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8518A -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8518A
CN110608518A CN201910900756.4A CN201910900756A CN110608518A CN 110608518 A CN110608518 A CN 110608518A CN 201910900756 A CN201910900756 A CN 201910900756A CN 110608518 A CN110608518 A CN 110608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battery
value
voltage value
differenc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07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8518B (zh
Inventor
霍兆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07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8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8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8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8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8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98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display or indicating devices, e.g. voice sim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1/00Electro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of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50Lo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电池的初始电压值,初始电压值被配置为未运行负载时的电压值;根据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指定负载运行;检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初始电压值和指定负载的电流,确定电池的内阻;根据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和电池的内阻,确定电池的剩余电量对应的负载运行功率。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旧蓄电池驱动空调器时,由于蓄电池内阻过大而造成电压下降过快,或导致空调器反复开启和停机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池,减少电池自身发热。

Description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运行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对蓄电池的电压进行测量,虽然能够简单实现判断蓄电池的剩余电量,但是这个方法测量结果不够准确,并且稳定性也不足,使用场景仅限于比较新的蓄电池,然而对于比较旧的蓄电池却难以应用,而且还容易使空调器反复重启,加速蓄电池的损坏。
另外,整个说明书对背景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该背景技术一定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整个说明书中的对现有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该现有技术一定是广泛公知的或一定构成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电池的初始电压值,初始电压值被配置为未运行负载时的电压值;根据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指定负载运行;检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初始电压值和指定负载的电流,确定电池的内阻;根据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和电池的内阻,确定电池的剩余电量对应的负载运行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未运行负载的情况下,检测电池的初始电压值,能够获取电池的电量信息,根据该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判断电池是否具备驱动指定负载的能力,经过上述判断后控制指定负载运行,指定负载可以是用电器中的部分功耗部件,也可以是用电器的全部功耗部件,初始电压值的设定根据用电器中的部分功耗部件或全部功耗部件所需电压而定,经过上述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之间的比较之后再决定开启负载,能够降低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开启较高负载对电池的损害。
具体地,指定负载运行过程中,检测指定负载的电流信息和电池在指定负载运行的情况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根据上述检测结果能够计算出电池的内阻,根据内阻和输出电压值确定电池能够承受的负载功率,可根据该功率值控制负载的运行,减少由于电池内阻过大造成电压下降过快导致的用电设备反复开启和停机现象。
其中,在指定负载运行的情况下,检测指定负载的电流,根据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初始电压值和指定负载的电流能够确定电池的内阻,根据内阻阻值可以判断电池的新旧程度,持续监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结合内阻的阻值还能够确定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对不同使用程度的电池进行最大化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蓄电池,减少蓄电池自身发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指定负载运行,具体包括:判断初始电压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若初始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时,则控制指定负载运行;若初始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值时,则生成第一电量提示信息,其中,第一电量提示信息被配置为提示电池的剩余电量不足以驱动指定负载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设电压值对应于电池能够正常驱动指定负载运行的阈值,在负载未开启的情况下,电池的初始电压值能够表征电池的电量状态,尤其是电池的初始电量,在未开启负载的情况下检测到电池的初始电压值,将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做比较,若初始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则说明电池电量情况能够支持指定负载运行,若初始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值,则说明电池电量不足以驱动指定负载,发出相应的提示尽可能减少用户操作失误对电池的损伤,提高电池使用安全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指定负载包括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第一负载的功率小于第二负载的功率,检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初始电压值和指定负载的电流,确定电池的内阻,具体包括:控制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在第一负载运行时,计算预设电压值与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一电压差值;判断第一电压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若判定第一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则控制第二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在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运行时,计算电池输出的第二电压值和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二电压差值;计算第二电压差值与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商值,并根据商值确定电池的内阻。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期间,计算预设电压值与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一电压差值,在第一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二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在开启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时,计算电池输出的第二电压值和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二电压差值,根据第二电压差值与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商值能够确定电池的内阻。根据上述步骤:采集电池在开启不同负载的情况下的电压变化数据,并检测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的电流情况,经过计算可确定电池内阻,以便于根据电池内阻判断电池的损耗状态(新旧情况)或根据内阻情况确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可选地,上述运行控制方案适用于空调器的电池,电池为蓄电池或锂电池,第一负载为空调器的风机组件,风机包括内机风机和/或外机风机,第二负载为空调器的压缩机。
可选地,风机组件的额定电流由转速和频率确定,压缩机的额定电流由运行频率范围和空调器的制热需求确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指定负载包括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第一负载的功率小于第二负载的功率,检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初始电压值和指定负载的电流,确定电池的内阻,具体包括:控制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在第一负载运行时,计算预设电压值与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一电压差值;判断第一电压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若判定第一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则生成第二电量提示信息,其中,第二电量提示信息被配置为提示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更换。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期间,计算预设电压值与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一电压差值,若检测到第一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则说明在开启第一负载后电池电压下降幅度较大,电池电量不足以支持继续开启第二负载,或者说明电池老化过于严重,此时应发出提示,提示用户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更换。减少了电池电量问题或电池老化问题导致的用电器频繁重启和停机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和电池的内阻,确定电池的剩余电量对应的负载运行功率,具体包括:计算第一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三电压差值;计算第三电压差值与电池的内阻之间的商值,并根据商值确定负载运行电流;根据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一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负载运行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计算第一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三电压差值,并以第三电压差值与电池的内阻之间的商值为依据,确定负载的运行电流,降低负载电流过大导致的电池发热,此外,在确定了负载运行电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第一额定电流和负载运行电流的大小关系,确定电池能否负担第一功率,以及第二额定电流和负载运行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电池能否负担第二功率,从而使负载运行在电池可承受的功率下。减少负载反复重启和停机现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一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负载运行功率,具体包括:若负载运行电流小于第二额定电流,且负载运行电路大于或等于第一额定电流,则控制第一负载运行,同时,控制第二负载停止运行;判断电池的输出电压值是否小于第一电压差值;若判定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差值,则控制第一负载停止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负载运行电流小于第二额定电流,且负载运行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额定电流,说明电池的当前状态仅能够支持第一负载运行,若此时开启第二负载会导致第一负载和/或第二负载的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此时应仅允许第一负载运行,使电池电量得到充分应用。若检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差值,则说明电池的当前状态不足以维持第一负载正常运转,为避免负载频繁重启对电池的损伤,此时应控制第一负载停止运行。一方面能够降低电池发热,另一方面也减少负载频繁重启对电池的损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一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负载运行功率,具体还包括:若负载运行电流小于第二额定电流,且负载运行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额定电流,则控制第一负载运行,同时,控制第二负载停止运行;判断电池的输出电压值是否小于第一电压差值;若判定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差值,则生成第三电量提示信息,其中,第三电量提示信息被配置为提示电池的剩余电量不足以驱动第一负载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检测到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差值,说明电池的电压下降过快,即电池的剩余电量不足以驱动第一负载运行,则生成第三电量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关闭第一负载,一方面能够降低电池发热,另一方面也减少负载频繁重启对电池的损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具体包括:第一负载为空调器的内机风机,调整内机风机的转速,以使内机风机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由电池驱动,空调器的内机风机作为第一负载,调整风机转速即改变了通过内机风机的电流,控制内机风机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时,可检测到电池电压的变化情况,该电压变化情况可用于指导第二负载的控制策略,以便于提示电池使用效率,减少风机重启现象,减少电池发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第二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具体包括:第二负载为空调器的外机负载,外机负载包括外机风机和/或压缩机,调整外机风机的转速和/或压缩机的频率,以使外机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由电池驱动,空调器的外机风机和/或压缩机作为第二负载,调整外机风机的转速和/或压缩机的频率,使空调器的外机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时,检测电池的电压变化情况,该电压变化情况可用于计算电池内阻,以便于确定电池的新旧程度。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该运行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的运行控制装置。该空调器通过电池供电,该运行控制装置的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用于空调器,主要包括:
步骤S102,检测电池的初始电压值,初始电压值被配置为未运行负载时的电压值;在此步骤中,未运行负载时,电池的初始电压能够表征电池的电量信息。
步骤S104,根据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指定负载运行;在此步骤中,预定电压值对应于电池能够正常驱动指定负载运行的阈值,根据初始电压值与预定电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指导指定负载运行,尽量避免负载功率过高带来的频繁重启问题,降低对电池的损害。
步骤S106,检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初始电压值和指定负载的电流,确定电池的内阻;在该步骤中,根据确定的电流值和电池电压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程度确定电池的内阻,内阻能够表征电池的老化情况。
步骤S108,根据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和电池的内阻,确定电池的剩余电量对应的负载运行功率。在该步骤中,根据电池内阻和电池输出电压可确定电池能够承受的负载功率,可根据该功率值控制负载的运行,减少由于电池内阻过大造成电压下降过快导致的用电设备反复开启和停机问题。
在由上述步骤S102、步骤S104、步骤S106和步骤S108组成的实施例中,在指定负载运行的情况下,检测指定负载的电流,根据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初始电压值和指定负载的电流能够确定电池的内阻,根据内阻阻值可以判断电池的新旧程度,持续监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结合内阻的阻值还能够确定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对不同使用程度的电池进行最大化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蓄电池,减少蓄电池自身发热。
进一步地,步骤S104具体包括:判断初始电压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若初始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时,则控制指定负载运行;若初始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值时,则生成第一电量提示信息,其中,第一电量提示信息被配置为提示电池的剩余电量不足以驱动指定负载运行。在该步骤中,预设电压值对应于电池能够正常驱动指定负载运行的阈值,在负载未开启的情况下,电池的初始电压值能够表征电池的电量状态(初始电量),在未开启负载的情况下检测到电池的初始电压值,将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做比较,若初始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则说明电池电量情况能够支持指定负载运行,若初始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值,则说明电池电量不足以驱动指定负载,发出相应的提示尽可能减少用户操作失误对电池的损伤,提高电池使用安全度。
进一步地,指定负载包括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第一负载的功率小于第二负载的功率,步骤106具体包括:控制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在第一负载运行时,计算预设电压值与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一电压差值;判断第一电压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若判定第一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则控制第二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在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运行时,计算电池输出的第二电压值和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二电压差值;计算第二电压差值与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商值,并根据商值确定电池的内阻。在该步骤中,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期间,计算预设电压值与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一电压差值,在第一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二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在开启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时,计算电池输出的第二电压值和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二电压差值,根据第二电压差值与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商值能够确定电池的内阻。
根据上述步骤:采集电池在开启不同负载的情况下的电压变化数据,并检测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的电流情况,经过计算可确定电池内阻,以便于根据电池内阻判断电池的损耗状态(新旧情况)或根据内阻情况确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进一步地,指定负载包括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第一负载的功率小于第二负载的功率,步骤106具体包括:控制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在第一负载运行时,计算预设电压值与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一电压差值;判断第一电压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若判定第一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则生成第二电量提示信息,其中,第二电量提示信息被配置为提示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更换。在该步骤中,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期间,计算预设电压值与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一电压差值,若检测到第一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则说明在开启第一负载后电池电压下降幅度较大,电池电量不足以支持继续开启第二负载,或者说明电池老化过于严重,此时应发出提示,提示用户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更换。减少了电池电量问题或电池老化问题导致的用电器频繁重启和停机问题。
进一步地,步骤108具体包括:计算第一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三电压差值;计算第三电压差值与电池的内阻之间的商值,并根据商值确定负载运行电流;根据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一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负载运行功率。在该步骤中,通过计算第一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三电压差值;并以第三电压差值与电池的内阻之间的商值为依据,确定负载的运行电流,降低负载电流过大导致的电池发热,此外,在确定了负载运行电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第一额定电流和负载运行电流的大小关系,确定电池能否负担第一功率,以及第二额定电流和负载运行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电池能否负担第二功率,从而使负载运行在电池可承受的功率下。减少负载反复重启和停机现象。
进一步地,根据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一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负载运行功率,具体包括:若负载运行电流小于第二额定电流,且负载运行电路大于或等于第一额定电流,则控制第一负载运行,同时,控制第二负载停止运行;判断电池的输出电压值是否小于第一电压差值;若判定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差值,则控制第一负载停止运行。在该步骤中,若负载运行电流小于第二额定电流,且负载运行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额定电流,说明电池的当前状态仅能够支持第一负载运行,若此时开启第二负载会导致第一负载和/或第二负载的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此时应仅允许第一负载运行,使电池电量得到充分应用。若检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差值,则说明电池的当前状态不足以维持第一负载正常运转,为避免负载频繁重启对电池的损伤,此时应控制第一负载停止运行。一方面能够降低电池发热,另一方面也减少负载频繁重启对电池的损伤。
进一步地,根据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一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负载运行功率,具体还包括:若负载运行电流小于第二额定电流,且负载运行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额定电流,则控制第一负载运行,同时,控制第二负载停止运行;判断电池的输出电压值是否小于第一电压差值;若判定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差值,则生成第三电量提示信息,其中,第三电量提示信息被配置为提示电池的剩余电量不足以驱动第一负载运行。在该步骤中,检测到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差值,说明电池的电压下降过快,即电池的剩余电量不足以驱动第一负载运行,则生成第三电量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关闭第一负载,一方面能够降低电池发热,另一方面也减少负载频繁重启对电池的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具体包括:第一负载为空调器的内机风机,调整内机风机的转速,以使内机风机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具体地,空调器由电池驱动,空调器的内机风机作为第一负载,调整风机转速即改变了通过内机风机的电流,控制内机风机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时,可检测到电池电压的变化情况,该电压变化情况可用于指导第二负载的控制策略,以便于提示电池使用效率,减少风机重启现象,减少电池发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第二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具体包括:第二负载为空调器的外机负载,外机负载包括外机风机和/或压缩机,调整外机风机的转速和/或压缩机的频率,以使外机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具体地,空调器由电池驱动,空调器的外机风机和/或压缩机作为第二负载,调整外机风机的转速和/或压缩机的频率,使空调器的外机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时,检测电池的电压变化情况,该电压变化情况可用于计算电池内阻,以便于确定电池的新旧程度。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车载空调器中的应用情况,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蓄电池电压检测U0
步骤S204,判断U0>UL是否成立,若是,则执行步骤S208,若否,则执行步骤S206。
步骤S206,显示电量不足,或电池需要更换。
步骤S208,开启内风机,内风机即空调器的内机风机。
步骤S210,检测电流值I1,电压值U1
步骤S212,判断U1与UL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U1与UL-ΔU之间的大小关系。
步骤S214,判定U1≤UL且U1≥UL-ΔU,则执行步骤S206。
步骤S216,判定U1≤UL-ΔU,则继续执行步骤S206。
步骤S218,判定U1>UL,则控制开启压缩机。
步骤S220,检测电流值I2,电压值U2
步骤S222,计算确定电池的内阻R。
步骤S224,根据电池的内阻和电池的电压值,计算负载量。
步骤S226,检测电池的电压值Ur
步骤S228,判定U1≤UL-ΔU是否成立,若是,则执行步骤S226,若否,则执行步骤S230。
步骤S230,关闭空调器的所有负载,譬如运行状态下的内机风机、外机风机和压缩机等。
在该实施例中,当空调器开机后,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电压采集,得到电压Uo
若电压Uo低于设定值UL,则显示电压过低,不开启任何负载。
若电压值高于设定值UL则开启空调器的最小负载,譬如内机风机,控制负载电流为I1,并检测蓄电池电压值U1,若电池电压值低于设定值UL-ΔU,则判断电池容量过小,内阻过大需要更换蓄电池,并显示电池更换图标。
若电压值高于设定值UL-ΔU,但小于UL维持开启空调器最小负载。若电压值高于设定值UL则开启空调器第负载,控制负载电流为I2,并检测蓄电池电压值U2,计算电池内阻R=(U2-U1)/I2
根据U1以及R情况判断空调器所能够开启负载功率P,设负载电流为I,则I=(U1-UL)/R。
当I=I1时,则开启最小负载,直到蓄电池输出电压Ur低于设定值UL-ΔU时,关闭所有负载并显示电量过低。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300,该运行控制装置300包括处理器302,处理器30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运行控制装置300包括MCU(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微程序控制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机)、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单片机和嵌入式设备中的至少一种逻辑计算器件。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400,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运行控制装置300。该空调器400通过电池供电,该运行控制装置300的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检测电池的初始电压值,初始电压值被配置为未运行负载时的电压值;根据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指定负载运行;检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初始电压值和指定负载的电流,确定电池的内阻;根据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和电池的内阻,确定电池的剩余电量对应的负载运行功率。其中,所述指定负载对应于空调器的用电部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该运行控制装置300的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0,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0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502,计算机程序502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502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检测电池的初始电压值,初始电压值被配置为未运行负载时的电压值;根据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指定负载运行;检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初始电压值和指定负载的电流,确定电池的内阻;根据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和电池的内阻,确定电池的剩余电量对应的负载运行功率。
根据上述计算机程序502,可选地,根据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指定负载运行,具体包括:判断初始电压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若初始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时,则控制指定负载运行;若初始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值时,则生成第一电量提示信息,其中,第一电量提示信息被配置为提示电池的剩余电量不足以驱动指定负载运行。
根据上述计算机程序502,可选地,指定负载包括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第一负载的功率小于第二负载的功率,检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初始电压值和指定负载的电流,确定电池的内阻,具体包括:控制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在第一负载运行时,计算预设电压值与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一电压差值;判断第一电压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若判定第一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则控制第二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在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运行时,计算电池输出的第二电压值和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二电压差值;计算第二电压差值与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商值,并根据商值确定电池的内阻。
根据上述计算机程序502,可选地,指定负载包括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第一负载的功率小于第二负载的功率,检测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初始电压值和指定负载的电流,确定电池的内阻,具体包括:控制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在第一负载运行时,计算预设电压值与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一电压差值;判断第一电压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若判定第一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则生成第二电量提示信息,其中,第二电量提示信息被配置为提示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更换。
根据上述计算机程序502,可选地,根据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和电池的内阻,确定电池的剩余电量对应的负载运行功率,具体包括:计算第一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三电压差值;计算第三电压差值与电池的内阻之间的商值,并根据商值确定负载运行电流;根据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一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负载运行功率。
根据上述计算机程序502,可选地,根据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一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负载运行功率,具体包括:若负载运行电流小于第二额定电流,且负载运行电路大于或等于第一额定电流,则控制第一负载运行,同时,控制第二负载停止运行;判断电池的输出电压值是否小于第一电压差值;若判定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差值,则控制第一负载停止运行。
根据上述计算机程序502,可选地,根据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一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负载运行电流和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负载运行功率,具体还包括:若负载运行电流小于第二额定电流,且负载运行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额定电流,则控制第一负载运行,同时,控制第二负载停止运行;判断电池的输出电压值是否小于第一电压差值;若判定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差值,则生成第三电量提示信息,其中,第三电量提示信息被配置为提示电池的剩余电量不足以驱动第一负载运行。
根据上述计算机程序502,可选地,控制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具体包括:第一负载为空调器的内机风机,调整内机风机的转速,以使内机风机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
根据上述计算机程序502,可选地,控制第二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具体包括:第二负载为空调器的外机负载,外机负载包括外机风机和/或压缩机,调整外机风机的转速和/或压缩机的频率,以使外机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在旧蓄电池上使用空调器时,由于蓄电池内阻过大造成电压下降过快导致空调器反复开启和停机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池,减少电池自身发热。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电池的初始电压值,所述初始电压值被配置为未运行负载时的电压值;
根据所述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指定负载运行;
检测所述电池的输出电压值、所述初始电压值和所述指定负载的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的内阻;
根据所述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和所述电池的内阻,确定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对应的负载运行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初始电压值与预设电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指定负载运行,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初始电压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压值;
若所述初始电压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则控制所述指定负载运行;
若所述初始电压值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值时,则生成第一电量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电量提示信息被配置为提示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不足以驱动所述指定负载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负载包括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所述第一负载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负载的功率,检测所述电池的输出电压值、所述初始电压值和所述指定负载的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的内阻,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
在所述第一负载运行时,计算所述预设电压值与所述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一电压差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压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
若判定所述第一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电压差值,则控制所述第二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
在所述第一负载和所述第二负载运行时,计算所述电池输出的第二电压值和所述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二电压差值;
计算所述第二电压差值与所述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商值,并根据所述商值确定所述电池的内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负载包括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所述第一负载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负载的功率,检测所述电池的输出电压值、所述初始电压值和所述指定负载的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的内阻,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
在所述第一负载运行时,计算所述预设电压值与所述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一电压差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压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差值;
若判定所述第一电压差值小于所述预设电压差值,则生成第二电量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电量提示信息被配置为提示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或更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和所述电池的内阻,确定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对应的负载运行功率,具体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预设电压值之间的电压差值,记作第三电压差值;
计算所述第三电压差值与所述电池的内阻之间的商值,并根据所述商值确定负载运行电流;
根据所述负载运行电流和所述第一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负载运行电流和所述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负载运行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负载运行电流和所述第一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负载运行电流和所述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负载运行功率,具体包括:
若所述负载运行电流小于所述第二额定电流,且所述负载运行电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额定电流,则控制所述第一负载运行,同时,控制所述第二负载停止运行;
判断电池的输出电压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电压差值;
若判定所述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差值,则控制所述第一负载停止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负载运行电流和所述第一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所述负载运行电流和所述第二额定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负载运行功率,具体还包括:
若所述负载运行电流小于所述第二额定电流,且所述负载运行电流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额定电流,则控制所述第一负载运行,同时,控制所述第二负载停止运行;
判断电池的输出电压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电压差值;
若判定所述电池的输出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一电压差值,则生成第三电量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电量提示信息被配置为提示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不足以驱动所述第一负载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一负载按照第一额定电流运行,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负载为空调器的内机风机,调整所述内机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内机风机按照所述第一额定电流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二负载按照第二额定电流运行,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负载为空调器的外机负载,所述外机负载包括外机风机和/或压缩机,调整所述外机风机的转速和/或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以使所述外机负载按照所述第二额定电流运行。
10.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00756.4A 2019-09-23 2019-09-23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608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0756.4A CN110608518B (zh) 2019-09-23 2019-09-23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0756.4A CN110608518B (zh) 2019-09-23 2019-09-23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8518A true CN110608518A (zh) 2019-12-24
CN110608518B CN110608518B (zh) 2021-06-22

Family

ID=68891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0756.4A Active CN110608518B (zh) 2019-09-23 2019-09-23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851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0292A (zh) * 2019-12-31 2020-04-1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设备备用电源模式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用电设备
CN111251827A (zh) * 2020-01-20 2020-06-09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1503839A (zh) * 2020-03-30 2020-08-0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2984739A (zh) * 2021-04-08 2021-06-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3335015A (zh) * 2021-04-28 2021-09-03 博格思众(常州)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驻车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驻车空调系统
CN113676032A (zh) * 2021-07-07 2021-11-19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负载换向逆变器过电压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1876A (zh) * 2008-10-03 2011-08-31 Utc电力公司 燃料电池开路电压的低功率控制
US20130285441A1 (en) * 2012-03-21 2013-10-31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serving the life of a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power source
CN104442438A (zh) * 2014-11-16 2015-03-25 贾立进 一种电引擎式里程预警新能源汽车
CN107078520A (zh) * 2014-09-10 2017-08-18 雷诺两合公司 用于管理电池的运行范围的方法
CN107171371A (zh) * 2016-03-07 2017-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油机和电池的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962928A (zh) * 2017-12-05 2018-04-27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太阳能电池的校车车载驻车智能降温及净化系统
CN108466530A (zh) * 2018-02-26 2018-08-31 江苏大学 一种多驱动模式混合动力汽车空调压缩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KR101900069B1 (ko) * 2017-01-31 2018-09-18 주식회사 고아정공 차량의 전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79802A (zh) * 2018-07-24 2018-10-19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8860015A (zh) * 2018-06-29 2018-11-2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用电时长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汽车
CN109455056A (zh) * 2018-10-12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733467A (zh) * 2019-01-24 2019-05-10 江苏大学 基于动态切换阈值的复合电源eps多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941148A (zh) * 2019-03-26 2019-06-28 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 提供剩余电量百分比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154676A (zh) * 2019-05-05 2019-08-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外机接线检测方法、车载空调器及其供电装置
CN110254163A (zh) * 2019-05-29 2019-09-20 佛山市中格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变频空调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1876A (zh) * 2008-10-03 2011-08-31 Utc电力公司 燃料电池开路电压的低功率控制
US20130285441A1 (en) * 2012-03-21 2013-10-31 Robertshaw Controls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serving the life of a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power source
CN107078520A (zh) * 2014-09-10 2017-08-18 雷诺两合公司 用于管理电池的运行范围的方法
CN104442438A (zh) * 2014-11-16 2015-03-25 贾立进 一种电引擎式里程预警新能源汽车
CN107171371A (zh) * 2016-03-07 2017-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油机和电池的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900069B1 (ko) * 2017-01-31 2018-09-18 주식회사 고아정공 차량의 전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7962928A (zh) * 2017-12-05 2018-04-27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太阳能电池的校车车载驻车智能降温及净化系统
CN108466530A (zh) * 2018-02-26 2018-08-31 江苏大学 一种多驱动模式混合动力汽车空调压缩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860015A (zh) * 2018-06-29 2018-11-2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用电时长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汽车
CN108679802A (zh) * 2018-07-24 2018-10-19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9455056A (zh) * 2018-10-12 2019-03-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733467A (zh) * 2019-01-24 2019-05-10 江苏大学 基于动态切换阈值的复合电源eps多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941148A (zh) * 2019-03-26 2019-06-28 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 提供剩余电量百分比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154676A (zh) * 2019-05-05 2019-08-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外机接线检测方法、车载空调器及其供电装置
CN110254163A (zh) * 2019-05-29 2019-09-20 佛山市中格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变频空调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海洋: "一种为空调供电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东北电力技术》 *
铁道部电务局: "《通信电源设备测试方法》", 31 May 1985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0292A (zh) * 2019-12-31 2020-04-1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设备备用电源模式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用电设备
CN111030292B (zh) * 2019-12-31 2021-09-24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电设备备用电源模式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用电设备
CN111251827A (zh) * 2020-01-20 2020-06-09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1251827B (zh) * 2020-01-20 2023-06-23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1503839A (zh) * 2020-03-30 2020-08-0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1503839B (zh) * 2020-03-30 2021-06-2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2984739A (zh) * 2021-04-08 2021-06-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2984739B (zh) * 2021-04-08 2022-03-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3335015A (zh) * 2021-04-28 2021-09-03 博格思众(常州)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驻车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驻车空调系统
CN113335015B (zh) * 2021-04-28 2024-03-01 博格思众(常州)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驻车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驻车空调系统
CN113676032A (zh) * 2021-07-07 2021-11-19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负载换向逆变器过电压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676032B (zh) * 2021-07-07 2023-03-21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负载换向逆变器过电压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8518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8518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88284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72451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ttery charge control based on a cycle life parameter
CA2831568C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maining lifetime
CA2836555C (en) Fuel cell system with idle-stop control
EP2579383B1 (en) Battery pack for electric power tool
JP2011250687A (ja) 電池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JP6520124B2 (ja) 二次電池の劣化状態推定装置
US11309557B2 (en) Method to control maximum current for a fuel cell
JP2013535077A (ja) バッテリの充電プロセスを監視する方法、バッテリ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
CN110758052B (zh) 驱动控制方法和装置、空调设备、车辆及存储介质
WO2022179043A1 (zh) 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装置和车辆
CN111431156B (zh) 母线电容放电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家电设备、存储介质
CN111532097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2140901B (zh) 一种转矩控制方法和装置
JPWO2019026149A1 (ja) 電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0758051B (zh) 供电方法、供电装置、车载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5938633B2 (ja) 電池の充電可否判断装置
CN113320349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JP3707636B2 (ja) 充電制御方法および充電制御装置
JPH05316666A (ja) 車両用充電制御装置
TWM449728U (zh) 電池電源管理系統
JP2910184B2 (ja) アイドル回転数制御装置
JP2002191136A (ja) バッテリ充電装置
JP3438656B2 (ja) バッテリ車の充電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