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6267A - 控制组件及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控制组件及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6267A
CN110876267A CN201880039257.4A CN201880039257A CN110876267A CN 110876267 A CN110876267 A CN 110876267A CN 201880039257 A CN201880039257 A CN 201880039257A CN 110876267 A CN110876267 A CN 110876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board
plate
contro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92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诗经
丁鹏
王超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DJ Innov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76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62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73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 F16F1/3732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having an annular or the like shape, e.g. grommet-type resilient moun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0/00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UAVs
    • B64U20/80Arrangement of on-board electronics, e.g. avionics systems or wi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5/00Aircraft indicators or protec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0/00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UAVs
    • B64U20/30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UAVs for safety, e.g. with frangible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0/00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UAVs
    • B64U20/80Arrangement of on-board electronics, e.g. avionics systems or wiring
    • B64U20/83Electronic component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with aircraft elements, e.g. circuit boards carrying lo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201/00UAV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light controls
    • B64U2201/20Remote contro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6/00Manufacturing; Treatments
    • F16F2226/04Assembly or fixing methods; methods to form or fashion parts
    • F16F2226/044Sn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控制组件(100)及飞行器(200),包括承载板(11)、中心板(12)、飞控板(13)、减震机构(14)和通信连接线(15),飞控板(13)安装在中心板(12)上,中心板(12)与承载板(11)通过减震机构(14)连接,从而通过减震机构(14)对飞控板(13)与中心板(12)形成的整体进行减震。

Description

控制组件及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飞行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组件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比如中大型无人机,其中,中大型无人机的中心模块(包括主控模块、飞控模块和电源模块等)都集中设计在一起,且集成度较高,同时该中心模块与机身是直接硬连接,导致各个模块的减震效果较差,在无人机的机身受到较大的冲击时,极易导致中心模块损坏,严重时会导致无人机报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组件及飞行器,该控制组件安装在飞行器中且具有整体减震效果,进而降低飞行器受到冲击时造成的损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组件,包括:
承载板;
中心板,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信号转接功能的电子元器件;
飞控板,包括飞行控制器以及用于感测所述飞行器的姿态的姿态传感器,所述飞控板与所述中心板层叠设置,所述飞行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飞行器的飞行姿态;以及
减震机构,其一端与所述承载板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中心板连接,用于给所述姿态传感器进行减震;
通信连接线,用于将所述飞控板与所述中心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中心板与所述飞控板固定连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减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
机身;
控制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机身内,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承载板;
中心板,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信号转接功能的电子元器件;
飞控板,包括飞行控制器以及用于感测所述飞行器的姿态的姿态传感器,所述飞控板与所述中心板层叠设置,所述飞行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飞行器的飞行姿态;以及
减震机构,其一端与所述承载板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中心板连接,用于给所述姿态传感器进行减震;
通信连接线,用于将所述飞控板与所述中心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中心板与所述飞控板固定连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减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组件及飞行器,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承载板、中心板、飞控板和减震机构;其中,飞控板安装在中心板上,中心板与承载板通过减震机构连接,从而通过减震机构对飞控板与中心板形成的整体进行减震,增加了减震效果,提高飞行器的飞行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中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射频子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射频子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射频子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保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板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及符号说明:
100、控制组件;101、安装孔;102、固定柱;103、保护件;1030、通孔;1031、通孔;11、承载板;110、电源电路板;111、开口部;112、电极端子;113、电源线;12、中心板;120、散热器件;121、散热片;1211、第一散热片;1212、第二散热片;1210、定位柱;1200、凸起块;123、支撑架;1231、第一安装孔;1232、第二安装孔;124、保护罩;125、第一散热结构;126、第二散热结构;1201、电路板;13、飞控板;14、减震机构;141、主体部;142、阻挡部;143、卡槽;15、通信连接线;16、射频子卡;160、屏蔽罩;1600、散热槽;161、射频电路板;1610、定位孔;1611、第一设置区;1612、第二设置区;164、第一屏蔽罩;1641、固定座;1642、壳体罩;165、第二屏蔽罩;1630、通气孔;166、第三屏蔽罩;17、连接件;
200、飞行器;201、机身;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20、通孔部;221、第一限位结构;2211、限位孔;222、第二限位结构;2221、限位柱;223、第三限位结构;2231、卡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电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电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接触连接,例如,可以是导线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非接触式连接,例如,可以是非接触式耦合的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控制组件安装在可移动平台上,能够对可移动平台的移动进行控制。其中,控制组件包括主控模块、飞控模块和电源模块等。可移动平台包括飞行器、手持测绘装置、汽车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组件包括承载板、中心板、飞控板、减震机构以及通信连接线。其中,所述飞控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心板上,所述中心板与所述承载板通过所述减震机构连接,所述飞控板通过所述通信连接线与所述中心板电性连接;从而通过所述减震机构将所述飞控板与中心板形成的整体进行减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组件包括承载板、中心板、飞控板、射频子卡、减震机构以及通信连接线。所述射频子卡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心板上,所述飞控板和射频子卡均与所述中心板层叠设置;所述中心板与所述承载板通过所述减震机构连接,所述飞控板通过所述通信连接线与所述中心板电性连接;从而通过所述减震机构将所述飞控板与中心板形成的整体进行减震,其中,所述飞控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心板上,并与所述中心板层叠设置,在形成整体减震同时,还实现了对飞控板的隔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组件包括承载板、中心板、飞控板、射频子卡、减震机构以及通信连接线。所述中心板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减震机构;或者,所述中心板可拆卸地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减震机构;当所述支撑架安装所述减震机构时,所述减震机构能够经由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中心板形成一个整体进行减震。所述飞控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心板上,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线与所述中心板电性连接;从而通过所述支撑架和减震机构将所述飞控板与中心板形成整体减震以及增加配重进行减震。
下面,以控制组件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控制组件用于安装在飞行器中以控制飞行器飞行。该控制组件增加减震效果以及相应保存措施,即使在飞行器的机身受到较大的冲击时,也可确保控制组件的安全。
如图1所示,控制组件100包括承载板11、中心板12、飞控板13、减震机构14和通信连接线15。
其中,中心板12、飞控板13、减震机构14和通信连接线15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承载板11上,承载板11用于承载中心板12、飞控板13和减震机构14。承载板11可安装在飞行器的机身上,用于将控制组件100安装在所述飞行器上,进而控制飞行器的飞行。
中心板12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信号转接功能的电子元器件。中心板12也可以称为主控板,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信号转接控制其他板工作等。
飞控板13包括飞行控制器以及用于感测所述飞行器的姿态的姿态传感器(图中未示出),飞控板13与中心板12层叠设置,且可拆卸地安装在中心板12上。所述飞行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飞行器的飞行姿态。
其中,飞控板13与中心板12层叠设置包括直接设置在中心板12上,或架设在中心板12上,且与中心板12保持平行。
其中,飞控板13可拆卸地安装在中心板12上,具体是飞控板13可拆卸地安装在中心板12背离承载板11的一侧。
减震机构14具有减震作用和连接作用。其中,减震机构14的一端与承载板11连接,另外一端与中心板12连接。具体地,减震机构14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承载板11以及中心板12上。
其中,减震机构14主要用于给所述姿态传感器进行减震以便控制飞行器的安全飞行,当然同时也会对中心板12和飞控板13进行减震。避免在飞行器受到较大冲击时损坏中心板12和飞控板13。
通信连接线15用于将飞控板13与中心板12电连接。其中,通信连接线15包括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软排线。在本实施例中,采用FPC将飞控板13与中心板12电连接,以降低排线之间的干扰。
其中,采用柔性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可以减少连接线的扰动,因此提高了减震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承载板11为电源板,用于给中心板12或者飞行器的其他部件提供工作电压,比如飞行器的马达等,电源板也采用FPC与中心板12实现电连接。
其中,飞控板13固定在中心板12上,使得中心板12与飞控板13固定连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减震,进而增加了减震效果。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组件,其中心板通过减震机构与承载板连接,飞控板可拆卸地安装在中心板上并与中心板层叠设置,将中心板与飞控板固定连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减震,并且实现了隔震效果,尤其是提高了对飞控板上的姿态传感器的减震效果,保证了飞行器的安全飞行。
此外,飞控板安装在中心板上相对增加了中心板的配重,因此减小了中心板受到线材等带来的扰动,从而减小对中心板的扰动影响,提高了飞行器的飞行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控制组件100还包括第一支撑板21,其中,第一支撑板21用于安装在所述飞行器的机身上。承载板11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1上,用于将控制组件100通过第一支撑板21安装在飞行器上。
具体地,承载板11是通过螺钉固定方式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1上,以便在飞行器的机身损坏后,方便拆卸控制组件100重新使用,比如装在其他飞行器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控制组件100还包括第二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2与第一支撑板21间隔设置以使承载板11、中心板12和飞控板13均位于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之间,以实现保护承载板11、中心板12和飞控板13。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承载板11、中心板12和飞控板13等均位于第一支撑板21和第二支撑板22之间,不仅可以保护中心板12和飞控板13,还方便控制组件100安装在飞行器的机身中。
具体地,第二支撑板22与第一支撑板21间隔设置,可以通过至少两个具有相同高度的固定柱实现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板21与第二支撑板22均为碳板,该碳板为碳纤维板,其材质较轻且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减震机构14可以为减震球机构,减震机构14包括主体部141和两个阻挡部142;两个阻挡部142分别设置在主体部141的两端,减震机构14通过阻挡部142分别与承载板11以及中心板12安装在一起。其中,减震机构14通过阻挡部142分别与承载板11以及中心板12安装在一起,至少包括三种安装方式。
安装方式一:两个阻挡部142分别与主体部141之间形成有卡槽143,通过卡槽143的卡合作用,使得减震机构14与承载板11以及中心板12安装在一起。
安装方式二:两个阻挡部142能够与承载板11以及中心板12的安装孔之间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作用,使得减震机构14分别与承载板11以及中心板12安装在一起。
再或者,通过卡槽143的卡合作用和过盈配合作用,使得减震机构14分别与承载板11以及中心板12安装在一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中心板12包括支撑架123,支撑架123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减震机构14;或者,中心板12可拆卸地安装有支撑架123,支撑架123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减震机构14;其中,当支撑架123安装减震机构14时,减震机构14能够经由支撑架123与中心板12形成一个整体。
具体地,如图4所示,支撑架123包括第一安装孔1231和第二安装孔1232;其中,减震机构14通过第一安装孔1231与支撑架123连接,中心板12通过第二安装孔1232安装在支撑架123上,由此减震机构14能够经由支撑架123与中心板12形成一个整体。由于支撑架又增加了配重,因此进一步地提高了中心板的减震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撑架123至少部分设置于中心板12与飞控板13之间,支撑架123并与飞控板13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支撑架123包括多个固定柱102,飞控板13通过固定柱102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架123。
具体地,飞控板13上设有安装孔101,支撑架123设有固定柱102,安装孔101和固定柱102配合使用以固定飞控板13;或者,飞控板13上设有固定柱102,支撑架123设有安装孔101,飞控板13的固定柱102和支撑架123的安装孔101配合使用以固定飞控板13;或者,飞控板13、支撑架123都分别设有安装孔101和固定柱102,安装孔101能够与固定柱102配合使用以预固定飞控板13。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中心板12包括保护罩124,保护罩124设置在电路板1201上,电路板1201为中心板12的电路板,保护罩124用于遮罩中心板12的电子元器件,以保护电子元器件避免干扰。其中,保护罩124背离电路板1201的一侧与支撑架123相接触,以便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中心板12的散热器件120能够至少部分设置于保护罩124与飞控板123之间,用于对中心板12和飞控板13进行散热。
其中,如图4所示,散热器件120包括第一散热结构125和第二散热结构126。第一散热结构125设置于支撑架123上,且位于保护罩124与飞控板13之间,第一散热结构125至少部分与保护罩124与飞控板13接触,用于对中心板12和飞控板13进行散热。第二散热结构126设置在支撑架上。其中,第一散热结构125和第二散热结构126均为散热鳍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控制组件100还包括射频子卡16,射频子卡16可拆卸地安装在中心板12上,射频子卡16通过通信连接线15与中心板12电连接。
其中,散热器件120包括散热片121,散热片121安装在射频子卡16上;射频子卡16的表面区域与散热片121导热性接触,使得射频子卡16的热量能够经由散热片121传导至中心板12的散热器件120,并借助散热器件120进行散热。
具体地,散热片121安装在射频子卡16上,并与射频子卡16的表面区域中的至少部分导热性连接,该导热性连接包括直接接触连接,或者间接接触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其中散热片121包括第一散热片1211和第二散热片1212;射频子卡16的两侧面能够分别贴合第一散热片1211和第二散热片1212。进而由第一散热片1211和第二散热片1212对射频子卡16进行散热。
具体地,第一散热片1211和第二散热片1212是通过安装孔101安装在射频子卡16的射频电路板两侧面上。第一散热片1211和第二散热片1212均为散热鳍片。
如图6所示,射频子卡16包括射频电路板161以及设于射频电路板161上的射频器件和固定结构。射频子卡16用于处理射频信号;固定结构设置在射频电路板161用于将所述射频电路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板上。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安装孔、卡扣、卡槽。
比如,在图6中,固定结构具体为安装孔101,使用螺钉通过该安装孔101将射频子卡16可拆卸地安装在中心板12,实现射频子卡16与中心板12层叠设置以缩小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01的数量为三个,两个安装孔101设置在射频电路板161的一端,另一个安装孔101设置在射频电路板161的另一端。当然,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安装孔。
具体地,如图6所示,射频子卡16还包括连接件17,该连接件17为连接器,用于与通信连接线15电性连接。其中,连接件17设置在两个安装孔101之间,以便安装保护件对通信连接线15进行保护。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射频电路板161包括第一设置区1611和第二设置区1612。其中,第一设置区1611用于设置射频子卡16的部分电子元器件,比如,用于实现射频相关的电子元器件;第二设置区1612与第一设置区1611间隔设置,该间隔设置具体是间隔预设距离以防止彼此相互干扰,进而提高信号质量,第二设置区1612用于设置射频子卡16的部分电子元器件,该部分电子元器件为实现时钟功能的相关元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设置区1611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大于第二设置区1612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其中,射频子卡16的第一设置区1611的表面区域能够至少部分贴合于散热片的至少部分区域,以优先为发热量较大的元器件进行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射频子卡16的射频电路板161上设有定位孔1610,第一散热片1211和第二散热片1212上均设有定位柱1210,射频电路板161上的定位孔1610和定位柱1210配合使用以预固定射频电路板161。或者,射频电路板161上设有定位柱1210,第一散热片1211和第二散热片1212设有定位孔1610,定位柱1210和定位孔1610配合使用以预固定射频电路板161;或者,射频电路板161、第一散热片1211和第二散热片1212都分别设有定位孔1610和定位柱1210,所述定位孔能够与定位柱配合使用以预固定射频电路板161。
如图7所示,射频子卡16还包括屏蔽罩160,该屏蔽罩160设置在射频电路板161上,用于遮罩射频子卡16的电子元器件,以防止干扰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屏蔽罩160包括:第一屏蔽罩164和第二屏蔽罩165,第一屏蔽罩164设置在第一设置区1611用于遮罩第一设置区1611的电子元器件;第二屏蔽罩165设置在第二设置区1612,用于遮罩第二设置区1612的电子元器件。由此实现了射频子卡16的电子元器件彼此不会被干扰。
其中,屏蔽罩160还可包括其他屏蔽罩,比如第三屏蔽罩166,设置在射频电路板161的另一侧面。当然射频电路板161的另一侧面也可以采用与包括第一屏蔽罩164和第二屏蔽罩165的一侧面相同的结构,即射频子卡16的两面结构相同,只是设置的电子元器件不同而已。
具体地,第一屏蔽罩164能够至少部分贴合于散热片121中的第一散热片1211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以实现对焊接在第一设置区1611内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屏蔽罩164包括固定座1641和壳体罩1642。其中,固定座1641设置在第一设置区1611对应的电路板上,具体是焊接在电路板上;壳体罩1642安装在固定座1641上以遮罩第一设置区1611的电子元器件。由此实现方便屏蔽罩的安装,并实现了抗干扰。
具体地,壳体罩1642以卡扣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座1641,以方便拆卸检修,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屏蔽罩16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槽1600,该散热槽为冲压凹槽,其在第一屏蔽罩164的设置位置与射频电路板161上的发热元件相对应,使得散热槽1600的槽底更接近发热元件,使得导热更好。
其中,在第一屏蔽罩164的内侧与射频电路板161上的发热元件之间填充有导热胶,由于散热槽1600的槽底与发热器件之间的导热胶相对较薄,因此导热性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散热片121上设有凸起块1200,如图5所示,第二散热片1212中面向射频子卡16的一侧面上设有凸起块1200。在散热片121安装在射频子卡16上时,凸起块1200抵接散热槽1600的槽底,以加快散热。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屏蔽罩165为罩体,该罩体焊接在第二设置区1612对应的电路板上,当罩体焊接在电路板上时实现多第二设置区1612的密封,以彻底避免设置第二屏蔽罩165的电子元器件干扰到第一屏蔽罩164内的电子元器件。
其中,屏蔽罩160上设有通气孔1630,通气孔1630用于平衡所述屏蔽罩的内外气压。比如,如图5所示,第二屏蔽罩165上设有通气孔1630,在射频子卡16工作时,第二屏蔽罩165会产生热量造成罩体内压强较大,通气孔1630用于平衡内外气压。
其中,射频子卡16可拆卸地安装在中心板12上,比如通过安装孔进行安装,以方便更换具有不同频段的射频子卡16,进而实现了同一电子设备无需改变硬件布局,即可定制化具有不同频段的电子产品。
其中,射频子卡16包括二频射频子卡或三频射频子卡。二频射频子卡的收发频率包括2.4GHz和5.8GHz;三频射频子卡的收发频率包括840MHz、1.4GHz和2.4GHz。
具体地,通信连接线15与中心板12以及射频子卡16电连接,可包括:通信连接线15中的至少一端设有连接器,用于与中心板12或射频子卡16可拆卸连接;或者,中心板12和射频子卡16上设有连接器,通信连接线15连接在连接器上以实现中心板12以及射频子卡16的通信;再或者,中心板12和射频子卡16其一上设有连接器,通信连接线15的一端设有连接器,进而实现中心板12以及射频子卡16的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控制组件100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221;如图5所示,控制组件100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222。其中,第一限位结构221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2上;第二限位结构222设置在中心板12的散热器件120上,第二限位结构222具体是设置第一散热片1211;其中第一限位结构221和第二限位结构222配合使用。
当飞行器受到冲击时,中心板12上的第一限位结构221与第二支撑板2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222配合,确保中心板12的位移不会过大而受到撞击,进而保护中心板。
具体地,第一限位结构221包括限位孔2211,限位孔2211开设在第二支撑板22上;第二限位结构222包括限位柱2221,限位柱2221设置散热件120的第一散热片1211上;其中,在飞行器受到冲击时,限位柱2221抵顶限位孔2211实现限位。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在限位时起到缓冲作用,第一限位结构221还包括缓冲件,该缓冲件设置在限位孔2211内,该缓冲件具体可以为橡胶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控制组件100还包括第三限位结构223,第三限位结构223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2上,第三限位结构223用于与中心板12的散热器件120配合使用以在飞行器受到冲击时实现限位。第三限位结构223主要起到扭转限位。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三限位结构223包括至少两个卡合件2231,两个卡合件2231间隔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2上;其中,在飞行器受到冲击时,至少两个卡合件2231卡合在所述散热器件上实现限位。如图4所示,具体地,至少两个卡合件2231卡合在第二散热结构126的两侧边上,以防止中心板扭转位移较大。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00还包括多个保护件103,具体如8所示,多个保护件103安装在所述射频子卡16、中心板12和承载板11上,用于保护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接头。
具体地,保护件103上设有通孔1030,通孔1030的形状与连接件17的形状相匹配,以便保护柔性电路板与连接件。其中,保护件103可例如为压片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承载板11为电源板,该电源板用于为飞行器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电源板包括电源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用于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单元。其中,电源电路板110包括开口部111和电极端子112,电极端子112设置在开口部111的侧壁上并且电极端子112的接触部位于开口部111内,电极端子112用于连接电源线113。
其中,为了降低干扰,如图10所示,电源板以电路板走线的方式引出电源线113。电源线113在电源电路板110上的走线远离所述电源板的电子器件,进而防止电磁干扰。
具体地,电源线113包括多个双绞线,多个双绞线从电源电路板110的各个边角引出,如10所示,包括四个双绞线,分别从电源电路板110的四个边角引出。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该飞行器包括无人机,无人机可以使旋翼型无人机,例如四旋翼无人机、六旋翼无人机、八旋翼无人机,也可以是固定翼无人机。
如图11所示,飞行器200包括机身201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机身201内的控制组件,其中所述控制组件为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任意一种控制组件100。该控制组件100具有较好减震效果,因此可以提高飞行器200的安全性,同时控制组件100的承载板11、中心板12、飞控板13以及射频子卡16均是可拆卸的,即采用模块化设计,因此即使飞行器炸机时,也可以将控制组件取出,重现安装在一个新的飞行器的机身内继续使用,进而提高模块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4)

1.一种控制组件,用于安装在飞行器中以控制飞行器飞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板;
中心板,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信号转接功能的电子元器件;
飞控板,包括飞行控制器以及用于感测所述飞行器的姿态的姿态传感器,所述飞控板与所述中心板层叠设置,所述飞行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飞行器的飞行姿态;以及
减震机构,其一端与所述承载板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中心板连接,用于给所述姿态传感器进行减震;
通信连接线,用于将所述飞控板与所述中心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中心板与所述飞控板固定连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减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主体部;
两个阻挡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所述减震机构通过所述阻挡部分别与所述承载板以及中心板安装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阻挡部分别与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卡槽,用于将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承载板以及中心板安装在一起;
和/或,所述两个阻挡部能够与所述承载板以及中心板之间过盈配合,以使所述减震机构分别与所述承载板以及中心板安装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承载板以及所述中心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撑板,用于安装在所述飞行器的机身上,所述承载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间隔设置以使所述承载板、所述中心板和所述飞控板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中心板的散热器件上;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配合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
限位孔,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
限位柱,设置所述散热件上;
其中,在飞行器受到冲击时,所述限位柱抵顶所述限位孔实现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还包括:
缓冲件,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用于与所述中心板的散热器件配合使用以在所述飞行器受到冲击时实现限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
至少两个卡合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其中,在所述飞行器受到冲击时,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卡合件卡合在所述散热器件上实现限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射频子卡,包括射频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射频电路板上的射频器件,用于处理射频信号;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心板上;所述射频子卡通过所述通信连接线与所述中心板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件包括:
散热片,安装在所述射频子卡上;所述射频子卡的表面区域与所述散热片导热性接触,使得所述射频子卡的热量能够经由所述散热片传导至所述中心板的散热器件,并借助所述散热器件进行散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射频子卡的两侧面能够分别贴合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为散热鳍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柱配合使用以预固定所述射频电路板;
或者,所述射频电路板上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配合使用以预固定所述射频电路板;
或者,所述射频电路板、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都分别设有定位孔和定位柱,所述定位孔能够与定位柱配合使用以预固定所述射频电路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子卡为二频射频子卡或三频射频子卡。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子卡还包括:
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射频电路板,用于将所述射频电路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板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安装孔、卡扣、卡槽。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板包括:
第一设置区,用于设置所述射频子卡的部分电子元器件;
第二设置区,与所述第一设置区间隔设置,用于设置所述射频子卡的部分电子元器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区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大于所述第二设置区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区中的电子元器件为实现射频功能的相关元器件,和/或,所述第二设置区中的电子元器件为实现时钟功能的相关元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子卡还包括:
屏蔽罩,设置在所述射频电路板上,用于遮罩所述射频子卡的电子元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包括:
第一屏蔽罩,设置在所述第一设置区,用于遮罩所述第一设置区的电子元器件;
第二屏蔽罩,设置在所述第二设置区,用于遮罩所述第二设置区的电子元器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罩能够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散热片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罩包括:
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设置区对应的电路板上;
壳体罩,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以遮罩所述第一设置区的电子元器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焊接在所述第一设置区对应的电路板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罩以卡扣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罩为罩体,所述罩体焊接在所述第二设置区对应的电路板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用于平衡所述罩体的内外气压。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减震机构;
或者,所述中心板可拆卸地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减震机构;
当所述支撑架安装所述减震机构时,所述减震机构能够经由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中心板形成一个整体。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中心板与所述飞控板之间,并与所述飞控板可拆卸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控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架设有固定柱,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固定柱配合使用以固定所述飞控板;
或者,所述飞控板上设有固定柱,所述支撑架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安装孔配合使用以固定所述飞控板;
或者,所述飞控板、所述支撑架都分别设有安装孔和固定柱,所述安装孔能够与固定柱配合使用以预固定所述飞控板。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还包括:
保护罩,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以遮罩所述中心板的电子元器件,其中,所述保护罩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相接触。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件能够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与所述飞控板之间,用于对所述中心板和所述飞控板散热。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件包括第一散热结构和第二散热结构。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与所述飞控板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和第二散热结构均为散热鳍片。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线还用于将所述中心板与所述承载板电连接。
40.根据权利要求1至3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线包括柔性电路板或软排线。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保护件,安装在所述射频子卡、中心板和承载板上,用于保护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接头。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件的形状相匹配,和/或,所述保护件为压片件。
43.根据权利要求1至42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为电源板,所述电源板包括电源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用于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单元;所述电源电路板,包括:
开口部;
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电极端子的接触部位于所述开口部内,所述电极端子用于连接电源线。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以电路板走线的方式引出电源线。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在电源电路板上的走线远离所述电源板的电子器件。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包括多个双绞线;多个双绞线从电源电路板的各个边角引出。
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控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心板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
48.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控制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机身内,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承载板;
中心板,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用于信号转接功能的电子元器件;
飞控板,包括飞行控制器以及用于感测所述飞行器的姿态的姿态传感器,所述飞控板与所述中心板层叠设置,所述飞行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飞行器的飞行姿态;以及
减震机构,其一端与所述承载板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中心板连接,用于给所述姿态传感器进行减震;
通信连接线,用于将所述飞控板与所述中心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中心板与所述飞控板固定连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减震。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主体部;
两个阻挡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所述减震机构通过所述阻挡部分别与所述承载板以及中心板安装在一起。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阻挡部分别与所述主体部形成有卡槽,用于将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承载板以及中心板安装在一起;
和/或,所述两个阻挡部能够与所述承载板以及中心板之间过盈配合,以使所述减震机构分别与所述承载板以及中心板安装在一起。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承载板以及所述中心板上。
52.根据权利要求48至51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撑板,用于安装在所述飞行器的机身上,所述承载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间隔设置以使所述承载板、所述中心板和所述飞控板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中心板的散热器件上;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配合使用。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
限位孔,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
限位柱,设置所述散热件上;
其中,在飞行器受到冲击时,所述限位柱抵顶所述限位孔实现限位。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还包括:
缓冲件,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内。
57.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用于与所述中心板的散热器件配合使用以在所述飞行器受到冲击时实现限位。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包括:
至少两个卡合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其中,在所述飞行器受到冲击时,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卡合件卡合在所述散热器件上实现限位。
59.根据权利要求48至58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射频子卡,包括射频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射频电路板上的射频器件,用于处理射频信号;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心板上;所述射频子卡通过所述通信连接线与所述中心板电连接。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件包括:
散热片,安装在所述射频子卡上;所述射频子卡的表面区域与所述散热片导热性接触,使得所述射频子卡的热量能够经由所述散热片传导至所述中心板的散热器件,并借助所述散热器件进行散热。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射频子卡的两侧面能够分别贴合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均为散热鳍片。
63.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柱配合使用以预固定所述射频电路板;
或者,所述射频电路板上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配合使用以预固定所述射频电路板;
或者,所述射频电路板、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都分别设有定位孔和定位柱,所述定位孔能够与定位柱配合使用以预固定所述射频电路板。
64.根据权利要求59至63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子卡为二频射频子卡或三频射频子卡。
65.根据权利要求59至64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子卡还包括:
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射频电路板,用于将所述射频电路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板上。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安装孔、卡扣、卡槽。
67.根据权利要求60至66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板包括:
第一设置区,用于设置所述射频子卡的部分电子元器件;
第二设置区,与所述第一设置区间隔设置,用于设置所述射频子卡的部分电子元器件。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区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大于所述第二设置区中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量。
69.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区中的电子元器件为实现射频功能的相关元器件,和/或,所述第二设置区中的电子元器件为实现时钟功能的相关元器件。
70.根据权利要求68或69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子卡还包括:
屏蔽罩,设置在所述射频电路板上,用于遮罩所述射频子卡的电子元器件。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包括:
第一屏蔽罩,设置在所述第一设置区,用于遮罩所述第一设置区的电子元器件;
第二屏蔽罩,设置在所述第二设置区,用于遮罩所述第二设置区的电子元器件。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罩能够至少部分贴合于所述散热片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
73.根据权利要求71或7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罩包括:
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设置区对应的电路板上;
壳体罩,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以遮罩所述第一设置区的电子元器件。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焊接在所述第一设置区对应的电路板上。
75.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罩以卡扣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
76.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罩为罩体,所述罩体焊接在所述第二设置区对应的电路板上。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用于平衡所述罩体的内外气压。
78.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减震机构;
或者,所述中心板可拆卸地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减震机构;
当所述支撑架安装所述减震机构时,所述减震机构能够经由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中心板形成一个整体。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中心板与所述飞控板之间,并与所述飞控板可拆卸连接。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控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架设有固定柱,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固定柱配合使用以固定所述飞控板;
或者,所述飞控板上设有固定柱,所述支撑架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柱和所述安装孔配合使用以固定所述飞控板;
或者,所述飞控板、所述支撑架都分别设有安装孔和固定柱,所述安装孔能够与固定柱配合使用以预固定所述飞控板。
81.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板还包括:
保护罩,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以遮罩所述中心板的电子元器件,其中,所述保护罩背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相接触。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件能够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与所述飞控板之间,用于对所述中心板和所述飞控板散热。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件包括第一散热结构和第二散热结构。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与所述飞控板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85.根据权利要求83或8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和第二散热结构均为散热鳍片。
86.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线还用于将所述中心板与所述承载板电连接。
87.根据权利要求48至86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连接线包括柔性电路板或软排线。
88.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保护件,安装在所述射频子卡、中心板和承载板上,用于保护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接头。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件的形状相匹配,和/或,所述保护件为压片件。
90.根据权利要求48至89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为电源板,所述电源板包括电源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用于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单元;所述电源电路板,包括:
开口部;
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电极端子的接触部位于所述开口部内,所述电极端子用于连接电源线。
91.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板以电路板走线的方式引出电源线。
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在电源电路板上的走线远离所述电源板的电子器件。
93.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包括多个双绞线;多个双绞线从电源电路板的各个边角引出。
94.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控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心板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
CN201880039257.4A 2018-12-03 2018-12-03 控制组件及飞行器 Pending CN1108762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18999 WO2020113388A1 (zh) 2018-12-03 2018-12-03 控制组件及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6267A true CN110876267A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16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9257.4A Pending CN110876267A (zh) 2018-12-03 2018-12-03 控制组件及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39145A1 (zh)
EP (1) EP3892547A1 (zh)
CN (1) CN110876267A (zh)
WO (1) WO202011338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8179A (zh) * 2021-01-16 2021-04-20 河北北直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施药直升机药箱安装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6303B (zh) * 2021-11-29 2024-04-26 忆伯网络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器姿态光学测量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9959A (zh) * 2014-03-31 2015-02-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装置和应用所述减震装置的飞行器
CN204916204U (zh) * 2015-07-17 2015-12-30 览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器减震装置及带有飞行器减震装置的飞行器
CN206096945U (zh) * 2016-06-08 2017-04-12 上海拓攻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测量控制模块及含其的无人飞行器
CN106794903A (zh) * 2016-09-23 2017-05-3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板及具有该减震板的无人飞行器
CN107000828A (zh) * 2015-10-30 2017-08-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控制装置以及具有该飞行控制装置的无人机
CN108698703A (zh) * 2017-11-13 2018-10-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传感器组件及无人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8853A (ja) * 2008-04-09 2009-10-29 Tanaka Consultant:Kk ヘリコプター用防振懸架装置
CN205480075U (zh) * 2015-12-31 2016-08-17 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台减震装置及无人机
CN206446801U (zh) * 2016-12-02 2017-08-29 深圳市九天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专用飞控减震结构
CN207670678U (zh) * 2017-12-01 2018-07-31 深圳市九天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相机减震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9959A (zh) * 2014-03-31 2015-02-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装置和应用所述减震装置的飞行器
CN204916204U (zh) * 2015-07-17 2015-12-30 览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器减震装置及带有飞行器减震装置的飞行器
CN107000828A (zh) * 2015-10-30 2017-08-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飞行控制装置以及具有该飞行控制装置的无人机
CN206096945U (zh) * 2016-06-08 2017-04-12 上海拓攻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测量控制模块及含其的无人飞行器
CN106794903A (zh) * 2016-09-23 2017-05-3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减震板及具有该减震板的无人飞行器
CN108698703A (zh) * 2017-11-13 2018-10-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传感器组件及无人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8179A (zh) * 2021-01-16 2021-04-20 河北北直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施药直升机药箱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39145A1 (en) 2021-05-13
EP3892547A1 (en) 2021-10-13
WO2020113388A1 (zh) 2020-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52453B2 (ja) 複合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7193581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shock isolation/protection bumper,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CN110876267A (zh) 控制组件及飞行器
US6317325B1 (en)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circuit pack assemblies from thermal and electromagnetic effects
CN107660106B (zh) 手持装置及使用该手持装置的手持云台及电子装置
US6884937B1 (en) Electromagnetic compliant shield hav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N110999562B (zh) 无线通信组件、遥控器及飞行器
JP5567412B2 (ja) 光トランシーバおよび電子装置
JP4320401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実装方法
CN108375757B (zh) 用于相控阵发射系统的发射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13690495U (zh) 一种可热插拔的电磁屏蔽冗余电源
CN209209052U (zh) 控制组件及飞行器
CN111031745B (zh) 一种pcb板的防震组件及机顶盒
CN211184556U (zh) 电子设备
CN113225913B (zh) 用于5g无线通信基站的pcb板排布方法
CN113511342A (zh) 电控装置及无人机
CN219698106U (zh) 一种无人机机载电子模块的防护壳及其安装结构
CN218816742U (zh) 变桨驱动器的安装结构及变桨系统
CN212660416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线路板保护套
CN219068493U (zh) 支架组件、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
CN220422103U (zh) 复合型pcb线路板
CN216255447U (zh) 保护支架、主机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8679479U (zh) 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pcba板
CN218006597U (zh) 一种防干扰的多层线路板
CN210093670U (zh) 一种具有防撞结构的稳定型夹层pcb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