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9622A -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9622A
CN110789622A CN201911261972.5A CN201911261972A CN110789622A CN 110789622 A CN110789622 A CN 110789622A CN 201911261972 A CN201911261972 A CN 201911261972A CN 110789622 A CN110789622 A CN 110789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bar
aluminum alloy
overturning support
alloy according
lightweight alumi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19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花蕊
张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hang University
Zhucheng Hang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of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hang University
Zhucheng Hang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of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hang University, Zhucheng Hang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Ningbo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of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2619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96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9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96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3Drivers' cabs movable from one position into at least one other position, e.g. tiltable,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displaceable from one side of the vehicle to the 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包括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底座部分;用于装配扭杆的受力部分,受力部分上设有翻转轴安装部和两个扭杆安装部;以及用于连接底座部分和受力部分的连接部分;在翻转轴安装部和扭杆安装部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减重槽,相邻的第一减重槽之间形成连接翻转轴安装部和扭杆安装部的第一加强筋;在受力部分的扭杆安装部的下侧设有多个第二减重槽,且第二减重槽位于所述受力部分上朝向所述扭杆延伸方向的第一侧面,第二减重槽基本为三角形,使得相邻的第二减重槽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二加强筋。该种翻转支座重量更轻且强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转支座,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发动机维修、保养等的需要,大多数商用卡车的驾驶室通过翻转机构与车架进行连接。对于双扭杆翻转机构而言,扭杆需要将驾驶室翻转的扭力预加载在翻转支座上,并用锁止机构锁紧。当需要对驾驶室翻转时,打开锁紧机构,扭力从翻转支座上释放,传递至驾驶室。
因此翻转支座不仅起到将驾驶室与车架相连的作用,同时还要为驾驶室翻转提供扭转力,是一个关键的安全结构件。目前市场上商用车翻转支座普遍为铸钢件或钣金焊接件,铸钢件重量较重,钣金焊接件因焊接成型导致结构受限。例如公开号为CN20715732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双扭杆卡车驾驶室翻转机构》即公开了一种铸钢的翻转支座结构。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开展,需要一种重量更轻且强度高的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重量更轻且强度高的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包括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底座部分;用于装配扭杆的受力部分,所述受力部分上设有翻转轴安装部和两个扭杆安装部;以及用于连接底座部分和受力部分的连接部分;在所述翻转轴安装部和扭杆安装部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减重槽,相邻的第一减重槽之间形成连接所述翻转轴安装部和扭杆安装部的第一加强筋,在所述受力部分的扭杆安装部的下侧设有多个第二减重槽,且所述第二减重槽位于所述受力部分上朝向所述扭杆延伸方向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减重槽基本为三角形,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二减重槽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二加强筋。
为了进一步加强受力部分和底座部分之间的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分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的一端向所述受力部分延伸从而与所述扭杆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三加强筋的另一端向所述底座部分的前端延伸。
由于工作状态下的应力主要集中在受力部分和连接部分的过渡位置处,所述第三加强筋在所述受力部分和所述连接部分的过渡位置处厚度最大,朝两端厚度逐渐减小。该种结构可以在强化应力集中处的同时减重。
为了进一步强化扭杆安装部防止其出现压溃、变形等问题,所述第三加强筋间隔设有两条,且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扭杆安装部。
为了缩小第三加强筋和安装台之间的高度差而减少应力集中,在所述连接部分上设有两个凸起的用于装配固定件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加强筋的一侧。该安装台还方便机加工。
为了减小与车架的接触面积而减少震动,在所述连接部分的另一侧设有用于与车架装配的两个接触台,所述接触台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固定件穿过对应的所述接触台与所述车架装配。
由于工作状态下的应力主要集中在受力部分和连接部分的过渡位置处,所述连接部分自靠近所述受力部分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底座部分的一侧厚度逐渐减小。
为了减重的同时能更好增加强度,所述第二减重槽横向间隔设有五个,从而形成四条所述第二加强筋,两侧的相邻的所述第二加强筋构成倒V形而分别支撑对应的一个所述扭杆安装部。该种第二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强化扭杆安装部防止其产生变形、压溃等问题。
为了具有更好的强化效果,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延长线通过所述翻转轴安装部的圆心。
为了进一步减重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强度,所述第一减重槽横向间隔分布有三个。为了进一步减重,在所述受力部分上的相对所述扭杆的一侧和相背所述扭杆的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减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铝合金代替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铸钢,并且设有第一减重槽、第二减重槽进一步减小重量,另外第一加强筋连接了翻转轴安装部和扭杆安装部强化了受扭矩较大的位置,防止翻转轴安装部和扭杆安装部压溃、变形等问题的产生;第二减重槽为三角形,形成倾斜的第二加强筋,该种加强筋可以同时对横向和纵向都进行加强,从而在减重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强化效果;该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相对于铸钢件,在增加强度的同时,较铸钢件可减重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双扭杆翻转支座与扭杆的配合结构;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扭杆翻转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扭杆翻转支座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该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包括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底座部分1;用于装配扭杆2的受力部分2,受力部分2上设有翻转轴安装部21和两个扭杆安装部22;以及用于连接底座部分1和受力部分2的连接部分3,在翻转轴安装部21和扭杆安装部22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减重槽23,相邻的第一减重槽23之间形成连接翻转轴安装部21和扭杆安装部22的第一加强筋24。为了具有更好的强化效果,第一加强筋24的延长线通过翻转轴安装部21的圆心。为了减重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强度,第一减重槽23横向间隔分布有三个。为了进一步减重,在所述受力部分2上的相对所述扭杆2的一侧和相背所述扭杆2的一侧均设有所述第一减重槽23。
在受力部分2的扭杆安装部22的下侧设有多个第二减重槽25,且第二减重槽25位于受力部分2上朝向所述扭杆4延伸方向的第一侧面,第二减重槽25基本为三角形,使得相邻的第二减重槽25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二加强筋26。为了减重的同时能更好增加强度,第二减重槽25横向间隔设有五个,从而形成四条第二加强筋26,两侧的相邻的第二加强筋26构成倒V形而分别支撑对应的一个扭杆安装部22。该种第二加强筋26的设置可以强化扭杆安装部22防止其产生变形、压溃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受力部分和底座部分之间的连接,在连接部分3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三加强筋31,第三加强筋31的一端向受力部分2延伸从而与扭杆安装部22连接,第三加强筋31的另一端向底座部分1的前端延伸。
由于工作状态下的应力主要集中在受力部分2和连接部分3的过渡位置处,连接部分3自靠近受力部分2的一侧向靠近底座部分1的一侧厚度逐渐减小。为了进一步强化过渡位置,第三加强筋31在受力部分2和连接部分3的过渡位置处厚度最大,朝两端厚度逐渐减小。上述结构可以在强化应力集中处的同时减重。为了进一步强化扭杆安装部22防止其出现压溃、变形等问题,第三加强筋31间隔设有两条,且分别连接一个扭杆安装部22。
为了缩小第三加强筋和安装台33之间的高度差而减少应力集中,在连接部分3上设有两个凸起的用于装配固定件的安装台33,安装台33分别位于第三加强筋31的一侧。该安装台33的设置还便于机加工,以及提高连接强度。
为了减小与车架的接触面积而减少震动,在连接部分3的另一侧设有用于与车架装配的两个接触台32,接触台32之间间隔设置,固定件穿过对应的接触台32与车架装配。
该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相对于铸钢件,在增加强度的同时,较铸钢件可减重50%。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包括用于与车架连接的底座部分(1);用于装配扭杆的受力部分(2),所述受力部分(2)上设有翻转轴安装部(21)和两个扭杆安装部(22);以及用于连接底座部分(1)和受力部分(2)的连接部分(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转轴安装部(21)和扭杆安装部(22)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减重槽(23),相邻的第一减重槽(23)之间形成连接所述翻转轴安装部(21)和扭杆安装部(22)的第一加强筋(24);
在所述受力部分(2)的扭杆安装部(22)的下侧设有多个第二减重槽(25),且所述第二减重槽(25)位于所述受力部分(2)上朝向所述扭杆(4)延伸方向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减重槽(25)基本为三角形,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二减重槽(25)之间形成倾斜的第二加强筋(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分(3)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三加强筋(31),所述第三加强筋(31)的一端向所述受力部分(2)延伸从而与所述扭杆安装部(22)连接,所述第三加强筋(31)的另一端向所述底座部分(1)的前端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筋(31)在所述受力部分(2)和所述连接部分(3)的过渡位置处厚度最大,朝两端厚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筋(31)间隔设有两条,且分别连接一个所述扭杆安装部(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分(3)上设有两个凸起的用于装配固定件的安装台(33),所述安装台(33)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加强筋(3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分(3)的另一侧设有用于与车架装配的两个接触台(32),所述接触台(32)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固定件穿过对应的所述接触台(32)与所述车架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3)自靠近所述受力部分(2)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底座部分(1)的一侧厚度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重槽(25)横向间隔设有五个,从而形成四条所述第二加强筋(26),两侧的相邻的所述第二加强筋(26)构成倒V形而分别支撑对应的一个所述扭杆安装部(2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4)的延长线通过所述翻转轴安装部(21)的圆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槽(23)横向间隔分布有三个。
CN201911261972.5A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 Pending CN1107896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1972.5A CN110789622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1972.5A CN110789622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9622A true CN110789622A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4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1972.5A Pending CN110789622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96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4300A (zh) * 2021-11-04 2022-03-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挡泥板支架总成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4300A (zh) * 2021-11-04 2022-03-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挡泥板支架总成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0983B2 (en) Underrun protector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US20150107487A1 (en) Running Gear Unit for a Rail Vehicle
RU2550401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CN112455546B (zh) 车辆用副车架
CN110789622A (zh)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
EP1160148B1 (en) Joint structure of cab mounting portion
US5346275A (en) Rear end of a vehicle body
CN111152846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
CN211076099U (zh)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双扭杆翻转支座
JP4571340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CN102358358B (zh) 冲压成型翻转机构的强化结构
CN106275109B (zh) 一种备胎坑及加强结构
CN201998789U (zh) 一种汽车油箱安装支架总成
CN212290036U (zh) 一种半挂车车架加强结构
CN210793364U (zh) 一种汽车后座椅安装横梁
JP6925761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212827734U (zh) 高强度结构优化型汽车摆臂总成
JP4528146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CN204821203U (zh) 汽车的座椅横梁总成及其汽车
AU2004323637B2 (en) Deformation preventive structure of cab
JP6935980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216886897U (zh) 一种匹配重卡的整体式铸造前接梁
CN210653361U (zh) 一种后轮罩加强总成结构
CN220374349U (zh) 前座椅的后横梁结构及车辆
CN220374457U (zh) 一种低顶载货汽车保险杠组合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