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0886B - 车身下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下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0886B
CN110650886B CN201880031492.7A CN201880031492A CN110650886B CN 110650886 B CN110650886 B CN 110650886B CN 201880031492 A CN201880031492 A CN 201880031492A CN 110650886 B CN110650886 B CN 1106508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member
floor
seat
floor cross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14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0886A (zh
Inventor
新田贵志
山田誉
金子贯志
齐藤仁
筱田龙
小池荣治
今村壮吾
露崎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989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264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0990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0008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001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5729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50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0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Abstract

该车身下部结构具备地板(16),该地板(16)配置于车辆(Ve)的两侧部的下边梁(14、15)之间,且架设于各下边梁(14、15)的上部(82),其中,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地板横梁(34、35、36),其设置于所述地板(16)的上表面(16a),且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架设于所述下边梁(14、15)之间,并且具有位于比所述下边梁(14、15)的上部(82)靠上方的位置的梁上部(101);以及角撑板(61、62、63),其配置于所述地板横梁(34、35、36)的下方,且架设于所述下边梁(14、15)的内壁(81)和所述地板(16)的下表面(16b),并且从所述地板(16)的下表面(16b)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所述下边梁(14、15)的内壁(81),所述梁上部(101)具有上倾斜部(108),该上倾斜部(108)朝向所述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所述下边梁(14、15)的上部(82)。

Description

车身下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下部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7年05月1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098925号、2017年05月1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099051号、以及2017年05月1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100125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下部结构,例如已知有如下结构:在左侧的下边梁与右侧的下边梁之间架设有地板,在地板的下方搭载有蓄电池封装体(地板下方搭载部件)。
在蓄电池封装体的内部收容有蓄电池。需要对蓄电池封装体内的蓄电池进行保护以免受到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载荷的影响。因此,增加下边梁的高度而在下边梁的内部设置有能量吸收构件。通过利用能量吸收构件来吸收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从而能够保护蓄电池封装体内的蓄电池(即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免受冲击载荷的影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蓄电池封装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横梁。
蓄电池横梁通过螺栓、螺母而紧固连结于地板横梁的下部。地板横梁安装于地板。通过蓄电池横梁紧固连结于地板横梁,从而车身的刚性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地板的横梁固定设置螺母,在蓄电池封装体的横梁固定设置套筒,将蓄电池封装体放置于地板下方并将套筒定位于螺母之后,将穿过了套筒的螺栓拧入螺母,由此将地板的横梁与蓄电池封装体的横梁紧固连结,提高车身刚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70216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833665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下边梁的高度增加。因而,下边梁的上部位于比地板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在乘客上下车时下边梁成为妨碍,难以良好地确保乘客的上下车性能。
另外,在车身下部结构中,考虑在地板横梁安装座椅。在座椅设置有舌片支承部(安全带支承部)。即,安全带支承部经由座椅而连结于地板横梁。由该安全带支承部支承座椅安全带的舌片,由此由座椅安全带约束乘客。在该状态下,例如在从车辆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经由座椅安全带而对安全带支承部作用拉伸载荷。
因而,需要利用地板横梁牢固地支承安全带支承部。作为其对策,考虑提高地板横梁的刚性。然而,当超出必要地提高地板横梁的刚性时,会对抑制地板横梁的重量(即车身重量)构成妨碍,从该观点来看尚有改良的余地。
另外,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在将蓄电池封装体放置于地板下方时,需要将套筒准确对准到螺母的中心,因此存在组装作业性差这一课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良好地确保了乘客的上下车性能的状态下能够保护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免受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影响的车身下部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超出必要地提高地板横梁的刚性就能够对安全带支承部进行支承的车身下部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向地板的横梁紧固连结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横梁时的组装作业性的车身下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手段,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方案的车身下部结构具备地板,该地板配置于车辆的两侧部的下边梁之间,且架设于各下边梁的上部,其中,所述车身下部结构具备:地板横梁,其设置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且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且架设于所述下边梁之间,所述地板横梁具有位于比所述下边梁的上部靠上方的位置的梁上部;以及角撑板,其配置于所述地板横梁的下方,且架设于所述下边梁的内壁和所述地板的下表面,并且从所述地板的下表面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所述下边梁的内壁,所述梁上部具有上倾斜部,该上倾斜部朝向所述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所述下边梁的上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通过在下边梁的上部架设地板,能够使下边梁的上部与地板的上表面为同一高度。由此,在乘客上下车时下边梁不会成为妨碍,能够良好地确保乘客的上下车性能。
另外,在地板横梁的梁上部具有上倾斜部,使上倾斜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的上部。而且,使角撑板从地板的下表面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的内壁。因而,能够利用上倾斜部及角撑板来形成与地板横梁的截面大致相同的截面。另外,由上倾斜部及角撑板形成的截面能够设为与地板横梁大致相同的大小的截面。
由此,在从车辆的侧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从内隔壁经由下边梁的内壁向角撑板传递载荷。通过将传递到角撑板的载荷向地板横梁传递,并利用地板横梁来支承载荷,从而能够保护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免受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影响。
而且,通过在地板的上表面设置地板横梁,能够从地板的下方去除地板横梁。由此,能够增大在地板的下方设置的蓄电池封装体等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容量。
(2)在上述(1)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下部结构还具备:地板下方横梁,其配置于所述地板横梁的下方,且安装于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紧固连结单元,其将所述地板下方横梁安装于所述地板横梁;以及座椅,其安装于所述地板横梁,所述座椅具备:座椅安装部,其在所述地板横梁中安装于所述紧固连结单元的附近,由此能够向所述紧固连结单元传递载荷;以及安全带支承部,其与所述座椅安装部连结,用于支承座椅安全带。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通过利用紧固连结单元将地板下方横梁安装于地板横梁,从而地板横梁被地板下方横梁加强。由此,能够提高车身的刚性。
此外,在座椅安装部连结有安全带支承部。因而,例如在从车辆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经由座椅安全带对安全带支承部作用拉伸载荷。
于是,在地板横梁中在紧固连结单元的附近安装座椅安装部。因而,能够将作用于安全带支承部的拉伸载荷经由座椅安装部向紧固连结单元传递,利用紧固连结单元来支承拉伸载荷。即,能够利用座椅安全带来较佳地约束乘客。
这样,能够利用紧固连结单元来支承作用于安全带支承部的拉伸载荷。由此,不超出必要地提高地板横梁的刚性就能够支承安全带支承部。
(3)在上述(2)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下部结构还具备:双头螺栓,其设置于所述地板横梁及第二横梁中的一方,且向另一侧突出;螺栓插通部,其设置于所述地板横梁及第二横梁中的另一方,且形成有比所述双头螺栓的直径大径的螺栓插通孔;以及螺母,其安装于将所述螺栓插通孔贯穿了的所述双头螺栓,并与所述双头螺栓协同配合而将所述地板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紧固连结。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通过将地板横梁与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第二横梁紧固连结,能够提高车身刚性。由于将螺栓插通孔的直径设定为比双头螺栓的直径大,因此即便产生组装误差(公差)等,也能够容易进行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组装作业。通过紧固连结构件使用双头螺栓,能够与将地板下方搭载部件放置于地板下方的固定位置的作业同时地,将双头螺栓插入螺栓插通孔。由于将螺栓插通孔设为比双头螺栓大径,因此能够在吸收双头螺栓及螺栓插通孔的位置偏移等误差的基础上,将双头螺栓插入螺栓插通孔。
(4)在上述(1)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地板横梁具有:接合座部,其从所述上倾斜部朝向所述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接合于所述下边梁的上部;以及筋条,其从所述上倾斜部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到所述接合座部,且向上方鼓起。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4)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上倾斜部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的上部。另外,从上倾斜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有接合座部。上倾斜部与接合座部的分界被折弯而成为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弯折部。
于是,使筋条从上倾斜部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到接合座部。因而,能够使筋条以与弯折部交叉(详细而言,正交)的方式延伸。由此,对于从车辆的侧方输入到接合部的冲击载荷,能够利用筋条来加强弯折部。
即,在从车辆的侧方向接合座部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利用筋条来抑制弯折部折弯。由此,能够将冲击载荷从接合座部经由筋条传递到上倾斜部,能够避免损害载荷传递。
(5)在上述(1)或(4)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地板横梁通过所述上倾斜部、从所述上倾斜部的前边延伸到所述地板的梁前壁部、以及从所述上倾斜部的后边延伸到所述地板的梁后壁部而形成为U字状,所述角撑板通过从所述地板的下表面朝向所述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所述下边梁的内壁的角撑板倾斜部、从所述角撑板倾斜部的前边延伸到所述地板的角撑板前壁部、以及从所述前角撑板倾斜部的后边延伸到所述地板的角撑板后壁部而形成为U字状,所述地板横梁与所述角撑板以隔有所述地板的状态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5)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地板横梁通过上倾斜部、前壁及后壁而形成为U字状。角撑板通过角撑板倾斜部、角撑板前壁及角撑板后壁而形成为U字状。另外,地板横梁与角撑板以隔有地板的状态接合。
因而,由地板横梁及角撑板形成刚性高的闭合截面。由此,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自下边梁向地板横梁传递。
(6)在上述(1)、(4)、(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下部结构还具备隔壁,该隔壁设置于所述下边梁的内部,且与所述下边梁的内壁对置,在所述下边梁的内壁中的与所述隔壁对置的部位安装有所述角撑板。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6)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下边梁内的隔壁与下边梁的内壁对置。另外,以与隔壁对置的方式安装有角撑板。因而,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输入到下边梁的冲击载荷经由隔壁向角撑板传递。由此,能够将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经由角撑板向地板横梁传递,利用地板横梁来支承该冲击载荷。其结果是,能够保护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免受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影响。
(7)在上述(1)、(4)、(5)、(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地板横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至少设置有一对,在一对所述地板横梁安装有座椅。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7)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在一对地板横梁安装有座椅。一对地板横梁架设于车身的两侧部的下边梁。因而,能够利用一对地板横梁来支承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由此,能够抑制下边梁等车身侧部变形到座椅,除了保护地板下方搭载部件以外,也能够保护乘客免受冲击载荷的影响。
(8)在上述(1)、(4)、(5)、(6)、(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地板横梁具备从所述车宽方向外侧朝向中央而依次接合的端部梁、直线部梁及中央部梁,所述端部梁与所述直线部梁之间的第一接合部、以及所述直线部梁与所述中央部梁之间的第二接合部接合于与在所述地板的下方配置的地板下方搭载部件连结的紧固连结托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8)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地板横梁的端部梁接合于下边梁。另外,地板横梁的中央部梁例如与地板通道对应地形成。因此,端部梁、中央部梁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另一方面,直线部梁被抑制为比较简单的形状。
地板横梁被分割为端部梁、直线部梁及中央部梁这3个构件。因而,例如能够拉制成形(拉深加工)出复杂的形状的端部梁、中央部梁,弯制成形(弯曲加工)出简单的形状的直线部梁。这样,通过弯制成形出直线部梁,能够削减地板横梁的制造费用。
另外,能够使端部梁、直线部梁、中央部梁的各强度不同而使碰撞模式最佳化。在该情况下,要求下工夫确保端部梁与直线部梁之间的第一接合部、直线部梁与中央部梁之间的第二接合部的强度。于是,在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接合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为了支承地板下方搭载部件而使用强度高的构件。
由此,通过在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接合紧固连结托架,能够利用紧固连结托架来加强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能够确保地板横梁的载荷传递性能。
(9)在上述(2)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紧固连结单元具备:紧固连结托架,其设置于所述地板横梁;以及紧固连结构件,其将所述地板下方横梁紧固连结于所述紧固连结托架,所述紧固连结托架具有:底部,其沿着所述地板配置,且紧固连结于所述紧固连结构件;隔壁部,其从所述底部立起;以及上凸缘,其从所述隔壁部的上端沿着所述地板横梁延伸,且在所述地板横梁中固定于紧固连结有所述座椅安装部的紧固连结座部的附近,由此能够向所述紧固连结座部传递所述载荷。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9)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紧固连结托架的底部紧固连结于紧固连结构件。另外,紧固连结托架的上凸缘在地板横梁中固定于紧固连结座部的附近。而且,在紧固连结座部紧固连结有座椅安装部。
因而,在从车辆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将作用于座椅安装部的拉伸载荷从地板横梁的紧固连结座部经由紧固连结托架及紧固连结构件向地板下方横梁传递。由此,能够利用地板横梁和地板下方横梁这2个构件来支承作用于座椅安全带的拉伸载荷。
这样,通过利用2个构件的横梁来支承作用于座椅安全带的拉伸载荷,从而不超出必要地提高地板横梁的刚性就能够支承安全带支承部。
(10)在上述(9)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地板横梁具备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中央依次接合的端部梁、直线部梁及中央部梁,所述端部梁与所述直线部梁之间的第一接合部、以及所述直线部梁与所述中央部梁之间的第二接合部接合于与在所述地板的下方配置的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连结的所述紧固连结托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0)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地板横梁的端部梁接合于下边梁。另外,地板横梁的中央部梁例如与地板通道对应地形成。因此,端部梁、中央部梁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另一方面,直线部梁被抑制为比较简单的形状。
地板横梁被分割为端部梁、直线部梁及中央部梁这3个构件。因而,例如,能够拉制成形(拉深加工)出复杂的形状的端部梁、中央部梁,弯制成形(弯曲加工)出简单的形状的直线部梁。这样,通过弯制成形出直线部梁,能够削减地板横梁的制造费用。
另外,能够使端部梁、直线部梁、中央部梁的各强度不同而使碰撞模式最佳化。在该情况下,要求下工夫确保端部梁与直线部梁之间的第一接合部、直线部梁与中央部梁之间的第二接合部的强度。于是,在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接合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为了支承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即车载部件)而使用强度高的构件。
由此,通过在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接合紧固连结托架,能够利用紧固连结托架来加强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能够确保地板横梁的载荷传递性能。
(11)在上述(10)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地板横梁的所述紧固连结座部形成于所述中央部梁,由所述中央部梁和所述直线部梁夹持所述上凸缘。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1)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在中央部梁与直线部梁之间夹持有紧固连结托架的上凸缘。因而,紧固连结托架的上凸缘被牢固地支承于中央部梁与直线部梁之间。
另外,地板横梁的紧固连结座部形成于中央部梁。在紧固连结座部经由座椅安装部而连结有安全带支承部。因而,在对安全带支承部作用了拉伸载荷时,能够将拉伸载荷从上凸缘经由紧固连结托架向地板下方横梁可靠地传递。由此,能够利用地板横梁、地板下方横梁这2个构件来可靠地支承拉伸载荷,能够确保安全带支承部(即座椅安全带)的支承强度。
(12)在上述(9)~(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紧固连结座部形成于所述地板横梁的车宽方向中央侧和车宽方向端部侧,所述座椅安装部具备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一对座椅支承部,所述一对座椅支承部中的一方以加强所述车宽方向中央侧的所述紧固连结构件的方式安装于中央侧的所述紧固连结构件的附近,所述一对座椅支承部中的另一方以加强所述车宽方向端部侧的所述紧固连结构件的方式安装于端部侧的所述紧固连结构件的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2)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在地板横梁的车宽方向中央侧和车宽方向端部侧形成有紧固连结座部。另外,以加强车宽方向中央侧的紧固连结座部的方式在中央侧的紧固连结座部的附近安装有一方的座椅支承部。而且,以加强车宽方向端部侧的紧固连结座部的方式在端部侧的紧固连结座部的附近安装有另一方的座椅支承部。地板横梁的刚性被一对座椅支承部充分地确保。
因而,在对安全带支承部作用了拉伸载荷时,能够利用地板横梁、地板下方横梁这2个构件来更可靠地支承拉伸载荷,能够更良好地确保安全带支承部(即座椅安全带)的支承强度。
(13)在上述(12)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座椅支承部为沿着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导轨,以使所述座椅沿着车身前后方向滑移自如,所述地板横梁至少在所述车身前后方向上配置有一对,在一对所述地板横梁的所述紧固连结座部安装有所述座椅导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3)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座椅支承部为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导轨。另外,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配置的一对地板横梁的紧固连结座部安装有座椅导轨。因而,地板横梁的刚性被座椅导轨充分地确保。由此,在对安全带支承部作用了拉伸载荷时,能够利用地板横梁、地板下方横梁这2个构件来更可靠地支承拉伸载荷。即,能够更良好地确保安全带支承部(即座椅安全带)的支承强度。
另外,通过在一对地板横梁的紧固连结座部安装座椅导轨,能够利用座椅导轨来加强紧固连结座部的附近的紧固连结托架。因而,紧固连结托架的刚性得到提高。由此,能够可靠地保持地板下方搭载部件,能够更良好地确保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保持强度。
(14)在上述(3)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地板横梁具备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中央而依次接合的端部梁、直线部梁及中央部梁,所述端部梁与所述直线部梁之间的第一接合部、以及所述直线部梁与所述中央部梁之间的第二接合部接合于与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连结的紧固连结托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4)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将地板横梁分割为端部梁、直线部梁及中央部梁这3个构件,例如能够进行拉制成形出复杂形状的端部梁及中央部梁、弯制成形出简单形状的直线部梁这样的制造方法的切换,能够削减地板横梁的制造费用。
另外,能够使端部梁、直线部梁、中央部梁的各强度不同而使碰撞模式最佳化。在该情况下,要求下工夫确保端部梁与直线部梁之间的第一接合部、直线部梁与中央部梁之间的第二接合部的强度,但通过在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接合紧固连结托架,能够利用紧固连结托架来加强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能够确保地板横梁的载荷传递性能。
(15)在上述(3)或(14)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螺母一体形成有比所述螺栓插通孔的直径大径的凸缘,且通过在所述地板横梁或第二横梁形成的作业孔而安装于所述双头螺栓。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5)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由于将比螺栓插通孔大径的凸缘设置于螺母,因此在形成比双头螺栓大径的螺栓插通孔的结构中,能够将两横梁可靠地紧固连结。螺母一体形成有凸缘,因此能够容易进行在通过作业孔而安装于双头螺栓时的作业。
(16)在上述(14)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紧固连结托架具有:底部,其呈沿着所述地板的板状,且形成有所述螺栓插通孔;下凸缘,其从所述底部的第一方向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连续地延伸;隔壁部,其从所述底部的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端部弯折而朝向所述地板横梁的上部延伸;以及上凸缘,其从所述隔壁部的顶端沿着所述地板横梁的上部地弯折而延伸,所述上凸缘固定于所述地板横梁的上部,所述下凸缘固定于所述地板。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6)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由紧固连结托架的隔壁部将地板横梁的上部与地板连结,因此能够提高地板横梁的强度刚性。能够通过上下凸缘来提高螺栓插通孔周边的紧固连结部与地板横梁的上部之间的接合强度,有效地加强紧固连结部。
(17)在上述(16)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上凸缘在所述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的至少一方中在厚度方向上夹于车宽方向上相邻的梁上表面部之间而被保持。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7)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经由与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托架的上凸缘而接合,因此能够提高紧固连结托架与地板横梁的接合强度。
(18)在上述(3)、(14)、(15)、(16)、(1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在该地板下方搭载部件与所述地板之间具备防水罩,在所述防水罩上形成有使所述双头螺栓穿过的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中装配有将所述双头螺栓的周围水密地封闭的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以压缩状态夹入所述地板与所述防水罩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8)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能够利用密封构件来抑制从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防水罩上的使双头螺栓穿过的贯通孔浸入水。密封构件以压缩状态夹入地板与防水罩之间,因此能够获得地板及防水罩的隔振及隔音效果。
(19)在上述(3)、(14)、(15)、(16)、(17)、(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地板形成有:地板贯通孔,其形成所述螺栓插通孔;以及排水槽,其在俯视下从所述地板贯通孔延伸到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9)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即便从地板贯通孔向车室浸入了水,也能够将该水从排水槽向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外侧排出。
(20)在上述(3)、(14)、(15)、(16)、(17)、(18)、(1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身下部结构还具备对所述地板的车宽方向外侧进行支承的下边梁,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具备支承于所述下边梁的下表面部的搭载部件框架,所述第二横梁固定于所述搭载部件框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0)所记载的车身下部结构,在地板下方搭载部件中,在支承于车身的下边梁的搭载部件框架固定有第二横梁,因此能够将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牢固地支承于车身的下边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在下边梁的上部架设地板,能够使下边梁的上部与地板的上表面为同一高度。由此,在乘客上下车时下边梁不会成为妨碍,能够良好地确保乘客的上下车性能。
而且,使地板横梁的上倾斜部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的上部,使角撑板从地板的下表面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的内壁。由此,能够保护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免受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影响。
另外,在紧固连结单元的附近安装座椅安装部,以便能够在地板横梁中向紧固连结单元传递载荷。由此,不超出必要地提高地板横梁的刚性就能够支承安全带支承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去除了座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沿着图2的IV-IV线剖切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表示图4的V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外隔壁及内隔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外隔壁及内隔壁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第一地板横梁、第二地板横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第一地板横梁、第二地板横梁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表示图9的X部的放大的立体图。
图11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表示图4的XI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12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表示图4的XII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角撑板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沿着图8的XIIII-XIIII线剖切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蓄电池封装体框架剖切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说明利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来保护蓄电池免受从车辆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影响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沿着图17的III-III线剖切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沿着图17的IV-IV线剖切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沿着图18的V-V线剖切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第一地板横梁、第二地板横梁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第一地板横梁、第二地板横梁的分解立体图。
图24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表示图23的IIX部的放大的立体图。
图25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表示图21的IX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26是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表示图21的X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27是说明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在从车辆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时对舌片支承部进行支承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0是表示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去除了座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沿着图29的IV-IV线剖切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2是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表示图31的V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外隔壁及内隔壁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外隔壁及内隔壁的分解立体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第一地板横梁、第二地板横梁的立体图。
图3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第一地板横梁、第二地板横梁的分解立体图。
图37是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表示图36的X部的放大的立体图。
图38是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表示图31的XI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39是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中表示图31的XII部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40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蓄电池封装体框架剖切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1是说明利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来保护蓄电池免受从车辆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影响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4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下部结构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剖视图。
图43是将图42的主要部分分解地示出的剖视图。
图44是包括对车身下部结构的密封构件进行表示的一部分截面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箭头FR指代车辆的前方,箭头UP指代车辆的上方,箭头LH指代车辆的左侧方。
如图1、图2所示,车身10具备构成车身10的下部的车身下部结构12。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左下边梁(下边梁)14、右下边梁(下边梁)15、地板16、地板横梁单元17、左侧的外隔壁单元18、左侧的内隔壁单元19、右侧的外隔壁单元21、右侧的内隔壁单元22、左侧的角撑板单元24及右侧的角撑板单元25。
另外,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蓄电池封装体(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即车载部件))28(参照图4)、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参照图4)、驾驶员座椅31及乘客座椅32。
需要说明的是,车身下部结构12由大致左右对称的构件构成,因此以下说明左侧的各构成部件而省略右侧的各构成部件的说明。
左下边梁14设置于车身10的两侧部中的左侧部(车辆的两侧部的一方)10a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右下边梁15设置于车身10的两侧部中的右侧部(车辆的两侧部的另一方)10b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在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之间配置有地板16。地板16架设于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安装有地板横梁单元17。地板横梁单元17具备第一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地板横梁)35及第三地板横梁36。
第一地板横梁34在车室38内配置于车身前方侧。第一地板横梁34在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朝向车宽方向架设。
第二地板横梁35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车身后方侧。第二地板横梁35在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朝向车宽方向架设,且与第一地板横梁34平行地延伸。
第三地板横梁36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身后方侧。第三地板横梁36在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朝向车宽方向架设,且与第二地板横梁35平行地延伸。
第一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35及第三地板横梁36分别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右半部,例如通过螺栓37、螺母等紧固连结构件而安装有驾驶员座椅31。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左半部,例如通过螺栓41、螺母42(参照图4)等紧固连结构件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另外,在第三地板横梁36设置有后座椅43。
这样,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右半部安装有驾驶员座椅31。另外,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左半部安装有乘客座椅32。
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分别架设于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
第一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35及第三地板横梁36为类似构件,以下详细说明第二地板横梁35,省略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三地板横梁36的详细说明。以下,将第二地板横梁35简记为“地板横梁35”。
左侧的外隔壁单元18具备第一外隔壁(隔壁)51、第二外隔壁(隔壁)52及第三外隔壁(隔壁)53。
第一外隔壁51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延长线上。第二外隔壁52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延长线上。第三外隔壁53配置于第三地板横梁36的延长线上。
第一外隔壁51、第二外隔壁52及第三外隔壁53为类似构件,以下将第二外隔壁52作为“外隔壁52”而详细说明,省略第一外隔壁51、第三外隔壁53的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左侧的内隔壁单元19具备第一内隔壁(隔壁)55、第二内隔壁(隔壁)56及第三内隔壁(隔壁)57。
第一内隔壁55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延长线上。第二内隔壁56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延长线上。第三内隔壁57配置于第三地板横梁36的延长线上。
第一内隔壁55、第二内隔壁56及第三内隔壁57为类似构件,以下将第二内隔壁56作为“内隔壁56”而详细说明,省略第一内隔壁55、第三内隔壁57的详细说明。
返回图2,左侧的角撑板单元24具备第一角撑板(角撑板)61、第二角撑板(角撑板)62及第三角撑板(角撑板)63。
第一角撑板61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中的左端部侧的倾斜部99的下方。第二角撑板62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中的左端部侧的倾斜部107(也参照图4)的下方。第三角撑板63配置于第三地板横梁36中的左端部侧的倾斜部109的下方。
第一角撑板61、第二角撑板62及第三角撑板63为类似构件,以下将第二角撑板62作为“角撑板62”而详细说明,省略第一角撑板61及第三角撑板63的详细说明。
如图4、图5所示,左下边梁14具备下边梁外构件65、下边梁内构件66及加强板67。
下边梁外构件65设置于车宽方向外侧。下边梁外构件65具有外鼓出部71、上凸缘72及下凸缘73。外鼓出部71从上凸缘72及下凸缘73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在外鼓出部71的内表面安装有加强构件74。上凸缘72从外鼓出部71的上端向上方伸出。下凸缘73从外鼓出部71的下端向下方伸出。
下边梁内构件66设置于下边梁外构件65的车宽方向内侧。下边梁内构件66具有内鼓出部76、上凸缘77及下凸缘78。内鼓出部76从上凸缘77及下凸缘78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内鼓出部76由内壁81、上部82及下部83形成为截面U字状。在内鼓出部76的内表面安装有加强构件79。上凸缘77从上部82的外端向上方伸出。下凸缘78从下部83的外端向下方伸出。
加强板67介于下边梁外构件65与下边梁内构件66之间。加强板67形成为平坦的板状,介于下边梁外构件65与下边梁内构件66之间。具体而言,在下边梁外构件65的上凸缘72与下边梁内构件66的上凸缘77之间,将加强板67的上边部67a以夹入的状态接合。另外,在下边梁外构件65的下凸缘73与下边梁内构件66的下凸缘78之间,将加强板67的下边部67b以夹入的状态接合。即,在下边梁外构件65与下边梁内构件66之间夹持有加强板67。
左下边梁14由下边梁外构件65和下边梁内构件66形成为矩形框的外形。加强板67的上边部67a基于上凸缘72、77之间,加强板67的下边部67b介于下凸缘73、78之间,由此加强板67朝向上下方向地配置。
在下边梁外构件65与加强板67之间形成有外侧空间(下边梁的内部)88。另外,在下边梁内构件66与加强板67之间形成有内侧空间(下边梁的内部)89。
如图6、图7所示,在下边梁外构件65与加强板67之间的外侧空间88配置有外隔壁52。外隔壁52具有侧壁84、底部85及接合凸缘86。侧壁84具有前侧壁84a、后侧壁84b、上侧壁84c及下侧壁84d。侧壁84通过前侧壁84a、后侧壁84b、上侧壁84c及下侧壁84d而形成为矩形框状。
侧壁84的一端部(远离加强板67的一侧的端部)被底部85封闭。底部85形成为矩形形状。在侧壁84的另一端部(加强板67侧的端部),呈矩形形状开设有开口部87(也参照图5)。在侧壁84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接合凸缘86。
接合凸缘86具有前接合凸缘86a、后接合凸缘86b、上接合凸缘86c及下接合凸缘86d。
前接合凸缘86a从前侧壁84a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朝向车身前方伸出。后接合凸缘86b从后侧壁84b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朝向车身后方伸出。上接合凸缘86c从上侧壁84c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朝向上方伸出。下接合凸缘86d从下侧壁84d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朝向下方伸出。
即,接合凸缘86在侧壁84中的开口部87侧的另一端部设置于开口部87的整周。构成接合凸缘86的前接合凸缘86a、后接合凸缘86b、上接合凸缘86c及下接合凸缘86d配置为与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接触的状态。
这样,外隔壁52形成为在加强板67侧开设有开口部87的多边形截面(具体而言,矩形截面)的箱体状(以下称作箱状)。
在下边梁内构件66与加强板67之间的内侧空间89配置有内隔壁56。内隔壁56与外隔壁52同样地,具有侧壁91、底部92及接合凸缘93。侧壁91具有前侧壁91a、后侧壁91b、上侧壁91c及下侧壁91d。侧壁91通过前侧壁91a、后侧壁91b、上侧壁91c及下侧壁91d而形成为矩形框状。
侧壁91的一端部(远离加强板67的一侧的端部)由底部92封闭。底部92形成为矩形形状。在侧壁91的另一端部(加强板67侧的端部)开设有开口部94。内隔壁56的开口部94呈与外隔壁52的开口部87同一形状的矩形形状开口。
在侧壁91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接合凸缘93。
接合凸缘93具有前接合凸缘93a、后接合凸缘93b、上接合凸缘93c及下接合凸缘93d。前接合凸缘93a从前侧壁91a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朝向车身前方伸出。
后接合凸缘93b从后侧壁91b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朝向车身后方伸出。上接合凸缘93c从上侧壁91c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朝向上方伸出。下接合凸缘93d从下侧壁91d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朝向下方伸出。
即,接合凸缘93在侧壁91中的开口部94侧的另一端部设置于开口部94的整周。构成接合凸缘93的前接合凸缘93a、后接合凸缘93b、上接合凸缘93c及下接合凸缘93d配置为与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接触的状态。
内隔壁56在加强板67侧开设有开口部94,开口部94呈与外隔壁52的开口部87同一形状的矩形形状,内隔壁56形成为多边形截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矩形截面)的箱状。
在外隔壁52的接合凸缘86与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接触、且内隔壁56的接合凸缘93与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接触的状态下,接合凸缘86与接合凸缘93隔着加强板67而重叠。重叠的接合凸缘86与接合凸缘93经由加强板67而互相接合。
由此,外隔壁52及内隔壁56以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状态安装于加强板67。而且,外隔壁52及内隔壁56设置为与地板横梁35在车宽方向上重叠。
在该状态下,外隔壁52的侧壁84从加强板67沿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分离的方向延伸。另外,外隔壁52的侧壁84中的远离加强板67的一侧的一端部被底部85封闭。内隔壁56的侧壁91从加强板67沿着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分离的方向延伸。另外,内隔壁56的侧壁91中的远离加强板67的一侧的一端部被底部92封闭。
如图2、图5所示,外隔壁52及内隔壁56设置为与地板横梁35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因而,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1时,能够利用冲击载荷F1来压溃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而且,能够利用地板横梁35来良好地支承经过了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的载荷F2。
这样,能够通过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压溃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来吸收冲击能量。
能够利用第一地板横梁34及地板横梁(即第二地板横梁)35来支承被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吸收后的剩余的载荷F2。由此,能够抑制例如左下边梁14等车身侧部变形到乘客座椅32。另外,能够抑制右下边梁15等车身侧部变形到驾驶员座椅31。
即,能够保护乘客座椅32、驾驶员座椅31的乘客免受冲击载荷F1的影响。
返回图7,加强板67具有孔部96。孔部96形成于与外隔壁52的开口部87及内隔壁56的开口部94对应的部位。通过在加强板67形成孔部96,从而在对左下边梁14的内部进行电沉积涂覆时,能够利用孔部96来将电沉积涂料良好地引导到左下边梁14的内部。由此,能够容易在左下边梁14的内部附着电沉积涂料。
另外,通过在加强板67形成孔部96,能够使加强板67轻量化,能够实现车身10的轻量化。
如图4、图6所示,在下边梁内构件66的内鼓出部76的上部(上表面)82安装有地板16的左侧部16c。内鼓出部76的上部82为成为左下边梁14的上部的部位。以下,将左下边梁14的上部称作“下边梁上部82(下边梁的上部82)”。
地板16形成得平坦。另外,在下边梁上部82安装有地板16的左侧部16c。因而,地板16配置为与下边梁上部82同一高度。由此,在乘客上下车时左下边梁14不会成为妨碍,能够良好地确保乘客的上下车性能。
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设置有地板横梁35。地板横梁35具有梁上部(上部)101、梁前壁部102、梁后壁部103、梁前凸缘104及梁后凸缘105。
从梁上部101的前边朝向地板16而向下方伸出有梁前壁部102。从梁上部101的后边朝向地板16而向下方伸出有梁后壁部103。地板横梁35通过梁上部101、梁前壁部102及梁后壁部103而形成为截面U字状。
梁前凸缘104从梁前壁部102的下边沿着地板16的上表面16a而向车身前方伸出。梁后凸缘105从梁后壁部103的下边沿着地板16的上表面16a而向车身后方伸出。
通过梁前凸缘104及梁后凸缘105接合于地板16的上表面16a,从而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安装有地板横梁35。在该状态下,地板横梁35的梁上部101位于比下边梁上部82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8、图9所示,地板横梁35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也参照图2)。因而,以下,详细说明地板横梁35的左侧的部位,从而省略右侧的部位的说明。地板横梁35具备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中央而依次接合的端部梁171、直线部梁172及中央部梁173。
端部梁171配置于车宽方向左外侧,从左下边梁14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直线部梁172从端部梁171的内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中央部梁173从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中央部梁173以跨地板16的地板通道192的方式配置。
另外,地板横梁35具备外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141和内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142。
在地板横梁(即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身前方,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有第一地板横梁34。第一地板横梁34与第二地板横梁35同样地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
第一地板横梁34与第二地板横梁35同样地,具备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中央而依次接合的端部梁301、直线部梁302及中央部梁303。另外,第一地板横梁34具备外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304和内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305。
端部梁301与地板横梁35的端部梁171同样地形成。直线部梁302与地板横梁35的直线部梁172同样地形成。中央部梁303与地板横梁35的中央部梁173同样地形成。
另外,外紧固连结托架304与地板横梁35的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同样地形成。内紧固连结托架305与地板横梁35的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同样地形成。
因而,省略第一地板横梁34的端部梁301、直线部梁302、中央部梁303、外紧固连结托架304及内紧固连结托架305的详细说明。
如图10所示,端部梁171具有倾斜部107和水平部175。倾斜部107配置于左下边梁14侧。
倾斜部107具有上倾斜部108、接合座部177及筋条178。
上倾斜部108为形成倾斜部107的上部的部位。
接合座部177从上倾斜部108的外侧端部108a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水平延伸并接合于下边梁上部82。
在此,上倾斜部108从水平部175的外端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上部82。因而,上倾斜部108与接合座部177的分界折弯而成为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弯折部179。因此,考虑到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1时,弯折部179会因输入的冲击载荷F1而折弯。于是,使筋条178从上倾斜部108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到接合座部177。
筋条178从上倾斜部108的中途的部位108b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到接合座部177的外缘。筋条178形成为向上方鼓起。筋条178例如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形成有2个筋条178的例子,但筋条178的个数可以任意选择。另外,也可以将筋条178选择为1个。
筋条178从上倾斜部108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到接合座部177的外缘。因而,筋条178与弯折部179交叉(详细而言,正交)地延伸。由此,对于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到接合部的冲击载荷F1,能够利用筋条178来加强弯折部179。
即,在向接合座部177输入了冲击载荷F1时,能够利用筋条178来抑制弯折部179折弯。由此,能够将冲击载荷F1从接合座部177经由筋条178传递到上倾斜部108,能够避免损害载荷传递。
在此,上倾斜部108为形成倾斜部107的上部的部位。上倾斜部108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上部82。倾斜部107的外端部由上倾斜部108封闭。
上倾斜部108的外侧端部108a位于下边梁上部82。接合座部177经由地板16的左侧部16c而接合于下边梁上部82。
端部梁171的梁前凸缘104(具体而言,梁前凸缘104的端部104a)及梁后凸缘105(具体而言,梁后凸缘105的端部105a)接合于地板16的左侧部16c。
这样,倾斜部107的外端部(即接合座部177)经由地板16的左侧部16c而接合于下边梁上部82。
水平部175从倾斜部107的内端部107a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而沿着地板16平行地延伸。在水平部175的上部175a,通过螺栓41、螺母42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参照图11)的左侧座椅安装部181。
端部梁171的倾斜部107的外端部由上倾斜部108封闭,由此形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
如图8、图9所示,端部梁171的内端部171a与直线部梁172的外端部172a以重叠的状态接合。通过端部梁171的内端部171a与直线部梁172的外端部172a接合,从而由重叠的内端部171a和外端部172a形成第一接合部184。在第一接合部184接合有外紧固连结托架141。
如图10、图11所示,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具有底部185、外腿部186、内腿部187、外上凸缘188及内上凸缘189。
底部185沿着地板16配置,且隔着地板16通过螺栓165、螺母166而紧固连结于外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外腿部186从底部185的外侧部立起到水平部175的上部175a(即端部梁171的内端部171a)。内腿部187从底部185的内侧部立起到直线部梁172。外紧固连结托架141通过底部185、外腿部186及内腿部187而形成为截面U字状。
外上凸缘188从外腿部186的上端沿着内端部171a的外表面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外上凸缘188接合于第一接合部184。详细而言,外上凸缘188以夹持于端部梁171的内端部171a与直线部梁172的外端部172a之间的状态接合。
外紧固连结托架141的底部185隔着地板16通过螺栓165、螺母166而紧固连结于外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外紧固连结托架141为了支承蓄电池封装体28而使用强度高的构件。因而,第一接合部184被外上凸缘188加强。
从内腿部187的上端起,内上凸缘189弯折,且沿着直线部梁172的内表面(下表面)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内上凸缘189接合于直线部梁172的下表面。
如图9、图12所示,中央部梁173以与地板16的地板通道192交叉(正交)的方式配置,且以左右跨地板通道192的方式安装。中央部梁173具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上部173b和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鼓起的鼓起部194。乘客座椅32(参照图11)的右侧座椅安装部182通过螺栓41、螺母42而安装于中央部梁173的上部173b。
鼓起部194沿着地板通道192形成为U字状。即,鼓起部194形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
中央部梁173的左侧端部173a与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172b以互相重叠的状态接合。通过中央部梁173的左侧端部173a与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172b接合,从而由左侧端部173a和内端部172b形成第二接合部196。在第二接合部196接合有内紧固连结托架142。
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与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同样地,具有底部202、外腿部203、内腿部204、外上凸缘205及内上凸缘206。
底部202沿着地板16配置,且隔着地板16通过螺栓167、螺母168而紧固连结于外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外腿部203从底部202的外侧部立起到直线部梁172。内腿部204从底部202的内侧部立起到中央部梁173的上部173b。内紧固连结托架142通过底部202、外腿部203及内腿部204而形成为截面U字状。
内上凸缘206从内腿部204的上端沿着中央部梁173的上部173b的外表面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内上凸缘206在夹持于左侧端部173a与内端部172b之间的状态下接合于第二接合部196。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的底部202隔着地板16通过螺栓167、螺母168而紧固连结于外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为了支承蓄电池封装体28而使用强度高的构件。因而,第二接合部196被内上凸缘206加强。
外上凸缘205从外腿部203的上端沿着直线部梁172的内表面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外上凸缘205接合于直线部梁172的下表面。
在中央部梁173,呈U字状形成有鼓起部194。因此,中央部梁173与端部梁171同样地,形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
另一方面,直线部梁172从端部梁171呈直线状延伸到中央部梁173。因而,直线部梁172形成为比较简单的形状。
在此,地板横梁35的端部梁171接合于左下边梁14。另外,地板横梁35的中央部梁173例如与地板通道192对应地形成。因此,端部梁171、中央部梁173形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另一方面,直线部梁172被抑制为比较简单的形状。
这样,地板横梁35分割为端部梁171、直线部梁172及中央部梁173这3个构件。因而,例如能够拉制成形(拉深加工)出复杂形状的端部梁171、中央部梁173,能够弯制成形(弯曲加工)出简单形状的直线部梁172。这样,通过弯制成形出直线部梁172,能够削减地板横梁35的制造费用。
另外,能够使端部梁171、直线部梁172、中央部梁173的各强度不同而使碰撞模式最佳化。在该情况下,要求下工夫确保端部梁171与直线部梁172之间的第一接合部184(参照图11)、直线部梁172与中央部梁173之间的第二接合部196的强度。于是,在第一接合部184接合有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另外,在第二接合部196接合有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及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为了支承蓄电池封装体28等地板下方搭载部件而使用强度高的构件。
因而,通过在第一接合部184接合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在第二接合部196接合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从而第一接合部184被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加强,第二接合部196被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加强。由此,能够确保地板横梁35的车宽方向上的载荷传递性能,能够利用地板横梁35来良好地支承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
如图13、图14所示,倾斜部107具有上倾斜部108、梁前壁部102及梁后壁部103。梁前壁部102从上倾斜部108的前边延伸到地板16。梁后壁部103从倾斜部107的后边延伸到地板16。
倾斜部107通过上倾斜部108、梁前壁部102及梁后壁部103而形成为U字状。
在地板横梁35的下方配置有角撑板62。角撑板62架设于下边梁内构件66的内鼓出部76的内壁81和地板16的下表面16b。以下,将内鼓出部76的内壁81称作“下边梁内壁81(下边梁的内壁81)”。
角撑板62具有角撑板倾斜部111、角撑板前壁部112、角撑板后壁部113及角撑板凸缘114~118。角撑板倾斜部111形成为俯视矩形形状。角撑板倾斜部111从地板16的下表面16b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内壁81。
角撑板前壁部112从角撑板倾斜部111的前边延伸到地板16的左侧部16c。角撑板后壁部113从角撑板倾斜部111的后边延伸到地板16的左侧部16c。
如图5、图13所示,从角撑板倾斜部111的前边朝向地板16伸出有角撑板前壁部112。从角撑板倾斜部111的后边朝向地板16伸出有角撑板后壁部113。角撑板62通过角撑板倾斜部111、角撑板前壁部112及角撑板后壁部113而形成为截面U字状。
从角撑板倾斜部111的下边伸出有角撑板凸缘114。从角撑板前壁部112的侧边112a及上边112b分别伸出有角撑板凸缘115、116。从角撑板后壁部113的侧边113a及上边113b分别伸出有角撑板凸缘117、118。
从角撑板倾斜部111的下边伸出的角撑板凸缘114接合于下边梁内壁81中的与内隔壁56对置的部位81a。
从角撑板前壁部112的侧边112a伸出的角撑板凸缘115接合于下边梁内壁81。从角撑板后壁部113的侧边113a伸出的角撑板凸缘117接合于下边梁内壁81。
从角撑板前壁部112的上边112b伸出的角撑板凸缘116接合于地板16的下表面16b。从角撑板后壁部113的上边113b伸出的角撑板凸缘118接合于地板16的下表面16b。
这样,在地板横梁35形成有倾斜部107,倾斜部107的上倾斜部108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上部82。而且,角撑板倾斜部111从地板16的下表面16b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内壁81。
如图14所示,角撑板62通过角撑板倾斜部111、角撑板前壁部112及角撑板后壁部113而形成为U字状。角撑板62的角撑板凸缘116及角撑板凸缘118接合于地板16。
另外,地板横梁35的倾斜部107通过上倾斜部108、梁前壁部102及梁后壁部103而形成为U字状。倾斜部107的梁前凸缘104及梁后凸缘105接合于地板16。
梁前凸缘104经由地板16的左侧部16c而接合于角撑板凸缘116。梁后凸缘105经由地板16的左侧部16c而接合于角撑板凸缘118。
即,地板横梁35与角撑板62以隔有地板16的状态接合。
这样,地板横梁35通过上倾斜部108、梁前壁部102及梁后壁部103而形成为U字状。角撑板62通过角撑板倾斜部111、角撑板前壁部112及角撑板后壁部113而形成为U字状。另外,地板横梁35与角撑板62以隔有地板16的左侧部16c的状态接合。
因而,由地板横梁35及角撑板62形成刚性高的闭合截面。由此,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自左下边梁14(参照图5)向地板横梁35传递。
第一地板横梁34与地板横梁(即第二地板横梁)35同样地,以隔有地板16的状态接合于第一角撑板61。因而,由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一角撑板61形成刚性高的闭合截面。由此,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自左下边梁14(参照图5)向第一地板横梁34传递。
如图5所示,由倾斜部107及角撑板62形成截面。另外,地板横梁35中的直线部35a形成为截面。
因而,倾斜部107的强度与地板横梁35中的直线部35a同样地得到确保。由此,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冲击载荷F1时,能够从内隔壁56经由下边梁内壁81向角撑板62传递载荷F3。能够将传递到角撑板62的载荷F3向地板横梁35传递,利用地板横梁35来支承载荷F3。由此,能够保护蓄电池封装体28(即、蓄电池123)免受冲击载荷F1的影响。
而且,通过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设置地板横梁35,能够从地板16的下方去除地板横梁。因而,能够增加地板16的下方的空间。由此,能够增大在地板16的下方设置的蓄电池封装体28等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容量。其结果是,能够增大收容于蓄电池封装体28的蓄电池123的容量,能够增大车辆Ve的续航距离。
返回图4,在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参照图2)之间且地板16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封装体28。蓄电池封装体28具备蓄电池壳体121和盖罩122。蓄电池壳体121具有壳体壁部124、壳体底部125及壳体凸缘126。
壳体壁部124具有前壁、后壁、左侧壁124a及右侧壁。壳体壁部124通过前壁、后壁、左侧壁124a及右侧壁而形成为矩形框状。
壳体壁部124的下端部由壳体底部125封闭,壳体壁部124在上端部形成有开口部127。壳体凸缘126从壳体壁部124的开口部127的整周向蓄电池壳体121的外侧伸出。
在蓄电池壳体121的内部(即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设置有蓄电池横梁131。蓄电池横梁131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沿着车宽方向延伸。蓄电池横梁131在左端部具有凸缘131a。凸缘131a接合于壳体壁部124的左侧壁124a。
另外,多个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下安装部133a通过螺栓、螺母而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安装于蓄电池横梁131。在蓄电池壳体121的内部收容有蓄电池123。
蓄电池壳体121的开口部127被盖罩122从上方封闭。盖罩122具有盖罩壁部135、盖罩顶部136及盖罩凸缘137。
盖罩壁部135具有前壁、后壁、左侧壁135a及右侧壁。盖罩壁部135通过前壁、后壁、左侧壁135a及右侧壁而形成为矩形框状。即,盖罩壁部135与壳体壁部124同样地形成。
盖罩壁部135的上端部被盖罩顶部136封闭,盖罩壁部135在下端部形成有开口部138。从盖罩壁部135的开口部138的整周向盖罩122的外侧伸出有盖罩凸缘137。
通过使盖罩凸缘137从上方与壳体凸缘126重叠,从而盖罩凸缘137与壳体凸缘126之间被密封构件密封。因而,蓄电池壳体121的开口部127被盖罩122封闭。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收容有蓄电池123。在由盖罩122封闭蓄电池壳体121的开口部127的状态下,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从盖罩顶部136的开口向上方突出。
突出的上部133b通过螺栓165、螺母166而紧固连结于地板横梁35的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另外,突出的上部133b通过螺栓167、螺母168而紧固连结于地板横梁35的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由此,蓄电池封装体28经由多个紧固连结构件133等而连结于地板横梁35的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内紧固连结托架142。
如图5、图15所示,蓄电池封装体28配置于左下边梁14的车宽方向内侧。蓄电池封装体28相对于下边梁内壁81隔开规定间隔L1地设置。
在壳体壁部124的左侧壁124a(蓄电池封装体28的外周)安装有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形成为截面L字形。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具备固定部143和框架主体144。
固定部143安装于内鼓出部76的下部(下表面)83。内鼓出部76的下部83为成为左下边梁14的下部的部位。以下,将左下边梁14的下部称作“下边梁下部83”。
框架主体144从固定部143朝向下边梁内壁81立起,以隔着下边梁内壁81而与内隔壁56对置的方式配置。
框架主体144具有内壁部146、外壁部147、顶部148、底部149及下凸缘151。框架主体144通过内壁部146、外壁部147、顶部148及底部149而形成为截面矩形框状。
框架主体144的内壁部146沿着壳体壁部124的左侧壁124a接合。而且,内壁部146也经由左侧壁124a而接合于蓄电池横梁131的凸缘131a。即,框架主体144接合于蓄电池横梁131。
下凸缘151沿着蓄电池壳体121的壳体底部125接合。在框架主体144的内部安装有隔壁152。
固定部143具有顶部154、外壁部155、底部156、内壁部157、上凸缘158及下凸缘159。固定部143通过顶部154、外壁部155及底部156而形成为截面U字形。上凸缘158沿着框架主体144的外壁部147接合。下凸缘159沿着框架主体144的下凸缘151接合。
在固定部143的内部161居间存在套筒162,在套筒162中贯穿有螺栓163。固定部143通过螺栓163、螺母164而安装于下边梁下部83。
这样,固定部143安装于下边梁下部83,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的框架主体144朝向下边梁内壁81立起。框架主体144隔着下边梁内壁81而与内隔壁56对置。另外,框架主体144接合于蓄电池横梁131的凸缘131a。
因而,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冲击载荷F1时,能够从左下边梁14经由固定部143及框架主体144向蓄电池横梁131传递载荷F4,并利用蓄电池横梁131来支承载荷F4。另外,对于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能够从内隔壁56经由下边梁内壁81向框架主体144及蓄电池横梁131传递载荷F5,利用蓄电池横梁131来支承载荷F5。
并且,能够通过冲击载荷F1充分地压溃外隔壁52及内隔壁56而良好地吸收冲击能量,能够保护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收容的蓄电池123免受冲击载荷F1的影响。
另外,通过利用蓄电池横梁131来支承载荷F4、载荷F5,能够压溃固定部143、框架主体144(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由此,能够更良好地吸收冲击能量,能够保护蓄电池123免受冲击载荷F1的影响。
接着,基于图16来说明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6时,利用车身下部结构12来保护蓄电池123的例子。
如图16所示,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冲击载荷F6。左下边梁14的下边梁外构件65的外鼓出部71因输入到左下边梁14的冲击载荷F6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变形。外鼓出部71变形而与外隔壁52的底部85抵接。
外隔壁52与内隔壁56的各接合凸缘86、93经由加强板67而互相接合。因而,外隔壁52的箱状的形状被接合凸缘86约束。另外,内隔壁56的箱状的形状被接合凸缘93约束。
由此,通过外鼓出部71抵接于外隔壁52的底部85,从而向外隔壁52的侧壁84的整个区域(即整周)传递冲击载荷F6。另外,向内隔壁56的侧壁91的整个区域(即整周)传递冲击载荷F6。
在冲击载荷F6的作用下,外隔壁52的侧壁84的整周、内隔壁56的侧壁91的整周因冲击载荷F6而通过压曲被压溃来吸收冲击能量。
由外隔壁52、内隔壁56吸收后的剩余的载荷作为载荷F7而向地板横梁35传递。另外,剩余的载荷经由固定部143及框架主体144而作为载荷F8向蓄电池横梁131传递。而且,剩余的载荷经由框架主体144而作为载荷F9向蓄电池横梁131传递。
载荷F7由地板横梁35支承。另外,载荷F8及载荷F9由蓄电池横梁131支承。因而,能够充分地压溃外隔壁52、内隔壁56,能够利用外隔壁52、内隔壁56来良好地吸收由冲击载荷F6引起的冲击能量。
而且,通过蓄电池横梁131来支承载荷F8及载荷F9,能够压溃固定部143、框架主体144(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因而,能够利用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来良好地吸收载荷F8及载荷F9。
由此,能够保护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收容的蓄电池123免受冲击载荷F6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即车载部件)而例示了蓄电池封装体28,但不限定于此。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将燃料箱、燃料电池堆(fuel cellstack)等设为地板下方搭载部件。
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箭头FR指代车辆的前方,箭头UP指代车辆的上方,箭头LH指代车辆的左侧方。
如图17、图18所示,车身10具备构成车身10的下部的车身下部结构12。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左下边梁14、右下边梁15、地板16、地板横梁单元17、紧固连结单元210(参照图21)、蓄电池封装体(地板下方搭载部件)28(参照图21)、驾驶员座椅(座椅)31及乘客座椅(座椅)32。
需要说明的是,车身下部结构12由大致左右对称的构件构成,因此以下说明左侧的各构成部件,并省略右侧的各构成部件的说明。
左下边梁14设置于车身10的两侧部中的左侧部10a,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右下边梁15设置于车身10的两侧部中的右侧部10b,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在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之间配置有地板16。地板16架设于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安装有地板横梁单元17。地板横梁单元17具备第一地板横梁(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地板横梁)35及第三地板横梁(地板横梁)36。
第一地板横梁34在车室38内配置于车身前方侧。第一地板横梁34在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朝向车宽方向架设。
第二地板横梁35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车身后方侧。第二地板横梁35在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朝向车宽方向架设,且与第一地板横梁34平行地延伸。
第三地板横梁36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身后方侧。第三地板横梁36在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朝向车宽方向架设,且与第二地板横梁35平行地延伸。
第一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35及第三地板横梁36分别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右半部,例如通过螺栓37、螺母等紧固连结构件而安装有驾驶员座椅31。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左半部,例如通过螺栓41、螺母42(参照图21)等紧固连结构件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另外,在第三地板横梁36设置有后座椅43。
这样,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右半部安装有驾驶员座椅31。另外,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左半部安装有乘客座椅32(也参照图19)。
驾驶员座椅31及乘客座椅32为左右对称的构件,以下详细说明乘客座椅32,并省略驾驶员座椅31的说明。
第一地板横梁34在左半部具有第一前紧固连结座部(紧固连结座部)23和第二前紧固连结座部(紧固连结座部)240。第一前紧固连结座部23形成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靠近左端部34a的部位。第二前紧固连结座部240形成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靠近中央34b的部位。
第二地板横梁35在左半部具有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紧固连结座部)250和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紧固连结座部)26。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形成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靠近左端部350a的部位。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形成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靠近中央35b的部位。
在第一前紧固连结座部23、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第二前紧固连结座部240及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通过螺栓41、螺母42(参照图21)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
如图19所示,乘客座椅32具备座椅座垫510、座椅靠背520、座椅安装部530及舌片支承部(安全带支承部)540。
座椅座垫510以能够使乘客就座的方式沿着地板16设置。座椅靠背520以支承就座于座椅座垫510的乘客的上半身的方式从座椅靠背520的后部立起。
座椅安装部530作为一对座椅支承部而具备外侧座椅导轨560和内侧座椅导轨570。以下,将外侧座椅导轨560称作“第一座椅导轨(第一座椅支承部)560”。将内侧座椅导轨570称作“第二座椅导轨(第二座椅支承部)570”。
第一座椅导轨560及第二座椅导轨570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第一座椅导轨560具备第一固定导轨710、第一可动导轨720及第一支承托架730。
如图20所示,第一固定导轨710安装于第一前紧固连结座部23和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通过在第一前紧固连结座部23和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安装第一固定导轨710,从而第一固定导轨710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在第一固定导轨710以能够沿着车身前后方向滑移自如的方式连结有第一可动导轨720(参照图19)。
第一可动导轨720经由第一支承托架730(参照图19)而安装于座椅座垫510的外侧部510a。
如图18、图19所示,第二座椅导轨570构成为与第一座椅导轨560大致左右对称。即,第二座椅导轨570具备第二固定导轨750、第二可动导轨760及第二支承托架770。
第二固定导轨750安装于第二前紧固连结座部240和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通过在第二前紧固连结座部240和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安装第二固定导轨750,从而第二固定导轨750与第一固定导轨710平行地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在第二固定导轨750以能够沿着车身前后方向滑移自如的方式连结有第二可动导轨760。
第二可动导轨760经由第二支承托架770而安装于座椅座垫510的内侧部510b。
由此,乘客座椅32被座椅安装部530支承为能够沿着车身前后方向滑动。
这样,第一座椅导轨560为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导轨。第二座椅导轨570为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导轨。在第一地板横梁34的第一前紧固连结座部23和第二地板横梁35的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安装有第一座椅导轨560。在第一地板横梁34的第二前紧固连结座部240和第二地板横梁35的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安装有第二座椅导轨570。
因而,第一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35的刚性被第一座椅导轨560、第二座椅导轨570充分地确保。
在第二支承托架770连结有舌片支承部540。舌片支承部540具备支承托架840和带扣850。支承托架840的下端部通过螺栓、螺母而连结于第二支承托架770。在支承托架840的上端部安装有带扣850。
如图17所示,向带扣850插入座椅安全带870的舌片880。座椅安全带870的舌片880卡止于带扣850。由此,插入到带扣850中的舌片880与带扣850连结。
通过该状态,例如在从车辆Ve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10时,由座椅安全带870将乘客保持为被约束的状态。此时,经由座椅安全带870对舌片支承部540作用拉伸载荷(载荷)F20。
如图21所示,左下边梁14具备下边梁外构件65、下边梁内构件66及加强板67。下边梁外构件65设置于车宽方向外侧。下边梁内构件66设置于下边梁外构件65的车宽方向内侧。加强板67介于下边梁外构件65与下边梁内构件66之间。
左下边梁14通过下边梁外构件65和下边梁内构件66形成为矩形框的外形。
如图22、图23所示,第二地板横梁35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也参照图18)。因而,以下详细说明第二地板横梁35的左侧的部位,并省略右侧的部位的说明。
第二地板横梁35具备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中央而依次接合的端部梁171、直线部梁172及中央部梁173。
端部梁171配置于车宽方向左外侧,且从左下边梁14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直线部梁172从端部梁171的内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中央部梁173从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中央部梁173以跨地板16的地板通道192的方式配置。
另外,第二地板横梁35具备外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141和内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142。
外紧固连结托架141为构成外紧固连结单元(紧固连结单元)210A的一部分的构件。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为构成内紧固连结单元(紧固连结单元)210B的一部分的构件。
在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身前方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有第一地板横梁34。第一地板横梁34与第二地板横梁35同样地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
第一地板横梁34与第二地板横梁35同样地,具备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中央依次接合的端部梁301、直线部梁302及中央部梁303。另外,第一地板横梁34具备外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304和内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305。
外紧固连结托架304为构成外紧固连结单元(紧固连结单元)的一部分的构件。内紧固连结托架305为构成内紧固连结单元(紧固连结单元)的一部分的构件。
端部梁301与第二地板横梁35的端部梁171同样地形成。直线部梁302与第二地板横梁35的直线部梁172同样地形成。中央部梁303与第二地板横梁35的中央部梁173同样地形成。
另外,外紧固连结托架304与第二地板横梁35的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同样地形成。内紧固连结托架305与第二地板横梁35的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同样地形成。
因而,省略第一地板横梁34的端部梁301、直线部梁302、中央部梁303、外紧固连结托架304及内紧固连结托架305的详细说明。
如图24所示,端部梁171具有倾斜部107和水平部175。倾斜部107配置于左下边梁14侧。
倾斜部107具有上倾斜部108、接合座部177及筋条178。
上倾斜部108为形成倾斜部107的上部的部位。
接合座部177从上倾斜部108的外侧端部108a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水平延伸,并接合于左下边梁14的上部82。
以下,将左下边梁14的上部82称作“下边梁上部82”。
在此,上倾斜部108从水平部175的外端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上部82。因而,上倾斜部108与接合座部177的分界被折弯而成为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弯折部179。因此,考虑到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3时,弯折部179会因输入的冲击载荷F3而折弯。于是,使筋条178从上倾斜部108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到接合座部177。
筋条178从上倾斜部108的中途的部位108b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到接合座部177的外缘。筋条178形成为向上方鼓起。筋条178例如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形成有2个筋条178的例子,但筋条178的个数可以任意选择。另外,也可以将筋条178选择为1个。
筋条178从上倾斜部108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到接合座部177的外缘。因而,筋条178以与弯折部179交叉(详细而言,正交)的方式延伸。由此,对于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到接合部的冲击载荷F3,能够利用筋条178来加强弯折部179。
即,在向接合座部177输入了冲击载荷F3时,能够利用筋条178来抑制弯折部179折弯。由此,能够将冲击载荷F3从接合座部177经由筋条178传递到上倾斜部108,能够避免损害载荷传递。
在此,上倾斜部108为形成倾斜部107的上部的部位。上倾斜部108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上部82。倾斜部107的外端部被上倾斜部108封闭。
上倾斜部108的外侧端部108a位于下边梁上部82。接合座部177经由地板16的左侧部16c而接合于下边梁上部82。
端部梁171的梁前凸缘104(具体而言,梁前凸缘104的端部104a)及梁后凸缘105(具体而言,梁后凸缘105的端部105a)接合于地板16的左侧部16c。
这样,倾斜部107的外端部(即接合座部177)经由地板16的左侧部16c而接合于下边梁上部82。
水平部175从倾斜部107的内端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沿着地板16平行延伸。在水平部175的上部175a形成有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形成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宽方向端部侧。在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通过螺栓41、螺母42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参照图21)的第一座椅导轨560。
端部梁171的倾斜部107的外端部由上倾斜部108封闭,由此形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
如图22、图23所示,端部梁171的内端部171a与直线部梁172的外端部172a以重叠的状态接合。通过端部梁171的内端部171a与直线部梁172的外端部172a接合,从而由重叠的内端部171a和外端部172a形成有第一接合部184。在第一接合部184接合有外紧固连结托架141。
如图24、图25所示,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具有底部185、外腿部(隔壁部)186、内腿部(隔壁部)187、外上凸缘(上凸缘)188及内上凸缘189。
底部185沿着地板16配置,且隔着地板16通过螺栓165、螺母166而紧固连结于外紧固连结构件(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外紧固连结构件133为构成外紧固连结单元210A(210)的一部分的构件。
外腿部186从底部185的外侧部立起到水平部175的上部175a(即端部梁171的内端部171a)。内腿部187从底部185的内侧部立起到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172b。外紧固连结托架141通过底部185、外腿部186及内腿部187而形成为截面U字状。
外上凸缘188从外腿部186的上端沿着内端部171a的外表面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外上凸缘188接合于第一接合部184。详细而言,外上凸缘188以夹持于端部梁171的内端部171a与直线部梁172的外端部172a之间的状态接合。因而,在内端部171a与外端部172a之间牢固地支承有外紧固连结托架141的外上凸缘188。
外紧固连结托架141的底部185经由地板16通过螺栓165、螺母166而紧固连结于外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外紧固连结托架141为了支承蓄电池封装体28而使用强度高的构件。因而,第一接合部184被外上凸缘188加强。
在第一接合部184的车宽方向外侧且第一接合部184的附近形成有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因而,在第一接合部184(即外上凸缘188)的附近通过螺栓41、螺母42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的第一座椅导轨560。
内上凸缘189从内腿部187的上端沿着直线部梁172的内表面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内上凸缘189接合于直线部梁172。
如图23、图26所示,中央部梁173以与地板16的地板通道192交叉(正交)的方式配置,且以沿着左右跨地板通道192的方式安装。中央部梁173具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上部173b和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鼓起的鼓起部194。在中央部梁173的上部173b形成有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形成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宽方向中央侧。在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通过螺栓41、螺母42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的第二座椅导轨570。
鼓起部194沿着地板通道192形成为U字状。即,鼓起部194形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
中央部梁173的左侧端部173a与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172b以重叠的状态接合。通过中央部梁173的左侧端部173a与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172b接合,从而由左侧端部173a和内端部172b形成有第二接合部196。在第二接合部196接合有内紧固连结托架142。
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与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同样地,具有底部202、外腿部(隔壁部)203、内腿部(隔壁部)204、外上凸缘205及内上凸缘(上凸缘)206。
底部202沿着地板16配置,且隔着地板16通过螺栓167、螺母168而紧固连结于内紧固连结构件(紧固连结构件)134的上部134b。内紧固连结构件134为构成内紧固连结单元210B(210)的一部分的构件。外腿部203从底部202的外侧部立起到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172b。内腿部204从底部202的内侧部立起到中央部梁173的上部173b。内紧固连结托架142通过底部202、外腿部203及内腿部204而形成为截面U字状。
内上凸缘206从内腿部204的上端沿着中央部梁173的上部173b的外表面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内上凸缘206在夹持于左侧端部173a与内端部172b之间的状态下接合于第二接合部196。因而,在左侧端部173a与内端部172b之间牢固地支承有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的内上凸缘206。
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的底部202隔着地板16通过螺栓167、螺母168而紧固连结于内紧固连结构件134的上部134b。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为了支承蓄电池封装体28而使用强度高的构件。因而,第二接合部196被内上凸缘206加强。
在第二接合部196的车宽方向内侧且第二接合部196的附近形成有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因而,在第二接合部196(即内上凸缘206)的附近通过螺栓41、螺母42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的第二座椅导轨570。
外上凸缘205从外腿部203的上端沿着直线部梁172的内表面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外上凸缘205接合于直线部梁172。
在中央部梁173呈U字状形成有鼓起部194。因此,中央部梁173形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
另一方面,直线部梁172从端部梁171呈直线状延伸到中央部梁173。因而,直线部梁172形成为比较简单的形状。
在此,第二地板横梁35的端部梁171接合于左下边梁14。另外,第二地板横梁35的中央部梁173例如与地板通道192对应地形成。因此,端部梁171、中央部梁173形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另一方面,直线部梁172被抑制为比较简单的形状。
这样,第二地板横梁35被分割为端部梁171、直线部梁172及中央部梁173这3个构件。因而,例如能够拉制成形(拉深加工)出复杂的形状的端部梁171、中央部梁173,弯制成形(弯曲加工)出简单的形状的直线部梁172。这样,通过弯制成形直线部梁172,能够削减第二地板横梁35的制造费用。
另外,能够使端部梁171、直线部梁172、中央部梁173的各强度不同而使碰撞模式最佳化。在该情况下,要求下工夫确保端部梁171与直线部梁172之间的第一接合部184(参照图25)、直线部梁172与中央部梁173之间的第二接合部196的强度。于是,在第一接合部184接合有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另外,在第二接合部196接合有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及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为了支承蓄电池封装体28而使用强度高的构件。
因而,通过在第一接合部184接合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在第二接合部196接合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从而第一接合部184被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加强,第二接合部196被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加强。由此,能够确保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宽方向上的载荷传递性能,能够利用第二地板横梁35来良好地支承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0(也参照图25)。
如图18、图22所示,第一地板横梁34与第二地板横梁35同样地,在端部梁301形成有第一前紧固连结座部23,在中央部梁303形成有第二前紧固连结座部240。第一前紧固连结座部23形成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车宽方向端部侧。第二前紧固连结座部240形成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车宽方向中央侧。
第一前紧固连结座部23形成于第一接合部197的车宽方向外侧且第一接合部197的附近。因而,在第一接合部197(即外紧固连结托架304的外上凸缘307(参照图23))的附近,通过螺栓、螺母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的第一座椅导轨560(参照图19)。
第二前紧固连结座部240形成于第二接合部198的车宽方向内侧且第二接合部198的附近。因而,在第二接合部198(即内紧固连结托架305的内上凸缘308(参照图23))的附近,通过螺栓、螺母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的第二座椅导轨570(参照图19)。
返回图20、图21,倾斜部107具有上倾斜部108、前壁部(梁前壁部)102及后壁部(梁后壁部)103。前壁部102从上倾斜部108的前边延伸到地板16。后壁部103从倾斜部107的后边延伸到地板16。
倾斜部107通过上倾斜部108、前壁部102及后壁部103而形成为U字状。
在第二地板横梁35的下方配置有第二角撑板62。第二角撑板62架设于下边梁内构件66的内壁81和地板16的下表面16b。以下,将下边梁内构件66的内壁81称作“下边梁内壁81”。
第二角撑板62具有角撑板倾斜部111、角撑板前壁部112、角撑板后壁部113及角撑板凸缘116、118。角撑板倾斜部111从地板16的下表面16b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内壁81。
角撑板前壁部112从角撑板倾斜部111的前边延伸到地板16的左侧部16c。角撑板后壁部113从角撑板倾斜部111的后边延伸到地板16的左侧部16c。
第二角撑板62通过角撑板倾斜部111、角撑板前壁部112及角撑板后壁部113而形成为U字状。第二角撑板62的角撑板凸缘116及角撑板凸缘118接合于地板16。
另外,第二地板横梁35的倾斜部107通过上倾斜部108、前壁部102及后壁部103而形成为U字状。倾斜部107的梁前凸缘104及梁后凸缘105接合于地板16。
梁前凸缘104经由地板16的左侧部16c而接合于角撑板凸缘116。梁后凸缘105经由地板16的左侧部16c而接合于角撑板凸缘118。
即,第二地板横梁35与第二角撑板62以隔有地板16的状态接合。
这样,第二地板横梁35通过上倾斜部108、前壁部102及后壁部103而形成为U字状。第二角撑板62通过角撑板倾斜部111、角撑板前壁部112及角撑板后壁部113而形成为U字状。另外,第二地板横梁35与第二角撑板62以隔有地板16的左侧部16c的状态接合。
因而,由第二地板横梁35及第二角撑板62形成刚性高的闭合截面。由此,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3自左下边梁14向第二地板横梁35传递。
第一地板横梁34与地板横梁(即第二地板横梁)35同样地,以隔有地板16的状态接合于第一角撑板61。因而,由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一角撑板61形成刚性高的闭合截面。由此,能够将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0自左下边梁14向第一地板横梁34传递。
如图19、图21所示,在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参照图18)之间且地板16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封装体28。蓄电池封装体28具备蓄电池壳体121和盖罩122。蓄电池壳体121具有壳体壁部124、壳体底部125及壳体凸缘126。
壳体壁部124具有前壁、后壁、左侧壁124a及右侧壁。壳体壁部124通过前壁、后壁、左侧壁124a及右侧壁而形成为矩形框状。
壳体壁部124的下端部被壳体底部125封闭,壳体壁部124在上端部形成有开口部127。壳体凸缘126从壳体壁部124的开口部127的整周向蓄电池壳体121的外侧伸出。
在蓄电池壳体121的内部(即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安装有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131。蓄电池横梁131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沿着车宽方向延伸。
蓄电池横梁131通过多个紧固连结单元210而安装于第一地板横梁34(参照图18)及第二地板横梁35。
以下,以多个紧固连结单元210中的在第二地板横梁35的左半部设置的一对紧固连结单元210为代表例进行说明。以下,为了方便起见,将一对紧固连结单元210作为外紧固连结单元210A、内紧固连结单元210B来说明。
如图25所示,外紧固连结单元210A具备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和外紧固连结构件133。
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如前述那样设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外紧固连结构件133是将蓄电池横梁131紧固连结于外紧固连结托架141的构件。外紧固连结构件133具有下部133a和上部133b。
下部133a具有向下方突出的螺栓151。通过螺母152螺纹结合于下部133a的螺栓151,从而下部133a紧固连结于蓄电池横梁131。
如图26所示,内紧固连结单元210B具备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和内紧固连结构件134。
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如前述那样设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内紧固连结构件134是将蓄电池横梁131紧固连结于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的构件。内紧固连结构件134具有下部134a和上部134b。
下部134a具有向下方突出的螺栓154。通过螺母155螺纹结合于下部134a的螺栓154,从而下部134a紧固连结于蓄电池横梁131。
如图21所示,在蓄电池壳体121的内部收容有蓄电池123。在该状态下,蓄电池壳体121的开口部127被盖罩122从上方封闭。盖罩122具有盖罩壁部135、盖罩顶部136及盖罩凸缘137。
盖罩壁部135具有前壁、后壁、左侧壁135a及右侧壁。盖罩壁部135通过前壁、后壁、左侧壁135a及右侧壁而形成为矩形框状。即,盖罩壁部135与壳体壁部124同样地形成。
盖罩壁部135的上端部被盖罩顶部136封闭,盖罩壁部135在下端部形成有开口部138。盖罩凸缘137从盖罩壁部135的开口部138的整周向盖罩122的外侧伸出。
通过盖罩凸缘137从上方与壳体凸缘126重叠,从而盖罩凸缘137与壳体凸缘126之间被密封构件密封。因而,蓄电池壳体121的开口部127被盖罩122封闭。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收容有蓄电池123。在由盖罩122封闭蓄电池壳体121的开口部127的状态下,外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和内紧固连结构件134的上部134b从盖罩顶部136的开口向上方突出。
如图25、图26所示,外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螺栓165。通过螺母166螺纹结合于上部133b的螺栓165,从而上部133b紧固连结于外紧固连结托架141的底部185。
另外,内紧固连结构件134的上部134b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螺栓167。通过螺母168螺纹结合于上部134b的螺栓167,从而上部134b紧固连结于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的底部202。
因而,蓄电池封装体28经由外紧固连结单元210A、内紧固连结单元210B而紧固连结于第二地板横梁35。由此,收容有蓄电池123(参照图21)的蓄电池封装体28安装于地板16的下方。
在此,在第一地板横梁34的第一前紧固连结座部23(参照图18)和第二地板横梁35的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安装有第一座椅导轨560。在第一地板横梁34的第二前紧固连结座部240(参照图18)和第二地板横梁35的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安装有第二座椅导轨570。
因而,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的附近的外紧固连结托架141被第一座椅导轨560加强。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的附近的内紧固连结托架142被第二座椅导轨570加强。即,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及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的刚性得到提高。由此,蓄电池封装体28被可靠地保持,蓄电池封装体28的保持强度被良好地确保。
在该状态下,在外紧固连结托架141的外上凸缘188的附近通过螺栓41、螺母42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的第一座椅导轨560。外上凸缘188以夹持于第一接合部184之间的状态接合。
另外,在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的内上凸缘206的附近通过螺栓41、螺母42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的第二座椅导轨570。内上凸缘206以夹持于第二接合部196之间的状态接合。
如图19所示,在第二座椅导轨570的第二支承托架770通过螺栓、螺母而连结有舌片支承部540。座椅安全带870的舌片880(参照图17)卡止于舌片支承部540的带扣850。由此,就座于乘客座椅32的乘客被座椅安全带870较佳地约束于乘客座椅32。
接着,基于图27来说明在从车辆Ve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40时由车身下部结构12支承舌片支承部540的例子。
如图27所示,在从车辆Ve的前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40时,由座椅安全带870将乘客320保持为约束的状态。此时,经由座椅安全带870对舌片支承部540作用拉伸载荷(载荷)F50。
在此,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的底部202紧固连结于内紧固连结构件134。另外,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的内上凸缘206在第二地板横梁35中固定于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的附近。
关于内上凸缘206,在中央部梁173的左侧端部173a与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172b之间夹持有内上凸缘206。因而,内上凸缘206(即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牢固地支承于左侧端部173a与内端部172b之间。
另外,第二地板横梁35的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形成于中央部梁173。在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经由第二座椅导轨570而连结有舌片支承部540。
因而,在对舌片支承部540作用了拉伸载荷F50时,能够将拉伸载荷F50从内上凸缘206经由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及内紧固连结构件134(即内紧固连结单元210B)向蓄电池横梁131可靠地传递。
即,能够确保舌片支承部540(即座椅安全带870)的支承强度。因而,能够利用内紧固连结单元210B而通过第二地板横梁35、蓄电池横梁131这2个构件来可靠地支承拉伸载荷F50。由此,能够利用座椅安全带870来较佳地约束乘客320。
这样,构成为利用2个构件即第二地板横梁35和蓄电池横梁131来支承拉伸载荷F50。由此,不超出必要地提高第二地板横梁35的刚性就能够支承舌片支承部540(即座椅安全带870)。
而且,在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宽方向中央侧形成有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在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的附近安装有第二座椅导轨570。在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宽方向端部侧形成有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在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的附近安装有第一座椅导轨560。
因而,第二地板横梁35的刚性被第一座椅导轨560及第二座椅导轨570充分地确保。即,在对舌片支承部540作用了拉伸载荷F50时,能够利用第二地板横梁35、蓄电池横梁131这2个构件来更可靠地支承拉伸载荷F50。由此,能够良好地确保舌片支承部540(即座椅安全带870)的支承强度。
另外,在第一地板横梁34的第一前紧固连结座部23(参照图18)和第二地板横梁35的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250安装有第一座椅导轨560。在第一地板横梁34的第二前紧固连结座部240(参照图18)和第二地板横梁35的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26安装有第二座椅导轨570。
因而,第一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35的刚性被第一座椅导轨560、第二座椅导轨570充分地确保。
由此,在对舌片支承部540作用了拉伸载荷F50时,能够利用第二地板横梁35、蓄电池横梁131这2个构件来更可靠地支承拉伸载荷F50。即,能够良好地确保舌片支承部540(即座椅安全带870)的支承强度。
这样,构成为利用第二地板横梁35和蓄电池横梁131这2个构件来支承拉伸载荷F50。而且,构成为能够良好地确保舌片支承部540(即座椅安全带870)的支承强度。由此,不超出必要地提高第二地板横梁35的刚性就能够更良好地支承舌片支承部540(即座椅安全带87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即车载部件)而例示了蓄电池封装体28,但不限定于此。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将燃料箱、燃料电池堆(fuel cellstack)等设为地板下方搭载部件。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地板下方横梁而例示了蓄电池横梁131,但不限定于此。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适用于在地板16的下方配置的其他横梁。
而且,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一对座椅支承部而例示了第一座椅导轨560及第二座椅导轨570,但不限定于此。作为其他座椅支承部,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将座椅在固定的状态下支承的构件。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蓄电池横梁131连结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是,在第二地板横梁35连结蓄电池横梁131,而且也在第一地板横梁34连结蓄电池横梁。
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箭头FR指代车辆的前方,箭头UP指代车辆的上方,箭头LH指代车辆的左侧方。
如图28、图29所示,车身10具备构成车身10的下部的车身下部结构12。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左下边梁14、右下边梁15、地板16、地板横梁单元17、左侧的外隔壁单元18、左侧的内隔壁单元19、右侧的外隔壁单元21、右侧的内隔壁单元22、左侧的角撑板单元24及右侧的角撑板单元25。
另外,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蓄电池封装体(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即车载部件))28(参照图31)、蓄电池封装体框架(搭载部件框架)29(参照图31)、驾驶员座椅31及乘客座椅32。
需要说明的是,车身下部结构12由大致左右对称的构件构成,因此以下说明左侧的各构成部件,并省略右侧的各构成部件的说明。
左下边梁14设置于车身10的两侧部中的左侧部10a,且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右下边梁15设置于车身10的两侧部中的右侧部10b,且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在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之间配置有地板16。地板16架设于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安装有地板横梁单元17。地板横梁单元17具备第一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地板横梁)35及第三地板横梁36。
第一地板横梁34在车室38内配置于车身前方侧。第一地板横梁34在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朝向车宽方向地架设。
第二地板横梁35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车身后方侧。第二地板横梁35在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朝向车宽方向地架设,且与第一地板横梁34平行地延伸。
第三地板横梁36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身后方侧。第三地板横梁36在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朝向车宽方向地架设,且与第二地板横梁35平行地延伸。
第一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35及第三地板横梁36分别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分别也作为座椅横梁而发挥功能。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右半部,例如通过螺栓37、螺母等紧固连结构件而安装有驾驶员座椅31。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左半部,例如通过螺栓41、螺母42(参照图31)等紧固连结构件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另外,在第三地板横梁36设置有后座椅43。
这样,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右半部安装有驾驶员座椅31。另外,在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的左半部安装有乘客座椅32。
第一地板横梁34及第二地板横梁35分别架设于左下边梁14和右下边梁15。
第一地板横梁34、第二地板横梁35及第三地板横梁36为类似构件,以下详细说明第二地板横梁35,省略第一地板横梁34、第三地板横梁36的详细说明。以下,将第二地板横梁35简记为“地板横梁35”。
左侧的外隔壁单元18具备第一外隔壁51、第二外隔壁52及第三外隔壁53。
第一外隔壁51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延长线上。第二外隔壁52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延长线上。第三外隔壁53配置于第三地板横梁36的延长线上。
第一外隔壁51、第二外隔壁52及第三外隔壁53为类似构件,以下将第二外隔壁52作为“外隔壁52”而详细说明,省略第一外隔壁51、第三外隔壁53的详细说明。
如图30所示,左侧的内隔壁单元19具备第一内隔壁55、第二内隔壁56及第三内隔壁57。
第一内隔壁55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的延长线上。第二内隔壁56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延长线上。第三内隔壁57配置于第三地板横梁36的延长线上。
第一内隔壁55、第二内隔壁56及第三内隔壁57为类似构件,以下将第二内隔壁56作为“内隔壁56”而详细说明,省略第一内隔壁55、第三内隔壁57的详细说明。
返回图29,左侧的角撑板单元24具备第一角撑板61、第二角撑板62及第三角撑板63。
第一角撑板61配置于第一地板横梁34中的左端部侧的倾斜部99的下方。第二角撑板62配置于第二地板横梁35中的左端部侧的倾斜部107(也参照图31)的下方。第三角撑板63配置于第三地板横梁36中的左端部侧的倾斜部109的下方。
第一角撑板61、第二角撑板62及第三角撑板63为类似构件,以下将第二角撑板62作为“角撑板62”而详细说明,省略第一角撑板61及第三角撑板63的详细说明。
如图31、图32所示,左下边梁14具备下边梁外构件65、下边梁内构件66及加强板67。
下边梁外构件65设置于车宽方向外侧。下边梁外构件65具有外鼓出部71、上凸缘72及下凸缘73。外鼓出部71从上凸缘72及下凸缘73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在外鼓出部71的内表面安装有加强构件74。上凸缘72从外鼓出部71的上端向上方伸出。下凸缘73从外鼓出部71的下端向下方伸出。
下边梁内构件66设置于下边梁外构件65的车宽方向内侧。下边梁内构件66具有内鼓出部76、上凸缘77及下凸缘78。内鼓出部76从上凸缘77及下凸缘78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内鼓出部76通过内壁81、上部82及下部83而形成为截面U字状。在内鼓出部76的内表面安装有加强构件79。上凸缘77从上部82的外端向上方伸出。下凸缘78从下部83的外端向下方伸出。
加强板67介于下边梁外构件65与下边梁内构件66之间。加强板67形成为平坦的板状,且介于下边梁外构件65与下边梁内构件66之间。具体而言,在下边梁外构件65的上凸缘72与下边梁内构件66的上凸缘77之间,将加强板67的上边部67a以夹入的状态接合。另外,在下边梁外构件65的下凸缘73与下边梁内构件66的下凸缘78之间,将加强板67的下边部67b以夹入的状态接合。即,在下边梁外构件65与下边梁内构件66之间夹持有加强板67。
左下边梁14通过下边梁外构件65和下边梁内构件66而形成为矩形框的外形。加强板67的上边部67a介于上凸缘72、77之间,加强板67的下边部67b介于下凸缘73、78之间,由此加强板67朝向上下方向地配置。
在下边梁外构件65与加强板67之间形成有外侧空间88。另外,在下边梁内构件66与加强板67之间形成有内侧空间89。
如图33、图34所示,在下边梁外构件65与加强板67之间的外侧空间88配置有外隔壁52。外隔壁52具有侧壁84、底部85及接合凸缘86。侧壁84具有前侧壁84a、后侧壁84b、上侧壁84c及下侧壁84d。侧壁84通过前侧壁84a、后侧壁84b、上侧壁84c及下侧壁84d而形成为矩形框状。
侧壁84的一端部(远离加强板67的一侧的端部)被底部85封闭。底部85形成为矩形形状。在侧壁84的另一端部(加强板67侧的端部),呈矩形形状开设有开口部87(也参照图32)。在侧壁84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接合凸缘86。
接合凸缘86具有前接合凸缘86a、后接合凸缘86b、上接合凸缘86c及下接合凸缘86d。
前接合凸缘86a从前侧壁84a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朝向车身前方伸出。后接合凸缘86b从后侧壁84b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朝向车身后方伸出。上接合凸缘86c从上侧壁84c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朝向上方伸出。下接合凸缘86d从下侧壁84d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朝向下方伸出。
即,接合凸缘86在侧壁84中的开口部87侧的另一端部设置于开口部87的整周。构成接合凸缘86的前接合凸缘86a、后接合凸缘86b、上接合凸缘86c及下接合凸缘86d配置为与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接触的状态。
这样,外隔壁52形成为在加强板67侧开设有开口部87的多边形截面(具体而言,矩形截面)的箱体状(以下称作箱状)。
在下边梁内构件66与加强板67之间的内侧空间89配置有内隔壁56。内隔壁56与外隔壁52同样地,具有侧壁91、底部92及接合凸缘93。侧壁91具有前侧壁91a、后侧壁91b、上侧壁91c及下侧壁91d。侧壁91通过前侧壁91a、后侧壁91b、上侧壁91c及下侧壁91d而形成为矩形框状。
侧壁91的一端部(远离加强板67的一侧的端部)被底部92封闭。底部92形成为矩形形状。在侧壁91的另一端部(加强板67侧的端部)开设有开口部94。内隔壁56的开口部94呈与外隔壁52的开口部87同一形状的矩形形状开口。
在侧壁91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接合凸缘93。
接合凸缘93具有前接合凸缘93a、后接合凸缘93b、上接合凸缘93c及下接合凸缘93d。前接合凸缘93a从前侧壁91a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朝向车身前方伸出。
后接合凸缘93b从后侧壁91b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朝向车身后方伸出。上接合凸缘93c从上侧壁91c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朝向上方伸出。下接合凸缘93d从下侧壁91d的另一端部沿着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朝向下方伸出。
即,接合凸缘93在侧壁91中的开口部94侧的另一端部设置于开口部94的整周。构成接合凸缘93的前接合凸缘93a、后接合凸缘93b、上接合凸缘93c及下接合凸缘93d配置为与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接触的状态。
内隔壁56在加强板67侧呈与外隔壁52的开口部87同一形状的矩形形状开设有开口部94,形成为多边形截面(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为矩形截面)的箱状。
在外隔壁52的接合凸缘86与加强板67的外表面67c接触、且内隔壁56的接合凸缘93与加强板67的内表面67d接触的状态下,接合凸缘86与接合凸缘93隔着加强板67而重叠。重叠的接合凸缘86与接合凸缘93经由加强板67而互相接合。
由此,外隔壁52与内隔壁56在车宽方向上重叠的状态下安装于加强板67。而且,外隔壁52及内隔壁56设置为与第二地板横梁35在车宽方向上重叠。
在该状态下,外隔壁52的侧壁84从加强板67沿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远离的方向延伸。另外,外隔壁52的侧壁84中的远离加强板67的一侧的一端部被底部85封闭。内隔壁56的侧壁91从加强板67沿着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远离的方向延伸。另外,内隔壁56的侧壁91中的远离加强板67的一侧的一端部被底部92封闭。
如图29、图32所示,外隔壁52及内隔壁56设置为与第二地板横梁35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因而,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1时,能够通过冲击载荷F1压溃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而且,能够利用第二地板横梁35来良好地支承经过了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的载荷F2。
这样,能够通过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压溃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来吸收冲击能量。
能够利用第一地板横梁34及地板横梁(即第二地板横梁)35来支承由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吸收后的剩余的载荷F2。由此,能够抑制例如左下边梁14等车身侧部变形到乘客座椅32。另外,能够抑制右下边梁15等车身侧部变形到驾驶员座椅31。
即,能够保护乘客座椅32、驾驶员座椅31的乘客免受冲击载荷F1的影响。
返回图34,加强板67具有孔部96。孔部96形成于与外隔壁52的开口部87及内隔壁56的开口部94对应的部位。通过在加强板67形成孔部96,从而在对左下边梁14的内部进行电沉积涂覆时,能够利用孔部96来将电沉积涂料向左下边梁14的内部良好地引导。由此,能够容易在左下边梁14的内部附着电沉积涂料。
另外,通过在加强板67形成孔部96,能够使加强板67轻量化,能够实现车身10的轻量化。
如图31、图33所示,在下边梁内构件66的内鼓出部76的上部(上表面)82安装有地板16的左侧部16c。内鼓出部76的上部82是成为左下边梁14的上部的部位。以下,将左下边梁14的上部称作“下边梁上部82”。
地板16形成得平坦。因而,地板16配置为与下边梁上部82同一高度。由此,在乘客上下车时左下边梁14不会成为妨碍而能够良好地确保乘客的上下车性能。
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设置有第二地板横梁35。第二地板横梁35具有梁上部(上部)101、梁前壁部102、梁后壁部103、梁前凸缘104及梁后凸缘105。
从梁上部101的前边朝向地板16而向下方伸出有梁前壁部102。从梁上部101的后边朝向地板16而向下方伸出有梁后壁部103。第二地板横梁35通过梁上部101、梁前壁部102及梁后壁部103而形成为截面U字状。
梁前凸缘104从梁前壁部102的下边沿着地板16的上表面16a向车身前方伸出。梁后凸缘105从梁后壁部103的下边沿着地板16的上表面16a向车身后方伸出。
通过梁前凸缘104及梁后凸缘105接合于地板16的上表面16a,从而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安装有第二地板横梁35。在该状态下,第二地板横梁35的梁上部101位于比下边梁上部82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35、图36所示,第二地板横梁35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也参照图29)。因而,以下详细说明第二地板横梁35的左侧的部位,省略右侧的部位的说明。第二地板横梁35具备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中央依次接合的端部梁171、直线部梁172及中央部梁173。
端部梁171配置于车宽方向左外侧,且从左下边梁14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直线部梁172从端部梁171的内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中央部梁173从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中央部梁173以跨地板16的地板通道192的方式配置。
另外,第二地板横梁35具备外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141和内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142。
在地板横梁(即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身前方,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有第一地板横梁34。第一地板横梁34与第二地板横梁35同样地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
第一地板横梁34与第二地板横梁35同样地,具备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中央依次接合的端部梁301、直线部梁302及中央部梁303。另外,第一地板横梁34具备外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304和内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305。
端部梁301与第二地板横梁35的端部梁171同样地形成。直线部梁302与第二地板横梁35的直线部梁172同样地形成。中央部梁303与第二地板横梁35的中央部梁173同样地形成。
另外,外紧固连结托架304与第二地板横梁35的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同样地形成。内紧固连结托架305与第二地板横梁35的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同样地形成。
因而,省略第一地板横梁34的端部梁301、直线部梁302、中央部梁303、外紧固连结托架304及内紧固连结托架305的详细说明。
如图37所示,端部梁171具有倾斜部107和水平部175。倾斜部107配置于左下边梁14侧。
倾斜部107具有上倾斜部108、接合座部177及筋条178。
上倾斜部108为形成倾斜部107的上部的部位。
接合座部177从上倾斜部108的外侧端部108a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水平延伸并接合于下边梁上部82。
在此,上倾斜部108从水平部175的外端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上部82。因而,上倾斜部108与接合座部177的分界被折弯而成为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弯折部179。因此,考虑到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1时,弯折部179会因输入的冲击载荷F1而折弯。于是,使筋条178从上倾斜部108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到接合座部177。
筋条178从上倾斜部108的中途的部位108b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到接合座部177的外缘。筋条178形成为向上方鼓起。筋条178例如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形成有2个筋条178的例子,但筋条178的个数可以任意选择。另外,也可以将筋条178选择为1个。
筋条178从上倾斜部108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到接合座部177的外缘。因而,筋条178以与弯折部179交叉(详细而言,正交)的方式延伸。由此,对于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到接合部的冲击载荷F1,能够利用筋条178来加强弯折部179。
即,在向接合座部177输入了冲击载荷F1时,能够利用筋条178来抑制弯折部179折弯。由此,能够将冲击载荷F1从接合座部177经由筋条178传递到上倾斜部108,能够避免损害载荷传递。
在此,上倾斜部108为形成倾斜部107的上部的部位。上倾斜部108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下边梁上部82。倾斜部107的外端部被上倾斜部108封闭。
上倾斜部108的外侧端部108a位于下边梁上部82。接合座部177经由地板16的左侧部16c而接合于下边梁上部82。
端部梁171的梁前凸缘104(具体而言,梁前凸缘104的端部104a)及梁后凸缘105(具体而言,梁后凸缘105的端部105a)接合于地板16的左侧部16c。
这样,倾斜部107的外端部(即接合座部177)经由地板16的左侧部16c而接合于下边梁上部82。
水平部175从倾斜部107的内端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沿着地板16平行地延伸。在水平部175的上部175a通过螺栓41、螺母42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的左侧座椅安装部181(参照图38)。
端部梁171通过水平部175的外端部被倾斜部107封闭而形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
如图35、图36所示,端部梁171的内端部171a与直线部梁172的外端部172a以重叠的状态接合。通过端部梁171的内端部171a与直线部梁172的外端部172a接合,从而由重叠的内端部171a和外端部172a形成有第一接合部184。在第一接合部184接合有外紧固连结托架141。
如图37、图38所示,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具有底部185、外腿部(隔壁部)186、内腿部(隔壁部)187、外上凸缘(上凸缘)188及内上凸缘189。
底部185沿着地板16配置,且隔着地板16通过螺栓165、螺母166而紧固连结于外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底部185与地板16的对置部分一起形成有螺栓插通部185c。螺栓插通部185c具有使螺栓165穿过的螺栓插通孔185a。螺栓插通孔185a包括地板16的地板贯通孔39a。
从底部185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以朝向前方及后方并与底部185连续的方式延伸有下凸缘185b。前后的下凸缘185b分别接合于地板16。
外腿部(隔壁部)186从底部185的外侧部向上方弯折,并立起到水平部175的上部175a(端部梁171的内端部171a的上表面部171c)。内腿部(隔壁部)187从底部185的内侧部向上方弯折,并立起到直线部梁172的上表面部172c。外紧固连结托架141通过底部185、外腿部186及内腿部187而形成为截面U字状。
一并参照图43,螺栓插通孔185a比螺栓165的直径大径(约2倍),允许螺栓165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偏移。螺母166一体形成有比螺栓插通孔185a的直径大径的凸缘166a。螺母166相对于突出到第二地板横梁35内的双头螺栓(螺栓165)而通过形成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作业孔166b来装卸。通过在螺母166一体形成凸缘166a,从而相比于使用与螺母166分体的垫圈的情况而言,螺母166的装卸作业变得容易。
外上凸缘188从外腿部186的上端弯折,且沿着内端部171a的上表面部171c的外表面(上表面)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外上凸缘188在第一接合部184处接合于内端部171a的上表面部171c及外端部172a的上表面部172c。由此,彼此上下分离开的第二地板横梁35的上部(梁上部101)与地板16经由外腿部186连结,因此第二地板横梁35的强度刚性提高。
外上凸缘188在夹持于端部梁171的内端部171a的上表面部171c与直线部梁172的外端部172a的上表面部172c之间的状态下,接合于第一接合部184。换言之,内端部171a与外端部172a经由外上凸缘188而接合。
外紧固连结托架141的底部185隔着地板16通过螺栓165、螺母166而紧固连结于外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外紧固连结托架141为了支承蓄电池封装体28而使用强度高的构件。因而,第一接合部184被外上凸缘188加强。
内上凸缘189从内腿部187的上端弯折,并沿着直线部梁172的上表面部172c的内表面(下表面)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内上凸缘189接合于直线部梁172的下表面。
如图36、图39所示,中央部梁173以与地板16的地板通道192交叉(正交)的方式配置,且以沿着左右跨地板通道192的方式安装。中央部梁173具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上部173b和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鼓起的鼓起部194。在中央部梁173的上部173b,通过螺栓41、螺母42而安装有乘客座椅32(参照图38)的右侧座椅安装部182。
鼓起部194沿着地板通道192形成为U字状。即,鼓起部194形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
中央部梁173的左侧端部173a与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172b有互相重叠的状态接合。通过中央部梁173的左侧端部173a与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172b接合,从而由左侧端部173a和内端部172b形成有第二接合部196。在第二接合部196接合有内紧固连结托架142。
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与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同样地,具有底部202、外腿部(隔壁部)203、内腿部(隔壁部)204、外上凸缘205及内上凸缘(上凸缘)206。
底部202沿着地板16配置,且隔着地板16通过螺栓167、螺母168而紧固连结于外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底部202与地板16的对置部分一起形成有螺栓插通部202c。螺栓插通部202c具有使螺栓167穿过的螺栓插通孔202a。螺栓插通孔202a包括地板16的地板贯通孔39b。
从底部202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以朝向前方及后方并与底部202连续的方式延伸有下凸缘202b。前后的下凸缘202b分别接合于地板16。
外腿部203(隔壁部)从底部202的外侧部向上方弯折,且立起到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172b的上表面部172c。内腿部(隔壁部)204从底部202的内侧部向上方弯折,且立起到中央部梁173的上部173b(中央部梁173的左侧端部173a的上表面部173c)。内紧固连结托架142通过底部202、外腿部203及内腿部204而形成为截面U字状。
与由图43所示的螺栓插通孔185a同样,螺栓插通孔202a比螺栓167的直径大径(约2倍),允许螺栓167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偏移。螺母168一体形成有比螺栓插通孔202a的直径大径的凸缘168a。螺母168相对于突出到第二地板横梁35内的双头螺栓(螺栓167)而通过形成于第二地板横梁35的作业孔168b来装卸。通过在螺母168一体形成凸缘168a,从而相比于使用与螺母168分体的垫圈的情况而言螺母168的装卸作业变得容易。
内上凸缘206从内腿部204的上端弯折,且沿着中央部梁173的上表面部173c的外表面(上表面)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内上凸缘206在第二接合部196处接合于中央部梁173的上表面部173c和内端部172b的上表面部172c。由此,彼此上下分离开的第二地板横梁35的上部(梁上部101)与地板16经由内腿部204连结,因此第二地板横梁35的强度刚性提高。
内上凸缘206在夹持于中央部梁173的左侧端部173a的上表面部173c与直线部梁172的内端部172b的上表面部172c之间的状态下,接合于第二接合部196。换言之,左侧端部173a与内端部172b经由内上凸缘206而接合。
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的底部202隔着地板16通过螺栓167、螺母168而紧固连结于外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为了支承蓄电池封装体28而使用强度高的构件。因而,第二接合部196被内上凸缘206加强。
外上凸缘205从外腿部203的上端弯折,且沿着直线部梁172的上表面部172c的内表面(下表面)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外上凸缘205接合于直线部梁172的下表面。
在中央部梁173呈U字状形成有鼓起部194。因此,中央部梁173与端部梁171同样地,形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
另一方面,直线部梁172从端部梁171呈直线状延伸到中央部梁173。因而,直线部梁172形成为比较简单的形状。
因而,在第二地板横梁35中,例如能够通过拉制成形来制造复杂的形状的端部梁171、中央部梁173,通过弯制成形来制造简单的形状的直线部梁172。通过将第二地板横梁35分割为3部分,从而拉制成形的端部梁171及中央部梁173小型化,通过直线部梁172采用弯制成形,能够削减第二地板横梁35的制造费用。
另外,能够使端部梁171、直线部梁172、中央部梁173的各强度不同而使碰撞模式最佳化。在该情况下,要求下工夫确保端部梁171与直线部梁172之间的第一接合部184(参照图38)、直线部梁172与中央部梁173之间的第二接合部196的强度。于是,在第一接合部184接合有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另外,在第二接合部196接合有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及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为了支承蓄电池封装体28等地板下方搭载部件而使用强度高的构件。
因而,通过在第一接合部184接合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在第二接合部196接合内紧固连结托架142,从而第一接合部184被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加强,第二接合部196被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加强。由此,能够确保第二地板横梁35的车宽方向上的载荷传递性能,能够利用第二地板横梁35来良好地支承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
而且,通过在地板16的上表面16a设置第二地板横梁35,能够从地板16的下方去除地板横梁。因而,能够增加地板16的下方的空间。由此,能够增大在地板16的下方设置的蓄电池封装体28等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容量。其结果是,能够增大在蓄电池封装体28收容的蓄电池123的容量,能够增大车辆Ve的续航距离。
返回图31、图32,在左下边梁14与右下边梁15(参照图29)之间且地板16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封装体28。蓄电池封装体28具备蓄电池壳体121和盖罩(防水罩)122。蓄电池壳体121具有壳体壁部124、壳体底部125及壳体凸缘126。
壳体壁部124具有前壁、后壁、左侧壁124a及右侧壁。壳体壁部124通过前壁、后壁、左侧壁124a及右侧壁而形成为矩形框状。
壳体壁部124的下端部被壳体底部125封闭,壳体壁部124在上端部形成有开口部127。壳体凸缘126从壳体壁部124的开口部127的整周向蓄电池壳体121的外侧伸出。
在蓄电池壳体121的内部(即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设置有蓄电池横梁(第二横梁)131。蓄电池横梁131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沿着车宽方向延伸。
蓄电池横梁131在左端部具有凸缘131a。凸缘131a接合于壳体壁部124的左侧壁124a。
一并参照图42,在蓄电池横梁131上,通过螺栓、螺母而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安装有多个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下安装部133a。在蓄电池壳体121的内部收容有蓄电池123。
蓄电池壳体121的开口部127被盖罩122从上方封闭。盖罩122具有盖罩壁部135、盖罩顶部136及盖罩凸缘137。
盖罩壁部135具有前壁、后壁、左侧壁135a及右侧壁。盖罩壁部135通过前壁、后壁、左侧壁135a及右侧壁而形成为矩形框状。即,盖罩壁部135与壳体壁部124同样地形成。
盖罩壁部135的上端部被盖罩顶部136封闭,盖罩壁部135在下端部形成有开口部138。盖罩凸缘137从盖罩壁部135的开口部138的整周向盖罩122的外侧伸出。
通过将盖罩凸缘137从上方与壳体凸缘126重叠,从而盖罩凸缘137与壳体凸缘126之间被密封构件密封。因而,蓄电池壳体121的开口部127被盖罩122封闭。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收容有蓄电池123。在由盖罩122封闭蓄电池壳体121的开口部127的状态下,紧固连结构件133的上部133b从盖罩顶部136的开口向上方突出。
突出的上部133b通过螺栓165、螺母166而紧固连结于地板横梁35的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另外,突出的上部133b通过螺栓167、螺母168而紧固连结于地板横梁35的内紧固连结托架142。由此,蓄电池封装体28经由多个紧固连结构件133等而连结于地板横梁35的外紧固连结托架141、内紧固连结托架142。另外,地板横梁35及蓄电池横梁131经由多个紧固连结构件133等而一体连结。
如图32、图40所示,蓄电池封装体28配置于左下边梁14的车宽方向内侧。蓄电池封装体28相对于下边梁内壁81隔开规定间隔L1地设置。
在壳体壁部124的左侧壁124a(蓄电池封装体28的外周)安装有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形成为截面L字形。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具备固定部143和框架主体144。
固定部143安装于内鼓出部76的下部(下表面)83。内鼓出部76的下部83为成为左下边梁14的下部的部位。以下,将左下边梁14的下部称作“下边梁下部83(下表面部)”。
框架主体144从固定部143朝向下边梁内壁81立起,且以隔着下边梁内壁81与内隔壁56对置的方式配置。
框架主体144具有内壁部146、外壁部147、顶部148、底部149及下凸缘151。框架主体144通过内壁部146、外壁部147、顶部148及底部149而形成为截面矩形框状。
框架主体144的内壁部146沿着壳体壁部124的左侧壁124a接合。而且,内壁部146经由左侧壁124a而也接合于蓄电池横梁131的凸缘131a。即,框架主体144接合于蓄电池横梁131。
下凸缘151沿着蓄电池壳体121的壳体底部125接合。在框架主体144的内部安装有隔壁152。隔壁152设置为封闭框架主体144的截面,上下左右的外周凸缘152a分别接合于内壁部146、外壁部147、顶部148及底部149。
固定部143具有顶部154、外壁部155、底部156、内壁部157、上凸缘158及下凸缘159。固定部143通过顶部154、外壁部155及底部156而形成为截面U字形。上凸缘158沿着框架主体144的外壁部147接合。下凸缘159沿着框架主体144的下凸缘151接合。
在固定部143的内部161居间存在套筒162,在套筒162中贯穿有螺栓163。固定部143通过螺栓163、螺母164而安装于下边梁下部83。
这样,固定部143安装于下边梁下部83,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的框架主体144朝向下边梁内壁81立起。框架主体144隔着下边梁内壁81而与内隔壁56对置。另外,框架主体144经由内壁部146、左侧壁124a而接合于蓄电池横梁131的凸缘131a。由此,能够利用下边梁14来牢固地支承蓄电池封装体28。
因而,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1时,能够从左下边梁14经由固定部143及框架主体144而向蓄电池横梁131传递载荷F4,从而利用蓄电池横梁131来支承载荷F4。另外,对于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能够从内隔壁56经由下边梁内壁81向框架主体144及蓄电池横梁131传递载荷F5,利用蓄电池横梁131来支承载荷F5。
并且,能够通过冲击载荷F1充分地压溃外隔壁52及内隔壁56而良好地吸收冲击能量,能够保护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收容的蓄电池123免受冲击载荷F1的影响。
另外,通过利用蓄电池横梁131来支承载荷F4、载荷F5,能够压溃固定部143、框架主体144(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由此,能够更良好地吸收冲击能量,能够保护蓄电池123免受冲击载荷F1的影响。
蓄电池封装体28在与地板16之间具备也作为防水罩的盖罩122。在盖罩122上形成使双头螺栓165、167分别穿过的贯通孔122a、122b。
一并参照图43、图44,在贯通孔122a、122b分别装配有将对应的双头螺栓165、167的周围水密地封闭的密封构件128。密封构件128由例如合成橡胶等弹性构件构成,形成使对应的双头螺栓165、167穿过的圆筒状。在密封构件128的外周形成有使对应的贯通孔122a、122b的周缘部嵌入的外周槽128a。密封构件128以压缩状态夹入地板16与盖罩122之间。
利用密封构件128,能够抑制从蓄电池封装体28的盖罩122上的使双头螺栓165、167穿过的贯通孔122a、122b浸入水。密封构件128以压缩状态夹入地板16与盖罩122之间,因此也能够得到地板16及盖罩122的隔振及隔音效果。
在地板16上形成有与贯通孔122a、122b对置且形成螺栓插通孔185a、202a的一部分的地板贯通孔39a、39b、以及在俯视下从地板贯通孔39a、39b延伸到蓄电池封装体28(盖罩122)的后外侧的排水槽39c。排水槽39c的后端到达位于比蓄电池封装体28(盖罩122)靠后方的位置的排水孔39d。由此,即便从地板贯通孔39a、39b向车室浸入了水,也能够将该水从排水槽39c向蓄电池封装体28的外侧排出。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结构12具备:地板16,其设置于车身下部,且具有地板横梁35;蓄电池封装体28,其搭载于地板16的下方,且具有蓄电池横梁131;双头螺栓165、167,其预先固定设置于地板横梁35及蓄电池横梁131中的一方(蓄电池横梁131),且向另一侧突出;螺栓插通部185c、202c,其设置于地板横梁35及蓄电池横梁131中的另一方(地板横梁35),且形成比双头螺栓165、167的直径大径的螺栓插通孔185a、202a;以及螺母166、168,其安装于将螺栓插通孔185a、202a贯穿了的双头螺栓165、167,且与双头螺栓165、167协同配合而将地板横梁35与蓄电池横梁131紧固连结。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地板横梁35与搭载于地板下方的蓄电池横梁131紧固连结,从而能够提高车身刚性。由于将螺栓插通孔185a、202a的直径设定为比双头螺栓165、167的直径大,因此即便产生组装误差(公差)等,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蓄电池封装体28的组装作业。通过紧固连结构件使用双头螺栓165、167,从而能够与将蓄电池封装体28放置于地板16下的固定位置的作业同时地,将双头螺栓165、167插入螺栓插通孔185a、202a。螺栓插通孔185a、202a比双头螺栓165、167大径,因此能够在吸收双头螺栓165、167及螺栓插通孔185a、202a的位置偏移等误差的基础上,将双头螺栓165、167插入螺栓插通孔185a、202a。
另外,外隔壁52与内隔壁56的各接合凸缘86、93经由加强板67而互相接合。因而,外隔壁52的箱状的形状被接合凸缘86约束。另外,内隔壁56的箱状的形状被接合凸缘93约束。
由此,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1时,向外隔壁52的侧壁84的整个区域(即整周)传递冲击载荷F1。另外,向内隔壁56的侧壁91的整个区域(即整周)传递冲击载荷F1。其结果是,能够通过冲击载荷F1来压曲外隔壁52的侧壁84的整周、内隔壁56的侧壁91的整周,能够吸收冲击能量。
在此,在左下边梁14的车宽方向内侧搭载有蓄电池封装体28。
在该情况下,通过利用外隔壁52、内隔壁56来吸收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的冲击载荷F1,能够保护蓄电池封装体28内的蓄电池123免受冲击载荷F1的影响。
另外,外隔壁52配置于加强板67的车宽方向外侧,内隔壁56配置于加强板67的车宽方向内侧。即,外隔壁52与内隔壁56在车宽方向上排列配置。因而,不增加左下边梁14的高度就能够在左下边梁14的内部设置外隔壁52和内隔壁56。
由此,能够抑制左下边梁14的高度,在乘客上下车时左下边梁14不会成为妨碍,能够良好地确保乘客的上下车性能。
接着,基于图41来说明在从车辆Ve的侧方输入了冲击载荷F6时,利用车身下部结构12来保护蓄电池123的例子。
如图41所示,从车辆Ve的侧方向左下边梁14输入冲击载荷F6。左下边梁14的下边梁外构件65的外鼓出部71因输入到左下边梁14的冲击载荷F6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变形。外鼓出部71变形而抵接于外隔壁52的底部85。
外隔壁52与内隔壁56的各接合凸缘86、93经由加强板67而互相接合。因而,外隔壁52的箱状的形状被接合凸缘86约束。另外,内隔壁56的箱状的形状被接合凸缘93约束。
由此,通过外鼓出部71抵接于外隔壁52的底部85,从而向外隔壁52的侧壁84的整个区域(即整周)传递冲击载荷F6。另外,向内隔壁56的侧壁91的整个区域(即整周)传递冲击载荷F6。
在冲击载荷F6的作用下,外隔壁52的侧壁84的整周、内隔壁56的侧壁91的整周因冲击载荷F6而通过压曲被压溃来吸收冲击能量。
由外隔壁52、内隔壁56吸收后的剩余的载荷作为载荷F7而向地板横梁35传递。另外,剩余的载荷经由固定部143及框架主体144而作为载荷F8向蓄电池横梁131传递。而且,剩余的载荷经由框架主体144而作为载荷F9向蓄电池横梁131传递。
载荷F7由地板横梁35支承。另外,载荷F8及载荷F9由蓄电池横梁131支承。因而,能够充分地压溃外隔壁52、内隔壁56,能够利用外隔壁52、内隔壁56来良好地吸收由冲击载荷F6引起的冲击能量。
而且,通过利用蓄电池横梁131来支承载荷F8及载荷F9,能够压溃固定部143、框架主体144(即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因而,能够利用蓄电池封装体框架29来良好地吸收载荷F8及载荷F9。
由此,能够保护在蓄电池封装体28的内部129收容的蓄电池123免受冲击载荷F6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地板下方搭载部件(即车载部件)而例示了蓄电池封装体28,但不限定于此。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将燃料箱等设为地板下方搭载部件。
例如,也可以是在地板横梁固定设置双头螺栓、且在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第二横梁设置螺栓插通部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身
10a 左侧部
10b 右侧部
12 车身下部结构
14 左下边梁(下边梁)
15 右下边梁(下边梁)
16 地板
16a 地板的上表面
16b 地板的下表面
23 第一前紧固连结座部(紧固连结座部)
26 第二后紧固连结座部(紧固连结座部)
28 蓄电池封装体(地板下方搭载部件)
29 蓄电池封装体框架(搭载部件框架)
31 驾驶员座椅(座椅)
32 乘客座椅(座椅)
34 第一地板横梁(地板横梁)
35 第二地板横梁(地板横梁)
36 第三地板横梁(地板横梁)
39a、39b 地板贯通孔
39c 排水槽
51 第一外隔壁(隔壁)
52 第二外隔壁(隔壁)
53 第三外隔壁(隔壁)
55 第一内隔壁(隔壁)
56 第二内隔壁(隔壁)
57 第三内隔壁(隔壁)
61 第一角撑板(角撑板)
62 第二角撑板(角撑板)
63 第三角撑板(角撑板)
81 下边梁内壁(下边梁的内壁)
81a 与隔壁对置的部位
82 下边梁上部(下边梁的上部)
83 下边梁下部(下表面部)
88 外侧空间(下边梁的内部)
89 内侧空间(下边梁的内部)
101 梁上部(上部)
102 梁前壁部
103 梁后壁部
107 倾斜部
108 上倾斜部
111 角撑板倾斜部
112 角撑板前壁部
113 角撑板后壁部
122 盖罩(防水罩)
122a、122b 贯通孔
123 蓄电池
128 密封构件
129 蓄电池封装体的内部(地板下方搭载部件的内部)
131 蓄电池横梁(地板下方横梁、第二横梁)
133 外紧固连结构件(紧固连结构件)
134 内紧固连结构件(紧固连结构件)
141 外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
142 内紧固连结托架(紧固连结托架)
165、167 螺栓(双头螺栓)
166、168 螺母
166a、168a 凸缘
166b、168b 作业孔
171、301 端部梁
171c、172c、173c 上表面部
172、302 直线部梁
173、303 中央部梁
177 接合座部
178 筋条
184、197 第一接合部
185、202 底部
185a、202a 螺栓插通孔
185b、202b 下凸缘
185c、202c 螺栓插通部
186、203 外腿部(隔壁部)
187、204 内腿部(隔壁部)
188、205、307 外上凸缘
189、206、308 内上凸缘
196、198 第二接合部
210(210A) 外紧固连结单元(紧固连结单元)
210(210B) 内紧固连结单元(紧固连结单元)
240 第二前紧固连结座部(紧固连结座部)
250 第一后紧固连结座部(紧固连结座部)
530 座椅安装部
540 舌片支承部(安全带支承部)
560 第一座椅导轨(第一座椅支承部)
570 第二座椅导轨(第二座椅支承部)
870 座椅安全带
880 舌片
F2、F50 拉伸载荷(载荷)
Ve 车辆。

Claims (5)

1.一种车身下部结构,其具备地板,该地板配置于车辆的两侧部的下边梁之间,且架设于各下边梁的上部,所述车身下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
地板横梁,其设置于所述地板的上表面,且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且架设于所述下边梁之间,所述地板横梁具有位于比所述下边梁的上部靠上方的位置的梁上部;
角撑板,其配置于所述地板横梁的下方,且架设于所述下边梁的内壁和所述地板的下表面,并且从所述地板的下表面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所述下边梁的内壁;
地板下方横梁,其配置于所述地板横梁的下方,且安装于地板下方搭载部件;
紧固连结单元,其将所述地板下方横梁安装于所述地板横梁;以及
座椅,其安装于所述地板横梁,
所述梁上部具有上倾斜部,该上倾斜部朝向所述车宽方向外侧呈下降坡度延伸到所述下边梁的上部,
所述座椅具备:
座椅安装部,其在所述地板横梁中安装于所述紧固连结单元的附近,由此能够向所述紧固连结单元传递载荷;以及
安全带支承部,其与所述座椅安装部连结,用于支承座椅安全带,
所述紧固连结单元具备:
紧固连结托架,其设置于所述地板横梁;以及
紧固连结构件,其将所述地板下方横梁紧固连结于所述紧固连结托架,
所述紧固连结托架具有:
底部,其沿着所述地板配置,且紧固连结于所述紧固连结构件;
隔壁部,其从所述底部立起;以及
上凸缘,其从所述隔壁部的上端沿着所述地板横梁延伸,且在所述地板横梁中固定于紧固连结有所述座椅安装部的紧固连结座部的附近,由此能够向所述紧固连结座部传递所述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板横梁具备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中央而依次接合的端部梁、直线部梁及中央部梁,
所述端部梁与所述直线部梁之间的第一接合部、以及所述直线部梁与所述中央部梁之间的第二接合部接合于与在所述地板的下方配置的所述地板下方搭载部件连结的所述紧固连结托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板横梁的所述紧固连结座部形成于所述中央部梁,
由所述中央部梁和所述直线部梁夹持所述上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连结座部形成于所述地板横梁的车宽方向中央侧和车宽方向端部侧,
所述座椅安装部具备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一对座椅支承部,
所述一对座椅支承部中的一方以加强所述车宽方向中央侧的所述紧固连结构件的方式安装于中央侧的所述紧固连结构件的附近,
所述一对座椅支承部中的另一方以加强所述车宽方向端部侧的所述紧固连结构件的方式安装于端部侧的所述紧固连结构件的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支承部为沿着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导轨,以使所述座椅沿着车身前后方向滑移自如,
所述地板横梁至少在所述车身前后方向上配置有一对,
在一对所述地板横梁的所述紧固连结座部安装有所述座椅导轨。
CN201880031492.7A 2017-05-18 2018-05-15 车身下部结构 Active CN1106508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98925 2017-05-18
JP2017098925A JP6826490B2 (ja) 2017-05-18 2017-05-18 車体下部構造
JP2017-099051 2017-05-18
JP2017099051A JP6800088B2 (ja) 2017-05-18 2017-05-18 車体下部構造
JP2017100125A JP6757291B2 (ja) 2017-05-19 2017-05-19 車体下部構造
JP2017-100125 2017-05-19
PCT/JP2018/018702 WO2018212161A1 (ja) 2017-05-18 2018-05-15 車体下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0886A CN110650886A (zh) 2020-01-03
CN110650886B true CN110650886B (zh) 2022-03-15

Family

ID=6427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1492.7A Active CN110650886B (zh) 2017-05-18 2018-05-15 车身下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0886B (zh)
WO (1) WO20182121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8865B2 (ja) 2019-02-14 2022-03-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US11038236B2 (en) 2019-09-30 2021-06-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fied vehicle battery pack attachment and sealing strategies
KR20210076735A (ko) * 2019-12-16 2021-06-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사이드실구조
JP7238820B2 (ja) * 2020-02-05 2023-03-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の車載構造
JP7372228B2 (ja) * 2020-11-25 2023-10-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搭載車両
CN114714992A (zh) * 2022-03-28 2022-07-0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后排座椅安装结构及汽车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72879U (zh) * 1985-10-29 1987-05-09
JPH07277228A (ja) * 1994-04-15 1995-10-24 Hino Motors Ltd シャシフレーム付き自動車
CN101061031A (zh) * 2004-11-18 2007-10-24 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内的增强结构
CN101454194A (zh) * 2006-05-29 2009-06-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底部构造
CN101801767A (zh) * 2007-09-19 2010-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体的侧部结构
US8336658B2 (en) * 2010-12-22 2012-12-25 Tesla Motors, Inc. Augmented vehicle seat mount
JP6225653B2 (ja) * 2013-11-14 2017-11-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5152B2 (ja) * 2006-03-14 2012-06-06 東芝燃料電池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ケーシング下部構造
JP2008279889A (ja) * 2007-05-10 2008-11-20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側部構造
JP2011168242A (ja) * 2010-02-22 2011-09-01 Mitsubishi Motors Corp 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JP5708567B2 (ja) * 2012-06-14 2015-04-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72879U (zh) * 1985-10-29 1987-05-09
JPH07277228A (ja) * 1994-04-15 1995-10-24 Hino Motors Ltd シャシフレーム付き自動車
CN101061031A (zh) * 2004-11-18 2007-10-24 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内的增强结构
CN101454194A (zh) * 2006-05-29 2009-06-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底部构造
CN101801767A (zh) * 2007-09-19 2010-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体的侧部结构
US8336658B2 (en) * 2010-12-22 2012-12-25 Tesla Motors, Inc. Augmented vehicle seat mount
JP6225653B2 (ja) * 2013-11-14 2017-11-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0886A (zh) 2020-01-03
WO2018212161A1 (ja) 2018-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0886B (zh) 车身下部结构
CN110636968B (zh) 车身下部结构
US10464406B2 (en) Vehicle body bottom structure
CN108791522B (zh) 车辆下部结构
JP6757291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10588312B (zh) 车身下部结构体
US8226156B2 (en) Reinforcing element structure
US7748774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2018131133A (ja) 車体の下部構造
CN210734286U (zh) 车辆侧部构造
US11192593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0901362B (zh) 车辆下部结构
JP2018193026A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6593657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12498496B (zh) 车辆的后部结构
US20100270822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that includes mounting structure of vehicle seat
KR20150115658A (ko) 차량 후부 구조
CN113306632B (zh) 车室构造
US10730380B2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JP6826490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13212562A (zh) 车辆的地板构造
CN112739610B (zh) 车身下部结构
CN112977637B (zh) 底板构造
CN214028868U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110920757B (zh) 车辆的下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