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0150A - 升降装置和分拣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和分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0150A
CN110770150A CN201780092362.XA CN201780092362A CN110770150A CN 110770150 A CN110770150 A CN 110770150A CN 201780092362 A CN201780092362 A CN 201780092362A CN 110770150 A CN110770150 A CN 110770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elevating
carrying
lateral
surface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23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0150B (zh
Inventor
伊东一夫
中村龙彦
长泽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to Denki K K
Itoh Den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to Denki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o Denki K K filed Critical Ito Denki K K
Publication of CN110770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0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56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to or from inclined or vertical conveyor sections
    • B65G47/57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to or from inclined or vertical conveyor sections fo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7/00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 B65G17/005Conveyors having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e.g. a chain, transmitting movement to a continuous or substantially-continuous load-carrying surface or to a series of individual load-carriers; Endless-chain conveyors in which the chains form the load-carrying surface comprising individual load carriers which are movably mounted

Abstract

升降装置(1)包括上部侧站点(2)、下部侧站点(3)和升降载置台(10、11)。在上部侧站点(2)和下部侧站点(3)具有横向载置台(5、6)。横向载置台(5、6)仅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升降载置台(10、11)仅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当任意的升降载置台(10、11)位于上部侧站点(2)时,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位于与升降载置台(10、11)相邻接的位置而形成连续的输送路,当该升降载置台(10、11)离开上部侧站点(2)时,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向该升降载置台(10、11)所曾在的位置移动,当升降载置台(10、11)离开下部侧站点(3)时,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向该升降载置台(10、11)所曾在的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升降装置和分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输送物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升降装置和分拣装置。本发明的升降装置和分拣装置例如配置于立体的输送线中在上下的传送器之间交接输送物的用途中使用。另外,本发明的升降装置和分拣装置也能够在变更输送物的送出目的地和接收目的地的用途中使用。
背景技术
邮政工作人员和快递工作人员对所集聚的小包裹或货物等按照去处不同而进行分拣作业。例如,所集聚的货物等被集中在特定的分拣区,因此按照去处不同而被分拣并装载到卡车等中。在分拣区中,输送线纵横遍布,所集聚的货物按去处不同而被集中。在此,分拣区中的输送线从主输送路分支为多个副输送路(子输送路),并且进一步分支为多个副输送路(孙输送路)和曾孙输送路。
另外,近来,分拣变得更加精细,存在不得不使输送线更加复杂化的状况。因此,将输送线进行立体地组装,在水平输送路的上部或者下部设置另外的水平输送路,将货物在上下的水平输送路之间进行交接。在这样的用途中使用的升降装置中存在例如利用撑杆机构使升降台升降的结构。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具有驱动用电动机的滑轮悬架钢丝索,使与该钢丝索连接的框型的运输架(carriage)在高度方向上下地移动来输送输送物的发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2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的升降装置,可以说是具有下部侧的站点和上部侧的站点,一个升降台等在其之间进行往复的装置。因此,现有技术的升降装置具有输送效率差的缺点。即在现有技术的升降装置中,使输送物从设置在下部的传送器换置到设置于上部的传送器时,将输送物从下部侧的传送器送入到升降装置的下部侧的站点。然后使升降台等上升将输送物移动到上部侧的站点。之后,将输送物从上部侧的站点送出到上部侧的传送器。
因此,当升降台等位于升降装置的上部侧的站点时,在下部侧的站点中没有升降台等,不能将输送物送入到升降装置。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升降装置中,为了等待升降台等的到达,需要使输送物在升降装置之前待机。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效率高的升降装置。另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高效率地分拣输送物的分拣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式是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侧站点;下部侧站点;在上部侧站点与下部侧站点之间上下地移动的多个升降载置台;位于上部侧站点的一个或多个上部侧横向载置台,其在横向上移动;位于下部侧站点的一个或多个下部侧横向载置台,其在横向上移动,当任意的升降载置台位于上部侧站点时,上部侧横向载置台位于与升降载置台相邻接的位置且由上部侧横向载置台与升降载置台形成连续的输送路,当该升降载置台离开上部侧站点时,上部侧横向载置台移动至该升降载置台所曾在的位置,任意的升降载置台位于下部侧站点时,下部侧横向载置台位于与升降载置台相邻接的位置且由下部侧横向载置台与升降载置台形成连续的输送路,当该升降载置台离开下部侧站点时,下部侧横向载置台移动至该升降载置台所曾在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中具有多台升降载置台。因此,当一方(一者)的升降载置台位于上部侧站点时,能够使另一方(另一者)的升降载置台停留在下部侧站点。同样地,当一方的升降载置台位于下部侧站点时能够使另一方的升降载置台停留在上部侧站点。因此,例如在将上部侧站点上的输送物从升降装置排出的过程中,能够将输送物送入到下部侧站点的载置台。
另外,在本方式的升降装置中,在上部侧站点具有上部侧横向载置台,在下部侧站点具有下部侧横向载置台。
并且,当升降载置台位于上部侧站点时,上部侧横向载置台位于与升降载置台相邻接的位置且由上部侧横向载置台和升降载置台形成连续的输送路。因此,当升降载置台位于上部侧站点时,能够将输送物送入到升降载置台,或者从升降载置台送出输送物。
同样地,当升降载置台位于下部侧站点时,能够将输送物送入升降载置台,或者从升降载置台送出输送物。
另外,当该升降载置台离开上部侧站点时,上部侧横向载置台移动到该升降载置台所曾在的位置,上部侧站点的其它位置形成为空置空间,因此能够使其它的升降载置台进入该空置空间。
关于下部侧站点也是同样的,当升降载置台离开下部侧站点时,下部侧横向载置台向该升降载置台所曾在的位置移动,由于下部侧站点的其它位置形成为空置空间,能够使其它的升降载置台进入该空置空间。
优选升降载置台、上部侧横向载置台、下部侧横向载置台均搭载有传送器(传送带)装置。
基于本方式,能够流畅地进行向升降载置台的输送物的送入、和从升降载置台送出输送物。
优选多个升降载置台由线状部件连结,当一方向上方移动时另一方向下方移动,当一方向下方移动时另一方向上方移动。
基于本方式,由于升降载置台同步地进行,时间的浪费较少。
优选升降装置具有第一侧面侧和第二侧面侧,下部侧站点能够从升降装置的第一侧面侧和/或第二侧面侧送入和/或送出输送物,上部侧站点能够从升降装置的第一侧面侧和/或第二侧面侧送入和/或送出输送物,至少能够按照下述的任意的路线输送输送物:
(1)第一路线,其为从下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并向上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下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并向上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路线;
(2)第二路线,其为从下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下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并且向下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路线;
(3)第三路线,其为从下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下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路线;
(4)第四路线,其为从上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上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路线;
(5)第五路线,其为从上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上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路线;和
(6)第六路线,其为从上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上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路线。
上述升降装置可以具有多层上部侧站点。
分拣装置的方式为,在高度不同的位置具有多个站点,在各站点具有配置载置台的多个区域,并且包括在高度不同的多个站点之间移动的多个升降载置台和在各站点中在横向上移动的横向载置台,当任意的升降载置台位于任意的站点内的区域时,在该站点的横向载置台相邻接的区域由横向载置台和升降载置台形成连续的输送路,当该升降载置台离开上述站点时,横向载置台向该升降载置台所曾在的区域移动位置,横向载置台所曾在的区域变成空置状态,另一升降载置台被收纳在上述成为空置状态的区域中。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升降装置和分拣装置上下地具有站点,在一方的站点将输送物从升降载置台排出的过程中能够将输送物送入到另一方的站点的升降载置台。因此,本发明的升降装置和分拣装置的输送效率高。另外,能够将本发明的升降装置和分拣装置利用于输送物的分拣的情况中,分拣的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分拣装置)及其周边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附属于图1的升降装置的框架的引导器和齿条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升降装置的上部侧横向载置台、上部侧横导轨和上部侧横向齿条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升降装置的下部侧横向载置台、下部侧横导轨和下部侧横向齿条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升降装置的升降载置台、纵向引导器和纵向齿条的立体图。
图6是图1的升降装置的升降载置台的升降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1的升降装置的升降载置台、纵向引导器和纵向齿条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1的升降装置的上部侧横向载置台、下部侧横向载置台和升降载置台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1的升降装置的上部侧横向载置台、下部侧横向载置台和升降载置台的正视图。
图10中的(a)至(c)是表示图1的升降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1中的(d)至(f)是接续着图10表示升降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2中的(g)至(i)是接续着图11表示升降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3中的(j)、(k)是接续着图12表示升降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4是说明图1的升降装置的升降载置台、线状部件和滑轮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15的(a)至(d)是表示图1的升降装置中的输送物的移动路线的说明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另一其它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的概要图。
图17的(a)至(d)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的概要和升降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装置作为使输送物升降、或者变更输送物的送出目的地或接收目的地的装置能够被灵活地使用。图1所示的装置也能够作为升降装置还能够作为分拣装置来使用。以下,将图1所示的装置作为升降装置1来进行说明。
升降装置(分拣装置)1如图1、图8、图9所示具有上部侧站点2和下部侧站点3。该站点2、3是装卸输送物的场所。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侧站点3是将输送物100送入升降装置1的部分,上部侧站点2是从升降装置1送出输送物100的部分。
在上部侧站点2和下部侧站点3中分别具有横向载置台5、6。即在上部侧站点2具有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在下部侧站点3具有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是在上部侧站点2、且仅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载置台。另一方面,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是在下部侧站点3、且仅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载置台。
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和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均搭载有小型的传送器装置,能够将输送物100直线地输送。
另外,升降装置1如图1、图8、图9所示具有2台的升降载置台10、11。升降载置台10、11在上部侧站点2与下部侧站点3之间仅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升降载置台10、11也搭载有小型的传送器装置,能够将输送物100直线地输送。
作为附属于升降装置1的设备包括上部侧传送器15和下部侧传送器16。
以下,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1如图1所示具有框状的框架20。框架20具有能够在内部将升降载置台10、11排成一列地配置的全长L。另外框架20具有能够将升降载置台10、11放入到内部的宽度W。
框架20的内部大体分为2个区域。即框架20具有全长L,其内部在长边方向上被分为前方区域F和后方区域R。
在框架20中,如图2所示设置有4个纵向引导器21、4个横向导轨27、28和2个横向齿条32、33。另外在各纵向引导器21之中设置有纵向齿条26。
详细说明的话,分别在框架20的前方区域F和后方区域R,纵向引导器21相对地各设置有一对。即在前方区域F中在其宽度两侧具有纵向引导器21Fr、21Fl。另外,在后方区域R中在其宽度两侧具有纵向引导器21Rr、21Rl。纵向引导器21均以垂直姿态设置。纵向引导器21如图5、图7所示截面形状为槽型,具有基本壁部22和左右的侧壁部23、25。并且,在一个侧壁部23的内侧设置有纵向齿条2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另一个侧壁部25发挥引导器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4个纵向引导器21的各上下端附近设置有滑轮17。以框架20为中心说明滑轮17的配置的话,在框架20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一面侧设置有4个滑轮17a、17b、17c、17d。在一面侧所设置的4个滑轮17a、17b、17c、17d构成同一平面。同样地,在框架2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方的一面侧设置有4个滑轮17e、17f、17g、17h。关于设置在另一面侧的4个滑轮17e、17f、17g、17h也位于同一平面。
另外,在框架20中设置有一对上部侧横向导轨27a、27b和一对下部侧横向导轨28a、28b。上部侧横向导轨27a、27b均是截面形状为槽型,设置在框架20的靠上部的位置。上部侧横向导轨27a、27b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具有遍及框架20的大致全长的长度,跨前方区域F和后方区域R。
关于下部侧横向导轨28a、28b也是截面形状为槽型。下部侧横向导轨28a、28b设置在框架20的靠下部的位置。关于下部侧横向导轨28a、28b也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具有遍及框架20的大致全长的长度,跨前方区域F和后方区域R。
在一方的上部侧横向导轨27b下设置有上部侧横向齿条32。上部侧横向齿条32水平地设置,与上部侧横向导轨27b相平行。另外,在一方的下部侧横向导轨28b上设置有下部侧横向齿条33。下部侧横向齿条33水平地设置,与下部侧横向导轨28b相平行。
接着,关于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进行说明。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如图3所示具有移动台40、传送器部41、悬挂滚子(コロ、roller)43和行进电动机45。移动台40是构成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的框架的部件,是由钢材架构成四边形的部件。即移动台40具有水平地配置的侧面部件44a、44b和将其连接的连接部件(未图示),架构成四边形。
在侧面部件44a、44b分别设置有2个悬挂件46a、46b。并且各悬挂件46a、46b的上端部连接有梁部件48,在该梁部件48安装有悬挂滚子43。悬挂滚子43相对于梁部件48向外设置,能够自由旋转。
另外,在一方的侧面部件44b固定有行进电动机45。行进电动机45以旋转轴成为垂直姿态的方式安装。在行进电动机45的输出轴安装有小齿轮47。
在移动台40的框状的部分形成有传送器部41。传送器部41是与公知的滚子传送器相同的构造、在移动台40的侧面部件44a、44b之间设置有多个滚子50的部件。各滚子50由未图示的带连结,并进行联动。另外,滚子50之一为电动机内置滚子,通过对内部的电动机供电而进行旋转。即滚子50之一是内置有滚子主体内的电动机和减速机的部件,具有驱动力而进行自转。其它的滚子50是空转滚子,是从电动机内置滚子经由带被传导动力而进行旋转的从动滚子。
接着,关于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进行说明。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恰好是使上述的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上下翻转的构造。
关于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如图4所示具有移动台60、传送器部61、行进滚子63和行进电动机65。移动台60是构成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的框架的部件,是由钢材架构成四边形的部件,具有水平地配置的侧面部件64a、64b和将其连接的连接部件(未图示),架构成四边形。在侧面部件64a、64b分别设置有2个腿部件66a、66b。并且在各腿部件66a、66b的下端部安装有行进滚子63。行进滚子63在各腿部件66a、66b向内设置,能够自由旋转。
另外,在一方的侧面部件64b固定有行进电动机65。行进电动机65以旋转轴成为垂直姿态的方式安装。在行进电动机65的输出轴安装有小齿轮67。
在移动台60的框状的部分形成有传送器部61。传送器部61是与公知的滚子传送器相同的构造、在移动台60的侧面部件64a、64b之间设置有多个滚子70的部件。各滚子70由未图示的带连结,并进行联动。另外,滚子70之一是电动机内置滚子,其它的滚子70是空转滚子。
接着,关于升降载置台10、11进行说明。2台升降载置台10、11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首先关于图中右侧的升降载置台11进行说明。
升降载置台11如图5所示具有升降台80、传送器部81、作为升降引导滚子发挥功能的挟持用滚子83和升降电动机85。升降台80是构成升降载置台10的框架的部件,且是由钢材架构为四边形的部件。即升降台80具有水平地配置的侧面部件84a、84b和将其连接的连接部件86,架构成四边形。
在侧面部件84a、84b分别设置有姿态支承件87。姿态支承件87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姿态支承件87的上下端部附近安装有一对挟持用滚子83。挟持用滚子83如图7所示由隔开一定的间隔相对的一对挟持用滚子83a、83b构成。
挟持用滚子83a、83b能够自由旋转。
另外,在升降台80的底部如图6所示固定有升降电动机85。升降电动机85以旋转轴成为水平姿态的方式安装。在升降电动机85的输出轴安装有齿带轮88。
另外,驱动轴93升降电动机85平行地以能够与旋转的方式设置。并且在驱动轴93的两端设置有小齿轮95。在驱动轴93的中间部安装有齿带轮96。
在固定于升降电动机85的齿带轮88和安装在驱动轴93的齿带轮96卷绕有齿带97。
在升降台80的框状的部分形成有传送器部81。传送器部81的构造与上述的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等是相同的,是在侧面部件84a、84b之间设置有多个滚子90的部件。各滚子90由带(未图示)连结,并进行联动。另外,滚子90之一为电动机内置滚子,其它的滚子90为空转滚子。
另一方的升降载置台10与右侧的升降载置台11是相同的。
接着,关于各部件的相关关系进行说明。
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位于框架20的上部侧,以从框架20的上部侧横向导轨27a、27b悬挂的姿态设置。即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的悬挂滚子43与上部侧横向导轨27a、27b接合,移动台40通过悬挂件46a、46b而能够垂下。
另外,安装在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的行进电动机45的小齿轮47与上部侧横向齿条32接合。因此,当使行进电动机45旋转时,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的移动台4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位于框架20的下部侧,以从框架20的下部侧横向导轨28a、28b立起的姿态设置。即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的行进滚子63与下部侧横向导轨28a、28b接合,通过腿部件66a、66b将移动台60支承在一定的高度的位置。
另外,安装在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的行进电动机65的小齿轮67与下部侧横向齿条33接合。因此,当使行进电动机65旋转时,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的移动台6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升降载置台10位于框架20的后方区域R,设置在姿态支承件87的一对挟持用滚子83a、83b与纵向引导器21Rr、21Rl的侧壁部25接合。即,在一对挟持用滚子83a、83b之间夹持着纵向引导器21的侧壁部25。另外,设置在驱动轴93的两端的小齿轮95与纵向引导器21Rr、21Rl内的纵向齿条26接合。因此,当使升降电动机85旋转时,升降载置台10的升降台8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另外,另一方的升降载置台11位于框架20的前方区域F,设置在姿态支承件87的一对挟持用滚子83a、83b与纵向引导器21Fr、21Fl的侧壁部25接合。另外,设置在驱动轴93的两端的小齿轮95与纵向引导器21Fr、21Fl内的纵向齿条26接合。
前方区域F侧的升降载置台11从动于后方区域R的升降载置台10而进行升降。即,前方区域F侧的升降载置台11与后方区域R侧的升降载置台10用线材等的4个线状部件98连结。
具体地说明,升降载置台10和升降载置台11的上表面彼此如图14所示由2个线状部件98a、98b连接。另外,2个线状部件98a、98b的中间部卷绕在上部侧的4个滑轮17a、17b、17f、17e,行进(运行)方向能够改变。同样地升降载置台10和升降载置台11的下表面彼此由2个线状部件98c、98d连接。另外,2个线状部件98c、98d的中间部卷绕在下部侧的4个滑轮17c、17d、17g、17h,行进方向能够改变。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框架20的一方的侧面侧,悬架于构成同一平面的4个滑轮17a、17b、17c、17d的2个线状部件98a、98d经由升降载置台10和升降载置台11连接成环状。在框架20的另一方的侧面侧也同样地,悬架于构成同一平面的4个滑轮17e、17f、17g、17h的2个线状部件98b、98c经由升降载置台10和升降载置台11连接成环状。因此,前方区域F侧的升降载置台11和后方区域R侧的升降载置台10由于线状部件(线材)98和滑轮17的作用而一方上升时则另一方下降,而一方下降时则另一方上升。即,前方区域F侧的升降载置台11与后方区域R的升降载置台10总是反方向地升降。
在本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1中,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总是位于框架20的上部侧,移动台40总是位于一定的高处。即,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的移动台40总是在上部侧站点2,通过驱动行进电动机45而仅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的移动台40总是在上部侧站点2,在后方区域R与前方区域F之间进行往复移动。
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总是位于框架20的下部侧,移动台60总是位于一定的较低位置。即,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的移动台60总是位于下部侧站点3,通过驱动行进电动机65而仅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的移动台60总是位于下部侧站点3,在后方区域R与前方区域F之间进行往复移动。
与此相对地,升降载置台10总是位于框架20的后方区域R,在上部侧站点2与下部侧站点3之间进行往复移动。升降载置台11总是位于框架20的前方区域F,在上部侧站点2与下部侧站点3之间进行往复移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1中,升降载置台10、11升降,当上部侧站点2和下部侧站点3成为空置时,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和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移动到空置侧。
例如,当升降载置台10位于后方区域R的上部侧站点2时,另一方的升降载置台11位于前方区域F的下部侧站点3。
关注上部侧站点2时,在后方区域R有升降载置台10,在前方区域F有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升降载置台10的升降台80与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的移动台40的高度是相同的。更详细而言,升降载置台10的传送器部81的载置面的高度与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的传送器部41的载置面的高度是相同的。
并且,驱动升降电动机85使升降载置台10下降时,在移动前升降载置台10所曾在的上部侧站点2的后方区域R成为空置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上部侧站点2的后方区域R成为空置状态,上部侧站点2的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移动,升降载置台10所曾在的场所被填补。即,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从前方区域F移动到后方区域R。其结果是,上部侧站点2成为前方区域F空置的状态。
关于下部侧站点3也是同样的,在前方区域F有升降载置台11,在后方区域R有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升降载置台11的升降台80与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的移动台60为相同的高度。更详细而言,升降载置台11的传送器部81的载置面的高度与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的传送器部61的载置面的高度是相同的。
在前方区域F有升降载置台11、在后方区域R有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的状态下,当升降载置台11上升时,下部侧站点3的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移动,升降载置台11所曾在的场所被填补。即,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从后方区域R移动到前方区域F。其结果是,下部侧站点3成为后方区域R空置的状态。
并且,当进一步后方区域R侧的升降载置台10下降、前方区域F侧的升降载置台11上升时,后方区域R侧的升降载置台10达到下部侧站点3,前方区域F侧的升降载置台11到达上部侧站点2。并且升降载置台10和升降载置台11分别被收纳在成为空置状态的部分。
接着,参照图10以后的图说明使用升降装置1使输送物100、101升降时的一系列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附属于升降装置1的设备包括上部侧传送器15和下部侧传送器16。上部侧传送器15与升降装置1的上部侧站点2位于相同高度的位置。更详细而言,上部侧传送器15的载置面的高度与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的传送器部41的载置面的高度相同。下部侧传送器16与升降装置1的下部侧站点3位于相同高度的位置。更详细而言,下部侧传送器16的载置面的高度与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的传送器部61的载置面的高度相同。
在图10(a)中,在后方区域R的下部侧站点3有升降载置台10、而在前方区域F的上部侧站点2有升降载置台11。
在该状态下,第一输送物100如图10(a)所示被载置在下部侧传送器16来进行移送,当到达升降装置1时,在下部侧站点3中位于下位的升降载置台10的高度和下部侧传送器16的高度一致。因此,通过驱动升降载置台10的传送器部81,如图10(b)所示能够将第一输送物100拉入升降载置台10。
然后,如图10(c)所示使升降载置台10上升时,原本升降载置台10所曾在的下部侧站点3的后方区域R成为空置状态。而且原本升降载置台11所曾在的上部侧站点2的前方区域F成为空置状态。
当成为该状态时,如图10(c)的箭头所示,在各站点2、3中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和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水平移动,如图11(d)所示移动到成为了空置状态的场所。其结果是,如图11(d)所示,各升降载置台10、11的移动目的地成为空置状态。即,作为上升中的升降载置台10的上部的上部侧站点2的后方区域R成为空置状态,作为下降中的升降载置台11的下部的下部侧站点3的前方区域F成为空置状态。
然后,如图11(e)所示,升降载置台10到达上部侧站点2,升降载置台10被收纳在原本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所位于的位置(上部侧站点2的后方区域R)。其结果是,升降载置台10和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的高度统一,两者的传送器部81、41构成连续的输送路。
并且,驱动两者的传送器部81、41,如图11(f)所示,第一输送物100从升降载置台10换乘到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最后如图12(g)所示从升降装置1排出到上部侧传送器15。
另一方面,当关注下部侧站点3时,如图11(e)所示,在下部侧站点3中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与升降载置台11的高度也一致,两者的传送器部81、61构成连续的输送路。
在此,第二输送物101到达升降装置1时,如图11(e)所示,第二输送物101被拉入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进而如图11(f)、图12(g)所示进入相邻的升降载置台11。
接着,如图12(h)所示,当使后方区域R侧的升降载置台10下降时,相对于其从动地前方区域F侧的升降载置台11上升,载置在升降载置台11的第二输送物101上升。
另外,随着升降载置台11的上升,下部侧站点3的前方区域F成为空置状态,如图12(h)、图12(i)所示,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水平移动,填补原本升降载置台11所曾在的位置。
同样地,关于上部侧站点2也是随着升降载置台10的下降,后方区域R成为空置状态,如图12(h)、图12(i)所示,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水平移动,填补原本升降载置台10所曾在的位置。
然后,如图13(j)、图13(k)所示,输送物101被从升降载置台11排出到上部侧传送器15。
之后,反复进行上述的一系列的动作,将输送物从下部侧传送器16连续地移动到上部侧传送器15。
在本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1中,在使任意一方的区域R、F上升将到达了上部侧站点2的输送物100排出期间,能够将新的输送物送入另一方的区域R、F的下部侧站点3。因此,能够不浪费时间地将输送物输送到上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附属于升降装置1的设备,将上部侧传送器15和下部侧传送器16各设置了一台。即,仅在升降装置1的一个侧面设置了上部侧传送器15和下部侧传送器16。但是如图15所示,作为附属于升降装置1的设备,也可以将上部侧传送器15和下部侧传送器16各设置2台。即,可以在升降装置1的上部侧站点2的两方的侧面设置上部侧传送器15a、15b,在下部侧站点3的两方的侧面设置下部侧传送器16a、16b。
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输送物100从下方向上方输送的情况,在将输送物100从上方向下方输送的用途中,也能够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1。从升降装置1的哪一个侧面侧、即升降装置1的第一侧面侧或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从哪一个侧面侧输送输送物是任意的。
如果图示可能的输送路线的话,如图15所示。
在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下部侧站点3能够从升降装置1的两方的侧面侧、即升降装置1的第一侧面侧和第二侧面侧将输送物送入和送出,关于上部侧站点2也能够从升降装置1的两方的侧面侧将输送物送入和送出。
图15(a)、图15(c)表示从下部侧站点3且是升降装置1的一方的侧面送入输送物而向上部侧站点2且是输送物的行进方向侧送出输送物的不同层直线方向上升路线,和从上部侧站点2且是升降装置1的一方的侧面送入输送物而向下部侧站点3且是输送物的行进方向侧送出输送物的不同层直线方向下降路线。
换言之,图15(a)、图15(c)是表示从下部侧站点3中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2中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下部侧站点3中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2中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第一路线。并且,图15(a)、图15(c)表示从上部侧站点2中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3中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上部侧站点2中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3中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第四路线。
图15(b)表示从下部侧站点3且是升降装置1的一方的侧面送入输送物而从下部侧站点3的另一方的侧面送出输送物的下部侧直线行进路线,和从上部侧站点2且是升降装置1的一方的侧面送入输送物而从上部侧站点2的另一方的侧面送出输送物的上部侧直线行进路线。
换言之,图15(b)表示从下部侧站点3中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3中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下部侧站点3中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3中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第二路线。而且,图15(b)表示从上部侧站点2中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2中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上部侧站点2中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2中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第五路线。
图15(d)表示从下部侧站点3且是升降装置1的一方的侧面送入输送物而向上部侧站点2且是与输送物的行进方向侧反方向送出输送物的不同层掉头(U-turn)上升路线,和从上部侧站点2且是升降装置1的一方的侧面送入输送物而向下部侧站点3且是与输送物的行进方向侧反方向送出输送物的不同层掉头下降路线。
换言之,图15(d)表示从下部侧站点3中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2中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下部侧站点3中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2中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第三路线。并且,图15(d)表示从上部侧站点2中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3中的上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上部侧站点2中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3中的上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第六路线。
在将升降装置1作为分拣装置使用的情况下,希望是能够将上述的各路线根据规定的信号进行切换的装置。
至少是能够选择任意的不同层直线方向路线(第一路线或者第四路线)、和任意的直线行进路线(第二路线或者第五路线)来实施,优选能够根据输送物而改变排出方向的装置。
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框架20内有二个区域R、F,配置有2台升降载置台10、11,但也可以将框架20内划分为3个以上的区域R、F,配置3台以上升降载置台。
但是,在该情况下,需要在各升降载置台10、11中设置独立的升降用动力源。另外,各站点2、3中需要设置多个横向载置台。
图16表示具有3台升降载置台10、11、12的升降装置8。在升降装置8中,在上部侧站点2设置有2台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a、5b。另外,在下部侧站点2也设置有2台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a、6b。在图16中,将升降载置台10、11、12用阴影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8中,当任意的升降载置台10、11、12位于上部侧站点2时,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a、5b位于与升降载置台10、11、12相邻接的位置形成连续的输送路。当任意的升降载置台10、11、12位于下部侧站点3时也同样,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a、6b位于与升降载置台10、11、12相邻接的位置形成连续的输送路。
升降载置台10、11、12离开上部侧站点2或在下部侧站点3时,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a、5b或者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a、6b向该升降载置台10、11、12所曾在的位置移动。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为2层构造,在下部侧站点3之上仅有一个上部侧站点2,但也能够采用更多层构造。
图17是具有2层上部侧站点的3层构造的升降装置13。
在升降装置13中具有3层站点(上部侧站点)35和2层站点(上部侧站点)36。3层站点35的构造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具有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
2层站点36是下部侧站点3与3层站点35之间的层,其高度比两者的中间靠下部侧站点3。
在2层站点36具有上部侧横向载置台37。
对于假如升降载置台10如图17(a)所示位于下部侧站点3,升降载置台11位于3层站点35,使升降载置台10移动到3层站点35,使升降载置台11移动到下部侧站点3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如图17(a)所示,2层站点36的上部侧横向载置台37位于前方区域F,后方区域R为空置状态。
在该状态下,使后方区域R的升降载置台10上升,通过成为空置状态的2层站点的后方区域R。
由于后方区域R的升降载置台10和前方区域F的升降载置台11同步地动作,所以如图17(b)所示在2层站点36之上的位置交叉相遇。
然后,在后方区域R的升降载置台10通过了2层站点36的时刻,如图17(c)所示使2层站点36的上部侧横向载置台37从前方区域F移动到后方区域R,使前方区域F成为空置状态。前方区域F的升降载置台11继续下降,通过成为了空置状态的2层站点36的前方区域F。
然后,最终如图17(d)所示后方区域R的升降载置台10到达3层站点35,前方区域F的升降载置台11到达下部侧站点3。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13中,能够将输送物送出到2层站点36、或者能够从2层站点36送入输送物。
在本实施方式的升降装置13中,2层站点36在下部侧站点3与3层站点35之间、且位于比两者的中间靠下部侧站点3的位置,但也可以位于靠3层站点35侧的位置。
线状部件98并不限定于是线材,也能够采用链条、绳索、带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两者的升降载置台10、11中搭载有作为升降用动力源的升降电动机85,也可以仅在任意一者的升降载置台10、11搭载升降电动机85,使另一方通过线状部件98从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升降载置台10、11中搭载有作为升降用动力源的升降电动机85,也可以将升降电动机设置在框架20侧,通过将线状部件98卷起等的动作使升降载置台10、11升降。
另外,通过用离合器等进行切换,将升降电动机85的动力传导至传送器部81,可以驱动传送器部81。
同样地,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和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分别设置有行进电动机45、65,也可以只在任意一方设置行进电动机。并且也可以用线材或链条等的线状部件98将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和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连结,通过行进电动机使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和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的一者行进,使另一者从动即可。
另外,也可以将行进电动机设置在框架20侧,通过使线状部件直线移动等的动作,使上部侧横向载置台5和下部侧横向载置台6同步地行进。
附图标记说明
1、8、13 升降装置(分拣装置)
2 上部侧站点(工位)
3 下部侧站点
5 上部侧横向载置台
6 下部侧横向载置台
10、11、12 升降载置台
17 滑轮
41 传送器(带)部
45 行进电动机
65 行进电动机
61 传送器部
80 升降台
81 传送器(带)部
85 升降电动机
98 线状部件。

Claims (6)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部侧站点;下部侧站点;能够在上部侧站点与下部侧站点之间上下移动的多个升降载置台;位于上部侧站点的一个或多个上部侧横向载置台,其能够在横向上移动;和位于下部侧站点的一个或多个下部侧横向载置台,其能够在横向上移动,
当升降载置台的任意者位于上部侧站点时,上部侧横向载置台位于与升降载置台相邻接的位置,由上部侧横向载置台与升降载置台形成连续的输送路径,
当该升降载置台离开上部侧站点时,上部侧横向载置台移动至该升降载置台所曾在的位置,
当升降载置台的任意者位于下部侧站点时,下部侧横向载置台位于与升降载置台相邻接的位置,由下部侧横向载置台与升降载置台形成连续的输送路径,
当该升降载置台离开下部侧站点时,下部侧横向载置台移动至该升降载置台所曾在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升降载置台、上部侧横向载置台和下部侧横向载置台均搭载有传送器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升降载置台由线状部件连结,当一者向上方移动时另一者向下方移动,而当一者向下方移动时另一者向上方移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升降装置具有第一侧面侧和第二侧面侧,
下部侧站点能够从升降装置的第一侧面侧和/或第二侧面侧送入和/或送出输送物,
上部侧站点能够从升降装置的第一侧面侧和/或第二侧面侧送入和/或送出输送物,
至少能够按照下述的任意的路线输送输送物,即:
(1)第一路线,其为从下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并向上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下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并向上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路线,
(2)第二路线,其为从下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下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并且向下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路线,
(3)第三路线,其为从下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下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路线,
(4)第四路线,其为从上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上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路线,
(5)第五路线,其为从上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上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上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路线,
(6)第六路线,其为从上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一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一侧面侧送出输送物、或者从上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二侧面侧送入输送物且向下部侧站点的所述第二侧面侧送出输送物的路线。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层上部侧站点。
6.一种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高度不同的位置具有多个站点,在各站点具有配置载置台的多个区域,并且包括在高度不同的多个站点之间移动的多个升降载置台和在各站点中在横向上移动的横向载置台,
当升降载置台的任意者位于任意的站点内的区域时,该站点的横向载置台位于相邻接的区域而由横向载置台和升降载置台形成连续的输送路径,
当该升降载置台离开所述站点时,横向载置台向该升降载置台所曾在的区域移动位置,横向载置台所曾在的区域变成空置状态,
另一升降载置台被收纳在所述成为空置状态的区域中。
CN201780092362.XA 2017-06-22 2017-06-22 升降装置和分拣装置 Active CN110770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3075 WO2018235240A1 (ja) 2017-06-22 2017-06-22 昇降装置及び仕分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0150A true CN110770150A (zh) 2020-02-07
CN110770150B CN110770150B (zh) 2021-09-28

Family

ID=64737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2362.XA Active CN110770150B (zh) 2017-06-22 2017-06-22 升降装置和分拣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6714B2 (zh)
EP (1) EP3643646B1 (zh)
CN (1) CN110770150B (zh)
WO (1) WO20182352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29313B2 (en) 2018-08-02 2020-11-10 Intelligrated Headquarters, Llc Goods to operator workstation
IT202000005407A1 (it) * 2020-03-13 2021-09-13 Cefla Soc Cooperativa Apparati e metodo per lo smistamento selettivo di gruppi di pannelli destinati a commesse diverse
WO2023220780A1 (en) * 2022-05-16 2023-11-23 Contech Engineering Pty Ltd Improvements in logistics system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01463A (ja) * 2011-06-10 2013-01-07 Ito Denki Kk 昇降装置
JP2017193438A (ja) * 2016-04-22 2017-10-26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昇降装置及び仕分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94875B (de) * 1966-04-14 1969-05-08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Aufzug zum selbsttaetigen Beladen einer hochgelegenen Foerderanlage
JPS4896687U (zh) * 1972-02-19 1973-11-16
US4465177A (en) * 1982-02-18 1984-08-14 Dorner Mfg. Corp. Elevator for a conveying system
JPH038646Y2 (zh) 1985-04-08 1991-03-04
JPS61206574U (zh) 1985-06-17 1986-12-26
DE59707720D1 (de) 1996-12-12 2002-08-22 Company For Technology Transfe Vollautomatischer Warenaufzug
WO1999059389A2 (de) * 1998-05-11 1999-11-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lage zum bestücken von bauelementeträgern mit elektrischen bauelementen
US6220420B1 (en) * 1999-03-30 2001-04-2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emiconductor composition material conveyer module
US6394257B1 (en) * 2000-05-31 2002-05-28 Sony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conveyor elevator
JP4707166B2 (ja) * 2001-09-28 2011-06-22 スターテクノ株式会社 コンテナ昇降装置
JP3935481B2 (ja) 2004-06-30 2007-06-20 ホクショー株式会社 垂直搬送機
DE102005011466A1 (de) * 2005-03-12 2006-09-21 Smiths Heimann Gmbh Fördereinrichtung
ITPD20070043A1 (it) * 2007-02-09 2008-08-10 Ct Pack Srl Dispositivo per l'accumulo ed il rilascio di prodotti, particolarmente di prodotti disposti in ranghi per l'alimentazione di linee confezionatrici di tali prodotti
US8594835B2 (en) * 2009-04-10 2013-11-26 Symbotic, LLC Control system for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s
AT511490A1 (de) * 2011-05-17 2012-12-15 Tgw Mechanics Gmbh Regallagersystem
CN104122844B (zh) * 2013-04-23 2017-05-03 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
EP3141501A4 (en) * 2014-05-07 2018-01-17 Itoh Denki Co., Ltd. Lifting apparatus
GB2568803B (en) * 2017-10-31 2022-10-19 Itoh Denki Co Ltd Lifting and lower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01463A (ja) * 2011-06-10 2013-01-07 Ito Denki Kk 昇降装置
JP2017193438A (ja) * 2016-04-22 2017-10-26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昇降装置及び仕分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22935A1 (en) 2020-04-23
US10766714B2 (en) 2020-09-08
WO2018235240A1 (ja) 2018-12-27
EP3643646B1 (en) 2024-03-13
CN110770150B (zh) 2021-09-28
EP3643646A1 (en) 2020-04-29
EP3643646A4 (en) 2021-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91647B2 (ja) 昇降装置及び仕分け装置
KR101965733B1 (ko) 물품 반송 설비
JP6647528B2 (ja) 昇降装置
KR101940608B1 (ko) 피킹 시스템과 피킹 방법
KR101987163B1 (ko) 승강 반송 장치
US10597237B2 (en) Lifting and lowering apparatus
CN110770150B (zh) 升降装置和分拣装置
KR20120106618A (ko) 물품 반송 설비
NL2018520B1 (nl) Systeem en werkwijze voor het overeenkomstig opdrachten daartoe verzamelen van houders.
KR102441880B1 (ko) 컨테이너 승강 반송 장치
KR102019635B1 (ko) 차량용 에어컨 부품 운반트레이 순환장치
CN207361122U (zh) 一种高效密集型仓库的货物自动存取装置
US7975836B2 (en) Horizontal conveyor for transporting bulk materials
JP2019172448A (ja) 物流システム
JP2016003072A (ja) コンテナ昇降搬送装置
JP6291228B2 (ja) 自動保管設備及び自動倉庫
CN218950330U (zh) 一种铁路集装传送运输装置
JPH02255418A (ja) 連続昇降搬送装置および連続昇降搬送装置への搬送ボックス受渡し方法
CN114056816A (zh) 存储拣选一体化设备及方法
CN111268384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处理系统
JP2016094295A (ja) 台車式搬送装置
JP7216992B2 (ja) 昇降装置及び倉庫装置
CN108792382A (zh) 一种仓储装置
CN220222406U (zh) 包装袋无人化供给装置
CN210012254U (zh) 部品投放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