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2226B - 车门用装饰板和门饰板 - Google Patents

车门用装饰板和门饰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2226B
CN110612226B CN201880028389.7A CN201880028389A CN110612226B CN 110612226 B CN110612226 B CN 110612226B CN 201880028389 A CN201880028389 A CN 201880028389A CN 110612226 B CN110612226 B CN 110612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plate portion
door trim
mass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83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2226A (zh
Inventor
鬼头雅征
下方广介
高桥吾朗
酒向慎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12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2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2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2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43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8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B60J5/0481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p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8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a layer of foam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26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10Polymers of propylene
    • B29K2023/12PP, i.e. polypropyl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77/00Use of PA, i.e. polyamides, e.g. polyesteram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005Body finishings
    • B29L2031/3014Door lin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6/00Composition of foam
    • B32B2266/02Organic
    • B32B2266/0214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32B2266/0257Polyam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6/00Composition of foam
    • B32B2266/02Organic
    • B32B2266/0214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32B2266/0271Epoxy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2Heterophasic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将耐冲击树脂用于一部分从而提供不易断裂的车门用装饰板,提供使用这样的车门用装饰板的门饰板,本车门用装饰板(20)具有由耐冲击树脂形成的增强部(23),所述耐冲击树脂包含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增容剂,增容剂为具有跟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本门饰板具有:车门用装饰板(20);和,铺设于该车门用装饰板(20)的设计面侧的表皮层。

Description

车门用装饰板和门饰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门用装饰板和门饰板。更详细而言,涉及:内饰于车辆的门板的门板和构成该门板的车门用装饰板。
背景技术
门饰板内饰于车门,根据其设计面而对车室内赋予设计。另一方面,还发挥如下重要的作用:与门板一起吸收来自侧面的冲击,且保护乘员。因此,对于门饰板要求高水准地兼顾性质不同的多种功能。
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利用高冲击性芯材作为车门用装饰板。另外,下述专利文献2和3中公开了包含聚烯烃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的耐冲击树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472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476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476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高冲击性芯材作为车门用装饰板的技术,并且公开了混入了橡胶系成分的聚丙烯树脂作为该高冲击性芯材的材料。然而,对于车辆,当前要求高的低燃耗性,难以利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一体的高冲击材料。与此相对,轻量的纤维增强板、发泡树脂板现在被广泛使用,并且在利用它们的同时需要能赋予高的乘员保护性能。
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方案:在包含聚酰胺树脂和聚烯烃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利用改性弹性体作为增容剂。另外,上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方案:在包含聚酰胺树脂和聚烯烃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呈具有连续相、分散相和微分散相的相结构。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2-3中,虽然公开了能将这些树脂组合物用于门饰板,但具体而言,没有关于以何种形态利用从而可以将该树脂组合物的优点享有于车门用装饰板中的研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将规定的耐冲击树脂用于一部分,从而提供不易断裂的车门用装饰板。进而,其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该车门用装饰板的门饰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如以下所述。
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的主旨在于,具有由耐冲击树脂形成的增强部,所述耐冲击树脂包含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增容剂,
前述增容剂为具有跟前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
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中,具有:被分割成上下的上板部和下板部;和,
夹设于前述上板部与前述下板部之间的前述增强部。
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中,前述上板部和前述下板部分别由使用与前述耐冲击树脂不同的其他热塑性树脂的发泡树脂板形成,
前述上板部、前述下板部和前述增强部由使用前述其他热塑性树脂和前述耐冲击树脂的一体的多色成型物形成。
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中,前述上板部和前述下板部分别由纤维增强板形成,所述纤维增强板包含植物纤维、和用于粘结前述植物纤维的粘结树脂,
前述上板部、前述下板部和前述增强部由以前述纤维增强板为嵌入体的一体的嵌入成型物形成。
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中,具有:上下相邻的上板部和下板部;和,
至少覆盖跨过前述上板部和前述下板部的边界区域的表面的前述增强部。
技术方案6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中,前述上板部和前述下板部由使用与前述耐冲击树脂不同的其他热塑性树脂的一体的发泡树脂板形成,
前述上板部、前述下板部和前述增强部由使用前述其他热塑性树脂和前述耐冲击树脂的一体的多色成型物形成。
技术方案7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中,前述上板部和前述下板部由一体的纤维增强板形成,所述一体的纤维增强板包含植物纤维、和用于粘结前述植物纤维的粘结树脂,
前述上板部、前述下板部和前述增强部由以前述纤维增强板为嵌入体的一体的嵌入成型物形成。
技术方案8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用装饰板中,前述增强部呈带状,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贯通本车门用装饰板的方式配置,
前述下板部具有与前述增强部不同的至少1条的呈带状的其他增强部,
前述其他增强部由前述耐冲击树脂形成,且与前述增强部大致平行地配置。
技术方案9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用装饰板中,前述耐冲击树脂具有:
连续相(A),其包含前述聚烯烃树脂;和,
分散相(B),其为分散于前述连续相(A)中的分散相,且包含前述聚酰胺树脂和前述改性弹性体。
技术方案10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9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中,前述分散相(B)具有:
连续相(B1),其包含前述聚酰胺树脂;和,
微分散相(B2),其分散于前述连续相(B1)中,且包含前述改性弹性体。
技术方案11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的主旨在于,技术方案9或10中记载的车门用装饰板中,前述改性弹性体为以乙烯或丙烯与碳数3~8的α-烯烃的共聚物为骨架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
技术方案12中记载的门饰板的主旨在于,具有:技术方案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用装饰板;和,铺设于前述车门用装饰板的设计面侧的表皮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车门用装饰板和门饰板,可以提供不易断裂的车门用装饰板和门饰板。
本车门用装饰板中,具有被分割成上下的上板部和下板部以及夹设于它们之间的增强部的情况下,可以抑制由上板部与下板部的刚性差引起的破坏。即,车门用装饰板中,上板部与下板部的刚性不同,因此也可以认为由于其刚性差而负荷冲击时车门用装饰板会断裂。这一点,在上板部与下板部之间夹设有由耐冲击树脂形成的增强部的车门用装饰板中,上板部与下板部之间的刚性差得到缓和,可以抑制上述破坏。
进而,上板部和下板部分别由发泡树脂板形成的情况下,使用其他热塑性树脂形成发泡树脂板,使用耐冲击树脂形成增强部,可以将它们形成一体的多色成型物。由此,可以提供赋予了优异的耐冲击性的不易断裂的车门用装饰板。
另外,上板部和下板部分别由纤维增强板形成的情况下,将纤维增强板形成嵌入体,通过注射形成而形成增强部,将上板部、下板部和增强部形成一体的嵌入成型物,从而可以提供赋予了优异的耐冲击性的不易断裂的车门用装饰板。
本车门用装饰板中,具有覆盖跨过上下相邻的上板部和下板部的边界区域的表面的增强部的情况下,可以抑制由上板部与下板部的刚性差引起的破坏。即,车门用装饰板中,上板部与下板部的刚性不同,因此,也可以认为由于其刚性差而负荷冲击时车门用装饰板会断裂。这一点,在上板部与下板部之间夹设有由耐冲击树脂形成的增强部的车门用装饰板中,上板部与下板部之间的刚性差得到缓和,可以抑制上述破坏。
进而,上板部和下板部由一体的发泡树脂板形成的情况下,使用其他热塑性树脂形成发泡树脂板,使用耐冲击树脂形成增强部,将它们形成一体的多色成型物。由此,可以提供赋予了优异的耐冲击性的不易断裂的车门用装饰板。
另外,上板部和下板部由一体的纤维增强板形成的情况下,将纤维增强板形成嵌入体,通过注射形成而形成增强部,从而将上板部、下板部和增强部形成一体的嵌入成型物,从而可以提供赋予了优异的耐冲击性的不易断裂的车门用装饰板。
本车门用装饰板中,增强部呈带状,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贯通车门用装饰板的方式配置,进而,下板部具有由耐冲击树脂形成的至少1条的呈带状的其他增强部,该其他增强部与增强部大致平行地配置的情况下,利用增强部和其他增强部,可以形成保护乘员所需的冲击带(例如胸部保护带、腹部保护带、腰部保护带等)。
附图说明
对本发明,列举基于本发明的典型性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定性的例子,参照所提及的多个附图的同时用以下的详细的记载进一步进行说明,但同样的附图标记在附图的几个图中表示同样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4~图7中的各剖视图表示立体图的A-A’中的剖面。
图1为用于说明车门和门饰板的立体图。
图2为用于说明车门用装饰板的一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3为用于说明增强部的连接形态的说明图。
图4为用于说明车门用装饰板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5为用于说明车门用装饰板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6为用于说明车门用装饰板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7为用于说明车门用装饰板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8为用于说明车门用装饰板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9为用于说明车门用装饰板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10为用于说明形成增强部的耐冲击树脂的相结构(1)的说明图。
图11为用于说明形成增强部的耐冲击树脂的相结构(3)的说明图。
图12为用于说明现有的车门用装饰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所示的事项是示例的事项和用于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事项,为了提供认为是最有效且不难以理解的说明而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概念性的特征。这一点,不意图示出本发明的结构的详细情况至为了本发明的根本理解所需的程度以上,通过配合附图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的几个方式实际上是如何具体化的。
[1]车门用装饰板
本发明的车门用装饰板(20)的特征在于,具有由耐冲击树脂形成的增强部(23),所述耐冲击树脂包含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增容剂,增容剂为具有跟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
如图12所示那样,现有的车门用装饰板29被分割成多个配件。具体而言,例如由上板291、扶手板292和下板293这3个配件构成。而且,上板291和下板293由于形状、大小不同等而其刚性不同,因此,担心上板291与下板293的边界处的断裂。另外,由此,对于扶手板292,通常在上板291与下板293的卡合部位实施弱化。由此,部件的构成点数容易变多,或需要用于弱化的机构。
与此相对,本车门用装饰板20中,通过具有增强部23,从而如图2~图7所示例那样,可以一体地形成本车门用装饰板20。而且,通过一体地形成,从而可以有效地享有构成增强部23的耐冲击树脂的特性,可以提供不易断裂的车门用装饰板。
更具体而言,可以形成下述的各实施方式1~6的车门用装饰板20。
[实施方式1]
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被分割成上下的情况下,即,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为独立的板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使增强部23夹设于上板部21与下板部25之间而一体化的车门用装饰板20(参照图2)。另外,上述情况下,增强部23可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使车门用装饰板20横断的方式配置。即,可以在车门用装饰板20的中央部设为带状(成为贯通前后的形态)。
通过形成这样的构成,从而夹设于上板部21与下板部25之间的增强部23可以柔软地进行冲击吸收使其吸收上板部21与下板部25之间的刚性差,因此,即使一体化,也不断裂,可以吸收冲击。
如此,使增强部23夹设于上板部21与下板部25之间而一体的车门用装饰板20中,增强部23与上板部21的接合部、增强部23与下板部25的接合部的接合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示例图3的(a)~图3的(c)所示的接合形态。即,图3的(a)中,通过形成增强部23与作为接合对象的其他部分的接合剖面使其彼此成为倾斜,从而可以增加接合面积、改善接合强度。另外,如图3的(b)所示那样,以总计厚度成为本车门用装饰板20的1张的厚度的方式,减薄增强部23和其他部分这两材料的接合部厚度,使其啮合并接合,从而可以增加接合面积、改善接合强度。进而,如图3的(c)所示那样,通过赋型增强部23和其他部分中的一者的接合部,使得被另一者的接合嵌合,从而可以使两者啮合并接合。上述情况下,也可以增加接合面积、改善接合强度。
另外,特别是利用后述的多色成型,如图3的(b)和图3的(c)那样,得到板连接结构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对各角部的应力集中,通常需要各角部的倒角。与此相对,本发明中,由于使用耐冲击树脂,因此,可以无需对于凸部的顶角(相当于榫卯中的榫的前端角)、凹部的底角(相当于榫卯中的榫孔的底部角)的倒角。
进一步,如图7所示那样,也可以形成具备自覆盖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的整个表面的增强部23延伸的延接部231的形态。对于该形态,可以得到更优异的接合强度。
另外,本发明中,除增强部23以外,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他增强部24。特别是如前述,增强部23呈带状,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以贯通车门用装饰板20的方式配置(横断地配置)的情况下,进而,可以组合使用同样呈带状的其他增强部24。该其他增强部24可以仅设置1个,或者也可以设置2个以上。
具体而言,如图8和图9所示那样,可以在下板部25上设置其他增强部24。其他增强部24例如可以设置作为其他增强部241和其他增强部242的2条。这些其他增强部24也与增强部23同样地,可以由前述耐冲击树脂形成。
另外,增强部23和其他增强部24可以以彼此成为大致平行的位置关系的方式配置。如此,将1条带状的增强部23和2条带状的其他增强部24(其他增强部241和242)以彼此成为大致平行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使增强部23与乘员胸部对应地配置,使其他增强部241与乘员腹部对应地配置,使其他增强部242与乘员腰部对应地配置。由此,可以使各增强部和其他增强部作为乘员保护所需的冲击带适合地发挥功能。即,可以使增强部23作为胸部保护带发挥功能,使其他增强部241作为腹部保护带发挥功能,使其他增强部242作为腰部保护带发挥功能。
进而,其他增强部24如图8所示那样,也可以作为下板部25的一部分以置换的方式进行配置,或者如图9所示那样,也可以附设于下板部25的表里中的任意者(或也可以为两面)的一面。
需要说明的是,图2~图3和图7~图9中,扶手板部27也示出由增强部23一体地形成的形态,但根据需要,扶手板部27由其他材料(例如由与上板部21、下板部25相同的材料构成)构成并成型时,也可以利用增强部23而一体化。
[实施方式2]
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可以分别由任意材料形成,例如各自可以以纤维增强板的形式形成,所述纤维增强板包含增强纤维、和用于粘结该增强纤维的粘结树脂。
上述情况下,可以形成由以纤维增强板(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为嵌入体而一体的嵌入成型物形成的车门用装饰板20。即,以作为纤维增强板的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为嵌入体,对它们之间注射形成耐冲击树脂,从而可以得到上板部21、下板部25和增强部23成为一体的车门用装饰板20。
构成纤维增强板的增强纤维的种类没有限定,可以利用无机纤维(玻璃纤维等)、有机纤维(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等天然纤维)。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其中,优选有机纤维,进一步优选天然纤维,特别优选植物纤维。植物纤维为源自植物的纤维,包括从植物取出的纤维、对其进行了加工的纤维。植物性纤维中包括:叶脉系植物纤维(蕉麻、剑麻、龙舌兰等)、韧皮系植物纤维(亚麻、黄麻、大麻、红麻、苎麻等)、木质系植物纤维(从阔叶树和针叶树等采集的植物纤维)、其他植物纤维(椰子壳纤维、油棕空果串纤维、稻草纤维、秸秆纤维、竹子纤维、棉等)。
粘结树脂的种类也没有限定,可以根据使用的增强纤维而选择,特别优选热塑性树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聚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缩醛树脂和ABS树脂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其中,优选聚烯烃树脂。作为聚烯烃树脂,可以举出乙烯均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等聚乙烯树脂(全部结构单元数中的50%以上为源自乙烯的单元)。另外,可以举出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等)、丙烯·1-丁烯共聚物等聚丙烯树脂(全部结构单元数中的50%以上为源自丙烯的单元)。
粘结树脂可以仅为非改性的热塑性树脂,也可以包含导入极性基团而改性了的热塑性树脂。作为极性基团,可以举出羧酸酐基(-CO-O-OC-)、羧酸基(-COOH)、羰基(-CO-)、羟基(-OH)、氨基(-NH2)、硝基(-NO2)、腈基(-CN)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增强纤维与粘结树脂的比率没有限定,将它们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增强纤维可以设为1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进一步15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进一步25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进一步35质量%以上且65质量%以下)。
本车门用装饰板20的增强部23包含聚烯烃树脂和作为增容剂的改性弹性体。而且,作为该改性弹性体,可以利用后述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因此,作为前述粘结树脂,利用改性聚烯烃树脂的情况下,增强部23优选利用聚烯烃树脂和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所述改性聚烯烃树脂是利用聚烯烃树脂,在构成该粘结树脂的聚烯烃树脂的一部分中导入极性基团并经改性而成的。通过它们的组合,尤其可以提供高水准不易断裂的车门用装饰板。
[实施方式3]
如前述,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可以分别由任意材料形成,例如,可以将各自作为发泡树脂板而形成。
上述情况下,由规定的树脂材料形成发泡树脂板(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由耐冲击树脂形成增强部23,将它们在1个模具内进行,从而可以得到由上板部21、下板部25和增强部23成为一体的多色成型物形成的车门用装饰板20。
构成发泡树脂板的树脂材料没有限定,可以使用与构成增强部23的耐冲击树脂不同的其他热塑性树脂(即,可以形成多色成型物)。具体而言,也可以将与前述实施方式2的粘结树脂同样的烯烃系树脂跟发泡剂一起利用。即,作为构成发泡树脂板的其他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使用聚烯烃树脂。上述情况下,通过与能构成增强部23的聚烯烃树脂和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增容剂)组合使用,从而可以尤其提供高水准不易断裂的车门用装饰板。
[实施方式4]
上板部21与下板部25在上下相邻的情况下,通过用增强部23覆盖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的表面,从而可以形成不易断裂的车门用装饰板20。上述情况下,优选以至少覆盖跨过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的边界区域的表面的方式具备增强部23(参照图4)。当然如图5所示那样,可以边用增强部23覆盖跨过边界区域的表面,边以覆盖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的整面的方式具备增强部23(参照图5)。
进而,覆盖表面的增强部23如图5所示那样,可以设置于车门用装饰板20的设计面20a侧(车室内侧),如图6所示那样,也可以设置于车门用装饰板20的非设计面20b侧(车室外侧)。其中,优选车门用装饰板20的设计面20a侧(车室内侧)。
进而,当然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图8和图9所示的其他增强部24也可以在具有上述图4所示的形态的增强部23的情况下,同样地设置。
[实施方式5]
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可以分别由任意材料形成,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可以将各自作为纤维增强板而形成,所述纤维增强板包含增强纤维、和用于粘结该增强纤维的粘结树脂。
上述情况下,可以形成由以纤维增强板(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为嵌入体而一体的嵌入成型物形成的车门用装饰板20。即,以作为纤维增强板的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为嵌入体,对它们的表面(至少跨过它们的边界区域的表面)注射形成耐冲击树脂,从而可以得到上板部21、下板部25和增强部23成为一体的车门用装饰板20。上述情况下,也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作为增强纤维,可以利用植物纤维,另外,对于优选的粘结树脂的方案也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6]
进而,如前述,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可以分别由任意材料形成,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可以将各自作为发泡树脂板而形成。
上述情况下,由规定的树脂材料形成发泡树脂板(上板部21和下板部25),由耐冲击树脂形成增强部23,将它们在1个模具内进行,从而可以得到由上板部21、下板部25和增强部23成为一体的多色成型物形成的车门用装饰板20。上述情况下,对于可以使用聚烯烃树脂和导入了极性基团的改性聚烯烃树脂作为构成发泡树脂板的其他热塑性树脂也与实施方式3是同样的。
以下中,针对上述(包括实施方式1~6)的、形成增强部23的耐冲击树脂,对相同的事项进行说明。
形成增强部23的耐冲击树脂包含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增容剂。进一步,其中,增容剂为具有跟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
〈1〉聚烯烃树脂
构成耐冲击树脂的聚烯烃树脂可以使用烯烃的均聚物和/或烯烃的共聚物。
上述烯烃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乙烯、丙烯和碳数4~8的α-烯烃等。作为碳数4~8的α-烯烃,可以举出1-丁烯、3-甲基-1-丁烯、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具体而言,作为聚烯烃树脂,可以举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1-丁烯、聚1-己烯、聚4-甲基-1-戊烯等。这些聚合物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即,聚烯烃树脂也可以为上述聚合物的混合物。
作为上述聚乙烯树脂,可以举出乙烯均聚物、和乙烯与其他烯烃(其他烯烃中不含乙烯)的共聚物。作为后者,可以举出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等(其中,全部结构单元数中的50%以上为源自乙烯的单元)。
作为上述聚丙烯树脂,可以举出丙烯均聚物、和丙烯与其他烯烃(其他烯烃中不含丙烯)的共聚物。作为后者,可以举出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等(其中,全部结构单元数中的50%以上为源自丙烯的单元)。
另外,丙烯与其他烯烃的共聚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也可以为嵌段共聚物,优选嵌段共聚物。尤其优选其他烯烃为乙烯的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该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例如也被称为抗冲共聚物、聚丙烯抗冲共聚物、异相聚丙烯、异相嵌段聚丙烯等。
聚烯烃树脂的基于凝胶渗透色谱(GPC)的重均分子量(标准聚苯乙烯换算)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10000以上且500000以下,优选100000以上且450000以下,更优选200000以上且400000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聚烯烃树脂为对后述的聚酰胺树脂不具有亲和性的聚烯烃,且为也不具有能跟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聚烯烃。在这一点,与作为后述的改性弹性体的烯烃系成分不同。
〈2〉聚酰胺树脂
构成耐冲击树脂的聚酰胺树脂为借助酰胺键(-NH-CO-)使多个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作为构成聚酰胺树脂的单体,可以举出6-氨基己酸、11-氨基十一酸、12-氨基十二酸、对氨基甲基苯甲酸等氨基酸、ε-己内酰胺、十一内酰胺、ω-月桂内酰胺等内酰胺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进而,聚酰胺树脂也可以通过二胺与二羧酸的共聚而得到。上述情况下,作为单体的二胺中,可以举出乙二胺、1,3-二氨基丙烷、1,4-二氨基丁烷、1,6-二氨基己烷、1,7-二氨基庚烷、1,8-二氨基辛烷、1,9-二氨基壬烷、1,10-二氨基癸烷、1,11-二氨基十一烷、1,12-二氨基十二烷、1,13-二氨基十三烷、1,14-二氨基十四烷、1,15-二氨基十五烷、1,16-二氨基十六烷、1,17-二氨基十七烷、1,18-二氨基十八烷、1,19-二氨基十九烷、1,20-二氨基二十烷、2-甲基-1,5-二氨基戊烷、2-甲基-1,8-二氨基辛烷等脂肪族二胺、环己二胺、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等脂环式二胺、苯二甲胺(对苯二胺和间苯二胺等)等芳香族二胺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进而,作为单体的二羧酸中,可以举出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巴西基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八烷二酸那样的脂肪族二羧酸、环己烷二羧酸那样的脂环式二羧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那样的芳香族二羧酸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即,作为聚酰胺树脂,可以举出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1、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14、聚酰胺12、聚酰胺6T、聚酰胺6I、聚酰胺9T、聚酰胺M5T、聚酰胺1010、聚酰胺1012、聚酰胺10T、聚酰胺MXD6、聚酰胺6T/66、聚酰胺6T/6I、聚酰胺6T/6I/66、聚酰胺6T/2M-5T、聚酰胺9T/2M-8T等。这些聚酰胺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外,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耐冲击树脂,上述各种聚酰胺树脂中,可以使用具有主链中的夹持于相邻的酰胺键彼此的烃基的直链碳数为6以上(通常16以下)的结构(本发明中,也简称为“长链结构”)的聚酰胺树脂。使用长链结构的情况下,聚酰胺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中,优选具有50%以上的长链结构,也可以为100%。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聚酰胺11、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14、聚酰胺12、聚酰胺6T、聚酰胺6I、聚酰胺9T、聚酰胺1010、聚酰胺1012、聚酰胺10T、聚酰胺9T/2M-8T等。这些聚酰胺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进而,本发明中,上述各种聚酰胺树脂中,可以使用源自植物的聚酰胺树脂。源自植物的聚酰胺树脂为使用由植物油等源自植物的成分得到的单体的树脂,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观点(特别是碳中和的观点)出发,是理想的。
作为源自植物的聚酰胺树脂,可以举出聚酰胺11(以下,也简称为“PA11”)、聚酰胺610(以下,也简称为“PA610”)、聚酰胺612(以下,也简称为“PA612”)、聚酰胺614(以下,也简称为“PA614”)、聚酰胺1010(以下,也简称为“PA1010”)、聚酰胺1012(以下,也简称为“PA1012”)、聚酰胺10T(以下,也简称为“PA10T”)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聚酰胺树脂的基于凝胶渗透色谱(GPC)的重均分子量(标准聚苯乙烯换算)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5000以上且100000以下,优选7500以上且50000以下,更优选10000以上且50000以下。
〈3〉改性弹性体
构成耐冲击树脂的改性弹性体为具有跟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弹性体。该改性弹性体优选为对聚烯烃树脂具有亲和性的成分。即,优选为具有对聚酰胺树脂和聚烯烃树脂的增容作用的成分。进一步换言之,优选为聚酰胺树脂与聚烯烃树脂的增容剂。
作为反应性基团,可以举出酸酐基(-CO-O-OC-)、羧基(-COOH)和环氧基{-C2O(由2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形成的三元环结构)}、噁唑啉基(-C3H4NO)和异氰酸酯基(-NCO)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改性弹性体的改性量没有限定,改性弹性体在1分子中具有1个以上的反应性基团即可。进而,改性弹性体优选在1分子中具有1个以上且50个以下的反应性基团,更优选3个以上且30个以下,特别优选5个以上且20个以下。
作为改性弹性体,可以举出使用能导入反应性基团的各种单体的聚合物(通过使用能导入反应性基团的单体的聚合而得到的改性弹性体)、各种聚合物的氧化分解物(通过氧化分解形成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有机酸对各种聚合物的接枝聚合物(通过有机酸的接枝聚合而导入了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能导入反应性基团的单体,可以举出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和酸酐基的单体、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和羧基的单体、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和环氧基的单体等。
具体而言,可以举出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琥珀酸酐、戊二酸酐、己二酸酐、柠康酸酐、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丁烯基琥珀酸酐等酸酐、和马来酸、衣康酸、富马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羧酸。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化合物中优选酸酐,更优选马来酸酐和衣康酸酐,特别优选马来酸酐。
进而,构成改性弹性体的骨架的树脂(以下,称为“骨架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热塑性树脂。作为该骨架树脂,可以使用作为聚烯烃树脂在上述示例的各种树脂中的1种或2种以上。此外,作为骨架树脂,可以使用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和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举出使2种以上的烯烃共聚而成的共聚物。
作为烯烃,可以使用作为构成聚烯烃树脂的烯烃在上述示例的各种烯烃中的1种或2种以上。其中,作为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优选乙烯与碳数3~8的α-烯烃的共聚物、和丙烯与碳数4~8的α-烯烃的共聚物。
即,作为乙烯与碳数3~8的α-烯烃的共聚物,可以举出乙烯·丙烯共聚物(EPR)、乙烯·1-丁烯共聚物(EBR)、乙烯·1-戊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EOR)。
另外,作为丙烯与碳数4~8的α-烯烃的共聚物,可以举出丙烯·1-丁烯共聚物(PBR)、丙烯·1-戊烯共聚物、丙烯·1-辛烯共聚物(POR)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一方面,作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举出苯乙烯系化合物与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嵌段共聚物、和其氢化体。
作为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等烷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乙烯基萘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共轭二烯化合物,可以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戊间二烯、甲基戊二烯、苯基丁二烯、3,4-二甲基-1,3-己二烯、4,5-二乙基-1,3-辛二烯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即,作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举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优选SEBS。
改性弹性体的基于凝胶渗透色谱(GPC)的重均分子量(标准聚苯乙烯换算)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10000以上且500000以下,优选35000以上且500000以下,更优选35000以上且300000以下。
〈4〉其他成分
耐冲击树脂中,除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以外,可以配混其他成分。作为其他成分,可以举出填充剂(增强填料)、成核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耐气候剂、光稳定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阻燃剂、阻燃助剂、增滑剂、防粘连剂、防雾剂、润滑剂、抗菌剂、着色剂(颜料、染料)、分散剂、防铜害剂、中和剂、防气泡剂、焊接强度改良剂、天然油、合成油、蜡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其他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聚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琥珀酸丁二醇酯、聚琥珀酸乙二醇酯、聚乳酸)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填充剂,可以举出玻璃成分(玻璃纤维、玻璃珠、玻璃鳞片等)、二氧化硅、无机纤维(玻璃纤维、氧化铝纤维、碳纤维)、石墨、硅酸化合物(硅酸钙、硅酸铝、蒙脱石、高岭土、滑石、粘土等)、金属氧化物(铁的氧化物、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锑、氧化铝等)、锂、钙、镁、锌等金属的碳酸盐和硫酸盐、金属(铝、铁、银、铜等)、氢氧化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硫化物(硫酸钡等)、碳化物(木炭、竹炭等)、钛化物(钛酸钾、钛酸钡等)、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氟树脂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植物性纤维等)、纤维素类(纤维素微纤维、纤维素乙酸酯等)等。它们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它们也可以作为成核剂利用。
〈5〉关于相结构
耐冲击树脂所呈现的相结构没有限定,可以取下述相结构(1)~(3)。
相结构(1):具有包含聚烯烃树脂的连续相(A);和,分散于连续相(A)中的、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的分散相(B)的相结构(参照图10)。其中,不共存具有包含聚酰胺树脂的连续相、和分散于该连续相中的分散相的其他相结构。
相结构(2):具有包含聚酰胺树脂的连续相;和,分散于该连续相中的、包含聚烯烃树脂的分散相的相结构。其中,不共存具有包含聚烯烃树脂的连续相、和分散于该连续相中的分散相的其他相结构。
相结构(3):具有包含聚烯烃树脂的连续相(A1);分散于连续相(A1)中的、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的分散相(BA1);包含聚酰胺树脂的连续相(A2);和,分散于连续相(A2)中的、包含改性弹性体的分散相(BA2)的相结构(参照图11)。
这些相结构中,优选相结构(1)或相结构(3),更优选相结构(1)。
相结构(1)中,进而,相结构(1)中的分散相(B)可以具有:该分散相(B)内的连续相、且包含聚酰胺树脂的连续相(B1);和,分散于该连续相(B1)内的微分散相、且包含改性弹性体的微分散相(B2)(参照图10)。上述情况下,相结构(1)变得呈现在分散相(B)内进一步具有微分散相(B1)的多重相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相结构(1)中,改性弹性体可以为未反应的改性弹性体,也可以为与聚酰胺树脂的反应物,还可以为它们的混合物。
相结构(3)可以呈现连续相(A1)和连续相(A2)这2个连续相共存的共连续相结构。另外,连续相(A1)内的分散相(BA1)可以具有:该分散相(BA1)内的连续相、且包含聚酰胺树脂的连续相(BA11);和,分散于该连续相(BA11)内的微分散相、且包含改性弹性体的微分散相(BA12)。上述情况下,相结构(3)变得呈现在分散相(BA1)内进一步具有微分散相(BA12)的多重相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相结构(3)中,改性弹性体可以为未反应的改性弹性体,也可以为与聚酰胺树脂的反应物,还可以为它们的混合物。
另外,相结构(1)的情况下,连续相(A)包含聚烯烃树脂。聚烯烃树脂为连续相(A)的主成分(相对于连续相A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也可以为100质量%)。另外,分散相(B)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聚酰胺树脂(分散相(B)中包含改性弹性体的情况下,为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为分散相(B)的主成分(相对于分散相B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也可以为100质量%)。
进而,相结构(1)中,呈现前述多重相结构的情况下,连续相(B1)包含聚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为连续相(B1)的主成分(相对于连续相B1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也可以为100质量%)。另外,微分散相(B2)包含改性弹性体。改性弹性体为微分散相(B2)的主成分(相对于微分散相B2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也可以为100质量%)。
上述相结构(3)的情况下,连续相(A1)包含聚烯烃树脂。聚烯烃树脂为连续相(A1)的主成分(相对于连续相A1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也可以为100质量%)。另外,分散相(BA1)包含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为分散相(BA1)的主成分(相对于分散相BA1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也可以为100质量%)。
进而,相结构(3)中,呈现前述多重相结构的情况下,连续相(BA11)包含聚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为连续相(BA11)的主成分(相对于连续相BA11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也可以为100质量%)。另外,微分散相(BA12)包含改性弹性体。改性弹性体为微分散相(BA12)的主成分(相对于微分散相BA12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也可以为100质量%)。
另外,连续相(A2)包含聚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为连续相(A2)的主成分(相对于连续相A2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也可以为100质量%)。另外,连续相(A2)中的分散相(BA2)包含改性弹性体。改性弹性体为分散相(BA2)的主成分(相对于分散相BA2整体,通常为70质量%以上,也可以为100质量%)。
这些相结构可以通过将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的熔融混炼物、与聚烯烃树脂进行熔融混炼而更确实地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耐冲击树脂中,可以成为改性弹性体所具有的反应性基团对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物。上述情况下,对于反应物,相结构(1)中,例如可以存在于连续相(A)与分散相(B)的界面、和/或连续相(B1)与微分散相(B2)的界面。同样地,相结构(3)中,例如可以存在于连续相(A1)与连续相(A2)的界面、连续相(A1)与分散相(BA1)的界面、连续相(BA11)与微分散相(BA12)的界面等。
各种相结构可以如下进行观察:进行了氧等离子体蚀刻处理后,进而,实施锇涂布处理而得到试验片,可以用场发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所得到的试验片的处理面。特别是,分散相和微分散相可以如下进行观察:在该方法中在放大至1000倍以上(通常10000倍以下)的图像中进行观察。另外,构成各相的成分在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的观察时进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S)从而可以特定。
耐冲击树脂的分散相(图10中的分散相B、图11中的分散相BA1)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其分散直径(平均分散直径)优选10000nm以下、更优选50nm以上且80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100nm以上且4000nm以下。
该分散相的分散直径可以在用电子显微镜得到的1000倍以上的放大图像中进行测定。即,测定从图像内的规定区域内随机选择的20个分散相的各最长直径,将所得最长直径的平均值作为第1平均值。然后,图像内的不同的5个区域中测定到的第1平均值的进一步的平均值为分散相的平均分散直径(长轴平均分散直径)。
耐冲击树脂的分散相(图10中的分散相B、图11中的分散相BA1)内所含的微分散相(图10中的微分散相B2、图11中的微分散相BA12)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其分散直径(平均分散直径)优选5nm以上且1000nm以下,更优选5nm以上且6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10nm以上且400nm以下,特别优选15nm以上且350nm以下。
该微分散相的分散直径可以在用电子显微镜得到的1000倍以上的放大图像中测定。即,测定从图像内的规定区域内随机选择的20个微分散相的各最长直径,将所得最长直径的平均值作为第1平均值。然后,图像内的不同的5个区域中测定到的第1平均值的进一步的平均值为微分散相的平均分散直径(长轴平均分散直径)。
〈6〉关于配混
耐冲击树脂中,将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聚烯烃树脂的比率可以设为2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其比率优选5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0质量%以上且8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5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0质量%以上且7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5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30质量%以上且7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35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
耐冲击树脂中,将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彼此可以进行反应)的比率可以设为10质量%以上且98质量%以下。其比率优选15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7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0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2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5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7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30质量%以上且65质量%以下。
耐冲击树脂中,将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聚酰胺树脂的比率可以设为1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其比率优选2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4质量%以上且6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6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8质量%以上且5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2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5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
耐冲击树脂中,将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改性弹性体的比率可以设为1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其比率优选2质量%以上且5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4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6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8质量%以上且3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0质量%以上且37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2质量%以上且36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5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
耐冲击树脂中,将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聚酰胺树脂的比率可以设为1.5质量%以上且88质量%以下。其比率优选3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5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0质量%以上且6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5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8质量%以上且5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5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
耐冲击树脂中,将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改性弹性体的比率可以设为2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其比率优选22质量%以上且8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5质量%以上且86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27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优选29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32质量%以上且66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36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将前述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时的聚烯烃树脂的比率,前述相结构(1)(参照图10)的情况下,通常与将相整体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的连续相(A)的比率相等。另一方面,相结构(3)(参照图11)的情况下,通常与将相整体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的连续相(A1)的比率相等。此处所谓比率为体积比率,通常与其体积比率所反映的面积比率也相等(以下,同样)。
对于将前述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的、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的比率,前述相结构(1)(参照图10)的情况下,通常与将相整体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的分散相(B)的比率相等。另一方面,相结构(3)(参照图11)的情况下,通常与将相整体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的、分散相(BA1)与连续相(A2)与分散相(BA2)的总计比率相等。
对于将前述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的聚酰胺树脂的比率,前述相结构(1)(参照图10)的情况下,通常与将相整体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的连续相(B1)的比率相等。另一方面,相结构(3)(参照图11)的情况下,通常与将相整体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的、连续相(A2)与分散相内连续相(BA11)的总计比率相等。
对于将前述聚烯烃树脂与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总计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的改性弹性体的比率,前述相结构(1)(参照图10)的情况下,通常与将相整体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的微分散相(B2)的比率相等。另一方面,相结构(3)(参照图11)的情况下,通常与将相整体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的、微分散相(BA12)与分散相(BA2)的总计比率相等。
〈7〉关于物性
该耐冲击树脂中,可以得到高的耐冲击性或高的弯曲模量,或可以兼顾这些特性。例如,夏比冲击强度可以设为5kJ/m2以上且150kJ/m2以下。弯曲模量可以设为430MPa以上且1500MPa以下。进而,夏比冲击强度可以设为50kJ/m2以上且140kJ/m2以下。弯曲模量可以设为440MPa以上且1300MPa以下。进而,夏比冲击强度可以设为60kJ/m2以上且135kJ/m2以下。弯曲模量可以设为450MPa以上且1250MPa以下。进而,夏比冲击强度可以设为70kJ/m2以上且130kJ/m2以下。弯曲模量可以设为460MPa以上且1200MPa以下。进而,夏比冲击强度可以设为80kJ/m2以上且125kJ/m2以下。弯曲模量可以设为470MPa以上且1100MPa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夏比冲击强度的值为依据JIS K7111-1而测定(A型缺口、温度23℃、沿边试验法)时的值。另外,上述弯曲模量的值为依据JIS K7171而测定(用支点间距离64mm、曲率半径5mm的2个支点支撑,使用曲率半径5mm的作用点,载荷负荷速度2mm/分钟)时的值。
该耐冲击树脂的制备方法没有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将聚酰胺树脂和改性弹性体的熔融混炼物、与聚烯烃树脂进行熔融混炼而得到。此时,上述熔融混炼物的制备、和该熔融混炼物与聚烯烃树脂的熔融混炼中,可以使用任意熔融混炼装置。例如,可以使用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混炼挤出机等)、捏合机、混合机(高速流动式混合机、桨叶式混合机、螺带式混合机等)等。
另外,聚酰胺树脂与改性弹性体的熔融混炼温度没有限定,例如可以设为190℃以上且350℃以下,优选200℃以上且330℃以下,更优选205℃以上且310℃以下。另外,得到的熔融混炼物与聚烯烃树脂的熔融混炼温度没有限定,例如可以设为190℃以上且350℃以下,优选200℃以上且300℃以下,更优选205℃以上且260℃以下。
上述增强部和/或其他增强部可以形成实心的部位,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其一部分或全部形成发泡体。即,增强部可以形成经发泡成型的增强部。另外,其他增强部可以形成经发泡成型的增强部(将这些经发泡成型的增强部和其他增强部以下也简称为“发泡部”)。将增强部和其他增强部进行发泡成型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且为轻量、隔热性也优异的车门用装饰板。
该发泡部可以通过使耐冲击树脂进行发泡而得到。而且,耐冲击树脂如前述,具有包含连续相(A)和分散相(B)的相结构的情况下,优选气泡包含于连续相(A),且不包含于分散相(B)内。
[2]门饰板
本发明的门饰板(10)(参照图1)的特征在于,具有:前述车门用装饰板(20);和,铺设于车门用装饰板(20)的设计面侧的表皮层(15)。即,可以以构成门饰板(10)的设计面(10a)的方式具备表皮层(15)。
而且,该门饰板(10)被嵌入门板(30),从而作为整体以车门(1)的形式发挥功能。
表皮层15为形成门饰板10的设计面的层。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各种布帛(包含织物、编织物、无纺布等)、树脂表皮(例如通过压花加工而带有图案的树脂表皮材料)等。另外,表皮层15的构成没有限定,可以仅由1层构成,也可以由2层以上构成。由2层以上构成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具备具有设计面的表层(例如合成皮革、织物等)、和缓冲层(配置于表皮层15的非设计面侧)的层叠体形成表皮层15。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门饰板10如上述具备表皮层28,当然可以至少作为门饰板10利用。即,只要为对车门用装饰板20的设计面直接实施压花加工等而赋予了设计的形态就可以将车门用装饰板20直接作为门饰板10利用。
前述的例子只是单纯地为了说明,不解释为限定本发明。列举典型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记载和图示中使用的术语不是限定性的术语,可以理解为说明的术语和示例的术语。如此处详述那样,该方式中,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变更。此处,本发明的详述中参照了特定的结构、材料和实施例,但不意图将本发明限定于此处记载的公开特征,本发明当然言及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的、功能上等同的结构、方法、应用的全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车门用装饰板和门饰板可以作为汽车和铁道车辆的内饰材使用。另外,同样地也可以作为其他汽车用内饰材转用。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仪表板、门饰板、四分饰板、车顶内衬、柱装饰件、底板饰板、座舱板(tonneau board)、置物板、仪表板、控制台盒、座椅靠背板等。
附图标记说明
1;车门、
10;门饰板、10a;设计面、
15;表皮层、
20;车门用装饰板、20a;设计面、20b;非设计面、
21;上板部、
23;增强部、
24、241、242;其他增强部、
25;下板部、
27;扶手板部、
30;门板、
A;连续相、
B;分散相、
B1;连续相(分散相B内的连续相)、
B2;微分散相(分散相B内的分散相)、
A1、A2;连续相、
BA1、BA2;分散相、
BA11;连续相(分散相BA1内的连续相)、
BA12;微分散相(分散相BA1内的分散相)。

Claims (10)

1.一种车门用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由耐冲击树脂形成的第一增强部,所述耐冲击树脂包含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增容剂,
所述增容剂为具有跟所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
所述车门用装饰板具有:
被分割成上下的上板部和下板部;和,
介于所述上板部与所述下板部之间的所述第一增强部,
所述第一增强部呈带状,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贯通所述车门用装饰板的方式配置,
所述下板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增强部不同的至少1条的呈带状的第二增强部,
所述第二增强部由所述耐冲击树脂形成,且与所述第一增强部大致平行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用装饰板,其中,所述上板部和所述下板部分别由使用与所述耐冲击树脂不同的其他热塑性树脂的发泡树脂板形成,
所述上板部、所述下板部和所述第一增强部由使用所述其他热塑性树脂和所述耐冲击树脂的一体的多色成型物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用装饰板,其中,所述上板部和所述下板部分别由纤维增强板形成,所述纤维增强板包含植物纤维、和用于粘结所述植物纤维的粘结树脂,
所述上板部、所述下板部和所述第一增强部由以所述纤维增强板为嵌入体的一体的嵌入成型物形成。
4.一种车门用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由耐冲击树脂形成的第一增强部,所述耐冲击树脂包含聚烯烃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增容剂,
所述增容剂为具有跟所述聚酰胺树脂反应的反应性基团的改性弹性体,
所述车门用装饰板具备:
上下相邻的上板部和下板部;和,
至少覆盖跨过所述上板部和所述下板部的分界区域的表面的所述第一增强部,
所述第一增强部呈带状,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贯通所述车门用装饰板的方式配置,
所述下板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增强部不同的至少1条的呈带状的第二增强部,
所述第二增强部由所述耐冲击树脂形成,且与所述第一增强部大致平行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用装饰板,其中,所述上板部和所述下板部由使用与所述耐冲击树脂不同的其他热塑性树脂的一体的发泡树脂板形成,
所述上板部、所述下板部和所述第一增强部由使用所述其他热塑性树脂和所述耐冲击树脂的一体的多色成型物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用装饰板,其中,所述上板部和所述下板部由一体的纤维增强板形成,所述一体的纤维增强板包含植物纤维、和用于粘结所述植物纤维的粘结树脂,
所述上板部、所述下板部和所述第一增强部由以所述纤维增强板为嵌入体的一体的嵌入成型物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用装饰板,其中,
所述耐冲击树脂具有:
连续相(A),其包含所述聚烯烃树脂;
分散相(B),其为分散于所述连续相(A)中的分散相,且包含所述聚酰胺树脂和所述改性弹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用装饰板,其中,
所述分散相(B)具有:
连续相(B1),其包含所述聚酰胺树脂;和,
微分散相(B2),其分散于所述连续相(B1)中,且包含所述改性弹性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门用装饰板,其中,所述改性弹性体为以乙烯与碳数3~8的α-烯烃的共聚物、或丙烯与碳数4~8的α-烯烃的共聚物为骨架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
10.一种门饰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用装饰板;和,铺设于所述车门用装饰板的设计面侧的表皮层。
CN201880028389.7A 2017-06-02 2018-05-24 车门用装饰板和门饰板 Active CN110612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0427 2017-06-02
JP2017-110427 2017-06-02
PCT/JP2018/020069 WO2018221388A1 (ja) 2017-06-02 2018-05-24 車両ドア用トリムボード及びドアトリ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2226A CN110612226A (zh) 2019-12-24
CN110612226B true CN110612226B (zh) 2023-07-28

Family

ID=64456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8389.7A Active CN110612226B (zh) 2017-06-02 2018-05-24 车门用装饰板和门饰板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3942B2 (zh)
EP (1) EP3632727B1 (zh)
JP (1) JP7095694B2 (zh)
KR (1) KR20190130034A (zh)
CN (1) CN110612226B (zh)
BR (1) BR112019023787A2 (zh)
RU (1) RU2744258C1 (zh)
SG (1) SG11201909515SA (zh)
WO (1) WO20182213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15784B1 (ko) * 2016-10-11 2019-01-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가니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도어
US20220018689A1 (en) * 2020-07-20 2022-01-20 Inteva Products, LLC, Trim component with flexible capacitive sensors and method of making
CN112026279B (zh) * 2020-08-27 2022-07-01 江苏宏宇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抗延展车用内饰塑料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3656A (en) * 1967-12-15 1975-03-25 Ici Ltd Production of laminar articles
JPS619318U (ja) * 1984-06-22 1986-01-20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
JPS619318A (ja) 1984-06-23 1986-01-16 Tokai Rubber Ind Ltd 車両サスペンシヨン用ゴムブツシユ
US4766025A (en) * 1986-09-25 1988-08-23 Sheller Globe Corp. Composite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594345Y2 (ja) * 1991-02-27 1999-04-26 池田物産 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JPH09124923A (ja) * 1995-11-02 1997-05-13 Asahi Chem Ind Co Ltd 車両用外装部品
JP3285141B2 (ja) 1997-11-19 2002-05-27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US20020018876A1 (en) * 2000-03-29 2002-02-14 Kiyoshi Matsuki Composite molded article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as well as inner mold and metal mold being used for producing cellular molded article in mold pattern having surface skin
EP1177949A1 (en) * 2000-08-01 2002-02-06 Rectic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rim part for the interior of an automobile vehicle or at least a skin therefor
US20020125693A1 (en) * 2001-03-07 2002-09-12 Alsup Therial Levell Hinging reinforced trim piece
JP2003231445A (ja) * 2002-02-12 2003-08-19 Kasai Kogyo Co Ltd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US6670012B2 (en) * 2002-03-18 2003-12-30 Polyone Corporation Multi-colored coverstock
JP2004168093A (ja) 2002-11-18 2004-06-17 Honda Motor Co Ltd ルーフライニングの端部処理構造
US7243472B2 (en) * 2003-06-11 2007-07-17 Angell-Demmel Europe Gmbh Decorative trim piece
US6821465B1 (en) * 2003-09-03 2004-11-23 Jsp Licenses, Inc. Door trim panel with integral soft armrest pad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20050260382A1 (en) * 2004-05-24 2005-11-24 Lear Corporation Two-shot polymeric vehicle trim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DE102004025570A1 (de) * 2004-05-25 2005-12-15 Adam Opel Ag Hochwertiges Kunststoffformteil und Verfahren zur seiner Herstellung unter Verwendung eingelegter Schaumteile
US20060082179A1 (en) * 2004-10-19 2006-04-20 Depue Todd L Automotive trim assembly having impact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060222841A1 (en) * 2005-03-30 2006-10-05 Kasai Kogyo Co., Ltd. Automotive interior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1864781B1 (en) * 2005-03-31 2010-09-29 Kyoraku Co., Ltd. Interior automotive trim par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7572401B2 (en) * 2005-09-16 2009-08-11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Group North America, Inc. Insert molded bolster in two-shot door panel
US7784844B2 (en) * 2005-09-21 2010-08-31 Komatsu Ltd. Interior trim member of work veh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70207292A1 (en) * 2006-03-06 2007-09-06 Lear Corporation Soft feel interior trim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TE455666T1 (de) * 2006-03-23 2010-02-15 Exxonmobil Chem Patents Inc Türanordnung mit kernmodul mit integrierter gürtellinienverstärkung
EP1857247A1 (en) * 2006-05-18 2007-11-21 Recticel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ultilayered part
US20080006959A1 (en) * 2006-07-10 2008-01-10 Lear Corporation Two-shot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080073927A1 (en) * 2006-09-22 2008-03-27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trim component storage compart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08230552A (ja) 2007-03-23 2008-10-02 Kasai Kogyo Co Ltd 車両用内装部品
US7934354B2 (en) * 2007-09-27 2011-05-03 Caterpillar S.A.R.L. Door panel
JP2009138451A (ja) * 2007-12-07 2009-06-25 Caterpillar Japan Ltd ドアパネル
JP5004371B2 (ja) * 2008-04-30 2012-08-22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用芯材および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用芯材の成形方法、ならびに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の成形方法
KR100969120B1 (ko) * 2008-07-15 2010-07-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이색 사출물 성형 금형 및 성형 방법
US8337975B2 (en) * 2009-01-21 2012-12-25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panel
EP2298606B1 (de) * 2009-09-21 2011-11-09 Ford-Werke GmbH Innenverkleidungsteil für einen Fahrgastraum eines Fahrzeugs sowie Verfahren zur seiner Herstellung
EP2377703A1 (de) 2010-04-15 2011-10-19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Türstrukturmodul
DE102010030911A1 (de) * 2010-07-02 2012-01-05 Kunststoff-Technik Scherer & Tri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ormteils und Formteil
DE102010061556B4 (de) * 2010-12-23 2016-03-17 Summer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Mehrkomponentiges flächiges Kunststoff-Sichtteil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JP5754991B2 (ja) 2011-03-10 2015-07-29 株式会社林技術研究所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US20120235436A1 (en) * 2011-03-17 2012-09-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ne-piece decorative trim bezel having plural unpainted finishes
US10464280B2 (en) * 2011-08-30 2019-11-05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Trim component for vehicle interior
DE102011112135A1 (de) * 2011-09-01 2013-03-07 Audi Ag Verkleidungsteil
EP2783918B1 (en) * 2011-11-24 2017-10-25 Kyoraku Co., Ltd. Resin panel and molding method of its manufacture
KR101675655B1 (ko) * 2011-12-22 2016-11-11 도요다 보쇼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1675654B1 (ko) 2011-12-22 2016-11-11 도요다 보쇼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성형체
JP5879253B2 (ja) 2011-12-22 2016-03-0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98595B2 (ja) * 2012-06-22 2015-10-21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樹脂組成物
EP2679380A1 (en) * 2012-06-28 2014-01-01 RECTICEL Automobilsysteme GmbH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flexible skin having at least one insert adhered thereto.
US10093268B2 (en) * 2012-08-27 2018-10-09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Trim component for vehicle interior
WO2014089328A1 (en) * 2012-12-05 2014-06-1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Fabric covered vehicle interior assembly having a recess
JP6222003B2 (ja) * 2014-08-22 2017-11-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部品同士の結合構造及び部品同士の結合方法
KR101664673B1 (ko) * 2015-03-25 2016-10-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수지 제품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DE102015005591A1 (de) * 2015-05-02 2016-11-03 Daiml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Zierelements mit einer Dekorschicht
DE102015015313A1 (de) * 2015-11-26 2017-06-01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Innenverkleidungsteil sowie e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Innenverkleidungsteils
JP2017100371A (ja) * 2015-12-02 2017-06-0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樹脂成形品
US10836093B2 (en) * 2016-02-15 2020-11-17 Kyoraku Co., Ltd. Foamed structure and resin panel
CN107199963B (zh) * 2016-03-17 2022-05-31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的装饰板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KR102237959B1 (ko) * 2016-07-28 2021-04-08 닛폰세이테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자동차의 외장 패널
US10974436B2 (en) * 2016-08-31 2021-04-13 Kyoraku Co., Ltd. Foamed structure, resin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sin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sin laminated body and foamed body
JP6818490B2 (ja) * 2016-10-03 2021-01-20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ホールシール材
US11305464B2 (en) * 2016-12-28 2022-04-19 Moriden Co., Ltd. Vehicle interior bo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0545979A (zh) * 2016-12-29 2019-12-06 积水沃尔泰克有限责任公司 非均匀发泡体组合物和方法
US10654202B2 (en) * 2017-04-14 2020-05-19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Resin mold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10099625B1 (en) * 2017-06-22 2018-10-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Glove box bin with adjustable stiffness
DE102017119292B3 (de) * 2017-08-23 2019-01-24 Novem Car Interior Design Gmbh Formteil, insbesondere als Formteil ausgebildetes Dekorteil und/oder Verkleidungsteil für einen Fahrzeuginnenraum und ein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Formteils
US20190389102A1 (en) * 2018-06-21 2019-12-26 Global Ip Holdings, Llc Method of Making a Trim Component Having an Edge-Wrapped, Fibrous Decorative Cove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9023787A2 (pt) 2020-06-02
EP3632727A1 (en) 2020-04-08
KR20190130034A (ko) 2019-11-20
RU2744258C1 (ru) 2021-03-04
JP7095694B2 (ja) 2022-07-05
US20200079189A1 (en) 2020-03-12
US11413942B2 (en) 2022-08-16
SG11201909515SA (en) 2019-11-28
CN110612226A (zh) 2019-12-24
JPWO2018221388A1 (ja) 2020-05-21
EP3632727B1 (en) 2023-01-25
WO2018221388A1 (ja) 2018-12-06
EP3632727A4 (en) 2021-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98595B2 (ja) 樹脂組成物
CN110392714B (zh) 热塑性树脂片、层叠片和成型体
CN110612226B (zh) 车门用装饰板和门饰板
CN109844024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和成型体
KR102116918B1 (ko) 에너지 흡수체
JP6916459B2 (ja) 樹脂組成物
KR102275080B1 (ko) 분산 직경의 조정 방법 및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EP3578592B1 (en) Fiber-reinforced material and structure
CN113272181B (zh) 振动吸收材料
KR20190126132A (ko) 성형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8779300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和成型体
JP7250254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