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1615A - 引线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引线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1615A
CN103441615A CN201310364548XA CN201310364548A CN103441615A CN 103441615 A CN103441615 A CN 103441615A CN 201310364548X A CN201310364548X A CN 201310364548XA CN 201310364548 A CN201310364548 A CN 201310364548A CN 103441615 A CN103441615 A CN 103441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art
metallic cover
lead
top electrod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45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1615B (zh
Inventor
吴户桂
翁伟彬
韦德昌
柯鸿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645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416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41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1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1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1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线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引线连接装置包括:电源、上电极、下电极、开关和金属包覆件,上电极与电源相连,且上电极可上下移动。下电极位于上电极的下方且下电极与电源相连。开关设在上电极和电源相连的电路或下电极与电源相连的电路上。金属包覆件为具有缺口的环形件,金属包覆件设在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以使得电源、上电极、下电极和金属包覆件之间形成电流回路,上电极向下移动时带动金属包覆件变形以使得缺口的上下端接触。本发明的引线连接装置,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可消除传统的人员因素造成的虚焊、熔接不完全等品质隐患,同时也去除了烧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引线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引线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机漆包线与电机引出线之间的连接处理方法是先将漆包线的漆膜去除,再和引出线扭拧在一起,最后通过火焰烧焊的方式实现漆包线和引出线的电气连接。这种连接处理方法存在如下缺点:整个过程需要多个人才能满足生产,效率较低;火焰烧焊产生的光、热和噪音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存在人员因素造成的虚焊、熔接不完全等品质隐患,对熟练操作人员的技能依赖性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既可提高生产效率又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引线连接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根引线的连接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引线连接装置,包括:电源;上电极,所述上电极与所述电源相连,且所述上电极可上下移动;下电极,所述下电极位于所述上电极的下方且所述下电极与所述电源相连;开关,所述开关设在所述上电极和所述电源相连的电路或所述下电极与所述电源相连的电路上;金属包覆件,所述金属包覆件为具有缺口的环形件,所述金属包覆件设在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之间以使得所述电源、所述上电极、所述下电极和所述金属包覆件之间形成电流回路,所述上电极向下移动时带动所述金属包覆件变形以使得所述缺口的上下端接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引线连接装置,通过上电极向下的压力将插有引线的金属包覆件压成扁平状以使得引线被紧压在金属包覆件内,然后闭合开关以使得电流流经金属包覆件,通过金属包覆件产生的热量去除电机漆包线的电绝缘膜,然后再通过金属包覆件产生的热量和上电极向下的压力将引线焊接在金属包覆件上,从而上述的引线连接过程,只需一个人即可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可消除传统的人员因素造成的虚焊、熔接不完全等品质隐患,同时也去除了烧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引线连接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金属包覆件形成为大体“G”形。
可选地,所述金属包覆件为钣金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包覆件的表面设有锡层或银层。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引线连接装置还包括切刀,所述切刀可上下移动地邻近所述金属包覆件设置以切除伸出所述金属包覆件的引线。
优选地,所述切刀的刀刃紧贴所述金属包覆件的端面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引线连接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切刀、所述开关和所述上电极相连以控制所述切刀的移动、所述开关的打开或闭合和所述上电极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根引线的连接方法,所述连接方法采用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引线连接装置,所述引线包括电机漆包线,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所述多根引线插入所述金属包覆件内;S2:控制所述上电极向下移动直到将所述金属包覆件压成扁平状且将所述多根引线紧压在所述金属包覆件内;S3:开关闭合,电流流经所述金属包覆件以使得所述金属包覆件产生热量,通过所述金属包覆件产生的热量去除所述电机漆包线的电绝缘膜,同时将所述多根引线焊接在所述金属包覆件上;S4:控制开关打开;S5:控制所述上电极向上移动以取下焊接有所述多根引线的所述金属包覆件,将另一个金属包覆件放在所述下电极上,回到步骤S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方法,通过上述步骤以将引线焊接在金属包覆件上,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可消除传统的人员因素造成的虚焊、熔接不完全等品质隐患,同时也去除了烧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41:控制切刀移动,以切除伸出所述金属包覆件的所述多根引线。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引线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包覆件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插有电机漆包线和电机引出线的引线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焊接有电机漆包线和电机引出线的金属包覆件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插有电机漆包线的引线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焊接有电机漆包线的金属包覆件的示意图;
图7为定速电机的示意图,其中定速电机的电机漆包线和电机引出线使用金属包覆件连接;
图8为直流变频串联电机的示意图,其中直流变频串联电机的电机漆包线使用金属包覆件连接;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引线连接装置100、电源1、上电极2、下电极3、开关4、
金属包覆件5、缺口50、切刀6、电机漆包线7、电机引出线8、
定速电机200、直流变频串联电机300、电机定子铁芯9、
绝缘筒10、插座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引线连接装置100,其中,引线连接装置100可将多根引线连接在一起,多根引线包括电机漆包线7,即多根引线可为多根电机漆包线7,多根引线还可是电机漆包线7和电机引出线8,也就是说,引线连接装置100可将多根电机漆包线7连接在一起,引线连接装置100还可将电机漆包线7和电机引出线8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引线连接装置100包括:电源1、上电极2、下电极3、开关4和金属包覆件5。
上电极2与电源1相连,上电极2可上下移动。下电极3位于上电极2的下方且下电极3与电源1相连。在图1的示例中,上电极2与电源1的阴极相连,下电极3与电源1的阳极相连。其中,上电极2和下电极3的工作原理等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详细描述。
开关4设在上电极2和电源1相连的电路或下电极3与电源1相连的电路上。在图1的示例中,开关4设在上电极2和电源1相连的电路上,开关4具有打开和闭合两种状态,开关4的打开或闭合操作着引线连接的开/关。
金属包覆件5为具有缺口50的环形件,即金属包覆件5为可变形件,引线可插入金属包覆件5中,金属包覆件5设在上电极2和下电极3之间以使得电源1、上电极2、下电极3和金属包覆件5之间形成电流回路,上电极2向下移动时带动金属包覆件5变形以使得缺口50的上下端接触。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将引线插入到金属包覆件5中,如图3和图5所示,指的是将引线通过金属包覆件5的端口插入到金属包覆件5中,而不是通过缺口50插入到金属包覆件5内。
需要将多根引线连接在一起时,此时,首先将一个金属包覆件5放置在下电极3上,然后将多根引线插入金属包覆件5内,此时控制上电极2向下移动以下压金属包覆件5,从而将金属包覆件5压成扁平状使得缺口50的上下端接触(如图4和图6所示),且使得多根引线被紧压在金属包覆件5内,即此时多根引线中的每一根的上下端面分别与金属包覆件5接触。
然后闭合开关4,使得电源1、上电极2、金属包覆件5和下电极3之间形成电流回路,电流流经金属包覆件5从而使得金属包覆件5中电阻较高的部分产生大量的焦耳热量,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电机漆包线7表面的电绝缘膜碳化挥发,使得电机漆包线7与金属包覆件5连通或者是电机漆包线7、电机引出线8和金属包覆件5连通,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电机漆包线7和金属包覆件5产生一定程度的软化,再通过将上电极2下压以使得电机漆包线7和金属包覆件5之间产生永久的塑性变形,接触面积变大,从而将多根引线紧紧焊接在金属包覆件5上,大大减少了多根引线与金属包覆件5之间的接触电阻。
最后控制开关4打开,上电极2上升,以取下焊接有多根引线的金属包覆件5,然后将另一个空的且未变形的金属包覆件5放置在下电极3上,重复上述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引线连接装置100,通过上电极2向下的压力将插有引线的金属包覆件5压成扁平状以使得引线被紧压在金属包覆件5内,然后闭合开关4以使得电流流经金属包覆件5,通过金属包覆件5产生的热量去除电机漆包线7的电绝缘膜,然后再通过金属包覆件5产生的热量和上电极2向下的压力将引线焊接在金属包覆件5上,从而上述的引线连接过程,只需一个人即可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可消除传统的人员因素造成的虚焊、熔接不完全等品质隐患,同时也去除了烧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金属包覆件5形成为大体“G”形。从而便于金属包覆件5的变形且保证金属包覆件5可被压成扁平状。具体地,金属包覆件5为钣金件。从而便于金属包覆件5的加工成型,降低金属包覆件5的成本。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金属包覆件5为“G”形钣金件。
由于金属在空气中容易氧化而造成导电性差,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包覆件5的表面设有锡层或银层,从而能够防止金属包覆件5氧化,同时金属包覆件5表面镀锡或镀银能够增强金属包覆件5的可焊接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引线连接装置100还包括切刀6,切刀6可上下移动地邻近金属包覆件5设置以切除伸出金属包覆件5的引线。优选地,切刀6的刀刃紧贴金属包覆件5的端面移动,从而可保证引线的端面与金属包覆件5的端面平齐。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引线连接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切刀6、开关4和上电极2相连以控制切刀6的移动、开关4的打开或闭合和上电极2的移动。具体而言,在对多根引线进行连接的过程中,控制器先控制上电极2向下移动,然后再控制开关4闭合,接着在将多根引线焊接在金属包覆件5上后,控制器控制开关4打开、切刀6移动以切除多余的引线,最后控制器控制上电极2向上移动以取出焊接有引线的金属包覆件5。从而通过设有控制器,可提高引线连接装置100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避免人员因素对焊接结果造成影响。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多根引线的连接方法,连接方法采用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引线连接装置100,多根引线包括电机漆包线7,即多根引线可为多根电机漆包线7,多根引线还可是电机漆包线7和电机引出线8。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多根引线插入金属包覆件5内。
S2:控制上电极2向下移动直到将金属包覆件5压成扁平状且将多根引线紧压在金属包覆件5内。
S3:开关4闭合,电流流经金属包覆件5以使得金属包覆件5产生热量,通过金属包覆件5产生的热量去除电机漆包线7的电绝缘膜,同时将多根引线焊接在金属包覆件5上。换言之,开关4闭合,使得电源1、上电极2、金属包覆件5和下电极3之间形成电流回路,电流流经金属包覆件5从而使得金属包覆件5中电阻较高的部分产生大量的焦耳热量,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电机漆包线7表面的电绝缘膜碳化挥发,使得电机漆包线7与金属包覆件5连通或者是电机漆包线7、电机引出线8和金属包覆件5连通,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电机漆包线和金属包覆件5产生一定程度的软化,再通过将上电极2下压以使得电机漆包线7和金属包覆件5之间产生永久的塑性变形,接触面积变大,从而将多根引线紧紧焊接在金属包覆件5上。
S4:控制开关4打开。
S5:控制上电极2向上移动以取下焊接有多根引线的金属包覆件5,将另一个金属包覆件5放在下电极3上,回到步骤S1,如此重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方法,通过上述步骤以将引线焊接在金属包覆件5上,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可消除传统的人员因素造成的虚焊、熔接不完全等品质隐患,同时也去除了烧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进一步地,步骤S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S41:控制切刀6移动,以切除伸出金属包覆件5的多根引线,从而保证引线的端面与金属包覆件5的端面平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方法可应用在定速电机200(相形连接)的引线连接。如图7所示,定速电机200的电机漆包线7绕在电机定子铁芯9上,最终有六根电机漆包线7引出,其中,电机漆包线7分别需要与三根电机引出线8连接。通过本发明的连接方法,分别用金属包覆件5把电机漆包线7和电机引出线8焊接在一起,并处于连通状态。从而达到加工目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方法还可应用在直流变频串联电机300(星形连接)的引线连接。如图8所示,图中绝缘筒10插在电机定子铁芯9槽中,电机漆包线7绕在绝缘筒10上,最终有六根电机漆包线7引出,其中,有三根电机漆包线7由插座11引出,剩下三根电机漆包线7需要连接在一起。通过本发明的连接方法,用金属包覆件5把此三根电机漆包线7焊接在一起,并处于连通状态。从而达到加工目的。
下面参考图3和图4详细描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方法将电机漆包线7和电机引出线8进行连接的连接过程。
首先把电机漆包线7和电机引出线8插入到金属包覆件5中间,上电极2下压,把金属包覆件5压成扁平状,且电机漆包线7和电机引出线8被紧压在金属包覆件5中间。
接着开关4闭合,以便电流流经上电极2与下电极3之间,此时金属包覆件5在电阻较高的接触部分中产生大量的焦耳热量,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电机漆包线7表面的电绝缘膜碳化挥发,使电机漆包线7、电机引出线8以及金属包覆件5接通。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电机漆包线7和金属包覆件5出现一定程度的软化,再通过上电极2向下的压力使得两者之间产生永久的塑性变形,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把电机漆包线7和电机引出线8紧紧地焊接在扁平的金属包覆件5中,大大减少电机漆包线7、电机引出线8和金属包覆件5的接触电阻。
最后,控制开关4打开,切刀6上升,把金属包覆件5末端多出的材料切除,上电极2上升。
下面参考图5和图6详细描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方法将多根电机漆包线7进行连接的连接过程。
首先把要焊接的电机漆包线7插入到金属包覆件5中间,然后上电极2下压,把金属包覆件5压成扁平状,且所有电机漆包线7被紧压在金属包覆件5中间。
接着开关4闭合,以便电流流经上电极2与下电极3之间,此时金属包覆件5在电阻较高的接触部分中产生大量的焦耳热量,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电机漆包线7表面的电绝缘膜碳化挥发,使所有电机漆包线7和金属包覆件5相互接通。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电机漆包线7和金属包覆件5产生一定程度的软化,再通过上电极2的向下压力使得两者之间产生永久的塑性变形,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把所有的电机漆包线7紧紧地焊接在扁平的金属包覆件5中间,大大减少电机漆包线7和金属包覆件5的接触电阻。
最后,控制开关4打开,切刀6上升,把金属包覆件5末端多出的材料切除,上电极2上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引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
上电极,所述上电极与所述电源相连,且所述上电极可上下移动;
下电极,所述下电极位于所述上电极的下方且所述下电极与所述电源相连;
开关,所述开关设在所述上电极和所述电源相连的电路或所述下电极与所述电源相连的电路上;
金属包覆件,所述金属包覆件为具有缺口的环形件,所述金属包覆件设在所述上电极和所述下电极之间以使得所述电源、所述上电极、所述下电极和所述金属包覆件之间形成电流回路,所述上电极向下移动时带动所述金属包覆件变形以使得所述缺口的上下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包覆件形成为大体“G”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包覆件为钣金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包覆件的表面设有锡层或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刀,所述切刀可上下移动地邻近所述金属包覆件设置以切除伸出所述金属包覆件的引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的刀刃紧贴所述金属包覆件的端面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切刀、所述开关和所述上电极相连以控制所述切刀的移动、所述开关的打开或闭合和所述上电极的移动。
8.一种多根引线的连接方法,所述连接方法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连接装置,所述引线包括电机漆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所述多根引线插入所述金属包覆件内;
S2:控制所述上电极向下移动直到将所述金属包覆件压成扁平状且将所述多根引线紧压在所述金属包覆件内;
S3:开关闭合,电流流经所述金属包覆件以使得所述金属包覆件产生热量,通过所述金属包覆件产生的热量去除所述电机漆包线的电绝缘膜,同时将所述多根引线焊接在所述金属包覆件上;
S4:控制开关打开;
S5:控制所述上电极向上移动以取下焊接有所述多根引线的所述金属包覆件,将另一个金属包覆件放在所述下电极上,回到步骤S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41:控制切刀移动,以切除伸出所述金属包覆件的所述多根引线。
CN201310364548.XA 2013-08-20 2013-08-20 引线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Active CN1034416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4548.XA CN103441615B (zh) 2013-08-20 2013-08-20 引线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4548.XA CN103441615B (zh) 2013-08-20 2013-08-20 引线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1615A true CN103441615A (zh) 2013-12-11
CN103441615B CN103441615B (zh) 2015-10-28

Family

ID=4969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4548.XA Active CN103441615B (zh) 2013-08-20 2013-08-20 引线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4161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1062A (zh) * 2015-09-24 2015-12-09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的电路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29842A (zh) * 2016-09-09 2017-01-11 佛山市顺德区信源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电机引出线进漆的电机制造方法
CN110517876A (zh) * 2019-08-24 2019-11-29 南京金惠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CN110957865A (zh) * 2019-12-03 2020-04-03 大冶东艾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引线接头压接导通率100%的操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30718Y (zh) * 2007-12-25 2008-10-08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接线端子
JP2009123451A (ja) * 2007-11-14 2009-06-04 Fuji Densen Kogyo Kk 電線と端子の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CN102055125A (zh) * 2009-11-10 2011-05-11 天津北科精工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线圈漆包线头夹紧及电阻焊接装置
EP2362491A1 (de) * 2010-02-26 2011-08-3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einer elektrischen Leitung mit einem elektrischen Anschlusselement
CN103094720A (zh) * 2011-11-03 2013-05-08 江西东华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漆包线免剥漆快速连结工艺
CN203003299U (zh) * 2012-11-19 2013-06-19 宁波市摩恩光源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铜包铝漆包线的焊接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23451A (ja) * 2007-11-14 2009-06-04 Fuji Densen Kogyo Kk 電線と端子のスポット溶接方法
CN201130718Y (zh) * 2007-12-25 2008-10-08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接线端子
CN102055125A (zh) * 2009-11-10 2011-05-11 天津北科精工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线圈漆包线头夹紧及电阻焊接装置
EP2362491A1 (de) * 2010-02-26 2011-08-3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einer elektrischen Leitung mit einem elektrischen Anschlusselement
CN103094720A (zh) * 2011-11-03 2013-05-08 江西东华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漆包线免剥漆快速连结工艺
CN203003299U (zh) * 2012-11-19 2013-06-19 宁波市摩恩光源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铜包铝漆包线的焊接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1062A (zh) * 2015-09-24 2015-12-09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的电路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29842A (zh) * 2016-09-09 2017-01-11 佛山市顺德区信源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电机引出线进漆的电机制造方法
CN106329842B (zh) * 2016-09-09 2018-11-16 佛山市顺德区信源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电机引出线进漆的电机制造方法
CN110517876A (zh) * 2019-08-24 2019-11-29 南京金惠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CN110517876B (zh) * 2019-08-24 2021-11-19 惠州市天捷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磁棒线圈的加工设备
CN110957865A (zh) * 2019-12-03 2020-04-03 大冶东艾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引线接头压接导通率100%的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1615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1615A (zh) 引线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CN103883919B (zh) 一种led彩灯全自动制造机
CN103358002A (zh) 用于焊接扁平编织铜带端部的电阻焊设备及方法
CN104143709A (zh) 一种导电插件及照明装置
CN103658416B (zh) 一种用于自冲铆接的激光辅助加热装置
CN107891220B (zh) 一种基于同侧电极的异种材料连接装置
CN203091955U (zh) 金属网压焊机
CN208556242U (zh) 一种焊导线设备
CN103785918B (zh) 太阳能电池片上焊带的焊接工艺
CN202114367U (zh) 大功率led铝基板焊接机
CN106252160A (zh) 带辅助开关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CN101402153A (zh) 一种焊接触点的电阻焊工艺及其焊接电极
CN205325027U (zh) 基于成组技术的自动焊接装置
CN103495851B (zh) 一种密封接触器拆卸装置
CN204771104U (zh) 一种温控点焊机
CN204889612U (zh) 光伏直流供电防烧焦的高压锅
CN203680961U (zh) 一种用于制造汇流条的真空热压设备
CN202317460U (zh) 热焊机
CN104313676A (zh) 一种电解电源与输液泵的互锁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4058644U (zh) 一种电解电源与输液泵的互锁电路
CN102120285A (zh) 晶体硅太阳能组件汇流条与互连条的焊接方法
CN202224854U (zh) 一种焊头
CN105345724B (zh) 车窗玻璃密封胶条拆卸装置
CN207410536U (zh) 易连接的薄膜加热器
CN101393807B (zh) 开关接线片的点焊工艺及专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