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20741U - 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20741U
CN205920741U CN201620641457.5U CN201620641457U CN205920741U CN 205920741 U CN205920741 U CN 205920741U CN 201620641457 U CN201620641457 U CN 201620641457U CN 205920741 U CN205920741 U CN 205920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screen module
detection line
pin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414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朝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414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20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20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207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中,屏模组包含:玻璃基板、触摸检测层、屏驱动芯片,N条检测线、N个连接引脚以及N个检测单元;触摸检测层铺设在玻璃基板上;N个检测单元设置于屏驱动芯片内;N个检测线与N个连接引脚均设置于触摸检测层的显示功能区外围;显示功能区外围设有N个检测区域,各检测区域设有一检测线;N条检测线一端接地,另一端对应连接至N个连接引脚;N个连接引脚与N个检测单元对应连接;N个检测单元用于检测N条检测线是否导通。通过对各个检测线的导通状况的检测,检测出各个检测区域是否存在微裂纹,有效的检测出了存在微裂纹的屏模组,以及微裂纹的存在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及电子显示器件的飞速发展,显示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屏幕被广泛使用在各种领域。电子设备中所采用的屏幕大多都是玻璃制程的高精度器件所组成的屏模组,屏模组作为电子设备的的主要部件之一,其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很多不良的屏模组出厂商由于生产成本压力的加大,会把一些有缺陷,但不影响正常功能的屏模组出货给电子设备生产商,如屏幕的非显示功能区具有微裂纹。然而,电子设备生产商并不能直接排查出存在问题的屏模组,有些不良屏模组会在设备生产过程中暴露问题;而有的不良屏模组则是在到达消费者手中后才暴露问题,从而引起用户不满,客退客诉。由此可见,不良的屏模组不仅会给电子设备生产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给生产商的品牌声誉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
并且,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现今的电子设备趋向于超薄、无边框的结构设计。这就造成了电子设备的整机对屏幕的保护越来越弱,使得屏幕破损成为电子设备生产过程以及售后维修的一大主要问题,容易给人们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对屏模组的显示功能区外围是否存在微裂纹进行识别检测,并能检测出显示功能区外围的哪一位置存在微裂纹,有效的降低了不良屏模组给电子设备生产商带来的经济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屏模组,包含:玻璃基板、触摸检测层、屏驱动芯片、N条检测线、N个连接引脚以及N个检测单元;其中,N为自然数;
触摸检测层铺设在玻璃基板上;N个检测单元设置于屏驱动芯片内;
N个检测线与N个连接引脚均设置于触摸检测层的显示功能区外围;其中,显示功能区外围设有N个检测区域,各检测区域设有一检测线;
N条检测线一端接地,另一端对应连接至N个连接引脚;N个连接引脚与N个检测单元对应连接;其中,N个检测单元用于检测N条检测线是否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含:处理器以及上述的屏模组;
处理器与屏模组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屏模组包含:玻璃基板、触摸检测层、屏驱动芯片,N条检测线、N个连接引脚以及N个检测单元;其中,N为自然数;触摸检测层铺设在玻璃基板上;N个检测单元设置于屏驱动芯片内;N个检测线与N个连接引脚均设置于触摸检测层的显示功能区外围;其中,显示功能区外围设有N个检测区域,各检测区域设有一检测线;N条检测线一端接地,另一端对应连接至N个连接引脚;N个连接引脚与N个检测单元对应连接;其中,N个检测单元用于检测N条检测线是否导通。通过这种方式,将屏模组的显示功能区的外围划分为多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都设有检测线,通过对各个检测线的导通状况的检测,从而对各个检测区域是否存在微裂纹进行检测,能够简单有效的检测出存在微裂纹的屏模组,以及微裂纹的存在位置,以便于电子设备制作商提前做处理,避免了不良屏模组流入下一道工序中,有效的降低了不良屏模组给电子设备生产商带来的经济损失,并对屏模组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具有指向性,将各个屏模组微裂纹的存在位置进行统计,以便于对屏模组上容易出现微裂纹的位置进行重点保护。
另外,触摸检测层由氧化铟锡ITO膜蚀刻而成;N条检测线以及N个连接引脚蚀刻于氧化铟锡ITO膜。由于屏模组在制作时,本就需要在玻璃基板上喷涂氧化铟锡ITO膜,并在喷涂的氧化铟锡ITO膜上蚀刻出细微的图形,以形成触摸层。因此,触摸检测层由氧化铟锡ITO膜蚀刻而成,各检测线以及各连接引脚蚀刻于氧化铟锡ITO膜,相当于在触摸层的制做流程中顺便将检测线以及连接引脚蚀刻出,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氧化铟锡ITO膜为透明膜,对屏模组的外观影响较小。
另外,各检测单元包含:检测引脚以及第一电阻;第一电阻一端与检测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其中,各检测引脚用于与各连接引脚对应连接。利用第一电阻以及检测引脚,在检测屏模组是否存在微裂纹时,能够根据检测引脚上的电压值,判断出检测线是否导通,提高了实施的可行性。
另外,第一电阻的阻值范围为(0.1千欧,10千欧),以便于在对检测线是否导通进行检测时,能够根据检测引脚上的电压值,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检测线是否导通,避免出现误判的情况。
另外,屏驱动芯片内置有一寄存器,用于存储指示各检测线的导通与否的标识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预先对各检测单元中的检测参数进行处理,并分别存储在寄存器中,以便于检测装置或检测器件能够直接读取寄存器中的各标识信号,从而根据各标识信号判断屏模组的各个检测区域是否存在微裂纹。
另外,检测线至少环绕相对应的检测区域一圈,尽可能的使得检测区域内的微裂纹都能够被检测到。
另外,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屏模组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屏模组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检测区域内的电路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屏模组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屏模组,参照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在电子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实施,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智能电视等终端设备。
本实施方式中的屏模组包含:玻璃基板1、触摸检测层2、屏驱动芯片3、N条检测线4、N个连接引脚5以及N个检测单元6,其中,N为自然数。本实施方式中,屏模组的具体结构为:触摸检测层2铺设在玻璃基板1上,N个检测单元6设置在屏驱动芯片3内,N条检测线4以及N个连接引脚5均设置于触摸检测层2的显示功能区外围。其中,显示功能区外围设有N个检测区域,各检测区域所对应的在显示功能区外围的位置,可以预先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各检测区域设有一检测线,图2中虚线所指区域即为检测区域。
其中,每个检测线4一端均与接地端GND连接,另一端对应连接有一连接引脚5,每个连接引脚5对应连接有一检测单元6,从而形成了N条用于检测各检测区域是否存在微裂纹的检测线路。
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6通过检测对应的检测线4是否导通,从而检测所对应的检测线路是否导通。检测单元6包含第一电阻以及用于与连接引脚5连接的检测引脚,第一电阻一端与检测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故,在对各检测区域是否存在微裂纹进行检测时,每个检测线路具有两条电路分支,如图3所示,电路分支分别为:
第一支路:检测引脚--检测线4--接地端;
第二支路:检测引脚--第一电阻R1--接地端GND。
具体的说,由于在设置检测线4时,检测线4的厚度较薄,因此当某个检测区域存在微裂纹时,则该区域内的检测线4便会断开,检测线4不会被导通,此时第一支路处于断开状态,第二支路处于导通状态。反之,当某个检测区域不存在微裂纹时,则检测线4正常,此时第一支路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支路处于断开状态。因此,根据所导通的电路支路不同,导致的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参数不同,从而能够通过对检测线4的导通与否的检测,以便于检测出埋设该检测线的检测区域是否存在微裂纹。
在实际操作时,控制屏驱动芯片3通过各检测引脚对各连接引脚5施加一定的检测电流I。当某个检测线4不处于导通状态,处于导通状态的电路支路为:检测引脚--检测线4--接地端GND;当检测线4处于导通状态时,被导通的电路支路为:检测引脚--第一电阻R1--接地端GND。通过检测检测引脚上的电压便可以判断出检测线4是否处于导通状态。在选取第一电阻R1时,为了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检测线是否导通,避免出现误判的情况,第一电阻R1的阻值可以设置成远远小于检测线4的阻值,如第一电阻R1的阻值范围可以为(0.1千欧,10千欧)。
如,假设检测线4的阻值为600千欧,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1千欧,施加的检测电流I为1微安,则检测引脚上电压的理论值U0为:
1、当检测线4导通时,电压U0=检测电流I*检测线4的阻值-0=1微安*600千欧-0=0.6伏特;
2、当检测线4不导通时,电压U0=检测电流I*第一电阻R1的阻值-0=1微安*1千欧-0=0.001伏特;
不难看出,由于第一电阻R1的阻值远远小于检测线4的阻值,当屏模组不存在微裂纹时,检测线4导通,检测引脚上的电压U为0.6伏特;反之,当屏模组存在微裂纹时,检测线4不导通,检测引脚上的电压为0.001伏特,远远小于0.6伏特。所以,通过电压表检测出检测引脚上的实际电压U1,将实际电压U1与理论值U0对照比较,便可以判断出检测线4是否处于导通状态,从而能够根据检测线4的导通与否,检测出屏模组是否存在微裂纹。
然而,检测单元4的具体形式并不以此为限。并且,对检测线4是否处于导通状态的检测方式,在此也并不做任何限定,在实际操作时,也可以控制屏驱动芯片3通过各检测引脚对各连接引脚5施加一定的检测电压,通过检测检测引脚出的实际电流,对检测区域是否存在微裂纹进行检测。
由于屏模组在制作时,本就需要在玻璃基板上喷涂氧化铟锡ITO膜,并在喷涂的氧化铟锡ITO膜上蚀刻出细微的图形,以形成触摸层。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层2由氧化铟锡ITO膜蚀刻而成,检测线4以及连接引脚5蚀刻于氧化铟锡ITO膜。这样,相当于在触摸层的制做流程中顺便将检测线以及连接引脚蚀刻出,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氧化铟锡ITO膜为透明膜,对屏模组的外观影响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屏驱动芯片3内置有一寄存器,用于存储指示各检测线4的导通与否的标识信号。如,在实际操作时,可以由屏驱动芯片3根据各检测单元6中的检测参数(即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引脚上的实际电压U1)设置标识信号,并将所设置的各标识信号存入寄存器中。其中,标识信号可以为标志位的形式,利用标志位的值来指示检测线4是否导通。
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对各个检测区域进行编号,并将各个检测区域对应的编号预先存储在带有该屏模组的电子设备中,且每个检测区域在屏驱动芯片3内置的寄存器中,均设有对应的标志位地址。如,当屏驱动芯片3检测到“001”检测区域的检测引脚上的实际电压U1较大(如0.6V)时,此时表示“001”检测区域内的检测线4导通,则屏驱动芯片3将“001”检测区域对应的标志位地址的标志位值设为0;当屏驱动芯片3检测到“002”检测区域的检测引脚上的实际电压U1较小(如接近于0V)时,此时“002”检测区域内的检测线4不被导通,则屏驱动芯片3将“002”检测区域对应的标志位地址的标志位值设为1。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检测装置或检测器件能够直接读取寄存器中的各标识信号,根据各标识信号判断屏模组是否存在微裂纹,较为方便快捷。
不难看出,本实施方式中,由屏驱动芯片根据各检测单元中的检测参数设置标识信号,以减少电子设备处理器的处理负担。在实际操作时,也可以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根据各检测单元中的检测参数设置标识信号。如,屏驱动芯片将各检测单元中的检测参数发送至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进行处理,此时,屏驱动芯片起到一个转接的作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检测参数设置标识信号的方式,仅以此举例为限,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制,任何根据检测单元中的检测参数设置标识信号的方式,均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屏模组的触摸层设置检测线的方式,对屏模组的显示功能区外围存在的微裂纹进行识别检测,将屏模组的显示功能区的外围划分为多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都设有检测线,通过对各个检测线的导通状况的检测,从而对各个检测区域是否存在微裂纹进行检测,能够简单有效的检测出存在微裂纹的屏模组,以及微裂纹的存在位置,以便于电子设备制作商提前做处理,避免了不良屏模组流入下一道工序中,有效的降低了不良屏模组给电子设备生产商带来的经济损失,并对屏模组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具有指向性,将各个屏模组微裂纹的存在位置进行统计,以便于对屏模组上容易出现微裂纹的位置进行重点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屏模组,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检测线4至少环绕相对应的检测区域一圈,尽可能的使得检测区域内的微裂纹都能够被检测到。如,可以将检测线4多次环绕相对应的检测区域,以使得检测区域内一旦具有微裂纹都能够被检测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包含:处理器以及如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屏模组。处理器与屏模组电性连接。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玻璃基板、触摸检测层、屏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N条检测线、N个连接引脚以及N个检测单元;其中,N为自然数;
所述触摸检测层铺设在所述玻璃基板上;所述N个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屏驱动芯片内;
所述N个检测线与所述N个连接引脚均设置于所述触摸检测层的显示功能区外围;其中,所述显示功能区外围设有N个检测区域,各所述检测区域设有一所述检测线;
所述N条检测线一端接地,另一端对应连接至所述N个连接引脚;所述N个连接引脚与所述N个检测单元对应连接;其中,所述N个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N条检测线是否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检测层由氧化铟锡ITO膜蚀刻而成;
所述N条检测线以及所述N个连接引脚蚀刻于所述氧化铟锡ITO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检测单元包含:检测引脚以及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与所述检测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
其中,各所述检测引脚用于与各所述连接引脚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范围为(0.1千欧,10千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驱动芯片内置有一寄存器,用于存储指示各所述检测线的导通与否的标识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至少环绕相对应的所述检测区域一圈。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处理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屏模组;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屏模组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
CN201620641457.5U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20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41457.5U CN205920741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41457.5U CN205920741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20741U true CN205920741U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73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4145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20741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207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8928A (zh) * 2018-07-18 2020-01-3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889013A (zh) * 2021-11-17 2022-01-0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面板裂纹检测电路、方法、显示模组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8928A (zh) * 2018-07-18 2020-01-3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738928B (zh) * 2018-07-18 2023-04-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889013A (zh) * 2021-11-17 2022-01-0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面板裂纹检测电路、方法、显示模组及装置
CN113889013B (zh) * 2021-11-17 2024-05-1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面板裂纹检测电路、方法、显示模组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6744A (zh) 一种屏模组、电子设备及屏模组的微裂纹检测方法
CN106023865A (zh) 一种屏模组、电子设备及屏模组的微裂纹检测方法
KR101934439B1 (ko) 본딩 불량 검출이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0433081C (zh) 触敏显示器件和用于检测显示器件上的接触的方法
CN105677108B (zh) 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80203553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8581123B2 (en) Touch panel
CN10975242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168816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068897A1 (en) Capacitive sens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a metal strip on a transparent guard
CN102866800A (zh) 触摸屏面板液晶显示器装置
CN102446045A (zh) 触摸屏面板
CN104571758A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EP2811376B1 (en) In-cell touch panel and voltage testing method thereof
CN205920740U (zh) 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5159486A (zh) Ads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器件
CN102915147A (zh) 触摸感应元件、触摸面板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4106028A (zh) 触控面板及位置检测方法
KR20160019954A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액정 디스플레이에 검사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204883640U (zh) 传感器装置及显示装置
US9811230B2 (en) Touch panel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205920741U (zh) 一种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230795A (zh) 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566188B (zh) 显示装置结构、电泳显示器的显示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78987A (zh)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