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6059B - 转向柱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6059B
CN110546059B CN201880027356.0A CN201880027356A CN110546059B CN 110546059 B CN110546059 B CN 110546059B CN 201880027356 A CN201880027356 A CN 201880027356A CN 110546059 B CN110546059 B CN 1105460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width direction
pair
portions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73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6059A (zh
Inventor
黑川祥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46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6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6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between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of the vehicle, e.g. between steering wheel and colum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7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 B62D1/18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the entire column being tiltable as a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2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colum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5Yieldable supports for the steering column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能进一步提高支撑托架对外柱的保持力的外柱的构造。本发明的外柱(13a)由挤压成形品构成,并具备:一对侧板部(27a、27b),其分别沿轴向伸长,在轴向的一部分且在高度方向上比内柱(14a)靠一方侧的位置,具备沿宽度方向贯通的柱侧通孔(31),并且配置于内柱(14a)的宽度方向两侧;柱按压部(35),其设置于一对侧板部(27a、27b)中的至少一方,在向宽度方向内侧位移时,能够在高度方向上向离开柱侧通孔(31)的方向按压内柱(14a);以及扩宽部(33),其设置于上述至少一个侧板部(27a、27b),经由被柱按压部(35)按压的内柱(14a)而被按压至宽度方向外侧。

Description

转向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以及用于对车辆的转向操纵轮给予转向角的转向柱装置,尤其涉及组装于该转向柱装置的外柱。
背景技术
图12示出日本特开2014-104786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构造的汽车用的转向装置的一例。该例子的转向装置具备方向盘1、转向轴2、转向柱3、一对万向接头4、5、中间轴6、转向齿轮单元7、以及一对横拉杆8。
方向盘1安装于转向轴2的后端部,该转向轴2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转向柱3的内侧。转向轴2的前端部经由一对万向接头4、5以及中间轴6而与转向齿轮单元7的输入轴9连接。通过将输入轴9的旋转变换成未图示的齿条的直线运动,来推拉一对横拉杆8,从而能够对转向操纵轮给予与转向盘1的操作量对应的转向角。在图示的例子中,在转向装置组装有以电动马达10作为辅助动力源来减少为了操作方向盘1所需的力的电动辅助装置。此外,本说明书中,关于外柱以及转向装置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在没有特别限定的情况下是指外柱以及转向装置组装于车身的状态下的车身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图12所示的转向装置具备用于根据驾驶员的体型、驾驶姿势来调节转向盘1的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和用于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倾斜机构通过相对于车身11将转向柱3支撑为能够进行以在宽度方向上设置的枢轴12为中心的摆动位移来构成。并且,通过将转向柱3与后侧的外柱13以及前侧的内柱14以能够伸缩的方式组合,并且将转向轴2与后侧的外轴15以及前侧的内轴16利用花键卡合并以能够传递转矩并能够伸缩的方式组合,由此构成伸缩机构。在该结构中,外柱13的后侧部分能够相对于支撑固定于车身 11的支撑托架17进行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位移得以支撑。
能够进行方向盘的位置调节的转向装置具备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用于在能够进行方向盘的位置调节的状态与能够将方向盘保持于调节后的位置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图13示出日本特开2001-347953号公报所记载的夹紧机构的一例。
外柱13整体大致形成为圆筒状,并在其上表面具有沿前后方向伸长的狭缝18。并且,在外柱13的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狭缝18的位置具有一对被夹持板部19a、19b。一对被夹持板部19a、19b分别具备沿前后方向伸长的伸缩调节用长孔20。
支撑托架17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分离地对置配置的一对支撑板部21a、21b。一对支撑板部21a、21b分别具备沿上下方向伸长的倾斜调节用长孔22。
在伸缩调节用长孔20以及倾斜调节用长孔22内沿宽度方向插通有调节棒 23。在调节棒23的前端部且在从支撑板部21a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突出的部分螺纹结合有螺母24。另一方面,在调节棒23的基端部且在从支撑板部22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突出的部分固定有调节杆25的基端部。在调节杆25与支撑板部22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配置有凸轮装置26。能够基于调节杆25的操作来使凸轮装置26的宽度方向尺寸扩大或者缩小。
为了调节方向盘的上下位置或者前后位置,使调节杆25向预定方向摆动,来缩小凸轮装置26的宽度方向尺寸。由此,作用于一对支撑板部21a、21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一对被夹持板部19a、19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变小。其结果,在调节棒23在伸缩调节用长孔20以及倾斜调节用长孔22各自的内侧能够位移的范围内,能够调节方向盘的位置。
在调节方向盘的位置后,使调节杆25向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摆动,来扩大凸轮装置26的宽度方向尺寸。由此,作用于一对支撑板部21a、21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一对被夹持板部19a、19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变大。其结果,将方向盘保持于调节后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47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479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构造的转向装置中,仅由作用于构成支撑托架的一对支撑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设于外柱的一对被夹持板部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摩擦力,来相对于支撑托架保持外柱。因此,从提高支撑托架对外柱的保持力的方面看,还有改进的余地。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托架对外柱的保持力的外柱的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外柱由挤压成形品构成,并具有轴向、与上述轴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以及与上述轴向及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并在内侧配置内柱,
上述外柱具备:
一对侧板部,其分别沿上述轴向伸长,在上述轴向的一部分且在上述高度方向上比上述内柱靠一方侧的位置,具备沿上述宽度方向贯通的柱侧通孔,并且上述一对侧板部配置于上述内柱的上述宽度方向两侧;
柱按压部,其设置于上述一对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在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位移时,能够在上述高度方向上向离开上述柱侧通孔的方向按压上述内柱;以及
扩宽部,其设置于上述至少一个侧板部,经由被上述柱按压部按压的上述内柱而被按压至上述宽度方向外侧。
具体而言,上述柱按压部构成为,在上述至少一个侧板部的在上述高度方向上位于上述内柱的中心轴与上述柱侧通孔之间的部分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突出,并具备按压侧内侧面,该按压侧内侧面在上述高度方向上越离开上述柱侧通孔越向朝向上述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倾斜,并且直接抵接于上述内柱的外周面、或者经由其它部件而抵接于上述内柱的外周面。
更具体而言,上述柱按压部整体呈三棱柱状,并具备沿上述高度方向配置的纵板部、沿上述宽度方向配置的横板部、以及斜板部,该斜板部分别连结于上述纵板部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端部和上述横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并具有上述按压侧内侧面。
上述柱按压部能够在上述纵板部和上述横板部连结的连结部与上述斜板部之间还具备加强肋。
并且,具体而言,上述扩宽部构成为,在上述至少一个侧板部的在上述高度方向上隔着上述内柱的中心轴而位于上述柱侧通孔的相反侧的部分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突出,并具备扩宽侧内侧面,该扩宽侧内侧面在上述高度方向上越离开上述柱侧通孔越向朝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
更具体而言,上述扩宽部整体呈三棱柱状,并具备沿上述高度方向配置的纵板部、沿上述宽度方向配置的横板部、以及斜板部,该斜板部分别连结于上述纵板部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端部和上述横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并具有上述扩宽侧内侧面。
上述扩宽部能够在上述纵板部和上述横板部连结的连结部与上述斜板部之间还具备加强肋。
本发明的外柱能够还具备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上述一对侧板部的上述高度方向一方侧部彼此的第一连结部和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上述一对侧板部的上述高度方向另一方侧部彼此的第二连结部。
第一连结部以及第二连结部能够至少在包含上述轴向上与上述柱侧通孔一致的部分的范围内分别具备狭缝。
本发明的外柱能够在上述一对侧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包含上述高度方向上与上述内柱的中心轴一致的部分的范围内,还具备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凹入的内侧凹部。
本发明的外柱能够在上述一对侧板部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的包含上述高度方向上与上述内柱的中心轴一致的部分的范围内,还具备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凹入的外侧凹部。
本发明的外柱的代表方式是具有轴向、与上述轴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以及与上述轴向及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的外柱,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侧板部,其分别沿上述轴向伸长,在上述轴向的一部分且在上述高度方向上的一方侧端部,具备沿上述宽度方向贯通的柱侧通孔,并且上述一对侧板部配置于上述宽度方向两侧;
柱按压部,其设置于上述一对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整体呈三棱柱状,并构成为,在上述一对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的在上述高度方向上在上述一方侧位于上述高度方向中间部与上述柱侧通孔之间的部分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突出,上述柱按压部具备沿上述高度方向配置的纵板部、沿上述宽度方向配置的横板部、以及斜板部,该斜板部分别连结于上述纵板部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端部和上述横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并具有按压侧内侧面,该按压侧内侧面在上述高度方向上越离开上述柱侧通孔越向朝向上述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倾斜;
扩宽部;其设置于上述一对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整体呈三棱柱状,并构成为,在上述高度方向上位于比上述高度方向中间部靠另一方侧的部分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突出,上述扩宽部具备沿上述高度方向配置的纵板部、沿上述宽度方向配置的横板部、以及斜板部,该斜板部分别连结于上述纵板部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端部和上述横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并具有扩宽侧内侧面,该扩宽侧内侧面在上述高度方向上越离开上述柱侧通孔越向朝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以及
中间板部,其设置于上述一对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并在上述高度方向上连接上述柱按压部与上述扩宽部。
在该方式中,上述柱按压部能够在上述纵板部和上述横板部连结的连结部与上述斜板部之间还具备加强肋。并且,上述扩宽部能够在上述纵板部和上述横板部连结的连结部与上述斜板部之间还具备加强肋。
该方式的外柱能够还具备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上述一对侧板部的上述高度方向一方侧部彼此的第一连结部和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上述一对侧板部的上述高度方向另一方侧部彼此的第二连结部。另外,第一连结部以及第二连结部能够至少在包含上述轴向上与上述柱侧通孔一致的部分的范围内分别具备狭缝。
该方式的外柱能够在上述一对侧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中的上述高度方向中间部,还具备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凹入的内侧凹部。并且,该方式的外柱能够在上述一对侧板部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中的上述高度方向中间部,还具备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凹入的外侧凹部。
本发明的转向柱装置,用于旋转自如地支撑安装有方向盘的转向轴,
上述转向柱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支撑托架,其具备一对支撑板部,该一对支撑板部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对置配置,并且分别具有沿上述车身宽度方向贯通的托架侧通孔;
外柱,其在上述车身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上述一对支撑板部彼此之间,并具有沿上述车身宽度方向贯通的柱侧通孔;
内柱,其配置于上述外柱的内侧;以及
调节棒,其构成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用于切换能够进行上述方向盘的位置调节的状态和能够将上述方向盘保持于调节后的位置的状态,上述调节棒在车身宽度方向插通上述托架侧通孔及上述柱侧通孔,
尤其,上述外柱由本发明的外柱构成。
在本发明的转向柱装置的一个方式中,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上述外柱配置于前侧,并且上述内柱配置于后侧,在上述外柱的前端部安装有与上述外柱分体的下托架,该下托架用于插通沿车身宽度方向配置的枢轴。
在本发明的转向柱装置的其它方式中,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上述外柱配置于后侧,并且上述内柱配置于前侧。
在本发明的转向柱装置的优选方式中,在上述外柱与上述内柱之间的部分、和上述外柱的上述一对侧板部与上述支撑托架的上述一对支撑板部之间的部分中的至少其一的部分,配置有比上述外柱、上述内柱、以及上述支撑托架中任一个都软质的隔离件。
作为上述隔离件,能够使用配置于上述外柱与上述内柱之间的部分的环状隔离件。在该环状隔离件的与上述按压侧内侧面或者上述扩宽侧内侧面的至少任一方接触的部分,具备与该环状隔离件的其它部分相比厚度较大的厚壁部。上述厚壁部能够具备用于保持润滑油的凹槽。
代替地或者追加地,作为上述隔离件,能够使用配置于上述外柱的上述一对侧板部与上述支撑托架的上述一对支撑板部之间的部分的板状隔离件。在该板状隔离件的与上述柱按压部或者上述扩宽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面接触的部分,具备与该板状隔离件的其它部分相比厚度较大的厚壁部。上述厚壁部能够具备用于保持润滑油的凹槽。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外柱以及转向柱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托架对外柱的保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转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3的(A)及图3的(B)是取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外柱来示出的剖视图,图3的(A)是相当于图1的A-A截面的图,图3的(B)是相当于图1的B-B截面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图1的C-C剖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相当于图2的左侧半部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相当于图2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相当于图1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相当于图2的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为了说明环状隔离件相对于外柱的定位构造而示出的从上方观察外柱的后端部的示意图。
图10是取出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环状隔离件来示出的轴向端部的立体图。
图11是取出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板状隔离件来示出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现有构造的转向装置的一例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13是为了说明现有构造的夹紧机构而示出的相当于图12的D-D截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第一例]
使用图1~图4对实施方式的第一例进行说明。本例的转向装置具备转向柱3a、支撑托架17a、以及构成夹紧机构49的调节棒23a,旋转自如地支撑安装有方向盘1的转向轴2a。并且,本例的转向装置具备能够调节方向盘1(参照图12)的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以及能够调节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
转向轴2a配置于转向柱3a的内侧,并在从转向柱3a向后方突出的转向轴2a的后端部安装方向盘1。转向轴2a具备外轴15a和内轴16a。本例中,在车身11的前后方向上,在前侧配置有外轴15a,并在后侧配置有内轴16a。通过形成于外轴15a的内周面的内花键齿与形成于内轴16a的外周面的外花键齿的花键卡合,能够进行转向轴2a的全长的伸缩以及外轴15a与内轴16a之间的转矩传递。
构成本例的转向装置的转向柱3a由配置于前端部的枢轴12和配置于前后方向中间部的支撑托架17a来支撑于车身11(参照图12)。支撑托架17a具备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对置配置的一对支撑板部45a、45b。本例的转向柱3a具备在车身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一对支撑板部45a、45b彼此之间的外柱 13a、和配置于外柱13a的内侧的内柱14a。本例中,在车身11的前后方向上,在前侧配置有外柱13a,并在后侧配置有内柱14a。内柱14a的前部能够进行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移地配置于外柱13a的后部的内侧,从而能够进行转向柱 3a的全长的伸缩。
内柱14a由利用铁系合金或者铝系合金、镁系合金等轻合金形成的电阻焊管或者拉制无缝管构成,整体具有圆筒形状,并且在圆筒形状截面的中心部具有沿前后方向伸长的中心轴O。
另一方面,本例的外柱13a由挤压成形品构成,该挤压成形品通过对铝合金等轻合金制的材料进行挤压成形来一体形成。因此,除在挤压成形后实施切削加工等机械加工的部分之外,外柱13a具有在与挤压方向一致的前后方向的全长不变化的截面形状。
外柱13a整体大致具有矩形筒状,并具备构成大致呈矩形筒状的截面中的左右边的一对侧板部27a、27b和构成其上下边的上部连结部28以及下部连结部29。外柱13a具有与挤压方向(前后方向)一致的轴向、与轴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截面中的左右方向)、以及与轴向及宽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截面中的上下方向)。在由一对侧板部27a、27b、上部连结部28以及下部连结部 29包围四周的外柱13a的内侧,形成有用于配置内柱14a的收纳空间30。
一对侧板部27a、27b分别沿轴向伸长,并且相互分离地配置于内柱14a 的宽度方向两外侧。一对侧板部27a、27b在外柱13a的全长伸长。
一对侧板部27a、27b分别在其轴向的一部分的靠后端部且在高度方向上比内柱14a靠一方侧的下端部具备通过切削加工而形成并沿宽度方向贯通的柱侧通孔31。上述柱侧通孔31相互位于同轴上,各个柱侧通孔31由简单的圆孔构成。
在本例的外柱13a中,一对侧板部27a、27b分别在高度方向上从比内柱 14a靠另一方侧的上侧起依次具有钩部32、扩宽部33、中间板部34、柱按压部35、以及螺栓收纳部36。除形成有柱侧通孔31的部分之外,具备上述钩部 32、扩宽部33、中间板部34、柱按压部35、以及螺栓收纳部36的一对侧板部27a、27b各自的截面形状在轴向上相同,并且一对侧板部27a、27b在宽度方向上对称地配置。
钩部32构成为截面呈L字形,并且在全长上设置于侧板部27a、27b各自的上端部。
扩宽部33构成为,在侧板部27a、27b各自的靠近上端部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该侧板部27a、27b各自的靠近上端部在高度方向上隔着内柱14a的中心轴O而位于柱侧通孔31的相反侧(在高度方向上比侧板部27a、27b的高度方向中间部靠另一方侧)。各个扩宽部33整体呈中空的三角筒状,其截面大致呈直角三角形(楔形)。各个扩宽部33具有沿高度方向配置的第一纵板部 33a、沿宽度方向配置的第一横板部33b、以及分别连结于第一纵板部33a的下端部和第一横板部33b的宽度方向内端部的第一斜板部33c。另外,本例中,各个扩宽部33在第一纵板部33a的上端部同第一横板部33b的宽度方向外端部连结的连结部与第一斜板部33c的中央部之间具备第一加强肋33d,该第一加强肋33d沿与第一斜板部33c的中央部正交的方向伸长。
各个扩宽部33具备扩宽侧内侧面,该扩宽侧内侧面是在高度方向上越离开柱侧通孔31(朝向高度方向另一方侧)越向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并与内柱14a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本例中,扩宽部33的扩宽侧内侧面设置于第一斜板部33c。更具体而言,构成扩宽侧内侧面的第一斜板部33c的内侧面沿内柱14a的外周面,在上下方向上越离开柱侧通孔31越向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呈曲线倾斜。因此,一对扩宽部3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之间的间隔朝向上方越变小。在图示的例子中,将以与柱侧通孔31的中心轴正交的假想平面X为基准的各个扩宽部33的扩宽侧内侧面中央部的切线的倾斜角度分别设为45°。此外,如图2所示,以假想平面X为基准的扩宽部33的倾斜角度A33能够任意设定,但能够设定在1°~50°的范围内,优选设定在30°~45°的范围内。并且,扩宽部33的扩宽侧内侧面的曲率半径与内柱14a的外半径相等。
柱按压部35构成为,在侧板部27a、27b各自的靠下端部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该侧板部27a、27b各自的靠下端部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内柱14a的中心轴O与柱侧通孔31之间(在高度方向上比侧板部27a、27b的高度方向中间部靠一方侧)。各个柱按压部35整体呈中空的三角筒状,其截面大致呈直角三角形(楔形)。各个柱按压部35具有沿高度方向配置的第二纵板部35a、沿宽度方向配置的第二横板部35b、以及分别连结于第二纵板部35a的上端部及第二横板部35b的宽度方向内端部的第二斜板部35c。另外,本例中,各个柱按压部35在第二纵板部35a的下端部同第二横板部35b的宽度方向外端部连结的连结部与第二斜板部35c的中央部之间具备第二加强肋35d,该第二加强肋 35d沿与第二斜板部35c的中央部正交的方向伸长。
各个柱按压部35具备按压侧内侧面,该按压侧内侧面是在高度方向上越离开柱侧通孔31(从高度方向一端部超向另一方侧)越向朝向上述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倾斜并与内柱14a的外周面抵接的部分。本例中,柱按压部35的按压侧内侧面设置于第二斜板部35c。更具体而言,构成按压侧内侧面的第二斜板部35c的内侧面沿内柱14a的外周面并在上下方向上越离开柱侧通孔31 越向朝向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呈曲线地倾斜。因此,一对柱按压部3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之间的间隔越朝向上方越大。在图示的例子中,将以假想平面 X为基准的各个柱按压部35的按压侧内侧面中央部的切线的倾斜角度分别设为45°。此外,如图2所示,以假想平面X为基准的柱按压部35的倾斜角度 A35能够任意设定,但能够设定在15°~85°的范围内,优选设定在30°~60°的范围内。并且,柱按压部35的按压侧内侧面的曲率半径与内柱14a的外半径相等。本例中,使柱按压部35的按压侧内侧面和扩宽部33的扩宽侧内侧面存在于同一假想圆筒面上。因此,形成于外柱13a的内侧的内柱14a的收纳空间 30大致呈圆柱状。
中间板部34呈平板状,设置在扩宽部33的下端部与柱按压部35的上端部之间的部分且包含在高度方向上与内柱14a的中心轴O一致的部分的范围 (高度方向中间部)内,并在高度方向连接扩宽部33与柱按压部35。具体而言,中间板部34沿高度方向配置,与构成扩宽部33的第一纵板部33a以及构成柱按压部35的第二纵板部35a位于同一平面上。中间板部34的内侧面呈与假想平面X平行的平坦面状,并且至内柱14a的中心轴O的距离比内柱14a的外半径大。因此,中间板部34的内侧面构成比扩宽部33的扩宽侧内侧面以及柱按压部35的按压侧内侧面更向宽度方向外侧凹入的内侧凹部38,从而在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
螺栓收纳部36配置于侧板部27a、27b各自的下端部。螺栓收纳部36具有外板部36a、内板部36b以及底板部36c,外板部36a和内板部36b从柱按压部35的第二横板部35b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向下方延伸突出,底板部36c 在宽度方向上连结外板部36a与内板部36b的下端部彼此。构成这样的螺栓收纳部36的外板部36a以及内板部36b分别在其靠后端部具备沿宽度方向贯通的柱侧通孔31。螺栓收纳部36的内部空间的上下方向尺寸亦即从底板部36c 的上表面至第二横板部35b的下表面为止的高度尺寸比柱侧通孔31的直径稍大。
本例中,由沿宽度方向配置的平板状的上部连结部28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一对侧板部27a、27b的靠上端部彼此。具体而言,由上部连结部28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一对侧板部27a、27b的第一横板部33b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彼此。并且,由用沿宽度方向配置的平板状的下部连结部29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一对侧板部27a、27b的下端部彼此。具体而言,由下部连结部29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一对侧板部27a、27b的第二横板部35b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彼此。由于上部连结部28以及下部连结部29通过挤压成形来形成,所以除了形成有下述的狭缝 39a、39b的部分之外,截面形状在前后方向相同。此外,本例中,配置于柱侧通孔31侧(高度方向下侧)的下部连结部29相当于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一对侧板部27a、27b的高度方向一方侧部彼此的第一连结部,配置于柱侧通孔31 的相反侧(高度方向上侧)的上部连结部28相当于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一对侧板部27a、27b的高度方向另一方侧部彼此的第二连结部。
本例中,外柱13a的上表面由构成一对侧板部27a、27b的扩宽部33的第一横板部33b的上表面和上部连结部28的上表面构成。在外柱13a的上端部且在一对钩部32彼此之间具备燕尾槽状的卡定凹槽37,该卡定凹槽37的开口部的宽度尺寸比由外柱13a的上表面构成的底部小。
上部连结部28具备通过切削加工来形成的上部狭缝39a,下部连结部29 具备通过切削加工来形成的下部狭缝39b。上部狭缝39a以及下部狭缝39b配置于上部连结部28以及下部连结部29的位于外柱13a的后侧部的部分。具体而言,上部狭缝39a以及下部狭缝39b形成于上部连结部28以及下部连结部 29中的在前后方向(外柱的轴向)上从外柱13a的后端缘部至比支撑板部45a、 45b各自的前端缘稍微靠前方存在的部分的图1中箭头α所示的范围内。因此,在上部狭缝39a以及下部狭缝39b的形成范围的内侧,不仅包含在前后方向(外柱的轴向)上与柱侧通孔31一致的部分,还包含与构成支撑托架17a的支撑板部45a、45b分别一致的部分。在本例中,上部狭缝39a以及下部狭缝39b 不仅上下两侧开口,后端部也开口。并且,上部狭缝39a以及下部狭缝39b形成于上部连结部28以及下部连结部29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上部狭缝39a以及下部狭缝39b各自的宽度尺寸(开口宽度)比上部连结部28以及下部连结部 29的宽度方向尺寸小。
本例中,在上部连结部28以及下部连结部29的包含在外柱13a的轴向上与柱侧通孔31一致的部分的范围的作为其前后方向一部分的后侧部,形成有上部狭缝39a以及下部狭缝39b,因而外柱13a具有图3的(A)所示的在圆周方向上不连续的截面形状和图3的(B)所示的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在圆周方向上闭合的)截面形状这两个截面形状。
本例中,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外柱13a配置于前侧,内柱14a配置于后侧,在外柱13a的前端部的上部安装有与外柱13a分体的下托架40。下托架40具备沿宽度方向配置并用于插通被固定于车身11的枢轴12的插通孔41。并且,在下托架40的下端部具备卡定部43,该卡定部43具有分别向宽度方向两侧伸出的一对凸边部42。本例中,通过使卡定部43与由设于外柱13a的上端部的一对钩部32构成的卡定凹槽37卡合,能够将下托架40安装于外柱13a的前端部的上表面。此外,也能够与外柱一体地通过挤压成形来形成下托架。
支撑托架17a是通过对铝合金等轻合金制的材料进行挤压成形或者拉制成形来一体形成的挤压成形品,并配置于转向柱3a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且配置于外柱13a的后侧部的周围。支撑托架17a具备用于将支撑托架17a本身支撑固定于车身的一对安装板部44a、44b、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对置配置且用于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外柱13a的一对支撑板部45a、45b、桥接部46、以及一对加强板47a、47b。
一对安装板部44a、44b分别沿水平方向配置于支撑托架17a的宽度方向两侧部。并且,为了将支撑托架17a支撑固定为相对于车身11不能脱离,安装板部44a、44b分别在其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具备用于插通未图示的螺栓或者双头螺栓的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安装孔48。
一对支撑板部45a、45b分别从一对安装板部44a、44b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向下方伸长。一对支撑板部45a、45b配置于构成转向柱3a的一对侧板部27a、 27b的宽度方向两侧。支撑板部45a、45b分别具备沿宽度方向贯通的倾斜调节用长孔22a作为托架侧通孔。倾斜调节用长孔22a具有以枢轴12为中心的局部圆弧状。
桥接部46的截面呈倒U字形,并设置于支撑托架17a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桥接部46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一对安装板部44a、44b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彼此。
一对加强板47a、47b以倾斜架设的方式设置于安装板部44a、44b各自的下表面与支撑板部45a、45b各自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本例中,在支撑托架17a的前后方向全长的范围内具备加强板47a、47b,但例如也能够仅在倾斜调节用长孔22a的正上方部、即在前后方向上与倾斜调节用长孔22a一致的范围内具备加强板47a、47b。加强板47a、47b各自的板厚与支撑板部45a、 45b各自的板厚大致相同程度。并且,本例中,将以假想平面X为基准的加强板47a、47b的倾斜角度分别设为30°,但加强板47a、47b的倾斜角度能够在超过0°且不足90°的范围内任意设定。
夹紧机构49具有切换能够进行方向盘1的位置调节的状态与能够将方向盘1保持于调节后的位置的状态的功能,并具备调节棒23a、调节杆25a、以及作为扩缩机构的凸轮装置26a。
构成夹紧机构49的调节棒23a由铁制的杆状部件构成,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分别插通在倾斜调节用长孔22a以及柱侧通孔31内。在调节棒23a的前端部且在从支撑板部45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向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的周围,配置有推力轴承52和按压板53。螺母24a与设置于调节棒23a的前端部的外螺纹部50螺纹结合。在按压板53的内侧面设有未图示的卡合块,该卡合块以仅能够进行沿倾斜调节用长孔22a的位移的方式(以阻止了旋转的状态)与形成于支撑板部45b的倾斜调节用长孔22a卡合。
在调节棒23a的基端部具备头部51。在调节棒23a的靠基端部且在从支撑板部45a的宽度方向外侧面向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的周围,配置有调节杆 25a和凸轮装置26a。调节杆25a以其基端部相对于调节棒23a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调节棒23a卡合。凸轮装置26a基于驱动侧凸轮54与被驱动侧凸轮 55的相对旋转来扩大或者缩小宽度方向尺寸,被驱动侧凸轮55以仅能够进行沿倾斜调节用长孔22a的位移的方式(以阻止了旋转的状态)与形成于支撑板部45a的倾斜调节用长孔22a卡合。相对于此,驱动侧凸轮54因调节杠杆25a 而能够与调节棒23a同步地旋转。
夹紧机构49基于调节杠杆25a的操作来对凸轮装置26a的宽度方向尺寸进行扩缩,从而能够将作为一对按压部的按压板5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被驱动侧凸轮5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的间隔进行扩缩。
接下来,对将方向盘1保持于调节后的位置时的构成本例的转向装置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若使调节杠杆25a从能够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的状态向上方(锁定方向)转动,则驱动侧凸轮54与被驱动侧凸轮55的距离扩大,从而凸轮装置 26a的宽度方向尺寸变大。由此,被驱动侧凸轮5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按压板5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的间隔缩小。
若被驱动侧凸轮5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按压板5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的间隔缩小,则构成支撑托架17a的一对支撑板部45a、45b以使各自的下端部彼此接近的方式向宽度方向内侧弹性变形。与此同时,由一对支撑板部45a、 45b朝向宽度方向内侧按压构成外柱13a的一对侧板部27a、27b。由此,侧板部27a、27b的在前后方向上与支撑板部45a、45b分别一致的部分以使各自的下端部彼此接近的方式向宽度方向内侧弹性变形。此时,下部狭缝39b的宽度方向尺寸变小。
若各个侧板部27a、27b如上所述地弹性变形,则一对柱按压部35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向宽度方向内侧位移。由于构成柱按压部35的第二斜板部35c的按压侧内侧面越向上方越向朝向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倾斜,所以能够将柱按压部35的向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移(宽度方向内侧的力)变换成朝向上方按压内柱14a的力。其结果,第二斜板部35c的按压侧内侧面朝向上方按压内柱14a。
向上方位移的内柱14a推压一对扩宽部33,从而将一对扩宽部33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张。此时,上部狭缝39a的宽度尺寸变大。由于构成扩宽部33的第一斜板部33c的扩宽侧内侧面越向上方越向朝向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因而能够将内柱14a的向上方的位移(朝向上方的力)变换成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张扩宽部33的力。其结果,一对扩宽部33分别强力地夹持在一对支撑板部 45a、45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因此,本例中,利用支撑托架17a,能够强力地支撑外柱13a中的柱按压部35和扩宽部33的合计四处。
另一方面,能够使按压力从一对扩宽部33作用于内柱14a的在上半部的圆周方向上分离的两处位置,并且能够使按压力从一对柱按压部35作用于在下半部的圆周方向上分离的两处位置。因此,本例中,能够以外柱13a中的柱按压部35和扩宽部33的合计四处来支撑内柱14a。
相对于此,为了能够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使调节杆25a从保持方向盘1 的位置的状态向下方(解锁方向)转动。而且,缩小凸轮装置26a的宽度方向尺寸,来扩大按压板5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被驱动侧凸轮5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的间隔。由此,一对支撑板部45a、45b以及一对侧板部27a、27b均从弹性变形状态返回至自由状态。
若伴随侧板部27a、27b的弹性复原而柱按压部35分别向宽度方向外侧位移,则解除柱按压部35向上方按压内柱14a的力,内柱14a向下方位移(退避)。于是,也解除以将扩宽部33向宽度方向外侧扩张的方式作用的力。由此,扩宽部33不会被强力夹持在内柱14a的外周面与支撑板部45a、45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并且,从扩宽部33以及柱按压部35作用于内柱14a的按压力 (保持力)也丧失。其结果,方向盘1成为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能够调节位置的状态。
根据本例的转向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托架17a对外柱13a的保持力。即、在将方向盘1保持于调节后的位置时,使夹持在一对支撑板部45a、45b 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的一对扩宽部33的扩宽侧内侧面彼此之间的间隔越朝向内柱14a的位移方向(上方)越小。因此,利用楔形效果,能够将一对扩宽部33强力地夹持在一对支撑板部45a、45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
而且,本例中,将扩宽部33推压至支撑板部45a、45b的与安装板部44a、 44b连结的连结部侧即宽度方向上的刚性较高的上端部。另外,在支撑板部45a、45b各自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与安装板部44a、44b各自的下表面之间以架设的方式配置有加强板47a、47b。因此,有效地防止支撑板部45a、45b因基于扩宽部33的按压力而分别向宽度方向外侧弹性变形,因而能够充分提高扩宽部33的宽度方向两侧面与支撑板部45a、45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以及内柱 14a的外周面之间的表面压力。因此,根据本例,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托架17a 对外柱13a的保持力。
并且,本例中,由于在侧板部27a、27b的与扩宽部33的下方邻接的部分具备内侧凹部38,所以能够将作用于内柱14a的朝向上方的按压力高效地传递至扩宽部33。例如,在不具备内侧凹部38的情况下,内柱14a的外周面被侧板部27a、27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上下方向中间部限制,内柱14a以在宽度方向上压坏的方式变形,从而有无法高效地从内柱14a向扩宽部33传递力的可能性。相对于此,本例中,由于内侧凹部38的存在,内柱14a的外周面与侧板部27a、27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不接触,因而能够从内柱14a向扩宽部33高效地传递力。因此,能够将扩宽部33强力地推压至支撑板部45a、45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
并且,本例中,将扩宽部33以及柱按压部35分别呈中空筒状地构成,但在上述扩宽部33以及柱按压部35的内侧分别具备加强肋33d、35d。因此,能够有效防止第一斜板部33c以及第二斜板部35c基于与内柱14a的抵接而弹性变形。因此,能够加大在支撑板部45a、45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 的外周面之间夹持扩宽部33的力。并且,能够加大由柱按压部35向上方按压内柱14a的力。
并且,由于在支撑托架17a分别具备加强板47a、47b,所以能够分别提高支撑板部45a、45b的宽度方向上的刚性。因此,能够提高转向柱3a的宽度方向上的支撑刚性。
另外,本例中,由于使外柱13a为挤压成形品,所以能够缩短制造外柱 13a所需的作业时间,并且能够实现作业工序的简化。并且,由于构成外柱13a 的扩宽部33以及柱按压部35分别呈中空状地构成,所以也能够实现外柱13a 的轻型化。
[实施方式的第二例]
使用图5对实施方式的第二例进行说明。本例中,分别在构成外柱13a的一对侧板部27a、27b的中间板部34的宽度方向外侧面具备向宽度方向内侧凹入的外侧凹部56。由此,降低中间板部34的弯曲刚性。
本例中,在将方向盘1保持于调节后的位置的夹紧时,利用从内柱14a作用的朝向上方的按压力,能够使一对扩宽部33容易向宽度方向外侧位移。因此,由支撑托架17a容易以四点来支撑外柱13a。其它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同。
[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使用图6对实施方式的第三例进行说明。本例中,支撑托架17b的构造及其周边构造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不同。
在本例的支撑托架17b中,一对支撑板部45a、45c中,使配置于图6的左侧的支撑板部45c的上下方向尺寸比配置于图6的右侧的支撑板部45a的上下方向尺寸小。具体而言,能够使支撑板部45c的下端部的位置与加强板47a 的下端部的位置大致一致。因此,支撑板部45c不具备支撑板部45a所具备的倾斜调节用长孔22a。
本例中,作为调节棒23b,使用全长比在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中使用的调节棒的全长短的调节棒。而且,使设于调节棒23b的周围的按压板5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直接抵接于构成外柱13a的侧板部27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
本例中,不是由按压板53朝向宽度方向内侧按压支撑板部45c,但构成外柱13a的一对扩宽部33被强力地推压至一对支撑板部45a、45c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因而能够由支撑托架17b以充分大的力来保持外柱13a。另外,由于在二次碰撞时等,能够使设于内柱14a的后端侧的周围的未图示的键锁定单元比支撑托架17b还向车辆前方侧移动,因而能够大幅度地确保转向柱3a的收缩行程,进而能够实现驾驶员的充分保护。其它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同。
[实施方式的第四例]
参照图7对实施方式的第四例进行说明。本例的转向装置中,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将外柱13b配置于后侧(上侧)并将内柱14b配置于前侧(下侧)来构成转向柱3b。本例中,将外柱13b配置为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情况在前后方向上成为朝向相反,在外柱13b的靠前端部具备柱侧通孔31a。柱侧通孔31a 不是简单的圆孔,由沿前后方向伸长的伸缩调节用长孔构成。并且,在为了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方向位置而使外柱13b沿前后方向移动时,在包含在前后方向上与构成支撑托架17a的支撑板部45a、45b一致的部分的图7所示的箭头β的范围内,外柱13b具备上部狭缝39a以及下部狭缝39b。
本例的转向装置也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同地能够提高支撑托架17a对外柱13b的保持力。此外,如本例所示,在将外柱13b配置于后侧的情况下,利用胶囊等脱离部件能够向前方脱离地将支撑托架17a支撑于车身11。其它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同。
[实施方式的第五例]
参照图8~图11对实施方式的第五例进行说明。本例中,在构成外柱13a 的一对侧板部27a、27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的部分配置有环状隔离件57。并且,在构成外柱13a的一对侧板部27a、27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与构成支撑托架17a的一对支撑板部45a、45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各配置有一片板状隔离件58。环状隔离件57以及板状隔离件58由比外柱13a、内柱14a以及支撑托架17中任一个都软质的材料制成。具体而言,环状隔离件57以及板状隔离件58由聚甲醛(POM)、聚苯硫醚(PPS) 等合成树脂制成。此外,也能够在合成树脂中添加玻璃纤维等添加物,来提高强度。
环状隔离件57在圆周方向一处具有不连续部59,从而整体呈缺口的圆筒状。分别在环状隔离件57的轴向两侧部且在圆周方向四处具备厚壁部60。各个厚壁部60在圆周方向上比环状隔离件57的除厚壁部60之外的部分还向径向内侧突出,并具有较大的板厚。并且,环状隔离件57的轴向一方侧部的厚壁部60与环状隔离件57的轴向另一方侧部的厚壁部60在轴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并且,圆周方向上的相位相互一致。在将环状隔离件57配置于外柱13a 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的部分时,厚壁部60各自的外表面与构成扩宽部33 的第一斜板部33c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以及构成柱按压部35的第二斜板部35c 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分别接触。
在环状隔离件57的外周面的与不连续部59的圆周方向两侧邻接的部分分别具备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起部61。本例中,各个突起部61呈半圆柱状。在将环状隔离件57配置于外柱13a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的部分时,使各个突起部61与形成于上部狭缝39a的前后方向一部分且宽度尺寸比在前后方向两侧邻接的部分的宽度尺寸大的宽幅部62卡合。由此,实现环状隔离件57 相对于外柱13a在前后方向以及圆周方向上的定位。
板状隔离件58整体呈矩形板状,在其一部分具备用于插通调节棒23a的通孔63。板状隔离件58的前后方向尺寸与支撑板部45a、45b各自的前后方向尺寸大致相同,并且其上下方向尺寸与侧板部27a、27b各自的上下方向尺寸大致相同。并且,在板状隔离件58的四角部分别具备长方体形状的厚壁部 64。厚壁部64比板状隔离件58的除厚壁部64之外的部分还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并具有较大的板厚。并且,在将板状隔离件58分别配置于侧板部27a、 27b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与支撑板部45a、45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的部分时,厚壁部64各自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构成扩宽部33的第一纵板部33a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以及构成柱按压部35的第二纵板部35a的宽度方向外侧面分别接触。并且,四个厚壁部64中的一个厚壁部64具备用于保持润滑脂并沿上下方向伸长的多个凹槽65。此外,多个厚壁部64也能够具备凹槽65。
本例中,在将方向盘1保持于调节后的位置的夹紧时,构成环状隔离件 57的厚壁部60夹持在柱按压部3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以及扩宽部3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在本例的构造中,在夹紧时,在侧板部 27a、27b中,相对于使柱按压部35向宽度方向内侧位移,而使扩宽部33向宽度方向外侧位移,因而柱按压部3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以及扩宽部3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的外周面相互容易变得不平行,若在该状态下接触,则容易产生不均匀的接触亦即一端接触。相对于此,本例中,构成环状隔离件57的厚壁部60夹持在柱按压部35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以及扩宽部33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一端接触。并且,在为了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而使外柱13a和内柱14a沿前后方向相对位移时,内柱14a的外周面与厚壁部60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但由于由合成树脂制成环状隔离件57,所以能够将基于相对位移而产生的摩擦力抑制得较低。因此,能够防止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所需的力增大。
另外,在夹紧时,构成板状隔离件58的厚壁部64夹持在柱按压部35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以及扩宽部33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与支撑板部45a、45b各自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在本例的构造中,在夹紧时,在侧板部27a、27b中,相对于使柱按压部35向宽度方向内侧位移,而使扩宽部33向宽度方向外侧位移,因而柱按压部35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以及扩宽部33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与支撑板部45a、45b各自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相互容易变得不平行,若在该状态下接触,则容易产生不均匀的接触亦即一端接触。相对于此,本例中,构成板状隔离件58的厚壁部64夹持在柱按压部35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以及扩宽部33 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与支撑板部45a、45b各自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间,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一端接触。并且,本例中,厚壁部64具备多个凹槽65,能够在凹槽65内保持润滑脂。因此,在为了调节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而使外柱13a 相对于支撑托架17a沿上下方向相对位移时,也能够将在厚壁部64的内表面与柱按压部35的宽度方向外侧面或者扩宽部33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接触部产生的摩擦力抑制得较低。因此,能够防止调节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所需的力增大。
本例中,设置有环状隔离件57和板状隔离件58这二者,但也能够仅设置环状隔离件57,或者仅设置板状隔离件58。并且,也能够在构成环状隔离件 57的厚壁部60设置沿前后方向伸长的用于保持润滑脂的凹槽。其它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同。
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组合实施方式的各例的构造来实施。并且,在实施方式的各例中,示出了一对侧板部分别具备柱按压部和扩宽部的构造,但也能够设为仅一对侧板部中的一个侧板部具备柱按压部以及扩宽部的构造。并且,在一对侧板部分别具备柱按压部的构造中,能够使各个按压侧侧面的倾斜角度相互不同,并且也能够为相互相同。同样,在一对侧板部分别具备扩宽部的构造中,能够使各个扩宽侧内侧面的倾斜角度相互不同,也能够为相互相同。
在实施方式的各例中,柱按压部的按压侧内侧面的倾斜角度与扩宽部的扩宽侧内侧面的倾斜角度相互相同,但也能够使柱按压部的按压侧内侧面的倾斜角度与扩宽部的扩宽侧内侧面的倾斜角度相互不同。例如,也能够使扩宽部的扩宽侧内侧面的倾斜角度比柱按压部的按压侧内侧面的倾斜角度小,并且反之也能够使扩宽部的扩宽侧内侧面的倾斜角度比柱按压部的按压侧内侧面的倾斜角度大。并且,能够与内柱的形状无关地将柱按压部的按压侧内侧面以及扩宽部的扩宽侧内侧面的形状设为直线状,并且也能够设为曲线状。
在实施方式的各例中,示出了使用圆筒状的内柱的构造,但作为内柱,也能够使用六棱柱、八棱柱、十棱柱、十二棱柱、十四棱柱等多棱柱状的内柱。此外,该结构中,不需要将内柱的形状设为正多边形柱状。并且,在使用多棱柱状的内柱的结构中,若将扩宽部的扩宽侧内侧面以及柱按压部的按压侧内侧面分别设为平坦面状或者与构成内柱的外周面的多边形面中的多个面对应的形状,则也能够使上述扩宽部的扩宽侧内侧面以及柱按压部的按压侧内侧面与构成内柱的外周面的多边形面中对应的至少一个面面接触。
在实施方式的各例中,支撑托架具备一对加强板部,但也能够省略这样的加强板部,并且支撑托架也能够仅具备一个加强板部。并且,加强板部能够与支撑托架一体构成,并且也能够与支撑托架分体并通过焊接等固定于支撑托架。例如,在通过对铝系合金等轻合金制的材料实施挤压成形、拉制成形、压铸成形等来制造支撑托架的情况下,能够与支撑托架一体地制造加强板部。相对于此,在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等来制造支撑托架的情况下,加强板部与支撑托架分体,并能够将加强板部固定于支撑托架。并且,加强板部的形状、尺寸、倾斜角度等能够适当地变更。
在实施方式的各例中,示出了构成转向装置的夹紧机构以及构成外柱的柱侧通孔配置于高度方向下侧的构造。但是,作为外柱,也能够采用在上方具有柱按压部并在下方具有扩宽部的与在实施方式的各例中说明的构造上下颠倒的构造。在该结构中,构成转向装置的夹紧机构以及构成外柱的柱侧通孔配置于高度方向上侧,并且外柱的一对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在高度方向上从作为比内柱靠一方侧的上侧起依次至少具备螺栓收纳部、柱按压部、中间板部、以及扩宽部。并且,配置于与柱侧通孔相同的一侧(高度方向上侧)的上部连结部相当于第一连结部,配置于与柱侧通孔相反一侧(高度方向下侧)的下部连结部相当于第二连结部。
在实施方式的各例中,示出了转向装置具备伸缩机构和倾斜机构这二者的构造。但是,转向装置能够仅具备伸缩机构,也能够仅具备倾斜机构。
符号的说明
1—方向盘,2、2a—转向轴,3、3a、3b—转向柱,4—万向接头,5—万向接头,6—中间轴,7—转向齿轮单元,8—横拉杆,9—输入轴,10—电动马达,11—车身,12—枢轴,13、13a、13b—外柱,14、14a、14b—内柱,15、15a—外轴,16、16a—内轴,17、17a、17b—支撑托架,18—狭缝,19a、19b —被夹持板部,20—伸缩调节用长孔,21a、21b—支撑板部,22、22a—倾斜调节用长孔,23、23a、23b—调节棒,24、24a—螺母,25、25a—调节杆,26、 26a—凸轮装置,27a、27b—侧板部,28—上部连结部,29—下部连结部,30 —收纳空间,31—柱侧通孔,32—钩部,33—扩宽部,33a—第一纵板部,33b —第一横板部,33c—第一斜板部,33d—第一加强肋,34—中间板部,35—柱按压部,35a—第二纵板部,35b—第二横板部,35c—第二斜板部,35d—第二加强肋,36—螺栓收纳部,36a—外板部,36b—内板部,36c—底板部,37—卡定凹槽,38—内侧凹部,39a—上部狭缝,39b—下部狭缝,40—下托架,41 —插通孔,42—凸边部,43—卡定部,44a、44b—安装板部,45a、45b、45c —支撑板部,46—桥接部,47a、47b—加强板,48—安装孔,49—夹紧机构, 50—外螺纹部,51—头部,52—推力轴承,53—按压板,54—驱动侧凸轮,55 —被驱动侧凸轮,56—外侧凹部,57—环状隔离件,58—板状隔离件,59—不连续部,60—厚壁部,61—突起部,62—宽幅部,63—通孔,64—厚壁部。

Claims (24)

1.一种转向柱装置,具备:支撑托架,其具备一对支撑板部,该一对支撑板部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对置配置,并且分别具有沿上述宽度方向贯通的托架侧通孔;
外柱,其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上述一对支撑板部彼此之间,并具有沿上述宽度方向贯通的柱侧通孔;
内柱,其配置于上述外柱的内侧;以及
调节棒,其构成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用于切换能够进行方向盘的位置调节的状态和能够将上述方向盘保持于调节后的位置的状态,上述调节棒在上述宽度方向插通上述托架侧通孔及上述柱侧通孔,
上述转向柱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外柱,由挤压成形品构成,并具备:
一对侧板部,其沿上述转向柱装置的轴向伸长,配置于上述内柱的上述宽度方向两侧,且在上述轴向的一部分并在与上述轴向以及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比上述内柱靠一方侧的位置,具备上述柱侧通孔;
柱按压部,其设置于上述一对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在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位移时,能够在上述高度方向上向离开上述柱侧通孔的方向按压上述内柱;
扩宽部,其设置于上述至少一个侧板部,经由被上述柱按压部按压的上述内柱而被按压至上述宽度方向外侧;
第一连结部,其至少在包含上述轴向上与上述柱侧通孔一致的部分的范围内具备狭缝,并在上述宽度方向上连接上述一对侧板部的上述高度方向一方侧部彼此;以及
第二连结部,其至少在包含上述轴向上与上述柱侧通孔一致的部分的范围内具备狭缝,并在上述宽度方向上连接上述一对侧板部的上述高度方向另一方侧部彼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柱按压部构成为,在上述至少一个侧板部的在上述高度方向上位于上述内柱的中心轴与上述柱侧通孔之间的部分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突出,并具备按压侧内侧面,该按压侧内侧面在上述高度方向上越离开上述柱侧通孔越向朝向上述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倾斜,并且直接抵接于上述内柱的外周面、或者经由其它部件而抵接于上述内柱的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柱按压部整体呈三棱柱状,并具备沿上述高度方向配置的纵板部、沿上述宽度方向配置的横板部、以及斜板部,该斜板部分别连结于上述纵板部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端部和上述横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并具有上述按压侧内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柱按压部在上述纵板部和上述横板部的连结部与上述斜板部之间还具备加强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扩宽部构成为,在上述至少一个侧板部的在上述高度方向上隔着上述内柱的中心轴而位于上述柱侧通孔的相反侧的部分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突出,并具备扩宽侧内侧面,该扩宽侧内侧面在上述高度方向上越离开上述柱侧通孔越向朝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扩宽部整体呈三棱柱状,并具备沿上述高度方向配置的纵板部、沿上述宽度方向配置的横板部、以及斜板部,该斜板部分别连结于上述纵板部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端部和上述横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并具有上述扩宽侧内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扩宽部在上述纵板部和上述横板部的连结部与上述斜板部之间还具备加强肋。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侧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的包含上述高度方向上与上述内柱的中心轴一致的部分的范围内,还具备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凹入的内侧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侧板部的宽度方向外侧面的包含上述高度方向上与上述内柱的中心轴一致的部分的范围内,还具备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凹入的外侧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上述外柱配置于前侧,并且上述内柱配置于后侧,在上述外柱的前端部安装有与上述外柱分体的下托架,该下托架用于插通沿上述宽度方向配置的枢轴。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上述外柱配置于后侧,上述内柱配置于前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柱与上述内柱之间的部分、和上述外柱的上述一对侧板部与上述支撑托架的上述一对支撑板部之间的部分中的至少其一的部分,配置有比上述外柱、上述内柱、以及上述支撑托架中任一个都软质的隔离件。
13.一种转向柱装置,具备:支撑托架,其具备一对支撑板部,该一对支撑板部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分离地对置配置,并且分别具有沿上述宽度方向贯通的托架侧通孔;
外柱,其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配置于上述一对支撑板部彼此之间,并具有沿上述宽度方向贯通的柱侧通孔;
内柱,其配置于上述外柱的内侧;以及
调节棒,其构成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用于切换能够进行方向盘的位置调节的状态和能够将上述方向盘保持于调节后的位置的状态,上述调节棒在上述宽度方向插通上述托架侧通孔及上述柱侧通孔,
上述转向柱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外柱具备一对侧板部、柱按压部、扩宽部、中间板部、第一连结部以及第二连结部,
上述一对侧板部沿上述转向柱装置的轴向伸长,并配置于上述内柱的上述宽度方向两侧,
该一对侧板部在上述轴向的一部分且在与上述轴向以及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的一方侧端部,具备上述柱侧通孔,
上述柱按压部设置于上述一对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整体呈三棱柱状,
该柱按压部构成为,在上述一对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的在上述高度方向上在上述一方侧位于上述高度方向中间部与上述柱侧通孔之间的部分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突出,上述柱按压部具备沿上述高度方向配置的纵板部、沿上述宽度方向配置的横板部、以及斜板部,该斜板部分别连结于上述纵板部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端部和上述横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并具有按压侧内侧面,该按压侧内侧面在上述高度方向上越离开上述柱侧通孔越向朝向上述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向倾斜,
上述扩宽部设置于上述一对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整体呈三棱柱状,
该扩宽部构成为,在上述一对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的在上述高度方向上位于比上述高度方向中间部靠另一方侧的部分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突出,上述扩宽部具备沿上述高度方向配置的纵板部、沿上述宽度方向配置的横板部、以及斜板部,该斜板部分别连结于上述纵板部的在高度方向上的端部和上述横板部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并具有扩宽侧内侧面,该扩宽侧内侧面在上述高度方向上越离开上述柱侧通孔越向朝向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倾斜,
上述中间板部设置于上述一对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并在上述高度方向上连接上述柱按压部与上述扩宽部,
上述第一连结部至少在包含上述轴向上与上述柱侧通孔一致的部分的范围内具备狭缝,并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上述一对侧板部的上述高度方向一方侧部彼此,
上述第二连结部至少在包含上述轴向上与上述柱侧通孔一致的部分的范围内具备狭缝,并在宽度方向上连接上述一对侧板部的上述高度方向另一方侧部彼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柱按压部在上述纵板部和上述横板部的连结部与上述斜板部之间还具备加强肋。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扩宽部在上述纵板部和上述横板部的连结部与上述斜板部之间还具备加强肋。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侧板部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中的上述高度方向中间部还具备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凹入的内侧凹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侧板部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中的上述高度方向中间部,还具备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凹入的外侧凹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上述外柱配置于前侧,并且上述内柱配置于后侧,在上述外柱的前端部安装有与上述外柱分体的下托架,该下托架用于插通沿上述宽度方向配置的枢轴。
19.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上述外柱配置于后侧,上述内柱配置于前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柱与上述内柱之间的部分、和上述外柱的上述一对侧板部与上述支撑托架的上述一对支撑板部之间的部分中的至少其一的部分,配置有比上述外柱、上述内柱、以及上述支撑托架中任一个都软质的隔离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离件是配置于上述外柱与上述内柱之间的部分的环状隔离件,该环状隔离件在与上述按压侧内侧面和上述扩宽侧内侧面的至少任一方接触的部分,具备与该环状隔离件的其它部分相比厚度较大的厚壁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厚壁部具备用于保持润滑油的凹槽。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隔离件是配置于上述外柱的上述一对侧板部与上述支撑托架的上述一对支撑板部之间的部分的板状隔离件,该板状隔离件在与上述柱按压部和上述扩宽部中的至少一个的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面接触的部分,具备与该板状隔离件的其它部分相比厚度较大的厚壁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转向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厚壁部具备用于保持润滑油的凹槽。
CN201880027356.0A 2017-06-14 2018-06-08 转向柱装置 Active CN1105460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6427 2017-06-14
JP2017116427 2017-06-14
PCT/JP2018/021987 WO2018230455A1 (ja) 2017-06-14 2018-06-08 アウタコラムおよ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6059A CN110546059A (zh) 2019-12-06
CN110546059B true CN110546059B (zh) 2022-05-17

Family

ID=64659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7356.0A Active CN110546059B (zh) 2017-06-14 2018-06-08 转向柱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6058B2 (zh)
JP (1) JP6777229B2 (zh)
CN (1) CN110546059B (zh)
WO (1) WO2018230455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3048A (ja) * 2000-08-11 2002-02-19 Nsk Ltd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2700599A (zh) * 2011-03-28 2012-10-03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方向盘装置
CN102958779A (zh) * 2011-05-18 2013-03-0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汽车用转向装置
JP2015189259A (ja) * 2014-03-27 2015-11-02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DE102015000028A1 (de) * 2015-01-08 2016-07-14 Thyssenkrupp Ag Fertigungsverfahren für eine modulare Lenksäule mit Strangpressprofil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57076A (ja) 1984-08-27 1986-03-22 Hitachi Ltd 光ヘツド駆動装置
JPH0217977Y2 (zh) * 1984-09-21 1990-05-21
JP4613402B2 (ja) 2000-02-15 2011-01-1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WO2003047944A1 (ja) 2001-12-03 2005-04-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支持構造
JP4390135B2 (ja) * 2003-11-07 2009-12-2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609203B2 (ja) * 2004-08-05 2011-01-1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06306263A (ja) 2005-04-28 2006-11-09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9001050A (ja) 2007-06-19 2009-01-08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316598B2 (ja) 2010-07-05 2013-10-1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2114812A1 (ja) 2011-02-25 2012-08-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5687538B2 (ja) 2011-03-28 2015-03-18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845959B2 (ja) * 2011-12-15 2016-01-2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4104786A (ja) 2012-11-26 2014-06-09 Nsk Ltd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9764757B2 (en) * 2014-06-27 2017-09-19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energy absorbing rake loc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3048A (ja) * 2000-08-11 2002-02-19 Nsk Ltd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2700599A (zh) * 2011-03-28 2012-10-03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方向盘装置
CN102958779A (zh) * 2011-05-18 2013-03-0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汽车用转向装置
JP2015189259A (ja) * 2014-03-27 2015-11-02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DE102015000028A1 (de) * 2015-01-08 2016-07-14 Thyssenkrupp Ag Fertigungsverfahren für eine modulare Lenksäule mit Strangpressprofil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6059A (zh) 2019-12-06
US20200094866A1 (en) 2020-03-26
JPWO2018230455A1 (ja) 2020-02-27
JP6777229B2 (ja) 2020-10-28
US11136058B2 (en) 2021-10-05
WO2018230455A1 (ja) 2018-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15720B1 (en) Outer column and steering column device
US10065671B2 (en) Telescopic steering column and steering device
US10940881B2 (en) Steering device
US9180902B2 (en) Telescopic steering apparatus and outer column
US7726691B2 (e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CN102933448B (zh) 汽车用转向装置
EP3395647B1 (en) Steering apparatus
EP2535239A1 (en) Steering apparatus
EP1645486B1 (en) Steering device
EP3315381B1 (en) Outer column with bracket, steering column with bracket, and steering device
CN110546059B (zh) 转向柱装置
JP5741388B2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37986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006283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1511788B2 (en) Steering column and steering device
JP3233908U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およ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1447170B2 (en) Steering column and steering device
JP2016047669A5 (zh)
JP2010285049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9001289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61382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4073835A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4073834A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