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9855B - 行驶车辆 - Google Patents

行驶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9855B
CN110719855B CN201880035358.4A CN201880035358A CN110719855B CN 110719855 B CN110719855 B CN 110719855B CN 201880035358 A CN201880035358 A CN 201880035358A CN 110719855 B CN110719855 B CN 1107198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witching lever
lever
main body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53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9855A (zh
Inventor
平健辅
熊取丰彦
吉川聪志
稻森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19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9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9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9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0/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 B60K20/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 B60K2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mounted on steering column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10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comprising leve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4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pivoting movement, e.g. levers
    • G05G1/06Details of their grip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20Off-Road Vehicles
    • B60Y2200/22Agricultural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20Off-Road Vehicles
    • B60Y2200/22Agricultural vehicles
    • B60Y2200/221Tra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40Special vehicles
    • B60Y2200/41Construction vehicles, e.g. graders, exca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8Range 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88Fast forward-reverse-sequence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行驶车辆(1)具备:车身(2),其能够行驶;方向盘(19),其设置于车身且能够旋转;以及前进后退切换杆(21),其能够切换到前进、中立及后退位置,前进后退切换杆具有杆主体(30)和手柄(31),所述杆主体能够在中立位置拉起且能够在拉起后的状态下向前方或后方摆动,所述手柄安装于杆主体的上部,手柄具有基部(40)和突出部(41),所述基部具有上表面(47),所述突出部从基部向下方突出,突出部具有:前端面(42),其设置于与方向盘的旋转轴侧相反的一侧;一侧面(44),其设置于摆动方向的一侧且与前端面连续;以及另一侧面(45),其设置于摆动方向的另一侧且与前端面连续,一侧面和另一侧面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接近。由此,可以提供具备能够可靠地进行前进、中立及后退位置的切换操作且操作性优异的前进后退切换杆的行驶车辆。

Description

行驶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前进后退切换杆的行驶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行驶车辆。
专利文献1公开的行驶车辆具备方向盘和前进后退切换杆,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杆能够切换到前进、中立及后退位置。前进后退切换杆具有配置在方向盘的附近的手柄和与该手柄连接的连接构件。在手柄的底面缘部设置有凸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61814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行驶车辆中,一边握持方向盘,一边将手指钩挂在设置于手柄的底面缘部的凸部,在将前进后退切换杆拉起之后,使之向前方或后方摆动,由此,能够进行将前进后退切换杆切换到前进、中立及后退位置的操作。然而,在将手指钩挂在设置于手柄的底面缘部的凸部的状态下,无法充分地得到对手柄进行保持的力,因此,有时无法可靠地进行操作。另外,由于需要将前进后退切换杆拉起的操作和使之向前方或后方摆动的操作这两个阶段的操作,因此,操作性较差。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以往技术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能够可靠地进行前进、中立及后退位置的切换操作并且操作性优异的前进后退切换杆的行驶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行驶车辆具备:车身,所述车身能够行驶;方向盘,所述方向盘设置于所述车身且能够旋转;以及前进后退切换杆,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杆能够切换到前进位置、中立位置、后退位置,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杆具有杆主体和手柄,所述杆主体能够在所述中立位置拉起且能够在拉起后的状态下向前方或后方摆动,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杆主体的上部,所述手柄具有基部和突出部,所述基部具有上表面,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基部向下方突出,所述突出部具有:前端面,所述前端面设置于与所述方向盘的旋转轴侧相反的一侧;一侧面,所述一侧面设置于所述摆动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前端面连续;以及另一侧面,所述另一侧面设置于所述摆动方向的另一侧且与所述前端面连续,所述一侧面和所述另一侧面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接近。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行驶车辆,由于能够用两根手指夹着设置于手柄的突出部而进行操作,因此,能够充分地得到对手柄进行保持的力。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前进后退切换杆的切换操作。另外,由于一侧面和另一侧面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接近,因此,在操作者为了对前进后退杆进行切换而用手指对突出部的一侧面或另一侧面施加力时,会自然地产生朝向上方的力和朝向后方的力。因此,操作者不用有意识地进行拉起的操作,就能够一边将前进后退切换杆拉起,一边使之向前方或后方摆动,操作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方向盘、前进后退切换杆等的周边的立体图。
图2是方向盘、前进后退切换杆等的周边的俯视图。
图3是方向盘、前进后退切换杆等的周边的后视图。
图4是从基端侧的上方观察前进后退切换杆的立体图。
图5是从前端侧的下方观察前进后退切换杆的立体图。
图6是从手柄的厚度方向的上方观察前进后退切换杆的图。
图7是从手柄的宽度方向的后方观察前进后退切换杆的图。
图8是从手柄的厚度方向的下方观察前进后退切换杆的图。
图9是说明前进后退切换杆的作用的立体图。
图10是从前端侧观察手柄的图。
图11是图8的A-A线剖视图。
图12是图8的B-B线剖视图。
图13是图8的C-C线剖视图。
图14是图8的D-D线剖视图。
图15是图8的E-E线剖视图。
图16是图8的F-F线剖视图。
图17是示出用两根手指夹着手柄的突出部的状态的图。
图18是示出在向前进位置切换前进后退杆时作用于手柄的力的方向的图。
图19是示出在向后退位置切换前进后退杆时作用于手柄的力的方向的图。
图20是行驶车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行驶车辆的实施方式。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行驶车辆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行驶车辆为拖拉机1。但是,行驶车辆并不限定于拖拉机1,也可以为拖拉机1以外的作业车辆。例如,也可以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农业用车辆或者装载作业机等建筑用车辆。另外,也可以为作业车辆以外的乘用车辆。
以下,将就座于拖拉机(行驶车辆)1的驾驶座13的驾驶员的前侧(图20的左侧)设为前方、将驾驶员的后侧(图20的右侧)设为后方、将驾驶员的左侧(图20的跟前侧)设为左方、将驾驶员的右侧(图20的里侧)设为右方来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拖拉机1具有能够行驶的车身2。车身2具有原动机E1、飞轮壳体3、离合器壳体4、变速箱5及前轴框架6。
原动机E1为柴油发动机。原动机E1位于拖拉机1的前部,被发动机罩10覆盖。原动机E1既可以为电动马达,也可以为具有柴油发动机及电动马达的混合动力型。
飞轮壳体3与原动机E1的后部连结,并收容有飞轮。
离合器壳体4与飞轮壳体3的后部连结。离合器壳体4收容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能够断开、接通地传递经由飞轮传递的原动机E1的动力。
变速箱5与离合器壳体4的后部连结。变速箱5收容有对经由离合器传递的动力进行变速的变速装置(变速器)。变速装置具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使由该变速装置传递的动力正转或反转并将其切换为前进或后退的输出。
前轴框架6固定于原动机E1且从原动机E1向前方突出。在前轴框架6支承有前轴箱15。
拖拉机1具有能够行驶地支承车身2的行驶装置8。行驶装置8为具有设置于车身2的前部的多个前轮和设置于车身2的后部的多个后轮的车轮型行驶装置。多个前轮包括支承于前轴箱15的左侧的左前轮11L和支承于前轴箱15的右侧的右前轮11R。多个后轮包括支承于变速箱5的左侧的左后轮12L和支承于变速箱5的右侧的右后轮12R。行驶装置也可以为半履带型的行驶装置(具有前轮和代替后轮而采用的履带式行驶机构的行驶装置)。
左前轮11L及右前轮11R是能够通过配备于前轴箱15的前部的转向缸16的缸杆的移动而进行转向的转向轮。通过对前轮11L、11R进行转向操作,从而能够对车身2的朝向进行变更(能够使车身2转向)。转向缸16由液压缸构成。
将前轮11L、11R及后轮12L、12R中的至少后轮12L、12R设为驱动轮,并向该驱动轮传递从变速装置输出的动力。
在车身2的后部搭载有供驾驶员就座的驾驶座13。在驾驶座13的前方设置有操纵装置14。操纵装置14具有由操纵罩18覆盖的操纵台17。操纵罩18支承于支承框架9。支承框架9固定在被固定于车身2的支承构件39的上部。
操纵台17具有竖立设置于车身2的托架23。在托架23支承有方向盘19、转向阀20及前进后退切换杆(梭动杆)21等。
方向盘19是对车身2的转向进行操作的构件,由驾驶员进行手动操作。方向盘19具有供驾驶员握持并进行转向的把持部19a和将该把持部19b支承于旋转轴(转向轴)22的支承部19b。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把持部19a形成为圆环状。
旋转轴22与方向盘19的下部连接并向下方延伸。旋转轴22插通于转向柱24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向柱24的下部固定于托架23。转向柱24的上部的周围被设置于操纵罩18的上部的柱罩25覆盖。
转向阀20是控制转向缸16的阀。转向阀20是通过利用方向盘19进行操作而控制工作油的流量并切换工作油的方向的旋转阀。换句话说,转向阀20是能够输出对方向盘19的操作进行传递的工作油的阀。若更详细地说明,则转向阀20从与操作方向对应的端口输出与方向盘19的操作量相应的工作油。从转向阀20输出的工作油被输送到转向缸16并使该转向缸16的缸杆移动。由此,根据方向盘19的旋转操作而对左前轮11L及右前轮11R进行转向操作。
前进后退切换杆21是进行切换车身2的行驶方向的操作的构件。若更详细地说明,则通过向前方或后方对前进后退切换杆21进行操作(摆动),从而对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进行切换,并将车身2的行驶方向(行进方向)切换为前进方向或后退方向。
如图1~图3所示,在柱罩25的前部突出地设置有伸缩杆29。伸缩杆29是调整方向盘19的高度的杆,且配置在方向盘19的下方。
在柱罩25的侧部安装有侧部罩26。侧部罩26配置在方向盘19的下方。侧部罩26从柱罩25的侧部沿从旋转轴22离开的方向延伸设置。具体而言,侧部罩26安装于柱罩25的左侧部,并以从该左侧部朝向左前方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
在侧部罩26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操作开关27和第二操作开关28。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操作开关27为前刮水器-洗涤器开关。第二操作开关28为后刮水器-洗涤器开关。侧部罩26在上表面具有开口部26a。开口部26a设置于比第一操作开关16及第二操作开关17靠近旋转轴13侧的位置。
前进后退切换杆21设置于方向盘19的把持部19a的下方。前进后退切换杆21能够通过向前方或后方摆动而切换到前进位置、中立位置、后退位置。在图2中,用附图标记21N表示处于中立位置的前进后退切换杆21,用附图标记21F表示处于前进位置的前进后退切换杆21,用附图标记21R表示处于后退位置的前进后退切换杆21。以下,将图2所示的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移动方向(前后方向)称为“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摆动方向”。
在前进后退切换杆21处于中立位置时,不会从变速装置向行驶装置8输出动力。在将前进后退切换杆21操作至前进位置时,成为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输出前进动力的状态,将车身2的行驶方向切换为前进方向。在将前进后退切换杆21操作至后退位置R时,成为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输出后退动力的状态,将车身2的行驶方向切换为后退方向。
如图1~图4所示,前进后退切换杆21具有杆主体30和手柄31。
如图4~图7所示,杆主体30具有第一部位30a、第二部位30b及第三部位30c。第一部位30a、第二部位30b、第三部位30c既可以由单一构件形成,也可以由多个构件形成并通过焊接等而一体化。
第一部位30a位于杆主体30的上部。如图3所示,第一部位30a配置于侧部罩26的上方且方向盘19的把持部19a的下方。第一部位30a为直线状,且一端部配置在方向盘19的旋转轴13侧,另一端部配置在与方向盘19的旋转轴13相反的一侧。换句话说,第一部位30a从一端部至另一端部沿从旋转轴13离开的方向延伸。
如图7所示,第一部位30a以随着从旋转轴13侧(箭头D1侧)朝向与旋转轴13相反的一侧(箭头D2侧)而逐渐向上方转移的方式倾斜地延伸。第二部位30b从第一部位30a的另一端部弯折并向下方延伸。第二部位30b贯通侧部罩26的开口部26a地延伸。第二部位30b的一端部位于侧部罩26的外部(上方),另一端部位于侧部罩26的内部。第三部位30c为直线状,且一端侧与第二部位30b的另一端部(下端部)连接,并从该另一端部向旋转轴13侧(箭头D1侧)延伸。
如图4、图7所示,在第三部位30c的延伸设置方向的中途部设置有贯通孔30d。如图9所示,在贯通孔30d插通有枢轴32。枢轴32将U字状的安装构件33枢轴支承于第三部位30c。在安装构件33安装有支承轴34的上端部。支承轴34从安装构件33向下方延伸。支承轴34的下部插通于圆筒状的支承筒(省略图示),且被该支承筒支承为能够绕轴心旋转。通过使前进后退切换杆21向前方或后方摆动,从而使支承轴34绕轴心旋转。
如图20所示,在支承轴34的下部连结有传递构件35的一端侧。传递构件35的另一端侧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连结。传递构件35是将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操作传递给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的构件。
在将前进后退切换杆21操作至前进位置时,经由传递构件35向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传递该操作,将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切换为输出前进动力的状态。在将前进后退切换杆21操作至后退位置时,经由传递构件35向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传递该操作,将前进后退切换机构7切换为输出后退动力的状态。
如图7、图9的箭头D3所示,杆主体30能够以枢轴32为支点而向上方或下方摆动。详细而言,杆主体30在以枢轴32为支点而使第一部位30a侧(手柄31侧)上升时,第三部位30c侧(与手柄31相反的一侧)下降,在使第一部位30a侧下降时,第三部位30c侧上升。即,杆主体30能够与手柄31一起以枢轴32为支点而向上方或下方摆动。杆主体30被弹簧(省略图示)朝向使手柄31侧下降的方向施力。因此,通过抵抗弹簧的施力并将手柄31拉起,从而进行使杆主体30向上方摆动的(拉起的)操作。
在前进后退切换杆21处于中立位置时,能够使杆主体30抵抗弹簧的施力而向上方摆动(拉起),且能够使杆主体30在拉起后的状态下向前方或后方摆动。换句话说,杆主体30被限定为在前进后退切换杆21不处于中立位置时,无法向前方或后方摆动。该杆主体30的操作的限定由导向板36来进行。导向板36固定于对方向盘19等进行支承的托架23。
如图9所示,导向板36具有纵板36a和横板36b。纵板36a以一方的面朝向手柄21侧(第三部位30c的一端侧)且另一方的面朝向与手柄21相反的一侧(第三部位30c的另一端侧)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横板36b从纵板36a的下部沿手柄21侧(第三部位30c的一端侧)延伸。导向板36具有插通孔37和导向槽38。插通孔37设置于横板36b,并插通有支承轴34。
导向槽38设置于纵板36a,并具有引导部38a和卡止部38b。引导部38a沿前后方向(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摆动方向)延伸,并形成为圆弧状。卡止部38b形成为从引导部38a的前后方向的中途部向上方延伸的槽。在导向槽38插入有杆主体30的第三部位30c的另一端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第三部位30c的另一端部直接插入到导向槽38中,但也可以在第三部位30c的另一端部安装其他构件并将该其他构件插入到导向槽38中。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与其他构件的形状、位置等对应地变更导向板36的形状、位置。
如图9所示,在前进后退切换杆21处于用附图标记31N示出的中立位置时,第三部位30c的另一端部卡止于卡止部38b,因此,无法向前方或后方摆动。在使前进后退切换杆21在中立位置如箭头D4示出的那样向上方摆动(将杆主体30的手柄31侧拉起)时,如箭头D5所示,第三部位30c的另一端部从卡止部38b脱离。因此,该另一端部能够如箭头D6、D7及假想线示出的那样沿着引导部38a移动。因此,前进后退切换杆21能够沿前后方向摆动。详细而言,在使前进后退杆21的手柄31侧向前方摆动(使之向用附图标记31F示出的位置移动)时,第三部位30c的另一端部向后方(箭头D6的方向)移动。在使前进后退杆21的手柄31侧向后方摆动(使之向用附图标记31R示出的位置移动)时,第三部位30c的另一端部向前方(箭头D7的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杆主体30能够在中立位置拉起,且能够在拉起后的状态下向前方或后方摆动。杆主体30的拉起操作及摆动操作能够通过就座于驾驶座13的驾驶员(操作者)把持手柄31来进行。
以下,详细地说明手柄31。
如图4~图7等所示,手柄31安装于杆主体30的上部。手柄31是操作者对前进后退切换杆21进行操作时把持的部分。
以下,在关于手柄31的说明中,将在图6~图8中用箭头A1示出的方向称为“进深方向”。进深方向A1是与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摆动方向(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换句话说,进深方向A1是从与方向盘19的旋转轴22侧相反的一侧朝向旋转轴22侧的方向。再换句话说,进深方向A1是从杆轴31的第一部位30a的另一端部朝向一端部的方向。另外,将图6、图8、图10所示的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摆动方向(前后方向)A2称为“宽度方向”。宽度方向A2是与进深方向A1正交的方向。另外,将图6、图8所示的进深方向A1上的手柄31的中心CL1称为“进深方向中心”,将图6、图8、图10所示的宽度方向A2上的手柄31的中心CL2称为“宽度方向中心”。另外,将图10所示的宽度方向A2且从宽度方向中心CL2离开的方向A3称为“外方”,将宽度方向A2且靠近宽度方向中心CL2的方向A4称为“内方”。另外,将图6~图8所示的进深方向A1上的旋转轴22侧(A5侧)称为“基端侧”,将进深方向A1上的与旋转轴22侧相反的一侧(A6侧)称为“前端侧”。另外,将图7、图10所示的从上方朝向下方或从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且与进深方向A1及宽度方向A2正交的方向A7称为“厚度方向”。
如图5、图7、图10等所示,手柄31具有基部40和突出部41,所述基部40具有上表面47,所述突出部41从基部40向下方突出。基部40与突出部41一体形成,基部40构成手柄31的上部,突出部41构成手柄31的下部。
如图6所示,在基部40的前端侧设置有沿宽度方向A2延伸的直线状的第一缘部401。在基部40的基端侧设置有第二缘部402。第二缘部402形成为随着从外方朝向内方而向基端侧转移的大致V字状。在基部40的前侧设置有将第一缘部401的前部与第二缘部402的前部相连的直线状的第三缘部403。在基部40的后侧设置有将第一缘部401的后部与第二缘部402的后部相连的直线状的第四缘部404。第三缘部403与第四缘部404之间的距离随着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而逐渐扩展。第一缘部401与第三缘部403的边界部、第一缘部401与第四缘部404的边界部、第二缘部402与第三缘部403的边界部、第二缘部402与第四缘部404的边界部均形成为曲线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从厚度方向A7的上方观察的俯视时,基部40由第一缘部401~第四缘部404形成为大致五边形形状,但也可以形成为大致四边形形状等其他形状。
基部40的上表面47构成手柄31的上表面。如图7所示,上表面47以随着从前端侧A6朝向基端侧A5而向下方转移的方式倾斜。另外,如图10所示,上表面21的宽度方向A2的中心形成为与宽度方向A2的一侧(前侧)及另一侧(后侧)相比凸起的弯曲面。换言之,在从进深方向A1观察时,上表面21形成为向上凸的凸形的圆弧状面。
如图4、图6等所示,在上表面21显示有意味着前进的“F”、意味着中立的“N”、意味着后退的“R”的文字。“F”的文字在手柄31的上表面21中的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摆动方向的一侧(前侧)显示。“R”的文字在手柄31的上表面21中的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摆动方向的另一侧(后侧)显示。“N”的文字在“F”的文字与“R”的文字之间显示。另外,在“N”的文字的手柄基端侧显示有“LIFT”的文字。在“F”的文字的手柄基端侧显示有指向前方的标识(三角形箭头)。“R”的文字的手柄基端侧显示有指向后方的标识(三角形箭头)。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文字及标识通过从上表面21突出的凸部来进行显示,但也可以通过将印刷有文字及标识的标签贴附于上表面21等来进行显示。
操作者通过观看在手柄31的上表面显示的文字及标识,从而能够准确地进行在将前进后退切换杆21在中立位置拉起之后使之切换到前进位置、中立位置、后退位置的操作。
如图4、图5、图7、图8、图10等所示,突出部41具有前端面42、基端面43、一侧面44、另一侧面45、下表面46。
前端面42是设置于突出部41的前端侧(与方向盘19的旋转轴22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如图7所示,前端面42形成为随着靠近下表面46(随着朝向厚度方向A7的下方)而向基端侧A5转移的倾斜面。前端面42的上部通过平滑的曲面而与基部40的第一缘部401相连。
基端面43是设置于突出部41的基端侧(方向盘19的旋转轴22侧)的面。如图5、图7、图8所示,基端面43具有位于手柄31的基端的第一基端面431和位于手柄31的进深方向A1的中途部的第二基端面432。第一基端面431的上部通过平滑的曲面而与基部40的第二缘部402相连。
一侧面44是设置于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摆动方向的一侧的面。换句话说,一侧面44是设置于宽度方向A2的一侧(前侧)的面。一侧面44构成突出部41的前表面。一侧面44的上部通过平滑的曲面而与基部40的第三缘部403相连。
另一侧面45是设置于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摆动方向的另一侧(后侧)的面。换句话说,另一侧面45是设置于宽度方向A2的另一侧的面。另一侧面45构成突出部41的后表面。另一侧面45的上部通过平滑的曲面而与基部40的第四缘部404相连。
如图5、图10所示,一侧面44和另一侧面45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接近。换句话说,一侧面44及另一侧面45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厚度方向A7的下方)而向内方转移。如图10所示,一侧面44和另一侧面45夹着宽度方向中心CL2而对称地形成。突出部41在从进深方向A1观察时形成为向下凸的凸形形状,且在宽度方向中心CL2最为突出。
如图8所示,一侧面44具有位于基端侧(旋转轴22侧)的一方基端部441和位于前端侧(与旋转轴22侧相反的一侧)的一方前端部442。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方基端部441为一侧面44的右端部,一方前端部442为一侧面44的左端部。
如图8所示,另一侧面45具有位于基端侧(方向盘19的旋转轴22侧)的另一方基端部451和位于前端侧(与旋转轴22侧相反的一侧)的另一方前端部452。在本实施方式中,另一方基端部451为另一侧面45的右端部,另一方前端部452为另一侧面45的左端部。
如图5、图8所示,一侧面44及另一侧面45与前端面42连续(相连)。具体而言,一侧面44在一方前端部442与前端面42连续。另一侧面45在另一方前端部452与前端面42连续。一方前端部442与前端面42的边界部K1以及另一方前端部452与前端面42的边界部K2均形成为平滑的曲面。
另外,一侧面44及另一侧面45与基端面43连续(相连)。具体而言,一侧面44在一方基端部441与第一基端面431连续。另外,一侧面44在一方基端部441与一方前端部442的中途部与第二基端面432连续。另一侧面45在另一方基端部451与第一基端面431连续。另外,另一侧面45在另一方基端部451与另一方前端部452的中途部与第二基端面432连续。
如上所述,突出部41的一侧面44及另一侧面45与前端面42及基端面43连续。换句话说,突出部41遍及手柄31的进深方向A1的整个长度地设置。但是,突出部41的一侧面44及另一侧面45只要至少与前端面42连续即可,也可以不与基端面43连续。即,突出部41可以不遍及手柄31的进深方向A1的整个长度地设置,也可以仅设置于进深方向A1上的从前端侧到中途部的范围。
如图10~图13所示,一侧面44具有随着向下方转移而向另一侧面45侧凹陷的第一弯曲部51。另一侧面45具有随着向下方转移而向一侧面44侧凹陷的第二弯曲部52。第一弯曲部51和第二弯曲部52在从进深方向A1观察时沿相互接近的方向凹陷。更详细而言,第一弯曲部及第二弯曲部52弯曲成朝向上方且朝向内方成为凸形的圆弧状。第一弯曲部51及第二弯曲部52形成为突出部41的根部部分(突出部41的与基部40相连的部分)。
在图10中,用实线示出一方前端部442处的第一弯曲部51及第二弯曲部52,用虚线示出一方基端部441与一方前端部442之间的中途部(图8的B-B截面位置)处的第一弯曲部51及第二弯曲部52。
如图10所示,第一弯曲部51的一方基端部441与一方前端部442之间的中途部处的曲率半径R1比一方前端部442处的曲率半径R2小(R2>R1)。另外,第二弯曲部52的另一方基端部451与另一方前端部452之间的中途部处的曲率半径R3比另一方前端部452处的曲率半径R4小(R4>R3)。
若更详细地说明,则如图8、图10~图12所示,一方基端部441与一方前端部442之间的中途部处的曲率半径R1随着从一方前端部442朝向进深方向中心CL1而逐渐变小。即,在图10~图12中,为R2>R11>R12。此外,由于曲率半径R11、R12为一方基端部441与一方前端部442之间的中途部处的曲率半径,所以为包含于曲率半径R1的概念(下位概念)。
另外,另一方基端部451与另一方前端部452之间的中途部处的曲率半径R3随着从另一方前端部452朝向进深方向中心CL1而逐渐变小。即,在图10~图13中,为R4>R31>R32。此外,由于曲率半径R31、R32为另一方基端部451与另一方前端部452之间的中途部处的曲率半径,所以为包含于曲率半径R3的概念(下位概念)。
换句话说,第一弯曲部51的曲率半径及第二弯曲部52的曲率半径随着从手柄31的进深方向A1的中途部朝向前端侧而变大。另外,第一弯曲部51的曲率半径及第二弯曲部52的曲率半径随着从手柄31的进深方向A1的中途部朝向基端侧而变大。即,第一弯曲部51的曲率半径及第二弯曲部52的曲率半径在手柄31的进深方向A1的中途部成为最小。
第一弯曲部51的曲率半径成为最小的位置与第二弯曲部52的曲率半径成为最小的位置在进深方向A1上为相同的位置。优选的是,第一弯曲部51的曲率半径成为最小的位置及第二弯曲部52的曲率半径成为最小的位置设置于进深方向中心CL1,但也可以设置于从进深方向中心CL1向前方或后方偏移的位置。
如图8、图13~图15所示,在手柄31的比进深方向中心CL1靠基端侧的位置,在第一弯曲部51形成有第一凹部51a,在第二弯曲部52形成有第二凹部52a。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凹部51a及第二凹部52a还形成在从与进深方向中心CL1相比稍靠前方的前方位置(图8的C-C截面位置)起到进深方向中心CL1为止的范围。第一凹部51a及第二凹部52a以在突出部41的根部部分将基部40挖除的方式斜向上地凹陷。第一凹部51a及第二凹部52a的深度随着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变深。
如图5、图7、图8、图12~图15所示,在一侧面44设置有第一肋48。在另一侧面45设置有第二肋49。第一肋48及第二肋49在进深方向A1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三个)。第一肋48与第二肋49夹着宽度方向中心CL2而设置于对称位置。第一肋48及第二肋49设置于比进深方向中心CL1靠基端侧的位置。换句话说,第一肋48设置于比第一弯曲部51的曲率半径成为最小的位置靠基端侧的位置。另外,第二肋49设置于比第二弯曲部52的曲率半径成为最小的位置靠基端侧的位置。第一肋48被设置成从一侧面44的第一弯曲部51的上部向下部延伸。第二肋49被设置成从另一侧面45的第二弯曲部52的上部向下部延伸。第一肋48对手柄31的一侧面44进行加强。第二肋49对手柄31的另一侧面45进行加强。另外,第一肋48及第二肋49还具有在用手指把持手柄31的突出部41时防止手指的滑动的防滑的功能。
如在图8中用单点划线L44、L45示出的那样,在从厚度方向A7的下方侧观察的仰视时(以下,仅称为“仰视时”),一侧面44与另一侧面45随着从进深方向中心CL1朝向前端侧或基端侧而逐渐分离。换句话说,突出部41的进深方向中心CL1在仰视时朝向内方收缩。具体而言,一侧面44具有第一收缩部44a,另一侧面45具有第二收缩部45a。第一收缩部44a在仰视时向另一侧面45侧凹陷。第二收缩部45a在仰视时向一侧面44侧凹陷。
第一收缩部44a的收缩成为最大的位置与第二收缩部45a的收缩成为最大的位置在进深方向A1上为相同的位置。在仰视时,一侧面44与另一侧面45的距离在进深方向中心CL1最小,且随着从进深方向中心CL1离开(随着朝向前端侧或基端侧)而变大。
如图6~图8、图10等所示,前端面42的下端部、基端面43的下端部、一侧面44的下端部、另一侧面45的下端部通过下表面46相接。如图5、图7所示,下表面46在从宽度方向A2观察时形成为具有台阶。换句话说,在从宽度方向A2观察时,手柄31具有与上表面46的距离较大的第一底面461和与上表面46的距离较小的第二底面462。第一底面461设置于手柄31的基端侧。第二底面462设置于手柄31的前端侧。如图7所示,第一下表面412和第二底面461均以随着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向下方转移的方式倾斜。如图5、图10等所示,第一下表面461在从进深方向A1观察时形成为向下方凸的凸形的圆弧状的弯曲面,宽度方向中心CL2位于最下方。如图5、图7所示,第二底面462将第一基端面431与第二基端面432相接。
如图10所示,突出部41的厚度(厚度方向A7的长度)T1比基部40的厚度T2大。优选的是,突出部41的厚度T1为基部40的厚度T2的两倍以上。更优选的是,突出部41的厚度T1为基部40的厚度T2的三倍以上。通过使突出部41的厚度T1比基部40的厚度T2大,从而在用手指把持突出部41时,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进行把持。
如图4、图5、图7、图8、图11~图16所示,手柄31具有卡合部31a。卡合部31a设置于突出部41。具体而言,卡合部31a设置于突出部41的一侧面44与另一侧面45之间。在卡合部31a卡合有杆主体30。
卡合部31a具有卡合孔31b和卡合槽31c。卡合孔31b与卡合槽31c在进深方向A1上连续地设置。卡合孔31b设置于手柄31的第一底面461的上方。卡合孔31b为截面大致圆形的孔,且在基端面43的第二基端面432开口,但未在前端面42开口。即,卡合孔31b是以第二基端面432为入口的非贯通孔。卡合槽31c设置于手柄31的第二底面462。卡合槽31c是从第二底面462朝向上方凹陷的槽。卡合槽31c从基端面43的第一基端面431遍及第二基端面432地延伸设置,并与卡合孔31b相连。
在卡合部31a卡合有杆主体30的第一部位30a。杆主体30的第一部位30a与卡合部31a卡合并从基端侧向前端侧延伸。第一部位30a在基端侧被嵌入到卡合槽31c中,在前端侧插入于卡合孔31b。
如图5、图8、图12等所示,第一部位30a通过固定构件50而固定于手柄31。固定构件50为螺钉、螺栓等,被插入到设置于手柄31的第一底面461的孔中而固定于第一部位30a。固定构件50沿进深方向A1排列并设置有多个(两个)。
像这样,由于手柄31在一侧面44与另一侧面45之间具有卡合部31a,且杆主体30与卡合部31a卡合,所以能够将手柄31与杆主体30容易且可靠地固定。因此,能够将施加于手柄31的力可靠地传递给杆主体30。
以下,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行驶车辆1的作用效果。
在上述行驶车辆1中,就座于驾驶座13的驾驶员(操作者)在将单手(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左手)的大拇指钩挂于方向盘19的状态下,一边以大拇指的根部附近为中心进行旋转,一边用该单手的其他手指对前进后退切换杆21进行操作。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操作通过用大拇指以外的两根手指(例如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夹着手柄31的突出部41来进行。
在图17中,用假想线示意性地表示夹着突出部41的两根手指Y1、Y2的截面的外形。如图示那样,一方的手指Y1配置于突出部41的一侧面44侧,另一方的手指Y2配置于突出部41的另一侧面45侧。虽然这两根手指Y1、Y2的配置是通过将手指从手柄31的前端侧朝向基端侧插入而进行的,但由于一侧面44及另一侧面45与前端面42连续,所以在手柄31的前端侧不存在阻挡手指的部分,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手指Y1、Y2的插入。
在此,如上所述,在从中立位置向前进位置或后退位置操作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情况下,需要在将杆主体30在中立位置拉起后的状态下使之向前方或后方摆动。以下,基于这一点,说明从中立位置向前方位置或后方位置操作本实施方式的前进后退切换杆21时的作用。
首先,参照图18,说明从中立位置向前进位置操作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情况。
在从中立位置向前进位置操作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情况下,用两根手指(一方的手指Y1、另一方的手指Y2)夹着手柄31的突出部41,之后,用另一方的手指Y2对突出部41的另一侧面45施加朝向前方的力F1。在此,由于一侧面44与另一侧面45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接近,且另一侧面45以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向前方的方式倾斜,因此,力F1作为朝向斜前上方(前方且上方)的力作用于另一侧面45。由此,朝向上方的第一分力F2和朝向前方的第二分力F3作用于施加了力F1的另一侧面45。第一分力F2作为将杆主体30拉起的力发挥作用。第二分力F3作为使杆主体30向前方摆动的力发挥作用。因此,通过第一分力F2和第二分力F3的作用,杆主体30在中立位置被拉起并向前方摆动。结果,前进后退切换杆21从中立位置被切换到前进位置。
接着,参照图19,说明从中立位置向前进位置操作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情况。
在从中立位置向后退位置操作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情况下,用两根手指(一方的手指Y1、另一方的手指Y2)夹着手柄31的突出部41,之后,用一方的手指Y1对突出部41的一侧面44施加朝向后方的力F4。在此,由于一侧面44与另一侧面45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接近,且一侧面44以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向后方的方式倾斜,因此,力F4作为朝向斜后上方(后方且上方)的力作用于一侧面44。由此,朝向上方的第一分力F5和朝向后方的第二分力F6作用于施加了力F4的一侧面44。第一分力F5作为将杆主体30拉起的力发挥作用。第二分力F6作为使杆主体30向后方摆动的力发挥作用。因此,通过第一分力F5和第二分力F6的作用,杆主体30在中立位置被拉起并向后方摆动。结果,前进后退切换杆21从中立位置被切换到后退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手柄31,当操作者用手指Y2对突出部41的另一侧面45施加操作力(按压力)F1时,该操作力F1作为朝向斜上前方的力发挥作用,自然地产生朝向上方的第一分力F2和朝向前方的第二分力F3。因此,操作者不用有意识地进行将杆主体30拉起的操作,就能够一边将杆主体30拉起,一边使之向前方摆动,能够将前进后退切换杆21从中立位置切换到前进位置。另外,当操作者用手指Y1对突出部41的一侧面44施加操作力(按压力)F4时,该操作力F4作为朝向斜上后方的力发挥作用,自然地产生朝向上方的第一分力F5和朝向后方的第二分力F6。因此,操作者不用有意识地进行将杆主体30拉起的操作,就能够一边将杆主体30拉起,一边使之向后方摆动,能够将前进后退切换杆21从中立位置切换到后退位置。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手柄31,通过用手指按压突出部41的一侧面44或另一侧面45这样的一个操作,能够一边将杆主体30拉起,一边使之向前方或后方摆动,能够将前进后退切换杆21从中立位置切换到前进位置或后退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切换操作,操作性优异。另外,即使在反复进行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切换操作的情况下,施加于手指的负担也较小。
另外,由于能够用两根手指夹着手柄31的突出部41并对前进后退切换杆21进行操作,因此,与钩挂一根手指并进行操作的手柄相比,能够充分地得到对手柄31进行保持的力,能够可靠地进行前进后退切换杆的切换操作。
另外,只要操作者不使手指触碰到突出部41的一侧面44或另一侧面45并施加操作力(按压力)F1、F4,就不会产生将杆主体30拉起的方向上的分力F2、F5。因此,即使在违反操作者的意图地将手碰撞到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情况下,也不会从中立位置对前进后退切换杆21进行切换,这是安全的。
另外,由于手柄31的突出部41遍及进深方向A1的整个长度地设置,因此,操作者能够将手指沿进深方向A1较深地插入并夹着突出部41。由此,能够一边用两根手指将突出部41可靠地夹入并进行把持,一边进行前进后退切换杆21的切换操作。
另外,手柄31的一侧面44具有一边向下方转移一边向另一侧面45侧凹陷的第一弯曲部51,另一侧面45具有一边向下方转移一边向一侧面44侧凹陷的第二弯曲部52。因此,能够使手指Y1的表面沿着第一弯曲部51,且能够使手指Y2的表面沿着第二弯曲部52。由此,容易将力传递给一侧面44及另一侧面45,操作感变得良好。另外,能够可靠地产生将杆主体30拉起的方向的第一分力F2、F5。
在此,优选的是,将图19所示的第一弯曲部51的相对于弯曲的顶点(最为凹陷的部分)的切线L1与宽度方向中心线CL2所成的角度α1设定为约45°(例如为40°~50°)。另外,优选的是,将图18所示的第二弯曲部52的相对于弯曲的顶点(最为凹陷的部分)的切线L2与宽度方向中心线CL2所成的角度α2设定为约45°(例如、40°~50°)。通过设定为这样的角度,从而能够均衡地产生将杆主体30拉起的方向上的第一分力F2、F5和对前进后退切换杆21进行操作的方向(前方或后方)上的第二分力F3、F6。但是,切线L1和与该切线L1正交的法线L2所成的角度并不限定于约45°,可以在能够产生适合对前进后退切换杆21进行操作的第一分力F2、F5和第二分力F3、F6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
另外,第一弯曲部51的一方基端部441与一方前端部442之间的中途部处的曲率半径R1比一方前端部442处的曲率半径R2小,第二弯曲部52的另一方基端部451与另一方前端部452之间的中途部处的曲率半径R3比另一方前端部452处的曲率半径R4小。换句话说,第一弯曲部51和第二弯曲部52的曲率半径随着从进深方向A1的中途部朝向前端侧而增加。
因此,当操作者将大拇指钩挂在方向盘19上并一边以大拇指的根部附近为中心进行旋转一边用其他手指操作前进后退切换杆21时,该其他手指的指尖在以大拇指的根部附近为中心的圆形上移动,伴随于此,其他手指按压的手柄31的量逐渐增加。即,由于其他手指在一侧面44及另一侧面45上一边朝向曲率半径增加的方向即前端侧滑动一边进行移动,因此,从手柄31受到的反作用力逐渐变大。此时,若移动手指的力恒定,则手指会被从手柄31受到的反作用力压回,因此,抵抗该反作用力而对手柄进行按压的手指的力会自然地增强。由此,操作者在操作前进后退切换杆21时能够自然地对指尖施加力,能够得到适当的操作力。因此,在操作前进后退切换杆21时,无需不必要地施加过度的力,能够防止手指从手柄滑落、由于反复的操作而使得手指疼痛。
作为手柄31的防滑对策,有对手柄31的表面进行压纹加工等表面粗糙化处理的方法,但在该方法中,有时会因手指摩擦粗糙面而感到疼痛。另外,也有对手柄31的表面施加橡胶等防滑涂层的方法,但在该方法中,手指的滑动变差而操作性变差。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手柄31,即使手柄31的表面平滑,也能够如上述那样得到适当的操作力,因此,能够防止感到手指的疼痛或操作性降低。
另外,一侧面44具有在仰视时向另一侧面45侧凹陷的第一收缩部44a,另一侧面45具有在仰视时向一侧面44侧凹陷的第二收缩部45a。通过该结构,操作者在操作前进后退切换杆21时也能够自然地对指尖施加力,能够得到适当的操作力。因此,在操作前进后退切换杆21时,无需不必要地施加过度的力,能够防止手指从手柄滑落、由于反复的操作而使得手指疼痛。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只是例示,而非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并不由上述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将与权利要求书同等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都包含在内。
附图标记说明
1行驶车辆
2车身
19方向盘
21前进后退切换杆
30杆主体
31手柄
31a卡合部
40基部
41突出部
42前端面
43基端面
44一侧面
44a第一收缩部
442一方前端部
45另一侧面
45a第二收缩部
452另一方前端部
47上表面
51第一弯曲部
52第二弯曲部

Claims (5)

1.一种行驶车辆,其中,所述行驶车辆具备:
车身,所述车身能够行驶;
方向盘,所述方向盘设置于所述车身且能够旋转;以及
前进后退切换杆,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杆能够切换到前进位置、中立位置、后退位置,
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杆具有杆主体和手柄,所述杆主体能够在所述中立位置拉起且能够在拉起后的状态下向前方或后方摆动,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杆主体的上部,
所述手柄具有基部和突出部,所述基部具有上表面,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基部向下方突出,
所述突出部具有:前端面,所述前端面设置于与所述方向盘的旋转轴侧相反的一侧;一侧面,所述一侧面设置于摆动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前端面连续;以及另一侧面,所述另一侧面设置于所述摆动方向的另一侧且与所述前端面连续,所述一侧面和所述另一侧面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接近,
所述一侧面具有一边向下方转移一边向所述另一侧面侧凹陷的第一弯曲部,
所述另一侧面具有一边向下方转移一边向所述一侧面侧凹陷的第二弯曲部,
所述一侧面具有位于所述方向盘的旋转轴侧的一方基端部和位于与所述旋转轴相反的一侧的一方前端部,
所述另一侧面具有位于所述方向盘的旋转轴侧的另一方基端部和位于与所述旋转轴相反的一侧的另一方前端部,
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所述一方基端部与所述一方前端部之间的中途部处的曲率半径比所述一方前端部处的曲率半径小,
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所述另一方基端部与所述另一方前端部之间的中途部处的曲率半径比所述另一方前端部处的曲率半径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车辆,其中,
所述突出部遍及所述手柄的进深方向的整个长度地设置,所述进深方向是从与所述方向盘的旋转轴侧相反的一侧朝向所述旋转轴侧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驶车辆,其中,
所述一侧面具有在仰视时向所述另一侧面侧凹陷的第一收缩部,
所述另一侧面具有在仰视时向所述一侧面侧凹陷的第二收缩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驶车辆,其中,
所述手柄在所述一侧面与所述另一侧面之间具有卡合部,
所述杆主体与所述卡合部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驶车辆,其中,
所述手柄在所述一侧面与所述另一侧面之间具有卡合部,
所述杆主体与所述卡合部卡合。
CN201880035358.4A 2017-09-27 2018-09-18 行驶车辆 Active CN1107198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6504A JP6704884B2 (ja) 2017-09-27 2017-09-27 走行車両
JP2017-186504 2017-09-27
PCT/JP2018/034400 WO2019065356A1 (ja) 2017-09-27 2018-09-18 走行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9855A CN110719855A (zh) 2020-01-21
CN110719855B true CN110719855B (zh) 2022-11-04

Family

ID=65902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5358.4A Active CN110719855B (zh) 2017-09-27 2018-09-18 行驶车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2759B2 (zh)
EP (1) EP3689659B1 (zh)
JP (1) JP6704884B2 (zh)
CN (1) CN110719855B (zh)
WO (1) WO20190653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46564B2 (en) 2015-11-09 2021-06-29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Order picker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with improved downward visibility when driving elevated
JP7282664B2 (ja) 2019-12-19 2023-05-29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CA3181503A1 (en) 2020-06-05 2021-12-09 Craig Rekow Operator control system for a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CN112874619B (zh) * 2020-12-31 2022-06-07 的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收放式方向盘及方向盘的折叠方法
JP2022170086A (ja) * 2021-04-28 2022-11-10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ラジオコントロール送信機
FR3141892A1 (fr) 2022-11-14 2024-05-17 Renault S.A.S Levier de commutation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 organe de manœuvr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8821A (zh) * 2007-11-05 2010-09-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装置
CN102216105A (zh) * 2009-12-22 2011-10-12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车
JP2012072878A (ja) * 2010-09-29 2012-04-12 Kubota Corp 走行車両の前後進切換操作装置
JP2014213614A (ja) * 2013-04-22 2014-11-17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作業車輌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72897A (en) * 1939-12-14 1942-02-10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 Lever for manual operation
JPS58136522A (ja) * 1982-02-08 1983-08-13 Yanmar Diesel Engine Co Ltd 農用トラクタ−の変速操作装置
JPH01126337U (zh) * 1988-02-24 1989-08-29
US6758301B2 (en) * 2000-09-14 2004-07-06 Kenji Shiba Tractor
US7648001B2 (en) * 2005-09-13 2010-01-19 Kubota Corporation Speed shift arrangement for work vehicle
JP5313861B2 (ja) * 2009-12-22 2013-10-09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8821A (zh) * 2007-11-05 2010-09-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装置
CN102216105A (zh) * 2009-12-22 2011-10-12 株式会社久保田 作业车
JP2012072878A (ja) * 2010-09-29 2012-04-12 Kubota Corp 走行車両の前後進切換操作装置
JP2014213614A (ja) * 2013-04-22 2014-11-17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作業車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9855A (zh) 2020-01-21
JP6704884B2 (ja) 2020-06-03
US11052759B2 (en) 2021-07-06
EP3689659A1 (en) 2020-08-05
EP3689659A4 (en) 2021-04-14
US20200001710A1 (en) 2020-01-02
JP2019059388A (ja) 2019-04-18
EP3689659B1 (en) 2021-12-29
WO2019065356A1 (ja)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9855B (zh) 行驶车辆
US9058051B2 (en) Grip
US20200180713A1 (en) Working vehicle
EP3674834B1 (en) Operation lever for working vehicle and working vehicle
CN110073307B (zh) 操作杆及作业车辆
EP1867599A2 (en) Operating pedal for industrial vehicle and industrial vehicle therewith
JP5560542B2 (ja) 苗植機
US20130205934A1 (en) Agricultural working machine
RU254325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руления для гусенич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2001171386A (ja) 作業車の走行変速操作装置
JP3596012B2 (ja) トラクタ
EP0119194B1 (en) Control mechanism for operating a tractor
JP6961400B2 (ja) 作業車輌
JP3542109B2 (ja) 作業車の操作構造
JP4362357B2 (ja) 乗用田植機
JP4331828B2 (ja) 管理機の後進牽制機構
JP2019006135A (ja) 作業車輌
TW202408867A (zh) 用於自行車的手動控制裝置
JP2019006134A (ja) 作業車輌
JPH09290776A (ja) ハンドトラクタの操作装置
JP2017201955A (ja) 圃場作業車
AU551372B2 (en) Control mechanism for operating a tractor
JPH0633252Y2 (ja) 移動農機の走行操作装置
JPH10166882A (ja) トラクタの操作レバー
JPH0966755A (ja) 作業車の変速操作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