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1247B - 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及高效脱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及高效脱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1247B
CN110861247B CN201911187266.0A CN201911187266A CN110861247B CN 110861247 B CN110861247 B CN 110861247B CN 201911187266 A CN201911187266 A CN 201911187266A CN 110861247 B CN110861247 B CN 110861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olding
outer box
holes
cavity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72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61247A (zh
Inventor
吴宗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ongyu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ongyu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ongyu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ongyu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72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61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61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1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61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1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39/26Moulds or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06Permanent moulds for shaped cas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9/00Removing castings from moulds,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processes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Removing cores; Handling ingots
    • B22D29/04Handling or stripping castings or ing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39/36Removing moulded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法中高效脱模装置其包括:一个外箱、一个内模及多个楔形块。一个外箱,其具有一个能够使外箱放置于平面的放置面。一个能够平行于放置面的顶部面。外箱包括一个外箱开口、一个外箱内腔及多个竖孔。内模能够从外箱开口放入外箱内腔。多个楔形块其中每一个楔形块具有一个能够覆盖于脱模通孔的覆盖端。上述的脱模装置及其方法可有效且快速释放成型件与模具之间的真空力。覆盖端在成型件的成型过程中,一方面也是模具成型腔的一部分,在脱模时,当覆盖端从脱模通孔中脱离后,也可以减少覆盖端对成型件的依附性,减少成型件的脱模面积。另一方面,其脱模通孔便于脱膜液渗入外箱内腔的腔壁中,从而利于成型件的快速脱模。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及高效脱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橡胶、塑料零件、构件加工及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及高效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零件、构件及组件的制造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模具成型的方式实现其加工。但在使用模具,浇注入模腔成型过程中。其浇注材料对其模腔会造成附着性,从而使浇注后的铸件或成型件不易从模腔中脱离。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对采用人工脱模及机器脱模的方式,对其成型件或铸件脱离。人工脱模过程中,需要人工敲打模具的外部,使模具中的模腔与铸件或成型件之间产生间隙。从而便于铸件或成型件的脱离。在大规模、小零件的制造过程中,也使用机器脱模的方式,但该方式,多用于较小尺寸的铸件并不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铸件或成型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及高效脱模方法,可在脱模过程中便于脱模剂的注入,且本发明中的高效脱模装置及高效脱模方法在脱模时可有效减少铸件或成型件与模腔之间的真空度,更便于脱模。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其包括:一个外箱、一个内模及多个楔形块。一个外箱,其具有一个能够使外箱放置于平面的放置面。一个能够平行于放置面的顶部面。从顶部面向放置面具有一个底部垂向。
外箱包括一个外箱开口、一个外箱内腔及多个竖孔。外箱开口形成于顶部面。外箱内腔连通于外箱开口。外箱内腔的侧壁为一个倾斜侧壁。倾斜侧壁沿底部垂向逐渐向外箱内腔的内部倾斜。倾斜侧壁具有一个绕外箱内腔中部的环绕方向。多个竖孔形成于倾斜侧壁。多个竖孔沿倾斜侧壁的环绕方向均匀形成,多个竖孔的孔延伸方向垂直于放置面。
一个内模,其能够从外箱开口放入外箱内腔。内模具有:一个外周向面及一个内模成型腔。外周向面在外周向面上均匀形成多个脱模通孔。多个脱模通孔与多个竖孔交错设置。一个内模成型腔为成形填料腔且连通多个脱模通孔。
多个楔形块其中每一个楔形块具有一个能够覆盖于脱模通孔的覆盖端。一个能够与倾斜侧壁配合的倾斜端。在覆盖端与倾斜端之间具有一个楔形尖角。楔形尖角可沿一个转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内模。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放置面且位于多个脱模通孔靠近放置面的一侧。当倾斜端与倾斜侧壁抵靠时,楔形块能够绕转轴转动,以使覆盖端封堵于多个脱模通孔。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外箱开口的边缘轮廓为方形或长方形。外箱内腔的侧壁为四个倾斜侧壁。多个竖孔设置为四个竖孔。四个竖孔分别布置于四个倾斜侧壁。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内模的外周向面包括与外箱内腔的四个倾斜侧壁对应的四个外部面。多个脱模通孔垂直于脱模通孔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圆形截面。覆盖端为凸起形状。凸起的截面与脱模通孔的圆形截面相应。倾斜端包括一个倾斜端平面。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个提拉件,其设置于内模。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个楔形连接件,其设置于楔形块与倾斜侧壁之间,以使当倾斜端与倾斜侧壁脱离抵靠时,楔形块的覆盖端能够从脱模通孔中脱离。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高效脱模方法,其中,该方法应用上述高效脱模装置实现。高效脱模方法包括,
步骤S101,将内模从外箱开口放置于外箱内腔中,使倾斜端与倾斜侧壁抵靠时,楔形块能够绕转轴转动,覆盖端封堵于脱模通孔。
步骤S102,从外箱开口向多个竖孔中加入脱模液。
步骤S103,在内模成型腔中加入固化成形料固化成形。
步骤S104,待固化成形料固化为成型件后,从外箱开口中将内模沿背离放置面的方向移动,以使覆盖端从脱模通孔中脱离,多个竖孔中的脱模液流入脱模通孔中。使脱模液注入固化后的成型件与外箱内腔的腔壁间。
步骤S105,将成型件从外箱开口中取出。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4还包括:
步骤S1041,将内模从外箱的外箱内腔中取出。
步骤S1042,通过脱模通孔向背离放置面的方向移动成型件,将成型件从内模的内模成型腔中取出。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高效脱模装置还包括一个托架。托架其具有:一个能够支撑的托盘底板及多个凸起件。多个凸起件垂直设置于托盘底板且具有一个背离托盘底板的端部与多个脱模通孔相对应。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托架还包括多个阻尼托盘。多个阻尼托盘其分别对应可活动连接于多个凸起件的端部。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4还包括:
步骤S104a,将内模从外箱的外箱内腔中取出。
步骤S104b,将内模放置于托架上,多个阻尼托盘通过脱模通孔,附着于成型件。
步骤S104c,通过内模的自重,使成型件从内模成型腔中脱离。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高效脱模装置及高效脱模方法的上述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高效脱模装置中外箱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高效脱模装置浇注状态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高效脱模装置脱模状态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高效脱模装置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高效脱模方法在脱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高效脱模方法在脱模时应用托架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示例性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及真实比例。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公开了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其包括:一个外箱10、一个内模20及多个楔形块30。一个外箱10具有一个能够使外箱10放置于平面的放置面11。一个能够平行于放置面11的顶部面12。从顶部面12向放置面11具有一个底部垂向。
如图1所示,外箱10包括一个外箱开口13、一个外箱内腔15及多个竖孔14。外箱开口13形成于顶部面12。外箱内腔15连通于外箱开口13。外箱内腔15的侧壁为一个倾斜侧壁16。倾斜侧壁16沿底部垂向逐渐向外箱内腔15的内部倾斜。倾斜侧壁16具有一个绕外箱内腔15中部的环绕方向。多个竖孔14形成于倾斜侧壁16。多个竖孔14沿倾斜侧壁的环绕方向均匀形成,多个竖孔14的孔延伸方向垂直于放置面11。
如图1、2所示,内模20能够从外箱开口13放入外箱内腔15。内模20具有:一个外周向面21及一个内模成型腔22。在外周向面21上均匀形成多个脱模通孔23。多个脱模通孔23与多个竖孔14交错设置。一个内模成型腔22为成形填料腔且连通多个脱模通孔23。
如图2、3所示,多个楔形块30其中每一个楔形块均具有一个能够覆盖于脱模通孔23的覆盖端31。一个能够与倾斜侧壁配合的倾斜端32。在覆盖端31与倾斜端32之间具有一个楔形尖角33。楔形尖角33可沿一个转轴34可转动的设置于内模20。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放置面11且位于多个脱模通孔23靠近放置面11的一侧。如图3所示,当倾斜端32与倾斜侧壁16抵靠时,楔形块30能够绕转轴34转动,以使覆盖端31封堵于多个脱模通孔23。
上述外箱10、内模20及多个楔形块30可通过不锈钢、铸铁金属材料加工成型。浇注于内模20中的成型料可以为树脂类的塑性或胶木类、橡胶类材料。其成型的产品可以是建筑柱体、装饰砖等建筑材料。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外箱开口13的边缘轮廓为方形或长方形。外箱内腔15的侧壁为四个倾斜侧壁。多个竖孔14设置为四个竖孔14。四个竖孔14分别布置于四个倾斜侧壁。从而使对内模20的承载力更为均匀,在内模20成型固化过程中可更为稳定。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内模20的外周向面21包括与外箱内腔15的四个倾斜侧壁对应的四个外部面。多个脱模通孔23垂直于脱模通孔23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圆形截面。覆盖端31为凸起形状。凸起的截面与脱模通孔23的圆形截面相应。倾斜端32包括一个倾斜端32平面。从而使内模20与外箱内腔15的配合更为紧密。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高效脱模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个提拉件40,其设置于内模20。从而使脱模过程中,对内模20的提拉或取出更为简便。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高效脱模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个楔形连接件50,其设置于楔形块与倾斜侧壁之间,以使当倾斜端32与倾斜侧壁脱离抵靠时,楔形块的覆盖端31能够从脱模通孔23中脱离。一方面,在成型面积较大时,需要脱模液的多次渗入,为减小对内膜的单次提升的时间,可在首次将内模20提起后,再放回外箱内腔15中,此时少量脱模液60已注入固化件与外箱内腔15的腔壁间。已经起到了分离(破坏)真空状态的作用。为保证脱模效果可以再次将内模20提起。
另外一方面,可有效避免楔形块的覆盖端31对成型件的粘附,在提拉内模的过程中,可有效将楔形块的覆盖端31从脱模通孔23中的分离,从而提高了脱模效率。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高效脱模方法,其中,该方法应用上述高效脱模装置实现。高效脱模方法包括,
步骤S101,如图2所示,将内模20从外箱开口13放置于外箱内腔15中,使倾斜端32与倾斜侧壁16抵靠时,楔形块能够绕转轴转动,覆盖端31封堵于脱模通孔23。
步骤S102,如图5所示,从外箱开口13向多个竖孔14中加入脱模液60。
步骤S103,如图5所示,在内模成型腔22中加入固化成形料70固化成形。
步骤S104,待固化成形料70固化为成型件后,从外箱开口13中将内模20沿背离放置面11的方向移动,以使覆盖端31从脱模通孔23中脱离,多个竖孔14中的脱模液流入脱模通孔23中。使脱模液60注入固化件与外箱内腔15的腔壁间。为保证其脱模效果,此步骤可在脱模液60注入固化后的成型件与外箱内腔15的腔壁后,静止2~5小时,从而使渗入更为充分。
步骤S105,如图5所示,将成型件沿A方向从内模成型腔22中取出。
上述的脱模方法可有效且快速释放成型件与模具之间的真空力。覆盖端31在成型件的成型过程中,一方面也是模具成型腔的一部分,在脱模时,当覆盖端31从脱模通孔23中脱离后,也可以减少覆盖端31对成型件的依附性,减少成型件的脱模面积。另一方面,其脱模通孔23便于脱膜液60渗入外箱内腔15的腔壁中,从而利于成型件的快速脱模。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4还包括:
步骤S1041,将内模20从外箱10的外箱内腔15中取出。
步骤S1042,通过脱模通孔23向背离放置面11的方向移动成型件,将成型件从内模20的内模成型腔22中取出。从而提高脱模效率。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高效脱模装置还包括一个托架80。托架80其具有:一个能够支撑的托盘底板81及多个凸起件82。多个凸起件82垂直设置于托盘底板81且具有一个背离托盘底板81的端部与多个脱模通孔23相对应。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托架80还包括多个阻尼托盘。多个阻尼托盘其分别对应可活动连接于多个凸起件82的端部。
在本发明高效脱模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4还包括:
步骤S104a,将内模20从外箱10的外箱内腔15中取出。
步骤S104b,将内模20放置于托架80上,多个阻尼托盘通过脱模通孔23,附着于成型件。
步骤S104c,通过内模20的自重,使成型件从内模成型腔22中脱离。从而更便于脱模。从而提高脱模效率。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外箱,其具有,
一个能够使所述外箱放置于平面的放置面;
一个能够平行于所述放置面的顶部面;从所述顶部面向所述放置面具有一个底部垂向;
一个外箱开口,其形成于所述顶部面;
一个外箱内腔,其连通于所述外箱开口;所述外箱内腔的侧壁为一个倾斜侧壁;所述倾斜侧壁沿所述底部垂向逐渐向所述外箱内腔的内部倾斜;所述倾斜侧壁具有一个绕所述外箱内腔中部的环绕方向;和
多个竖孔;其形成于所述倾斜侧壁;所述多个竖孔沿所述倾斜侧壁的环绕方向均匀形成,所述多个竖孔的孔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放置面;
一个内模,其能够从所述外箱开口放入所述外箱内腔,所述内模具有:
一个外周向面;在所述外周向面上均匀形成多个脱模通孔;所述多个脱模通孔与所述多个竖孔交错设置;和
一个内模成型腔,其为成形填料腔且连通所述多个脱模通孔;以及
多个楔形块,其中每一个楔形块具有一个能够覆盖于所述脱模通孔的覆盖端;一个能够与所述倾斜侧壁配合的倾斜端;所述楔形块还包括楔形尖角;所述楔形尖角靠近所述倾斜端设置;
所述楔形尖角可沿一个转轴可转动的设置于内模;所述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放置面且位于所述多个脱模通孔靠近所述放置面的一侧;当所述倾斜端与所述倾斜侧壁抵靠时,所述楔形块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覆盖端封堵于所述多个脱模通孔;从所述外箱开口向所述多个竖孔中加入脱模液,所述覆盖端从所述脱模通孔中脱离,所述多个竖孔中的脱模液流入所述脱模通孔中;使所述脱模液注入固化后的成型件与所述外箱内腔的腔壁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模装置,其中,所述外箱开口的边缘轮廓为方形或长方形;
所述外箱内腔的侧壁为四个倾斜侧壁;
所述多个竖孔设置为四个竖孔;所述四个竖孔分别布置于所述四个倾斜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脱模装置,其中,所述内模的外周向面包括与所述外箱内腔的四个倾斜侧壁对应的四个外部面;
所述多个脱模通孔垂直于所述脱模通孔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圆形截面;
所述覆盖端为凸起形状;所述凸起的截面与所述脱模通孔的圆形截面相应;
所述倾斜端包括一个倾斜端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模装置,其中,其还包括:
一个提拉件,其设置于所述内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脱模装置,其还包括:
一个楔形连接件,其设置于所述楔形块与所述倾斜侧壁之间,以使当所述倾斜端与所述倾斜侧壁脱离抵靠时,所述楔形块的覆盖端能够从所述脱模通孔中脱离。
6.一种高效脱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效脱模装置实现,所述高效脱模方法包括,
步骤S101,将所述内模从所述外箱开口放置于所述外箱内腔中,使所述倾斜端与所述倾斜侧壁抵靠时,所述楔形块能够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覆盖端封堵于所述脱模通孔;
步骤S102,从所述外箱开口向所述多个竖孔中加入脱模液;
步骤S103,在所述内模成型腔中加入固化成形料固化成形;
步骤S104,待所述固化成形料固化为成型件后,从所述外箱开口中将所述内模沿背离所述放置面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覆盖端从所述脱模通孔中脱离,所述多个竖孔中的脱模液流入所述脱模通孔中;使所述脱模液注入固化后的成型件与所述外箱内腔的腔壁间;
步骤S105,将所述成型件从所述内模成型腔中取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脱模方法,其中,
所述步骤S104还包括,
步骤S1041,将所述内模从所述外箱的外箱内腔中取出;
步骤S1042,通过所述脱模通孔向背离所述放置面的方向移动所述成型件,将所述成型件从所述内模的内模成型腔中取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脱模方法,其中,高效脱模装置还包括:
一个托架,其具有:
一个能够支撑的托盘底板;
多个凸起件,其垂直设置于所述托盘底板且具有一个背离所述托盘底板的端部与所述多个脱模通孔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脱模方法,其中,所述托架还包括:
多个阻尼托盘,其分别对应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多个凸起件的端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效脱模方法,其中,
所述步骤S104还包括,
步骤S104a,将所述内模从所述外箱的外箱内腔中取出;
步骤S104b,将所述内模放置于所述托架上,所述多个阻尼托盘通过所述脱模通孔,附着于所述成型件;
步骤S104c,通过所述内模的自重,使所述成型件从所述内模成型腔中脱离。
CN201911187266.0A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及高效脱模方法 Active CN110861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7266.0A CN110861247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及高效脱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7266.0A CN110861247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及高效脱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1247A CN110861247A (zh) 2020-03-06
CN110861247B true CN110861247B (zh) 2022-04-19

Family

ID=69656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7266.0A Active CN110861247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及高效脱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6124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49A (zh) * 1993-12-17 1995-11-22 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制作模具和可由该模具得到的部件的方法
JP2001062554A (ja) * 1999-08-26 2001-03-13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金属射出成形用金型および金属射出成形装置
JP2006231600A (ja) * 2005-02-23 2006-09-07 Hoya Corp プラスチック原料液注入装置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103249509A (zh) * 2010-12-13 2013-08-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真空铸造装置
CN207509568U (zh) * 2017-01-16 2018-06-19 安曼博珠宝控股有限公司 琥珀加工成型用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4311A (zh) * 2002-11-29 2004-06-16 陈特夫 自渗脱模剂的钢模
JP3808080B2 (ja) * 2004-03-30 2006-08-09 ムネカタ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の成形方法
CN206317207U (zh) * 2016-12-29 2017-07-11 兰州新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浇注成型的石膏墙板模具
CN208558140U (zh) * 2018-06-14 2019-03-01 成都万顺达模具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8513599U (zh) * 2018-07-24 2019-02-19 云南天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脱模的电机壳消失模模具
CN110435099A (zh) * 2019-08-05 2019-11-12 义乌市拓一斯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脱模的工艺品模具及其脱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49A (zh) * 1993-12-17 1995-11-22 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制作模具和可由该模具得到的部件的方法
JP2001062554A (ja) * 1999-08-26 2001-03-13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金属射出成形用金型および金属射出成形装置
JP2006231600A (ja) * 2005-02-23 2006-09-07 Hoya Corp プラスチック原料液注入装置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103249509A (zh) * 2010-12-13 2013-08-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真空铸造装置
CN207509568U (zh) * 2017-01-16 2018-06-19 安曼博珠宝控股有限公司 琥珀加工成型用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1247A (zh) 2020-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33819B2 (en) Mold and molding method
CN211135494U (zh) 一种脱模翻转装置
JPH0146283B2 (zh)
CN110861247B (zh) 一种高效脱模装置及高效脱模方法
US9849609B2 (en) Mold for building coating products and plant for manufacturing such coating products
KR20110057194A (ko) 블록 몰드 및 방법
PL166270B1 (pl) Urzadzenie do formowania bloków z mieszanki betonowej PL
CN104742248A (zh) 一种带底座的混凝土筒形制品生产方法
JPH06509290A (ja) 建築用ブロックをプラスター等の水硬性バインダ、砂等の不活性フィラー及び水から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1409216B1 (en) Concrete casting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oncrete articles
CN115921782A (zh) 一种双面模具的v法造型方法
CN213829570U (zh) 一种耐火砖生产用斜芯子
RU2631785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еталлополимерных формообразующих поверхностей матриц и пуансонов пресс-форм
CN110090920B (zh) 蒸汽轮机外缸铸造用消失模的起模方法
CN217703862U (zh) 铸造模具及电熔砖砂型结构
CN208100886U (zh) 一种复合材料的浇注装置
CN113857428B (zh) 一种筋板模具
TW202000411A (zh) 預製構件模具
CN105500496A (zh) 一种空心楼盖板的制造方法
CN214517441U (zh) 一种模具的砂芯
CN218576876U (zh) 一种盖板壳体注塑模多浇口结构
CN211105295U (zh) 模板推出式模具结构
CN205997238U (zh) 模具
CN111390124A (zh) 一种稳定型法兰砂芯铸造模具装置
SU1073101A1 (ru) Объемна опалубка дл формовани изделий с наклонными стенкам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