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1633B - 门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1633B
CN110541633B CN201910216126.5A CN201910216126A CN110541633B CN 110541633 B CN110541633 B CN 110541633B CN 201910216126 A CN201910216126 A CN 201910216126A CN 110541633 B CN110541633 B CN 1105416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ld
lock
electric
doo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61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1633A (zh
Inventor
松田阳介
多贺隆雄
木村俊太郎
奥田亮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41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1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1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1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4Mounting of lock casings to the vehicle, e.g. to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E05B77/24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E05B77/24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 E05B77/26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 safet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22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 E05B77/24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 E05B77/28Functions related to actuation of locks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the vehicle preventing use of an inner door handle, sill button, lock knob or the like for anti-theft purposes, e.g. double-locking or super-lock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12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connecting rods
    • E05B79/18Rod gui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34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of geared transmis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36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02Lock casin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锁装置,能够容易把持并能够变更规格。门锁装置(10a)包括:鼓出部(30),在车室内侧沿着上下方向延伸;闩锁机构(23),与锁止销卡合而锁定车门;儿童锁杆(62),基于启动儿童锁捏手(28)的操作而作用于闩锁机构(23),使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电动儿童锁机构(64),对儿童锁杆(62)进行电动操作。电动儿童锁机构(64)具备:第二马达(66);电动儿童齿轮(70),相对于儿童锁杆(62)配置于上方,由第二马达(66)驱动;以及电动儿童连杆(72),连结电动儿童齿轮(70)与儿童锁杆(62)之间。电动儿童连杆(72)配置于鼓出部(30)的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定车辆的车门的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用的门锁装置是在关闭车门时卡合保持车辆的锁止销,在打车车门打开时释放锁止销的装置。对于门锁装置,期望形成为当在车辆的组装工序中操作者搬运或者向车门内装配时尽量容易把持的形状。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门锁装置的侧面形成有勾挂手指的凹陷面。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5282913号
最近的门锁装置有时设置有基于电气控制的附加功能。作为其一例可以举出电动儿童锁功能。现有的儿童锁功能是基于通过手动式启动儿童锁捏手的操作使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与此相对,电动儿童锁功能是通过电气控制使内侧把手产生的开闭操作自动无效。电动儿童锁功能有时与手动式的儿童锁功能同时存在。
此外,作为门锁装置的附加功能的另一例可以举出超级锁功能。超级锁功能是通过电气控制使外侧把手及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的功能。根据该超级锁功能,能够防止击碎玻璃来操作车室内的内侧把手而打开车门这样所谓的砸车盗窃。超级锁功能有时与手动式的儿童锁功能同时存在。
门锁装置像这样被分为多个规格,但大部分的基本构造相同,期望能够将尽可能多的部件共同化并仅更换或追加几个部件就能够应对多个规格。
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门锁装置中,由于形成有向内侧凹陷的凹陷面,因此内部容量相应地变小,没有追加部件的空间,或者追加部件的形状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的把持容易且能够进一步变更规格的门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门锁装置锁定车辆的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鼓出部,在所述壳体的车室内侧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向车室内侧凸出;以及闩锁机构,与所述车辆的锁止销卡合而锁定所述车门,在所述鼓出部的背侧确保由周壁包围且可配置电动儿童连杆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空间。
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儿童锁机构,基于启动儿童锁捏手的操作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使所述车辆的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以及电动儿童锁机构,对所述儿童锁机构进行电动操作,所述电动儿童锁机构具备:电动机;
电动儿童齿轮,相对于所述儿童锁机构配置于上方或者下方,由所述电动机驱动;以及所述电动儿童连杆,在上下方向上连结所述电动儿童齿轮与所述儿童锁机构之间,能够卸下所述电动儿童连杆,所述电动儿童齿轮能够换装为由所述电动机驱动并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的超级锁齿轮。
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儿童锁机构,基于启动儿童锁捏手的操作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使所述车辆的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超级锁机构,基于电动操作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使所述车辆的外侧把手及所述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所述超级锁机构具备:电动机;超级锁齿轮,相对于所述儿童锁机构配置于上方或者下方,由所述电动机驱动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所述超级锁齿轮能够换装为由所述电动机驱动的电动儿童齿轮,能够配设在上下方向上连结所述电动儿童齿轮与所述儿童锁机构之间的所述电动儿童连杆。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鼓出部的一部分形成包括车宽方向轴的面。
在本发明涉及的门锁装置中,设置有在壳体的车室内侧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鼓出部,由手进行把持变得容易。此外,通过有无配置于鼓出部的电动儿童连杆能够变更规格。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前方观察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辆外侧的斜后观察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鼓出部的里侧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的内部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卸下罩的状态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沿着图1中的VI~VI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从车辆内侧的斜后观察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卸下罩的状态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的侧视图。
10a、10b:门锁装置;12:门闩装置;14:外壳;16:罩;20:防水罩;23:闩锁机构;28:儿童锁捏手;30:鼓出部;30a:弯曲部;30b:裙部(包括车宽方向轴Y的面);30c:顶面;30d:上端部(包括车宽方向轴Y的面);30e:内部空间;32:闩锁机构;48:第一马达;62、78:儿童锁杆;64:电动儿童锁机构;66:第二马达(电动机);70:电动儿童齿轮;72:电动儿童连杆;72a:弯曲部;72b:上端;72c:下端;74:超级锁机构;76:超级锁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门锁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并非利用该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以适于规定方向的车辆的朝向为基准。
图1是从斜后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10a的外观立体图,图2从车辆外侧斜后观察门锁装置10a的外观立体图。如后所述,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10b,外观也与门锁装置10a相同。门锁装置10a安装在车辆的车门(例如前侧的侧门)的内部,包括门闩装置12、外壳14以及罩16。尽管这里将名称区分为外壳14和罩16,但两者是组合为一体并覆盖内部部件的壳体。外壳14也可称为外侧壳体。罩16也可称为内侧壳体。对于图1所示的门锁装置10a,例示了应用于车辆的右侧车门的情况,但是只要将应用于左侧车门的门锁装置设为左右对称构造即可。
门锁装置10a具备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耦合器18、防水罩20、防水封条22和24、以及线缆罩26。防水罩20在门锁装置10a的上表面和前表面覆盖外壳14与罩16之间的边界部。防水封条22覆盖耦合器18的周围。防水封条24覆盖门闩装置12的上部和两侧方、以及到达到内表面侧的线缆罩26为止的部分。在门闩装置12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上下操作的儿童锁捏手28。
在罩16设置有向车室内侧凸出的鼓出部30。鼓出部30为长条形状,在门锁装置10a的车室内侧且在其大致中央部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更具体来说,鼓出部30从防水罩20的稍下部位延伸至线缆罩26的上边部。在鼓出部30中,上半部分为铅垂朝向,相比大致中间的弯曲部30a靠下的部分朝向车辆后方稍微倾斜。由此,鼓出部30整体上成为朝向车辆前方稍微凸出、且朝向车辆后方稍微凹陷的形状。鼓出部30与罩16的整个面积相比相当小。鼓出部30中的与罩16连接的连接部即裙部30b形成相对于该罩16的侧面(图1中包括前后方向轴X及上下方向轴Z的面)垂直的面(图1中包括车宽方向轴Y的面)。此外,裙部30b中的相比弯曲部30a靠上的部分形成铅垂面(图1中包括上下方向轴Z及车宽方向轴Y的面)。鼓出部30的顶面30c形成相对于罩16的侧面平行的面。鼓出部30的上端部30d在侧面观察时成为大致半圆弧形状。鼓出部30的背侧(参照图3)确保由周壁包围的内部空间30e。
门闩装置12是通过相对于设置于车辆主体的锁止销卡合或释放而将车辆的车门锁定或解锁的装置。门闩装置12固定于外壳14的车辆后侧的部分,在该状态下由外壳14支承。这种门闩装置12具备主体12a、罩板12b以及闩锁机构32。闩锁机构32设置于主体12a,并由罩板12b覆盖。罩板12b具有进入槽12c,安装于主体12a以使得进入槽12c处于在车辆内外方向上与闩锁机构32连通的状态。进入槽12c是当关闭车辆的车门时供该车辆的锁止销进入的槽。
如图4所示,闩锁机构32具有棘爪34、棘轮36以及解除操作杆38。棘爪34被朝顺时针方向施力,在槽34a中与锁止销S卡合,由此将车门锁定。棘爪34的一部分抵接于棘轮36的端部而停止,当该棘轮36以轴36a旋转时,棘爪34变为自由状态以轴34b旋转而释放锁止销S,将车门解锁。解除操作杆38是使棘轮36旋转的杆,一部分向车室内侧突出。
在解除操作杆38附近设置有打开部件40,在棘轮36的下方设置有外侧操作杆42。打开部件40具有打开连杆40a和副连杆40b。外侧操作杆42与外侧把手连接。打开连杆40a为板状的部件,根据副连杆40b的动作,将自身的状态选择性地切换到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打开连杆40a当位于解锁位置时,成为与解除操作杆38的突出部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对置的状态,当位于锁定位置时,成为不与解除操作杆38的突出部对置的状态、即不与解除操作杆38抵接的状态。
副连杆40b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副连杆40b在其下部具有连结孔,在该连结孔中插入外侧操作杆42的连结突起42a。通过如此向连结孔插入连结突起42a而与外侧操作杆42连结的副连杆40b能够在从锁定位置到解锁位置的范围内围绕该连结突起42a旋转。此外,在副连杆40b设置有沿着长边方向(即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部40ba。
当通过外侧把手的操作使外侧操作杆42以轴42b旋转时,连结突起42a抬起打开部件40,打开连杆40a抬起解除操作杆38的突出部,棘轮36与解除操作杆38一同旋转,棘爪34成为自由状态而朝顺时针方向旋转,锁止销S能够从槽34a脱离,车门变为解锁状态。
如图5所示,在门锁装置10a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以轴44旋转的锁止杆46。锁止杆46的一端的销46a嵌入长孔部40ba,能够通过自身旋转而使打开部件40旋转。锁止杆46在上部具备消声器46b。在门锁装置10a的大致中央高度的前方设置有第一马达48,在该第一马达48的旋转轴设置有蜗杆50。蜗杆50与蜗轮51啮合。在蜗轮51的背面设置有三个放射状的凸部,通过蜗轮51旋转,该凸部能够经由消声器46b使锁止杆46旋转。即,第一马达48在控制部的作用下旋转,由此能够依次经由蜗杆50、蜗轮51、消声器46b、锁止杆46、销46a使打开部件40旋转,能够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由此,能够实现例如集中车门锁定、无钥匙进入锁定、规定车速以上时的自动锁定的功能。
在锁止杆46的下方设置有以轴44旋转的锁定捏手杆52。锁定捏手杆52的一部分经由线缆54连接于门锁捏手,通过操作该门锁捏手使锁定捏手杆52旋转。通过锁定捏手杆52的旋转能够使锁止杆46旋转,能够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在门锁装置10a的下部设置有以下端的轴56a旋转的内侧操作杆56。内侧操作杆56的一部分经由线缆58连接于内侧把手,通过操作该内侧把手使内侧操作杆56旋转。当内侧操作杆56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一端的端部56b经由中间部件60抬起打开部件40及解除操作杆38,能够使门成为解锁状态。当内侧操作杆56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另一端的端部56c与锁定捏手杆52滑动接触,能够使该锁定捏手杆5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经由线缆54使门锁捏手位移到解锁位置。
在轴44上除了锁止杆46及锁定捏手杆52以外还轴支承有儿童锁杆62。儿童锁杆62在后端部设置有儿童锁捏手28,在其稍靠前方设置有圆弧状的长孔62a。在长孔62a中嵌入中间部件60的销60a。当将儿童锁捏手28向下按下时,儿童锁杆62顺时针方向旋转,销60a与长孔62a的顶面抵接,限制中间部件60向上方移动。由此,使内侧把手及内侧操作杆56产生的解锁操作无效,实现儿童锁功能。即,儿童锁杆62以单体的方式构成儿童锁机构。后述的儿童锁杆78也相同。在图5中,为了容易识别,将儿童锁杆62以稀疏的点图案表示。
门锁装置10a还具有电动儿童锁机构64。电动儿童锁机构64是实现电动儿童锁功能的机构。由儿童锁杆62实现的儿童锁功能相对于手动操作儿童锁捏手28,在电动儿童锁功能中以电动式实现儿童锁功能。
电动儿童锁机构64具有第二马达(电动机)66、蜗杆68、电动儿童齿轮70、电动儿童连杆72以及儿童锁杆62。儿童锁杆62与手动式的儿童锁功能部共用。
第二马达66在门锁装置10a的上部与第一马达48平行设置,且在其旋转轴设置有蜗杆68。电动儿童齿轮70是以轴71旋转的大致90度圆弧状的蜗轮,上侧的齿与蜗杆68啮合。电动儿童齿轮70在轴71的紧前方的部分与电动儿童连杆72的上端72b连结。电动儿童齿轮70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70a。突出部70a的前端部嵌于设置在外壳14的圆弧槽14a中并被引导。在图5中,为了容易识别,将电动儿童齿轮70以浓密的点图案表示。
电动儿童连杆72的下端72c与儿童锁杆62的前端部连结。由此,电动儿童齿轮70、电动儿童连杆72以及儿童锁杆62形成连杆机构。
当在第二马达66的旋转作用下向上方拉动电动儿童连杆72时,儿童锁杆6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与相反侧的儿童锁捏手28被按下的情况相同,成为儿童锁定状态。即,能够电力地进行儿童锁定和将其解除。
在门锁装置10a中,能够相对于电动儿童齿轮70及儿童锁杆62拆装电动儿童连杆72。在卸下电动儿童连杆72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轴71拆装电动儿童齿轮70,进而能够相对于轴44拆装儿童锁杆62。此时,在轴44上除了儿童锁杆62以外还轴支承有锁止杆46及内侧操作杆56,但由于儿童锁杆62设置在纸面最近前侧(车室外侧),因此可以不用卸下锁止杆46及内侧操作杆56而仅卸下儿童锁杆62。此外,在保持蜗杆68安装在第二马达66的状态下,能够卸下电动儿童齿轮70。电动儿童连杆72、电动儿童齿轮70及儿童锁杆62能够在保持维持相互连结状态的连杆机构的状态下从门锁装置10a一体地卸下。
电动儿童连杆72是与上述鼓出部30(参照图1)相匹配的形状。即,电动儿童连杆72为长条形状,且在门锁装置10a的大致中央部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更具体来说,电动儿童连杆72在上半部分为铅垂朝向,在相比大致中间的弯曲部72a靠下的部分朝向车辆后方稍微倾斜。由此,电动儿童连杆72整体上成为朝向车辆前方稍微凸出、且朝向车辆后方稍微凹陷的形状。电动儿童连杆72的上端72b与电动儿童齿轮70的车室内侧面连结,下端72c与儿童锁杆62的车室内侧面连结。由此,电动儿童连杆72在门锁装置10a的内部要素中配置于车室最内侧(参照图4)。
在门锁装置10a中,对作为基本结构的闩锁机构23进行卡合/释放的打开部件40、锁止杆46及第一马达48配置于中央高度部分。与此相对,用于实现儿童锁机构的儿童锁杆62配置于稍下方。另一方面,作为电动儿童锁机构64的电动机的第二马达66、电动儿童齿轮70配置于上方。由于电动儿童连杆72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使上下稍微离开的儿童锁杆62与电动儿童齿轮70连动。根据设计条件,在将儿童锁杆62配置于上方,并将第二马达66及电动儿童齿轮70配置于下方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它们之间以电动儿童连杆72连结起来。
如图6所示,电动儿童连杆7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鼓出部30的内部空间30e。由此,在门锁装置10a中,鼓出部30以外的部位变得窄幅,整体上变得紧凑。电动儿童连杆72是车辆外侧方向的一面开口的“コ”字剖面,在保持强度的同时成为轻量结构。
此外,如图7所示,在操作者用手H从前方把持门锁装置10a的情况下,由于鼓出部30为长条形状且在大致中央部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因此容易勾挂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从而容易把持。尤其是,鼓出部30在弯曲部30a稍微弯曲,且裙部30b的面相对于罩16形成为垂直,因此易于勾挂手指,能够施加适当的力。为了易于勾挂手指,优选裙部30b的车辆后方侧的面形成为垂直。
进而,相比弯曲部30a靠上的部分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因此更加容易勾挂手指。鼓出部30的高度适当,容易勾挂指尖的第一关节。门锁装置10a由手H把持的情况并不限于图7的朝向。另外,如图2所示,对于拇指也能够轻松地抵接在外壳14的侧面,易于把持门锁装置10a。如此,在门锁装置10a中,由于在罩16的侧面设置有鼓出部30,因此用手H把持变得容易,操作性优良。
门锁装置10a在车辆后侧设置有门闩装置12而在车宽方向稍厚,但在车辆前侧适当地形成较薄。因此,优选从车辆前侧用手H把持(参照图2)门锁装置10a。如此,容易将门闩装置12对准放入车门的规定安装部位。
接下来,参照图8对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锁装置10b进行说明。在门锁装置10b中,对于与上述门锁装置10a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详细说明。门锁装置10b是将上述门锁装置10a中的电动儿童锁机构64替换为超级锁机构74。超级锁机构74是能够实现超级锁功能的机构。
超级锁机构74具有第二马达66、蜗杆68以及超级锁齿轮76。第二马达66及蜗杆68与上述门锁装置10a涉及的结构相同。即,超级锁机构74将上述电动儿童锁机构64(参照图5)中的电动儿童齿轮70替换为超级锁齿轮76,并卸下电动儿童连杆72。
超级锁齿轮76是以轴71旋转的大致90度圆弧状的蜗轮,且上侧的齿与蜗杆68啮合。超级锁齿轮76具有向斜后下方突出的钩76a。超级锁齿轮76中与蜗杆68的啮合部与电动儿童齿轮70相同。超级锁齿轮76与电动儿童齿轮70同样由轴71轴支承。在图8中,为了容易识别,将超级锁齿轮76以浓密的点图案表示。
当副连杆40b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变为锁定位置时,若在第二马达66的旋转作用下超级锁齿轮76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钩76a与副连杆40b的一部分卡合而限制其动作。由此,外侧把手及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变为无效,成为超级锁定状态。当在第二马达66的旋转作用下超级锁齿轮76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钩76a从与副连杆40b的卡合部脱离,解除超级锁定状态。超级锁齿轮76具有向斜前下方突出的突出部76b。突出部76b的前端部嵌于设置在外壳14的圆弧槽14a并被引导。在钩76a与突出部76b之间设置有小的突出部76c。突出部76c与超级锁齿轮76一同稍稍挠曲并旋转,跨过设置在外壳14的山部14b的顶部,且其前端部与形成山部14b的两个倾斜面中的任意一方抵接。由此,超级锁齿轮76保持在超级锁启动的位置或者超级锁关闭的位置。
另外,在门锁装置10b中,由于不需要上述电动儿童连杆72(参照图5),因此与该电动儿童连杆72连结的儿童锁杆62替换为儿童锁杆78。儿童锁杆78没有用于与电动儿童连杆72连结的前方突出部,除此以外与儿童锁杆62为相同的构造,由轴44轴支承,且具有长孔62a,在后端部具备儿童锁捏手28。通过儿童锁杆78,门锁装置10b具有手动式的儿童锁功能。在门锁装置10b中,也可原样使用门锁装置10a的儿童锁杆62。在图8中,为了容易识别,将儿童锁杆78以稀疏的点图案表示。
在门锁装置10b中,能进相对于轴71拆装超级锁齿轮76,进而能够相对于轴44拆装儿童锁杆78。此时,在轴44上除了儿童锁杆78以外还轴支承有锁定捏手杆52及内侧操作杆56,但由于儿童锁杆78设置在纸面最近前侧(车室外侧),因此可以不用卸下锁定捏手杆52及内侧操作杆56而仅卸下儿童锁杆78。此外,能够在保持蜗杆68安装于第二马达66的状态下卸下超级锁齿轮76。
门锁装置10b的外观与上述门锁装置10a相同。因此,门锁装置10b也在侧面部的罩16设置有鼓出部30,由手H把持变得容易,操作性优良(参照图2、图7)。
另外,在门锁装置10a(参照图5)和门锁装置10b(参照图8)中,仅仅存在电动儿童锁机构64与超级锁机构74之间的不同,除此以外为相同的结构。此外,在电动儿童锁机构64和超级锁机构74中,第二马达66及蜗杆68为共用。结果,门锁装置10a与门锁装置10b之间的不同点在于:前者具有电动儿童齿轮70、电动儿童连杆72及儿童锁杆62,与此相对,后者具有超级锁齿轮76及儿童锁杆78。此外,上述各要素能够拆装。
因此,在具备电动儿童锁机构64的门锁装置10a中,卸下电动儿童连杆72,将电动儿童齿轮70换装为超级锁齿轮76,进而将儿童锁杆62换装为儿童锁杆78,从而能够将规格变为具有超级锁机构74的门锁装置10b。在该情况下,并不是一定要换装儿童锁杆62,也可原样使用。
另一方面,在具备超级锁机构74的门锁装置10b中,将超级锁齿轮76换装为电动儿童齿轮70,将儿童锁杆78换装为儿童锁杆62,进而将电动儿童连杆72连结在电动儿童齿轮70与儿童锁杆78之间,从而能够将规格变为具有电动儿童锁机构64的门锁装置10a。
此外,虽省略图示,但也可适当提前准备相当于门锁装置10a或门锁装置10b的组装中途的产品,且是在未组装罩16及防水罩20的状态下,均未进一步装配儿童锁杆62、电动儿童齿轮70、电动儿童连杆72、超级锁齿轮76及儿童锁杆78的状态下的组装中途的产品。根据这样的组装中途的产品,当需要门锁装置10a时,只要装配儿童锁杆62、电动儿童齿轮70、电动儿童连杆72、罩16及防水罩20即可,当需要门锁装置10b时,只要装配超级锁齿轮76及儿童锁杆78、罩16及防水罩20即可。
这样,门锁装置10a及门锁装置10b仅通过换装一部分部件就能够简单且迅速地变更规格。此外,在应当设置电动儿童连杆72的部位设置有鼓出部30,用手H进行把持变得容易。由于鼓出部30设置为与电动儿童连杆72的形状相匹配,因此不会限制该电动儿童连杆72的形状。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自由地变更。

Claims (4)

1.一种门锁装置,锁定车辆的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鼓出部,在所述壳体的车室内侧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向车室内侧凸出;以及
闩锁机构,与所述车辆的锁止销卡合而锁定所述车门,
在所述鼓出部的背侧确保由周壁包围且可配置电动儿童连杆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装置包括:
儿童锁机构,基于启动儿童锁捏手的操作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使所述车辆的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以及
电动儿童锁机构,对所述儿童锁机构进行电动操作,
所述电动儿童锁机构具备:
电动机;
电动儿童齿轮,相对于所述儿童锁机构配置于上方或者下方,由所述电动机驱动;以及
所述电动儿童连杆,在上下方向上连结所述电动儿童齿轮与所述儿童锁机构之间,
能够卸下所述电动儿童连杆,
所述电动儿童齿轮能够换装为由所述电动机驱动并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的超级锁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装置包括:
儿童锁机构,基于启动儿童锁捏手的操作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使所述车辆的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
超级锁机构,基于电动操作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使所述车辆的外侧把手及所述内侧把手产生的车门打开操作无效,
所述超级锁机构具备:
电动机;
超级锁齿轮,相对于所述儿童锁机构配置于上方或者下方,由所述电动机驱动而作用于所述闩锁机构,
所述超级锁齿轮能够换装为由所述电动机驱动的电动儿童齿轮,
能够配设在上下方向上连结所述电动儿童齿轮与所述儿童锁机构之间的所述电动儿童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出部的一部分形成包括车宽方向轴的面。
CN201910216126.5A 2018-05-28 2019-03-21 门锁装置 Active CN1105416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1798 2018-05-28
JP2018101798A JP6867333B2 (ja) 2018-05-28 2018-05-28 ドアロッ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1633A CN110541633A (zh) 2019-12-06
CN110541633B true CN110541633B (zh) 2021-07-02

Family

ID=65763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6126.5A Active CN110541633B (zh) 2018-05-28 2019-03-21 门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75523A1 (zh)
JP (1) JP6867333B2 (zh)
CN (1) CN11054163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39701A (ja) * 2012-01-06 2013-07-18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CN103597155A (zh) * 2011-09-27 2014-02-19 株式会社安成 车辆用门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8319B2 (ja) * 2004-07-27 2010-02-17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5282913B2 (ja) * 2010-05-26 2013-09-0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6511684B2 (ja) * 2014-09-08 2019-05-15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6368954B2 (ja) * 2014-09-08 2018-08-08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6627671B2 (ja) * 2016-07-15 2020-01-08 株式会社アンセイ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2018071224A (ja) * 2016-10-31 2018-05-10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ドアロック装置、及びドアロック装置用のケーブル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7155A (zh) * 2011-09-27 2014-02-19 株式会社安成 车辆用门锁装置
JP2013139701A (ja) * 2012-01-06 2013-07-18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67333B2 (ja) 2021-04-28
CN110541633A (zh) 2019-12-06
JP2019206820A (ja) 2019-12-05
EP3575523A1 (en) 2019-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63904B1 (en) Doo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s
CN108204184B (zh) 用于车辆的后背门打开和关闭装置
EP2578779B1 (en) Vehicle door lock device
KR101637820B1 (ko) 차량용 리트랙터블 핸들 장치
JP5972919B2 (ja) 車両のドア装置
JP4455646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4659602B2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の操作装置
JP3147332B2 (ja) ハッチ付車両バックドアのラッチ装置
CN108979366B (zh) 车辆的行李箱盖锁栓组件
RU2673579C1 (ru) Багажник с замком
CN107109872B (zh) 锁定装置
JP5028702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のイン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CN110541633B (zh) 门锁装置
KR100728445B1 (ko) 차량용 테일게이트 래치 어셈블리
KR100767969B1 (ko) 테일 게이트 또는 트렁크에 설치되는 래치구조
US20220251886A1 (en) Door latch device and actuator
KR100705132B1 (ko) 자동차 도어용 파워 래치 장치
JP6180080B2 (ja) 車両のハンドル装置
JP6627920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09072641A (zh) 门关闭装置
KR100947091B1 (ko) 오버라이드 기능을 갖는 차량용 도어 래치
JP2007182740A (ja) 車両用ドア開放装置
JP5292802B2 (ja) 車両用ドア
JP7014488B2 (ja) 連結具
CN110914509B (zh) 汽车用门闩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