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8928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8928B
CN110738928B CN201910644200.3A CN201910644200A CN110738928B CN 110738928 B CN110738928 B CN 110738928B CN 201910644200 A CN201910644200 A CN 201910644200A CN 110738928 B CN110738928 B CN 1107389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bending
line
resistor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42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38928A (zh
Inventor
李雅蘫
全明河
金烘权
安城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38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8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38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8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6Electronic inspection or testing of displays and display drivers, e.g. of LED or LC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30Structural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12Test circuits or failure detection circuits included in a display system, as permanent par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基体层,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弯曲区域,弯曲区域包括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一弯曲区域和与第二区域相邻的第二弯曲区域;像素,设置在第一区域上;垫,设置在第二区域上;信号线,电连接到像素并设置在第一区域、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上;第一传感器线,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上;第一传感器连接线,电连接到第一传感器线,延伸穿过第一弯曲区域、第二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传感器线,设置在第二弯曲区域上并且位于第一传感器线与第二区域之间;第二传感器连接线,电连接到第二传感器线,延伸穿过第二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7月18日提交的第10-2018-008323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出于所有目的而通过引用包含于此,如同在此充分阐述的一样。
技术领域
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具有裂纹检测器的可弯曲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包括柔性的基体层和设置在基体层上的信号线和导电图案。基体层可以部分弯曲。在基体层具有弯曲部分的情况下,信号线和导电图案也可以弯曲,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应力会施加在信号线和导电图案上而引起信号线和导电图案的裂纹。此外,裂纹会导致显示装置的功能故障。可以通过对显示装置的检验过程来检测显示装置的功能故障。然而,在信号线或导电图案中形成精细裂纹的情况下,精细裂纹会随着时间逐渐传播,并且在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的检验过程期间显示装置的功能故障可能不被检测到。换言之,在检验过程期间未检测到的裂纹会逐渐传播,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使用显示装置时,会发生显示装置的功能故障。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理解发明构思的背景技术,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构造的显示装置可以感测显示面板的弯曲故障。
根据发明的原理和示例性实施方式,基体层的弯曲区域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弯曲区域,并且电阻器线可以分别设置在每个划分的弯曲区域上,以检测每个弯曲区域的电阻变化,从而确定是否存在不可以通过检验检测到的弯曲故障。因此,可以改善功能故障和产品可靠性。
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通过描述而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发明的实践来获知。
根据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体层,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弯曲区域,弯曲区域包括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一弯曲区域和与第二区域相邻的第二弯曲区域;像素,设置在第一区域上;垫,设置在第二区域上;信号线,电连接到像素并且设置在第一区域、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上;第一传感器线,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上;第一传感器连接线;电连接到第一传感器线,延伸穿过第一弯曲区域、第二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传感器线,设置在第二弯曲区域上并且位于第一传感器线与第二区域之间;以及第二传感器连接线,电连接到第二传感器线,延伸穿过第二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
弯曲区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与第二弯曲区域之间的中心弯曲区域。
第一传感器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第一弯曲区域朝向中心弯曲区域延伸,第二传感器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第二弯曲区域朝向中心弯曲区域延伸。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传感器线,设置在中心弯曲区域上;以及第三传感器连接线,电连接到第三传感器线并且延伸穿过中心弯曲区域、第二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
弯曲区域还可以包括:第一子中心弯曲区域,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与中心弯曲区域之间;第二子中心弯曲区域,设置在中心弯曲区域与第二弯曲区域之间,其中,第一传感器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第一弯曲区域朝向第一子中心弯曲区域延伸,其中,第二传感器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第二弯曲区域朝向第二子中心弯曲区域延伸,其中,第三传感器线的第一部分可以从中心弯曲区域朝向第一子中心弯曲区域延伸,并且其中,第三传感器线的第二部分可以从中心弯曲区域朝向第二子中心弯曲区域延伸。
第二传感器连接线可以在第二弯曲区域中设置在第一传感器连接线之间。
第一区域、第一弯曲区域、第二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顺序地布置在第一方向上。
第一传感器线和第二传感器线中的每条可以包括:第一弯曲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连接线,从第一弯曲线的端部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弯曲线,从连接线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第一传感器线和第二传感器线中的每条可以包括:第一弯曲线,在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三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弯曲线,从第一弯曲线的端部在与第三方向相交的第四方向上延伸。
第一传感器线可以包括多条第一电阻器线,第二传感器线可以包括多条第二电阻器线,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电阻器线可以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信号线置于所述多条第一电阻器线之间,所述多条第二电阻器线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信号线置于所述多条第二电阻器线之间。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平均传感器线,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和第二弯曲区域上;平均传感器连接线,电连接到平均传感器线并且延伸穿过第一弯曲区域、第二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保护膜,设置在基体层的第一区域的后表面上和第二区域的后表面上。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补偿层,设置在基体层的弯曲区域上,以覆盖设置在弯曲区域上的信号线、第一传感器线、第二传感器线、第一传感器连接线和第二传感器连接线。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数据驱动器,电连接到第一传感器线和第二传感器线中的每条,数据驱动器被配置为感测响应于在弯曲区域中检测到的弯曲而产生的第一传感器线和第二传感器线中的每条的电阻变化。
第一传感器线可以不与第二弯曲区域叠置,第二传感器线可以不与第一弯曲区域叠置。
根据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体层,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弯曲区域,弯曲区域包括与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一弯曲区域和与第二区域相邻的第二弯曲区域;像素,设置在第一区域上;垫,设置在第二区域上;信号线,电连接到像素并且设置在第一区域、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上;第一电阻器线,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上,第一电阻器线具有根据第一弯曲区域的弯曲量而变化的可变电阻;第二电阻器线,设置在第二弯曲区域上,第二电阻器线具有根据第二弯曲区域的弯曲量而变化的可变电阻;平均电阻器线,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和第二弯曲区域上,平均电阻器线具有取决于弯曲区域的弯曲量的可变电阻;以及数据驱动器,用于检测和存储响应于弯曲区域中的弯曲而产生的第一电阻器线、第二电阻器线和平均电阻器线中的每条的电阻变化。
弯曲区域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弯曲区域与第二弯曲区域之间的中心弯曲区域,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中心弯曲区域上的第三电阻器线,第三电阻器线具有取决于中心弯曲区域的弯曲量的可变电阻。
根据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体层,包括显示区域、垫区域以及显示区域与垫区域之间的弯曲区域,弯曲区域包括与显示区域相邻的第一弯曲区域和与垫区域相邻的第二弯曲区域;第一导电层,设置在基体层上;第一绝缘层,设置在第一导电层上;第二导电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一电阻器线和第二电阻器线,第一电阻器线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上并被配置为具有响应于第一弯曲区域的弯曲状态而变化的电阻,第二电阻器线设置在第二弯曲区域上并被配置为具有响应于第二弯曲区域的弯曲状态而变化的电阻;以及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二导电层上。
在平面图中,第一电阻器线可以不与第二弯曲区域叠置,并且第二电阻器线可以不与第一弯曲区域叠置。
第二导电层还可以包括连接到第一电阻器线的两个相对端部的第一电阻器连接线,以及连接到第二电阻器线的两个相对端部的第二电阻器连接线,其中,第一电阻器连接线和第二电阻器连接线中的每条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其中,第一电阻器线可以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将第一电阻器连接线彼此连接,并且其中,第二电阻器线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将第二电阻器连接线彼此连接。
将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意图提供对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发明构思,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并且附图并入该说明书中并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透视图。
图3C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图3A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代表性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6A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代表性像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B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图4的区域‘AA’的放大平面图。
图8是示出图4的区域‘BB’的放大平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12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13是示出图3A中示出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图13的区域‘AA'’的放大平面图。
图15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16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17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18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19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第一状态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处于第二状态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彻底的理解。如这里使用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是可互换的词,并且指采用这里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发明构思的装置或方法的非限制性示例。然而,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具有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来实践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避免使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不必要地模糊。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会是不同的,但不必是排它性的。例如,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定的形状、构造和特性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施。
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现发明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变化的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例的特征、组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和/或方面等(在下文中,单独地或统称为“元件”)可以另外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的目的,可以夸大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地执行特定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当诸如层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然而,当元件或层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存在或不存在中间元件的物理连接、电连接和/或流体连接。另外,第一方向DR1、第二方向DR2和第三方向DR3不限于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诸如x轴、y轴和z轴),而是可以以更广泛的含义来解释。例如,第一方向DR1、第二方向DR2和第三方向DR3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表示互不垂直的不同方向。出于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者/种)”和“从由X、Y和Z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者/种)”可以被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者/种)或更多个(者/种)的任意组合,诸如以XYZ、XYY、YZ和ZZ为例。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
尽管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类型的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该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
出于描述的目的,这里可以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另外的元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以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是意图限制。如这里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者)”和“该(所述)”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术语“包括”及其变型和/或“包含”及其变型用在本说明书中时,说明存在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注意的是,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大约”和其它类似术语用作近似术语而不被用作程度术语,并且如此被用来解释将由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承认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值的固有偏差。
这里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性图示的剖视图和/或分解图来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如此,将预料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导致的图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该必须解释为局限于区域的特定示出的形状,而是将包括由例如制造引起的形状上的偏差。以这种方式,在附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可以是示意性的,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反映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如此不必意图成为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是其一部分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这里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进行解释。
图1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DD的透视图。
参照图1,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可以限定在显示装置DD中。
显示区域DA可以用于显示图像IM,并且可以与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大体上平行。与显示区域DA正交的方向(例如,显示装置DD的厚度方向)将被称为第三方向DR3。可以基于第三方向DR3来区分每个构件的前表面(或顶表面)和后表面(或底表面)。然而,由第一方向DR1、第二方向DR2和第三方向DR3表示的方向可以是相对概念,并且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它们可以被改变以表示其它方向。在下文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可以分别是由第一方向DR1、第二方向DR2和第三方向DR3表示的方向,并且将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显示装置DD可以用于大型电子装置(例如,电视机、监视器和户外广告牌)或者小型或中型电子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汽车导航系统、游戏机、便携式电子装置和照相机)。然而,应该理解的是,这些仅是发明的示例,并且可以使用其它电子装置来实现发明,只要它们不脱离发明即可。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与显示区域DA相邻定位,并且可以不用于显示图像IM。显示装置DD的边框区域可以通过非显示区域NDA来限定。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设置为包围显示区域DA。然而,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的形状可以以相互影响的方式进行各种改变。
图2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的剖视图。
参照图2,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和感测单元SU。
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基体层BL、电路层ML、发光器件层EL和薄封装层TFE。为了简单起见,下面的描述将参照其中显示面板DP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示例,但是发明不限于此。
基体层BL可以是硅基底、塑料基底、玻璃基底、绝缘膜或包括多个绝缘层的堆叠件。
电路层ML可以设置在基体层BL上。电路层ML可以包括多个绝缘层、多个导电层和至少一个半导体层。
发光器件层EL可以设置在电路层ML上。发光器件层EL可以包括显示器件(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然而,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根据显示面板DP的种类,发光器件层EL可以包括无机发光二极管或有机-无机混合发光二极管。
薄封装层TFE可以被构造为密封发光器件层EL。薄封装层TFE可以包括多个无机层以及置于多个无机层之间的至少一个有机层。无机层可以保护发光器件层EL免受湿气或氧的影响,有机层可以保护发光器件层EL免受外来物质(例如,灰尘颗粒)的影响。无机层可以由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硅、氧化钛和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或者包括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硅、氧化钛和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有机层可以包括聚合物层(例如,丙烯酸类有机层),但是发明不限于此。
另外,薄封装层TFE还可以包括缓冲层。缓冲层可以是最靠近感测单元SU的层。缓冲层可以是无机层或有机层。
感测单元SU可以包括被构造为检测触摸事件的电路。在感测单元SU中,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例如,电阻层方法、光感测方法、电容感测方法和超声波感测方法)来检测触摸事件,但是发明不限于此。在使用电容感测方法的感测单元SU中,利用当物体触摸显示装置DD的屏幕时引起的电容变化来确定是否发生触摸事件。电容感测方法可以被分为互电容方法和自电容方法。
感测单元SU可以直接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在说明书中,表述“直接设置”用于表示两个层一个形成在另一个的顶部上地连续地形成,而不形成另外的粘合层。然而,发明不限于此,显示面板DP和感测单元SU可以通过粘合构件彼此结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感测单元SU。
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DP的透视图。
参照图3A和图3B,显示面板DP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弯曲。根据其弯曲状态,显示面板DP的基体层BL可以被分为多个区域。例如,显示面板DP的基体层BL可以包括第一区域AR1、第二区域AR2和弯曲区域BA。弯曲区域BA可以限定在第一区域AR1与第二区域AR2之间。第一区域AR1、弯曲区域BA和第二区域AR2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
第一区域AR1可以与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大体上平行。第一区域AR1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P-DA和外围区域DP-NDA。显示图像的显示元件(例如,像素)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P-DA中。因此,像素发射区域PXA可以限定在显示区域DP-DA中。
外围区域DP-NDA可以与显示区域DP-DA相邻。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外围区域DP-NDA可以沿显示区域DP-DA的边缘设置,以包围显示区域DP-DA。同时,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外围区域DP-NDA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区域DP-DA与弯曲区域BA之间的部分,并且当在第二方向DR2上测量时,该部分的宽度小于显示区域DP-DA的宽度。因此,可以减小显示面板DP的弯曲区。然而,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
弯曲区域BA可以限定在这样的区域处,该区域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小于第一区域AR1在第二方向DR2上的宽度。弯曲区域BA可以围绕与第二方向DR2大体上平行的弯曲轴BX弯曲。当显示面板DP处于弯曲状态时,弯曲区域BA可以具有特定的曲率。
当显示面板DP处于弯曲状态时,第二区域AR2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面对第一区域AR1的一部分。
图3C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详细地,图3C是处于弯曲状态的弯曲区域BA的剖视图。
参照图3C,保护膜PFa和PFb可以附着到基体层BL的后表面。保护膜PFa和PFb可以包括第一保护膜PFa和第二保护膜PFb,第一保护膜PFa附着到基体层BL的第一区域AR1的后表面,第二保护膜PFb附着到第二区域AR2的后表面。
第一保护膜PFa和第二保护膜PFb中的每个可以具有1GPa至10GPa范围的模量。例如,第一保护膜PFa和第二保护膜PFb中的每个的模量可以为约8GPa。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保护膜PFa和第二保护膜PFb可以不附着到基体层BL的弯曲区域BA的后表面。因此,弯曲区域BA可以容易地弯曲。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垫层(cusion layer)可以附着到第一保护膜PFa的后表面。垫层可以被构造为吸收从外部施加的冲击。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金属保护层可以设置在第一保护膜PFa的后表面上。金属保护层可以具有刚性。由于金属保护层的存在,可以能够防止或减少基体层BL中出现波纹。
互连层MLa可以设置在基体层BL的顶表面上。互连层MLa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AR1、弯曲区域BA和第二区域AR2中的全部上。互连层MLa可以是可用作电路层ML(例如,见图2)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金属层。
保护膜PFa和PFb可以不附着到基体层BL的弯曲区域BA的后表面。因此,可以改变弯曲应力为零处的中性面(neutral plane)的位置。在中性面形成在互连层MLa下方的情况下,张应力可以施加在互连层MLa上。如果张应力施加在互连层MLa上,则会增加在互连层MLa中出现裂纹的可能性。
为了调整中性面的位置,可以在互连层MLa上设置补偿层NSC。补偿层NSC可以由树脂形成或包括树脂。可以通过调整补偿层NSC的厚度和模量来控制中性面的位置。由于设置了补偿层NSC,因此中性面可以形成在互连层MLa中或形成在互连层MLa上方。因此,压缩应力可以施加在互连层MLa上,或者弯曲应力可以不施加在互连层MLa上。因此,可以减少在互连层MLa中出现裂纹的可能性。
印刷电路板PCB可以电连接到基体层BL的第二区域AR2。数据驱动器IC可以放置在印刷电路板PCB的表面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IC可以放置在基体层BL的第二区域AR2中。换言之,数据驱动器IC可以直接安装在显示面板DP上。可以以驱动芯片的形式设置数据驱动器IC。
图4是图3A的显示面板DP的平面图。
参照图4,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多个像素PX、多条信号线SGL和驱动电路GDC。
像素PX可以设置在基体层BL的第一区域AR1上。像素PX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AR1的显示区域DP-DA上。每个像素PX可以被构造为显示具有特定颜色的光。像素PX可以包括例如红色像素、绿色像素和蓝色像素。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PX还可以包括白色像素。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PX还可以包括青色像素、品红色像素和黄色像素中的至少一种。
驱动电路GDC可以设置在外围区域DP-NDA上。驱动电路GDC可以包括扫描驱动电路和发射控制驱动电路。扫描驱动电路可以被配置为生成多个扫描信号,然后将生成的扫描信号顺序地输出到下面将描述的多条扫描线SL。发射控制驱动电路可以被配置为生成发射控制信号,然后将生成的发射控制信号输出到发射控制线ECL。
驱动电路GDC可以包括通过与像素PX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艺(例如,通过低温多晶硅(LTPS)工艺或低温多晶氧化物(LTPO)工艺)相同的工艺形成的多个薄膜晶体管。
数据驱动器IC(例如,见图3C)可以被配置为将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线DL。数据信号可以是模拟电压,该模拟电压的电平基于图像数据的灰度级来确定。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IC(例如,见图3C)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PCB(例如,见图3C)上。印刷电路板PCB可以电连接到设置在数据线DL的端部处的垫(pad,又称为“焊盘”或“焊垫”)DP-PD和DT-PD。然而,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IC可以直接安装在显示面板DP上。
信号线SGL可以包括扫描线SL、发射控制线ECL、数据线DL、电力线PL和控制信号线CSL。信号线SGL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AR1、弯曲区域BA和第二区域AR2上。
扫描线SL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发射控制线ECL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换言之,发射控制线ECL中的每条可以与扫描线SL中的对应的一条扫描线SL大体上平行地设置。
数据线DL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可以布置在第二方向DR2上。数据线DL可以用于将数据信号提供到像素PX中的对应的像素PX。
电力线PL可以用于将第一电力提供到像素PX中的对应的像素PX。
像素PX中的每个可以结合到扫描线SL中的对应的一条扫描线SL、发射控制线ECL中的对应的一条发射控制线ECL、数据线DL中的对应的一条数据线DL以及电力线PL。
第一电阻器单元DU1和第二电阻器单元DU2可以设置在弯曲区域BA上。第一电阻器单元DU1和第二电阻器单元DU2中的每个的电阻可以根据弯曲区域BA的弯曲而变化。第一电阻器单元DU1和第二电阻器单元DU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信号线SGL可以设置在第一电阻器单元DU1与第二电阻器单元DU2之间。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第一电阻器单元DU1。
垫DP-PD和DT-PD可以设置在第二区域AR2上。第二区域AR2也可以称为垫区域。垫DP-PD和DT-PD可以包括电连接到信号线SGL的第一垫DP-PD以及电连接到第一电阻器单元DU1和第二电阻器单元DU2的第二垫DT-PD。印刷电路板PCB(例如,见图3C)可以附着到第一垫DP-PD和第二垫DT-PD。因此,数据驱动器IC(例如,见图3C)可以电连接到信号线SGL、第一电阻器单元DU1和第二电阻器单元DU2。
数据驱动器IC可以被构造为检测并存储第一电阻器单元DU1和第二电阻器单元DU2中的每个的电阻变化。
图5是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代表性像素PX的等效电路图。图5示出了连接到第i扫描线SLi、第(i-1)扫描线SLi-1、第(i+1)扫描线SLi+1和第i发射控制线ECLi的像素PX。
像素PX可以包括有机发光器件OLED和像素电路CC。像素电路CC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T1、T2、T3、T4、T5、T6和T7以及电容器CP。像素电路CC可以被构造为响应于数据信号来控制流过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电流量。
有机发光器件OLED可以被构造为发射光,并且这里,光的亮度可以由将从像素电路CC供应的电流量来确定。为此,可以将第一电力ELVDD设定为高于第二电力ELVSS的电平。
晶体管T1、T2、T3、T4、T5、T6和T7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输入或源电极、输出或漏电极以及控制或栅电极。在说明书中,为了便于描述,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中的一个可以被称为“第一电极”,另一个可以被称为“第二电极”。
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可以通过第五晶体管T5结合到第一电力ELVDD,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可以通过第六晶体管T6结合到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阳电极。在说明书中,第一晶体管T1可以被称为“驱动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T1可以响应于施加到栅电极的电压来控制流过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电流量。
第二晶体管T2可以结合在数据线DL与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之间。第二晶体管T2的栅电极可以结合到第i扫描线SLi。如果将第i扫描信号提供到第i扫描线SLi,则第二晶体管T2可以导通以允许数据线DL电结合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
第三晶体管T3可以结合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与栅电极之间。第三晶体管T3的栅电极可以结合到第i扫描线SLi。如果将第i扫描信号提供到第i扫描线SLi,则第三晶体管T3可以导通以允许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和栅电极彼此电结合。因此,如果第三晶体管T3导通,则第一晶体管T1可以表现得如同二极管。
第四晶体管T4可以结合在节点ND与初始化电力发生器之间。第四晶体管T4的栅电极可以结合到第(i-1)扫描线SLi-1。如果将第(i-1)扫描信号提供到第(i-1)扫描线SLi-1,则第四晶体管T4可以导通以将初始化电压Vint提供到节点ND。
第五晶体管T5可以结合在电力线PL与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之间。第五晶体管T5的栅电极可以结合到第i发射控制线ECLi。
第六晶体管T6可以结合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与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阳电极之间。第六晶体管T6的栅电极可以结合到第i发射控制线ECLi。
第七晶体管T7可以结合在初始化电力发生器与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阳电极之间。第七晶体管T7的栅电极可以结合到第(i+1)扫描线SLi+1。如果第(i+1)扫描信号提供到第(i+1)扫描线SLi+1,则第七晶体管T7可以导通,以将初始化电压Vint提供到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阳电极。
第七晶体管T7可以被构造为改善像素PX的黑色表现能力。详细地,如果第七晶体管T7导通,则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寄生电容器可以放电。在这种情况下,当需要表现出黑色时,可以能够防止或减少通过来自第一晶体管T1的漏电流而从有机发光器件OLED发射的光,从而改善像素PX的黑色表现能力。
另外,图5示出了第七晶体管T7的栅电极结合到第(i+1)扫描线SLi+1的示例,但是发明不限于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七晶体管T7的栅电极可以结合到第i扫描线SLi或第(i-1)扫描线SLi-1。
图5示出了像素电路CC由PMOS晶体管组成的示例,但是发明不限于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电路CC可以由NMOS晶体管组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电路CC可以由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组成。
电容器CP可以设置在电力线PL与节点ND之间。可以将电容器CP充入与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电平。如果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导通,则可以根据电容器CP的电压电平来确定流过第一晶体管T1的电流量。
发明不限于图5中示出的像素PX的结构。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不同地改变像素PX的电路结构以控制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发光操作。
图6A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代表性像素PX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参照图6A,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基体层BL、电路层ML、发光器件层EL和薄封装层TFE。
图6A示出了其中基体层BL为包括多个绝缘层的堆叠结构的示例。然而,发明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体层BL可以是仅包括一个绝缘层的单层结构。
基体层BL可以包括第一基体绝缘层110、第二基体绝缘层120和第三基体绝缘层130。第一基体绝缘层110、第二基体绝缘层120和第三基体绝缘层130中的至少一个或全部可以由具有足够高的柔性的材料形成或者包括具有足够高的柔性的材料。例如,第一基体绝缘层110和第三基体绝缘层130可以由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异戊二烯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硅氧烷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苝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或者包括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异戊二烯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硅氧烷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苝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基体绝缘层120可以由无机材料形成或者包括无机材料。例如,第二基体绝缘层120可以包括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硅、氧化钛和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绝缘层210可以设置在基体层BL上,驱动晶体管T1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10上。驱动晶体管T1可以包括半导体图案ALD、栅电极GED、第一电极SED和第二电极DED。
半导体图案ALD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10上。第一绝缘层210可以用作向半导体图案ALD提供改性表面的缓冲层。在这种情况下,当与在基体层BL上直接形成半导体图案ALD的情况相比时,可以增加半导体图案ALD与第一绝缘层210之间的粘附强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10可以用作保护半导体图案ALD的底表面的阻挡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绝缘层210可以防止或减少来自从基体层BL提供或通过基体层BL提供的材料或湿气的污染物进入半导体图案ALD。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10可以用作防止或减少通过基体层BL入射的外部光进入半导体图案ALD的挡光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绝缘层210还可以包括挡光材料。
半导体图案ALD可以由多晶硅或非晶硅形成,或者包括多晶硅或非晶硅。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半导体图案ALD可由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形成或者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图案ALD可以包括沟道区域以及第一掺杂区域和第二掺杂区域,沟道区域用作用于传导电子或空穴的通道,第一掺杂区域和第二掺杂区域彼此间隔开,并且沟道区域置于第一掺杂区域与第二掺杂区域之间。
第二绝缘层220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10上以覆盖半导体图案ALD。第二绝缘层220可以由无机材料形成或者包括无机材料。栅电极GED可以设置在第二绝缘层220上。无机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硅、氧化钛和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绝缘层230可以设置在第二绝缘层220上以覆盖栅电极GED。第三绝缘层230可以由无机材料形成或者包括无机材料。信号线SGL(例如,见图4)中的至少一些可以设置在第三绝缘层230上。
第四绝缘层240可以设置在第三绝缘层230上以覆盖信号线SGL(例如,见图4)中的至少一些。第四绝缘层240可以由无机材料形成或者包括无机材料。
第一电极SED和第二电极DED可以设置在第四绝缘层240上。第一电极SED和第二电极DED中的每个可以通过形成为穿透第二绝缘层220、第三绝缘层230和第四绝缘层240的穿透孔连接到半导体图案ALD。
第五绝缘层250可以设置在第四绝缘层240上以覆盖第一电极SED和第二电极DED。第五绝缘层250可以是钝化层并且可以包括无机材料。换言之,第五绝缘层250可以通过沉积无机材料来形成。
第六绝缘层260可以设置在第五绝缘层250上。第六绝缘层260可以具有有机层或者包括有机层和无机层的堆叠结构。第六绝缘层260可以设置为具有平坦的顶表面或者用作平坦化层。
第三电极CT可以设置在第六绝缘层260上。第三电极CT可以通过穿透第五绝缘层250和第六绝缘层260的穿透孔结合到第二电极DED。
第七绝缘层270可以设置在第六绝缘层260上以覆盖第三电极CT。第七绝缘层270可以具有有机层或者包括有机层和无机层的堆叠结构。第七绝缘层270可以设置为具有平坦的顶表面或者用作平坦化层。
发光器件层EL可以设置在第七绝缘层270上。发光器件层EL可以包括第一电极E1、发光层EM和第二电极E2。第一电极E1可以设置在第七绝缘层270上,并且可以通过穿透第七绝缘层270的穿透孔结合到第三电极CT。由于显示面板DP还包括第三电极CT,因此即使当第一电极E1形成为穿透单个绝缘层(例如,第七绝缘层270),第一电极E1也可以电连接到驱动晶体管T1。
第八绝缘层280可以设置在第七绝缘层270上。第八绝缘层280可以设置为具有暴露第一电极E1的一部分的开口。第八绝缘层280的开口可以限定像素发射区域PXA。第八绝缘层280可以被称为像素限定层。例如,多个像素PX(例如,见图4)可以规则地布置在显示面板DP的平面上。其中设置有像素PX的区域可以被限定为像素区域,并且每个像素区域可以包括像素发射区域PXA和与像素发射区域PXA相邻的非发射区域NPXA。非发射区域NPXA可以设置为围绕像素发射区域PXA。
发光层EM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E1的暴露部分上。发光层EM可以包括当电信号施加到其时发射光的发光材料。
第二电极E2可以设置在发光层EM和第八绝缘层280上。第二电极E2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电力ELVSS(例如,见图5)。
薄封装层TFE可以设置在第二电极E2上。薄封装层TFE可以直接覆盖第二电极E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薄封装层TFE与第二电极E2之间设置盖层以覆盖第二电极E2。在这种情况下,薄封装层TFE可以直接覆盖盖层。
薄封装层TFE可以包括顺序地堆叠在发光器件层EL上的第一无机层310、有机层320和第二无机层330。有机层320可以设置在第一无机层310上。第一无机层310和第二无机层330可以通过沉积无机材料来形成,有机层320可以通过沉积、印刷或涂覆有机材料来形成。
图6A示出了其中薄封装层TFE包括两个无机层和一个有机层的示例,但是发明不限于该示例。例如,薄封装层TFE可以被构造为包括三个无机层和两个有机层,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无机层和有机层可以交替地堆叠。
图6B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DP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具体地,图6B可以是示意性地示出堆叠在基体层BL的弯曲区域BA上的元件的剖视图。
参照图6A和图6B,第一绝缘层410、第二绝缘层420和第三绝缘层430可以堆叠在基体层BL上。第一绝缘层410可以是与图6A的第一绝缘层210相同的层,第二绝缘层420可以是与图6A的第二绝缘层220相同的层,第三绝缘层430可以是与图6A的第三绝缘层230相同的层。然而,这仅是示例,并且可以省略第一绝缘层410、第二绝缘层420和第三绝缘层430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第一绝缘层410和第二绝缘层420可以不设置在弯曲区域BA上。因此,第三绝缘层430可以直接设置在基体层BL的弯曲区域BA上。
第一互连层MLx可以设置在第三绝缘层430上。第一互连层MLx可以包括信号线SGL(例如,见图4)中的至少一些。
第四绝缘层440可以设置在第一互连层MLx上。第四绝缘层440可以是与图6A的第四绝缘层240相同的层。
第二互连层MLy可以设置在第四绝缘层440上。第二互连层MLy可以包括除第一互连层MLx的信号线SGL中的所述至少一些之外的其余信号线SGL(例如,见图4)、第一电阻器单元DU1(例如,见图4)和第二电阻器单元DU2(例如,见图4)。
第二互连层MLy可以比第一互连层MLx更远离弯曲轴BX(例如,见图3B)。因此,当弯曲区域BA弯曲时,施加在第二互连层MLy上的张应力可以比施加在第一互连层MLx上的张应力大。因此,当弯曲区域BA弯曲时,第二互连层MLy的电阻变化可以比第一互连层MLx的电阻变化大。由于第一电阻器单元DU1和第二电阻器单元DU2(例如,见图4)包括第二互连层MLy,因此可以更容易地测量电阻变化。
第五绝缘层450可以设置在第二互连层MLy上,第六绝缘层460可以设置在第五绝缘层450上。第五绝缘层450可以是与图6A的第五绝缘层250相同的层,第六绝缘层460可以是与图6A的第六绝缘层260相同的层。然而,发明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五绝缘层450和第六绝缘层460中的至少一个。
补偿层NSC可以设置在第六绝缘层460上。补偿层NSC可以由树脂形成或者包括树脂。可以调整补偿层NSC的厚度和模量以控制中性面的位置。
图7是示出图4的区域‘AA’的放大平面图。
参照图4和图7,弯曲区域BA可以被划分为第一弯曲区域BA1和第二弯曲区域BA2。第一弯曲区域BA1可以是与第一区域AR1相邻的区域,第二弯曲区域BA2可以是与第二区域AR2相邻的区域。换言之,第一区域AR1、第一弯曲区域BA1、第二弯曲区域BA2和第二区域AR2可以顺序地限定在第一方向DR1上。
第一电阻器单元DU1和第二电阻器单元DU2可以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BA1和第二弯曲区域BA2上。
第一电阻器单元DU1可以包括第一电阻器线DTL1、第二电阻器线DTL2、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和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
第一电阻器线DTL1可以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BA1上,第二电阻器线DTL2可以设置在第二弯曲区域BA2上。第二电阻器线DTL2可以设置在第一电阻器线DTL1与第二区域AR2之间。在平面图中,第一电阻器线DTL1可以不与第二弯曲区域BA2叠置,并且第二电阻器线DTL2可以不与第一弯曲区域BA1叠置。换言之,第一弯曲区域BA1的弯曲状态的变化会导致第一电阻器线DTL1的电阻变化,第二弯曲区域BA2的弯曲状态的变化会导致第二电阻器线DTL2的电阻变化。
第一电阻器线DTL1和第二电阻器线DTL2均可以用作应变计。第一电阻器线DTL1和第二电阻器线DTL2中的每条可以具有蜿蜒的图案。例如,第一电阻器线DTL1和第二电阻器线DTL2中的每条可以包括第一弯曲线BBL1、第二弯曲线BBL2和连接线CBL。第一弯曲线BBL1和第二弯曲线BBL2中的每条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一弯曲线BBL1和第二弯曲线BBL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连接线CBL可以以大体上U形的构造将第一弯曲线BBL1和第二弯曲线BBL2彼此连接。例如,连接线CBL可以从第一弯曲线BBL1的端部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第二弯曲线BBL2可以从连接线CBL的端部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线CBL可以在与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例如,在第一方向DR1与第二方向DR2之间的第四方向DR4上延伸。
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可以连接到第一电阻器线DTL1。例如,一对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可以连接到第一电阻器线DTL1。这里,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中的一条可以连接到第一电阻器线DTL1的端部,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中的另一条可以连接到第一电阻器线DTL1的相对端部。
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可以从第一弯曲区域BA1朝向第二区域AR2延伸。换言之,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可以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BA1、第二弯曲区域BA2和第二区域AR2上。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可以以一对一的方式电连接到第二垫DT-PD(例如,见图4)中的相应的第二垫DT-PD。
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可以连接到第二电阻器线DTL2。例如,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中的一条可以连接到第二电阻器线DTL2的端部,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中的另一条可以连接到第二电阻器线DTL2的相对端部。
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可以从第二弯曲区域BA2朝向第二区域AR2延伸。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可以以一对一的方式电连接到第二垫DT-PD中的相应的第二垫DT-PD。
可以从第二垫DT-PD中的至少一些接收测试电压。测试电压会由于通过第一电阻器线DTL1和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的电压降而降低。在说明书中,降低的测试电压将被称为所得电压(resultant voltage)。可以通过第二垫DT-PD中的至少另一些将所得电压传输到数据驱动器IC(例如,见图3C)。在第一电阻器线DTL1的电阻和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的电阻改变的情况下,测试电压与所得电压之间的电压差会改变。
第一电阻器线DTL1、第二电阻器线DTL2、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和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中的全部可以设置在同一层上。例如,第一电阻器线DTL1、第二电阻器线DTL2、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和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可以设置在图6B的第二互连层MLy上。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可以在第二弯曲区域BA2中设置在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之间。此外,第一电阻器线DTL1的总长度可以比第二电阻器线DTL2的总长度长。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和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中的至少一条可以设置在图6B的第一互连层MLx上。在这种情况下,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和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可以彼此叠置。此外,第一电阻器线DTL1的总长度可以与第二电阻器线DTL2的总长度基本相同。例如,在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设置在第一互连层MLx上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穿透孔以穿透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与第一电阻器线DTL1之间的第四绝缘层440(例如,见图6B),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和第一电阻器线DTL1可以通过穿透孔彼此电连接。
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弯曲区域BA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弯曲区域(例如,BA1和BA2),并且电阻器线可以布置在划分的弯曲区域(例如,BA1和BA2)中的每个上。因此,可以能够检测每个弯曲区域的电阻变化。这可以使得能够更精确地确定是否存在弯曲故障并改善产品可靠性。第一电阻器线DTL1、第二电阻器线DTL2、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和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可以被分别称为第一传感器线DTL1、第二传感器线DTL2、第一传感器连接线DCL1和第二传感器连接线DCL2。
可以设置多条第一电阻器线DTL1和第二电阻器线DTL2。这里,第一电阻器线DTL1中的一条和第二电阻器线DTL2中的一条可以包括在第一电阻器单元DU1中,第一电阻器线DTL1中的另一条和第二电阻器线DTL2中的另一条可以包括在第二电阻器单元DU2中。第二电阻器单元DU2可以具有与第一电阻器单元DU1基本相同的形状,因此,将省略第二电阻器单元DU2的重复描述以避免冗余。
图8是示出图4的区域‘BB’的放大平面图。
图8示出了一些信号线SGL的放大形状。参照图4和图8,信号线SGL中的每条可以设置在图6B的第一互连层MLx或第二互连层MLy上。
当在第二方向DR2上测量时,信号线SGL中的一条的宽度WTy可以大于图7的第一电阻器线DTL1的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第一弯曲线BBL1的宽度WTx。例如,第一弯曲线BBL1的宽度WTx可以为3μm,信号线SGL的宽度WTy可以为10μm。换言之,每条信号线SGL的宽度WTy可以是第一弯曲线BBL1的宽度WTx的三倍。
可以在弯曲区域BA中的每条信号线SGL中设置多个孔HL。即使当信号线SGL中出现裂纹时,孔HL也可以防止或限制裂纹传播。因此,可以改善产品可靠性。
图9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9示出了与图4的区域“AA”对应的区域。
参照图4和图9,基体层BL的弯曲区域BA可以包括第一弯曲区域BA1a、第二弯曲区域BA2a和中心弯曲区域CBA。
第一弯曲区域BA1a可以是与第一区域AR1相邻的区域,第二弯曲区域BA2a可以是与第二区域AR2相邻的区域,并且中心弯曲区域CBA可以是第一弯曲区域BA1a与第二弯曲区域BA2a之间的区域。
第一电阻器线DTL1a的部分DTL1a-P可以从第一弯曲区域BA1a朝向中心弯曲区域CBA延伸,第二电阻器线DTL2a的部分DTL2a-P可以从第二弯曲区域BA2a朝向中心弯曲区域CBA延伸。
因此,第一电阻器线DTL1a的部分DTL1a-P和第二电阻器线DTL2a的部分DTL2a-P两者可以设置在中心弯曲区域CBA上。
第二电阻器单元可以具有与第一电阻器单元DU1a基本相同的形状,因此,将省略第二电阻器单元的重复描述以避免冗余。
图10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10示出了与图4的区域“AA”对应的区域。
参照图10,第一电阻器单元DU1b可以包括第一电阻器线DTL1b、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b、第二电阻器线DTL2b和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b。
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b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一电阻器线DTL1b可以在与第一方向DR1交叉的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第一电阻器线DTL1b可以将一对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b彼此连接。
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b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二电阻器线DTL2b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第二电阻器线DTL2b可以将一对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b彼此连接。
根据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当基体层BL弯曲时,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b和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b的电阻变化会比第一电阻器线DTL1b和第二电阻器线DTL2b的电阻变化大。
当整个弯曲区域BA的弯曲状态改变时,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b和第一电阻器线DTL1b的电阻会改变。当第二弯曲区域BA2的弯曲状态改变时,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b和第二电阻器线DTL2b的电阻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从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b和第一电阻器线DTL1b的电阻变化中减去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b和第二电阻器线DTL2b的电阻变化来确定由第一弯曲区域BA1的弯曲引起的电阻变化。
第二电阻器单元可以具有与第一电阻器单元DU1b基本相同的形状,因此,将省略第二电阻器单元的重复描述以避免冗余。
图11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11示出了与图4的区域“AA”对应的区域。
参照图11,第一电阻器单元DU1c可以包括第一电阻器线DTL1c、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第二电阻器线DTL2c和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
第一电阻器线DTL1c和第二电阻器线DTL2c中的每条可以具有Z字形(正弦)型图案。例如,第一电阻器线DTL1c和第二电阻器线DTL2c中的每条可以包括第一弯曲线BBL1a和第二弯曲线BBL2a。第一弯曲线BBL1a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与第二方向DR2之间的第四方向DR4上延伸,第二弯曲线BBL2a可以从第一弯曲线BBL1a的端部在与第四方向DR4交叉的第五方向DR5上延伸。
第二电阻器单元可以具有与第一电阻器单元DU1c基本相同的形状,因此,将省略第二电阻器单元的重复描述以避免冗余。
图12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12示出了与图4的区域“AA”对应的区域。
当与图7的结构相比时,第一电阻器单元DU1d还可以包括平均电阻器线ADTL和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平均电阻器线ADTL和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可以分别被称为平均传感器线ADTL和平均传感器连接线ADCL。平均电阻器线ADTL可以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BA1和第二弯曲区域BA2上。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中的一条可以连接到平均电阻器线ADTL的一个端部,并且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中的另一条可以连接到平均电阻器线ADTL的相对端部。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电连接到平均电阻器线ADTL并且延伸穿过第一弯曲区域BA1、第二弯曲区域BA2和第二区域AR2。
当整个弯曲区域BA的弯曲状态改变时,平均电阻器线ADTL和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的电阻值会改变。平均电阻器线ADTL和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的电阻值的变化可以用于确定是否存在弯曲故障并且用于确定由补偿层NSC(例如,见图3C)的厚度引起的张应力的变化。
第二电阻器单元可以具有与第一电阻器单元DU1d基本相同的形状,因此,将省略第二电阻器单元的重复描述以避免冗余。
数据驱动器IC(例如,见图3C)可以被配置为感测由第一弯曲区域BA1的弯曲状态的变化引起的第一电阻器线DTL1的电阻变化、由第二弯曲区域BA2的弯曲状态的变化引起的第二电阻器线DTL2的电阻变化以及由整个弯曲区域BA的弯曲状态的变化引起的平均电阻器线ADTL的电阻变化。并且电阻变化值可以存储在数据驱动器IC中。因此,在弯曲之后,可以使用存储在数据驱动器IC中的电阻变化值来确定是否存在弯曲故障。
图13是示出图3A中示出的显示面板DP的平面图。
参照图13,基体层BL的弯曲区域BA可以包括第一弯曲区域BA1a、第二弯曲区域BA2a和中心弯曲区域CBA。
第一弯曲区域BA1a可以是与第一区域AR1相邻的区域,第二弯曲区域BA2a可以是与第二区域AR2相邻的区域,中心弯曲区域CBA可以是第一弯曲区域BA1a与第二弯曲区域BA2a之间的区域。
第一电阻器单元DUx和第二电阻器单元DUy可以设置在弯曲区域BA上。第一电阻器单元DUx和第二电阻器单元DUy中的每个的电阻可以根据弯曲区域BA的弯曲而变化。第一电阻器单元DUx和第二电阻器单元DUy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信号线SGL可以设置在第一电阻器单元DUx与第二电阻器单元DUy之间。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第一电阻器单元DUx。
图14是示出图13的区域‘AA'’的放大平面图。
第一电阻器单元DUx可以包括第一电阻器线DTLx1、第二电阻器线DTLx2、第三电阻器线DTLx3、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x1、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x2和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第三电阻器线DTLx3和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可以被称为第三传感器线DTLx3和第三传感器连接线DCLx3。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电连接到第三电阻器线DTLx3,并且延伸穿过中心弯曲区域CBA、第二弯曲区域BA2a和第二区域AR2。
第一电阻器线DTLx1可以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BA1a上,第二电阻器线DTLx2可以设置在第二弯曲区域BA2a上,第三电阻器线DTLx3可以设置在中心弯曲区域CBA上。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一电阻器线DTLx1可以不与中心弯曲区域CBA和第二弯曲区域BA2a叠置,第二电阻器线DTLx2可以不与第一弯曲区域BA1a和中心弯曲区域CBA叠置,第三电阻器线DTLx3可以不与第一弯曲区域BA1a和第二弯曲区域BA2a叠置。
当弯曲区域BA弯曲时,第一电阻器线DTLx1、第二电阻器线DTLx2、第三电阻器线DTLx3、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x1、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x2和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中的每条的电阻会改变。
基于第一电阻器线DTLx1、第二电阻器线DTLx2、第三电阻器线DTLx3、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x1、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x2和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中的每条的电阻变化,数据驱动器IC(例如,见图3C)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弯曲故障。
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感测设置在每个弯曲区域上的电阻器线的电阻变化,以确定在每个弯曲区域中是否存在弯曲故障。这可以使得能够更精确地确定是否存在弯曲故障并改善产品可靠性。
第二电阻器单元DUy可以具有与第一电阻器单元DUx基本相同的形状,因此,将省略第二电阻器单元DUy的重复描述以避免冗余。
图15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15示出了与图13的区域“AA'”对应的区域。
基体层BL的弯曲区域BA可以包括第一弯曲区域BA1b、第二弯曲区域BA2b、中心弯曲区域CBAb、第一子中心弯曲区域CBAbs1和第二子中心弯曲区域CBAbs2。
第一子中心弯曲区域CBAbs1可以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BA1b与中心弯曲区域CBAb之间,第二子中心弯曲区域CBAbs2可以设置在第二弯曲区域BA2b与中心弯曲区域CBAb之间。
第一弯曲区域BA1b、第一子中心弯曲区域CBAbs1、中心弯曲区域CBAb、第二子中心弯曲区域CBAbs2和第二弯曲区域BA2b可以顺序地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
第一电阻器单元DUxa可以包括第一电阻器线DTLx1a、第二电阻器线DTLx2a、第三电阻器线DTLx3a、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x1a、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x2a和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a。
第一电阻器线DTLx1a的一部分可以从第一弯曲区域BA1b朝向第一子中心弯曲区域CBAbs1延伸,第二电阻器线DTLx2a的一部分可以从第二弯曲区域BA2b朝向第二子中心弯曲区域CBAbs2延伸,第三电阻器线DTLx3a的一部分可以从中心弯曲区域CBAb朝向第一子中心弯曲区域CBAbs1延伸,并且第三电阻器线DTLx3a的另一部分可以从中心弯曲区域CBAb朝向第二子中心弯曲区域CBAbs2延伸。因此,第一电阻器线DTLx1a和第三电阻器线DTLx3a两者可以设置在第一子中心弯曲区域CBAbs1上,并且第二电阻器线DTLx2a和第三电阻器线DTLx3a两者可以设置在第二子中心弯曲区域CBAbs2上。
第二电阻器单元可以具有与第一电阻器单元DUxa基本相同的形状,因此,将省略第二电阻器单元的重复描述以避免冗余。
图16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16示出了与图13的区域“AA'”对应的区域。
当与图11的第一电阻器单元DU1c相比时,第一电阻器单元DUxb还可以包括第三电阻器线DTLx3b和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b。
第一电阻器线DTL1c可以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BA1a上,第二电阻器线DTL2c可以设置在第二弯曲区域BA2a上。第三电阻器线DTLx3b可以设置在中心弯曲区域CBA上,第三电阻器线DTLx3b的一部分可以朝向第一弯曲区域BA1a延伸,第三电阻器线DTLx3b的另一部分可以朝向第二弯曲区域BA2a延伸。
第三电阻器线DTLx3b可以设置在第一电阻器线DTL1c与第二电阻器线DTL2c之间,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b中的一条可以连接到第三电阻器线DTLx3b的端部,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b中的另一条可以连接到第三电阻器线DTLx3b的相对端部。
在第二弯曲区域BA2a中,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b可以设置在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之间,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可以设置在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b之间。
第二电阻器单元可以具有与第一电阻器单元DUxb基本相同的形状,因此,将省略第二电阻器单元的重复描述以避免冗余。
图17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17示出了与图13的区域“AA'”对应的区域。
当与图10的第一电阻器单元DU1b相比时,第一电阻器单元DUxc还可以包括第三电阻器线DTLx3c和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c。
第一电阻器线DTL1b可以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BA1a上,第二电阻器线DTL2b可以设置在第二弯曲区域BA2a上,第三电阻器线DTLx3c可以设置在中心弯曲区域CBA上。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b可以从第一弯曲区域BA1a通过中心弯曲区域CBA延伸到第二弯曲区域BA2a,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c可以从中心弯曲区域CBA延伸到第二弯曲区域BA2a。
可以通过从第三电阻器线DTLx3c和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c的电阻变化中减去第二电阻器线DTL2b和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2b的总电阻变化来确定由中心弯曲区域CBA的弯曲引起的电阻变化。另外,可以通过从第一电阻器线DTL1b和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1b的电阻变化中减去第三电阻器线DTLx3c和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c的电阻变化来确定由第一弯曲区域BA1a的弯曲引起的电阻变化。
第二电阻器单元可以具有与第一电阻器单元DUxc基本相同的形状,因此,将省略第二电阻器单元的重复描述以避免冗余。
图18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18示出了与图13的区域“AA'”对应的区域。
当与图14的结构比较时,第一电阻器单元DUxd还可以包括平均电阻器线ADTLx和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x。
当整个弯曲区域BA的弯曲状态改变,平均电阻器线ADTLx和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x的电阻值会改变。第二电阻器单元可以具有与第一电阻器单元DUxd基本相同的形状,因此,将省略第二电阻器单元的重复描述以避免冗余。
图19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第一状态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0是示出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第二状态的显示面板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9和图20示出了其中基体层BL的弯曲区域BA处于弯曲状态的示例。在弯曲状态下,粘合层ADL或ADLa可以设置在基体层BL的第一区域AR1与第二区域AR2之间。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可以通过粘合层ADL或ADLa彼此结合。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粘合层ADL或ADLa可以设置在第一保护膜PFa与第二保护膜PFb之间,并且可以附着到第一保护膜PFa和第二保护膜PFb中的每个。然而,发明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在第一保护膜PFa的后表面上设置附加的增强构件的情况下,粘合层ADL或ADLa可以附着到增强构件。
图19示出了其中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正常彼此对准的基体层BL。也就是说,图19的显示面板DP-G可以被分类为良好产品。
图20示出了其中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彼此未对准的显示面板DP-F的基体层BL。在图20中,设置在第一区域AR1与第二区域AR2之间的粘合层ADLa的形状可以与图19中示出的粘合层ADL的形状不同。
具体地,在图20中,第一弯曲区域BA1a的曲率半径可以比第二弯曲区域BA2a的曲率半径小。曲率半径越小,信号线中出现裂纹的可能性越高。因此,会增大在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BA1a上的信号线中出现裂纹的可能性。
当基体层BL未弯曲时测量的图18的平均电阻器线ADTLx和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x的电阻可以用单位Ω0表示。当基体层BL如图19中所示弯曲时,平均电阻器线ADTLx和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x的电阻为1.022Ω0,并且当基体层BL如图20中所示弯曲时,平均电阻器线ADTLx和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x的电阻为1.020Ω0
在仅比较平均电阻器线ADTLx和平均电阻器连接线ADCLx的电阻的情况下,图19的显示面板DP-G和图20的显示面板DP-F两者可以被分类为良好产品。然而,在设置在图20的显示面板DP-F的第一弯曲区域BA1a上的信号线中会出现裂纹。通过检验过程不会检测到裂纹。换言之,检验过程未检测到的裂纹会逐渐传播,并且当用户使用显示装置DD(例如,见图1)时会发生故障。
在图20的显示面板DP-F中,连接到第一电阻器线DTLx1的第一电阻器连接线DCLx1和设置在第一弯曲区域BA1a上的第一电阻器线DTLx1的第一电阻变化量可以大于连接到第二电阻器线DTLx2的第二电阻器连接线DCLx2和设置在显示面板DP-F的第二弯曲区域BA2a上的第二电阻器线DTLx2的第二电阻变化量。此外,由于中心弯曲区域CBA具有相对大的曲率半径,因此第三电阻器线DTLx3和第三电阻器连接线DCLx3的第三电阻变化量可以小于第一电阻变化量和第二电阻变化量。
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对弯曲区域BA中的每个区域执行电阻测量。这可以使得能够更精确地确定是否存在弯曲故障并改善产品可靠性。在说明书中已经描述了其中弯曲区域BA被划分为两个或三个区域并且可以对每个区域执行电阻测量的示例。然而,发明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可以对四个或更多个区域中的每个执行电阻测量。
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体层的弯曲区域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弯曲区域,并且电阻器线可以以一对一的方式分别布置在每个划分的弯曲区域中。因此,可以能够检测每个弯曲区域的电阻变化。这可以使得能够更精确地确定是否存在弯曲故障并改善产品可靠性。
尽管这里已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但是根据该描述,其它实施例和修改将是明显的。因此,发明构思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而是限于所附权利要求以及如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各种明显的修改和等同布置的更宽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基体层,包括第一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下方的第二区域、和弯曲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第一弯曲区域和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的第二弯曲区域;
像素,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上;
垫,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上;
信号线,电连接到所述像素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上;
第一传感器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曲区域上,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弯曲区域的弯曲状态对应的电阻;
第一传感器连接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传感器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弯曲区域、所述第二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第二传感器线,设置在所述第二弯曲区域上,具有与所述第二弯曲区域的弯曲状态对应的电阻,并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线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以及
第二传感器连接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二传感器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线、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线、所述第二传感器线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线不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弯曲区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曲区域与所述第二弯曲区域之间的中心弯曲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线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弯曲区域朝向所述中心弯曲区域延伸,并且
所述第二传感器线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弯曲区域朝向所述中心弯曲区域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三传感器线,设置在所述中心弯曲区域上;以及
第三传感器连接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三传感器线并且延伸穿过所述中心弯曲区域、所述第二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弯曲区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曲区域与所述中心弯曲区域之间的第一子中心弯曲区域和设置在所述中心弯曲区域与所述第二弯曲区域之间的第二子中心弯曲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线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第一弯曲区域朝向所述第一子中心弯曲区域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线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弯曲区域朝向所述第二子中心弯曲区域延伸,
其中,所述第三传感器线的第一部分从所述中心弯曲区域朝向所述第一子中心弯曲区域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传感器线的第二部分从所述中心弯曲区域朝向所述第二子中心弯曲区域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线在所述第二弯曲区域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弯曲区域、所述第二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顺序地布置在第一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线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线中的每条包括:
第一弯曲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连接线,从所述第一弯曲线的端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
第二弯曲线,从所述连接线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线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线中的每条包括:
第一弯曲线,在所述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三方向上延伸;以及
第二弯曲线,从所述第一弯曲线的端部在与所述第三方向相交的第四方向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线包括多条第一电阻器线,所述第二传感器线包括多条第二电阻器线,
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电阻器线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信号线置于所述多条第一电阻器线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多条第二电阻器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信号线置于所述多条第二电阻器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平均传感器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曲区域和第二弯曲区域上;以及
平均传感器连接线,电连接到所述平均传感器线并且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弯曲区域、所述第二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保护膜,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后表面上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后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补偿层,设置在所述基体层的所述弯曲区域上,以覆盖设置在所述弯曲区域上的所述信号线、所述第一传感器线、所述第二传感器线、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线和所述第二传感器连接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数据驱动器,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传感器线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线中的每条,所述数据驱动器被配置为感测响应于在所述弯曲区域中检测到的弯曲而产生的所述第一传感器线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线中的每条的电阻变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线不与所述第二弯曲区域叠置,所述第二传感器线不与所述第一弯曲区域叠置。
CN201910644200.3A 2018-07-18 2019-07-17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7389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83232A KR102522469B1 (ko) 2018-07-18 2018-07-18 표시 장치
KR10-2018-0083232 2018-07-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8928A CN110738928A (zh) 2020-01-31
CN110738928B true CN110738928B (zh) 2023-04-25

Family

ID=66676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4200.3A Active CN110738928B (zh) 2018-07-18 2019-07-1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679536B2 (zh)
EP (2) EP4113491A3 (zh)
JP (1) JP7313172B2 (zh)
KR (1) KR102522469B1 (zh)
CN (1) CN110738928B (zh)
TW (1) TWI8148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22469B1 (ko) * 2018-07-18 2023-04-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TWI675471B (zh) * 2018-07-18 2019-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結構
CN109192140B (zh) * 2018-09-27 2020-11-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11129095B (zh) * 2019-12-27 2023-07-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及其操作方法
EP4148797A4 (en) 2020-05-07 2023-05-1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ATRIX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TWI730765B (zh) * 2020-05-14 2021-06-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KR102392290B1 (ko) * 2020-06-03 2022-05-06 (주)경신전선 연성인쇄회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4120811A (zh) * 2020-08-26 2022-03-01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901314B2 (en) * 2021-05-21 2024-02-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30131349A (ko) * 2022-03-03 2023-09-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30136362A (ko) * 2022-03-18 2023-09-26 매그나칩 반도체 유한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소스 드라이버
WO2023223465A1 (ja) * 2022-05-18 2023-11-23 シャープ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27965A (zh) * 2015-01-16 2016-08-01 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其裂紋偵測方法
KR20160139122A (ko) * 2015-05-26 2016-12-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205920741U (zh) * 2016-06-24 2017-02-01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81650B1 (ko) * 2013-04-10 2020-02-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176719B1 (ko) * 2013-10-14 2020-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297474B1 (ko) 2014-08-28 2021-09-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349758B2 (en) * 2014-09-30 2016-05-24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divided power lin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9425418B2 (en) * 2014-09-30 2016-08-23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bend stress reduction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9356087B1 (en) * 2014-12-10 2016-05-31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bridged wire traces
US9490312B2 (en) * 2014-12-22 2016-11-08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with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ilm
US9780157B2 (en) * 2014-12-23 2017-10-03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gate-in-panel circuit
US9741772B2 (en) * 2014-12-26 2017-08-22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bending sensor
KR102367251B1 (ko) * 2015-02-02 2022-02-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96458B1 (ko) * 2015-08-26 2022-05-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연성 표시장치
KR102398552B1 (ko) 2015-08-26 2022-05-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벤딩 센싱 장치를 갖는 연성 표시장치
US10585456B2 (en) 2015-08-26 2020-03-10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having bending sensing device
US10539978B2 (en) 2015-09-08 2020-01-2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of
KR20170030023A (ko) 2015-09-08 2017-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2424860B1 (ko) 2015-11-04 2022-07-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2410039B1 (ko) * 2015-11-30 2022-06-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의 화소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한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표시장치
KR102479508B1 (ko) * 2016-03-31 2022-1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25124B1 (ko) * 2016-04-05 2023-04-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03234B1 (ko) * 2016-06-20 2022-05-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18005003A (ja) * 2016-07-04 2018-01-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998690B2 (ja) * 2016-07-28 2022-01-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情報端末
US9947255B2 (en) * 2016-08-19 2018-04-1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with monitoring circuitry
KR20180021965A (ko) * 2016-08-22 2018-03-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31989B1 (ko) * 2016-10-31 2024-01-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590316B1 (ko) * 2016-12-05 2023-10-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97900B1 (ko) * 2016-12-08 2022-05-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18105976A (ja) * 2016-12-26 2018-07-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6983537B2 (ja) * 2017-05-16 2021-12-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
KR102333671B1 (ko) * 2017-05-29 2021-1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10831046B2 (en) * 2017-07-04 2020-11-1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rameles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109427258B (zh) * 2017-09-05 2021-09-1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102652997B1 (ko) 2018-05-02 2024-04-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22469B1 (ko) * 2018-07-18 2023-04-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27965A (zh) * 2015-01-16 2016-08-01 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其裂紋偵測方法
KR20160139122A (ko) * 2015-05-26 2016-12-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205920741U (zh) * 2016-06-24 2017-02-01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8995A (zh) 2020-05-16
TWI814869B (zh) 2023-09-11
US11195441B2 (en) 2021-12-07
KR102522469B1 (ko) 2023-04-19
JP2020013109A (ja) 2020-01-23
JP7313172B2 (ja) 2023-07-24
US20200302842A1 (en) 2020-09-24
EP3598424A1 (en) 2020-01-22
EP4113491A2 (en) 2023-01-04
US20200027380A1 (en) 2020-01-23
EP4113491A3 (en) 2023-03-15
US10679536B2 (en) 2020-06-09
CN110738928A (zh) 2020-01-31
KR20200010684A (ko) 2020-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8928B (zh) 显示装置
EP3333683B1 (en) Display module
US20190245028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0911449A (zh) 显示装置
KR20160101315A (ko) 표시장치
US11409395B2 (en) Testing device of display module, test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tes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11928299B2 (en) Touch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1628100A (zh) 显示设备
CN112905036A (zh) 触摸传感器、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US1140465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7524020A (zh) 显示装置
US11747943B2 (en) Input sensing circuit and display module having the same
US10877601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9021445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00393946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689945A (zh) 显示模组的检查装置以及显示模组的检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