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2961B - 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和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以及料带远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和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以及料带远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2961B
CN110832961B CN201780092802.1A CN201780092802A CN110832961B CN 110832961 B CN110832961 B CN 110832961B CN 201780092802 A CN201780092802 A CN 201780092802A CN 110832961 B CN110832961 B CN 110832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distal end
component
cover
cover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28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2961A (zh
Inventor
大山和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32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2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2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2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是在元件收纳带(100)安装到元件供应装置(1)之前对该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进行处理的方法。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包括立起处理工序(s1)和弯折处理工序(s2)。在立起处理工序(s1)中,进行使盖带(102T)的远端部(102T)相对于载带(102)立起的立起处理,以使盖带(102)的远端边缘(102TS)的一部分离开载带(101)。在弯折处理工序(s2)中,对立起处理后的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附上折痕(FL)来弯折该远端部,从而形成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

Description

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和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以及料带远端处理 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收纳有元件的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进行处理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和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以及料带远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在印刷配线板等基板上搭载(装配)电子元件(以下简称为“元件”)的元件装配机具备将该元件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供应装置。作为元件供应装置已知有使用收纳有元件的元件收纳带的装置。元件收纳带包括具有收纳元件的元件收纳部的载带和以覆盖元件收纳部的方式贴附在载带上的盖带。
在元件供应装置中,通过将插入件插入到沿指定的料带送出方向被送出的元件收纳带的盖带和载带之间,来使元件收纳部敞开。由此,使元件收纳带的元件收纳部内的元件可被取出地露出。
另外,元件收纳带上会存在因卷绕在卷盘上而产生的卷痕等。因此,有时会发生如下情况:插入件不能切实地插入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的盖带和载带之间。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如下技术:在将元件收纳带安装到元件供应装置之前对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进行处理。
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是在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上进行将盖带的一部分从载带上剥离的料带远端处理的技术。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是将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向上方侧弯折的料带远端处理技术。
然而,在采用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技术的情况下,有时会因元件收纳带行进时的振动或插入件的形状、或元件收纳带的材质等而导致插入件不能插入到盖带和载带之间。由此,会导致元件收纳带的元件收纳部内的元件的露出不良,使元件供应装置供应元件的供应性恶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919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9130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处理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和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以及料带远端处理装置:使插入到盖带和载带之间的插入件具有良好的插入性,使元件供应装置能够实现稳定的元件供应。
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是处理元件收纳带的方法,在元件收纳带安装到元件供应装置之前,对该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进行处理,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让宽度方向两端部接合于所述载带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该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包括:立起处理步骤,对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进行使所述盖带的远端部相对于所述载带立起的立起处理,以使所述盖带的远端边缘的一部分离开所述载带,其中,所述盖带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部接合于所述载带的上表面;以及弯折处理步骤,对所述立起处理后的所述盖带的远端部附上折痕来弯折该远端部,以形成三角形状的弯折片。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的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用于处理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让宽度方向两端部接合于所述载带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该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呈板状,插入到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中所述盖带和所述载带之间;以及远端突片,与所述夹具主体的外周端缘中成为插入方向最下游侧的远端部相连;其中,所述夹具主体在其的与所述盖带的内面接触的上面部上具有从中央向外下方侧倾斜的三角形状的倾斜部、以及从所述倾斜部的下方侧的边缘向外方侧延伸的平坦部,所述夹具主体在所述倾斜部和所述平坦部之间的边界部分的边缘上具有呈直线状延伸的标记部,该标记部成为对所述盖带的远端部附上折痕时的标记。
本发明再一个方面涉及的料带远端处理装置是处理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的装置,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让宽度方向两端部接合于所述载带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该料带远端处理装置包括:主体外壳;上述的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装拆自如地被安装于所述主体外壳;以及前处理机构,被安装于所述主体外壳,将所述盖带的远端部切割,或者将所述盖带的远端部相对于所述载带剥离。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图示变得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元件收纳带所收纳的元件搭载于基板的元件装配机的俯视图,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被应用于该元件收纳带。
图2是安装有元件收纳带的元件供应装置的从侧面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所用的元件收纳带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料带送出部的从料带送出方向观察时的图。
图6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料带行进路形成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元件露出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元件露出部的盖带前处理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元件露出部的盖带立起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元件露出部的盖带后处理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盖带后处理部的侧视图。
图12是盖带后处理部的从上方观察时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盖带后处理部的从XIII-XIII线剖面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的盖带后处理部的从XIV-XIV线剖面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2的盖带后处理部的从XV-XV线剖面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2的盖带后处理部的从XVI-XVI线剖面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17是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料带行进引导部的从上方观察时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7的料带行进引导部的从XVIII-XVIII线剖面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19是料带行进引导部的侧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的工序图。
图21是用于说明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的各工序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盖带的远端部上所形成的弯折片的第一特征点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盖带的远端部上所形成的弯折片的第一特征点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盖带的远端部上所形成的弯折片的第二特征点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盖带的远端部上所形成的弯折片的第三特征点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盖带的远端部上所形成的弯折片的第四特征点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盖带的远端部上所形成的弯折片的第五特征点的图。
图28是用于说明盖带的远端部上所形成的弯折片的第六特征点的图。
图2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料带远端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30是图29的料带远端处理装置的从XXX-XXX线剖面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31是料带远端处理装置所具备的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的立体图。
图32是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的侧视图。
图33A是用于说明利用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实施盖带的立起处理时的状况的图。
图33B是用于说明利用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实施盖带的立起处理时的状况的图。
图33C是用于说明利用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实施盖带的立起处理时的状况的图。
图33D是用于说明利用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实施盖带的弯折处理时的状况的图。
图34是表示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的立体图。
图35是应用于元件收纳带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的工序图,该元件收纳带安装于具备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的元件供应装置。
图36是用于说明图35所示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的各工序的图。
图37是表示与窄幅的元件收纳带对应的元件露出部的立体图。
图38是用于说明应用于窄幅的元件收纳带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对收纳有元件的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进行处理的料带远端处理。在对该料带远端处理进行说明之前,基于附图对使用应用了该料带远端处理的元件收纳带的元件供应装置以及元件装配机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使用XYZ正交坐标轴对方向关系进行说明。X轴方向是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是在水平面上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Z轴方向是与X、Y这两个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而且,将X轴方向的一侧称为“+X侧”,将与X轴方向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称为“-X侧”。而且,将Y轴方向的一侧称为“+Y侧”,将与Y轴方向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称为“-Y侧”。而且,将作为Z轴方向的一侧的上侧称为“+Z侧”,将与Z轴方向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的下侧称为“-Z侧”。
[元件装配机的结构]
图1是元件装配机10的从上方观察时的俯视图。元件装配机10是在基板E1上搭载(装配)元件而生产电子电路基板(元件搭载基板)的装置。元件装配机10具备:让多个元件供应装置1沿着X轴方向排列配置的元件供应部10A、主体机架11、移动架12、传送器13、头单元14、第一驱动机构15、第二驱动机构16。
主体机架11是配置构成元件装配机10的各个部的结构体,在从Z轴方向观察的俯视下呈大致矩形形状。传送器13沿X轴方向延伸,被配置在主体机架11上。传送器13将基板E1沿X轴方向传送。基板E1在传送器13上被传送,并且被定位在指定的作业位置(在基板E1上搭载元件的元件搭载位置)。
移动架12沿X轴方向延伸,可移动地被主体机架11支撑,可在指定的移动方向(Y轴方向)移动。头单元14被搭载在该移动架12上。头单元14以可在X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搭载于移动架12。即,头单元14随着移动架12的移动而能够在Y轴方向上移动,并且可以沿着移动架12在X轴方向上移动。头单元14可在元件供应装置1和被传送器13传送来的基板E1的指定的作业位置之间移动,取出由元件供应装置1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并将所取出的元件搭载(装配)在基板E1上。
头单元14具备通过吸附而能够保持搭载到基板E1上的元件的作为保持器的吸嘴。吸嘴通过电动切换阀可与负压发生装置、正压发生装置以及大气的其中之一连通。即,通过供应负压给吸嘴,该吸嘴能够吸附并保持元件(元件的取出),之后通过供应正压给吸嘴来解除该元件的吸附以及保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作为吸嘴以外的保持器,例如也可以是通过抓持来保持元件的夹头等。
第一驱动机构15被配置在主体机架11的+X侧以及-X侧的端部。第一驱动机构15是使移动架12在Y轴方向移动的机构。第一驱动机构15例如包含驱动马达、沿Y轴方向延伸并与驱动马达连结的滚珠丝杠轴、被配置在移动架12上并与滚珠丝杠轴螺合的滚珠螺母。如此构成的第一驱动机构15,随着驱动马达驱动滚珠丝杠轴旋转而使滚珠螺母沿着滚珠丝杠轴进退,从而使移动架12在Y轴方向上移动。
第二驱动机构16被配置在移动架12上。第二驱动机构16是使头单元14沿着移动架12在X轴方向移动的机构。第二驱动机构16与第一驱动机构15同样地例如包含驱动马达、沿X轴方向延伸并与驱动马达连结的滚珠丝杠轴、被配置在头单元14上并与滚珠丝杠轴螺合的滚珠螺母。如此构成的第二驱动机构16,随着驱动马达驱动滚珠丝杠轴旋转而使滚珠螺母沿着滚珠丝杠轴进退,从而使头单元14在X轴方向上移动。
[元件供应装置的结构]
图2是元件装配机10所具备的元件供应装置1的从侧面观察时的图。元件供应装置1是通过将收纳有元件的元件收纳带100沿料带送出方向H1送出来执行向元件取出位置21供应元件的元件供应方法的装置。由元件供应装置1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21的元件,通过元件装配机10所具备的头单元14从元件收纳带100被取出之后,被搭载到基板E1上。
在说明元件供应装置1的结构之前,参照图3来说明元件收纳带100。图3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1所用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结构的图。图3(1)是元件收纳带100的沿料带送出方向H1被剖切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2)是元件收纳带100的立体图。
元件收纳带100包含载带101和盖带102,被安装在元件供应装置1上。载带101是多个收纳元件E2的元件收纳部101a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带。而且,在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配置有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孔部101b,这些孔部101b与后述的料带送出部3的第一链轮311、第二链轮321以及第三链轮331的齿部嵌合。另外,“元件收纳带100的孔部101b与第一链轮311、第二链轮321以及第三链轮331的齿部嵌合”是指齿部嵌入到孔部101b,能够进行与第一链轮311、第二链轮321以及第三链轮331的旋转联动的元件收纳带100的送出的状态。
盖带102是贴附在载带101上以覆盖元件收纳部101a的带。通过使盖带10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与载带101接合,盖带102被贴附在该载带101上。由此,在元件收纳带100上,在载带101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基于盖带102的接合而成的接合部103,该接合部103沿着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端缘呈线状延伸。接合部103在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孔部101b而位于内侧。
具有上述结构的元件收纳带100中,分别形成在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的接合部103之间的长度K1与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而且,元件收纳带10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K2(带宽度)与载带10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同。另外,元件收纳带100例如是其带宽度K2为32mm以上的宽幅的带。
另外,如图4所示,元件收纳带100在安装到元件供应装置1上之前,其的远端部100T被实施料带远端处理。实施了料带远端处理后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上形成有一对呈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该一对弯折片102F通过使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向上方立起而被弯折而成。料带远端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如图2所示,元件供应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2、料带送出部3、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元件露出部6、料带行进引导部7、盖构件8、料带排出引导部9。装置主体2是收容构成元件供应装置1的各个部的箱体。该装置主体2上附设有操作部22。操作部22是由操作人员输入用于使元件供应装置1动作的指示的部分。
图5是简略地表示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料带送出部3的结构的图,是从料带送出方向H1观察时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的结构的立体图。
料带送出部3执行将元件收纳带100以盖带102作为上面侧而在沿着元件收纳部101a的排列方向的指定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上朝着元件取出位置21送出的元件供应处理的料带送出工序。料带送出部3朝着元件取出位置21送出元件收纳带100时的料带送出方向H1是从-Y侧朝向+Y侧的方向。料带送出部3以使元件收纳部101a以指定的时间间隔逐个到达元件取出位置21的方式在料带送出方向H1上间歇地送出元件收纳带100。另外,料带送出部3能够执行在料带送出方向H1上朝着元件取出位置21送出元件收纳带100的装载动作、以及在与料带送出方向H1相反的方向上亦即在从+Y侧往-Y侧的方向上送出元件收纳带100的卸载动作。
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形成由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到达元件取出位置21的行进路线。如图2及图6所示,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包含一对引导壁41。
一对引导壁41是在装置主体2内在X轴方向上彼此隔开指定的间隔而相向地配置的沿Y轴方向延伸的一对壁部。由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基于其下侧面的带宽方向H2(X轴方向)的两端部亦即下侧面两端部100UE(参照图4)分别被一对引导壁41的上端面亦即引导面5引导而被引导。即,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路线沿着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5而形成。另外,一对引导壁41中的配置料带送出部3中后述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一对第二链轮321和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一对第三链轮331的区域部分被局部切去。
一对引导壁41的彼此相向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K3被设定为与元件收纳带100的接合部103之间的长度K1大致相等。而且,一对引导壁4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K4被设定为与元件收纳带100的带宽度K2大致相等。
如图6所示,引导元件收纳带100的下侧面两端部100UE的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5包含第一引导面部51、第二引导面部52、第三引导面部53。引导面5的第一引导面部51构成弯曲形状的倾斜部。第一引导面部51以料带送出方向H1的最下游端相对于最上游端而位于下方侧(-Z侧)的方式被形成为弯曲形状。第一引导面部51具有位于料带送出方向H1的最上游侧的第一弯曲区域511、与第一弯曲区域51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相连的第二弯曲区域512、与第二弯曲区域512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相连的第三弯曲区域513。
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一弯曲区域511被形成为在从X轴方向观察下向上凸起地弯曲的弯曲形状。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二弯曲区域512被形成为在从X轴方向观察下向下凸起地弯曲的弯曲形状。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三弯曲区域513形成为在从X轴方向观察下向上凸起地弯曲的弯曲形状。该第三弯曲区域513中,料带送出方向H1的最下游端513E相对于第一弯曲区域511的料带送出方向H1的最上游端511E位于下方侧(-Z侧),并且与元件取出位置21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处于同一高度位置。
引导面5的第二引导面部52与第一引导面部5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上游侧相连。在本实施方式,第二引导面部52被形成为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朝向下游水平地延伸。
引导面5的第三引导面部53与第一引导面部5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相连并延伸至元件取出位置21。在本实施方式,第三引导面部53具有水平区域531和倾斜区域532。水平区域531是与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三弯曲区域513的最下游端513E相连并且沿着料带送出方向H1水平地延伸的区域部分。第三引导面部53的水平区域53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端在料带送出方向H1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这样,由于元件取出位置21位于第三引导面部53中作为水平的区域部分的水平区域531,因此,能够提高在该元件取出位置21处从元件收纳带100取出元件E2的精度。另外,倾斜区域532是与水平区域53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相连的远低近高地倾斜的区域部分。
参照图2和图5来具体地说明料带送出部3的结构。料带送出部3包含第一料带送出部31、第二料带送出部32、第三料带送出部33。
第一料带送出部31被配置在引导面5的第二引导面部52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上游端。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通过送出以远端为自由端的状态下的元件收纳带100来使该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二引导面部52以及第一引导面部51上行进。第一料带送出部31包含一对第一链轮311、一对第一蜗轮312、一对第一蜗杆313、第一伺服马达314、第一带315、第一张紧轮316。
一对第一链轮311是圆板状的链轮,以能够围绕沿X轴方向(带宽方向H2)延伸的轴心旋转的方式而被装置主体2支撑。一对第一链轮311具备在圆周方向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齿部311a。一对第一链轮311的齿部311a分别可与被形成在元件收纳带100的载带101的带宽方向H2两端部上的孔部101b嵌合。而且,在一对第一链轮311中内置有仅向一个方向传递旋转力的单向离合器。
一对第一蜗轮312分别是设置在与一对第一链轮311各者为同一轴上的蜗轮齿轮。一对第一蜗杆313是分别与一对第一蜗轮312各者啮合的螺纹状的齿轮。
第一伺服马达314是产生用于使一对第一链轮311旋转的驱动力的驱动源。第一伺服马达314具有用于输出驱动力的马达输出轴314a。第一带315是被架设在马达输出轴314a和一对第一蜗杆313之间的环形带,借助第一伺服马达314的旋转驱动而环回行进。第一张紧轮316是与第一带315的外周面抵接并赋予该第一带315张力的滚轮。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料带送出部31中,第一伺服马达314的旋转驱动力经由第一带315及一对第一蜗杆313而传递到一对第一蜗轮312,由此,一对第一蜗轮312旋转。一对第一蜗轮312旋转时,一对第一链轮311便与此旋转联动地旋转。一对第一链轮311旋转时,基于元件收纳带100所含的载带101所具备的孔部101b与该第一链轮311的齿部311a的嵌合,元件收纳带100被送出。
第二料带送出部32被配置在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第二料带送出部32被配置在引导面5的第一引导面部5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端,换句话说,被配置在第三引导面部53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上游端。第二料带送出部32接受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而在第一引导面部51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并且将该元件收纳带100向元件取出位置21送出。由此,第二料带送出部32使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行进。
第二料带送出部32与第一料带送出部31同样地包含一对第二链轮321、一对第二蜗轮322、一对第二蜗杆323、第二伺服马达324、第二带325、第二张紧轮326。
一对第二链轮321是圆板状的链轮,以能够围绕沿X轴方向(带宽方向H2)延伸的轴心旋转的方式而被装置主体2支撑。一对第二链轮321具备在圆周方向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齿部321a。一对第二链轮321上位于Z轴方向的+Z侧的齿部321a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5露出。一对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分别能够与形成在元件收纳带100的载带101的带宽方向H2两端部上的孔部101b嵌合。
一对第二蜗轮322分别是设置在与一对第二链轮321各者为同一轴上的蜗轮齿轮。一对第二蜗杆323是分别与一对第二蜗轮322的各自啮合的螺纹状的齿轮。
第二伺服马达324是产生用于使一对第二链轮321旋转的驱动力的驱动源。第二伺服马达324具有用于输出驱动力的马达输出轴324a。第二带325是被架设在马达输出轴324a和一对第二一蜗杆323之间的环形带,借助第二伺服马达324的旋转驱动而环回行进。第二张紧轮326是与第二带325的外周面抵接并赋予该第二带325张力的滚轮。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中,第二伺服马达324的旋转驱动力经由第二带325及一对第二蜗杆323而传递到一对第二蜗轮322,由此,一对第二蜗轮322旋转。一对第二蜗轮322旋转时,一对第二链轮321便与此旋转联动地旋转。一对第二链轮321旋转时,基于元件收纳带100所含的载带101所具备的孔部101b与该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的嵌合,元件收纳带100被送出。
另外,在由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到达一对第二链轮321,并且该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上的载带101的孔部101b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嵌合时,第一伺服马达314便停止。基于第一伺服马达314停止,第一链轮311的旋转轴便停止,然而,由于在该旋转轴和第一链轮311之间设有的单向离合器,因此,即使旋转轴不旋转,第一链轮311也能够与基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旋转而被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移动联动地旋转。
第三料带送出部33被配置在引导面5的第三引导面部53中的水平区域53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端。即,第三料带送出部33被设置在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而靠近元件取出位置21的位置。第三料带送出部33与第二料带送出部32联动地送出元件收纳带100。第三料带送出部33接受由第二料带送出部32送出且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并且将该元件收纳带100以通过元件取出位置21的方式送出。由于第三料带送出部33靠近元件取出位置21地被配置,且该第三料带送出部33接受元件收纳带100,因此,能够使所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高精度地定位于元件取出位置21。
第三料带送出部33包含一对第三链轮331和一对第三蜗轮332。上述的“第三料带送出部33靠近元件取出位置21地被配置”是指:在从X轴方向观察下,第三料带送出部33以让元件取出位置21在料带送出方向H1上位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范围内的方式而被配置。在从X轴方向观察下,元件取出位置21既可以位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顶部(最上端部)的正上方,也可以位于相对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顶部的正上方而在Y轴方向上偏移的位置。在使元件取出位置21位于相对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顶部的正上方而在Y轴方向上偏移的位置的情况下,向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侧偏移要比向下游侧偏移更好。这是因为被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一对第三链轮33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通过元件取出位置21的区域部分处于被牵拉的状态,该区域部分的变形小,成为相对于元件取出位置21被高精度定位的状态。
一对第三链轮331是圆板状的链轮,以能够围绕沿X轴方向(带宽方向H2)延伸的轴心旋转的方式而被装置主体2支撑。一对第三链轮331具备在圆周方向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齿部331a。一对第三链轮331上位于+Z侧的齿部331a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5露出。一对第三链轮331的齿部331a分别能够与形成在元件收纳带100的载带101的带宽方向H2两端部上的孔部101b嵌合。
一对第三蜗轮332分别是设置在与一对第三链轮331各者为同一轴上的蜗轮齿轮。一对第三蜗轮332分别与一对第二蜗杆323各者啮合。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三料带送出部33中,与第二料带送出部32同样地,第二伺服马达324的旋转驱动力经由第二带325及一对第二蜗杆323而传递到一对第三蜗轮332,由此,一对第三蜗轮332旋转。一对第三蜗轮332旋转时,一对第三链轮331便与该旋转联动地旋转。一对第三链轮331旋转时,基于元件收纳带100所含的载带101所具备的孔部101b与该第三链轮331的齿部331a的嵌合,元件收纳带100被送出。
元件供应装置1可以安装多个卷绕有元件收纳带100的卷盘(未图示)。下面,参照图2来说明该元件供应装置1的元件供应动作。首先,作为准备作业,操作人员将卷绕有在元件供应装置1上先行地进行元件供应的元件收纳带100(先行的元件收纳带)的卷盘安装到元件供应装置1。而且,操作人员使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处于与第一链轮311嵌合的状态。然后,操作人员,对操作部22进行操作,输入使第一链轮311旋转的指示使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送出,使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与第二链轮321嵌合。
在上述的准备作业已经结束的状态下,开始元件供应装置1的元件供应动作。元件供应装置1中,第二链轮321旋转,由此,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被送出。此时,由于第一链轮311空转,因此,通过第二链轮321旋转而能够送出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
在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被第二链轮321送出的状态下,操作人员操作被配置在引导面5的最上游侧的料带切换装置400来使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中上游侧的部分位移到下方侧(-Z侧)。由此,使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与第一链轮311的嵌合被解除。此时,由于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嵌合于第二链轮321,因此,即使其与第一链轮311的嵌合被解除,也能够由第二链轮321继续送出。
在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被第二链轮321送出的状态下,操作人员将卷绕有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卷盘安装到元件供应装置1。而且,操作人员使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处于与第一链轮311嵌合的状态。这样,在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未发生元件断供的状态下,能够安装卷绕有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卷盘。之后,先行的元件收纳带100全部从卷盘被拉出后,便自动地开始后续的元件收纳带100的送出。
图7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元件露出部6的结构的立体图。元件露出部6通过进行如下的元件露出处理,亦即使被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5引导下侧面两端部100UE而被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的盖带102以其与载带101接合的接合部103作为起点而立起,并且使其向元件收纳带100的带宽方向H2的侧端缘的外侧扩展且向下方侧(-Z侧)弯曲,从而使元件收纳部101a内的元件E2露出的元件露出处理,来执行元件供应处理的元件露出工序。该元件露出部6包含盖带立起部61、盖带前处理部62、盖带后处理部63。
盖带立起部61被配置在一对引导壁41之间、与引导面5的第一引导面部51相对应的位置。盖带立起部61针对下侧面两端部100UE被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5的第一引导面部51引导而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以让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的立起量连续增加的方式进行使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向上方立起的立起处理。盖带立起部61通过进行盖带102的立起处理而执行元件供应处理的元件露出工序中的立起处理工序。
盖带前处理部62被配置在一对引导壁41之间、与引导面5的第二引导面部52相对应的位置。盖带前处理部62在由盖带立起部61进行立起处理之前,进行切割盖带102的前处理。盖带前处理部62通过进行盖带102的前处理而执行元件供应处理的元件露出工序中的前处理工序。
盖带后处理部63被配置在盖带立起部61的上方侧(+Z侧)、与引导面5的第一引导面部51相对应的位置。盖带后处理部63进行如下的后处理:使由盖带立起部61立起的盖带102向元件收纳带100的带宽方向H2两侧的各侧端缘的外侧扩展并使其向下方侧(-Z侧)弯曲,以使元件收纳部101a敞开。盖带后处理部63通过进行盖带102的后处理而执行元件供应处理的元件露出工序中的后处理工序。
下面,除了参照图7之外还参照图8至图16来说明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元件露出部6的详细结构。图8是表示元件露出部6的盖带前处理部62的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元件露出部6的盖带立起部61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元件露出部6的盖带后处理部63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1是盖带后处理部63的侧视图。图12是盖带后处理部63的从上方观察时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的盖带后处理部63的从XIII-XIII线剖面观察时的剖视图,图14是从XIV-XIV线剖面观察时的剖视图,图15是从XV-XV线剖面观察时的剖视图,图16是从XVI-XVI线剖面观察时的剖视图。另外,图13至图16的剖视图中的盖带后处理部63的剖切位置,按照图13、图14、图15、图16的顺序而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朝向下游。
如上所述,盖带前处理部62被配置在一对引导壁41之间、与引导面5的第二引导面部52相对应的位置。盖带前处理部62在由盖带立起部61进行盖带102的立起处理之前,对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且以远端为自由端的状态在第二引导面部5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进行切割盖带102的前处理。如图8所示,盖带前处理部62包含插入件621、盖带切割部622、支撑部623。
插入件621是插入到以远端为自由端的状态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且在第二引导面部5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构件。插入件621被形成为平板状。该插入件621具有基部6211和与该基部6211中的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端相连的插入远端部6212。另外,在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中的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下游端6211a连接有后述的盖构件8。
插入件621的插入远端部6212以从其与基部6211的连接部分朝着作为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端的远端边缘6212a向上方侧(+Z侧)翘起的方式相对于基部6211而向上倾斜。换句话说,在插入件621插入在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下,基部6211与盖带102大致平行,插入远端部6212形对于载带101离开间隔地朝盖带102侧倾斜。
由于插入件621的插入远端部6212具有如上所述的倾斜结构,因此,能够在插入件621插入在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下而由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元件收纳带100时,抑制插入远端部6212与载带101中位于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之间的收纳部连接区域部分的接触。因此,可以维持元件收纳带100的良好的行进性,效率良好地向元件取出位置21供应元件E2。
而且,插入件621的插入远端部6212被形成为越往其远端边缘6212a而宽度方向上的宽度越窄的楔形形状。在此,在被插入件621插入的元件收纳带100上,如图4所示,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形成有呈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因此,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插入件621的插入性变得良好。
插入件621由支撑部623支撑。在本实施方式,支撑部623被配置在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下游端6211a连接的后述的盖构件8的上侧面,并且被固定于装置主体2。基于这样的结构,支撑部623经由盖构件8而支撑插入件621。
盖带切割部622切割以远端为自由端的状态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且在第二引导面部5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盖带切割部622对盖带10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之间的指定位置(例如中央位置)进行切割。被盖带切割部622切割后的盖带102的切割部分102a(参照图7)沿着引导面5呈线状延伸。
盖带切割部622包含切割盖带102的刃部6221和保持部6222。保持部6222具有以使刀尖露出的方式保持刃部6221的保持面6222a。
盖带切割部622以让保持部6222的至少料带送出方向H1上游侧的区域部分6222b中与保持面6222a侧相反侧的面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上表面6211b抵接的方式,经由盖构件8而被支撑部623支撑。而且,盖带切割部622中,被保持部6222的保持面6222a保持的刃部6221面向上方侧(+Z侧)。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第二引导面部5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通过盖带切割部622时,插入件621便位于该盖带切割部622的上游端6222c与载带101之间。因此,可以防止盖带切割部622的上游端6222c与收纳在载带101的元件收纳部101a中的元件E2接触。因此,可以防止因元件E2与盖带切割部622接触而对元件E2造成损坏。
而且,盖带切割部622的保持部6222中,较为理想的是保持面6222a为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下游往上游远低近高地倾斜的倾斜面。由此,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二引导面部52上行进而通过盖带切割部622时,沿着被设为倾斜面的保持部6222的保持面6222a而被引导。其结果,可以减轻元件收纳带100通过盖带切割部622时的行进阻力。
而且,插入件621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以能够围绕沿X轴方向(带宽方向H2)延伸的指定的轴心J1摆动的方式,经由盖构件8而被支撑部623支撑。而且,保持部6222的至少料带送出方向H1上游侧的区域部分6222b抵接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上表面6211b,以使盖带切割部622能够与插入件621的摆动联动地摆动。由此,例如在元件收纳带100呈挠曲的状态在引导面5上行进的情况下,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插入件621以及盖带切割部622可对应于该元件收纳带100的挠曲而摆动。因此,可以稳定地抑制插入件621的插入远端部6212与载带101的上述收纳部连接区域部分的接触。
其次,如图9所示,盖带立起部61被配置在一对引导壁41之间、与引导面5的第一引导面部51相对应的位置。盖带立起部61与在第一引导面部51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被盖带切割部622切割后的盖带102的切割部分102a抵接,从而使该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向上方立起。盖带立起部61包含立起诱导部611和立起量调整部612。
立起诱导部611构成盖带立起部61的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部分。立起诱导部611具有成为与盖带102抵接的起点的抵接起点P1,从该抵接起点P1起诱导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的立起。盖带立起部61以使立起诱导部611的抵接起点P1位于一对引导壁41之间的中央的方式而被配置。换句话说,立起诱导部611的抵接起点P1位于被盖带切割部622切割的盖带102的切割部分102a上。盖带立起部61上的立起诱导部611被固定于后述的盖构件8。
在此,如图4所示,与立起诱导部611的抵接起点P1抵接的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形成有呈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由此,可以顺利地诱导立起诱导部611对盖带102进行的立起。
盖带立起部61中,立起量调整部612与立起诱导部611的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下游端相连。立起量调整部612随着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引导面部51上的行进,而使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的立起量连续地增加。如图9所示,立起量调整部612由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构成。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的各者是从与立起诱导部611的连接部分以逐渐靠近一对引导壁41的各个引导壁的方式延伸的板状的构件。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的各者上的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下游端分别与盖带102的带宽方向H2两端部上的与载带101接合而成的接合部103抵接。
在立起量调整部612中,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之间的沿带宽方向H2的间距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往下游逐渐地增大。下面参照图13至图15来进行说明,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之间的间距,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往下游按照间距W1(图13)、间距W2(图14)、间距W3(图15)的顺序增大。通过由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来构成立起量调整部612,可以使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的立起量连续地增加。
如上所述,配置盖带立起部61的引导面5的第一引导面部51被形成为弯曲形状。由此,与例如盖带立起部61被配置在沿着料带送出方向H1水平地延伸的引导面上的情形相比较,能够使沿着第一引导面部51行进而通过盖带立起部61时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距离变长。而且,第一引导面部51的料带送出方向H1的最下游端513E相对于最上游端511E而位于下方侧。由此,可以抑制在由盖带立起部61进行了立起处理后的盖带102上发生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下游端朝向立起诱导部611的抵接起点P1的牵拉应力。因此,可以防止在盖带立起部61进行盖带102的立起处理时因盖带102的牵拉应力引起的载带101的压曲变形。因此,可以维持元件收纳带100的良好的行进性,效率良好地向元件取出位置21供应元件E2。
而且,如图9所示,构成立起量调整部612的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的各者具有第一调整片部6123和经由连接件613与该第一调整片部6123的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下游端连接的第二调整片部6124。第二调整片部6124以连接件613为中心可摆动地与第一调整片部6123连接。具有这样的第一调整片部6123及第二调整片部6124的结构的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能够对应于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引导面部51上的行进举动的变化而摆动。因此,可以防止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对盖带102的立起处理的稳定性下降。
而且,如上所述,配置盖带立起部61的第一引导面部51具有位于料带送出方向H1的最上游侧的第一弯曲区域511、与第一弯曲区域51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相连的第二弯曲区域512、与第二弯曲区域512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相连的第三弯曲区域513。
在从X轴方向(带宽方向H2)观察的情况下,第一引导面部51在第一弯曲区域511中和在第二弯曲区域512中的Z轴方向(上下方向)上的弯曲的方向不同,曲率符号变化。当元件收纳带100沿着这样的第一引导面部51行进而通过第一弯曲区域511时及通过第二弯曲区域512时,会对元件收纳带100产生一个在Z轴方向(上下方向)上欲向相反方向挠曲的作用力。因此,例如在第一引导面部51中,在第一弯曲区域511至第二弯曲区域512的范围配置盖带立起部61时,有可能导致盖带立起部61对盖带102进行的立起处理的稳定性下低。
为此,如图9所示,盖带立起部61以立起诱导部611的抵接起点P1位于第一弯曲区域511和第二弯曲区域512的边界线S1上或该边界线附近的的方式而被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成为最上游端的抵接起点P1位于第一弯曲区域511和第二弯曲区域512的边界线S1上或该边界线附近,因此,盖带立起部61便被配置在第二弯曲区域512而不配置在第一弯曲区域511至第二弯曲区域512的范围。因此,能够防止盖带立起部61对盖带102进行的立起处理的稳定性下降。另外,盖带立起部61中,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在料带送出方向H1上在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二弯曲区域512至第三弯曲区域513的范围延伸。
而且,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一弯曲区域511和第二弯曲区域512上行进时,挠曲地行进。此处,在第一引导面部51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在由配置在第一引导面部51的上游侧的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时和在由配置在第一引导面部51的下游侧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送出时,其行进时的挠曲方向以第一弯曲区域511和第二弯曲区域512之间的拐点作为界线而变化,在第一引导面部51上的行进举动发生变化。具体而言,由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弯曲区域511中向上侧(+Z侧)挠曲,而在第二弯曲区域512中向下侧(-Z侧)挠曲。而且,由第二料带送出部32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弯曲区域511中向下侧(-Z侧)挠曲,而在第二弯曲区域512中向上侧(+Z侧)挠曲。
本实施方式的盖带立起部61中,如上所述,仅立起诱导部611被固定于后述的盖构件8,第二调整片部6124以能够以连接件613为中心摆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调整片部6123。由此,盖带立起部61能够对应于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引导面部51上的行进举动的变化而摆动。因此,能够防止盖带立起部61对盖带102进行的立起处理的稳定性下降。
而且,第一引导面部51中与配置盖带立起部61的第二弯曲区域512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相连的第三弯曲区域513被形成为向上凸起的形状。如上所述,在第三弯曲区域513的料带送出方向H1的最下游端配置有具备一对第二链轮321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第三弯曲区域513的形状被设为向上凸起的形状是为了使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而在第三弯曲区域513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上的载带101的孔部101b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嵌合时的嵌合性变得良好。
其次,对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盖构件8进行说明。盖构件8是覆盖被元件露出部6进行了使元件收纳部101a内的元件E2露出的露出处理后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各个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的构件。由于采用元件供应装置1具备盖构件8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盖构件8限制露出处理后的元件收纳带100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时元件E2从元件收纳部101a脱出。因此,元件供应装置1能够稳定地进行往元件取出位置21的元件供应。
在本实施方式,盖构件8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下游端6211a沿着引导面5延伸到元件取出位置21。而且,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下游端6211a连接的盖构件8以插入在由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沿着引导面5覆盖元件收纳部101a。因此,盖构件8具有在插入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下引导由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的功能。
如上所述,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一弯曲区域511和第二弯曲区域512上行进时,挠曲地行进。因此,在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一弯曲区域511和第二弯曲区域51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上存在着增大摩擦力的可能性,该摩擦力基于覆盖元件收纳部101a的盖构件8与载带101的接触而产生。
因此,较为理想的是盖构件8为具有挠性的构件。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当元件收纳带100沿着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一弯曲区域511和第二弯曲区域512挠曲地行进时,盖构件8便对应于元件收纳带100的挠曲而挠曲。由此,对于在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一弯曲区域511和第二弯曲区域51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能够抑制因覆盖元件收纳部101a的盖构件8与载带101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的增大。因此,能够减轻元件收纳带100在引导面5上行进时的行进阻力。而且,为了避免产生静电,较为理想的是盖构件8由金属形成。另外,盖构件8也可以采用在由塑料等构成的基材表面上形成具有导电性的层的结构。
其次,在元件露出部6中,盖带后处理部63被配置在盖带立起部61的上方侧(+Z侧)。盖带后处理部63使被盖带立起部61立起的盖带102向元件收纳带100的带宽方向H2两侧的各侧端缘的外侧扩展并使之向下方侧(-Z侧)弯曲,以使元件收纳部101a敞开。如图10至16所示,盖带后处理部63包含上方限制部631和侧方限制部632。
在盖带后处理部63中,上方限制部631以与引导面5的第一引导面部51在上方侧具有间隙的方式相向地被配置。上方限制部631进行如下的第一后处理:限制被盖带立起部61立起的盖带102向上方的移动,并且使之向元件收纳带100的带宽方向H2两侧的各侧端缘的外侧扩展,以使元件收纳部101a敞开。该上方限制部631和引导面5的第一引导面部51之间的间隙以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越往下游而变得越窄的方式而被设定。参照图14至图16进行说明,上方限制部631和第一引导面部51之间的间隙以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越往下游按间隙L1(图14)、间隙L2(图15)、间隙L3(图16)的顺序而变得越窄的方式而被设定。由此,上方限制部631能够以与由立起量调整部612进行的立起量的连续增加对应地使盖带102的朝向带宽方向H2两侧的各侧端缘外侧的扩展量变大的方式,来使盖带102向外侧扩展。因此,能够有效地使元件收纳部101a敞开,使元件E2在元件取出位置21的易取出性变得良好。
而且,上方限制部631具有成为对由盖带立起部61立起的盖带102限制其向上方移动的起点的上方限制起点P2(参照图11及图12)。如图14所示,与上方限制部631的上方限制起点P2接触的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形成有呈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参照图4)。由此,上方限制部631可以使由盖带立起部61立起的盖带102顺畅地向外侧扩展。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及图11所示,上方限制部631具有第一上方限制区域6311和第二上方限制区域6312。第一上方限制区域6311与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二弯曲区域512相向,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往下游朝下方侧倾斜地延伸。第二上方限制区域6312与第一上方限制区域631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相连。第二上方限制区域6312与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三弯曲区域513相向,沿着料带送出方向H1水平地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上方限制部631的第一上方限制区域6311与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二弯曲区域512之间的间隙随着第一上方限制区域6311的向下方侧的倾斜而变窄。另一方面,上方限制部631的第二上方限制区域6312与第一引导面部51的第三弯曲区域513之间的间隙随着第三弯曲区域513的上凸的弯曲形状而变窄。即,能够将上方限制部631与第一引导面部51之间的间隙设定为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越往下游而变得越窄。
而且,在上方限制部631的第二上方限制区域6312的下面(与第一引导面部51相向的一侧的面),在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端,如图11、图12及图16所示,突出地设置有一对立起量调整辅助片633。一对立起量调整辅助片633的各者是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往下游,从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的下游端以靠近一对引导壁41的各者的方式而延伸的板状的突片。一对立起量调整辅助片633之间沿着带宽方向H2的间距随着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往下游而逐渐地变大。而且,一对立起量调整辅助片633之间的间距W4(图16)大于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在下游侧的间距W3(图15)。一对立起量调整辅助片633在一对立起调整片6121、6122的下游侧使盖带102的立起量连续地增加。
盖带后处理部63中,侧方限制部632以从一对引导壁41的带宽方向H2的外侧与元件收纳带100的侧端面相向的方式,从上方限制部63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向下方延伸设置。侧方限制部632进行如下的第二后处理:限制被上方限制部631扩展往元件收纳带100的带宽方向H2两侧的各侧端缘的外侧的盖带102的往侧方的移动,并且使盖带102向下方侧弯曲。
被上方限制部631扩展往外侧的盖带102基于侧方限制部632而向下方侧弯曲时,有可能导致载带101发生压曲变形。为此,以如下的方式来构成盖带后处理部63:侧方限制部632使盖带102向下方侧弯曲的起点亦即侧方限制起点P3(参照图11及图12)位于上方限制部631中沿料带送出方向H1水平地延伸的第二上方限制区域6312内。由此,在盖带102从侧方限制起点P3开始向下方侧被弯曲时能够抑制载带101的压曲变形。
而且,如图15所示,与侧方限制部632的侧方限制起点P3接触的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形成有呈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参照图4)。由此,侧方限制部632可以使被上方限制部631扩展往元件收纳带100的带宽方向H2两侧的各侧端缘的外侧的盖带102顺利地向下方侧弯曲。
其次,参照图17至图19来说明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料带行进引导部7。图17是料带行进引导部7的从上方观察时的俯视图。图18是图17的料带行进引导部7的从XVIII-XVIII线剖面观察时的剖视图。图19是料带行进引导部7的侧视图。
料带行进引导部7被配置在元件露出部6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位于引导面5的第三引导面部53的水平区域531的位置。即,料带行进引导部7被设置在接近元件取出位置21的位置。料带行进引导部7引导被元件露出部6进行元件露出处理后的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的往元件取出位置21的行进。料带行进引导部7包含引导主体71和开口宽度规定件72。
料带行进引导部7中,引导主体71构成料带行进引导部7的主体部,具有开口部711和盖带通道划定部712。开口部711面临行进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的元件收纳带100中被元件露出部6进行元件露出处理后而敞开的元件收纳部101a而开口。开口部711被形成为在料带送出方向H1上具有指定长度的矩形形状。该开口部711位于元件取出位置21的正下方。即,元件装配机10的头单元14经由开口部711取出被元件供应装置1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21的元件E2。
引导主体71的盖带通道划定部712被设置在开口部711的带宽方向H2的外侧。如图18所示,盖带通道划定部712划定盖带102所通过的盖带通道,该盖带102是被元件露出部6进行元件露出处理后行进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的元件收纳带100中以与载带101的接合部103为起点而被扩展向带宽方向H2的外侧并且被弯曲向下方侧的盖带。盖带通道划定部712具有:上方相向部7121,从一对引导壁41的第三引导面部53的上方侧与盖带102相向;侧方相向部7122,从一对引导壁41的带宽方向H2的外侧与盖带102相向。上方相向部7121是从开口部711的带宽方向H2的两开口端缘向外侧水平延伸的板状体。侧方相向部7122是从上方相向部7121的外侧端缘向下方延伸的板状体。
料带行进引导部7中,开口宽度规定件72分别安装在引导主体71的开口部711上的带宽方向H2的两开口端缘,规定开口部711的带宽方向H2的开口宽度。而且,如图18所示,各开口宽度规定件72与行进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的元件收纳带100中载带101的上侧面的在带宽方向H2上位于元件收纳部101a和接合部103之间的第一特定区域部分101AA接触。由此,各开口宽度规定件72对载带101的上侧面的第一特定区域部分101AA施加一个向下方侧的力。
具体而言,各开口宽度规定件72具有基体721和从基体721向下方侧延伸设置的延伸片722。基体721被形成为沿着开口部711的带宽方向H2的开口端缘延伸的矩形板状,被安装于上方相向部7121。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图下,基体721的带宽方向H2内侧的端缘位于开口部711内。延伸片722被形成为矩形板状,其的一个长边部与基体721的带宽方向H2内侧的端缘连接。延伸片722从基体721的内侧的端缘向下方侧延伸设置并插入到开口部711内。在延伸片722被插入到开口部711的状态下,该延伸片722的表面(带宽方向H2内侧的面)构成规定开口部711的带宽方向H2上的开口宽度的规定面7221(参照图18)。而且,在延伸片722被插入在开口部711的状态下,该延伸片722的下端面构成对载带101的上侧面的第一特定区域部分101AA施加作用力的施力面7222(参照图18)。而且,延伸片722还具有限制盖带102往带宽方向H2内侧位移的功能。
如上所述,由元件露出部6进行元件露出处理后而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的盖带102成为相对于载带101向带宽方向H2的外侧扩展并向下方侧弯曲的状态。因此,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在通过料带行进引导部7时,一个欲使盖带102立起的力作用于该料带行进引导部7。若引导主体71的盖带通道划定部712过度地按压盖带102的立起,不仅会损害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行进的稳定性,而且还会成为行进时的行进阻力,有可能导致该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性恶化。
为此,料带行进引导部7中,规定作为元件E2的取出开口的开口部711的开口宽度的各开口宽度规定件72对载带101的上侧面的第一特定区域部分101AA施加一个向下方侧的力。由此,能够确保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行进的稳定性。而且,料带行进引导部7中,引导主体71的盖带通道划定部712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盖带102立起而不约束盖带102,从而划定包围该盖带102的通过通道。由此,可以减轻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行进时的行进阻力,使该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性变得良好。
另外,元件收纳带100中,元件收纳部101a的带宽方向H2的长度根据该元件收纳部101a所收纳的元件E2的尺寸来设定。即,元件收纳带100中,即使带宽度K2相同,也会因元件E2的尺寸而使元件收纳部101a的带宽方向H2的长度有所不同。因此,各开口宽度规定件72需要根据元件收纳部101a的带宽方向H2的长度来规定开口部711的开口宽度。为此,如图17所示,各开口宽度规定件72的基体721通过沿带宽方向H2延伸的长孔形状的安装部7211而被安装于上方相向部7121。由此,能够对从基体721向下方侧延伸设置的延伸片722上的规定面7221的带宽方向H2上的位置进行变更。因此,开口宽度规定件72能够根据元件收纳部101a的带宽方向H2的长度,通过延伸片722的规定面7221来规定开口部711的开口宽度。
而且,如图17及图18所示,料带行进引导部7还包含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73和一对料带导出引导部74。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73分别为沿着料带送出方向H1延伸的棒状的构件。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73在引导主体71的开口部71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上游侧在带宽方向H2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被安装。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73的各者与载带101的上侧面的相对于延伸片722的施力面7222所接触的第一特定区域部分101AA而位于带宽方向H2内侧的第二特定区域部分101AB接触。由此,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73的各者在限制盖带102向带宽方向H2内侧位移的情况下引导盖带102往由盖带通道划定部712所划定的盖带通道的导入。
一对料带导出引导部74分别是沿着料带送出方向H1延伸的棒状的构件。一对料带导出引导部74在引导主体71的开口部71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在带宽方向H2上彼此隔开间隔地被安装。一对料带导出引导部74的各者与载带101的上侧面的上述第二特定区域部分101AB接触。由此,一对料带导出引导部74的各者在限制盖带102向带宽方向H2内侧位移的情况下引导盖带102从由盖带通道划定部712所划定的盖带通道的导出。
而且,如图17及图18所示,各开口宽度规定件72还具有被突出设置在延伸片722的带宽送出方向H1上游端部的第一突片723、以及被突出设置在延伸片722的带宽送出方向H1下游端部的第二突片724。第一突片723朝向料带导入引导部73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端部倾斜地延伸。第二突片724朝向料带导出引导部74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上游端部倾斜地延伸。
行进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并通过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73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盖带102一边与各开口宽度规定件72的第一突片723抵接一边被导入由盖带通道划定部712所划定的盖带通道。由此,能够将通过一对料带导入引导部73后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顺利地导入盖带通道划定部712内。
另一方面,行进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的元件收纳带100中,通过盖带通道划定部712后的盖带102一边与各开口宽度规定件72的第二突片724抵接一边被导入料带导出引导部74。由此,能够将通过盖带通道划定部712后的盖带102顺利地从该盖带通道划定部712导出。
而且,如图18及图19所示,料带行进引导部7还包含可使引导主体71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位移并且与一对引导壁41连结的连结机构75。连结机构75具有第一连结部751和第二连结部752、第三连结部753和第四连结部754。第一连结部751和第二连结部752使引导主体71中的带宽方向H1的上游端侧且为带宽方向H2的两端部分别连结于一对引导壁41。第三连结部753和第四连结部754使引导主体71中的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下游端侧且为带宽方向H2的两端部分别连结于一对引导壁41。
第一连结部751、第二连结部752、第三连结部753以及第四连结部754分别具有上限挡板761、下限挡板762、施力件763。上限挡板761被安装在一对引导壁41上,用于限制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位移的引导主体71的上限位置。下限挡板762被安装在一对引导壁41上的上限挡板761的下方侧,用于限制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位移的引导主体71的下限位置。下限挡板762在一对引导壁41上的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以如下的方式设定:在载带101的上侧面与延伸片722、第一突片723、第二突片724、料带导入引导部73以及料带导出引导部74接触的状态下,元件收纳带100可以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行进。即,在引导主体71被下限挡板762限制在下限位置的状态下,在延伸片722、第一突片723、第二突片724、料带导入引导部73及料带导出引导部74与第三引导面部53之间被确保有稍为大于载带101的厚度的间隙。
施力件763被配置在上限挡板761和下限挡板762之间,使引导主体71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可以位移地向下方侧施力。施力件763例如由压缩线圈弹簧构件来构成。施力件763中一端部被固定于上限挡板761,另一端部被固定于引导主体71的被施力部7123。被施力部7123是从引导主体71中的盖带通道划定部712的侧方相向部7122的下端边缘向内侧突出设置的突片。该被施力部7123被配置在上限挡板761和下限挡板762之间,承受施力件763的作用力。
由于在料带行进引导部7中采用了经由连结机构75来使引导主体71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位移地连结于一对引导壁41的结构,因此,能够确保元件收纳带100的在载带101的上侧面与延伸片722、第一突片723、第二突片724、料带导入引导部73及料带导出引导部74接触的状态下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行进的稳定性。
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21的元件E2经由引导主体71的开口部711被头单元14取出后,元件收纳带100从元件供应装置1被排出。通过料带行进引导部7后的元件收纳带100向下方侧垂下而从元件供应装置1被排出。此时,元件收纳带100在载带101中位于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之间的收纳部连接区域部分处弯折,从而呈向下方侧垂下的状态。若如此在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之间处被弯折,元件收纳带100便会向上方侧隆起。
对于元件收纳带100向上方侧的隆起,以料带行进引导部7中的开口宽度规定件72施加于载带101的向下方侧的作用力是难以抑制的。因此,基于从元件供应装置1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向上方侧的隆起,有可能导致引导主体71向上方侧被举起。若为了限制这样的因元件收纳带100向上方侧的隆起而引起的引导主体71向上方侧的位移,而加大连结机构75的施力件763施加给引导主体71的向下方侧的作用力,会增加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三引导面部53上行进时的行进阻力。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元件收纳带100经由料带排出引导部9而从元件供应装置1排出。如图19所示,料带排出引导部9在料带行进引导部7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被安装在一对引导壁4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下游侧端部。料带排出引导部9引导通过料带行进引导部7后的元件收纳带100向下游侧的排出。料带排出引导部9包含上面限制部91和侧面限制部92。
料带排出引导部9中,上面限制部91与通过料带行进引导部7后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侧面接触,来限制该元件收纳带100向上方的移动。料带排出引导部9中,侧面限制部92与通过料带行进引导部7后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侧端面接触,来限制该元件收纳带100向侧方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从元件供应装置1排出的元件收纳带100向上方侧的隆起。
[关于料带远端处理方法]
安装到上述元件供应装置1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被实施料带远端处理。下面详细说明该料带远端处理。图2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的工序图。图21是用于说明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的各个工序的图。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包含立起处理工序s1和弯折处理工序s2。
立起处理工序s1中,对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进行如下的立起处理:在盖带102的宽度方向(带宽方向H2)的至少一端部与载带101的上侧面接合的状态下,使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相对于载带101立起,以使盖带102的远端边缘102TS的一部分从载带101离开。本实施方式中,在盖带102的带宽方向H2的两端部与载带101接合的状态下,进行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的立起处理。
立起处理工序s1包含切割阶段s11和立起阶段s12。在切割阶段s11,从盖带102的远端边缘102TS上的在带宽方向H2两端部之间的指定位置(例如中央位置)沿着长度方向H3切割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由此,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形成一对相对于切割线CL分开在带宽方向H2的两侧的切割部102C(参照图21(1))。切割阶段s11中,从盖带102的远端边缘102TS起对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进行切割,直至相对于从载带101的远端起第二个元件收纳部101a的远端侧开口缘101aA向盖带102的后端侧H1B离开指定距离的位置为止。在立起阶段s12,以使一对切割部102C的各者中的盖带102的远端边缘102TS从载带101向上方侧离开的方式,来使该一对切割部102C分别向上方立起,以形成一对切割立起部102U(参照图21(2)。
其次,在弯折处理工序s2中,对一对切割立起部102U分别附上折痕FL来弯折该切割立起部,以形成一对以远端边缘102TS、切割线CL及折痕FL为三个边的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参照图21(3))。
通过这样的料带远端处理,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成为形成有一对相对于载带101向上方立起且被弯折的以折痕FL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的状态。另外,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一对弯折片102F的折痕FL的后端侧H1B的端点FLB相互位置相同,位于带宽方向H2的中央。另一方面,一对弯折片102F的折痕FL的远端侧H1T的端点FLT在带宽方向H2上位于相互离开距离的位置,位于从带宽方向H2的中央稍微靠近端部侧。一对弯折片102F的折痕FL从远端侧H1T的端点FLT朝着后端侧H1B的端点FLB相对于长度方向H3向带宽方向H2内侧倾斜地呈直线状延伸。
在将元件收纳带100安装到元件供应装置1之前对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实施上述的料带远端处理,使之成为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形成有一对呈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的状态。由此,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插入件621的插入性变得良好。而且,通过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形成一对弯折片102F,可以顺利地诱导立起诱导部611对盖带102进行的立起。而且,通过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形成一对弯折片102F,上方限制部631能够使盖带102顺利地向外侧扩展,侧方限制部632能够使向外侧扩展的盖带102顺利地向下方侧弯曲。因此,元件供应装置1能稳定地供应元件。
通过上述的料带远端处理而形成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的一对弯折片102F具有六个特征点。以下说明一对弯折片102F所具有的各特征点。
〈第一特征点〉
图22和图23是用于说明形成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的一对弯折片102F的第一特征点的图。如图22所示,一对弯折片102F的第一特征点是一对弯折片102F各者的折痕FL彼此构成的角θ1为锐角。另外,在图23中表示了一对弯折片102F各者的折痕FL彼此构成的角θ2为钝角的状态。
在插入件621对沿料带送出方向H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时,插入件621的抵接力F作用于一对弯折片102F。该抵接力F的与折痕FL垂直的分力F1在折痕FL彼此构成的角θ1为锐角时,与为钝角的情形相比较小(参照图22(1)和图23(1))。
若折痕FL彼此构成的角θ2为钝角,从而与折痕FL垂直的分力F1变大时,插入件621有可能不能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导致该插入件621骑在一对弯折片102F之上(参照图23(2)。对此,通过使一对弯折片102F各者的折痕FL彼此构成的角θ1成为锐角,插入件621能够切实地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参照图22(2))。
〈第二特征点〉
图24是用于说明形成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的一对弯折片102F的第二特征点的图。一对弯折片102F的第二特征点是折痕FL的远端侧H1T的端点FLT在盖带102的长度方向H3上位于相对于盖带102的远端边缘102TS向后端侧H1B离开指定的距离D1的位置(参照图24(1))。由此,插入件621能够切实地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而不会骑在一对弯折片102F之上(参照图24(2))。
〈第三特征点〉
图25是用于说明形成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的一对弯折片102F的第三特征点的图。一对弯折片102F的第三特征点是折痕FL的后端侧H1B的端点FLB在盖带102的长度方向H3上位于相对于从载带101的远端起第二个元件收纳部101a的远端侧开口缘101aA向盖带102的后端侧H1B离开指定距离D2的位置(参照图25(1))。此情况下,从盖带102的远端边缘102TS到折痕FL的后端侧H1B的端点FLB的长度D3便长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沿料带送出方向H1的长度D4。由此,可以抑制插入件621的插入远端部6212接触到位于从载带101的远端起第一个元件收纳部101a和第二个元件收纳部101a之间的收纳部连接区域部分的情况(参照图25(2))。
〈第四特征点〉
图26是用于说明形成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的一对弯折片102F的第四特征点的图。一对弯折片102F的第四特征点是一对弯折片102F的相对于载带101的最大高度T1大于插入件621的插入远端部6212的相对于基部6211的最大高度T2。由此,插入件621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插入性变得良好。
〈第五特征点〉
图27是用于说明形成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的一对弯折片102F的第五特征点的图。一对弯折片102F的第五特征点是一对弯折片102F的折痕FL的远端侧H1T的端点FLT彼此沿带宽方向H2的间距D5大于插入件621的插入远端部6212的远端边缘6212a的最大宽度D6。由此,插入件621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插入性变得良好。
〈第六特征点〉
图28是用于说明形成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的一对弯折片102F的第六特征点的图。一对弯折片102F的第六特征点是一对弯折片102F的折痕FL彼此构成的角θ1为插入件621的插入远端部6212的楔形角θ3以下。由此,插入件621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插入性变得良好。
[料带远端处理装置]
图2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料带远端处理装置200的正视图。图30是图29的料带远端处理装置200的从XXX-XXX线剖面观察时的剖视图。料带远端处理装置200是对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实施料带远端处理的装置。该料带远端处理装置200具备主体外壳201、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前处理机构203。
主体外壳201构成料带远端处理装置200的主体部分。主体外壳201具有沿指定的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通道亦即料带远端插入道204。该料带远端插入道204被形成为可让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插入的大小。
前处理机构203对插入到料带远端插入道204中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进行如下的前处理:切割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或者使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相对于载带101剥离。本实施方式中,前处理机构203为切割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的机构,其包含支撑部2031、保持部2032、刃部2033、以及施力件2034。
刃部2033切割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刃部2033以使刀尖露出的方式被保持部2032保持。保持部2032被固定在支撑部2031。即,保持部2032在保持着刃部2033的状态下被固定在支撑部2031。在支撑部2031安装有施力件2034。支撑部2031以可在上下方向移动并可沿料带远端插入道204的延伸方向滑动移动的方式被主体外壳201支撑。
操作人员按照以下的操作步骤,可以使用前处理机构203来切割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首先,操作人员将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插入料带远端插入道204。在此状态下,操作人员对支撑部2031施加按压力,使支撑部2031克服施力件2034的作用力向下方侧移动。由此,刃部2033的刀尖与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抵接。其次,操作人员在对支撑部2031施加按压力的状态下使该支撑部2031滑动地移动。由此,能够从盖带102的远端边缘102TS上的带宽方向H2两端部之间的指定位置(例如中央位置)沿着长度方向H3切割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
[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
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装拆自如地安装在主体外壳201上。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是用于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形成一对呈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的夹具。参照图31及图32来说明该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图31是料带远端处理装置200所具备的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的立体图。图32是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的侧视图。
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具备夹具主体2020、远端突片2022、抓持部2023。抓持部2023是在使用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进行料带远端处理时操作人员所抓持的部分。
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中,夹具主体2020是插入到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中、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部分,其被形成为板状。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中,远端突片2022是与夹具主体2020的外周端缘202G上成为插入方向HH的最下游侧的远端部202S相连的部分。
夹具主体2020在被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下与盖带102的内面接触的上面部2021上具有呈三角形状的一对倾斜部202A、以及平坦部202B。一对倾斜部202A分别由从中央往外下方侧倾斜的倾斜面构成。平坦部202B由从一对倾斜部202A的各自的下方侧的边缘向外方侧延伸的平坦面构成。而且,夹具主体2020在一对倾斜部202A各者与平坦部202B之间的边界部分的边缘202AA具有呈直线状延伸的标记部202C。该标记部202C成为在对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附上折痕FL时的标记。
在此,参照图33A至图33D来说明使用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实施料带远端处理的顺序。图33A、图33B以及图33C是用于说明使用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实施盖带102的立起处理时的状况的图。图33D是用于说明使用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实施盖带102的弯折处理时的状况的图。
由料带远端处理装置200的前处理机构203切割盖带102后,便在该盖带的远端部102T上形成一对相对于切割线CL分开在带宽方向H2的两侧的切割部102C(参照图33A)。在此状态下,操作人员将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的远端突片2022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并且以该远端突片2022为中心一边摆动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参照图33A及图33B),一边使夹具主体2020沿插入方向HH移动。由此,操作人员可以从远端突片2022起将夹具主体2020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参照图33C)。
远端突片2022及夹具主体2020插入到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时,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便沿着夹具主体2020的一对倾斜部202A而相对于载带101向上方侧立起,从而形成一对切割立起部102U(参照图33C)。
其次,操作人员使一对切割立起部102U向外侧扩展,沿着标记部202C给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附上折痕FL。由此,可以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形成一对呈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参照图33D)。
而且,如图31所示,在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上,标记部202C的插入方向HH上游侧的端点202C1位于夹具主体2020的上面部2021上相对于插入方向HH上游侧的端缘202AB向插入方向HH下游侧离开指定距离D7的位置。通过操作人员将这样的标记部202C作为标记来对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附上折痕FL,能够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上形成具有图24(1)所示的特征点(第二特征点)的一对弯折片102F。即,在一对弯折片102F上,折痕FL的远端侧H1T的端点FLT位于盖带102的长度方向H3上相对于盖带102的远端边缘102TS向后端侧H1B离开指定距离D1的位置。
而且,如图31所示,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202的夹具主体2020被形成为越往远端而宽度方向H上的宽度越窄的形状。此外,远端突片2022相对于夹具主体2020远高近低地倾斜。由此,夹具主体2020从远端突片2022起插入到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的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插入性变得良好。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其可以采用如下的变形实施方式。
〈第一变形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对元件供应装置1的元件露出部6包含切割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的盖带前处理部62这样的盖带切割方式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如图34所示,元件供应装置也可以是具备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0的结构。在图34所示的元件供应装置1AA中,元件露出部60使在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5引导下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以带宽方向一侧的接合部103为起点立起,并且使盖带102向带宽方向的外侧扩展并向下方侧弯曲,从而使元件收纳部101a内的元件E2露出。
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0包含盖带立起部601、盖带前处理部602、盖带后处理部603。
盖带立起部601被配置在一对引导壁41之间与引导面5的第一引导面部51相对应的位置。盖带立起部601对在第一引导面部51引导下而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进行将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向上方立起的立起处理,以使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的立起量连续地增加。盖带立起部601的料带送出方向H1上游端被固定在盖构件8上。盖带立起部601以随着从料带送出方向H1的上游往下游而从带宽方向的一侧往另一侧推进的方式延伸。即,盖带立起部601上与盖带102抵接的抵接起点位于带宽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而且,盖带立起部601上成为与盖带102抵接的抵接终点的最下游端位于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
盖带前处理部602被配置在一对引导壁41之间与引导面5的第二引导面部52相对应的位置。盖带前处理部602在盖带立起部601进行立起处理之前,进行剥离接合部103的前处理,接合部103是盖带102与在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的载带101之间的接合部。
盖带后处理部603被配置在盖带立起部601的上方侧与引导面5的第一引导面部51相对应的位置。盖带后处理部603进行如下的后处理:使由盖带立起部601立起的盖带102向与元件收纳带100的带宽方向的被盖带前处理部602剥离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侧端缘的外侧扩展并向下方侧弯曲,以使元件收纳部101a敞开。
根据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0,沿着引导面5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一边被盖带前处理部602剥离,一边通过盖带立起部601而向上方侧被立起,并通过后处理部603而向外侧被扩展。由此,使元件收纳带100的元件收纳部101a内的元件E2能够被取出地露出。
参照图35和图36来说明对被安装在具备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0的元件供应装置1AA上的元件收纳带100进行的料带远端处理。图35是应用于被安装在具备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0的元件供应装置1AA上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的工序图。图36是用于说明图35所示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的各工序的图。另外,以下,将应用于被安装在具备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0的元件供应装置1AA上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称为“盖带剥离方式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盖带剥离方式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包含立起处理工序a1和弯折处理工序a2。
在立起处理工序a1中,对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进行使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相对于载带101立起的立起处理,以使盖带102的远端边缘102TS的一部分离开载带101。
立起处理工序a1包含剥离阶段a11和立起阶段a12。在剥离阶段a11,将带宽方向H2的一端部上的盖带102和载带101的接合部103剥离。由此,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形成剥离部102H(参照图36(1))。剥离阶段a11中,从盖带102的远端边缘102TS起沿着接合部103对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进行剥离,直至相对于从载带101的远端起第二个元件收纳部101a的远端侧开口缘101aA向盖带102的后端侧H1B离开指定距离的位置为止。在立起阶段a12,以让剥离部102H的盖带102的远端边缘102TS向上方侧离开载带101的方式,将该剥离部102H向上方立起,形成剥离立起部102HU(参照图36(2))。
其次,在弯折处理工序a2,对剥离立起部102HU附上折痕FL来弯折该剥离立起部102HU,从而形成以远端边缘102TS、剥离线HL及折痕FL为三个边的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参照图36(3))。
通过这样的料带远端处理,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成为形成有相对于载带101向上方立起且被弯折的、以折痕FL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的状态。此外,在盖带102的远端部102T,弯折片102F上的折痕FL的后端侧H1B的端点FLB位于带宽方向H2的一端部侧的接合部103上。另一方面,弯折片102F上的折痕FL的远端侧H1T的端点FLT位于相对于带宽方向H2的中央而偏靠于一端部侧的位置。弯折片102F上的折线FL相对于长度方向H3向带宽方向H2的外侧倾斜地从远端侧H1T的端点FLT往后端侧H1B的端点FLB呈直线状延伸。而且,弯折片102F上的折痕FL与接合部103所构成的角θ11为锐角。
由于在元件收纳带100安装在具备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0的元件供应装置1AA上之前,对该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100T实施上述的料带远端处理,因而能够通过元件露出部60执行恰当的元件露出处理。因此,元件供应装置1AA能够实现稳定的元件供应。
〈第二变形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带宽度为32mm以上的宽幅的元件收纳带100来供应元件的元件供应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结构。元件供应装置也可以为使用带宽度小于32mm(例如,12、16、24mm宽度)的窄幅的元件收纳带来供应元件的结构。图37是表示使用窄幅的元件收纳带100A的元件供应装置1AB所具备的元件露出部的立体图。
窄幅的元件收纳带100A包含载带101A和盖带102A。载带101A是与宽幅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载带101同样地由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而成的带。而且,在载带101A上,只在其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孔部101bA。盖带102A是为了覆盖元件收纳部而贴附在载带101A上的带。盖带102A通过让其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与载带101A接合而被贴附于该载带101A。因此,在元件收纳带100A上,基于盖带102A的接合而形成的接合部103A在载带101A的上表面上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沿着盖带102A的宽度方向的端缘呈线状延伸。
使用宽幅的元件收纳带100的上述的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料带送出部3中,第一料带送出部31、第二料带送出部32及第三料带送出部33分别包含一对链轮。对此,使用窄幅的元件收纳带100A的元件供应装置1AB所具备的料带送出部中,第一料带送出部、第二料带送出部及第三料带送出部分别包含仅配置在与形成在元件收纳带100A的孔部101bA对应的一侧的链轮。元件供应装置1AB所具备的第一料带送出部、第二料带送出部及第三料带送出部各者的链轮在齿部嵌入在元件收纳带100A的孔部101bA中的状态下旋转来送出元件收纳带100A。
如图37所示,使用窄幅的元件收纳带100A的元件供应装置1AB具备作为上述的第一变形实施方式而说明的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0。在元件供应装置1AB的元件露出部60,盖带前处理部602沿着与形成有孔部101bA的一侧相反侧的接合部103A剥离元件收纳带100A的盖带102A。而且,盖带立起部601使被剥离的盖带102A向上方侧立起。进一步,盖带后处理部603使被立起的盖带102A向与被盖带前处理部602剥离的一侧相反侧的侧端缘的外侧扩展并使其向下方侧弯曲。由此,使元件收纳带100A的元件收纳部内的元件可被取出地露出。
窄幅的元件收纳带100A的盖带102A的宽度比宽幅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的宽度窄。特别是在带宽度为12mm或16mm的元件收纳带100A中,在通过上述的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盖带切割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进行元件露出处理的情况下,使盖带102A扩展成延伸到载带101A的外侧的程度存在困难。因此,作为对带宽度为12mm或16mm的窄幅的元件收纳带100A进行元件露出处理的元件露出部,最好是采用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0。另外,作为对带宽度为24mm的元件收纳带100A进行元件露出处理的元件露出部,既可以采用盖带切割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也可以采用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0。
参照图38来说明对被安装在具备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0的元件供应装置1AB上的窄幅的元件收纳带100A的料带远端处理。应用于窄幅的元件收纳带100A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与在上述的第一变形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盖带剥离方式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相同。如图38所示,根据盖带剥离方式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盖带102A的远端部102T成为形成有相对于载带101A向上方立起且被弯折的、以折痕FL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状的弯折片102F的状态。此外,在盖带102A的远端部102T,弯折片102F上的折痕FL的后端侧H1B的端点FLB位于带宽方向H2的一端部侧的接合部103上。另一方面,弯折片102F上的折痕FL的远端侧H1T的端点FLT位于相对于带宽方向H2的中央而偏靠于一端部侧的位置。弯折片102F上的折线FL相对于长度方向H3向带宽方向H2的外侧倾斜地从远端侧H1T的端点FLT往后端侧H1B的端点FLB呈直线状延伸。而且,弯折片102F上的折痕FL与接合部103所构成的角θ11为锐角。
由于在窄幅的元件收纳带100A安装在具备盖带剥离方式的元件露出部60的元件供应装置1AB上之前,对该窄幅的元件收纳带100A的远端部100T实施上述的料带远端处理,因而能够通过元件露出部60执行恰当的元件露出处理。因此,元件供应装置1AB能够实现稳定的元件供应。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含具有以下技术方案的发明。
本发明一个方面涉及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是处理元件收纳带的方法,在元件收纳带安装到元件供应装置之前,对该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进行处理,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让宽度方向两端部接合于所述载带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该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包括:立起处理步骤,对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进行使所述盖带的远端部相对于所述载带立起的立起处理,以使所述盖带的远端边缘的一部分离开所述载带,其中,所述盖带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部接合于所述载带的上表面;以及弯折处理步骤,对所述立起处理后的所述盖带的远端部附上折痕来弯折该远端部,以形成三角形状的弯折片。
根据该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在将元件收纳带安装到元件供应装置之前对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实施料带远端处理,盖带的远端部成为形成有呈三角形状的弯折片的状态。由此,使得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插入到盖带和载带之间的插入件具有良好的插入性。因此,能够使元件供应装置实现稳定的元件供应。
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中,所述折痕的远端侧的端点在所述盖带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相对于所述盖带的远端边缘向后端侧离开指定距离的位置。
根据该技术方案,插入件能够切实地插入到盖带和载带之间而不会骑到弯折片之上。
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中,所述折痕的后端侧的端点在所述盖带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相对于从所述载带的远端起第二个所述元件收纳部的远端侧开口缘向所述盖带的后端侧离开指定距离的位置。
根据该技术方案,在插入件插入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时,能够防止插入件与位于从载带的远端计起的第一个元件收纳部和第二个元件收纳部之间的收纳部连接区域部分接触的情况。
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中,所述立起处理步骤包含:切割阶段,从所述盖带的远端边缘上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之间的指定位置沿着长度方向切割所述盖带的远端部,以形成一对相对于该切割的线分开在宽度方向两侧的切割部;以及立起阶段,使所述一对切割部分别立起而形成一对切割立起部,在所述弯折处理步骤中,对所述一对切割立起部分别附上折痕来弯折该一对切割立起部,以形成一对以所述折痕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状的弯折片。
根据该技术方案,在切割阶段沿着长度方向切割盖带的远端部而形成一对切割部,在立起阶段使一对切割部立起而形成一对切割立起部。而且,在弯折处理步骤通过对一对切割立起部分别附上折痕来弯折该切割立起部,从而能够在盖带的远端部形成一对弯折片。
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中,所述一对弯折片各者上的所述折痕彼此构成的角为锐角。
根据该技术方案,插入件能够切实地插入到盖带和载带之间而不会骑到一对弯折片之上。
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中,所述元件供应装置具备从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侧插入到所述盖带和所述载带之间的插入件,该插入件包含平板状的基部和从该基部远高近低地倾斜延伸的插入远端部,所述一对弯折片距离所述载带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插入远端部距离所述基部的最大高度。
根据该技术方案,插入到盖带和载带之间的插入件具有良好的插入性。
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中,所述插入件上的所述插入远端部被形成为越往其远端边缘而宽度方向上的宽度越窄的楔形形状,所述一对弯折片中,所述折痕的远端侧的端点彼此在宽度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所述插入远端部的远端边缘的最大宽度,所述折痕彼此构成的角为所述插入远端部的楔形角以下。
根据该技术方案,插入到盖带和载带之间的插入件具有良好的插入性。
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中,所述立起处理步骤包含:剥离阶段,剥离所述盖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上的该盖带和所述载带的接合部,以在所述盖带的远端部形成剥离部;以及立起阶段,使所述剥离部立起而形成剥离立起部,在所述弯折处理步骤中,对所述剥离立起部附上折痕来弯折该剥离立起部,以形成以所述折痕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状的弯折片。
根据该技术方案,在剥离阶段剥离盖带在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上与载带接合而成的接合部而形成剥离部,在立起阶段使剥离部立起而形成剥离立起部。而且,在弯折处理步骤,通过对剥离立起部附上折痕来弯折该剥离立起部,从而能够在盖带的远端部形成弯折片。
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中,所述弯折片上的所述折痕与所述接合部构成的角为锐角。
根据该技术方案,插入件能够切实地插入到盖带和载带之间而不会骑到弯折片之上。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涉及的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用于处理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让宽度方向两端部接合于所述载带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该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呈板状,插入到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中所述盖带和所述载带之间;以及远端突片,与所述夹具主体的外周端缘中成为插入方向最下游侧的远端部相连;其中,所述夹具主体在其的与所述盖带的内面接触的上面部上具有从中央向外下方侧倾斜的三角形状的倾斜部、以及从所述倾斜部的下方侧的边缘向外方侧延伸的平坦部,所述夹具主体在所述倾斜部和所述平坦部之间的边界部分的边缘上具有呈直线状延伸的标记部,该标记部成为对所述盖带的远端部附上折痕时的标记。
根据该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使夹具主体从远端突片插入盖带和载带之间时,盖带的远端部便沿着夹具主体的倾斜部相对于载带向上方侧立起。在此状态下,通过沿着标记部对盖带的远端部附上折痕,能够在盖带的远端部形成呈三角形状的弯折片。
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中,所述标记部的所述插入方向上游侧的端点位于所述夹具主体的所述上面部上从所述插入方向上游侧的端缘向所述插入方向下游侧离开指定距离的位置。
根据该技术方案,在使夹具主体从远端突片插入盖带和载带之间的状态下,通过沿着标记部对盖带的远端部附上折痕,能够在盖带的远端部形成具有下述特点的一对弯折片。即,一对弯折片上,折痕的远端侧的端点在盖带的长度方向上位于从盖带的远端边缘向后端侧离开指定距离的位置。
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中,所述夹具主体被形成为越往远端而宽度方向上的宽度越窄的形状,所述远端突片相对于所述夹具主体远高近低地倾斜。
根据该技术方案,夹具主体的从远端突片插入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的盖带和载带之间的插入性变得良好。
本发明再一个方面涉及的料带远端处理装置是处理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的装置,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让宽度方向两端部接合于所述载带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该料带远端处理装置包括:主体外壳;上述的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装拆自如地被安装于所述主体外壳;以及前处理机构,被安装于所述主体外壳,将所述盖带的远端部切割,或者将所述盖带的远端部相对于所述载带剥离。
根据该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通过前处理机构进行盖带的远端部的切割或剥离。由此,能够在盖带的远端部形成切割部或剥离部。而且,从主体外壳取下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利用该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能够在盖带的远端部形成呈三角形状的弯折片。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使插入到盖带和载带之间的插入件具有良好的插入性且使元件供应装置能够实现稳定的元件供应的处理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和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以及料带远端处理装置。
符号说明
1 元件供应装置
6 元件露出部
61 盖带立起部
62 盖带前处理部
621 插入件
6211 基部
6212 插入远端部
6212a 插入远端部的远端边缘
63 盖带后处理部
10 元件装配机
100 元件收纳带
100T 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
101 载带
101a 元件收纳部
101aA 远端侧开口缘
102 盖带
102C 一对切割部
102F 一对弯折片
102H 剥离部
102HU 剥离立起部
102T 盖带的远端部
102TS 盖带的远端边缘
102U 一对切割立起部
E2 元件
200 料带远端处理装置
201 主体外壳
202 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
2020 夹具主体
2021 上面部
202A 倾斜部
202B 平坦部
202C 标记部
2022 远端突片
2023 抓持部
203 前处理机构
2031 支撑部
2032 保持部
2033 刃部
2034 施力件
204 料带远端插入道
CL 切割线
FL 折痕
FLB 折痕的后端侧的端点
FLT 折痕的远端侧的端点

Claims (13)

1.一种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其是处理元件收纳带的方法,在元件收纳带安装到元件供应装置之前,对该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进行处理,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让宽度方向两端部接合于所述载带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该料带远端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立起处理步骤,对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进行使所述盖带的远端部相对于所述载带立起的立起处理,以使所述盖带的远端边缘的一部分离开所述载带,其中,所述盖带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部接合于所述载带的上表面;以及
弯折处理步骤,对所述立起处理后的所述盖带的远端部附上折痕来弯折该远端部,以形成三角形状的弯折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痕的远端侧的端点在所述盖带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相对于所述盖带的远端边缘向后端侧离开指定距离的位置,所述远端侧是在所述盖带的长度方向上接近所述盖带的远端边缘的一侧,所述后端侧是在所述盖带的长度方向上比所述远端侧远离所述盖带的远端边缘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痕的后端侧的端点在所述盖带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相对于从所述载带的远端起第二个所述元件收纳部的远端侧的开口缘向所述后端侧离开指定距离的位置,所述远端侧是在所述盖带的长度方向上接近所述盖带的远端边缘的一侧,所述后端侧是在所述盖带的长度方向上比所述远端侧远离所述盖带的远端边缘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起处理步骤包含:
切割阶段,从所述盖带的远端边缘上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之间的指定位置沿着长度方向切割所述盖带的远端部,以形成一对相对于该切割的线分开在宽度方向两侧的切割部;以及
立起阶段,使所述一对切割部分别立起而形成一对切割立起部,
在所述弯折处理步骤中,对所述一对切割立起部分别附上折痕来弯折该一对切割立起部,以形成一对以所述折痕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状的弯折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弯折片各者上的所述折痕彼此构成的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供应装置具备从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侧插入到所述盖带和所述载带之间的插入件,该插入件包含平板状的基部和从该基部远高近低地倾斜延伸的插入远端部,
所述一对弯折片距离所述载带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插入远端部距离所述基部的最大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件上的所述插入远端部被形成为越往其远端边缘而宽度方向上的宽度越窄的楔形形状,
所述一对弯折片中,所述折痕的远端侧的端点彼此在宽度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所述插入远端部的远端边缘的最大宽度,所述折痕彼此构成的角为所述插入远端部的楔形角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起处理步骤包含:
剥离阶段,剥离所述盖带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上的该盖带和所述载带的接合部,以在所述盖带的远端部形成剥离部;以及
立起阶段,使所述剥离部立起而形成剥离立起部,
在所述弯折处理步骤中,对所述剥离立起部附上折痕来弯折该剥离立起部,以形成以所述折痕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状的弯折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片上的所述折痕与所述接合部构成的角为锐角。
10.一种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其用于处理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让宽度方向两端部接合于所述载带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该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的特征在于包括:
夹具主体,呈板状,插入到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中所述盖带和所述载带之间;以及
远端突片,与所述夹具主体的外周端缘中成为插入方向最下游侧的远端部相连;其中,
所述夹具主体在其的与所述盖带的内面接触的上面部上具有从中央向外下方侧倾斜的三角形状的倾斜部、以及从所述倾斜部的下方侧的边缘向外方侧延伸的平坦部,
所述夹具主体在所述倾斜部和所述平坦部之间的边界部分的边缘上具有呈直线状延伸的标记部,该标记部成为对所述盖带的远端部附上折痕时的标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部的所述插入方向上游侧的端点位于所述夹具主体的所述上面部上从所述插入方向上游侧的端缘向所述插入方向下游侧离开指定距离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主体被形成为越往远端而宽度方向上的宽度越窄的形状,
所述远端突片相对于所述夹具主体远高近低地倾斜。
13.一种料带远端处理装置,其是处理元件收纳带的远端部的装置,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载带和盖带,所述载带中收纳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所述盖带让宽度方向两端部接合于所述载带来覆盖所述元件收纳部,该料带远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外壳;
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装拆自如地被安装于所述主体外壳;以及
前处理机构,被安装于所述主体外壳,将所述盖带的远端部切割,或者将所述盖带的远端部相对于所述载带剥离。
CN201780092802.1A 2017-08-01 2017-08-01 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和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以及料带远端处理装置 Active CN1108329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7918 WO2019026182A1 (ja) 2017-08-01 2017-08-01 テープ先端処理方法及びテープ先端処理用治具、並びにテープ先端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2961A CN110832961A (zh) 2020-02-21
CN110832961B true CN110832961B (zh) 2021-04-27

Family

ID=6523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2802.1A Active CN110832961B (zh) 2017-08-01 2017-08-01 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和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以及料带远端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8850B2 (zh)
JP (1) JP6831917B2 (zh)
CN (1) CN110832961B (zh)
DE (1) DE112017007808T5 (zh)
WO (1) WO20190261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9159B (zh) * 2021-12-10 2024-04-1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收纳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4773B2 (ja) * 1992-04-21 1999-10-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2002533943A (ja) * 1998-12-22 2002-10-08 マイデータ オートメーション アクチボラグ 部品機械のテープ・ガイドおよびマガジン
JP2012038762A (ja) * 2010-08-03 2012-02-23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フィーダ
CN102783265A (zh) * 2011-02-08 2012-11-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带式供料器和在带式供料器上安装带的方法
WO2015063952A1 (ja) * 2013-11-01 2015-05-07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
CN104620689A (zh) * 2012-09-12 2015-05-13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用于贴片机的带送进器和带送进方法
JP2015103668A (ja) * 2013-11-25 2015-06-04 三星テクウィン株式会社Samsung Techwin Co., Ltd テープ先端処理治具
CN104871660A (zh) * 2012-12-19 2015-08-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供给单元
CN105684567A (zh) * 2013-12-05 2016-06-1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供应装置及电子元件安装装置
CN106471524A (zh) * 2015-06-18 2017-03-0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载带及其制造方法以及rfid标签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047B2 (ja) 1976-06-07 1984-03-27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自動位置決め装置
JP2662948B2 (ja) * 1986-10-30 1997-10-15 ニツト− システム テクノロジ− インコ−ポレ−テツド チップテープのトップテープ除去装置
JP2740348B2 (ja) * 1989-10-17 1998-04-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テープ送出装置のカバーテープ剥離装置
JP3073327B2 (ja) * 1992-06-30 2000-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堆積膜形成方法
EP1147697B1 (en) 1998-12-22 2005-02-02 Mydata Automation AB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component tape information to a component mounting machine and means therefore
SE521891C2 (sv) * 2001-09-07 2003-12-16 Mydata Automation Ab Förfarande och medel för exponering av elektriska komponenter i en komponentbärartejp
EP1626618B1 (en) * 2001-09-19 2011-11-30 Mydata Automation AB Tape guide, arrangement and system for guiding component tapes
US7464741B2 (en) * 2002-09-12 2008-1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art feeding device and part feeding method
ATE360980T1 (de) * 2003-11-07 2007-05-15 Mydata Automation Ab Ein verfahren und eine anlage zur aussetzung elektronischer bauteilen
ATE370640T1 (de) * 2003-11-10 2007-09-15 Mydata Automation Ab Aussetzungsvorrichtung und bandfüh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bauteilbestückungsmaschine
JP5913047B2 (ja) 2012-11-01 2016-04-2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テープ処理装置
JP5991907B2 (ja) 2012-12-03 2016-09-14 ハンファテクウィン株式会社Hanwha Techwin Co.,Ltd. テープ先端処理装置
CN107211562B (zh) * 2015-01-22 2019-11-05 株式会社富士 供料器装置
WO2016203628A1 (ja) * 2015-06-18 2016-12-2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テープ切断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4773B2 (ja) * 1992-04-21 1999-10-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2002533943A (ja) * 1998-12-22 2002-10-08 マイデータ オートメーション アクチボラグ 部品機械のテープ・ガイドおよびマガジン
JP2012038762A (ja) * 2010-08-03 2012-02-23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フィーダ
CN102783265A (zh) * 2011-02-08 2012-11-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带式供料器和在带式供料器上安装带的方法
CN104620689A (zh) * 2012-09-12 2015-05-13 三星泰科威株式会社 用于贴片机的带送进器和带送进方法
CN104871660A (zh) * 2012-12-19 2015-08-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供给单元
WO2015063952A1 (ja) * 2013-11-01 2015-05-07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
JP2015103668A (ja) * 2013-11-25 2015-06-04 三星テクウィン株式会社Samsung Techwin Co., Ltd テープ先端処理治具
CN105684567A (zh) * 2013-12-05 2016-06-15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供应装置及电子元件安装装置
CN106471524A (zh) * 2015-06-18 2017-03-0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载带及其制造方法以及rfid标签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28709A1 (en) 2020-04-23
JP6831917B2 (ja) 2021-02-17
CN110832961A (zh) 2020-02-21
WO2019026182A1 (ja) 2019-02-07
US11388850B2 (en) 2022-07-12
JPWO2019026182A1 (ja) 2020-03-26
DE112017007808T5 (de)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9108B2 (en) Tape feeder and method of mounting tape on tape feeder
WO2016117091A1 (ja) フィーダ装置
JP6271562B2 (ja) フィーダ
WO2015029124A1 (ja) フィーダ
CN110832961B (zh) 料带远端处理方法和料带远端处理用夹具以及料带远端处理装置
CN110476494B (zh) 料带排出引导结构体、元件供应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WO2017168641A1 (ja) 部品供給装置
EP2077707B1 (en) Component supply apparatus and surface mounter
JP2009140994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におけるトップテープ剥離方法および剥離装置
CN110945978B (zh) 元件供应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元件装配机
US20120325885A1 (en) Tape feeder and method of mounting tape on tape feeder
CN110892800B (zh) 元件供应装置和元件供应方法以及元件装配机
CN110999565B (zh) 元件供应装置和具备该元件供应装置的元件装配机
US11076518B2 (e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KR101080633B1 (ko) 부품 노출부에 복수개의 스프라켓이 설치된 캐리어 테이프 공급장치
CN109565951B (zh) 元件供应装置
CN109479390B (zh) 元件供应装置
JP2018010998A (ja) フィーダ装置
JP7398178B2 (ja) フィーダ装置
JP6475313B2 (ja) フィーダ
WO2022219824A1 (ja)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KR20210123253A (ko) 캐리어 테이프용 피더
JP2019149586A (ja) 部品実装装置
JP2018078220A (ja) 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テープフィー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