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9077B - 連接器的組裝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的組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9077B
TWI739077B TW108110357A TW108110357A TWI739077B TW I739077 B TWI739077 B TW I739077B TW 108110357 A TW108110357 A TW 108110357A TW 108110357 A TW108110357 A TW 108110357A TW I739077 B TWI739077 B TW I7390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ositioning
mounting member
mounting
connecto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0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8659A (zh
Inventor
季浩浩
孫小元
邱明達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8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8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9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907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種連接器的組裝方法,適於同步組裝多個連接器於電子設備,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將這些連接器設置於安裝件;提供定位件以定位這些連接器;將這些連接器通過多個固定件固定於安裝件,進而形成連接器模組;將定位件從連接器模組移除;以及將連接器模組固定於電子設備。

Description

連接器的組裝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的組裝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將多個連接器同步組裝於電子設備的方法。
現有的電子設備,當需要多個公頭連接器與多個母頭連接器對應連接時,通常為單個公頭連接器對單個母頭連接器進行插拔。然而,在特定情況下,必須要將多個公頭連接器與母頭連接器同步對插時,則非常容易出現元件之間相互撞件的狀況,因而造成元件刮傷,甚至損壞。傳統做法中,是通過提高定位精度,減少組裝的公差來實現多個連接器的精准插入,但由於工藝能力的限制,往往良率太低,且造價太高,並且無法有效確保各個連接器在後續組裝的正確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降低造價、提升良率及確保後續組裝正確性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
本發明的一種連接器的組裝方法,適於同步組裝多個連接器於電子設備,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將這些連接器設置於安裝件;提供定位件以定位這些連接器;將這些連接器通過多個固定件固定於安裝件,進而形成連接器模組;將定位件從連接器模組移除;以及將連接器模組固定於電子設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這些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將這些連接器設置於安裝件的步驟包括:將第一連接器的第一連接埠承靠於安裝件的第一承座,且將第一連接器的第一板體的相對兩側承靠於安裝件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以初步定位第一連接器與安裝件的相對位置;以及將第二連接器的第二連接埠承靠於安裝件的第二承座,且將第二連接器的第二板體的相對兩側承靠於安裝件的第二限位部及第三限位部,以初步定位第二連接器與安裝件的相對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將第一連接器的第一板體的相對兩側承靠於安裝件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元部的步驟中,將第一板體的其中一側承靠於第一限位部的第一限位凹陷,且將第一板體的另外一側承靠於第二限位部的限位凸起,以初步定位第一連接器與安裝件的相對位置,在將第二連接器的第二板體的相對兩側承靠於安裝件的第二限位部及第三限位元部的步驟中,將第二板體的其中一側承靠於第二限位部的第二限位凹陷,且將第二板體的另外一側承靠於第三限位部的第三限位凹陷,以初步定位第二連接器與安裝件的相對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將這些連接器設置於安裝件的步驟還包括:將第一板體的第一對準部對準於限位凸起的第二對準部,且將第一板體的第三對準部對準於安裝件的第三承座的第四對準部,以初步定位第一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將第二板體的第五對準部對準於第二限位凹陷的第六對準部,且將第二板體的第七對準部對準於安裝件的第四承座的第八對準部,以初步定位第二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將這些連接器設置於安裝件的步驟中,將這些連接器設置於安裝件的多個安裝結構以初步定位這些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在提供定位件以定位這些連接器的步驟中,提供定位件以進一步精確定位這些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提供定位件以進一步精確定位這些連接器與安裝件的相對位置的步驟包括:提供定位件;以及將定位件的定位側的第一定位結構耦接於安裝件的安裝側的第二定位結構,以通過定位件進一步精確定位這些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這些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第一定位結構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三定位部、第五定位部以及第六定位部,第二定位結構包括第二定位部與第四定位部,將定位件的定位側的第一定位結構耦接於安裝件的安裝側的第二定位結構,以通過定位件進一步精確定位這些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的步驟包括:將第一定位部耦接於第二定位部,且將第三定位部耦接於第四定位部,以精確定位定位件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將第五定位部耦接於第一連接器的第一連接埠,且將第六定位部耦接於第二連接器的第二連接埠,以通過定位件進一步精確定位第一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及第二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將連接器模組固定於電子設備的步驟包括:將連接器模組通過多個鎖固件固定於電子設備,其中連接器模組的第二定位部、第一連接埠、第二連接埠以及第四定位部及暴露於電子設備的多個開口。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這些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這些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將這些連接器通過這些固定件固定於安裝件,進而形成連接器模組的步驟包括:通過第一固定件固定第一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通過第二固定件固定第二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通過第一固定件固定第一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的步驟中,將第一固定件依序穿過第一連接器的第一板體及安裝件的第二限位部,以固定第一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在通過第二固定件固定第二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的步驟中,將第二固定件依序穿過第二連接器的第二板體及安裝件的第二限位部,以固定第二連接器與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中,可將多個連接器設置在安裝件,定位件可用以定位這些連接器在安裝件上的位置,以便於通過固定件將這些連接器固定於安裝件,進而形成連接器模組,而在將定位件從連接器移除後,即可將連接器模組固定於電子設備。如此的組裝方法可簡化組裝流程,可降低造價並提高良率,且由於此連接器模組已事先模擬後續組裝構件的相對位置關係,故利用此組裝方法,還能夠確保後續組裝流程的正確性。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現將詳細地參考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例,示範性實施例的實例說明於附圖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號在附圖和描述中用來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連接器模組組裝至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1的連接器模組與電子設備的分解圖。圖3至圖6是多個連接器通過定位件組裝形成連接器模組的組裝流程示意圖。先請參考圖1及圖2,本發明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可適用於將多個連接器(例如第一連接器110及第二連接器120)同步組裝至電子設備300,在此不限制多個連接器的數量。具體而言,在本發明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中,可先將多個連接器組裝至安裝件130上進而形成連接器模組100,再進一步將包含了多個連接器的連接器模組100組裝至電子設備300,如此的組裝方法可簡化組裝流程,使得造價可以有效降低,並能夠提高良率,且由於此連接器模組100已事先模擬後續組裝構件的相對位置關係,故利用此組裝方法,還能夠確保後續組裝流程的正確性。在本實施例中,多個連接器可以是電源連接埠、網路連接埠或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連接埠的其中一者或多者的結合,包括RJ-45、Type-A、Type-B、Mini-A、Mini-B、Micro-A、Micro-B、USB 3.0 Type-A、USB 3.0 Type-B及USB 3.0 Micro-B等。
請先參考圖3及圖4,連接器模組100包括第一連接器110、第二連接器120以及安裝件130。安裝件130包括第一安裝結構I1以及第二安裝結構I2,第一連接器110可安裝到第一安裝結構I1,第二連接器120可安裝到第二安裝結構I2。
詳細而言,安裝件130包括座體131、第一限位部132、第二限位部133以及第三限位部134,第一限位部132、第二限位部133及第三限位部134分別連接座體131,且第一限位部132及第三限位部134分別位於第二限位部133的相對兩側。更進一步來說,座體131包括第一承座131a及第二承座131b,第一限位部132及第二限位部133分別連接第一承座131a,且第一限位部132及第二限位部133分別位於第一承座131a的相對兩側。第二限位部133及第三限位部134分別連接第二承座131b,且第二限位部133及第三限位部134分別位於第二承座131b的相對兩側,其中第一承座131a及第二承座131b分別位於第二限位部133的相對兩側。第一限位部132、第一承座131a及第二限位部133共同組成前述的第一安裝結構I1,用以安裝第一連接器110,第二限位部133、第二承座131b及第三限位部134共同組成前述的第二安裝結構I2,用以安裝第二連接器120,其中第一安裝結構I1的外形可對應於第一連接器110的外形,且第二安裝結構I2的外形可對應於第二連接器120的外形。
另一方面,第一連接器110包括第一連接埠111以及第一板體112,第一板體112設置於第一連接埠111,第一連接埠111可通過第一板體112固定到安裝件130的第一安裝結構I1。相似地,第二連接器120包括第二連接埠121以及第二板體122,第二板體122設置於第二連接埠121,第二連接埠121可通過第二板體122固定到安裝件130的第二安裝結構I2。第一連接埠111例如是電源連接埠,第二連接埠121例如是USB Type-C,在此並沒有特別限制第一連接埠111與第二連接埠121的規格。
更進一步來說,第一限位部132包括第一限位凹陷132a,第二限位部133包括限位凸起133b,且第一限位凹陷132a及限位凸起133b皆位於第一承座131a的旁側,其中第一連接埠111適於承靠在第一承座131a,第一板體112的其中一側適於承靠在第一限位部132的第一限位凹陷132a,第一板體112的另一側適於承靠在第二限位部133的限位凸起133b。在第一連接器110安裝至第一安裝結構I1的過程中,第一限位凹陷132a、第一承座131a及限位凸起133b可初步引導第一連接器110的擺放位置。另一方面,第二限位部133包括第二限位凹陷133a,第三限位部134包括第三限位凹陷134a,且第二限位凹陷133a及第三限位凹陷134a皆位於第二承座131b的旁側,其中第二連接埠121適於承靠在第二承座131b,第二板體122的其中一側適於承靠在第三限位部134的第三限位凹陷134a,第二板體122的另一側適於承靠在第二限位部133的第二限位凹陷133a。在第二連接器120安裝至第二安裝結構I2的過程中,第三限位凹陷134a、第二承座131b及第二限位凹陷133a可初步引導第二連接器120的擺放位置。在此需特別說明的是,在第一連接器110承靠在第一安裝結構I1時,第一安裝結構I1被配置成與第一連接器110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間隙,如此可容許第一連接器110在第一安裝結構I1進行平移微調。相似地,在第二連接器120承靠在第二安裝結構I2時,第二安裝結構I2被配置成與第二連接器120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間隙,如此可容許第二連接器120在第二安裝結構I2進行平移微調。
在本實施例中,安裝件130的座體131還可更進一步包括第三承座131c以及第四承座131d,第三承座131c的一部分連接第一限位部132,第四承座131d的一部分連接第三限位部134,而第三承座131c的另一部分及第四承座131d的另一部分彼此相互連接,且第三承座131c及第四承座131d兩者之間的連接處連接第二限位部133,其中第一連接器110的第一板體112適於承靠在第三承座131c,第二連接器120的第二板體122適於承靠在第四承座131d。另一方面,安裝件130還可包括第四限位部135以及第五限位部136,第四限位部135連接第三承座131c,且第一限位部132及第四限位部135分別位於第三承座131c的相對兩側,其中第一限位部132、第三承座131c及第四限位部135共同組成第三安裝結構I3,且第三安裝結構I3的外形可對應於第一連接器110的外形。在第一連接器110安裝至第三安裝結構I3的過程中,第一限位部132、第三承座131c及第四限位部135可起到輔助引導第一連接器110的擺放位置的作用。第五限位部136連接第四承座131d,且第三限位部134及第五限位部136分別位於第四承座131d的相對兩側,其中第三限位部134、第四承座131d及第五限位部136共同組成第四安裝結構I4,且第四安裝結構I4的外形可對應於第二連接器120的外形。在第二連接器120安裝至第四安裝結構I4的過程中,第三限位部134、第四承座131d及第五限位部136可起到輔助引導第二連接器120的擺放位置的作用。在此需特別說明的是,在第一連接器110承靠在第三安裝結構I3時,第三安裝結構I3被配置成與第一連接器110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間隙,如此可容許第一連接器110在第三安裝結構I3進行平移微調。相似地,在第二連接器120承靠在第四安裝結構I4時,第四安裝結構I4被配置成與第二連接器120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間隙,如此可容許第二連接器120在第四安裝結構I4進行平移微調。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限位部133在限位凸起133b處可進一步包括第二對準部133b1,第一連接器110在第一板體112可包括對應第二對準部133b1的第一對準部112a。第二對準部133b1例如是凸狀結構,而第一對準部112a例如是缺口狀結構。缺口狀結構的第一對準部112a的尺寸可大於凸狀結構的第二對準部133b1的尺寸,使得凸狀結構的第二對準部133b1可滑動於缺口狀結構的第一對準部112a之中。換句話說,第一對準部112a及第二對準部133b1除了可在第一連接器110安裝至第一安裝結構I1時,起到初步引導並對準的作用之外,還能夠允許第一連接器110在第一安裝結構I1進行平移微調。在其它實施例中,缺口狀結構的第一對準部112a及凸狀結構的第二對準部133b1彼此可以互換,在此並沒有限制。
相似地,第二限位部133在第二限位凹陷133a處可進一步包括第六對準部133a1,第二連接器120在第二板體122可包括對應第六對準部133a1的第五對準部122a。第六對準部133a1例如是凸狀結構,第五對準部122a例如是缺口狀結構。缺口狀結構的第五對準部122a的尺寸可大於凸狀結構的第六對準部133a1的尺寸,使得凸狀結構的第六對準部133a1可滑動於缺口狀結構的第五對準部122a之中。換句話說,第五對準部122a及第六對準部133a1除了可在第二連接器120安裝至第二安裝結構I2時,起到初步引導並對準的作用之外,還能夠允許第二連接器120在第二安裝結構I2進行平移微調。在其它實施例中,缺口狀結構的第五對準部122a及凸狀結構的第六對準部133a1彼此可以互換,在此並沒有限制。
此外,第三承座131c還可進一步包括第四對準部131c1,第一連接器110在第一板體112還可進一步包括對應第四對準部131c1的第三對準部112b。第四對準部131c1例如是凸狀結構,而第三對準部112b例如是槽孔狀結構。槽孔狀結構的第三對準部112b的尺寸可大於凸狀結構的第四對準部131c1的尺寸,使得凸狀結構的第四對準部131c1可滑動于槽孔狀結構的第三對準部112b之中。換句話說,第三對準部112b及第四對準部131c1除了可在第一連接器110安裝至第三安裝結構I3時,起到初步引導並對準的作用之外,還能夠允許第一連接器110在第三安裝結構I3進行平移微調。在其它實施例中,槽孔狀結構的第三對準部112b及凸狀結構的第四對準部131c1彼此可以互換,在此並沒有限制。
相似地,第四承座131d還可進一步包括第八對準部131d1,第二連接器120在第二板體122還可進一步包括對應第八對準部131d1的第七對準部122b。第八對準部131d1例如是凸狀結構,而第七對準部122b例如是槽孔狀結構。槽孔狀結構的第七對準部122b的尺寸可大於凸狀結構的第八對準部131d1的尺寸,使得凸狀結構的第八對準部131d1可滑動于槽孔狀結構的第七對準部122b之中。換句話說,第七對準部122b及第八對準部131d1除了可在第二連接器120安裝至第四安裝結構I4時,起到初步引導並對準的作用之外,還能夠允許第二連接器120在第四安裝結構I4進行平移微調。在其它實施例中,槽孔狀結構的第七對準部122b及凸狀結構的第八對準部131d1彼此可以互換,在此並沒有限制。
請對照參考圖2及圖3,連接器模組100還包括第一固定件140、第二固定件150及第三固定件160。第一固定件140適於穿過第一連接器110的第一板體112並固定於安裝件130在第二限位部133的限位凸起133b。第二固定件150適於穿過第二連接器120的第二板體122並固定於安裝件130在第二限位部133的第二限位凹陷133a。而第三固定件160則可穿過第一連接器110的第一板體112或第二連接器120的第二板體122,並固定於安裝件130的第三承座131c或第四承座131d。此外,連接器模組100可通過鎖固件320固定在電子設備300。
請參考圖5,在本實施例中,定位件200在定位側S1包括本體210、第一定位部220、第五定位部230、第六定位部240以及第三定位部250,第一定位部220、第五定位部230、第六定位部240及第三定位部250分別連接本體210,第一定位部220及第六定位部240分別位於第五定位部230的相對兩側,第五定位部230及第三定位部250分別位於第六定位部240的相對兩側,其中第一定位部220、第五定位部230、第六定位部240及第三定位部250共同組成第一定位結構P1。另一方面,安裝件130在安裝側S2包括對應第一定位部220的第二定位部137以及對應第三定位部250的第四定位部138,第二定位部137及第四定位部138分別位於第二限位部133的相對兩側,且第二定位部137及第四定位部138共同組成第二定位結構P2。其中,第一定位部220、第五定位部230、第六定位部240及第三定位部250例如是凸狀結構,第二定位部137及第四定位部138例如是凹槽狀結構,第一定位部220適於耦接第二定位部137,第三定位部250適於耦接第四定位部138,通過第一定位部220與第二定位部137之間的結構干涉以及第三定位部250與第四定位部138之間的結構干涉,可對定位件200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定位。另一方面,第五定位部230適於耦接第一連接埠111,第六定位部240適於耦接第二定位埠121,通過第一連接埠111與第五定位部230之間的結構干涉,可對第一連接器110與定位件200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定位,且通過第二連埠121與第六定位部240之間的結構干涉,可對第二連接器120與定位件200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行定位。換句話說,定位件200可先通過第二定位結構P2與第一定位結構P1之間的結構干涉,對定其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而進一步地,第一連接器110可通過第一定位結構P1確定其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第二連接器120可通過第二定位結構P2確定其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
請參考圖1及圖2,電子設備300可包括開口310A、310B、310C及310D,第二定位部137適於對準開口310A,第四定位部138適於對準開口310D,第一連接埠111適於對準開口310B,第二連接埠121適於對準開口310C。當連接器模組100安裝至電子設備300時,第二定位部137、第一連接埠111、第二連接埠121及第四定位部138可分別暴露於開口310A、310B、310C及310D。
以上已針對本發明中連接器模組100及定位件200的結構進行說明,以下說明本發明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的組裝步驟:
圖7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流程圖。首先,請參考圖2、圖3及圖7,本發明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適於同步組裝多個連接器於電子設備300,在步驟S110中,將多個連接器設置於安裝件130;在步驟S120中,提供定位件200以定位多個連接器;在步驟S130中,將多個連接器通過多個固定件固定於安裝件130,進而形成連接器模組100;在步驟S140中,將定位件200從連接器模組100移除;以及在步驟S150中,將連接器模組100固定於電子設備300。為了簡潔說明,以下僅以兩個連接器(即第一連接器110及第二連接器120)作為舉例進行說明,在此並不限制本發明多個連接器的數量。
具體而言,請先參考圖3、圖4及圖7,在步驟S110中,將多個連接器設置於安裝件130的步驟可包括:將多個連接器設置於安裝件130的多個安裝結構(在本實施例中例如是第一安裝結構I1、第二安裝結構I2、第三安裝結構I3及第四安裝結構I4)以初步定位多個連接器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更具體的步驟可以包括:將第一連接器110的第一連接埠111承靠於安裝件130的第一承座131a,且將第一連接器110的第一板體112的相對兩側承靠於安裝件130的第一限位部132及第二限位部133,以初步定位第一連接器110與安裝件130的相對位置;以及將第二連接器120的第二連接埠121承靠於安裝件130的第二承座131b,且將第二連接器120的第二板體122的相對兩側承靠於安裝件130的第二限位部133及第三限位部134,以初步定位第二連接器120與安裝件130的相對位置。
進一步來說,上述將第一連接器110的第一板體112的相對兩側承靠於安裝件130的第一限位部132及第二限位元部133的步驟包括:將第一板體112的其中一側承靠於第一限位部132的第一限位凹陷132a,且將第一板體112的另外一側承靠於第二限位部133的限位凸起133b,以初步定位第一連接器110與安裝件130的相對位置,其中,第一連接器110可在安裝件130上平移滑動以進行微調。上述將第二連接器120的第二板體122的相對兩側承靠於安裝件130的第二限位部133及第三限位元部134的步驟包括:將第二板體122的其中一側承靠於第二限位部133的第二限位凹陷133a,且將第二板體122的另外一側承靠於第三限位部134的第三限位凹陷134a,以初步定位第二連接器120與安裝件130的相對位置,其中,第二連接器120可在安裝件130上平移滑動以進行微調。
更進一步而言,上述將第一連接器110及第二連接器120設置於安裝件130的步驟還包括:將第一板體112的第一對準部112a對準於限位凸起133b的第二對準部133b1,且將第一板體112的第三對準部112b對準於安裝件130的第三承座131c的第四對準部131c1,以初步定位第一連接器110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將第二板體122的第五對準部122a對準於第二限位凹陷133a的第六對準部133a1,且將第二板體122的第七對準部122b對準於安裝件130的第四承座131d的第八對準部131d1,以初步定位第二連接器120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
另一方面,請先參考圖5、圖6及圖7,具體而言,在步驟S120中,提供定位件200以定位多個連接器的步驟可包括:提供定位件200以進一步精確定位多個連接器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更具體的步驟可包括:提供定位件200;以及將定位件200的定位側S1的第一定位結構P1耦接於安裝件130的安裝側S2的第二定位結構P2,以通過定位件200進一步精確定位多個連接器(在本實施例中為第一連接器110及第二連接器120)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
更進一步來說,在上述將定位件200的定位側S1的第一定位結構P1耦接於安裝件130的安裝側S2的第二定位結構P2,以通過定位件200進一步精確定位多個連接器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的步驟還可包括:將定位件200的第一定位部220耦接於安裝件130的第二定位部137,且將定位件200的第三定位部250耦接於安裝件130的第四定位部138,以精確定位定位件200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將定位件200的第五定位部230耦接於第一連接器110的第一連接埠111,且將定位件200的第六定位部240耦接於第二連接器120的第二連接埠121,以通過定位件200進一步精確定位第一連接器110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及第二連接器120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如此,在本發明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中,可利用定位件200一次將多個連接器(在本實施例中為第一連接器110及第二連接器120)精准定位於安裝件130。換句話說,在本發明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中,並不需要將多個連接器分開組裝至安裝件130,而可利用定位件200在一次性的定位步驟中,將多個連接器在單一的步驟中同步與安裝件130進行定位。
接著,請先參考圖2、圖6及圖7,在步驟S130中,將多個連接器通過多個固定件固定於安裝件130,進而形成連接器模組100的步驟包括:通過第一固定件140和/或第三固定件160固定第一連接器110與安裝件130的第一安裝結構I1和/或第三安裝結構I3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通過第二固定件150和/或第三固定件160固定第二連接器120與安裝件130的第二安裝結構I2和/或第四安裝結構I4之間的相對位置。
更進一步來說,上述通過第一固定件140和/或第三固定件160固定第一連接器110與安裝件130的第一安裝結構I1和/或第三安裝結構I3之間的相對位置的步驟還包括:將第一固定件140依序穿過第一連接器110的第一板體112及安裝件130的第二限位部133和/或將第三固定件160依序穿過第一連接器110的第一板體112及安裝件130的第三承座131c,以固定第一連接器110與安裝件130的第一安裝結構I1和/或第三安裝結構I3之間的相對位置。在上述通過第二固定件150和/或第三固定件160固定第二連接器120與安裝件130的第二安裝結構I2和/或第四安裝結構I4之間的相對位置的步驟還包括:將第二固定件150依序穿過第二連接器120的第二板體122及安裝件130的第二限位部133和/或將第三固定件160依序穿過第二連接器120的第二板體122及安裝件130的第四承座131d,以固定第二連接器120與安裝件130的第二安裝結構I2和/或第四安裝結構I4之間的相對位置。如此,可將經過精確定位的第一連接器110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進一步固定,且將經過精確定位的第二連接器120與安裝件130之間的相對位置進一步固定,進而形成連接器模組100。
請參考圖1、圖2及圖7,在步驟S150中,將連接器模組100固定於電子設備300的步驟還包括:將連接器模組100通過多個鎖固件320固定於電子設備300,其中連接器模組100的第二定位部137、第一連接埠111、第二連接埠121及第四定位部138暴露於電子設備300的多個開口310A、310B、310C、310D。需特別說明的是,定位件200本身為事先模擬連接器模組100的第二定位部137、第一連接埠111、第二連接埠121及第四定位部138後續連接到外部連接端(未示出)的組裝位置,因此,連接器模組100的第二定位部137、第一連接埠111、第二連接埠121及第四定位部138已事先確定了與外部連接端(未示出)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
簡言之,在本發明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中,可先將多個連接器組裝至安裝件130上進而形成連接器模組100,再進一步將包含了多個連接器的連接器模組100組裝至電子設備300,如此的組裝方法可簡化組裝流程,使得造價可以有效降低,並能夠提高良率。另一方面,由於此連接器模組100已事先模擬後續組裝構件的相對組裝位置關係,故利用此組裝方法,可使後續將外部連接端(未示出)連接到第二定位部137、第一連接埠111、第二連接埠121及第四定位部138時,能夠確保外部連接端(未示出)在單一的步驟中即可同步將連接器模組100的第二定位部137、第一連接埠111、第二連接埠121及第四定位部138進行正確的連接,即,夠確保後續組裝流程的正確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連接器模組 110‧‧‧第一連接器 111‧‧‧第一連接埠 112‧‧‧第一板體 112a‧‧‧第一對準部 112b‧‧‧第三對準部 120‧‧‧第二連接器 121‧‧‧第二連接埠 122‧‧‧第二板體 122a‧‧‧第五對準部 122b‧‧‧第七對準部 130‧‧‧安裝件 131‧‧‧座體 131a‧‧‧第一承座 131b‧‧‧第二承座 131c‧‧‧第三承座 131c1‧‧‧第四對準部 131d‧‧‧第四承座 131d1‧‧‧第八對準部 132‧‧‧第一限位部 132a‧‧‧第一限位凹陷 133‧‧‧第二限位部 133a‧‧‧第二限位凹陷 133a1‧‧‧第六對準部 133b‧‧‧限位凸起 133b1‧‧‧第二對準部 134‧‧‧第三限位部 134a‧‧‧第三限位凹陷 135‧‧‧第四限位部 136‧‧‧第五限位部 137‧‧‧第二定位部 138‧‧‧第四定位部 140‧‧‧第一固定件 150‧‧‧第二固定件 160‧‧‧第三固定件 200‧‧‧定位件 210‧‧‧本體 220‧‧‧第一定位部 230‧‧‧第五定位部 240‧‧‧第六定位部 250‧‧‧第三定位部 300‧‧‧電子設備 310A、310B、310C、310D‧‧‧開口 320‧‧‧鎖固件 I1‧‧‧第一安裝結構 I2‧‧‧第二安裝結構 I3‧‧‧第三安裝結構 I4‧‧‧第四安裝結構 P1‧‧‧第一定位結構 P2‧‧‧第二定位結構 S1‧‧‧定位側 S2‧‧‧安裝側 S110~S150‧‧‧步驟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連接器模組組裝至電子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連接器模組與電子設備的分解圖。 圖3至圖6是多個連接器通過定位件組裝形成連接器模組的組裝流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流程圖。
100‧‧‧連接器模組
110‧‧‧第一連接器
111‧‧‧第一連接埠
112‧‧‧第一板體
112a‧‧‧第一對準部
112b‧‧‧第三對準部
120‧‧‧第二連接器
121‧‧‧第二連接埠
122‧‧‧第二板體
122a‧‧‧第五對準部
122b‧‧‧第七對準部
130‧‧‧安裝件
131c1‧‧‧第四對準部
131d1‧‧‧第八對準部
132‧‧‧第一限位部
132a‧‧‧第一限位凹陷
133‧‧‧第二限位部
133a‧‧‧第二限位凹陷
133a1‧‧‧第六對準部
133b‧‧‧限位凸起
133b1‧‧‧第二對準部
134‧‧‧第三限位部
134a‧‧‧第三限位凹陷
135‧‧‧第四限位部
136‧‧‧第五限位部
137‧‧‧第二定位部
138‧‧‧第四定位部
200‧‧‧定位件
210‧‧‧本體
220‧‧‧第一定位部
230‧‧‧第五定位部
240‧‧‧第六定位部
250‧‧‧第三定位部
P1‧‧‧第一定位結構
P2‧‧‧第二定位結構
S1‧‧‧定位側
S2‧‧‧安裝側

Claims (10)

  1. 一種連接器的組裝方法,適於同步組裝多個連接器於電子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將所述多個連接器設置於安裝件;提供定位件以定位所述多個連接器;將所述多個連接器通過多個固定件固定於所述安裝件,進而形成連接器模組;將所述定位件從所述連接器模組移除;以及將所述連接器模組固定於所述電子設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所述多個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所述將所述多個連接器設置於所述安裝件的步驟包括:將所述第一連接器的第一連接埠承靠於所述安裝件的第一承座,且將所述第一連接器的第一板體的相對兩側承靠於所述安裝件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以初步定位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的相對位置;以及將所述第二連接器的第二連接埠承靠於所述安裝件的第二承座,且將所述第二連接器的第二板體的相對兩側承靠於所述安裝件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及第三限位部,以初步定位所述第二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的相對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在所述將所述第一連接器的所述第一板體的相對兩側承靠於所述安裝 件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步驟中,將所述第一板體的其中一側承靠於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第一限位凹陷,且將所述第一板體的另外一側承靠於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限位凸起,以初步定位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的相對位置,在所述將所述第二連接器的所述第二板體的相對兩側承靠於所述安裝件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及所述第三限位部的步驟中,將所述第二板體的其中一側承靠於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第二限位凹陷,且將所述第二板體的另外一側承靠於所述第三限位部的第三限位凹陷,以初步定位所述第二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的相對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所述將所述多個連接器設置於所述安裝件的步驟還包括:將所述第一板體的第一對準部對準於所述限位凸起的第二對準部,且將所述第一板體的第三對準部對準於所述安裝件的第三承座的第四對準部,以初步定位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將所述第二板體的第五對準部對準於所述第二限位凹陷的第六對準部,且將所述第二板體的第七對準部對準於所述安裝件的第四承座的第八對準部,以初步定位所述第二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在所述將所述多個連接器設置於所述安裝件的步驟中,將所述多個連接器設置於所述安裝件的多個安裝結構以初步定位所述多個連接 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在所述提供所述定位件以定位所述多個連接器的步驟中,提供所述定位件以進一步精確定位所述多個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所述提供所述定位件以進一步精確定位所述多個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的相對位置的步驟包括:提供所述定位件;以及將所述定位件的定位側的第一定位結構耦接於所述安裝件的安裝側的第二定位結構,以通過所述定位件進一步精確定位所述多個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所述多個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定位結構包括第一定位部、第三定位部、第五定位部以及第六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結構包括第二定位部與第四定位部,將所述定位件耦接於所述安裝件的步驟包括:將所述第一定位部耦接於所述第二定位部,且將所述第三定位部耦接於所述第四定位部,以精確定位所述定位件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將所述第五定位部耦接於所述第一連接器的第一連接埠,且將所述第六定位部耦接於所述第二連接器的第二連接埠,以通過所述定位件進一步精確定位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及所述第二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所述將所述連接器模組固定於所述電子設備的步驟包括:將所述連接器模組通過多個鎖固件固定於所述電子設備,其中所述連接器模組的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連接埠、所述第二連接埠及所述第四定位部暴露於所述電子設備的多個開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所述多個連接器包括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所述多個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所述將所述多個連接器通過所述多個固定件固定於所述安裝件,進而形成所述連接器模組的步驟包括:通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通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二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連接器的組裝方法,在所述通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的步驟中,將所述第一固定件依序穿過所述第一連接器的第一板體及所述安裝件的第二限位部,以固定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在所述通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二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的步驟中,將所述第二固定件依序穿過所述第二連接器的第二板體及所述安裝件的所述第二限位部,以固定所述第二連接器與所述安裝件之間的相對位置。
TW108110357A 2018-08-08 2019-03-25 連接器的組裝方法 TWI739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5218.6A CN110829144B (zh) 2018-08-08 2018-08-08 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CN201810895218.6 2018-08-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659A TW202008659A (zh) 2020-02-16
TWI739077B true TWI739077B (zh) 2021-09-11

Family

ID=69535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0357A TWI739077B (zh) 2018-08-08 2019-03-25 連接器的組裝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9144B (zh)
TW (1) TWI73907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5907A (en) * 1990-01-26 1992-10-20 Amp Incorporated Method of aligning individual connectors
CN2377705Y (zh) * 1999-05-28 2000-05-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辅助装设装置
CN102201635A (zh) * 2010-03-26 2011-09-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TWM512837U (zh) * 2015-05-27 2015-11-21 Surtec Ind Inc 卡匣式電連接器
TWM550920U (zh) * 2017-06-26 2017-10-21 登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組合座、電連接器組合結構用的連接座及電連接器組合裝置
CN206742641U (zh) * 2017-05-19 2017-12-12 常州鑫源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装配测试机用多片状零件产品装配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74028U (zh) * 2010-02-24 2010-12-1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模组整合体及使用该连接模组整合体的系统
CN202333292U (zh) * 2011-10-14 2012-07-11 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接口模块结构
DE102012110907B4 (de) * 2012-11-13 2019-06-13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Halterahmen zur Halterung von Steckverbindermodulen
JP6306382B2 (ja) * 2014-03-17 2018-04-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時の固定構造
DE102014110278B4 (de) * 2014-07-22 2018-08-30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Halterahmen für Steckverbindermodule und/oder Steckverbinder
DE102015114700B4 (de) * 2015-09-03 2020-08-06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Halterahme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5907A (en) * 1990-01-26 1992-10-20 Amp Incorporated Method of aligning individual connectors
CN2377705Y (zh) * 1999-05-28 2000-05-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辅助装设装置
CN102201635A (zh) * 2010-03-26 2011-09-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TWM512837U (zh) * 2015-05-27 2015-11-21 Surtec Ind Inc 卡匣式電連接器
CN206742641U (zh) * 2017-05-19 2017-12-12 常州鑫源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装配测试机用多片状零件产品装配机构
TWM550920U (zh) * 2017-06-26 2017-10-21 登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組合座、電連接器組合結構用的連接座及電連接器組合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9144B (zh) 2021-09-17
CN110829144A (zh) 2020-02-21
TW202008659A (zh) 2020-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0122B (zh) 電連接器組件、電系統及用於造成第一電連接器及第二電連接器藉由基板支撐之方法
US6951466B2 (en) Attachment plate for directly mating circuit boards
US8091219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high speed mezzanine connection
TW201424172A (zh) 順應銷連接器安裝系統與方法
TW200832828A (en) Connector
KR200496585Y1 (ko) 플로팅 커넥터
TW201320869A (zh) 具有擴展卡模組的伺服器
CN109372849B (zh) 一种锁紧装置及应用其的led显示屏
US8081009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testing fixture
US20110110055A1 (en) Guide frame for a pluggable module
TWI765672B (zh) 計算系統
KR20190136734A (ko) Pcb 다이렉트 커넥터
CN205565056U (zh) 大电流传输连接器
TWI739077B (zh) 連接器的組裝方法
US9173304B2 (en) Vertical blindmate scaling of identical system boards
US8641292B2 (en) Photonic assembly for optical fibers
TWI723724B (zh) 高功率型板對板浮動連接器
TWI816792B (zh) 靜電卡盤rf濾波箱及其電耦接的方法
WO2010094007A1 (en) Co-edge connector
JP2011233403A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722337B2 (en) Assembly for a computer system and angle plug
US11933349B2 (en) Dovetail structure of connector
WO2015168886A1 (zh) 一种插头及连接器模组
US11372059B2 (en) Testing device
TWM462999U (zh) 線纜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