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0409A - 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0409A
CN110690409A CN201910987114.2A CN201910987114A CN110690409A CN 110690409 A CN110690409 A CN 110690409A CN 201910987114 A CN201910987114 A CN 201910987114A CN 110690409 A CN110690409 A CN 110690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collecting
slurry
natural graphite
a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71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0409B (zh
Inventor
朱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INLION BATTERY TECH.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朱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朱虎 filed Critical 朱虎
Priority to CN2019109871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90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90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0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0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0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3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139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天然石墨多次过筛,其中筛网孔径逐渐变小,将其分为多个粒径范围的石墨,然后按照不同的粒径范围在集流体上涂布形成活性物质层,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负极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以及循环保持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锂离子电池实现商业化到现在,所用的负极材料最成熟,应用最广的是碳材料,其中最主要的依然是石墨。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一直是使用最大的负极材料,但是人造石墨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处理,使其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并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相对于人造石墨而言,天然石墨有很多优点,它的成本低、结晶程度高,提纯、粉碎、分级技术成熟,充放电电压平台低,理论比容量高等,这些为其在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天然石墨分无定形石墨和鳞片石墨两种。鳞片石墨的结晶度高,片层结构单元化大,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这种结构决定了石墨在锂嵌入和脱嵌过程中体积产生较大的变化,导致石墨层结构破坏,进而造成较大的不可逆容量损失和循环性能的剧烈恶化。因此,在使用时,研究者们往往侧重于对天然石墨进行改性研究,改善其自身结构缺点,提升电池的性能。其中,对石墨负极改性主要有表面处理、表面包覆以及元素掺杂等手段。而本发明的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通过对天然石墨的活性物质层进行结构化处理,能够进一步改进天然石墨负极的循环性能。
发明内容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天然石墨多次过筛,其中筛网孔径逐渐变小,将其分为多个粒径范围的石墨,然后按照不同的粒径范围在集流体上涂布形成活性物质层,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负极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以及循环保持性能。
通过对天然石墨活性物质层的结构化处理,将不同粒径分布的天然石墨颗粒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在集流体上排布,能够提高天然石墨层的结构稳定性,孔隙率和保液性能,提高石墨的倍率性能以及循环性能。
具体的方案如下:
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天然石墨,将所述天然石墨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25-30μm,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2)将步骤1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18-20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一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3)将步骤2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14-16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二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4)将步骤3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8-10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三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5)将步骤4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6-8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四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作为第五材料;
6)将第一材料和第三材料按照质量比10:4-6混合,得到混合材料,然后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溶剂,粘结剂,导电剂和所述混合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一浆料;
7)将第二材料和第五材料按照质量比10:2-3混合,得到混合材料,然后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溶剂,粘结剂,导电剂和所述混合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二浆料;
8)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溶剂,粘结剂,导电剂和所述第四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三浆料;
9)提供集流体,向集流体表面依次涂布并干燥第一浆料,第二浆料和第三浆料,依次得到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第三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第三活性层的厚度比为10-20:100:5-10,热压,得到所述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浆料中,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100:4-6:6-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浆料中,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100:3-5:3-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浆料中,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100:5-8:3-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天然石墨的D10为6-8μm,D50为16-18μm,D90为25-30μ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收集筛网上的材料,将所述收集的材料球磨,然后再次过步骤1的筛网。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按照活性物质层内外不同的需求将不同粒径范围的天然石墨构造成不同的层,提高电极性能,并且在每一层中,将不同粒径的天然石墨按照特定比例混合,能够提高活性材料层的堆积密度,提高能量密度;
2)、临近集流体表面的活性层采用大粒径范围的石墨,大颗粒石墨堆积的孔隙较大,有利于提高内层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提高电极层的保液能力,从而提高倍率性能;
3)、表层采用特定范围内的石墨,并且通过设置筛网的孔径使粒径分布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有利于提高表面活性层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活性物质脱落,从而提高循环性。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于天然石墨原料没有特别要求,对于不符合粒径要求的石墨颗粒,进行研磨后二次筛选,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原料范围广泛。
5)、本发明的负极,高倍率下性能稳定,且循环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其中,提供天然石墨的D10为7μm,D50为17μm,D90为28μm。
实施例1
1)将所述天然石墨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25μm,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2)将步骤1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18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一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3)将步骤2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14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二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4)将步骤3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8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三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5)将步骤4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6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四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作为第五材料;
6)将第一材料和第三材料按照质量比10:4混合,得到混合材料,然后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SBR,超导炭黑和所述混合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一浆料;所述第一浆料中,活性物质:SBR:超导炭黑=100:4:6。
7)将第二材料和第五材料按照质量比10:2混合,得到混合材料,然后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SBR,超导炭黑和所述混合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二浆料;所述第二浆料中,活性物质:SBR:超导炭黑=100:3:3。
8)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SBR,超导炭黑和所述第四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三浆料;所述第三浆料中,活性物质:SBR:超导炭黑=100:5:3。
9)提供铜箔,向铜箔表面依次涂布并干燥第一浆料,第二浆料和第三浆料,依次得到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第三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第三活性层的厚度分别为5μm,50μm,3μm,热压,得到所述负极。
实施例2
1)将所述天然石墨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30μm,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2)将步骤1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20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一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3)将步骤2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16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二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4)将步骤3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10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三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5)将步骤4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8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四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作为第五材料;
6)将第一材料和第三材料按照质量比10:6混合,得到混合材料,然后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SBR,超导炭黑和所述混合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一浆料;所述第一浆料中,活性物质:SBR:超导炭黑=100:6:10。
7)将第二材料和第五材料按照质量比10:3混合,得到混合材料,然后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SBR,超导炭黑和所述混合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二浆料;所述第二浆料中,活性物质:SBR:超导炭黑=100:5:5。
8)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SBR,超导炭黑和所述第四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三浆料;所述第三浆料中,活性物质:SBR:超导炭黑=100:8:5。
9)提供铜箔,向铜箔表面依次涂布并干燥第一浆料,第二浆料和第三浆料,依次得到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第三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第三活性层的厚度分别为10μm,50μm,5μm,热压,得到所述负极。
实施例3
1)将所述天然石墨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28μm,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2)将步骤1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19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一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3)将步骤2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15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二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4)将步骤3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9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三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5)将步骤4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7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四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作为第五材料;
6)将第一材料和第三材料按照质量比10:5混合,得到混合材料,然后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SBR,超导炭黑和所述混合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一浆料;所述第一浆料中,活性物质:SBR:超导炭黑=100:5:8。
7)将第二材料和第五材料按照质量比10:2混合,得到混合材料,然后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SBR,超导炭黑和所述混合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二浆料;所述第二浆料中,活性物质:SBR:超导炭黑=100:4:4。
8)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SBR,超导炭黑和所述第四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三浆料;所述第三浆料中,活性物质:SBR:超导炭黑=100:6:4。
9)提供铜箔,向铜箔表面依次涂布并干燥第一浆料,第二浆料和第三浆料,依次得到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第三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第三活性层的厚度分别为8μm,50μm,4μm,热压,得到所述负极。
对比例1
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SBR,超导炭黑和所述天然石墨,抽真空搅拌,得到浆料;所述浆料中,活性物质:SBR:超导炭黑=100:4:4。提供铜箔,向铜箔表面涂布浆料,干燥,得到活性层的厚度为60μm,热压,得到所述负极。
测试及结果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电极裁切成圆片与锂片对电极组成试验电池,电解质盐为1.2M的六氟磷酸锂,电解质溶液为EC/EMC=2:1,测量1C,2C,3C下的极片可逆容量见表1。表1可见,对比例1中的2C和3C的可逆容量与1C的可逆容量的比值,比实施例1-3的比值明显下降。在1C下循环100次和200次的容量保持率见表2可见,本实施例的电池的循环性能明显优于对比例1的电池。
表1
Figure BDA0002237043460000091
表2
100(%) 200(%)
实施例1 99.4 98.1
实施例2 99.2 98.0
实施例3 99.4 98.3
对比例1 98.3 97.1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是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天然石墨,将所述天然石墨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25-30μm,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2)将步骤1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18-20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一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3)将步骤2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14-16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二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4)将步骤3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8-10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三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
5)将步骤4中收集的筛网下的材料过筛,其中筛网孔径为6-8μm,收集晒网上的材料作为第四材料,收集筛网下的材料作为第五材料;
6)将第一材料和第三材料按照质量比10:4-6混合,得到混合材料,然后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溶剂,粘结剂,导电剂和所述混合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一浆料;
7)将第二材料和第五材料按照质量比10:2-3混合,得到混合材料,然后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溶剂,粘结剂,导电剂和所述混合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二浆料;
8)向真空搅拌釜中依次加入溶剂,粘结剂,导电剂和所述第四材料,抽真空搅拌,得到第三浆料;
9)提供集流体,向集流体表面依次涂布并干燥第一浆料,第二浆料和第三浆料,依次得到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第三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第三活性层的厚度比为10-20:100:5-10,热压,得到所述负极。
2.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浆料中,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100:4-6:6-10。
3.如上述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浆料中,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100:3-5:3-5。
4.如上述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三浆料中,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100:5-8:3-5。
5.如上述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的天然石墨的D10为6-8μm,D50为16-18μm,D90为25-30μm。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收集筛网上的材料,将所述收集的材料球磨,然后再次过步骤1的筛网。
7.一种负极,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制备得到。
CN201910987114.2A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690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7114.2A CN110690409B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7114.2A CN110690409B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0409A true CN110690409A (zh) 2020-01-14
CN110690409B CN110690409B (zh) 2020-12-11

Family

ID=69113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7114.2A Active CN110690409B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9040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1304A (zh) * 2020-01-13 2020-05-29 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长循环锂离子电池及其复合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材料、正极浆料和正极
CN111244431A (zh) * 2020-03-20 2020-06-05 金妍 一种锂离子电池阴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30673A (zh) * 2020-04-09 2020-07-17 盛蕾 一种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1916679A (zh) * 2020-08-14 2020-11-10 苏州酷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方法
CN112117456A (zh) * 2020-09-30 2020-12-22 苏州极闪控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嵌锂石墨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2234193A (zh) * 2020-10-29 2021-01-15 苏州彼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石墨负极的制备方法
WO2022140902A1 (zh) * 2020-12-28 2022-07-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73618A (ja) * 2008-09-22 2010-04-02 Sony Corp 負極および二次電池
CN102887509A (zh) * 2012-10-11 2013-01-23 天津市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N103081191A (zh) * 2010-08-05 2013-05-01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
CN103208611A (zh) * 2013-03-12 2013-07-17 深圳市海太阳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梯度负极极片及其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9904430A (zh) * 2019-03-06 2019-06-18 李壮 一种石墨负极浆料的混料方法
CN110323411A (zh) * 2019-07-11 2019-10-11 王现思 一种碳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73618A (ja) * 2008-09-22 2010-04-02 Sony Corp 負極および二次電池
CN103081191A (zh) * 2010-08-05 2013-05-01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
CN102887509A (zh) * 2012-10-11 2013-01-23 天津市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N103208611A (zh) * 2013-03-12 2013-07-17 深圳市海太阳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梯度负极极片及其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9904430A (zh) * 2019-03-06 2019-06-18 李壮 一种石墨负极浆料的混料方法
CN110323411A (zh) * 2019-07-11 2019-10-11 王现思 一种碳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1304A (zh) * 2020-01-13 2020-05-29 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长循环锂离子电池及其复合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材料、正极浆料和正极
CN111211304B (zh) * 2020-01-13 2021-09-03 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长循环锂离子电池及其复合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材料、正极浆料和正极
CN111244431A (zh) * 2020-03-20 2020-06-05 金妍 一种锂离子电池阴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1430673A (zh) * 2020-04-09 2020-07-17 盛蕾 一种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1916679A (zh) * 2020-08-14 2020-11-10 苏州酷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方法
CN112117456A (zh) * 2020-09-30 2020-12-22 苏州极闪控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嵌锂石墨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2234193A (zh) * 2020-10-29 2021-01-15 苏州彼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石墨负极的制备方法
WO2022140902A1 (zh) * 2020-12-28 2022-07-0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和装置
JP2023503706A (ja) * 2020-12-28 2023-01-31 寧徳時代新能源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負極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二次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パック並びに装置
US11646417B2 (en) 2020-12-28 2023-05-09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Negative electrode sheet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device
JP7406638B2 (ja) 2020-12-28 2023-12-27 寧徳時代新能源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負極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二次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パック並び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0409B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0409B (zh) 一种天然石墨基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09301215B (zh) 一种高容量硅碳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67642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混合正极的制备方法
CN109119592B (zh) 一种钛酸锂负极极片、制备方法及钛酸锂电池
CN113113601B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59132B (zh) 一种超高首效硬炭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799470B (zh) 正极极片及钠离子电池
CN110828805A (zh) 一种氮化物掺杂的硅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649226B (zh) 一种锰基锂氧化物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2883A (zh) 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0707306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碳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0649249B (zh) 一种硅碳复合电极浆料及其电极的制备方法
CA3181237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of hybrid capaci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11916671A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负极制备方法
CN112062166A (zh) 一种用于混合电容器的三元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应用
CN109346726B (zh) 一种高温型锰系锂电池正极
CN204885286U (zh) 一种高安全性的金属锂负极
CN116101998A (zh) 超低温钠离子电池高表面活性硬炭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701531A (zh) 原位碳包覆六边形K0.7[Fe0.5Mn0.5]O2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97535B (zh) 一种用作钾离子电池负极的氮-钴-氧三掺杂的网络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864934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用榛子壳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425184A (zh) 一种硅‑多孔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301198B (zh) 一种镍纳米片阵列负载氧化锌复合电极及制备方法
CN109286007B (zh) 石墨烯复合碳包覆Ga2O3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300355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5

Address after: 225400 Jiangsu, Taixing City, Eas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east of the south side of the National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road)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SINLION BATTERY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0, group 6, zhangshicun, Guangling Town,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u H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