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8109A - 悬浮架组件和磁浮轨道列车 - Google Patents

悬浮架组件和磁浮轨道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8109A
CN110758109A CN201911081790.XA CN201911081790A CN110758109A CN 110758109 A CN110758109 A CN 110758109A CN 201911081790 A CN201911081790 A CN 201911081790A CN 110758109 A CN110758109 A CN 110758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rod
group
fram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17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兵生
朱震寰
魏敬敬
张亚雄
罗孝侃
左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817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81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8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81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3/00Electric propulsion for monorail vehicles, suspension vehicles or rack railways;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60L13/04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s With Linear Motors And Vehicles That Ar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浮架组件和磁浮轨道列车,悬浮架组件包括:悬浮架,悬浮架包括多个依次转动相连的悬浮单元;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第一杆组,第一杆组为闭合的四连杆结构;第二杆组,第二杆组为多个,第二杆组的一端与第一杆组相连接,第二杆组的另一端与悬浮单元转动相连;其中,行进过程中,转动的悬浮单元通过第二杆组带动第一杆组发生形变,形变的第一杆组通过第二杆组带动未转动的悬浮单元转动。通过将悬浮架设置为多个依次转动相连的悬浮单元结构,缩减了悬浮架组件的最小转弯半径。通过在导向机构上设置由闭合的四连杆结构组成的第一杆组,并通过第二杆组控制整个悬浮架转动,降低了悬浮架组件在行进过程中的脱轨概率。

Description

悬浮架组件和磁浮轨道列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浮列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浮架组件和磁浮轨道列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磁浮轨道列车中,悬浮架的转动完全依靠悬浮梁上设置的导向轮,行进过程中磁浮轨道迫使设置有导向轮的悬浮架转动,该结构下的悬浮架脱轨风险较高。并且,组成悬浮架的单元整体呈不可运动的框架结构,在磁浮轨道列车行进至弯转的磁浮轨道时,需要各个悬浮架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才能实现磁浮轨道列车的转动,对此,各个悬浮架单元之间的转动角度因结构上的限制存在极限值,导致磁浮轨道列车的最小转弯半径较大,使磁浮轨道列车必须经过半径较大的磁浮轨道后才能实现方向的调转。
所以,如何设计出一种结构较为简单、脱轨风险较小且最小转弯半径小的悬浮架组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悬浮架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磁浮轨道列车。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悬浮架组件,用于磁浮轨道列车,悬浮架组件包括:悬浮架,悬浮架包括多个依次转动相连的悬浮单元;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第一杆组,第一杆组为闭合的四连杆结构;第二杆组,第二杆组为多个,第二杆组的一端与第一杆组相连接,第二杆组的另一端与悬浮单元转动相连;其中,行进过程中,转动的悬浮单元通过第二杆组带动第一杆组发生形变,形变的第一杆组通过第二杆组带动未转动的悬浮单元转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悬浮架组件,悬浮架组件由悬浮架和导向机构组成,悬浮架为悬浮架组件的主体,多个悬浮单元依次转动相连形成悬浮架,每个悬浮单元均可悬浮于磁浮轨道上。导向机构由相互配合的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组成,第一杆组为闭合的四连杆结构,多个第二杆组将第一杆组和多个悬浮单元转动相连。工作过程中,悬浮架组件沿着磁浮轨道行进,当磁浮轨道弯转时,率先与弯转的磁浮轨道接触的悬浮单元在导向轮的作用下沿着磁浮轨道转动,该悬浮单元在转动过程中通过与其相连的第二杆组将转动发生的形变传递至第一杆组上,使第一杆组整体发生形变,形变过程中第一杆组带动其他第二杆组运动,以通过运动的第二杆组带动后方未转动的悬浮单元转动,以保证悬浮架组件可以沿着弯转的磁浮轨道行进。
通过将悬浮架设置为多个依次转动相连的悬浮单元结构,使悬浮架组件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灵活,从而缩减悬浮架组件的最小转弯半径,保证悬浮架组件可以快速通过弯转的磁浮轨道,进而缩减磁浮轨道的铺设总长,缩减成本。通过在导向机构上设置由闭合的四连杆结构组成的第一杆组,使得在第二杆组带动第一杆组上的其中某个连杆运动时,第一杆组上的剩余连杆会一同运动,以通过第一杆组将运动趋势传递至各个第二杆组上,并通过第二杆组控制整个悬浮架转动,从而实现了悬浮架组件的迫导向,降低了悬浮架组件在行进过程中的脱轨概率,进而实现了优化悬浮架组件结构,提升悬浮架转动灵活度,提升悬浮架组件工作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悬浮架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悬浮单元包括:悬浮梁,悬浮梁为两个,两个悬浮梁相对设置;防侧滚梁,防侧滚梁为两个,两个防侧滚梁相对设置,悬浮梁和防侧滚梁首尾转动相连,以构成闭合的四连杆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悬浮架由两个悬浮梁和两个防侧滚梁组成,装配过程中两个悬浮梁相对设置,两个防侧滚梁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悬浮梁的两端转动相连,两个防侧滚梁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悬浮梁的两端转动相连,以形成闭合的四连杆结构,其中两个悬浮梁对应设置在两条磁浮轨道上,两个防侧滚梁与当前接触的磁浮轨道垂直,从而降低悬浮单元的侧翻可能性。当悬浮单元行进在弯转的磁浮轨道上时,悬浮单元随弯转的磁浮轨道同步形变,整个四连杆结构由矩形变为平行四边行,从而提升悬浮架组件与弯转的磁浮轨道的重合度,一方面提升由悬浮单元组成的悬浮架的最大转动幅度,降低悬浮架的最小转弯半径,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悬浮架的脱轨风险,进而实现了优化悬浮架组件结构,提升悬浮架组件结构灵活度,提升产品工作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悬浮单元的两个悬浮梁分别与相邻的悬浮单元的两个悬浮梁转动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装配过程中每个悬浮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悬浮单元的两个悬浮梁转动相连,以形成由多个悬浮单元组成的悬浮架,该悬浮架中依次转动相连的悬浮梁悬置于磁浮轨道上,并随同磁浮轨道的弯转同步转动,从而保证悬浮架组件可以沿着磁浮轨道行进,进而实现优化悬浮架组件结构,提升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杆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杆相对设置;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杆相对设置,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首尾转动相连,以构成闭合的四连杆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杆组由两个第一连杆和两个第二连杆组成,装配过程中两个第一连杆相对设置,两个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连杆的两端转动相连,两个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连杆的两端转动相连,以形成闭合的四连杆结构,其中两个第一连杆的延伸方向与悬浮单元的排布方向以及磁浮轨道的延伸方向一致,两个第二连杆通过第二杆组与悬浮单元转动相连。行进过程中,率先接触弯转的磁浮轨道的悬浮单元中的四连杆结构发生形变,形变的悬浮单元通过第二杆组带动第一杆组中的其中一个第二连杆运动,以使第一杆组同步形变,形变的第一杆组通过另一个第二连杆以及与其相连的第二杆组带动其余悬浮单元转动,从而实现悬浮架组件的迫导向,降低了悬浮架组件在行进过程中的脱轨概率,进而实现了优化导向机构的结构,提升悬浮架转动灵活度,提升悬浮架组件工作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杆组包括: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相连接;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转动相连,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悬浮梁转动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杆组由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组成,第三连杆设置在第二连杆上,与第二连杆相连接。第四连杆的一端与悬浮梁转动相连,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转动相连。行进过程中,转动的悬浮梁通过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将运动趋势从悬浮单元传递至第一杆组上,从而使第一杆组可以随弯转的磁浮轨道同步形变,以通过形变的第一杆组带动其他悬浮单元随磁浮轨道的延伸方向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向机构还包括:支撑梁,支撑梁的一端与第一杆组相连接,支撑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杆组相连接,支撑梁不处于第一杆组所处的平面中,以及支撑梁不处于第二杆组所处的平面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机构上还设置有支撑梁,支撑梁的一端与第一杆组相连接,支撑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杆组相连接,其中支撑梁竖直设置,以保证支撑梁不处于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所处的平面中。通过在导向机构上设置支撑梁,使第一杆组所处的平面可以被支撑梁抬高,以保证第一杆组和悬浮单元不处于同一平面内,从而避免第一杆组和悬浮单元在形变过程中出现干涉现象,进而实现优化导向机构的结构,提升导向机构的工作安全性与可靠性,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悬浮架组件还包括:支撑轮架,设置于悬浮架上;支撑轮,设置于支撑轮架上,支撑轮与磁浮轨道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悬浮架组件上还设置有支撑轮架和支撑轮,其中支撑轮架设置在悬浮架上,支撑轮安装在悬浮架上。工作过程中,支撑轮与磁浮轨道的侧表面相接触。通过在悬浮架组件上设置支撑轮架和支撑轮,一方面可以通过支撑轮将悬浮架组件限定在磁浮轨道上,避免悬浮架组件在行驶过程中脱离磁浮轨道,另一方面支撑轮可以在行进过程中与导向机构相配合以实现针对悬浮架组件的导向功能,进而实现优化悬浮架组件结构,提升悬浮架组件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悬浮架组件还包括:扫石器,设置于悬浮架的端部,行进过程中,扫石器清理磁浮轨道上的碎石;防尘罩,设置于悬浮架的端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悬浮架组件上还设置有扫石器和防尘罩,扫石器设置在悬浮架的端部,位于悬浮架组件和磁浮轨道之间,行进过程中扫石器接触轨道上的碎石并将其推出悬浮架组件的行进路线,从而实现扫石功能,避免悬浮架组件在行进过程中出现因碎石所引起的脱轨等安全问题。防尘罩同样设置在悬浮架的端部,行进过程中防尘罩可以有效阻隔灰尘,避免灰尘进入到悬浮架组件上的工作结构中,进而实现了优化悬浮架组件结构,提升悬浮架组件工作安全性与可靠性,延长悬浮架组件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磁浮轨道列车,磁浮轨道列车包含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悬浮架组件,该磁浮轨道列车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悬浮架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磁浮轨道列车包括:滑块,设置于悬浮架上;车架,与滑块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车架为磁浮轨道列车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和承载磁浮轨道列车上的其他工作结构。在此基础上,悬浮架组件上设置有可相对悬浮架组件转动的滑块,滑块与车架可移动相连。行进过程中,悬浮架组件随轨道的转动而形变,形变的悬浮架组件带动滑块相对车架运动,从而使悬浮架组件在行进过程中可以相对车架发生扭转形变,进而实现了优化磁浮轨道列车结构,提升悬浮架组件与车架的连接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悬浮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悬浮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悬浮架组件,2悬浮架,20悬浮单元,202悬浮梁,204防侧滚梁,4导向机构,40第一杆组,402第一连杆,404第二连杆,42第二杆组,422第三连杆,424第四连杆,44支撑梁,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悬浮架组件1和磁浮轨道列车。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悬浮架组件1,用于磁浮轨道列车,悬浮架组件1包括:悬浮架2,悬浮架2包括多个依次转动相连的悬浮单元20;导向机构4,导向机构4包括:第一杆组40,第一杆组40为闭合的四连杆结构;第二杆组42,第二杆组42为多个,第二杆组42的一端与第一杆组40相连接,第二杆组42的另一端与悬浮单元20转动相连;其中,行进过程中,转动的悬浮单元20通过第二杆组42带动第一杆组40发生形变,形变的第一杆组40通过第二杆组42带动未转动的悬浮单元20转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悬浮架组件1,悬浮架组件1由悬浮架2和导向机构4组成,悬浮架2为悬浮架组件1的主体,多个悬浮单元20依次转动相连形成悬浮架2,每个悬浮单元20均可悬浮于磁浮轨道上。导向机构4由相互配合的第一杆组40和第二杆组42组成,第一杆组40为闭合的四连杆结构,多个第二杆组42将第一杆组40和多个悬浮单元20转动相连。工作过程中,悬浮架组件1沿着磁浮轨道行进,当磁浮轨道弯转时,率先与弯转的磁浮轨道接触的悬浮单元20在导向轮的作用下沿着磁浮轨道转动,该悬浮单元20在转动过程中通过与其相连的第二杆组42将转动发生的形变传递至第一杆组40上,使第一杆组40整体发生形变,形变过程中第一杆组40带动其他第二杆组42运动,以通过运动的第二杆组42带动后方未转动的悬浮单元20转动,以保证悬浮架组件1可以沿着弯转的磁浮轨道行进。
通过将悬浮架2设置为多个依次转动相连的悬浮单元20结构,使悬浮架组件1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灵活,从而缩减悬浮架组件1的最小转弯半径,保证悬浮架组件1可以快速通过弯转的磁浮轨道,进而缩减磁浮轨道的铺设总长,缩减成本。通过在导向机构4上设置由闭合的四连杆结构组成的第一杆组40,使得在第二杆组42带动第一杆组40上的其中某个连杆运动时,第一杆组40上的剩余连杆会一同运动,以通过第一杆组40将运动趋势传递至各个第二杆组42上,并通过第二杆组42控制整个悬浮架2转动,从而实现了悬浮架组件1的迫导向,降低了悬浮架组件1在行进过程中的脱轨概率,进而实现了优化悬浮架组件1结构,提升悬浮架2转动灵活度,提升悬浮架组件1工作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悬浮单元20包括:悬浮梁202,悬浮梁202为两个,两个悬浮梁202相对设置;防侧滚梁204,防侧滚梁204为两个,两个防侧滚梁204相对设置,悬浮梁202和防侧滚梁204首尾转动相连,以构成闭合的四连杆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悬浮架2由两个悬浮梁202和两个防侧滚梁204组成,装配过程中两个悬浮梁202相对设置,两个防侧滚梁20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悬浮梁202的两端转动相连,两个防侧滚梁204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悬浮梁202的两端转动相连,以形成闭合的四连杆结构,其中两个悬浮梁202对应设置在两条磁浮轨道上,两个防侧滚梁204与当前接触的磁浮轨道垂直,从而降低悬浮单元20的侧翻可能性。当悬浮单元20行进在弯转的磁浮轨道上时,悬浮单元20随弯转的磁浮轨道同步形变,整个四连杆结构由矩形变为平行四边行,从而提升悬浮架组件1与弯转的磁浮轨道的重合度,一方面提升由悬浮单元20组成的悬浮架2的最大转动幅度,降低悬浮架2的最小转弯半径,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悬浮架2的脱轨风险,进而实现了优化悬浮架组件1结构,提升悬浮架组件1结构灵活度,提升产品工作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悬浮单元20的两个悬浮梁202分别与相邻的悬浮单元20的两个悬浮梁202转动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装配过程中每个悬浮梁20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悬浮单元20的两个悬浮梁202转动相连,以形成由多个悬浮单元20组成的悬浮架2,该悬浮架2中依次转动相连的悬浮梁202悬置于磁浮轨道上,并随同磁浮轨道的弯转同步转动,从而保证悬浮架组件1可以沿着磁浮轨道行进,进而实现优化悬浮架组件1结构,提升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杆组40包括:第一连杆402,第一连杆402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杆402相对设置;第二连杆404,第二连杆404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杆404相对设置,第一连杆402和第二连杆404首尾转动相连,以构成闭合的四连杆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杆组40由两个第一连杆402和两个第二连杆404组成,装配过程中两个第一连杆402相对设置,两个第二连杆40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连杆402的两端转动相连,两个第二连杆404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连杆402的两端转动相连,以形成闭合的四连杆结构,其中两个第一连杆402的延伸方向与悬浮单元20的排布方向以及磁浮轨道的延伸方向一致,两个第二连杆404通过第二杆组42与悬浮单元20转动相连。行进过程中,率先接触弯转的磁浮轨道的悬浮单元20中的四连杆结构发生形变,形变的悬浮单元20通过第二杆组42带动第一杆组40中的其中一个第二连杆404运动,以使第一杆组40同步形变,形变的第一杆组40通过另一个第二连杆404以及与其相连的第二杆组42带动其余悬浮单元20转动,从而实现悬浮架组件1的迫导向,降低了悬浮架组件1在行进过程中的脱轨概率,进而实现了优化导向机构4的结构,提升悬浮架2转动灵活度,提升悬浮架组件1工作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杆组42包括:第三连杆422,第三连杆422的一端与第二连杆404相连接;第四连杆424,第四连杆424的一端与第三连杆422的另一端转动相连,第四连杆424的另一端与悬浮梁202转动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杆组42由第三连杆422和第四连杆424组成,第三连杆422设置在第二连杆404上,与第二连杆404相连接。第四连杆424的一端与悬浮梁202转动相连,第四连杆424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422转动相连。行进过程中,转动的悬浮梁202通过第三连杆422和第四连杆424将运动趋势从悬浮单元20传递至第一杆组40上,从而使第一杆组40可以随弯转的磁浮轨道同步形变,以通过形变的第一杆组40带动其他悬浮单元20随磁浮轨道的延伸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第四连杆424优选为两个,两个第四连杆424的一端与第三连杆422转动相连,两个第四连杆424的另一端分别与同一个悬浮单元20上的两个悬浮梁202转动相连,从而保证第二杆组42的受力均匀,避免悬浮单元20在转动过程中因单个第四连杆424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进而提升第三杆组的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导向机构4还包括:支撑梁44,支撑梁44的一端与第一杆组40相连接,支撑梁44的另一端与第二杆组42相连接,支撑梁44不处于第一杆组40所处的平面中,以及支撑梁44不处于第二杆组42所处的平面中。
在该实施例中,导向机构4上还设置有支撑梁44,支撑梁44的一端与第一杆组40相连接,支撑梁44的另一端与第二杆组42相连接,其中支撑梁44竖直设置,以保证支撑梁44不处于第一杆组40和第二杆组42所处的平面中。通过在导向机构4上设置支撑梁44,使第一杆组40所处的平面可以被支撑梁44抬高,以保证第一杆组40和悬浮单元20不处于同一平面内,从而避免第一杆组40和悬浮单元20在形变过程中出现干涉现象,进而实现优化导向机构4的结构,提升导向机构4的工作安全性与可靠性,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支撑梁44的一端与第三连杆422的中部固定相连,支撑梁44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424的端部固定相连,且支撑梁44垂直于第一杆组40和第二杆组42所处的平面,以抬升第一杆组40,使第一杆组40避开悬浮单元2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悬浮架组件1还包括:支撑轮架,设置于悬浮架2上;支撑轮,设置于支撑轮架上,支撑轮与磁浮轨道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悬浮架组件1上还设置有支撑轮架和支撑轮,其中支撑轮架设置在悬浮架2上,支撑轮安装在悬浮架2上。工作过程中,支撑轮与磁浮轨道的侧表面相接触。通过在悬浮架组件1上设置支撑轮架和支撑轮,一方面可以通过支撑轮将悬浮架组件1限定在磁浮轨道上,避免悬浮架组件1在行驶过程中脱离磁浮轨道,另一方面支撑轮可以在行进过程中与导向机构4相配合以实现针对悬浮架组件1的导向功能,进而实现优化悬浮架组件1结构,提升悬浮架组件1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悬浮架组件1上还设置有导向轮结构,导向轮设置在悬浮架2上,位于悬浮架2的端部,轮体与磁浮轨道相接触。在行进过程中,悬浮架2的端部率先行驶至弯转的磁浮轨道上,在悬浮梁202端部的导向轮的作用下,悬浮单元20被剥形变并相对临近的悬浮单元20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悬浮架组件1还包括:扫石器,设置于悬浮架2的端部,行进过程中,扫石器清理磁浮轨道上的碎石;防尘罩,设置于悬浮架2的端部。
在该实施例中,悬浮架组件1上还设置有扫石器和防尘罩,扫石器设置在悬浮架2的端部,位于悬浮架组件1和磁浮轨道之间,行进过程中扫石器接触轨道上的碎石并将其推出悬浮架组件1的行进路线,从而实现扫石功能,避免悬浮架组件1在行进过程中出现因碎石所引起的脱轨等安全问题。防尘罩同样设置在悬浮架2的端部,行进过程中防尘罩可以有效阻隔灰尘,避免灰尘进入到悬浮架组件1上的工作结构中,进而实现了优化悬浮架组件1结构,提升悬浮架组件1工作安全性与可靠性,延长悬浮架组件1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磁浮轨道列车,磁浮轨道列车包含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悬浮架组件1,该磁浮轨道列车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悬浮架组件1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磁浮轨道列车包括:滑块6,设置于悬浮架2上;车架,与滑块6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车架为磁浮轨道列车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定位和承载磁浮轨道列车上的其他工作结构。在此基础上,悬浮架组件1上设置有可相对悬浮架组件1转动的滑块6,滑块6与车架可移动相连。行进过程中,悬浮架组件1随轨道的转动而形变,形变的悬浮架组件1带动滑块6相对车架运动,从而使悬浮架组件1在行进过程中可以相对车架发生扭转形变,进而实现了优化磁浮轨道列车结构,提升悬浮架组件1与车架的连接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悬浮架组件,用于磁浮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浮架,所述悬浮架包括多个依次转动相连的悬浮单元;
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第一杆组,所述第一杆组为闭合的四连杆结构;
第二杆组,所述第二杆组为多个,所述第二杆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组相连接,所述第二杆组的另一端与所述悬浮单元转动相连;
其中,行进过程中,转动的所述悬浮单元通过所述第二杆组带动所述第一杆组发生形变,形变的所述第一杆组通过所述第二杆组带动未转动的所述悬浮单元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单元包括:
悬浮梁,所述悬浮梁为两个,两个所述悬浮梁相对设置;
防侧滚梁,所述防侧滚梁为两个,两个所述防侧滚梁相对设置,所述悬浮梁和所述防侧滚梁首尾转动相连,以构成闭合的四连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单元的两个所述悬浮梁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悬浮单元的两个所述悬浮梁转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组包括:
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相对设置;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首尾转动相连,以构成闭合的四连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浮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组包括:
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接;
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转动相连,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悬浮梁转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浮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组相连接,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组相连接,所述支撑梁不处于所述第一杆组所处的平面中,以及所述支撑梁不处于所述第二杆组所处的平面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浮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轮架,设置于所述悬浮架上;
支撑轮,设置于所述支撑轮架上,所述支撑轮与磁浮轨道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浮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扫石器,设置于所述悬浮架的端部,行进过程中,所述扫石器清理磁浮轨道上的碎石;
防尘罩,设置于所述悬浮架的端部。
9.一种磁浮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浮架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浮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块,设置于所述悬浮架上;
车架,与所述滑块相连接。
CN201911081790.XA 2019-11-07 2019-11-07 悬浮架组件和磁浮轨道列车 Pending CN1107581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1790.XA CN110758109A (zh) 2019-11-07 2019-11-07 悬浮架组件和磁浮轨道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81790.XA CN110758109A (zh) 2019-11-07 2019-11-07 悬浮架组件和磁浮轨道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8109A true CN110758109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36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1790.XA Pending CN110758109A (zh) 2019-11-07 2019-11-07 悬浮架组件和磁浮轨道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81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4031A (zh) * 2020-09-07 2021-01-15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轮体的悬浮架结构及电动磁悬浮轨道车辆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6113A (ja) * 1987-11-06 1989-05-1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磁気浮上搬送装置におけるマグネット懸架装置
CN1799896A (zh) * 2005-12-01 2006-07-12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防止磁浮列车脱轨的走行机构
CN101062662A (zh) * 2007-06-01 2007-10-31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F轨车辆走行机构
CN102101446A (zh) * 2011-01-07 2011-06-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磁悬浮车辆及其转向机构
CN202016407U (zh) * 2010-12-17 2011-10-26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迫导向机构
CN102815227A (zh) * 2012-08-09 2012-12-12 李瑞琛 轨道交通拖车磁悬浮技术
CN104709107A (zh) * 2015-04-01 2015-06-17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磁浮列车及其迫导向装置
CN106740251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列车及其液压导向装置、导向方法
CN107599888A (zh) * 2017-08-03 2018-01-1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磁浮车辆的悬浮架组件
CN108045264A (zh) * 2017-12-13 2018-05-1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列车走行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6113A (ja) * 1987-11-06 1989-05-1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磁気浮上搬送装置におけるマグネット懸架装置
CN1799896A (zh) * 2005-12-01 2006-07-12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防止磁浮列车脱轨的走行机构
CN101062662A (zh) * 2007-06-01 2007-10-31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F轨车辆走行机构
CN202016407U (zh) * 2010-12-17 2011-10-26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迫导向机构
CN102101446A (zh) * 2011-01-07 2011-06-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磁悬浮车辆及其转向机构
CN102815227A (zh) * 2012-08-09 2012-12-12 李瑞琛 轨道交通拖车磁悬浮技术
CN104709107A (zh) * 2015-04-01 2015-06-17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磁浮列车及其迫导向装置
CN106740251A (zh) * 2016-12-09 2017-05-3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列车及其液压导向装置、导向方法
CN107599888A (zh) * 2017-08-03 2018-01-1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磁浮车辆的悬浮架组件
CN108045264A (zh) * 2017-12-13 2018-05-18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列车走行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4031A (zh) * 2020-09-07 2021-01-15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轮体的悬浮架结构及电动磁悬浮轨道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34316A (en) Two rail suspension railway with a linear motor
CN105580215B (zh) 支承设备和接触设备和用于将接触设备安装到支承设备上的方法
CN1048217C (zh) 一种沿导轨自动导引公路车辆的改进的导臂
KR100537236B1 (ko) 액슬 지지된 중간 모듈로 분리된 공공 운송 차량의 두 연속 모듈을 위한 복합 관절연결
CN102736624A (zh) 一种变电站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
CN204919237U (zh) 替换梁道岔结构
RU96112960A (ru) Грузовой вагон для рельсов
CN211617712U (zh) 一种铁路驼峰作业摘钩机器人系统
CN110857554B (zh) 轨道清扫装置、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0758109A (zh) 悬浮架组件和磁浮轨道列车
CN1280486C (zh) 用于运输道床道渣的清渣链
CA2103613C (en) Continuously mobile track tamping machine
RU1827402C (ru) Передвижна машина дл обработки балластной призмы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пути
CN204097810U (zh) 一种快速换轨作业车
US20120261224A1 (en) Auxiliary and motive electric power pick-up structure for land vehicles
CN210657818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轨道道岔系统
CN115057180A (zh) 一种转弯机构及设置其的双轨环形穿梭车
CN210852466U (zh) 一种适合多轨道的迁车台
CN111572593A (zh) 高速磁浮道岔浮动式支承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3071871A (zh) 一种行走装置
CN1097536C (zh) 将转向架的纵向力传给铁路机车车辆的装置
CN207311440U (zh) 一种立柱式旋转式悬挂轨道结构
CN207550188U (zh) 一种旋转式悬挂轨道结构
CN212796903U (zh) 高速磁浮道岔浮动式支承驱动装置
CN216612795U (zh) 一种悬挂式运输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