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6663B - 复合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6663B
CN110606663B CN201910995129.3A CN201910995129A CN110606663B CN 110606663 B CN110606663 B CN 110606663B CN 201910995129 A CN201910995129 A CN 201910995129A CN 110606663 B CN110606663 B CN 1106066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composite
glass substrate
oxide
microcrystal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51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6663A (zh
Inventor
陈亚兵
李倩倩
许仁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da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51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6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6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6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6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6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9/00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 C03B19/06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by sintering, e.g. by cold isostatic pressing of powders and subsequent sintering, by hot pressing of powders, by sintering slurries or dispersions not undergoing a liquid phase rea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00Ingredients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manufacture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 C03C1/02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3C1/026Pelletisation or prereacting of powdered raw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0/00Devitrified glass ceramics, i.e. glass ceramics having a crystalline phase dispersed in a glassy phase and constituting at least 50% by weight of the total composition
    • C03C10/0009Devitrified glass ceramics, i.e. glass ceramics having a crystalline phase dispersed in a glassy phase and constituting at least 50% by weight of the tot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ilica as main constitu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微晶玻璃包括质量百分数分别为84%~94%的微晶玻璃基体、5%~15%的辅助玻璃基体以及1%~5%的粘结剂。微晶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与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1×10‑6/℃。采用适当配比的微晶玻璃基体、辅助玻璃基体和粘结剂,微晶玻璃基体与辅助玻璃基体相互填充,能够提高复合微晶玻璃的致密度。同时,微晶玻璃基体与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1×10‑6/℃,不会由于收缩差而产生内应力,使得复合微晶玻璃不易变形,能够有效保持玻璃的形状和性能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复合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具有普通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普通玻璃内部的原子排列没有规则,因此容易碎裂;陶瓷内部的原子是有规律的排列,其强度比普通玻璃高,但是陶瓷的亮度较低,导致陶瓷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很多限制。微晶玻璃兼顾普通玻璃亮度高和陶瓷强度好的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烧结法得到的微晶玻璃往往存在致密度不高、容易变形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致密度高、不易变形的复合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复合微晶玻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
微晶玻璃基体84%~94%、辅助玻璃基体5%~15%以及粘结剂1%~5%;
所述微晶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与所述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1×10-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玻璃基体为铝硅酸盐玻璃基体;所述辅助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所述微晶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剂为聚乙烯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晶玻璃基体由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二氧化硅45%~65%、氧化铝10%~30%、晶相形成氧化物组分5%~15%、碱金属氧化物4%~10%、晶核剂2%~5%以及第一添加剂5%~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晶相形成氧化物组分为氧化锂、氧化钙以及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晶核剂为二氧化钛、氧化锆以及五氧化二磷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所述第一添加剂为氧化锂、氧化镧、氧化钇、氧化钡、氧化锑、硫酸钠、氯化钠以及氟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玻璃基体由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二氧化硅50%~65%、氧化铝15%~25%、碱金属氧化物15%~19%以及第二添加剂5%~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添加剂为氧化镧、氧化镁、氧化硼、氧化锑、硫酸钠、氯化钠、氟化钙以及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微晶玻璃基体、所述辅助玻璃基体与所述粘结剂混合成型,得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将所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烧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烧结的步骤为:将所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550℃~650℃下烧结30min~60min,然后在740℃~850℃下烧结30min~120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烧结之前,将所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360℃~450℃下保温0.8h~1.5h的步骤。
上述复合微晶玻璃包括质量百分数分别为84%~94%的微晶玻璃基体、5%~15%的辅助玻璃基体以及1%~5%的粘结剂,微晶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与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1×10-6/℃。通过采用适当配比的微晶玻璃基体、辅助玻璃基体和粘结剂,微晶玻璃基体与辅助玻璃基体相互填充,能够提高复合微晶玻璃的致密度。同时,微晶玻璃基体与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1×10-6/℃,微晶玻璃基体与辅助玻璃基体不会由于收缩差而产生内应力,使得复合微晶玻璃不易变形,能够有效保持玻璃的形状和性能的稳定性。
上述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将微晶玻璃基体、辅助玻璃基体以及粘结剂混合成型,然后进行烧结。在烧结过程中,微晶玻璃基体和辅助玻璃基体相互填充,微晶玻璃基体会发生晶化现象而增大辅助玻璃基体与微晶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差值,使得辅助基体与微晶玻璃基体之间的填充更加充分,使制备得到的复合微晶玻璃的致密度高。同时,微晶玻璃基体与辅助玻璃基体不会由于收缩差而产生颗粒间的应力,使得复合微晶玻璃不易变形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微晶玻璃,该复合微晶玻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
微晶玻璃基体84%~94%、辅助玻璃基体5%~15%以及粘结剂1%~5%;
所述微晶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与所述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1×10-6/℃。
优选地,复合微晶玻璃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
微晶玻璃基体84%~94%、辅助玻璃基体5%~15%以及粘结剂1%~5%;
所述微晶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与所述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1×10-6/℃。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复合微晶玻璃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
微晶玻璃基体86%~90%、辅助玻璃基体8%~12%以及粘结剂2%~5%;
所述微晶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与所述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5×10-7/℃。
优选地,复合微晶玻璃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
微晶玻璃基体86%~90%、辅助玻璃基体8%~12%以及粘结剂2%~5%;
所述微晶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与所述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5×10-7/℃。
进一步优选地,微晶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与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相等。
本实施例中复合微晶玻璃的原料包括微晶玻璃基体、辅助玻璃基体以及粘结剂,通过采用适当配比的微晶玻璃基体、辅助玻璃基体和粘结剂,由于微晶玻璃基体与辅助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异,处于烧结温度时,辅助玻璃基体的黏度小,辅助玻璃基体易填充于微晶玻璃基体的空隙,从而提高复合微晶玻璃的致密度。同时,微晶玻璃基体与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1×10-6/℃,微晶玻璃基体与辅助玻璃基体不会由于收缩差而产生内应力而导致复合微晶玻璃整体强度下降。另外,烧结过程中由于微晶玻璃基体玻璃化转变温度高,黏度大,使得复合微晶玻璃不易变形,能够有效保持玻璃的形状和性能的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粘结剂为聚乙烯醇。优选地,粘结剂为平均分子量为0.8×105~1×105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辅助玻璃基体为铝硅酸盐玻璃基体;铝硅酸盐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微晶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铝硅酸盐玻璃基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将其与微晶玻璃基体作为原料能够进一步提高复合微晶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当制备复合微晶玻璃时,比如采用烧结法制备复合微晶玻璃,原料中同时存在铝硅酸盐玻璃基体和微晶玻璃基体,并且铝硅酸盐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微晶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烧结过程中,铝硅酸盐玻璃基体粘度较低,容易填充复合微晶玻璃的空隙中,减小复合微晶玻璃的孔隙率,提高复合微晶玻璃的致密度。同时,在烧结过程中,微晶玻璃基体会发生晶化现象而使微晶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一步升高,这样会增大铝硅酸盐玻璃基体与微晶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差值,使得铝硅酸盐玻璃基体与微晶玻璃基体之间的填充更加充分,进一步提高复合微晶玻璃的致密度。
另一方面,由于铝硅酸盐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与微晶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1×10-6/℃,铝硅酸盐玻璃基体与微晶玻璃基体不会由于收缩差而内应力,使得复合玻璃不易变形,能够很好地保持复合微晶玻璃的外形,减少复合微晶玻璃的变形,保持复合微晶玻璃的形状和性能的稳定性,降低次品率。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微晶玻璃基体由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制备而成:二氧化硅45%~65%、氧化铝10%~30%、晶相形成氧化物组分5%~15%、碱金属氧化物4%~10%、晶核剂2%~5%以及第一添加剂5%~8%。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晶相形成氧化物组分为氧化锂、氧化钙以及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二氧化钛、氧化锆以及五氧化二磷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氧化锂、氧化镧、氧化钇、氧化钡、氧化锑、硫酸钠、氯化钠以及氟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辅助玻璃基体由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制备而成:二氧化硅50%~65%、氧化铝15%~25%、碱金属氧化物15%~19%以及第二添加剂5%~10%。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二添加剂为氧化镧、氧化镁、氧化硼、氧化锑、硫酸钠、氯化钠、氟化钙以及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微晶玻璃基体、所述辅助玻璃基体与所述粘结剂混合成型,得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将所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烧结。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将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烧结的步骤为:将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550℃~650℃下烧结30min~60min,然后在740℃~850℃下烧结30min~120min。
优选地,微晶玻璃基体为粉料,微晶玻璃基体的粒径为1μm~10μm。微晶玻璃基材为粉料且粒径为1μm~10μm,有利于与辅助玻璃基体之间更好的混合,使得复合微晶玻璃内部结构更加均匀,并易于烧结。
优选地,辅助玻璃基体为粉料,辅助玻璃基体的粒径为1μm~10μm。辅助玻璃基体为粉料且粒径为1μm~10μm,有利于与微晶玻璃基体之间更好的混合,进一步提高复合微晶玻璃内部结构的均匀性,并易于烧结。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上述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将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烧结之前,将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360℃~450℃下保温0.8h~1.5h的步骤。在将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烧结之前将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360℃~450℃下保温0.8h~1.5h,使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中的粘结剂充分分解,以排除粘结剂组分。
本实施例中将微晶玻璃基体、辅助玻璃基体以及粘结剂混合成型,然后进行烧结。在烧结过程中,微晶玻璃基体和辅助玻璃基体相互填充,微晶玻璃基体会发生晶化现象而增大辅助基体与微晶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差值,使得辅助基体与微晶玻璃基体之间的填充更加充分,使得制备得到的复合微晶玻璃的致密度高。同时,在烧结过程中微晶玻璃与辅助玻璃不会由于收缩差而产生颗粒间的应力,使得复合微晶玻璃不易变形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优选地,在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过程中,将微晶玻璃基体的原料混合融化成微晶玻璃液,然后将微晶玻璃液水淬得到微晶玻璃碎块,将微晶玻璃碎块辊压成粒径为1μm~10μm的颗粒,得到微晶玻璃颗粒,备用。将辅助玻璃基体的原料混合融化成辅助玻璃液,然后将辅助玻璃液水淬得到辅助玻璃碎块,将辅助玻璃碎块辊压成粒径为1μm~10μm的颗粒,得到辅助玻璃颗粒,备用。将微晶玻璃颗粒、辅助玻璃颗粒混合并加入粘结剂,然后干燥(比如离心干燥)成混合粉料。然后将混合粉料填入模具中,在压机中加压成型,优选地,加压成型的压力为21MPa~50MPa,得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再将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360℃~450℃下保温0.8h~1.5h,将保温后的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550℃~650℃下烧结30min~60min,然后在740℃~850℃下烧结30min~120min,得到复合微晶玻璃粗产品。将复合微晶玻璃粗产品经过研磨、抛光得到复合微晶玻璃。
可以理解的是,在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过程中,微晶玻璃基体、辅助玻璃基体可以选自玻璃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余料,将废弃余料进行相应的辊压得到余料颗粒。然后将余料颗粒与粘结剂混合,再通过干燥、加压、保温、烧结、研磨、抛光得到复合微晶玻璃。选用玻璃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余料作为原料,绿色环保,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是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1)微晶玻璃基体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数分别为62%的二氧化硅、15%的氧化铝、7%的氧化锂、3%氧化镁、4%的氧化钠、3%的五氧化二磷、2%氧化锆、2%氧化钡、1%氧化锑、0.5%氧化镧、0.5%硫酸钠进行原料配比,混合融化成微晶玻璃液,然后将微晶玻璃液水淬得到微晶玻璃碎块,将微晶玻璃碎块辊压成粒径为1μm~10μm的颗粒,得到微晶玻璃基体。
(2)辅助玻璃基体的制备:54.5%的二氧化硅、20%的氧化铝、20%的氧化钠以及2%氧化镧、1.5%氧化镁、2%氧化硼混合融化成辅助玻璃液,然后将辅助玻璃液水淬得到辅助玻璃碎块,将辅助玻璃碎块辊压成粒径为1μm~10μm的颗粒,得到辅助玻璃基体。
(3)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数分别为87%的微晶玻璃基体、10%的辅助玻璃基体混合并加入质量百分数为3%的平均分子量为0.8×105~1×105的聚乙烯醇,然后离心干燥成混合粉料。然后将混合粉料填入模具中,在压机中加压成型(加压成型的压力为21MPa~50MPa),得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再将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400℃下保温1h,将保温后的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580℃下烧结40min,然后在800℃下烧结60min,得到复合微晶玻璃粗产品。将复合微晶玻璃粗产品经过研磨、抛光得到复合微晶玻璃。
实施例1中微晶玻璃基体、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
膨胀系数(0~300℃) 玻璃化转变温度
微晶玻璃基体 6.26×10<sup>-6</sup> 743℃
辅助玻璃基体 6.72×10<sup>-6</sup> 572℃
对比例1
(1)微晶玻璃基体的制备:以质量百分数组成分别为54.5%的二氧化硅、21%的氧化铝、3%的氧化锂、4%的氧化钠、3%的五氧化二磷、4%氧化锆、5%氧化镁、2%氧化钡、1%氧化锑、2%氧化镧、0.5%硫酸钠进行原料配料。混合融化成微晶玻璃液,然后将微晶玻璃液水淬得到微晶玻璃碎块,将微晶玻璃碎块辊压成粒径为1μm~10μm的颗粒,得到微晶玻璃基体。
(2)辅助玻璃基体的制备:55%的二氧化硅、20%的氧化铝、20%的氧化钠、2%氧化镁、3%氧化钙混合融化成辅助玻璃液,然后将辅助玻璃液水淬得到辅助玻璃碎块,将辅助玻璃碎块辊压成粒径为1μm~10μm的颗粒,得到辅助玻璃基体。
(3)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将质量百分数分别为87%的微晶玻璃基体、10%的辅助玻璃基体混合并加入质量百分数为3%的平均分子量为0.8×105~1×105的聚乙烯醇,然后离心干燥成混合粉料。然后将混合粉料填入模具中,在压机中加压成型(加压成型的压力为21MPa~50MPa),得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再将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400℃下保温1h,将保温后的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600℃下烧结40min,然后在850℃下烧结60min,得到复合微晶玻璃粗产品。将复合微晶玻璃粗产品经过研磨、抛光得到复合微晶玻璃。
对比例1中微晶玻璃基体、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
膨胀系数(0~300℃) 玻璃化转变温度
微晶玻璃基体 4.05×10<sup>-6</sup> 762℃
辅助玻璃基体 7.68×10<sup>-6</sup> 565℃
对比例2
将实施例1中的辅助玻璃基体替换成实施例1中的微晶玻璃基体,采用同样的方法制得玻璃。
对比例3
将实施例1中的微晶玻璃基体替换成实施例1中的辅助玻璃基体,采用同样的方法制得玻璃。
对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中制得的玻璃进行密度测试,测得的实际密度与理论密度如下表所示:
理论密度(g/cm<sup>3</sup>) 实际密度(g/cm<sup>3</sup>)
实施例1 2.50 2.49
对比例1 2.50 2.23
对比例2 2.51 2.38
对比例3 2.40 2.33
由上表数据可知,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中制得的玻璃的实际密度与理论密度相差较大,实际密度明显小于理论密度。实施例1中制得的复合微晶玻璃的实际密度接近理论密度,表明实施例1中制得的复合微晶玻璃具有更高的致密度。对比例1中由于微晶玻璃基体与辅助玻璃基体膨胀系数相差较大(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1×10-6/℃),在烧结完成冷却收缩的过程中形成两相分离,使孔隙率增大,密度减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
微晶玻璃基体84%~94%、辅助玻璃基体5%~15%以及粘结剂1%~5%;
所述微晶玻璃基体由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二氧化硅45%~65%、氧化铝10%~30%、晶相形成氧化物组分5%~15%、碱金属氧化物4%~10%、晶核剂2%~5%以及第一添加剂5%~8%;
所述辅助玻璃基体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二氧化硅50%~65%、氧化铝15%~25%、碱金属氧化物15%~19%以及第二添加剂5%~10%;
所述辅助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所述微晶玻璃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述微晶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与所述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1×1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
微晶玻璃基体86%~90%、辅助玻璃基体8%~12%以及粘结剂2%~5%;
所述微晶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与所述辅助玻璃基体的膨胀系数的差值的绝对值≤5×10-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聚乙烯醇。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相形成氧化物组分为氧化锂、氧化钙以及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核剂为二氧化钛、氧化锆以及五氧化二磷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添加剂为氧化锂、氧化镧、氧化钇、氧化钡、氧化锑、硫酸钠、氯化钠以及氟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晶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添加剂为氧化镧、氧化镁、氧化硼、氧化锑、硫酸钠、氯化钠、氟化钙以及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微晶玻璃基体、所述辅助玻璃基体与所述粘结剂混合成型,得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将所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烧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烧结的步骤为:将所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550℃~650℃下烧结30min~60min,然后在740℃~850℃下烧结30min~120min。
10.如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将所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烧结之前,将所述复合微晶玻璃预成品在360℃~450℃下保温0.8h~1.5h的步骤。
CN201910995129.3A 2019-10-18 2019-10-18 复合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606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5129.3A CN110606663B (zh) 2019-10-18 2019-10-18 复合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5129.3A CN110606663B (zh) 2019-10-18 2019-10-18 复合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6663A CN110606663A (zh) 2019-12-24
CN110606663B true CN110606663B (zh) 2022-04-12

Family

ID=68894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5129.3A Active CN110606663B (zh) 2019-10-18 2019-10-18 复合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666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1085A (zh) * 1999-02-24 2002-03-20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温度补偿用构件及用该构件的光通讯器件
CN101233086A (zh) * 2005-07-29 2008-07-30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图案化结晶玻璃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48322A (zh) * 2007-07-18 2009-01-21 建权玻璃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图案的结晶化玻璃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38119A (zh) * 2001-08-02 2009-09-23 3M创新有限公司 从玻璃制备制品的方法以及所制备的玻璃陶瓷制品
CN101555092A (zh) * 2008-04-08 2009-10-14 杨德宁 制作浮法耐磨高玻化瓷板与微晶玻璃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01651044A (zh) * 2008-08-13 2010-02-17 Tdk株式会社 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82672A (zh) * 2016-06-15 2016-11-09 山东智汇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用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0003A (zh) * 2016-06-15 2016-11-09 佛山市赣联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使玻璃表面层具有裂纹或剥离效果的方法
CN106277724A (zh) * 2016-08-23 2017-01-04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激光选择性烧结制备玻璃制品的方法
CN109206009A (zh) * 2017-07-04 2019-01-15 白金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玻璃及其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1085A (zh) * 1999-02-24 2002-03-20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温度补偿用构件及用该构件的光通讯器件
CN101538119A (zh) * 2001-08-02 2009-09-23 3M创新有限公司 从玻璃制备制品的方法以及所制备的玻璃陶瓷制品
CN101233086A (zh) * 2005-07-29 2008-07-30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图案化结晶玻璃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48322A (zh) * 2007-07-18 2009-01-21 建权玻璃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图案的结晶化玻璃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55092A (zh) * 2008-04-08 2009-10-14 杨德宁 制作浮法耐磨高玻化瓷板与微晶玻璃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01651044A (zh) * 2008-08-13 2010-02-17 Tdk株式会社 层叠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82672A (zh) * 2016-06-15 2016-11-09 山东智汇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用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0003A (zh) * 2016-06-15 2016-11-09 佛山市赣联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使玻璃表面层具有裂纹或剥离效果的方法
CN106277724A (zh) * 2016-08-23 2017-01-04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激光选择性烧结制备玻璃制品的方法
CN109206009A (zh) * 2017-07-04 2019-01-15 白金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玻璃及其制备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利用碎玻璃及高软化点易析晶玻璃复合烧结微晶玻璃;王志强,马春,李长敏,周靖;《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0630;第18卷(第02期);第91-95页 *
粉体烧结法制备堇青石基微晶玻璃的研究;王艳丽;《玻璃与搪瓷》;20010420;第29卷(第2期);第18-21页 *
高致密性微晶玻璃的生产研究;冯翠兰;《佛山陶瓷》;20041230;第14卷(第12期);第16-1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6663A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61770B (zh) 铝基多孔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793128A (zh) 低膨胀陶瓷坯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16773B (zh) 一种轻质墙板的制备方法及多层轻质墙板
CN110461789B (zh) 一种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微晶玻璃的复合砂轮结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130196B (zh) 制备陶瓷玻璃板的工艺及该工艺所得板及其用途
US3462252A (en) Method of forming a glass body of devitrifiable glass and devitrifying the same
CN1552665A (zh) 高性能耐磨陶瓷喷嘴及其制造方法
CN110606663B (zh) 复合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3304B (zh) 陶瓷坯料、陶瓷器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4905A (zh) 一种表面涂层耐高温坩埚的制备方法
CN104744051A (zh) 一种氮化硅坩埚的制作方法
CN105174721A (zh) 一种耐高温玻璃陶瓷盘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83641B (zh) 一种高力学性能的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JPS6343345B2 (zh)
CN108395247A (zh) 一种碳化硼-氮化铝复合的陶瓷喷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13905B (zh) 一种堇青石基微晶玻璃结合Al2O3-SiO2系统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7885B (zh) 一种高纯二氧化硅玻璃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50943A (zh) 一种多主元高熵合金及制备方法
CN114853347A (zh) 一种高导热低温共烧玻璃陶瓷基片及其制备方法
JPS627649A (ja) ガラスセラミツクス製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233779A (zh) 微晶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8320A (zh) 瓷介电容器胚片干压成型用陶瓷模具的制作方法
CN109265148B (zh) 一种透气砖用高性能陶瓷板的制备方法
CN113372104B (zh) 一种玻化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5313B (zh) 一种滑石瓷的注射成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7300 Zhonghuo Optical Valley Industrial Park, Xian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da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7300 Zhonghuo Optical Valley Industrial Park, Xian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DALI INDUSTRY (CHIBI)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