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1688A - 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1688A
CN110771688A CN201911078067.6A CN201911078067A CN110771688A CN 110771688 A CN110771688 A CN 110771688A CN 201911078067 A CN201911078067 A CN 201911078067A CN 110771688 A CN110771688 A CN 110771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water
pipe
heat exchange
ho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80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周建
宋雅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Guoneng Greenlan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Guoneng Greenlan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Guoneng Greenlan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Guoneng Greenlan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780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16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1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16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20/00Cheese substitutes
    • A23C20/02Cheese substitutes containing neither milk components, nor caseinate, nor lactose, as sources of fats, proteins or carbohydrates
    • A23C20/025Cheese substitutes containing neither milk components, nor caseinate, nor lactose, as sources of fats, proteins or carbohydrates mainly containing proteins from pulses or oils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4/00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eat pumps
    • F24H4/02Water heaters
    • F24H4/04Storage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eaters to circulation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 Y02A40/963Off-grid food refrig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包括煮浆锅和供热单元;所述煮浆锅包括平底锅体和与平底锅体形成热水腔的平底保温体;供热单元包括初级加热单元、二级加热单元及供热泵,初级加热单元包括空气源热泵和第一换热水箱,二级加热单元包括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和第二换热水箱,空气源热泵将第一换热水箱内的水加热至45°‑55°后,经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热交换,可使第二换热水箱内的水加热至90°‑95°,第二换热水箱的热水通过供热泵输送至热水腔内,热水腔的热水散热后回流至第二换热水箱内。本发明提供的供热系统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介质显热无法利用的问题,而且利用热水作为介质,采用循环加热方式,其密封性好、热量损耗少。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豆制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豆制品制作通常采用蒸汽加热,蒸汽的来源主要为向电厂购买或自制蒸汽,豆制品加工时通过蒸汽释放潜热,给煮浆锅提供所需热量,其采用一次性加热,蒸汽释放潜热后,仍含有大量显热无法循环利用,造成能源浪费。而且现有加热方式导致散热设备只能采取开式加热方式,密封性较差,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包括:煮浆锅和为所述煮浆锅提供热源的供热单元;
所述煮浆锅包括平底锅体、平底保温体及设于所述平底锅体上端面与所述平底保温体上端面之间的封闭盖板,所述平底保温体位于所述平底锅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平底锅体之间形成热水腔,所述平底保温体设有至少一个进水管和至少一个回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均与所述热水腔连通,所述平底保温体下表面装设有支架体;
所述供热单元包括初级加热单元、二级加热单元及供热泵,所述初级加热单元包括空气源热泵、空气源循环泵及第一换热水箱;
所述空气源热泵的热水侧换热器、所述空气源循环泵及所述第一换热水箱依次通过管路形成闭合回路;
所述二级加热单元包括第一水源循环泵、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第二水源循环泵及第二换热水箱;
所述第一换热水箱、第一水源循环泵及所述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的蒸发侧换热器依次通过管路形成闭合回路;
所述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的冷凝侧换热器、第二水源循环泵及所述第二换热水箱形成闭合回路;
所述第二换热水箱内的热水通过供热泵输送至所述热水腔内,所述热水腔的热水散热后通过所述回水管回流至所述第二换热水箱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供热系统,空气源热泵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将第一换热水箱内的水加热至45°-55°后,利用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热交换使第二换热水箱内的水加热至90°-95°,第二换热水箱内的热水通过供热泵输送至热水腔内进行流动散热,之后回流至第二换热水箱内,这样热水腔内始终流动着90°-95°的热水,热水腔内热水释放的热量通过平底锅体传热给平底锅体内的浆液,可使得平底锅体内的浆液表面快速形成豆皮。
本发明提供的供热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介质的显热无法利用的问题,而且本发明供热系统用热水作为介质,采用循环加热方式,其密封性好、热量损耗少,解决了原加热方式的能源浪费,另外采用热水作为介质循环加热比蒸汽间歇式加热温度控制精度高,利于产品出品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供热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封闭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热水腔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装设有自动排气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平底锅体的下表面并列设置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下端面与所述平底保温体的上表面之间具有流水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伸入所述热水腔内并靠近所述平底锅体的下表面设置,所述回水管伸入所述热水腔内并靠近所述平底保温体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平底保温体还设有至少一个带控制阀A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端面与所述平底保温体的上表面齐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平底锅体的边角处开设有排渣孔,所述排渣孔连接有穿设所述平底保温体且带有控制阀E的排渣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排渣孔上可拆卸安装有封口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还包括水垢清理装置,所述水垢清理装置包括导电筒体、搅拌机构A、水垢吸附件及电源,所述导电筒体的主体部设于所述第二换热水箱内且该导电筒体的主体部开设有用于连通内外液体的通水孔,所述导电筒体的上端部穿出所述第二换热水箱的顶面并与所述第二水源循环泵输水端连通,所述导电筒体的下端部穿出所述第二换热水箱的底面后连接有带控制阀B的排垢管,所述水垢吸附件悬挂于所述导电筒体内,所述电源的两极分别与所述水垢吸附件、所述导电筒体电连接,所述搅拌机构A包括伸入所述导电筒体内的搅拌组件A和设于所述导电筒体顶面且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组件A转动的驱动电机A。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导电筒体下端部呈半球形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还包括降温组件和硬水软化装置;
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架设于所述封闭盖板上端面的输气管和均匀布设于所述输气管上且朝向所述平底锅体内的喷气嘴;
所述硬水软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合箱、搅拌箱及曝气箱,所述混合箱为封闭箱且该混合箱的进水口与第一换热水箱连通,所述曝气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混合箱设置有带控制阀C的加酸管,所述搅拌箱包括第一箱体、伸入所述第一箱体内的搅拌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箱体顶面且与所述搅拌组件连接的驱动电机B,所述曝气箱包括第二箱体和设于所述第二箱体内底部的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与位于所述第二箱体外的鼓风器连接,所述第二箱体的出气口与所述输气管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气口与输气管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气口连接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还与所述输气管通过带控制阀D的连接管连接。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煮浆锅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M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煮浆锅的侧视图;
图5为图1中煮浆锅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2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水垢清理装置与第一换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
1、煮浆锅;11a、平底锅体;111a、排渣孔;11b、平底保温体;111b、内钢板;112b、外钢板;113b、保温板;11c、封闭盖板;11d、热水腔;11e、加强筋;11f、封口盖;11g、排渣管;11h、控制阀E;12a、进水管;12b、回水管;13、支架体;14、排气管;14a、自动排气阀;15、排水管;15a、控制阀A;
2、供热单元;21、空气源热泵;22、空气源循环泵;23、第一换热水箱;24、第一水源循环泵;25、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26、第二水源循环泵;27、第二换热水箱;28、供热泵;
3、水垢清理装置;31、导电筒体;311、通水孔;321、搅拌组件A;322、驱动电机A;33、水垢吸附件;34、排垢管;34a、控制阀B;4、降温组件;41、输气管;42、喷气嘴;43、三通阀;44、储气罐;45、连接管;45a、控制阀D;46、支撑架;
5、硬水软化装置;51、混合箱;51a、加酸管;51b、控制阀C;52、搅拌箱;52a、第一箱体;52b、搅拌组件;52c、驱动电机B;52c、驱动电机B;53、曝气箱;53a、第二箱体;53b、曝气组件;53c、鼓风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包括煮浆锅1和供热单元,其中,煮浆锅1用于容纳浆液并受温度控制在浆液表面形成豆皮,供热单元为煮浆锅1提供热源。
如图2所示,煮浆锅1包括平底锅体11a、平底保温体11b及设于平底锅体11a上端面与平底保温体11b上端面之间的封闭盖板11c,平底保温体11b位于平底锅体11a的外侧且与平底锅体11a之间形成热水腔11d,平底保温体11b设有至少一个进水管12a和至少一个回水管12b,进水管12a和回水管12b均与热水腔11d连通,平底保温体11b下表面装设有支架体13;
如图2所示,平底锅体11a采用导热性能较佳的钢板制成,其包括底钢板和垂设于底板钢板边缘的侧钢板。
如图3所示,平底保温体11b由内钢板111b、外钢板112b以及夹设于内钢板111b与外钢板112b之间的保温板113b组成,平底保温体11b的形状与平底锅体11a形状相适应。
如图3所示,封闭盖板11c同样采用钢板制成,其四个端部可与平底锅体11a、内钢板111b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或通过套接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平底保温体11b的两个边角处设置有进水管12a,另外两个边角处设置有回水管12b,两个进水管12a的进水速率和两个回水管12b的回水速率相同,这样使得热水腔11d内的进水和回水相平衡。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进水管12a的出水端伸入热水腔11d内并靠近平底锅体11a的下表面设置,回水管12b伸入热水腔11d内并靠近平底保温体11b的上表面设置,平底保温体11b还设有至少一个带控制阀A15a的排水管15,排水管15上端面与平底保温体11b的上表面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12a的出水端可采用弯管结构,回水管12b的进水端可采用直管结构,排水管15为一个且排水管15的端部采用直管结构,该排水管15可将热水腔11d内的热水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热水腔11d内的气压超出平底锅体11a的承受压力,可在封闭盖板11c上设有与热水腔11d连通的排气管14,排气管14上装设有自动排气阀14a,通过设置排气管14和自动排气阀14a可使热水腔11d内的气压在安全值内,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平底锅体11a的边角处开设有排渣孔111a,所述排渣孔111a连接有穿设平底保温体11b且带有控制阀E11h的排渣管11g,平底锅体11a内的浆液充分利用后,可开启控制阀E11h,平底锅体11a内剩余的残渣通过排渣管11g排出,该方式便于清理平底锅体11a内的残渣。
优选地,所述排渣孔111a上可拆卸安装有封口盖11f,使用封口盖11f封闭排渣管11g,可避免浆液进入排渣管11g。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体13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支架体13即可,该支架体13上可固定管路,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平底锅体11a底面受压变形,可在平底锅体11a的下表面并列设置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加强筋11e,加强筋11e的下端面与平底保温体11b的上表面之间具有流水间隙,通过设置加强筋11e,可使平底锅体11a的底面11a保证平整,同时增加热传导面积,进而提高导热速率和导热均匀性。
如图1所示,供热单元包括初级加热单元、二级加热单元及供热泵,初级加热单元包括空气源热泵21、空气源循环泵22及第一换热水箱23;空气源热泵21的热水侧换热器、空气源循环泵22及第一换热水箱23依次通过管路形成闭合回路;二级加热单元包括第一水源循环泵24、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25、第二水源循环泵26及第二换热水箱27;第一换热水箱23、第一水源循环泵24及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25的蒸发侧换热器依次通过管路形成闭合回路;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25的冷凝侧换热器、第二水源循环泵26及第二换热水箱27形成闭合回路;第二换热水箱27内的热水通过供热泵28输送至热水腔11d内,热水腔11d的热水散热后通过回水管12b回流至第二换热水箱27内。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源热泵21和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25均采用现有技术常见的加热泵,空气源热泵21可将第一换热水箱23内的水加热至45°-55°之间,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25可将第二换热水箱27内的水加热至90°-95°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豆制品供热系统,空气源热泵21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将第一换热水箱23内的水加热至45°-55°,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25吸收第一换热水箱23水的热量后进行热交换使第二换热水箱27内的水加热至90°-95°之间,并形成水汽混合物,之后利用供热泵28将第二换热水箱27内的热水送入热水腔11d内进行流动散热,散热后回流至第二换热水箱27内,这样热水腔11d内始终流动着90°-95°的热水,热水腔11d内热水释放的热量通过平底锅体11a传递给平底锅体11a内的浆液,可使得平底锅体11a内的浆液表面快速形成豆皮。
本实施例提供的豆制品供热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介质的显热无法利用的问题,而且本发明供热系统用热水作为介质,采用循环加热方式,其密封性好、热量损耗少,解决了原加热方式的能源浪费,另外采用热水作为介质循环加热比蒸汽间歇式加热温度控制精度高,利于产品出品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作进一步优化,其优化之处在于:
如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还包括水垢清理装置3。
具体地,所述水垢清理装置3包括导电筒体31、搅拌机构A、水垢吸附件33及电源,导电筒体31的主体部设于第二换热水箱27内且该导电筒体31的主体部开设有用于连通内外液体的通水孔311,导电筒体31的上端部穿出第二换热水箱27的顶面并与第二水源循环泵26输水端连通,导电筒体31的下端部穿出第二换热水箱27的底面后连接有带控制阀B34a的排垢管34,水垢吸附件33悬挂于导电筒体31内,电源的两极分别与水垢吸附件33、导电筒体31连接,搅拌机构A包括伸入导电筒体31的搅拌组件A321和设于导电筒体31顶面且用于驱动搅拌组件A321转动的驱动电机A322。
在本实施例中,水垢吸附件33为倒U型结构,该水垢吸附件33的圆弧部通过穿设于导电筒体31上端面的绝缘件35与导电筒体31密封连接,所述绝缘件35的中部和水垢吸附件33圆弧部的中部开设有同轴的通孔,驱动电机A322的输出轴从通孔处伸入导电筒体31内与搅拌组件A32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的两极可切换与水垢吸附件33、导电筒体31电连接,即电源的正极与水垢吸附件33连接时;电源的负极与导电筒体31电连接时,电源的正极与导电筒体31连接时,电源的负极与水垢吸附件33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筒体31下端部呈半球形结构,这样便于从水垢吸附件33上脱落的水垢集中从导电筒体31底部中心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豆制品供热系统,当加热单元为煮浆锅1供热时,搅拌机构A开启,将电源的负极与水垢吸附件33连接,将电源的正极与导电筒体31连接,水垢吸附件33带负电将水中的钙镁离子吸附在水垢吸附件33表面形成水垢,当加热单元停止为煮浆锅1供热时,搅拌机构A关闭,将电源的正极与水垢吸附件33连接,将电源的负极与导电筒体31连接,水垢吸附件33带正电使水垢集中脱落,并通过排垢管34排出,设置搅拌机构A有助于加速水中的钙镁离子运动,进而与水垢吸附件33快速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电源为直流电源,其最大电压不得超过36V的安全电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作进一步优化,其优化之处在于:
如图8所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还包括降温组件4和硬水软化装置5。
具体地,所述降温组件4包括架设于平底锅体11a上端面的输气管41和均匀布设于输气管41上且朝向平底锅体11a内的喷气嘴4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气管41可通过隔热的支撑架46设于封闭盖板11c的上方,这样可避免输气管41受热影响输气管41内的气体的温度。
具体地,硬水软化装置5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合箱51、搅拌箱52及曝气箱53、混合箱51为封闭箱且该混合箱51进水口与第一换热水箱23连通,曝气箱53的出水口与空气源热泵21的进水口连通,混合箱51设置有带控制阀C51b的加酸管51a,搅拌箱52包括第一箱体52a、伸入第一箱体52a内的搅拌组件52b以及设于第一箱体52a顶面且与搅拌组件52b连接的驱动电机B52c,曝气箱53包括第二箱体53a和设于第二箱体53a内底部的曝气组件53b,曝气组件53b与位于第二箱体53a外的鼓风器53c连接,第二箱体53a与输气管4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箱体52a、第二箱体53a、曝气箱53可采用两块隔板将一封闭箱体分隔而成的结构,隔板上预设有流水孔,以使第一箱体52a、第二箱体53a、曝气箱53中的水流通。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三通阀43,三通阀43的进气口与第二箱体43a连通,三通阀43的第一出气口与输气管41连通,三通阀43的第二出气口连接有储气罐44,储气罐44还与输气管41通过带控制阀D45a的连接管45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豆制品供热系统,可将硬水软化后输送给空气源热泵21进行初级加热,在硬水软化过程中,通过加酸管51a向混合箱51内添加酸性溶液(如醋酸、稀盐酸),使硬水通过化学反应变成软化水,进而减少水垢的产生,同时化学反应产生的CO2可通过喷气嘴42喷向煮浆锅1内浆液的表面,用于降低浆液表面的温度,进而提高豆制品的产出率,当不需要对浆液表面降温时,可关闭三通阀43的第一出气口,同时打开三通阀43的第二出气口,将曝气箱53产生的CO2储存起来,当需要使用时,可通过连接管45输入输气管41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豆制品供热系统,既可以利用酸性液体对硬水进行软化,有助于减少水垢的产生,同时利用充入的气体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浆液表面进行降温,进而有助于提高豆制品的产出率。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煮浆锅(1)和为所述煮浆锅(1)提供热源的供热单元;
所述煮浆锅(1)包括平底锅体(11a)、平底保温体(11b)及设于所述平底锅体(11a)上端面与所述平底保温体(11b)上端面之间的封闭盖板(11c),所述平底保温体(11b)位于所述平底锅体(11a)的外侧且与所述平底锅体(11a)之间形成热水腔(11d),所述平底保温体(11b)设有至少一个进水管(12a)和至少一个回水管(12b),所述进水管(12a)和所述回水管(12b)均与所述热水腔(11d)连通,所述平底保温体(11b)下表面装设有支架体(13);
所述供热单元包括初级加热单元、二级加热单元及供热泵,所述初级加热单元包括空气源热泵(21)、空气源循环泵(22)及第一换热水箱(23);
所述空气源热泵(21)的热水侧换热器、所述空气源循环泵(22)及所述第一换热水箱(23)依次通过管路形成闭合回路;
所述二级加热单元包括第一水源循环泵(24)、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25)、第二水源循环泵(26)及第二换热水箱(27);
所述第一换热水箱(23)、第一水源循环泵(24)及所述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25)的蒸发侧换热器依次通过管路形成闭合回路;
所述高温螺杆式水源热泵(25)的冷凝侧换热器、第二水源循环泵(26)及所述第二换热水箱(27)形成闭合回路;
所述第二换热水箱(27)内的热水通过供热泵(28)输送至所述热水腔(11d)内,所述热水腔(11d)的热水散热后通过所述回水管(12b)回流至所述第二换热水箱(2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盖板(11c)上设有与所述热水腔(11d)连通的排气管(14),所述排气管(14)上装设有自动排气阀(14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底锅体(11a)的下表面并列设置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加强筋(11e),所述加强筋(11e)的下端面与所述平底保温体(11b)的上表面之间具有流水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2a)的出水端伸入所述热水腔(11d)内并靠近所述平底锅体(11a)的下表面设置,所述回水管(12b)伸入所述热水腔(11d)内并靠近所述平底保温体(11b)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平底保温体(11b)还设有至少一个带控制阀A(15a)的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上端面与所述平底保温体(11b)的上表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底锅体(11a)的边角处开设有排渣孔(111a),所述排渣孔(111a)连接有穿设所述平底保温体(11b)且带有控制阀E(11h)的排渣管(11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孔(111a)上可拆卸安装有封口盖(11f)。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垢清理装置(3),所述水垢清理装置(3)包括导电筒体(31)、搅拌机构A、水垢吸附件(33)及电源,所述导电筒体(31)的主体部设于所述第二换热水箱(27)内且该导电筒体(31)的主体部开设有用于连通内外液体的通水孔(311),所述导电筒体(31)的上端部穿出所述第二换热水箱(27)的顶面并与所述第二水源循环泵(26)输水端连通,所述导电筒体(31)的下端部穿出所述第二换热水箱(27)的底面后连接有带控制阀B(34a)的排垢管(34),所述水垢吸附件(33)悬挂于所述导电筒体(31)内,所述电源的两极分别与所述水垢吸附件(33)、所述导电筒体(31)电连接,所述搅拌机构A包括伸入所述导电筒体(31)内的搅拌组件A(321)和设于所述导电筒体(31)顶面且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组件A(321)转动的驱动电机A(3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筒体(31)下端部呈半球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温组件(4)和硬水软化装置(5);
所述降温组件(4)包括架设于所述封闭盖板(11c)上端面的输气管(41)和均匀布设于所述输气管(41)上且朝向所述平底锅体(11a)内的喷气嘴(42);
所述硬水软化装置(5)包括依次连接的混合箱(51)、搅拌箱(52)及曝气箱(53),所述混合箱(51)为封闭箱且该混合箱(51)的进水口与第一换热水箱(23)连通,所述曝气箱(53)的出水口与所述空气源热泵(21)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混合箱(51)设置有带控制阀C(51b)的加酸管(51a),所述搅拌箱(52)包括第一箱体(52a)、伸入所述第一箱体(52a)内的搅拌组件(52b)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箱体(52a)顶面且与所述搅拌组件(52b)连接的驱动电机B(52c),所述曝气箱(53)包括第二箱体(53a)和设于所述第二箱体(53a)内底部的曝气组件(53b),所述曝气组件(53b)与位于所述第二箱体(53a)外的鼓风器(53c)连接,所述第二箱体(53a)的出气口与所述输气管(4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43),所述三通阀(43)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箱体(43a)的出气口连通,所述三通阀(43)的第一出气口与输气管(41)连通,所述三通阀(43)的第二出气口连接有储气罐(44),所述储气罐(44)还与所述输气管(41)通过带控制阀D(45a)的连接管(45)连接。
CN201911078067.6A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 Pending CN1107716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8067.6A CN110771688A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8067.6A CN110771688A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1688A true CN110771688A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9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8067.6A Pending CN110771688A (zh) 2019-11-06 2019-11-06 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168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26748U (zh) * 2011-03-07 2011-11-09 榆林市榆阳区正大磨香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节能煮浆装置
CN105731683A (zh) * 2016-02-03 2016-07-06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废水软化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6070662A (zh) * 2016-07-20 2016-11-09 安徽省味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煮浆系统
CN106829933A (zh) * 2017-03-19 2017-06-13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去除水中水垢和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CN206603178U (zh) * 2017-02-20 2017-11-03 张才均 一种连续煮浆器的余热利用系统及其连续煮浆器
CN108430934A (zh) * 2016-01-12 2018-08-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CN110332583A (zh) * 2018-11-20 2019-10-15 北京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低温条件下高效能源制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26748U (zh) * 2011-03-07 2011-11-09 榆林市榆阳区正大磨香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节能煮浆装置
CN108430934A (zh) * 2016-01-12 2018-08-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CN105731683A (zh) * 2016-02-03 2016-07-06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废水软化的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6070662A (zh) * 2016-07-20 2016-11-09 安徽省味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煮浆系统
CN206603178U (zh) * 2017-02-20 2017-11-03 张才均 一种连续煮浆器的余热利用系统及其连续煮浆器
CN106829933A (zh) * 2017-03-19 2017-06-13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去除水中水垢和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CN110332583A (zh) * 2018-11-20 2019-10-15 北京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低温条件下高效能源制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29118U (zh) 一种饮料高温瞬时杀菌设备
CN205625586U (zh) 一种电蒸锅
CN208373073U (zh) 一种用于生产间苯二甲醚的反应釜
CN211129614U (zh) 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
CN110771688A (zh) 一种用于制作豆制品的供热系统
CN210357147U (zh) 恒温加热反应釜
CN210612903U (zh) 一种新型药贴生产用球型浓缩器
CN205462199U (zh) 一种聚氨酯反应釜
CN204841687U (zh)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搅拌型反应釜
CN209254564U (zh) 一种有机硅生产的降温及废热回收系统
CN107475052A (zh) 一种白酒酿造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7456941B (zh) 一种便于温度调节的化工反应釜
CN103776173A (zh) 一体式间壁换热装置
CN212975106U (zh) 一种搪瓷搅拌釜
CN204932889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真空蒸发器
CN211635239U (zh) 一种酶改质甜菊糖回收浓缩装置
CN211051477U (zh) 一种环保型加热装置的反应釜
CN203744213U (zh) 低热辐射锅炉
CN209476259U (zh) 一种硅脂生产加工用反应釜保温装置
CN210124616U (zh) 一种即热式水加热容器
CN208624531U (zh) 一种出料冷却的果品预煮锅
CN208711683U (zh) 一种出料效率高的反应釜
CN207754458U (zh) 一种鲜奶巴氏消毒设备
CN207805599U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搅拌釜反应器
CN207413220U (zh) 一种节能环保温搅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