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2837U - 卡匣式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匣式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2837U
TWM512837U TW104208280U TW104208280U TWM512837U TW M512837 U TWM512837 U TW M512837U TW 104208280 U TW104208280 U TW 104208280U TW 104208280 U TW104208280 U TW 104208280U TW M512837 U TWM512837 U TW M51283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card
horizontal plate
elastic piece
type electric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8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ou-Hsi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Surtec In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rtec Ind Inc filed Critical Surtec Ind Inc
Priority to TW104208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2837U/zh
Publication of TWM512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2837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卡匣式電連接器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一種卡匣式電連接器。
就目前資訊櫃的趨勢,例如係指伺服器機櫃或網路機櫃,由於資訊密度越來越高,所需搭配線路的數量也隨之增加。為了有效管理佈線及兼顧線路數量擴充的便利性,業者採用以卡匣插設的手段,將具有多個連接阜的連接器模組,以卡匣插設的方式插設於伺服器機櫃中對應的組裝框上,藉以實現於有限空間中提供大量連接阜以供插線使用,且可方便快速的擴充連接阜的數量。
詳細的說,傳統中的組裝框上設有二固定側壁,而連接器模組的兩側上各設有彈臂,以連動彈臂上的卡扣塊相對內縮或外凸。當欲將連接器模組插設於組裝框,彈臂連動卡扣塊相對外凸,卡扣塊可扣合於組裝框上的固定側壁以將連接器模組固定於組裝框上。反之,當使用者按壓彈臂以使卡扣塊相對內縮,則可解除連接器模組與組裝框的卡扣關係。
但這樣的設計會造成,配置有大量纜線的連接器模組的重量全部落於上述彈臂的卡扣塊上。也就是說,整體的卡匣式電連接器及纜線的重量僅靠著彈臂上可移動的卡扣塊來支撐,在長時間的使用下,彈臂很容易因連接器模組的重量超出負荷範圍而變形,造成卡扣塊脫離組裝框上的固定側壁的疑慮,使得連接器模組與組裝框間的組裝可靠度下降。
有鑑於此,本新型在於提供一種卡匣式電連接器,藉以解決傳統上連接器模組與框體之間的卡扣變形等造成組裝可靠度下降的問題。
根據本新型之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卡匣式電連接器,包括一組裝框及至少一連接阜模組。組裝框包括一框體及至少一彈片。框體具有一組裝空間。至少一彈片包括一連接部及一第一卡扣部。連接部設置於框體。第一卡扣部連接於連接部,並可活動地位於組裝空間旁。至少一連接阜模組包括一主體及至少一釋放件。主體包括一殼部及至少一第二卡扣部。第二卡扣部位於主體之一側。殼部可抽離地位於組裝空間中。第二卡扣部可拆卸地卡扣於第一卡扣部。至少一釋放件包括一按壓部、一樞接部及一推抵部。樞接部連接於按壓部與推抵部之間。樞接部樞設於殼部。推抵部對應至少一彈片。當按壓部受壓時,樞接部連動推抵部推抵至少一彈片,以令至少一彈片之第一卡扣部相對遠離殼部而脫離第二卡扣部。
根據上述本新型所揭露的卡匣式電連接器,係藉由組裝框中的第一卡扣部與連接阜模組之主體中的第二卡扣部相卡扣,而釋放件係用以使第一卡扣部脫離第二卡扣部之用。也就是說,釋放件僅係做為卸除連接阜模組之用,連接阜模組的重量並不會落於可樞轉活動的釋放件上,而係直接的施加於組裝框。據此,得以避免傳統上連接器模組與框體之間的卡扣會因長時間使用而變形位移的疑慮,以及連接器模組與組裝框之間的組裝可靠度下降而造成連接器模組脫落等問題。
以上關於本新型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新型的原理,並且提供本新型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1a、1b‧‧‧卡匣式電連接器
10、10’‧‧‧組裝框
20、20’‧‧‧連接阜模組
110‧‧‧框體
130、130’‧‧‧彈片
S1‧‧‧組裝空間
131‧‧‧連接部
133、133’‧‧‧第一卡扣部
131a‧‧‧固定端
131b‧‧‧自由端
A1‧‧‧導斜面
210‧‧‧主體
230、230’‧‧‧釋放件
211‧‧‧殼部
213、213’‧‧‧第二卡扣部
233‧‧‧按壓部
231‧‧‧樞接部
235‧‧‧抵接部
237‧‧‧彈性部
2111‧‧‧第一橫板
2113‧‧‧第二橫板
2115‧‧‧第一側板
2117‧‧‧第二側板
2115s、2117s‧‧‧穿槽
S2‧‧‧容置空間
P1‧‧‧插槽
P2‧‧‧配線開口
第1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的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組裝框的示意圖。
第3A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連接阜模組的示意圖。
第3B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連接阜模組的爆炸圖。
第4A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組裝框與連接阜模組的爆炸圖。
第4B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組裝框與連接阜模組的上視圖。
第5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的示意圖。
第6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的爆炸圖。
第7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連接阜模組的爆炸圖。
第8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的局部剖視圖。
第9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的上視圖。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新型可能之態樣,並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新型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新型之範疇,合先敘明。
需注意的是,本新型所附圖式均為簡化之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新型之基本結構。因此,在所附圖式中僅標示與本新型有關之元件,且所顯示之元件並非以實際實施時之數目、形狀、尺寸比例等加以繪製,其實際實施時之規格尺寸實為一種選擇性之設計,且其元件佈局形態可能更為複雜。此外,圖式中提供有座標軸,係用以供參閱各圖式時方向之依據,先予敘明。
請參閱第1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的示意圖。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卡匣式電連接器1a,例如但不限於指一種可應用於伺服器上的多插座組件(Multiple Jack Assembly),藉以供外部插頭插設或插座數量的擴充之用。如圖所示,卡匣式電連接器1a包括一組裝框10及多個連接阜模組20。組裝框10可用以鎖固於伺服器機櫃(未繪示)上,而連接阜模組20為可拆卸地卡扣於組裝框10上,用以供外部插頭插設之用。
請參閱第2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組裝框的示意圖。
如圖所示,組裝框10包括一框體110及多個彈片130。這些彈片130設置於框體110上。框體110與彈片130可以但不限於為一體成型,且分別可以但不限於以塑膠所製成。
進一步的,框體110具有一組裝空間S1,用以容置前述的連接阜模組20,併同第1~2圖可知,至少部分的連接阜模組20可容置於組裝框10的組裝空間S1中,並位於兩彈片130之間。可理解的是,框體110的尺寸及其結構均非用以限制本新型,使用者可依不同數量或尺寸的連接阜模組20來調整。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組裝框10內可僅容置一個連接阜模組20,或者,於框體110的組裝空間S1中設置多層隔板(未繪示),藉以將組裝空間S1區隔成多個子組裝空間的排列陣列來容納多個連接阜模組20。
而各彈片130包括一連接部131及一第一卡扣部133。連接部131設置於框體110上,第一卡扣部133連接於連接部131。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卡扣部133為一卡槽,形成於連接部131上。
更詳細的說,連接部131具有彼此相對的一固定端131a及一自由端131b,固定端131a設置於框體110上,而自由端131b係指連接部131上遠離框體110的一端。藉由彈片130本身材料特性所具備之彈力,自由端131b接受壓力時得以可活動地位於組裝空間S1旁。
接著,請參閱第3A~3B圖,第3A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連接阜模組的示意圖。第3B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連接阜模組的爆炸圖。提醒的是,為便於以下描述,第3A~3B圖中之連接阜模組20與前述圖式的視角為上下顛倒。
如第3A~3B圖所示,連接阜模組20包括一主體210及二釋放件230。具體的說,主體210包括一殼部211及二第二卡扣部213。殼部211可抽離地位於前述的組裝空間S1中。第二卡扣部213分別位於主體210相對的兩側上。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卡扣部213為一卡塊,且與殼部211為一體成型,但非以此為限。
更進一步的,殼部211包括一第一橫板2111、一第二橫板2113、一第一側板2115及一第二側板2117。第一橫板2111與第二橫板2113彼此相對,第一側板2115與第二側板2117彼此相對,且第一橫板2111及第二橫板2113銜接第一側板2115及第二側板2117,並共同圍繞出一容置空間S2。第一側板2115具有一穿槽2115s,第二側板2117具有一穿槽2117s。穿槽2115s、2117s均連接於容置空間S2。而前述的二第二卡扣部213分別位於第一側板2115與第二側板2117上。於本實施例中,二第二卡扣部213分別與第一側板2115及第二側板2117為一體成型,但非用以限制本新型。
此外,殼部211具有多個插槽P1及一配線開口P2。插槽P1可 形成於第二橫板2113,用以供一傳輸線(未繪示)插設。而配線開口P2係指容置空間S2一端的開口,用以供複數條纜線(未繪示)插設。插槽P1、容置空間S2與配線開口P2彼此相連接。可理解的是,插槽P1的數量為選用,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插槽P1的數量可為一。
二釋放件230則係可活動地位於前述的容置空間S2,且彼此相對。具體的說,各釋放件230包括一按壓部233、一樞接部231、一推抵部235及一彈性部237。樞接部231連接於按壓部233與推抵部235之間,且樞設於殼部211的第二橫板2113。二推抵部235分別可活動地對應穿槽2115s與穿槽2117s。各彈性部237的一端連接於樞接部231,而另一端則抵靠於殼部211的第一側板2115或第二側板2117,用以提供釋放件230復位所需的彈性力。於本實施例中,彈性部237為一彈性臂,但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彈性部237可為一扭簧,設置於樞接部231上,以提供釋放件230復位所需的彈性力。
接著,舉其中一釋放件230為例,使用者可藉由按壓按壓部233,釋放件230得以其樞接部231進行樞轉,而連動的帶動推抵部235穿出第一側板2115上的穿槽2115s,並且,再藉由彈性部237一端抵靠於第一側板2115產生彎曲所累積的彈性力來將釋放件230樞轉復位。
接著,將以第4A~4B圖來說明連接阜模組20與組裝框10之間的組裝與拆卸動作。第4A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組裝框與連接阜模組的爆炸圖。第4B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組裝框與連接阜模組的上視圖。且可理解的是,為保持圖式簡潔,第4A圖僅繪示一個連接阜模組20。
如第4A~4B圖所示,連接阜模組20係自二彈片130之間插設進入組裝框10的組裝空間S1。就位置上,二彈片130係分別並排於連接阜模組20的第一側板2115與第二側板2117旁,而釋放件230的推抵部235可對應於彈片130。
從前述可知,第一卡扣部133為卡槽,而第二卡扣部213為卡塊,兩者彼此對應且相匹配。因而,將連接阜模組20放入組裝框10中,連接阜模組20上的第二卡扣部213可卡扣於組裝框10之彈片130上的第一卡扣部133,即完成將連接阜模組20裝設於組裝框10的動作。
而欲將連接阜模組20拆卸時,使用者可按壓按壓部233,以樞轉樞接部231而連動推抵部235推抵彈片130。推抵部235係於朝著第一側板2115與第二側板2117的方向推抵彈片,就圖式上座標軸的方向看來,也可以說,推抵部235係於X軸的方向上推抵彈片130,彈片130受力於推抵部235而彎折。以令彈片130的第一卡扣部133脫離第二卡扣部213,即可將連接阜模組20自組裝框10上抽出。
且由前述可知,當連接阜模組20裝設於組裝框10時,由於各釋放件230的推抵部235位於彈片130的第一卡扣部133與自由端131b之間。因而,當欲樞轉釋放件230以推抵彈片130遠離連接阜模組20時,推抵部235推抵彈片130的力臂長,可以較省力的方式將彈片130推離連接阜模組20,藉以將彈片130上的第一卡扣部133與連接阜模組20的第二卡扣部213相解扣。
此外,可理解的是,前述的第一卡扣部133可以但並不限為卡槽,而前述的第二卡扣部213可以但並不限制為卡塊,只要彈片130上的第一卡扣部133得以相匹配的卡扣於連接阜模組20上的第二卡扣部213,而使連接 阜模組20裝設於組裝框10上,均屬於本新型範疇。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彈片130上的第一卡扣部133為一卡塊,連接阜模組20上的第二卡扣部213為一卡槽。
另外,請併同參閱第2及4B圖,於本實施例中,彈片130之連接部131的自由端131b更具有一導斜面A1,可導引連接阜模組20插設進入組裝框10。但導斜面A1為選用,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
再者,前述將彈片130配置於組裝框10的兩側設計,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可僅於組裝框10內之一側上設置一彈片130,也就是,鄰近於殼部211的第一側板2115或第二側板2117其中之一者旁。只要將連接阜模組20與彈片130卡扣後,得以將連接阜模組20穩固的裝設於組裝框10上,皆屬於本新型之範疇。在此情況下,可理解的是,釋放件230及第二卡扣部213的數量亦為選用。例如,於前述組裝框10內僅設置一彈片130的情況時,釋放件230與第二卡扣部213的數量均為一,並對應該彈片130。
接著,請參閱第5~9圖,第5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的示意圖。由於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相似,故僅針對差異處加以說明。第6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的爆炸圖。第7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連接阜模組的爆炸圖。第8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的局部剖視圖。第9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的上視圖。提醒的是,為便於以下描述,第7圖與前述第6圖的視角為上下顛倒。
首先,彈片130的排列並非以前述實施例為限,例如,如第5圖所示之卡匣式電連接器1b提出的彈片130’,每二彈片130’係並排的方式位於 連接阜模組20’的第二橫板2113上。於不同視角時,也可以說彈片130’係並排於第二橫板2113旁。
接著,請併同參看第6~9圖。各彈片130’的第一卡扣部133’為一卡塊,係自彈片130’朝連接阜模組20’的方向延伸。第二卡扣部213’為一卡槽,且均位於第二橫板2113上,並貫穿第二橫板2113。第一卡扣部133’可活動地位於第二卡扣部213’內。釋放件230’之樞接部231樞設於第二橫板2113。而推抵部235可活動地位於第二卡扣部213’內。
因此,彈片130’上為卡塊的第一卡扣部133’,與釋放件230’的推抵部235’均為可活動地位於第二卡扣部213’內。且如第9圖所示,可理解的是,當連接阜模組20’裝設於組裝框10’時,二釋放件230’的二推抵部235係位於二彈片130’的二第一卡扣部133’之間。
因而,併同前述實施例可知,使用者同樣可藉由將組裝框10’之彈片130’上的第一卡扣部133’卡扣於連接阜模組20’上的第二卡扣部213’,以完成將連接阜模組20’裝設固定於組裝框10’的動作。
而欲將連接阜模組20’自組裝框10’拆卸時,使用者同樣係藉由按壓按壓部233樞轉釋放件230’的方式,使得推抵部235連動推抵卡扣於為卡槽的第二卡扣部213’中彈片130’的第一卡扣部133’,並藉由彈片130本身的材料特質所具備的彈性,使得第一卡扣部133’被推抵部235推離連接阜模組20’上的第二卡扣部213’。就第9圖上座標軸的方向看來,推抵部235係沿著X軸的方向移動,而將第一卡扣部133’往Z軸的方向推抵,使得第一卡扣部133’與第二卡扣部213’相解扣,即可將連接阜模組20’自組裝框10’上抽出。
綜觀前述,本新型之卡匣式電連接器,係藉由組裝框中的第一 卡扣部與連接阜模組之主體中的第二卡扣部相卡扣,由於釋放件僅係用以使第一卡扣部脫離第二卡扣部,也就是,做為卸除連接阜模組之用,因此,連接阜模組的重量係直接的施加於組裝框,而不會落於可樞轉活動的釋放件上。據此,得以避免傳統上連接器模組與組裝框之間的卡扣會因長時間使用而變形位移的疑慮,以及連接器模組與組裝框間的組裝可靠度降低而造成連接器模組脫落等問題。
雖然本新型的實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舉凡依本新型申請範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徵及數量當可做些許的變更,因此本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a‧‧‧卡匣式電連接器
10‧‧‧組裝框
20‧‧‧連接阜模組

Claims (11)

  1. 一種卡匣式電連接器,包括:一組裝框,包括:一框體,具有一組裝空間;以及至少一彈片,包括一連接部及一第一卡扣部,該連接部設置於該框體,該第一卡扣部連接於該連接部,並可活動地位於該組裝空間旁;以及至少一連接阜模組,包括:一主體,該主體包括一殼部及至少一第二卡扣部,該至少一第二卡扣部位於該主體之一側,該殼部可抽離地位於該組裝空間中,且該至少一第二卡扣部可拆卸地卡扣於該第一卡扣部;以及至少一釋放件,包括一按壓部、一樞接部及一推抵部,該樞接部連接於該按壓部與該推抵部之間,該樞接部樞設於該殼部,且該推抵部對應該至少一彈片,當該按壓部受壓時,該樞接部連動該推抵部推抵該至少一彈片,以令該至少一彈片之該第一卡扣部相對遠離該殼部而脫離該至少一第二卡扣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其中該殼部包括相對的一第一橫板及一第二橫板及相對的一第一側板及一第二側板,該第一橫板及該第二橫板銜接該第一側板及該第二側板,並共同圍繞出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側板具有一穿槽,該穿槽連接於該容置空間,該第二卡扣部位於該第一側板,該至少一釋放件位於該容置空間,且該至少一釋放件之該樞接部樞設於該第二橫板,該至少一釋放件之該推抵部可活動地對應該穿槽,該至少一彈片並排於該第一側板。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第二卡扣部的數量為二,該二第二卡扣部分別位於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該至少一彈片的數量為二,該二彈片分別並排於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二側板旁,該第二側板具有一穿槽,該至少一釋放件的數量為二,該二釋放件之該二推抵部分別可活動地對 應該二穿槽。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卡扣部與該第二卡扣部為相匹配的卡塊與卡槽。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彈片的該連接部具有彼此相對的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該固定端設置於該框體上,該至少一釋放件的該推抵部位於該至少一彈片的該第一卡扣部與該自由端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彈片的該連接部之該自由端更具有一導斜面,用以引導該殼部進入該組裝空間。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卡扣部為一卡塊,該第二卡扣部為一卡槽,該殼部包括相對的一第一橫板及一第二橫板及相對的一第一側板及一第二側板,該第一橫板及該第二橫板銜接該第一側板及該第二側板,並共同圍繞出一容置空間,該第二卡扣部貫穿該第二橫板,該釋放件位於該容置空間,且該釋放件之該樞接部樞設於該第二橫板,該釋放件之該推抵部與該第一卡扣部皆可活動地位於該第二卡扣部內,該至少一彈片並排於該第二橫板旁。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第二卡扣部的數量為二,該二第二卡扣部均位於該第二橫板,該至少一彈片的數量為二,該二彈片均並排於該第二橫板旁,該至少一釋放件的數量為二,該二釋放件之該二推抵部分別可活動地對應該二第二卡扣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其中該二釋放件的該二推抵部位於該二彈片的該二第一卡扣部之間。
  10. 如請求項2或7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釋放件更包括一彈性部,連接於該樞接部,且抵靠於該殼部的該第一側板。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卡匣式電連接器,其中該殼部具有至少一插槽及一配線開口,該至少一插槽連接於該配線開口,該插槽用以供一傳輸線插設,該配線開口用以供複數條纜線插設。
TW104208280U 2015-05-27 2015-05-27 卡匣式電連接器 TWM512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8280U TWM512837U (zh) 2015-05-27 2015-05-27 卡匣式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8280U TWM512837U (zh) 2015-05-27 2015-05-27 卡匣式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2837U true TWM512837U (zh) 2015-11-21

Family

ID=55219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8280U TWM512837U (zh) 2015-05-27 2015-05-27 卡匣式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28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9077B (zh) * 2018-08-08 2021-09-11 大陸商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 連接器的組裝方法
TWI807835B (zh) * 2022-05-20 2023-07-01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連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9077B (zh) * 2018-08-08 2021-09-11 大陸商名碩電腦(蘇州)有限公司 連接器的組裝方法
TWI807835B (zh) * 2022-05-20 2023-07-01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連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9697B (zh) 線對板連接器組合及其板端連接器
US7341472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latch means
US9448370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TWI433413B (zh) 延長線裝置
JP4729624B2 (ja) ストレインリリーフ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アダプタ
CN104007514A (zh) 光连接器
KR101337546B1 (ko) 커넥터 터미널
US10116090B2 (en) Female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female connector and male connector
TWI565155B (zh) 連接器
US20120128302A1 (en) Optical connector device and mating optical connector device
US11394160B2 (en) Signal communication socket
JP5748252B1 (ja) 電子機器及び該電子機器用増設ユニット
TWI758692B (zh) 連接器
US10338324B2 (en) Optical connector
JP676835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用掛止装置
TWM568528U (zh) 電連接器及具有該電連接器的連接器組合
TWM512837U (zh) 卡匣式電連接器
JP2018081767A (ja) 光トランシーバの挿抜機構
CN108493647B (zh) 热插拔式接口连接器
US20100232757A1 (en) Lc adapter
JP2015056244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6091734A (ja) 通信モジュール
TWI535122B (zh) 電連接器
US20080242140A1 (en) Male connector and matched female connector thereof
JP5432230B2 (ja) 緩み防止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データ記憶装置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