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6040A - 进行多裁剪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生成图像的方法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进行多裁剪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生成图像的方法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6040A
CN110536040A CN201910440069.9A CN201910440069A CN110536040A CN 110536040 A CN110536040 A CN 110536040A CN 201910440069 A CN201910440069 A CN 201910440069A CN 110536040 A CN110536040 A CN 110536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original copy
white reference
reference value
lo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00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6040B (zh
Inventor
岛村航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536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6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6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6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2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67Processing or edi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 G06T3/403Edge-driven scaling; Edge-based sca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74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two or more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06T7/74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involving reference images or pa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7Detection, control or error compensation of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blanking or otherwise eliminating unwanted parts of pi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068Modification of image resolution, i.e. determining the values of picture elements at new relative pos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7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 G06T2207/10008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from scanner, fax or cop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112Image segmentation details
    • G06T2207/20132Image cro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76Docu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行多裁剪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生成图像的方法和介质。使得在进行多裁剪处理时不迫使用户进行复杂的工作或者不会带来不适感的情况下可以从通过扫描原稿而获得的图像中以高精度切出与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为此,首先,通过从通过将第一白色基准值设置为高而获得的第一图像中检测边缘成分来获取关于原稿的位置信息。然后,从通过将第二白色基准值设置为低于第一白色基准值而获得的第二图像中,基于获取的位置信息,切出与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

Description

进行多裁剪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生成图像的方法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稿的扫描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上,通过使用包括扫描器功能的多功能打印机等扫描原稿而获得的图像的数据,通过将该数据保存在内部存储器(BOX保存功能)中,将该数据发送到服务器(SEND功能)等来管理。然后,存在一种MFP,其具有从通过同时扫描多个小尺寸原稿(例如收据和名片)获得的扫描图像生成以原稿为单位的图像的功能(多裁剪功能)。通过利用多裁剪功能,可以通过一次扫描生成多个原稿的图像。
在上述多裁剪功能中,通过从通过扫描原稿获得的图像中提取各原稿的边缘并切出与各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来生成以原稿为单位的图像。这里,在以诸如A4和A3的常规尺寸的原稿为目标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用户以在用户将原稿放置在原稿台(压板)上,关闭白色原稿台盖,然后按压按钮以给出开始执行扫描的指令的过程进行工作。在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扫描图像中,比预定白色更亮的所有白色部分被相同信号值的白替换。也就是说,原稿台盖的白色和文件的白色由完全相同的浓度值表示,因此,作为其后果,存在难以提取原稿边缘的问题。关于这一点,例如,日本特开第2003-33892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技术,通过在放置原稿之后用黑色片材覆盖原稿台来进行扫描,使得容易地提取各原稿的边缘。此外,日本特开第2017-10359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技术,通过在原稿台盖保持打开的状态下进行扫描并以黑色输出除放置原稿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使得易于提取原稿的边缘。
然而,在日本特开第2003-338920号公报的技术的情况下,用户被迫以与正常时的过程不同的过程进行工作。然后,在日本特开第2017-103593号公报的技术的情况下,原稿台盖保持打开,因此,扫描时的光进入用户的眼睛并给用户带来不适感。此外,收据经常折叠并且弯曲,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除非通过原稿台盖按压原稿,否则不能适当地进行扫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不迫使用户进行复杂的工作或带来不适感的情况下,从通过扫描原稿而获得的图像中以高精度切出与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是对通过扫描器扫描包括原稿的区域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原稿区域的裁剪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并且,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从第一图像中检测边缘成分来获取第一图像内的关于原稿的位置信息,该第一图像是通过使用第一白色基准值对从扫描器输出的信号值进行归一化而获得的;以及
裁剪单元,其被构造为从第二图像中,基于获取的位置信息来切出与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该第二图像是通过使用第二白色基准值对从扫描器输出的信号值进行归一化而获得的,并且
第一白色基准值高于第二白色基准值。
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图像处理系统的整体构造的图;
图2是示出MFP的硬件构造的框图;
图3是利用多裁剪功能的用例的序列图;
图4A至图4D是示出UI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5A是解释正常扫描时的亮度增益调整的图,并且图5B是用于解释暗读取扫描时的亮度增益调整的图;
图6是示出通过多裁剪的扫描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在原稿台上放置多个原稿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暗读取扫描时的亮度增益调整结果的图;
图9是示出正常扫描时的亮度增益调整结果的图;
图10是示出裁剪坐标检测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11A是示出进行直线链接处理后的边缘图像的图,并且图11B是示出从边缘图像检测出的各原稿的四个顶点的坐标的图;
图12是示出裁剪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以及
图13是示出从扫描图像切出的各原稿的图像区域显示在触摸面板上的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根据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示的构造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示意性示出的构造。
[第一实施例]
<系统构造>
图1是示出图像处理系统100的整体构造的图。图像处理系统100包括具有扫描功能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110、PC 120、移动终端130和存储服务器140。然后,各设备连接到LAN或公共无线通信网络,并且LAN和公共无线通信网络进一步连接到因特网。通过诸如此类的网络,各设备能够彼此通信。
MFP 110是包括扫描器机构和打印机机构的图像处理装置,即所谓的多功能外围设备。本实施例的MFP 110用作尺寸小于一般原稿的原稿(例如,名片,驾驶执照,明信片,收据等)的扫描终端。因此,MFP 110具有多裁剪功能,以通过从通过扫描一个或更多个原稿而读取的图像(扫描图像)中切出与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来生成以原稿为单位的图像。通过利用多裁剪功能,在用户期望获得多张名片、收据等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各原稿的图像数据而无需在原稿台上逐个地放置和扫描原稿。在下文中,通过多裁剪功能而生成的以原稿为单位的图像被称为“裁剪图像”。MFP 110可以将扫描图像或裁剪图像的数据保存在内部存储器(BOX保存功能)中,将数据发送到PC 120、移动终端130和存储服务器140(SEND功能)等。
PC 120和移动终端130是显示从MFP 110接收到的扫描图像或裁剪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此外,PC 120和移动终端130可以通过使用预定应用来保存和管理由MFP 100生成的扫描图像和裁剪图像,并对所保存的图像进行OCU处理。还可以在PC 120和移动终端130中安装用于实现上述多裁剪功能的应用,并且通过在这些设备中对从MFP 110接收到的扫描图像进行多裁剪处理来获得裁剪图像。
上述系统构造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意味着所有组件都是实施本实施例所必需的。
<MFP的硬件构造>
图2是示出MFP 110的硬件构造的框图。MFP 110包括控制单元210、操作单元220、打印机单元230和扫描器单元240。控制单元210还包括下面的各单元211至218并控制整个MFP 110的操作。CPU 211读取存储在ROM 212中的控制程序,并进行和控制包括上述多裁剪功能的各种功能。RAM 213用作CPU 211的临时存储区,例如主存储器和工作区。HDD 214是存储图像数据和各种程序的大容量存储单元。操作单元I/F215是连接操作单元220和控制单元210的接口。操作单元220包括触摸面板和硬键,并且接收用户的操作/输入/指令。打印机I/F 216是连接打印机单元230和控制单元210的接口。打印图像数据经由打印机I/F 216从控制单元210传送到打印机单元230并打印在诸如纸的打印介质上。扫描器I/F 217是连接扫描器单元240和控制单元210的接口。扫描器单元240将通过扫描设置在未示意性地示出的原稿台或ADF(自动原稿馈送器)上的原稿而获得的图像经由扫描器I/F 217输入到控制单元210。可以将在扫描器单元240中生成的扫描图像或上述裁剪图像在打印机单元230中打印(复印并输出),保存在HDD 214,经由LAN发送到外部设备,等等。网络I/F 218是将控制单元210(MFP 110)连接到LAN的接口。MFP 210通过使用网络I/F 218将图像数据发送到PC 120、移动终端130和存储服务器140,接收各种信息,等等。上面解释的MFP 110的硬件构造是一个示例,并且,硬件构造也可以根据需要包括另一种构造,或者不具有所述构造的部分。
<裁剪图像的生成和保存>
接下来,通过以下用例作为示例,参照图3中的序列图解释其一系列流程:用户将通过利用MFP 110的多裁剪功能获得的裁剪图像发送到存储服务器140并将其中的裁剪图像保存在图像处理系统中100。在以下解释中,符号“S”表示步骤。
首先,用户经由MFP 110的操作单元220选择“扫描然后发送”功能(S300)。“扫描然后发送”功能是在进行预定图像处理和格式转换之后将通过扫描器单元240扫描原稿而获得的图像的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的功能。图4A是示出操作单元220的外观的图,并且在左侧存在显示UI画面的触摸面板400,在右侧存在包括十键的硬键410、开始按钮等。这里,在触摸面板400上,显示主菜单画面,并且在该状态下,用户对“扫描然后发送”按钮401进行轻击操作。
响应于上述轻击操作,MFP 110在触摸面板400上显示用于进行各种设置以进行“扫描然后发送”功能的UI画面(S301)。图4B示出了在触摸面板400上显示用于“扫描然后发送”的基本设置的UI画面的状态。在图4B所示的UI画面上,存在发送目的地设置字段402和扫描/发送设置字段403。在发送目的地设置字段402中,显示作为扫描图像的发送目的地的外部设备(这里是存储服务器140)的IP地址等。在扫描/发送设置字段403中,除了做出扫描时的颜色模式的选择、图像格式的选择、原稿种类的选择等的按钮之外,还存在用于进行包括多裁剪的特殊用途的设置的“其他功能”按钮404。在用户通过进行轻击操作选择“其他功能”按钮404的情况下,画面转变到图4C所示的特殊用途设置的UI画面。在图4C所示的UI画面上,在与特殊用途对应的多个按钮当中,存在“多裁剪”按钮405。在选择“多裁剪”按钮405的情况下,用于图4D中所示的多裁剪的详细设置的UI画面被显示在触摸面板400上。用户在进行“扫描然后发送”功能时给出各种操作条件的设置指令(S302)。在本实施例中,此时在设置指令中包括多裁剪的选择。
在接收到包括选择多裁剪的操作条件的设置指令时,MFP 110将在RAM 213中进行“扫描然后发送”功能时所需的操作条件存储为设置值(S303)。然后,在用户按压硬键410内的开始按钮以给出进行扫描的指令的情况下(S304),响应于指令,MFP 110开始通过多裁剪功能执行扫描处理(S305)。然后,在通过多裁剪功能的扫描处理完成的情况下,MFP 110在触摸面板400上显示结果(S306)。拥有通过多裁剪而获得的以原稿为单位的检查图像(裁剪图像)的用户通过进行诸如再次按压开始按钮的操作来给出将各裁剪图像的数据发送到预定发送目的地(这里是存储服务器140)的指令(S307)。在接收到用户的发送指令时,MFP110将裁剪图像的数据发送到存储服务器140(S308)。然后,存储服务器140保存从MFP 110接收到的裁剪图像的数据(S309)。此时,例如,还可以对各裁剪图像进行OCR处理,并且可通过将获得的字符识别结果作为附加信息与各裁剪图像相关联,来保存各裁剪图像的数据。由此,用户可以通过使用任意字符串来搜索与期望原稿对应的图像。以这种方式保存在存储服务器140中的图像数据根据来自用户的浏览指令被输出到PC120、移动终端130等。
以上是直到通过利用多裁剪功能获得的裁剪图像被发送到存储服务器140并保存在其中的一系列流程。
<本实施例中的多裁剪的思考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在多裁剪功能被设置为开(on)的情况下,调整用于原稿边缘检测的扫描图像的亮度增益,使得图像变为比用于发送/保存的扫描图像更暗的图像。解释原因。
在通过正常扫描获取的扫描图像中(=多裁剪功能被设置为关(off)),诸如原稿台盖的白板和纸白部分等的白色对象通过亮度增益调整都将具有相同的信号值。这里,亮度增益调整是通过基于白色基准值对表示扫描图像的亮度成分的信号值(亮度值)进行归一化来调整图像的亮度的处理。图5A是解释正常扫描时的亮度增益调整的图。在图5A中,左侧表示归一化之前的亮度值,右侧表示归一化之后的亮度值。这里,假设在扫描MFP 110中设置的白色基准板的情况下的亮度值是“255”,在扫描原稿的纸白部分的情况下的亮度值是“260”,并且在扫描原稿的最亮部分的情况下的最大亮度值是“265”。此时,增益调整参数(作为白色基准值的目标的增益)被设置为“255”。在这种情况下,亮度高于白色基准值的所有信号值变为“255”。也就是说,作为增益调整的结果,具有高于或等于“255”的亮度值的所有高亮部分的亮度值被转换为“255”。因此,所有部分的亮度值,即扫描白色基准板的部分、原稿的纸白部分和原稿的最亮部分的亮度值变为255。结果是,不再能够识别原稿台盖的白板与原稿的纸白部分之间的边界(不再能够检测到原稿的边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原稿的边缘的情况下,将上述增益调整参数设置为高于正常扫描时的值,并且使用整体上暗的图像,在该图像中,高亮部分的信号值保持为仍然表示高亮部分的值。由此,原稿台盖的白板与原稿的纸白部分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因此,可以容易地提取原稿的边缘并适当地切出与各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
<使用多裁剪功能时的扫描处理>
接着上文,解释根据本实施例的多裁剪功能的扫描处理(S305)。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以行为单位进行扫描处理,并且对于扫描结果,为了原稿边缘检测并且为了保存/发送,分立地进行包括亮度增益调整的图像处理。也就是说,以行为单位的扫描处理和包括用于扫描结果的亮度增益调整的图像处理被分立地进行两次,以获得整体上暗的图像并用于获得亮度正常的图像。在下文中,用于获取用于原稿边缘检测的暗图像的扫描被称为“暗读取扫描”。图5B是解释暗读取扫描时的亮度增益调整的图。在该示例中,增益调整参数被设置为“265”,其通过在正常扫描时将10加到“255”而获得。由此,各自地,原稿最亮部分的亮度值“265”被转换为“255”,原稿的纸白部分的亮度值“260”被转换为“250.2”,并且可知在高亮区域中获得对边缘检测显著的差异。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多裁剪的扫描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假设该流程由CPU211将存储在ROM 212或HDD 214中的程序加载到RAM 213上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
在S601,设置用于作为第一扫描的暗读取扫描的增益调整参数。具体地,从HDD119等读取为暗读取扫描预先确定的值(在上述示例中,“265”),并将其设置到RAM 213,作为暗读取扫描时的增益调整参数。
在S602,在扫描器单元240中,以行为单位进行用于读取放置在原稿台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原稿的暗读取扫描。在这种情况下,扫描目标行被称为“关注行”。图7是示出在原稿台上放置多个原稿的状态的图。这里,在原稿台的玻璃表面上,总共放置三个原稿,即一个标准尺寸(A4)的供货说明书(Statement of delivery)和两个非标准尺寸的收据(Receipt)。在这种状态下,以行为单位进行暗读取扫描。
在S603,对于在S602通过暗读取扫描获取的对应于一行的图像,进行包括先前描述的亮度增益调整的预定图像处理。除了亮度增益调整之外的图像处理包括转换为位图格式的图像、转换后的图像的阴影校正等。然后,对已经进行了阴影校正的图像进行亮度增益调整。在亮度增益调整中,首先,通过使用在S601中设置的增益调整参数来修改对应于一行的扫描图像的各像素的亮度值d。这里,通过例如下式(1)求出由8位表示的修改后的亮度值d'。
d'=d×255/增益调整参数···式(1)
在上述的式(1)中,通过下式(2)从扫描图像中的各像素的RGB值求出修改之前的亮度值d。
d=0.299×R值+0.587×G值+0.114×B值···式(2)
然后,通过根据需要进行将亮度值与预定亮度值进行交换的处理,转换如上所述求出的修改之后的亮度值,使得亮度值包括在预定范围内。具体地,在修改之后的亮度值小于或等于“0”的情况下,亮度值被转换为“0”并且在修改之后的亮度值大于或等于“255”的情况下,亮度值被转换为“255”。由此获得的值是增益调整之后的亮度值。以这种方式,获取对应于一行的扫描图像,其高亮度侧的信号值被保持并且比标准状态的信号值暗。此外,对于亮度增益调整之后的图像,根据需要进行图像质量调整处理,例如颜色平衡的调整、背景去除以及锐度和对比度的调整。
在S604,确定是否完成了所有行的暗读取扫描。在存在未处理的行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S602,并且继续对下一关注行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完成所有行的暗读取扫描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605。图8示出了对图7所示的三个原稿进行用于暗读取扫描的亮度增益调整所获得的结果。图9示出了作为比较的通过进行用于正常扫描的亮度增益调整而获得的结果。已知在图8的处理结果中,与图9中的处理结果相比,图像整体上是暗的,并且各原稿的图像区域与背景之间的对比清晰。由此获得的亮度增益调整之后的扫描图像的数据被临时存储在RAM 213或HDD 214中。
在S605,进行检测裁剪坐标的处理。这里,裁剪坐标是与扫描图像内存在的各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并且起到原稿位置信息的作用。稍后将描述裁剪坐标检测处理的细节。
在S606,设置用于保存/发送的扫描(用于保存/发送的扫描是第二扫描)的增益调整参数。具体地,从HDD 214等读取为正常扫描预先确定的值(在上述示例中,“255”),并将其设置到RAM 213作为增益调整参数。然后,在S607,在扫描器单元240中,以行为单位进行用于读取放置在原稿台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原稿的正常扫描。也就是说,在进行了暗读取扫描并保持原样之后的状态下进行第二扫描。然后,在S608,对与通过正常扫描获取的一行对应的扫描图像进行如S603的情况中那样的包括亮度增益调整的预定图像处理。
在S609,确定是否完成了所有行的正常扫描。在存在未处理的行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S607并且继续对下一关注行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完成所有行的正常扫描的情况下,处理进入S610。在亮度增益调整之后获得的扫描图像的数据被临时存储在RAM 213或HDD 214中。
在S610,进行从已经对其进行了正常扫描的亮度增益调整的扫描图像中切出与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各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的处理(图像裁剪处理)。此时,根据在S605检测到的裁剪坐标(各原稿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切出与各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稍后将描述裁剪处理的细节。
以上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多裁剪扫描处理的内容。然后,从用于保存/发送的扫描图像中切出的各原稿的裁剪图像的数据在经过适当的压缩处理等之后被存储在RAM 213或HDD 214中,并基于此后的用户指令被发送到存储服务器140等。
<裁剪坐标检测处理>
接下来,详细解释裁剪坐标检测处理(S605)。图10是示出裁剪坐标检测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在下文中,沿着图10中的流程给出解释。
在S1001,从RAM 213或HDD 214读取并获取通过暗读取扫描获取(S602)并然后进行了亮度增益调整(S603)的整体上暗的扫描图像的数据,作为处理目标图像。此时,在将图像压缩成JPEG格式等的情况下,将图像解压缩成原始图像尺寸并然后获取。这里,对获取先前描述的如图8所示的扫描图像的消耗进行解释。
在S1002,对在S1001获取的扫描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将图像转换为适合于S1003和随后的步骤中的各处理的图像。作为预处理的内容,提及了例如通过将包括三个RGB信道的图像转换为包括一个灰色信道的图像来减少信道的数量的灰化(graying)(单色化)转换处理,以及将分辨率为600dpi的图像转换为分辨率为150dpi的图像的分辨率降低处理。通过该预处理,可以通过减小图像数据大小来减少随后的各步骤的处理负荷并实现高速处理。该预处理是其目的是减少处理负荷的处理,因此,在有足够的图像处理资源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该预处理。
在S1003,从已经进行了预处理的扫描图像中提取边缘成分。对于边缘成分的提取,还可以应用公知的方法,例如,估计图像亮度梯度的Sobel方法、Prewitt方法、Roberts交叉方法以及考虑到其连续性的Canny方法。此外,还可以对通过使用多种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AND(“与”)运算。通过这样的边缘提取处理获得的结果(下文称为“边缘图像”)被存储在RAM 213中。
在S1004,对于边缘图像,进行去除孤立点的处理(孤立点去除处理)。在边缘图像中,可以包括与原稿台上的垃圾和疤痕对应的边缘成分,并且通过该孤立点去除处理,去除孤立点(黑色像素的集合,小于预定尺寸),孤立点是除原稿边缘之外的边缘成分。
在S1005,对于去除了孤立点的边缘图像,进行直线链接处理。直线链接处理是在去除孤立点之后的边缘图像中将像素(边缘像素)不连续的部分链接的处理。例如,在对亮度梯度不均匀的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处理的情况下,有时提取的边缘的线不是连续的。因此,边缘的不连续的区段通过公知的方法(例如霍夫变换)链接。由此,获得各原稿的边缘由连续线段表示的边缘图像。图11A示出了在进行直线链接处理之后的边缘图像。
在S1006中,对于进行了直线链接处理的边缘图像,进行检测轮廓的处理。通过该轮廓检测处理,求出链接在边缘图像中包括的边缘像素的轮廓线的顶点的坐标。
在S1007中,通过使用由轮廓检测处理获取的顶点的坐标,进行从边缘图像检测矩形的处理。具体地,检测由四个或更多个顶点包围的区域的外接矩形,并提取由轮廓线包围的矩形对象。
在S1008中,对于通过矩形检测处理检测到的各矩形,进行用于确定是否在其内部包含矩形的处理(包含确定处理)。具体地,从检测到的矩形中选择关注矩形,并确定在关注矩形内是否包含另一个矩形。然后,将位于最外侧的矩形指定为与原稿的边缘对应的有效矩形。通过该包含确定处理,矩形被分类为表示各原稿的纸片的有效矩形和表示位于原稿内的图表等的无效矩形。
在S1009,通过包含确定处理被指定为有效矩形的矩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被输出作为裁剪坐标。此时,在已经在上述预处理(S1002)中进行了图像尺寸缩小处理的情况下,还进行将坐标值转换为原始图像尺寸的坐标值的处理。图11B示出了从图11A中所示的边缘图像检测到的各原稿的四个顶点的坐标。与各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由四个顶点的坐标指定,其中扫描图像的左上角被视为原点(x,y)=(0,0),并且各图像区域具有宽度为X像素和高度为Y像素的区域。在图11B中的示例中,对于与供货说明书对应的原稿A和与收据对应的原稿B和原稿C中的各个,获得四个顶点的坐标({xi,yi}到{xi,yi},i=1到4)。四个顶点(裁剪坐标)的输出坐标的数据被存储在RAM 213或HDD 214中。
以上是裁剪坐标检测处理的内容。这里,在裁剪坐标检测处理中,进行灰化转换和分辨率降低的处理,但是裁剪坐标检测处理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从头开始改变扫描条件,使得在暗读取扫描中获得一个信道或低分辨率的扫描图像。由此,不再需要先前描述的预处理(S1002),因此,可以获得额外的效果,例如扫描速度的增加,多裁剪坐标检测处理中的加载图像数据的速度的增加,以及减少要使用的存储器的量。此外,这里在原稿的形状是矩形的前提下给出解释,但也考虑具有矩形以外的形状的原稿。在这种情况下,求出原稿的最小外接矩形并检测四个顶点的坐标作为裁剪坐标就足够了。此时,除了原稿之外的背景部分包括在最小外接矩形中,但是使得切出的裁剪图像中的背景部分的颜色与纸白部分的颜色等相同就足够了。
<裁剪处理>
接下来,详细解释在进行“扫描然后发送”功能时的裁剪处理(S610)。图12是示出裁剪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在下文中,沿着图12中的流程给出解释。
在S1201,作为处理目标图像,从RAM 213或HDD 214读取并获取通过正常扫描获取并且已经对其进行了亮度增益调整的扫描图像的数据。此时,在将图像压缩成JPEG格式等的情况下,在将图像解压缩为原始图像尺寸之后获取图像。这里,在假设获取先前描述的图9所示的扫描图像的情况下进行解释。
在S1202,从RAM 213或HDD 214读取并获取通过先前描述的裁剪坐标检测处理(S605)检测的有效矩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的数据。
在S1203,基于在S1202获取的四个顶点的坐标,从在S1201获取的扫描图像中切出与各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从扫描图像中切出各原稿的图像区域的方法不受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在由四个顶点的坐标指定的矩形不倾斜的情况下,原样切出通过连接四个顶点的坐标而获得的图像区域。在由四个顶点的坐标指定的矩形倾斜的情况下,切出通过仿射变换考虑旋转的图像区域就足够了。此外,在由四个顶点的坐标指定的矩形具有失真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使用考虑梯形校正和失真校正的单应矩阵的投影变换来进行切出。
在S1204,输出放置在原稿台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原稿的以原稿为单位的图像(裁剪图像)。具体地,首先,在触摸面板400上显示在S1203处切出的各原稿的图像区域。图13示出了在触摸面板400上显示从图9中的扫描图像中切出的结果的方式。由此,用户掌握了获得与放置在原稿台上的三个原稿对应的各图像。然后,在用户按压硬键410内的“开始”按钮的情况下,将与各原稿对应的图像的数据发送到在发送目的地设置字段402中指定的IP地址等。
以上是在进行“扫描然后发送”功能时的裁剪处理的内容。通过将该情况作为进行“扫描然后发送”功能的示例给出解释,但是其应用范围不限于此。例如,处理可以是多裁剪专用处理,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利用扫描处理的任何功能,例如“扫描然后保存”功能,以将扫描图像保存在HDD 214中。
此外,可以接受这样的方面,其中通过在MFP 110中进行扫描而获得的扫描图像的数据被发送到PC 120等,并且在PC 120等中进行裁剪坐标检测处理和裁剪处理。
<变型例>
在上述示例中,对于以行为单位获取的扫描图像顺序地进行包括亮度增益调整的图像处理,并且获取用于原稿边缘检测和用于保存/发送的两种扫描图像,但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通过一次对所有行进行扫描并且针对获得的对应于所有行的扫描结果使用不同的增益调整参数分立地进行增益调整处理来获取用于原稿边缘检测和保存/发送的两种扫描图像。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用于原稿边缘检测的扫描时降低光源的亮度,代替改变用于亮度增益调整的参数,与适合于保存等的图像分立地生成整体上暗并适合于检测原稿的边缘的图像。通过诸如此类的方法,还可以获取用于原稿边缘检测的图像,在该图像中,保持高亮度侧的信号值。具体地,在第一扫描中,通过利用从光源发出的减少量的光进行扫描来生成用于边缘检测的图像,并且从生成的图像中检测裁剪坐标。此时的减少程度例如为3%至5%,并且足以根据光源本身的亮度和扫描速度确定最佳减小率。然后,在第二扫描中,通过将从光源发出的光量返回到正常量来生成用于保存/发送的图像,并且从生成的图像中提取裁剪图像。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多裁剪功能中,分立地生成整体上暗且易于检测原稿的边缘的图像和整体上亮并适合于保存等的图像。然后,通过使用从整体上暗的图像中检测到的具有高精度的边缘信息,从其质量适合于保存等的图像中切出与各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因此,在使用多裁剪功能时,可以获得图像质量高的裁剪图像,而没有在放置原稿之后用黑色片材覆盖原稿台的麻烦并且没有带来不适感,例如在原稿台盖保持打开的情况下进行扫描所引起的眩光。
[第二实施例]
在通过不同的扫描处理获取用于原稿边缘检测的图像和用于保存/发送的图像的情况下,存在在通过第一扫描获得的图像与通过第二扫描获得的图像之间发生位置偏移的可能性。因此,作为第二实施例,解释校正两个图像之间的位置偏移的方面。在下文中,以第一实施例的图6中的流程为前提,省略了对共同内容的解释,并且对位置偏移校正进行了解释,这是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在裁剪处理(S610)之前,以作为目标的、通过第二扫描获得的扫描图像作为基准进行处理,以确定与作为裁剪坐标检测处理(S605)的目标的、通过第一扫描获得的扫描图像的偏移的存在/不存在和偏移程度。然后,基于确定结果,校正通过裁剪坐标检测处理检测到的各原稿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并且通过使用校正之后的四个顶点的坐标来进行裁剪处理。
首先,在位置偏移确定中,例如,进行处理,以估计通过第一扫描获取的图像与通过第二扫描获取的图像之间的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此时,还可以仅考虑平移来进行估计并且进一步考虑旋转来进行估计。作为从基准图像估计偏移量的方法之一,存在一种通过在使图像内的像素偏移的同时计算相似度,根据在相似度变为最高的情况下的偏移量来估计位置偏移量的方法。此外,该方法还包括各种类型。例如,SSD(Sum of SquaredDifference,平方差和)方法使用相同位置处的像素的亮度值的平方差的和。通过使用下式(3)获得的值越小,意味着相似度就越高。
在上述的式(3)中,M(i,j)表示基准图像的亮度值,并且S(i,j)表示要估计偏移量的图像的亮度值。此外,(i,j)表示在图像的X轴(水平)方向上的像素数被取为m并且Y轴(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被取为n的情况下的像素位置(坐标)。
除此之外,还提及使用同一位置处的像素的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之和的SAD(Sumof Absolute Difference,绝对差之和)方法和NCC(Normalized Cross-Correlation,归一化互相关)方法。
在SAD方法中,通过使用下式(4)获得的值越小,意味着相似度就越高。
在NCC方法中,通过使用下式(5)获得的值越接近1,意味着相似度就越高。
然后,基于如上所述获得的以像素为单位的偏移量,校正通过裁剪坐标检测处理检测的各原稿的四个顶点的坐标,从而抑制位置偏移。由此,即使在通过不同扫描获得的两个图像之间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可以精确地切出裁剪图像。
(其他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和/或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所述系统或装置的所述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和/或控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所述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设备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者或更多。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可以从通过扫描原稿而获得的图像中以高精度切出与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而不迫使用户进行复杂的工作或者不会带来不适感。
虽然针对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涵盖所有这类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对通过扫描器扫描原稿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裁剪处理,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从第一图像中检测边缘成分来获取第一图像内的关于原稿的位置信息,该第一图像是通过使用第一白色基准值对从扫描器输出的信号值进行归一化而获得的;以及
裁剪单元,其被构造为从第二图像中,基于获取的位置信息来切出与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该第二图像是通过使用第二白色基准值对从扫描器输出的信号值进行归一化而获得的,其中,
第一白色基准值高于第二白色基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用于放置原稿的原稿台;
扫描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扫描器;以及
被构造为控制扫描器的控制单元,其中,
控制单元控制扫描器扫描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并通过使用第一白色基准值生成第一图像以及通过使用第二白色基准值生成第二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第一白色基准值是高于通过扫描白色基准板而获得的信号值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控制单元控制扫描器彼此分立地进行用于生成第一图像的扫描和用于生成第二图像的扫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检测单元通过对第一图像进行分辨率降低处理并从分辨率被降低的第一图像中检测边缘成分,来获取分辨率被降低的第一图像内的关于原稿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检测单元通过进行将第一图像转换为一个信道的图像的灰化转换处理并从转换为一个信道的图像的第一图像中检测边缘成分,获取转换为一个信道的图像的第一图像内的关于原稿的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检测单元通过如下处理来获取转换为一个信道的图像且分辨率被降低的第一图像内的关于原稿的位置信息:进行将第一图像转换为一个信道的图像的灰化转换处理和将第一图像转换为具有低分辨率的图像的分辨率降低处理,并从转换为一个信道的图像且分辨率被降低的第一图像中检测边缘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校正单元,其被构造为校正获取的位置信息以抑制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之间的位置偏移,其中,
裁剪单元基于校正后的位置信息从第二图像中切出与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在原稿的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下,检测单元获取矩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作为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在原稿的形状不是矩形的情况下,检测单元求出原稿的最小外接矩形,并获取最小外接矩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作为位置信息。
11.一种对通过扫描器扫描包括原稿的区域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原稿区域的裁剪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从第一图像中检测边缘成分来获取第一图像内的关于原稿的位置信息,该第一图像是通过使用第一白色基准值对从扫描器输出的信号值进行归一化而获得的;以及
从第二图像中,基于获取的位置信息来切出与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该第二图像是通过使用第二白色基准值对从扫描器输出的信号值进行归一化而获得的,其中,
第一白色基准值高于第二白色基准值。
12.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进行如下的程序:
通过从第一图像中检测边缘成分来获取第一图像内的关于原稿的位置信息,该第一图像是通过使用第一白色基准值对从扫描器输出的信号值进行归一化而获得的;以及
从第二图像中,基于获取的位置信息来切出与原稿对应的图像区域,该第二图像是通过使用第二白色基准值对从扫描器输出的信号值进行归一化而获得的,
其中,第一白色基准值高于第二白色基准值。
CN201910440069.9A 2018-05-25 2019-05-24 进行多裁剪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生成图像的方法和介质 Active CN110536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0331A JP7130436B2 (ja) 2018-05-25 2018-05-25 マルチクロップ処理を行う画像処理装置、マルチクロップ処理によって原稿単位の画像を生成する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00331 2018-05-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6040A true CN110536040A (zh) 2019-12-03
CN110536040B CN110536040B (zh) 2021-09-14

Family

ID=68614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0069.9A Active CN110536040B (zh) 2018-05-25 2019-05-24 进行多裁剪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生成图像的方法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9068B2 (zh)
JP (1) JP7130436B2 (zh)
KR (1) KR102553581B1 (zh)
CN (1) CN11053604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2178A (zh) * 2020-01-02 2020-06-05 杭州睿琪软件有限公司 对象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860166A (zh) * 2020-06-18 2020-10-3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检测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08318B2 (en) * 2018-05-30 2022-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0198546A (ja) * 2019-06-03 2020-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59572B2 (ja) * 2020-03-06 2024-04-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
CN111754487B (zh) * 2020-06-24 2023-07-2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框区域裁剪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3974A1 (en) * 2005-07-11 2007-01-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ts progra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1681432A (zh) * 2007-05-01 2010-03-24 计算机连接管理中心公司 图片文档分割方法和系统
US20110002015A1 (en) * 2008-07-04 2011-01-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CN107040689A (zh) * 2015-12-01 2017-08-1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7517A (en) * 1987-03-17 1992-03-17 Holt Arthur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bank checks, drafts and like financial documents
JPH0262671A (ja) * 1988-08-30 1990-03-02 Toshiba Corp カラー編集処理装置
JP3550589B2 (ja) * 1994-05-16 2004-08-04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読取り装置
US5649025A (en) * 1995-02-03 1997-07-15 Xerox Corporation Multithresholding for document image segmentation
US6310984B2 (en) * 1998-04-09 2001-10-3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with image cropping and skew correction
TW468331B (en) * 1998-09-30 2001-12-11 Hitachi Ltd Non-contact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the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3579644B2 (ja) * 2000-10-25 2004-10-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両面原稿読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87531A (ja) * 2001-09-12 2003-03-20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画像読み取り方法
JP2003338920A (ja) 2002-05-21 2003-11-28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US8390874B2 (en) * 2004-10-14 2013-03-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ptimal resolution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60215232A1 (en) * 2005-03-23 2006-09-28 Jakob Ziv-E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elected images on image reproduction machines
US7903302B2 (en) * 2007-10-01 2011-03-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JP4929237B2 (ja) * 2008-06-23 2012-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WO2010140159A2 (en) * 2009-06-05 2010-12-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dge detection
JP5264831B2 (ja) * 2010-06-21 2013-08-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220828B2 (ja) * 2010-11-11 2013-06-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8855375B2 (en) * 2012-01-12 2014-10-07 Kofa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image capture and processing
JP6103918B2 (ja) * 2012-12-18 2017-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875637B2 (ja) * 2013-12-19 2016-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
JP6547606B2 (ja) * 2015-11-26 2019-07-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JP6580965B2 (ja) * 2015-12-01 2019-09-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8006981A (ja) * 2016-06-30 2018-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837347B2 (ja) 2017-02-15 2021-03-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方法
US10506113B2 (en) * 2017-12-15 2019-12-1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main device and an operation device receiving setting information for scanning
US11308318B2 (en) * 2018-05-30 2022-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3974A1 (en) * 2005-07-11 2007-01-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ts progra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1681432A (zh) * 2007-05-01 2010-03-24 计算机连接管理中心公司 图片文档分割方法和系统
US20110002015A1 (en) * 2008-07-04 2011-01-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storage medium
CN107040689A (zh) * 2015-12-01 2017-08-1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2178A (zh) * 2020-01-02 2020-06-05 杭州睿琪软件有限公司 对象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860166A (zh) * 2020-06-18 2020-10-3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检测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6040B (zh) 2021-09-14
JP2019205110A (ja) 2019-11-28
US11069068B2 (en) 2021-07-20
KR20190134477A (ko) 2019-12-04
US20190362498A1 (en) 2019-11-28
JP7130436B2 (ja) 2022-09-05
KR102553581B1 (ko) 2023-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6040A (zh) 进行多裁剪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生成图像的方法和介质
US822413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1130831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8390896B2 (en) Image reading metho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US7796295B2 (en) Image reader system, image reader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8290306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6238289A (ja) 表示データの変倍方法
JP2009077049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8141678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81210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531733B2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with electronic book reader mode
JP200907575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US9858513B2 (en) Document file output apparatus, document file output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9338310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determining pixel value of a target area and converting the pixel value to a specified value of a target image data
US1143673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9171563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画像処理方法を実行する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11010168A (ja) 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8141683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901720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での読み取りが可能な記録媒体
US8184341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426702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方法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記憶媒体
JP2004023413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547422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218579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46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