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0625A - 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0625A
CN110520625A CN201880023663.1A CN201880023663A CN110520625A CN 110520625 A CN110520625 A CN 110520625A CN 201880023663 A CN201880023663 A CN 201880023663A CN 110520625 A CN110520625 A CN 110520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emarcation plate
discharged
flow path
type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36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0625B (zh
Inventor
志田胜吾
青木俊公
畑山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20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0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0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0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6Silencing
    • F04C29/065Noise dampening volumes, e.g. muffler cha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F04C29/124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with inlet and outlet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tary or oscillating piston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10/00Fluid
    • F04C2210/26Refrigerants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HFC-134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4Refrigerants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HFC-134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96Preventing, counteracting or reducing vibration or noise
    • F05B2260/962Preventing, counteracting or reducing vibration or noise by means creating "anti-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和具备该密闭型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该密闭型压缩机一方面充分确保使气体制冷剂从分隔板排出空间排出的排出流路的流路面积一方面抑制分隔板的刚性下降,并能够获得压缩性能以及可靠性的提高。在分隔板具备分隔板空间。压缩机构部具备使副轴承侧的消音室的工作流体与分隔板空间的工作流体合流而向主轴承侧的消音室引导的合流通路。分隔板空间具有与合流通路相连的连接流路。连接流路的与旋转轴的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比连接流路的沿轴向的尺寸大。

Description

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两个气缸室的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具备该密闭型压缩机而构成制冷循环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多使用在密闭容器内容纳经由旋转轴连结起来的电动机部和压缩机构部并且压缩机构部隔着中间分隔板而具备两个气缸室的密闭型压缩机。而且,在各气缸室,辊进行偏心移动来对作为工作流体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经由装配于气缸的轴承消音器,被压缩于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
在专利文献1中,夹在两个气缸间的中间分隔板沿着轴向被分割为两部分,两个中间分隔板形成与密闭容器内连通的分隔板空间。此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将在气缸室被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排出至轴承消音室以及分割为两部分的中间分隔板的分隔板空间,能够应对大容量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013-832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为了将被排出至分割为两部分的中间分隔板的分隔板空间的气体制冷剂引导至密闭容器内,必须确保将分隔板空间与密闭容器内相连的排出流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使从分隔板排出空间和轴承消音室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合流为一条排出流路而引导至轴承消音器。
为了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性能,要求增大使气体制冷剂从分隔板排出空间排出的排出流路的流路面积。但是,若增大来自分隔板排出空间的气体制冷剂的排出流路面积,则分隔板的壁厚局部性地变薄。这样的话,分隔板的刚性下降,恐怕会有损作为压缩机的可靠性。
此外,若为了防止分隔板的刚性下降而加大分隔板的厚度,则主轴承与副轴承的距离变大。这样的话,旋转轴容易挠曲,结果恐怕会有损作为压缩机的可靠性。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和具备该密闭型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该密闭型压缩机一方面充分确保使气体制冷剂从分隔板排出空间排出的排出流路的流路面积一方面抑制分隔板的刚性下降,并能够获得压缩性能以及可靠性的提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课题,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电动机部和压缩机构部,容纳于上述密闭容器内,经由旋转轴被连结起来,上述压缩机构部具备沿着上述旋转轴依次设置的:第一消音器,形成第一消音室;主轴承;第一气缸,具有第一气缸室;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与上述第一分隔板形成分隔板空间;第二气缸,具有第二气缸室;副轴承;以及第二消音器,形成第二消音室,上述压缩机构部具备:第一轴承排出阀机构,设于上述主轴承,将在上述第一气缸室被压缩的工作流体排出至上述第一消音室;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设于上述第一分隔板,将在上述第一气缸室被压缩的工作流体排出至上述分隔板空间;第二轴承排出阀机构上述副轴承,设于上述副轴承,将在上述第二气缸室被压缩的工作流体排出至上述第二消音室;第二分隔板排出阀机构,设于上述第二分隔板,将在上述第二气缸室被压缩的工作流体排出至上述分隔板空间;以及合流通路,使上述第二消音室的工作流体与上述分隔板空间的工作流体合流而向上述第一消音室引导,上述分隔板空间的与上述合流通路相连的连接流路的与上述旋转轴的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比连接流路的沿上述旋转轴的轴向的尺寸大。
优选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的上述连接流路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形状。
优选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具备:分隔板流体通路,该分隔板流体通路是独立的,将被排出至上述分隔板空间的工作流体引导至上述第一消音室,上述分隔板流体通路设于比上述合流通路靠近上述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的排出口的位置。
此外,优选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具备:消音室流体通路,该消音室流体通路是独立的,将被排出至上述第二消音室的工作流体引导至上述第一消音室。
在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中,优选从上述第一气缸室和上述第二气缸室向上述分隔板空间排出的工作流体的合计排出流量比从上述第二气缸室向上述第二消音室排出的排出流量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中,上述连接流路的流路面积比上述合流通路的上述第二消音室侧的流路面积大。
为了达成上述课题,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上述密闭型压缩机;散热器,连接于上述密闭型压缩机;膨胀装置,连接于上述散热器;以及吸热器,连接于上述膨胀装置与上述密闭型压缩机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的纵剖视图以及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循环构成图。
图2(A)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分隔板的俯视图,(B)为表示压缩机构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3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分隔板的连接通路的剖面的图。
图4(A)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分隔板的俯视图,(B)为第二分隔板的俯视图,(C)为表示压缩机构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1的纵剖视图以及例如作为空气调节机的制冷循环装置R的制冷循环构成图。
如图1所示,密闭型压缩机1(以下,仅称为“压缩机1”)连接于制冷循环装置R。
在压缩机1上连接有制冷剂管P。在制冷剂管P上依次连接有作为散热器的冷凝器2、膨胀阀(膨胀装置)3、作为吸热器的蒸发器4以及蓄积器(accumulator)5。而且,制冷剂管P从蓄积器5分支成两根而连接于压缩机1的侧部。由这些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4、蓄积器5以及制冷剂管P构成制冷循环装置R的制冷循环。
接着,对压缩机1进行说明。
压缩机1具备密闭容器10。在密闭容器10内的上部侧容纳有电动机部11,在下部侧容纳有压缩机构部12。这些电动机部11和压缩机构部12经由旋转轴13被连结起来。在密闭容器10的内底部蓄存有润滑油。密闭容器10的内部空间的剩余部分(其他部分)由高压气体制冷剂填满,该高压气体制冷剂是在压缩机构部12被压缩后的工作流体。
在密闭容器10的上表面部设有排出管1a。在该排出管1a连接有与冷凝器2连通的制冷剂管P。而且,在密闭容器10的下部周壁设有两根吸入管1b、1b。该吸入管1b、1b与蓄积器5连通。
电动机部11具备:通过套于旋转轴13而被固定的转子(rotor)15;以及具有与该旋转子15的外周面隔着狭小的间隙对置的内周面,并通过嵌于密闭容器10的内周壁而被固定的定子(stator)16。
在旋转轴13设有朝向旋转轴13的外周侧(与轴中心正交的方向)伸出的两个圆柱状的偏心部a、b。这些偏心部a、b沿旋转轴13的轴向分离规定尺寸,并且被设于沿旋转轴13的旋转方向位移180゜的位置。这些偏心部a、b被设为相对于旋转轴13的轴中心偏心。将旋转轴13的偏心部a、b之间的部分称为中间轴部c。
压缩机构部12具备沿着旋转轴13的轴向依次设置的主轴承17、第一气缸18、中间分隔板20、第二气缸22以及副轴承23。主轴承17和副轴承23分别具有将旋转轴13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凸台部。
在主轴承17的法兰部装配有作为包围主轴承17的周围的中空的壳体的第一消音器25。在第一消音器25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消音室25a。而且,在第一消音器25设有多个将消音室25a内与密闭容器10内的空间连通的多个连通孔。
在副轴承23的法兰部装配有作为包围副轴承23的周围的中空的壳体的第二消音器26。在第二消音器26的内部形成有第二消音室26a。
中间分隔板20夹在第一气缸18与第二气缸22之间。中间分隔板20包围形成于旋转轴23的两个偏心部a、b之间的中间轴部c的周围。而且,中间分隔板20沿着旋转轴13的轴向被分割为第一分隔板20a和第二分隔板20b这两部分。
第一气缸18的内径孔的上端部被主轴承17盖住,第一气缸18的内径孔的下端侧被中间分隔板20的第一分隔板20a盖住。通过由主轴承17以及第一分隔板20a盖住的第一气缸18的内径孔而形成第一气缸室18A。
第二气缸22的内径孔的上端侧被中间分隔板20的第二分隔板20b盖住,第二气缸22的内径孔的下端侧被副轴承23盖住。通过由第二分隔板20b以及副轴承23盖住的第二气缸22的内径孔而形成第二气缸室22A。
在第一气缸室18A以及第二气缸室22A插通有旋转轴13。形成于旋转轴13的一方的偏心部a位于第一气缸室18A内,形成于旋转轴13的另一方的偏心部b位于第二气缸室22A内。
辊27嵌合于一方的偏心部a,辊28嵌合于另一方的偏心部b。辊27随着旋转轴13的旋转一边使外周壁的一部分与第一气缸室18A的内周壁相接一边转动。辊28随着旋转轴13的旋转一边使外周壁的一部分与第二气缸室22A的内周壁相接一边转动。
在各第一气缸室18A以及第二气缸室22A分别滑动自如地设有未作图示的叶片。各叶片的顶端部通过作用自弹簧等弹性体的力而与各辊27、28的外周壁相接。
辊27的外周壁的一部分与第一气缸室18A的内周壁的一部分相接,叶片的顶端部与辊27的外周壁弹性地相接,由此,第一气缸室18A内被分隔为容积随着辊27的转动而变动的两个空间。辊28的外周壁的一部分与第二气缸室22A的内周壁的一部分相接,叶片的顶端部与辊28的外周壁弹性地相接,由此,第二气缸室22A内被分隔为容积随着辊28的转动而变动的两个空间。
在第一气缸18连接有用于将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吸入第一气缸室18A内的吸入管1b。在第二气缸22连接有用于将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吸入第二气缸室22A内的吸入管1b。
图2(A)为第一分隔板20a的俯视图,图2(B)为表示压缩机构部12的制冷剂的流动的说明图。
如图2(A)所示,圆圈内添加有交叉剖面线的标记是螺栓孔d,将第一气缸18、被分割为两部分的中间分隔板20、第二气缸22以及副轴承23一同固定于主轴承17的螺栓插通于该螺栓孔。
除了图1,还如图2(A)以及图2(B)中概略所示,在主轴承17的法兰部设有第一轴承排出阀机构30,该第一轴承排出阀机构30具备使通过辊27的偏心运动而被压缩的气体制冷剂从第一气缸室18A排出的排出口30a、以规定的压力打开/关闭该排出口30a的针簧片阀30b、限制该针簧片阀30b的最大开度的阀按压板30c。
第一轴承排出阀机构30的针簧片阀30b打开,排出口30a被释放,由此,第一气缸室18A与装配于主轴承17的第一消音器25内的第一消音室25a连通。
在副轴承23的法兰部设有第二轴承排出阀机构31,该第二轴承排出阀机构31具备使通过辊28的偏心运动而被压缩的气体制冷剂从第二气缸室22A排出的排出口31a、以规定的压力打开/关闭该排出口31a的针簧片阀31b、限制该针簧片阀31b的最大开度的阀按压板31c。
第二轴承排出阀机构31的针簧片阀31b打开,排出口31a被打开/关闭,由此,第二气缸室22A与装配于副轴承23的第二轴承消音器26内的消音室26a连通。
被排出至第二消音室26a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后述的合流通路S被引导至第一消音室25a。
在第一分隔板20a设有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3,该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3具备使通过辊27的偏心运动而被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从第一气缸室18A排出的排出口33a、以规定的压力打开/关闭该排出口33a的针簧片阀33b、限制该针簧片阀33b的最大开度的阀按压板33c。
在第二分隔板20b设有第二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4,该第二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4具备使通过辊28的偏心运动而被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从第二气缸室22A排出的排出口34a、以规定的压力打开/关闭该排出口34a的针簧片阀34b、限制该针簧片阀34b的最大开度的阀按压板34c。
设定各排出口30a、31a、33a以及34a的内径的大小,并且设定各针簧片阀30b、31b、33b以及34b的弹性系数,以使从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3以及第二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4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的合计排出流量比从第二轴承排出阀机构31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的排出流量大。
从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3和第二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4排出的被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沿着图2(A)、图2(B)中所示的后述的流路被引导。
第一分隔板20a和第二分隔板20b划分出接受从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3以及第二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4排出的被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的分隔板空间35。分隔板空间35具有分隔板排出空间35a和连接流路35b。在分隔板排出空间35a设有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3以及第二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4。连接流路35b是从分隔板排出空间35a沿着分隔板20的平面连续延伸的长的空间。此外,分隔板排出空间35a的高度比连接流路35b的高度高。
图3为图2的A-A剖面,是形成于中间分隔板20的连接流路35b的沿旋转轴13的轴向的放大剖视图。
例如,第一分隔板20a以及第二分隔板20b各自的厚度为10mm。就是说,第一分隔板20a以及第二分隔板20b形成厚度为20mm的中间分隔板20。连接流路35b由设于第一分隔板20a以及第二分隔板20b的深度为5mm、宽度为12mm的槽形成。就是说,连接流路35b是旋转轴13的轴向的长度(高度)t为10mm、与旋转轴1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宽度)h为12mm的四边形形状。连接流路35b的宽度h的尺寸形成得比高度t的尺寸大。
此外,将从第二气缸室22A排出至第二消音器26内的第二消音室26a的气体制冷剂引导至第一消音器25内的第一消音室25a的通路S设于副轴承23、第二气缸22、第二分隔板20b、第一分隔板20a、第一气缸18以及主轴承17的法兰部的各部件。该通路S是在第二分隔板20b以及第一分隔板20a处与连接流路35b连通的合流通路S。关于从第二气缸室22A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的排出流量,从第二气缸室22A排出至分隔板空间35的气体制冷剂的排出流量比从第二气缸室22A排出至第二消音室26a的气体制冷剂的排出流量更多。因此,设于中间分隔板20的连接流路35b的流路面积被设定得比合流通路S的第二消音室26a侧的流路面积大。因此,分隔板空间35内的气体制冷剂易于流入合流通路S。
在这样的构成中,若对电动机部11通电,则旋转轴13旋转,压缩机构部12被驱动。这样一来,由叶片分隔出的作为第一气缸室18A内的一方的空间的吸入室和作为第二气缸室22A内的一方的空间的吸入室形成负压,作为工作流体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各吸入室。
以180゜的相位差来设置的辊27、28随着旋转轴13的旋转而转动。流入第一气缸室18A内的气体制冷剂和流入第二气缸室22A内的气体制冷剂因为由叶片分隔出的作为另一方的空间的排出室的容积逐渐变小而被压缩。
若上述气体制冷剂被压缩至规定压,则第一轴承排出阀机构30的针簧片阀30b打开,排出口30a被释放。被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从第一气缸室18A被排出至第一消音器25的第一消音室25a。
同时,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3的针簧片阀33b打开,排出口33a被释放。被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从第一气缸室18A被排出至分隔板空间35。
隔着180゜的相位差,第二轴承排出阀机构31的针簧片阀31b打开,排出口31a被释放。被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从第二气缸室22A被排出至第二消音器26的第二消音室26a。
第二消音室26a内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合流通路S穿过副轴承23和第二气缸22。该气体制冷剂在穿过构成中间分隔板20的第二分隔板20b以及第一分隔板20a时,与穿过分隔板空间35的连接流路35b而流入的气体制冷剂合流,经由连续地设于第一气缸18以及主轴承17的合流通路S被引导至第一消音器25内的消音室25a。
同时,第二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4的针簧片阀34b打开,排出口34a被释放。被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至分隔板空间35。
从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3和第二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4排出至分隔板空间35的气体制冷剂穿过连接流路35b,经由连续地设于第一气缸18以及主轴承17的法兰部的合流通路S被引导至第一消音器25的第一消音室25a。
结果,在第一气缸室18A被压缩的气体制冷剂和在第二气缸室22A被压缩的气体制冷剂在第一消音器25的第一消音室25a合流,并被放出至密闭容器10内。
在密闭容器10内充满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该气体制冷剂在与排出管1a连接的制冷剂管P流通而被引导至冷凝器2。制冷剂在冷凝器2凝缩液化并通过膨胀阀3被减压,在蒸发器4蒸发。通过该制冷剂的蒸发,周围空气被冷却,制冷循环装置R发挥制冷(冷却)能力。
从蒸发器4出来的制冷剂在蓄积器5被气液分离,经过压缩机1的吸入管1b、1b,被引导至第一气缸室18A和第二气缸室22A而被压缩。然后,如上所述地再一次被压缩,在上述的路线循环。
这样,在第一气缸室18A被压缩并从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3被排出至分隔板空间35的气体制冷剂和在第二气缸室22A被压缩并从第二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4被排出至分隔板空间35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共同流路S被引导至第一消音器25的消音室25a。
将分隔板空间35的连接流路35b的剖面设为四边形形状,将其宽度h尺寸设为比高度t尺寸大,由此,无需使中间分隔板20增厚就能够确保连接流路35b的大的流路面积。因此,会防止主轴承17与副轴承23之间的距离变大,作为压缩机的可靠性提高。
此外,会减少连接流路39a的流路阻力,改善压力损失。
而且,通过调整排出口30a、31a、33a以及34a的内径的大小和针簧片阀30b、31b、33b以及34c的弹性系数等,使排出至分隔板空间35的气体制冷剂的排出流量变得比排出至第二消音室26a的气体制冷剂的排出流量大。因此,通过中间分隔板20的隔音效果,噪声被减小。
(第二实施方式)
基于图4对第二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4(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分隔板20a的俯视图。图4(B)是第二分隔板20b的俯视图。图4(C)是表示压缩机构部12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A除了合流通路S,在不同于合流通路S的位置还具备分隔板流体通路36和消音室流体通路38。
分隔板流体通路36将从第一气缸室18A以及第二气缸室22A被排出至分隔板空间35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气缸18以及主轴承17的法兰部引导至第一消音器25的消音室25a。分隔板流体通路36设于第一气缸18以及主轴承17的各部件。
消音室流体通路38将从第二气缸室22A被排出至第二消音器26的第二消音室26a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副轴承23、第二气缸22、第二分隔板20b、第一分隔板20a、第一气缸18以及主轴承17的法兰部引导至第一消音器25的第一消音室25a。消音室流体通路38设于副轴承23、第二气缸22、第二分隔板20b、第一分隔板20a、第一气缸18以及主轴承17的各部件。
像这样,通过形成分隔板流体通路36和消音室流体通路38,排出在第1气缸室18A以及第2气缸室22A被压缩的气体制冷剂的排出流路面积被扩大。因此,压力损失减少,压缩效率提高。
如图4(A)中所示,分隔板流体通路36设于比合流通路S靠近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3的排出口33a的位置。
由此,从分隔板流体通路36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的压力损失、不需要的热交换减少,能够提供高效率的压缩机1。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1,通过使宽度h尺寸比高度t尺寸大,连接流路35b的流路阻力减少,无需使中间分隔板20增厚就会确保连接流路35b的大的流路面积,能够提供高效率且可靠性高的压缩机。
上述分隔板空间35包括分隔板排出空间35a和连接流路35b,二者各自空间的高度不同。各自空间的高度可以是相同的高度,但通过减小连接流路35b的高度,也能够提高分隔板的刚性,而无需使向分隔板空间35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的排出量减少。
此外,可以在分隔板排出空间35a与连接流路35b之间设有相对于分隔板排出空间35a以及连接流路35b而言中间高度的空间。该情况下,分隔板流体通路36可以与空间的高度最小的连接流路35b连通,也可以与中间高度的空间连通。由此,能够增加向分隔板空间35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的排出量。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公开的,其意图并不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该实施方式和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同样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密闭型压缩机(压缩机)、2…冷凝器(散热器)、3…膨胀阀(膨胀装置)、4…蒸发器(吸热器)、10…密闭容器、13…旋转轴、11…电动机部、12…压缩机构部、17…主轴承、18A…第一气缸室、18…第一气缸、20a…第一分隔板、20b…第二分隔板、22A…第二气缸室、22…第二气缸、23…副轴承、25…第一消音器、25a…第一消音室、26…第二消音器、26a…第二消音室、30…第一排出阀机构、31…第二排出阀机构、33…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3a…(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的)排出口、34…第二分隔板排出阀机构、35…分隔板空间、35b…连接流路、36…分隔板流体通路、38…消音室流体通路、S…合流通路、h…连接流路宽度、t…连接流路的高度、R…制冷循环。

Claims (7)

1.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具备:
密闭容器;
电动机部和压缩机构部,容纳于上述密闭容器内,经由旋转轴被连结起来,
上述压缩机构部具备沿着上述旋转轴依次设置的第一消音器、主轴承、第一气缸、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二气缸、副轴承以及第二消音器,上述第一消音器形成第一消音室,上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气缸室,上述第二分隔板与上述第一分隔板形成分隔板空间,上述第二气缸具有第二气缸室,上述第二消音器形成第二消音室,
上述压缩机构部具备:
第一轴承排出阀机构,设于上述主轴承,将在上述第一气缸室被压缩后的工作流体排出至上述第一消音室;
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设于上述第一分隔板,将在上述第一气缸室被压缩后的工作流体排出至上述分隔板空间;
第二轴承排出阀机构上述副轴承,设于上述副轴承,将在上述第二气缸室被压缩后的工作流体排出至上述第二消音室;
第二分隔板排出阀机构,设于上述第二分隔板,将在上述第二气缸室被压缩后的工作流体排出至上述分隔板空间;以及
合流通路,使上述第二消音室的工作流体与上述分隔板空间的工作流体合流而向上述第一消音室引导,
上述分隔板空间的与上述合流通路相连的连接流路的与上述旋转轴的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比连接流路的沿上述旋转轴的轴向的尺寸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中,
上述连接流路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
具备将被排出至上述分隔板空间的工作流体引导至上述第一消音室的独立的分隔板流体通路,
上述分隔板流体通路设于比上述合流通路更靠近上述第一分隔板排出阀机构的排出口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
具备将被排出至上述第二消音室的工作流体引导至上述第一消音室的独立的消音室流体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中,
从上述第一气缸室和上述第二气缸室向上述分隔板空间排出的工作流体的合计排出流量比从上述第二气缸室向上述第二消音室排出的排出流量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中,
上述连接流路的流路面积比上述合流通路的上述第二消音室侧的流路面积大。
7.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
散热器,连接于上述密闭型压缩机;
膨胀装置,连接于上述散热器;以及
吸热器,连接于上述膨胀装置与上述密闭型压缩机之间。
CN201880023663.1A 2017-04-07 2018-04-02 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Active CN1105206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6329A JP6927731B2 (ja) 2017-04-07 2017-04-07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7-076329 2017-04-07
PCT/JP2018/014139 WO2018186357A1 (ja) 2017-04-07 2018-04-02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0625A true CN110520625A (zh) 2019-11-29
CN110520625B CN110520625B (zh) 2021-06-08

Family

ID=63713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3663.1A Active CN110520625B (zh) 2017-04-07 2018-04-02 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27731B2 (zh)
KR (1) KR102222539B1 (zh)
CN (1) CN110520625B (zh)
WO (1) WO20181863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70547B2 (ja) * 2019-01-21 2022-11-14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回転式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3983A (ja) * 2005-07-21 2007-02-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回転圧縮機
CN202883380U (zh) * 2012-09-21 2013-04-17 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中间隔板吸气的双缸压缩机
CN103827500A (zh) * 2011-09-29 2014-05-28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封闭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4379937A (zh) * 2012-05-09 2015-02-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密闭型压缩机和热泵装置
JP2016023596A (ja) * 2014-07-22 2016-02-08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5736374A (zh) * 2016-02-01 2016-07-0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3983A (ja) * 2005-07-21 2007-02-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回転圧縮機
CN103827500A (zh) * 2011-09-29 2014-05-28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封闭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4379937A (zh) * 2012-05-09 2015-02-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密闭型压缩机和热泵装置
CN202883380U (zh) * 2012-09-21 2013-04-17 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中间隔板吸气的双缸压缩机
JP2016023596A (ja) * 2014-07-22 2016-02-08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5736374A (zh) * 2016-02-01 2016-07-06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119647A (ko) 2019-10-22
WO2018186357A1 (ja) 2018-10-11
JP6927731B2 (ja) 2021-09-01
CN110520625B (zh) 2021-06-08
JP2018178793A (ja) 2018-11-15
KR102222539B1 (ko)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8389B (zh) 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密封型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装置
WO2009096167A1 (ja) 膨張機一体型圧縮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2102668A (zh) 回转压缩机
US20200333055A1 (en)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JP2011064183A (ja)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CN103582762B (zh) 密闭型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JP6548915B2 (ja) 圧縮機
CN110520625A (zh) 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JP6267360B2 (ja) 回転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401899B2 (ja) 冷凍装置
US11971201B2 (en)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WO2018016364A1 (ja) 密閉形回転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JP4018908B2 (ja) 冷凍空調装置
JP2006275494A (ja) 冷凍装置、冷蔵庫及び圧縮機
JP2010001887A (ja) 密閉型回転式圧縮機と空気調和機
JP5781355B2 (ja) 密閉型ロータリ圧縮機
JP5738030B2 (ja) ロータリ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2243832B1 (ko) 밀폐형 로터리 압축기
JP5948209B2 (ja)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2118384A1 (ja)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170547B2 (ja) 回転式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2118383A1 (ja)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1106198A1 (ja) 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2154263A (ja)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20230173540A (ko) 로터리 압축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가전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