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0022A - 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0022A
CN110850022A CN201911191517.2A CN201911191517A CN110850022A CN 110850022 A CN110850022 A CN 110850022A CN 201911191517 A CN201911191517 A CN 201911191517A CN 110850022 A CN110850022 A CN 110850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methanol
taking
thi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15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吉祥
刘青
罗天军
薛静
杨玉兰
伍朝平
王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CH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GUIZHOU PROV
Original Assignee
YUANCH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GUIZHOU PRO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CH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GUIZHOU PROV filed Critical YUANCH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GUIZHOU PROV
Priority to CN2019111915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500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50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00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90Plate chromatography, e.g. thin layer or paper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75Evaluation, i.e. decoding of the signal into analytical information
    • G01N30/8679Target compound analysis, i.e. whereby a limited number of peaks is analys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2030/042Standards
    • G01N2030/047Standards extern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组合物中栀子、黄芪、白花蛇舌草、麦冬、苦木五种药材有效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对栀子、黄芪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检测,该检测方法通过方法学考察,具有专属性强、耐用性好、良好的回收率等效果,能有效的检测产品质量情况,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检测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产品为双冬胶囊,为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产品由栀子240g、黄芪240g、白花蛇舌草216g、麦冬216g、苦木144g、冬葵果216g组成,其制备方法为:以上六味,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药渣备用;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备用;黄芪、冬葵果、麦冬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1.15,加入乙醇是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与上述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醇提稠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用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双冬胶囊收载于YBZ00692012,标准中原有项目为:性状;栀子、黄芪、白花蛇舌草、麦冬、苦木薄层鉴别;检查;含量测定项目为栀子中栀子苷的测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缺陷,如:鉴别(1)为原标准收载方中栀子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取样量较大且点样后斑点Rf值偏小,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鉴别(2)为原标准收载方中黄芪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点样后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鉴别(3)为原标准收载方中白花蛇舌草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取样量较大,展开剂极性较大且主斑点较少,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鉴别(4)为原标准收载方中麦冬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点样量较小导致主斑点不明显,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鉴别(5)为原标准收载方中苦木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取样量较大,展开剂极性较大且主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6)栀子含量测定为原标准收载,由于原标准提取溶剂为甲醇超声提取20分钟,提取效率较低;(7)未对黄芪进行含量检测。
现有技术中记载的双冬胶囊鉴别方法研究(亚太传统医药第11卷第17期2015年9月),此文献中记载的技术也是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文献公开了栀子的TCL鉴别、黄芪的TCL鉴别、麦冬的TCL鉴别、苦木的TCL鉴别,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取样量较大且点样后斑点Rf值偏小,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鉴别(2)为原标准收载方中黄芪的薄层鉴别,该方法点样后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3)未对白花蛇舌草进行薄层鉴别,不利于质量的控制;(4)麦冬的薄层鉴别方法点样量较小导致主斑点不明显,且未预平衡点样后薄层板,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5)苦木方法取样量较大,展开剂极性较大且主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6)未对栀子、黄芪进行含量检测。
申请号CN201210374114.3,发明名称:一种治疗下尿路感染胶囊的检测方法,公开了栀子的TCL鉴别、黄芪的TCL鉴别、麦冬的TCL鉴别、苦木的TCL鉴别,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取样量较大且点样后斑点Rf值偏小,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对黄芪的薄层鉴别,该方法点样后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3)对白花蛇舌草进行薄层鉴别,展开剂极性较大且主斑点较少,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4)麦冬的薄层鉴别方法点样量较小导致主斑点不明显,且未预平衡点样后薄层板,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5)苦木方法取样量较大,展开剂极性较大且主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6)未对黄芪进行含量检测,不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本发明团队对双冬胶囊原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研发、考察,建立了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建立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具体步骤为:所述药物组合物由栀子240g、黄芪240g、白花蛇舌草216g、麦冬216g、苦木144g、冬葵果216g组成,其制备方法为:以上六味,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药渣备用;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备用;黄芪、冬葵果、麦冬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1.15,加入乙醇是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与上述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醇提稠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用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组合物中栀子、黄芪、白花蛇舌草、麦冬、苦木五种药材有效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对栀子、黄芪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检测。
本发明所述对栀子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1g,加40~75%的甲醇15~25ml,超声处理30~5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0.5g,加40~75%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比例为7∶3∶3∶0.2的三氯甲烷-乙腈-甲醇-浓氨试液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254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本发明所述对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5g,加水15~45ml,超声处理10~20分钟,水溶液连同残渣一起移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洗涤2~4次,每次15~25ml,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4次,每次15~25ml,分取正丁醇液,水液备用,用氨试液洗涤1~3次,每次15~25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并用硅胶拌样,硅胶规格:100-200目,1~2g,装于硅胶柱上,硅胶柱规格:200-300目,5g,内径10~15mm,用比例为9:1的三氯甲烷-甲醇1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15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2g,加甲醇15~25ml,加热回流0.5~1.5小时,滤过,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4∶7∶2三氯甲烷-甲醇-水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或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或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本发明所述对白花蛇舌草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2.5g,加乙醇30~50ml,加热回流30~50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1~4ml,加热回流0.5~1.5小时后浓缩至5ml,加水15~25ml,用60~90℃的石油醚20~4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40∶1的三氯甲烷-丙酮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本发明所述对麦冬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为:取黄芪定性鉴别下备用水液,浓缩至20ml,加盐酸1~3ml,加热回流0.5~1.5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1~3次,每次15~25ml,分取三氯甲烷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乙醇15~25ml,加热回流0.5~1.5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4次,每次15~25ml,弃去正丁醇液,水液加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4∶1的三氯甲烷-丙酮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本发明所述对苦木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2.5g,研细,加甲醇15~45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木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20∶1的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本发明所述对栀子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为:
栀子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14∶86∶0.2的乙腈-水-冰醋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0.1g置25ml量瓶中,加50~70%甲醇20ml,以功率250W、频率40kHz超声处理15~25分钟,放冷,加6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不得少于2.5mg。
本发明所述对黄芪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为:
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40∶60的乙腈-水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2.0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50~70%甲醇15~35ml,称定重量,水浴加热回流0.5~1.5小时,放冷,用50~7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50~7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1~3次,每次10~20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正丁醇的量分别为:15ml、15ml、15ml、10ml,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移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22H22O10)计,不得少于0.05mg。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对黄芪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为:
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40∶60的乙腈-水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2.0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60%甲醇25ml,称定重量,水浴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6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6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2次,每次15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正丁醇的量分别为:15ml、15ml、15ml、10ml,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移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22H22O10)计,不得少于0.05mg。
本发明所述检测方法具体步骤为:
鉴别:(1)取本品内容物1g,加50%甲醇2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0.5g,加50%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比例为7∶3∶3∶0.2的三氯甲烷-乙腈-甲醇-浓氨试液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254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内容物5g,加水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水溶液连同残渣一起移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洗涤3次,每次20ml,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分取正丁醇液,水液备用,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并用硅胶拌样,硅胶规格为100-200目,1~2g,装于硅胶柱上,硅胶柱规格:200-300目,5g,内径10~15mm,用比例为9:1的三氯甲烷-甲醇1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15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2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4∶7∶2三氯甲烷-甲醇-水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365nm日光或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或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3)取本品内容物2.5g,加乙醇40ml,加热回流40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2ml,加热回流1小时后浓缩至5ml,加水20ml,用60~90℃的石油醚3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40∶1三氯甲烷-丙酮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4)取[鉴别](2)项下备用水液,浓缩至2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分取三氯甲烷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弃去正丁醇液,水液加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4∶1的三氯甲烷-丙酮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5)取本品内容物2.5g,研细,加甲醇3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木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20∶1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含量测定栀子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14∶86∶0.2的乙腈-水-冰醋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0.1g置25ml量瓶中,加60%甲醇适量,以功率250W,频率40kHz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加6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不得少于2.5mg;
黄芪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40∶60的乙腈-水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2.0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60%甲醇25ml,称定重量,水浴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6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6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2次,每次15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正丁醇每次的量为别为15ml、15ml、15ml、10ml,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移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22H22O10)计,不得少于0.05mg。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的问题:
1、双冬胶囊收载于YBZ00692012,标准中原有项目为:性状;栀子、黄芪、白花蛇舌草、麦冬、苦木薄层鉴别;检查;含量测定项目为栀子中栀子苷的测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缺陷,如:鉴别(1)为原标准收载方中栀子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取样量较大且点样后斑点Rf值偏小,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鉴别(2)为原标准收载方中黄芪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点样后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鉴别(3)为原标准收载方中白花蛇舌草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取样量较大,展开剂极性较大且主斑点较少,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鉴别(4)为原标准收载方中麦冬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点样量较小导致主斑点不明显,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鉴别(5)为原标准收载方中苦木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取样量较大,展开剂极性较大且主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6)栀子含量测定为原标准收载,由于原标准提取溶剂为甲醇超声提取20分钟,提取效率较低;(7)未对黄芪进行含量检测。
2、现有技术中记载的双冬胶囊鉴别方法研究(亚太传统医药第11卷第17期2015年9月),此文献中记载的技术也是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文献公开了栀子的TCL鉴别、黄芪的TCL鉴别、麦冬的TCL鉴别、苦木的TCL鉴别,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取样量较大且点样后斑点Rf值偏小,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鉴别(2)为原标准收载方中黄芪的薄层鉴别,该方法点样后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3)未对白花蛇舌草进行薄层鉴别,不利于质量的控制;(4)麦冬的薄层鉴别方法点样量较小导致主斑点不明显,且未预平衡点样后薄层板,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5)苦木方法取样量较大,展开剂极性较大且主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6)未对栀子、黄芪进行含量检测。
3、申请号CN201210374114.3,发明名称:一种治疗下尿路感染胶囊的检测方法,公开了栀子的TCL鉴别、黄芪的TCL鉴别、麦冬的TCL鉴别、苦木的TCL鉴别,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取样量较大且点样后斑点Rf值偏小,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对黄芪的薄层鉴别,该方法点样后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3)对白花蛇舌草进行薄层鉴别,展开剂极性较大且主斑点较少,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4)麦冬的薄层鉴别方法点样量较小导致主斑点不明显,且未预平衡点样后薄层板,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5)苦木方法取样量较大,展开剂极性较大且主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6)未对黄芪进行含量检测,不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对栀子的检测方法进行专属性考察,结果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且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表明此方法专属性强。
2、对栀子的检测方法进行耐用性考察,在不同薄层板、温度、湿度下考察,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表明此方法耐用性好。
3、对黄芪的检测方法进行专属性考察,结果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且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表明此方法专属性强。
4、对黄芪的检测方法进行耐用性考察,在不同薄层板、温度、湿度下考察,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表明此方法耐用性好。
5、对白花蛇舌草的检测方法进行专属性考察,结果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且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表明此方法专属性强。
6、对白花蛇舌草的检测方法进行耐用性考察,在不同薄层板、温度、湿度下考察,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表明此方法耐用性好。
7、对麦冬的检测方法进行专属性考察,结果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且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表明此方法专属性强。
8、对麦冬的检测方法进行耐用性考察,在不同薄层板、温度、湿度下考察,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表明此方法耐用性好。
9、对苦木的检测方法进行专属性考察,结果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且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表明此方法专属性强。
10、对苦木的检测方法进行耐用性考察,在不同薄层板、温度、湿度下考察,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表明此方法耐用性好。
11、对栀子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线性考察,栀子苷在0.3μg~2.4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12、对栀子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精密度考察,RSD为0.40%,说明有良好的精密度。
13、对栀子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重复性试验,RSD为1.22%,说明有良好的重复性。
14、对栀子含量测定方法进行回收率试验,栀子苷的回收率为108.88%,RSD为0.6%,说明本法有良好的回收率。
15、对栀子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专属性考察,样品溶液色谱在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有相应的色谱峰,且阴性无干扰。
16、对栀子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耐用性考察,通过对样品提取方法的选择,超声提取含量及索氏回流提取6小时无本质差异,故选择超声提取;通过对样品提取溶剂的选择,说明本品采用60%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含量提取更完全;通过对样品提取时间影响的考察,优选超声提取20分钟就完全提取;通过对不同品牌柱子的影响考察,结果表明不同品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对含量测定无影响;通过对样品稳定性试验,RSD为0.47%,表明方法稳定性好。
17、对黄芪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线性考察,黄芪甲苷在1.20μg~3.2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18、对黄芪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精密度考察,RSD为1.05%,说明有良好的精密度。
19、对黄芪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重复性考察,RSD为0.88%,说明有良好的重复性。
20、对黄芪含量测定方法进行回收率试验,黄芪甲苷的回收率为101.89%,RSD为1.9%,说明本法有良好的回收率。
21、对黄芪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专属性考察,样品溶液色谱在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有相应的色谱峰,且阴性无干扰,说明本方法专属性强。
22、对黄芪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耐用性考察,通过对样品提取溶剂的选择,明确了优先采用60%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含量提取更完全;通过对样品提取方法的选择考察,回流提取含量、超声提取含量及索氏回流提取含量差异不大,明确了优选加热回流提取更完全;通过对样品提取时间影响考察,明确了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更完全,故优先选择提取时间为1小时;通过对不同品牌柱子的影响考察,结果表明不同品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对含量测定无影响;通过对样品稳定性试验,RSD为1.21%,表明方法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专属性验证图(双冬胶囊中栀子鉴别方法)
图2耐用性-薄层板验证图(双冬胶囊中栀子鉴别方法)
图3耐用性-温度验证图(双冬胶囊中栀子鉴别方法)
图4耐用性-湿度验证图(双冬胶囊中栀子鉴别方法)
图5专属性验证图(双冬胶囊中黄芪鉴别方法)
图6耐用性-薄层板验证图(双冬胶囊中黄芪鉴别方法)
图7耐用性-温度验证图(双冬胶囊中黄芪鉴别方法)
图8耐用性-湿度验证图(双冬胶囊中黄芪鉴别方法)
图9专属性验证图(双冬胶囊中白花蛇舌草鉴别方法)
图10耐用性-薄层板验证图(双冬胶囊中白花蛇舌草鉴别方法)
图11耐用性-温度验证图(双冬胶囊中白花蛇舌草鉴别方法)
图12耐用性-湿度验证图(双冬胶囊中白花蛇舌草鉴别方法)
图13专属性验证图(双冬胶囊中麦冬鉴别方法)
图14耐用性-薄层板验证图(双冬胶囊中麦冬鉴别方法)
图15耐用性-温度验证图(双冬胶囊中麦冬鉴别方法)
图16耐用性-湿度验证图(双冬胶囊中麦冬鉴别方法)
图17专属性验证图(双冬胶囊中苦木鉴别方法)
图18耐用性-薄层板验证图(双冬胶囊中苦木鉴别方法)
图19耐用性-温度验证图(双冬胶囊中苦木鉴别方法)
图20耐用性-湿度验证图(双冬胶囊中苦木鉴别方法)
图21栀子苷对照品图谱(双冬胶囊中栀子含量检测方法)
图22样品图谱(双冬胶囊中栀子含量检测方法)
图23栀子苷标准曲线[X轴为进样量(μg)、Y轴为峰面积]-(双冬胶囊中栀子含量检测方法)
图24-图29回收率试验色图谱(双冬胶囊中栀子含量检测方法)
图30专属性色谱图(双冬胶囊中栀子含量检测方法)
图31黄芪甲苷对照品图谱(双冬胶囊中黄芪含量检测方法)
图32样品图谱(双冬胶囊中黄芪含量检测方法)
图33黄芪甲苷标准曲线[X轴为进样量(μg)、Y轴为峰面积]-(双冬胶囊中黄芪含量检测方法)
图34-图39线性考察色谱图(双冬胶囊中黄芪含量检测方法)
图40-图45精密度试验色谱图(双冬胶囊中黄芪含量检测方法)
图46-图51重复性试验色谱图(双冬胶囊中黄芪含量检测方法)
图52-图57回收率试验色谱图(双冬胶囊中黄芪含量检测方法)
图58专属性试验色谱图(双冬胶囊中黄芪含量检测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处方】栀子240g 黄芪240g 白花蛇舌草216g
麦冬216g 苦木144g 冬葵果216g
【制法】以上六味,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药渣备用;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的稠膏,备用。黄芪、冬葵果、麦冬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加入乙醇是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的稠膏,与上述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醇提稠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用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鉴别】(1)取本品内容物1g,加50%甲醇2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0.5g,加50%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腈-甲醇-浓氨试液(7∶3∶3∶0.2)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内容物5g,加水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水溶液连同残渣一起移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洗涤3次,每次20ml,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分取正丁醇液(水液备用),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并用硅胶(100-200目,1~2g)拌样,装于硅胶柱(200-300目,5g,内径10~15mm)上,用三氯甲烷-甲醇(9:1)1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15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2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4∶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或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或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3)取本品内容物2.5g,加乙醇40ml,加热回流40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2ml,加热回流1小时后浓缩至5ml,加水20ml,用石油醚(60~90℃)3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0∶1)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4)取[鉴别](2)项下备用水液,浓缩至2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分取三氯甲烷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弃去正丁醇液,水液加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1)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5)取本品内容物2.5g,研细,加甲醇3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木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0∶1)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含量测定】栀子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冰醋酸(14∶86∶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0.1g置25ml量瓶中,加6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20分钟,放冷,加6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不得少于2.5mg。
黄芪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2.0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60%甲醇25ml,称定重量,水浴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6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6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2次,每次15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15,15,15,10ml),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移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22H22O10)计,不得少于0.05mg。
【功能与主治】清热通淋,益气养阴。用于减轻或缓减急性轻中度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下焦湿热兼气阴两虚证出现的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尿黄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疗程为14天。
【注意】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口苦、口干、咽痛、轻度腹泻、大便黄稀等;少数患者用药期间可出现转氨酶(ALT、AST)轻度升高。
【规格】每粒装0.3g
【贮藏】密封。
实施例2
【处方】栀子240g 黄芪240g 白花蛇舌草216g
麦冬216g 苦木144g 冬葵果216g
【制法】以上六味,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药渣备用;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的稠膏,备用。黄芪、冬葵果、麦冬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加入乙醇是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的稠膏,与上述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醇提稠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用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鉴别】(1)取本品内容物1g,加40%甲醇1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0.5g,加40~75%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腈-甲醇-浓氨试液(7∶3∶3∶0.2)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内容物5g,加水15ml,超声处理10分钟,水溶液连同残渣一起移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洗涤2次,每次15ml,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分取正丁醇液(水液备用),用氨试液洗涤1次,每次15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并用硅胶(100-200目,1~2g)拌样,装于硅胶柱(200-300目,5g,内径10~15mm)上,用三氯甲烷-甲醇(9:1)1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15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2g,加甲醇15ml,加热回流0.5小时,滤过,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4∶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或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或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3)取本品内容物2.5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1ml,加热回流0.5小时后浓缩至5ml,加水15ml,用石油醚(60~90℃)2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0∶1)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4)取[鉴别](2)项下备用水液,浓缩至2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0.5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1次,每次15ml,分取三氯甲烷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0.5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弃去正丁醇液,水液加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1)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5)取本品内容物2.5g,研细,加甲醇15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木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0∶1)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含量测定】栀子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冰醋酸(14∶86∶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0.1g置25ml量瓶中,加50%甲醇2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15分钟,放冷,加6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不得少于2.5mg。
黄芪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2.0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15ml,称定重量,水浴加热回流0.5小时,放冷,用50~7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5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1次,每次10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15ml,15ml,15ml,10ml),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移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22H22O10)计,不得少于0.05mg。
【功能与主治】清热通淋,益气养阴。用于减轻或缓减急性轻中度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下焦湿热兼气阴两虚证出现的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尿黄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疗程为14天。
【注意】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口苦、口干、咽痛、轻度腹泻、大便黄稀等;少数患者用药期间可出现转氨酶(ALT、AST)轻度升高。
【规格】每粒装0.3g
【贮藏】密封。
实施例3
【处方】栀子240g 黄芪240g 白花蛇舌草216g
麦冬216g 苦木144g 冬葵果216g
【制法】以上六味,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药渣备用;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的稠膏,备用。黄芪、冬葵果、麦冬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加入乙醇是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的稠膏,与上述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醇提稠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用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鉴别】(1)取本品内容物1g,加75%甲醇25ml,超声处理5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0.5g,加75%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腈-甲醇-浓氨试液(7∶3∶3∶0.2)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内容物5g,加水45ml,超声处理20分钟,水溶液连同残渣一起移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洗涤4次,每次25ml,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25ml,分取正丁醇液(水液备用),用氨试液洗涤3次,每次25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并用硅胶(100-200目,1~2g)拌样,装于硅胶柱(200-300目,5g,内径10~15mm)上,用三氯甲烷-甲醇(9:1)1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15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2g,加甲醇25ml,加热回流1.5小时,滤过,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4∶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或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或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3)取本品内容物2.5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50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4ml,加热回流1.5小时后浓缩至5ml,加水25ml,用石油醚(60~90℃)4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0∶1)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4)取[鉴别](2)项下备用水液,浓缩至20ml,加盐酸3ml,加热回流1.5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25ml,分取三氯甲烷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5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25ml,弃去正丁醇液,水液加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1)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5)取本品内容物2.5g,研细,加甲醇45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木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0∶1)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含量测定】栀子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冰醋酸(14∶86∶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0.1g置25ml量瓶中,加70%甲醇2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25分钟,放冷,加6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不得少于2.5mg。
黄芪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2.0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35ml,称定重量,水浴加热回流1.5小时,放冷,用7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7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3次,每次20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15ml,15ml,15ml,10ml),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移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22H22O10)计,不得少于0.05mg。
【功能与主治】清热通淋,益气养阴。用于减轻或缓减急性轻中度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下焦湿热兼气阴两虚证出现的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尿黄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疗程为14天。
【注意】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口苦、口干、咽痛、轻度腹泻、大便黄稀等;少数患者用药期间可出现转氨酶(ALT、AST)轻度升高。
【规格】每粒装0.3g
【贮藏】密封。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可行性,发明人进行了以下试验:
实验例
双冬胶囊收载于YBZ00692012,标准中原有项目为:性状;栀子、黄芪、白花蛇舌草、麦冬、苦木薄层鉴别;检查;含量测定项目为栀子中栀子苷的测定;根据提高质量标准要求,拟对原标准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修订及增加黄芪含量测定。经实验研究对本品质量标准提出增修订草案,增修订内容实验依据如下。
1、名称无修订。
中文名:双冬胶囊
汉语拼音:Shuangdong Jiaonang2、处方无修订。
栀子240g 黄芪240g 白花蛇舌草216g
麦冬216g 苦木144g 冬葵果216g3、制法无修订。
以上六味,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药渣备用;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的稠膏,备用。黄芪、冬葵果、麦冬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的稠膏,与上述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醇提稠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用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4、性状无修订。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和粉末;味微苦。
5、鉴别
5.1鉴别(1)为原标准收载方中栀子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取样量较大且点样后斑点Rf值偏小,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故在此,对本鉴别进行了修订,修订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1g,加50%甲醇2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0.5g,加50%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腈-甲醇-浓氨试液(7∶3∶3∶0.2)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按要求,对此鉴别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经过方法学验证,该薄层鉴别方法斑点清晰,分离好,重现好,且阴性无干扰。
鉴别(1)方法学验证如下:
5.1.1、试剂与试药
双冬胶囊由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栀子对照药材(986-931)、栀子苷(110749-201115)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硅胶GF254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生产的硅胶GF254薄层板及自制硅胶GF254薄层板;试剂:乙腈、三氯甲烷、氨水、甲醇均为分析纯;
5.1.2、专属性
取双冬胶囊、栀子对照药材及缺栀子阴性样品,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点样、展开、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且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见图1。
5.1.3、耐用性
5.1.3.1、薄层板: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F254自制板和硅胶GF254预制板,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2。
5.1.3.2、温度: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F254预制板,于低温4℃和室温25℃下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3。
5.1.3.3、湿度: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F254预制板,分别于高湿75%和低湿25%下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4。
5.2鉴别(2)为原标准收载方中黄芪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点样后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故在此,对本鉴别进行了修订,修订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5g,加水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水溶液连同残渣一起移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洗涤3次,每次20ml,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分取正丁醇液(水液备用),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并用硅胶(100-200目,1~2g)拌样,装于硅胶柱(200-300目,5g,内径10~15mm)上,用三氯甲烷-甲醇(9:1)1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15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2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4∶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或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或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按要求,对此鉴别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经过方法学验证,该薄层鉴别方法斑点清晰,分离好,重现好,且阴性无干扰。
鉴别(2)方法学验证如下:
5.2.1、试剂与试药
双冬胶囊由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黄芪对照药材(120974-200609)、黄芪甲苷(110781-200613)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硅胶G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生产的硅胶G薄层板及自制硅胶G薄层板;试剂:乙醚、三氯甲烷、正丁醇、甲醇、氨水均为分析纯;
5.2.2、专属性
取双冬胶囊、黄芪甲苷对照药材及缺黄芪阴性样品,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点样、展开、显色,分别置日光或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且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见图5。
5.2.3、耐用性
5.2.3.1、薄层板: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自制板和硅胶G预制板,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6。
5.2.3.2、温度: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预制板,于低温4℃和室温25℃下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7。
5.2.3.3、湿度: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预制板,分别于高湿75%和低湿25%下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8。
5.3鉴别(3)为原标准收载方中白花蛇舌草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取样量较大,展开剂极性较大且主斑点较少,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故在此,对本鉴别进行了修订,修订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2.5g,加乙醇40ml,加热回流40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2ml,加热回流1小时后浓缩至5ml,加水20ml,用石油醚(60~90℃)3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0:1)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按要求,对此鉴别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经过方法学验证,该薄层鉴别方法斑点清晰,分离好,重现好,且阴性无干扰。
鉴别(3)方法学验证如下:
5.3.1、试剂与试药
双冬胶囊由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121183-201404)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硅胶G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生产的硅胶G薄层板及自制硅胶G薄层板;试剂:盐酸、三氯甲烷、丙酮、乙醇均为分析纯;
5.3.2、专属性
取双冬胶囊、缺白花蛇舌草阴性样品,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取供试品溶液、阴性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点样、展开、显色,置日光下检视,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且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见图9。
5.3.3、耐用性
5.3.3.1、薄层板: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样品、阴性样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自制板和硅胶G预制板,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10。
5.3.3.2、温度: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样品、阴性样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预制板,于低温4℃和室温25℃下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11。
5.3.3.3、湿度: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样品、阴性样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预制板,分别于高湿75%和低湿25%下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12。
5.4鉴别(4)为原标准收载方中麦冬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点样量较小导致主斑点不明显,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故在此,对本鉴别进行了修订,修订方法为:取[鉴别](2)项下备用水液,浓缩至2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分取三氯甲烷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弃去正丁醇液,水液加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1)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按要求,对此鉴别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经过方法学验证,该薄层鉴别方法斑点清晰,分离好,重现好,且阴性无干扰。
鉴别(4)方法学验证如下:
5.4.1、试剂与试药
双冬胶囊由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麦冬对照药材(121013-201310)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硅胶G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生产的硅胶G薄层板及自制硅胶G薄层板;试剂:正丁醇、三氯甲烷、盐酸、丙酮均为分析纯;
5.4.2、专属性
取双冬胶囊、麦冬对照药材及缺麦冬阴性样品,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点样、展开、显色,置日光下检视,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且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见图13。
5.4.3、耐用性
5.4.3.1、薄层板: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自制板和硅胶G预制板,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14。
5.4.3.2、温度: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预制板,于低温4℃和室温25℃下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15。
5.4.3.3、湿度: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预制板,分别于高湿75%和低湿25%下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16。
5.5鉴别(5)为原标准收载方中苦木的薄层鉴别,原标准收载方法取样量较大,展开剂极性较大且主斑点较模糊,影响检验结果的判断,故在此,对本鉴别进行了修订,修订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2.5g,研细,加甲醇3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木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0:1)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按要求,对此鉴别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经过方法学验证,该薄层鉴别方法斑点清晰,分离好,重现好,且阴性无干扰。
鉴别(5)方法学验证如下:
5.5.1、试剂与试药
双冬胶囊由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苦木对照药材(121017-201305)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硅胶G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生产的硅胶G薄层板及自制硅胶G薄层板;试剂: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均为分析纯;
5.5.2、专属性
取双冬胶囊、缺苦木阴性样品,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及阴性供试品溶液,分别取供试品溶液、阴性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点样、展开、置紫外光灯(365)下检视,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且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见图17。
5.5.3、耐用性
5.5.3.1、薄层板: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样品、阴性样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自制板和硅胶G预制板,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18。
5.5.3.2、温度: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样品、阴性样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预制板,于低温4℃和室温25℃下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19。
5.5.3.3、湿度: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取样品、阴性样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硅胶G预制板,分别于高湿75%和低湿25%下展开、显色后,结果斑点分离好,无干扰,见图20。
6、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在此并无修订。
6.1、重金属检查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一增补本附录ⅨE重金属检查法第二法检查。
取本品内容物4g,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1ml,使润湿,用低温加热至硫酸除尽后,加硝酸0.5ml,蒸干除尽氧化氮,放冷,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加水15ml,滴加氨试液至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微热溶解,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成25ml,得样品管(乙管)。另取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15ml,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2ml,再用水稀释成25ml,得标准管(甲管)。依法检查(《中国药典》一部第一增补本附录ⅨE重金属检查法),即得。检测结果六批样品溶液(乙管)显示的颜色浅于标准铅溶液颜色(甲管),说明本品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百万分之五,故不列入检测方法实施例1。结果见表1。
6.2、砷盐检查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F砷盐检查法第一法检查。
取本品内容物4g,加氢氧化钙0.5g,混匀,加水少量搅拌均匀,干燥,先用小火烧灼使炭化,在500~600℃炽灼至完全灰化,加盐酸5ml,水21ml,得样品管。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F砷盐检查法(第一法)],即得。检查结果六批样品所产生的砷斑颜色浅于标准砷斑颜色。说明本品砷盐含量均低于百万分之0.5,故不列入检测方法实施例1。结果见表1。
表1十批样品重金属、砷盐检查结果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181
7、含量测定
7.1、栀子栀子含量测定为原标准收载,由于原标准提取溶剂为甲醇超声提取20分钟,提取效率较低,本品栀子的提取工艺为60%乙醇提取后再用水煎煮,故在此我们对不同提取溶剂、不同提取时间比对,根据比较结果,对供试品溶液提取溶剂进行了修订,根据要求,对修订后的栀子含量测定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方法学验证如下:
7.1.1、仪器与试药
液相色谱仪:Dionex ΜLtimate 3000液相色谱仪;双冬胶囊由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栀子苷对照品(110749-201115)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试剂:乙腈为色谱醇、甲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
7.1.2、测定方法
7.1.2.1、色谱条件选择
(1)色谱柱:参照原标准及2010年版药典栀子含量测定,选择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柱子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柱子分离效果较好。
(2)流动相:参照原标准,采用乙腈-水-冰醋酸(14∶86∶0.2)为流动相,待测成分栀子苷及其他杂质可得到较好分离。
(3)检测波长:参照原标准及2010年版药典栀子苷含量测定,检测波长定为238nm。
(4)理论塔板数:根据不同柱子检测结果,同时参照2010年版药典栀子含量测定,暂定理论塔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7.1.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0.1g置25ml量瓶中,加6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20分钟,放冷,加6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7.1.2.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4mg的溶液,即得。
栀子苷对照品图谱见图21、样品图谱见图22。
7.1.3、方法验证
7.1.3.1、线性考察精密称取栀子苷对照品0.01001g至10ml量瓶得A液(1mg/ml);取2ml A液至10ml量瓶得B液(0.2mg/ml);分别取对照品B液,1ml、2ml、3ml、4ml、5ml至10ml量瓶中,再取对照品A液1.3ml、1.6ml至10ml量瓶中,分取15μL进样。记录色谱,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作图,计算回归方程为:A=13.408C+0.1229(r=0.9996),回归方程拟合过原点的直线方程为:A=13.408C;将一供试品溶液进样分析,所得峰面积分别代入上两式计算,相
对偏差为2.13%,故可认为标准曲线过原点,回归方程截距为零。由此含量测定可采用外标一点法计算。栀子苷在0.3μg~2.4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表2栀子苷线性关系考察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191
7.1.3.2、精密度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记录色谱,结果见表3,RSD为0.40%,说明有良好的精密度。
表3精密度试验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192
7.1.3.3、重复性试验取一样品按实施例1所述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记录色谱,计算,结果见表4,RSD为1.22%,说明有良好的重复性。
表4重复性试验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193
7.1.3.4、回收率试验采用加样回收,精密吸取已测定含量的样品0.05g(8.09mg/g),再加入栀子苷对照品适量,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5,回收率色图谱见图24-图29,栀子苷的回收率为108.88%,RSD为0.6%,说明本法有良好的回收率。
表5回收率试验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01
7.1.3.5、专属性
取双冬胶囊及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及阴性样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取对照品溶液、样品溶液、阴性样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样品溶液色谱在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有相应的色谱峰,且阴性无干扰,见专属性色谱图。
7.1.3.6、耐用性、
7.1.3.6.1、样品提取方法的选择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细,取三份,每份0.1g,精密称定,第一份置25ml量瓶中,加入适量甲醇,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加甲醇至刻度,过滤,取续滤液。第二份置圆底烧瓶中,加25ml甲醇,回流提取2小时,取出,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第三份加适量甲醇索氏提取6小时,浓缩至25ml,过滤,取续滤液;分别取上述三种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结果见表6,超声提取含量及索氏回流提取6小时无本质差异,故选择超声提取。
表6提取方法的选择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02
7.1.3.6.2、样品提取溶剂的选择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细,取5份,每份0.1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分别精密加入适量乙醇、甲醇、40%甲醇、60%甲醇、80%甲醇,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分别加入乙醇、甲醇、40%甲醇、60%甲醇、80%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取上述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结果见表7,说明本品采用60%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含量提取更完全。
表7提取溶剂的选择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03
7.1.3.6.3、样品提取时间影响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细,取3份,每份0.1g,精密称定,分别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60%甲醇,分别超声提取10、20、30、40分钟,取出,放冷,用6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分别取10μL续滤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含量,结果见表8,超声提取20分钟就完全提取,故选择提取时间为20分钟。
表8提取时间影响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11
提取方法确定为: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0.1g置25ml量瓶中,加6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20分钟,放冷,加6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7.1.3.6.4、不同品牌柱子的影响
采用不同品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柱子,分别测定了双冬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考察不同品牌的色谱柱的影响。含量测定结果见表9。结果表明不同品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对含量测定无影响。
表9不同品牌色谱柱的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12
7.1.3.6.5、样品稳定性试验
取双冬胶囊,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栀子苷峰面积,结果见表10。
表10样品稳定性试验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13
7.1.4、十批含量样品测定:结果表11。
表11 10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14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21
根据10批样品测定结果,暂订本品每粒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不得少于2.5mg。
7.2、黄芪含量测定
7.2.1、仪器与试药
液相色谱仪:DionexΜLtimate 3000液相色谱仪,蒸发光型号:DIKMA SEDEX 80;双冬胶囊批号为由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黄芪甲苷对照品(110781-200613)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试剂:甲醇、乙醚、正丁醇,氨水为分析纯。
7.2.2、测定方法
7.2.2.1、色谱条件选择
(1)色谱柱:参照2010年版药典黄芪含量测定,选择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柱子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柱子分离效果较好。
(2)流动相:参照2010年版药典,采用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待测成分黄芪甲苷及其他杂质可得到较好分离。
(3)检测波长:参照2010年版药典黄芪甲苷含量测定,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
(4)理论塔板数:根据不同柱子检测结果,同时参照2010年版药典黄芪含量测定,暂定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黄芪甲苷对照品色谱图见图31,样品色谱图见图32。
7.2.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2.0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60%甲醇25ml,称定重量,水浴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6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6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2次,每次15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15,15,15,10ml),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移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7.2.2.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即得。
7.2.3、方法验证
7.2.3.1、线性考察分别精密吸取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0.2000mg/ml)3ml、4ml、5ml、6ml、7ml、8ml、到10ml量瓶中,分取20μL进样,记录色谱,以峰面积(A)的常用对数为纵坐标,进样量(μg)的常用对数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图32),黄芪甲苷呈直线关系,得回归方程为:lgA=1.5143lgC+0.4885,γ=0.9991;黄芪甲苷在1.20μg~3.2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从图33可见,黄芪甲苷工作曲线不通过坐标原点,故采用外标两点法常用对数方程计算含量。线性考察色谱图见33-图39。
表12黄芪甲苷线性关系考察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22
7.2.3.2、精密度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记录色谱,结果见表13及精密度图谱,RSD为1.05%,说明有良好的精密度。精密度试验色谱图见图40-图45。
表13精密度试验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31
7.2.3.3、重复性试验取一样品按实施例1所述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记录色谱,计算,结果见表14及重复性图谱,RSD为0.88%,说明有良好的重复性。重复性试验色谱图见图46-图51。
表14重复性试验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32
7.2.3.4、回收率试验采用加样回收,精密吸取已测定含量的样品1.0g(0.20mg/g),再加入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按实施例1所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5及回收率图谱,黄芪甲苷的回收率为101.89%,RSD为1.9%,说明本法有良好的回收率。回收率试验色谱图见图52-图57。
表15回收率试验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33
7.2.3.5、专属性
取双冬胶囊及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及阴性样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分别取对照品溶液、样品溶液、阴性样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样品溶液色谱在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有相应的色谱峰,且阴性无干扰,见专属性色谱图58。
7.2.3.6、耐用性、
7.2.3.6.1、样品提取溶剂的选择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细,取6份,每份2.0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分别精密加入乙醇、甲醇、40%甲醇、60%甲醇、80%甲醇各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分别用乙醇、甲醇、40%甲醇、60%甲醇、70%甲醇、80%甲醇分别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用乙醇、甲醇、40%甲醇、60%甲醇、70%甲醇、80%甲醇10ml分别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两次,每次15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各15,15,15,10ml),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nm)过滤,即得。分别取上述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结果见表16,说明本品采用60%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含量提取更完全。
表16提取溶剂的选择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41
7.2.3.6.2、样品提取方法的选择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取三份,每份2.0g,精密称定,分别置具塞锥形瓶、圆底烧瓶、索式回流提取器中,精密加入60%甲醇25ml,其中第一份超声处理45分钟,第二份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第三份索式提取6小时,取出,放冷,用6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6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两次,每次15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各15,15,15,10ml),合并正丁醇液,然后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至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微孔滤膜(0.45nm)过滤,即得。分别取上述三种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结果见表17,回流提取含量、超声提取含量及索氏回流提取含量差异不大,故选择加热回流提取更完全。
表17提取方法的选择
7.2.3.6.3、样品提取时间影响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细,取4份,每份2.0g,精密称定,分别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60%甲醇25ml,分别加热回流1、2、4、6小时,取出,放冷,用6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6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两次,每次15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各15,15,15,10ml),合并正丁醇液,然后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nm)过滤,即得。分别取20μL上述溶液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计算含量,结果见表18,加热回流1小时提取更完全,故选择提取时间为1小时。
表18提取时间影响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43
提取方法确定为: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混匀,研细,取2.0g,精密称定,精密加60%甲醇25ml,称定重量,置圆底烧瓶中,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6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6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两次,每次15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各15,15,15,10ml),合并正丁醇液,然后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nm)过滤,即得。
7.2.3.6.4、不同品牌柱子的影响
采用不同品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柱子,分别测定了双冬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考察不同品牌的色谱柱的影响。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9。结果表明不同品牌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对含量测定无影响。
表19不同品牌色谱柱的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51
7.2.3.6.5、样品稳定性试验
取双冬胶囊,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黄芪甲苷峰面积,结果见表20。
表20样品稳定性试验
7.2.4、十批含量样品测定:结果见表21
表21十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2293681800000253
根据10批样品测定,暂订本品每粒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22H22O10)计,不得少于0.05mg。
8、功能与主治在此并无修订。
清热通淋,益气养阴。用于减轻或缓减急性轻中度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下焦湿热兼气阴两虚证出现的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尿黄等症状。
9、用法与用量无修订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疗程为14天。
10、注意无修订。
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口苦、口干、咽痛、轻度腹泻、大便黄稀等;少数患者用药期间可出现转氨酶(ALT、AST)轻度升高。
11、规格无修订。
每粒装0.3g
12、贮藏无修订。
密封。
13、参考资料
[1]国家药典委员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化工工业出版社.2010:231.
[2]国家药典委员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化工工业出版社.2010:283.
[3]张金红,周晶,吴志丽,王欣.HPLC-ELSD法测定黄芪及金芪降糖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01:26-29.
[4]唐露,李希,冯建安,杨华,易晓霞.HPLC-ELSD法测定舒络颗粒中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和人参皂苷Rb_1的含量[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11:964-967.
[5]张秋翠.脑络通胶囊中黄芪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改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03:138-139.
[6]蒲清荣,赵剑,颜章龙.优选胃炎颗粒中黄芪甲苷薄层色谱展开剂[J].西部医学,2008,04:847-848.
[7]林巧玲,肖志勇.乌鸡白凤颗粒中黄芪等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03:174-176+261.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出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栀子240g、黄芪240g、白花蛇舌草216g、麦冬216g、苦木144g、冬葵果216g组成,其制备方法为:以上六味,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药渣备用;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备用;黄芪、冬葵果、麦冬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0~1.15,加入乙醇是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后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与上述栀子、白花蛇舌草、苦木醇提稠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用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组合物中栀子、黄芪、白花蛇舌草、麦冬、苦木五种药材有效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对栀子、黄芪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量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栀子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1g,加40~75%的甲醇15~25ml,超声处理30~5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0.5g,加40~75%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比例为7∶3∶3∶0.2的三氯甲烷-乙腈-甲醇-浓氨试液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254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5g,加水15~45ml,超声处理10~20分钟,水溶液连同残渣一起移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洗涤2~4次,每次15~25ml,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4次,每次15~25ml,分取正丁醇液,水液备用,用氨试液洗涤1~3次,每次15~25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并用硅胶拌样,硅胶规格:100-200目,1~2g,装于硅胶柱上,硅胶柱规格:200-300目,5g,内径10~15mm,用比例为9:1的三氯甲烷-甲醇1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15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2g,加甲醇15~25ml,加热回流0.5~1.5小时,滤过,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4∶7∶2三氯甲烷-甲醇-水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或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或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白花蛇舌草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2.5g,加乙醇30~50ml,加热回流30~50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1~4ml,加热回流0.5~1.5小时后浓缩至5ml,加水15~25ml,用60~90℃的石油醚20~4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40∶1的三氯甲烷-丙酮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麦冬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为:取权利要求3项下备用水液,浓缩至20ml,加盐酸1~3ml,加热回流0.5~1.5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1~3次,每次15~25ml,分取三氯甲烷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乙醇15~25ml,加热回流0.5~1.5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4次,每次15~25ml,弃去正丁醇液,水液加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4∶1的三氯甲烷-丙酮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苦木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为:取本品内容物2.5g,研细,加甲醇15~45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木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20∶1的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栀子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为:
栀子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14∶86∶0.2的乙腈-水-冰醋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0.1g置25ml量瓶中,加50~70%甲醇20ml,以功率250W、频率40kHz超声处理15~25分钟,放冷,加6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不得少于2.5m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黄芪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为:
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40∶60的乙腈-水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2.0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50~70%甲醇15~35ml,称定重量,水浴加热回流0.5~1.5小时,放冷,用50~7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50~7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1~3次,每次10~20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正丁醇的量分别为:15ml、15ml、15ml、10ml,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移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22H22O10计,不得少于0.05mg。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黄芪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为:
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40∶60的乙腈-水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2.0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60%甲醇25ml,称定重量,水浴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6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6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2次,每次15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正丁醇的量分别为:15ml、15ml、15ml、10ml,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移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22H22O10计,不得少于0.05m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具体步骤为:
鉴别:(1)取本品内容物1g,加50%甲醇2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对照药材0.5g,加50%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比例为7∶3∶3∶0.2的三氯甲烷-乙腈-甲醇-浓氨试液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254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内容物5g,加水30ml,超声处理15分钟,水溶液连同残渣一起移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洗涤3次,每次20ml,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分取正丁醇液,水液备用,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并用硅胶拌样,硅胶规格为100-200目,1~2g,装于硅胶柱上,硅胶柱规格:200-300目,5g,内径10~15mm,用比例为9:1的三氯甲烷-甲醇1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150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2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蒸干,残渣加适量水使溶解,置分液漏斗中,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14∶7∶2三氯甲烷-甲醇-水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365nm日光或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或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3)取本品内容物2.5g,加乙醇40ml,加热回流40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2ml,加热回流1小时后浓缩至5ml,加水20ml,用60~90℃的石油醚3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花蛇舌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40∶1三氯甲烷-丙酮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4)取[鉴别](2)项下备用水液,浓缩至20ml,加盐酸1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分取三氯甲烷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弃去正丁醇液,水液加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4∶1的三氯甲烷-丙酮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5)取本品内容物2.5g,研细,加甲醇3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木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比例为20∶1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为展开剂,预平衡点样后的薄层板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含量测定栀子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14∶86∶0.2的乙腈-水-冰醋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0.1g置25ml量瓶中,加60%甲醇适量,以功率250W,频率40kHz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加6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粒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不得少于2.5mg;
黄芪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D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比例为40∶60的乙腈-水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塔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2.0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60%甲醇25ml,称定重量,水浴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60%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用60%甲醇10ml分次洗涤容器和滤纸,合并滤液与洗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转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洗涤2次,每次15ml;再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正丁醇每次的量为别为15ml、15ml、15ml、10ml,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15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移至5ml量瓶,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每粒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22H22O10计,不得少于0.05mg。
CN201911191517.2A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08500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1517.2A CN110850022A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1517.2A CN110850022A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0022A true CN110850022A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05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1517.2A Pending CN110850022A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5002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7443A (zh) * 2020-05-14 2020-07-31 延边大学 一种防治哮喘缓解期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15778997A (zh) * 2022-12-28 2023-03-14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芪蒡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3462A (zh) * 2000-07-14 2001-02-14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 黄芪甲苷在制备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CN101768201A (zh) * 2010-02-08 2010-07-07 苏州宝泽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齐墩果酸的制备方法
CN102973791A (zh) * 2012-12-20 2013-03-20 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6403A (zh) * 2012-10-07 2013-05-01 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下尿路感染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3675192A (zh) * 2013-12-24 2014-03-26 江西南昌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苦木消炎胶囊的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3462A (zh) * 2000-07-14 2001-02-14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 黄芪甲苷在制备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CN101768201A (zh) * 2010-02-08 2010-07-07 苏州宝泽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齐墩果酸的制备方法
CN103076403A (zh) * 2012-10-07 2013-05-01 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治疗下尿路感染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2973791A (zh) * 2012-12-20 2013-03-20 贵州远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75192A (zh) * 2013-12-24 2014-03-26 江西南昌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苦木消炎胶囊的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家药典委员会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30 June 2015,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徐小利 等: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补中益气丸(浓缩丸)中黄芪甲苷含量", 《中国药业》 *
薛静 等: "双冬胶囊鉴别方法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 *
陈培胜 等: "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环球中医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7443A (zh) * 2020-05-14 2020-07-31 延边大学 一种防治哮喘缓解期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15778997A (zh) * 2022-12-28 2023-03-14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芪蒡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CN115778997B (zh) * 2022-12-28 2023-10-27 江苏海洋大学 一种芪蒡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0070B (zh) 中药唐草片的检测方法
CN108562683B (zh) 一种韭根药物质量检测方法
CN107991425B (zh)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12587642B (zh) 一种保元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检测方法
CN111624271A (zh) 检测芍药甘草汤对应实物的液相色谱方法、标准指纹图谱和应用
CN102590212B (zh) 九味竺黄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1028388B (zh) 一种治疗眼疾近视及视疲劳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10850022A (zh) 一种用于双冬胶囊质量的检测方法
CN101966223A (zh) 一种复方扶芳藤制剂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
CN110118834B (zh) 一种用于痰喘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12773831A (zh) 一种芍药甘草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检测方法
CN114354831A (zh) 人参归脾丸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13390985B (zh) 一种麻黄汤物质基准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CN106728651B (zh) 一种香附四物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CN105816769A (zh) 贝芪益肺片及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CN100540037C (zh) 一种小儿清肺化痰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1987115A (zh) 玉屏风口服制剂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CN115963192A (zh) 一种筋骨痛消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0571755C (zh) 一种感冒清热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12710797B (zh) 一种用于止咳平喘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14544852A (zh) 一种改进的癃清胶囊质量检测方法
CN114113425A (zh)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鉴别芩连制剂中关黄柏替代黄柏入药的方法
CN113640452A (zh) 一种固本延龄丸的检测方法
CN113552276B (zh) 一种川芎茶调滴丸的检测方法
CN115201398B (zh) 一种搜山虎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