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3991A -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3991A
CN110803991A CN201911223381.9A CN201911223381A CN110803991A CN 110803991 A CN110803991 A CN 110803991A CN 201911223381 A CN201911223381 A CN 201911223381A CN 110803991 A CN110803991 A CN 110803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solid phase
solution
modul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33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维林
王宝荣
张文锋
范乃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SILINC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SILINC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SILINCO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SILINC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33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39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3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39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1/00Preparation of esters of nitric or nitrous acid or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1/02Preparation of esters of nitric ac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4Nitrogen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配置合成辅助剂,将所述合成辅助剂用滤网固定在微反应器的反应模块内;(2)将异辛醇通过计量泵进入微反应器的第一预冷模块中进行预冷,将硫酸和硝酸按照混合摩尔比硫酸/硝酸=0.2~0.6:1的比例分别通过微反应器的第二预冷模块的两个入口引入,进行混合和预冷;(3)将预冷后的异辛醇和硫酸硝酸混合液引入所述反应模块内,反应温度为10~30℃,流经反应模块的时间为0.5~1h,反应产物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经水洗、碱洗再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获得硝酸异辛酯产物。本发明在显著减少硫酸含量的基础上,提高了硝酸异辛酯产品的纯度和收率,节省了后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产品硝酸酯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硝酸异辛酯主要用做柴油添加剂,用于提高其十六烷值。十六烷值是柴油燃烧时的自燃性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柴油的燃烧性能越好,抗爆防震效果越好。硝酸异辛酯在低温条件下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活性自由基,参与柴油燃烧的氧化分解反应,以这些自由基为中心引发氧化链式反应,使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提高柴油十六烷值,从而使得柴油燃烧的活化能的大大降低,改善其着火性能,保护柴油车发动机,减少发动机故障。
现有技术中,生产硝酸异辛酯的方法一般均采用混酸法,即在常温或低于常温的条件下,将异辛醇加入由硝酸和硫酸组成的混酸中,在制冷盐水冷却条件下使反应系统保持低温,反应物再注入冰水分层,将酯层洗涤。硫酸在反应前后没有消耗,只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在现有技术的反应中,硫酸用量是比较大的,如果用量过大,就会给反应后的混酸的回收带来困难;但是如果硫酸量过少,则会降低目标产物的产率。现有技术中硫酸与硝酸的摩尔比一般在2:1左右,硫酸含量其实也比较高,使得后续纯化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 配置合成辅助剂,将所述合成辅助剂用滤网固定在微反应器的反应模块内;
(2) 将异辛醇通过计量泵进入微反应器的第一预冷模块中进行预冷,将硫酸和硝酸按照混合摩尔比硫酸/硝酸=0.2~0.6:1的比例分别通过微反应器的第二预冷模块的两个入口引入,进行混合和预冷,第一预冷模块和第二预冷模块的预冷温度与反应温度相同;
(3) 将预冷后的异辛醇和硫酸硝酸混合液引入所述反应模块内,反应温度为10~20℃,流经反应模块的时间为0.5~1h,反应产物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经水洗、碱洗再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获得硝酸异辛酯产物;
所述辅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 将石榴成熟果实去籽,剩余物剪碎,浸泡在硝酸铈溶液中形成混合物,混合物抽真空处理直到没有气泡冒出,将混合物过滤,固相在120±10℃恒温10~20h,恒温结束后将固相冷却,研磨,再于氮气氛围中升温至600±10℃恒温5~6h,空冷至常温,去离子水洗涤,烘干,获得固相A;
2) 配置双氧水溶液,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双氧水溶液中20~30min,过滤,固相加热至90~100℃恒温6~10min,空冷至常温获得固相B;
3) 配置氨基磺酸溶液,将所述固相B浸泡在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再将溶液置于密封釜内,将釜体密封,加热至120±5℃,保温8~10h,取出空冷至常温,打开密封釜,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烘干,获得所述辅助剂。
进一步地,所述硫酸为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5%~98%的浓硫酸,所述硝酸为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0%的浓硝酸。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模块内异辛醇和硝酸的摩尔比控制在异辛醇:硝酸=2~4:2。
进一步地,所述硝酸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其余为水;所述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30%,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的浓度为50~60g/L,其余为水;所述氨基磺酸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B质量的6倍以上。
因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改进硝酸异辛酯的制备方法,在微反应器中引入反应辅助剂,在显著减少硫酸含量的基础上,提高了硝酸异辛酯产品的纯度和收率,使得硝酸异辛酯产品的后续纯化工艺更加简单,节省了后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微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 配置合成辅助剂,将所述合成辅助剂用滤网4固定在微反应器的反应模块1内,辅助剂装载量为3~5g/10cm反应通道;
(2) 将异辛醇通过计量泵5进入微反应器的第一预冷模块2中进行预冷,将硫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5%)和硝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0%)按照混合摩尔比硫酸/硝酸=0.2:1的比例分别通过微反应器的第二预冷模块3的两个入口引入,进行混合和预冷,第一预冷模块和第二预冷模块的预冷温度与反应温度相同;
(3) 将预冷后的异辛醇和硫酸硝酸混合液引入所述反应模块内,通过计量泵5控制反应模块内异辛醇和硝酸的摩尔比在异辛醇:硝酸=2.7~3.3:2之间,反应温度为15±5℃,流经反应模块的时间为0.5h,反应产物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经水洗、碱洗再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获得硝酸异辛酯产物;
所述辅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 将石榴成熟果实去籽,剩余物剪碎,浸泡在硝酸铈溶液中形成混合物,所述硝酸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其余为水;硝酸铈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质量的6倍,混合物抽真空处理直到没有气泡冒出,将混合物过滤,固相在120±10℃恒温10h,恒温结束后将固相冷却,研磨,再于氮气氛围中升温至600±10℃恒温5h,空冷至常温,去离子水洗涤,烘干,获得固相A;
2) 配置双氧水溶液,所述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双氧水溶液中20min,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质量的6倍,过滤,固相加热至90~100℃恒温6min,空冷至常温获得固相B;
3) 配置氨基磺酸溶液,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的浓度为50g/L,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B浸泡在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B质量的6倍,再将溶液置于密封釜内,将釜体密封,加热至120±5℃,保温8h,取出空冷至常温,打开密封釜,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烘干,获得所述辅助剂。
实施例2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 配置合成辅助剂,将所述合成辅助剂用滤网4固定在微反应器的反应模块1内,辅助剂装载量为3~5g/10cm反应通道;
(2) 将异辛醇通过计量泵5进入微反应器的第一预冷模块2中进行预冷,将硫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5%)和硝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0%)按照混合摩尔比硫酸/硝酸=0.3:1的比例分别通过微反应器的第二预冷模块3的两个入口引入,进行混合和预冷,第一预冷模块和第二预冷模块的预冷温度与反应温度相同;
(3) 将预冷后的异辛醇和硫酸硝酸混合液引入所述反应模块内,通过计量泵5控制反应模块内异辛醇和硝酸的摩尔比在异辛醇:硝酸=2.7~3.3:2之间,反应温度为15±5℃,流经反应模块的时间为0.6h,反应产物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经水洗、碱洗再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获得硝酸异辛酯产物;
所述辅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 将石榴成熟果实去籽,剩余物剪碎,浸泡在硝酸铈溶液中形成混合物,所述硝酸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其余为水;硝酸铈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质量的6倍,混合物抽真空处理直到没有气泡冒出,将混合物过滤,固相在120±10℃恒温12h,恒温结束后将固相冷却,研磨,再于氮气氛围中升温至600±10℃恒温5h,空冷至常温,去离子水洗涤,烘干,获得固相A;
2) 配置双氧水溶液,所述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双氧水溶液中22min,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质量的6倍,过滤,固相加热至90~100℃恒温7min,空冷至常温获得固相B;
3) 配置氨基磺酸溶液,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的浓度为52g/L,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B浸泡在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B质量的6倍,再将溶液置于密封釜内,将釜体密封,加热至120±5℃,保温8h,取出空冷至常温,打开密封釜,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烘干,获得所述辅助剂。
实施例3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 配置合成辅助剂,将所述合成辅助剂用滤网4固定在微反应器的反应模块1内,辅助剂装载量为3~5g/10cm反应通道;
(2) 将异辛醇通过计量泵5进入微反应器的第一预冷模块2中进行预冷,将硫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5%)和硝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0%)按照混合摩尔比硫酸/硝酸=0.4:1的比例分别通过微反应器的第二预冷模块3的两个入口引入,进行混合和预冷,第一预冷模块和第二预冷模块的预冷温度与反应温度相同;
(3) 将预冷后的异辛醇和硫酸硝酸混合液引入所述反应模块内,通过计量泵5控制反应模块内异辛醇和硝酸的摩尔比在异辛醇:硝酸=2.7~3.3:2之间,反应温度为15±5℃,流经反应模块的时间为0.7h,反应产物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经水洗、碱洗再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获得硝酸异辛酯产物;
所述辅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 将石榴成熟果实去籽,剩余物剪碎,浸泡在硝酸铈溶液中形成混合物,所述硝酸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其余为水;硝酸铈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质量的6倍,混合物抽真空处理直到没有气泡冒出,将混合物过滤,固相在120±10℃恒温16h,恒温结束后将固相冷却,研磨,再于氮气氛围中升温至600±10℃恒温5h,空冷至常温,去离子水洗涤,烘干,获得固相A;
2) 配置双氧水溶液,所述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双氧水溶液中26min,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质量的6倍,过滤,固相加热至90~100℃恒温8min,空冷至常温获得固相B;
3) 配置氨基磺酸溶液,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的浓度为56g/L,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B浸泡在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B质量的6倍,再将溶液置于密封釜内,将釜体密封,加热至120±5℃,保温8h,取出空冷至常温,打开密封釜,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烘干,获得所述辅助剂。
实施例4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 配置合成辅助剂,将所述合成辅助剂用滤网4固定在微反应器的反应模块1内,辅助剂装载量为3~5g/10cm反应通道;
(2) 将异辛醇通过计量泵5进入微反应器的第一预冷模块2中进行预冷,将硫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5%)和硝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0%)按照混合摩尔比硫酸/硝酸=0.5:1的比例分别通过微反应器的第二预冷模块3的两个入口引入,进行混合和预冷,第一预冷模块和第二预冷模块的预冷温度与反应温度相同;
(3) 将预冷后的异辛醇和硫酸硝酸混合液引入所述反应模块内,通过计量泵5控制反应模块内异辛醇和硝酸的摩尔比在异辛醇:硝酸=2.7~3.3:2之间,反应温度为15±5℃,流经反应模块的时间为0.9h,反应产物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经水洗、碱洗再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获得硝酸异辛酯产物;
所述辅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 将石榴成熟果实去籽,剩余物剪碎,浸泡在硝酸铈溶液中形成混合物,所述硝酸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其余为水;硝酸铈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质量的6倍,混合物抽真空处理直到没有气泡冒出,将混合物过滤,固相在120±10℃恒温18h,恒温结束后将固相冷却,研磨,再于氮气氛围中升温至600±10℃恒温5h,空冷至常温,去离子水洗涤,烘干,获得固相A;
2) 配置双氧水溶液,所述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双氧水溶液中28min,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质量的6倍,过滤,固相加热至90~100℃恒温10min,空冷至常温获得固相B;
3) 配置氨基磺酸溶液,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的浓度为58g/L,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B浸泡在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B质量的6倍,再将溶液置于密封釜内,将釜体密封,加热至120±5℃,保温8h,取出空冷至常温,打开密封釜,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烘干,获得所述辅助剂。
实施例5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 配置合成辅助剂,将所述合成辅助剂用滤网4固定在微反应器的反应模块1内,辅助剂装载量为3~5g/10cm反应通道;
(2) 将异辛醇通过计量泵5进入微反应器的第一预冷模块2中进行预冷,将硫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5%)和硝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0%)按照混合摩尔比硫酸/硝酸=0.6:1的比例分别通过微反应器的第二预冷模块3的两个入口引入,进行混合和预冷,第一预冷模块和第二预冷模块的预冷温度与反应温度相同;
(3) 将预冷后的异辛醇和硫酸硝酸混合液引入所述反应模块内,通过计量泵5控制反应模块内异辛醇和硝酸的摩尔比在异辛醇:硝酸=2.7~3.3:2之间,反应温度为15±5℃,流经反应模块的时间为1h,反应产物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经水洗、碱洗再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获得硝酸异辛酯产物;
所述辅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 将石榴成熟果实去籽,剩余物剪碎,浸泡在硝酸铈溶液中形成混合物,所述硝酸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其余为水;硝酸铈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质量的6倍,混合物抽真空处理直到没有气泡冒出,将混合物过滤,固相在120±10℃恒温20h,恒温结束后将固相冷却,研磨,再于氮气氛围中升温至600±10℃恒温6h,空冷至常温,去离子水洗涤,烘干,获得固相A;
2) 配置双氧水溶液,所述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双氧水溶液中30min,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质量的6倍,过滤,固相加热至90~100℃恒温10min,空冷至常温获得固相B;
3) 配置氨基磺酸溶液,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的浓度为60g/L,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B浸泡在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B质量的6倍,再将溶液置于密封釜内,将釜体密封,加热至120±5℃,保温8h,取出空冷至常温,打开密封釜,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烘干,获得所述辅助剂。
对比例1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 将异辛醇通过计量泵5进入微反应器的第一预冷模块2中进行预冷,将硫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5%)和硝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0%)按照混合摩尔比硫酸/硝酸=0.5:1的比例分别通过微反应器的第二预冷模块3的两个入口引入,进行混合和预冷,第一预冷模块和第二预冷模块的预冷温度与反应温度相同;
(2) 将预冷后的异辛醇和硫酸硝酸混合液引入所述反应模块内,通过计量泵5控制反应模块内异辛醇和硝酸的摩尔比在异辛醇:硝酸=2.7~3.3:2之间,反应温度为15±5℃,流经反应模块的时间为0.9h,反应产物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经水洗、碱洗再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获得硝酸异辛酯产物。
对比例2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 配置合成辅助剂,将所述合成辅助剂用滤网4固定在微反应器的反应模块1内,辅助剂装载量为3~5g/10cm反应通道;
(2) 将异辛醇通过计量泵5进入微反应器的第一预冷模块2中进行预冷,将硫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5%)和硝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0%)按照混合摩尔比硫酸/硝酸=0.5:1的比例分别通过微反应器的第二预冷模块3的两个入口引入,进行混合和预冷,第一预冷模块和第二预冷模块的预冷温度与反应温度相同;
(3) 将预冷后的异辛醇和硫酸硝酸混合液引入所述反应模块内,通过计量泵5控制反应模块内异辛醇和硝酸的摩尔比在异辛醇:硝酸=2.7~3.3:2之间,反应温度为15±5℃,流经反应模块的时间为0.9h,反应产物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经水洗、碱洗再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获得硝酸异辛酯产物;
所述辅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 将石榴成熟果实去籽,剩余物剪碎,剪碎后的固相在120±10℃恒温18h,恒温结束后将固相冷却,研磨,再于氮气氛围中升温至600±10℃恒温5h,空冷至常温,去离子水洗涤,烘干,获得固相A;
2) 配置双氧水溶液,所述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双氧水溶液中28min,所述双氧水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质量的6倍,过滤,固相加热至90~100℃恒温10min,空冷至常温获得固相B;
3) 配置氨基磺酸溶液,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的浓度为58g/L,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B浸泡在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B质量的6倍,再将溶液置于密封釜内,将釜体密封,加热至120±5℃,保温8h,取出空冷至常温,打开密封釜,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烘干,获得所述辅助剂。
对比例3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 配置合成辅助剂,将所述合成辅助剂用滤网4固定在微反应器的反应模块1内,辅助剂装载量为3~5g/10cm反应通道;
(2) 将异辛醇通过计量泵5进入微反应器的第一预冷模块2中进行预冷,将硫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5%)和硝酸(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0%)按照混合摩尔比硫酸/硝酸=0.5:1的比例分别通过微反应器的第二预冷模块3的两个入口引入,进行混合和预冷,第一预冷模块和第二预冷模块的预冷温度与反应温度相同;
(3) 将预冷后的异辛醇和硫酸硝酸混合液引入所述反应模块内,通过计量泵5控制反应模块内异辛醇和硝酸的摩尔比在异辛醇:硝酸=2.7~3.3:2之间,反应温度为15±5℃,流经反应模块的时间为0.9h,反应产物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经水洗、碱洗再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获得硝酸异辛酯产物;
所述辅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 将石榴成熟果实去籽,剩余物剪碎,浸泡在硝酸铈溶液中形成混合物,所述硝酸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其余为水;硝酸铈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质量的6倍,混合物抽真空处理直到没有气泡冒出,将混合物过滤,固相在120±10℃恒温18h,恒温结束后将固相冷却,研磨,再于氮气氛围中升温至600±10℃恒温5h,空冷至常温,去离子水洗涤,烘干,获得固相A;
2) 配置氨基磺酸溶液,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的浓度为58g/L,其余为水;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A质量的6倍,再将溶液置于密封釜内,将釜体密封,加热至120±5℃,保温8h,取出空冷至常温,打开密封釜,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烘干,获得所述辅助剂。
实施例6
分别测试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制备所得的硝酸异辛酯产物中硝酸异辛酯的纯度和收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 产物中硝酸异辛酯的纯度 硝酸异辛酯的收率
实施例1 99.4% 99.2%
实施例2 99.7% 99.4%
实施例3 99.8% 99.5%
实施例4 99.8% 99.4%
实施例5 99.6% 99.1%
对比例1 82.9% 93.9%
对比例2 93.2% 97.3%
对比例3 97.5% 97.7%
由表1可知,本发明采用自制的反应辅助剂,在减少硫酸含量的基础上,提高了硝酸异辛酯产品的纯度和收率。在现有技术中,硫酸/硝酸的摩尔比=0.5:1时,硝酸异辛酯的纯度只有80%左右(如本发明对比例1的结果),而本发明减少了硫酸的用量,同时通过辅助剂保证目标产物的纯度,使得硝酸异辛酯产品的后续纯化工艺更加简单,节省了后处理成本。对比实施例4和对比例2、对比例3可知,辅助剂的制备工序中,硝酸铈的掺杂和双氧水的处理能够提高辅助剂的性能,表现为作用于硝酸异辛酯合成反应中,使得产物中的硝酸异辛酯纯度保持在99.5%以上,硝酸异辛酯的收率保持在99%以上。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 配置合成辅助剂,将所述合成辅助剂用滤网固定在微反应器的反应模块内;
(2) 将异辛醇通过计量泵进入微反应器的第一预冷模块中进行预冷,将硫酸和硝酸按照混合摩尔比硫酸/硝酸=0.2~0.6:1的比例分别通过微反应器的第二预冷模块的两个入口引入,进行混合和预冷;
(3) 将预冷后的异辛醇和硫酸硝酸混合液引入所述反应模块内,反应温度为10~20℃,流经反应模块的时间为0.5~1h,反应产物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经水洗、碱洗再水洗至中性,无水硫酸镁干燥,获得硝酸异辛酯产物;
所述辅助剂的制备方法为:
1) 将石榴成熟果实去籽,剩余物剪碎,浸泡在硝酸铈溶液中形成混合物,混合物抽真空处理直到没有气泡冒出,将混合物过滤,固相在120±10℃恒温10~20h,恒温结束后将固相冷却,研磨,再于氮气氛围中升温至600±10℃恒温5~6h,空冷至常温,去离子水洗涤,烘干,获得固相A;
2) 配置双氧水溶液,将所述固相A浸泡在所述双氧水溶液中20~30min,过滤,固相加热至90~100℃恒温6~10min,空冷至常温获得固相B;
3) 配置氨基磺酸溶液,将所述固相B浸泡在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再将溶液置于密封釜内,将釜体密封,加热至120±5℃,保温8~10h,取出空冷至常温,打开密封釜,固液分离,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烘干,获得所述辅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为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5%~98%的浓硫酸,所述硝酸为溶质质量百分含量为80%的浓硝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模块内异辛醇和硝酸的摩尔比控制在异辛醇:硝酸=2~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其余为水;所述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30%,其余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磺酸溶液中,氨基磺酸的浓度为50~60g/L,其余为水;所述氨基磺酸溶液的质量为浸泡其中的固相B质量的6倍以上。
CN201911223381.9A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Pending CN1108039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3381.9A CN110803991A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3381.9A CN110803991A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3991A true CN110803991A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92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3381.9A Pending CN110803991A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0399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73A (zh) * 1990-03-28 1990-10-03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硝酸异辛酯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CN101462962A (zh) * 2007-12-19 2009-06-2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硝酸异辛酯的合成方法及微通道反应器
CN103880740A (zh) * 2014-04-14 2014-06-25 西华大学 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合成
US20150031909A1 (en) * 2012-12-04 2015-01-29 Shandong Libaode Chemical Co., Ltd. Safe method for producing alkyl nitrate
CN104557556A (zh) * 2015-01-26 2015-04-29 大连微凯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硝酸异辛酯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05330549A (zh) * 2015-11-20 2016-02-1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制备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CN105566120A (zh) * 2014-10-17 2016-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CN106699569A (zh) * 2016-11-10 2017-05-24 庄晓东 一种硝酸异辛酯的连续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73A (zh) * 1990-03-28 1990-10-03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硝酸异辛酯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CN101462962A (zh) * 2007-12-19 2009-06-2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硝酸异辛酯的合成方法及微通道反应器
US20150031909A1 (en) * 2012-12-04 2015-01-29 Shandong Libaode Chemical Co., Ltd. Safe method for producing alkyl nitrate
CN103880740A (zh) * 2014-04-14 2014-06-25 西华大学 4-硝基-3-羟基-2-吡啶甲酸的合成
CN105566120A (zh) * 2014-10-17 2016-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CN104557556A (zh) * 2015-01-26 2015-04-29 大连微凯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硝酸异辛酯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05330549A (zh) * 2015-11-20 2016-02-17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制备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CN106699569A (zh) * 2016-11-10 2017-05-24 庄晓东 一种硝酸异辛酯的连续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永杰等: "《钢铁低碳高能效共性难题技术研发与应用》", 30 September 2019,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张青山: "《有机合成反应基础》", 31 December 2004,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光宪: "《稀土》", 31 December 1995, 冶金工业出版社 *
黄占斌: "《环境材料学》", 30 November 2017, 冶金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4021B (zh) 一种环氧化植物油的制备方法
CN105218348B (zh) 一种四氟草酸磷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11377445B (zh) 一种石油焦基活性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2932B (zh) 一种镍铈生物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0803991A (zh) 一种微反应技术合成硝酸异辛酯的方法
KR20220135281A (ko) 나트륨 비스(플루오로설포닐)이미드의 제조방법
CN114621097B (zh) 一种2,4-二氟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2,4-二氟苯胺的方法
CN116281917B (zh) 电池级无水磷酸铁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11704144A (zh) 四氟硼酸锂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产品和应用
US20220177310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nano-porous carbon material
CN112480153A (zh) 一种二氟草酸硼酸锂的制备方法
CN111099642A (zh) 一种利用微波脱碳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
CN113620270B (zh) 一种二氟磷酸锂的制备工艺
CN113042051B (zh) 一种碳掺杂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它的用途
CN115072750A (zh) 一种碳酸锂提纯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方法
CN111362267B (zh) 一种利用等离子体制备掺氮炭和含氮杂环的方法
CN109678725B (zh) 一种制备对苯二胺的工艺
CN112479960A (zh) 一种维生素d3的提纯方法
CN112206748B (zh) 一种用于十五碳二元酸精制的高效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12175661B (zh) 一种耐低温原油金属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2667184B1 (ko) 플루오로에틸렌 카보네이트의 정제 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수득된 제품
CN114477239B (zh) 一种制备六氟磷酸锂的方法
CN106699702A (zh) 一种司盘系列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17088755A (zh) 一种2-甲基丁醇的制备方法
CN116199555A (zh) 一种2-甲基萘离提纯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