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1992A -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成型体 - Google Patents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成型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1992A
CN110831992A CN201880041177.2A CN201880041177A CN110831992A CN 110831992 A CN110831992 A CN 110831992A CN 201880041177 A CN201880041177 A CN 201880041177A CN 110831992 A CN110831992 A CN 110831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rbon atoms
compound
general formula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11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1992B (zh
Inventor
加曾利祐基
川口胜
河户伸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831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1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1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 C08G18/7628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arom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64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arom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s linked to the arom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s, e.g. xylylene diisocyanate or homologues substituted on the aromatic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4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08G18/385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 C08G18/3863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containing groups having sulfur atoms between two carbon atoms, the sulfur atoms being directly linked to carbon atoms or other sulfur atoms
    • C08G18/386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containing groups having sulfur atoms between two carbon atoms, the sulfur atoms being directly linked to carbon atoms or other sulfur atoms containing group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between two carbon atoms
    • C08G18/386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containing groups having sulfur atoms between two carbon atoms, the sulfur atoms being directly linked to carbon atoms or other sulfur atoms containing group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between two carbon atoms the sulfur atom belonging to a sulfide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8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 C08G18/385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 C08G18/3876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heteroatoms other than oxygen having sulfur containing mercapto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2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18/4266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prepar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and/or lactones
    • C08G18/4269Lactones
    • C08G18/4277Caprolactone and/or substituted caprolact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33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 C08G18/4837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and other oxyalkylene units
    • C08G18/4841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and other oxyalkylene unit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end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6Compounds of groups C08G18/42, C08G18/48, or C08G18/52
    • C08G18/6633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6Compounds of groups C08G18/42, C08G18/48, or C08G18/52
    • C08G18/6666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08G18/758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ycloaliph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in the ring
    • C08K5/15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oxy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1545Six-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also oxygen in the ring
    • C08K5/357Six-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4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 C08K5/526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with hydroxyary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9/00Tenebrescent materials, i.e. materials for which the range of wavelengths for energy absorption is changed as a result of excitation by some form of energy
    • C09K9/02Organic tenebrescent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2Ophthalmic lenses having special refractive features achieved by special materials or material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G02C7/102Photochromic fil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包含:(A)通式(1)表示的亚磷酸三酯、(D)光致变色化合物、(E)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F)二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

Description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成型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得到的光学材料及塑料透镜等成型体。
背景技术
塑料透镜与无机透镜相比,轻质且不易破裂,因此,已在眼镜透镜、照相机透镜等光学元件中快速普及。近年来,进行了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眼镜用塑料透镜的开发。
其中,从为高折射率、而且强度等物性优异的方面考虑,由聚(硫)氨酯得到的透镜受到关注。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由包含光致变色化合物、和聚(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形成的透镜,专利文献2、3中,记载了在硫氨酯系塑料透镜的表面设置有包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涂覆层的透镜。另外,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具有光致变色特性的化合物。
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包含选自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及脂环族异氰酸酯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异氰酸酯化合物、二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和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专利文献6中,记载了:为了使光致变色化合物变得容易发生用于进行呈色、褪色的异构化反应,通过使用规定的醇,在基体中形成适度的空间,从而提高了调光响应性能。
专利文献7、8中,记载了虽然聚(硫)氨酯调光材料有时缺乏耐光性,但通过规定的方法得到了改善。
专利文献9中,记载了包含具有(甲基)丙烯酸系基团的聚合性单体、规定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和紫外线吸收剂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专利文献10中,记载了包含含有烯丙基氧基羰基的化合物、聚合引发剂、和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专利文献11~14中,记载了使用亚磷酸三苯酯等作为保存稳定剂等添加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720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323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3043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44181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4/002844号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15/115648号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2017/047744号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2017/047745号
专利文献9:国际公开第2017/047742号
专利文献10:国际公开第2017/047743号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平5-295358号公报
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2008-143872号公报
专利文献13:国际公开第2010/067489号
专利文献14:美国专利第5221721号说明书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P.Alexandridis,T.A.Hatton/Colloids Surfaces A:Physicochem.Eng.Aspects 96(1995)1-4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聚(硫)氨酯树脂制的调光材料中,根据作为必需的单体成分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品质,有时固化后的调光材料被显著着色成红色,色调变差,不稳定。这种情况下,尤其是无法作为要求高透明性的眼镜透镜材料来应用。
通常,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品质劣化时,常常确认到得到的塑料透镜发生白浊的现象、或被着色成黄色的现象。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的这次现象是虽然在塑料透镜中完全未确认到白浊、但确认到红色的着色的现象,因此,该现象不能单纯被认为是仅由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品质劣化导致的。
另外,对于专利文献9、10中记载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碳酸烯丙酯树脂而言,未发现该被着色成红色的现象。
根据以上的内容推测,该现象是由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中的杂质而发生的。
基于上述认识,本申请的发明人为了开发可提供不依赖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品质、可抑制红色的着色、能稳定地得到良好的初始色调、而且具有良好的调光性能的调光材料的聚合性组合物而进行了深入研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通过使特定的亚磷酸三酯与光致变色化合物并存,能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可如下所示。
[1]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包含:
(A)通式(1)表示的亚磷酸三酯,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031
(通式(1)中,R1、R2、R3表示可以包含杂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8的脂肪族或芳香族的烃基。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R1、R2、R3各自可以键合而形成可以包含杂原子的环结构。)
(D)光致变色化合物,
(E)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
(F)二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
[2]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还包含(C)选自通式(3a)表示的化合物及通式(3b)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醇化合物。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041
(通式(3a)中,R7及R8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至少任一方为氢原子。R7及R8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表示30以上且500以下的整数。)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042
(通式(3b)中,Q表示由二醇衍生的2价基团、或由至少具有3个伯醇基的多元醇衍生的3~30价基团,m表示3~10的整数,n表示2~30的整数。)
[3]如[1]或[2]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还包含(B)通式(2)表示的酸性磷酸酯。
[化学式4]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043
(通式(2)中,m表示1或2的整数,n表示0~18的整数,R4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R5、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相对于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100重量%而言,包含0.01重量%~0.5重量%的亚磷酸三酯(A)。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亚磷酸三酯(A)为包含芳香环的化合物。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亚磷酸三酯(A)为选自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亚磷酸三甲苯酯、亚磷酸二苯基(2-乙基己基)酯、亚磷酸二苯基异癸酯、亚磷酸二苯基十三烷基酯、四苯基二丙二醇二亚磷酸酯、亚磷酸三(2,4-二丁基苯基)酯中的至少1种。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亚磷酸三酯(A)为亚磷酸三苯酯。
[8]如[3]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酸性磷酸酯(B)中,n表示4以下的整数,R4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
[9]如[2]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醇化合物(C)为通式(4a)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5]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051
(通式(4a)中,R9及R10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至少任一方为氢原子。R9及R1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a+c为2以上且400以下的整数,b表示1以上且100以下的整数。)
[10]如[9]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醇化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15000。
[11]如[9]或[10]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醇化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7500。
[12]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光致变色化合物(D)为选自通式(5)及通式(6)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6]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061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062
(通式(5)及通式(6)中,R1及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独立地表示:
氢;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4~24的杂芳基;
芳烷基或杂芳烷基(其是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被前述的芳基或杂芳基取代而得到的。)。
经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基或经取代的碳原子数为4~24的杂芳基的取代基可从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氧基、被至少一个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苯氧基或萘氧基、碳原子数为2~12的直链或支链的链烯基、-NH2基、-NHR基、-N(R)2基(R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R存在2个时,2个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及甲基丙烯酰基或丙烯酰基中选择至少1个。
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独立地表示:
卤素原子;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2的卤代环烷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卤代烷氧基;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4~24的杂芳基(作为取代基,具有选自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氧基、被至少一个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苯氧基或萘氧基、碳原子数为2~12的直链或支链的链烯基、及氨基中的至少1个取代基。);
芳烷基或杂芳烷基(其是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被前述的芳基或杂芳基取代而得到的。);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或萘氧基(作为取代基,具有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烷氧基中的至少1个取代基。);
-NH2、-NHR、-CONH2、或-CONHR
(R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OCOR或-COOR(此处,R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3~6的环烷基、或被R1、R2中的取代芳基或取代杂芳基的取代基中的至少1个取代的苯基或未取代的苯基。)。
至少2个相邻的R3彼此可以键合、包含R3所键合的碳原子在内而形成1个以上的芳香环基团或非芳香环基团。芳香环基团或非芳香环基团包含可以包含选自由氧、硫、及氮组成的组中的杂原子的1个环或2个经并环化的环。
m为0~4的整数。p为0~2的整数。)
[13]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光致变色化合物(D)为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8]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081
(通式(7)中,R1、R2、R3、m与通式(5)相同,A表示下述式(A1)~(A5)的并环化环。
[化学式9]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091
(这些并环化环(A1)~(A5)中,虚线表示通式(7)的萘并吡喃环的碳C5碳C6键。并环化环(A4)或(A5)的α键键合于通式(7)的萘并吡喃环的碳C5或碳C6。
R4相同或不同,独立地表示OH、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或者2个R4形成羰基(CO)。
R5、R6及R7独立地表示:
卤素原子;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
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苄基(作为取代基,通式(7)的R1、R2基独立地对应芳基或杂芳基时,具有在R1、R2基的定义中在上文中说明的取代基中的至少1个。);
-NH2、-NHR
(此处,R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或萘氧基(作为取代基,至少具有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
-COR、-COOR或-CONHR基(此处,R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3~6的环烷基、或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苄基(作为取代基,通式(7)的R1、R2基独立地对应芳基或杂芳基时,具有在R1、R2基的定义中在上文中说明的取代基中的至少1个。)。)
q为0~6的整数,r为0~4的整数,s为0~2的整数,t为0~3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A表示(A4)时,q为0~2的整数,r为0~4的整数,A表示(A2)时,q为0~2的整数。))
[14]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光致变色化合物(D)为通式(a)或通式(b)表示的化合物。
PC-L-Chain (a)
PC-L-Chain-L’-PC’ (b)
(PC和PC’表示通式(c)~(f)中的任一种。PC与P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化学式10]
[化学式11]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112
[化学式12]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113
[化学式13]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114
(通式(c)~(f)中,R1~R18表示氢、卤素原子、羧基、乙酰基、甲酰基、可以被取代的C1~C20的脂肪族基团、可以被取代的C3~C20的脂环族基团、或可以被取代的C6~C20的芳香族有机基团,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些脂肪族基团、脂环族基团或芳香族有机基团可包含氧原子、氮原子。通式(c)~(f)表示的化合物中包含的任一种基团与作为2价有机基团的L或L’键合。L和L’表示包含选自氧乙烯链、氧丙烯链、(硫代)酯基、(硫代)酰胺基中的1种以上的2价有机基团。Chain表示包含选自聚硅氧烷链、聚氧亚烷基链中的1种以上的1价或2价有机基团。)
[15]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为选自1,6-己二异氰酸酯、1,5-戊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对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异氰酸酯、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1种。
[16]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活性氢化合物(F)为选自多元醇化合物、多元硫醇化合物及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17]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活性氢化合物(F)为三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
[18]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活性氢化合物(F)为选自甘油、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及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中的至少1种。
[19]成型体,其是由[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
[20]光学材料,其是由[19]所述的成型体形成的。
[21]塑料透镜,其是由[19]所述的成型体形成的。
[22]塑料偏光透镜,其具备:
偏光膜,和
形成于前述偏光膜的至少一个面的、由[19]所述的成型体形成的基材层。
[23]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用母料,其包含亚磷酸三酯(A)、光致变色化合物(D)及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
[24]如[23]所述的母料,其包含0.1重量%~2重量%的亚磷酸三酯(A)。
[25]如[23]或[24]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用母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将亚磷酸三酯(A)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混合的工序,和
在前述工序得到的混合液中混合光致变色化合物(D)的工序。
[26]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下述物质混合的工序:
(A)通式(1)表示的亚磷酸三酯,
[化学式14]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131
(通式(1)中,R1、R2、R3表示可以包含杂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8的脂肪族或芳香族的烃基。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R1、R2、R3各自可以键合而形成可以包含杂原子的环结构。)
(D)光致变色化合物,
(E)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
(F)二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
[27]如[26]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将(A)成分、(D)成分、(E)成分及(F)成分混合的前述工序包括下述工序:
通过[25]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母料的工序,和
在前述母料中混合构成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剩余的(E)成分、和活性氢化合物(F)的工序。
[28]如[26]或[27]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将(A)成分、(D)成分、(E)成分及(F)成分(其中,不包括通式(3a)及通式(3b)表示的醇化合物)混合的前述工序还包括混合(C)选自通式(3a)表示的化合物及通式(3b)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醇化合物的工序。
[化学式15]
(通式(3a)中,R7及R8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至少任一方为氢原子。R7及R8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表示30以上且500以下的整数。)
[化学式16]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142
(通式(3b)中,Q表示由二醇衍生的2价基团、或由至少具有3个伯醇基的多元醇衍生的3~30价基团,m表示3~10的整数,n表示2~30的整数。)
[29]如[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将(A)成分、(D)成分、(E)成分及(F)成分混合的前述工序还包括混合(B)通式(2)表示的酸性磷酸酯的工序。
[化学式17]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151
(通式(2)中,m表示1或2的整数,n表示0~18的整数,R4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R5、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
[30]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通过[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和
通过在铸模内使前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进行浇铸聚合而形成透镜基材的工序。
[31]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通过[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
以与模具分离隔开的状态将偏光膜固定在透镜浇铸用铸模内的工序,
向在前述偏光膜与前述模具之间形成的空隙的至少一方注入前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和
使前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聚合固化,在前述偏光膜的至少一个面层叠基材层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能得到不依赖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品质、能稳定地得到良好的初始色调、而且调光性能也优异的、包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聚氨酯系光学材料或聚硫氨酯系光学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包含:
(A)通式(1)表示的亚磷酸三酯,
(D)光致变色化合物,
(E)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
(F)二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
[化学式18]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161
通式(1)中,R1、R2、R3表示可以包含杂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8的脂肪族或芳香族的烃基。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R1、R2、R3各自可以键合而形成可以包含杂原子的环结构。
作为环结构,可举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3~18的脂环族基团、碳原子数为5~18的芳香族基团、碳原子数为3~18的杂环基团、或碳原子数为7~18的螺环基团等。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而言,通过添加亚磷酸酯(A),从而能抑制被着色成红色的现象(推测该现象是由异氰酸酯化合物中的杂质与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反应而产生的),能改善初始色调。
以下,对各成分进行说明。
[(A)亚磷酸三酯]
亚磷酸三酯(A)由通式(1)表示。
[化学式19]
通式(1)中,R1、R2、R3表示可以包含杂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8的脂肪族或芳香族的烃基。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R1、R2、R3各自可以键合而形成可以包含杂原子的环结构。
作为亚磷酸三酯(A),可举出: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亚磷酸三异癸酯、亚磷酸三月桂酯、亚磷酸三异十三烷基酯、亚磷酸三硬脂基酯、亚磷酸三油烯基酯、双(异癸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十三烷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等脂肪族亚磷酸酯;
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亚磷酸三甲苯酯、亚磷酸二苯基(2-乙基己基)酯、亚磷酸二苯基异癸酯、亚磷酸二苯基十三烷基酯、四苯基二丙二醇二亚磷酸酯、亚磷酸三(2,4-二丁基苯基)酯等芳香族亚磷酸酯等。作为亚磷酸三酯(A),可使用选自它们中的至少1种。
作为亚磷酸三酯(A),优选选自亚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亚磷酸三异癸酯、亚磷酸三月桂酯、亚磷酸三异十三烷基酯、亚磷酸三硬脂基酯、亚磷酸三油烯基酯、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亚磷酸三甲苯酯、亚磷酸二苯基(2-乙基己基)酯、亚磷酸二苯基异癸酯、亚磷酸二苯基十三烷基酯、四苯基二丙二醇二亚磷酸酯、亚磷酸三(2,4-二丁基苯基)酯中的至少1种,
更优选选自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亚磷酸三甲苯酯、亚磷酸二苯基(2-乙基己基)酯、亚磷酸二苯基异癸酯、亚磷酸二苯基十三烷基酯、四苯基二丙二醇二亚磷酸酯、亚磷酸三(2,4-二丁基苯基)酯中的至少1种包含芳香环的化合物。本实施方式中,特别优选亚磷酸三苯酯。
这些亚磷酸三酯(A)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D)光致变色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光致变色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从可用于光致变色透镜的以往已知的化合物中适当选择任意的化合物来使用。例如,可根据所期望的着色,从螺吡喃系化合物、螺噁嗪系化合物、俘精酸酐系化合物、萘并吡喃系化合物、双咪唑化合物中选择1种或2种以上来使用。
作为前述螺吡喃系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吲哚啉并螺苯并吡喃的吲哚环及苯环被卤素、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乙基、羟基等取代而得到的各取代物;吲哚啉并螺萘并吡喃的吲哚环及萘环被卤素、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乙基、羟基等取代而得到的各取代物;吲哚啉并螺喹啉并吡喃的吲哚环被卤素、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乙基、羟基等取代而得到的各取代物;吲哚啉并螺吡啶并吡喃的吲哚环被卤素、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乙基、羟基等取代而得到的各取代物;等等。
作为前述螺噁嗪系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吲哚啉并螺苯并噁嗪的吲哚环及苯环被卤素、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乙基、羟基等取代而得到的各取代物;吲哚啉并螺萘并噁嗪的吲哚环及萘环被卤素、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乙基、羟基等取代而得到的各取代物;吲哚啉并螺菲并噁嗪的吲哚环被卤素、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乙基、羟基等取代而得到的各取代物;吲哚啉并螺喹啉并噁嗪的吲哚环被卤素、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乙基、羟基等取代而得到的各取代物;哌啶螺萘并噁嗪(piperidinospiro naphthoxazine)的哌啶环及萘环被卤素、甲基、乙基、亚甲基、亚乙基、羟基等取代而得到的各取代物;等等。
作为前述俘精酸酐系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N-氰基甲基-6,7-二氢-4-甲基-2-苯基螺(5,6-苯并[b]噻吩二甲酰亚胺基-7,2’-三环[3.3.1.13,7]癸烷)、N-氰基甲基-6,7-二氢-2-(对甲氧基苯基)-4-甲基螺(5,6-苯并[b]噻吩二甲酰亚胺基-7,2’-三环[3.3.1.13,7]癸烷)、6,7-二氢-N-甲氧基羰基甲基-4-甲基-2-苯基螺(5,6-苯并[b]噻吩二甲酰亚胺基-7,2’-三环[3.3.1.13,7]癸烷)、6,7-二氢-4-甲基-2-(对甲基苯基)-N-硝基甲基螺(5,6-苯并[b]噻吩二甲酰亚胺基-7,2’-三环[3.3.1.13,7]癸烷)、N-氰基甲基-6,7-二氢-4-环丙基-3-甲基螺(5,6-苯并[b]噻吩二甲酰亚胺基-7,2’-三环[3.3.1.13,7]癸烷)、N-氰基甲基-6,7-二氢-4-环丙基螺(5,6-苯并[b]噻吩二甲酰亚胺基-7,2’-三环[3.3.1.13,7]癸烷)、N-氰基甲基-6,7-二氢-2-(对甲氧基苯基)-4-环丙基螺(5,6-苯并[b]噻吩二甲酰亚胺基-7,2’-三环[3.3.1.13,7]癸烷)等。
作为前述萘并吡喃系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螺(降冰片烷-2,2’-[2H]苯并[h]苯并吡喃)、螺(双环[3.3.1]壬烷-9,2’-[2H]苯并[h]苯并吡喃)、7’-甲氧基螺(双环[3.3.1]壬烷-9,2’-[2H]苯并[h]苯并吡喃)、7’-甲氧基螺(降冰片烷-2,2’-[2H]苯并[f]苯并吡喃)、2,2-二甲基-7-辛氧基[2H]苯并[h]苯并吡喃、螺(2-双环[3.3.1]壬烯-9,2’-[2H]苯并[h]苯并吡喃)、螺(2-双环[3.3.1]壬烯-9,2’-[2H]苯并[f]苯并吡喃)、6-吗啉代(morpholino)-3,3-双(3-氟-4-甲氧基苯基)-3H-苯并[f]苯并吡喃、5-异丙基-2,2-二苯基-2H-苯并(h)苯并吡喃等、通式(5)、通式(6)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0]
[化学式21]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192
通式(5)及通式(6)中,R1及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独立地表示:
氢;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4~24的杂芳基;
芳烷基或杂芳烷基(其是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被前述的芳基或杂芳基取代而得到的。)。
经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基或经取代的碳原子数为4~24的杂芳基的取代基可从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氧基、被至少一个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苯氧基或萘氧基、碳原子数为2~12的直链或支链的链烯基、-NH2基、-NHR基、-N(R)2基(R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R存在2个时,2个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及甲基丙烯酰基或丙烯酰基中选择至少1个。
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独立地表示:
卤素原子;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2的卤代环烷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卤代烷氧基;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4~24的杂芳基(作为取代基,具有选自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氧基、被至少一个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苯氧基或萘氧基、碳原子数为2~12的直链或支链的链烯基、及氨基中的至少1个取代基。);
芳烷基或杂芳烷基(其是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被前述的芳基或杂芳基取代而得到的。);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或萘氧基(作为取代基,具有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烷氧基中的至少1个取代基。);
-NH2、-NHR、-CONH2、或-CONHR
(R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OCOR或-COOR(此处,R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3~6的环烷基、或被R1、R2中的取代芳基或取代杂芳基的取代基中的至少1个取代的苯基或未取代的苯基。)。
至少2个相邻的R3彼此可以键合、包含R3所键合的碳原子在内而形成1个以上的芳香环基团或非芳香环基团。芳香环基团或非芳香环基团包含可以包含选自由氧、硫、及氮组成的组中的杂原子的1个环或2个经并环化的环。
m为0~4的整数。p为0~2的整数。
另外,作为萘并吡喃系化合物,还可举出:在WO2013/78086公报、WO2012/149599公报、WO2010/020770公报、WO2009/146509公报中记载的聚硅氧烷低聚物、聚氧化烯、聚烷基酯的各自的至少1个末端附加调光染料分子而得到的化合物;上述的通式(5)或通式(6)表示的结构被连接基团连接、在1分子中包含2个以上萘并吡喃环的化合物;等等。
通式(5)表示的萘并吡喃系化合物中,可举出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优选例。
[化学式22]
R1、R2、R3、m与通式(5)相同,A表示下述式(A1)~(A5)的并环化环。
[化学式23]
这些并环化环(A1)~(A5)中,虚线表示通式(7)的萘并吡喃环的碳C5碳C6键。并环化环(A4)或(A5)的α键键合于通式(7)的萘并吡喃环的碳C5或碳C6。
R4相同或不同,独立地表示OH、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或者2个R4形成羰基(CO)。
R5、R6及R7独立地表示:
卤素原子(优选氟、氯或溴);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优选氟烷基);
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苄基(作为取代基,通式(7)的R1、R2基独立地对应芳基或杂芳基时,具有在R1、R2基的定义中在上文中说明的取代基中的至少1个。);
-NH2、-NHR
(此处,R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或萘氧基(作为取代基,至少具有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
-COR、-COOR或-CONHR基(此处,R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3~6的环烷基、或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苄基(作为取代基,通式(7)的R1、R2基独立地对应芳基或杂芳基时,具有在R1、R2基的定义中在上文中说明的取代基中的至少1个。)。)。
q为0~6的整数,r为0~4的整数,s为0~2的整数,t为0~3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A表示(A4)时,q为0~2的整数,r为0~4的整数,A表示(A2)时,q为0~2的整数。
对于通式(7)的光致变色化合物而言,与适用于所要求的用途的变色反应速度组合,即使在40℃时也具有高的着色适应性。能容易地实现的颜色涵盖从橙色至蓝色。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还包含选自由A=(A1)的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A=(A2)的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A=(A3)的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A=(A4)的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及A=(A5)的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属于不同种类的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可优选使用下述通式(8)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4]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241
Ar1、Ar2为芳香族基团,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可以被取代的苯环或噻吩环。作为苯环或噻吩环的取代基,可举出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单(或二)取代氨基。R3、R4、R5、m、q、r与前述含义相同。
作为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可进一步优选使用通式(9)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5]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242
通式(9)中,R8、R9相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单(或二)取代氨基。m为2时,相邻的R3彼此可以键合、包含R3所键合的碳原子在内而形成环结构。u、v为0~4的整数。上述环结构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3~24的杂芳基。
R3、R4、R5、m、q、r与前述含义相同。
作为通式(9)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通式(10)或通式(11)表示的化合物。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通式(10)及通式(1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6]
[化学式27]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252
作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通式(5)及(6)表示的化合物可利用已知的方法合成。例如,也可利用日本特表2004-500319号中记载的方法合成。
另外,作为通式(5)表示的萘并吡喃系化合物的具体例,还可举出通式(12)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优选例。
[化学式28]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253
作为萘并吡喃系化合物,可使用选自前述记载的化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化合物。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光致变色透镜,相对于树脂100重量%而言,可包含100~5000ppm、优选100~3000ppm的萘并吡喃系化合物。关于添加量,由于根据萘并吡喃系化合物的种类不同而性能不同,因而不能一概限定,可根据萘并吡喃系化合物的性能、在聚合性组合物中的溶解性来适当选择。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光致变色化合物,也可使用选自通式(a)及通式(b)中的至少1种。
PC-L-Chain (a)
PC-L-Chain-L’-PC’ (b)
PC和PC’表示由通式(c)~(f)的化合物衍生的1价基团。PC与P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化学式29]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261
[化学式30]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262
[化学式31]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271
[化学式32]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272
通式(c)~(f)中,R1~R18表示氢、卤素原子、羧基、乙酰基、甲酰基、可以被取代的C1~C20的脂肪族基团、可以被取代的C3~C20的脂环族基团、或可以被取代的C6~C20的芳香族有机基团,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些脂肪族基团、脂环族基团或芳香族有机基团可包含氧原子、氮原子。通式(c)~(f)表示的化合物中包含的任一种基团与作为2价有机基团的L或L’键合。
作为可以被取代的C1~C20的脂肪族基团,可举出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烷基、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烷氧基、直链或支链状的C2~C10链烯基、C1~C10羟基烷基、C1~C10羟基烷氧基、被C1~C10烷氧基取代的C1~C10烷基、被C1~C10烷氧基取代的C1~C10烷氧基、C1~C5卤代烷基、C1~C5二卤代烷基、C1~C5三卤代烷基、C1~C10烷基氨基、C1~C10氨基烷基、直链或支链状的C1~C20烷氧基羰基等。
作为可以被取代的C3~C20的脂环族基团,可举出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二环烷基等。
作为可以被取代的C6~C20的芳香族有机基团,可举出苯基、C7~C16烷氧基苯基、芳基氨基、二芳基氨基、芳基C1~C5烷基氨基、环状氨基、芳基羰基、芳酰基等。
作为R1与R2,优选可举出:
氢原子;卤素原子;
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烷基、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烷氧基、C1~C10羟基烷氧基、被C1~C10烷氧基取代的C1~C10烷氧基、C1~C5卤代烷基、C1~C5二卤代烷基、C1~C5三卤代烷基、C1~C5烷基氨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1~C20的脂肪族基团;
苯基、C7~C16烷氧基苯基、C1~C5二烷基氨基、芳基氨基、二芳基氨基、芳基C1~C5烷基氨基、环状氨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6~C20的芳香族有机基团;等等。R1与R2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R3,优选可举出:
氢原子;卤素原子;羧基;乙酰基;
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烷基、直链或支链状的C2~C10链烯基、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烷氧基、C1~C10羟基烷基、被C1~C10烷氧基取代的C1~C10烷基、C1~C10氨基烷基、直链或支链状的C1~C20烷氧基羰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1~C20的脂肪族基团;
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二环烷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3~C20的脂环族基团;
芳基羰基、甲酰基、芳酰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6~C20的芳香族有机基团;等等。
作为R4,优选可举出:
氢原子;卤素原子;羧基;乙酰基;甲酰基;
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烷基、直链或支链状的C2~C10链烯基、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烷氧基、C1~C10羟基烷基、被C1~C10烷氧基取代的C1~C10烷基、C1~C10氨基烷基、直链或支链状的C1~C20烷氧基羰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1~C20的脂肪族基团;
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二环烷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3~C20的脂环族基团;
芳基羰基、芳酰基、苯基、C7~C16烷氧基苯基、C1~C10二烷氧基苯基、C1~C10烷基苯基、C1~C10二烷基苯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6~C20的芳香族有机基团;等等。
R3与R4可以相互键合。R3与R4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时,可举出通式(g)或(h)。虚线部分表示R3所键合的碳原子与R4所键合的碳原子之间的键。
[化学式33]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291
[化学式34]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292
R5、R6、R7、R8、R9、R10、R14、R15、R16表示与R1、R2同样的官能团。存在有多个的R5~R7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R11,优选可举出:
氢原子;卤素原子;
直链或支链状的C1~C20烷基、C1~C5卤代烷基、C1~C5二卤代烷基、C1~C5三卤代烷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1~C20的脂肪族基团;
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二环烷基、被C1~C5烷基取代的C3~C20环烷基、被C1~C5烷基取代的C6~C20的二环烷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3~C20的脂环族基团;
被C1~C5烷基取代的芳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6~C20的芳香族有机基团;等等。
作为R12与R13,优选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
C1~C10烷基、C1~C5烷基烷氧基羰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1~C20的脂肪族基团;C5~C7的环烷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3~C20的脂环族基团;等等。
作为R17与R18,优选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
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烷基、C1~C10羟基烷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1~C20的脂肪族基团;C5~C7的环烷基等可以被取代的C3~C20的脂环族基团;等等。
通式(a)或(b)的L和L’表示包含选自氧乙烯链、氧丙烯链、(硫代)酯基、(硫代)酰胺基中的至少1种基团的2价有机基团。
具体而言,L和L’由通式(i)~(o)表示。L与L’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化学式35]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301
通式(i)~(o)中,Y表示氧、硫。
R19表示氢、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烷基。
R20表示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亚烷基。
p表示0~15的整数,r表示0~10的整数。
Q表示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亚烷基、C1~C10亚烯基(alkenylene group)基、由1,2-、1,3-、1,4-位的取代芳基衍生的2价基团、由取代杂芳基衍生的2价基团等。
*1、*2表示化学键,*1与“Chain”表示的1价或2价有机基团键合,*2与PC或PC’表示的1价有机基团键合。
通式(a)或(b)的“Chain”表示包含选自聚硅氧烷链、聚氧亚烷基链中的1种以上的1价或2价有机基团。
作为聚硅氧烷链,可举出聚二甲基硅氧烷链、聚甲基苯基硅氧烷链、聚甲基氢硅氧烷链等。
作为聚氧亚烷基链,可举出聚氧乙烯链、聚氧丙烯链、聚氧六亚甲基链等。
具体而言,
光致变色化合物为通式(a)时,“Chain”表示通式(p)或(q)的1价有机基团。
[化学式36]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311
光致变色化合物为通式(b)时,“Chain”表示通式(r)或(s)的2价有机基团。
[化学式37]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321
通式(p)~(s)中,
R21表示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烷基。
R22表示直链或支链状的C1~C10烷基。
R23表示氢、甲基、乙基。
n表示4~75的整数,m表示1~50的整数。
q表示1~3的整数。
*3、*4表示化学键,*3与L表示的2价有机基团键合,*4与L’表示的2价有机基团键合。
本实施方式的光致变色透镜(100重量%)可包含100~5000ppm、优选100~3000ppm的通式(a)或通式(b)表示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关于添加量,由于根据通式(a)或通式(b)表示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种类的不同而性能不同,因而不能一概限定,可根据通式(a)或通式(b)表示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性能、四氮杂卟啉化合物的种类、添加量适当选择。
本实施方式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可通过WO2009/146509公报、WO2010/20770公报、WO2012/149599公报、WO2012/162725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得到。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可举出Vivimed公司的Reversacol HumberBlue(聚二甲基硅氧烷链,萘并吡喃系呈色团(通式(c)))、Reversacol Calder Blue(聚二甲基硅氧烷链,萘并吡喃系呈色团(通式(c)))、Reversacol Trent Blue(聚二甲基硅氧烷链,萘并吡喃系呈色团(通式(c)))、Reversacol Pennine Green(聚二甲基硅氧烷链,萘并吡喃系呈色团(通式(c)))、Reversacol Heath Green(聚氧亚烷基链,萘并吡喃系呈色团(通式(c)))、Reversacol Chilli Red(聚二甲基硅氧烷链,萘并吡喃系呈色团(通式(c)))、Reversacol Wembley Grey(聚氧亚烷基链,萘并吡喃系呈色团(通式(c)))、ReversacolCayenne Red(聚氧亚烷基链,萘并吡喃系呈色团(通式(c)))、Reversacol Wilson Blue(聚氧亚烷基链,萘并吡喃系呈色团(通式(c)))等。
[(E)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可举出1,6-己二异氰酸酯、1,5-戊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2,4,4-三甲基-1,6-己二异氰酸酯、赖氨酸甲酯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三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对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α,α,α’,α’-四甲基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酯基甲基)萘、1,3,5-三(异氰酸酯基甲基)苯、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硫醚、双(异氰酸酯基乙基)硫醚、双(异氰酸酯基甲基)二硫醚、双(异氰酸酯基乙基)二硫醚、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硫基)甲烷、双(异氰酸酯基乙基硫基)甲烷、双(异氰酸酯基乙基硫基)乙烷、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硫基)乙烷等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1,2-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1,3-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1,4-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2,4’-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二甲基甲烷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3,8-双(异氰酸酯基甲基)三环癸烷、3,9-双(异氰酸酯基甲基)三环癸烷、4,8-双(异氰酸酯基甲基)三环癸烷、4,9-双(异氰酸酯基甲基)三环癸烷等脂环族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二苯基硫醚-4,4-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异氰酸酯、1,3-苯二异氰酸酯、1,4-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2,5-二异氰酸酯基噻吩、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噻吩、2,5-二异氰酸酯基四氢噻吩、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四氢噻吩、3,4-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四氢噻吩、2,5-二异氰酸酯基-1,4-二噻烷、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1,4-二噻烷、4,5-二异氰酸酯基-1,3-二硫杂环戊烷、4,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1,3-二硫杂环戊烷等杂环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等。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可使用选自它们中的至少1种。
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除了单体以外,还包含改性物及/或与改性物的混合物的情况,作为异氰酸酯的改性物,可举出例如多聚物、缩二脲改性物、脲基甲酸酯改性物、噁二嗪三酮改性物、多元醇改性物等。作为多聚物,可举出例如脲二酮、脲酮亚胺、碳二亚胺等二聚物、异氰脲酸酯、亚氨基噁二嗪二酮等三聚物以上的多聚物。
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优选选自1,6-己二异氰酸酯、1,5-戊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对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1种,
更优选选自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对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中的至少1种。这些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使用上述的化合物时,尤其是使用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时,能够特别显著地观察到固化后的调光材料被着色成红色的现象。即,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使用上述的化合物时,尤其是使用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时,基于亚磷酸三酯(A)的红色着色抑制效果变得特别显著。
[(F)二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中,二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F)不包含后述的通式(3a)及通式(3b)表示的醇化合物(C)。作为二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F)(以下,简称为“活性氢化合物(F)”),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多元醇化合物、多元硫醇化合物、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等。它们可以适当组合使用。
作为多元醇化合物,可举出例如新戊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二三羟甲基丙烷、丁三醇、1,2一甲基葡萄糖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苏糖醇、核糖醇、阿拉伯糖醇、木糖醇、蒜糖醇、甘露醇、卫矛醇、艾杜糖醇、肌醇、己三醇、二缩三甘油(triglycerol)、一缩二甘油(diglycerol)、异氰脲酸三(2-羟基乙基)酯、环丁二醇、环戊烷二醇、环己二醇、环庚二醇、环辛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羟基丙基环己醇、三环[5.2.1.02,6]癸烷-二甲醇、双环[4.3.0]-壬二醇、二环己二醇、三环[5.3.1.1]十二烷二醇、双环[4.3.0]壬烷二甲醇、三环[5.3.1.1]十二烷-二乙醇、羟基丙基三环[5.3.1.1]十二烷醇、螺[3.4]辛二醇、丁基环己二醇、1,1’-双环己叉二醇、环己三醇、麦芽糖醇、乳糖等脂肪族多元醇;
二羟基萘、三羟基萘、四羟基萘、二羟基苯、苯三醇、联苯四醇、连苯三酚、(羟基萘基)连苯三酚、三羟基菲、双酚A、双酚F、苯二甲醇、二(2-羟基乙氧基)苯、双酚A-双-(2-羟基乙基醚)、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双-(2-羟基乙基醚)等芳香族多元醇;
二溴新戊二醇等卤代多元醇;
甘油的环氧乙烷加成物、三羟甲基丙烷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季戊四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甘油的环氧丙烷加成物、三羟甲基丙烷的环氧丙烷加成物、季戊四醇的环氧丙烷加成物、己内酯改性甘油、己内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己内酯改性季戊四醇等使3官能以上的醇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ε-己内酯加成而得到的化合物;
环氧树脂等高分子多元醇。本实施方式中,可将选自它们中的至少1种组合使用。
另外,作为多元醇化合物,还可举出草酸、谷氨酸、己二酸、乙酸、丙酸、环己烷甲酸、β-氧代环己烷丙酸、二聚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水杨酸、3-溴丙酸、2-溴二醇、二羧基环己烷、均苯四甲酸、丁烷四甲酸、溴邻苯二甲酸等有机酸与上述多元醇的缩合反应产物;
上述多元醇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氧化烯的加成反应产物;
亚烷基多胺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氧化烯的加成反应产物;以及,
双-[4-(羟基乙氧基)苯基]硫醚、双-[4-(2-羟基丙氧基)苯基]硫醚、双-[4-(2,3-二羟基丙氧基)苯基]硫醚、双-[4-(4-羟基环己氧基)苯基]硫醚、双-[2-甲基-4-(羟基乙氧基)-6-丁基苯基]硫醚及在这些化合物上以平均每个羟基加成3分子以下的环氧乙烷及/或环氧丙烷的方式而得到的化合物;
二-(2-羟基乙基)硫醚、1,2-双-(2-羟基乙基巯基)乙烷、双(2-羟基乙基)二硫醚、1,4-二噻烷-2,5-二醇、双(2,3-二羟基丙基)硫醚、四(4-羟基-2-硫杂丁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砜(商品名双酚S)、四溴双酚S、四甲基双酚S、4,4’-硫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1,3-双(2-羟基乙基硫基乙基)-环己烷等含有硫原子的多元醇等。本实施方式中,可将选自它们中的至少1种组合使用。
作为多元硫醇化合物,可举出例如甲二硫醇、1,2-乙二硫醇、1,2,3-丙三硫醇、1,2-环己二硫醇、双(2-巯基乙基)醚、四(巯基甲基)甲烷、二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二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2-巯基乙酸酯)、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2-巯基乙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双(巯基甲基)硫醚、双(巯基甲基)二硫醚、双(巯基乙基)硫醚、双(巯基乙基)二硫醚、双(巯基丙基)硫醚、双(巯基甲基硫基)甲烷、双(2-巯基乙基硫基)甲烷、双(3-巯基丙基硫基)甲烷、1,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烷、1,2-双(2-巯基乙基硫基)乙烷、1,2-双(3-巯基丙基硫基)乙烷、1,2,3-三(巯基甲基硫基)丙烷、1,2,3-三(2-巯基乙基硫基)丙烷、1,2,3-三(3-巯基丙基硫基)丙烷、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四(巯基甲基硫基甲基)甲烷、四(2-巯基乙基硫基甲基)甲烷、四(3-巯基丙基硫基甲基)甲烷、双(2,3-二巯基丙基)硫醚、2,5-二巯基甲基-1,4-二噻烷、2,5-二巯基-1,4-二噻烷、2,5-二巯基甲基-2,5-二甲基-1,4-二噻烷、及它们的巯基乙酸及巯基丙酸的酯、羟基甲基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甲基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乙基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乙基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甲基二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甲基二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羟基乙基二硫醚双(2-巯基乙酸酯)、羟基乙基二硫醚双(3-巯基丙酸酯)、2-巯基乙基醚双(2-巯基乙酸酯)、2-巯基乙基醚双(3-巯基丙酸酯)、亚硫基二乙酸双(2-巯基乙基酯)、亚硫基二丙酸双(2-巯基乙基酯)、亚二硫基二乙酸双(2-巯基乙基酯)、亚二硫基二丙酸双(2-巯基乙基酯)、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1,1,2,2-四(巯基甲基硫基)乙烷、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噻烷、三(巯基甲基硫基)甲烷、三(巯基乙基硫基)甲烷等脂肪族多元硫醇化合物;
1,2-二巯基苯、1,3-二巯基苯、1,4-二巯基苯、1,2-双(巯基甲基)苯、1,3-双(巯基甲基)苯、1,4-双(巯基甲基)苯、1,2-双(巯基乙基)苯、1,3-双(巯基乙基)苯、1,4-双(巯基乙基)苯、1,3,5-三巯基苯、1,3,5-三(巯基甲基)苯、1,3,5-三(巯基亚甲基氧基)苯、1,3,5-三(巯基亚乙基氧基)苯、2,5-甲苯二硫醇、3,4-甲苯二硫醇、1,5-萘二硫醇、2,6-萘二硫醇等芳香族多元硫醇化合物;
2-甲基氨基-4,6-二硫醇-均三嗪、3,4-噻吩二硫醇、2,5-二巯基-1,3,4-噻二唑(bismuthiol)、4,6-双(巯基甲基硫基)-1,3-二噻烷、2-(2,2-双(巯基甲基硫基)乙基)-1,3-二硫杂环丁烷等杂环多元硫醇化合物等,但并非仅限于这些示例化合物。本实施方式中,可将选自它们中的至少1种组合使用。
作为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可举出例如2-巯基乙醇、3-巯基-1,2-丙二醇、甘油双(巯基乙酸酯)、4-巯基苯酚、2,3-二巯基-1-丙醇、季戊四醇三(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三(巯基乙酸酯)等,但并非仅限于这些示例化合物。
此外,可使用这些活性氢化合物的低聚物、氯取代物、溴取代物等卤素取代物。这些活性氢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
本实施方式中,从得到的成型体的机械强度等物性的观点考虑,作为活性氢化合物(F),优选使用三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
具体而言,可优选使用选自甘油、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中的至少1种。
[(C)醇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还可以包含醇化合物(C)。通过包含醇化合物(C),能得到光致变色性能更优异的光学材料。此外,通过将亚磷酸三酯(A)和醇化合物(C)并用,由于不依赖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品质,能进一步抑制光学材料的红色的着色,并且还能有效地抑制黄色的着色,因此能得到特别良好的初始色调。
醇化合物(C)可使用选自通式(3a)表示的化合物及通式(3b)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化学式38]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391
通式(3a)中,R7及R8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至少任一方为氢原子。R7及R8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表示30以上且500以下的整数。
作为通式(3a)表示的醇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使用通式(4a)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9]
通式(4a)中,R9及R10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至少任一方为氢原子。R9及R1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a+c为2以上且400以下的整数,b表示1以上且100以下的整数。
醇化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15000,优选为1500~7500。
作为通式(3a)表示的醇化合物,可举出Adeka Corporation制的ADEKA PLURONIC系列、BASF公司制的PLURONIC系列等。非专利文献1中示出PLURONIC系列中包含的化合物的结构。
作为通式(3a)表示的醇化合物,优选Adeka Corporation制的ADEKA PLURONIC L-44、L-62、L-64、L-72、P-84、P-85、BASF公司制的PLURONIC L-43、L-44、L-62、L-64、L-72、P-65、P-84、P-85、F-68、F-77,
更优选Adeka Corporation制的ADEKA PLURONIC L-62、L-64、P-84、P-85、BASF公司制的PLURONIC L-62、L-64、L-72、P-65、P-84、P-85、F-77。这些醇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化学式40]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401
通式(3b)中,Q表示由二醇衍生的2价基团、或由至少具有3个伯醇基的多元醇衍生的3~30价基团。m表示3~10的整数,n表示2~30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式中,直接键合于Q的氧原子为来自二醇的氧原子或来自多元醇的氧原子。
从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Q优选为由至少具有3个伯醇基的多元醇衍生的3~30价基团。
作为二醇,可举出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等。
作为至少具有3个伯醇基的多元醇,可举出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等。
作为通式(3b)表示的醇化合物,可使用PERSTORP公司的CAPA聚己内酯多元醇(polycaprolactone polyol)系列、DEICEL公司的PLACCEL系列等。这些醇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本实施方式中,也可将通式(3a)表示的醇化合物与通式(3b)表示的醇化合物并用。
[(B)酸性磷酸酯]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可以还包含酸性磷酸酯(B)。通过包含酸性磷酸酯(B),能得到不仅脱模性优异、而且红色着色的抑制效果更优异的光学材料。
酸性磷酸酯(B)可由通式(2)表示。
[化学式41]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402
通式(2)中,m表示1或2的整数,n表示0~18的整数,R4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R5、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乙基。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n表示4以下的整数,R4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
作为通式(2)中的R4,可举出例如由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十四烷、十六烷等直链的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
由2-甲基丙烷、2-甲基丁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3-乙基戊烷、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3-乙基己烷、2-甲基庚烷、3-甲基庚烷、4-甲基庚烷、3-乙基庚烷、4-乙基庚烷、4-丙基庚烷、2-甲基辛烷、3-甲基辛烷、4-甲基辛烷、3-乙基辛烷、4-乙基辛烷、4-丙基辛烷等支链的脂肪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
由环戊烷、环己烷、1,2-二甲基环己烷、1,3-二甲基环己烷、1,4-二甲基环己烷等脂环族化合物衍生的有机残基;等等,
但并非仅限于这些示例化合物。
通式(2)中的n优选为10以下的整数,更优选为4以下的整数。
通式(2)中的R4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18的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
作为酸性磷酸酯(B),可使用STEPAN公司制的ZelecUN、城北化学工业公司制的JP系列、东邦化学工业公司制的PHOSPHANOL系列、大八化学工业公司制的AP、DP系列等。
[其他成分]
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A)~(F)成分之外,还可以包含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聚合催化剂、树脂改性剂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举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吸收剂、二苯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苯酚系紫外线吸收剂、草酰替苯胺系紫外线吸收剂、及丙二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对于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能力而言,最大吸收波长在330nm以下,并且相对于最大吸收波长的吸光度而言的360nm的吸光度的比例优选为0.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下。作为属于优选的数值范围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举出下述通式(I)表示的草酰替苯胺系紫外线吸收剂、下述通式(II)表示的丙二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
[化学式42]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421
通式(I)中,Z1及Z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举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等。
[化学式43]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422
通式(II)中,对于Z3而言,可举出可以被取代的C6~C20的芳香族有机基团、可以被取代的C5~C20的脂环族基团等,Z4及Z5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举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等。
作为C6~C20的芳香族有机基团,可举出苯基、苄基、苯甲酰基、对甲氧基苄基等。作为C5~C20的脂环族基团,可举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戊基(cyclopentanyl group)、环癸基(cyclodecanyl group)等。
作为经取代的C6~C20的芳香族有机基团的取代基、及经取代的C5~C20的脂环族基团的取代基,可举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等。
通式(I)或(II)中,作为C1~C6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丁基、丙基、戊基、己基等,作为C1~C6烷氧基,可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苯氧基等。
作为具体的化合物名,可举出2-乙基-2’-乙氧基草酰替苯胺、(对甲氧基苄叉(benzylidene))丙二酸二甲酯作为例子。
具体而言,可举出Seesorb 107(Shipro Kasei Kaisha Ltd.制)、Viosorb 583(共同药品公司制)、Tinuvin 405(BASF公司制)、Tinuvin PS(BASF公司制)、HOSTAVIN PR 25(CLARIANT公司制)及HOSTAVIN VSU(CLARIANT公司制),优选HOSTAVIN PR 25及HOSTAVINVSU。
关于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从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可以以200~14000ppm、优选500~14000ppm、进一步优选1000~12000ppm、特别优选5000~10000ppm的量在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中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作为光稳定剂,可使用受阻胺系光稳定剂。
作为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可举出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酯、癸二酸1-(1,2,2,6,6-五甲基-4-哌啶基)10-甲酯、碳酸双(1-十一烷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酯、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4-氧-1-哌啶)酯、十六烷酸2,2,6,6-四甲基-4-哌啶酯、十八烷酸2,2,6,6-四甲基-4-哌啶酯等,
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酯、碳酸双(1-十一烷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酯、十六烷酸2,2,6,6-四甲基-4-哌啶酯、十八烷酸2,2,6,6-四甲基-4-哌啶酯。
具体而言,可举出LA72(ADEKA公司制)、LA81(ADEKA公司制)、LA402AF(ADEKA公司制)。
关于光稳定化剂的添加量,可以以500~5000ppm、优选1000~4000ppm、进一步优选2500~3500ppm的量在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中包含光稳定化剂。
作为聚合催化剂,可举出叔胺化合物及其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金属化合物、季铵盐、或有机磺酸等。
作为树脂改性剂,可举出例如环硫化物化合物、醇化合物、胺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有机酸及其酐、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等在内的烯烃化合物等。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可通过将亚磷酸三酯(A)、光致变色化合物(D)、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活性氢化合物(F)混合来制备。
本实施方式中,活性氢化合物(F)为多元硫醇化合物时,相对于SH基的总和而言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中包含的NCO基的摩尔比(NCO基/SH基)通常为0.8~1.2的范围内,优选为0.85~1.15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0.9~1.1的范围内。
NCO基/SH基的摩尔比为上述的范围内时,组合物充分固化,能得到耐热性、耐湿性、耐光性优异的树脂。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进一步根据需要可包含醇化合物(C)及/或酸性磷酸酯(B)。
添加醇化合物(C)时,可以以相对于醇化合物(C)及活性氢化合物(F)中包含的OH基及SH基的总和而言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中包含的NCO基的摩尔比(NCO基/(OH基+SH基))成为上述的范围内的方式使用。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而言,从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100重量%而言,可包含0.01重量%~0.5重量%、优选0.05重量%~0.5重量%、进一步优选0.05重量%~0.3重量%、特别优选0.05重量%~0.2重量%的亚磷酸三酯(A)。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包含通式(3a)表示的化合物作为醇化合物(C)时,从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100重量%而言,可包含0.01重量%~0.5重量%、优选0.05重量%~0.5重量%、进一步优选0.1重量%~0.3重量%、特别优选0.1重量%~0.2重量%的亚磷酸三酯(A)。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包含通式(3b)表示的化合物作为醇化合物(C)时,从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100重量%而言,可包含0.01重量%~0.5重量%、优选0.01重量%~0.3重量%、进一步优选0.01重量%~0.1重量%、特别优选0.05重量%~0.1重量%的亚磷酸三酯(A)。
添加醇化合物(C)时,NCO基/(OH基+SH基)的摩尔比为上述的范围内时,组合物充分固化,能得到耐热性、耐湿性、耐光性优异的树脂。
相对于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100重量%而言,可以以10ppm~5000ppm的量使用光致变色化合物(D)。
对于将亚磷酸三酯(A)、光致变色化合物(D)、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及活性氢化合物(F)、和根据需要的酸性磷酸酯(B)及/或醇化合物(C)、和其他添加剂混合来制备聚合性组合物时的温度而言,通常可于25℃以下进行。从聚合性组合物的贮存期的观点考虑,有时优选设定为更低温度。但是,催化剂、内部脱模剂、添加剂在聚合性组合物中的溶解性不良时,也可预先加热,将其溶解于聚合性组合物中。
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混合顺序、混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将各成分均匀混合即可,可利用已知的方法进行。作为已知的方法,例如有下述方法:制作包含规定量的添加剂的母料,将该母料分散并溶解于聚合性组合物中的方法等。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制造包含亚磷酸三酯(A)、光致变色化合物(D)及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的母料(中间组合物)的工序、和在该母料中混合活性氢化合物(F)的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制造母料(中间组合物)的工序中,混合构成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一部分的(E)成分的情况下,可在后续工序中另行添加剩余的(E)成分。母料中包含的(E)成分、与后续工序中另行添加的(E)成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制造母料的工序(方法)具体包括下述工序:
将亚磷酸三酯(A)和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混合的工序,和
在前述工序中得到的混合液中,混合光致变色化合物(D)的工序。
通过在(D)成分与(E)成分接触之前,预先在(E)成分中添加(A)成分,能进一步抑制红色的着色,能得到初始色调更优异的光学材料。
作为制造母料时使用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优选使用包含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的组合物、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等,更优选使用包含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的组合物。
通过使用这些化合物作为(E)成分,能进一步抑制红色的着色,能得到初始色调更优异的光学材料,并且,能改善亚磷酸三酯(A)在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中的分散性。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母料而言,从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亚磷酸三酯(A)、光致变色化合物(D)及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的总量100重量%而言,可包含0.1重量%~2重量%、优选0.2重量%~1.9重量%、进一步优选0.2重量%~1.8重量%的亚磷酸三酯(A)。
使用酸性磷酸酯(B)及醇化合物(C)时,优选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向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中添加亚磷酸三酯(A)并进行混合的工序,
向前述工序中得到的组合物中添加光致变色化合物(D)并进行混合的工序,
接下来,在前述工序中得到的组合物中,混合酸性磷酸酯(B)、醇化合物(C)、和构成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剩余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的工序,
以及,在前述工序中得到的组合物中,混合活性氢化合物(F)的工序。
<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优选的制造方法,可举出浇铸聚合。首先,向用衬垫或胶带等保持的成型模具间注入聚合性组合物。此时,根据得到的塑料透镜所要求的物性,根据需要,常常优选进行减压下的脱泡处理、加压、减压等的过滤处理等。
关于聚合条件,根据聚合性组合物的组成、催化剂的种类和使用量、模具的形状等的不同,条件有很大差异,因而不作限定,大致可于-50~150℃的温度经1~50小时而进行。根据情况,优选在10~150℃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或缓缓升温,用1~25小时使其固化。
对于光学材料,根据需要,可进行退火等处理。对于处理温度而言,通常可在50~150℃之间进行,优选于90~140℃进行,更优选于90~130℃进行。
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树脂成型时,除了上述“其他成分”之外,根据目的,也可与已知的成型法同样地添加扩链剂、交联剂、抗氧化剂、上蓝剂、油溶染料、填充剂、密合性提高剂、特定波长吸收剂等各种添加剂。
<用途>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聚合性组合物而言,通过改变浇铸聚合时的模具的种类,可以得到各种形状的成型体。对于成型体而言,具备光致变色性能,而且具备高折射率及高透明性,从而可用于塑料透镜等各种光学材料。尤其是,可作为塑料眼镜透镜、塑料偏光透镜合适地使用。
[塑料眼镜透镜]
对于使用了由本实施方式的成型体形成的透镜基材的塑料眼镜透镜而言,根据需要,可在一面或两面施以涂覆层而进行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塑料眼镜透镜包含由上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形成的透镜基材和涂覆层。
作为涂覆层,具体而言,可举出底涂层、硬涂层、防反射层、防雾涂层、防污染层、疏水层等。这些涂覆层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将多种涂覆层形成为多层而使用。在两面施以涂覆层时,可在各面施以同样的涂覆层,也可施以不同的涂覆层。
对于这些涂覆层而言,分别地,可以并用出于保护透镜、眼睛免受紫外线侵害的目的的紫外线吸收剂,出于保护眼睛免受红外线侵害的目的的红外线吸收剂,出于提高透镜的耐气候性的目的的光稳定剂、抗氧化剂,出于提高透镜的时尚性的目的的染料、颜料,防静电剂,以及用于提高透镜的性能的已知的添加剂。关于通过涂布来进行涂覆的层,也可使用以改善涂布性为目的的各种匀涂剂(leVeling agent)。
底涂层通常可形成在后述的硬涂层与透镜之间。底涂层是以提高在其上形成的硬涂层与透镜的密合性为目的的涂覆层,根据情况,也可提高耐冲击性。对于底涂层而言,可使用任何原材料,只要是相对于得到的透镜的密合性高的原材料即可,通常,可使用以氨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聚乙烯醇缩醛为主成分的底涂层组合物等。对于底涂层组合物而言,出于调整组合物的粘度的目的,可使用不给透镜带来影响的适当的溶剂。当然,也可在无溶剂的情况下使用。
底涂层可利用涂布法、干式法中的任意方法形成。使用涂布法时,可通过利用旋涂、浸涂等已知的涂布方法将底涂层组合物涂布于透镜,然后进行固化从而形成底涂层。利用干式法进行时,可利用CVD法、真空蒸镀法等已知的干式法形成。在形成底涂层时,出于提高密合性的目的,根据需要,可预先对透镜的表面进行碱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处理等前处理。
硬涂层是以向透镜表面赋予耐擦伤性、耐磨耗性、耐湿性、耐温水性、耐热性、耐气候性等功能为目的的涂覆层。
对于硬涂层而言,通常可使用包含具有固化性的有机硅化合物和选自Si、Al、Sn、Sb、Ta、Ce、La、Fe、Zn、W、Zr、In及Ti的元素组中的元素的氧化物微粒的1种以上及/或由选自上述元素组中的2种以上的元素的复合氧化物构成的微粒的1种以上的硬涂层组合物。
硬涂层组合物中,优选除了上述成分以外,还包含胺类、氨基酸类、金属乙酰丙酮络合物、有机酸金属盐、高氯酸类、高氯酸类的盐、酸类、金属氯化物及多官能性环氧化合物中的至少任一种。硬涂层组合物中可使用不给透镜带来影响的适当的溶剂,也可在无溶剂的情况下使用。
对于硬涂层而言,通常可在利用旋涂、浸涂等已知的涂布方法涂布硬涂层组合物后,进行固化而形成。作为固化方法,可举出热固化、基于紫外线、可见光线等能量射线照射的固化方法等。为了抑制干涉条纹的产生,硬涂层的折射率与透镜的折射率之差优选在±0.1的范围内。
防反射层通常可根据需要而形成在上述硬涂层上。防反射层包括无机系及有机系,在无机系的情况下,可使用Sio2、Tio2等无机氧化物,利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离子束辅助法、CVD法等干式法形成。在有机系的情况下,可使用包含有机硅化合物、和具有内部孔洞的二氧化硅系微粒的组合物,利用湿式法形成。
防反射层包括单层及多层,在以单层使用的情况下,优选其折射率比硬涂层低至少0.1以上。为了有效地呈现防反射功能,优选形成为多层膜防反射膜,这种情况下,交替层叠低折射率膜和高折射率膜。这种情况下,也优选低折射率膜与高折射率膜的折射率差为0.1以上。作为高折射率膜,包括ZnO、TiO2、Ceo2、Sb2o5、Sno2、Zro2、Ta2o5等膜,作为低折射率膜,可举出Sio2膜等。
在防反射层上,可根据需要而形成防雾层、防污染层、疏水层。作为形成防雾层、防污染层、疏水层的方法,只要不对防反射功能带来不良影响即可,对其处理方法、处理材料等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已知的防雾处理方法、防污染处理方法、疏水处理方法、材料。例如,在防雾处理方法、防污染处理方法中,可举出以下方法:用表面活性剂覆盖表面的方法;在表面附加亲水性的膜而使其具有吸水性的方法;以微细凹凸覆盖表面而提高吸水性的方法;利用光催化活性而使其具有吸水性的方法;实施超疏水性处理而防止水滴附着的方法;等等。另外,在疏水处理方法中,可举出以下方法:通过蒸镀、溅射含氟硅烷化合物等而形成疏水处理层的方法;将含氟硅烷化合物溶解到溶剂中后,进行涂覆而形成疏水处理层的方法;等等。
[塑料偏光透镜]
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偏光透镜具备偏光膜,和形成于前述偏光膜的至少一个面的、由使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成型体形成的基材层。
本实施方式中的偏光膜可由热塑性树脂构成。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举出热塑性聚酯、热塑性聚碳酸酯、热塑性聚烯烃、热塑性聚酰亚胺等。从耐水性、耐热性及成型加工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热塑性聚酯、热塑性聚碳酸酯,更优选热塑性聚酯。
作为热塑性聚酯,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从耐水性、耐热性及成型加工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作为偏光膜,具体而言,可举出含有二色性染料的热塑性聚酯偏光膜、含有碘的聚乙烯醇偏光膜、含有二色性染料的聚乙烯醇偏光膜等。
对于偏光膜而言,为了进行干燥、稳定化,可在实施加热处理后使用。
此外,对于偏光膜而言,为了提高与丙烯酸系树脂的密合性,可在进行了选自底涂处理、化学药剂处理(气体或碱等药液处理)、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电子束照射处理、粗面化处理、火焰处理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前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这样的前处理中,特别优选选自底涂处理、化学药剂处理、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中的1种或2种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偏光透镜可通过在这样的偏光膜的至少一面设置使本实施方式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基材层而得到。
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可举出浇铸聚合法。
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例如可包括下述工序:
以与模具分离隔开的状态将偏光膜固定在透镜浇铸用铸模内的工序,
向在前述偏光膜与前述模具之间形成的空隙的至少一方注入前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和
使前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聚合固化,在前述偏光膜的至少一个面层叠基材层的工序。
透镜浇铸用铸模通常由用衬垫保持的2个大致圆盘状的玻璃制的模具构成。在该透镜浇铸用铸模的空间内,以与膜面相对的前侧的模具内表面平行的方式设置偏光膜。在偏光膜与模具之间形成空隙部。需要说明的是,偏光膜可以被预先赋形。
关于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条件,根据聚合性组合物的组成、催化剂的种类和使用量、模具的形状等的不同,条件有所不同,可于5~140℃的温度经1~50小时而进行。根据情况,优选于5~130℃的温度范围保持或缓缓升温,用1~25小时进行固化。
将通过聚合从而发生固化而得到的层叠体从铸模脱模,可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偏光透镜。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聚合并脱模后的层叠体,根据需要,可进行退火等加热处理。关于处理温度,从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可在90~150℃之间进行,优选于110~130℃进行,更优选于115~125℃进行。从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处理时间为1~10小时、优选2~5小时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可在得到的基材层的表面形成与塑料眼镜透镜同样的前述涂覆层。
实施例
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的任何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用于评价的方法和使用的装置如下所述。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树脂的性能试验中,利用以下的方法对透明性、折射率、阿贝数、色调(a*,b*)、调光性能进行评价。
·透明性:在暗处用投射灯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照射,通过目视来判断有无起雾、不透明物质、来自胶带的粘合成分的溶出。将未确认到起雾、不透明物质、来自胶带的溶出的情况作为“有”(有透明性),将确认到起雾、不透明物质、来自胶带的溶出的情况作为“无”(无透明性)。
·折射率(ne)、阿贝数(ve):使用浦耳弗里奇折射计(Pulfrichrefractometer),于20℃进行测定。
·色调(a*,b*):使用Konica Minolta,Inc.制分光测色计CM-5,测定L*a*b*颜色系统(CIE 1976)中的a*、b*。
·调光性能:使用具备USHIO Inc.制激发光源氙灯MS-35AAA/FB2000-O的大冢电子公司制瞬间多通道测光系统MSPD-7700,在温度为23℃、照度为50000勒克斯的条件下,对已加工成2mm厚的成型体样品照射激发光15分钟,求出其呈色前后的透光率之差(Δ%T)。该变化量越大,表示调光性能越高。
[实施例1]
向49.6重量份的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中,添加0.10重量份的作为亚磷酸三酯的亚磷酸三苯酯、作为酸性磷酸酯的0.05重量份城北化学工业公司制JP-504、2.0重量份Adeka Corporation制ADEKAPLURONIC L-64、作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0.0745重量份Vivimed公司制Reversacol Wembley Grey、0.061重量份Vivimed公司制Reversacol Heath Green、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0.10重量份HOSTAVIN PR-25,进行搅拌,使其溶解。向该混合液中,添加48.2重量份包含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组合物,进行搅拌,然后,添加0.008重量份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使其均匀溶解。然后,通过真空泵进行脱气,将该溶液浇铸至玻璃模具中。在15℃~120℃的范围,经24小时使其聚合,然后,将成型模具去除,取出成型体。
成型体为无色透明,且具有下述这样良好的调光性能:放置于太阳光线下时立即呈色,阻断光线时褪色。将得到的成型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除了将亚磷酸三苯酯的添加量从0.10重量份变更为0.20重量份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实施。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除了改变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的制造批次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实施。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作为酸性磷酸酯,将城北化学工业公司制JP-504变更为城北化学工业公司制JP-506H,使添加量为0.30重量份,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实施。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使Adeka Corporation制的ADEKA PLURONIC L-64的添加量为1.9重量份,将单体(E成分)变更为49.8重量份的包含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的组合物,将单体(F成分)变更为23.4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24.9重量份的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法实施。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将9.7重量份的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作为亚磷酸三酯的0.10重量份亚磷酸三苯酯混合,制成均匀溶液,然后,将作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0.0745重量份Vivimed公司制Reversacol Wembley Grey、0.061重量份Vivimed公司制Reversacol Heath Green、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0.10重量份HOSTAVIN PR-25混合,制备母料。将该母料、和39.9重量份的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作为酸性磷酸酯的0.30重量份城北化学工业公司制JP-506H、2.0重量份Adeka Corporation制ADEKA PLURONIC L-64混合,进行搅拌,使其溶解。向该混合液中添加48.2重量份的包含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组合物,进行搅拌,然后,添加0.008重量份的二甲基二氯化锡,使其均匀溶解。然后,通过真空泵进行脱气,将该溶液浇铸至玻璃模具中。在15℃~120℃的范围,经24小时使其聚合,然后将成型模具去除,取出成型体。
成型体为无色透明,且具有下述这样良好的调光性能:放置于太阳光线下时立即呈色,阻断光线时褪色。将得到的成型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除了未添加亚磷酸三苯酯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实施。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2]
除了改变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的制造批次之外,利用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法实施。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5]
除了从亚磷酸三苯酯变更为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苯酚、对甲苯磺酰胺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实施。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551
表-1中记载的化合物如下所述。
·Al:亚磷酸三苯酯
·A2: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
·A3:苯酚
·A4:对甲苯磺酰胺
·B1:城北化学工业公司制JP-504(式(2)中,m:1或2,n:0,R4:C4烷基)
·B2:城北化学工业公司制JP-506H(式(2)中,m:1或2,n:1,R4:C4烷基,R5、R6:氢原子)
·C1:Adeka Corporation制ADEKA PLURONIC L-64(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
·D1:Vivimed公司制Reversacol Wembley Grey(聚氧亚烷基链,萘并吡喃系呈色团(通式(c)))
·D2:Vivimed公司制Reversacol Heath Green(聚氧亚烷基链,萘并吡喃系呈色团(通式(c)))
·D3:Vivimed公司制Reversacol Cayenne Red(聚氧亚烷基链,萘并吡喃系呈色团(通式(c)))
·E1: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
·E2:包含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的组合物
·F1:包含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及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组合物
·F2: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
·F3: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
由实施例1与比较例1及3~5的比较可知,使用了作为亚磷酸三酯(A)的亚磷酸三苯酯时,得到的成型体的a*减少,初始色调的红色调被抑制。另外,比较例1和2中,根据E成分的品质,得到的成型体的初始色调的红色调a*不同,在实施例1与3中,虽然E成分的品质不同,但通过使用亚磷酸三苯酯,也稳定地成为初始色调优异的结果。即使使用亚磷酸三苯酯,也未确认到对调光性能的影响。
[实施例7]
将9.235重量份的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0.765重量份的包含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和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的组合物、作为亚磷酸三酯的0.010重量份亚磷酸三苯酯混合,制成均匀溶液,然后,将作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0.0820重量份Vivimed公司制Reversacol Wembley Grey、0.067重量份Vivimed公司制Reversacol Heath Green、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0.10重量份HOSTAVIN PR-25混合,制备母料。将该母料、和41.685重量份的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作为酸性磷酸酯的0.20重量份城北化学工业公司制JP-506H、2.0重量份PERSTORP公司制的CAPA2302A混合,进行搅拌,使其溶解。向该混合液中添加49.01重量份的包含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的组合物,进行搅拌,然后,添加二甲基二氯化锡0.005重量份,使其均匀溶解。然后,通过真空泵进行脱气,将该溶液浇铸至玻璃模具中。在15℃~120℃的范围,经48小时使其聚合,然后,将成型模具去除,取出成型体。
成型体为无色透明,具有下述这样的良好的调光性能:放置于太阳光线下时立即呈色,阻断光线时褪色。将得到的成型体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8]
除了将亚磷酸三苯酯的添加量从0.010重量份变更为0.050重量份之外,利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法实施。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9]
除了将亚磷酸三苯酯的添加量从0.010重量份变更为0.10重量份之外,利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法实施。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0]
除了将亚磷酸三苯酯的添加量从0.10重量份变更为0.30重量份之外,利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法实施。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11]
除了将亚磷酸三苯酯的添加量从0.10重量份变更为0.50重量份之外,利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法实施。将评价结果示于表-2。
[表2]
表-2
Figure BDA0002326299970000581
E成分中,E2是被包含在母料中的成分。
除了以下的化合物之外,表-2中记载的化合物如上所述。
C2:己内酯、1,4-丁二醇聚酯(制品名:CAPA 2302A,PERSTORP公司制)
由实施例7~11的比较可知,以100ppm~5000ppm的范围包含作为亚磷酸三酯(A)的亚磷酸三苯酯时,得到的成型体的a*低,初始色调的红色调被抑制,未确认到对调光性能的影响。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通过使用了亚磷酸三酯(A)的本发明,可提供不依赖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品质、能稳定地得到良好的初始色调、而且调光性能也优异的光致变色透镜。
本申请主张以于2017年7月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7-130119号及于2018年5月25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8-100565号为基础的优先权,将其全部公开内容并入本文。

Claims (31)

1.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包含:
(A)通式(1)表示的亚磷酸三酯,
[化学式1]
通式(1)中,R1、R2、R3表示可以包含杂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8的脂肪族或芳香族的烃基;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R1、R2、R3各自可以键合而形成可以包含杂原子的环结构,
(D)光致变色化合物,
(E)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
(F)二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还包含(C)选自通式(3a)表示的化合物及通式(3b)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醇化合物,
[化学式2]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012
通式(3a)中,R7及R8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至少任一方为氢原子;R7及R8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表示30以上且500以下的整数,
[化学式3]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013
通式(3b)中,Q表示由二醇衍生的2价基团、或由至少具有3个伯醇基的多元醇衍生的3~30价基团,m表示3~10的整数,n表示2~30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还包含(B)通式(2)表示的酸性磷酸酯,
[化学式4]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021
通式(2)中,m表示1或2的整数,n表示0~18的整数,R4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R5、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相对于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100重量%而言,包含0.01重量%~0.5重量%的亚磷酸三酯(A)。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亚磷酸三酯(A)为包含芳香环的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亚磷酸三酯(A)为选自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壬基苯酯、亚磷酸三甲苯酯、亚磷酸二苯基(2-乙基己基)酯、亚磷酸二苯基异癸酯、亚磷酸二苯基十三烷基酯、四苯基二丙二醇二亚磷酸酯、亚磷酸三(2,4-二丁基苯基)酯中的至少1种。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亚磷酸三酯(A)为亚磷酸三苯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酸性磷酸酯(B)中,n表示4以下的整数,R4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醇化合物(C)为通式(4a)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5]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031
通式(4a)中,R9及R10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至少任一方为氢原子;R9及R1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a+c为2以上且400以下的整数,b表示1以上且100以下的整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醇化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15000。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醇化合物(C)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7500。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光致变色化合物(D)为选自通式(5)及通式(6)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化学式6]
[化学式7]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033
通式(5)及通式(6)中,R1及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独立地表示:
氢;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4~24的杂芳基;
芳烷基或杂芳烷基,其是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被前述的芳基或杂芳基取代而得到的,
经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基或经取代的碳原子数为4~24的杂芳基的取代基可从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氧基、被至少一个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苯氧基或萘氧基、碳原子数为2~12的直链或支链的链烯基、-NH2基、-NHR基、-N(R)2基(R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R存在2个时,2个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及甲基丙烯酰基或丙烯酰基中选择至少1个,
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独立地表示:
卤素原子;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2的卤代环烷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卤代烷氧基;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24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4~24的杂芳基(作为取代基,具有选自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氧基、被至少一个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苯氧基或萘氧基、碳原子数为2~12的直链或支链的链烯基、及氨基中的至少1个取代基);
芳烷基或杂芳烷基,其是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被所述芳基或杂芳基取代而得到的;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或萘氧基(作为取代基,具有选自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烷氧基中的至少1个取代基);
-NH2、-NHR、-CONH2、或-CONHR,其中,R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OCOR或-COOR,此处,R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3~6的环烷基、或被R1、R2中的取代芳基或取代杂芳基的取代基中的至少1个取代的苯基、或未取代的苯基,
至少2个相邻的R3彼此可以键合、包含R3所键合的碳原子在内而形成1个以上的芳香环基团或非芳香环基团,芳香环基团或非芳香环基团包含可以包含选自由氧、硫、及氮组成的组中的杂原子的1个环或2个经并环化的环,
m为0~4的整数;p为0~2的整数。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光致变色化合物(D)为通式(7)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8]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051
通式(7)中,R1、R2、R3、m与通式(5)相同,A表示下述式(A1)~(A5)的并环化环,
[化学式9]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061
这些并环化环(A1)~(A5)中,虚线表示通式(7)的萘并吡喃环的碳C5碳C6键;并环化环(A4)或(A5)的α键键合于通式(7)的萘并吡喃环的碳C5或碳C6,
R4相同或不同,独立地表示OH、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或者2个R4形成羰基(CO),
R5、R6及R7独立地表示:
卤素原子;
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被至少1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卤代烷基;
碳原子数为3~12的环烷基;
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氧基;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苄基(作为取代基,通式(7)的R1、R2基独立地对应芳基或杂芳基时,具有在R1、R2基的定义中在上文中说明的取代基中的至少1个);
-NH2、-NHR,此处,R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氧基或萘氧基(作为取代基,至少具有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
-COR、-COOR或-CONHR基,此处,R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3~6的环烷基、或经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苄基(作为取代基,通式(7)的R1、R2基独立地对应芳基或杂芳基时,具有在R1、R2基的定义中在上文中说明的取代基中的至少1个),
q为0~6的整数,r为0~4的整数,s为0~2的整数,t为0~3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A表示(A4)时,q为0~2的整数,r为0~4的整数,A表示(A2)时,q为0~2的整数。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光致变色化合物(D)为通式(a)或通式(b)表示的化合物,
PC-L-Chain (a)
PC-L-Chain-L’-PC’ (b)
PC和PC’表示通式(c)~(f)中的任一种;PC与P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化学式10]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071
[化学式11]
[化学式12]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082
[化学式13]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083
通式(c)~(f)中,R1~R18表示氢、卤素原子、羧基、乙酰基、甲酰基、可以被取代的C1~C20的脂肪族基团、可以被取代的C3~C20的脂环族基团、或可以被取代的C6~C20的芳香族有机基团,分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些脂肪族基团、脂环族基团或芳香族有机基团可包含氧原子、氮原子;通式(c)~(f)表示的化合物中包含的任一种基团与作为2价有机基团的L或L’键合;L和L’表示包含选自氧乙烯链、氧丙烯链、(硫代)酯基、(硫代)酰胺基中的1种以上的2价有机基团;Chain表示包含选自聚硅氧烷链、聚氧亚烷基链中的1种以上的1价或2价有机基团。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为选自1,6-己二异氰酸酯、1,5-戊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对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2,6-双(异氰酸酯基甲基)双环-[2.2.1]-庚烷、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异氰酸酯、及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1种。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活性氢化合物(F)为选自多元醇化合物、多元硫醇化合物及具有羟基的硫醇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活性氢化合物(F)为三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活性氢化合物(F)为选自甘油、季戊四醇四(2-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4-巯基甲基-1,8-二巯基-3,6-二硫杂辛烷、5,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7-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4,8-二巯基甲基-1,11-二巯基-3,6,9-三硫杂十一烷、1,1,3,3-四(巯基甲基硫基)丙烷、及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中的至少1种。
19.成型体,其是由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
20.光学材料,其是由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成型体形成的。
21.塑料透镜,其是由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成型体形成的。
22.塑料偏光透镜,其具备:
偏光膜,和
形成于前述偏光膜的至少一个面的、由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成型体形成的基材层。
23.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用母料,其包含亚磷酸三酯(A)、光致变色化合物(D)及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母料,其包含0.1重量%~2重量%的亚磷酸三酯(A)。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用母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将亚磷酸三酯(A)与多异氰酸酯化合物(E)混合的工序,和
在前述工序得到的混合液中混合光致变色化合物(D)的工序。
26.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下述物质混合的工序:
(A)通式(1)表示的亚磷酸三酯,
[化学式14]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101
通式(1)中,R1、R2、R3表示可以包含杂原子的碳原子数为1~18的脂肪族或芳香族的烃基;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R1、R2、R3各自可以键合而形成可以包含杂原子的环结构,
(D)光致变色化合物,
(E)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
(F)二官能以上的活性氢化合物。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将(A)成分、(D)成分、(E)成分及(F)成分混合的前述工序包括下述工序:
通过权利要求25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母料的工序,和
在所述母料中混合构成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剩余的(E)成分、和活性氢化合物(F)的工序。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将(A)成分、(D)成分、(E)成分及(F)成分(其中,不包括通式(3a)及通式(3b)表示的醇化合物)混合的前述工序还包括混合(C)选自通式(3a)表示的化合物及通式(3b)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醇化合物的工序,
[化学式15]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111
通式(3a)中,R7及R8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至少任一方为氢原子;R7及R8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表示30以上且500以下的整数,
[化学式16]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112
通式(3b)中,Q表示由二醇衍生的2价基团、或由至少具有3个伯醇基的多元醇衍生的3~30价基团,n表示2~30的整数。
29.如权利要求26~2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将(A)成分、(D)成分、(E)成分及(F)成分混合的前述工序还包括混合(B)通式(2)表示的酸性磷酸酯的工序,
[化学式17]
Figure FDA0002326299960000113
通式(2)中,m表示1或2的整数,n表示0~18的整数,R4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R5、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
30.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通过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和
通过在铸模内使所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进行浇铸聚合而形成透镜基材的工序。
31.塑料偏光透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通过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
以与模具分离隔开的状态将偏光膜固定在透镜浇铸用铸模内的工序,
向在所述偏光膜与所述模具之间形成的空隙的至少一方注入所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的工序,和
使所述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聚合固化,在所述偏光膜的至少一个面层叠基材层的工序。
CN201880041177.2A 2017-07-03 2018-07-02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成型体 Active CN1108319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0119 2017-07-03
JP2017-130119 2017-07-03
JP2018-100565 2018-05-25
JP2018100565 2018-05-25
PCT/JP2018/025015 WO2019009230A1 (ja) 2017-07-03 2018-07-02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992A true CN110831992A (zh) 2020-02-21
CN110831992B CN110831992B (zh) 2022-08-23

Family

ID=64950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1177.2A Active CN110831992B (zh) 2017-07-03 2018-07-02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成型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48856A1 (zh)
EP (1) EP3650480A4 (zh)
JP (1) JP6833034B2 (zh)
CN (1) CN110831992B (zh)
WO (1) WO20190092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8813A1 (ja) * 2019-01-30 2020-08-0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US20220213256A1 (en) * 2019-05-16 2022-07-07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s and use thereof
CN116874733A (zh) * 2020-01-27 2023-10-1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用聚合性预聚物组合物、固化物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CN115286758A (zh) 2020-01-27 2022-11-0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用聚合性预聚物组合物、固化物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EP4108735A4 (en) * 2020-02-18 2024-03-27 Tokuyama Corp PHOTOCHROMIC CYCLIC COMPOUND AND CURAB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ID PHOTOCHROMIC CYCLIC COMPOUND
JP2021161214A (ja) * 2020-03-31 2021-10-11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HOYA Lens Thailand Ltd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透明樹脂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レンズ基材の製造方法
JP2021161215A (ja) * 2020-03-31 2021-10-11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HOYA Lens Thailand Ltd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透明樹脂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レンズ基材の製造方法
JP2023161056A (ja) * 2020-08-31 2023-11-0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
WO2023176153A1 (ja) * 2022-03-18 2023-09-2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チオウレタンフィルム、メガネレンズ用資材、メガネレンズ及びメガネ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6630A (en) * 1992-07-10 1993-09-21 Ppg Industrie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CN1531561A (zh) * 2001-03-21 2004-09-22 Hoya��ʽ���� 透明成形体、光学部件、塑料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181426A (ja) * 2003-12-16 2005-07-07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6049786A1 (en) * 2004-10-29 2006-05-11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coating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making coated articles and articles thereof
CN101158729A (zh) * 2006-09-28 2008-04-09 Jsr株式会社 光学薄膜、其制造方法、偏光板及液晶面板
US20080225400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materials and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0472227C (zh) * 2004-02-02 2009-03-25 Mgc菲尔希特株式会社 光控制塑料透镜、该透镜制造用涂膜片状光控制体及光控制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WO2010105123A1 (en) * 2009-03-13 2010-09-16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Vision enhancing optical articles
US20110224371A1 (en) * 2008-12-08 2011-09-15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s, optical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material
CN102791758A (zh) * 2010-03-08 2012-11-21 光学转变公司 制备光敏微颗粒、其非水性纳米分散体的方法及由其制备的制品
WO2012170066A1 (en) * 2011-06-06 2012-12-13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olarizing photochromic articles
CN103030778A (zh) * 2012-12-24 2013-04-10 建德市顺发化工助剂有限公司 易染色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086248A1 (en) * 2011-12-08 2013-06-13 Ppg Industries, Inc. Photochromic materials that include indeno-fused naphthopyrans
CN103221465A (zh) * 2010-11-23 2013-07-24 光学转变公司 可固化光致变色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光学制品
CN103289094A (zh) * 2012-03-01 2013-09-1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使树脂用组合物的聚合反应停止的方法
US20130274412A1 (en) * 2012-04-16 2013-10-17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olym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echanochromic polymers
CN103635837A (zh) * 2011-06-06 2014-03-12 光学转变公司 偏振光致变色制品
WO2014152259A1 (en) * 2013-03-15 2014-09-25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olym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echanochromic polymers
CN105848865A (zh) * 2013-11-20 2016-08-10 光学转变公司 形成光致变色分段多焦点透镜的方法
US20170002176A1 (en) * 2014-02-03 2017-01-05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s, optical material and plastic lens obtained from composition
WO2017030545A1 (en) * 2015-08-17 2017-02-23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Curable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s
WO2017047745A1 (ja) * 2015-09-16 2017-03-2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該組成物から得られる光学材料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95358A (ja) 1992-04-20 1993-11-09 Tokuyama Soda Co Ltd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
JPH08272036A (ja) 1994-10-17 1996-10-18 Seiko Epson Corp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ォトクロミック樹脂
FR2783249B1 (fr) 1998-09-11 2001-06-22 Flamel Tech Sa Naphtopyranes anneles en c5-c6, leur preparation et les compositions et matrices (co)polymeres les renfermant
US7035010B2 (en) * 2002-03-14 2006-04-25 Intercast Europe, S.P.A. Polarized lenses with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8582192B2 (en) * 2003-07-01 2013-11-12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olarizing photochromic articles
US8545015B2 (en) * 2003-07-01 2013-10-01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olarizing photochromic articles
JP4859335B2 (ja) 2003-07-04 2012-01-25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コーティング剤
JP4644429B2 (ja) * 2004-02-02 2011-03-0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647538B2 (en) 2005-04-08 2014-02-11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photochromic moieties
JP2008030439A (ja) 2006-06-30 2008-02-14 Hoya Corp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08143872A (ja) 2006-12-13 2008-06-26 Mitsui Chemicals Inc ビス(イソシアナトメチル)ノルボルナンの安定化方法。
EP2294114B1 (en) 2008-06-05 2012-08-15 Advanced Polymerik Pty Ltd Photochromic polymer an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hotochromic polymer
GB0815109D0 (en) 2008-08-18 2008-09-24 James Robinson Ltd Polydialkylsiloxane-bridged bi-photochromic molecules
CN103502305B (zh) 2011-05-03 2016-04-13 薇薇美德实验室欧洲有限公司 光致变色聚合物
CN103597006B (zh) 2011-06-03 2016-05-11 薇薇美德实验室欧洲有限公司 光致变色聚合物
EP2866064B1 (en) 2012-06-26 2017-08-09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optical material and plastic lens obtained from said composition
WO2017047743A1 (ja) 2015-09-16 2017-03-2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当該組成物を用いた有機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有機ガラス
KR102016867B1 (ko) 2015-09-16 2019-08-30 미쯔이가가꾸가부시끼가이샤 광학 재료용 중합성 조성물, 당해 조성물로부터 얻어지는 광학 재료 및 플라스틱 렌즈
EP3351573B1 (en) 2015-09-16 2020-06-17 Mitsui Chemicals, Inc. Molded body and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s
JP6712468B2 (ja) 2016-01-21 2020-06-24 サンデン・リテー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商品収納装置
JP2018100565A (ja) 2016-12-21 2018-06-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便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6630A (en) * 1992-07-10 1993-09-21 Ppg Industrie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CN1531561A (zh) * 2001-03-21 2004-09-22 Hoya��ʽ���� 透明成形体、光学部件、塑料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181426A (ja) * 2003-12-16 2005-07-07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フォトクロミック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472227C (zh) * 2004-02-02 2009-03-25 Mgc菲尔希特株式会社 光控制塑料透镜、该透镜制造用涂膜片状光控制体及光控制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WO2006049786A1 (en) * 2004-10-29 2006-05-11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coating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making coated articles and articles thereof
CN101158729A (zh) * 2006-09-28 2008-04-09 Jsr株式会社 光学薄膜、其制造方法、偏光板及液晶面板
US20080225400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hotochromic materials and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10224371A1 (en) * 2008-12-08 2011-09-15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s, optical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material
CN102245666A (zh) * 2008-12-08 2011-11-1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光学材料及光学材料的制造方法
WO2010105123A1 (en) * 2009-03-13 2010-09-16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Vision enhancing optical articles
CN102791758A (zh) * 2010-03-08 2012-11-21 光学转变公司 制备光敏微颗粒、其非水性纳米分散体的方法及由其制备的制品
CN103221465A (zh) * 2010-11-23 2013-07-24 光学转变公司 可固化光致变色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光学制品
CN103649789A (zh) * 2011-06-06 2014-03-19 光学转变公司 偏振光致变色制品
CN103635837A (zh) * 2011-06-06 2014-03-12 光学转变公司 偏振光致变色制品
WO2012170066A1 (en) * 2011-06-06 2012-12-13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Polarizing photochromic articles
WO2013086248A1 (en) * 2011-12-08 2013-06-13 Ppg Industries, Inc. Photochromic materials that include indeno-fused naphthopyrans
CN103289094A (zh) * 2012-03-01 2013-09-1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使树脂用组合物的聚合反应停止的方法
US20130274412A1 (en) * 2012-04-16 2013-10-17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olym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echanochromic polymers
CN103030778A (zh) * 2012-12-24 2013-04-10 建德市顺发化工助剂有限公司 易染色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152259A1 (en) * 2013-03-15 2014-09-25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Polym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echanochromic polymers
CN105848865A (zh) * 2013-11-20 2016-08-10 光学转变公司 形成光致变色分段多焦点透镜的方法
US20170002176A1 (en) * 2014-02-03 2017-01-05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s, optical material and plastic lens obtained from composition
WO2017030545A1 (en) * 2015-08-17 2017-02-23 Transitions Optical, Inc. Curable photochromic compositions
WO2017047745A1 (ja) * 2015-09-16 2017-03-2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該組成物から得られる光学材料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50480A1 (en) 2020-05-13
EP3650480A4 (en) 2021-03-24
US20200148856A1 (en) 2020-05-14
WO2019009230A1 (ja) 2019-01-10
CN110831992B (zh) 2022-08-23
JP6833034B2 (ja) 2021-02-24
JPWO2019009230A1 (ja)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1992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成型体
CN108026240B (zh) 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得到的光学材料及塑料透镜
KR101571275B1 (ko) 중합성 조성물, 광학 재료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127159B2 (ja)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当該組成物から得られる光学材料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CN108026241B (zh) 成型体和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
KR101610574B1 (ko) 광학재료용 중합성 조성물, 해당 조성물로부터 얻어지는 광학재료 및 플라스틱렌즈
CN109716216B (zh) 光致变色透镜及聚合性组合物
EP3168246B1 (en)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and application for same
JP7357451B2 (ja)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
EP3919584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material
JP2019215450A (ja) 光学材料用重合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