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6765A - 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6765A
CN110696765A CN201810746095.XA CN201810746095A CN110696765A CN 110696765 A CN110696765 A CN 110696765A CN 201810746095 A CN201810746095 A CN 201810746095A CN 110696765 A CN110696765 A CN 110696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rear bumper
support
hollowed
middl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460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婷
徐纯亮
王红日
殷俊龙
蒋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sa Automobiles Co Ltd
PSA Automobiles SA
Original Assignee
Psa Automob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sa Automob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sa Automob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4609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9676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2808 priority patent/WO202001101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696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67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26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 B60R19/3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comprising yieldable mounting means destroyed upon impact, e.g. one-shot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及车辆。该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包括具有基部和至少一个支撑件的中支架本体,基部具有数量与支撑件的数量相对应的至少一个镂空部分,支撑件在相应镂空部分的上下两侧处与基部连接,并且支撑件在车辆的倒车方向上、从镂空部分向外突出,其中当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时,支撑件受力而相对于基部向下旋转并且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断裂。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在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中设置可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发生旋转的支撑件,使得在满足车辆后保险杠的刚度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吸收壁障能量。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具体涉及一种在改善后保险杠的刚度需求的同时,能够在发生车辆撞击期间吸收壁障能量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
背景技术
车辆的头部和尾部均设置有保险杠,其不仅具有装饰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用于吸收和缓冲外界冲击力,保护车身及乘员的安全。其中,车辆后保险杠是通过后保险杠支架安装至车辆的尾部,后保险杠支架还包括后保险杠侧支架和后保险杠中支架。
在安装车辆后保险杠之后,后保险杠与后保险杠中支架之间通常会存在重叠区域。当与后面的车辆发生撞击时,后保险杠极有可能发生变形而对后保险杠中支架产生冲击,进而在车辆之间的撞击期间产生的壁障能量可能传递至中支架而对车身产生影响。因此,在传统的项目中,通常将后保险杠与后保险杠中支架之间的重叠区域切除,使得即使发生撞击,后保险杠也不能与中支架接触,从而防止撞击期间产生的壁障能量被传递至车身。然而,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由于后保险杠与后保险杠中支架之间的重叠部分被切除,因此中支架不能很好地对后保险杠壳体进行支撑,从而不能满足后保险杠的刚度需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质量轻便、能够在改善车辆后保险杠的刚度需求的同时,在车辆撞击时吸收壁障能量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同时满足对车辆后保险杠的刚度需求和在发生车辆撞击时吸收壁障能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结构简单、质量轻便、能够在改善车辆后保险杠的刚度需求的同时在车辆撞击时吸收避障能量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车辆质量大、无法同时满足对后保险杠的刚度需求和在发生车辆撞击时吸收壁障能量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设置于车辆的后部,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与车体固定连接且与车辆后保险杠卡扣连接,该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包括具有基部和至少一个支撑件的中支架本体,基部具有数量与支撑件的数量相对应的至少一个镂空部分,支撑件在相应镂空部分的上下两侧处与基部连接,并且支撑件在车辆的倒车方向上、从镂空部分向外突出,其中当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时,支撑件受力而相对于基部向下旋转并且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断裂。
其中,支撑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在镂空部分的上侧与基部连接以及第二部在镂空部分的下侧与基部连接。
其中,当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时,至少第二部断裂。
其中,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支撑件对后保险杠的壳体进行支撑。
其中,第二部呈条形结构。
其中,基部、支撑件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一体成型。
其中,基部、支撑件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由塑料形成。
其中,相对于中支架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地布置镂空部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设置于车辆的后部,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与车体固定连接且与车辆后保险杠卡扣连接,该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包括具有基部和至少一个支撑件的中支架本体,基部具有数量与支撑件的数量相对应的至少一个镂空部分,支撑件在相应镂空部分的上下两侧处与基部连接,并且支撑件在车辆的倒车方向上、从镂空部分向外突出,其中当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时,支撑件受力而相对于基部向下旋转并且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断裂。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通过在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中设置可在车辆发生撞击时发生旋转的支撑件,使得在满足车辆后保险杠的刚度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吸收壁障能量,有效的提高了车辆的可修复性能,并且具有安全性高,实现车辆轻量化、性能稳定以及良好的舒适性的优点,同时也利于提高车身寿命,给乘客以舒适、可靠的驾驶感觉。本发明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在车辆的长度方向可压缩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能满足16km/h的RCAR碰撞要求。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的府视图;
图4是图1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的侧视图;
图5是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发生旋转时的示图。
图中:1:中支架本体;2:基部;3:支撑件;3-1:第一部;3-2:第二部;4:镂空部分;5:连接孔;6:卡扣结构;11:第一板;12:第二板;13:第三板;14:第四板;50:第一部的旋转点;60:第一部的其他点;70:第二部的旋转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方面,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设置于车辆的后部,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与车体固定连接且与车辆后保险杠卡扣连接,该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包括具有基部和至少一个支撑件的中支架本体,基部具有数量与支撑件的数量相对应的至少一个镂空部分,支撑件在相应镂空部分的上下两侧处与基部连接,并且支撑件在车辆的倒车方向上、从镂空部分向外突出,其中当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时,支撑件受力而相对于基部向下旋转并且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断裂。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后保险杆中支架被设置为包括基部2和支撑件3的中支架本体1。基部2可设置为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可在基部2中设置有连接孔5和卡扣结构6。基部2可通过连接孔5与车体进行固定连接,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与车辆车身连接,同时通过卡扣结构6与车辆后保险杠进行卡扣连接,以实现车辆后保险杆中支架分别与车体和车辆后保险杠的连接。
同时,可在基部2中设置至少一个镂空部分4,镂空部分4的数量可对应于支撑件3的数量,使得一个支撑件3连接至相应的一个镂空部分4。具体地,支撑件3可在相应镂空部分4的上下两侧处分别与镂空部分4连接,并且支撑件3可在车辆的倒车方向上、从镂空部分4向外突出。由于在基部2中设置有镂空部分4,而镂空部分4使得其所在位置处的支撑力较为脆弱,因此当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时,支撑件3更易于发生向下旋转,从而吸收壁障能量以防止车辆内部的其他部件(例如,后围板)的损坏。此外,设置至少一个镂空部分4可有利于减轻车辆后保险杆中支架的重量,进而能够减少汽车的整体重量,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且降低成本,经济性好,实用性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镂空部分4可形成为类似四边形的形状,然而实施例可不限于此,可根据车辆的内部设计要求而相应地任意设计镂空部分4的形状。
进一步地,如图1至5所示,支撑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在镂空部分的上侧与基部连接以及第二部在镂空部分的下侧与基部连接。当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时,至少第二部断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支撑件3包括第一部3-1和第二部3-2。第一部3-1具有第一板11、第二板12、第三板13以及第四板14。第四板14的一侧可与镂空部分4的上侧连接,而第一板11、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分别从第四板14的其余三侧处向下斜向延伸,同时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中的每个的一侧与镂空部分4连接,并且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中的每个的另一侧与第一板11连接,使得第一部3-1可形成为一个连接至镂空部分4的内凹腔体。第一部3-1可成角度地与基部2连接,可根据车辆的内部设计需要而任意设置第一部3-1与基部2之间的角度,只要该角度能够使得在发生车辆撞击期间,支撑件3可受力而发生相对于基部2的向下旋转,并且至少第二部3-2发生断裂以吸收壁障能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部3-2的一端可连接至第一部3-1的第一板11,并且另一端可连接至镂空部分4的下侧。优选地,第二部3-2连接至第一板11的中间位置处,使得车辆后保险杆中支架的结构更为稳定,而且在发生车辆撞击期间,使得第二部3-2的受力均匀以易于发生断裂,从而防止壁障能量传递至车身。可根据车辆的内部设计需要而任意设置第二部3-2的厚度、宽度及韧性,只要该厚度、宽度及韧性能够使得在发生车辆撞击期间,当支撑件3受力而发生向下旋转时,第二部3-2可发生断裂以使得旋转后的支撑件3吸收壁障能量而防止壁障能量传递至车身。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支撑件对后保险杠的壳体进行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完成安装后保险杠支架和后保险杠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支撑件3中的第一部3-1可与后保险杠(未示出)的壳体重叠。具体地,当后保险杠通过卡扣结构与车辆后保险杆中支架连接后,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支撑件3中的第一部3-1中的第一板11可被后保险杠壳体覆盖。也就是说,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第一板11可形成在后保险杠壳体下方,使得当车辆的后部没有发生撞击时,支撑件3可用于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支撑后保险杠壳体,从而保证后保险杠壳体的刚度。同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第二部3-2对第一部3-1进行支撑,从而进一步地对后保险杠壳体进行支撑,以加强支撑件3对后保险杠壳体的支撑作用。
然而,当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时,后面车辆将以高速撞击后保险杠壳体,这将使后保险杠壳体由于撞击而发生向车辆内部凹陷的变形。由于在后保险杠壳体和支撑件3之间存在重叠区域,因此在后保险杠壳体发生向内凹陷变形的同时,也对支撑件3施加力,这将使得支撑件3由于受力而发生向下旋转。具体地,当支撑件3向下旋转时,可发生仅第二部3-2断裂,或者支撑件3的第一部3-1和第二部3-2同时发生断裂。
此外,如图4-5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在支撑件3中的第一部3-1中的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分别设置有旋转点50,使得当第一部3-1受力时,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通过旋转点50而发生旋转。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以第一部3-1中的第二板12为示例,第二板12的下侧可设置为曲线形状,也就是说,第二板12的下侧上的每一点与第四板14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不相同,其中在第二板12的下侧上的所有点之中,将距第四板14的垂直距离最小的点设置为旋转点50。例如,第一部3-1的旋转点50距第四板14的垂直距离为H1,而第一部3-1的其他点60距第四板14的垂直距离为H2,并且如图4所示,H1小于H2。类似地,第一部3-1中的第三板13可以以与第二板12相同的方式设置旋转点50。由于在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中分别设置了旋转点50,而在旋转点50处可发生应力集中现象,因此当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而使支撑件3受力时,在旋转点50处更易于发生向下旋转,以更有利于使支撑件3进行向下旋转,从而实现防止壁障能量传递至车身。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在第二部3-2中设置旋转点70,使得当支撑件3发生向下旋转时,第二部3-2在旋转点70处发生断裂。具体地,相对于第二部3-2的其他部分,第二部3-2的旋转点70可设置为更易于发生断裂。因此,在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期间,第一部3-1可受力而向下旋转,同时第二部3-2也因此受力而在旋转点70处发生断裂,使得支撑件3在缓冲由于车辆撞击而产生的壁障能量的同时,吸收了壁障能量,从而使壁障能量无法传递至车身,进而防止车身的其他内部部件(例如,后围板)受到壁障能量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损坏,提高车辆的可修复性、为消费者节省成本。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部呈条形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部3-2可设置为呈条形,这使得相应的制造模具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节省成本。
优选地,如图1-5所示,基部、支撑件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部2、支撑件3的第一部3-1和第二部3-2被一体成型,从而形成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这使得更加便于制造车辆零件,减少组装零件数量,提高零件精密度且节省成本,经济性好。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基部、支撑件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由塑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使用塑料形成车辆后保险杆中支架。也就是说,基部2、支撑件3的第一部3-1和第二部3-2可由相同的塑料形成,其中塑料可例如为聚脂系塑料或聚丙烯系塑料,这使得后保险杠中支架的质量可被减轻,从而能够减少车辆的整体重量,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且降低成本,经济性好,实用性强。优选地,通过使用聚丙烯加20%滑石粉(即,PP-TD20)来形成车辆后保险杆中支架。
优选地,如图1-2所示,相对于中支架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地布置镂空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在车辆后保险杆中支架的中心线C-C的左侧设置两个镂空部分4,这两个镂空部分4可彼此形状不同。相应地,可在中支架本体1的中心线C-C的右侧也设置两个镂空部分4,并且也可彼此形状不同。然而,在所有四个镂空部分4中,距中心线C-C最近的两个镂空部分4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彼此对称地布置在中心线C-C的左右两侧。相应地,距中心线C-C较远的两个镂空部分4也可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彼此对称地布置在中心线C-C的左右两侧,使得将镂空部分4相对于中心线C-C而对称地布置在基部2中。此外,由于支撑件3与镂空部分4相对应,因此可同样相对于中心线C-C而彼此对称地布置支撑件3。这可提供车辆的良好稳定性,进而提供乘客舒适、可靠的驾驶感觉。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包括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以及车辆后保险杠(未示出),其中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通过连接孔5与车体固定连接,并且通过卡扣结构6与车辆后保险杠卡扣连接。当未发生车辆撞击时,支撑件3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支撑车辆后保险杠壳体,使得满足车辆后保险杠的刚度需求。当发生车辆撞击时,支撑件3可受力而向下旋转且支撑件3的至少一部分发生断裂,使得可吸收壁障能量以防止车体内部的其他部件(例如,后围板)的损坏,从而可以在满足车辆后保险杠的刚度需求的同时,提高汽车的可修复性能,延长车身寿命,提供乘客舒适、可靠的驾驶感觉。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设置于车辆的后部,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与车体固定连接且与车辆后保险杠卡扣连接,该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包括具有基部和至少一个支撑件的中支架本体,基部具有数量与支撑件的数量相对应的至少一个镂空部分,支撑件在相应镂空部分的上下两侧处与基部连接,并且支撑件在车辆的倒车方向上、从镂空部分向外突出,其中当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时,支撑件受力而相对于基部向下旋转,并且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断裂。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通过在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中设置可在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时进行旋转的支撑件,使得在满足车辆后保险杠的刚度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吸收壁障能量,有效的提高了车辆的可修复性能,并且具有安全性高,实现车辆轻量化、性能稳定以及良好的舒适性的优点,同时也利于提高车身寿命,给乘客以舒适、可靠的驾驶感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后部,所述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与车体固定连接且与车辆后保险杠卡扣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基部和至少一个支撑件的中支架本体,所述基部具有数量与所述支撑件的数量相对应的至少一个镂空部分,所述支撑件在相应所述镂空部分的上下两侧处与所述基部连接,并且所述支撑件在车辆的倒车方向上、从所述镂空部分向外突出,其中当所述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时,所述支撑件受力而相对于所述基部向下旋转并且所述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断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在所述镂空部分的上侧与所述基部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部在所述镂空部分的下侧与所述基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的后部发生撞击时,至少所述第二部断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支撑件对所述后保险杠的壳体进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呈条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由塑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中支架本体的中心线,对称地布置所述镂空部分。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
CN201810746095.XA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及车辆 Pending CN1106967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6095.XA CN110696765A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及车辆
PCT/CN2019/092808 WO2020011015A1 (zh) 2018-07-09 2019-06-25 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6095.XA CN110696765A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6765A true CN110696765A (zh) 2020-01-17

Family

ID=69143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46095.XA Pending CN110696765A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96765A (zh)
WO (1) WO2020011015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20170A (ko) * 2004-08-31 2006-03-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보행자 다리의 상해정도 저감을 위한 차량 전면범퍼구조
JP2006123679A (ja) * 2004-10-28 2006-05-18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車輌用バンパ及びその緩衝材
FR2921320A1 (fr) * 2007-09-20 2009-03-27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upport de pare-choc cooperant avec des supports de feu de vehicule automobile
KR20110051418A (ko) * 2009-11-10 2011-05-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너지 업서버
CN102762414A (zh) * 2009-11-06 2012-10-31 沙普公司 具有对行人提供均匀的撞击的凸起部的能量吸收器
CN103029658A (zh) * 2011-10-10 2013-04-10 曹克波 保险杠的辅助安装支架
WO2013082261A1 (en) * 2011-12-02 2013-06-06 Shape Corp. Vehicle with body-mounted energy absorber apparatus
CN204956377U (zh) * 2015-06-30 2016-01-1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保险杠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KR20160069853A (ko) * 2014-12-09 2016-06-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범퍼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5036B2 (en) * 2006-04-04 2009-12-01 Oakwood Energy Management, Inc. Multi-sectional modular energy absorber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same
KR100792574B1 (ko) * 2006-12-12 2008-0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범퍼 에너지 업서버 폼 개선 구조
DE102007032031A1 (de) * 2007-07-10 2009-01-1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orbau eines Kraftfahrzeugs
US8480143B2 (en) * 2010-12-10 2013-07-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bumper
US8328251B2 (en) * 2010-12-17 2012-12-11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Asymmetric energy absorber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FR3032406B1 (fr) * 2015-02-11 2018-10-12 Psa Automobiles Sa. Support central de pare-choc arrier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20170A (ko) * 2004-08-31 2006-03-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보행자 다리의 상해정도 저감을 위한 차량 전면범퍼구조
JP2006123679A (ja) * 2004-10-28 2006-05-18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車輌用バンパ及びその緩衝材
FR2921320A1 (fr) * 2007-09-20 2009-03-27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upport de pare-choc cooperant avec des supports de feu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2762414A (zh) * 2009-11-06 2012-10-31 沙普公司 具有对行人提供均匀的撞击的凸起部的能量吸收器
KR20110051418A (ko) * 2009-11-10 2011-05-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너지 업서버
CN103029658A (zh) * 2011-10-10 2013-04-10 曹克波 保险杠的辅助安装支架
WO2013082261A1 (en) * 2011-12-02 2013-06-06 Shape Corp. Vehicle with body-mounted energy absorber apparatus
KR20160069853A (ko) * 2014-12-09 2016-06-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범퍼
CN204956377U (zh) * 2015-06-30 2016-01-1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保险杠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11015A1 (zh) 202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61072A (ko) 차량용 범퍼 백빔
CN110696765A (zh) 一种车辆后保险杠中支架及车辆
CN208469726U (zh) 一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KR20050037207A (ko)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캐리어의 보강구조
CN201694137U (zh) 缓冲防撞汽车前保险杠
CN210116369U (zh) 车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5513557U (zh) 一种商务旅行车的前保总成
CN211765376U (zh) 一种gmt后防撞梁
WO2018077010A1 (en) Bumper support
KR20120029947A (ko) 차량용 완충장치
CN219883809U (zh) 一种新型商用车防护装置
KR101140083B1 (ko) 자동차용 범퍼
CN219277354U (zh) 前照灯总成及车辆
JPS6358134B2 (zh)
CN220785680U (zh) 汽车后护杠总成
CN219969609U (zh) 车辆的防护装置以及车辆
CN213442427U (zh) 一种保险杠固定结构及汽车
CN208006894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成套组件
CN208344151U (zh) 防撞梁及汽车
CN211765381U (zh) 汽车前挡板
KR101228683B1 (ko) 자동차용 범퍼 백빔
JPS5836603Y2 (ja) 自動車用フロントバンパ−
JPH0776251A (ja) 車両用バンパ
CN117465379A (zh) 连接支架、车架结构以及车辆
CN113479141A (zh) 汽车内饰件副仪表板吸能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