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9144A - 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9144A
CN110829144A CN201810895218.6A CN201810895218A CN110829144A CN 110829144 A CN110829144 A CN 110829144A CN 201810895218 A CN201810895218 A CN 201810895218A CN 110829144 A CN110829144 A CN 110829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ositioning
connectors
mounting
moun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952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29144B (zh
Inventor
季浩浩
孙小元
邱明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shuo Computer (Suzhou) Co Ltd
Maintek Computer Suzhou Co Ltd
Pega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ngshuo Computer (Suzhou) Co Ltd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shuo Computer (Suzhou) Co Ltd,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Mingshuo Computer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952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9144B/zh
Priority to TW108110357A priority patent/TWI739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9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9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29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9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适于同步组装多个连接器于电子设备,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这些连接器设置于安装件;提供定位件以定位这些连接器;将这些连接器通过多个固定件固定于安装件,进而形成连接器模块;将定位件从连接器模块移除;以及将连接器模块固定于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将多个连接器同步组装于电子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当需要多个公头连接器与多个母头连接器对应连接时,通常为单个公头连接器对单个母头连接器进行插拔。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必须要将多个公头连接器与母头连接器同步对插时,则非常容易出现元件之间相互撞件的状况,因而造成元件刮伤,甚至损坏。传统做法中,是通过提高定位精度,减少组装的公差来实现多个连接器的精准插入,但由于工艺能力的限制,往往良率太低,且造价太高,并且无法有效确保各个连接器在后续组装的正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降低造价、提升良率及确保后续组装正确性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根据本发明,连接器的组装方法,适于同步组装多个连接器于电子设备,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这些连接器设置于安装件;提供定位件以定位这些连接器;将这些连接器通过多个固定件固定于安装件,进而形成连接器模块;将定位件从连接器模块移除;以及将连接器模块固定于电子设备。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这些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将这些连接器设置于安装件的步骤包括:将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口承靠于安装件的第一承座,且将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板体的相对两侧承靠于安装件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以初步定位第一连接器与安装件的相对位置;以及将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端口承靠于安装件的第二承座,且将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板体的相对两侧承靠于安装件的第二限位部及第三限位部,以初步定位第二连接器与安装件的相对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在将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板体的相对两侧承靠于安装件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的步骤中,将第一板体的其中一侧承靠于第一限位部的第一限位凹陷,且将第一板体的另外一侧承靠于第二限位部的限位凸起,以初步定位第一连接器与安装件的相对位置,在将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板体的相对两侧承靠于安装件的第二限位部及第三限位部的步骤中,将第二板体的其中一侧承靠于第二限位部的第二限位凹陷,且将第二板体的另外一侧承靠于第三限位部的第三限位凹陷,以初步定位第二连接器与安装件的相对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将这些连接器设置于安装件的步骤还包括:将第一板体的第一对准部对准于限位凸起的第二对准部,且将第一板体的第三对准部对准于安装件的第三承座的第四对准部,以初步定位第一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将第二板体的第五对准部对准于第二限位凹陷的第六对准部,且将第二板体的第七对准部对准于安装件的第四承座的第八对准部,以初步定位第二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将这些连接器设置于安装件的步骤中,将这些连接器设置于安装件的多个安装结构以初步定位这些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提供定位件以定位这些连接器的步骤中,提供定位件以进一步精确定位这些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提供定位件以进一步精确定位这些连接器与安装件的相对位置的步骤包括:提供定位件;以及将定位件的定位侧的第一定位结构耦接于安装件的安装侧的第二定位结构,以通过定位件进一步精确定位这些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这些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三定位部、第五定位部以及第六定位部,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定位部与第四定位部,将定位件的定位侧的第一定位结构耦接于安装件的安装侧的第二定位结构,以通过定位件进一步精确定位这些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步骤包括:将第一定位部耦接于第二定位部,且将第三定位部耦接于第四定位部,以精确定位定位件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将第五定位部耦接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口,且将第六定位部耦接于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端口,以通过定位件进一步精确定位第一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及第二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将连接器模块固定于电子设备的步骤包括:将连接器模块通过多个锁固件固定于电子设备,其中连接器模块的第二定位部、第一连接端口、第二连接端口以及第四定位部及暴露于电子设备的多个开口。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这些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这些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将这些连接器通过这些固定件固定于安装件,进而形成连接器模块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第一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第二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第一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步骤中,将第一固定件依序穿过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板体及安装件的第二限位部,以固定第一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在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第二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步骤中,将第二固定件依序穿过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板体及安装件的第二限位部,以固定第二连接器与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可将多个连接器设置在安装件,定位件可用以定位这些连接器在安装件上的位置,以便于通过固定件将这些连接器固定于安装件,进而形成连接器模块,而在将定位件从连接器移除后,即可将连接器模块固定于电子设备。如此的组装方法可简化组装流程,可降低造价并提高良率,且由于此连接器模块已事先模拟后续组装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故利用此组装方法,还能够确保后续组装流程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块组装至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连接器模块与电子设备的分解图。
图3至图6是多个连接器通过定位件组装形成连接器模块的组装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连接器模块;
110:第一连接器;
111:第一连接端口;
112:第一板体;
112a:第一对准部;
112b:第三对准部;
120:第二连接器;
121:第二连接端口;
122:第二板体;
122a:第五对准部;
122b:第七对准部;
130:安装件;
131:座体;
131a:第一承座;
131b:第二承座;
131c:第三承座;
131c1:第四对准部;
131d:第四承座;
131d1:第八对准部;
132:第一限位部;
132a:第一限位凹陷;
133:第二限位部;
133a:第二限位凹陷;
133a1:第六对准部;
133b:限位凸起;
133b1:第二对准部;
134:第三限位部;
134a:第三限位凹陷;
135:第四限位部;
136:第五限位部;
137:第二定位部;
138:第四定位部;
140:第一固定件;
150:第二固定件;
160:第三固定件;
200:定位件;
210:本体;
220:第一定位部;
230:第五定位部;
240:第六定位部;
250:第三定位部;
300:电子设备;
310A、310B、310C、310D:开口;
320:锁固件;
I1:第一安装结构;
I2:第二安装结构;
I3:第三安装结构;
I4:第四安装结构;
P1:第一定位结构;
P2:第二定位结构;
S1:定位侧;
S2:安装侧;
S110~S15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器模块组装至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连接器模块与电子设备的分解图。图3至图6是多个连接器通过定位件组装形成连接器模块的组装流程示意图。先请参考图1及图2,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可适用于将多个连接器(例如第一连接器110及第二连接器120)同步组装至电子设备300,在此不限制多个连接器的数量。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可先将多个连接器组装至安装件130上进而形成连接器模块100,再进一步将包含了多个连接器的连接器模块100组装至电子设备300,如此的组装方法可简化组装流程,使得造价可以有效降低,并能够提高良率,且由于此连接器模块100已事先模拟后续组装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故利用此组装方法,还能够确保后续组装流程的正确性。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连接器可以是电源连接端口、网络连接端口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端口的其中一者或多者的结合,包括RJ-45、Type-A、Type-B、Mini-A、Mini-B、Micro-A、Micro-B、USB 3.0 Type-A、USB 3.0Type-B及USB 3.0 Micro-B等。
请先参考图3及图4,连接器模块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10、第二连接器120以及安装件130。安装件130包括第一安装结构I1以及第二安装结构I2,第一连接器110可安装到第一安装结构I1,第二连接器120可安装到第二安装结构I2。
详细而言,安装件130包括座体131、第一限位部132、第二限位部133以及第三限位部134,第一限位部132、第二限位部133及第三限位部134分别连接座体131,且第一限位部132及第三限位部134分别位于第二限位部133的相对两侧。更进一步来说,座体131包括第一承座131a及第二承座131b,第一限位部132及第二限位部133分别连接第一承座131a,且第一限位部132及第二限位部133分别位于第一承座131a的相对两侧。第二限位部133及第三限位部134分别连接第二承座131b,且第二限位部133及第三限位部134分别位于第二承座131b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承座131a及第二承座131b分别位于第二限位部133的相对两侧。第一限位部132、第一承座131a及第二限位部133共同组成前述的第一安装结构I1,用以安装第一连接器110,第二限位部133、第二承座131b及第三限位部134共同组成前述的第二安装结构I2,用以安装第二连接器120,其中第一安装结构I1的外形可对应于第一连接器110的外形,且第二安装结构I2的外形可对应于第二连接器120的外形。
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110包括第一连接端口111以及第一板体112,第一板体112设置于第一连接端口111,第一连接端口111可通过第一板体112固定到安装件130的第一安装结构I1。相似地,第二连接器120包括第二连接端口121以及第二板体122,第二板体122设置于第二连接端口121,第二连接端口121可通过第二板体122固定到安装件130的第二安装结构I2。第一连接端口111例如是电源连接端口,第二连接端口121例如是USB Type-C,在此并没有特别限制第一连接端口111与第二连接端口121的规格。
更进一步来说,第一限位部132包括第一限位凹陷132a,第二限位部133包括限位凸起133b,且第一限位凹陷132a及限位凸起133b皆位于第一承座131a的旁侧,其中第一连接端口111适于承靠在第一承座131a,第一板体112的其中一侧适于承靠在第一限位部132的第一限位凹陷132a,第一板体112的另一侧适于承靠在第二限位部133的限位凸起133b。在第一连接器110安装至第一安装结构I1的过程中,第一限位凹陷132a、第一承座131a及限位凸起133b可初步引导第一连接器110的摆放位置。另一方面,第二限位部133包括第二限位凹陷133a,第三限位部134包括第三限位凹陷134a,且第二限位凹陷133a及第三限位凹陷134a皆位于第二承座131b的旁侧,其中第二连接端口121适于承靠在第二承座131b,第二板体122的其中一侧适于承靠在第三限位部134的第三限位凹陷134a,第二板体122的另一侧适于承靠在第二限位部133的第二限位凹陷133a。在第二连接器120安装至第二安装结构I2的过程中,第三限位凹陷134a、第二承座131b及第二限位凹陷133a可初步引导第二连接器120的摆放位置。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在第一连接器110承靠在第一安装结构I1时,第一安装结构I1被配置成与第一连接器110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间隙,如此可容许第一连接器110在第一安装结构I1进行平移微调。相似地,在第二连接器120承靠在第二安装结构I2时,第二安装结构I2被配置成与第二连接器120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间隙,如此可容许第二连接器120在第二安装结构I2进行平移微调。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件130的座体131还可更进一步包括第三承座131c以及第四承座131d,第三承座131c的一部分连接第一限位部132,第四承座131d的一部分连接第三限位部134,而第三承座131c的另一部分及第四承座131d的另一部分彼此相互连接,且第三承座131c及第四承座131d两者之间的连接处连接第二限位部133,其中第一连接器110的第一板体112适于承靠在第三承座131c,第二连接器120的第二板体122适于承靠在第四承座131d。另一方面,安装件130还可包括第四限位部135以及第五限位部136,第四限位部135连接第三承座131c,且第一限位部132及第四限位部135分别位于第三承座131c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限位部132、第三承座131c及第四限位部135共同组成第三安装结构I3,且第三安装结构I3的外形可对应于第一连接器110的外形。在第一连接器110安装至第三安装结构I3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132、第三承座131c及第四限位部135可起到辅助引导第一连接器110的摆放位置的作用。第五限位部136连接第四承座131d,且第三限位部134及第五限位部136分别位于第四承座131d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三限位部134、第四承座131d及第五限位部136共同组成第四安装结构I4,且第四安装结构I4的外形可对应于第二连接器120的外形。在第二连接器120安装至第四安装结构I4的过程中,第三限位部134、第四承座131d及第五限位部136可起到辅助引导第二连接器120的摆放位置的作用。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在第一连接器110承靠在第三安装结构I3时,第三安装结构I3被配置成与第一连接器110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间隙,如此可容许第一连接器110在第三安装结构I3进行平移微调。相似地,在第二连接器120承靠在第四安装结构I4时,第四安装结构I4被配置成与第二连接器120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间隙,如此可容许第二连接器120在第四安装结构I4进行平移微调。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133在限位凸起133b处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对准部133b1,第一连接器110在第一板体112可包括对应第二对准部133b1的第一对准部112a。第二对准部133b1例如是凸状结构,而第一对准部112a例如是缺口状结构。缺口状结构的第一对准部112a的尺寸可大于凸状结构的第二对准部133b1的尺寸,使得凸状结构的第二对准部133b1可滑动于缺口状结构的第一对准部112a之中。换句话说,第一对准部112a及第二对准部133b1除了可在第一连接器110安装至第一安装结构I1时,起到初步引导并对准的作用之外,还能够允许第一连接器110在第一安装结构I1进行平移微调。在其它实施例中,缺口状结构的第一对准部112a及凸状结构的第二对准部133b1彼此可以互换,在此并没有限制。
相似地,第二限位部133在第二限位凹陷133a处可进一步包括第六对准部133a1,第二连接器120在第二板体122可包括对应第六对准部133a1的第五对准部122a。第六对准部133a1例如是凸状结构,第五对准部122a例如是缺口状结构。缺口状结构的第五对准部122a的尺寸可大于凸状结构的第六对准部133a1的尺寸,使得凸状结构的第六对准部133a1可滑动于缺口状结构的第五对准部122a之中。换句话说,第五对准部122a及第六对准部133a1除了可在第二连接器120安装至第二安装结构I2时,起到初步引导并对准的作用之外,还能够允许第二连接器120在第二安装结构I2进行平移微调。在其它实施例中,缺口状结构的第五对准部122a及凸状结构的第六对准部133a1彼此可以互换,在此并没有限制。
此外,第三承座131c还可进一步包括第四对准部131c1,第一连接器110在第一板体112还可进一步包括对应第四对准部131c的第三对准部112b。第四对准部131c1例如是凸状结构,而第三对准部112b例如是槽孔状结构。槽孔状结构的第三对准部112b的尺寸可大于凸状结构的第四对准部131c1的尺寸,使得凸状结构的第四对准部131c1可滑动于槽孔状结构的第三对准部112b之中。换句话说,第三对准部112b及第四对准部131c1除了可在第一连接器110安装至第三安装结构I3时,起到初步引导并对准的作用之外,还能够允许第一连接器110在第三安装结构I3进行平移微调。在其它实施例中,槽孔状结构的第三对准部112b及凸状结构的第四对准部131c1彼此可以互换,在此并没有限制。
相似地,第四承座131d还可进一步包括第八对准部131d1,第二连接器120在第二板体122还可进一步包括对应第八对准部131d1的第七对准部122b。第八对准部131d1例如是凸状结构,而第七对准部122b例如是槽孔状结构。槽孔状结构的第七对准部122b的尺寸可大于凸状结构的第八对准部131d1的尺寸,使得凸状结构的第八对准部131d1可滑动于槽孔状结构的第七对准部122b之中。换句话说,第七对准部122b及第八对准部131d1除了可在第二连接器120安装至第四安装结构I4时,起到初步引导并对准的作用之外,还能够允许第二连接器120在第四安装结构I4进行平移微调。在其它实施例中,槽孔状结构的第七对准部122b及凸状结构的第八对准部131d1彼此可以互换,在此并没有限制。
请对照参考图2及图3,连接器模块10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40、第二固定件150及第三固定件160。第一固定件140适于穿过第一连接器110的第一板体112并固定于安装件130在第二限位部133的限位凸起133b。第二固定件150适于穿过第二连接器120的第二板体122并固定于安装件130在第二限位部133的第二限位凹陷133a。而第三固定件160则可穿过第一连接器110的第一板体112或第二连接器120的第二板体122,并固定于安装件130的第三承座131c或第四承座131d。此外,连接器模块100可通过锁固件320固定在电子设备300。
请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200在定位侧S1包括本体210、第一定位部220、第五定位部230、第六定位部240以及第三定位部250,第一定位部220、第五定位部230、第六定位部240及第三定位部250分别连接本体210,第一定位部220及第六定位部240分别位于第五定位部230的相对两侧,第五定位部230及第三定位部250分别位于第六定位部240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定位部220、第五定位部230、第六定位部240及第三定位部250共同组成第一定位结构P1。另一方面,安装件130在安装侧S2包括对应第一定位部220的第二定位部137以及对应第三定位部250的第四定位部138,第二定位部137及第四定位部138分别位于第二限位部133的相对两侧,且第二定位部137及第四定位部138共同组成第二定位结构P2。其中,第一定位部220、第五定位部230、第六定位部240及第三定位部250例如是凸状结构,第二定位部137及第四定位部138例如是凹槽状结构,第一定位部220适于耦接第二定位部137,第三定位部250适于耦接第四定位部138,通过第一定位部220与第二定位部137之间的结构干涉以及第三定位部250与第四定位部138之间的结构干涉,可对定位件200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另一方面,第五定位部230适于耦接第一连接端口111,第六定位部240适于耦接第二定位端口121,通过第一连接端口111与第五定位部230之间的结构干涉,可对第一连接器110与定位件20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且通过第二连端口121与第六定位部240之间的结构干涉,可对第二连接器120与定位件20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换句话说,定位件200可先通过第二定位结构P2与第一定位结构P1之间的结构干涉,对定其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而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器110可通过第一定位结构P1确定其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二连接器120可通过第二定位结构P2确定其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
请参考图1及图2,电子设备300可包括开口310A、310B、310C及310D,第二定位部137适于对准开口310A,第四定位部138适于对准开口310D,第一连接端口111适于对准开口310B,第二连接端口121适于对准开口310C。当连接器模块100安装至电子设备300时,第二定位部137、第一连接端口111、第二连接端口121及第四定位部138可分别暴露于开口310A、310B、310C及310D。
以上已针对本发明中连接器模块100及定位件200的结构进行说明,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的组装步骤: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流程图。首先,请参考图2、图3及图7,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适于同步组装多个连接器于电子设备300,在步骤S110中,将多个连接器设置于安装件130;在步骤S120中,提供定位件200以定位多个连接器;在步骤S130中,将多个连接器通过多个固定件固定于安装件130,进而形成连接器模块100;在步骤S140中,将定位件200从连接器模块100移除;以及在步骤S150中,将连接器模块100固定于电子设备300。为了简洁说明,以下仅以两个连接器(即第一连接器110及第二连接器120)作为举例进行说明,在此并不限制本发明多个连接器的数量。
具体而言,请先参考图3、图4及图7,在步骤S110中,将多个连接器设置于安装件130的步骤可包括:将多个连接器设置于安装件130的多个安装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是第一安装结构I1、第二安装结构I2、第三安装结构I3及第四安装结构I4)以初步定位多个连接器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具体的步骤可以包括:将第一连接器110的第一连接端口111承靠于安装件130的第一承座131a,且将第一连接器110的第一板体112的相对两侧承靠于安装件130的第一限位部132及第二限位部133,以初步定位第一连接器110与安装件130的相对位置;以及将第二连接器120的第二连接端口121承靠于安装件130的第二承座131b,且将第二连接器120的第二板体122的相对两侧承靠于安装件130的第二限位部133及第三限位部134,以初步定位第二连接器120与安装件130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来说,上述将第一连接器110的第一板体112的相对两侧承靠于安装件130的第一限位部132及第二限位部133的步骤包括:将第一板体112的其中一侧承靠于第一限位部132的第一限位凹陷132a,且将第一板体112的另外一侧承靠于第二限位部133的限位凸起133b,以初步定位第一连接器110与安装件130的相对位置,其中,第一连接器110可在安装件130上平移滑动以进行微调。上述将第二连接器120的第二板体122的相对两侧承靠于安装件130的第二限位部133及第三限位部134的步骤包括:将第二板体122的其中一侧承靠于第二限位部133的第二限位凹陷133a,且将第二板体122的另外一侧承靠于第三限位部134的第三限位凹陷134a,以初步定位第二连接器120与安装件130的相对位置,其中,第二连接器120可在安装件130上平移滑动以进行微调。
更进一步而言,上述将第一连接器110及第二连接器120设置于安装件130的步骤还包括:将第一板体112的第一对准部112a对准于限位凸起133b的第二对准部133b1,且将第一板体112的第三对准部112b对准于安装件130的第三承座131c的第四对准部131c1,以初步定位第一连接器110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将第二板体122的第五对准部122a对准于第二限位凹陷133a的第六对准部133a1,且将第二板体122的第七对准部122b对准于安装件130的第四承座131d的第八对准部131d1,以初步定位第二连接器120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
另一方面,请先参考图5、图6及图7,具体而言,在步骤S120中,提供定位件200以定位多个连接器的步骤可包括:提供定位件200以进一步精确定位多个连接器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具体的步骤可包括:提供定位件200;以及将定位件200的定位侧S1的第一定位结构P1耦接于安装件130的安装侧S2的第二定位结构P2,以通过定位件200进一步精确定位多个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一连接器110及第二连接器120)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
更进一步来说,在上述将定位件200的定位侧S1的第一定位结构P1耦接于安装件130的安装侧S2的第二定位结构P2,以通过定位件200进一步精确定位多个连接器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步骤还可包括:将定位件200的第一定位部220耦接于安装件130的第二定位部137,且将定位件200的第三定位部250耦接于安装件130的第四定位部138,以精确定位定位件200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将定位件200的第五定位部230耦接于第一连接器110的第一连接端口111,且将定位件200的第六定位部240耦接于第二连接器120的第二连接端口121,以通过定位件200进一步精确定位第一连接器110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及第二连接器120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如此,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可利用定位件200一次将多个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一连接器110及第二连接器120)精准定位于安装件130。换句话说,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并不需要将多个连接器分开组装至安装件130,而可利用定位件200在一次性的定位步骤中,将多个连接器在单一的步骤中同步与安装件130进行定位。
接著,请先参考图2、图6及图7,在步骤S130中,将多个连接器通过多个固定件固定于安装件130,进而形成连接器模块100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一固定件140和/或第三固定件160固定第一连接器110与安装件130的第一安装结构I1和/或第三安装结构I3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第二固定件150和/或第三固定件160固定第二连接器120与安装件130的第二安装结构I2和/或第四安装结构I4之间的相对位置。
更进一步来说,上述通过第一固定件140和/或第三固定件160固定第一连接器110与安装件130的第一安装结构I1和/或第三安装结构I3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将第一固定件140依序穿过第一连接器110的第一板体112及安装件130的第二限位部133和/或将第三固定件160依序穿过第一连接器110的第一板体112及安装件130的第三承座131c,以固定第一连接器110与安装件130的第一安装结构I1和/或第三安装结构I3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上述通过第二固定件150和/或第三固定件160固定第二连接器120与安装件130的第二安装结构I2和/或第四安装结构I4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步骤还包括:将第二固定件150依序穿过第二连接器120的第二板体122及安装件130的第二限位部133和/或将第三固定件160依序穿过第二连接器120的第二板体122及安装件130的第四承座131d,以固定第二连接器120与安装件130的第二安装结构I2和/或第四安装结构I4之间的相对位置。如此,可将经过精确定位的第一连接器110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固定,且将经过精确定位的第二连接器120与安装件13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固定,进而形成连接器模块100。
请参考图1、图2及图7,在步骤S150中,将连接器模块100固定于电子设备300的步骤还包括:将连接器模块100通过多个锁固件320固定于电子设备300,其中连接器模块100的第二定位部137、第一连接端口111、第二连接端口121及第四定位部138暴露于电子设备的多个开口310A、310B、310C、310D。需特别说明的是,定位件200本身为事先模拟连接器模块100的第二定位部137、第一连接端口111、第二连接端口121及第四定位部138后续连接到外部连接端(未示出)的组装位置,因此,连接器模块100的第二定位部137、第一连接端口111、第二连接端口121及第四定位部138已事先确定了与外部连接端(未示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简言之,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中,可先将多个连接器组装至安装件130上进而形成连接器模块100,再进一步将包含了多个连接器的连接器模块100组装至电子设备300,如此的组装方法可简化组装流程,使得造价可以有效降低,并能够提高良率。另一方面,由于此连接器模块100已事先模拟后续组装构件的相对组装位置关系,故利用此组装方法,可使后续将外部连接端(未示出)连接到第二定位部137、第一连接端口111、第二连接端口121及第四定位部138时,能够确保外部连接端(未示出)在单一的步骤中即可同步将连接器模块100的第二定位部137、第一连接端口111、第二连接端口121及第四定位部138进行正确的连接,即,够确保后续组装流程的正确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的组装方法,适于同步组装多个连接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多个连接器设置于安装件;
提供定位件以定位所述多个连接器;
将所述多个连接器通过多个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安装件,进而形成连接器模块;
将所述定位件从所述连接器模块移除;以及
将所述连接器模块固定于所述电子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所述将所述多个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口承靠于所述安装件的第一承座,且将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板体的相对两侧承靠于所述安装件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以初步定位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的相对位置;以及
将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端口承靠于所述安装件的第二承座,且将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板体的相对两侧承靠于所述安装件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及第三限位部,以初步定位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的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第一板体的相对两侧承靠于所述安装件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步骤中,将所述第一板体的其中一侧承靠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一限位凹陷,且将所述第一板体的另外一侧承靠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限位凸起,以初步定位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的相对位置,在所述将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第二板体的相对两侧承靠于所述安装件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及所述第三限位部的步骤中,将所述第二板体的其中一侧承靠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二限位凹陷,且将所述第二板体的另外一侧承靠于所述第三限位部的第三限位凹陷,以初步定位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个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对准部对准于所述限位凸起的第二对准部,且将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三对准部对准于所述安装件的第三承座的第四对准部,以初步定位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
将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五对准部对准于所述第二限位凹陷的第六对准部,且将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七对准部对准于所述安装件的第四承座的第八对准部,以初步定位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多个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步骤中,将所述多个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多个安装结构以初步定位所述多个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所述提供所述定位件以定位所述多个连接器的步骤中,提供所述定位件以进一步精确定位所述多个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所述定位件以进一步精确定位所述多个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的相对位置的步骤包括:
提供所述定位件;以及
将所述定位件的定位侧的第一定位结构耦接于所述安装件的安装侧的第二定位结构,以通过所述定位件进一步精确定位所述多个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三定位部、第五定位部以及第六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定位部与第四定位部,所述将所述定位件的所述定位侧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耦接于所述安装件的所述安装侧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以通过所述定位件进一步精确定位所述多个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定位部耦接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且将所述第三定位部耦接于所述第四定位部,以精确定位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
将所述第五定位部耦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口,且将所述第六定位部耦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端口,以通过所述定位件进一步精确定位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及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连接器模块固定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连接器模块通过多个锁固件固定于所述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连接器模块的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连接端口、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及所述第四定位部暴露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多个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所述多个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所述将所述多个连接器通过所述多个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安装件,进而形成所述连接器模块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
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步骤中,将所述第一固定件依序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板体及所述安装件的第二限位部,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步骤中,将所述第二固定件依序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板体及所述安装件的所述第二限位部,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CN201810895218.6A 2018-08-08 2018-08-08 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Active CN1108291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5218.6A CN110829144B (zh) 2018-08-08 2018-08-08 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TW108110357A TWI739077B (zh) 2018-08-08 2019-03-25 連接器的組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5218.6A CN110829144B (zh) 2018-08-08 2018-08-08 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9144A true CN110829144A (zh) 2020-02-21
CN110829144B CN110829144B (zh) 2021-09-17

Family

ID=69535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95218.6A Active CN110829144B (zh) 2018-08-08 2018-08-08 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9144B (zh)
TW (1) TWI73907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7705Y (zh) * 1999-05-28 2000-05-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辅助装设装置
CN201674028U (zh) * 2010-02-24 2010-12-1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模组整合体及使用该连接模组整合体的系统
CN102201635A (zh) * 2010-03-26 2011-09-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202333292U (zh) * 2011-10-14 2012-07-11 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接口模块结构
CN105027361A (zh) * 2012-11-13 2015-11-04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保持插入式连接器模块的保持框架
CN106030931A (zh) * 2014-03-17 2016-10-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组装时的固定构造和连接器
CN106537696A (zh) * 2014-07-22 2017-03-22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插接连接器模块和/或插接连接器的保持框
EP3345260A1 (de) * 2015-09-03 2018-07-11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Halterahm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5907A (en) * 1990-01-26 1992-10-20 Amp Incorporated Method of aligning individual connectors
TWM512837U (zh) * 2015-05-27 2015-11-21 Surtec Ind Inc 卡匣式電連接器
CN206742641U (zh) * 2017-05-19 2017-12-12 常州鑫源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装配测试机用多片状零件产品装配机构
TWM550920U (zh) * 2017-06-26 2017-10-21 登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組合座、電連接器組合結構用的連接座及電連接器組合裝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7705Y (zh) * 1999-05-28 2000-05-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辅助装设装置
CN201674028U (zh) * 2010-02-24 2010-12-1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模组整合体及使用该连接模组整合体的系统
CN102201635A (zh) * 2010-03-26 2011-09-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202333292U (zh) * 2011-10-14 2012-07-11 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接口模块结构
CN105027361A (zh) * 2012-11-13 2015-11-04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保持插入式连接器模块的保持框架
CN106030931A (zh) * 2014-03-17 2016-10-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组装时的固定构造和连接器
CN106537696A (zh) * 2014-07-22 2017-03-22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插接连接器模块和/或插接连接器的保持框
EP3345260A1 (de) * 2015-09-03 2018-07-11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Halterahm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659A (zh) 2020-02-16
TWI739077B (zh) 2021-09-11
CN110829144B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0122B (zh) 電連接器組件、電系統及用於造成第一電連接器及第二電連接器藉由基板支撐之方法
JP279837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107690736B (zh) 电连接器
US6435897B1 (en) Compact PCI connector guide
EP1179745A2 (en) Optical connector adapter
TW200832828A (en) Connector
US8194409B2 (en) Guide frame for a pluggable module
JPH08330032A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TW201424172A (zh) 順應銷連接器安裝系統與方法
JP4984823B2 (ja) シールド板およびシールド板が取り付けられる基板実装型コネクタ
CN110829144B (zh) 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CN109372849B (zh) 一种锁紧装置及应用其的led显示屏
WO201414613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lamping mechanism
US20140013576A1 (en) Press Fit Tool Assembly for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US20130016947A1 (en) Photonic assembly for optical fibers
EP0505576B1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tentatively electronic circuit unit
US10587063B2 (en) Support assembly for press-fit contact pins
CN216217798U (zh) 一种线路板分割用连接器组装压合治具工装
US744208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correct card insertion
CN111129801B (zh) 辅助治具和连接器组件的安装方法
WO2018067069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6802722B2 (en) Retainer bracket for connectors
US11372059B2 (en) Testing device
JP2007240625A (ja) 光通信機器および光通信機器における接続コネクタの接続方法
JP6621625B2 (ja) 基板実装用コネクタ固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