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1672A - 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1672A
CN110871672A CN201910707234.2A CN201910707234A CN110871672A CN 110871672 A CN110871672 A CN 110871672A CN 201910707234 A CN201910707234 A CN 201910707234A CN 110871672 A CN110871672 A CN 110871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ight shielding
light
state
wind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72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桜井英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71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16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165Functional feature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431Specific parts for the modulation of light incorporated into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467Variable transmission
    • B32B17/10495Variable transmission optoelectronic, i.e. optical valve
    • B32B17/10504Liquid crystal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4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transparenc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00/00Special features of vehicle units
    • B60Y2400/30Sensors
    • B60Y2400/303Speed sens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并具备:挡风玻璃,其被设置于车辆前方处;遮光部,其能够将挡风玻璃的车辆下方区域切换成遮光状态与透光状态;车速传感器,其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检测,在车速传感器所检测出的车速成为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将遮光部控制为遮光状态。

Description

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7-30806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车辆用防眩装置,所述车辆用防眩装置通过根据被设置于车辆上的照度计的检测结果来对由被配置于前挡风玻璃上方的防护部所形成的遮光区域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减轻乘员的晃眼程度。
另外,在上述的车辆用防眩装置中,由于一方面对前挡风玻璃上方的遮光区域进行控制,而另一方面在车辆处于高速地行驶时从乘员视角进行观察时前方的路面的流动将加快,因此有可能在行驶时给乘员带来不适感或疲劳感。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即使在车辆处于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乘员的不适感或疲劳感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具备:挡风玻璃,其被设置于车厢前侧;遮光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挡风玻璃上的车辆下方侧的区域、或与此区域相当的区域内,且能够被切换成遮光状态或透光状态;车速传感器,其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检测;控制部,其在由所述车速传感器所检测出的车速成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遮光部控制成遮光状态,并且在该车速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将所述遮光部控制成透光状态。
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在车速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将遮光部控制成遮光状态。因此,能够减小高速行驶时的乘员的视线与路面所成的俯角,从而能够减轻乘员的不适感或疲劳感。
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挡风玻璃被构成为,包括构成该挡风玻璃的车辆前侧面的前侧玻璃、和构成该挡风玻璃的车辆后侧面的后侧玻璃,所述遮光部为,被配置于所述前侧玻璃与所述后侧玻璃之间的薄片状部件。
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薄片状的遮光部被配置在构成挡风玻璃的前侧玻璃与后侧玻璃之间。因此,在对挡风玻璃的厚度进行抑制的同时,在车速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减小了乘员的视线与路面所成的俯角的大小。
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遮光部为,被配置于所述挡风玻璃的车辆下方向侧处的车辆后方侧且乘员的车辆前方处的显示装置。
在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在乘员对车辆前方进行目视确认的情况下、且在车速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减小了乘员的视线与路面所成的俯角的大小。此外,遮光部的功能被汇集于显示部中。
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为,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具备照度传感器,所述照度传感器对车辆周边的亮度进行检测,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照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亮度与预定的亮度相比而较暗的情况下,使遮光部的遮光禁止。
在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在由照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亮度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禁止遮光部的遮光。因此,在夜间等周围较暗的状态下,俯角不会被减小。
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为,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遮光状态具有遮光区域的面积不同的至少两个以上的遮光状态,所述控制部以随着由所述车速传感器所检测出的车速的增大而使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遮光区域的面积被扩大的方式,对所述遮光部进行控制。
在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以随着车速的增大而使遮光区域的面积被扩大的方式,而对具有至少两个以上的遮光状态的遮光部进行控制。因此,随着车辆行驶时的路面的流动加快,乘员的视线与路面所成的俯角的大小被减小。
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为,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在将所述遮光部从透光状态控制成遮光状态之后,以预定时间而使该遮光部的所述遮光状态维持。
在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在控制部对遮光部进行了控制之后,以预定时间而维持遮光状态。因此,例如在车速于预定值附近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遮光部的遮光状态与透光状态被频繁地切换的情况进行抑制。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即使在车辆处于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乘员的不适感或疲劳感。
附图说明
图1为从车厢侧对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的车辆前部进行观察时的概要图。
图2为遮光部成为遮光状态的、与图1相对应的概要图。
图3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从车辆宽度方向对挡风玻璃下方进行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的车辆前部的概要的侧视图。
图5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所涉及的框图。
图6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所涉及的控制流程图。
图7A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的遮光部周边的概要图。
图7B为遮光区域S1成为遮光状态的、与图7A相对应的概要图。
图8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所涉及的控制流程图。
图9为从车厢侧对应用了第三实施方式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的车辆前部进行观察时的概要图。
图10为遮光部成为遮光状态的、与图9相对应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1至图10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另外,由箭头标记FR来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前方侧,由箭头标记RH来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右侧,由箭头标记UP来表示车辆上下方向上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仅示出前后、上下的方向的情况下,设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此外,为了使说明较为明确,以下的记载及附图将被适当简化。
如图1所示,在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的车辆10的车厢的前端部处,设置有挡风玻璃12。
挡风玻璃12从仪表板16的前端部起向车辆上方侧延伸,且对车辆10的车厢外侧与车厢内侧进行划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而通过玻璃来形成挡风玻璃12。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玻璃而形成了挡风玻璃12,但也可以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丙烯等树脂部件来形成挡风玻璃12。
挡风玻璃1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被安装于前柱18的前端部处。在前柱18的后端部处,配置有在前车门关闭的状态下覆盖车辆侧部的前车门框架(省略图示)。前部侧面玻璃20被支承在前车门框架上。
在覆盖车辆上方的车顶板(省略图示)的前端处,以车辆宽度方向作为长度方向而配置有前顶板(省略图示)。挡风玻璃12的车辆上端部被安装于所述前顶板上。
在此,在挡风玻璃12的车辆下方侧的部分处设置有能够对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进行切换的遮光部14。遮光部14以预定的上下宽度而被设定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区域内。在遮光部14为透光状态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乘员能够从车厢内经由遮光部14而对车外进行目视确认。
另一方面,在遮光部14为遮光状态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限制了乘员从车厢内穿过遮光部14而对车外进行目视确认的情况。
在此,透光状态是指,遮光部14具有乘员能够对车外进行目视确认的程度的可见光透射率的状态。透光状态作为一个示例而为可见光透射率在80%以上的状态。此外,遮光状态是指,遮光部14具有乘员对车外进行目视确认被限制的程度的可见光透射率的状态。遮光状态作为一个示例而为可见光透射率在20%以下的状态。
如图3所示,挡风玻璃12中的遮光部14的周边部通过后侧玻璃22、前侧玻璃24和作为遮光部件的遮光用液晶26而被构成。
后侧玻璃22为,被配置于挡风玻璃12的车厢后侧的透明的玻璃。此外,前侧玻璃24被配置于挡风玻璃12的车厢前侧处,且与后侧玻璃22同样地为透明的玻璃。
在遮光部14的设定区域内,于后侧玻璃22与前侧玻璃24之间配置有遮光用液晶26。另外,在遮光部14的设定区域以外的范围内,于后侧玻璃22与前侧玻璃24之间存在有粘合层,从而构成了所谓的夹层玻璃。遮光用液晶26以使光的透射率在通电时和非通电流时发生变化的方式而被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以在通电时使透射率下降的方式而被构成。
由于当遮光用液晶26为非通电时,遮光部14为透光状态,因此,如图4所示的那样,乘员的视线与路面所成的角度(即、俯角)成为θ1。另一方面,由于当遮光用液晶26为通电时,遮光部14为遮光状态,因此乘员的视线与路面所成的角度成为θ2,且与非通电时相比而俯角变小。
以下,使用图5和图6,来说明对切换遮光部14的遮光状态与透光状态进行切换的状况的一个示例。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通过遮光部14、车速传感器30、照度传感器32和控制部34而被构成。
车速传感器30对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出至控制部34。速度传感器例如被设置在例如制动转子或传输门这样的、转速对应于车速而发生变化的部位等处,从而对与车速相对应的转速等进行检测。
作为车辆10周边的亮度,照度传感器32对周边的照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出至控制部34。作为一个示例,照度传感器32被设置于车辆的前侧及后侧的保险杠上。
控制部34由微型计算机而构成,所述微型计算机分别连接有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34A、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34B、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34C及I/O(输入/输出接口)34D。
在ROM34B中,存储有用于根据车速传感器30及照度传感器32的测量结果来对遮光部14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进行控制的程序等的各种程序。
通过使被存储在ROM34B中的程序在RAM34C中展开并由CPU34A执行,从而对遮光部14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进行控制。
在I/O34D上连接有车速传感器30、照度传感器32及遮光部14。I/O34D取得车速传感器30及照度传感器32的测量结果,并通过对该结果与速度阈值及照度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对遮光部14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进行控制。
接下来,对由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的控制部34所实施的具体的处理进行说明。图6为表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的控制部34所实施的控制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0中,对车辆10的未图示的发动机(E/G)是否处于启动(ON)状态进行判断。
在步骤S100中发动机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做出肯定判断,并向步骤S102转移。另一方面,在步骤S100中发动机处于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做出否定判断,并再次返回至步骤S100。
在步骤S102中,CPU34A根据照度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而取得照度L,并向步骤S104转移。
在步骤S104中,CPU34A对检测到的照度L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照度阈值Lth以上进行判断。
在步骤S104中,在照度L成为照度阈值Lth以上的情况下做出肯定判断,并向步骤S106转移。另一方面,在照度L小于阈值Lth的情况下做出否定判断,并向下文叙述的步骤S112转移。
在步骤S106中,CPU34A根据车速传感器30的检测结果而取得车辆的速度V,并向接下来的步骤S108转移。
在步骤S108中,CPU34A对检测出的速度V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速度阈值Vth以上进行判断。
在步骤S108中速度V成为速度阈值Vth以上的情况下做出肯定判断,并向步骤S110转移。另一方面,在速度V小于速度阈值Vth的情况下做出否定判断,并向步骤S112转移。
在步骤S110中,通过CPU34A对遮光部14进行通电,从而将遮光部14从透光状态向遮光状态进行切换。在将遮光部14从透光状态切换至遮光状态之后,向下文叙述的步骤S114转移。
在步骤S112中,通过使CPU34A停止向遮光部14的通电,从而将遮光部14从遮光状态向透光状态进行切换。此外,在步骤S112中,在遮光部14已成为透光状态的情况下,使CPU34A维持遮光部14的透光状态。在将遮光部14从遮光状态切换至透光状态之后,向接下来的步骤S114转移。
在步骤S114中,使遮光部14的遮光状态或透光状态维持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预定时间作为一个示例而为3秒,且预定时间通过被设置于车辆10中的未图示的定时器等而被测量。此外,在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向接下来的步骤S116转移。
在步骤S116中,对车辆10的发动机是否处于停止(OFF)状态进行判断。
在步骤S116中发动机处于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做出肯定判断,并结束图6的流程。另一方面,在步骤S116中发动机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做出否定判断,并返回至步骤S102,且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
(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在车速为预定的值Vth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34将遮光部14控制成遮光状态。因此,能够将高速行驶时的乘员的视线与路面所成的俯角减小至θ2,从而能够减轻因从乘员视角进行观察时前方的路面的流动加快而引起的不适感或疲劳感。
此外,在照度低于预定值Lth的情况下,对遮光部14向遮光状态的控制进行限制。因此,能够抑制在夜间等车辆10的周围较暗的状态下乘员的视野被限制的情况。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4对遮光部14进行了控制之后,使遮光状态维持预定时间。因此,例如在车速V于速度阈值Vth附近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遮光部14的遮光状态与透光状态被频繁地切换的情况。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7、8而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遮光部14具有多个遮光状态(S1~S4)的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如图7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遮光部14具有从S1至S4的多个遮光区域。各个遮光区域的面积均不同,且按照从遮光区域S1至S4的顺序而越趋向于车辆上侧则遮光区域的面积越扩大。
遮光部14中的从遮光区域S1至S4的各自的切换通过在遮光用液晶26中对通电的区域进行切换从而被实施。
例如,如图7B所示,在对遮光区域S1进行了通电的情况下,通过使遮光区域S1被遮光,从而减小了乘员的视线与路面所成的角度。
接下来,对由以上述方式而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的控制部34所实施的具体的处理进行说明。图8为表示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的控制部34所实施的控制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200中,对车辆10的未图示的发动机是否处于启动状态进行判断。
在步骤S200中发动机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做出肯定判断,并向步骤S202转移。另一方面,在步骤S200中发动机处于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做出否定判断,并再次返回至步骤S200。
在步骤S202中,CPU34A根据照度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而取得照度L,并向步骤S204转移。
在步骤S204中,CPU34A对检测到的照度L是否为预先设定的照度阈值Lth以上进行判断。
在步骤S204中照度L成为照度阈值Lth以上的情况下做出肯定判断,并向步骤S206转移。另一方面,在照度L小于阈值Lth的情况下做出否定判断,并且本步骤向下文叙述的步骤S224转移。
在步骤S206中,CPU34A根据车速传感器30的检测结果而取得车辆的速度V,并向接下来的步骤S208转移。
在步骤S208中,CPU34A对检测到的速度V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速度阈值Vth以上进行判断。
在步骤S208中速度V成为速度阈值V0以上的情况下做出肯定判断,并向步骤S210转移。另一方面,在速度V小于速度阈值V0的情况下做出否定判断,并使本步骤向下文叙述的步骤S224转移。
在步骤S210中,CPU34A对检测出的速度V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速度阈值V1以上进行判断。在此,速度阈值V1被设定为与V0相比而值较大。
在步骤S210中速度V成为速度阈值V1以上的情况下做出肯定判断,并向步骤S212转移。另一方面,在速度V小于速度阈值V1的情况下做出否定判断,并使本步骤向下文叙述的步骤S222转移。
在步骤S212中,CPU34A对检测出的速度V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速度阈值V2以上进行判断。在此,速度阈值V2被设定为与V1相比而值较大。
在步骤S212中速度V成为速度阈值V2以上的情况下做出肯定判断,并向步骤S214转移。另一方面,在速度V小于速度阈值V2的情况下做出否定判断,并使本步骤向下文叙述的步骤S220转移。
在步骤S214中,CPU34A对检测出的速度V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速度阈值V3以上进行判断。在此,速度阈值V3被设定为与V2相比而值较大。
在步骤S214中速度V成为速度阈值V3以上的情况下做出肯定判断,并向步骤S216转移。另一方面,在速度V小于速度阈值V3的情况下做出否定判断,并使本步骤向下文叙述的步骤S218转移。
在步骤S216中,通过使CPU34A对遮光部14的图7中的S4的区域进行通电,从而将遮光部14从透光状态向遮光状态S4进行切换。在将遮光部14从透光状态切换至遮光状态S4之后,使本步骤向步骤S226转移。
在步骤S218中,通过使CPU34A对遮光部14的图7中的S3的区域进行通电,从而将遮光部14从透光状态向遮光状态S3进行切换。在将遮光部14从透光状态切换至遮光状态S3之后,使本步骤向步骤S226转移。
在步骤S220中,通过使CPU34A对遮光部14的图7中的S2的区域进行通电,从而将遮光部14从透光状态向遮光状态S2进行切换。在将遮光部14从透光状态切换至遮光状态S2之后,使本步骤向步骤S226转移。
在步骤S222中,通过使CPU34A对遮光部14的图7中的S1的区域进行通电,从而将遮光部14从透光状态向遮光状态S1进行切换。在将遮光部14从透光状态切换至遮光状态S1之后,使本步骤向步骤S226转移。
在步骤S224中,通过使CPU34A停止向遮光部14通电,从而将遮光部14从遮光状态向透光状态进行切换。此外,在步骤S224中,在遮光部14已成为透光状态的情况下,使CPU34A维持遮光部14的透光状态。在将遮光部14从遮光状态切换至透光状态之后,向接下来的步骤S226转移。
在步骤S226中,使遮光部14的遮光状态或透光状态维持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预定时间作为一个示例而为2秒,且在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向步骤S228转移。
在步骤S228中,对车辆10的发动机是否处于停止(OFF)状态进行判断。
在步骤S228中发动机处于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做出肯定判断,并结束图8的流程。另一方面,在步骤S228中发动机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做出否定判断,并返回至步骤S202,且重复进行上述的处理。
(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以随着车速的增大而使遮光区域的面积被扩大的方式,而对具有多个遮光状态的遮光部14进行控制。因此,随着车辆行驶时的路面的流动加快,乘员的视线与路面所成的俯角的大小被减小。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9及图10来对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遮光部14被置换为仰视显示器装置40(以下,称为HUD40)的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
在图9中,在驾驶员座的车辆前方处设置有HUD40。HUD40例如通过与未图示的仪表等计量仪器类部件联动,从而对车辆10的行驶速度等基本的车辆信息进行显示。
HUD40被内置于车辆的仪表板16中,且具备光源部40A和透明的显示部40B,所述光源部40A例如通过LED等光源而被构成,所述显示部40B被设置于仪表板16的前侧,且将从光源部40A被射出的光作为显示成像而映射在驾驶员座前方的视野内。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能够通过使从光源部40A被射出的光发生变化,从而将显示部40B切换成透光状态或遮光状态。
例如,通过以不在显示部40B上进行显示、或从乘员视角进行观察时显示部40B的背景成为透明的方式而从光源部40A射出光,从而将显示部40B设为透光状态。
另一方面,通过以将显示部40B的整体遮光、或从乘员视角进行观察时显示部40B的背景被遮光的方式而从光源部40A射出光,从而将显示部40B设为遮光状态。具体而言,在图10中,在显示部40B上作为一个示例而显示有由车速传感器30所检测出的车速,且其背景利用黑色而被遮光。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的由控制部34所实施的控制,以上文叙述的图6的控制流程为准。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中,在乘员对车辆前方进行目视确认的情况下,且在车速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减小了乘员的视线与路面所成的俯角的大小。此外,由于遮光部的功能被汇集于HUD40中,因此与在挡风玻璃12上设置遮光部14的结构相比,具有不会成为大规模的这一优点。
以上,虽然对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方式中实施。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设为在挡风玻璃12中仅对配置有驾驶员座的车辆右侧进行遮光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在挡风玻璃12中对配置有副驾驶座的车辆左侧也同样地进行遮光的结构。
此外,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遮光部件而使用了透光用液晶,但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对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进行切换,则也可以使用其他部件。例如,也可以使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来作为遮光部件。此外,作为遮光部件也可以使用被形成为薄片状的气致变色式的调光片等。
并且,虽然在第三实施方式中,HUD40中的显示部40B与挡风玻璃12被分体地设置,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显示部40B与挡风玻璃12的下方侧的部分为一体,或者使显示部40B一体地设置于挡风玻璃12的下方侧的部分上。

Claims (7)

1.一种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具备:
挡风玻璃,其被设置于车厢前侧;
遮光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挡风玻璃上的车辆下方侧的区域、或与此区域相当的区域内,且能够切换成遮光状态与透光状态;
车速传感器,其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检测;
控制部,其在由所述车速传感器所检测出的车速成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遮光部控制成遮光状态,并且在该车速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将该所述遮光部控制成透光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挡风玻璃被构成为,包括构成该挡风玻璃的车辆前侧面的前侧玻璃、和构成该挡风玻璃的车辆后侧面的后侧玻璃,
所述遮光部为,被配置于所述前侧玻璃与所述后侧玻璃之间的薄片状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遮光部为,被配置于所述挡风玻璃的车辆下方向侧处的车辆后方侧且乘员的车辆前方处的显示装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其中,
具备照度传感器,所述照度传感器对车辆周边的亮度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照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亮度与预定的亮度相比而较暗的情况下,使遮光部的遮光禁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遮光状态具有遮光区域的面积不同的至少两个以上的遮光状态,
所述控制部以随着由所述车速传感器所检测出的车速的增大而使所述遮光部的所述遮光区域的面积被扩大的方式,对所述遮光部进行控制。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将所述遮光部从透光状态控制成遮光状态之后,以预定时间而使该遮光部的所述遮光状态维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挡风玻璃被构成为,包括构成该挡风玻璃的车辆前侧面的前侧玻璃、和构成该挡风玻璃的车辆后侧面的后侧玻璃,
所述遮光部为,被配置于所述前侧玻璃与所述后侧玻璃之间且在通电流时透射率下降的遮光用液晶。
CN201910707234.2A 2018-08-29 2019-08-01 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08716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0772 2018-08-29
JP2018160772A JP2020032852A (ja) 2018-08-29 2018-08-29 車両用視界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1672A true CN110871672A (zh) 2020-03-10

Family

ID=69640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7234.2A Pending CN110871672A (zh) 2018-08-29 2019-08-01 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7904B2 (zh)
JP (1) JP2020032852A (zh)
CN (1) CN1108716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5477A1 (zh) * 2022-09-14 2024-03-2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遮光装置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4463B2 (ja) * 2020-02-28 2023-08-10 株式会社大一商会 遊技機
JP7324467B2 (ja) * 2020-02-28 2023-08-10 株式会社大一商会 遊技機
JP7324466B2 (ja) * 2020-02-28 2023-08-10 株式会社大一商会 遊技機
JP7324461B2 (ja) * 2020-02-28 2023-08-10 株式会社大一商会 遊技機
JP7324460B2 (ja) * 2020-02-28 2023-08-10 株式会社大一商会 遊技機
JP7324464B2 (ja) * 2020-02-28 2023-08-10 株式会社大一商会 遊技機
CN111703302B (zh) * 2020-06-18 2021-07-02 北京航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窗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493791B2 (en) 2021-03-02 2022-11-0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isplay and light blocking screens
US11467401B2 (en) * 2021-03-02 2022-10-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isplay and light blocking screen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2816A (ja) * 1985-03-29 1986-10-0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窓ガラス
JPH02117413A (ja) * 1988-10-26 1990-05-01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用液晶サンバイザ
JP2005022507A (ja) * 2003-07-01 2005-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遮光装置および車載表示システム
US20050280275A1 (en) * 2004-06-21 2005-12-22 Nissan Motor Co., Ltd. View adjustment method and view adjustment device for a vehicle
JP2006232212A (ja) * 2005-02-28 2006-09-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外視認装置
JP2009078651A (ja) * 2007-09-26 2009-04-16 Equos Research Co Ltd 車輌用防眩装置
CN101414064A (zh) * 2007-10-16 2009-04-22 汉朗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电控调光汽车遮阳板
JP2015112953A (ja) * 2013-12-10 2015-06-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投影装置
CN106029415A (zh) * 2013-12-27 2016-10-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调光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1181A (en) * 1975-02-18 1976-06-01 Golden Eddie R Eye-shading means for automotive vehicle operators
US4641922A (en) * 1983-08-26 1987-02-10 C-D Marketing, Ltd. Liquid crystal panel shade
JPS62255220A (ja) * 1986-04-29 1987-11-07 Nippon Denso Co Ltd 液晶サンバイザ−自動制御装置
JPH0534013U (ja) * 1991-10-15 1993-05-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オートサンバイザ
US6536828B2 (en) * 2001-06-08 2003-03-25 Ernest R. Love Solar windshield system
JP4395568B2 (ja) 2003-11-14 2010-01-13 野場電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防眩装置
JP4551313B2 (ja) * 2005-11-07 2010-09-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
JP2007308069A (ja) 2006-05-19 2007-11-2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防眩装置
JP2008105533A (ja) 2006-10-25 2008-05-08 Denso Corp スライド式サンバイザ装置
US8143563B2 (en) * 2007-09-05 2012-03-27 Craig Broude Enhanced glare reduction
US20090116098A1 (en) * 2007-11-06 2009-05-07 Chia-Jung Chang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tint of glass
US10493825B2 (en) * 2013-08-08 2019-12-03 Fitz Woodrow Windsheild for low speed vehicles such as golf cars
JP6311524B2 (ja) * 2014-08-08 2018-04-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視界調整装置
JP6269542B2 (ja) 2015-03-12 2018-01-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US9702183B1 (en) * 2016-02-26 2017-07-1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mart sunshade for a vehicle window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2816A (ja) * 1985-03-29 1986-10-0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窓ガラス
JPH02117413A (ja) * 1988-10-26 1990-05-01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用液晶サンバイザ
JP2005022507A (ja) * 2003-07-01 2005-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遮光装置および車載表示システム
US20050280275A1 (en) * 2004-06-21 2005-12-22 Nissan Motor Co., Ltd. View adjustment method and view adjustment device for a vehicle
JP2006232212A (ja) * 2005-02-28 2006-09-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外視認装置
JP2009078651A (ja) * 2007-09-26 2009-04-16 Equos Research Co Ltd 車輌用防眩装置
CN101414064A (zh) * 2007-10-16 2009-04-22 汉朗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电控调光汽车遮阳板
JP2015112953A (ja) * 2013-12-10 2015-06-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投影装置
CN106029415A (zh) * 2013-12-27 2016-10-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调光控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5477A1 (zh) * 2022-09-14 2024-03-21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遮光装置调节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70480A1 (en) 2020-03-05
JP2020032852A (ja) 2020-03-05
US10987904B2 (en)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1672A (zh) 车辆用视野控制装置
EP2607941B1 (en) Vehicle windshield display with obstruction detection
US10170002B2 (en) In-vehicle lighting apparatus having a lighting device including a light source in each of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lighting parts thereof
KR101437803B1 (ko) 차량용 정보 전달 장치
US9506619B2 (en) Signaling lamps for motor vehicle
JP5202495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US10596977B2 (en)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US9744832B2 (en) Anti-glare apparatus having light emitted from inside a moving vehicle to a light reactive member
JP6105396B2 (ja) 車載用表示装置
US20180204538A1 (en) External light dimm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180106098A1 (en) Window assembly with selectable tint
JP4843517B2 (ja) 車両用視認補助装置
US10279735B2 (en)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US20160291150A1 (en) Structure disposed with peripheral information detection sensor, and self-driving vehicle
US9783055B2 (en)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CN110831840A (zh) 用于在避让障碍物时辅助机动车使用者的方法、驾驶员辅助装置和机动车
CN106291928A (zh) 机动车辆的投影装置和操作机动车辆的投影装置的方法
JP2003159942A5 (zh)
US11034300B2 (en) Door mirror
US20120205938A1 (en) Sun visor
JP7224845B2 (ja) 電子ミラー
JP2009251419A (ja) 表示装置
CN113261044A (zh) 显示设备和包括该显示设备的车辆
EP3650276A1 (en) Passenger imaging device
CN112092719B (zh) 自动车辆的照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