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9363A - 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9363A
CN110719363A CN201910893829.1A CN201910893829A CN110719363A CN 110719363 A CN110719363 A CN 110719363A CN 201910893829 A CN201910893829 A CN 201910893829A CN 110719363 A CN110719363 A CN 110719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tate
judging
data
step c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38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9363B (zh
Inventor
童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938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9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9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9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9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9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包括: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其中,判断结果不同时,对应所获取的状态数据不同;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并以所述时间间隔上报所述用户的定位至指定终端。本发明中根据用户所处的不同运动状态,调整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克服了目前以固定的时间间隔上报定位的缺陷。

Description

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依赖于使用智能终端进行通讯交互、娱乐等。
目前用户可通过老人、小孩所佩戴的穿戴设备对老人、小孩的各个状态信息进行采集,以对老人、小孩进行监护;例如,可以通过老人、小孩所佩戴的穿戴设备获取老人、小孩的位置信息,并上报至对应的监护终端,以便监护人进行查看。而目前穿戴设备在上报位置信息时,通常是以固定的时间间隔上报,不仅会增加终端的功耗,而且在很多场景下也没有频繁上报位置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克服目前以固定的时间间隔上报定位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上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
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其中,判断结果不同时,对应所获取的状态数据不同;
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并以所述时间间隔上报所述用户的定位至指定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则检测所述用户是否有水平加速度;
若有,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跑步状态;若无,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步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不大于预设值,则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扫描到的无线信号;
判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扫描到的无线信号是否变化;
若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车载状态;若不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静止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车载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当前的移动速度;
判断所述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大于,则获取所述用户在此前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运动轨迹;
判断所述历史运动轨迹是否与预设的轨道线路轨迹相同;
若相同,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轨道列车车载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则检测所述用户是否有水平加速度;
若无,则检测此前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气压数据是否发生变化;
若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登山状态;若无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步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智能终端检测是否携带于所述用户身上,若携带于所述用户身上,则执行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智能终端发送控制开启WIFI热点/蓝牙的控制指令至指定终端,以控制所述指定终端开启WIFI热点/蓝牙;
扫描周围的WIFI热点信号/蓝牙信号,以获取扫描列表;
判断所述扫描列表中是否存在指定终端的WIFI热点名称/蓝牙名称;
若不存在,则执行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定位上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其中,判断结果不同时,对应所获取的状态数据不同;
上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并以所述时间间隔上报所述用户的定位至指定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包括: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其中,判断结果不同时,对应所获取的状态数据不同;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并以所述时间间隔上报所述用户的定位至指定终端。本发明中根据用户所处的不同运动状态,调整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克服了目前以固定的时间间隔上报定位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定位上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2的一实施例中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步骤S2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步骤S2的又一实施例中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定位上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
步骤S2,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其中,判断结果不同时,对应所获取的状态数据不同;
步骤S3,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并以所述时间间隔上报所述用户的定位至指定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应用于用户所携带的智能终端上,该智能终端包括移动终端、穿戴设备等。
如上述步骤S1所述的,上述智能终端携带于用户身上时,则可以通过该智能终端上内置的计步器、位移传感器等获取到该用户在任意时间段内的计步数据;上述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指的是获取该用户在一个时间周期内的计步数据,例如获取该用户在三分钟内的计步数据;将获取到的计步数据与预设值进行对比,以判断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上述预设值可以为0,也可以为一个较小的值(例如10、20等);若用户在该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则表明该用户在此周期内移动较频繁;若不大于预设值,则表明用户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者移动范围很小。
如上述步骤S2所述,当用户的计步数据不大于预设值时,用户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是处于车载状态等没有产生相对位移的状态。当用户的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时,用户可能处于步行状态或者跑步状态等;因此,为了进行区分用户的运动状态,需要进一步获取所述用户其它的状态数据,以便结合状态数据准确判断该用户处于何种运动状态。由于计步数据的大小不同时,其可能处于的运动状态也会不相同,为了识别不同的运动状态,则需要参考不同的状态数据,因此当上述判断结果不同时,其对应需要获取的状态数据也会不同。
如上述步骤S3所述的,当用户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时,其上报定位的频率应当不同,例如,当用户处于静止时,则显然可以将频率降低,即拉长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当用户处于车载时,通常其运动速度较快,位置变化较快,此时应当尽量将上报定位的频率升高,即缩短其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可以配置好不同运动状态与上述定位的时间间隔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用户当前的运动状态,便可以获取到对应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并以该时间间隔上报用户的定位至指定用户的指定终端,便于指定用户进行监护。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S2,包括:
步骤S21,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则检测所述用户是否有水平加速度;
步骤S22,若有,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跑步状态;若无,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步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时,则可以检测用户的水平加速度数据;通常用户在步行时,行动平缓,不会产生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当用户在跑步时,运动幅度较大,容易产生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因此可以将该水平加速度作为区分步行状态以及跑步状态的主要依据。在本实施例中,若该用户有水平加速度,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跑步状态;若无,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步行状态。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应用速度作为观测参数。具体地,若所述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时,则可以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速度(或者在此刻之前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并判断该速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该预设值为界定步行与跑步的一个临界值,大于该预设值,则表明用户处于跑步状态、不大于该预设值,则表明用户处于步行状态。或者,也可以结合速度和加速度的综合观测来考评运动状态的变化,例如若所述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时,则可以获取所述用户的当前速度以及水平加速度数据;并将当前速度与一设定值(界定用户运动快慢的一个值)进行比较;若有水平加速度,且当前速度大于设定值,则表明该用户处于快跑状态;若有水平加速度,且当前速度不大于设定值,则表明该用户处于慢跑状态;快跑状态以及慢跑状态也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上报位置的时间间隔。根据上述水平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则可以更加准确的判定出该用户的跑步状态变化。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S2,包括:
步骤S201,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不大于预设值,则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扫描到的无线信号;
步骤S202,判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扫描到的无线信号是否变化;
步骤S203,若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车载状态;若不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静止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计步数据不大于预设值时,该用户可能存在的运动状态为静止状态、车载状态等;而在用户处于静止状态时,其周围的设备、基站所发射出的无线信号通常不会变化,上述无线信号包括WIFI信号、蓝牙信号等;而当用户处于车载状态时,由于其位置变化较大,其周围的设置、基站也在不停的发生变化,因此其周围的设备、基站所发射出无线信号也在变化。因此,可以将智能终端在一个时间段内(即上述第一预设时间段)扫描到的无线信号的变化来作为区分该用户运动状态的依据;上述无线信号是否变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判断:判断扫描到的无线信号中是否始终扫描到固定的预设个数无线信号;若是,则可以认为当前扫描到的无线信号整体没有发生变化。在本实施例中,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扫描到的无线信号发生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车载状态;若不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静止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车载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a、获取所述用户当前的移动速度;
b、判断所述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值;
c、若大于,则获取所述用户在此前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运动轨迹;
d、判断所述历史运动轨迹是否与预设的轨道线路轨迹相同;
e、若相同,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轨道列车车载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检测出用户处于车载状态,但是车载状态也包括多种状态,例如汽车车载状态、骑行状态、列车车载状态等;不同的车载状态,其移动的速度也会不太相同,相应地,位置变化也会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地对车载状态进行区分。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获取所述用户当前的移动速度,判断所述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该预设值为一个较大的数值,例如140km/小时。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获取用户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移动速度,然后将该平均移动速度与上述预设值进行对比。
若移动速度大于预设值,则表明当前移动速度较快,可以排除汽车车载状态;为了进一步地确定当前的车载状态,在获取所述用户在此前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运动轨迹;并判断该历史运动轨迹是否与预设的轨道线路轨迹相同;若相同,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轨道列车车载状态。当用户处于列车车载状态时,虽然其移动速度很快,但是其实际上在一条特定的线路上运动,则没有必要特别频繁的上报定位,因此,可以适当将其间隔时间拉长;当然时间间隔也不应当过长,避免错过用户的到站时间等。因此,当用户处于轨道列车车载状态时,可以获取当前位置距离下一个站点的距离;再根据该距离以及当前列车的移动速度预估出到达下一站点的时间,作为上述时间间隔的上限值,在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步骤S3中所确定的时间间隔则需要小于上述上限值,即避免了时间间隔较长时,错过用户的到站时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目前用户通常是通过终端设置进行网络购票,因此,用户的终端设备上通常存储有列车的车次信息,例如短信、购票APP中均具有上述车次信息;因此,可以从用户的终端设备中获取到当前的车次信息,获取上报车次信息对应的站点时间信息,根据当前的位置确定下一个站点,并从车次信息中确定到达下一个站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到达下一个站点还需要消耗的时间,将该还需要消耗的时间作为上述时间间隔的上限值,在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步骤S3中所确定的时间间隔则需要小于上述上限值。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S2,包括:
步骤S20a,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则检测所述用户是否有水平加速度;
步骤S20b,若无,则检测此前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气压数据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S20c,若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登山状态;若无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步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时,该用户可能存在的运动状态为步行状态、登山状态等。当用户处于静止状态时,其当前所处环境的气压数据通常不会发生变化;而当用户处于登山状态时,由于海拔发生变化,其一段时间内所处环境的气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可以检查一个周期内(即上述第三预设时间段)该用户所处环境的气压数据是否变化,作为区分上述步行状态以及登山状态的依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若上述气压数据发生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登山状态;若上述气压数据无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S1之前,包括:
智能终端检测是否携带于所述用户身上,若携带于所述用户身上,则执行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具体地,可通过是否检测到用户的生理信号来判断是否佩戴于用户身上,上述生理信号包括体温信号、心律信号等。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指定终端为监护人的终端设备,当上述用户在监护人附近时,则无需上报定位;因此可以检测出与指定终端的距离,通过该距离来判断上述用户是否在监护人附近。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S1之前,包括:
智能终端发送控制开启WIFI热点/蓝牙的控制指令至指定终端,以控制所述指定终端开启WIFI热点/蓝牙;指定终端接收到该控制指令时,则打开上述WIFI热点/蓝牙,以发射出对应的WIFI热点信号/蓝牙信号。
扫描周围的WIFI热点信号/蓝牙信号,以获取扫描列表;智能终端上开启对应的WIFI开关/蓝牙开关,扫描周围的无线信号,则可以获取到上述扫描列表。判断所述扫描列表中是否存在指定终端的WIFI热点名称/蓝牙名称;若不存在,则执行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在又一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S2,包括:
步骤S2a,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则检测所述用户是否有水平加速度;
步骤S2b,若无,则获取所述用户在第四预设时间段内的运动轨迹;
步骤S2c,根据所述运动轨迹,获取所述用户的运动范围;
步骤S2d,判断所述运动范围是否大于预设范围;
步骤S2e,若不大于,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第一步行状态;若大于,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第二步行状态。其中,第一步行状态为所述用户的近距离步行状态,所述第二步行状态为所述用户的远距离步行状态。应当理解的是,在近距离步行状态下,其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长于远距离步行状态下的时间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当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时,则可以检测用户的水平加速度数据;通常用户在步行时,行动平缓,不会产生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当用户在跑步时,运动幅度较大,容易产生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因此可以将该水平加速度作为区分步行状态以及跑步状态的主要依据。而在步行状态时,用户也可能是处于在一个小范围内步行的近距离步行状态,或者在大范围内步行的远距离步行状态。
当用户在小范围内步行时,显然其位置变化不大;可以将其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拉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区分出上述步行状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获取用户在一个时间周期内的运动轨迹,根据该运动轨迹获取该用户的运动范围,从而判断所述运动范围是否大于预设范围,若不大于,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近距离步行状态(即第一步行状态);若大于,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远距离步行状态(即第二步行状态)。
综上所述,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定位上报方法,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其中,判断结果不同时,对应所获取的状态数据不同;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并以所述时间间隔上报所述用户的定位至指定终端。本发明中根据用户所处的不同运动状态,调整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克服了目前以固定的时间间隔上报定位的缺陷。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定位上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其中,判断结果不同时,对应所获取的状态数据不同;
上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并以所述时间间隔上报所述用户的定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单元的具体实现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该智能终端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该智能终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智能终端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智能终端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等。该智能终端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定位上报方法。
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定位上报方法的步骤,包括:
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
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其中,判断结果不同时,对应所获取的状态数据不同;
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并以所述时间间隔上报所述用户的定位至指定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则检测所述用户是否有水平加速度;
若有,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跑步状态;若无,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不大于预设值,则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扫描到的无线信号;
判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扫描到的无线信号是否变化;
若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车载状态;若不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静止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车载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当前的移动速度;
判断所述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大于,则获取所述用户在此前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运动轨迹;
判断所述历史运动轨迹是否与预设的轨道线路轨迹相同;
若相同,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轨道列车车载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则检测所述用户是否有水平加速度;
若无,则检测此前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气压数据是否发生变化;
若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登山状态;若无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检测智能终端是否携带于所述用户身上,若携带于所述用户身上,则执行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智能终端发送控制开启WIFI热点/蓝牙的控制指令至指定终端,以控制所述指定终端开启WIFI热点/蓝牙;
扫描周围的WIFI热点信号/蓝牙信号,以获取扫描列表;
判断所述扫描列表中是否存在指定终端的WIFI热点名称/蓝牙名称;
若不存在,则执行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智能终端的限定。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定位上报方法。
综上所述,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包括: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其中,判断结果不同时,对应所获取的状态数据不同;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并以所述时间间隔上报所述用户的定位至指定终端。本发明中根据用户所处的不同运动状态,调整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克服了目前以固定的时间间隔上报定位的缺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通过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定位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
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其中,判断结果不同时,对应所获取的状态数据不同;
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并以所述时间间隔上报所述用户的定位至指定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则检测所述用户是否有水平加速度;
若有,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跑步状态;若无,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步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不大于预设值,则获取所述智能终端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扫描到的无线信号;
判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扫描到的无线信号是否变化;
若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车载状态;若不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静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车载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当前的移动速度;
判断所述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值;
若大于,则获取所述用户在此前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运动轨迹;
判断所述历史运动轨迹是否与预设的轨道线路轨迹相同;
若相同,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轨道列车车载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计步数据大于预设值,则检测所述用户是否有水平加速度;
若无,则检测此前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气压数据是否发生变化;
若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登山状态;若无变化,则判定所述用户处于步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智能终端检测是否携带于所述用户身上,若携带于所述用户身上,则执行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之前,包括:
智能终端发送控制开启WIFI热点/蓝牙的控制指令至指定终端,以控制所述指定终端开启WIFI热点/蓝牙;
扫描周围的WIFI热点信号/蓝牙信号,以获取扫描列表;
判断所述扫描列表中是否存在指定终端的WIFI热点名称/蓝牙名称;
若不存在,则执行智能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的步骤。
8.一种定位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预设周期内的计步数据,并判断所述计步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值;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判断结果,获取所述用户对应所述判断结果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运动状态;其中,判断结果不同时,对应所获取的状态数据不同;
上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运动状态,获取所述用户上报定位的时间间隔,并以所述时间间隔上报所述用户的定位至指定终端。
9.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893829.1A 2019-09-20 2019-09-20 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719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3829.1A CN110719363B (zh) 2019-09-20 2019-09-20 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3829.1A CN110719363B (zh) 2019-09-20 2019-09-20 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9363A true CN110719363A (zh) 2020-01-21
CN110719363B CN110719363B (zh) 2021-03-30

Family

ID=6921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3829.1A Active CN110719363B (zh) 2019-09-20 2019-09-20 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936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423A (zh) * 2021-01-25 2021-05-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低功耗定位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96092A (zh) * 2021-03-09 2021-06-18 深圳优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定位方法及手表
CN113271535A (zh) * 2021-05-18 2021-08-17 东莞市小精灵教育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轨迹打点方法及智能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88725A (ko) * 2010-01-29 2011-08-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사고 신고를 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4408872A (zh) * 2014-11-20 2015-03-1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利用便携式设备提高儿童人身安全的方法
US20160066864A1 (en) * 2013-10-10 2016-03-10 Ophir Frieder Automated location and activity aware medical monitoring
CN106101997A (zh) * 2016-05-26 2016-11-09 深圳市万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调整定位频率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CN106254371A (zh) * 2016-08-31 2016-12-21 上海卓易云汇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定位装置、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
CN106324630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6506804A (zh) * 2016-09-29 2017-03-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消息的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49179A (zh) * 2017-07-07 2017-10-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享位置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7613552A (zh) * 2017-10-31 2018-01-1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279019A (zh) * 2017-12-30 2018-07-13 青岛真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步方法、装置和智能穿戴设备
US10194836B2 (en) * 2012-06-22 2019-02-05 Fitbit, Inc. GPS accuracy refinement using external sensors
CN110196438A (zh) * 2019-06-17 2019-09-03 广东顺德雷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定位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88725A (ko) * 2010-01-29 2011-08-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사고 신고를 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194836B2 (en) * 2012-06-22 2019-02-05 Fitbit, Inc. GPS accuracy refinement using external sensors
US20160066864A1 (en) * 2013-10-10 2016-03-10 Ophir Frieder Automated location and activity aware medical monitoring
CN104408872A (zh) * 2014-11-20 2015-03-1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利用便携式设备提高儿童人身安全的方法
CN106324630A (zh) * 2015-06-30 2017-01-11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定位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6101997A (zh) * 2016-05-26 2016-11-09 深圳市万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调整定位频率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CN106254371A (zh) * 2016-08-31 2016-12-21 上海卓易云汇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定位装置、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
CN106506804A (zh) * 2016-09-29 2017-03-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知消息的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249179A (zh) * 2017-07-07 2017-10-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享位置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7613552A (zh) * 2017-10-31 2018-01-1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279019A (zh) * 2017-12-30 2018-07-13 青岛真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步方法、装置和智能穿戴设备
CN110196438A (zh) * 2019-06-17 2019-09-03 广东顺德雷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定位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423A (zh) * 2021-01-25 2021-05-1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低功耗定位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96092A (zh) * 2021-03-09 2021-06-18 深圳优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定位方法及手表
CN113271535A (zh) * 2021-05-18 2021-08-17 东莞市小精灵教育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轨迹打点方法及智能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9363B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9363B (zh) 定位上报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和存储介质
US9293025B2 (en) Emergency detection and alert apparatus with floor elevation learning capabilities
JP4973380B2 (ja) 交通安全システム
CN102948232A (zh) 设备的地点的确定
JP6291864B2 (ja) 無線端末装置、測定処理方法、測定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イベント位置解析システム
CN104903158A (zh) 用于车辆的访问设备
US9372253B2 (en) Wireless positioning apparatus
JP2009281741A (ja) 現在位置出力装置、現在位置出力方法及び現在位置出力プログラム
KR101741406B1 (ko) 비콘 탐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830075A (zh) 用于对检测到的跌倒进行响应的方法和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装置
CN107925842A (zh) 使用短射程通信的定位系统
EP411404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erver,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844460A (zh) 一种步幅校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5232067A (zh) 智能鞋穿着状态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1829547B (zh) 颠簸路段的检测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EP3466123B1 (en) Geo-fencing based on multiple signals and configuration
CN110749908B (zh) 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225764B (zh) 离线的智慧城市前端设备故障原因反馈及预判方法、系统
RU2710986C2 (ru) Средство ин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о перемещениях носим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KR20130013935A (ko) 보행자 보법 분석시스템
CN101900804A (zh) 移动终端装置
CN105046875A (zh) 婴幼儿监护系统及方法
CN109587631B (zh) 室内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3763682B (zh) 终端的安全告警方法、移动设备、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260884A (zh) 一种生物监控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