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1536A - 转子和马达 - Google Patents

转子和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1536A
CN110741536A CN201880038170.5A CN201880038170A CN110741536A CN 110741536 A CN110741536 A CN 110741536A CN 201880038170 A CN201880038170 A CN 201880038170A CN 110741536 A CN110741536 A CN 110741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core
cover
hole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81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野真乡
右田贵之
大北晃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41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15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8Surface mounted magnets; Inse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转子具有:轴;转子铁芯,其固定于轴;磁铁,其位于转子铁芯的径向外侧;转子罩,其具有包围转子铁芯和磁铁的筒状部;以及树脂部,其至少一部分位于转子罩的径向内侧。转子铁芯具有沿轴向贯穿转子铁芯的铁芯贯通孔。转子罩具有从筒状部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凸缘部具有沿轴向贯穿凸缘部的罩贯通孔,并且该凸缘部位于转子铁芯的轴向一侧。树脂部具有:第1盖部,其位于转子铁芯、磁铁以及凸缘部的轴向一侧;第2盖部,其位于转子铁芯和磁铁的轴向另一侧;第1连结部,其通过铁芯贯通孔而沿轴向延伸,将第1盖部和第2盖部连接;以及第2连结部,其通过罩贯通孔而沿轴向延伸,将第1盖部和第2盖部连接。

Description

转子和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和马达。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有转子铁芯和覆盖永磁铁的转子罩的转子以及具有这样的转子的马达(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04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那样的转子中,例如需要抑制永磁铁沿轴向从转子罩脱出,并且抑制转子罩相对于转子铁芯进行相对旋转。
作为抑制永磁铁沿轴向从转子罩脱出的方法,例如举出了将转子罩的轴向两侧的端部弯折而制成永磁铁的防脱件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在永磁铁的轴向的尺寸上产生误差的情况下,有时在弯折的转子罩的部分与永磁铁之间产生间隙,导致永磁铁在转子罩内沿轴向移动。因此,有时难以将永磁铁稳定地保持在转子罩内。
另一方面,作为抑制转子罩相对于转子铁芯进行相对旋转的方法,例如举出了利用粘接剂将转子罩粘接于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在粘接剂被剥离的情况下,有时无法抑制转子罩相对于转子铁芯的相对旋转。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将磁铁稳定地保持在转子罩内并且能够适当地抑制转子罩相对于转子铁芯进行相对旋转的转子、以及具有这样的转子的马达。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转子的一个方式具有:轴,其沿着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进行配置;转子铁芯,其固定于所述轴;磁铁,其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外侧;转子罩,其具有在所述磁铁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磁铁的筒状部;以及树脂部,其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转子罩的径向内侧,所述转子铁芯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转子铁芯的铁芯贯通孔,所述转子罩具有从所述筒状部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凸缘部的罩贯通孔,并且该凸缘部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一侧,所述树脂部具有:第1盖部,其位于所述转子铁芯、所述磁铁以及所述凸缘部的轴向一侧;第2盖部,其位于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磁铁的轴向另一侧;第1连结部,其通过所述铁芯贯通孔而沿轴向延伸,将所述第1盖部和所述第2盖部连接;以及第2连结部,其通过所述罩贯通孔而沿轴向延伸,将所述第1盖部和所述第2盖部连接。
本发明的马达的一个方式具有:上述转子;以及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能够将磁铁稳定地保持在转子罩内并且能够适当地抑制转子罩相对于转子铁芯进行相对旋转的转子、以及具有这样的转子的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图,是图3中的V-V剖视图。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图,是图3中的VI-VI剖视图。
图7是从下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图。
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中的转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从下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中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图。
图11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罩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图,是图11中的XIII-XIII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具有:壳体11、定子12、具有沿着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进行配置的轴20的转子13、轴承保持架14以及轴承15、16。定子12在转子13的径向外侧与转子13隔着径向间隙而对置。轴20被轴承15、16支承为能够旋转。轴20呈沿轴向Z延伸的圆柱状。
在各图中,将与中心轴线J所延伸的一个方向平行的方向用Z轴表示。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中心轴线J所延伸的一个方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Z”。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另外,以Z轴方向的正侧作为“上侧”,以Z轴方向的负侧作为“下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相当于轴向一侧。上侧相当于轴向另一侧。另外,上侧和下侧仅是用于说明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可以是由这些名称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3具有:轴20、转子铁芯30、多个磁铁40、转子罩60以及树脂部50。如图4所示,转子铁芯30呈沿轴向Z延伸的柱状。虽然省略了图示,转子铁芯30例如是多个板部件在轴向Z上层叠而构成的。转子铁芯30具有转子铁芯主体31和多个突起部33。
转子铁芯主体31沿轴向Z延伸。更详细而言,转子铁芯主体3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正八棱柱状。转子铁芯主体31具有多个磁铁支承面32。磁铁支承面32沿轴向Z延伸。磁铁支承面32是与径向垂直的平坦的面。多个磁铁支承面32分别是呈正八棱柱状的转子铁芯主体31所具有的多个径向外侧面。
转子铁芯主体31具有沿轴向Z贯穿转子铁芯主体31的固定孔部31a。固定孔部31a的沿着轴向Z观察的形状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状。如图5和图6所示,轴20通过固定孔部31a。固定孔部31a的内周面固定于轴20的外周面。由此,转子铁芯30固定于轴20。
如图4所示,突起部33从转子铁芯主体31向径向外侧突出。突起部33从转子铁芯主体31的上端部延伸至转子铁芯主体31的下端部。突起部33的径向外侧的面是与径向垂直的平坦的面。如图7所示,突起部33的周向的尺寸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而变大。多个突起部33沿着周向在整周上排列配置。多个突起部33彼此的周向的间隔例如彼此相同。多个突起部33的数量例如为8个。8个突起部33从正八棱柱状的转子铁芯主体31的各角部向径向外侧突出。
转子铁芯30具有沿轴向Z贯穿转子铁芯30的多个铁芯贯通孔34。铁芯贯通孔34沿轴向Z贯穿转子铁芯主体31。多个铁芯贯通孔34沿着周向在整周上排列配置。多个铁芯贯通孔34彼此的周向的间隔例如彼此相同。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铁芯贯通孔34呈圆形状。铁芯贯通孔34的数量例如为8个。如图3所示,铁芯贯通孔34分别位于各磁铁40的径向内侧。
多个铁芯贯通孔34中的一部分的铁芯贯通孔34是供后述的第1连结部53通过的第1铁芯贯通孔34a。如图5所示,第1铁芯贯通孔34a的轴向两侧的开口部34c、34d被树脂部50封闭。
如图3所示,多个铁芯贯通孔34中的另一部分的铁芯贯通孔34是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位于与第1连结部53不同的位置的第2铁芯贯通孔34b。在本说明书中,“第2铁芯贯通孔在沿着轴向观察时位于与第1连结部不同的位置”包含第2铁芯贯通孔的至少一部分在沿着轴向观察时不与第1连结部重叠的情况。
如图2和图6所示,第2铁芯贯通孔34b的轴向两侧的开口部34e、34f中的至少一方在转子13的外部露出。因此,即使在进行树脂部50的成型而制造了转子13之后,通过将夹具从露出的开口部34e、34f插入至第2铁芯贯通孔34b等,也能够在周向上对转子13进行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铁芯贯通孔34b的轴向两侧的开口部34e、34f中的双方在转子13的外部露出。第2铁芯贯通孔34b的下侧的开口部34e在转子13的下侧露出。第2铁芯贯通孔34b的上侧的开口部34f在转子13的上侧露出。如图6所示,在第2铁芯贯通孔34b的内部未配置树脂部50。第2铁芯贯通孔34b的内部是经由开口部34e、34f而与转子13的外部空间相连的空间部。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铁芯贯通孔34是第1铁芯贯通孔34a,其他多个铁芯贯通孔34是第2铁芯贯通孔34b。多个第1铁芯贯通孔34a和多个第2铁芯贯通孔34b沿着周向交替地排列配置。第1铁芯贯通孔34a的数量和第2铁芯贯通孔34b的数量例如均为4个。
如图4所示,磁铁40呈在径向上扁平且沿轴向Z延伸的大致四棱柱状。如图5所示,磁铁40位于转子铁芯30的径向外侧。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磁铁40沿着周向相互隔开间隔而配置。更详细而言,多个磁铁40沿着周向在整周上等间隔地配置。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40彼此之间的周向的距离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而变大。
如图3所示,多个磁铁40分别配置于在周向上相邻的突起部33彼此之间。磁铁40的周向两侧的端部与突起部33接触,该突起部33与磁铁40的周向两侧分别相邻。更详细而言,磁铁40的周向两侧的端部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突起部33接触。这样,通过突起部33,能够在周向上对磁铁40进行定位。另外,磁铁40的周向两侧的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不与突起部33接触。
多个磁铁40中的各个磁铁40从径向内侧支承于多个磁铁支承面32中的各个磁铁支承面32。磁铁40的径向内侧面是与径向垂直的平坦的面,与磁铁支承面32接触。磁铁40的径向外侧面是沿着转子罩60的后述的筒状部61的径向内侧面在周向上弯曲的曲面。磁铁40的径向外侧面的曲率中心与中心轴线J一致。通过将磁铁40的径向外侧面制成这样的曲面,能够提高马达10的磁特性。磁铁40的径向外侧面与转子罩60的径向内侧面接触。由此,磁铁40以与转子铁芯30和转子罩60接触的状态在径向上被夹持。
如图5所示,磁铁40的轴向Z的尺寸例如与转子铁芯30的轴向Z的尺寸相同。磁铁40的上表面和转子铁芯30的上表面例如配置在与轴向Z垂直的同一平面上。磁铁40的下表面和转子铁芯30的下表面例如配置在与轴向Z垂直的同一平面上。
如图4和图5所示,转子罩60具有筒状部61、凸缘部62以及第1爪部63。筒状部61呈沿轴向Z延伸的筒状。更详细而言,筒状部6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筒状部61在轴向Z的两侧开口。如图5所示,筒状部61在磁铁40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铁芯30和磁铁40。筒状部61的上端部位于比磁铁40的上端部和转子铁芯30的上端部靠上侧的位置。
凸缘部62从筒状部61向径向内侧突出。更详细而言,凸缘部62从筒状部61的下端部向径向内侧突出。如图7和图8所示,凸缘部62呈沿周向延伸的圆环板状。如图5所示,凸缘部62位于转子铁芯30和多个磁铁40的下侧。转子铁芯主体31的下表面中的径向外缘部和多个磁铁40的下表面与凸缘部62的上表面接触。由此,转子铁芯30和多个磁铁40被凸缘部62从下侧支承。如图7所示,凸缘部62的径向内缘位于比铁芯贯通孔34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凸缘部62具有沿轴向Z贯穿凸缘部62的多个罩贯通孔62a。多个罩贯通孔62a沿着周向在整周上排列配置。在周向上相邻的多个罩贯通孔62a彼此的间隔例如彼此相同。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罩贯通孔62a呈在周向上较长的大致圆角的长方形状。
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罩贯通孔62a与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40彼此之间重叠。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罩贯通孔62a与突起部33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罩贯通孔62a的周向位置分别与各突起部33的周向位置相同。各罩贯通孔62a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铁芯贯通孔34彼此之间的径向外侧。
如图5和图8所示,第1爪部63呈从凸缘部62的径向内缘向径向内侧斜下方延伸的板状。即,第1爪部63从凸缘部62向相对于轴向Z倾斜的方向延伸。由此,第1爪部63从凸缘部62向下侧突出。即,第1爪部63是从凸缘部62向轴向Z突出的爪部。
如图7所示,第1爪部6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固定孔部31a的内缘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第1爪部63配置于在周向上相邻的铁芯贯通孔34彼此之间、即第1铁芯贯通孔34a与第2铁芯贯通孔34b的周向之间。第1爪部63的周向的尺寸随着从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而变小。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罩60具有两个第1爪部63。两个第1爪部63在径向上夹着中心轴线J而配置于彼此相反的一侧。
如图2和图5所示,树脂部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转子罩60的径向内侧。树脂部50将转子罩60、转子铁芯30以及磁铁40相互连结而进行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部50通过使树脂流入至插入有转子铁芯30、磁铁40以及转子罩60的模具的嵌件成型而成型为一个部件。树脂部50具有第1盖部51、第2盖部52、第1连结部53以及第2连结部54。
第1盖部51和第2盖部5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板状。如图5所示,第1盖部51位于转子铁芯30、磁铁40以及凸缘部62的下侧。第1盖部51与凸缘部62的下表面和转子铁芯30的下表面接触。第1盖部51位于比筒状部61靠下侧的位置。第1盖部51位于转子罩60的外部。
第1盖部51的径向内缘位于比固定孔部31a靠径向外侧且比第1铁芯贯通孔34a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第1盖部51的外径小于筒状部61的外径。第1盖部51的径向外缘位于比罩贯通孔62a靠径向外侧且比筒状部61的外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第1盖部51从下侧将第1铁芯贯通孔34a和罩贯通孔62a封闭。
在第1盖部51的内部埋入有第1爪部63。由此,作为爪部的第1爪部63钩挂于树脂部50。在本实施方式中,整个第1爪部63埋入至第1盖部51。
第2盖部52位于转子铁芯30和磁铁40的上侧。第2盖部52配置于筒状部61的上端部的径向内侧。第2盖部52与磁铁40的上表面和转子铁芯30的上表面接触。第2盖部52的上表面例如与筒状部61的上端部在轴向Z上位于相同的位置。
第2盖部52的径向内缘位于比固定孔部31a靠径向外侧且比第1铁芯贯通孔34a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第2盖部52的外径与筒状部61的内径大致相同。第2盖部52的径向外缘与筒状部61的内周面接触。第2盖部52从上侧将第1铁芯贯通孔34a封闭。
第2盖部52在径向外缘部具有台阶部52b。台阶部52b是第2盖部52的上表面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而向下侧凹陷的部分。如图2所示,台阶部52b设置于第2盖部52的径向外缘部的整周上。
如图6所示,第1盖部51和第2盖部52具有凹部51a、52a。如图2所示,第2盖部52具有4个凹部52a。凹部52a从第2盖部52的径向内缘向径向外侧凹陷。4个凹部52a沿着周向在整周上等间隔地配置。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凹部52a与第2铁芯贯通孔34b重叠。即,第2铁芯贯通孔34b的上侧的开口部34f经由凹部52a而在转子13的上侧露出。
虽然省略了图示,第1盖部51与第2盖部52同样地具有4个凹部51a。如图6所示,凹部51a从第1盖部51的径向内缘向径向外侧凹陷。第2铁芯贯通孔34b的下侧的开口部34e经由凹部51a而在转子13的下侧露出。
如图5所示,第1连结部53通过铁芯贯通孔34而沿轴向Z延伸,将第1盖部51和第2盖部52连接。由此,能够抑制树脂部50从转子铁芯30脱落,能够将树脂部50和转子铁芯30连结。第1连结部53通过铁芯贯通孔34中的第1铁芯贯通孔34a。第1连结部53呈沿轴向Z延伸的圆柱状。第1连结部53的外周面与第1铁芯贯通孔34a的内周面接触。第1连结部53填充到第1铁芯贯通孔34a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部50具有多个第1连结部53。多个第1连结部53分别通过多个第1铁芯贯通孔34a。由此,能够将树脂部50和转子铁芯30更牢固地连结。
第2连结部54通过罩贯通孔62a而沿轴向Z延伸,将第1盖部51和第2盖部52连接。由此,能够抑制树脂部50从转子罩60脱落,能够将树脂部50和转子罩60连结。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通过第1铁芯贯通孔34a的第1连结部53和通过罩贯通孔62a的第2连结部54将第1盖部51和第2盖部52连接,从而借助树脂部50将转子铁芯30和转子罩60连结。因此,能够抑制转子铁芯30在轴向Z上从转子罩60脱出以及转子罩60相对于转子铁芯30进行相对旋转。另外,与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不同,即使在各部发生热膨胀的情况下等,也能够抑制转子铁芯30与转子罩60的固定脱离。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转子罩60相对于转子铁芯30进行相对旋转。
另外,能够将第1盖部51和第2盖部52制成磁铁40的轴向Z的防脱件。由此,能够抑制磁铁40在轴向Z上从转子罩60的内部脱出。此外,转子罩60具有位于转子铁芯30的下侧的凸缘部62,因此能够利用凸缘部62从下侧支承转子铁芯30和磁铁40。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铁芯30和磁铁40向转子罩60的下侧脱出。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上述的嵌件成型制作树脂部50。因此,无论磁铁40的尺寸误差如何,均容易制作与磁铁40接触的树脂部50。由此,能够抑制在树脂部50与磁铁40之间产生间隙,能够将磁铁40稳定地保持在转子罩60内。
通过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得到了能够将磁铁40稳定地保持在转子罩60内并且能够抑制转子罩60相对于转子铁芯30进行相对旋转的转子13。通过能够抑制转子13中的各部分彼此的相对移动,从而能够降低从马达10产生的振动。因此,能够降低从马达10产生的噪音,能够高效地驱动马达10。
另外,树脂部50具有磁铁40的保持和转子罩60的止转这两方面的功能,因此容易降低转子13的组装工时。具体而言,通过上述的嵌件成型制作树脂部50,由此能够实现磁铁40的稳定的保持以及转子罩60的适当的止转这两方面。因此,例如与将罩的轴向两端部弯折而制成磁铁的防脱件、利用粘接剂将罩粘接于磁铁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进行转子13的组装。另外,无需为了对磁铁40进行保持而使用粘接剂,无需使粘接剂硬化的工序和设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罩60具有第1爪部63作为钩挂于树脂部50的爪部。因此,通过第1爪部63钩挂于树脂部50,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罩60相对于树脂部50的相对旋转。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罩60相对于转子铁芯30进行相对旋转。第1爪部63埋入至第1盖部51,因此相对于树脂部50牢固地固定。因此,能够使转子罩60与树脂部50的连结更牢固,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罩60相对于转子铁芯30进行相对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爪部63从凸缘部62向相对于轴向Z倾斜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使第1爪部63的轴向Z的尺寸比较小,并且使第1爪部63延伸的方向的尺寸较大。由此,能够使第1爪部63埋入至第1盖部51的长度较长,从而能够将第1爪部63相对于树脂部50更牢固地固定。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罩60相对于转子铁芯30进行相对旋转。
第2连结部54通过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40彼此之间。因此,能够经由第2连结部54将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40彼此连结。由此,能够抑制磁铁40在周向上偏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罩贯通孔62a与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40彼此之间重叠。因此,在通过上述的嵌件成型制作树脂部50时,能够容易地使树脂流入至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40彼此之间以及罩贯通孔62a中。由此,能够向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40彼此之间适当地填充树脂而制作第2连结部54。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磁铁40在周向上偏移。另外,在制作树脂部50之前,容易借助罩贯通孔62a而确认磁铁40的周向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部50具有多个第2连结部54。多个第2连结部54分别通过多个罩贯通孔62a。由此,能够将树脂部50和转子罩60更牢固地连结。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罩60相对于转子铁芯30进行相对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罩贯通孔62a沿着周向在整周上排列配置,因此通过多个罩贯通孔62a的第2连结部54也沿着周向在整周上排列配置。由此,能够在整个周向上稳定地将转子罩60和树脂部50连结。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罩60相对于转子铁芯30进行相对旋转。在周向上相邻的第2连结部54彼此的间隔例如彼此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
如图9所示,在本变形例的转子113中,转子罩160的罩贯通孔162a沿周向延伸。罩贯通孔162a的周向的尺寸为磁铁40的周向的尺寸以上。因此,即使在转子罩160的周向的定位精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也容易使罩贯通孔162a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与磁铁40彼此之间重叠。由此,在通过上述的嵌件成型制作树脂部50时,能够容易使树脂流入至磁铁40彼此之间。
在本变形例中,罩贯通孔162a的周向的尺寸例如为磁铁40的周向的尺寸的2倍左右。在本变形例中,凸缘部162具有4个罩贯通孔162a。在图9中,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每一个罩贯通孔162a与两个突起部33以及三个磁铁40重叠。在本变形例中,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第1爪部163例如与第2铁芯贯通孔34b重叠。
【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
如图10所示,在本变形例的转子213中,转子罩260的罩贯通孔262a沿周向延伸。罩贯通孔262a的周向的尺寸大于图9所示的罩贯通孔162a的周向的尺寸。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罩贯通孔262a彼此之间的凸缘部262的部分262b的周向的尺寸L2小于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40彼此之间的周向的距离L1。因此,例如即使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部分262b与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40彼此之间重叠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磁铁40彼此之间的一部分与罩贯通孔262a重叠。由此,在通过上述的嵌件成型制作树脂部50时,能够使树脂更容易流入至磁铁40彼此之间。
距离L1和尺寸L2根据径向位置而不同。尺寸L2只要在相同的径向位置上小于距离L1即可。即,例如如果在相互不同的径向位置,则尺寸L2可以为距离L1以上。优选部分262b的周向的尺寸L2例如为凸缘部262的轴向Z的厚度的2倍以上。由此,容易通过冲压加工进行冲裁而制作在周向上相邻的罩贯通孔262a。
<第2实施方式>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13中,转子罩360具有延伸部363和第2爪部364。如图11和图13所示,延伸部363从凸缘部62的径向内缘向径向内侧延伸。延伸部363除了延伸的朝向不同这一点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爪部63相同。延伸部363与转子铁芯主体31的下表面接触,从下侧支承转子铁芯30。
如图12所示,第2爪部364具有:板状的第1部分364a,其从凸缘部62的径向内缘向径向内侧突出;以及板状的第2部分364b,其从第1部分364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上侧延伸。由此,第2爪部364从凸缘部62向上侧突出。即,第2爪部364是从凸缘部62向轴向Z突出的爪部。第1部分364a从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而向上侧弯曲。
如图11和图13所示,第2爪部36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铁芯贯通孔34内。由此,作为爪部的第2爪部364钩挂于转子铁芯30。因此,能够将转子罩360直接与转子铁芯30连结,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罩360相对于转子铁芯30进行相对旋转。另外,能够将转子罩360相对于转子铁芯30在周向上定位。由此,容易使罩贯通孔62a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与磁铁40彼此的周向之间重叠。
第2爪部36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2铁芯贯通孔34b内。因此,在利用上述的嵌件成型制作树脂部50时,能够抑制第2爪部364被树脂从第2铁芯贯通孔34b内挤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爪部364中的第2部分364b位于铁芯贯通孔34内。第2部分364b的周向端部与铁芯贯通孔34的内侧面接触、或者隔着间隙而在周向上对置。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第1连结部的数量和第2连结部的数量只要至少为一个以上,则没有特别限定。另外,第2连结部只要通过罩贯通孔,则也可以不通过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彼此之间。磁铁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
也可以在第2铁芯贯通孔的内部配置树脂部的一部分。第2铁芯贯通孔的轴向两侧的开口部中的任意一方也可以被树脂部封闭。铁芯贯通孔也可以不包含第2铁芯贯通孔而全部是第1铁芯贯通孔。铁芯贯通孔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转子罩构成为具有第1爪部和第2爪部中的任意一方作为爪部,但不限于此。转子罩也可以具有第1爪部和第2爪部这两者作为爪部。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爪部6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2爪部36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在该情况下,多个第2爪部364中的各个第2爪部364位于多个铁芯贯通孔34内的各个铁芯贯通孔34。转子罩也可以不具有爪部。
在沿着轴向Z观察时,罩贯通孔也可以不与在周向上相邻的磁铁彼此之间重叠。凸缘部也可以不为环状。转子罩例如也可以具有沿着周向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凸缘部。轴不限于实心,也可以是中空的部件。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磁铁40的数量为8个(即,极数为8)。但是,转子的磁极的数量也可以适当变更。磁铁40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转子铁芯主体31不限于正八棱柱状,也可以根据磁铁40的形状和个数而呈多边形柱或圆柱形状等形状,没有特别限定。轴承保持架14也可以与覆盖壳体11的开口的盖部件是一体的。即,轴承保持架14和覆盖壳体11的开口的盖部件也可以是一个部件的一部分。
具有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转子的马达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具有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转子的马达例如搭载于电动泵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等。上述的各结构可以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标号说明
10:马达;12:定子;13、113、213、313:转子;20:轴;30:转子铁芯;34:铁芯贯通孔;34a:第1铁芯贯通孔;34b:第2铁芯贯通孔;34e、34f:开口部;40:磁铁;50:树脂部;51:第1盖部;52:第2盖部;53:第1连结部;54:第2连结部;60、160、260、360:转子罩;61:筒状部;62、162、262:凸缘部;62a、162a、262a:罩贯通孔;63、163:第1爪部;364:第2爪部;J:中心轴线;Z:轴向。

Claims (12)

1.一种转子,其具有:
轴,其沿着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进行配置;
转子铁芯,其固定于所述轴;
磁铁,其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外侧;
转子罩,其具有在所述磁铁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磁铁的筒状部;以及
树脂部,其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转子罩的径向内侧,
所述转子铁芯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转子铁芯的铁芯贯通孔,
所述转子罩具有从所述筒状部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
所述凸缘部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凸缘部的罩贯通孔,并且该凸缘部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一侧,
所述树脂部具有:
第1盖部,其位于所述转子铁芯、所述磁铁以及所述凸缘部的轴向一侧;
第2盖部,其位于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磁铁的轴向另一侧;
第1连结部,其通过所述铁芯贯通孔而沿轴向延伸,将所述第1盖部和所述第2盖部连接;以及
第2连结部,其通过所述罩贯通孔而沿轴向延伸,将所述第1盖部和所述第2盖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
该转子具有沿着周向相互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所述磁铁,
所述第2连结部通过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磁铁彼此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其中,
在沿着轴向观察时,所述罩贯通孔与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磁铁彼此之间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凸缘部具有多个所述罩贯通孔,
所述树脂部具有多个所述第2连结部,
多个所述第2连结部分别通过多个所述罩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凸缘部呈沿周向延伸的圆环状,
多个所述罩贯通孔沿着周向在整周上排列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罩贯通孔沿周向延伸,
所述罩贯通孔的周向的尺寸为所述磁铁的周向的尺寸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子,其中,
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罩贯通孔彼此之间的所述凸缘部的部分的周向的尺寸小于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磁铁彼此之间的周向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转子铁芯具有沿着周向在整周上排列配置的多个所述铁芯贯通孔,
多个所述铁芯贯通孔中的一部分的所述铁芯贯通孔是供所述第1连结部通过的第1铁芯贯通孔,
多个所述铁芯贯通孔中的另一部分的所述铁芯贯通孔是在沿着轴向观察时位于与所述第1连结部不同的位置的第2铁芯贯通孔,
所述第2铁芯贯通孔的轴向两侧的开口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转子的外部露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转子罩具有从所述凸缘部向轴向突出的爪部,
所述爪部钩挂于所述转子铁芯或所述树脂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转子罩具有从所述凸缘部向轴向一侧突出的第1爪部作为所述爪部,
所述第1爪部埋入于所述第1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转子罩具有从所述凸缘部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第2爪部作为所述爪部,
所述第2爪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铁芯贯通孔内。
12.一种马达,其具有:
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以及
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
CN201880038170.5A 2017-06-29 2018-06-01 转子和马达 Pending CN1107415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7508 2017-06-29
JP2017127508 2017-06-29
PCT/JP2018/021169 WO2019003800A1 (ja) 2017-06-29 2018-06-01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1536A true CN110741536A (zh) 2020-01-31

Family

ID=64740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8170.5A Pending CN110741536A (zh) 2017-06-29 2018-06-01 转子和马达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53294A1 (zh)
JP (1) JPWO2019003800A1 (zh)
CN (1) CN110741536A (zh)
DE (1) DE112018003331T5 (zh)
WO (1) WO20190038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48267A (ja) * 2018-09-14 2020-03-26 株式会社ミツバ 電動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3489193B (zh) * 2021-08-03 2022-07-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电机、空调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77450A (en) * 1987-09-18 1989-03-23 Hitachi Ltd Permanent magnet rotor
JPH01270756A (ja) * 1988-04-20 1989-10-30 Aichi Emerson Electric Co Ltd 永久磁石型回転子
JPH0799743A (ja) * 1993-09-27 1995-04-11 Hitachi Metals Ltd 永久磁石型ロータ
JP2010206939A (ja) * 2009-03-03 2010-09-16 Nsk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用ロータ、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並びにブラシレスモータ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2110069A (ja) * 2010-11-15 2012-06-07 Toyota Motor Corp ロータコア、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JP2013169103A (ja) * 2012-02-16 2013-08-29 Fanuc Ltd 磁石を鉄心の外周面に確実に取付けるための構造を有する電動機の回転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67190A (ja) * 2014-04-14 2016-04-28 アスモ株式会社 液体ポンプ用ロータ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77450A (en) * 1987-09-18 1989-03-23 Hitachi Ltd Permanent magnet rotor
JPH01270756A (ja) * 1988-04-20 1989-10-30 Aichi Emerson Electric Co Ltd 永久磁石型回転子
JPH0799743A (ja) * 1993-09-27 1995-04-11 Hitachi Metals Ltd 永久磁石型ロータ
JP2010206939A (ja) * 2009-03-03 2010-09-16 Nsk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用ロータ、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並びにブラシレスモータ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2110069A (ja) * 2010-11-15 2012-06-07 Toyota Motor Corp ロータコア、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
JP2013169103A (ja) * 2012-02-16 2013-08-29 Fanuc Ltd 磁石を鉄心の外周面に確実に取付けるための構造を有する電動機の回転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67190A (ja) * 2014-04-14 2016-04-28 アスモ株式会社 液体ポンプ用ロータ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003800A1 (ja) 2020-04-30
US20200153294A1 (en) 2020-05-14
DE112018003331T5 (de) 2020-03-12
WO2019003800A1 (ja) 2019-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52258B1 (ko) 모터
JP6492892B2 (ja) モータ
US20130257184A1 (en) Rotor unit,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tor unit
JP5741826B2 (ja) モータ
WO2018180924A1 (ja)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CN110741536A (zh) 转子和马达
CN107836074B (zh) 用于电动机的磁式的探测器磁轮
JP6813026B2 (ja) ロータの製造方法、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JP2023515761A (ja) モータ
JP6745674B2 (ja) ロ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JP2018033307A (ja) モータ
WO2019003801A1 (ja)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CN110168879B (zh) 传感器磁铁组件和马达
JPWO2019021656A1 (ja) 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CN212063658U (zh) 转子和马达
KR20180053866A (ko) 로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CN113472106A (zh) 转子和马达
CN112534681B (zh) 转子以及马达
JP2020102955A (ja)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7131123B2 (ja)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JP2019180136A (ja) モータ
US11289963B2 (en) Rotor,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JP2018129933A (ja)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3472108A (zh) 转子和马达
JP2022144817A (ja) 埋め込み磁石同期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11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