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8415B - 一种折叠盖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盖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8415B
CN110758415B CN201911070491.6A CN201911070491A CN110758415B CN 110758415 B CN110758415 B CN 110758415B CN 201911070491 A CN201911070491 A CN 201911070491A CN 110758415 B CN110758415 B CN 110758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ron
cover plate
fixing frame
fold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04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8415A (zh
Inventor
魏军强
毛业军
邓存章
丁伟民
贾继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Zhuzhou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704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8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8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8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8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8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B61C17/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driving cabins, footplates or engine rooms; Ventilation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盖板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架结构在盖板;盖板与箱体可翻转连接,翻开后通过固定架结构固定。本方案将盖板可翻转连接在箱体上,并通过固定架结构固定盖板,从而实现盖板打开后的妥善安置,防止盖板在无人驾驶列车行驶时因抖动损坏盖板的目的,并且还实现驾驶员方便快捷的打开或者关闭盖板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盖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盖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人驾驶列车驾驶台上,为了防止无人驾驶列车在运行时,乘客操纵或者破坏无人驾驶列车的控制设备,需要将乘客与车辆控制设备进行隔离,通常的隔离方法是采用盖板形式将乘客与无人驾驶列车的控制设备进行隔离。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无人驾驶列车在人工驾驶时,人工打开盖板后,盖板此时为多余部件,且无一个合理的放置盖板点,因此,需要妥善安置盖板,使得该盖板不会被损坏,盖板不影响驾驶员驾驶操作,驾驶员并能方便打开和关闭盖板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盖板装置,将盖板可翻转连接在箱体上,并通过固定架结构固定盖板,从而实现盖板打开后妥善安置,驾驶员并且能够方便快捷的打开或者关闭盖板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盖板装置,包括:包括:箱体、盖板和固定架结构;
所述固定架结构设置在所述盖板和/或所述箱体;
所述盖板与所述箱体可翻转连接,翻开后通过所述固定架结构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结构包括固定架、连接架、弹簧和弹簧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连接架可活动安装于所述盖板,所述固定架一端设有所述弹簧固定结构,另一端设有用于同所述箱体配合的卡勾,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连接架和所述弹簧固定结构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结构设置在所述盖板背面,靠近与所述箱体翻转位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结构的数量为多个,至少分别设置在所述盖板背面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盖板为折叠结构,包括第一分盖板和第二分盖板,所述第一分盖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分盖板与所述箱体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限位结构;
所述支撑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盖板,所述第一分盖板和第二分盖板折叠后,通过所述支撑限位结构支撑所述第二分盖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限位结构包括:支撑杆和上部折叠板连接座;
所述上部折叠板连接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盖板,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盖板;
所述第一分盖板和所述第二分盖板折叠后,所述支撑杆一端接入所述上部折叠板连接座,支撑所述第二分盖板。
优选的,还包括:限位弹片;
所述限位弹片设置在所述上部折叠板连接座中,所述第一分盖板和第二分盖板折叠后,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杆,使所述第一分盖板和所述第二分盖板相互支撑锁定。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杆停放槽;
所述支撑杆停放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盖板,与所述支撑杆同一面,用于所述支撑杆收纳时,收纳并固定所述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盖板与所述第二分盖板通过铰链相连。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盖板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架结构在盖板;盖板与箱体可翻转连接,翻开后通过固定架结构固定。通过上述公开的折叠盖板装置,将盖板可翻转连接在箱体上,并通过固定架结构固定盖板,从而实现盖板打开后的妥善安置,防止盖板在无人驾驶列车行驶时因抖动损坏盖板的目的,并且还实现驾驶员方便快捷的打开或者关闭盖板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杆与限位弹片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部折叠板连接座与限位弹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部折叠板连接座与支撑杆的锁闭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限位结构局部示意图。
其中,箱体1、盖板2、固定架结构4、固定架4.1、连接架4.2、弹簧4.3、弹簧固定结构4.4、第一分盖板2.1、第二分盖板2.2、支撑限位结构3、支撑杆3.5、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限位弹片3.6、所述支撑杆停放槽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由背景技术可知,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无人驾驶列车在人工驾驶时,人工打开盖板后,盖板此时为多余部件,且无一个合理的放置点,使得盖板在无人驾驶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晃动,以至于盖板被损坏,盖板还影响驾驶员操作。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折叠盖板装置,在盖板2和/或述箱体1设置固定架结构4,并将盖板2与箱体1可翻转连接,无人驾驶列车在人工驾驶时,只需要将盖板2折叠在箱体1上,并通过设置在盖板2上的固定结构4将盖板牢牢固定,让打开后的盖板得到妥善的安置,以及在无人驾驶列车行驶过程中防止盖板2抖动因此盖板2损坏,且不影响驾驶员驾驶操作,驾驶员能够方便快捷的打开或者关闭盖板2。本方案尤其适用于无人驾驶轨道交通车辆的驾驶台盖板的固定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盖板装置,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折叠盖板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折叠盖板装置,包括:箱体1、盖板2和固定架结构4;
所述固定架结构4设置在所述盖板2;
所述盖板2与所述箱体1可翻转连接,翻开后通过所述固定架结构4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盖板2与所述箱体1可通过铰链相连,从而实现盖板2与箱体1可翻转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实现盖板2与箱体1可翻转连接,在本申请中,优选盖板2与所述箱体1通过铰链相连,但不仅限于通过铰链将盖板2与箱体1相连。
由于本申请中的盖板2和箱体1为可翻转连接,因此,在需要打开盖板2时,只需要先将固定架结构4锁闭解除,再将盖板2进行翻转,即可完成打开,如需要关闭盖板2,只需要向打开盖板2的反方向翻转盖板2,再将固定架结构4锁闭后,就可完成盖板2的关闭。
还需要说明的是,无人驾驶列车在人工驾驶时,将盖板2折叠在箱体1上,但是无人驾驶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盖板2会出现抖动,可能会导致盖板损坏,还有可能会影响驾驶员对无人驾驶列车进行驾驶,因此,需要将盖板2进行固定,即通过锁闭固定架结构,使盖板2在折叠后不会因为无人驾驶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抖动,从而保证盖板2不会被损坏,也不影响驾驶员驾驶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将所述固定架结构设置在所述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箱体可翻转连接,翻开后通过所述固定架结构固定。通过上述公开的折叠盖板装置,将盖板可翻转连接在箱体上,并通过固定架结构固定盖板,从而实现盖板打开后的妥善安置,防止盖板在无人驾驶列车行驶时因抖动损坏盖板的目的,并且还实现驾驶员方便快捷的打开或者关闭盖板的目的。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架结构4包括固定架4.1、连接架4.2、弹簧4.3和弹簧固定结构4.4;
所述固定架4.1一端设有所述弹簧固定结构4.4,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固定架4.1靠所述弹簧固定结构4.4一端;
所述连接架4.2将所述固定架4.1固定在所述盖板2。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了固定架结构锁闭前和锁闭后。
所述弹簧4.3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一般采用弹簧钢制成。在固定架4.1靠弹簧固定结构4.4一端设置弹簧4.3,当需要固定架结构4固定盖板2时,只需要通过拉动固定架4.1,使弹簧4.3压缩变短,再旋转固定架4.1,将固定架4.1前端插入箱体1中,由于固定架4.1在弹簧4.3的弹力作用下,固定架4.1不会出现脱落,会一直将盖板2固定在箱体1上,从而实现盖板2与箱体1的锁闭,如图1所示的固定架结构的锁闭后。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关闭盖板2时,拉动固定架4.1,使弹簧4.3压缩变短,将固定架4.1从箱体1中拔出,再旋转固定架4.1,放开固定架4.1,使固定架4.1不再插入箱体4.1中,即可完成固定架4.1开锁操作,此时的盖板2通过翻转,即可完成盖板2的关闭。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架结构4设置在盖板2背面,靠近与箱体1翻转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将固定架结构4设置在盖板2背面,且靠近与箱体1翻转位置,主要是方便固定架结构4将盖板2更加牢靠固定在箱体1上,防止无人驾驶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因固定架结构4对盖板2固定不牢靠引起盖板2损坏。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架结构4设置在所述盖板2背面左右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可以在盖板2背面设置1个固定架结构4将盖板2固定在箱体1上,也可以设置多个固定架结构4将盖板2固定在箱体1上,原则上是设置多个固定架结构4将盖板2固定在箱体1上可以使盖板2固定更加牢固,但出于方便和牢固需求来讲,本申请优选在盖板2背面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固定架结构4,需要将盖板2固定时,通过设置在盖板2背面的两个固定架结构4可以方便快捷的将盖板2固定在箱体1上,从而防止无人驾驶列车行驶过程中因盖板2抖动导致盖板2损坏发生。但在本申请,并不仅限于在盖板2背面设置2个固定架结构。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盖板2为折叠结构,包括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所述第一分盖板2.1连接于所述第二分盖板2.2与所述箱体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将盖板2设置成折叠结构,可以使盖板2折叠后占用更小的平面空间,从而使折叠后的盖板2不挡住驾驶员驾驶操作。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分盖板2.1可以通过铰链方式与第二分盖板2.2和箱体1相连,也可通过合页方式与第二分盖板2.2和箱体1相连,在本申请中,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一盖板2.1与第二分盖板2.2和箱体1的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通过铰链和合页两种方式连接。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折叠盖板,还包括:支撑限位结构3;
所述支撑限位结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盖板2.1,所述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折叠后,通过所述支撑限位结构3支撑所述第二分盖板2.2。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将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折叠后,固定架结构4只能将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折叠后一侧固定在箱体1上,因此,在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折叠后的另一侧无法通过固定架结构4固定住,然而,为了防止无人驾驶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因第一分盖板2.1抖动导致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损坏,和/或因第二分盖板2.2抖动导致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损坏,通过在第一分盖板2.1上设置一个支撑限位结构3,在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折叠时,使用支撑限位结构3将第二分盖板2.2支撑起来,将支撑限位结构3撑开,使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折叠后处于一定角度放置,避免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接触面过大,有效防止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损坏,在不折叠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时,只需要将支撑限位结构3收起即可。
进一步,如图4至图9所示,所述支撑限位结构3包括:支撑杆3.5和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
所述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盖板2.2,所述支撑杆3.5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盖板2.1;
所述第一分盖板2.1和所述第二分盖板2.2折叠后,所述支撑杆3.5一端接入所述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支撑所述第二分盖板2.2。
需要说明的是,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是一种能够与支撑杆3.5配合的零件,将上部折叠连接座3.4设置在第二分盖板2.2上,支撑杆3.5设置在第一分盖板2.1上,在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折叠后,将支撑杆3.5的一端接入到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分盖板2.2,有效防止支撑杆3.5打滑,并能将第二分盖板2.2支撑,使第二分盖板2.2与第一分盖板2.1呈一定角度分开,有效避免第一分盖板2.1与第二分盖板2.2相互碰撞引起损坏。
进一步,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折叠盖板,还包括:限位弹片3.6;
所述限位弹片3.6设置在所述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中,所述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折叠后,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杆3.5,使所述第一分盖板2.1和所述第二分盖板2.2相互支撑锁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无人驾驶列车行驶时会出现大的颠簸,可能会导致支撑杆3.5会从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中脱出,通过在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中设置一个限位弹片3.6,在将支撑杆3.5接入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时,可以更好的固定支撑杆3.5,使得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相互支撑,相互锁定,从而保证支撑3.5杆不会从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脱出。
进一步,如图10所示,还包括:支撑杆停放槽3.7;
所述支撑杆停放槽3.7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盖板2.1,与所述支撑杆3.5同一面,用于所述支撑杆3.5收纳时,收纳并固定所述支撑杆3.5。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打开后,支撑杆3.5由于没有一个安置地方,会在无人驾驶列车行驶时出现抖动,且会发出异响,影响无人驾驶列车上的乘客乘坐体验,因此,需要在第一分盖板2.1上设置一个支撑杆停放槽3.7,用于放置支撑杆3.5,从而使支撑杆3.5有一个妥善放置的地方,防止支撑杆3.5发出异响,并保证乘客的乘坐体验。
进一步,所述第一分盖板2.1与所述第二分盖板2.2通过铰链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铰链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铰链可由可移动的组件构成,或者由可折叠的材料构成。合页主要安装于门窗上,而铰链更多安装于橱柜上,按材质分类主要分为,不锈钢铰链和铁铰链,通过铰链将第一分盖板2.1与第二分盖板2.2连接,在折叠或打开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时,使驾驶员能够更加方便快捷打开或折叠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为了方便的进行无人驾驶列车的驾驶模式的切换,本专利提出一种将驾驶台盖板折叠,左右两侧分别采用一套带弹簧的固定架将盖板与箱体固定的结构,并采用两套支撑架结构将折叠盖板进行上下固定,最终将盖板折叠并固定在驾驶台前端的方案,该专利方便的解决了在不影响司机操作的前提下装饰盖板方便的放置并固定的问题,主要解决的技术难点有:
1将盖板折叠,解决了大部分无人驾驶台盖板向前翻开固定后,盖板遮挡司机室视野的问题。
2采用两个带弹簧的固定架将盖板与下部箱体固定,解决了盖板晃动或者拿下来容易磕碰破坏的问题。
3将两块折叠盖板采用两个支撑架结构支撑锁闭,解决了两个盖板之间容易相互晃动碰撞磕坏的问题。
4无论是固定架的锁闭、打开,或是支撑结构的锁闭、打开,都是单人短时间的简单操作,解决了无人驾驶到单人司机切换的方便性问题。
本专利所采用的一种折叠盖板装置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10所示,主要结构包括:底部箱体1、上部折叠盖板2、支撑限位结构3、固定架结构4。
固定架结构包括固定架4.1、连接架4.2、弹簧4.3弹簧固定结构4.4。
支撑限位结构3包括:前后转动轴3.2,上下转动轴3.3,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支撑杆3.5,下部折叠板连接座3.1,支撑杆停放槽3.7,支撑杆限位弹片3.6如附图所示。
其中:底部箱体1为主要载体,上部盖板2分两部分可折叠为装饰保护板,固定架4.1为将装饰折叠盖板打开后固定在底部箱体的结构,连接架4.2将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在上部盖板上。弹簧4.3提供一个回弹力实现固定结构的锁闭及打开运动,弹簧固定结构4.4与连接架4.3一起将弹簧固定在该结构内部。
上下折叠盖板通过铰链相连,将上部盖板向上扶起,即可露出位于两个盖板中间左右两侧的支撑结构,将支撑杆3.5扶起以上下转动轴3.3为轴向上转动,支撑杆3.5顶部的杆头伸进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的大圆孔中,然后将支撑杆3.5以上下转动轴3.3为轴向上扶起,支撑杆头向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的小孔槽顶部滑入,支撑杆限位弹片3.6变形形成反向压力将支撑杆头固定在槽内,折叠干板相互支撑锁定。
在有人驾驶模式下,操作人员打开盖板2后,折叠放置在操纵台前方,用手拉动左右两侧固定架4.1的弹簧固定结构4.4,使得弹簧压缩变短,然后旋转使得固定架前端插入底部箱体1的开孔中,实现盖板与箱体的锁闭。再将上部盖板扶起,将两侧支撑杆3.5扶起固定在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的小孔槽中,即可开始进行驾驶操作。
在结束人工驾驶工作后,需要将盖板盖住锁好时,首先将两侧支撑杆3.5下压,使得支撑杆限位弹片3.6变形放开支撑杆头部,使得头部滑动进入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的大圆孔中,即可抬起上部折叠板,然后将支撑杆以上下转动轴3.3为轴向下转入支撑杆停放槽3.7中,再将下压固定架4.1的弹簧固定结构4.4,使得弹簧压缩变短,然后旋转固定架使得插入底部箱体开孔中的固定架前端脱离底部箱体放手,即可解锁,然后翻转折叠盖板即可展开进行锁闭。
本发明的效果或特点:
本申请通过一个带弹簧的固定架和折叠盖板的支撑结构,使得无人驾驶列车在操纵模式切换时,能由单个司机轻松进行盖板的打开、存放、固定、恢复、锁闭,并且不影响司机驾驶,还避免了将盖板拆下磕坏的风险。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折叠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盖板(2)和固定架结构(4);
所述固定架结构(4)设置在所述盖板(2)和/或所述箱体(1);
所述盖板(2)与所述箱体(1)可翻转连接,翻开后通过所述固定架结构(4)固定;
所述固定架结构(4)包括固定架(4.1)、连接架(4.2)、弹簧(4.3)和弹簧固定结构(4.4);
所述固定架(4.1)通过所述连接架(4.2)可活动安装于所述盖板(2),所述固定架(4.1)一端设有所述弹簧固定结构(4.4),另一端设有用于同所述箱体(1)配合的卡勾,所述弹簧(4.3)设置在所述连接架(4.2)和所述弹簧固定结构(4.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结构(4)设置在所述盖板(2)背面,靠近与所述箱体(1)翻转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结构(4)的数量为多个,至少分别设置在所述盖板(2)背面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为折叠结构,包括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所述第一分盖板(2.1)连接于所述第二分盖板(2.2)与所述箱体(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限位结构(3);
所述支撑限位结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盖板(2.1),所述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折叠后,通过所述支撑限位结构(3)支撑所述第二分盖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限位结构(3)包括:支撑杆(3.5)和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
所述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盖板(2.2),所述支撑杆(3.5)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盖板(2.1);
所述第一分盖板(2.1)和所述第二分盖板(2.2)折叠后,所述支撑杆(3.5)一端接入所述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支撑所述第二分盖板(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弹片(3.6);
所述限位弹片(3.6)设置在所述上部折叠板连接座(3.4)中,所述第一分盖板(2.1)和第二分盖板(2.2)折叠后,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杆(3.5),使所述第一分盖板(2.1)和所述第二分盖板(2.2)相互支撑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停放槽(3.7);
所述支撑杆停放槽(3.7)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盖板(2.1),与所述支撑杆(3.5)同一面,用于所述支撑杆(3.5)收纳时,收纳并固定所述支撑杆(3.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盖板(2.1)与所述第二分盖板(2.2)通过铰链相连。
CN201911070491.6A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折叠盖板装置 Active CN110758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0491.6A CN110758415B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折叠盖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0491.6A CN110758415B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折叠盖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8415A CN110758415A (zh) 2020-02-07
CN110758415B true CN110758415B (zh) 2021-02-05

Family

ID=69335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0491.6A Active CN110758415B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折叠盖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84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04278A (zh) * 2022-03-08 2022-06-10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操纵台、操纵台的控制方法及轨道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05605C2 (de) * 1990-02-22 1997-03-13 Man Nutzfahrzeuge Ag Fahrerplatz in Schienenfahrzeugen und Omnibussen
KR101048741B1 (ko) * 2009-03-13 2011-07-14 현대로템 주식회사 무인 철도차량용 운전 데스크
CN107380178B (zh) * 2017-06-22 2019-02-05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调整姿态的地铁无人驾驶台
CN107792090B (zh) * 2017-10-25 2019-06-21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罩板翻转机构及具有其的列车操作台
CN109532896B (zh) * 2018-12-11 2024-01-12 常州今创电工有限公司 铁路机车驾驶室无人驾驶翻转操纵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8415A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09710B2 (ja) 格納式自動車屋根とその屋根を備えた自動車
JP2001097040A (ja) 可変のルーフ/リヤ範囲を有する乗用自動車
US4557502A (en) Roll bar retracting mechanism for convertibles
EP1473199B1 (de) Trenn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innenraum
JP4562397B2 (ja) クーペ型自動車の折りたたみ屋根
CN207345942U (zh) 中门组件和机动车辆
US8220861B2 (en) Convertible vehicle body
US7861902B2 (en) Spare tire stowage apparatus
JPH08300952A (ja) ハードトップ車両
JP2002187576A (ja) 小型輸送トラック
JP4790897B2 (ja) 車両ルーフ
CN110758415B (zh) 一种折叠盖板装置
EP1275542B1 (de) Abdeckvorrichtung für einen Verdeckkasten
CN108790870B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续航的地面移动中继站及其方法
DE102010046635A1 (de)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Fahrgastraum und einem heckseitigen Laderaum
EP1609652B1 (de) Verdeck für ein Cabriolet-Fahrzeug
JP4227896B2 (ja) 折畳式ルーフを備えた自動車用後部パネル
EP1637390B1 (fr) Véhicule modulaire et procédé correspondant
CN105142947A (zh) 车辆
WO2005080107A1 (fr) Vehicule a toit decouvrable et hayon arriere
CN108749913B (zh) 一种太阳能行走车
US20090230720A1 (en) Openable roof system for a motor car
EP1882606B1 (en) Convertible vehicle body
JP2981991B2 (ja) ダンプ車類の荷台シート装置
WO2005007433A2 (fr) Véhicule à module de toit ouvrant intégr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