16、被结合于中央模块16的车辆前方侧的前部模块17、以及被结合于中央模块16的车辆后方侧的后部模块18。前部模块17与中央模块16以与前轮24A相比稍靠车辆后方的部分为边界而被划分开,中央模块16与后部模块18则以与后轮24B相比稍靠车辆前方的部分为边界而被划分开。在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车辆1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将前部模块17所在的部分设为车辆前部,将中央模块16所在的部分设为车辆中央部,将后部模块18所在的部分设为车辆后部(对于其他实施方式也相同)。
另外,也可以将中央模块16、前部模块17以及后部模块18分别设为仅构成车辆下方侧的模块。这种情况下的车辆10以相对于被结合在一起的中央模块16、前部模块17以及后部模块18而进一步结合构成车辆上方侧的车顶模块的方式而被形成。
中央模块16以包括侧壁部20D的车辆前后方向中央部分、蓄电池壳体31、以及作为能够调温的贮藏库的冷冻库50的方式而被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准备了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多种中央模块16。
前部模块17以包括前壁部20C、侧壁部20D的车辆前方部分、以及自动驾驶单元40(参照图4)的方式而构成。
后部模块18以包括后壁部20E、侧壁部20D的车辆后方部分、驱动单元32、动力单元34以及电力转换单元52的方式而构成。
在车辆10的车辆下方部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面构件14。该侧面构件14具有:中央侧面构件14A,其从前轮24A的车辆后方部起延伸到后轮24B的车辆前方部;前部侧面构件14B,其在从中央侧面构件14A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且车辆上方侧挠曲之后向车辆前方延伸。此外,侧面构件14还具有后部侧面构件14C,所述后部侧面构件14C在从中央侧面构件14A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且车辆上方侧挠曲之后向车辆后方延伸。另外,中央侧面构件14A被设置于中央模块16中,前部侧面构件14B被设置于前部模块17中,后部侧面构件14C被设置于后部模块18中。
在前部侧面构件14B上固定有对前轮24A进行支承的前车轴13,在后部侧面构件14C上固定有用于对后轮24B进行驱动的驱动单元32。
如图1所示,车辆10具备被设置在中央模块16中的、作为车内空间部的储物室22、被设置于前部模块17中的辅助单元室22C、和被设置于后部模块18中的动力单元室22D。储物室22与辅助单元室22C通过车厢隔壁23A而被分隔开。此外,储物室22与动力单元室22D通过车厢隔壁23B而被分隔开。
储物室22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且包括具有不实施调温的常温的空间的车辆前方的常温室22A、和收纳有冷冻库50的车辆后方的设备室22B。常温室22A与设备室22B通过滑动式的储物室门23C而于车辆前后方向被分隔开。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库50于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宽度方向左侧设置有能够进行开闭的门,从而能够在开放储物室门23C时将车辆前方侧的门打开,并且能够在开放下文所述的后部滑动门27A时将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门打开。
在本实施方式的储物室22中,由平坦的地板面板21而形成地板面20A。地板面20A与前轮24A的车轴AS1以及后轮24B的车轴AS2相比而位于车辆下方侧。而且,储物室22被形成为进行货物的取出放入的工作人员能够以站立姿态而乘车的高度。另外,由于储物室22中的设备室22B其几乎全部的空间都被冷冻库50占用,因此,实际上工作人员所能够乘车的区域仅限于常温室22A。作为该“工作人员”,能够以成年人标准的(平均的)体型的假人、例如国际统一侧面碰撞假人(World Side Impact Dummy:World SID)的AM50型(美国成年男性的第50百分位)的假人为例。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储物室22具有如下的高度,即,AM50型的假人在站立的状态下,头部与构成车顶20B的内面板20B2之间产生了间隔的高度。另外,工作人员的示例并不限定于AM50型的假人,也可以设为其他碰撞假人或统计性地获得的标准体型模型。
在储物室22的地板下方、具体而言为车辆中央部的地板面板21的车辆下方侧收纳有蓄电池30。若进行补充说明,则蓄电池30被设置在配置于车辆中央部的一对中央侧面构件14A之间,且相对于中央侧面构件14A而被收纳在被固定的蓄电池壳体31中。
在储物室22中,在作为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壁部的侧壁部20D上,作为能够供货物的取出放入的开口部而设置有前部开口部25和后部开口部27。
前部开口部25相对于储物室22的车辆前方侧、即常温室22A而设置。此外,前部开口部25通过以能够朝向车辆前方滑动的方式被固定的前部滑动门25A而被封闭。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前部开口部25处设置有从地板面20A朝向人行道(或者车行道)而向斜下方延伸的前部斜坡26。前部斜坡26在车辆10进行行驶的情况下被收纳在设置于地板面板21与蓄电池壳体31的间隙处的前部收纳部26A中(参照图1),而在作业者将货物取出放入的使用状态下则从前部收纳部26A中向车辆侧方被拉出。
如图1所示,后部开口部27相对于储物室22的车辆后方侧、即设备室22B而设置。此外,后部开口部27通过以能够朝向车辆后方滑动的方式被固定的后部滑动门27A而被封闭。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后部开口部27处设置有从地板面20A朝向人行道(或者车行道)而向斜下方延伸的后部斜坡28。后部斜坡28在车辆10进行行驶的情况下被收纳在设置于地板面板21与蓄电池壳体31的间隙处的后部收纳部28A中(参照图1),而在工作人员取出放入货物的使用状态下从后部收纳部28A中向车辆侧方被拉出。
另外,在俯视观察时,前部收纳部26A以分离至与后部收纳部28A不重叠的位置处的状态而被形成。也就是说,在俯视观察时,前部斜坡26以与后部斜坡28不重叠的方式而被收纳在分离的位置处。
如图4所示,在辅助单元室22C中收纳有作为控制单元的自动驾驶单元40。自动驾驶单元40以包括对车辆10的自动驾驶进行控制的自动驾驶ECU、以及对与转向单元及加减速单元的通信进行控制的接口ECU等的方式而构成。在自动驾驶单元40上连接有取得车辆10的周围的状况的多个传感器42。该传感器42包括对预定范围进行拍摄的摄像机、向预定范围发送探测波的毫米波雷达、对预定范围进行扫描的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Ranging/Laser Imaging Detection and Ranging:光探测和测距装置/激光成像探测和测距装置)。另外,在图4中,省略了前部开口部25及后部开口部27。
传感器42具有被设置于车辆10的前表面上的前部传感器42A、42B、被设置于车辆前方的外板20B1的上表面上的上部传感器42C、42D、以及被设置于车辆后方的外板20B1的端部处的后部传感器42E。各个传感器42与自动驾驶单元40通过作为配线的信号电缆46连接。另外,为了对行驶道路上的信号器的状况进行识别,从而在车辆前方的前部传感器42A、42B以及上部传感器42C中的至少一个上配置有摄像机。
从自动驾驶单元40向车辆上方延伸的信号电缆46在中途与前部传感器42A、42B以及上部传感器42C连接之后,被连接于上部传感器42D上。而且,信号电缆46从上部传感器42D向车辆后方延伸并被连接于后部传感器42E上。在此,在车顶20B侧,信号电缆46沿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于构成车顶20B的外板20B1和内板20B2之间。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动力单元室22D中,除了驱动单元32之外,还收纳有作为驱动用电力转换器的动力单元34、作为贮藏库用电力转换器的电力转换单元52、以及分流箱38。驱动单元32至少被单元化为行驶用电机和驱动桥,并且被收纳于金属制的壳体中。此外,动力单元34至少被单元化为升压变矩器和逆变器。并且,电力转换单元52被单元化为升压变矩器和逆变器。
动力单元34在驱动单元32的车辆宽度方向右侧,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蓄电池壳体31的后端部与驱动单元32的后端部之间。此外,电力转换单元52在驱动单元32的车辆宽度方向左侧,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蓄电池壳体31的后端部与驱动单元32的后端部之间。并且,分流箱38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蓄电池壳体31的后端部与驱动单元32的前端部之间。
在此,动力单元34经由分流箱38而与蓄电池30电连接。此外,电力转换单元52经由分流箱38而与蓄电池30电连接。也就是说,分流箱38具有将蓄电池30的电力分流到动力单元34和电力转换单元52中的功能。
蓄电池30与分流箱38通过一根电力电缆36A而被连接。此外,分流箱38与动力单元34之间通过电力电缆36B而被连接,动力单元34与驱动单元32之间通过电力电缆36C而被连接。并且,分流箱38与电力转换单元52之间通过电力电缆36D而被连接,电力转换单元52与冷冻库50之间通过电力电缆36E而被连接。
(车辆的制造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分别制造中央模块16、前部模块17以及后部模块18。例如,在中央模块16中,通过车辆中央部的车顶20B、侧壁部20D以及地板面板21而形成有储物室22。此外,在中央模块16中,装配有中央侧面构件14A,并且蓄电池壳体31相对于中央侧面构件14A而被固定。另外,虽然能够将车厢隔壁23A以及车厢隔壁23B装配在中央模块16中,但在这种情况下,车厢隔壁23A以及车厢隔壁23B是在将冷冻库50收纳到储物室22中之后才进行装配的。
此外,在前部模块17中,通过前壁部20C、车辆前部的车顶20B以及车辆前部的侧壁部20D而形成有辅助单元室22C。此外,在前部模块17中,装配有前部侧面构件14B、前车轴13以及前轮24A,并且,自动驾驶单元40被固定在辅助单元室22C的内部。
并且,在后部模块18中,通过后壁部20E、车辆后部的车顶20B以及车辆后部的侧壁部20D而形成有动力单元室22D。此外,在后部模块18中,装配有后部侧面构件14C、驱动单元32以及后轮24B。此外,动力单元34、电力转换单元52以及分流箱38被固定在动力单元室22D的内部。
而且,针对中央模块16而结合有前部模块17及后部模块18。在将各个模块结合时,自动驾驶单元40与各个传感器42通过信号电缆46而被连接。此外,蓄电池30与分流箱38通过电力电缆36A而被连接。
(第一实施方式的总结)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中,将蓄电池30收纳在车辆中央部的成为地板下方的地板面板21的车辆下方侧,并且将地板面板21的车辆上方侧形成为了储物室22。在此,由于在车辆前部配置有前车轴13及前轮24A,在车辆后部配置有驱动单元32及后轮24B,因此,在车辆前部以及车辆后部的低地板化方面存在限度。另一方面,通过在车辆中央部处,将蓄电池30配置在与前轮24A的车轴AS1以及后轮24B的车轴AS2相比靠车辆下方侧,从而实现了地板面20A的低地板化,进而在储物室22中确保了能够使作业者站立的高度。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为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因此并非必须设置驾驶员座,从而能够自由设定储物室22内的布局。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与用途相应的设备收纳在由低地板或箱形的根据无障碍设计而实现的平坦且宽阔的空间中。作为与用途相应的设备的示例,在对需要进行温度管理的货物进行输送的情况下,除了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冷冻库50之外,还可列举出能够进行冷藏的冷藏库或能够进行加温的温藏库。此外,例如在将车辆10作为移动作业场所而进行使用的情况下,作为与用途相应的设备可列举出机床。此外,在将车辆10作为移动洗衣房进行使用的情况下,作为与用途相应的设备可列举出洗衣机及干燥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储物室22的车辆前方侧设为常温室22A,并将冷冻库50配置在车辆后方侧的设备室22B中。通过将冷冻库50配置在靠电力转换单元52所在的车辆后方,从而能够抑制对冷冻库50和电力转换单元52进行连接的电力电缆36E的长度。而且,通过将流通有高电压的电流的蓄电池30、分流箱38、动力单元34、驱动单元32、电力转换单元52以及冷冻库50汇总于车辆后部,从而能够缩短电力电缆36A~36E的整体的长度。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各个设备被分散地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成为重物的电力电缆36A~36E的轻量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中,于车辆前后方向上且在蓄电池壳体31的后端部与驱动单元32的后端部之间配置有动力单元34以及电力转换单元52。在此,驱动单元32包括行驶用电机及驱动桥,且具有刚性较高的金属制的壳体。因此,在朝向车辆后方行驶的车辆10障碍物等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或者在车辆10从车辆后方被追尾的情况下的碰撞时,驱动单元32将作为耐冲击部而发挥功能。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动力单元34及电力转换单元52配置在与驱动单元32相比而靠车辆前后方向内侧,从而能够在不对车辆后部进行加强的条件下,抑制动力单元34及电力转换单元52的破损。也就是说,在搭载有冷冻库50等的设备的电动汽车中,能够确保对于碰撞的安全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中,自动驾驶单元40以及各个传感器42被配置在车辆前部及车辆上方处。与此相对,蓄电池30、电力电缆36A~36E、分流箱38、动力单元34、驱动单元32以及电力转换单元52被配置在车辆中央部以及车辆后部的靠车辆下方处。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动驾驶单元40以及传感器42与蓄电池30、电力电缆36A~36E、分流箱38、动力单元34、驱动单元32及电力转换单元52被隔离开。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少自动驾驶单元40以及传感器42的控制信号所受到的、由流通有高电压的电流的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噪声的影响。
此外,对自动驾驶单元40和各个传感器42进行连接的信号电缆46以从车辆前方跨至车辆上方的方式而配置,并且,关于信号电缆46,也与流通有高电压的电流的设备分离设置。即,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易于受到噪声的影响的信号电缆46远离流通有高电压的电流的设备,从而能够减少自动驾驶的控制信号所受到的、由流通有高电压的电流的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噪声的影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中,通过使用分流箱38而使冷冻库50用的电源与作为驱动用的电源的蓄电池30共用,从而与单独搭载冷冻库50用的蓄电池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车辆10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确保作为冷冻库50用的有别于驱动系统的另一系统的电源,从而能够与驱动系统的输出无关地,根据冷冻库50的能力或所需的电力来选择适当的变矩器及逆变器。由此,能够进一步实现轻量化和低成本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中,在储物室22的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的侧壁部20D上,设置有能够进行货物的取出放入的前部开口部25和后部开口部27。而且,以从常温室22A侧的前部开口部25的地板面20A朝向人行道或者车行道的方式而设置有前部斜坡26,并且以从设备室22B侧的后部开口部27的地板面20A朝向人行道或者车行道的方式而设置有后部斜坡28。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消除地板面20A与人行道或者车行道的高低差,从而能够容易地从常温室22A或冷冻库50实施货物或平板车的取出放入作业。
尤其是,通过在常温室22A侧设置前部斜坡26,从而使作业人员出入常温室22A变得容易,并通过从常温室22A的内部对冷冻库50进行开闭,从而与从后部开口部27侧对冷冻库50进行开闭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冷冻库50内的温度上升。由此,能够抑制冷却能量的消耗。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设备室22B侧设置有后部斜坡28。因此,即使在从后部开口部27侧对冷冻库50进行开闭的情况下,也能够缩短开闭时间,因此,与没有后部斜坡28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冷却能量的消耗。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能够调温的贮藏库而例示出了冷冻库5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能够进行冷藏的冷藏库、能够进行加温的温藏库设置在设备室22B中。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备室22B的内部设置了作为贮藏库的冷冻库5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设备室22B本身设为冷冻库、冷藏库以及温藏库等贮藏库。在这种情况下,储物室门23C以及后部滑动门27A即成为贮藏库的开闭门。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通过对多个模块进行组合而被制造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中,驱动单元32以及自动驾驶单元40被分开配置在后部模块18和前部模块17中。另一方面,由于蓄电池30在收纳位置及收纳形状方面具有自由度,因此能够对应于长度不同的中央模块16。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通过针对一种前部模块以及后部模块而准备多种中央模块,从而来应对尺寸不同的车辆的制造。具体而言,通过针对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前部模块17以及后部模块18而准备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中央模块16,从而能够对车辆的尺寸进行变更。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中央模块16与后部模块18的结合部中通过一根电力电缆36A而对蓄电池30和分流箱38进行连接。因此,能够在制造不同尺寸的车辆的情况下,实现工时的减少和生产的效率化。
另外,也可以将中央模块的长度固定化、共通化,并且准备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前部模块或后部模块以应对尺寸不同的车辆的制造。
此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为模块化了的车辆,但在未进行模块化而是通过对部件进行组装而制造出的车辆中,对于尺寸不同的车辆的制造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应对。例如,对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车辆10,只要准备不同长度尺寸的中央侧面构件14A、侧壁部20D、地板面板21、蓄电池壳体31等,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10A中,被收纳在设备室22B中的冷冻库50的形态、以及电力转换单元52的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利用图5来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另外,在图5中省略了前部开口部25、前部滑动门25A、前部斜坡26、后部开口部27、后部滑动门27A以及后部斜坡28的图示。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被收纳在设备室22B中的冷冻库50被划分为两列四层总计八个部位。具体而言,冷冻库50从车辆上方侧起而具备第一层的存放柜50A及50B、第二层的存放柜50C及50D、第三层的存放柜50E及50F、以及第4层的存放柜50G及50H。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力转换单元52并未被配置在动力单元室22D中,而是被配置在设备室22B内的冷冻库50中的存放柜50G及50H的车辆下方侧。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A中,电力电缆36D从分流箱38向车辆前方延伸并与电力转换单元52连接。此外,连接电力转换单元52与各个存放柜50A~50H的电力电缆36E被配置在冷冻库50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力转换单元52被配置在蓄电池壳体31的车辆上方的设备室22B(冷冻库50)内。在此,收纳有蓄电池30的蓄电池壳体3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被中央侧面构件14A夹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前部侧面构件14B和后部侧面构件14C夹持。也就是说,侧面构件14作为耐冲击部而发挥功能。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电力转换单元52配置在蓄电池壳体31的车辆上方,从而能够在不对车辆中央部进行加强的条件下,抑制电力转换单元52的破损。
另外,虽然动力单元34位于动力单元室22D内,但如上文所述,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蓄电池壳体31的后端部与驱动单元32的后端部之间,从而对碰撞时的破损进行抑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搭载有冷冻库50等设备的电动汽车中,能够确保对于碰撞的安全性。
除此之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A,能够起到和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所有的存放柜50A~50H均具有冷冻功能,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所有的存放柜50A~50H均具有冷藏功能的冷藏库,也可以是具有加温功能的温藏库。此外,也可以针对每个存放柜50A~50H而设定冷藏、冷冻或温藏。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10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作为冷冻库50专用的蓄电池而设置了设备用蓄电池54。以下,利用图6而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另外,图6省略了前部开口部25、前部滑动门25A、前部斜坡26、后部开口部27、后部滑动门27A以及后部斜坡28的图示。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设备室22B中,在冷冻库50的底部配置有设备用蓄电池5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并未设置分流箱38。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B中,蓄电池30与动力单元34直接通过电力电缆36F而连接,动力单元34与驱动单元32通过电力电缆36C而连接。此外,设备用蓄电池54与电力转换单元52通过电力电缆36G而连接,电力转换单元52与冷冻库50通过电力电缆36E而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于蓄电池壳体31的后端部与驱动单元32的后端部之间配置有动力单元34及电力转换单元52。也就是说,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对发生碰撞时的动力单元34及电力转换单元52的破损进行抑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备用蓄电池54被配置在蓄电池壳体31的车辆上方的设备室22B(冷冻库50)内。也就是说,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单元52同样地对发生碰撞时的设备用蓄电池54的破损进行抑制。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搭载有冷冻库50等设备的电动汽车中,能够确保对于碰撞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B,由于搭载有独立的电源,因此能够在不介意作为驱动用的电源的蓄电池30的容量的条件下,接收冷冻库50所需的电力的供给。
除此之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B,能够起到和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10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限于将电力转换单元52配置在动力单元室22D中,也可以将电力转换单元52与设备用蓄电池54一同配置在设备室22B的冷冻库50的内部。
[补充]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将自动驾驶单元40配置在车辆前部的辅助单元室22C中,并将驱动单元32等配置在车辆后部的动力单元室22D中,但是也可以将车辆前后的配置反转。也就是说,可以将驱动单元32等配置在车辆前部,并将自动驾驶单元40配置在车辆后部。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冷冻库50配置在储物室22的车辆前方侧,从而能够对连接冷冻库50与电力转换单元52的配线类的长度进行抑制。
虽然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将车内空间部全部设为了储物室22,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将常温室22A全部替换为车厢,也可以将常温室22A的一部分作为车厢来使用。
虽然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为无驾驶员座的完全自动驾驶车辆,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具有驾驶员座的自动驾驶车辆。也就是说,各个实施方式能够在通常情况下实施自动驾驶,而在避免危险时或任意的时刻能够进行手动驾驶。另外,通过将辅助单元室22C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分隔开,并将自动驾驶单元40配置在车辆下方侧,从而能够将驾驶员座设置在车辆上方。
虽然在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动车辆而例示出了电动汽车,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电动车辆也可以为燃料电池车。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氢罐、燃料电池组配置在蓄电池壳体31的前端部与驱动单元32的后端部的范围内,从而能够确保对于碰撞的安全性。

Claims (8)

1.一种电动车辆,具备:
蓄电池,其被收纳在车内空间部中的地板下方;
贮藏库,其被收纳在所述车内空间部中,并且能够调温;
驱动单元,其相对于所述蓄电池而被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一侧;
驱动用电力转换器,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从所述蓄电池到所述驱动单元的车辆前后方向外侧的端部的范围内,且与所述蓄电池以及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
贮藏库用电力转换器,其被配置于所述范围内,且与所述贮藏库电连接;
控制单元,其对车辆的自动驾驶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相对于所述蓄电池而被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另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
具备分流箱,所述分流箱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且将所述蓄电池的电力分流至所述驱动用电力转换器和所述贮藏库用电力转换器中。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具备:
开口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车内空间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壁部上,且能够进行货物的取出放入;
斜坡,其能够被收纳于所述车内空间部的地板面与所述蓄电池之间,且在所述开口部处从所述地板面朝向所述车内空间部的外部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
所述开口部包括车辆前方侧的前部开口部和车辆后方侧的后部开口部,
所述斜坡包括:
前部斜坡,其在使用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前部开口部而被设置,且被收纳在所述地板下方;
后部斜坡,其在使用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后部开口部而被设置,且在俯视观察时以与所述前部斜坡分离的方式而被收纳于所述地板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
所述车内空间部包括作为不实施调温的空间的常温室,
所述前部开口部作为所述常温室或者收纳有所述贮藏库的设备室中的任意一方的入口而被配置,
所述后部开口部作为所述常温室或者所述设备室中的另一方的入口而被配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
所述车内空间部包括作为不实施调温的空间的常温室,
在所述车内空间部中,所述贮藏库被配置在与所述常温室相比靠所述驱动单元侧。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动车辆,其中,
所述常温室具有使作业者能够以站立姿态而乘车的高度。
CN201910851769.7A 2018-09-18 2019-09-10 电动车辆 Pending CN1109204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4198 2018-09-18
JP2018174198A JP7119819B2 (ja) 2018-09-18 2018-09-18 電動車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0416A true CN110920416A (zh) 2020-03-27

Family

ID=6977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1769.7A Pending CN110920416A (zh) 2018-09-18 2019-09-10 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4582B2 (zh)
JP (1) JP7119819B2 (zh)
CN (1) CN11092041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17849S1 (en) 2019-03-22 2024-03-12 Canoo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taillamp
USD941203S1 (en) 2019-09-20 2022-01-18 Canoo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body
US11167798B1 (en) * 2019-12-27 2021-11-09 Zoox, Inc. Vehicle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and techniques
US11254274B1 (en) 2019-12-31 2022-02-22 Zoox, Inc. Vehicle impact energy management structures and techniques
JP7452512B2 (ja) 2021-10-08 2024-03-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提供移動体
KR20230071837A (ko) 2021-11-15 2023-05-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물류 배송차량의 공조장치
US20230191923A1 (en) * 2021-12-20 2023-06-22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having a cargo pod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99186A (ja) * 2005-10-07 2007-04-19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の荷室構造
US20080036238A1 (en) * 2006-08-11 2008-02-14 Weeda Dewey J Secondary door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20150006005A1 (en) * 2013-07-01 2015-01-01 Steven Sounyoung Yu Autonomous Unmanned Road Vehicle for Making Deliveries
CN104340020A (zh) * 2013-04-24 2015-02-11 Ite株式会社 电动保冷车
CN106585475A (zh) * 2015-10-16 2017-04-26 买拉木拜克·哈勒德依 电动面包车式冷藏车
CN107082012A (zh) * 2016-02-12 2017-08-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US20180056843A1 (en) * 2016-08-25 2018-03-01 Magec, Llc Motorized Vending Car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5691A (ja) * 2002-03-28 2003-10-07 Fuji Heavy Ind Ltd 車椅子乗降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を備える乗合自動車
JP2011109757A (ja) * 2009-11-13 2011-06-02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システム
US9494940B1 (en) * 2015-11-04 2016-11-15 Zoox, Inc. Quadrant configuration of robotic vehicles
CN109153312B (zh) * 2016-05-03 2022-11-01 开利公司 用于以压缩气体为燃料的车辆的集成式压缩气体运输制冷单元
US10124802B2 (en) * 2016-08-20 2018-11-1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Controlled vehicle deceleration based on a selected vehicle driving mode
US20180095473A1 (en) * 2016-10-03 2018-04-05 Navya Autonomous electric vehicle for transportation of goods and/or people
US10668926B2 (en) * 2017-05-31 2020-06-02 Zoox, Inc. Vehicle operation with interchangeable drive modules
CN107554396A (zh) 2017-10-23 2018-01-09 毛训和 新型多功能汽车
JP6954005B2 (ja) * 2017-10-30 2021-10-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521046B1 (ja) * 2017-12-26 2019-05-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6724954B2 (ja) * 2018-08-21 2020-07-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99186A (ja) * 2005-10-07 2007-04-19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の荷室構造
US20080036238A1 (en) * 2006-08-11 2008-02-14 Weeda Dewey J Secondary door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4340020A (zh) * 2013-04-24 2015-02-11 Ite株式会社 电动保冷车
US20150006005A1 (en) * 2013-07-01 2015-01-01 Steven Sounyoung Yu Autonomous Unmanned Road Vehicle for Making Deliveries
CN106585475A (zh) * 2015-10-16 2017-04-26 买拉木拜克·哈勒德依 电动面包车式冷藏车
CN107082012A (zh) * 2016-02-12 2017-08-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US20180056843A1 (en) * 2016-08-25 2018-03-01 Magec, Llc Motorized Vending Car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74582B2 (en) 2021-04-13
US20200086730A1 (en) 2020-03-19
JP7119819B2 (ja) 2022-08-17
JP2020044950A (ja) 2020-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0416A (zh) 电动车辆
JP7095485B2 (ja) 燃料電池車の車両構造
KR102355409B1 (ko) 전기 자동차
US9956860B2 (en) Rear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 and electric vehicle including same
CN110884333B (zh) 电动汽车
CN111465521B (zh) 具有驱动电池的机动车
US11235671B2 (en)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
US9576701B2 (en) High-voltage wire wiring structure in vehicle
US20230331323A1 (en) Group of Motor Vehicles
CN111661170B (zh) 车辆
CN116419882A (zh) 车前部模块以及具有车前部模块的车辆
CN110884334B (zh) 电动汽车的车辆结构
JP7063189B2 (ja) 電気自動車の車両構造
CN217892495U (zh) 蓄电池封装体搭载结构
CN117048368A (zh) 具有撞杆的电池壳体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