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5980B - 车辆用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5980B
CN110505980B CN201880024283.XA CN201880024283A CN110505980B CN 110505980 B CN110505980 B CN 110505980B CN 201880024283 A CN201880024283 A CN 201880024283A CN 110505980 B CN110505980 B CN 110505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device
cushion
buffer
disposed
vehicle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42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5980A (zh
Inventor
橘典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505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5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5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5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8Disposition of racks, clips, holders, containers or the like for supporting specific articles
    • B60R7/082Disposition of racks, clips, holders, containers or the like for supporting specific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spec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28Ceiling, e.g. roof r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integrated articles, i.e. not substantially protruding from the surrounding par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收纳装置,其包括能够在内侧收容物品的一方的构件,以及以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状态安装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外侧的另一方的构件。主要部分的特征在于,所述一方的构件具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配置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内侧并能够与收容的所述物品抵接,并且所述缓冲件以一部分延伸的方式形成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夹入所述一方的构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构件之间。

Description

车辆用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对象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可以列举设置在车厢内的各种储物箱和开闭该储物箱的储物盖、收容并保持杯类的杯架、以及收容眼镜的眼镜架等。图10的(a)、(b)表示作为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储物盖,图10的(a)是纵剖视图,图10的(b)是要部放大图。图10的(a)、(b)的储物盖在盖内部(对应于本发明的一方的构件)3与盖外部(对应于本发明的另一方的构件)1重叠的状态下安装,相对于未图示的储物箱组装成能够借助铰链转动切换为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并且在打开状态下能够在盖下表面侧的凹处收容并保持小物件。此外,在盖内部3设置有保持储物盖相对于储物箱的关闭状态的锁定构件。
主要部分在于,通过使设置在盖内部3中的所述锁定构件附近的作为卡合部的卡合片23a与设置在盖外部1的作为卡止部的凹部25a嵌合卡止,从而加强锁定构件周边并防止构件间的晃动。此外,在该嵌合结构中,如图10的(b)所示,在作为卡止部的凹部25a的内表面设置有伴随朝向里侧而逐渐接近凹部中心线的方向的倾斜部33、33,以具有夹持压力的方式紧密地夹持,从而形成卡合片23a与凹部25a的倾斜部33、33的嵌合。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300046号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说明了如下内容:在作为卡止部的凹部的内表面设置有伴随朝向里侧而逐渐接近凹部中心线的方向的倾斜部,通过利用楔形作用紧密地夹入卡合片,能够进行临时固定和定位,进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紧固后的晃动。但是,在使卡合片与凹部侧的倾斜部嵌合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精度良好地形成盖外部和盖内部的各部分,则不能按照设计进行嵌合,并且难以进行修正或调整,因尺寸误差而成为异常噪声的产生要因。在多个部位进行卡合片与凹部的嵌合的结构下,这种不良现象变得显著。
另外,作为以往的其他的晃动防止结构,还在一方的构件或另一方的构件上粘接或粘贴无纺布等缓冲件,但是作业工时伴随着构件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收纳装置,在一方的构件和另一方的构件均具有缓冲件的结构下,利用该缓冲件而容易地进行调整,将经费抑制为最小限度并抑制晃动。在以下内容的说明中可以明确其他目的。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一种方式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包括能够在内侧收容物品的一方的构件,以及以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状态安装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外侧的另一方的构件,所述车辆用收纳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一方的构件具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配置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内侧,并能够与收容的所述物品抵接,并且所述缓冲件以一部分延伸的方式形成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夹入所述一方的构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构件之间。
在以上的本发明中,缓冲部是发挥如下作用的部分:通过介于一方的构件与另一方的构件之间,从而吸收构件间的间隙来防止晃动。因此,缓冲件优选橡胶等软质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无纺布或与此类似的材质。
以上的本发明包括下述方式。
(1)是如下结构:在所述缓冲件定位配置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内侧的状态下,所述缓冲部与设置于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开口部相比突出配置到外侧。在本方式中,如果缓冲部是与设置于一方的构件的开口部相比配置在外侧,并能够夹入一方的构件与另一方的构件之间的结构,则容易将缓冲部配置在一方的构件的任意部位,能够扩大设计自由度。
(2)是如下结构:在所述缓冲件定位配置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内侧的状态下,所述缓冲部经过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周围端部突出配置到外侧。在本方式中,如果缓冲部是与一方的构件的周围端部相比配置在外侧,并能够夹入一方的构件与另一方的构件之间的结构,则与上述(1)的方式相比,不需要在一方的构件上进行开口部等的加工,因此能够简单地实施而无需担心刚性下降。
(3)是如下结构:所述缓冲件形成为具有角部的大致平面形状,并且对所述缓冲部的角部的一部分进行倒角。在本方式中,由于缓冲部是具有角部的大致平面形状,所以容易形成,此外,利用设置于角部的一部分的倒角的存在,在缓冲构件的组装操作中能够良好地进行缓冲部的配置和定位操作。
(4)是如下结构:所述一方的构件具有肋状的夹持突起,所述夹持突起用于将所述缓冲部夹入所述一方的构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构件之间。在本方式中,例如与夹持在面之间的结构相比,能够可靠地夹持并吸收晃动。
(5)是如下结构:利用凸部与凹部的卡合,将所述另一方的构件安装于所述一方的构件。在本方式中,容易将另一方的构件组装于一方的构件,并且两个构件利用缓冲部的存在而抑制了晃动,因此也能够稳定地保持卡合强度并提高可靠性。
(6)是如下结构:所述一方的构件是具有收纳空间的壳体构件,所述另一方的构件是配置在所述壳体构件的外表面部分的外部构件,所述缓冲件是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橡胶等软质件。在本方式中,作为受到行驶振动的车辆收纳装置优选用作使收纳的物品与缓冲构件接触来缓和冲击的眼镜架或杯架等。
在本发明中,利用介于一方的构件与另一方的构件之间的缓冲部,在限制或约束成不晃动的状态下抑制发生晃动。其优点在于,由于只要将缓冲部夹入两个构件间即可,所以与上述文献1相比缓和了加工精度且容易进行调整,此外只要对缓冲件进行形状追加而形成夹持用的缓冲部即可,因此能够抑制经费来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供眼镜等放入的车辆用收纳装置的示意图,(a)是表示支架的关闭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b)是表示支架的打开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收纳装置的构件关系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3的(a)是支架的俯视图,图3的(b)是图3的(a)的A-A线剖视图。
图4的(a)是图3的(a)的B-B线剖视图,图4的(b)是图3的(a)的C-C线剖视图,图4的(c)是图3的(a)的D-D线剖视图。
图5的(a)是图4的(a)的B1部的放大图,图5的(b)是图4的(b)的C1部的放大图,图5的(c)是图4的(c)的D1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6表示构成上述支架的单个壳体构件,(a)是主视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
图7表示构成上述支架的单个外部构件,(a)是主视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
图8表示构成上述支架的单个缓冲件,(a)是主视图,(b)是俯视图,(c)是仰视图。
图9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a)是表示构件关系的示意性半剖视图,(b)是表示组装完成状态的示意性半剖视图。
图10表示专利文献1公开的作为收纳装置的储物盖,(a)表示文献1的图4,(b)表示文献1的图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中,在详细说明装置结构、组装和动作之后提及变形例。另外,作为发明对象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示例中列举的收容并保持眼镜等的支架,例如可以具体化为杯架、储物箱、文献1那样的带收容凹部的储物盖、以及与它们类似的结构。
(装置结构)如图1的(a)、(b)和图2所示,该车辆用收纳装置是收纳未图示的眼镜等物品的例子,并且是支架4能够在收纳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切换的类型,该收纳位置为如下位置:如图1的(a)所示,支架4相对于设置在车厢顶棚侧的支架设置部5配置在大致同一面上,该使用位置为如下位置:如图1的(b)所示,支架4以两侧的轴部17、17为支点转动而能够供物品进出。
首先,支架设置部5在组装有各种设备类的主体50的前侧一体形成有供支架4进出的断面倒凹状的配置部51,并且包括在外表面侧设置于后两侧的一对卡止片52、以及设置于前两侧并支撑金属制的夹子7的一对立片53,该支架设置部5利用一对卡止片52和一对立片53安装于车厢顶棚侧。
此外,配置部51包括:安装孔55,位于配置部51与主体50的交界附近且设置在左右中间;轴孔56,在两侧面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以及安装孔57,在单个侧面设置在轴孔56的身前侧。作为卡止装置的闩锁8安装于安装孔55。设置于支架4亦即设置于壳体构件1的两侧的轴部17转动自如地嵌合并枢轴支撑于轴孔56。作为制动装置的阻尼器6安装于安装孔57。
其中,闩锁8由如下的推推式(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308977号和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116710号)构成,即,通过克服弹簧9A、9B的作用力而向收纳方向推压支架4并释放该推力,从而闩锁8将支架4(构成支架4的壳体构件上设置的卡合片15)卡止并锁定在收纳位置,此外,如果再次向收纳方向推压支架4并释放该推力,则解除所述卡止,利用作用力将支架4切换到使用位置。
阻尼器6具有主体6a和转动齿轮6b等,在定位于安装孔57的状态下通过卡合等进行安装。该阻尼器6由公知的旋转式油阻尼器等构成,转动齿轮6b安装于受到工作油的阻力的未图示的输出轴。在安装状态下,转动齿轮6b与齿轮部18啮合,所述齿轮部18设置于构成支架4的壳体构件1。并且,阻尼器6进行制动,以便在支架4利用作用力而从收纳位置向使用位置切换时使支架4缓慢地转动。
接着,对支架4进行说明。支架4包括:壳体构件1,形成能够以具有富余的方式收容并保持目标物品(在该例子中为眼镜,但也可以是其他物品)的收纳空间;外部构件2,以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状态安装于壳体构件1的外侧;以及缓冲件3,配置在壳体构件1的内侧,能够与收容的未图示的眼镜或其他物品抵接。发明点特别是在于如下结构:缓冲件3以一部分延伸的方式形成缓冲部37(参照图2和图8的(c));在壳体构件1的外表面侧以经过壳体侧的开口部14或未图示的周围端部的方式配置缓冲部37;以及在壳体构件1与外部构件2之间夹持缓冲部37。
在此,壳体构件1和外部构件2是射出成形的树脂成形品,缓冲件3是橡胶成形品。但是,材质也可以是其他原材料。如图2和图5的(a)~(c)所示,壳体构件1由大致矩形板状的底壁10、直立设置于底壁10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前壁11和后壁12、与底壁10的两侧边缘相比略靠内侧直立设置的侧壁13、13来划定收容空间。
底壁10在两侧壁13之间且从前后大致中间到后壁12的近前被切出矩形开口部14。底壁10具有:孔部10a,接近前壁11设置有多个;凸部10b,在后壁12侧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并向后方突出;凸部10c,在前壁11侧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并向前方突出;凸部10d,在两侧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并向左侧或右侧突出;凹部14a,在与开口部14连通的状态下设置在左右大致中间;多个肋10e,设置在外表面;以及左右相对的肋状的夹持突起10f,位于肋10e中的后壁侧的两角部且以低一阶的方式形成(参照图5的(c))。
后壁12形成为比前壁11高很多的壁,并且左右中间被切出倒梯形的开口12a。开口12a的边缘部从上向下逐渐宽度变宽,并且具有突出设置于底部分的平坦部的卡合片15。如图6的(c)所示,在后壁12的内表面、且在隔着开口12a的两侧,沿着宽度方向突出设置有肋12b。
各侧壁13具有:圆弧状部16,设置在侧壁13与底壁10的侧边缘侧之间;轴部17,在圆弧状部16的中心部突出;以及圆弧状的齿轮部18,设置在一方的圆弧状部16的外侧,与上述阻尼器的转动齿轮6b啮合。两侧的轴部17位于同一轴线上,并转动自如地嵌合于轴孔56,所述轴孔56设置于上述支架设置部的配置部51的两侧。此外,在圆弧状部16与轴部17之间配置有螺旋形的弹簧9A、9B。各弹簧9A、9B组装成如下状态:一端部与设置于配置部51的未图示的孔部卡止,另一端部产生作用力并卡止于圆弧状部16附近设置的钩挂部,各弹簧9A、9B对支架4向使用位置的方向施力。附图标记13a是位于侧壁13的内表面且设置在前侧的伸出部。
外部构件2也称为装饰板,如图2和图7的(a)~(c)所示,是覆盖壳体构件的底壁10的外表面的大致矩形,由底壁20、直立设置在底壁20的前边缘和后边缘的前壁21和后壁22、以及直立设置在底壁20的两个边缘的侧壁23、23划定。在前壁21设置有与壳体构件的对应的凸部10c卡合的多个凹部21a。在后壁22设置有与壳体构件的对应的凸部10b卡合的多个凹部22a。在各侧壁23设置有与壳体构件的对应的凸部10d卡合的多个凹部23a。并且,外部构件2利用该四边各自的卡合而固定于壳体构件1。
如上所述,在外部构件2卡合于壳体构件1的状态下,在各侧壁23上,在与壳体构件的轴部17相对的部位设置有凹陷部23b。该凹陷部23b是在弹簧9A、9B的螺旋部支撑于轴部17的状态下承接弹簧的对应部的部位,但是也可以省略。在底壁20的内表面中,从前后大致中间到后壁22之间设置有沿着宽度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肋25、以及突出设置在中央的单一的コ形肋26。肋25向壳体构件的开口部14露出并能够承接缓冲件3的对应部。肋26能够与壳体构件的凹部14a卡合。
缓冲件3通过组装于壳体构件1的内侧来保护收容在壳体内部的眼镜等,如图2和图8的(a)~(c)所示,由如下构件划定:底壁30,覆盖壳体构件的底壁10和开口部14;前壁31,直立设置于底壁30的前边缘并沿着壳体构件的前壁11的内表面配置;后壁32,直立设置于底壁30的后边缘并沿着壳体构件的后壁12的内表面配置;以及左右的侧壁33、33,直立设置于底壁30的两个边缘并沿着壳体构件的对应的侧壁13的内表面配置。狭缝34介于后壁32与各侧壁33之间。
底壁30具有沿着背面前边缘设置的多个凸部35和设置于背面两侧边缘的后侧的缓冲部37。各凸部35与壳体构件的对应的孔部10a卡合。如图5的(c)所示,缓冲部37形成为断面大致L形并被夹持在壳体构件1与外部构件2之间。
即,如图8的(a)~(c)所示,各缓冲部37向底壁30的左侧或右侧方向突出,并且被夹持在壳体构件的夹持突起10f与外部构件侧的底壁20的背面对应部之间,能够吸收壳体构件1与外部构件2之间的间隙来阻止晃动。此外,各缓冲部37形成为矩形并具有欠缺前壁侧的角部的倒角部37a。在后壁32上,在左右中间设置有与壳体构件的开口12a对应的开口32a。在各侧壁33的外表面前侧设置有与壳体构件侧的侧壁的伸出部13a卡合的凹陷部36(参照图2)。
(组装)以上的壳体构件1、外部构件2和缓冲件3以如下方式组装为支架4。首先,将缓冲件3配置在壳体构件1的内侧。在该操作中,例如以后壁32沿着后壁12的内侧、各侧壁33沿着对应的侧壁13的内侧的方式,将缓冲件3整体装入壳体构件1内。此时,两侧的缓冲部37从壳体构件的开口部14经过对应的夹持突起10f而配置在底壁10的外表面侧,并且各凸部35与对应的壳体构件侧的孔部10a卡合。
由此,缓冲件3位于壳体构件内,利用孔部10a与凸部35的卡合对前壁31侧限制位置,利用伸出部13a与凹陷部36的卡合以及缓冲部37与夹持突起10f的压力接触等对两侧壁33限制位置,并且利用开口32a的两侧部与开口12a的修边部的抵接以及两个上侧相对于两侧的肋12b的抵接对后壁32限制位置,从而将缓冲件3一体地安装于壳体构件1的内表面。
接着,将外部构件2配置在壳体构件侧的底壁10的外侧。在该操作中,例如在使壳体构件侧的底壁10与前后壁21、22和两侧壁23的内侧位置对准的状态下,将外部构件2向底壁10侧推压。由此,利用前壁的凹部21a与凸部10c的卡合、后壁的凹部22a与凸部10b的卡合(参照图3的(b))、两侧壁的凹部23a与凸部10d的卡合(参照图5的(c))、以及底壁的凸部26与凹部14a的卡合(参照图4的(b)),将外部构件2相对于壳体构件1一体地安装在底壁12的外表面。
(动作)根据以上方式制作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的支架在组装状态下具有以下优点。
(Ⅰ)在该支架4中,在壳体构件1具有配置在内侧且能够与收容的物品抵接的缓冲件3的结构下,首先,由于眼镜等物品位于壳体构件1内且在与缓冲件3接触的状态下被保持,所以即使受到行驶振动,物品也不容易产生损伤等,能够提高收容特性。此外,即使受到行驶振动,也利用夹入底壁10与底壁20之间的缓冲部37,限制或约束成使外部构件2相对于壳体构件1不晃动。
(Ⅱ)以上的优点特别是在于,由于只要将缓冲部37夹入两个构件之间即可,所以与上述文献1相比缓和了加工精度并容易进行调整,并且由于只要对缓冲件3进行形状追加而形成缓冲部37即可,所以能够抑制经费来实施,并且如果是利用卡合结构将外部构件2安装于壳体构件1的方式,则也能够抑制该卡合的晃动并提高组装强度和可靠性。
(Ⅲ)此外,在该结构中,缓冲部37与设置于壳体构件1的开口部14相比配置在外侧而能够夹入壳体构件1与外部构件2之间,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缓冲部37配置在壳体构件1的任意部位、即设计上最容易产生晃动的部位附近,从而能够扩大设计自由度。此外,各缓冲部37被夹持在壳体构件侧的肋状的夹持突起10f与外部构件侧的平坦状的底壁20的内表面之间,因此例如与夹持在面之间的结构相比,能够无间隙且可靠地夹持,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在构件间容易产生的晃动。
(Ⅳ)此外,在该结构中,由于各缓冲部37是具有角部的简单形状,所以容易形成,并且利用设置于角部的一部分的倒角部37a,将缓冲部37从壳体构件侧的开口部14的对应部组装到底壁10的背面侧时,能够良好地进行定位等操作。
(Ⅴ)当然,外部构件2主要利用凸部10b、10c、10d与凹部21a、22a、23a的卡合而安装于壳体构件侧的底壁10,因此容易组装,此外,两个构件因上述缓冲部37的存在而抑制了晃动,所以也稳定地保持了卡合强度。因此,车辆收纳装置适合用作希望使收纳的物品与缓冲件3接触来缓和冲击的眼镜架或杯架等。
(变形例)图9的(a)、(b)示意性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杯架40作为车辆用收纳装置的情况的一例,图9的(a)表示构件关系,图9的(b)表示组装完成状态。在本说明中,明确了与本发明的要部相关的结构。
在图9的(a)、(b)的车辆用收纳装置中,杯架40的壳体构件100能够在内侧收容杯类等物品,并且该杯架40具有:外部构件200,以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状态安装在壳体构件100的外侧;以及缓冲件300,配置在壳体构件100的内侧且能够与收容的物品抵接。另外,外部构件200是小型灯或光源装置的例子。但是,外部构件200例如也可以是使未图示的盖卡止脱离的闩锁或与此类似的构件。
在此,壳体构件100由底壁110和周围壁120划定形成供杯类进出的收容空间。在周围壁120上,在上端外周围一体设置有修边用凸缘部121,并且包括凸缘部121的一部分的部位被切除而成为开口122。该开口122的大小对应于从作为外部构件200的光源装置照射光的部分220。此外,在周围壁120的外周面设置有保持外部构件200的主体210的承受部123。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承受部123设置有与主体210的对应部卡合而能够防止光源装置脱落的凸部或爪部。
缓冲件300具有底壁310和周围壁320并形成为与壳体构件100的内部嵌合的形状。此外,缓冲件300具有缓冲部322,该缓冲部322在周围壁320的上端侧的一部分借助弯曲部321而弯折,并配置在壳体构件100的周围外表面侧,并且夹持在壳体构件100与外部构件200之间。该缓冲部322是如下部分:通过介于壳体构件侧的周围壁120与外部构件200之间而吸收构件间的间隙来防止晃动。
以上的杯架40与上述支架4同样,首先,由于在杯类位于壳体构件100内并在与缓冲件300接触的状态下被保持,所以即使受到行驶振动,也能够容易地吸收或缓和振动而提高保持特性。此外,作为外部构件200的光源装置利用被夹入光源装置与周围壁120之间的缓冲部322,即使受到行驶振动也限制或约束了相对于壳体构件100的不期望的晃动,因此能够提高可靠性。
另外,如上所述,本发明只要包括由权利要求确定的结构即可,详细部分可以参考以上的实施方式的示例和变形例来进一步变更或展开。作为其例子,表示了实施方式的示例的支架设置部5安装于车厢顶棚侧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安装于中央控制台或仪表板等的结构。此外,构成支架4和杯架40的壳体构件1、100、外部构件2、200和缓冲构件3、300的具体形态和形状也能够根据需要而任意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构件(对应于一方的构件)
2外部构件(对应于另一方的构件)
3缓冲件
4支架
5支架设置部
6阻尼器(6a是主体,6b是转动齿轮)
7夹子
8闩锁(卡止装置)
9A弹簧(施力装置)
9B弹簧(施力装置)
32a倒角部
37缓冲部
40杯架
100壳体构件(对应于一方的构件)
200外部构件(对应于另一方的构件)
300缓冲件
321弯曲部
322缓冲部
另外,在此引用2017年4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85816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作为本发明说明书的公开内容援引于此。

Claims (7)

1.一种车辆用收纳装置,包括能够在内侧收容物品的一方的构件,以及以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状态安装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外侧的另一方的构件,
所述车辆用收纳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的构件具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配置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内侧,并能够与收容的所述物品抵接,并且所述缓冲件以一部分延伸的方式形成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夹入所述一方的构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件定位配置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内侧的状态下,所述缓冲部与设置于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开口部相比突出配置到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件定位配置在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内侧的状态下,所述缓冲部经过所述一方的构件的周围端部突出配置到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形成为具有角部的大致平面形状,并且对所述缓冲部的角部的一部分进行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方的构件具有肋状的夹持突起,所述夹持突起用于将所述缓冲部夹入所述一方的构件与所述另一方的构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凸部与凹部的卡合,将所述另一方的构件安装于所述一方的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方的构件是具有收纳空间的壳体构件,所述另一方的构件是配置在所述壳体构件的外表面部分的外部构件,所述缓冲件是配置在所述收纳空间的软质件。
CN201880024283.XA 2017-04-25 2018-04-18 车辆用收纳装置 Active CN1105059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5816A JP6622749B2 (ja) 2017-04-25 2017-04-25 車両用収納装置
JP2017-085816 2017-04-25
PCT/JP2018/016021 WO2018198907A1 (ja) 2017-04-25 2018-04-18 車両用収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5980A CN110505980A (zh) 2019-11-26
CN110505980B true CN110505980B (zh) 2022-09-16

Family

ID=63920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4283.XA Active CN110505980B (zh) 2017-04-25 2018-04-18 车辆用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8600B2 (zh)
JP (1) JP6622749B2 (zh)
KR (1) KR102053526B1 (zh)
CN (1) CN110505980B (zh)
MX (1) MX2019012747A (zh)
WO (1) WO20181989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12087B1 (ko) * 2020-09-16 2022-06-23 주식회사 서연이화 차량의 암레스트용 수납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3744A (ja) * 1984-03-15 1985-10-02 Nissan Motor Co Ltd グロ−ブボツクス
CN1772532A (zh) * 2004-11-09 2006-05-17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顶置储物箱
JP2007176335A (ja) * 2005-12-28 2007-07-12 Mitsuboshi Kaseihin Kk グローブボックスの位置規制構造及びバンパーラバー
CN101028802A (zh) * 2006-02-28 2007-09-05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收纳结构及用于该收纳结构的开盖方法
EP2263916A1 (de) * 2009-06-15 2010-12-22 Skoda Auto a.s. Dachablagefach zur Brillenablage
CN102348579A (zh) * 2009-03-09 2012-02-0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容器架装置
CN105438083A (zh) * 2014-09-18 2016-03-30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收纳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05035U (zh) * 1985-12-23 1987-07-04
JPH0730046Y2 (ja) 1988-05-24 1995-07-12 奥村遊機株式會社 パチンコ機
JP3232870B2 (ja) 1994-05-06 2001-11-2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コンソールリッド
KR0115006Y1 (ko) * 1995-12-15 1998-04-21 김태구 글러브박스 내부에 착탈가능한 소음방지 시트
DE19720364A1 (de) * 1997-05-15 1998-11-19 Fischer Artur Werke Gmbh In ein Fahrzeug einbaubarer Behälter zur Brillenablage
KR100551807B1 (ko) * 2004-05-24 2006-02-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글로브 박스 하우징과 크래쉬 패드간 이탈 방지 구조
US8646825B2 (en) * 2012-01-31 2014-02-1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Overhead console with storage unit insert
JP2015000287A (ja) * 2013-06-18 2015-01-05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部材
WO2016153474A1 (en) * 2015-03-23 2016-09-29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Vehicle storage assembly
JP7053521B2 (ja) * 2019-02-27 2022-04-12 森六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飲料容器保持装置及び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3744A (ja) * 1984-03-15 1985-10-02 Nissan Motor Co Ltd グロ−ブボツクス
CN1772532A (zh) * 2004-11-09 2006-05-17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顶置储物箱
JP2007176335A (ja) * 2005-12-28 2007-07-12 Mitsuboshi Kaseihin Kk グローブボックスの位置規制構造及びバンパーラバー
CN101028802A (zh) * 2006-02-28 2007-09-05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收纳结构及用于该收纳结构的开盖方法
CN102348579A (zh) * 2009-03-09 2012-02-08 株式会社利富高 容器架装置
EP2263916A1 (de) * 2009-06-15 2010-12-22 Skoda Auto a.s. Dachablagefach zur Brillenablage
CN105438083A (zh) * 2014-09-18 2016-03-30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收纳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48600B2 (en) 2021-10-19
US20200317136A1 (en) 2020-10-08
KR20180119489A (ko) 2018-11-02
MX2019012747A (es) 2020-02-05
KR102053526B1 (ko) 2019-12-06
CN110505980A (zh) 2019-11-26
JP2018184044A (ja) 2018-11-22
JP6622749B2 (ja) 2019-12-18
WO2018198907A1 (ja) 201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9169245A (ja) 自動車の天井用小物入れ
US10266039B2 (en) Structure for rear part of vehicle
CN110505980B (zh) 车辆用收纳装置
JP5965166B2 (ja) 収納装置
US20170368998A1 (en)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US8388040B2 (en) Lock-out device for vehicle compartment with lid
CN111094063A (zh) 容器收纳结构
KR101614134B1 (ko) 스토퍼 일체형 글로브박스
CN107587798B (zh) 机动车锁
JP2010018257A (ja)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KR101844916B1 (ko) 자동차 도어 트림
JP5010568B2 (ja) 車両用ゴミ箱
KR100471312B1 (ko) 차량용 스크린커버 고정장치
KR102277301B1 (ko) 차량용 컵홀더의 오일댐퍼 조립구조
JP5982722B2 (ja) カップホルダー
JP4264724B2 (ja) 収納ボックス
JP4133775B2 (ja) 車両用物入装置
JP2024061187A (ja) 乗物用収納構造
KR200252014Y1 (ko) 자동차용 글로브박스의 완충클립
JP2009073319A (ja) 車両用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US20200254854A1 (en) Mirror unit
JP2024061186A (ja) 乗物用収納構造
KR19980039562U (ko) 자동차의 안경 보관함
KR20210083817A (ko) 커버 개폐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언더트레이
JP2020100281A (ja) 車両用サイドドアの内装部材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