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7296A - 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7296A
CN110537296A CN201980001800.6A CN201980001800A CN110537296A CN 110537296 A CN110537296 A CN 110537296A CN 201980001800 A CN201980001800 A CN 201980001800A CN 110537296 A CN110537296 A CN 110537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insulator
elastic portion
connector
wid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18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7296B (zh
Inventor
森田峻介
垣野正义
挂野正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37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7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7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7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4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bstract

本发明的连接器(10),与连接对象物(60)嵌合,所述连接器(10)具有:第一绝缘体(20);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能够相对地移动;以及触点(50),安装于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并且排列有多个,触点(50)具有宽幅部,该宽幅部位于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中的至少一侧,宽幅部相比沿着宽幅部所在的一个绝缘体的触点(50)的其他部分,在与触点(50)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更向另一个绝缘体侧突出。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主张2018年3月26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058870的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引入于此以用于参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提高与连接对象物的连接可靠性的技术,例如,已知具有如下浮动结构的连接器:通过连接器的一部分在嵌合中及嵌合后可动,来吸收电路基板间的位置偏移。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浮动结构且能够实现满足HDMI标准的高速传输的电连接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354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连接对象物嵌合,其中,
所述连接器具有:
第一绝缘体;
第二绝缘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体能够相对地移动;以及
触点,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并且排列有多个,
所述触点具有宽幅部,所述宽幅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中的至少一侧,
所述宽幅部相比沿着该宽幅部所在的一个绝缘体的所述触点的其他部分,在与所述触点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更向另一个绝缘体侧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通过俯视来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通过俯视来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连接对象物分离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通过俯视来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图3的连接器的俯视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3的V-V箭头线的剖视立体图。
图6是图5的VI部的放大图。
图7是沿着图3的V-V箭头线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一对触点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IX部的放大图。
图10是表示触点的各结构部的特性阻抗变化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1是通过俯视来表示与图3的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的外观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连接对象物的俯视分解立体图。
图13是沿着图1的XIII-XIII箭头线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一对触点弹性变形的第一例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一对触点弹性变形的第二例的示意图。
图16A是表示触点的中间部的形状的第一例的示意图。
图16B是表示触点的中间部的形状的第二例的示意图。
图16C是表示触点的中间部的形状的第三例的示意图。
图16D是表示触点的中间部的形状的第四例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触点的截面形状的与图7对应的截面图。
图18是将第二变形例的触点的一部分放大的与图9对应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近年来,在电子设备中,信息量的增加以及通信速度的高速化不断发展。在使用了浮动结构的连接器中,也要求应对这样的大容量且高速传输的设计。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作为特性阻抗的理想值的一例,设想为100Ω。然而,为了提高高速传输的传输特性,有时也要求更低的特性阻抗的理想值。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连接器中,无法得到充分的传输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能够提高信号传输中的传输特性。
下面,一边将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的方向以图中的箭头的方向为基准。各箭头的方向在图1至图9、图13、图16A至图16D中,在不同的附图之间相互整合。各箭头的方向在图11和图12之间相互整合。各箭头的方向在图14和图15之间相互整合。根据附图,以简便的图示为目的,省略电路基板CB1以及CB2的图示。
图1是通过俯视来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与连接对象物60连接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通过俯视来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与连接对象物60分离后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是插座连接器,连接对象物60是插头连接器来进行说明。更具体而言,在连接器10与连接对象物60连接的连接状态下,将触点50弹性变形的连接器10作为插座连接器,将触点90不弹性变形的连接对象物60作为插头连接器来进行说明。连接器10和连接对象物60的种类并不限定于此。连接器10也可以起到插头连接器的作用,连接对象物60也可以起到插座连接器的作用。
在以下的说明中,连接器10和连接对象物60分别安装于电路基板CB1和CB2,作为一个例子,以分别沿垂直方向与它们连接的方式进行说明。更具体而言,连接器10和连接对象物60作为一例而沿着上下方向连接。连接器10和连接对象物60的连接方法并不限定于此。连接器10和连接对象物60既可以分别沿平行方向与电路基板CB1和CB2连接,也可以以一个沿垂直方向、另一个沿平行方向的组合来进行连接。
电路基板CB1和CB2可以是刚性基板,或者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任意的电路基板。例如,电路基板CB1或者CB2也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嵌合方向”包括作为一例的上下方向。“嵌合侧”包括作为一例的上侧。“触点50的排列方向”包括作为一例的左右方向。“与触点50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包括作为一例的前后方向和与前后方向近似的方向。
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具有浮动结构。连接器10允许所连接的连接对象物60相对于电路基板CB1的相对移动。连接对象物60即使在与连接器10连接的状态下,也能够相对于电路基板CB1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
图3是通过俯视来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图3的连接器10的俯视分解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3的V-V箭头线的剖视立体图。图6是图5的VI部的放大图。图7是沿着图3的V-V箭头线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一对触点50的主视图。图9是图8的IX部的放大图。
如图4所示,连接器10具有作为主要的结构构件的第一绝缘体20、第二绝缘体30、金属件40a、遮蔽部件40b以及触点50。作为一例,连接器10通过以下的方法组装。从下方将金属件40a压入第一绝缘体20。在压入了金属件40a的第一绝缘体20的内侧配置第二绝缘体30。从下方将触点50压入第一绝缘体20及第二绝缘体30。从上方将遮蔽部件40b压入第一绝缘体20。
主要参照图3至图9对触点50不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的连接器1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绝缘体20是将绝缘性且耐热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注塑成型而成的方筒状的构件。第一绝缘体20是中空的,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具有开口21a和21b。第一绝缘体20具有外周壁22,该外周壁22由四个侧面构成,围绕内部的空间。第一绝缘体20具有在外周壁22的左右两端部沿上下方向凹设于第一绝缘体20的内部的金属件安装槽23。在金属件安装槽23中安装金属件40a。第一绝缘体20具有在外周壁22的左右两端部向外侧突出设置的卡合部24。在卡合部24中安装有遮蔽部件40b。
第一绝缘体20具有从外周壁2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下缘部至下表面和内表面连续地形成的多个触点安装槽25。多个触点安装槽25沿左右方向并排地凹设。触点安装槽25在第一绝缘体20的内表面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多个触点安装槽25中分别安装有多个触点50。
第二绝缘体30是将绝缘性且耐热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注塑成型而成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构件。第二绝缘体30形成为在从前方观察时呈大致凸字状。第二绝缘体30具有构成下部的底部31和从底部31向上方突出并与连接对象物60嵌合的嵌合凸部32。底部31在左右方向上比嵌合凸部32长。换言之,底部31的左右两端部相比嵌合凸部32的左右两端部更向外侧突出。第二绝缘体30具有在嵌合凸部32的上表面凹设的嵌合凹部33。第二绝缘体30具有引导部34,该引导部34以包围嵌合凹部33的方式形成在嵌合凸部32的上缘部。引导部34包括在嵌合凸部32的上缘部朝向上方向斜内侧倾斜的倾斜面。
第二绝缘体30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形成的多个触点安装槽35。多个触点安装槽35沿上下方向延伸。触点安装槽35的下部以凹设的方式形成在第二绝缘体3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各自的下部。触点安装槽35的中央部形成于第二绝缘体30的内部。触点安装槽35的上部以凹设的方式形成在嵌合凹部33的前后方向的两内表面。在多个触点安装槽35中分别安装有多个触点50。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绝缘体30具有从嵌合凹部33的底面朝向下方在内部延伸的壁部36。壁部36位于在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状态下安装于第二绝缘体30的一对触点50之间。壁部36与一对触点50分别相对。壁部36的上部形成为最大宽幅。壁部36的中央部及下部相比上部形成为窄幅。壁部36的前表面及后表面构成触点安装槽35的一部分。形成于第二绝缘体30的内部的触点安装槽35的中央部随着壁部36的中央部以及上部的宽度的变化,上侧相比下侧在前后方向上为窄幅。
金属件40a是使用顺送模(冲压)将任意的金属材料的薄板成形加工为图4所示的形状的构件。金属件40a被压入金属件安装槽23,分别配置于第一绝缘体20的左右两端部。金属件40a在从左右方向观察时分别形成为大致H字状。金属件40a在其前后两侧的下端部具有大致U字状地向外侧延伸的安装部41a。金属件40a在其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续部42a。金属件40a在连续部42a具有从前后方向大致中央的下缘部朝向内侧沿左右方向突出的防脱部43a。防脱部43a抑制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向上方脱离。金属件40a在其前后两侧的上端部具有与第一绝缘体20卡止的卡止部44a。
遮蔽部件40b是使用具有导电性的任意的金属材料成形加工为图4所示的形状的构件。遮蔽部件40b可以是金属制,也可以包含树脂材料且在表层具有导电性。遮蔽部件40b以相同形状形成有一对。一对遮蔽部件40b被压入卡合部24,从前后左右方向围绕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
遮蔽部件40b具有第一遮蔽部41b,该第一遮蔽部41b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宽度且在左右方向上直线地延伸。第一遮蔽部41b从外侧覆盖第一绝缘体20的前后方向的外表面的大致整体。遮蔽部件40b具有第二遮蔽部42b,该第二遮蔽部42b分别一边从第一遮蔽部41b的左右两侧缘部弯曲一边向前后的内侧方向延伸。第二遮蔽部42b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宽度。第二遮蔽部42b从外侧覆盖第一绝缘体20的左右两侧面各自的一部分。
遮蔽部件40b具有第一弯曲部43b,该第一弯曲部43b从第一遮蔽部41b的上缘部的中央部整体向内侧弯曲成大致倒U字状。第一弯曲部43b在第一遮蔽部41b的上缘部沿左右方向延伸。遮蔽部件40b具有第二弯曲部44b,该第二弯曲部44b从第二遮蔽部42b的上缘部的大致整体向外侧弯曲成大致倒U字状。第二弯曲部44b在第二遮蔽部42b的上缘部沿前后方向延伸。
遮蔽部件40b在第二遮蔽部42b的内端部具有向下方直线状地延伸的卡合部45b。通过卡合部45b与第一绝缘体20的卡合部24卡合,遮蔽部件40b固定于第一绝缘体20。遮蔽部件40b具有分别从第一遮蔽部41b的下缘部的左右两端大致L字状地向外侧延伸的安装部46b。遮蔽部件40b具有隆起部47b,该隆起部47b通过使第一遮蔽部41b的外表面沿着左右方向直线状地隆起而形成。
如图4至图9所示,触点50是使用顺送模(冲压)将包括例如磷青铜、铍铜或钛铜的具有弹簧弹性的铜合金、或科森系铜合金的薄板成形加工为图所示的形状的构件。触点50的整体形状仅通过冲裁加工而形成。触点50由弹性系数较小的金属材料形成,以使随着弹性变形的形状变化变大。在触点50的表面,在通过镍镀敷形成基底之后,利用金或锡等实施镀敷。
如图4所示,触点50沿左右方向排列有多个。如图5至图7所示,触点50安装于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在同一左右位置排列的一对触点50沿着与触点50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对称地形成以及配置。更具体而言,一对触点50以相对于通过它们之间的中心的上下轴相互大致线对称的方式形成以及配置。
触点5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并由第一绝缘体20支撑的基部51。触点50具有卡止部52,该卡止部52形成于基部51的上端部,与第一绝缘体20卡止。卡止部52相比后述的第一宽幅部51a更靠嵌合侧形成。卡止部52与基部51的下端部连续地形成,与第一绝缘体20卡止。基部51和卡止部52容纳于第一绝缘体20的触点安装槽25。触点50具有从卡止部52的下端部的外侧大致L字状地向外侧延伸的安装部53。
触点50具有第一宽幅部51a,该第一宽幅部51a构成基部5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绝缘体20侧。第一宽幅部51a在第一绝缘体20的内侧沿着外周壁22的内表面配置。第一宽幅部51a与第一绝缘体20未直接卡止,该第一宽幅部51a通过卡止部52与第一绝缘体20卡止而被支撑。第一宽幅部51a与后述的第一弹性部54a连续地形成。第一宽幅部51a形成为,在第一弹性部54a的外端部的附近与第一弹性部54a邻接。
第一宽幅部51a相比触点50的沿着第一绝缘体20的其他部分,在与触点50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更向第二绝缘体30侧突出。更具体而言,第一宽幅部51a相比基部51的其他部分在前后方向上更向内侧突出一段。第一宽幅部51a相比基部51的其他部分在前后方向上为宽幅。同样地,第一宽幅部51a比第一弹性部54a宽。这样,第一宽幅部51a整体形成为截面积比基部51的其他部分以及第一弹性部54a大。由此,第一宽幅部51a具有比基部51的其他部分和第一弹性部54a高的导电性。更具体而言,第一宽幅部51a具有比基部51的其他部分和第一弹性部54a低的特性阻抗。
如图8和图9所示,触点50具有形成于第一宽幅部51a的表面的凹凸部51b。在左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外表面,凹凸部51b形成为,凸部从前后两侧夹着形成于中央的凹部。相反,在左右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的外表面,凹凸部51b形成为,凹部从前后两侧夹着形成于中央的凸部。在触点50安装于第一绝缘体20的状态下,凹凸部51b与触点安装槽25的表面接触。由此,通过冲裁加工在左右方向上形成为窄幅的触点50的沿着左右方向的扭转被抑制。因此,即使触点50在左右方向上为窄幅,也能够稳定地安装于第一绝缘体20。在连接器10与连接对象物60嵌合的状态下,即使在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相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施加于触点50的左右方向的扭转。
触点50具有从基部51沿着前后方向向内侧延伸的能够弹性变形的第一弹性部54a。第一弹性部54a从基部51朝向斜下方向内侧延伸后,朝向斜上方弯曲,并在该状态下直线地延伸。第一弹性部54a在其内侧的端部朝向下方再次弯曲,与后述的中间部54b的上端部连接。第一弹性部54a相比基部51和第一宽幅部51a形成为窄幅。由此,第一弹性部54a能够对弹性位移的部分进行调整。
触点50具有与第一弹性部54a连续地形成的中间部54b。中间部54b整体上形成为,比第一弹性部54a宽,即截面积较大,从而具有比第一弹性部54a高的导电性。中间部54b在触点50不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沿嵌合方向延伸。
中间部54b具有构成上部的第一调整部54b1、构成中央部的第二调整部54b2、以及构成下部的第三调整部54b3。第一调整部54b1的上端部与第一弹性部54a连接。第一调整部54b1的截面积比第一弹性部54a的截面积大。第一调整部54b1沿着前后方向相比第二调整部54b2更向外侧突出一段。第二调整部54b2的截面积比第一调整部54b1的截面积小且比第一弹性部54a的截面积大。例如,第二调整部54b2相比第一调整部54b1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窄幅,且相比第一弹性部54a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宽幅。第三调整部54b3的截面积比第二调整部54b2的截面积大。第三调整部54b3沿前后方向相比第二调整部54b2更向内侧突出一段。这样,中间部54b在第一调整部54b1和第三调整部54b3中具有高的电传导性,在第二调整部54b2中具有比它们低的导电性。第一调整部54b1和第三调整部54b3对称地形成。更具体而言,第一调整部54b1和第三调整部54b3形成为,相对于中间部54b的中心彼此大致点对称。
触点50具有第二弹性部54c,该第二弹性部54c从第三调整部54b3的下端部延伸至第二绝缘体30且能够弹性变形。第二弹性部54c从第三调整部54b3的下端部朝向斜上方弯曲,并在该状态下直线地延伸。第二弹性部54c朝向斜下方再次弯曲,并与后述的第二宽幅部55的外端部连接。第二弹性部54c与第一弹性部54a同样地,相比中间部54b形成为窄幅。由此,第二弹性部54c能够对弹性位移的部分进行调整。
第一弹性部54a、中间部54b和第二弹性部54c一体地形成为大致曲柄状。第一弹性部54a、中间部54b和第二弹性部54c沿着嵌合方向从嵌合侧依次配置。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相对于中间部54b对称地形成。更具体而言,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形成为相对于中间部54b的中心彼此大致点对称。
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在中间部54b从嵌合方向的两端侧分别延伸。更具体而言,第一弹性部54a从第一调整部54b1的上缘部的内侧的端部延伸。另一方面,第二弹性部54c从第三调整部54b3的下缘部的外侧的端部延伸。这样,第一弹性部54a与中间部54b的连接点和第二弹性部54c与中间部54b的连接点形成于相对于中间部54b的中心相互对称的位置。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在与第一宽幅部51a和后述的第二宽幅部55连续的端部的相反一侧的端部分别与中间部54b连续。更具体而言,第一弹性部54a在外端部与第一宽幅部51a连续,另一方面,在内端部与中间部54b连续。同样地,第二弹性部54c在内端部与第二宽幅部55连续,另一方面,在外端部与中间部54b连续。
如图7和图8所示,触点50具有与第二弹性部54c连续的第二宽幅部55。第二宽幅部55形成为在第二弹性部54c的内端部的附近与第二弹性部54c邻接。第二宽幅部55位于第二绝缘体30侧。第二宽幅部55位于第二绝缘体30的触点安装槽35内。第二宽幅部55与第二绝缘体30不直接卡止,通过后述的卡止部58与第二绝缘体30卡止而被支撑。
第二宽幅部55相比触点50的沿着第二绝缘体30的其他部分,在与触点50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更向第一绝缘体20侧突出。更具体而言,第二宽幅部55在前后方向上相比后述的第三弹性部56、卡止部58和弹性接触部59更向外侧突出一段。第二宽幅部55相比第三弹性部56、卡止部58和弹性接触部59在前后方向上为宽幅。同样地,第二宽幅部55相比第二弹性部54c为宽幅。这样,第二宽幅部55整体形成为,截面积比第二弹性部54c、第三弹性部56、卡止部58和弹性接触部59大。由此,第二宽幅部55具有比第二弹性部54c、第三弹性部56、卡止部58和弹性接触部59高的导电性。更具体而言,第二宽幅部55具有比第二弹性部54c、第三弹性部56、卡止部58和弹性接触部59低的特性阻抗。
触点50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第三弹性部56,该第三弹性部56从第二宽幅部55朝向上方延伸,并沿着第二绝缘体30的内壁配置。第三弹性部56在不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沿嵌合方向延伸。第三弹性部56在整体上与形成于其内侧的第二绝缘体30的壁部36相对。触点50具有形成于第三弹性部56的表面的切口部57,以构成第三弹性部56弹性变形时的弯曲点。切口部57在第三弹性部56的前后方向的外表面的大致中央部以其表面被切除的状态形成。触点50具有卡止部58,该卡止部58与第三弹性部56的上方连续地形成,与第二绝缘体30卡止。卡止部58相比第三弹性部56形成为宽幅。触点50具有弹性接触部59,该弹性接触部59与卡止部58的上方连续地形成,在连接器10与连接对象物60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连接对象物60的触点90接触。在触点50中,弹性接触部59形成于例如从第二调整部54b2向与第一调整部54b1相反的一侧连续的部分的顶端。
如图5至图7所示,第二宽幅部55、第三弹性部56、切口部57和卡止部58容纳于第二绝缘体30的触点安装槽35。第二宽幅部55、第三弹性部56和卡止部58在大致整体上与形成于其内侧的第二绝缘体30的壁部36相对。将第二弹性部54c与第三弹性部56连接的第二宽幅部55配置在与壁部36的下端部相对的位置。
第二宽幅部55和第三弹性部56的下半部容纳于作为第二绝缘体3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凹设部分构成的触点安装槽35的下部。第三弹性部56的上半部和卡止部58容纳于由第二绝缘体30的内部构成的触点安装槽35的中央部。切口部57以位于触点安装槽35的下部与中央部的边界附近的方式形成于第三弹性部56的表面。
弹性接触部59大致容纳在作为第二绝缘体30的嵌合凹部33的内表面的凹设部分构成的触点安装槽35的上部。弹性接触部59的顶端从触点安装槽35露出到嵌合凹部33内。
图10是表示触点50的各结构部中的特性阻抗变化的情况的示意图。参照图10,主要对第一宽幅部51a和第二宽幅部55的功能进行说明。在图10中,纵轴表示特性阻抗的大小。横轴表示触点50的位置。实线图表示出特性阻抗的实测值。双点划线图表示出特性阻抗的理论值。对各个图表示出粗线和细线这2个图表,粗线表示如一实施方式的触点50那样形成有第一宽幅部51a和第二宽幅部55的情况下的特性阻抗变化。另一方面,细线表示例如未形成第一宽幅部51a和第二宽幅部55的假设情况下的特性阻抗变化。虚线图表示出特性阻抗的理想值。为了与一实施方式的触点50的第一宽幅部51a和第二宽幅部55的功能进行比较,参照细线的图表对未形成这些结构部的情况下的特性阻抗变化进行说明。
第一弹性部54a、中间部54b和第二弹性部54c整体的特性阻抗由中间部54b调整。在理论上,各结构部的特性阻抗根据其宽度即截面积而离散地变化,但实际上被认为连续地变化。在触点50中,为了得到大的弹性变形量,第一弹性部54a形成为窄幅(截面积窄),由此,调整为理想值的特性阻抗在第一弹性部54a增大。通过与第一弹性部54a连续地将中间部54b形成为宽幅(截面积大),在第一弹性部54a增大的特性阻抗在中间部54b有意图地低于理想值。与中间部54b连续的第二弹性部54c与第一弹性部54a同样地形成为窄幅(截面积窄),由此低于理想值的特性阻抗在第二弹性部54c再次超过理想值。这样,中间部54b起到抑制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的特性阻抗的增量而使特性阻抗整体接近理想值的作用。
更具体而言,通过相比第二调整部54b2形成为宽幅的第一调整部54b1,在中间部54b的上部特性阻抗进一步减少。由此,在第一弹性部54a中从理想值增大的特性阻抗有意地更早地低于理想值。换言之,有意地抑制了第一弹性部54a的特性阻抗的增加幅度。在触点50中,在中间部54b的中央部即第二调整部54b2,使特性阻抗稍微增加。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抑制第二调整部54b2中的特性阻抗的过度降低,即理想值与实测值的极度偏离。在触点50中,通过与第一调整部54b1同样地形成为宽幅的第三调整部54b3,在中间部54b的下部特性阻抗进一步减少。由此,在中间部54b低于理想值的特性阻抗在第二弹性部54c有意地更加延迟地超过理想值。换言之,有意地抑制了第二弹性部54c的特性阻抗的增加幅度。如上所述,通过将中间部54b分为3个结构部并调整特性阻抗即导电性,中间部54b能够抑制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中的特性阻抗的增量,从而使特性阻抗更接近理想值。
关于如一实施方式的触点50那样形成有第一宽幅部51a和第二宽幅部55的情况下的特性阻抗变化,一边与细线的图表进行比较一边基于粗线的图表进行说明。在一实施方式的触点50中,以在中间部54b的相反一侧与第一弹性部54a邻接的方式形成有宽幅的(截面积大的)第一宽幅部51a。由此,与中间部54b侧同样地,在第一弹性部54a的相反一侧,也有意图地抑制第一弹性部54a的特性阻抗的增加幅度。其结果,与细线的情况相比,整体上抑制了第一弹性部54a的特性阻抗的增加幅度。同样地,在一实施方式的触点50中,以在中间部54b的相反一侧与第二弹性部54c邻接的方式形成有宽幅的(截面积大的)第二宽幅部55。由此,与中间部54b侧同样地,在第二弹性部54c的相反一侧,也有意图地抑制第二弹性部54c的特性阻抗的增加幅度。其结果,与细线的情况相比,整体上抑制了第二弹性部54c中的特性阻抗的增加幅度。如上所述,通过利用第一宽幅部51a和第二宽幅部55进一步调整特性阻抗,从而这些结构部能够抑制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中的特性阻抗的增量,从而使特性阻抗进一步接近理想值。
在以上那样的结构的连接器10中,在形成于电路基板CB1的安装面的电路图案上焊接有触点50的安装部53。在形成于该安装面的接地图案等上焊接有金属件40a的安装部41a和遮蔽部件40b的安装部46b。由此,连接器10安装于电路基板CB1。在电路基板CB1的安装面上例如安装有包括CPU、控制器以及存储器等的与连接器10不同的电子部件。
图11是通过俯视来表示与图3的连接器10连接的连接对象物60的外观立体图。图12是图11的连接对象物60的俯视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1和图12,主要对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连接的连接对象物6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连接对象物60具有作为主要的结构构件的绝缘体70、金属件80a、遮蔽部件80b和触点90。连接对象物60通过从下方将触点90压入绝缘体70,并将金属件80a和遮蔽部件80b从上方压入该绝缘体70来进行组装。
绝缘体70是将绝缘性且耐热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注塑成型而成的大致四棱柱状的构件。绝缘体70具有形成于上表面的嵌合凹部71。绝缘体70具有形成于嵌合凹部71的内部的嵌合凸部72。绝缘体70具有引导部73,该引导部73以包围嵌合凹部71的方式形成在嵌合凹部71的上缘部。引导部73包括在嵌合凹部71的上缘部朝向上方向斜外侧倾斜的倾斜面。绝缘体70具有在底部的左右两端部向外侧突出设置的卡合部74。在卡合部74安装有金属件80a。绝缘体70具有在左右两侧面各自的上端部凹设的安装槽75。在安装槽75安装有遮蔽部件80b。
绝缘体70具有遍及底部的前侧、其内部和嵌合凸部72的前表面凹设的多个触点安装槽76。绝缘体70具有遍及底部的后侧、其内部和嵌合凸部72的后表面凹设的多个触点安装槽76。多个触点安装槽76沿左右方向并排地凹设。触点安装槽76在嵌合凸部72的前后两面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在多个触点安装槽76中分别安装有多个触点90。
金属件80a是使用顺送模(冲压)将任意的金属材料的薄板成形加工为图所示的形状的构件。如图11所示,金属件80a被压入卡合部74,并且分别配置于绝缘体70的左右两端部。金属件80a在其下端部具有大致L字状地向外侧延伸的安装部81a。金属件80a具有卡止部82a,该卡止部82a在上方与安装部81a连续地形成,与绝缘体70卡止。
遮蔽部件80b是使用具有导电性的任意的金属材料成形加工为图12所示的形状的构件。遮蔽部件80b可以是金属制,也可以包含树脂材料且在表层具有导电性。遮蔽部件80b以相同形状形成为一对。一对遮蔽部件80b压入安装槽75,从前后左右方向围绕绝缘体70。
遮蔽部件80b具有第一遮蔽部81b,该第一遮蔽部81b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宽度且在左右方向上直线地延伸。第一遮蔽部81b从外侧覆盖绝缘体70的前后方向的外表面的大致整体。遮蔽部件80b具有第二遮蔽部82b,该第二遮蔽部82b一边从第一遮蔽部81b的左右两侧缘部分别弯曲,一边沿前后的内侧方向延伸。第二遮蔽部82b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宽度。第二遮蔽部82b从外侧覆盖绝缘体70的左右两侧面各自的一部分。
遮蔽部件80b具有从第二遮蔽部82b的上缘部大致倒U字状地向内侧延伸的卡合部83b。通过卡合部83b与绝缘体70的安装槽75卡合,遮蔽部件80b固定于绝缘体70。遮蔽部件80b具有安装部84b,该安装部84b分别从第一遮蔽部81b的下缘部的左右两端大致L字状地向外侧延伸。遮蔽部件80b具有隆起部85b,该隆起部85b通过使第一遮蔽部81b的外表面沿着左右方向直线状地隆起而形成。
触点90是使用顺送模(冲压)将包括例如磷青铜、铍铜或钛铜的具有弹簧弹性的铜合金、或科森系铜合金的薄板成形加工为图所示的形状的构件。在触点90的表面,在通过镍镀敷形成基底之后,利用金或锡等实施镀敷。
触点90沿左右方向排列有多个。触点90具有大致L字状地向外侧延伸的安装部91。触点90具有接触部92,该接触部92形成于触点90的上端,在连接器10与连接对象物60嵌合的嵌合状态下与连接器10的触点50的弹性接触部59接触。
在以上那样的结构的连接对象物60中,在形成于电路基板CB2的安装面的电路图案上焊接有触点90的安装部91。在形成于该安装面的接地图案等上焊接有金属件80a的安装部81a和遮蔽部件80b的安装部84b。由此,连接对象物60安装于电路基板CB2。在电路基板CB2的安装面安装有例如包括相机模块以及传感器等的与连接对象物60不同的电子部件。
图13是沿着图1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主要参照图13,对将连接对象物60与连接器10连接时的具有浮动结构的连接器10的动作进行说明。
连接器10的触点50在第一绝缘体20的内部,在第二绝缘体30与第一绝缘体20分离且浮起的状态下支撑第二绝缘体30。此时,第二绝缘体30的下部被第一绝缘体20的外周壁22围绕。包括嵌合凹部33的第二绝缘体30的上部相比第一绝缘体20的开口21a更向上方突出。
通过将触点50的安装部53焊接于电路基板CB1,从而第一绝缘体20固定于电路基板CB1。通过触点50的第一弹性部54a、第二弹性部54c和第三弹性部56弹性变形,第二绝缘体30能够相对于固定于电路基板CB1的第一绝缘体20相对地移动。
此时,第一绝缘体20的开口21a的周缘部限制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的向前后左右方向的过度的移动。当第二绝缘体30随着触点50的弹性变形,超过设计值而大幅地向前后左右方向移动时,第二绝缘体30的嵌合凸部32与开口21a的周缘部接触。由此,第二绝缘体30不会进一步向前后左右的外侧移动。
如图2所示,在使连接对象物60的上下方向的朝向相对于具有这样的浮动构造的连接器10翻转的状态下,一边使连接器10以及连接对象物60的前后位置以及左右位置大致一致,一边使彼此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然后,使连接对象物60向下方移动。此时,即使彼此的位置例如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稍微错开,连接器10的引导部34与连接对象物60的引导部73也接触。其结果,通过连接器10的浮动结构,使得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相对地移动。由此,连接器10的嵌合凸部32被引导至连接对象物60的嵌合凹部71。
当使连接对象物60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时,连接器10的嵌合凸部32与连接对象物60的嵌合凹部71嵌合。此时,连接器10的嵌合凹部33与连接对象物60的嵌合凸部72嵌合。在连接器10的第二绝缘体30与连接对象物60的绝缘体70嵌合的状态下,连接器10的触点50与连接对象物60的触点90相互接触。更具体而言,触点50的弹性接触部59与触点90的接触部92相互接触。此时,触点50的弹性接触部59的顶端朝向外侧稍微弹性变形,朝向触点安装槽35的内部弹性位移。
由此,连接器10与连接对象物60被完全连接。此时,经由触点50和触点90使电路基板CB1与电路基板CB2电连接。
在该状态下,触点50的一对弹性接触部59通过沿着前后方向的向内侧的弹力从前后两侧夹持连接对象物60的一对触点90。通过由此产生的对连接对象物60的触点90的按压力的反作用,将连接对象物60从连接器10拔出的情况下,第二绝缘体30经由触点50受到向拔出方向即上方向的力。由此,假使第二绝缘体30向上方移动,图4所示的被压入到第一绝缘体20的金属件40a的防脱部43a也能够抑制第二绝缘体30向上方脱离。被压入第一绝缘体20的金属件40a的防脱部43a在第一绝缘体20内部位于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的左右两端部的正上方。因此,当第二绝缘体30要向上方移动时,向外侧突出的底部31的左右两端部与防脱部43a接触。由此,第二绝缘体30不会进一步向上方移动。
图14是表示一对触点50弹性变形的第一例的示意图。图15是表示一对触点50弹性变形的第二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14和图15,对一对触点50弹性变形时的各结构部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配置在各图的右侧的触点50作为触点50a,将配置在各图的左侧的触点50作为触点50b来进行说明。在图14和图15中,用双点划线表示触点50a和50b不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
在图14中,作为一个例子,假设第二绝缘体30由于某些外部原因而向右方向移动的情况。
当第二绝缘体30向右方向移动时,触点50a的卡止部58被第二绝缘体30的壁部36向右方向按压。此时,触点50a的第三弹性部56以切口部57附近为起点向内侧挠曲。触点50a的第三弹性部56在切口部57附近的下侧与上侧的部分相比更向内侧弹性变形。与第二绝缘体30的壁部36接触的触点50a的卡止部58使与第二绝缘体30的相对位置几乎不变化,另一方面,触点50a的第二宽幅部55使其相对位置向内侧变化。
当触点50a的第三弹性部56向右方向移动时,第二弹性部54c弹性变形,并且第二弹性部54c与中间部54b的连接点也向右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第一弹性部54a与中间部54b的连接点的左右位置的变化较小。因此,第一弹性部54a弹性变形,其内侧端部的弯曲部向外侧弯曲,中间部54b从上方朝向下方向斜右方倾斜。
当第二绝缘体30向右方向移动时,触点50b的卡止部58被第二绝缘体30的内壁向右方按压。此时,触点50b的第三弹性部56以切口部57附近为起点向外侧挠曲。触点50b的第三弹性部56在切口部57附近的下侧,与上侧的部分相比更向外侧弹性变形。与触点安装槽35的内壁接触的触点50b的卡止部58使与第二绝缘体30的相对位置几乎不变化,另一方面,触点50b的第二宽幅部55使其相对位置向外侧变化。
当触点50b的第三弹性部56向右方向移动时,第二弹性部54c弹性变形,并且第二弹性部54c与中间部54b的连接点也向右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第一弹性部54a与中间部54b的连接点的左右位置的变化较小。因此,第一弹性部54a弹性变形,其内侧端部的弯曲部向内侧弯曲,中间部54b从上方朝向下方向斜右方向倾斜。
在图15中,作为一个例子,假设第二绝缘体30由于某些外部原因而向左方向移动的情况。
当第二绝缘体30向左方向移动时,触点50a的卡止部58被第二绝缘体30的内壁向左方向按压。此时,触点50a的第三弹性部56以切口部57附近为起点向外侧挠曲。触点50a的第三弹性部56在切口部57附近的下侧,与上侧的部分相比更向外侧弹性变形。与触点安装槽35的内壁接触的触点50a的卡止部58使与第二绝缘体30的相对位置几乎不变化,另一方面,触点50a的第二宽幅部55使其相对位置向外侧变化。
当触点50a的第三弹性部56向左方向移动时,第二弹性部54c弹性变形,并且第二弹性部54c与中间部54b的连接点也向左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第一弹性部54a与中间部54b的连接点的左右位置的变化较小。因此,第一弹性部54a弹性变形,其内侧端部的弯曲部向内侧弯曲,中间部54b从上方朝向下方向斜左方向倾斜。
当第二绝缘体30向左方向移动时,触点50b的卡止部58被第二绝缘体30的壁部36向左方向按压。此时,触点50b的第三弹性部56以切口部57附近为起点向内侧挠曲。触点50b的第三弹性部56在切口部57附近的下侧,与上侧的部分相比更向内侧弹性变形。与第二绝缘体30的壁部36接触的触点50b的卡止部58使与第二绝缘体30的相对位置几乎不变化,另一方面,触点50b的第二宽幅部55使其相对位置向内侧变化。
当触点50b的第三弹性部56向左方向移动时,第二弹性部54c弹性变形,并且第二弹性部54c与中间部54b的连接点也向左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第一弹性部54a与中间部54b的连接点的左右位置的变化较小。因此,第一弹性部54a弹性变形,其内侧端部的弯曲部向外侧弯曲,中间部54b从上方朝向下方向斜左方向倾斜。
在以上那样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中,信号传输中的传输特性提高。在连接器10中,由于触点50具有第一宽幅部51a和第二宽幅部55,从而根据各个传输路径的宽度即传输路径的截面积来调整特性阻抗。例如,第一宽幅部51a以及第二宽幅部55通过向与触点50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而形成为宽幅。由此,接触部50的对应部分的特性阻抗接近理想值。连接器10能够取得特性阻抗的匹配。因此,在连接器10中,即使在大容量且高速传输中,也能够获得所希望的传输特性。与不具有第一宽幅部51a和第二宽幅部55的以往的电连接器相比,传输特性进一步提高。
各宽幅部向与触点50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由此,在触点50的排列方向上,不会对相邻的触点50彼此的间距带来影响。更具体而言,在各宽幅部向触点50的排列方向突出的情况下,相邻的触点50彼此的间距变大。但是,各宽幅部向与触点50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由此,在触点50的排列方向上连接器10不会大型化。在连接器10中,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够获得期望的传输特性。因此,连接器10能够沿着触点50的排列方向小型化。此外,各宽幅部向另一个绝缘体侧突出,由此,各宽幅部容纳于中间部54b弹性位移的区域内。因此,触点50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不会不必要地增大。由此,连接器10能够沿着与触点50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小型化。
通过以各宽幅部向与触点50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方式设计触点50,能够仅通过冲裁加工形成触点50的整体形状。由此,触点50的生产率提高。即使在触点50被设计成复杂的形状的情况下,触点50的制造也是容易的。因此,能够在高精度地维持与所希望的传输特性相匹配的最佳形状的状态下制造触点50。这样,触点50的生产率提高,其结果,连接器10的生产率提高。
通过第一宽幅部51a和第二宽幅部55分别与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连续地形成,能够进一步增强各宽幅部对形成为窄幅的各弹性部的影响。由此,各弹性部的特性阻抗更有效地降低。因此,如参照图10所说明的那样,能够有效地抑制各弹性部中的特性阻抗的增量。
触点50具有第一调整部54b1、第二调整部54b2和第三调整部54b3,由此,能够调整触点50的对应部分的特性阻抗,从而能够接近特性阻抗的理想值。因此,在连接器10中,即使在大容量且高速传输中,也能够更容易地获得所希望的传输特性。与不具有各调整部的现有的电连接器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传输特性。
如以下说明的那样,连接器10除了能够实现上述的信号传输中的良好的传输特性以外,还能够实现良好的浮动结构。
就连接器10而言,由于触点50具有第二弹性部54c,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的可动量。更具体而言,除了第一弹性部54a的弹性变形以外,还产生第二弹性部54c的弹性变形,从而使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的可动量增大。
在连接器10中,触点50还具有第三弹性部56,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的可动量。更具体而言,除了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的弹性变形以外,还产生第三弹性部56的弹性变形,由此,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的可动量增大。反过来说,连接器10能够将为了得到规定的可动量所需要的触点50的弹性变形量的一部分也分配给第三弹性部56,因此,能够降低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的弹性变形量。由此,第一弹性部54a、中间部54b和第二弹性部54c的全长变短,从而连接器10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缩短。因此,连接器10既能够确保所需的第二绝缘体30的可动量,又能够有助于小型化。
通过第一弹性部54a、中间部54b和第二弹性部54c的全长缩短,在连接器10中,传输特性进一步提高。连接器10通过使信号传输路径变短,即使是高频信号,也能够在使传输损耗降低的状态下进行传输。
在第二绝缘体30与第二宽幅部55相对的位置具有壁部36,由此,能够抑制在图7的前后方向上对称配置的一对触点50彼此的接触。如上所述,连接第二弹性部54c和第三弹性部56的第二宽幅部55随着第二弹性部54c和第三弹性部56的弹性变形,例如沿着图7的前后方向移动。此时,假设在第二绝缘体30上没有形成壁部36,则也存在前后一对触点50的第二宽幅部55彼此根据各自的弹性变形状态而接触的可能性。通过壁部36的形成,能够抑制这样的第二宽幅部55彼此的接触,并且能够抑制短路等电引起的不良情况以及破损等力学上引起的不良情况。换言之,连接器10通过壁部36的形成,能够限制第三弹性部56的过度的弹性变形。即使在第二宽幅部55随着第二弹性部54c和第三弹性部56的弹性变形而移动的状况下,也能够维持连接器10的作为产品的可靠性。
在连接器10中,第一调整部54b1沿着前后方向相比第二调整部54b2更向外侧突出一段,第三调整部54b3沿前后方向相比第二调整部54b2更向内侧突出一段。通过这样的形成方法,如图14和图15所示,即使在触点50发生了弹性变形的情况下,第一调整部54b1和第三调整部54b3也都不与触点50的其他部分和第二绝缘体30接触。因此,对于连接器10而言,第一调整部54b1和第三调整部54b3的突出部分不会妨碍触点50的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实现顺畅的第二绝缘体30的移动,并且有助于良好的浮动构造。
在连接器10中,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在中间部54b从嵌合方向的两端侧分别伸出,由此,能够确保所需的中间部54b的可动量。因此,连接器10能够确保所需的第二绝缘体30的可动量。在连接器10中,通过将第一弹性部54a、中间部54b和第二弹性部54c一体地形成为大致曲柄状,能够起到上述的效果,并且有助于图7中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的缩短化。例如,第一弹性部54a从中间部54b的上缘部的内侧的端部延伸,第二弹性部54c从中间部54b的下缘部的外侧的端部延伸。由此,连接器10整体的前后方向的宽度被缩短。此外,能够在第一绝缘体20内的有限的区域增长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的弹性变形的部分,从而能够得到良好的浮动结构。
第一弹性部54a、中间部54b和第二弹性部54c沿着嵌合方向从嵌合侧依次配置,由此,与第二弹性部54c连接的第二宽幅部55配置于最下方。由此,第三弹性部56延伸,能够更大地弹性变形。其结果,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的可动量增大。
在连接器10中,触点50具有切口部57,由此,在第二绝缘体30移动时,能够抑制施加于与第二绝缘体30的内壁接触的卡止部58的力。同样地,连接器10能够抑制施加于位于触点安装槽35的上部的弹性接触部59的力。连接器10在比切口部57附近的下侧,能够使第三弹性部56挠曲。更具体而言,在连接器10中,在第三弹性部56中,与从卡止部58的下端部到切口部57附近为止的上半部相比,下半部的弹性变形量更大。由此,在卡止部58与第二绝缘体30的卡止和弹性接触部59与接触部92的接触稳定的状态下,第三弹性部56能够有助于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的移动。
触点50由弹性系数较小的金属材料形成,由此,即使在施加于第二绝缘体30的力较小的情况下,连接器10也能够确保所需的第二绝缘体30的移动量。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能够平滑地移动。由此,连接器10能够容易地吸收与连接对象物60嵌合时的位置偏移。在连接器10中,触点50的各弹性部吸收因某些外部原因而产生的振动。由此,能够抑制对安装部53施加较大的力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抑制与电路基板CB1的连接部分的破损。能够抑制在电路基板CB1与安装部53的连接部分的焊料出现裂纹。因此,即使在连接器10与连接对象物60连接的状态下,也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
触点50具有形成为宽幅的第二宽幅部55,由此,连接器10的组装性提高。通过使第二宽幅部55形成为宽幅,能够提高该部分的刚性。由此,触点50以第二宽幅部55为支点,通过组装装置等从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的下方稳定地插入。
通过将金属件40a压入第一绝缘体20而将安装部41a焊接于电路基板CB1,从而金属件40a能够将第一绝缘体20稳定地固定于电路基板CB1。通过金属件40a,能够提高第一绝缘体20相对于电路基板CB1的安装强度。
通过遮蔽部件40b安装于第一绝缘体20,使得连接器10的前后左右方向的强度增大。通过遮蔽部件40b具有隆起部47b,遮蔽部件40b自身的刚性提高,其结果,连接器10的前后左右方向上的强度也增大。
通过遮蔽部件40b安装于第一绝缘体20,能够抑制连接器10的前后左右方向上的来自外部的噪声所引起的电气不良影响。例如,通过降低从外部流入连接器10的磁等噪声,能够抑制对由触点50传输的大容量高速的信号的电气不良影响。相反,通过降低从连接器10向外部流出的磁等噪声,能够抑制由触点50传输的信号所带来的对搭载于连接器10周围的电子部件的电气不良影响。例如,能够抑制连接器10周围的电子部件的误动作。
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其精神或者其本质的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外的其他规定的方式实现。因此,前面的描述是例示性的,但并不限定于此。公开的范围不是通过之前的记述而是由附加的权利要求来定义的。所有的变更中的处于其均等的范围内的各种变更包含在其中。
例如,上述的各结构部的形状、配置、朝向以及个数等并不限定于上述的说明以及附图中的图示的内容。各结构部的形状、配置、朝向以及个数等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则可以任意地构成。
上述的连接器10及连接对象物60的组装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内容。连接器10以及连接对象物60的组装方法只要能够以发挥各自的功能的方式组装,则也可以是任意的方法。例如,金属件40a、遮蔽部件40b及触点50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不通过压入而通过嵌件成型与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中的至少一个一体成形。
以沿着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分别形成有第一宽幅部51a和第二宽幅部5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维持连接器10的传输特性,则沿着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对应的宽幅部即可。
说明了在中间部54b中,传输路径的宽度、即传输路径的截面积增大而特性阻抗降低,从而提高导电性的情况,但导电性提高的中间部54b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中间部54b也可以具有导电性提高的任意的结构。例如,中间部54b也可以形成为宽度保持相同且比第一弹性部54a厚。例如,中间部54b也可以由截面积相同且导电性比第一弹性部54a高的材料形成。例如,中间部54b也可以是截面积与第一弹性部54a相同并且在表面具有使导电性提高的镀层。
说明了在中间部54b中,从嵌合侧依次使第一调整部54b1、第二调整部54b2和第三调整部54b3的截面积变化来调整导电性,但中间部54b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中间部54b也可以具有从嵌合侧起依次包括导电性较高、较低以及较高的结构部的任意结构。例如,在中间部54b中,如上所述,也可以通过使宽度、厚度、截面积、材料和镀层的种类中的至少一个变化来调整导电性。
图16A是表示触点50的中间部54b的形状的第一例的示意图。图16B是表示触点50的中间部54b的形状的第二例的示意图。图16C是表示触点50的中间部54b的形状的第三例的示意图。图16D是表示触点50的中间部54b的形状的第四例的示意图。
中间部54b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9所示的形状。中间部54b也可以具有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任意的形状。例如,中间部54b也可以具有图16A至图16D所示的形状。参照图16A,在中间部54b中,第一调整部54b1从第二调整部54b2向上方突出,第三调整部54b3从第二调整部54b2向下方突出。参照图16B,在中间部54b中,第一调整部54b1从第二调整部54b2向上方突出,且沿着前后方向相比第二调整部54b2更向外侧突出一段。第三调整部54b3从第二调整部54b2向下方突出,并且沿着前后方向相比第二调整部54b2更向内侧突出一段。参照图16C,中间部54b作为整体形成为矩形状,在其中央部具有开口。参照图16D,中间部54b形成为随着从第一调整部54b1朝向第二调整部54b2而顶端逐渐变细,随着从第二调整部54b2朝向第三调整部54b3而顶端逐渐变粗。
说明了中间部54b在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不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沿与连接对象物60的嵌合方向延伸,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在中间部54b从嵌合方向的两端侧分别延伸。不限定于此,第一弹性部54a、中间部54b和第二弹性部54c的整体形状只要能够确保所需的第二绝缘体30的可动量,并且能够有助于连接器10的小型化,则可以是任意的形状。例如,中间部54b也可以在偏离于嵌合方向的状态下延伸。例如,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也可以在中间部54b从图7的前后方向的两端侧分别延伸。例如,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也可以分别具有更多的弯曲部。例如,第一弹性部54a、中间部54b以及第二弹性部54c的整体形状也可以不是大致曲柄状,而是大致U字状。
如图8所示,对第一弹性部54a、中间部54b和第二弹性部54c沿着嵌合方向从嵌合侧依次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弹性部54a、中间部54b和第二弹性部54c只要能够确保所需的第二绝缘体30的可动量,并且能够有助于连接器10的小型化,也可以从相反一侧依次配置。
虽然说明了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相比基部51形成为窄幅,但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弹性部54a和第二弹性部54c也可以具有能够确保所需的弹性变形量的任意的结构。例如,第一弹性部54a或第二弹性部54c也可以由弹性系数比触点50的其他部分更小的金属材料形成。
连接器10只要能够确保所需的第二绝缘体30的可动量,并且能够有助于连接器10的小型化,则也可以不具有第二弹性部54c和第三弹性部56。
以壁部36从嵌合凹部33的底面朝向下方在内部延伸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壁部36只要能够抑制一对触点50彼此的接触,例如也可以仅形成于与第二宽幅部55相对的位置。
只要在卡止部58的卡止和弹性接触部59的接触稳定的状态下,第三弹性部56能够有助于第二绝缘体30的移动,则连接器10也可以不具有切口部57。
说明了触点50由弹性系数小的金属材料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触点50只要能够确保所需的弹性变形量,则也可以由具有任意的弹性系数的金属材料形成。
说明了触点50具有包含凹部和凸部的凹凸部51b,但并不限定于此。触点50也可以仅具有凸部,来代替凹凸部51b。
图17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触点50的截面形状的与图7对应的截面图。图18是将第二变形例的接触部50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与图9对应的放大图。
参照图17,触点50的第二宽幅部55也可以比触点50的沿着第二绝缘体30的其他部分在与触点50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更向第二绝缘体30侧突出。更具体而言,第二宽幅部55也可以在上下方向的广泛的区域,相比第三弹性部56在前后方向上更向内侧突出。
由此,第二宽幅部55在前后方向上更宽幅,第二弹性部54c的特性阻抗更有效地降低。因此,如参照图10说明的那样,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第二弹性部54c中的特性阻抗的增量。此外,通过使第二宽幅部55更加宽幅,从而其强度提高,产品的组装变得容易。例如,在以第二宽幅部55为支点通过组装装置等从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的下方插入触点50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第二宽幅部55的强度来实现稳定的插入。因此,组装连接器10时的操作性提高。
参照图18,除了图17的第二宽幅部55的结构以外,触点50的第一宽幅部51a也可以在比触点50的沿着第一绝缘体20的其他部分在与触点50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更向第一绝缘体20侧突出。更具体而言,第一宽幅部51a也可以比基部51的其他部分在前后方向上更向外侧突出一段。
由此,第一宽幅部51a在前后方向上更宽幅,第一弹性部54a的特性阻抗更有效地降低。因此,如参照图10所说明的那样,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第一弹性部54a中的特性阻抗的增量。
如上所述,如图17和图18所例示的那样,第一宽幅部51a和第二宽幅部55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进一步向各宽幅部所在的绝缘体侧突出。
触点50的凹凸部51b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结构。凹凸部51b也可以具有能够抑制触点50的沿着左右方向的扭转的任意的结构。例如,如图18所示,凹凸部51b也可以以如下方式形成,将第一宽幅部51a的表面的一部分在前后上下方向上分割为四个区域,分别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邻接的区域使凹部和凸部相互不同。
虽然说明了连接对象物60是与电路基板CB2连接的插头连接器,但并不限定于此。连接对象物60也可以是连接器以外的任意的对象物。例如,连接对象物60也可以是FPC、柔性扁平电缆、刚性基板、或者任意的电路基板的卡缘等。
以上那样的连接器10搭载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例如包括照相机、雷达、行车记录仪和发动机控制单元等任意的车载设备。电子设备例如包括在汽车导航系统、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以及安全系统等车载系统中使用的任意的车载设备。电子设备例如包括个人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复合机等任意的信息设备。此外,电子设备包含任意的工业设备。
这样的电子设备具有信号传输中的良好的传输特性。由于通过连接器10的良好的浮动结构来吸收电路基板间的位置偏移,因此,电子设备组装时的操作性提高。电子设备的制造变得容易。通过连接器10来抑制与电路基板CB1的连接部分的破损,因此,电子设备的作为产品的可靠性提高。
附图文字的说明:
10 连接器
20 第一绝缘体(绝缘体)
21a、21b 开口
22 外周壁
23 金属件安装槽
24 卡合部
25 触点安装槽
30 第二绝缘体(绝缘体)
31 底部
32 嵌合凸部
33 嵌合凹部
34 引导部
35 触点安装槽
36 壁部
40a 金属件
41a 安装部
42a 连续部
43a 防脱部
44a 卡止部
40b 遮蔽部件
41b 第一遮蔽部
42b 第二遮蔽部
43b 第一弯曲部
44b 第二弯曲部
45b 卡合部
46b 安装部
47b 隆起部
50、50a、50b 触点
51 基部
51a 第一宽幅部(宽幅部)
51b 凹凸部
52 卡止部
53 安装部
54a 第一弹性部(弹性部)
54b 中间部
54b1 第一调整部
54b2 第二调整部
54b3 第三调整部
54c 第二弹性部(弹性部)
55 第二宽幅部(宽幅部)
56 第三弹性部
57 切口部
58 卡止部
59 弹性接触部
60 连接对象物
70 绝缘体
71 嵌合凹部
72 嵌合凸部
73 引导部
74 卡合部
75 安装槽
76 触点安装槽
80a 金属件
81a 安装部
82a 卡止部
80b 遮蔽部件
81b 第一遮蔽部
82b 第二遮蔽部
83b 卡合部
84b 安装部
85b 隆起部
90 触点
91 安装部
92 接触部
CB1、CB2 电路基板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与连接对象物嵌合,其中,
所述连接器具有:
第一绝缘体;
第二绝缘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体能够相对地移动;以及
触点,安装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并且排列有多个,
所述触点具有宽幅部,所述宽幅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中的至少一侧,
所述宽幅部相比沿着该宽幅部所在的一个绝缘体的所述触点的其他部分,在与所述触点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更向另一个绝缘体侧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宽幅部在与所述触点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向所述一个绝缘体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触点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
所述宽幅部与所述弹性部连续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触点具有与所述弹性部连续地形成的中间部,
所述中间部具有:
第一调整部,与所述弹性部连续地形成,具有比所述弹性部的导电性高的导电性;以及
第二调整部,与所述第一调整部连续地形成,具有比所述第一调整部的导电性低的导电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调整部在与所述触点的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比所述第二调整部宽。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触点具有第三调整部,该第三调整部与所述第二调整部连续地形成,具有比所述第二调整部的导电性高的导电性。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弹性部在与所述宽幅部连续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中间部连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宽幅部分别沿着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定位。
9.一种电子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CN201980001800.6A 2018-03-26 2019-03-04 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5372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8870 2018-03-26
JP2018058870A JP6598912B2 (ja) 2018-03-26 2018-03-26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PCT/JP2019/008425 WO2019188021A1 (ja) 2018-03-26 2019-03-04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7296A true CN110537296A (zh) 2019-12-03
CN110537296B CN110537296B (zh) 2021-06-18

Family

ID=6805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1800.6A Active CN110537296B (zh) 2018-03-26 2019-03-04 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1019B2 (zh)
EP (1) EP3780282A4 (zh)
JP (1) JP6598912B2 (zh)
KR (1) KR102486351B1 (zh)
CN (1) CN110537296B (zh)
WO (1) WO20191880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0427A (zh) * 2020-11-18 2022-05-2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02432B2 (ja) * 2018-10-23 2022-01-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7369024B2 (ja) * 2019-12-16 2023-10-25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15119330U (zh) * 2020-05-13 2021-12-1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7467236B2 (ja) 2020-05-28 2024-04-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JP7467234B2 (ja) 2020-05-28 2024-04-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US20230327356A1 (en) * 2020-08-31 2023-10-12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US20240072268A1 (en) * 2022-08-23 2024-02-29 Plug Power Inc. Fuel cell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5157B2 (ja) * 2010-12-16 2014-10-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コンタクト
CN104347993A (zh) * 2013-08-09 2015-02-11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端子以及电连接器
US20170170588A1 (en) * 2015-12-15 2017-06-15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8034325A1 (ja) * 2016-08-19 2018-02-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26651A (ja) 1997-05-27 1998-12-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基板用コネクタ
US6394823B1 (en) * 2000-05-26 2002-05-28 Molex Incorporated Connector with terminals having increased capacitance
JP2006120448A (ja) * 2004-10-21 2006-05-11 Sony Corp 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
JP2006185851A (ja) 2004-12-28 2006-07-13 Taiko Denki Co Ltd コネクタの端子構造
JP4205690B2 (ja) * 2005-04-04 2009-01-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コネクタ
JP4889569B2 (ja) * 2007-05-30 2012-03-07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遊動型コネクタ
JP2010035352A (ja) 2008-07-29 2010-02-12 Honda Motor Co Ltd 同期電動機のロータ位置推定装置
JP5291205B2 (ja) * 2009-02-18 2013-09-18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用の垂直コネクタ
JP5590991B2 (ja) * 2010-06-30 2014-09-17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46804B2 (ja) * 2013-08-09 2016-07-0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197995B2 (ja) * 2018-04-26 2022-12-2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5157B2 (ja) * 2010-12-16 2014-10-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コンタクト
CN104347993A (zh) * 2013-08-09 2015-02-11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端子以及电连接器
US20170170588A1 (en) * 2015-12-15 2017-06-15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8034325A1 (ja) * 2016-08-19 2018-02-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0427A (zh) * 2020-11-18 2022-05-2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4520427B (zh) * 2020-11-18 2023-09-29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0282A4 (en) 2021-12-15
US11381019B2 (en) 2022-07-05
KR102486351B1 (ko) 2023-01-09
CN110537296B (zh) 2021-06-18
WO2019188021A1 (ja) 2019-10-03
KR20200119838A (ko) 2020-10-20
JP2019175553A (ja) 2019-10-10
US20210408707A1 (en) 2021-12-30
JP6598912B2 (ja) 2019-10-30
EP3780282A1 (en) 2021-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7296A (zh) 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110299635A (zh) 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US8083551B2 (en) Plug-type connector
KR101221840B1 (ko) 커넥터
US11239591B2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55242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loating contacts each with multiple impedances
KR101105965B1 (ko) 콘택트 및 전기커넥터
CN102570116B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接口触头
JP2011008978A (ja) 中継コネクタ
US20120252276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contacts having shared soldering tail
CN100452542C (zh) 卡连接器组件
JP2019125584A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CN101490907B (zh) 电缆连接器
KR20220084172A (ko) 커넥터 및 전자 기기
JP2019114565A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2019169347A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535830B1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450496B1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629417B2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CN110086017A (zh) 电连接器
US20230156917A1 (en) High performance interposer and chip socket
WO2024019021A1 (ja)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US20230006376A1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244655B (zh) 电连接器
KR20220062411A (ko) 커넥터 및 전자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