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22C - 链轮 - Google Patents

链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22C
CN1107822C CN98813825A CN98813825A CN1107822C CN 1107822 C CN1107822 C CN 1107822C CN 98813825 A CN98813825 A CN 98813825A CN 98813825 A CN98813825 A CN 98813825A CN 1107822 C CN1107822 C CN 110782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ocket wheel
mentioned
thickness
tooth
whee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13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5029A (zh
Inventor
高森则彦
王治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star Giken KK
Original Assignee
Global - New Time Inc
Sunstar Gike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al - New Time Inc, Sunstar Giken KK filed Critical Global - New Time Inc
Publication of CN1285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5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2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30Chain-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链轮(1)包括往轮子上安装的安装部(7)、和波形部(2),该波形部(2)形成有与链条进行啮合的齿,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小该链轮的体积、重量,并使链条位置与链轮位置吻合,而合适地进行咬合。因此,在安装部(7)上形成第一凸起部(9A)和第二凸起部(9B),其中第一凸起部(9A)是在该板厚中心面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的,第二凸起部是在另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的,以便在板厚中心面(17)上实质上均等分割链轮的总体积及总重量。由于具有安装孔(8)的第一凸起部的顶上平面部(15A)与链轮的最下端面(18A)在同一平面内,与凸缘面卡合,因此,齿的位置与链条的位置吻合。而且,由于在板厚中心面上均等分割,故在淬火时不产生面变形等。又因可将安装部和波形部做成薄形结构,故可减轻链轮的重量。

Description

链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链条传递动力等的柔性传动装置的链轮,更详细地说,是涉及这样一种链轮,这种链轮采用薄板坯料等,使体积减小、重量减轻,并使链条位置与链轮位置相吻合,实现合适的啮合状态,而且还可防止淬火时弯曲和面变形。
背景技术
一般,在摩托车、自行车或各种产业机械的动力传递系统中,广泛采用使用链条和链轮的柔性传动装置。另外,关于链条及链轮的形状和尺寸,在JIS标准的JISB 1801、JISB 1802中分别进行了规定。
关于这种链轮,以往,例如提供了图32A所示的普通链轮。另外,在该图中,还表示了链轮形状的侧部剖面、分别从A方向及B方向看的链轮的板厚中央剖面、在该链轮上装有轮子时的侧部剖面、以及该链轮淬火变形时的侧部剖面[图32(b)、(c)也一样]。在侧剖面图及板厚中央剖面图上,斜线部分是表示实际上部件存在的部分。
如图32A所示,在该普通链轮上,在使轮子的凸缘面与链轮的最下端面(或最上端面)卡合的状态下,可将该链轮安装在轮子上。因此,在往轮子上安装时,链条位置与链轮位置吻合,链条与链轮的齿部合适地进行啮合。又因从链轮的板厚中央划分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相对于板厚中央面是对称的,故它的优点是即使为了提高寿命而对链轮进行粹火,也基本不产生淬火应变或弯曲。
但是,图32A的普通链轮存在着下述缺点,即由于从链轮的最下端面至最上端面由链轮坯料(除穿孔部分外)占有,故重量增大,而且还因为其材料费而使制作成本增加。为了减轻重量,虽然也考虑到将整个链轮的厚度减薄,但是,与该链轮啮合的链条是将平行配置的2个销链节板及辊链节板交错配置,机械地用销将其连接起来构成的,故许用抗拉强度自然是有限的,若采用比目前的链条宽度窄的链条,则会产生强度问题。与此相对,提出了链轮上不设机械连接部分,而且近年来还提出了采用强度、刚性高的坯料的方案,这样,即使链轮的厚度减小到原来的一半以下,也可获得同等程度的强度和刚性。
因此,如图32B所示,提出了这样一种链轮(特原平08-214529号),即在链轮的外周部,沿着圆周方向形成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振幅的波形部,在该波形部的波的至少顶部的外端部形成有齿。根据这种链轮,使用厚度为以往的1/2~1/3厚的坯料,减轻重量,而且,还因为波形部上的齿在厚度方向上交错地具有振幅,故可使用和以往的宽度相同的链条。另外,还因为相对于板厚中心面是对称的,因此,还可保持在淬火时基本不产生淬火应变和弯曲的优点。
但是,将上述链轮安装在现有的轮子上时,如图32B所示,由于轮子的安装面位于波形部的下端位置以上,因此,会产生链条位置与链轮位置不吻合的新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考虑了这样一种链轮,该链轮和图32B一样,使减薄了的轮子安装部如图32C所示偏向板厚中心面的一侧,使轮子安装面与链轮的最下端面吻合。这样,在安装轮子时,可使链条位置与链轮位置吻合。
但是,在上述图32C的链轮上,材料相对于板厚中心面是非对称分布的,故在淬火过程中会产生淬火应变和弯曲。结果,会产生链条位置与链轮位置不吻合的问题。
发明的概述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图32A~32C的各以往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开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轮,这种链轮使用薄板坯料等,使体积、重量减小,并使链条位置与链轮位置吻合,实现合适的啮合状态,而且,在淬火时不产生弯曲和面变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链轮它作为整体由薄板坯料一体形成板状,包括往回转体上安装的安装部、以及设于其外周且具有与链条啮合的齿的外周部,所述链轮其整体的板厚大于所述安装部的薄板坯料自身的厚度,上述安装部形成有相对于所述链轮的整体的板厚中心面在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的第一部分、和在另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的第二部分,以减小一侧的板面侧及另一侧的板面侧的体积及重量之差,所述第一及第二部分中至少任一部分的顶部凸起,使得在向所述回转体安装时,所述齿与所述链条可以啮合。这里所指的回转体,包括在本发明的链轮安装在该回转体上时,可通过链条传递驱动力的一切回转体,例如,摩托车等的轮子等。
根据本发明,在链轮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第一部分,在其相反侧即另一侧的板面上突起第二部分,因此,在使第一及第二部分的任一方的顶部与回转体的安装面卡合而将链轮安装在回转体上时,使该顶部的高度适合于链条的位置,通过这样构成来使链条位置与链轮位置吻合,可使本链轮的齿与链条实现合适的啮合状态。
在图32A所示的链条与链轮的位置关系的状况下采用本发明时,第一及第二部分中与安装面相卡合的一侧的顶部,是作为划定整个链轮的最下端面而形成的。这时,没有与安装面卡合的另一部分的顶部,可以以划定整个链轮的最上端面的方式形成。当然,第一及第二部分的各顶部也可与外周部的最下端面及最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另外,各部分的顶部最好是平坦的,可以在与安装面卡合的任一部分上形成安装孔。
本发明不像图32C的齿部波形单侧颈缩品那样材料只偏布于一侧的板面上,由于第一及第二各部分是在各个板面侧上凸起,故与齿部波形单侧颈缩品相比,材料的偏布程度减小,可以减少淬火时的面变形和弯曲。
另外,在本发明中,第一部分在第二部分凸起的另一侧的板面上相对地凹下,相反,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凸起的一侧的板面上相对地凹下。即,可减小安装部的体积,减轻链轮的重量。这样,例如可使安装部的坯料的板厚比外周部整体的厚度小,该外周部在与通常宽度的链条相啮合的宽度上形成外周部的齿。因此,与用同外周部整体厚度相等板厚的坯料构成安装部的背景技术(图32A)相比,可以减小整个链轮的总体积及总重量。另外,通过在安装部上设置贯通安装部的减轻孔,还可进一步轻量化。
最好使本发明的上述安装部以在板厚中心面上实质上均等分割链轮总体积及总重量的方式,形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相对于该板厚中心面在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第二部分是在另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的。这里,所谓的板厚中心面,系指垂直于链轮轴向的中心轴线、并通过链轮厚度方向的中心部的平面。
像这样使链轮的总体积及总重量在板厚中心面上实质上均等分割地形成第一及第二部分,可进一步有效地减少淬火时的淬火应变和弯曲的产生。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不产生淬火应变和弯曲,因此,即使在淬火之后,也可使链轮位置与链条位置完全吻合。
第一及第二部分,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任意合适地形成。例如,也可分别形成多个上述第一及第二部分,另外,也可将它们排列起来,使第一和第二部分沿着圆周方向交错形成。而且,还可围绕链轮中心轴线回转规定角度而对称地形成安装部。这种情况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除了凸起的板面侧为相反方向之外,实质上是同一形状、且同一数量地形成的。这样使安装部围绕轴对称地回转,便可极容易地形成在板厚中心面上均等分割链轮的总体积及总重量的形状。而且,还可进一步减少淬火时的面变形和弯曲。
另外,也可用板厚均匀的坯料制作整个链轮,使链轮进一步轻量化。例如,对厚度均匀的圆板进行冲压加工,便可极容易地制作各种形状的链轮。
在使用厚度比链条的啮合宽度小的坯料,以减轻链轮重量的情况下,如下所述,通过形成外周部,可实现链条与齿的适当啮合状态,可以做到既保持链条的强度又可使链轮轻量化。
例如,在外周部,沿着圆周方向形成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振幅的波形部,在该波形部的波的至少顶部之外端部上形成齿。这种情况下,将波形部的至少1个波的顶部间的间距设定得与其他波的顶部间的间距不同,在该波上,在顶部的外端部及顶部间的倾斜部分的途中之外端部上形成齿,这样也可制作具有奇数齿的链轮。
另外,也可在外周部上沿着径向形成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振幅的环状波形部,并在该波形部的外周部形成齿。又,也可在外周部上沿着圆周方向交错地形成厚部和薄部,在厚部的外缘部形成齿。还可这样形成,即在外周部上形成的各齿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向的2个齿端部,在这2个齿端部之间形成外周部,以便形成向径向内侧伸长的槽。
而且,还在具有这些波形部等的外周部上配置缓冲件来减小因与链条接触而产生的噪声,可取得更好的消除噪声的效果。
又,本发明不局限于在外周部上设置上述波形部。例如,本发明也可适用于采用和以往相同厚度的坯料(见图32A)制作外周部,只有安装部使用板厚较小的坯料的链轮。
附图的简单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详细构造、特征及效果,参照下面所示的附图便可明白。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链轮的正视图;
图2是沿图1的链轮1的BOB′线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链轮的安装部7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3的安装部7的F-F′线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图1的链轮1的侧部剖面,从A侧、B侧看的板厚中间剖面、安装链轮1的轮子时的侧视图、链轮1淬火时的侧视图;
图6是局部地、详细地表示图1的链轮1的波形部2的链轮正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链轮1的波形部2的侧面展开图;
图8是沿图6的链轮1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9是沿图6的链轮1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图6的链轮1的齿5与链条的啮合状态的说明图;
图11A是板厚T1为链轮总厚度T2的1/3时的、相当于图4的图,图11B是板厚T1为链轮总厚度T2的2/3时的、相当于图4的图;
图12是具有作为安装部的第一变更例的安装部7B的链轮的正视图;
图13是具有作为安装部的第二变更例的安装部7C的链轮的正视图;
图14是具有作为安装部的第三变更例的安装部7D的链轮的正视图;
图15是表示链轮外周部的图、是作为另外的实施例(1)的链轮G的正视图;
图16是图15所示链轮齿的侧面展开图;
图17是图15所示链轮的相当于图8的图;
图18是表示链轮外周部的图、是作为另外的实施例(2)的链轮31的正视图;
图19是沿图18所示的链轮31的XX-XX线的剖面图;
图20是表示图18所示的链轮与链条的啮合关系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链轮外周部的图、是作为另外的实施例(3)的链轮41的正视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链轮的相当于图8的图;
图23是表示图21所示链轮与链条的啮合关系的说明图;
图24是图22所示的厚部、薄部的其他变形例;
图25是表示链轮外周部的图、是作为另外的实施例(4)及实施例(5)的链轮51的正视图;
图26是图25所示的链轮[实施例(4)]的X-X线范围的齿部侧视图;
图27是沿图25所示链轮[实施例(4)]的E-E′线的剖面图;
图28是图25所示的链轮[实施例(5)]的X-X线范围的齿部侧视图;
图29是沿图25所示链轮[实施例(5)]的E-E′线的剖面图;
图30是在图1的链轮1的齿部配置了环状缓冲件的另外的实施例(6)的链轮正视图;
图31是实施例(6)的缓冲件的其他变形例;
图32A、图32B、图32C是背景技术的说明图,图32A表示通常使用的链轮,图32B表示链轮的齿部波形双侧颈缩品,图32C表示链轮的齿部波形单侧颈缩品。
实施发明的理想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链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链轮的正视图及横剖面图分别示于图1及图2。如图1所示,链轮1在从其外端部朝着中心部约1/3半径的范围内、在圆周方向上按一定周期形成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振幅的波形部2,该波形部呈弯曲形状。另外,在波形部2的径向内侧,通过平坦部7A形成有安装部7,该安装部7为往轮子上安装用的台座,而且还在其内侧的链轮中央部形成有贯通链轮1的贯通孔6。链轮1,是对圆板状部件冲压成形而制作的,各部分坯料的板厚T1设定得基本相等。当然,也可用铸造等方法制作。
其中在安装部7上,沿着圆周方向交错地配置有4个第一凸起部9A和4个第二凸起部9B,第一凸起部上各穿设有1个安装孔8,第二凸起部上没有设安装孔8。这些凸起部,从轴向看为同一形状,将安装部7的表面积均等地分割成8块。
图2所示为沿着图1中的链轮1的线BOB′的剖面。如该图所示,链轮1是这样构成的,即从链轮1的最下端面18A至最上端面18B,均在总厚度T2范围内。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假设链轮的总厚度T2为各部板厚T1的2倍,将构成板厚中心的面作为板厚中心面17,该板厚中心面位于从最下端面18A至最上端面18B之间,与这些面之间的距离分别相等。这时,最下端面18A、板厚中心面17、最上端面18B与中心轴线16垂直,该中心轴线16沿着链轮1的轴向贯通中心部。
这里,安装部7的立体图示于图3,沿图3的F-F′线的安装部7的剖面形状示于图4。如图2~图4所示,第一凸起部9A从板厚中心面17向下方凸起板厚T1,相反,第二凸起部9B从板厚中心面17向上方突起板厚T1。第一凸起部9A、第二凸起部9B的与凸起侧相反的各底面部,分别与板厚中心面17基本处于同一平面内,因此,第一凸起部9A在上方相对于第二凸起部9B凹下,相反,第二凸起部9B在下方相对于第一凸起部9A凹入。即,安装部7在板厚中心面17上,该安装部的体积、重量被均等分割。而且,在第一凸起部9A及第二凸起部9B的各顶部上,分别形成有占凸起部大部分表面积的平坦的顶上平坦部15A及15B。
如图2及图4所示,第一凸起部9A的顶上平坦部15A与波形部2的最下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划定链轮1的最下端面18A。另外,第二凸起部9B的顶上平坦部15B与波形部2的最上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划定链轮1的最上端面18B。也就是说,整个链轮1在板厚中心面17上总体积、总重量也被均等分割。
下面,用图6~图9对波形部2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从轴向看链轮1时,波形部2在整个圆周方向上每隔规定角度配置,它具有从平坦部7A向外端部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顶部3,在相邻的顶部3之间设有U字形的倾斜部4。在各顶部3的外端部上分别形成有齿5,各齿5通过在顶部3的前端形成的齿顶3a和倾斜部4的U字形底部上形成的齿根4a划定。在齿5前端部的顶面侧形成有倒角部5a。
如图7所示,从圆周侧面看波形部2时,顶部3是这样配置的,即按一定周期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振幅(见后述的图8),随着这种配置,各个齿5的上端位置与下端位置按一定周期交错配置。
下端的齿5的最下端部基本与链轮1的最下端面18A位于同一平面内,上端的齿5的最上端部与链轮1的最上端面18B位于同一平面内。即,上端的齿5的最上端部与相邻的齿5的最下端部之间的间隔大致等于链轮1的总厚度T2,假设相邻的2个齿5在圆周方向上错开重合,则其形状与普通链轮的1个齿的剖面形状基本相同。
另外,若沿着图6的III-III线截取剖面,则如图8所示,波形部2是这样构成的,即从前端起内侧的中间部附近也按一定周期具有振幅。齿5在与链条啮合的状态下,对顶部3,若沿着图6的IV-IV截取剖面,则如图9所示,可知1个顶部3(斜线部)的齿5和其相邻的顶部3(白部)的齿5,合适地与具有厚度T2的啮合宽度的链条啮合。
在将上述链轮1安装在轮子上的情况下,例如在摩托车上,将链轮1从最下端面18A插通到后轮的回转轴内,定位之后,将4根螺栓贯通各安装孔8,通过将这些螺栓与安装螺纹孔拧紧,便可将链轮1固定在回转轴的凸缘部上。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轮1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使第一凸起部9A的顶上平面部15A与轮子的凸缘面卡合,而将本实施例的链轮1安装在轮子上的情况下,由于轮子的凸缘面与链轮1的最下端面18A的面位置吻合,因此,不像以往的齿部波形双侧颈缩品(图32B)那样,轮子的凸缘面不在链轮的厚度T2的范围内,而可以使链条位置与链轮位置完全吻合。
这时,如图10所示,在使具有厚度T2的以往的啮合宽度的链条10与本实施例的链轮1啮合的情况下,齿5相对于辊11,是以与辊11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交错啮合的方式设置的。这样,在多个齿5与链条10啮合的状态下,便在链轮1的各个齿5与辊链节板12及销链节板13之间形成合适的间隙,链轮1与链条10的啮合关系便经常保持在合适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将链轮1的坯料厚度设定为以往厚度的1/2左右,链轮1也可与链条10经常啮合在合适状态,故即使不设减轻孔等,将链轮1的坯料用量设定为原来的大约1/2,也可减小总体积、减轻总重量,而且还可抑制制作成本。
另外,当链轮1经过了淬火时,由于在板厚中心面17上链轮1的总体积及总重量是均等分割的,故基本不产生淬火应变及弯曲,这样,即使在淬火之后,链轮位置与链条位置也完全吻合。又因第一凸起部9A及第二凸起部9B均由同一形状、同一板厚的部件构成,故链轮1具有围绕中心轴16回转对称的形状,有进一步减小淬火应变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减小链轮1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在淬火时也基本不产生淬火应变和弯曲,可使链轮位置与链条位置完全吻合,实现合适的啮合状态。
另外,除了上述效果外还有以下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链轮1的外周部形成波形,可提高整个链轮1抗扭曲的强度、刚性。而且,还因附着在链轮1上的泥水等沿着波形部2的槽2a移动,顺利地排到外部,故可预防因泥水等进入链轮1和链条10而造成链轮1或链条10损坏。
又,在本实施例中,是使用具有板厚T1为链轮1总厚度T2的约1/2的部件,但不局限于此。例如,板厚T1为相邻的齿5的齿根厚度方向的距离T2的4/5以上,就不能充分获得减轻重量的效果,若小于1/5,则不能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可设定为总厚度T2的4/5~1/5。但是,如果强度允许,也可设定为4/5~1/10。
这样,在将板厚T1设定为总厚度的1/2以外的值时,不需要使各凸起部的底面与板厚中心面17吻合。例如,设定T1=T2/3时,各凸起部的剖面形状如图11A所示,各凸起部的底面离开板厚中心面17、而位于凸起侧的位置上,在板厚中心面17与底面之间成为可形成间隙的形状。另外,设定T1=2×T2/3时,各凸起部的剖面形状如图11B所示,各凸起部的底面便离开板厚中心面17、而位于与凸起侧相反方向的位置上,成为板厚中心面17从各凸起部内部通过的形状。即,各凸起部可以这样形成,在离开板厚中心面17的与凸起侧相反的方向上具有凸起部的部分体积。
另外,安装部7的各凸起部9A、9B的形状及尺寸,可任意合适地进行变更。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使安装部7B的外周接近波形部2的内周,这样来增大安装部7B的半径。这种情况下,不必设平坦部7A。又如图13所示,安装部7C可以这样形成,即从链轮正面看时,各凸起部的外周部分呈半圆形,而且各凸起部的相接邻部分成为直线状的壁。在图13的例子中,也可同图12的例子一样,使各凸起部的半圆形顶部接近波形部2的内周,这样形成安装部7C。
又如图14所示,可以这样形成安装部7D,从链轮正面看时,各凸起部呈五角形状。这种情况下,各凸起部的相邻部分成为五角形的边,这样,在相接邻部分形成直线状的壁。在图14的例子中,也可以同图12的例子一样,使各凸起部的五角形顶部接近波形部2的内周,这样来形成安装部7C。
图1、图12~图14所示的安装部的形态,均为围绕中心轴16回转90度都是对称的,因此,容易制作,而且还可进一步减小淬火时的弯曲或应变。
另外,安装部7的凸起部的数量,只要沿着圆周方向交错地配置第一凸起部9A及第二凸起部9B,也可以任意地进行合适变更。例如,在上述例子中,第一凸起部9A及第二凸起部9B合计用8个,但当然也可形成多于8个的10个以上的凸起部,也可形成更少的4个、6个凸起部。
(其他实施例)
上述的本实施例的链轮的安装部7、7B~7D,不局限于上述波形部2,与各种外周部组合,也可取得本发明的效果。因此,以下对上述实施例的链轮的外周部进行了各种改变的其他实施例(1)~(6)进行说明。对同上述实施例一样的主要构成部件标注同一符号,不再详细说明。
(1)上述实施例的链轮1的波形部2(图1),由于按一定周期具有振幅,因此,均形成偶数齿,但是,图15~图17所示的链轮1G,其波形部2的至少1个波的顶部3之间的间距为其他的顶部3之间的间距P1的2倍,也就是说增大相当于1个周期的间距来形成顶部3。该波也可这样构成,即在顶部3的外端部形成齿5,在顶部3之间的倾斜部4G的中途部的外端部形成齿5G(图16),在倾斜部4G的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形成偶数齿链轮,在奇数的情况下,形成奇数齿链轮。但是,在设有多个倾斜部4G的情况下,为了使链轮1G的平衡性良好,最好是在圆周上每隔一定周期设置。
(2)如图18、图19所示的链轮31,也可在链轮31的至少外周部,形成环状波形部32,该环状波形部在半径方向上按一定周期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振幅,在波形部32的外周部形成齿35。在该链轮31上,如图20所示,齿35上形成的波形部32的相邻的2个顶部33位于相向的辊链节板12之间,这样,链轮31与链条10的啮合关系就维持在合适状态。另外,波形部32的形成范围只要是包含链轮31的外端部的范围,即可任意进行设定。
(3)如图21、图22所示的链轮41那样,也可在该链轮41的至少外周部上,沿着圆周方向每隔一定间隔交错地形成厚部42和薄部43,在厚部42的外端部形成齿45。该链轮41如图23所示,厚部42上形成的齿45同普通链轮的齿一样,在链条10的辊11的大致整个长度上进行啮合。从而使链轮41与链条10的啮合关系保持在合适状态。又如图24所示,薄部43亦可形成波状的薄部43A。
(4)如图25所示的链轮51,也可不设上述各实施例那样的波形部,在链轮51的至少外周部上,沿着圆周方向每隔一定间隔形成多个齿部60,在相邻的各齿部60之间形成弯曲形状的齿槽61。从链轮侧部看图25的X-X范围内的齿部时,如图26所示,各齿部60从各齿部的根部一直延伸到其周边壁部64。又如沿着图25的E-E′截取的剖面图(图27)所示,沿着链轮轴向的齿部60的厚度与链轮51的总厚度T2相等,比设在安装部7与齿部60之间的平坦部62的厚度、即安装部7的厚度T1要厚。也就是说,在实施例(4)中,外周部上形成的齿部60采用同以往的链轮(见图32A)一样的齿部,在外周部的内侧设置本发明的安装部7。
(5)为了使图25所示的链轮51的重量更轻,可像下述那样形成各齿部60。也就是说,如图25的Y-Y方向上的齿部60的侧部正视图(图28)、及沿着E-E′线截取的剖面图(图29)所示,在各齿部60上形成有槽63,该槽63从周边壁部64朝链轮径向内侧延伸,这样,厚度为T2的齿部60便分成沿着链轮51的轴向并列配置的第一段部65和第二段部67。因此,在实施例(5)中,齿部60的体积相应减小同该槽63的体积那么大,故与实施例(4)相比可进一步减轻链轮的重量。
(6)在上述实施例及其他实施例(1)~实施例(5)中,为了减小与链条接触时产生的噪声,也可设置噪声减小机构。例如,如图30所示,可在图1的链轮1周边配置由具有挠性和弹性的橡胶构成的环状缓冲件50。这种情况下,由于缓冲件50具有挠性,故可使缓冲件的一部分沿着上述齿交错地、强制性地弯曲配置,以便定位于齿根4a附近的径向外侧,用粘接剂固定在链轮上。由于这样将缓冲件50配置在齿根4a附近,故在链条10与链轮啮合时,链条10的辊11与缓冲件50接触,可减小由于链轮与链条接触而产生的噪声。
在图30所示的例子中,将缓冲件50只做成环状,但是,也可像图31所示那样配置缓冲件51,即在做成环状的缓冲件中的与齿5接触的部分形成凹部52。像这样形成凹部52,便可基本不弯曲地将缓冲件51而将其配置在链轮周边。因此,这种情况下,当然可用橡胶做缓冲件51,而且还可用没有挠性的树脂构成缓冲件。另外,只要凹部52与齿50的形状相吻合,则可在其与齿5之间不形成间隙的情况下将缓冲件安装在链轮上。另外,在图30、图31中,表示了将缓冲件做成环状的例子,但是,也可个别地将缓冲件安装在各齿根4a(图30)上,以及在圆周方向上按一定周期形成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振幅的波形部2的情况下(相当于图1的图),也可在波形部2的表里面的倾斜部上埋置固定缓冲件。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链轮坯料,可使用含碳量为0.25wt%以下的钢,最好使用含碳量为0.10~0.20wt%的低碳钢。即,若将含碳量的上限值设定为0.25wt%以上,虽然可获得足够的硬度,但材料费高,故设定为0.25wt%以下,并且,为了尽量降低材料费,最好设定为0.2wt%以下。关于含碳量的下限值,若含碳量小于0.10wt%,则即使在理论最高淬火硬度附近,所谓的洛氏硬度C也小于35,得不到足够的耐磨损性,故设定为0.10wt%以下。
像这样通过降低链轮的含碳量,经过以冲压加工为主的制造工序便可制造链轮。于是,可大大简化制造工序,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容易地提高加工精度。
此外,在链轮的以冲压加工为主的制造工序中,还可通过机械加工对链轮的至少齿部进行制作。这样,可有效地防止淬火时齿产生裂纹等。而且,该切齿工序也可通过冲压加工进行,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该工序之后最好再经过去飞边工序。
然后,在链轮的淬火工序中,也可使用所谓的高频加热装置,将齿部的温度加热至A3相变点温度以上(例如,870℃以上)之后,中断加热,同时向齿部喷水,对齿部进行淬火处理。这时,齿部的温度在0.5秒钟之内急冷至500℃以下,对其硬度进行调整,将洛氏硬度C调整到材料的理论最高硬度附近、即35~55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通过将含碳量设定在规定范围,便可容易地对链轮的各种形态进行冲压加工,而且还可通过利用高频加热装置等的淬火工序确保链轮具有足够的耐磨损性。
以上是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任意地进行合适变更。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在板厚中心面17上,链轮的总体积及总重量实质上是均等分割的,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在可充分防止淬火时的面变形和弯曲的范围内,也可允许少许的非均等分割。
另外,前述各凸起部是同形状、同体积的,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亦可扩大到将各凸起部设为各种不同形状的场合。例如,前述各凸起部具有平坦的顶部,但只要适合于轮子的凸缘面的形状,当然也可将第一凸起部做成其他形状的,而且还可使第二凸起部具有与第一凸起部不同形状的顶部。
而且,也可在安装部7上设置除了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以外的部分。
另外,前述将安装部7的端面(最下端面18A、最上端面18B)和外周部(波形部2)的端面做成在面位置上相吻合的形状,但是,根据往轮子上安装的安装位置,也可做成这种形状,即使安装部7的端面位于比外周部的端面更靠轴向外侧。
还有,虽然所表示的是将本发明的链轮安装在摩托车等的轮子上的例子,但是,只要是用链条传递动力的回转体,也可安装在除了轮子之外的其他回转体上。
再有,在上述例子中虽未图示,但也可在链轮的任意部位设置多个减轻孔。例如,可在图1的平坦部7A等上设减轻孔,或在第一及第二凸起部上设置除了安装孔8之外的减轻孔。
又,虽然所表示的是顶部3在波形部2上沿着径向伸长的例子(图6),但是,顶部3亦可相对于径向倾斜而形成波形部2。具有顶部3的其他实施例也一样。

Claims (21)

1.一种链轮,它作为整体由薄板坯料一体形成板状,包括往回转体上安装的安装部、以及设于其外周且具有与链条啮合的齿的外周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轮其整体的板厚大于所述安装部的薄板坯料自身的厚度,
上述安装部形成有相对于所述链轮的整体的板厚中心面在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的第一部分、和在另一侧的板面上凸起的第二部分,以减小一侧的板面侧及另一侧的板面侧的体积及重量之差,
所述第一及第二部分中至少任一部分的顶部凸起,使得在向所述回转体安装时,所述齿与所述链条可以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形成为所述链轮的总体积及总重量在所述板厚中心面上实质上均等分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部整体的厚度大于其薄板坯料自身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部分及上述第二部分具有平坦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部分及上述第二部分的各顶部分别划定所述链轮的最下端面及最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部分及上述第二部分的各顶部,和上述外周部的最下端面及最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部分及上述第二部分中所述至少任一部分的顶部,在安装到所述回转体上时,与该回转体的安装面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中所述至少一部分的顶部上形成有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分别形成有多个上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的上述第一部分与上述第二部分沿着圆周方向交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具有可围绕链轮中心轴线回转规定角度而与其对称的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实质上形成同一形状,且形成相等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坯料对所述链轮整体而言实质上具有均匀的板厚。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周部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波形部,该波形部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振幅,在该波形部的波的至少顶部的外端部上形成有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波形部的至少1个波的顶部间的间距设定为其他波的顶部间的间距的规定倍,在该波上,顶部的外端部及顶部间的倾斜部分的途中的外端部上形成有齿。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周部上沿着径向形成有环状波形部,该环状波形部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振幅,在该波形部的外周部形成有齿。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周部上沿着圆周方向交错地形成有厚部和薄部,在厚部的外缘部形成有齿。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周部上形成的各齿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向的2个齿端部,在该2个齿端部之间形成有朝径向内侧伸长的槽。
19.根据权利要求14~权利要求18中的任1项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周部配置有减小链轮与链条接触所产生的噪声用的缓冲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的薄板坯料的厚度比上述外周部的薄板坯料的厚度小。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装部上设有减轻孔。
CN98813825A 1998-02-26 1998-02-26 链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078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1998/000784 WO1999043970A1 (fr) 1998-02-26 1998-02-26 Pign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5029A CN1285029A (zh) 2001-02-21
CN1107822C true CN1107822C (zh) 2003-05-07

Family

ID=14207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813825A Expired - Lifetime CN1107822C (zh) 1998-02-26 1998-02-26 链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599210B1 (zh)
EP (1) EP1059469B1 (zh)
JP (1) JP3831610B2 (zh)
CN (1) CN1107822C (zh)
DE (1) DE69838855T2 (zh)
ES (1) ES2299201T3 (zh)
WO (1) WO19990439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55504B1 (en) 2012-05-07 2013-10-15 Gat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forming a sprocket
US9262457B2 (en) * 2013-08-13 2016-02-16 Sybase, Inc. On-demand hash index
WO2015138863A1 (en) * 2014-03-14 2015-09-17 Wire Belt Company Of America Build-up shedding sprocket for wire conveyor belt
CN109094736B (zh) * 2018-09-13 2024-04-19 南通鹏瑞海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6级系泊链水下导链轮
USD959337S1 (en) * 2020-11-17 2022-08-02 Gates Corporation Spokes for sprocke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8863A (en) * 1972-11-07 1975-03-04 Mcculloch Corp Stamped sheet metal chain saw sprocket
JPS5210256U (zh) * 1975-07-09 1977-01-24
JPS52163661U (zh) * 1976-06-05 1977-12-12
JPS60104866A (ja) * 1983-05-13 1985-06-10 エタブリスマン・ルイ・ゴシオン チエ−ン駆動システム用回転歯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537A (en) * 1898-12-27 honigmann
US2953930A (en) * 1956-05-24 1960-09-27 Daimler Benz Ag Chain driving mechanism
US3144782A (en) * 1961-10-27 1964-08-18 Tillson H Edmunson Chain saw driving sprocket assembly
US3279272A (en) * 1965-10-20 1966-10-18 Mcculloch Corp Sprocket for chain saw
US3683980A (en) * 1971-02-26 1972-08-15 Mcculloch Corp Chain stabilizing chain saw sprockets
US3962929A (en) * 1972-11-24 1976-06-15 Omark Industries, Inc. Drive sprocket for chain saw
JPS49113052A (zh) 1973-03-06 1974-10-28
JPS49113052U (zh) * 1973-11-07 1974-09-26
JPS5210256A (en) 1975-07-11 1977-01-26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 Novel benzofuran derivatives
DE2816137A1 (de) * 1978-04-14 1979-10-25 Willi Strohmeyer Maschinenbau Kettenrad
US4531926A (en) * 1983-07-11 1985-07-30 Reeves Jr James B Adjustable pitch sprocket
US4752281A (en) * 1986-11-05 1988-06-21 Caterpillar Inc. Isolated tooth drive sprocket assembly
DE4312759A1 (de) * 1993-04-20 1994-10-27 Pilger Josef Rad, insbesondere Riemen- oder Kettenrad
ES2167770T3 (es) * 1996-08-14 2002-05-16 Sunstar Engineering Inc Rueda dentada.
JP3504466B2 (ja) * 1996-08-14 2004-03-08 サンスター技研株式会社 スプロケット
DE29621084U1 (de) * 1996-12-04 1998-04-02 Winklhofer & Soehne Gmbh Kettenrad
US6283255B1 (en) * 1999-11-08 2001-09-04 Gma Engineering, Inc. Brake and pulley assembly for a motorcyc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8863A (en) * 1972-11-07 1975-03-04 Mcculloch Corp Stamped sheet metal chain saw sprocket
JPS5210256U (zh) * 1975-07-09 1977-01-24
JPS52163661U (zh) * 1976-06-05 1977-12-12
JPS60104866A (ja) * 1983-05-13 1985-06-10 エタブリスマン・ルイ・ゴシオン チエ−ン駆動システム用回転歯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299201T3 (es) 2008-05-16
JP3831610B2 (ja) 2006-10-11
EP1059469B1 (en) 2007-12-12
CN1285029A (zh) 2001-02-21
DE69838855T2 (de) 2008-12-11
US6599210B1 (en) 2003-07-29
EP1059469A4 (en) 2005-02-09
WO1999043970A1 (fr) 1999-09-02
EP1059469A1 (en) 2000-12-13
DE69838855D1 (de) 200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07C (zh) 链轮
CN1265997C (zh) 用于多链轮组件中的具有侧向凸块的自行车链轮
CN1072787C (zh) 自行车后轮用链轮组及使用该组的自行车后轮用多段链轮
CN1167569C (zh) 自行车前链轮组件
CN1517268A (zh) 自行车的多级链轮支承件
EP1721821B1 (en) Bicycle chainring
CN1081305C (zh) 具有防翘曲功能的链轮和制动盘
CN1646831A (zh) 具有对称垫圈的滚链链轮
CN1746071A (zh) 具有增厚花键的自行车链轮
CN1213051A (zh) 扭转振动的阻尼装置
CN1124403C (zh) 内燃机的进气口形状
JP4846604B2 (ja) 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US7637835B2 (en) Reduction gear with increased number of meshed teeth
CN87102253A (zh) 行星齿轮组件在壳体上的安装方法
CN1861475A (zh) 自行车变速装置用后链轮
CN1974312A (zh) 自行车链轮
US20050066769A1 (en) Wave gear device
CN1107822C (zh) 链轮
CN1168617C (zh) 自行车轮
JP2009533616A (ja) 動的荷重の補償のためのチェーンホイール及びタイミングチェーンドライブ
CN1406775A (zh) 车轮用轴承装置
CN1230501A (zh) 自行车用缓冲装置
CN1130576A (zh) 轮胎组合体的轮辋
CN1048253A (zh) 曲杆摆线齿轮传动系统
CN1161076C (zh) 带轮和ct扫描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41029

Address after: Japan Osaka Sheng potential up to Switzerland Ltd.

Patentee after: Sunstar Giken K. K.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Global - New Time Inc

Patentee before: Sunstar Giken K. K.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7866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5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