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3417B - 便携式带锯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带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3417B
CN110653417B CN201910414784.5A CN201910414784A CN110653417B CN 110653417 B CN110653417 B CN 110653417B CN 201910414784 A CN201910414784 A CN 201910414784A CN 110653417 B CN110653417 B CN 110653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band saw
wheel
wheel support
portable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47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3417A (zh
Inventor
可儿利之
奥平裕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53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3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3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3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3/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sawing with strap saw-blades which are effectively endless in use, e.g. for contour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3/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sawing with strap saw-blades which are effectively endless in use, e.g. for contour cutting
    • B23D53/12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p saw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5/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p saw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5/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p saw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 B23D55/1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p saw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of devices for tensioning strap saw 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带锯。其具有能够对环带状的带锯条的张紧力进行调整的张紧力调整机构(100),在一对轮支承部(21a(110))上分别以彼此平行的方式设置轮支承轴(21b)。一方的轮支承部(21a(110))在与双方的轮支承轴(21b)正交的直线方向上可动,在轮支承部(21a(110))的一方的端部设置第一支承部(121),在轮支承部(21a(110))的另一方的端部设置第二支承部(131),在第一支承部(121)和第二支承部(131)之间设置中间支承部(140)。第二支承部(131)和中间支承部(140)与轮支承轴(21b)平行,且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施加载荷(F1、F2)。据此,能够防止在便携式带锯的使用状态下的张紧力调整机构的动作不良。

Description

便携式带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带锯(portable band saw),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能够对环带状的带锯条(band saw blade:带锯片)的张紧力(tension:张力)进行调整的张紧力调整机构的便携式带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能够对切割材料(木材,金属等)进行切割的各种电动工具。在此,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作为电动工具的便携式带锯,其能够通过使环带状的带锯条环绕旋转来对切割材料进行切割。据此,例如,在将该便携式带锯与切割机等进行比较时,由于刀片的转动速度比较慢,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切割而产生的火花的飞溅和切割噪音。这种便携式带锯210具有张紧力调整机构300,所述张紧力调整机构300具有用于使张紧力作用于环带状的带锯条215的滑板310(参照图12~图14)。因此,该滑板310构成为能够以形成于其四角上的各长孔311被组装于前壳体部221的套筒313引导的形态进行滑动,且在被通过转动的操作柄350而弯曲的压缩弹簧360向外侧施力的状态下滑动(参照图15~图16)。因此,能够使张紧力作用于环带状的带锯条21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147339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便携式带锯210中,滑板310会发生弹性变形,但是,由于在滑板310上的四个角开设有长孔311,因此存在弯曲程度达到允许程度以上的情况,在刚性上有改善的余地(参照图17)。另外,带锯条215产生的张紧力(朝向内侧的力)和压缩弹簧360产生的朝向外侧的力平行且在相反方向上偏离,由此产生旋转力,在套筒313、垫片312a和长孔311的接触点等多个位置产生承受该旋转力的部位,据此,在滑板310上产生复杂的弯曲力。并且,由于该弯曲力,有时滑板310会产生复杂的弹性变形,从而发生动作不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具有能够调整环带状的带锯条的张紧力的张紧力调整机构的便携式带锯中,防止在其使用状态下的张紧力调整机构的动作不良。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其以如下方式构成。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便携式带锯,其具有能够调整环带状的带锯条的张紧力的张紧力调整机构。在一对轮支承部上分别以彼此平行的方式设置有轮支承轴。一方的轮支承部在与双方的轮支承轴正交的直线方向上可动。在轮支承部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承部,在轮支承部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承部。在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承部。第二支承部和中间支承部与轮支承轴平行,且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施加载荷。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在便携式带锯的使用状态下,能够以所需最小限度的结构产生与通过第二支承部和中间支承部在轮支承部产生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旋转力,由于采用产生的弯曲力单纯且产生的变形也是单纯的形状即可,因此,张紧力调整机构不会发生动作不良。另外,成为将中间支承部作为集中载荷的类似于两端为自由端的梁的载荷平衡,据此,使中间支承部产生最大弯矩,另一方面,由于以两端的弯矩为零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因此,两端附近的变形也为零,从而不容易发生动作不良。此外,本发明对塑性变形也有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为: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便携式带锯的基础上,中间支承部设置在第一支承部和轮支承轴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通过在产生旋转力的部位之间设置中间支承部,能够使该位置作为旋转中心发挥功能。并且,该位置也是弯矩最大的位置,因此,以产生最大弯曲的位置作为旋转中心发挥功能,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弯曲变形而产生的动作不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为:在技术方案1~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便携式带锯的基础上,中间支承部沿在轮支承轴方向观察时与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且为与轮支承部线接触的柱状。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能够抑制中间支承部与轮支承部的接触阻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张紧力调整机构发生动作不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为: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便携式带锯的基础上,中间支承部呈圆柱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圆柱形状的抵接部不是锋利的形状,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阻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为: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便携式带锯的基础上,第二支承部兼作能够对载荷进行微调整的微调整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能够对轮支承部的倾斜进行微调整,据此,能够始终良好地保持轮支承部的姿势,从而能够稳定地进行切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为: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便携式带锯的基础上,第二支承部为螺钉,通过使螺钉旋转,能够进行微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容易在第二支承部进行对轮支承部的倾斜的微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为: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便携式带锯的基础上,在轮支承部的附近设置有抑制可动方向上的移动的引导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能够抑制轮支承部在直角方向上的移动,能够防止扭曲等而进行顺畅的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为:在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便携式带锯的基础上,引导部件是夹持着轮支承部而相向的肋。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能够通过简便的结构实施对轮支承部在可动方向上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便携式带锯的整体左视图。
图2是表示从图1中的(II)向视的整体俯视图。
图3是从图1中的(III)向视的整体后视图。
图4是从M方向观察关闭状态下的罩的整体图。
图5是从M方向观察打开状态下的罩的整体图。
图6是表示将图5中的从动侧的锯轮拆下的状态(由虚拟线表示的状态),且对张紧力未作用于带锯条的状态的拉伸载荷调整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图6中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是图6中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对张紧力作用于图6中的带锯条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图9中的X-X线剖视图。
图11是对图10中的滑板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将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带锯的从动侧的锯轮拆下的状态(由虚拟线表示的状态),且对张紧力未作用于带锯条的状态的拉伸载荷调整机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图12中的XIII-XIII线剖视图。
图14是图12中的XIV-XIV线剖视图。
图15是对张紧力作用于图12中的带锯条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16是图15中的XVI-XVI线剖视图。
图17是对图16中的滑板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便携式带锯;11:电动马达;13:锯轮(从动轮);14:锯轮(驱动轮);15:带锯条;19:电池组;20:锯轮壳体;21:前壳体部;21a:轮支承部;22:后壳体部;22a:轮支承部;23:结合壳体部;27:箭头;30:开口部;31:第一引导部件;32:第二引导部件;35:结合侧端缘;36:轴支承部;37:支承轴;40:把手部;41:主握柄部;42:副握柄部;43:把手基座;44:开关操作柄;45:照明器具;46:钩;47:电池安装部;48:AS控制器;50:罩;51:罩体;53:前罩部;54:后罩部;55:连接部;56:结合侧端缘;57:轴承部;60:相向平面部;61:平面条状部;65:周围倾斜部;70:卡止机构;71:前卡止机构;81:后卡止机构;100:张紧力调整机构;110:滑板;120:短边;121:第一支承部;130:长边;130a:表面;131:第二支承部;140:销(中间支承部);141:小螺钉;141a:螺钉头;150:操作柄;151:凸轮部;160:压缩弹簧;J41:把手轴线;J50:前后中间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图1~图11,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这种便携式带锯10,作为惯例,将图1中的图示的左侧称为前侧,将图示的右侧称为后侧。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规定,均按照该惯例使用前后方向。另外,如图3所示,在将把手部40的延伸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时,将从后方观察时的右侧作为“右”,将从后方观察时的左侧作为“左”。并且,由于电动马达11的延伸方向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中间附近(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夹角的中间附近),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将电动马达11延伸的方向表示为“M”,将相反方向表示为“S”。并且,将与MS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开口部30的方向表示为“L”,将相反方向表示为“K”。
如图所示,便携式带锯10是充电式的手提式带锯。便携式带锯10具有:前后一对锯轮13、14,其以电动马达11为驱动源而旋转;锯轮壳体20,其收装该前后的锯轮13、14;和环形的带锯条15,其架设于该前后的锯轮13、14之间。锯轮壳体20具有收装前侧的锯轮13并对其进行支承的前壳体部21和收装后侧的锯轮14并对其进行支承的后壳体部22。并且,带锯条15在大部分区域与MS方向平行地延伸,但仅在开口部30的区域被引导部件扭转而与上下方向平行。
该前侧的锯轮13经由小螺钉13a以防脱的状态可旋转地组装于轮支承轴21b,其中,轮支承轴21b形成于前壳体部21的轮支承部21a,即滑板110(参照图5)。另外,该后侧的锯轮14经由小螺钉14a以防脱的状态可旋转地组装于轮支承轴22b,其中,轮支承轴22b形成于后壳体部22的轮支承部22a。在此,轮支承轴21b,22b在MS方向上平行。在该前壳体部21形成有能够旋合调整螺钉21g的凸起21f,其中,调整螺钉21g能够从后述的操作柄150侧调整其进出量(参照图7)。据此,通过使调整螺钉21g旋转,能够将该被旋转的调整螺钉21g的顶端推压到后述的滑板110的长边130的第二支承部131。因此,能够使该长边130在轮支轴21b的轴向上摆动,由此,能够实施前侧的锯轮13的对芯作业(中心对准作业)。此时,销140成为摆动运动的旋转中心(摆动中心)。该记载相当于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微调整机构”。电动马达11安装于后壳体部22的M方向上的表面。因此,后侧的锯轮14作为由电动马达11直接驱动旋转的驱动轮发挥功能,前侧的锯轮13作为从动轮发挥功能。
在作为驱动轮的后侧的锯轮14和作为从动轮的前侧的锯轮13之间架设有在板厚方向上具有可挠性的一定宽度的带锯条15。另外,在前壳体部21的上表面配置有具有凸轮部151的操作柄150。通过以一定的角度范围转动操作该操作柄150,凸轮部151使后述的压缩弹簧160弯曲(压缩),通过该弯曲的压缩弹簧160,能够使滑板110向前侧滑动(参照图9~图10)。因此,能够调整前侧的锯轮13与后侧的锯轮14之间的间隔。因此,能够调整架设于两个锯轮13、14之间的带锯条15的张紧力,带锯条15也能够相对于两个锯轮13、14拆装。
前壳体部21和后壳体部22在其K方向上的区域之间通过结合壳体部23彼此结合。在结合壳体部23的L方向上,且在前壳体部21和后壳体部22之间设置有在M方向上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的开口部30。在该开口部30的前侧安装有第一引导部件31,在开口部30的后侧安装有第二引导部件32。在该开口部30露出有带锯条15。作为驱动轮的后侧的锯轮14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左转)旋转。因此,带锯条15向逆时针方向环绕旋转,在开口部30露出的带锯条15从前侧向后侧(在图1中为从左侧向右侧)移动。表示开口部30处的带锯条15的移动方向的箭头27被显示于前壳体部21的上表面。在以下的说明中,还将该箭头27所示的方向简称为带锯条15的环绕旋转方向。此外,带锯切割机10的前后方向与该带锯条15的环绕旋转方向相反。环绕旋转的带锯条15通过被推压到切割材料(未图示)来对切割材料进行切割。
在锯轮壳体20的上部设置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把手部40。把手部40以从后壳体部22的上部跨后壳体部22与结合壳体部23之间的状态被安装。把手部40具有使用者用一只手握持的主握柄部41和用另一只手握持的副握柄部42。主握柄部41在比开口部30中的切割部位(带锯条15切入切割材料的切入部位)靠后侧(带锯条15的环绕旋转方向前侧)的位置,从后壳体部22的右侧部向前方且向上方呈山形延伸,在顶端部侧(前端部侧)朝向下方下降。
如图1所示,主握柄部41的把手轴线J41(参照图1和图4)从后侧朝向前侧向上倾方向倾斜。握持着主握柄部41的使用者向沿把手轴线J41大致直行的方向作用按压力(带锯条15对切割材料的切割力)。以使带锯条15切入切割材料的切入部位(切割部位)位于使用者的手的按压力作用的方向的方式来适当地设定主握柄部41的位置和朝向。据此,能够使使用者握持着主握柄部41的手的按压力有效率地施加于切割部位,减轻对使用者的手腕所施加的负担的同时以轻松的姿势迅速地进行切割作业。
主握柄部41的顶端部结合于把手基座43。在主握柄部41的下表面侧设置有由握持着该主握柄部41的手的指尖进行扣动操作的开关操作柄44。当用指尖向上方扣动操作该开关操作柄44时,电动马达11启动,使带锯条15环绕旋转。另外,把手基座43被螺钉固定于结合壳体部23的上表面。副握柄部42从该把手基座43进一步向斜前上方延伸。通过用一只手握持主握柄部41,用另一只手握持该副握柄部42,能够以稳定的姿势保持该带锯切割机10,从而能够迅速且轻松地进行切割作业。
在把手基座43的上表面配置有照明器具45。通过该照明器具45,在开口部30露出的带锯条15对切割材料进行切割的切割部位周边被照亮。据此,能够实现在暗处等进行切割作业的便利性。照明器具45使用LED(发光二极管)。该照明器具45也与电动马达11同样地使用电池组19作为电源。另外,如图2等所示,在把手基座43的右侧部安装有钩46。通过该钩46,能够将该便携式带锯10挂在例如作业现场的脚手架等上。
在主握柄部41的后端部设置有电池安装部47。在该电池安装部47上安装有电池组19(参照图3)。该电池组19由在电池盒内收装了多个单电池(cell)的锂离子电池构成。该电池组19以滑动方式相对于电池安装部47拆装。当该电池组19的电量降低时,将该电池组19从电池安装部47拆下,用另外准备的专用充电器进行充电。电池安装部47内安装有自动停止控制器(AS控制器)48。通过该AS控制器48能够监视包括电池组19的供给电流、剩余电量等的电源供给状态,在这些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由该AS控制器48切断电源回路,使电动马达11自动停止(自动停止功能)。
在锯轮壳体20上设置有覆盖一对锯轮13、14的罩50。罩50具有罩体51,该罩体51被设定为覆盖前壳体部21和后壳体部22。罩体51具有:前罩部53,其与前壳体部21相面对;后罩部54,其与后壳体部22相面对;和连接部55,其将前罩部53和后罩部54一体连接。罩体51的成为K侧缘的结合侧端缘56铰链结合于锯轮壳体20。具体而言,在罩体51的结合侧端缘56的前后分别设置有轴承部57。在该轴承部57插入有支承轴37。该支承轴37支承于轴支承部36,所述轴支承部36设置于锯轮壳体20的结合侧端缘35。也就是说,罩体51能够以支承轴37为旋转轴以包含轴承部57在内的方式旋转,经由支承轴37支承于锯轮壳体20。
前罩部53和后罩部54具有以前后中间轴线(前后方向上的中间轴线)J50为对称轴前后大致对称的形状而形成。连接部55将前罩部53和后罩部54一体连接。连接部55通过使结合侧端缘35延伸以设置开口部30来进行设定。通过设置该连接部55的开口部30的形状,来设定带锯条15切入切割材料的切入部位(切割部位)。在此,前罩部53和后罩部54以前后中间轴线J50为对称轴一体地具有设定为前后大致对称的形状的相向平面部60和周围倾斜部65。在对成为前后大致对称的形状的相向平面部60和周围倾斜部65进行说明时,以前罩部53为代表进行说明。
相向平面部60具有以与锯轮13(14)相面对的平面形状,该平面由前后方向和KL方向规定。在相向平面部60上设置有在图4中从M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沿周向绘制的平面条状部61。平面条状部61具有比相向平面部60更接近锯轮13(14)侧的台阶形状。与此相对,周围倾斜部65设置于相向平面部60的外周。该周围倾斜部65形成为越朝向外周端越接近锯轮壳体20的外周的倾斜面形状。
另外,在锯轮壳体20和罩体51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罩50的关闭位置的卡止机构70。该卡止机构70具有成对的前卡止机构71和后卡止机构81。前卡止机构71设置于前壳体部21和前罩部53之间,后卡止机构81设置于后壳体部22和后罩部54之间。这些前卡止机构71和后卡止机构81设置于位于比带锯条15的环绕旋转范围靠内周侧的位置的锯轮壳体20和罩体51。这些前卡止机构71和后卡止机构81也具有以前后中间轴线J50为对称轴前后大致对称的形状而形成。
这种便携式带锯10具有张紧力调整机构100,该张紧力调整机构100具有用于使张紧力作用于环带状的带锯条15的滑板110(参照图6~图8)。在此,对该张紧力调整机构100进行详细说明。在该张紧力调整机构100上设置有滑板110,该滑板110由短边120和长边130构成,且在图中从K方向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在该短边120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卡止压缩弹簧160的端部的第一支承部121。另外,在该长边130的顶端抵接有用于承受滑板110的反作用力的第二支承部131。该第二支承部131由调整螺钉21g构成,除作为支承机构之外,还兼作上述“微调整机构”。另外,在该长边130的表面130a上形成有轮支承轴21b。
此时,在该滑板110的短边120和操作柄150的凸轮部151之间卡止有压缩弹簧160。因此,当使该操作柄150转动时,凸轮部151能够通过弯曲(压缩)的压缩弹簧160使滑板110以向外侧(前侧)被施力的状态进行滑动(参照图9~图10)。在该前壳体部21上形成有以夹持滑板110的长边130的后侧的KL方向上的缘的方式相向的肋21d(参照图6~图7)。滑板110的长边130的从垂直于表面的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前后平行,肋21d也在相同的方向上平行。另外,在滑板110的长边130和肋21d之间存在不阻碍滑动动作程度的微小的间隙。据此,能够将滑板110的滑动方向限制为前后方向。另外,在该前壳体部21形成有凸起21e,该凸起21e以夹持滑板110的长边130前侧的KL方向上的缘的方式相向,在图中从M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大致U字状。在该各凸起21e上旋合有小螺钉141,该小螺钉141将夹持滑板110的长边130的圆柱形状的销140的两端通过螺钉头141a按压固定在前壳体部21上。
这样,由于销140相对于前壳体部21对滑板110的长边130进行夹持,因此,销140与该长边130线接触。另外,由于线接触的部分也是圆柱形状,即曲面形状,而不会那么锋利,因此,不会咬入滑板110的平面。因此,在该滑板110滑动时,该销140不容易成为阻力。此外,还如图6~图7明确所示,该销140设置于第一支承部121和轮支承轴21b之间。另外,该销140在俯视观察时沿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为与滑板110的长边130线接触的圆柱形状。该销140相当于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中间支承部”。张紧力调整机构100如上述那样构成。
接着,对上述张紧力调整机构100的作用进行说明(参照图11)。该张紧力调整机构100的滑板110以被通过转动的操作柄150的凸轮部151而使弯曲(压缩)的压缩弹簧160向外侧(前侧)施力的状态被固定。
此外,在该便携式带锯10的使用状态下,由于承受来自带锯条15的力和承受来自压缩弹簧160的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因此,在前后方向上平衡。但是,由于这两种力在轮支承轴21b的轴向上发生偏离,因此,在轮支承部21a上产生旋转力。但是,通过第二支承部131和中间支承部140产生与使轮支承部21a产生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旋转力,因此,实际上不会旋转而处于平衡状态。并且,由于以调整螺钉21g的顶端和销140的侧表面的双方为支承部,因此,能够以所需最小限度的结构产生抑制旋转力的力。并且,由于采用滑板110上产生的弯曲力单纯且产生的变形也是单纯的形状即可,因此,张紧力调整机构100不会发生动作不良。另外,对于短边120承受的来自压缩弹簧160的力,由于弯曲和松动而产生轴向分力,成为以短边120和调整螺钉21g作为两端的支承部121、131,将中间支承部140作为集中载荷的类似于两端为自由端的梁的载荷平衡,据此,使中间支承部140产生最大弯矩,另一方面,两端的弯矩为零。因此,中间支承部140的弯曲变形最大,但随着朝向两端,变形量逐渐减小,在两端附近的变形量为零。作为结果,通过该结构,不容易发生动作不良。此外,在图11中,F1表示从调整螺钉21g作用于滑板110的反作用力(载荷)。F2表示从销140作用于滑板110的反作用力(载荷)。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带锯10如上述那样构成。根据该结构,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在滑板110施加复杂的弯曲载荷。因此,该滑板110的返回动作不会发生扭曲等动作不良,即,张紧力调整机构100不会发生动作不良。
另外,根据该结构,销140设置于第一支承部121和轮支承轴21b之间。因此,在产生旋转力的部位之间设置中间支承部140。并且,销140作为旋转中心(摆动中心)发挥功能。并且,该位置还是弯矩最大的位置,因此,以产生最大弯曲的位置作为旋转中心发挥功能,由此,还能够抑制由于弯曲变形导致的动作不良。
另外,根据该结构,销140沿在俯视观察时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为与滑板110的长边130线接触的柱状。因此,能够抑制销140与滑板110的长边130的接触阻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发生张紧力调整机构100的动作不良。
另外,根据该结构,由于圆柱形状的抵接部不是锋利的形状,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阻力。
另外,根据该结构,第二支承部131兼作上述微调整机构。因此,能够对轮支承部的倾斜进行微调整,因此,能够始终良好地保持支承部的姿势,从而能够稳定地进行切割。
另外,根据该结构,第二支承部131为调整螺钉21g,通过使调整螺钉21g旋转,而构成为能够使该旋转的调整螺钉21g的顶端抵接于滑板110的长边130的第二支承部131。因此,能够在该第二支承部131容易地实施组装于滑板110的前侧的锯轮13的对芯作业。
另外,根据该结构,在前壳体部21的座部21c形成有以夹持滑板110的长边130后侧的左右的缘的方式相向的肋21d。因此,能够将滑板110的滑动方向限制为前后方向。
另外,根据该结构,通过肋21d来进行限制,因此,能够以简便的结构进行限制。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带锯10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这样适当变更部位而构成。销140不局限于圆柱形状,只要与滑板110的长边130线接触,也可以为棱柱形状。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带锯,其具有能够对环带状的带锯条的张紧力进行调整的张紧力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轮支承部上分别以彼此平行的方式设置有轮支承轴,一方的所述轮支承部在与双方的所述轮支承轴正交的直线方向上可动,在该轮支承部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一支承部,在该轮支承部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承部,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承部,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中间支承部与所述轮支承轴平行,且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施加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带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支承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轮支承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带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支承部沿当俯视观察时与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且为与所述轮支承部线接触的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带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支承部沿当俯视观察时与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且为与所述轮支承部线接触的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带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支承部呈圆柱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带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支承部呈圆柱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带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承部兼作能够对载荷进行微调整的微调整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带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承部为螺钉,通过使所述螺钉旋转,能够进行微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带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轮支承部的附近设置有抑制可动方向的移动的引导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带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是夹持着所述轮支承部而相向的肋。
CN201910414784.5A 2018-06-28 2019-05-17 便携式带锯 Active CN1106534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3428 2018-06-28
JP2018123428A JP7034850B2 (ja) 2018-06-28 2018-06-28 携帯用バンドソ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3417A CN110653417A (zh) 2020-01-07
CN110653417B true CN110653417B (zh) 2023-04-11

Family

ID=6902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4784.5A Active CN110653417B (zh) 2018-06-28 2019-05-17 便携式带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46462B2 (zh)
JP (1) JP7034850B2 (zh)
CN (1) CN1106534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49194A1 (en) * 2008-06-03 2009-12-10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Shoe accessory for a saw
US20200276660A1 (en) * 2019-03-01 2020-09-03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Band saw
JP1655978S (zh) * 2019-09-12 2020-03-30
WO2021083329A1 (zh) * 2019-10-30 2021-05-06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手持式带锯
JP2023009617A (ja) * 2021-07-07 2023-01-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携帯用バンドソー
JP1710819S (ja) * 2021-07-30 2022-03-25 携帯用電気帯のこ本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6545A (en) * 1981-08-07 1983-06-07 Black & Decker Inc. Alinement and support means for guiding pulley of band saw
EP0090102A2 (en) * 1982-03-25 1983-10-05 HOBART CORPORATION (a Corporation of Delaware) Tension adjustment for a band saw
CN2649240Y (zh) * 2003-10-23 2004-10-20 叶元鑫 带锯机的锯带松紧控制装置
KR20170098517A (ko) * 2016-02-22 2017-08-30 거제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휴대용 러그 절단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92990A (en) * 1921-10-11 Band-saw
US3390598A (en) * 1966-05-09 1968-07-02 Robert A. Sands Bandsaw machine
JPS5974025U (ja) * 1982-11-08 1984-05-19 西村電機株式会社 鋸盤
JP2002178222A (ja) 2000-12-15 2002-06-25 Hitachi Koki Co Ltd 横形帯のこ盤における帯のこ張り装置
JP2008173729A (ja) 2007-01-19 2008-07-31 Hitachi Koki Co Ltd 帯鋸盤
US20100050846A1 (en) 2008-09-03 2010-03-04 James Liu Band-sawing machine
CN103038013B (zh) 2010-06-03 2016-06-08 密尔沃基电动工具公司 用于带锯的工件防护装置和刀刃防护装置
US20150027288A1 (en) * 2013-07-26 2015-01-29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Band saw machine capable of regulating band-saw tension
JP2016140939A (ja) 2015-01-30 2016-08-08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バンドソー
JP6404138B2 (ja) 2015-02-12 2018-10-10 株式会社マキタ 帯鋸切断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6545A (en) * 1981-08-07 1983-06-07 Black & Decker Inc. Alinement and support means for guiding pulley of band saw
EP0090102A2 (en) * 1982-03-25 1983-10-05 HOBART CORPORATION (a Corporation of Delaware) Tension adjustment for a band saw
CN2649240Y (zh) * 2003-10-23 2004-10-20 叶元鑫 带锯机的锯带松紧控制装置
KR20170098517A (ko) * 2016-02-22 2017-08-30 거제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휴대용 러그 절단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01382A1 (en) 2020-01-02
JP2020001130A (ja) 2020-01-09
CN110653417A (zh) 2020-01-07
US10946462B2 (en) 2021-03-16
JP7034850B2 (ja) 202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3417B (zh) 便携式带锯
EP2030743B1 (en) Hair-clipper
US10137581B2 (en) Drive for a hair cutting apparatus
US8607681B2 (en) Hand-held band saw
US10569406B2 (en) Work tool
US20190030744A1 (en) Portable Cutting Tool
US20050188552A1 (en) Rotatable handle for reciprocating saws
US9358664B2 (en) Grinder
US8895880B2 (en) Electric power tool
US20070101851A1 (en) Stand for supporting a hand-held powered operated band saw
EP3216573B1 (en) Power tool with toolless blade release mechanism
JP6404138B2 (ja) 帯鋸切断機
US10543542B2 (en) Miter saw
EP2762282B1 (en) Cutting devices
US8112893B2 (en) Cable cutter with reciprocating cutting wheel for cutting flexible cable
US20200306949A1 (en) Hand-held electrical power tool
TW202308503A (zh) 用於電動籬笆剪之旋轉式握持裝置
JP2022016332A (ja) ベルトサンダ用の着脱式ダストカバー、および、ベルトサンダ
CN209717608U (zh) 手持式电动工具
CN211305873U (zh) 带式打磨机
US20230398711A1 (en) Cutting tool
US20240058982A1 (en) Handheld cutting tool
JP2019147216A (ja) 電動工具
CN109382551A (zh) 动力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