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6966A -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6966A
CN110846966A CN201911190649.3A CN201911190649A CN110846966A CN 110846966 A CN110846966 A CN 110846966A CN 201911190649 A CN201911190649 A CN 201911190649A CN 110846966 A CN110846966 A CN 110846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epage
asphalt
laid
pa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06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佟彦
李灿德
樊旭
陈帆
杨亮
刘睿迪
吴昊天
肖汉昭
张荣峰
王海全
李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Construction and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906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469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46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6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foundations from destructive influences of moisture, frost or vibr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7/00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 E01C7/0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 E01C7/18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of road-metal and bituminous binders
    • E01C7/26Coherent pavings made in situ made of road-metal and binders of road-metal and bituminous binders mixed with other materials, e.g. cement, rubber, leather, fib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路面铺设的技术领域,包括垫层、第一防渗部、基层、第二防渗部、路面层和加强组件,由于第一防渗部可避免垫层两侧的积水向基层渗透,并且基层内掺混有第一纤维材料,提高了基层的防渗水能力;此外,由于第二防渗部用于防止路面层积水渗入到基层中,并且面层内掺混的第二纤维材料可提高面层的防渗水能力,加强组件提高了基层和路面层的整体强度,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公路防水能力差,易渗水导致路面破坏的技术问题,路面上部及周边的积水难以向路面的内部渗透,对路面的保护作用更好,即使路面产生了微小裂缝,积水灌入裂缝内也不会向更深层次渗透,在车辆频繁行驶的压力下,裂缝也不容易扩散。

Description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路面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的字面含义是公用之路、公众交通之路,汽车、单车、人力车、马等众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早期的公路没有限制,大多是简易公路,后来不同公路有不同限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基础设施之一的公路事业也正迅猛的发展,社会对高品质、高服务性能的公路要求日益提高,行车的安全、舒适、快捷已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建设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量和大吨位车辆急剧增加,同时对公路的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多雨潮湿地区,由于路面的渗水能力较强,当路面出现微小裂缝时,在频繁的车辆行驶的压力所用下,裂缝非常容易快速扩大或者延伸,最终致使整个路面被破坏。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公路防水能力差,易渗水导致路面破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包括垫层、第一防渗部、基层、第二防渗部、路面层和加强组件;
所述第一防渗部铺设于所述垫层上,所述基层铺设于所述第一防渗部上,所述第一防渗部用于将所述垫层的积水和所述基层之间隔离,所述基层内掺混有第一纤维材料,所述第一纤维材料用于提高所述基层的防渗水能力;
所述第二防渗部铺设于所述基层上,所述路面层铺设于所述第二防渗部上,所述第二防渗部用于防止所述路面层积水渗入到所述基层中,所述面层内掺混有第二纤维材料,所述第二纤维材料用于提高所述面层的防渗水能力;
所述加强组件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基层内,另一端伸入到所述路面层内,所述加强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层和所述路面层连接,以提高所述基层和所述路面层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渗部包括第一沥青层、第一防渗膜、第二沥青层、第二防渗膜和第三沥青层;
所述第一沥青层、所述第一防渗膜、所述第二沥青层、所述第二防渗膜和所述第三沥青层依次铺设于所述垫层上,所述基层铺设于所述第三沥青层上;
所述第一防渗膜和所述第二防渗膜均设置为聚乙烯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垫层包括碎石层、沙砾层和石灰层;
所述沙砾层铺设于所述碎石层上,所述石灰层铺设于所述石灰层上,所述第一沥青层铺设于所述石灰层上;
所述碎石层、所述沙砾层和所述石灰层三者的粒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包括连接层和承载层;
所述承载层铺设于所述第一防渗部上,所述连接层铺设于所述连接层上,所述加强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层伸入到所述承载层内;
所述承载层包括由水泥、石灰、砂砾和第一纤维材料组成的混合物,所述连接层包括由水泥、沥青和第一纤维材料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路面层包括磨耗层和主面层;
所述主面层铺设于所述连接层上,所述磨耗层铺设于所述主面层上,所述加强组件远离所述基层的一端穿过所述主面层伸入到所述磨耗层内;
所述主面层包括由水泥、沥青和第二纤维材料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磨耗层包括由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第二纤维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磨耗层还包括阻燃剂;
所述阻燃剂设置为氢氧化铝,所述氢氧化铝的颗粒度设置为5000目,所述氢氧化铝的体积分数占比为1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原路面进行破碎,平整,压实,以形成地基面;
依次将碎石层、沙砾层和石灰层铺设于地基面上,以形成垫层,并对垫层进行平整,压实;
将第一防渗部铺设于压实后的垫层上;
将基层铺设于第一防渗部上;
将加强组件放置于所述基层上,对加强组件施加作用力,以使加强组件伸入到基层内;
使得第二防渗部穿过加强组件铺设于基层上;
将路面层铺设于第二防渗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将第一防渗部铺设于压实后的垫层上,包括:
将第一沥青层、第一防渗膜、第二沥青层、第二防渗膜和第三沥青层依次铺设于垫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将基层铺设于第一防渗部上,包括:
使水泥、石灰、砂砾和第一纤维材料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物;
将第一混合物铺设于第一防渗部上,以形成承载层;
将加强组件放置于承载层上;
对加强组件施加作用力,以使加强组件的一端伸入到承载层内;
使水泥、沥青和第一纤维材料混合均匀形成第二混合物;
将第二混合物铺设于承载层上,以形成连接层。
进一步的,所述将路面层铺设于第二防渗部上,包括:
使水泥、沥青和第二纤维材料混合均匀形成第三混合物;
将第三混合物铺设于第二防渗部上,以形成主面层;
使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第二纤维和阻燃剂混合均匀形成第四混合物;
将第四混合物铺设于主面层上,以形成磨耗层。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包括垫层、第一防渗部、基层、第二防渗部、路面层和加强组件;由于第一防渗部铺设于垫层上,基层铺设于第一防渗部上,第一防渗部可避免垫层两侧的积水向基层渗透,并且基层内掺混有第一纤维材料,第一纤维材料可增强基层自身的粘性,提高了基层的防渗水能力;此外,由于第二防渗部铺设于基层上,路面层铺设于第二防渗部上,第二防渗部用于防止路面层积水渗入到基层中,并且面层内掺混的第二纤维材料可提高面层的防渗水能力;加强组件的一端伸入到基层内,另一端伸入到路面层内,加强组件提高了基层和路面层的整体强度,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公路防水能力差,易渗水导致路面破坏的技术问题,路面上部及周边的积水难以向路面的内部渗透,对路面的保护作用更好,即使路面产生了微小裂缝,积水灌入裂缝内也不会向更深层次渗透,在车辆频繁行驶的压力下,裂缝也不容易扩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垫层;110-碎石层;120-沙砾层;130-石灰层;200-第一防渗部;210-第一沥青层;220-第一防渗膜;230-第二沥青层;240-第二防渗膜;250-第三沥青层;300-基层;310-连接层;320-承载层;400-第二防渗部;500-路面层;510-磨耗层;520-主面层;600-加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包括垫层100、第一防渗部200、基层300、第二防渗部400、路面层500和加强组件600;第一防渗部200铺设于垫层100上,基层300铺设于第一防渗部200上,第一防渗部200用于将垫层100的积水和基层300之间隔离,基层300内掺混有第一纤维材料,第一纤维材料用于提高基层300的防渗水能力;第二防渗部400铺设于基层300上,路面层500铺设于第二防渗部400上,第二防渗部400用于防止路面层500积水渗入到基层300中,面层内掺混有第二纤维材料,第二纤维材料用于提高面层的防渗水能力;加强组件600的一端伸入到基层300内,另一端伸入到路面层500内,加强组件600的两端分别与基层300和路面层500连接,以提高基层300和路面层500的整体强度。
具体的,垫层100、第一防渗部200、基层300、第二防渗部400和路面层500自下向上依次设置,第一防渗部200将垫层100和基层300之间隔离,第一防渗部200可防止垫层100和基层300之间的水分互相渗透;第二防渗部400将基层300和路面层500之间隔离,第二防渗部400可防止基层300和路面层500之间的水互相渗透;第一纤维材料可减小基层300自身内部的孔隙率,使得基层300自身内部的粘合性更好,水分不易逐步渗透,第二纤维材料的作用和第一纤维材料的作用相同,第一纤维材料和第二纤维材料可设置为多种,较佳的,第一纤维材料和第二纤维材料均设置为聚丙烯纤维,其中聚丙烯纤维的长度设置为9mm。加强组件600使得基层300和路面层500之间的结合效果更好,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的强度更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包括垫层100、第一防渗部200、基层300、第二防渗部400、路面层500和加强组件600;由于第一防渗部200铺设于垫层100上,基层300铺设于第一防渗部200上,第一防渗部200可避免垫层100两侧的积水向基层300渗透,并且基层300内掺混有第一纤维材料,第一纤维材料可增强基层300自身的粘性,提高了基层300的防渗水能力;此外,由于第二防渗部400铺设于基层300上,路面层500铺设于第二防渗部400上,第二防渗部400用于防止路面层500积水渗入到基层300中,并且面层内掺混的第二纤维材料可提高面层的防渗水能力;加强组件600的一端伸入到基层300内,另一端伸入到路面层500内,加强组件600提高了基层300和路面层500的整体强度,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公路防水能力差,易渗水导致路面破坏的技术问题,路面上部及周边的积水难以向路面的内部渗透,对路面的保护作用更好,即使路面产生了微小裂缝,积水灌入裂缝内也不会向更深层次渗透,在车辆频繁行驶的压力下,裂缝也不容易扩散。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中的第一防渗部200包括第一沥青层210、第一防渗膜220、第二沥青层230、第二防渗膜240和第三沥青层250;第一沥青层210、第一防渗膜220、第二沥青层230、第二防渗膜240和第三沥青层250依次铺设于垫层100上,基层300铺设于第三沥青层250上;第一防渗膜220和第二防渗膜240均设置为聚乙烯薄膜。
具体的,第一防渗膜220和第二防渗膜240均可设置为多层,第一沥青层210、第二沥青层230和第三沥青层250的厚度设置为相同,且三者的厚度不宜过后,较佳的,三者的厚度均不超过5mm,第一沥青层210、第二沥青层230和第三沥青层250一方面实现了第一防渗膜220与第二防渗膜240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便,通过第一沥青层210便于实现第一防渗部200与垫层100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三沥青层250便于实现第一防渗部200与基层300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垫层100包括碎石层110、沙砾层120和石灰层130;沙砾层120铺设于碎石层110上,石灰层130铺设于石灰层130上,第一沥青层210铺设于石灰层130上;碎石层110、沙砾层120和石灰层130三者的粒径依次减小。
具体的,可直接通过碎石机将原废旧路面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碎石可作为铺设碎石层110的原料,以降低碎石运输的代价,节约路面建造的成本,此外,碎石层110优先的选取为经过粉碎处理的建筑废弃物,如砖瓦、水泥墙、水泥柱等;沙砾层120设置为天然砂砾或者经过筛选的砂砾,石灰层130设置为经过焚化处理的石灰粉,由于碎石层110、沙砾层120和石灰层130三者的粒径依次减小,较小颗粒的沙砾可填充到碎石层110的缝隙中,类似的,石灰粉可填充到沙砾的缝隙或者间隙中,使得垫层100整体更加坚实。
进一步的,基层300包括连接层310和承载层320;承载层320铺设于第一防渗部200上,连接层310铺设于连接层310上,加强组件600的一端穿过连接层310伸入到承载层320内;承载层320包括由水泥、石灰、砂砾和第一纤维材料组成的混合物,连接层310包括由水泥、沥青和第一纤维材料组成的混合物。
具体的,承载层320铺设在第一防渗部200中的第三沥青层250上,加强组件60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防渗部400和连接层310伸入到承载层320一段距离,承载层320混合物的颗粒较为粗糙,承载层320主要起支撑和承重的作用,连接层310混合物的颗粒相对承载层320较为精细,且加入了沥青,使得连接层310的强度更高,第一纤维材料和第二纤维材料同时提高了连接层310和承载层320的防渗水能力。
进一步的,路面层500包括磨耗层510和主面层520;主面层520铺设于连接层310上,磨耗层510铺设于主面层520上,加强组件600远离基层300的一端穿过主面层520伸入到磨耗层510内;主面层520包括由水泥、沥青和第二纤维材料组成的混合物,磨耗层510包括由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第二纤维组成的混合物。
具体的,主面层520铺设在第二防渗部400上,且加强组件60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防渗部400和主面层520伸入到磨耗层510内,第一纤维材料和第二纤维材料同时提高了主面层520和磨耗层510的防渗水能力,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能够显著提高磨耗层510的耐磨能力,使得磨耗层510不易磨损。
进一步的,磨耗层510还包括阻燃剂;阻燃剂设置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的颗粒度设置为5000目,氢氧化铝的体积分数占比为15%。
具体的,由于车辆在突发意外时经常出现急刹车的现象,部分载重量较大的车辆急刹车时摩擦力非常大,甚至造成轮胎的燃烧,在轮胎和路面之间产生极高的温度,高温易造成沥青路面软化,软化的路面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更容易磨损,导致路面出现刹车印或者磨损凹陷,影响路面的美观及行驶安全性;颗粒度为5000目、体积分数占比为15%的氢氧化铝阻燃剂一方面能够提高路面的耐高温能力,另一方便也能够提高路面的耐磨能力,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耐高温、阻燃能力更加优良。
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连接结构设置为多根竖直设置的加强钢筋,加强钢筋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防渗部400和连接层310伸入到承载层320内,另一端穿过主面层520进入到磨耗层510内,连接结构提高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连接层310和承载层320内均掺混有第一纤维材料,主面层520和磨耗层510内均掺混有第二限位材料,第一纤维材料和第二纤维材料显著提高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防渗水能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路面进行破碎,平整,压实,以形成地基面;依次将碎石层110、沙砾层120和石灰层130铺设于地基面上,以形成垫层100,并对垫层100进行平整,压实;将第一防渗部200铺设于压实后的垫层100上;将基层300铺设于第一防渗部200上;将加强组件600放置于基层300上,对加强组件600施加作用力,以使加强组件600伸入到基层300内;使得第二防渗部400穿过加强组件600铺设于基层300上;将路面层500铺设于第二防渗部400上。
具体的,通过破碎机将原路面进行破碎处理,而后通过推土机进行平整,通过压路机进行压实;依次将碎石层110、沙砾层120和石灰层130铺设于地基面上形成垫层100,通过压路机将垫层100压实;依次将第一防渗部200和基层300铺设在垫层100上,将加强组件600的一端插入到基层300内,待加强组件600和基层300初步凝固后,再铺设第二防渗部400;第二防渗部400穿过加强组件600裸露在基层300外部的一端,使得第二防渗部400铺设在基层300上,而后将路面层500铺设在第二防渗部400上。
进一步的,将第一防渗部200铺设于压实后的垫层100上,包括:将第一沥青层210、第一防渗膜220、第二沥青层230、第二防渗膜240和第三沥青层250依次铺设于垫层100上。
具体的,第一沥青层210铺设在垫层100中的石灰层130上,第一防渗膜220穿过加强组件600裸露在基层300外部的一端使得第一防渗膜220铺设在第一沥青层210上,第二沥青层230、第二防渗膜240和第三沥青层250的铺设方法和第一防渗膜220以及第一沥青层210的铺设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将基层300铺设于第一防渗部200上,包括:使水泥、石灰、砂砾和第一纤维材料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物;将第一混合物铺设于第一防渗部200上,以形成承载层320;将加强组件600放置于承载层320上;对加强组件600施加作用力,以使加强组件600的一端伸入到承载层320内;使水泥、沥青和第一纤维材料混合均匀形成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铺设于承载层320上,以形成连接层310。
具体的,在搅拌车内使得水泥、石灰、砂砾和第一纤维材料混合均匀,然后使得混合均匀后的水泥、石灰、砂砾和第一纤维材料铺设在第一防渗部200上,而后经过摊平形成承载层320,将加强组件600的一端插入到承载层320内,使得加强组件600和承载层320同时凝固一段时间;在搅拌车内使得水泥、沥青和第一纤维材料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后的水泥、沥青和第一纤维材料铺设在承载层320上,经过凝固形成连接层310,同时加强组件600也固定在连接层310内,且加强组件600的一端伸出连接层310,第二防渗部400穿过加强组件600伸出连接层310的一端铺设在连接层310上,第二防渗部400的结构及铺设方法均与第一防渗部200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将路面层500铺设于第二防渗部400上,包括:使水泥、沥青和第二纤维材料混合均匀形成第三混合物;将第三混合物铺设于第二防渗部400上,以形成主面层520;使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第二纤维和阻燃剂混合均匀形成第四混合物;将第四混合物铺设于主面层520上,以形成磨耗层510。
具体的,在搅拌车内使得水泥、沥青和第二纤维材料搅拌均匀,将混合均匀后的水泥、沥青和第二纤维材料铺设在第二防渗部400上,经过摊平并凝固形成主面层520;在搅拌车内使得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第二纤维和阻燃剂搅拌均匀,将混合均匀后的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第二纤维和阻燃剂铺设在主面层520上,经过摊平并凝固形成磨耗层510。
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和常规的公路路面的施工方法基本相同,工艺简单,便于实施,由于增加了防渗结构以及纤维材料,显著增强了现有的路面结构的防渗水性能,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也有所增加,提高了路面结构的寿命,对我国公路结构的改进及建设有重要意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公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层、第一防渗部、基层、第二防渗部、路面层和加强组件;
所述第一防渗部铺设于所述垫层上,所述基层铺设于所述第一防渗部上,所述第一防渗部用于将所述垫层的积水和所述基层之间隔离,所述基层内掺混有第一纤维材料,所述第一纤维材料用于提高所述基层的防渗水能力;
所述第二防渗部铺设于所述基层上,所述路面层铺设于所述第二防渗部上,所述第二防渗部用于防止所述路面层积水渗入到所述基层中,所述面层内掺混有第二纤维材料,所述第二纤维材料用于提高所述面层的防渗水能力;
所述加强组件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基层内,另一端伸入到所述路面层内,所述加强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层和所述路面层连接,以提高所述基层和所述路面层的整体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渗部包括第一沥青层、第一防渗膜、第二沥青层、第二防渗膜和第三沥青层;
所述第一沥青层、所述第一防渗膜、所述第二沥青层、所述第二防渗膜和所述第三沥青层依次铺设于所述垫层上,所述基层铺设于所述第三沥青层上;
所述第一防渗膜和所述第二防渗膜均设置为聚乙烯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包括碎石层、沙砾层和石灰层;
所述沙砾层铺设于所述碎石层上,所述石灰层铺设于所述石灰层上,所述第一沥青层铺设于所述石灰层上;
所述碎石层、所述沙砾层和所述石灰层三者的粒径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包括连接层和承载层;
所述承载层铺设于所述第一防渗部上,所述连接层铺设于所述连接层上,所述加强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层伸入到所述承载层内;
所述承载层包括由水泥、石灰、砂砾和第一纤维材料组成的混合物,所述连接层包括由水泥、沥青和第一纤维材料组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包括磨耗层和主面层;
所述主面层铺设于所述连接层上,所述磨耗层铺设于所述主面层上,所述加强组件远离所述基层的一端穿过所述主面层伸入到所述磨耗层内;
所述主面层包括由水泥、沥青和第二纤维材料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磨耗层包括由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第二纤维组成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耗层还包括阻燃剂;
所述阻燃剂设置为氢氧化铝,所述氢氧化铝的颗粒度设置为5000目,所述氢氧化铝的体积分数占比为15%。
7.一种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原路面进行破碎,平整,压实,以形成地基面;
依次将碎石层、沙砾层和石灰层铺设于地基面上,以形成垫层,并对垫层进行平整,压实;
将第一防渗部铺设于压实后的垫层上;
将基层铺设于第一防渗部上;
将加强组件放置于所述基层上,对加强组件施加作用力,以使加强组件伸入到基层内;
使得第二防渗部穿过加强组件铺设于基层上;
将路面层铺设于第二防渗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防渗部铺设于压实后的垫层上,包括:
将第一沥青层、第一防渗膜、第二沥青层、第二防渗膜和第三沥青层依次铺设于垫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基层铺设于第一防渗部上,包括:
使水泥、石灰、砂砾和第一纤维材料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物;
将第一混合物铺设于第一防渗部上,以形成承载层;
将加强组件放置于承载层上;
对加强组件施加作用力,以使加强组件的一端伸入到承载层内;
使水泥、沥青和第一纤维材料混合均匀形成第二混合物;
将第二混合物铺设于承载层上,以形成连接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路面层铺设于第二防渗部上,包括:
使水泥、沥青和第二纤维材料混合均匀形成第三混合物;
将第三混合物铺设于第二防渗部上,以形成主面层;
使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第二纤维和阻燃剂混合均匀形成第四混合物;
将第四混合物铺设于主面层上,以形成磨耗层。
CN201911190649.3A 2019-11-28 2019-11-28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0846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0649.3A CN110846966A (zh) 2019-11-28 2019-11-28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0649.3A CN110846966A (zh) 2019-11-28 2019-11-28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6966A true CN110846966A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06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0649.3A Pending CN110846966A (zh) 2019-11-28 2019-11-28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4696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0641A (zh) * 2020-09-02 2020-12-04 刘�英 桥头公路路基结构
CN115110362A (zh) * 2022-07-15 2022-09-27 河南道同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7216A (zh) * 2009-01-13 2009-07-22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提高沥青面层与水泥稳定基层界面连接强度的结构和方法
CN201722579U (zh) * 2010-03-25 2011-01-26 马银华 防水减振路面结构
CN203174455U (zh) * 2013-03-18 2013-09-04 洛阳市信昌道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路面结构
CN205171300U (zh) * 2015-10-20 2016-04-20 重庆路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06192659A (zh) * 2016-08-26 2016-12-07 西藏俊富环境恢复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沥青基布封层
CN207259908U (zh) * 2017-09-21 2018-04-20 武汉中交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水渗透的路面结构
CN208009183U (zh) * 2017-09-20 2018-10-26 谢裕婷 公路路面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7216A (zh) * 2009-01-13 2009-07-22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提高沥青面层与水泥稳定基层界面连接强度的结构和方法
CN201722579U (zh) * 2010-03-25 2011-01-26 马银华 防水减振路面结构
CN203174455U (zh) * 2013-03-18 2013-09-04 洛阳市信昌道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路面结构
CN205171300U (zh) * 2015-10-20 2016-04-20 重庆路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06192659A (zh) * 2016-08-26 2016-12-07 西藏俊富环境恢复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沥青基布封层
CN208009183U (zh) * 2017-09-20 2018-10-26 谢裕婷 公路路面结构
CN207259908U (zh) * 2017-09-21 2018-04-20 武汉中交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水渗透的路面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烈梅: "《路面施工技术》", 31 August 2017,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河北省廊坊市公路学会: "《公路交通运输技术与管理》", 31 December 2016, 河北人民出版社 *
陈向锋: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实用手册》", 31 October 2011,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0641A (zh) * 2020-09-02 2020-12-04 刘�英 桥头公路路基结构
CN112030641B (zh) * 2020-09-02 2021-09-17 刘�英 桥头公路路基结构
CN115110362A (zh) * 2022-07-15 2022-09-27 河南道同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7261A (zh) 一种新型软土地质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215907B (zh) 一种城市道路平交口旧砼路面沥青加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46966A (zh) 公路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368926U (zh) 透水性强的园路路面层结构
CN209227320U (zh) 一种设置密实水泥混凝土层的透水铺砖路面结构
CN208649826U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透水沥青路
CN212000440U (zh) 一种城市交叉路口及公交停靠站的排水路面结构
JP3778738B2 (ja) 透水性舗装構造
CN215210264U (zh) 一种桥涵台背回填处治装置
CN207987662U (zh) 一种适用于高频重载路况的透水路面结构
CN216663671U (zh) 一种公路路面铺装结构
JP2001011811A (ja) 透水性舗装構造
JP2013087586A (ja) 舗装工法、舗装構造、及び舗装装置
CN214573877U (zh) 一种淤泥与软土地基原位固化地基结构
KR20140114711A (ko) 경량혼합토를 이용한 보도블럭의 기초지반 개량 방법 및 보도블럭의 기초지반 개량 성토층
CN211872455U (zh) 一种用于主题公园的道路结构及主题公园
CN210031383U (zh) 一种地面透水砖
CN209443316U (zh) 一种设置密实沥青碎石混凝土层的透水铺砖路面结构
KR101944925B1 (ko) 배수성을 갖는 보도의 아스팔트 포장 공법
JP2012046971A (ja) 透水性コンクリート板
CN208136656U (zh) 一种全透性沥青混合料铺面结构
CN217052909U (zh) 一种透水式复合路面加铺层结构
CN214089290U (zh) 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
JP4559842B2 (ja) 舗装体
JP4146964B2 (ja) 高性能道路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