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7876B - 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7876B
CN110517876B CN201910786945.3A CN201910786945A CN110517876B CN 110517876 B CN110517876 B CN 110517876B CN 201910786945 A CN201910786945 A CN 201910786945A CN 110517876 B CN110517876 B CN 1105178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eat
rod
pneumat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69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7876A (zh
Inventor
李舒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ianjieb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ianjieb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ianjieb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ianjieb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69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78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7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7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7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7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76Forming taps or terminals while winding, e.g. by wrapping or soldering the wire onto pins, or by directly forming terminals from the wi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9Winding machines having two or more work holders or 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9Winding machines having two or more work holders or formers
    • H01F41/092Turrets; Turnt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98Mandrels; 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3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wrapping or unwrapping wire connec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应用在磁棒线圈的生产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台、转动连接在工作台上的工位盘和用于驱动工位盘转动的驱动件,工位盘上周向设有若干工位座,各个工位座上均设有光杆,工作台上设有沿工位盘转动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线圈气动剪、绕线机构、第二线圈气动剪、第三线圈气动剪、通电机构、电容绞合机构、电容引脚气动剪和插换磁棒机构;其优点是:降低了大批量生产磁棒线圈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棒线圈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棒式电感是较为常用的感性元件,棒式电感由两部分组成,包括由磁性材料制作而成的磁棒以及缠绕在磁棒上的导线所形成的线圈,且其生产流程主要包括绕线、剪脚、电容连接等,磁棒线圈的传统加工方式通常是由操作者手工制作,在大批量生产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优点是:降低了大批量生产磁棒线圈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转动连接在工作台上的工位盘和用于驱动工位盘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工位盘上周向设有若干工位座,各个所述工位座上均设有光杆,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沿工位盘转动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线圈气动剪、绕线机构、第二线圈气动剪、第三线圈气动剪、通电机构、电容绞合机构、电容引脚气动剪和插换磁棒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时,绕线机构将线缠绕在光杆上形成线圈,第一线圈气动剪将线剪断;驱动件驱动工位盘转动,将带有线圈的光杆移动至下一个工位,第二线圈气动剪将线圈的另一个线头剪掉,使线圈的两个引脚整齐;工位盘转动,第三线圈气动剪启动并将线圈外侧的漆皮剪掉;工位盘转动,通电机构夹住线圈的两个引脚对线圈进行通电,线圈短路发热,使得线圈的漆皮热熔粘结在一起;工位盘转动,电容绞合机构夹取电容移动至线圈处,使得线圈的两个引脚与电容的两个引脚相对应,再将引脚绞合在一起;工位盘转动,电容引脚气动剪对两个绞合在一起的引脚剪齐;工位盘转动,插换磁棒机构将光杆上的线圈移动并套在磁棒上,完成磁棒线圈的加工,方便快捷,减少了人工劳动量,降低了大批量生产磁棒线圈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工作台侧壁开设有操作槽,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操作槽内,所述工位盘通过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在工作台上,且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穿进操作槽内与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伺服电机启动,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轴带动工位盘转动,简单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工作台上的承载座、连接在承载座上的绕线机、设置工作台上的第一顶推气缸和气动线夹,所述第一顶推气缸的活塞杆与承载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顶推气缸驱动承载座前进,气动线夹夹住线头,绕线机将线缠绕在在光杆上,同时第一顶推气缸驱动承载座相应后移,从而形成线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电机构包括气动机械爪三,所述气动机械爪三的两个爪板上均连接有绝缘块,两个所述绝缘块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正极片和负极片,其中一个所述绝缘块上连接有两个导线,两个所述导线的一端分别与正极片和负极片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外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动机械爪三启动,调动两个绝缘块相互靠近,将线圈的两个引脚夹住,使得线圈的两个引脚分别与正极片和负极片抵触,导线通电后,线圈短路发热,使得线圈外包裹的漆皮热熔粘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换磁棒机构包括振动盘、导料轨道、限位台和驱动立座,所述振动盘和导料轨道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架设在工作台上,所述导料轨道的一端与振动盘的出料端连接;所述限位台上设有气动夹持爪,所述气动夹持爪与导料轨道的出料端对应,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三固定座,所述限位台竖直滑动连接在第三固定座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二顶推气缸,所述第二顶推的活塞杆与限位台连接;
所述驱动立座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驱动立座上滑动连接有沿驱动立座长度方向移动的滑座一,所述驱动立座侧壁上设有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与滑座一连接,所述滑座一上滑动连接有竖直方向移动的滑座二,所述滑座二上连接有气动机械爪一,所述滑座一上设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与滑座二连接;
所述工作台设有连接有滑座三和气缸三,所述滑座三位于工位盘和驱动立座之间且滑座三滑动连接工作台上,所述气缸三的活塞杆与滑座三连接,所述滑座三设有气缸四,所述气缸四的活塞杆通过L形杆连接有脱线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棒放置在振动盘内,当振动盘工作时,磁棒沿振动盘内的螺旋轨道移动至导料轨道,再沿导料轨道传输,气动夹持爪夹住磁棒,第二顶推气缸启动,驱动限位台上升,使得磁棒与导料轨道分离;气缸二启动,驱动滑座二下移,气动机械爪一夹住磁棒,第二顶推气缸驱动限位台回移,同时气缸一驱动滑座一向靠近与其相对的光杆移动;气缸三启动,驱动滑座三向工位盘方向移动,气缸四启动,驱动脱线框插入对应的光杆上,气缸三驱动滑座三回移,使得脱线框推动线圈并将其套在磁棒上,之后气缸四驱动脱线框回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位于工位盘的一侧且皮带输送机的进料端与插换磁棒机构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线圈套在磁棒上后,气动机械爪一松开,使得磁棒线圈掉落,操作者将掉落的磁棒线圈放置在皮带输送机上,由皮带输送机统一传输至指定收集点,便于后期处理,减少人工搬运的工作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各个所述工位座上均穿设有夹杆,所述夹杆远离光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工位座上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当所述拉伸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夹杆与光杆齐平,所述绕线机构和电容绞合机构处分别设有用于推动连接块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杆将光杆上的线圈夹住,减小了工位盘在转换工位时线圈脱落的情况发生;绕线时,第一驱动单元推动夹杆回缩,电容绞合时,第二驱动单元推动夹杆回缩,保证了两道工序的正常执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绕线机上的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缸体上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远离无杆气缸的一端设有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杆气缸启动,其缸体带动长杆前进,使得顶块推动连接块,方便快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杆和顶块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时,由于长杆和顶块间为可拆卸连接,操作者可根据连接块的实际位置来调整顶块,灵活性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实现了磁棒线圈的自动加工生产,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省了人工成本,多道剪切工序,提高了磁棒线圈成品后引脚的整齐性,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通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二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皮带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处放大图。
图9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工位盘和桁架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D处放大图。
图11是图10中E处放大图。
图1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插换磁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皮带输送机;12、工位盘;13、驱动件;131、第一伺服电机;132、操作槽;133、第一传动轴;14、工位座;141、光杆;15、第一线圈气动剪;16、绕线机构;161、承载座;162、绕线机;163、第一顶推气缸;164、气动线夹;17、第二线圈气动剪;18、第三线圈气动剪;19、桁架;19、第一气动机械爪;2、通电机构;21、气动机械爪三;22、绝缘块;221、正极片;222、负极片;23、导线;3、电容绞合机构;31、传输辊;32、传输带;33、卡盒;34、第四伺服电机;35、软带;351、引线槽;36、第一推送气缸;361、推片;37、第二传动轴;371、同步轮;3711、同步带;38、导料轮;381、纠偏块;39、第二伺服电机;41、第一滑座;42、第二滑座;43、第二气动机械爪;44、第一伺服气缸;45、第二伺服气缸;46、第三滑座;461、第三气动机械爪;47、第三伺服气缸;48、分线座;49、第三伺服电机;491、分线杆;5、第二推送气缸;51、限程板;52、导向轨道;61、第四滑座;62、第四气动机械爪;63、第四伺服气缸;64、通槽;7、电容引脚气动剪;8、插换磁棒机构;81、振动盘;811、第一固定座;82、导料轨道;821、第二固定座;83、限位台;831、气动夹持爪;84、驱动立座;85、第三固定座;86、第二顶推气缸;91、滑座一;911、气缸一;912、气缸二;92、滑座二;921、气动机械爪一;93、滑座三;931、气缸三;94、气缸四;941、脱线框;942、L形杆;101、夹杆;102、连接块;103、拉伸弹簧;201、第一驱动单元;202、无杆气缸;203、长杆;204、顶块;301、第二驱动单元;302、第五滑座;303、第五伺服气缸;304、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皮带输送机11、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工位盘12和用于驱动工位盘12转动的驱动件13(如图6),工作台1支撑在地面上,皮带输送机11固定在工作台1上,工作台1侧壁上开设有操作槽132。
如图9所示,工位盘12上设有若干沿其轴线周向分布的工位座14,各个工位座14在远离工位盘12轴线的一端均设有光杆141,光杆141沿工位盘12的径向延伸,工作台1上设有沿工位盘12转动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线圈气动剪15、绕线机构16、第二线圈气动剪17、第三线圈气动剪18、通电机构2、电容绞合机构3、电容引脚气动剪7和插换磁棒机构8,第一线圈气动剪15与绕线机构16、第二线圈气动剪17、第三线圈气动剪18、通电机构2、电容绞合机构3、电容引脚气动剪7和插换磁棒机构8均与一个工位座14对应,驱动件13每驱动工位盘12转动一次,实现工位的传递。皮带输送机11位于工位盘12的一侧且皮带输送机11的进料端与插换磁棒机构8对应。
如图2和图5所示,各个工位座14上均穿设有夹杆101,夹杆101与光杆141相平行,夹杆101的两端均穿出工位座14外且其远离光杆141的一端设有连接块102,工位座14上设有拉伸弹簧103,拉伸弹簧103的一端与连接块102连接,当拉伸弹簧103处于自然状态时,夹杆101与光杆141远离工位盘12轴线的一端齐平,绕线机构16和电容绞合机构3处分别设有用于推动连接块102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201和第二驱动单元301。
如图1和图6所示,驱动件13包括承载框架和设置在承载框架内的第一伺服电机131,工承载框架设置在操作槽132槽壁上,工位盘12通过第一传动轴133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第一传动轴133的一端穿进操作槽132内,且穿进的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131的电机轴连接。当第一伺服电机131启动时,第一伺服电机131的电机轴带动第一传动轴133转动,从而使得工位盘12转动,实现工位座14的切换。
如图2所示,绕线机构16包括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承载座161,承载座161的移动方向与其对应的光杆141的轴线相平行,承载座161上连接有绕线机162,工作台1上还设有第一顶推气缸163和气动线夹164,第一顶推气缸163的活塞杆与承载座161连接,气动线夹164则位于光杆141的下方且与承载座161的移动方向相对。
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单元201包括设置在绕线机162上的无杆气缸202,无杆气缸202的缸体上连接有长杆203,长杆203与承载座161的移动方向相平行,长杆203远离无杆气缸202的一端设有顶块204。
如图3所示,通电机构2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气动机械爪三21,气动机械爪的两个爪板上均连接有绝缘块22,两个绝缘块22在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正极片221和负极片222,其中一个绝缘块22上连接有两个导线23,两个导线23的一端分别与正极片221和负极片22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外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当气动机械爪三21处于初始状态时,两个绝缘块22张开。
如图4所示,电容绞合机构3包括用于输送电容的输料件和夹送件,工作台1上设有桁架19,桁架19高于工位盘12,桁架19在朝向工作台1的一侧设有第一气动机械爪19,第一气动机械爪19高于光杆141,当驱动件13驱动工位盘12移动,使得光杆141与第一气动机械爪19相对时,输料件的传输方向与该光杆141的轴线相平行,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连接线圈和电容的绞线件。
如图7和图8所示,输料件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传输辊31、连接在两个传输辊31上的传输带32和若干设置在传输带32上的卡盒33,工作台1上设有第四伺服电机34,第四伺服电机34的电机轴与靠近桁架19一端的传输辊31相连接,此时桁架19位于工位盘12和传输带32之间;若干卡盒33沿传输带32的外轮廓等距分布,且卡盒3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输带32的输送方向;位于传输带32上方的卡盒33,即开口向上的卡盒33内均插接有软带35(如图11),软带35可沿卡盒33的长度方向移动,软带35上开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引线槽351(如图11),电容的引脚插接在引线槽351内;工作台1在传输带32背离工位盘12的一侧设有第一推送气缸36,第一推送气缸36的活塞杆上设有推片361(如图10)。
如图8所示,工作台1上通过第二传动轴37转动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导料轮38,两组导料轮38相互抵触,每组导料轮38的数量均设为两个,且两个导料轮38排列的方向与软带35的移动方向相平行,两组导料轮38间还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纠偏块381,两个纠偏块381间的间隙大于软带35的宽度;其中一组导料轮38的第二传动轴37向下穿进操作槽132内,且穿进的一端均连接有同步轮371(如图6),各个同步轮371通过同步带3711(如图6)连接,操作槽132槽壁上设有第二伺服电机39(如图6),第二伺服电机39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同步轮371连接。当软带35移动至两组导料轮38中间时,第二伺服电机39启动,带动与其连接的同步轮371转动,同步轮371通过同步带3711带动另一个同步轮371转动,软带35在两组导料轮38的夹紧下向靠近桁架19方向移动。
如图4所示,桁架19侧壁上连接有供软带35传输的导向轨道52,导向轨道52呈L形且其拐角处圆弧过度,导向轨道52一端与两组导料轮38远离传输带32的一端相对,另一端绕过桁架19后向工作台1外延伸,且延伸方向与传输带32相平行。
如图8所示,夹送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桁架19侧壁上的第一滑座41,第一滑座41位于桁架19朝向传输带32的一侧,第一滑座41沿水平方向移动且其移动方向与软带35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第一滑座41上均滑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滑座42,第二滑座42的下端设有用于夹住电容的第二启动机械爪,横架上设有第一伺服气缸44和第二伺服气缸45,第一伺服气缸44和第二伺服气缸45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滑座41和第一滑座41连接;工作台1上还滑动连接第三滑座46,第三滑座46与桁架19相对分且其移动方向与软带35的传输方向相平行,第三滑座46在朝向桁架19的一侧设有第三气动机械爪461,第三气动机械爪461高于工位盘12。
如图8所示,桁架19上滑动连接有分线座48,分线座48位于桁架19朝向传输带32的一侧且低于第一滑座41,分线座48上设有第三伺服电机49,第三伺服电机49的电机轴连接有水平的分线杆491,分线杆491远离第三伺服电机49的一端为扁平状,且当第三伺服电机49处于初始状态时,分线杆491的扁平端竖直分布,桁架19上设有第二推送气缸5,第二推送气缸5的活塞杆与分线座48连接,此时分线杆491和第三气动机械爪461分别位于导料轮38的两侧。
如图8所示,绞线件包括第四滑座61和对称设置在第四滑座61内的两个第四气动机械爪62,操作槽132槽底设有第四伺服气缸63,第四伺服气缸63的活塞杆与第四滑座61连接,操作槽132槽壁上开设有供第四滑座61移动的通槽64。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驱动单元301包括滑动连接在桁架19侧壁上的第五滑座302,第五滑座302位于工位盘12上方,且第五滑座302的移动方向和与第一气动机械爪19相对应的光杆141相平行,桁架19侧壁上设有第五伺服气缸303,第五伺服气缸303的活塞杆与第五滑座302连接,第五滑座302的一端设有推块304。
如图2和图12所示,插换磁棒机构8包括振动盘81、导料轨道82、限位台83和驱动立座84,振动盘81和导料轨道8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座811和第二固定座821架设在工作台1上,磁棒放置在振动盘81内,导料轨道82的一端与振动盘81的出料端连接,工作台1上设有第三固定座85,限位台83竖直滑动连接在第三固定座85上,限位台83上设有气动夹持爪831,当第三固定座85处于初始位置时,气动夹持爪831与导料轨道82齐平,且气动夹持爪831与导料轨道82的出料端相对应。
如图12所示,驱动立座84固定在工作台1上,驱动立座84上滑动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滑座一91,驱动立座84侧壁在远离工位盘12的一端设有气缸一911,气缸一911的活塞杆与滑座一91相连接,滑座一91上滑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滑座二92,滑座二92的下端连接有气动机械爪一921,滑座一91上还设有气缸二912,气缸二912的活塞杆与滑座二92连接,当气动机械爪一921处于初始位置时,气动机械爪一921位于限位台83上方。
如图2所示,工作台1设有连接有滑座三93和气缸三931,滑座三93位于工位盘12和驱动立座84之间且滑座三93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滑座三93的移动方向与滑座一91的移动方向平行,气缸三931的活塞杆与与滑座三93连接,滑座三93设有气缸四94,气缸四94的轴线与气缸三931相垂直,气缸四94的活塞杆通过L形杆942连接有脱线框941。
动作过程:第一顶推气缸163启动,推动承载座161向靠近工位盘12方向移动,气动线夹164将线头夹住,同时无杆气缸202启动,无杆气缸202的缸体带动长杆203前进,使得顶块204推动连连接块102后移,夹杆101回缩,此时拉伸弹簧103处于被拉伸状态,绕线机162的绕线杆以光杆141为轴线做圆周运动,第一顶推气缸163驱动承载座161相应回移,将线缠绕在光杆141上形成线圈,缠绕结束后,第一线圈气动剪15在气缸的驱动下向靠近线圈移动,将绕线机162的绕线杆上的线剪断,无杆气缸202和第一线圈气动剪15复位,气动线夹164张开,夹杆101在拉伸弹簧103的弹性力下回移,夹住线圈;第一伺服电机131启动,驱动工位盘12转动,切换工位座14,缠绕有线圈的工位座14移动至第二线圈气动剪17处,第二线圈气动剪17启动,裁切线圈的另一端,使得线圈的两个引脚相齐;第一伺服电机131启动,工位座14切换,裁切后的线圈被移动第三线圈气动剪18处,第三线圈气动剪18在气缸的推动下向上移动,使线圈的两个引脚落于第三线圈气动剪18的两个剪口之间,第三线圈气动剪18的两个剪口夹住线圈引脚,气缸驱动第三线圈气动剪18下移,将线圈两个引脚上的漆皮剥下。
第一伺服电机131启动,工位座14切换,气动机械爪三21驱动两个绝缘块22将线圈的两个引脚夹住,线圈的两个引脚分别与正极片221和负极片222抵触,导线23通电,线圈短路发热,使得线圈上漆皮热熔粘结,通电结束后,气动机械爪驱动两个绝缘块22张开;工位座14切换,线圈位于第一气动机械爪19下方,第五伺服气缸303启动,驱动第五滑座302向靠近工位盘12轴线方向移动,推块304在第五滑座302的带动下与推块304抵触并推动推块304移动,使得夹杆101与光杆141分离,拉伸弹簧103被拉伸;同时第一推送气缸36启动,驱动推片361插入卡盒33中,软带35在推片361的推动下一端移出卡盒33外,且移出的一端伸入靠近传输带32的两个导料轮38之间,第二伺服电机39启动,驱动两组导料轮38传输软带35,软带35的端部穿过纠偏块381和两组导料轮38后位于第二气动机械爪43的正下方。
第二伺服气缸45启动,驱动第二滑座42相靠近软带35方向移动,第二气动机械爪43抓取并夹住与其对应的电容头部,第二伺服气缸45驱动第二滑座42回移,使得电容与软带35分离;第二推送气缸5启动,驱动分线座48向靠近软带35方向移动,带动分线杆491的扁平端插入电容的两个引脚之间,第三伺服电机49启动,驱动件13分线杆491转动,分线杆491的扁平端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将电容的两个引脚分开,之后第三伺服电机49驱动分线杆491反转复位,第二推送气缸5驱动件13分线座48回移。
第一伺服气缸44启动,驱动第一滑座41向靠近第三气动机械爪461方向移动,当第二气动机械爪43移动至第三气动机械爪461上方后,第二伺服气缸45启动并驱动第二滑座42下移,使得电容的引脚落入第三气动机械爪461内,第三气动机械爪461夹紧电容的引脚,第三伺服气缸47启动,驱动第三滑座46向靠近工位盘12方向移动,将电容移动至线圈处,此时线圈与电容均位于第一气动机械爪19下方,第一气动机械抓紧夹住线圈和电容头部,第三气动机械爪461松开,第三伺服气缸47驱动第三滑座46回移至初始位置,线圈的两端与电容的两个引脚一一对应。
第四伺服气缸63驱动第四滑座61上移,两个第四气动机械爪62分别夹住线圈与电容引脚的两端,第四气动机械爪62内的电机驱动第四气动机械爪62转动,将线圈的端部与电容的引脚绞合的在一起;绞线结束后,第四气动机械爪62松开,第四伺服电机34驱动第四滑座61下移,第一气动机械爪19松开,第五伺服气缸303驱动第五滑座302回移,推块304在拉伸弹簧103的弹性推力下推动夹杆101移动,使得夹杆101单边夹住线圈;第一伺服电机131启动,驱动下一个套设好线圈的光杆141移动至第一气动机械抓下放,继续重复上述步骤,便可自动完成线圈与电容的合线,方便快捷,提高了加工的工作效率,尤其在大批量生产加工时,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量,利于降低劳动强度。软带35在持续的传输过程中,其端部逐渐进入导向轨道52内,然后沿导向轨道52传输出去。
工位座14切换,电容引脚气动剪7在气缸的推动下上移,将线圈与电容绞合在一起的两端剪齐,电容引脚气动剪7复位;工位座14切换,振动盘81工作,磁棒沿振动盘81内的螺旋轨道输送至导料轨道82中,再沿导料轨道82向前传输,气动夹持爪831的两个爪板张开,待磁棒部分移入气动夹持爪831的两个爪板之间时,气动夹持爪831夹住磁棒,气动机械爪一921位于该磁棒正上方;第二顶推气缸86启动,驱动限位台83上移,使得磁棒脱离导料轨道82,气缸二912启动,驱动滑座二92下移,气动机械爪一921夹住磁棒,气动夹持爪831张开并在第二顶推气缸86的驱动下下移,此时下一个磁棒部分移出导料轨道82,气动夹持爪831复位后夹紧磁棒,与此同时,气缸一911启动,驱动滑座一91向靠近与其对应的工位座14方向移动,使得磁棒与光杆141相抵触;气缸三931启动,驱动滑座三93向工位盘12方向移动,气缸四94启动,驱动脱线框941插入对应的光杆141上,气缸三931驱动滑座三93回移,使得脱线框941推动线圈并将其套在磁棒上,气缸四94复位。
气缸二912驱动滑座二92上移,气缸一911驱动滑座一91复位,气动机械爪一921张开,松开磁棒,操作者将套好线圈的磁棒放置在皮带输送机11上,皮带输送机11启动,将磁棒线圈传输至指定收集位置,实现了磁棒线圈的自动加工,方便快捷,用时短、效率高,尤其在对大批量磁棒线圈进行生产时,利于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工位盘(12)和用于驱动工位盘(12)转动的驱动件(13),所述工位盘(12)上周向设有若干工位座(14),各个所述工位座(14)上均设有光杆(14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沿工位盘(12)转动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线圈气动剪(15)、用于将线缠绕在光杆(141)上形成线圈的绕线机构(16)、第二线圈气动剪(17)、用于将线圈两个引脚上的漆皮剥下的第三线圈气动剪(18)、用于给线圈通电的通电机构(2)、用于完成线圈与电容合线的电容绞合机构(3)、用于将线圈与电容绞合在一起的两端剪齐的电容引脚气动剪(7)和用于将线圈套在磁棒的插换磁棒机构(8),所述第一线圈气动剪(15)用于将绕线机构(16)上的线剪断,所述第二线圈气动剪(17)用于裁剪线圈的另一端;
各个所述工位座(14)上均穿设有夹杆(101),所述夹杆(101)远离光杆(141)的一端设有连接块(102),所述工位座(14)上设有拉伸弹簧(103),所述拉伸弹簧(103)的一端与连接块(102)连接,当所述拉伸弹簧(103)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夹杆(101)与光杆(141)齐平,所述绕线机构(16)和电容绞合机构(3)处分别设有用于推动连接块(102)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201)和第二驱动单元(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3)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31),所述工作台(1)侧壁开设有操作槽(13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31)设置在操作槽(132)内,所述工位盘(12)通过第一传动轴(133)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且第一传动轴(133)的一端穿进操作槽(132)内与第一伺服电机(131)的电机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构(16)包括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承载座(161)、连接在承载座(161)上的绕线机(162)、设置工作台(1)上的第一顶推气缸(163)和气动线夹(164),所述第一顶推气缸(163)的活塞杆与承载座(16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机构(2)包括气动机械爪三(21),所述气动机械爪三(21)的两个爪板上均连接有绝缘块(22),两个所述绝缘块(2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正极片(221)和负极片(222),其中一个所述绝缘块(22)上连接有两个导线(23),两个所述导线(23)的一端分别与正极片(221)和负极片(22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外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换磁棒机构(8)包括振动盘(81)、导料轨道(82)、限位台(83)和驱动立座(84),所述振动盘(81)和导料轨道(8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座(811)和第二固定座(821)架设在工作台(1)上,所述导料轨道(82)的一端与振动盘(81)的出料端连接;所述限位台(83)上设有气动夹持爪(831),所述气动夹持爪(831)与导料轨道(82)的出料端对应,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第三固定座(85),所述限位台(83)竖直滑动连接在第三固定座(85)上,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第二顶推气缸(86),所述第二顶推的活塞杆与限位台(83)连接;
所述驱动立座(84)固定在工作台(1)上,所述驱动立座(84)上滑动连接有沿驱动立座(84)长度方向移动的滑座一(91),所述驱动立座(84)侧壁上设有气缸一(911),所述气缸一(911)的活塞杆与滑座一(91)连接,所述滑座一(91)上滑动连接有竖直方向移动的滑座二(92),所述滑座二(92)上连接有气动机械爪一(921),所述滑座一(91)上设有气缸二(912),所述气缸二(912)的活塞杆与滑座二(92)连接;
所述工作台(1)设有连接有滑座三(93)和气缸三(931),所述滑座三(93)位于工位盘(12)和驱动立座(84)之间且滑座三(93)滑动连接工作台(1)上,所述气缸三(931)的活塞杆与滑座三(93)连接,所述滑座三(93)设有气缸四(94),所述气缸四(94)的活塞杆通过L形杆(942)连接有脱线框(9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皮带输送机(11),皮带输送机(11)位于工位盘(12)的一侧且皮带输送机(11)的进料端与插换磁棒机构(8)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01)包括设置在绕线机(162)上的无杆气缸(202),所述无杆气缸(202)的缸体上连接有长杆(203),所述长杆(203)远离无杆气缸(202)的一端设有顶块(2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203)和顶块(204)通过螺钉连接。
CN201910786945.3A 2019-08-24 2019-08-24 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Active CN1105178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6945.3A CN110517876B (zh) 2019-08-24 2019-08-24 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6945.3A CN110517876B (zh) 2019-08-24 2019-08-24 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7876A CN110517876A (zh) 2019-11-29
CN110517876B true CN110517876B (zh) 2021-11-19

Family

ID=6862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6945.3A Active CN110517876B (zh) 2019-08-24 2019-08-24 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787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1107A (zh) * 2001-02-14 2002-09-25 东洋电装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
CN103441615A (zh) * 2013-08-20 2013-12-11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引线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CN206098142U (zh) * 2016-09-30 2017-04-12 东莞市东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电感cd绕线机
CN106683949A (zh) * 2015-11-11 2017-05-17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器的热熔自粘漆包线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CN206259250U (zh) * 2016-11-28 2017-06-16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一种带线圈骨架传送机构的六轴飞叉式绕线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3881A (en) * 1968-07-17 1972-02-22 Ibm Apparatus for winding a core and splitting multistrand wires
CN207818374U (zh) * 2018-02-06 2018-09-04 南京惠凯电子防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多样式线圈绕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1107A (zh) * 2001-02-14 2002-09-25 东洋电装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
CN103441615A (zh) * 2013-08-20 2013-12-11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引线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CN106683949A (zh) * 2015-11-11 2017-05-17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器的热熔自粘漆包线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CN206098142U (zh) * 2016-09-30 2017-04-12 东莞市东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电感cd绕线机
CN206259250U (zh) * 2016-11-28 2017-06-16 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一种带线圈骨架传送机构的六轴飞叉式绕线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7876A (zh) 2019-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2502B (zh) 一种变压器穿套管绕线包胶带机
CN105761927B (zh)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CN112103857A (zh) 一种滚轮剥线设备及剥线方法
CN209805631U (zh) 插绝缘纸装置
CN109936263A (zh) 插绝缘纸装置
CN112369801A (zh) 一种螺旋棉刷制作设备
CN114512331B (zh) 一体式变压器穿套管绕线包胶设备
CN202260906U (zh) 一种空芯杯电机定子自动组装机
CN103219149A (zh) 多组多工位磁环绕线机
CN102760569B (zh) 线圈成型机
CN214799241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系统及绕线机
CN110517876B (zh) 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CN209072282U (zh) 一种转子加工设备的装配机构
CN209561116U (zh) 一种电阻自动绕线设备
CN208143039U (zh) 一种铁芯件与衬套组装机
CN110931174A (zh) 基于线缆预成束技术的布线机
CN214900590U (zh) 一种绕线机
CN214624734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用双轴绕线、贴胶装置
CN215737466U (zh) 一种螺旋棉刷制作设备
CN109347270A (zh) 一种转子加工设备的装配机构
CN113245609B (zh) 一种带有轴涨紧装置的切管加工机
CN208278934U (zh) 一种伺服电机铁芯件上料机构
CN108832440B (zh) 全自动线束加工组装设备的线束自动套圈系统
CN104907348B (zh) 用于金属管材拉拔的盘拉机
CN110155792A (zh) 变压器用自动贴磁芯顶部胶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6

Address after: 3 / F, building 2B, Huiyang Port Industrial Zone, No. 28, Longsheng 1st Road,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izhou tianjieb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65, Qiaobei Road, Shiqia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Puk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JINHUIK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