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0164A - 电子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0164A
CN110800164A CN201880042906.6A CN201880042906A CN110800164A CN 110800164 A CN110800164 A CN 110800164A CN 201880042906 A CN201880042906 A CN 201880042906A CN 110800164 A CN110800164 A CN 110800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or
connection
bent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29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0164B (zh
Inventor
坂上淳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00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0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0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0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9/00Combinations of cameras, projectors or 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non-photographic non-optical apparatus, e.g. clocks or weapons; Cameras having the shape of other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能够与连接对象物的小型化相匹配地使电子部件小型化。具备第1引脚端子(19)和第2引脚端子(20)、以及具有它们的保持壁(17c)的外部连接用壳体(3)。第1引脚端子(19)和第2引脚端子(20)分别具有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和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彼此相邻的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分离距离形成为比彼此相邻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的分离距离长。

Description

电子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连接器嵌合连接的电子部件及具备该连接器的电子部件。
背景技术
作为内置于电气设备的电子部件与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已知有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那样的车载相机中的连接构造。在该以往技术中,以贯通形成电子部件的壳体(后侧壳体9)的隔壁(后壁B)的方式设置有多根直引脚形状的连接器端子(11b)。该连接器端子的一端侧插入并导通连接于安装于具有拍摄元件(3a)的基板的基板侧连接器,另一端侧导通连接于处于将拍摄元件(3a)的信号向外部设备输出的线束(连接对象物)的末端的线束用连接器(对方侧连接器10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01334,图1,图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018785,图1,图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关于车载用的电气设备,追求小型化,前述的车载相机、线束也同样追求小型化。然而,越使线束用连接器与线束一起小型化,则与其连接的连接器端子(11b)的配置间隔也越需要配置为窄间距。但是,这样一来,连接器端子(11b)的所述一端侧的配置间隔会变得不与所述基板侧连接器的连接室的配置间隔吻合,所以与基板侧连接器的罩(housing)碰撞而无法插入于连接室。
针对该问题的一个解决对策是,以与连接器端子(11b)的所述一端侧的配置间隔相匹配的方式使所述基板侧连接器小型化。然而,在基板侧连接器是可动连接器(作为一例,参照专利文献2)的情况下,存在无法直接小型化的理由。即,可动连接器具备安装于基板的固定罩、能够相对于固定罩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三维方向上位移的可动罩、以及将可动罩支承为能够位移的例如具有倒U字状的可动弹簧的端子。可动连接器的优点在于,在与连接对象物的嵌合连接时,可动罩通过可动弹簧而位移从而吸收连接对象物的插入位置的位置偏移,另外,通过可动弹簧的位移而吸收在电气设备的使用时产生的振动、冲击。并且,若将构成为这样的可动连接器的所述基板侧连接器与连接器端子(11b)的窄间距化相匹配地小型化,则相邻的连接室的配置间隔会变窄,关于用于将连接器端子(11b)的插入引入各连接室的研钵状的引导面,X-Y方向上的扩展也变小,利用了引导面的连接器端子(11b)的引入量会变少。其结果是,能够容许连接器端子相对于连接室的插入轴的插入位置的偏移的长度变短。
并且,尤其是在可动连接器的情况下,由于基于引导面的引入量为可动弹簧的X-Y方向上的位移量,所以,无法完全充分发挥可动弹簧在X-Y方向上位移的功能,另外,以可动弹簧的位移来吸收电气设备的组装上的累积公差的界限量也被限制为小。
以以上那样的以往技术为背景而完成的就是本发明。其目的在于,在与连接对象物的小型化相匹配地使电子部件小型化的同时,尽可能地不限制基于引导面的对连接对象物的引入量。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构成为具有以下的特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部件,其具有:第1端子,其插入于在连接器的连接用罩形成的第1连接室;第2端子,其插入于在所述连接用罩形成的第2连接室;以及保持罩,其具有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保持壁,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分别具有从所述保持壁的一面侧朝向所述连接器延伸的连接器用连接部和从所述保持壁的另一面侧延伸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所述电子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中,彼此相邻的所述连接器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比彼此相邻的所述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长。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部件,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中,彼此相邻的所述连接器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比彼此相邻的所述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长。因而,能够应对连接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连接对象物(例如所述线束、所述线束用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的窄间距化,并且,关于连接器用连接部,能够与成为连接对象物的所述连接器的所述连接用罩的第1连接室与第2连接室的配置间隔相匹配。因此,关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能够应对与其连接的连接对象物的小型化,同时,关于连接器用连接部,能够维持与其连接的连接器的引导面的扩展而确保有效的引入量。
关于所述本发明,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至少任一方具有使所述连接器用连接部的所述分离距离比所述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所述分离距离长的弯折部。
根据本发明,弯折部能够通过使构成第1端子及第2端子的直引脚等的金属片弯折的弯曲加工而形成,所以,能够以高精度容易地形成各种弯折形状,因此,能够以预定的长度配置相邻的连接器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和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
关于所述本发明的弯折部,可以构成为,具有以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配置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弯折部具有以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配置方向(Y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所以,能够在该配置方向(Y方向)上缩短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能够在该配置方向(Y方向)上将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小型化。
关于所述本发明,可以构成为,多个所述第1端子并列地配置,彼此分离的多个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具有以在所述第1端子的排列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彼此分离的多个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具有以在所述第1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所以,能够缩短在第1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相邻的第1端子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能够在该排列方向(X方向)上将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小型化。
关于所述本发明,可以构成为,所述第2端子并列地配置,彼此相邻的多个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具有以在所述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彼此分离的多个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具有以在所述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所以,能够缩短在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相邻的第2端子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能够在该排列方向(X方向)上将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小型化。
关于所述本发明,可以构成为,多个所述第1端子和多个所述第2端子分别并列地配置,彼此相邻的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及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具有以在所述第1端子及所述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多个第1端子和多个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将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小型化。
关于所述本发明,可以构成为,多个所述第1端子和多个所述第2端子分别并列地配置,所述第1端子的弯折部和所述第2弯折部以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配置方向(Y方向)以及所述第1端子及所述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
根据本发明,第1端子和第2端子的弯折部以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配置方向(Y方向)以及所述第1端子及所述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所以,能够在该配置方向(Y方向)及该排列方向(X方向)的双方缩短相邻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因此,能够在该配置方向(Y方向)及该排列方向(X方向)的双方将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小型化。
关于所述本发明,可以构成为,所述保持壁具有所述弯折部的埋设部。
例如,若弯折部露出到保持壁的外部,则在将外部输出用连接部与连接对象物连接时及将连接器用连接部与连接器连接时,通过插入力作用于弯折形状的弯折部,弯折部有可能弯或折。另外,在弯折部从保持壁露出的构成中,无法将连接对象物、连接器插入至超过弯折部而与保持壁抵接,所以,在该插入方向上连接器会大型化。然而,根据本发明,弯折部由保持壁的埋设部保持,所以,外部输出用连接部和连接器用连接部不会弯或折,能够得到可靠的导通连接。另外,能够将连接对象物、连接器插入至与保持壁抵接,所以,能够避免所述插入方向上的连接器的大型化。而且,在拔去连接对象物、连接器时,即便作用有从保持壁拔去第1端子和第2端子的力,由于弯折部卡挂于埋设部,所以,能够防止第1端子和第2端子从保持壁脱离。
关于所述本发明,可以构成为,还具备可动连接器作为所述连接器,所述可动连接器具有:固定罩;作为所述连接用罩的可动罩;以及端子,其将所述可动罩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罩位移。
根据本发明,连接器是可动连接器,可动罩能够相对于固定罩位移,所以,在将第1端子及第2端子的连接器用连接部插入于可动罩的第1连接室和第2连接室时,能够通过可动罩的位移而吸收它们彼此的插入位置的偏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部件,能够将与第1端子和第2端子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小型化,同时能够利用基于连接器的引导面的引入而可靠地连接连接器用连接部。
另外,根据具备可动连接器的本发明的电子部件,无需将嵌合连接连接器用连接部的可动连接器小型化,所以,能够利用可动罩的充分的引入量来吸收连接器用连接部的插入位置的偏移,另一方面,能够与小型化了的连接对象物相匹配地嵌合连接外部输出用连接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俯视图。
图2是使图1的II-II线剖面向右旋转90度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电子部件所具备的第1端子和第2端子的说明图,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主视图,图4C是仰视图,图4D是右侧面。
图5是说明图1的电子部件的作用的相当于图2的剖视图。
图6是说明图1的电子部件的作用的相当于图3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图1的电子部件的嵌合连接状态的相当于图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子部件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将本发明的电子部件应用于相机(摄像头)组件1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电子部件不限定于此。
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第1”“第2”这样的用语,是为了区分发明的不同的构成要素而使用的,不是为了表示特定的顺序、优劣而使用的。另外,在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如各图所示,将相机组件1所具备的中继连接器8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设为X方向,将进深方向/前后方向设为Y方向,将高度方向/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来进行说明,但是,它们不对相机组件1的安装方法、使用方法构成限定。
相机组件1
相机组件1例如是搭载于汽车等的车载用相机的构成部件。相机组件1具备保持与外部导通连接的多个作为“端子”的引脚端子2的、作为“保持罩”的外部连接用壳体3、和拍摄部件壳体4。外部连接用壳体3和拍摄部件壳体4均形成为箱状并构成为能够彼此嵌合,能够通过螺钉等固定部件而彼此固定。
拍摄部件壳体4
拍摄部件壳体4构成为在图2的下侧(Z方向)具有底壁的箱状。拍摄部件壳体4构成为具备镜头单元等光学部件4a和设置于拍摄部件壳体4的内部的拍摄部件5。
拍摄部件5
拍摄部件5具有:基板6a及基板6b,其具有各种电气元件和电路配线;内部连接器7,其连接基板6a和基板6b;作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中继连接器8,其安装于基板6b;以及拍摄元件9,其安装于基板6a的下表面,将从光学部件4a导来的光变换为电信号并向外部输出。拍摄元件9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成像器件。
中继连接器8
中继连接器8安装于基板6b的上表面,经由引脚端子2而将拍摄部件5连接于外部设备,具有将由拍摄部件5生成的电信号向外部设备输出的功能。
中继连接器8具备固定罩10、作为本发明的“连接用罩”的可动罩11、多个端子12、以及固定配件(固定金属件)13。中继连接器8构成为,固定罩10安装于基板6b,可动罩11由端子12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罩10移动。即,中继连接器8构成为可动罩11能够相对于固定罩10在将X方向、Y方向、Z方向组合而成的三维方向上移动的浮动连接器(可动连接器)。
固定罩10
固定罩10由框状的周壁10a形成,在其内侧形成有可动罩11的收纳室10b(图5、图6)。
在周壁10a的沿着长尺寸方向(X方向)的一对侧壁10c,分别形成有沿着固定罩10的高度方向(Z方向)延伸并沿着端子排列方向(X方向)并列地配置的多个端子固定部10d(图5)。将端子12的一端侧(固定罩用固定部12b)压入并固定于各端子固定部10d。在周壁10a的沿着短尺寸方向(Y方向)的一对侧壁10e固定有固定配件13(参照图6)。
可动罩11
可动罩11形成为沿着固定罩10的周壁10a的长方体状。在可动罩11,为了与外部连接用壳体3所具有的多根引脚端子2导通连接,设置有数量与引脚端子2的数量相同的连接室14。在本实施方式的可动罩11,沿着宽度方向(X方向)设置有4个(4列),沿着进深方向(Y方向)设置有2个(2行)总计8个连接室14。即,连接室14形成为相对于沿着可动罩11的长尺寸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此外,供后述的第1引脚端子19(19A~19D)插入的连接室14对应于本发明的“第1连接室”,供第2引脚端子20(20A~20D)插入的连接室14对应于本发明的“第2连接室”。
各连接室14在高度方向(Z方向)上贯通可动罩11而形成,水平方向(X-Y方向)的截面为四边形,具有沿着X方向的侧壁15a和沿着Y方向的侧壁15b。在各连接室14的侧壁15b形成有将端子12的另一端侧(可动罩用固定部12d)压入固定的端子固定部15c。
在各连接室14的上部形成有引导引脚端子2的插入的引导面16。引导面16在可动罩11的顶面11a开口,形成为连接室14中的引脚端子2的插入口。引导面16具有沿着中继连接器8的长尺寸方向(X方向)的一对长尺寸侧引导面16a和沿着中继连接器8的短尺寸方向(Y方向)的一对短尺寸侧引导面16b,形成为四棱锥台状的锥面(凹面)。
在此,将与引脚端子2的插入方向正交的线定义为基准线L(图5、图6)。可动罩11的顶面11a相对于基准线L所成的角度θ为0度,与此相对,相对于顶面11a而成为下坡倾斜面的引导面16的角度θ形成为锐角,例如45度。即,引导面16从连接室14的内部侧朝向引脚端子2的插入侧扩宽。在引脚端子2被向下(Z方向)按入到角度θ为0度的面的情况下,不产生水平方向(X-Y方向)的分力。与此相对,在引脚端子2被向下(Z方向)按入到角度θ为锐角的引导面16的情况下,会产生引脚端子2向连接室14滑落的分力和将可动罩11向与引脚端子2滑落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按压的分力,由此,能够使引脚端子2顺利地落入连接室14。因此,角度θ在0度到90度的范围内越大,则滑动阻力越少,越能够顺利地将引脚端子2插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引导面16形成为平坦面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弯曲面。例如,若引导面16是向上方向(Z方向)凸的弯曲面,则随着引脚端子2向连接室14的插入的进行,引脚端子2受到的反作用力变轻,因而,能够将引脚端子2顺利地插入于连接室14。
在可动罩11形成有朝向宽度方向(X方向)的外侧突出的位移限制突起11b(图6),其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的下方向上与固定罩10接触,在Z方向的上方向上与固定配件13接触,从而限制可动罩11的过度的位移。
端子12
多个端子12全部形成为相同的形状,通过将导电性的金属片弯折而形成。各端子12具有:基板连接部12a,其钎焊于基板6b;固定罩用固定部12b,其通过压入而固定于固定罩10的端子固定部10d;弹簧部12c,其呈倒U字状延伸;可动罩用固定部12d,其在板宽度方向(X方向)上通过压入而固定于可动罩11的端子固定部15c;弹性臂12e,其从可动罩用固定部12d的上端延伸;以及接点部12f,其形成于弹性臂12e的顶端,呈山状弯折。
弹簧部12c形成为将可动罩11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罩10在将宽度方向(X方向)、进深方向(Y方向)以及高度方向(Z方向)组合而成的三维方向上位移的弹簧。
弹性臂12e和接点部12f收纳于连接室14,与插入于连接室14的引脚端子2按压接触从而导通连接。即,插入于连接室14的引脚端子2与接点部12f按压接触,通过弹性臂12e对于该按压接触的弹簧力(反作用力)而接点部12f以预定的接触压与引脚端子2接触,从而得到良好的导通连接。
外部连接用壳体3
外部连接用壳体3具备第1壳体17、第2壳体18以及多个引脚端子2。外部连接用壳体3构成本发明的“保持罩”,多个引脚端子2构成“第1端子”和“第2端子”。第1壳体17具有外筒17a、内筒17b以及作为“保持壁”的隔壁17c。设置于从未图示的外部设备延伸的线束的线束用连接器插入而嵌合连接于内筒17b的内部。未图示的该线束用连接器的收纳部连接于外筒17a。在隔壁17c,具有以埋设状态保持多个引脚端子2的埋设部17d。第1壳体17由硬质树脂的成形体形成,多个引脚端子2通过嵌件成形而与第1壳体17的隔壁17c一体化。第2壳体18也由环状的硬质树脂的成形体形成,通过粘接等固定手段而与第1壳体17一体化。此外,关于第1壳体17和第2壳体18,示出了形成为分别独立的成形体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形成为一个成形体。
多个引脚端子2具体地说具有沿着宽度方向(X方向)排列的作为“第1端子”的多根第1引脚端子19和同样沿着宽度方向(X方向)排列的作为“第2端子”的多根第2引脚端子20。第1引脚端子19和第2引脚端子20在进深方向(Y方向)上排列地配置。第1引脚端子19具有:连接器用连接部19a,其从隔壁17c的下表面朝向拍摄部件壳体4延伸;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其从隔壁17c的上表面向连接器用连接部19a的相反侧延伸;以及弯折部19c,其埋设于隔壁17c。第2引脚端子20也具有与第1引脚端子19同样的连接器用连接部20a、外部输出用连接部20b以及弯折部20c。
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形成为顶端侧变细的四棱锥台状。可动罩11的引导面16形成为四棱锥台状的锥面,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其四角在形状上与引导面16的四角吻合,容易卡止。因而,与将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顶端部形成为圆形的情况相比,能够吸收第1引脚端子19与第2引脚端子20的更大的插入位置的偏移。
第1引脚端子19和第2引脚端子20如图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X方向各4根地排列。若将它们从左起依次设为左端引脚端子19A、20A、左中引脚端子19B、20B、右中引脚端子19C、20C、右端引脚端子19D、20D,则在X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它们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的分离距离D1成为相同的长度。另外,左中引脚端子19B、20B和右中引脚端子19C、20C的弯折部19c、20c,虽然弯折的朝向反向,但是弯折量相同。另外,左端引脚端子19A、20A和右端引脚端子19D、20D的弯折部19c、20c也是,虽然弯折的朝向反向,但是弯折量相同。通过像这样形成在X方向上弯折的弯折部19c、20c,彼此相邻的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分离距离D2成为相同,且配置成分离距离D2比分离距离D1长。
另外,在Y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左端引脚端子19A、20A彼此、左中引脚端子19B、20B之间,右中引脚端子19C、20C之间、以及右端引脚端子19D、20D之间形成为,彼此相邻的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分离距离D4比彼此相邻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的分离距离D3长。这是因为,弯折部19c、20c是不仅在X方向上也在Y方向上弯折的扭曲弯折形状。该Y方向上的弯折量在所有引脚端子19、20中都相同。
相机组件1的作用和效果
接下来,除去已经说明的,对相机组件1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引脚端子19、20具有在X方向、Y方向上弯折的弯折部19c、20c,与多个第1引脚端子19的在排列X方向上相邻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之间的分离距离D1相比,在X方向上相邻的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之间的分离距离D2形成得长。另外,与在Y方向上相邻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之间的分离距离D3相比,在Y方向上相邻的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之间的分离距离D4形成得长。因此,相机组件1中,关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与图6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缺少弯折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应对嵌合连接的线束用连接器(图示略)的X方向、Y方向上的小型化,并且,关于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能够对于要嵌合连接的中继连接器8准确地嵌合连接。
相机组件1中,即使如前述那样将线束用连接器小型化,也能够通过弯折部19c、20c而增长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X方向、Y方向上的分离距离D2、D4。因而,不存在由将中继连接器8整体上小型化导致的问题,即:可动罩11的相邻的连接室14的配置间隔变窄,增大倾斜的引导面16的角度θ而X-Y方向上的扩展变小,利用了引导面16的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引入量减少,能够容许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插入位置相对于连接室14的插入轴的偏移的长度变短的不良状况。并且,尤其是作为可动连接器的中继连接器8,基于引导面16的X-Y方向上的大的引入量成为弹簧部12c的X-Y方向上的位移量,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弹簧部12c在X-Y方向上位移的功能,另外,能够以弹簧部12c的位移来吸收电气设备的组装上的累积公差。而且,例如,若将图5所示的可动罩11在Y方向上小型化,则端子12的弹性臂12e相对于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插入方向(Z方向)的倾斜角变小,山状的接点部12f的弯折形状也不得不变小,所以,接点部12f的位移量被限制为少,无法得到为了得到与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良好的导通连接所需的接触压。然而,如前述那样,由于无需将可动罩11小型化,所以,不会有损于端子12的接点部12f的接触压,能够可靠地得到良好的导通接触。
弯折部19c、20c能够通过使构成第1引脚端子19及第2引脚端子20的直引脚等金属片弯折的弯曲加工而形成。因而,能够以高精度容易地形成各种弯折形状。因此,能够以预定的间隔配置相邻的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分离距离D2、D4和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的分离距离D1、D3。
弯折部19c、20c埋设于隔壁17c的埋设部17d,没有露出到隔壁17c的外部。在此,若弯折部19c、20c露出到隔壁17c的外部,则在将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与线束用连接器连接时及将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与中继连接器8连接时,插入力作用于弯折形状的弯折部19c、20c而有可能弯或折。另外,无法将线束用连接器、中继连接器8插入至超过弯折部19c、20c而与隔壁17c抵接。与此相对,相机组件1中,弯折部19c、20c以埋设状态保持于隔壁17c的埋设部17d,所以,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和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不会弯或折,能够得到可靠的导通连接。另外,能够将线束用连接器、中继连接器8插入至与隔壁17c抵接,所以,能够避免所述插入方向上的相机组件1的大型化。而且,在拔去线束用连接器、中继连接器8时,即便拔去第1引脚端子19和第2引脚端子20的力作用于隔壁17c,由于弯折部19c、20c卡挂于埋设部17d,所以,能够防止第1引脚端子19和第2引脚端子20从隔壁17c脱出。
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关于以上那样的相机组件1,能够变形实施,所以,对其一例进行说明。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引脚端子2的根数设为8根的例子,但是,只要是2根以上即可,可以是任意根。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彼此相邻的连接器用连接部19a之间的分离距离D2、连接器用连接部20a之间的分离距离D2全部形成为相同的长度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同。例如,也可以增长左端引脚端子19A与左中引脚端子19B的分离距离D2,使得其他分离距离D2比其短。另外,分离距离D4也同样,可以增长其中几个而缩短其中几个。据此,能够使设置于中继连接器8的可动罩11的连接室14的构成多样化。这样的变形例,关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也能够同样应用,据此,能够使线束用连接器的形状多样化。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所有引脚端子2的弯折部19c、20c形成为在X方向和Y方向这2个方向上弯曲的扭曲弯折形状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形成为仅在X方向上或仅在Y方向上弯折的形状。另外,也可以是,关于彼此相邻的一方的引脚端子2,形成为缺少弯折部的直引脚形状,关于另一方的引脚端子2,设置弯折部。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引导面16的长尺寸侧引导面16a和短尺寸侧引导面16b,示出了使相对于可动罩11的顶面11a(基准线L)的角度θ全部相同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根据各面而不同。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将引脚端子2的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插入到连接室14的嵌合连接状态下以在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外周面与引导面16的下端开口的口缘之间几乎没有间隙的状态嵌合连接的例子,但是,也可以设为如下形态:通过扩大引导面16的下端开口的开口面积,在所述嵌合连接状态下以在与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的状态嵌合连接。也就是说,也可以是,即便是引脚端子2缺少弯折部19c、20c而外部输出用连接部与连接器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相同的直引脚,也能够插入于连接室14,以能够与接点部12f导通接触的方式,包含引导面16在内地,变更连接室14的形状。并且,在该情况下,若第1引脚端子19和第2引脚端子20是例如图5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右中引脚端子19C、20C的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分离距离为D3那样的缺少弯折部的直引脚,则在右中引脚端子19C的连接器用连接部19a的顶端位于长尺寸侧引导面16a的上端位置的上方的情况下,右中引脚端子20C的连接器用连接部20a的顶端会与可动罩11的顶面11a中的沿着长尺寸方向的中央面11c抵接。这样一来,无法将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双方都插入于连接室14,与中央面11c碰撞的连接器用连接部20a有可能压曲。然而,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弯折部19c、20c,所以,即便如前述那样包含引导面16在内地变更连接室14的形状,也如图5的实线所示,能够使得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都不会与中央面11c接触地双方同时与引导面16抵接。
附图标记说明
1 相机组件(电子部件)
2 引脚端子(第1端子,第2端子)
3 外部连接用壳体(保持罩)
4 拍摄部件壳体
4a 光学部件
5 拍摄部件
6a 基板
6b 基板
7 内部连接器
8 中继连接器(连接器)
9 拍摄元件
10 固定罩
10a 周壁
10b 收纳室
10c 侧壁
10d 端子固定部
10e 侧壁
11 可动罩(连接用罩)
11a 顶面
11b 位移限制突起
11c 中央面
12 端子
12a 基板连接部
12b 固定罩用固定部
12c 弹簧部
12d 可动罩用固定部
12e 弹性臂
12f 接点部
13 固定配件
14 连接室(第1连接室、第2连接室)
15a 侧壁
15b 侧壁
15c 端子固定部
16 引导面
16a 长尺寸侧引导面
16b 短尺寸侧引导面
17 第1壳体
17a 外筒
17b 内筒
17c 隔壁(保持壁)
17d 埋设部
18 第2壳体
19 第1引脚端子(第1端子)
19A 左端引脚端子
19B 左中引脚端子
19C 右中引脚端子
19D 右端引脚端子
19a 连接器用连接部
19b 外部输出用连接部
19c 弯折部
20 第2引脚端子(第2端子)
20A 左端引脚端子
20B 左中引脚端子
20C 右中引脚端子
20D 右端引脚端子
20a 连接器用连接部
20b 外部输出用连接部
20c 弯折部
D1~D4 分离距离
L 基准线
θ 角度
X 宽度方向、左右方向
Y 进深方向、前后方向
Z 高度方向、上下方向

Claims (7)

1.一种电子部件,具备:
第1端子,其插入于在连接器的连接用罩形成的第1连接室;
第2端子,其插入于在所述连接用罩形成的第2连接室;以及
保持罩,其具有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保持壁,
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分别具有从所述保持壁的一面侧朝向所述连接器延伸的连接器用连接部和从所述保持壁的另一面侧延伸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
所述电子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中,彼此相邻的所述连接器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比彼此相邻的所述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
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至少任一方具有使所述连接器用连接部的所述分离距离比所述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所述分离距离长的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部件,
所述弯折部是以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配置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部件,
多个所述第1端子和多个所述第2端子分别并列地配置,
彼此相邻的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及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弯折部是以在所述第1端子及所述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
多个所述第1端子和多个所述第2端子分别并列地配置,
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和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弯折部是以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配置方向以及所述第1端子及所述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
所述保持壁具有所述弯折部的埋设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
还具备可动连接器作为所述连接器,
所述可动连接器具有:
固定罩;
作为所述连接用罩的可动罩;以及
端子,其将所述可动罩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罩位移。
CN201880042906.6A 2017-07-28 2018-06-26 电子部件 Active CN1108001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6709 2017-07-28
JP2017146709A JP6415654B1 (ja) 2017-07-28 2017-07-28 電子部品
PCT/JP2018/024090 WO2019021717A1 (ja) 2017-07-28 2018-06-26 電子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0164A true CN110800164A (zh) 2020-02-14
CN110800164B CN110800164B (zh) 2021-11-05

Family

ID=64017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2906.6A Active CN110800164B (zh) 2017-07-28 2018-06-26 电子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5007B2 (zh)
EP (1) EP3660983A4 (zh)
JP (1) JP6415654B1 (zh)
CN (1) CN110800164B (zh)
WO (1) WO20190217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15654B1 (ja) * 2017-07-28 2018-10-31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
JP7341842B2 (ja) * 2019-10-15 2023-09-1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方法、車載機器組立方法、コネクタ組立体、車載機器
US20230054092A1 (en) 2020-02-10 2023-02-23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Sensor module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5627A (ja) * 1994-07-27 1996-02-16 Yazaki Corp 中継コネクタ
US5755584A (en) * 1996-02-16 1998-05-26 Yazaki Corporation Movable board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terminal therefor
JP2004273391A (ja) * 2003-03-12 2004-09-3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1895031A (zh) * 2009-05-19 2010-11-24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可分离的连接器
CN104025386A (zh) * 2011-12-19 2014-09-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的插接连接器及与其相关的具有壳体的系统
US20150044901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50132998A1 (en) * 2013-11-13 2015-05-14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5529555A (zh) * 2014-10-15 2016-04-27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20160308311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CN108140982A (zh) * 2015-10-01 2018-06-0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8977A (en) * 1978-10-16 1983-12-06 Continental-Wirt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structure for flat cable
US4775333A (en) * 1985-12-23 1988-10-04 Ford Motor Company Method of assembling an improv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952529A (en) * 1988-09-19 1990-08-28 Ford Motor Company Method of coupling a terminal to a thick film circuit board
US5344335A (en) * 1992-03-03 1994-09-06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Latch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H06223903A (ja) * 1993-01-27 1994-08-1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油封入機器の配線構造
IE940943A1 (en) * 1993-12-09 1995-06-14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Printed plastic circuits and contacts and method for making¹same
US5674083A (en) * 1995-11-22 1997-10-07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SD protec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H118140A (ja) * 1997-06-16 1999-01-12 Ngk Spark Plug Co Ltd 高圧トランス
US6116931A (en) * 1997-11-10 2000-09-1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Contact array for electrical interface connector
TW389408U (en) * 1998-12-28 2000-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IC card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1176617A (ja) * 1999-12-20 2001-06-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3753363B2 (ja) * 2000-02-29 2006-03-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162600A1 (de) * 2001-12-20 2003-07-10 Bosch Gmbh Robert Gehäuseanordnung für ein elektrisches Gerät
US20040067695A1 (en) * 2002-10-02 2004-04-08 Marceau Scott P.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4285318B2 (ja) * 2004-04-28 2009-06-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WO2006117892A1 (ja) * 2005-04-28 2006-11-09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電気機器
JP4245170B2 (ja) 2005-06-21 2009-03-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カメラ
JP2007018785A (ja) 2005-07-06 2007-01-25 D D K Ltd コネクタ
EP2278666A4 (en) * 2008-05-15 2014-04-0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HYDROFUGE STRUCTURE FOR WIRE HARNESS
JP5065992B2 (ja) * 2008-05-22 2012-11-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モジュール
US7727028B1 (en) * 2009-07-14 2010-06-01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tact terminals designed to improve impedance
JP6103917B2 (ja) * 2012-12-18 2017-03-2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9331405B2 (en) * 2014-06-03 2016-05-0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Interface connector
US20160190722A1 (en) * 2014-12-24 2016-06-30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JP6438382B2 (ja) * 2015-12-15 2018-12-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EP3392689B1 (en) * 2016-02-05 2020-03-18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Imaging device component, and imaging device
JP6123004B1 (ja) * 2016-06-10 2017-04-26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15654B1 (ja) * 2017-07-28 2018-10-31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5627A (ja) * 1994-07-27 1996-02-16 Yazaki Corp 中継コネクタ
US5755584A (en) * 1996-02-16 1998-05-26 Yazaki Corporation Movable board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terminal therefor
JP2004273391A (ja) * 2003-03-12 2004-09-3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1895031A (zh) * 2009-05-19 2010-11-24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可分离的连接器
CN104025386A (zh) * 2011-12-19 2014-09-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的插接连接器及与其相关的具有壳体的系统
US20150044901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50132998A1 (en) * 2013-11-13 2015-05-14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5529555A (zh) * 2014-10-15 2016-04-27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20160308311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CN108140982A (zh) * 2015-10-01 2018-06-0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15654B1 (ja) 2018-10-31
EP3660983A4 (en) 2021-04-28
CN110800164B (zh) 2021-11-05
EP3660983A1 (en) 2020-06-03
JP2019029168A (ja) 2019-02-21
US20200136313A1 (en) 2020-04-30
US11025007B2 (en) 2021-06-01
WO2019021717A1 (ja)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0164B (zh) 电子部件
US7025613B2 (en) Flexible board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circuit board and flexible board
EP3086416A1 (en) Connector
JP4799327B2 (ja) モジュール用ソケット
JP5302283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4711797B2 (ja) モジュール用ソケット
JP6971182B2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EP1988608A1 (en) Connector
EP3764483A1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891388A (zh) 屏蔽连接器
JP7379408B2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2018098069A (ja) 電子部品及び撮像装置
JP7066275B2 (ja) コネクタ
US20200412038A1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815141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ハーネス側コネクタ
JP2023101486A (ja) 撮像装置
US9967443B2 (en) Imaging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case, a substrate, and a second case
US10263354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imaging device
US10153576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imaging device
KR20230022222A (ko) 커넥터 및 전자기기
US20180076543A1 (en) Connector
JP745706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20240022024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2020102424A (ja) 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載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20230128106A (ko) 커넥터 및 전자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