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0940A - 能量储存装置和能量储存模块 - Google Patents

能量储存装置和能量储存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0940A
CN110770940A CN201880040866.1A CN201880040866A CN110770940A CN 110770940 A CN110770940 A CN 110770940A CN 201880040866 A CN201880040866 A CN 201880040866A CN 110770940 A CN110770940 A CN 110770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wall
storage device
negative electrode
posi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08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0940B (zh
Inventor
相方陆
小园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0770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0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9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425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in the form of rupturable membranes or weakened parts, e.g. pierced with the aid of a sharp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13Large-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motive or stationary systems with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94Gas-pervious par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4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plate-like electrode stacks, e.g. electrode pole straps or brid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20Pressure-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1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2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asings or racks
    • H01M50/227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壳体,其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底壁和顶壁、面积分别比顶壁的面积小的前壁和后壁以及面积分别比顶壁的面积大的一对侧壁;叠置的电极组件,其容纳在壳体的内部,并且具有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以及从正极板和负极板朝向前壁延伸的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所述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呈板状并且彼此叠置,其中,隔板插设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外部端子,其安装在前壁上并且与正极接线片或负极接线片电连接;以及破裂阀,其安装在后壁上,其中,底壁安装在安装面上,并且前壁从底壁上升,并且破裂阀安装在从后壁的中心沿着底壁和顶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偏移的位置。

Description

能量储存装置和能量储存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和能量储存模块。
背景技术
可充电和可放电的能量储存装置用于各种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机和汽车。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的车辆(诸如电动汽车(EV)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包括多个能量储存装置的大容量能量储存模块被安装在这种车辆上。
JP-A-2005-197279公开了一种能量储存模块。在该能量储存模块中容纳有多个能量储存装置,使得能量储存装置沿深度方向布置。在这种能量储存模块中,单个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壳体,其中,深度(短侧壁)小于高度和宽度(长侧壁),并且宽度大于高度。
通常,能量储存装置被构造为通过将正极板和负极板彼此叠置(其中,隔板插设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来形成电极组件,并且电解质溶液储存在密闭壳体中。与电极组件电连接的一对电极(外部端子)安装在壳体的顶壁上。
对于这种能量储存装置,在通常无法预测的在使用状态下异常的外力被施加到能量储存装置的情况下,存在壳体中的温度升高而产生气体的可能性。因此,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安全阀,以用于在容器中的内部压力升高到预定压力以上时通过打开安全阀来排放壳体中的气体。
作为这样的安全阀,如JP-A-2005-197279中所描述的,已经使用了如下安全阀(破裂阀):该安全阀安装在容器的顶壁上并且具有用于随着壳体中的内部压力的增加而破裂和打开的多条厚度减小的破裂线。破裂阀被设计成使得由多条破裂线限定的瓣状(舌状)部分朝向容器的外部翻转掀开,由此形成具有预定面积的开口,从而能够迅速排放壳体中的气体。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JP-A-2005-197279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等中使用的能量储存模块要求被安装在高度相对较小的空间中,诸如座椅下方的空间中。
在JP-A-2005-197279中描述的常规能量储存模块中,能量储存装置的外部电极(外部端子)和破裂阀设置在壳体的顶壁上。因此,为了能够布置用于将多个能量储存装置的外部电极彼此连接的结构,并且为了能够通过破裂阀的舌状件的翻转来释放壳体中的气体,需要能量储存装置确保在能量储存装置壳体的上侧具有预定高度的空间。此外,能量储存装置需要在多个能量储存装置壳体的上侧形成用于排放从破裂阀排放的气体的气体排放通道。
在允许能量储存模块确保大容量的同时将这样的常规能量储存模块设置在高度受限的空间中是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在允许能量储存模块确保大容量的同时将能量储存模块设置在高度受限的空间内的情况的能量储存模块以及一种能够提供这种能量储存模块的能量储存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壳体,其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底壁和顶壁、面积分别比所述顶壁的面积小的前壁和后壁以及面积分别比所述顶壁的面积大的一对侧壁;叠置的电极组件,其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具有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以及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朝向所述前壁延伸的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所述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呈板状并且彼此叠置,其中,隔板插设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外部端子,其安装在所述前壁上并且与所述正极接线片或所述负极接线片电连接;以及破裂阀,其安装在所述后壁上,其中,所述底壁安装在安装面上,并且所述前壁从所述底壁上升,并且所述破裂阀安装在从所述后壁的中心沿着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偏移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能量储存模块包括:多个能量储存装置;以及保持器,其能够将多个能量储存装置保持成所述能量储存装置被布置成两排的状态,其中,在每一排中彼此相邻设置的能量储存装置的侧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在所述两排之间彼此相邻设置的能量储存装置的后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并且安装于在所述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两个后壁中的一个后壁上的破裂阀的偏移位置和安装于在所述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两个后壁中的另一个后壁上的破裂阀的偏移位置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后壁的中心在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上彼此相反。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能量储存模块适合于被安装在高度受限的空间中,同时允许能量储存模块确保大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能量储存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示出与图1所示的能量储存装置侧相反的一侧的能量储存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能量储存装置的沿着与能量储存装置的侧壁平行的平面截取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能量储存装置的沿着与能量储存装置的底壁平行的平面截取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5是具有图1所示的能量储存装置的能量储存模块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能量储存模块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能量储存装置包括:壳体,其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底壁和顶壁、面积分别比所述顶壁的面积小的前壁和后壁以及面积分别比所述顶壁的面积大的一对侧壁;叠置的电极组件,其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具有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以及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朝向所述前壁延伸的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所述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呈板状并且彼此叠置,其中,隔板插设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外部端子,其安装在所述前壁上并且与所述正极接线片或所述负极接线片电连接;以及破裂阀,其安装在所述后壁上,其中,所述底壁安装在安装面上,并且所述前壁从所述底壁上升,并且所述破裂阀安装在从所述后壁的中心沿着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偏移的位置。
在能量储存装置中,外部端子和破裂阀分开地安装在面积最小的前壁和后壁上。通过分开地安装外部端子和破裂阀,可以使得用于叠置的电极组件与外部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结构所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小。此外,在能量储存装置中,安装在后壁上的破裂阀被设置成破裂阀从后壁的中心沿着底壁和顶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偏移的状态。因此,在两个能量储存装置的后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状态下设置两个能量储存装置时,可以使得破裂阀的偏移量彼此不同,这样,即使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打开,也可以防止从打开的破裂阀喷射的气体撞击到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上。因此,即使当能量储存装置之间的距离较小时,也可以防止破裂阀的不期望的打开,并且因此,可以密集地布置多个能量储存装置。结果,与采用具有常规结构的能量储存装置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能量储存模块的能量密度。
能量储存装置还可以包括:多孔片,其设置在所述后壁的内表面与所述叠置的电极组件之间并且覆盖所述破裂阀的内表面。利用这种构造,可以在破裂阀打开时抑制固体物质(诸如电极板的碎片)喷射到外部。此外,可以在冲击被施加到能量储存装置时减轻传递到叠置的电极组件的冲击,同时将叠置的电极组件与后壁之间的距离保持在最小水平。
在能量储存装置中,壳体可以包括:有底的筒状壳体本体,其形成底壁、顶壁、一对侧壁和后壁;以及盖板,其形成前壁并且能够密封壳体本体的开口。利用这种构造,底壁、顶壁、一对侧壁和后壁彼此一体地形成,因此,抑制了后壁的变形,从而可以抑制由破裂阀变形产生的开口压力的变化。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能量储存模块包括:多个能量储存装置;以及保持器,其能够将多个能量储存装置保持成所述能量储存装置被布置成两排的状态,其中,在每一排中彼此相邻设置的能量储存装置的侧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在所述两排之间彼此相邻设置的能量储存装置的后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并且安装于在所述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两个后壁中的一个后壁上的破裂阀的偏移位置和安装于在所述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两个后壁中的另一个后壁上的破裂阀的偏移位置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后壁的中心在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上彼此相反。
在能量储存模块中,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多个能量储存装置被设置成使得能量储存装置的后壁面向内侧并且使得其上安装有外部端子的前壁面向外侧,这样,能量储存装置可以使用集体设置在外侧的外部端子彼此容易地电连接。通过扩大壳体的前壁和后壁之间的距离来增加在平面图中观察时所容纳的叠置的电极组件的大小。因此,即使将能量储存模块设置在高度受限的空间中,也可以增加能量密度。此外,在能量储存模块中,在两排之间彼此相邻设置的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彼此以移位的方式布置,这样,可以防止下述现象的发生:由于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打开,外部压力被施加到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导致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被不必要地打开。
在能量储存模块中,优选的是,安装于在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两个后壁中的一个后壁上的破裂阀和安装于在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两个后壁中的另一个后壁上的破裂阀在底壁和顶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上彼此不重叠。利用这种构造,可以更确定地防止由于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的打开而从能量储存装置喷射的物质撞击到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上。
在能量储存模块中,可以在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两个后壁中的一个后壁与另一个后壁之间限定气体排放通道。利用这种构造,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将由于破裂阀的打开而从能量储存装置喷射的物质平稳地排放到能量储存模块的外部,使得能量储存装置的内部压力可以迅速降低。
在下文中,在适当的时候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能量储存装置1。
能量储存装置1包括:长方体状壳体2;容纳在壳体2中的叠置的电极组件3;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以及安装在壳体2上的破裂阀6。电解质溶液与叠置的电极组件3一起被密封在壳体2中。
壳体2具有:彼此相对地设置并具有大致相同的大小的矩形底壁7和矩形顶壁8;分别将底壁7的短边和顶壁8的短边彼此连接的矩形前壁9和矩形后壁10;以及分别将底壁7的长边和顶壁8的长边彼此连接且面积比底壁7和顶壁8的面积大的一对矩形侧壁11。
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安装在壳体2的前壁9上。破裂阀6安装在设置于与前壁9相反的一侧上的后壁10上。
叠置的电极组件3包括:彼此叠置的多个矩形板状正极板12、多个矩形板状负极板13以及多个隔板14;从正极板12朝向前壁9延伸的正极接线片15;以及从负极板13朝向前壁9延伸的负极接线片16。更具体地,叠置的电极组件3具有:通过叠置多个正极板12和多个负极板13(其中,隔板插设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而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本体;以及从本体延伸的正极接线片15和负极接线片16。例如,为了使能量储存装置具有高容量,叠置的正极板12的数量可以被设置为40至60个。负极板13的数量可以被设置为基本上等于正极板12的数量。
叠置的电极组件3的正极接线片15电连接到正极外部端子4,并且负极接线片16电连接到负极外部端子5。更具体地,正极接线片15连接到板状正极集电构件17,该板状正极集电构件17从壳体2内部的正极外部端子4沿着前壁9延伸。负极接线片16连接到板状负极集电构件18,该板状负极集电构件18从壳体2内部的负极外部端子5沿着前壁9延伸。
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设置在前壁9的外部,并且分别具有连接有汇流条或电线的板状端子部分以及从端子部分延伸并且穿透前壁9的轴部分。
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都没有电连接到前壁9。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分别气密地固定到前壁9,使得具有绝缘性能的外垫圈19和具有绝缘性能的内垫圈20分别被夹在正极外部端子4与前壁9之间以及负极外部端子5与前壁9之间,以防止电解质溶液泄漏。
破裂阀6设置在从后壁10的中心沿着底壁7和顶壁8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竖向方向)偏移的位置处。优选地,破裂阀6被布置成使得整个破裂阀6落入后壁10的底壁7侧的一半区域或者后壁10的顶壁8侧的一半区域内。
破裂阀6是一种安全阀——在安装有能量储存装置的车辆发生碰撞时在通常不可预测的使用状态的异常情况下,当壳体2中产生气体并且能量储存装置的内部压力达到预定压力时,该安全阀用于通过在壳体2中形成开口以释放壳体2中的气体来降低内部压力。
破裂阀6具有通过部分地减小破裂阀6的板厚度而形成的凹槽。当能量储存装置的内部压力增加时,破裂阀6沿着凹槽破裂,从而形成瓣状(舌状)部分,并且通过瓣状部分翻转到外部而在后壁10中形成开口。
优选的是,在安装有破裂阀6的后壁10与叠置的电极组件3之间设置具有缓冲性能的多孔片21。
在下文中,详细描述能量储存装置的各个构成元件。
壳体2在叠置的电极组件3浸入电解质溶液的状态下保持叠置的电极组件3,同时,壳体2保护叠置的电极组件3。
作为用于形成壳体2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金属(诸如铝、铝合金或不锈钢)、树脂等。
优选地是,壳体2具有:有底的筒状壳体本体,其形成底壁7、顶壁8、后壁10和一对侧壁11;以及盖板,其形成前壁9并密封壳体本体的开口。这样,通过使用有底的筒状壳体本体而一体地形成底壁7、顶壁8、后壁10和一对侧壁11,因此,可以增加壳体2的强度。安装有破裂阀6的后壁10与底壁7、顶壁8、后壁10和一对侧壁11一体地形成,因此,可以抑制后壁10的变形,从而可以减少破裂阀6打开时的压力不均。
前壁9的长边的长度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能量储存装置1的可允许高度的值,并且例如可以被设置为落入从7cm至11cm(含端值)的范围内的值。另一方面,前壁9的短边的长度根据叠置的电极组件3的规格进行选择,并且该长度例如可以被设置为落入从2cm至5cm(含端值)的范围内的值。此外,底壁7的长边的长度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能量储存装置1的可允许长度的值,并且例如可以被设置为落入从10cm至20cm(含端值)的范围内的值。
前壁9的厚度例如可以被设置为落入从0.5mm至2mm(含端值)的范围内的值,尽管该厚度是根据能量储存装置的材料和大小进行设置的。相反,后壁10的厚度例如可以被设置为落入从0.5mm至1.8mm(含端值)的范围内的值。另外,底壁7、顶壁8和一对侧壁11的厚度例如可以被设置为落入从0.5mm至1.5mm(含端值)的范围内的值。这样,对于壳体2,优选的是将前壁9和后壁10的厚度设置为比彼此一体地形成为矩形筒状的底壁7、顶壁8和一对侧壁11的厚度大。另外,优选的是,将最后结合的前壁9的厚度设置为比可以与底壁7、顶壁8和一对侧壁11一体形成的后壁10的厚度大。
正极板12具有:具有导电性的箔状或片状的正极集电体;以及叠置在正极集电体的两个表面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
作为用于形成正极板12的正极集电体的材料,使用金属(诸如铝、铜、铁或镍)或者这类金属的合金。在这些材料中,从在导电性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的观点来看,优选地使用铝、铝合金、铜和铜合金,并且更优选地使用铝和铝合金。此外,关于正极集电体的形状,正极集电体可以由箔片、气相沉积膜等形成。从成本的观点来看,正极集电体可以优选地由箔片形成。也就是说,正极集电体可以优选地由铝箔形成。作为铝或铝合金,例如可以是JIS-H4000(2014)等中规定的A1085P、A3003P。
正极板12的正极活性材料层是由包含正极活性材料的所谓的复合材料制成的多孔层。形成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复合材料在必要时包含任意成分,诸如导电剂、粘合剂(粘结剂)、增稠剂、填充剂等。
作为正极活性材料,例如,可以列举由LixMOy(M表示至少一种过渡金属)表示的复合氧化物(LixCoO2、LixNiO2、LixMn2O4、LixMnO3、LixNiαCo(1-α)O2、LixNiαMnβCo(1-α-β)O2、LixNiαMn(2-α)O4等)或者由LiwMex(XOy)z(Me表示至少一种过渡金属,X例如是P、Si、B、V等)表示的聚阴离子化合物(LiFePO4、LiMnPO4、LiNiPO4、LiCoPO4、Li3V2(PO4)3、Li2MnSiO4、Li2CoPO4F等)。这些化合物中的元素或聚阴离子可以部分地被其他元素或其他阴离子种类取代。在正极活性材料层中,可以单独使用这些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以混合形式使用化合物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此外,优选的是,正极活性材料的晶体结构为分层结构或尖晶石结构。
负极板13具有:具有导电性的箔状或片状的负极集电体;以及叠置在负极集电体的两个表面上的多孔负极活性材料层。
作为用于形成负极板13的负极集电体的材料,优选的是使用铜或铜合金。另外,作为负极集电体的形状,箔片状是优选的。也就是说,负极板13的负极集电体可以优选地由铜箔形成。作为用于形成负极集电体的铜箔,可以是例如轧制铜箔、电解铜箔等。
负极活性材料层是由包含负极活性材料的所谓复合材料制成的多孔层。此外,形成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复合材料在必要时包含任意成分,诸如导电剂、粘合剂(粘结剂)、增稠剂、填充剂等。
作为负极活性材料,优选地使用能够吸藏和放出锂离子的材料。作为特定的负极活性材料,例如,可以列举:金属,诸如锂或锂合金;金属氧化物;多磷酸化合物;碳材料,诸如石墨、非晶碳(易石墨化碳或难石墨化碳)等。
在上述负极活性材料中,从将正极板12与负极板13之间每单位相对地面向彼此的面积的放电容量设置在优选范围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使用Si、Si氧化物、Sn、Sn氧化物或这些材料的组合。特别优选的是使用Si氧化物。当以氧化物的形式使用Si和Sn时,Si和Sn的放电容量可以大约是石墨的放电容量的3倍。
隔板14由片状或膜状的材料制成,该片状或膜状的材料允许电解质溶液渗透到隔板14中。作为用于形成隔板14的材料,通常使用片状或膜状的多孔树脂,尽管也可以使用例如织造织物、非织造织物等。隔板14使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彼此分离,并且同时将电解质溶液保持在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之间。
作为隔板14的主要成分,例如,可以采用:聚烯烃,诸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聚烯烃衍生物,诸如氯化聚乙烯或乙烯-丙烯共聚物;聚酯,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共聚聚酯等。在隔板14的这些主要成分中,特别优选地使用在耐电解质溶液性、耐久性和焊接性方面优异的聚乙烯和聚丙烯。
优选的是,隔板14在其两个表面或一个表面(优选地,与正极板12相对地面向的表面)上具有耐热层。利用这种构造,可以防止由于热而引起的隔板14的断裂,因此,可以更加确定地防止正极板12与负极板13之间的短路。
隔板14的耐热层或抗氧化层可以包含大量无机颗粒和使无机颗粒彼此连接的粘结剂。抗氧化层可以比耐热层薄。尽管抗氧化层在高电压环境下保护隔板,但是隔板可能不具有足够的耐热性能。
作为无机颗粒的主要成分,例如,可以列举:氧化物,诸如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锆、二氧化钛、氧化镁、二氧化铈、氧化钇和氧化锌、氧化铁;氮化物,诸如氮化硅、氮化钛和氮化硼;碳化硅、碳酸钙、硫酸铝、氢氧化铝、钛酸钾、滑石粉、高岭土、高岭石、埃洛石、叶蜡石、蒙脱石、绢云母、云母、镁绿泥石、膨润土、石棉、沸石、硅酸钙、硅酸镁等。在这些主要成分中,作为耐热层的无机颗粒的主要成分,氧化铝、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是特别优选的。
可以通过将正极板12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板13的负极集电体分别从叠置活性材料层的矩形区域以突出的方式成带状物形状延伸来形成正极接线片15和负极接线片16。
正极接线片15和负极接线片16从叠置的电极组件3的本体的一侧突出,使得正极接线片15和负极接线片16在叠置方向上彼此不重叠。正极接线片15从正极板12延伸,负极接线片16从负极板13延伸,并且正极接线片15和负极接线片16分别叠置成束。
正极接线片15和负极接线片16可以连接到正极集电构件17的一部分和负极集电构件18的一部分,上述部分基本上平行于前壁9延伸,同时避免了正极集电构件17和负极集电构件18到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的安装结构。因此,优选的是正极接线片15和负极接线片16从叠置的电极组件3的其中电极组件3不相对地面向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的内端部分的区域延伸,并且在正极接线片15和负极接线片16的远端部分平行于前壁9折叠的状态下与正极集电构件17和负极集电构件18连接。
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是用于从外部向叠置的电极组件3供电或者从叠置的电极组件3取电至外部的端子,并且以可连接的方式配置到外部电路。
因此,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分别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制成。优选的是,正极外部端子4的暴露于壳体2的内部的至少一部分和负极外部端子5的暴露于壳体2的内部的至少一部分分别由与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相同种类的金属制成。
关于正极集电构件17和负极集电构件18,通过将各集电构件17、18分成用于将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固定到前壁9的结构以及用于将正极接线片15和负极接线片16电连接到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的结构,可以使得这些结构在前壁9的厚度方向上占据的空间的大小较小。利用这种构造,可以增加壳体2中的叠置式电极组件3的本体的体积,从而可以增加能量储存装置1的能量密度。
通过使用平行于前壁9延伸的板状正极集电构件17和板状负极集电构件18,可以容易地增加正极集电器构件17与正极接线片15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负极集电构件18与负极接线片16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使得正极外部端子4与正极接线片15之间的电阻以及负极外部端子5与负极接线片16之间的电阻较小。
例如,可以通过对正极外部端子4的穿透正极集电构件17的端部部分以及负极外部端子5的穿透负极集电构件18的端部部分等进行压制和扩展的模锻来执行将正极集电构件17安装在正极外部端子4上以及将负极集电构件18安装在负极外部端子5上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这种压接,同时将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固定到前壁9。
例如,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模锻等来进行正极接线片15与正极集电构件17的连接以及负极接线片16与负极集电构件18的连接。
优选的是,正极集电构件17由与正极集电体相同种类的金属制成,负极集电构件18由与负极集电体相同种类的金属制成。
作为与叠置的电极组件3一起密封在壳体2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使用通常用于能量储存装置的已知电解质溶液。例如,可以使用其中六氟磷酸锂(LiPF6)等溶解在下述溶剂中的溶液,这些溶剂含有:环状碳酸酯,诸如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丙酯(PC)或碳酸亚丁酯(BC);或者链状碳酸酯,诸如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或乙基甲基碳酸酯(EMC)。
作为破裂阀6,可以采用具有已知构造的破裂阀,该破裂阀在预定压力下形成开口。可以通过在用于形成后壁10的材料上形成凹槽来使破裂阀6与后壁10一体地形成。替代性地,可以通过焊接将板状本体(通过在板状本体上初步形成凹槽而在该板状本体上形成破裂阀6)安装在形成在后壁10中的开口上。
多孔片(缓冲片)21可以在破裂阀6打开时抑制叠置的电极组件3等的碎片喷射到外部。多孔片21可以例如在能量储存装置1掉落等情况下减轻从后壁10施加到叠置的电极组件3的冲击,从而防止叠置的电极组件3损坏。
作为多孔片21,使用具有缓冲性能并且可以在破裂阀6打开时通过例如破裂或溶解而形成用于将气体通过破裂阀6排放到能量储存装置1外部的流动通道的片材。
作为多孔片21,可以使用树脂发泡本体。
作为用于形成多孔片21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包含乙烯丙烯橡胶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等。
多孔片21的平均厚度例如可以被设置为落入从0.5mm至2.0mm(含端值)的范围内的值。利用这种构造,可以使施加到叠置的电极组件3的力分散,从而更确定地防止叠置的电极组件3的内部短路。
多孔片21的Asker C硬度优选地被设置为在从5至40(含端值)的范围内。此外,多孔片21的表观密度优选地被设置为落入从0.09g/cm3至0.18g/em3(含端值)的范围内的值。
更具体地,作为这种多孔片21,例如,可以使用INOAC CORPORATION公司制造的橡胶海绵“E4088”、“E4488”等。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能量储存装置1中,前壁9的安装有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的区域较小,因此,用于将正极接线片15(包括正极集电构件17)连接到正极外部端子4的结构占据的空间以及用于将负极接线片16(包括负极集电构件18)连接到负极外部端子5的结构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小。
当能量储存装置1用于其中能量储存装置1的高度受限的车辆用能量储存模块时,为了增加能量储存装置1的容量,前壁9的高度不能增加,并且因此,底壁7、顶壁8和一对侧壁11的长度(前壁9和后壁10之间的距离)增加。在这种能量储存装置1中,即使能量储存装置1的容量增加,用于将叠置的电极组件3的正极接线片15和负极接线片16连接到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的结构占据的空间也没有增加。
这样,能量储存装置1被构造为使得能量储存装置1的容量越大,用于内部电连接的结构占据的空间就相对变得越小。因此,与常规结构相比,可以进一步增加能量密度。也就是说,通过使用能量储存装置1,可以提供下述能量储存模块:该能量储存模块可以安装在高度受限的空间中,同时允许能量储存模块确保大容量。
在能量储存装置1中,破裂阀6安装在与安装有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的前壁9相对设置的后壁10上,因此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不与破裂阀6发生干涉。因此,在能量储存装置1中,能够增加破裂阀6的开口面积。结果,在能量储存装置1中,当在通常不可预测的使用状态的异常情况下壳体2的内部压力达到预定压力时,破裂阀6确定地迅速打开,从而使内部压力迅速降低,因此,即使增加能量储存装置1的能量密度,也可以维持能量储存装置1的安全性。
在能量储存装置1中,破裂阀6安装在从后壁10的中心沿着底壁7和顶壁8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偏移的位置处。因此,当能量储存装置1被设置成使得后壁10相对地面向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后壁时,能量储存装置1的破裂阀6不相对地面向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利用这种构造,可以防止以下现象的发生:当仅能量储存装置1的内部压力增加并且能量储存装置1的破裂阀6打开时,喷射的气体撞击到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上并且不必要地打开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还可以防止以下现象的发生:当仅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内部压力增加并且所述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6打开时,喷射的气体撞击到能量储存装置1的破裂阀上并且不必要地打开能量储存装置1的破裂阀。
也就是说,在打开破裂阀6时,能量储存装置1可以与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共用用于在破裂阀6打开时喷射气体的空间,因此,气体喷射通道占据的空间实质上变小,从而壳体2的体积变小,最终,可以增加叠置的电极组件3的容量,从而增加能量储存装置1的能量密度。
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能量储存模块的一个实施例。
能量储存模块包括:多个能量储存装置;以及保持器,其将多个能量储存装置保持为两排。
能量储存模块的多个能量储存装置由下述部件构成:多个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和多个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在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中,前壁9上的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的构造与能量储存装置1中的正极外部端子4和负极外部端子5的对应构造相反,并且最终叠置的电极组件3的布置与在能量储存装置1中的叠置的电极组件3的对应布置相反,并且安装在后壁10上的破裂阀6的偏移方向在竖向方向上彼此相反。
除了破裂阀6的竖向关系的差异之外,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具有与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基本相同的构造。因此,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的与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的对应构成元件相同的构成元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对这些构成元件的重复描述。在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的底壁7和顶壁8具有相同构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设置成倒置的来将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用作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
能量储存模块还包括用于将多个能量储存装置1、1a彼此电连接的汇流条32。优选的是,能量储存模块还包括冷却构件33,该冷却构件33形成安装面,在该安装面上安装有多个能量储存装置1、1a。
保持器31可以由保持多个能量储存装置1、1a的框架或箱体形成。保持器31可以具有用于按压能量储存装置1、1a使得彼此相邻设置的能量储存装置1、1a的侧壁11彼此紧密接触的机构,以及用于按压由保持器31保持的多个能量储存装置1、1a使得多个能量储存装置1、1a与冷却构件33紧密接触的机构。
保持器31将多个能量储存装置1、1a保持成两排,使得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和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交错地设置在每排中,并且彼此相邻设置的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和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的侧壁11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保持器31保持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和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使得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和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在两排之间设置成彼此相邻,并且它们的后壁10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
在保持器31中,在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的后壁10与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的后壁10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该间隙限定用于在这些破裂阀6中的任何一个破裂阀向能量储存模块的外部打开时排放气体的气体排放通道。利用这种构造,在能量储存模块中,当能量储存装置1、1a中的任何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内部压力增加并且破裂阀6打开时,从破裂阀6喷射的气体可以被平稳地排放到能量储存模块的外部,使得能量储存装置1、1a的内部压力可以迅速降低。
因此,优选的是,保持架31具有在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与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之间部分地设置的突出部分。替代性地,除了保持架31之外,能量储存模块还可以包括间隔件,每个间隔件设置于在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能量储存装置1、1a之间,从而限定气体排放通道。
在能量储存模块中,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和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在两排之间彼此相邻地设置,因此,安装于在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能量储存装置1、1a的后壁10上的破裂阀6的偏移位置相对于后壁10的中心设置成彼此相反的。利用这种构造,当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6打开并且从破裂阀6喷射气体时,可以防止气体撞击到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6上,这样,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6不会由于气体的撞击而不必要地打开。因此,在能量储存模块中,形成在两排能量储存装置1、1a之间的气体排放通道的宽度可以被设置为用于排放气体的必要的最小宽度,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能量储存模块的能量密度。
在能量储存模块中,优选的是,第一能量储存装置1的破裂阀6和第二能量储存装置1a的破裂阀6在底壁7和顶壁8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上彼此不重叠。也就是说,优选的是,从前壁9和后壁10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上观察时,在两排之间彼此相邻设置的能量储存装置1、1a的破裂阀6彼此不重叠。如前文所描述的,通过将整个破裂阀6布置在后壁10的底壁7侧的一半区域内或者后壁10的顶壁8侧的一半区域内来实现这种布置。由于在两排之间彼此相邻设置的能量储存装置1、1a的破裂阀6彼此不重叠,所以可以更确定地防止由于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6打开而从该能量储存装置喷射的物质撞击到另一个能量储存装置的破裂阀6上。
各个汇流条32将能量储存装置1的正极外部端子4和能量储存装置1a的负极外部端子5彼此连接,从而使能量储存装置1、1a串联地电连接。
例如可以使用金属板等形成汇流条32。
冷却构件33具有安装面,在该安装面上安装有能量储存装置1、1a,并且使得冷却构件33与能量储存装置1、1a的底壁7接触,从而经由底壁7从能量储存装置1、1a吸取热量。冷却构件33具有板状外形,并且被构造为包括流动通道,制冷剂流动通过该流动通道。
为了防止由于在冷却构件33和底壁7之间形成微小间隙而导致的传热效率的降低,例如,可以在冷却构件33和能量储存装置1、1a的底壁7之间布置由弹性体、高分子凝胶等制成的传热片。
能量储存模块包括与底壁7接触的冷却构件33,因此,可以有效地冷却能量储存装置1、1a,从而能量储存模块能够实现伴随着热的产生的相对较大的能量输入和输出。
【其他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构造。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基于本说明书的描述和通用技术常识,可以通过省略、替换或增加实施例的相应部分的构成元件来修改上述实施例,并且所有这些修改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仅正极外部端子或负极外部端子可以安装在前壁上,并且叠置的电极组件的负极接线片或正极接线片可以连接到前壁。在这种情况下,壳体的电位变得等于负极板或正极板的电位,使得壳体的外壁(典型地是前壁)被用作负极外部端子或正极外部端子,以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
本发明不限于接线片通过集电构件而连接到外部端子的构造。也就是说,叠置的电极组件的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可以分别直接地连接到正极外部端子和负极外部端子。
壳体不限于由有底的筒状壳体本体和盖本体形成的壳体。作为示例,根据本发明的能量储存装置的壳体可以是包括下述部件的壳体:形成底壁、顶壁和一对侧壁的筒状本体;以及分别形成前壁和后壁同时密封筒状本体的两端的一对盖本体。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能量储存装置和能量储存模块特别优选地能够应用于车辆用电源。
附图标记列表
1、1a:能量储存装置
2、2a:壳体
3:叠置的电极组件
4:正极外部端子
5:负极外部端子
6:破裂阀
7:底壁
8:顶壁
9、9a:前壁
10:后壁
11:侧壁
12:正极板
13:负极板
14:隔板
15:正极接线片
16:负极接线片
17:正极集电构件
18:负极集电构件
19:外垫圈
20:内垫圈
21:多孔板
31:保持架
32:汇流条
33:冷却构件。

Claims (6)

1.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包括:
壳体,其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底壁和顶壁、面积分别比所述顶壁的面积小的前壁和后壁、以及面积分别比所述顶壁的面积大的一对侧壁;
叠置的电极组件,其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具有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以及从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朝向所述前壁延伸的正极接线片和负极接线片,所述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呈板状并且彼此叠置,其中,隔板插设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
外部端子,其安装在所述前壁上并且与所述正极接线片或所述负极接线片电连接;以及
破裂阀,其安装在所述后壁上,
其中,所述底壁安装在安装面上,并且所述前壁从所述底壁上升,并且
所述破裂阀安装在从所述后壁的中心沿着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偏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还包括:多孔片,其设置在所述后壁的内表面与所述叠置的电极组件之间并且覆盖所述破裂阀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其形成所述底壁、所述顶壁、所述后壁和所述一对侧壁;以及盖板,其形成所述前壁并且能够密封所述壳体本体的开口。
4.一种能量储存模块,包括:
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以及
保持器,其能够将多个能量储存装置保持成所述能量储存装置被布置成两排的状态,
其中,在每一排中彼此相邻设置的能量储存装置的侧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
在所述两排之间彼此相邻设置的能量储存装置的后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并且
安装于在所述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两个后壁中的一个后壁上的破裂阀的偏移位置和安装于在所述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两个后壁中的另一个后壁上的破裂阀的偏移位置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后壁的中心在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上彼此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储存模块,其中,安装于在所述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两个后壁中的一个后壁上的破裂阀和安装于在所述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两个后壁中的另一个后壁上的破裂阀在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方向上彼此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量储存模块,其中,在所述两排之间彼此相对地面向对方的两个后壁中的一个后壁与另一个后壁之间限定了气体排放通道。
CN201880040866.1A 2017-06-19 2018-06-18 能量储存模块 Active CN1107709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9273 2017-06-19
JP2017119273A JP6850208B2 (ja) 2017-06-19 2017-06-19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PCT/EP2018/066049 WO2018234207A1 (en) 2017-06-19 2018-06-18 DEVICE AND MODULE FOR ENERGY STOR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0940A true CN110770940A (zh) 2020-02-07
CN110770940B CN110770940B (zh) 2023-04-04

Family

ID=62784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0866.1A Active CN110770940B (zh) 2017-06-19 2018-06-18 能量储存模块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7482B2 (zh)
JP (1) JP6850208B2 (zh)
KR (1) KR20200004405A (zh)
CN (1) CN110770940B (zh)
DE (1) DE112018003118T5 (zh)
WO (1) WO201823420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3745A (zh) * 2020-04-16 2020-09-0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CN113270673A (zh) * 2021-05-17 2021-08-17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18578A1 (de) * 2017-10-18 2019-04-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peichereinrichtung zum Speichern von elektrischer Energie,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10092179U (zh) 2019-07-26 2020-02-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US11588199B2 (en) * 2020-03-10 2023-02-21 Karma Automotive Llc Vehicle battery system
WO2022006891A1 (zh) * 2020-07-10 2022-01-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JP7422790B2 (ja) 2020-07-10 2024-01-26 寧徳時代新能源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電池のケース、電池、電力消費装置、電池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EP3965213B1 (en) 2020-07-10 2023-03-29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Battery and related apparatus thereof,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reparation device
KR20220016502A (ko) 2020-07-10 2022-02-09 컨템포러리 엠퍼렉스 테크놀로지 씨오., 리미티드 배터리, 전기사용장치, 배터리의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US11973205B2 (en) * 2021-09-16 2024-04-30 Lunar Energy, Inc. Cell temperature regulation
WO2023048040A1 (ja) * 2021-09-24 2023-03-3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DE102021127853A1 (de) 2021-10-26 2023-04-2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Traktionsbatterie-Anordn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49107A (ja) * 2010-05-26 2011-12-08 Panasonic Corp 蓄電モジュール
CN102349176A (zh) * 2009-01-23 2012-02-08 江森自控帅福得先进能源动力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带整体形成的端子的电化学电池的电池模块
KR20140032193A (ko) * 2012-09-06 2014-03-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하단 노치부가 형성되어 있는 각형 이차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US20160293926A1 (en) * 2015-03-30 2016-10-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smatic secondary battery and assembled battery using the same
CN106025373A (zh) * 2015-03-30 2016-10-1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以及使用其的组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5054U (ja) 1992-02-07 1993-08-27 富士電気化学株式会社 円筒形集合電池
JP2000182591A (ja) 1998-12-15 2000-06-30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電 池
JP2003303581A (ja) * 2002-04-09 2003-10-24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組電池
JP2005197279A (ja) 2003-12-26 2005-07-21 Toyota Motor Corp 蓄電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モジュール
KR101191657B1 (ko) * 2010-07-19 2012-10-17 에스비리모티브 주식회사 전지 모듈
JP5673374B2 (ja) * 2011-06-10 2015-02-18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WO2014156983A1 (ja) * 2013-03-25 2014-10-02 株式会社 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JP6094880B2 (ja) * 2013-03-27 2017-03-1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JP6156727B2 (ja) * 2013-03-27 2017-07-0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装置
JP6171581B2 (ja) 2013-05-31 2017-08-0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モジュール
EP3168922A4 (en) * 2014-07-09 2018-01-17 NGK Insulators, Ltd. Nickel-zinc battery
JP6548031B2 (ja) * 2015-12-10 2019-07-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18092726A (ja) * 2016-11-30 2018-06-1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JP6598030B2 (ja) * 2016-12-26 2019-10-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組電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9176A (zh) * 2009-01-23 2012-02-08 江森自控帅福得先进能源动力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带整体形成的端子的电化学电池的电池模块
JP2011249107A (ja) * 2010-05-26 2011-12-08 Panasonic Corp 蓄電モジュール
KR20140032193A (ko) * 2012-09-06 2014-03-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하단 노치부가 형성되어 있는 각형 이차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US20160293926A1 (en) * 2015-03-30 2016-10-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smatic secondary battery and assembled battery using the same
CN106025373A (zh) * 2015-03-30 2016-10-1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以及使用其的组电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3745A (zh) * 2020-04-16 2020-09-0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WO2021208969A1 (zh) * 2020-04-16 2021-10-2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CN113270673A (zh) * 2021-05-17 2021-08-17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87482B2 (en) 2022-07-12
DE112018003118T5 (de) 2020-03-05
JP2019003881A (ja) 2019-01-10
KR20200004405A (ko) 2020-01-13
JP6850208B2 (ja) 2021-03-31
WO2018234207A1 (en) 2018-12-27
US20200194819A1 (en) 2020-06-18
CN110770940B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0940B (zh) 能量储存模块
KR100876458B1 (ko) 신규한 구조의 전지 카트리지와 그것을 포함하고 있는개방형 전지 모듈
JP7484992B2 (ja) 蓄電素子
US11509015B2 (en) Energy storage module and energy storage device
JP6538274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CN113273026B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EP3446346B1 (en) Multicavity battery module
JP2016189248A (ja) 角形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KR101983939B1 (ko) 밀폐형 전지 및 조전지
KR20120048938A (ko)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이차 전지팩
KR101561121B1 (ko) 효율적인 냉각 구조의 중대형 전지팩
JP2012190587A (ja) 二次電池
JP2019003891A (ja) 蓄電素子、蓄電装置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19091570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
JP2018098154A (ja) 蓄電素子、蓄電装置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23511731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電池パック
JP2019003880A (ja)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JP2017162711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組電池
CN110366786B (zh) 储能装置
JP2018125223A (ja) 蓄電素子
JP6950416B2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蓄電パック
JP2019021434A (ja) 蓄電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