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0785B - 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0785B
CN110610785B CN201910921469.1A CN201910921469A CN110610785B CN 110610785 B CN110610785 B CN 110610785B CN 201910921469 A CN201910921469 A CN 201910921469A CN 110610785 B CN110610785 B CN 1106107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heel
liquid medicine
fixed
o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14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0785A (zh
Inventor
邵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s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eish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eisha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eish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14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07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0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0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0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0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 B05C1/04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 B05C1/0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using a roller or other rotating member which contacts the work along a generating li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26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ing or semi-conducting layers, e.g. deposition of met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36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01B13/227Pre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01B13/228After-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30Drying; Impregna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制作得到半成品a;第二阶段包括:制作得到半成品b;第三阶段包括:制得高压阻尼线;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设备,包括两段第一工段、第二工段、缠绕设备及编织机;所述第一工段用以将线芯加工成半成品a;所述缠绕设备及第一工段用以将半成品a加工成半成品b;所述编织机及第二工段用以将半成品b加工成高压阻尼线成品;沿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向,第一工段、缠绕设备、第一工段、编织机和第二工段依次排布设置;本发明,不同阶段的同种设备共用,既缩短了生产线的长度,且大大地节省了设备的购置成本,生产成本低,人工操作少,操作难度低。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高压阻尼线的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高、操作难度大。
具体表现为,将线芯浸入到硅胶、磁粉及硫化剂混合药水的步骤中,线芯直接浸入到药水的液面以下,在线芯的浸出端,由于线芯自身具有的前进速度,会使得药水被甩出,对药水造成大量的浪费;
线芯进入到烘箱内,线芯只经过一次烘箱区域,为了增加烘干效果,一般将烘箱的长度加大,导致占地面积过大,烘箱成本提高,其次,烘箱的前导轮、后导轮分别与烘箱开口的间距过小,在首次将线芯穿过烘箱时(线芯一般从前导轮与后导轮的底端穿过),需要人工从过小的间距中穿过,操作难度大;
然后,依照传统方法,在对线芯的外表面附着上药水后,直接进行上胶挤出操作,往往会导致线芯外附着药水中的硅胶层产生气泡,进而需要人工对气泡进行处理,增加额外的劳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高压阻尼线生产方法及生产成本低的高压阻尼线生产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段第一工段、第二工段、缠绕设备及编织机;所述第一工段用以将线芯加工成半成品a;所述缠绕设备及第一工段用以将半成品a加工成半成品b;所述编织机及第二工段用以将半成品b加工成高压阻尼线成品;沿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向,第一工段、缠绕设备、第一工段、编织机和第二工段依次排布设置;
所述第一工段包括放线器、沾药水设备、第一烘箱、粘胶设备、挤出机、第二烘箱及收线装置;第一工段中,沿高压阻尼线成品的生产方向,所述沾药水设备设置在放线器的后方,所述第一烘箱设置在沾药水设备的后方,所述粘胶设备设置在第一烘箱的后方,所述挤出机设置在粘胶设备的后方,所述第二烘箱设置在挤出机的后方,所述收线装置设置在第二烘箱的后方;
所述第二工段包括放线器、第一烘箱、粘胶设备、挤出机、第二烘箱及收线装置;第二工段中,沿高压阻尼线成品的生产方向,所述第一烘箱设置在放线器的后方,所述粘胶设备设置在第一烘箱的后方,所述挤出机设置在粘胶设备的后方,所述第二烘箱设置在挤出机的后方,所述收线装置设置在第二烘箱的后方;
所述第一烘箱包括多线槽的固定线轮、固定线轮轴、烘箱箱体、调节滑筒、调节滑杆;所述固定线轮设置在烘箱箱体的两端开口处;所述调节滑筒竖向设置在烘箱箱体两端端面上;所述调节滑筒内插入调节滑杆;所述调节滑杆顶端固定横向的固定线轮轴;所述固定线轮轴贯穿固定线轮的轴心;
所述第一烘箱还包括开设在调节滑筒上的锁定孔及锁定栓;所述锁定栓插入到锁定孔内;
所述第一烘箱还包括第一滑筒、滑动配合在第一滑筒内的第一滑杆、第二滑筒、滑动配合在第二滑筒内的第二滑杆及固定线轮轴轴套;所述第一滑杆与调节滑杆固定在固定线轮轴的同一端;所述第二滑筒固定在烘箱箱体的端面上;所述固定线轮轴轴套套接在固定线轮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滑杆固定在固定线轮轴轴套上;
所述烘箱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烘箱盖子;
还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
S1.1选取纺纶丝作为线芯,线芯置放到放线器的放线轮上;
S1.2放线轮放线,线芯经过沾药水设备,线芯外表面上沾上药水,药水成分为硅胶、磁粉与硫化剂的混合物;其中磁粉用以抗其它信号的干扰;
S1.3沾上药水的线芯穿入到第一烘箱中,进行第一次烘干;防止药水与胶凝剂之间产生气泡;
S1.4烘干后的线芯进入粘胶设备内在其外表面包裹一层胶凝剂;
S1.5线芯在包裹上一层胶凝剂后,置入到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在线芯外包裹上一层塑料保护壳;
S1.6观察包裹上塑料保护壳线芯的线径;
S1.7线径合格的线芯,穿入第二烘箱中,进行二次烘干;第二烘箱有至少三个,且三个第二烘箱内烘干温度不同,并沿着生产进度方向,温度依次降低;
S1.8最后,在收线装置的收线轮的带动下进行收卷打包,得到半成品a;
第二阶段包括:
S2.1在半成品a外使用缠绕设备缠绕镍铬丝,形成导电层;
S2.2将第一阶段中的线芯换成缠绕上镍铬丝的半成品a,并重复第一阶段的操作,得到半成品b;
第三阶段包括:
S3.1在半成品b的外表面用编织机编织玻璃纤维,形成屏蔽层;
S3.2将带有屏蔽层的半成品b加入到第一烘箱中进行第一次烘干;
S3.3烘干后的半成品b放入到挤出机中挤出,在屏蔽层的外表面形成一层塑料保护壳,并对该塑料保护壳的外表面进行着色处理;
S3.4将挤出上色后的半成品b,加入第二烘箱中,进行二次烘干;二次烘干的第二烘箱数量比第一、第二阶段的二次烘干采用的烘箱数量多一个;
S3.5最后收卷,得到高压阻尼线。
通过上述操作,制得的高压阻尼线,成品率高,质量好,耐用。在高压阻尼线的生产过程中,每次挤出操作前,都进行烘干操作,有效地防止挤出时线表面产生气泡。
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设备,包括两段第一工段、第二工段、缠绕设备及编织机;所述第一工段用以将线芯加工成半成品a;所述缠绕设备及第一工段用以将半成品a加工成半成品b;所述编织机及第二工段用以将半成品b加工成高压阻尼线成品;沿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向,第一工段、缠绕设备、第一工段、编织机和第二工段依次排布设置;
所述第一工段包括放线器、沾药水设备、第一烘箱、粘胶设备、挤出机、第二烘箱及收线装置;第一工段中,沿高压阻尼线成品的生产方向,所述沾药水设备设置在放线器的后方,所述第一烘箱设置在沾药水设备的后方,所述粘胶设备设置在第一烘箱的后方,所述挤出机设置在粘胶设备的后方,所述第二烘箱设置在挤出机的后方,所述收线装置设置在第二烘箱的后方;
所述第二工段包括放线器、第一烘箱、粘胶设备、挤出机、第二烘箱及收线装置;第二工段中,沿高压阻尼线成品的生产方向,所述第一烘箱设置在放线器的后方,所述粘胶设备设置在第一烘箱的后方,所述挤出机设置在粘胶设备的后方,所述第二烘箱设置在挤出机的后方,所述收线装置设置在第二烘箱的后方。
两段第一工段相同,可使用同一套设备,第二工段与第一工段的区别在于,第一工段包含有沾药水设备,第二工段能够使用第一工段中的设备。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相同的设备,重复使用,节省设备成本及减少设备占用空间。
优选地,所述沾药水设备包括支架、板面与高压阻尼线进线方向平行的面板、转动连接在面板上的药水轮组及药水盘组;所述面板安装在支架的顶端;所述药水盘组固定在面板上;所述药水轮组设置在药水盘组的上方;所述药水轮组的底部深入到药水盘组内;高压阻尼线卡入到药水轮组的轮槽内。
药水轮组底部深入到药水盘组内,使得药水轮组的轮槽内沾有药水,高压阻尼线卡入药水轮组的轮槽内,高压阻尼线在沿生产线的方向前进时,经过药水轮组轮槽,自动涂覆上药水,无需人工涂覆,也无需机器主动涂覆,该设备,结构简单,且高压阻尼线的进给速度一定,则药水涂覆均匀。
优选地,所述药水轮组包括前药水轮和后药水轮;所述前药水轮设置在面板的出线端;所述后药水轮设置在面板的进线端;增加高压阻尼线的药水涂覆时间,以保证药水涂覆的剂量;
所述面板的顶部设置有桶座;所述桶座内放置药水桶;所述药水桶上设置有药水出水管;所述药水盘组包括里药水盘、外药水盘;所述外药水盘固定在面板的底部;所述里药水盘放置在外药水盘内;所述药水轮组的底部深入到里药水盘内;所述药水出水管的管口正对里药水盘的开口;所述外药水盘的底部与药水桶之间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回水泵;
药水出水管的管口正对里药水盘的开口,药水桶内的药水通过药水出水管进入到里药水盘内,里药水盘放置在外药水盘内,保证了里药水盘内的药水始终是溢满的状态,无需人员隔段时间观察药水盘组内药水剂量是否不足,外药水盘的设置,用来收集里药水盘溢出的药水,并通过回水管在回水泵的带动下,进入到药水桶内,使得药水循环利用,节省药水,降低成本。
所述面板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药水轮组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
所述面板的前后端对应固定引导高压阻尼线进入及导出的导线轮;
所述面板安装导线轮的地方开设有供导线轮调节高度的调节槽;
通过调节导线轮的高度,来改变高压阻尼线的张紧程度,保证高压阻尼线涂覆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面板的进线端上安装有垂直于面板板面的连杆;所述连杆上设有两个防止高压阻尼线脱离药水轮组轮槽的限位柱;所述连杆设置在靠近面板进线端导线轮的后方。
高压阻尼线进入到两个限位柱之间,再进入到导线轮及药水轮组,防止高压阻尼线在工作时脱离轮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烘箱包括多线槽的固定线轮、固定线轮轴、烘箱箱体、调节滑筒、调节滑杆;所述固定线轮设置在烘箱箱体的两端开口处;所述调节滑筒竖向设置在烘箱箱体两端端面上;所述调节滑筒内插入调节滑杆;所述调节滑杆顶端固定横向的固定线轮轴;所述固定线轮轴贯穿固定线轮的轴心;
固定线轮的线槽有多个,使得高压阻尼线线芯多次经过第一烘箱,增加单位长度高压阻尼线线芯烘干时长,高压阻尼线线芯首次穿线进入到第一烘箱内时,需要经过第一烘箱进出端的固定线轮,由于固定线轮底端与第一烘箱两端开口的间隙过小,需要将调节滑杆从调节滑筒中拔出,提高与调节滑杆连接的固定线轮轴的高度,进而提高固定线轮的高度,增大固定线轮底端与开口的间隙,便于操作人员将高压阻尼线线芯穿过第一烘箱及多次绕卷在固定线轮上。
所述第一烘箱还包括开设在调节滑筒上的锁定孔及锁定栓;所述锁定栓插入到锁定孔内;
所述第一烘箱还包括第一滑筒、滑动配合在第一滑筒内的第一滑杆、第二滑筒、滑动配合在第二滑筒内的第二滑杆及固定线轮轴轴套;所述第一滑杆与调节滑杆固定在固定线轮轴的同一端;所述第二滑筒固定在烘箱箱体的端面上;所述固定线轮轴轴套套接在固定线轮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滑杆固定在固定线轮轴轴套上;
所述烘箱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烘箱盖子。
优选地,所述缠绕设备包括放线轮、缠绕机体、收线轮、缠丝组件及提供收线轮收卷动力的动力组件;高压阻尼线从放线轮引出,经缠丝组件在其线身上缠绕导电丝,并形成一层导电层后,收卷于收线轮;所述放线轮、缠丝组件及收线轮均固定在缠绕机体上;所述动力组件固定安装在缠绕机体上,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收线轮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
收线轮连接的动力组件工作,带动收线轮收卷从放线轮放出的高压阻尼线,从放线轮放出的高压阻尼线,经过缠丝组件,缠丝组件再高压阻尼线的外表面缠绕导电丝,形成一层导电层,最后,带有导电层的高压阻尼线收卷到收线轮上。
所述缠丝组件包括活动缠绕盖、驱动箱、第一导轮、第一导轮连接架、导电丝筒、第一转盘、第二导轮、第二转盘、固定在缠绕机体顶部的缠绕机壳、前端为圆头的导轴、沿导轴轴心开设的直孔、套接在导轴上的第一齿轮、固定在驱动箱内壁上的电机、连接在电机输出轴轴端的转轴、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及第二导轮连接架;所述活动缠绕盖转动连接在缠绕机壳上;所述驱动箱安装在缠绕机壳内;所述导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驱动箱的后端内壁上,所述导轴的另一端从驱动箱的前端面穿出;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驱动箱的内壁上;沿导轴轴心开设的直孔内穿过高压阻尼线;所述导轴穿出驱动箱前端面的一段上依次安装有第一转盘、导电丝筒及第二转盘;所述第一导轮连接架对称固定在第一转盘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一导轮设置在导电丝筒筒身两侧,且第一导轮转动连接在第一导轮连接架的前端;所述第二导轮连接架对称固定在第二转盘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二导轮转动连接在第二导轮连接架的前端;所述导电丝筒上的导电丝依次经过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并固定在导轴前端的高压阻尼线上。
启动电机,转轴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并使得第一齿轮及导轴转动,同时连接在导轴上的第一转盘及第二转盘转动,从导电丝筒引出的导电丝,依次穿过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并缠绕到高压阻尼线上,实现导电丝缠绕到高压阻尼线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层导电层。
优选地,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缠丝组件后端的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固定在缠绕机体上;
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缠丝组件前端的断丝停机装置;所述断丝停机装置固定在缠绕机体上;
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断丝停机装置前端的送线装置;所述送线装置固定在缠绕机体上;
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收线轮上方的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固定安装在缠绕机体上;所述摆动组件与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摆动组件上经过的高压阻尼线沿收线轮的轴线方向做来回往复运动,运动轨迹与收线轮两端面上轴心点的连线对应。
优选地,所述断丝停机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缠绕机体上的断丝底座、第一导电轮、第二导电轮及断丝导向轮;所述第一导电轮、第二导电轮依次设置在断丝底座的前端;所述断丝导向轮设置在断丝底座的后端;所述第一导电轮、第二导电轮串联在动力组件的电路中。
高压阻尼线经过缠丝组件的缠绕后,形成一层导电层,导电层经过断丝停机装置时,若导电丝无断裂,断丝停机装置通路,电路正常运行,若导电丝断裂,经过断丝停机装置时,断丝停机装置断路,整个设备停机,以防止导电丝断丝后,动力组件依然工作,未缠绕上导电丝的高压阻尼线收卷到收线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A.该高压阻尼线的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同种设备共用,既缩短了生产线的长度,且大大地节省了设备的购置成本,生产成本低,高压阻尼线的生产过程中,由动力组件牵引,每个阶段结束后只需要人工搬运收线轮,人工操作少,操作难度低;
B.通过药水轮组对高压阻尼线自动涂覆上药水,无需人工涂覆,也无需机器主动涂覆;里药水盘内的药水充足,无需人工添加,溢出的药水能够重复回收利用;固定线轮的高度可调节,便于将高压阻尼线从固定线轮的底端穿入第一烘箱内;缠绕设备的缠丝组件中,第一导轮、第二导轮上的导电丝绕高压阻尼线的轴线进行高速旋转,形成导电层;在导电丝断裂时,两个导电轮之间的电路断开,设备停机,防止收线轮收卷未缠绕上导电丝的高压阻尼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阶段的系统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二阶段的系统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沾药水设备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烘箱的前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缠绕设备的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缠丝组件的前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缠丝组件的正视半剖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传动组件及摆动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摆动组件的前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二传动齿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6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图6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
S1.1选取纺纶丝作为线芯,线芯置放到放线器1的放线轮上;
S1.2放线轮放线,线芯经过沾药水设备2,线芯外表面上沾上药水,药水成分为硅胶、磁粉与硫化剂的混合物;其中磁粉用以抗其它信号的干扰;
S1.3沾上药水的线芯穿入到第一烘箱3中,进行第一次烘干;防止药水与胶凝剂之间产生气泡;
S1.4烘干后的线芯进入粘胶设备内在其外表面包裹一层胶凝剂;
S1.5线芯在包裹上一层胶凝剂后,置入到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在线芯外包裹上一层塑料保护壳;
S1.6观察包裹上塑料保护壳线芯的线径;
S1.7线径合格的线芯,穿入第二烘箱中,进行二次烘干;
S1.8最后,在收线装置的收线轮的带动下进行收卷打包,得到半成品a;
第二阶段包括:
S2.1在半成品a外使用缠绕设备缠绕镍铬丝,形成导电层;
S2.2将第一阶段中的线芯换成缠绕上镍铬丝的半成品a,并重复第一阶段的操作,得到半成品b;
第三阶段包括:
S3.1在半成品b的外表面用编织机编织玻璃纤维,形成屏蔽层;
S3.2将带有屏蔽层的半成品b加入到第一烘箱中进行第一次烘干;
S3.3烘干后的半成品b放入到挤出机中挤出,在屏蔽层的外表面形成一层塑料保护壳,并对该塑料保护壳的外表面进行着色处理;
S3.4将挤出上色后的半成品b,加入第二烘箱中,进行二次烘干;
S3.5最后收卷,得到高压阻尼线。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中,二次烘干采用的第二烘箱有至少三个,且三个第二烘箱内烘干温度不同,并沿着生产进度方向,温度依次降低。
第三阶段中,二次烘干的第二烘箱数量比第一、第二阶段的二次烘干采用的第二烘箱数量多一个。
参阅图1,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设备,包括两段第一工段、第二工段、缠绕设备8及编织机9。所述第一工段用以将线芯加工成半成品a。所述缠绕设备8及第一工段用以将半成品a加工成半成品b。所述编织机9及第二工段用以将半成品b加工成高压阻尼线成品。沿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向,第一工段、缠绕设备8、第一工段、编织机9和第二工段依次排布设置。
参阅图2,所述第一工段包括放线器1、沾药水设备2、第一烘箱3、粘胶设备4、挤出机5、第二烘箱6及收线装置7。第一工段中,沿高压阻尼线成品的生产方向,所述沾药水设备2设置在放线器1的后方,所述第一烘箱3设置在沾药水设备2的后方,所述粘胶设备4设置在第一烘箱3的后方,所述挤出机5设置在粘胶设备4的后方,所述第二烘箱6设置在挤出机5的后方,所述收线装置7设置在第二烘箱6的后方。
参阅图3,所述第二工段包括放线器1、第一烘箱3、粘胶设备4、挤出机5、第二烘箱6及收线装置7。第二工段中,沿高压阻尼线成品的生产方向,所述第一烘箱3设置在放线器1的后方,所述粘胶设备4设置在第一烘箱3的后方,所述挤出机5设置在粘胶设备4的后方,所述第二烘箱6设置在挤出机5的后方,所述收线装置7设置在第二烘箱6的后方。
两段第一工段相同,可使用同一套设备,第二工段与第一工段的区别在于,第一工段包含有沾药水设备2,第二工段能够使用第一工段中的设备。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相同的设备,重复使用,节省设备成本及减少设备占用空间。
参阅图4,所述沾药水设备2包括支架26、板面与高压阻尼线进线方向平行的面板212、转动连接在面板212上的药水轮组及药水盘组。所述面板212安装在支架26的顶端。所述药水盘组固定在面板212上。所述药水轮组设置在药水盘组的上方。所述药水轮组的底部深入到药水盘组内。高压阻尼线卡入到药水轮组的轮槽内。
药水轮组底部深入到药水盘组内,使得药水轮组的轮槽内沾有药水,高压阻尼线卡入药水轮组的轮槽内,高压阻尼线在沿生产线的方向前进时,经过药水轮组轮槽,自动涂覆上药水,无需人工涂覆,也无需机器主动涂覆,该设备,结构简单,且高压阻尼线的进给速度一定,则药水涂覆均匀。
所述药水轮组包括前药水轮23和后药水轮29。所述前药水轮23设置在面板212的出线端。所述后药水轮29设置在面板212的进线端。增加高压阻尼线的药水涂覆时间,以保证药水涂覆的剂量。
所述面板212的顶部设置有桶座22。所述桶座22内放置药水桶21。所述药水桶21上设置有药水出水管211。所述药水盘组包括里药水盘24、外药水盘25。所述外药水盘25固定在面板212的底部。所述里药水盘24放置在外药水盘25内。所述药水轮组的底部深入到里药水盘24内。所述药水出水管211的管口正对里药水盘24的开口。所述外药水盘25的底部与药水桶21之间连接有回水管27。所述回水管27上设置有回水泵28。
药水出水管211的管口正对里药水盘24的开口,药水桶21内的药水通过药水出水管211进入到里药水盘24内,里药水盘24放置在外药水盘25内,保证了里药水盘24内的药水始终是溢满的状态,无需人员隔段时间观察药水盘组内药水剂量是否不足,外药水盘25的设置,用来收集里药水盘24溢出的药水,并通过回水管27在回水泵28的带动下,进入到药水桶21内,使得药水循环利用,节省药水,降低成本。
所述面板212上固定有固定板10。所述药水轮组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0上。
所述面板212的前后端对应固定引导高压阻尼线进入及导出的导线轮13。
所述面板212安装导线轮13的地方开设有供导线轮13调节高度的调节槽14。
通过调节导线轮13的高度,来改变高压阻尼线的张紧程度,保证高压阻尼线涂覆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面板212的进线端上安装有垂直于面板212板面的连杆16。所述连杆16上设有两个防止高压阻尼线脱离药水轮组轮槽的限位柱15。所述连杆16设置在靠近面板212进线端导线轮13的后方。
高压阻尼线进入到两个限位柱15之间,再进入到导线轮13及药水轮组,防止高压阻尼线在工作时脱离轮槽。
所述第一烘箱3内设牵引线,用以牵引待烘干件穿过第一烘箱3。
所述第一烘箱3与第二烘箱6的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长度不同。
参阅图5,所述第一烘箱3包括多线槽的固定线轮301、固定线轮轴302、烘箱箱体306、调节滑筒308、调节滑杆312。所述固定线轮301设置在烘箱箱体306的两端开口处。所述调节滑筒308竖向设置在烘箱箱体306两端端面上。所述调节滑筒308内插入调节滑杆312。所述调节滑杆312顶端固定横向的固定线轮轴302。所述固定线轮轴302贯穿固定线轮301的轴心。
固定线轮301的线槽有多个,使得高压阻尼线线芯多次经过第一烘箱3,增加单位长度高压阻尼线线芯烘干时长,高压阻尼线线芯首次穿线进入到第一烘箱3内时,需要经过第一烘箱3进出端的固定线轮301,由于固定线轮301底端与第一烘箱3两端开口的间隙过小,需要将调节滑杆312从调节滑筒308中拔出,提高与调节滑杆312连接的固定线轮轴302的高度,进而提高固定线轮301的高度,增大固定线轮301底端与开口的间隙,便于操作人员将高压阻尼线线芯穿过第一烘箱3及多次绕卷在固定线轮301上。
所述第一烘箱3还包括开设在调节滑筒308上的锁定孔309及锁定栓310。所述锁定栓310插入到锁定孔309内。便于抬升锁定调节滑杆312,在第一烘箱3内进行穿线操作,无需扶住调节滑杆312。
所述第一烘箱3还包括第一滑筒307、滑动配合在第一滑筒307内的第一滑杆、第二滑筒305、滑动配合在第二滑筒305内的第二滑杆304及固定线轮轴轴套303。所述第一滑杆与调节滑杆312固定在固定线轮轴302的同一端。所述第二滑筒305固定在烘箱箱体306的端面上。所述固定线轮轴轴套303套接在固定线轮轴30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滑杆304固定在固定线轮轴轴套303上。提高调节滑杆312抬升的稳定性,防止调节滑杆312抬升时,朝某一边倾倒。
所述烘箱箱体306的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烘箱盖子311。
参阅图6,所述缠绕设备8包括放线轮81、缠绕机体82、收线轮83、缠丝组件84及提供收线轮83收卷动力的动力组件。高压阻尼线从放线轮81引出,经缠丝组件84在其线身上缠绕导电丝,并形成一层导电层后,收卷于收线轮83。所述放线轮81、缠丝组件84及收线轮83均固定在缠绕机体82上。所述动力组件固定安装在缠绕机体82上,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收线轮83之间通过传动组件85连接。
收线轮83连接的动力组件工作,带动收线轮83收卷从放线轮81放出的高压阻尼线,从放线轮81放出的高压阻尼线,经过缠丝组件84,缠丝组件84再高压阻尼线的外表面缠绕导电丝,形成一层导电层,最后,带有导电层的高压阻尼线收卷到收线轮83上。
参阅图12,所述缠绕设备8还包括设置在缠丝组件84后端的张紧装置86。张紧装置86固定在缠绕机体82上。高压阻尼线在进入缠丝组件84前,经过张紧装置86的张紧作用,保证进线的张紧程度,避免高压阻尼线过于松弛,缠丝组件84缠绕导电丝时,高压阻尼线发生晃动,导电丝缠绕不均匀。
参阅图13,所述缠绕设备8还包括设置在缠丝组件84前端的断丝停机装置87。所述断丝停机装置87固定在缠绕机体82上。
高压阻尼线经过缠丝组件84的缠绕后,形成一层导电层,导电层经过断丝停机装置87时,若导电丝无断裂,断丝停机装置87通路,电路正常运行,若导电丝断裂,经过断丝停机装置87时,断丝停机装置87断路,整个设备停机,以防止导电丝断丝后,动力组件依然工作,未缠绕上导电丝的高压阻尼线收卷到收线轮83上。
所述缠绕设备8还包括设置在断丝停机装置87前端的送线装置88。所述送线装置88固定在缠绕机体82上。
经过断丝停机装置87的高压阻尼线进入到送线装置88内,最后从送线装置88处收卷到收线轮83上。
参阅图9及图10,所述缠绕设备8还包括设置在收线轮83上方的摆动组件89。所述摆动组件89固定安装在缠绕机体82上。所述摆动组件89与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之间通过传动组件85连接。摆动组件89上经过的高压阻尼线沿收线轮83的轴线方向做来回往复运动,运动轨迹与收线轮83两端面上轴心点的连线对应。
高压阻尼线在收线轮83收卷前,经过摆动组件89的来回往复运动,使得高压阻尼线均匀分布在收线轮83的轮身上,避免高压阻尼线堆积在收线轮83的一个区域内。
参阅图7及图8,所述缠丝组件84包括活动缠绕盖8401、驱动箱8402、第一导轮8403、第一导轮连接架8404、导电丝筒8405、第一转盘8406、第二导轮8407、第二转盘8408、固定在缠绕机体82顶部的缠绕机壳8409、前端为圆头的导轴8410、沿导轴8410轴心开设的直孔8411、套接在导轴8410上的第一齿轮8412、固定在驱动箱8402内壁上的电机8413、连接在电机8413输出轴轴端的转轴8414、与第一齿轮8412啮合的第二齿轮8415及第二导轮连接架8416。所述活动缠绕盖8401转动连接在缠绕机壳8409上。所述驱动箱8402安装在缠绕机壳8409内。所述导轴841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驱动箱8402的后端内壁上,所述导轴8410的另一端从驱动箱8402的前端面穿出。所述转轴841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驱动箱8402的内壁上。沿导轴8410轴心开设的直孔8411内穿过高压阻尼线。所述导轴8410穿出驱动箱8402前端面的一段上依次安装有第一转盘8406、导电丝筒8405及第二转盘8408。所述第一导轮连接架8404对称固定在第一转盘8406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一导轮8403设置在导电丝筒8405筒身两侧,且第一导轮8403转动连接在第一导轮连接架8404的前端。所述第二导轮连接架8416对称固定在第二转盘8408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二导轮8407转动连接在第二导轮连接架8416的前端。所述导电丝筒8405上的导电丝依次经过第一导轮8403、第二导轮8407,并固定在导轴8410前端的高压阻尼线上。
启动电机8413,转轴8414带动第二齿轮8415转动,并使得第一齿轮8412及导轴8410转动,同时连接在导轴8410上的第一转盘8406及第二转盘8408转动,从导电丝筒8405引出的导电丝,依次穿过第一导轮8403、第二导轮8407并缠绕到高压阻尼线上,实现导电丝缠绕到高压阻尼线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层导电层。
参阅图12,所述张紧装置86包括固定安装在缠绕机体82顶部的张紧安装板861、第一张紧轮862、第二张紧轮863及张紧导向轮864组成。所述第一张紧轮862、第二张紧轮863上下对应设置或左右对应设置或斜向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张紧轮862、第二张紧轮863固定在张紧安装板861的后端。所述第一张紧轮862、第二张紧轮863构成高压阻尼线的张紧区域。所述张紧导向轮864固定安装在张紧安装板861的前端。所述张紧导向轮864上穿出高压阻尼线的一端端口高度与导轴8410内直孔8411孔口高度齐平。
高压阻尼线经放线轮81引出,进入到第一张紧轮862、第二张紧轮863构成的张紧区域内,经过张紧后,保证了高压阻尼线的绷直状态,然后从张紧导向轮864引出,进入到缠丝组件84内。
参阅图13,所述断丝停机装置87包括固定安装在缠绕机体82上的断丝底座871、第一导电轮872、第二导电轮873及断丝导向轮874。所述第一导电轮872、第二导电轮873依次设置在断丝底座871的前端。所述断丝导向轮874设置在断丝底座871的后端。所述第一导电轮872、第二导电轮873串联在动力组件的电路中。
在高压阻尼线上缠绕的导电丝未断裂时,第一导电轮872、第二导电轮873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带有导电丝的高压阻尼线形成通路,动力组件正常工作,当高压阻尼线上缠绕的导电丝断裂时,第一导电轮872、第二导电轮873之间的高压阻尼线上的导电丝断开,第一导电轮872、第二导电轮873断路,动力组件停止工作,防止导电丝断裂,收线轮83依旧收线。
所述送线装置88包括竖向开设的腰型孔881、可调节高度的进线轮882、多匝道的第一绕线轮883、出线轮884、第三张紧轮885、送线安装板886及第二绕线轮887。所述腰型孔881开设在送线安装板886靠近进线端的一侧。所述进线轮882活动连接在腰型孔881内。所述第一绕线轮883安装在进线轮882的前方。所述第二绕线轮887固定安装在送线安装板886上,并与第一绕线轮883对应。所述出线轮884安装在送线安装板886靠近出线端的一侧。所述第三张紧轮885设置在第一绕线轮883与出线轮884之间。
高压阻尼线经进线轮882进入到第一绕线轮883,然后与第二绕线轮887绕线多匝后,再从第一绕线轮883引出,并进入到第三张紧轮885上,最后从出线轮884处引出。进线轮882在竖向的腰型孔881内活动,进而能够调节进线轮882的高度,调节高压阻尼线的张紧程度,多匝道的第一绕线轮883能够暂存较长的高压阻尼线。
参阅图9、图10及图11,所述传动组件85包括中转皮带轮851、传动皮带轮853、第一传动齿轮854、第二传动齿轮855,所述中转皮带轮851转动安装在缠绕机体82上。所述中转皮带轮851与动力组件的输出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传动皮带轮853转动连接在缠绕机体82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855与传动皮带轮853同轴传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54与收线轮83同轴传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854与第二传动齿轮855啮合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85还包括皮带绷紧轮852。所述皮带绷紧轮852设置在中转皮带轮851与传动皮带轮853之间连接的皮带处。
所述摆动组件89包括摆动安装板8901、摆动皮带轮8902、摆动导线轮8903、丝杆8904、摆动连杆8905、滑杆8906、滑套8907、丝杆螺母8908、回转齿轮8909、摆动连轴8910、半齿轮8911、回转弹簧8912及丝杆端盖8913。所述丝杆8904的两端均固定有摆动安装板8901。所述丝杆8904的一端穿过摆动安装板8901,并连接有丝杆端盖8913。两个摆动安装板8901的间距与收线轮83的长度相同。所述丝杆端盖8913与靠近丝杆端盖8913的摆动安装板8901之间连接有回转弹簧8912。丝杆8904靠近另一个丝杆端盖8913的一端套接有回转齿轮8909。所述半齿轮8911一半带有齿牙,另一半为光滑曲面。所述回转齿轮8909与半齿轮8911带齿部分啮合。所述半齿轮8911套设在摆动连轴8910上。所述摆动连轴8910的一端穿过摆动安装板8901,且转动连接在缠绕机体82的内壁上。所述滑杆8906固定在两个摆动安装板8901之间。所述摆动皮带轮8902套设在丝杆8904穿出摆动安装板8901的一端。所述摆动皮带轮8902与中转皮带轮851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丝杆螺母8908与丝杆8904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滑套8907固定在丝杆螺母8908上。所述滑套8907与滑杆8906滑动配合。所述摆动连杆8905固定在丝杆螺母8908的上端。所述摆动导线轮8903转动连接在摆动连杆8905上。高压阻尼线穿过摆动导线轮8903,并收卷于收线轮83。
收线轮83在收卷高压阻尼线时,动力组件带动中转皮带轮851转动,然后摆动皮带轮8902转动,并通过摆动连轴8910带动半齿轮8911转动,再使得回转齿轮8909带动丝杆8904转动,进而使得丝杆螺母8908在丝杆8904移动,同时使得回转弹簧8912发生弹性形变,然后通过摆动连杆8905带动摆动导线轮8903沿滑杆8906的轴线方向运动,当半齿轮8911光滑曲面部分与回转齿轮8909接触时,回转弹簧8912在其自身的回复力作用下,带动丝杆8904回转,进而使得丝杆螺母8908反向运动,再当半齿轮8911带齿部分与回转齿轮8909啮合时,丝杆螺母8908正向运动,如此往复,使得从摆动导线轮8903引来的高压阻尼线均匀的分布在收线轮83的轮身上。
所述编织机9为纺织行业的编织机,将其中的丝线替换为高压阻尼线及玻璃纤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段第一工段、第二工段、缠绕设备及编织机;所述第一工段用以将线芯加工成半成品a;所述缠绕设备及第一工段用以将半成品a加工成半成品b;所述编织机及第二工段用以将半成品b加工成高压阻尼线成品;沿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向,第一工段、缠绕设备、第一工段、编织机和第二工段依次排布设置;
所述第一工段包括放线器、沾药水设备、第一烘箱、粘胶设备、挤出机、第二烘箱及收线装置;第一工段中,沿高压阻尼线成品的生产方向,所述沾药水设备设置在放线器的后方,所述第一烘箱设置在沾药水设备的后方,所述粘胶设备设置在第一烘箱的后方,所述挤出机设置在粘胶设备的后方,所述第二烘箱设置在挤出机的后方,所述收线装置设置在第二烘箱的后方;
所述第二工段包括放线器、第一烘箱、粘胶设备、挤出机、第二烘箱及收线装置;第二工段中,沿高压阻尼线成品的生产方向,所述第一烘箱设置在放线器的后方,所述粘胶设备设置在第一烘箱的后方,所述挤出机设置在粘胶设备的后方,所述第二烘箱设置在挤出机的后方,所述收线装置设置在第二烘箱的后方;
所述第一烘箱包括多线槽的固定线轮、固定线轮轴、烘箱箱体、调节滑筒、调节滑杆;所述固定线轮设置在烘箱箱体的两端开口处;所述调节滑筒竖向设置在烘箱箱体两端端面上;所述调节滑筒内插入调节滑杆;所述调节滑杆顶端固定横向的固定线轮轴;所述固定线轮轴贯穿固定线轮的轴心;
所述第一烘箱还包括开设在调节滑筒上的锁定孔及锁定栓;所述锁定栓插入到锁定孔内;
所述第一烘箱还包括第一滑筒、滑动配合在第一滑筒内的第一滑杆、第二滑筒、滑动配合在第二滑筒内的第二滑杆及固定线轮轴轴套;所述第一滑杆与调节滑杆固定在固定线轮轴的同一端;所述第二滑筒固定在烘箱箱体的端面上;所述固定线轮轴轴套套接在固定线轮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滑杆固定在固定线轮轴轴套上;
所述烘箱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烘箱盖子;
还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
S1.1选取纺纶丝作为线芯,线芯置放到放线器的放线轮上;
S1.2放线轮放线,线芯经过沾药水设备,线芯外表面上沾上药水,药水成分为硅胶、磁粉与硫化剂的混合物;其中磁粉用以抗其它信号的干扰;
S1.3沾上药水的线芯穿入到第一烘箱中,进行第一次烘干;
S1.4烘干后的线芯进入粘胶设备内在其外表面包裹一层胶凝剂;
S1.5线芯在包裹上一层胶凝剂后,置入到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在线芯外包裹上一层塑料保护壳;
S1.6观察包裹上塑料保护壳线芯的线径;
S1.7线径合格的线芯,穿入第二烘箱中,进行二次烘干;第二烘箱有至少三个,且三个第二烘箱内烘干温度不同,并沿着生产进度方向,温度依次降低;
S1.8最后,在收线装置的收线轮的带动下进行收卷打包,得到半成品a;
第二阶段包括:
S2.1在半成品a外使用缠绕设备缠绕镍铬丝,形成导电层;
S2.2将第一阶段中的线芯换成缠绕上镍铬丝的半成品a,并重复第一阶段的操作,得到半成品b;
第三阶段包括:
S3.1在半成品b的外表面用编织机编织玻璃纤维,形成屏蔽层;
S3.2将带有屏蔽层的半成品b加入到第一烘箱中进行第一次烘干;
S3.3烘干后的半成品b放入到挤出机中挤出,在屏蔽层的外表面形成一层塑料保护壳,并对该塑料保护壳的外表面进行着色处理;
S3.4将挤出上色后的半成品b,加入第二烘箱中,进行二次烘干;二次烘干的第二烘箱数量比第一、第二阶段的二次烘干采用的烘箱数量多一个;
S3.5最后收卷,得到高压阻尼线。
2.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阻尼线生产方法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段第一工段、第二工段、缠绕设备及编织机;所述第一工段用以将线芯加工成半成品a;所述缠绕设备及第一工段用以将半成品a加工成半成品b;所述编织机及第二工段用以将半成品b加工成高压阻尼线成品;沿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向,第一工段、缠绕设备、第一工段、编织机和第二工段依次排布设置;
所述第一工段包括放线器、沾药水设备、第一烘箱、粘胶设备、挤出机、第二烘箱及收线装置;第一工段中,沿高压阻尼线成品的生产方向,所述沾药水设备设置在放线器的后方,所述第一烘箱设置在沾药水设备的后方,所述粘胶设备设置在第一烘箱的后方,所述挤出机设置在粘胶设备的后方,所述第二烘箱设置在挤出机的后方,所述收线装置设置在第二烘箱的后方;
所述第二工段包括放线器、第一烘箱、粘胶设备、挤出机、第二烘箱及收线装置;第二工段中,沿高压阻尼线成品的生产方向,所述第一烘箱设置在放线器的后方,所述粘胶设备设置在第一烘箱的后方,所述挤出机设置在粘胶设备的后方,所述第二烘箱设置在挤出机的后方,所述收线装置设置在第二烘箱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沾药水设备包括支架、板面与高压阻尼线进线方向平行的面板、转动连接在面板上的药水轮组及药水盘组;所述面板安装在支架的顶端;所述药水盘组固定在面板上;所述药水轮组设置在药水盘组的上方;所述药水轮组的底部深入到药水盘组内;高压阻尼线卡入到药水轮组的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水轮组包括前药水轮和后药水轮;所述前药水轮设置在面板的出线端;所述后药水轮设置在面板的进线端;
所述面板的顶部设置有桶座;所述桶座内放置药水桶;所述药水桶上设置有药水出水管;所述药水盘组包括里药水盘、外药水盘;所述外药水盘固定在面板的底部;所述里药水盘放置在外药水盘内;所述药水轮组的底部深入到里药水盘内;所述药水出水管的管口正对里药水盘的开口;所述外药水盘的底部与药水桶之间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回水泵;
所述面板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药水轮组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
所述面板的前后端对应固定引导高压阻尼线进入及导出的导线轮;
所述面板安装导线轮的地方开设有供导线轮调节高度的调节槽;
所述面板的进线端上安装有垂直于面板板面的连杆;所述连杆上设有两个防止高压阻尼线脱离药水轮组轮槽的限位柱;所述连杆设置在靠近面板进线端导线轮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箱包括多线槽的固定线轮、固定线轮轴、烘箱箱体、调节滑筒、调节滑杆;所述固定线轮设置在烘箱箱体的两端开口处;所述调节滑筒竖向设置在烘箱箱体两端端面上;所述调节滑筒内插入调节滑杆;所述调节滑杆顶端固定横向的固定线轮轴;所述固定线轮轴贯穿固定线轮的轴心;
所述第一烘箱还包括开设在调节滑筒上的锁定孔及锁定栓;所述锁定栓插入到锁定孔内;
所述第一烘箱还包括第一滑筒、滑动配合在第一滑筒内的第一滑杆、第二滑筒、滑动配合在第二滑筒内的第二滑杆及固定线轮轴轴套;所述第一滑杆与调节滑杆固定在固定线轮轴的同一端;所述第二滑筒固定在烘箱箱体的端面上;所述固定线轮轴轴套套接在固定线轮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滑杆固定在固定线轮轴轴套上;
所述烘箱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烘箱盖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设备包括放线轮、缠绕机体、收线轮、缠丝组件及提供收线轮收卷动力的动力组件;高压阻尼线从放线轮引出,经缠丝组件在其线身上缠绕导电丝,并形成一层导电层后,收卷于收线轮;所述放线轮、缠丝组件及收线轮均固定在缠绕机体上;所述动力组件固定安装在缠绕机体上,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收线轮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
所述缠丝组件包括活动缠绕盖、驱动箱、第一导轮、第一导轮连接架、导电丝筒、第一转盘、第二导轮、第二转盘、固定在缠绕机体顶部的缠绕机壳、前端为圆头的导轴、沿导轴轴心开设的直孔、套接在导轴上的第一齿轮、固定在驱动箱内壁上的电机、连接在电机输出轴轴端的转轴、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及第二导轮连接架;所述活动缠绕盖转动连接在缠绕机壳上;所述驱动箱安装在缠绕机壳内;所述导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驱动箱的后端内壁上,所述导轴的另一端从驱动箱的前端面穿出;所述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驱动箱的内壁上;沿导轴轴心开设的直孔内穿过高压阻尼线;所述导轴穿出驱动箱前端面的一段上依次安装有第一转盘、导电丝筒及第二转盘;所述第一导轮连接架对称固定在第一转盘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一导轮设置在导电丝筒筒身两侧,且第一导轮转动连接在第一导轮连接架的前端;所述第二导轮连接架对称固定在第二转盘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二导轮转动连接在第二导轮连接架的前端;所述导电丝筒上的导电丝依次经过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并固定在导轴前端的高压阻尼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缠丝组件后端的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固定在缠绕机体上;
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缠丝组件前端的断丝停机装置;所述断丝停机装置固定在缠绕机体上;
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断丝停机装置前端的送线装置;所述送线装置固定在缠绕机体上;
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收线轮上方的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固定安装在缠绕机体上;所述摆动组件与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摆动组件上经过的高压阻尼线沿收线轮的轴线方向做来回往复运动,运动轨迹与收线轮两端面上轴心点的连线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压阻尼线的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断丝停机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缠绕机体上的断丝底座、第一导电轮、第二导电轮及断丝导向轮;所述第一导电轮、第二导电轮依次设置在断丝底座的前端;所述断丝导向轮设置在断丝底座的后端;所述第一导电轮、第二导电轮串联在动力组件的电路中。
CN201910921469.1A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Active CN110610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1469.1A CN110610785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1469.1A CN110610785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0785A CN110610785A (zh) 2019-12-24
CN110610785B true CN110610785B (zh) 2021-05-11

Family

ID=68893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1469.1A Active CN110610785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078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150U (zh) * 1990-08-29 1991-03-13 无锡市纺织产品品种研究所 高压阻尼线
JPH07508583A (ja) * 1992-02-21 1995-09-21 ジーイーシー マルコニー システムズ ピーティーワイ リミテッド 被曳航アレイストリーマのための振動絶縁モジュール(vim)
JP3349357B2 (ja) * 1996-08-03 2002-11-25 東京特殊電線株式会社 同軸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102456443A (zh) * 2010-11-02 2012-05-16 天津市环宇橡塑制造公司 高效的发动机高压阻尼线加工方法
CN202422863U (zh) * 2012-01-20 2012-09-05 宜昌联邦电缆有限公司 卧式大托盘式立式成缆机
CN205420781U (zh) * 2015-10-19 2016-08-03 南通神马线业有限公司 一种纱线可调节浸油装置
CN205247989U (zh) * 2015-11-04 2016-05-18 昆山新协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铜箔丝用缠绕机
CN205361820U (zh) * 2016-01-05 2016-07-06 江苏良友钢绳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绳涂覆装置
CN206148186U (zh) * 2016-07-22 2017-05-03 昆山新协基电子有限公司 绞线机断丝检测急停装置
CN206794417U (zh) * 2017-05-29 2017-12-26 芜湖巨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铜丝拉线机组的收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0785A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141424A2 (de) Verfahren zum schmelzspinnen, verstrecken und aufwickeln eines multifilen fadens sowie eine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EP2721203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einem gekräuselten multifilen faden
DE1765409A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vieladrigen Fernmeldekabels
EP1300496A1 (de) Spinn-Streck-Texturiermaschine
WO2016005063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synthetischer vollverstreckter fäden
CN110610785B (zh) 一种高压阻尼线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CN113808792B (zh) 一种电线电缆制备工艺
CN110534260B (zh) 一种在高压阻尼线上缠绕导电丝的设备
DE102006061332A1 (de) Vorrichtung zum Schmelzspinnen, Behandeln und Aufwickeln von synthetischen Fäden
CN101173394A (zh) 一种生产非弹力包芯纱的方法以及该方法所用的装置
CN103603073A (zh) 一种适用于卷绕装置外置的纺丝机的纺丝工艺
CN207552516U (zh) 实验用熔融纺丝机
CN220155274U (zh) 一种电缆用高速编织机
CN201990777U (zh) 涤纶长丝卷绕机油辊上油装置
CN220788915U (zh) 一种涤纶纱线合股加捻一体化装置
CN219246451U (zh) 一种线缆绞合装置
CN103643311A (zh) 适用于卷绕装置外置的新型高速纺丝机的纺丝工艺
CN103603076B (zh) 高速纺丝机
CN103628163B (zh) 纺丝机
CN103628164B (zh) 新型纺丝机
CN214938085U (zh) 一种绢丝单纱生产用短纤倍捻机
CN201049975Y (zh) 每锭位多层加捻作业的捻线机
CN220057161U (zh) 一种纺纱机的氨纶包芯纱导向喂入结构
CN215976165U (zh) 一种纺丝绕辊张力调节装置
CN219211436U (zh) 一种铜丝合股成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4300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ark, situ modern industrial park, Sixian County,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S Auto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34000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ark, situ modern industrial park, Sixian County,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leishang Auto Par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