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6066A -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 Google Patents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6066A
CN110476066A CN201880023085.1A CN201880023085A CN110476066A CN 110476066 A CN110476066 A CN 110476066A CN 201880023085 A CN201880023085 A CN 201880023085A CN 110476066 A CN110476066 A CN 110476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t
cutoff value
cssg
cancer
anticancer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30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本伸二
谷川原祐介
松尾光寿
高桥宽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ool Of Education
Yakult Honsha Co Ltd
Kei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chool Of Education
Yakult Honsh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ool Of Education, Yakult Honsh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hool Of Education
Priority to CN2023103174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484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76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0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005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 G01N33/500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for testing or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mpounds, e.g. drugs, cosmetics
    • G01N33/5011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for testing or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mpounds, e.g. drugs, cosmetics for testing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6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ionisation of gases, e.g. aerosol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ic discharges, e.g. emission of cathod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74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canc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28Compounds containing heavy metals
    • A61K31/282Platinum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 A61K31/513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having oxo group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heterocyclic ring, e.g. cytos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 A61K31/519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6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ionisation of gases, e.g. aerosol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ic discharges, e.g. emission of cathode
    • G01N27/622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72Mass spectr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03General methods of protein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specific proteins or families of proteins
    • G01N33/6848Methods of protein analysis involving mass spectr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93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related to disea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00Screening for compounds of potential therapeutic val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00Screening for compounds of potential therapeutic value
    • G01N2500/02Screening involving studying the effect of compounds C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acting molecules A and B (e.g. A = enzyme and B = substrate for A, or A = receptor and B = ligand for the recep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800/00Detection 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 G01N2800/52Predicting or monitoring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e.g. for selection of therapy based on assay results in personalised medicine; Progn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nc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Biophys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该感受性判定标记为包含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上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Description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判定作为对象的患者的癌症对于所使用的抗癌剂是否具有治疗反应性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和其利用。
背景技术
抗癌剂有烷基化剂、铂制剂、代谢拮抗剂,抗癌性抗生素,抗癌性植物生物碱等的种类。并且,这些抗癌剂存在因癌症的种类不同而显示疗效和不显示疗效的情况。然而,已知即使是对于被认为有效的种类的癌症,也存在因患者个体不同而显示疗效和不显示疗效的情况。抗癌剂对于这样的各个患者的癌症是否显示疗效被称为抗癌剂感受性。
奥沙利铂(SP-4-2)-[(1R,2R)-cyclohexane-1,2-diamine-κN,κN’][ethanedioato(2-)-κO1,κO2]platinum(IUPAC)是第三代铂配位化合物系抗恶性肿瘤药。其作用机理被认为与以往药剂的顺铂(CDDP)、卡铂(CBDCA)同样,通过与DNA碱基形成交联来抑制DNA合成、抑制蛋白合成,奥沙利铂(L-OHP)对于CDDP、CBDCA无法产生疗效的大肠癌也显示抗肿瘤效果,显示出了与现有的铂配位化合物系抗恶性肿瘤药不同的抗肿瘤谱。在美国于2004年1月,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5-FU)/左亚叶酸(LV)的联合使用(并用)被许可用于治疗转移性结肠-直肠癌的一线治疗,在日本也于2005年4月,对于“无法靠切除治愈的晚期、复发的结肠-直肠癌”,以奥沙利铂与其他抗恶性肿瘤剂的联合使用(本剂在与左亚叶酸和氟尿嘧啶的静脉内持续给药法等联合使用的情况下被确认有用)的方式被药价收录。对于晚期复发大肠癌的治疗,利用20世纪90年代前半叶之前所进行的5-FU/LV疗法时的生存率为10~12个月,与此相对,加入了奥沙利铂的FOLFOX疗法的生存期为19.5个月,几乎达到2倍。而且在2009年8月,作为效能、效果追加了同样利用奥沙利铂与左亚叶酸和氟尿嘧啶的静脉内持续给药法的联合使用的“结肠癌中的术后辅助化疗”,奥沙利铂是能够期待对大肠癌患者的扩大使用和有益性的药剂。在大肠癌以外,在2009年8月,对于不能通过切除治愈的胰腺癌,在2015年3月对于胃癌,都以与其他化疗剂的联合使用的方式追加了效能、效果。
然而,即便如此,对于晚期复发大肠癌的FOLFOX疗法的反应率为50%左右,换言之就是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一半没有获得疗效。另外,还因为使用奥沙利铂除了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还会导致多发性末梢神经障碍,这虽然不是致死性的副作用,但也成为导致难以继续治疗的因素。因此,利用能够在治疗开始前预测能够期待疗效的患者(反应者)和不能够期待疗效的患者(非反应者)而能够早期诊断治疗反应性的生物标记,能够实现有效性和安全性高的化学疗法。
而且,一般来说,癌症化学疗法的治疗疗程较长,因此在持续治疗中经时性地监测对于抗癌剂的感受性,能够实现能否持续治疗的判定,不仅能够减少患者负担和副作用,而且从医疗经济学的观点出发也被认为是有用的。为了实现预测各个患者的治疗反应性、以及进行早期诊断和选择适当的药剂和治疗方案的“个性化治疗”,确立能够进行对于奥沙利铂等抗癌剂的效果预测或治疗应答性的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是当务之急。
从该观点出发,本发明人通过使药剂感受性不同的多个人癌细胞系或者移植有该细胞系的荷瘤小鼠暴露于药剂,对于药剂暴露后的细胞内代谢变动使用毛细管电泳-飞行时间型质谱仪(CE-TOF MS)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分析药剂感受性,搜索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由此报告了几种标记(专利文献1~4)。然而,这些标记还未达到实用化。另外,近年来,在FOLFOX疗法中加入了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抗体药的联合疗法也被确立,因此能够进行FOLFOX疗法的效果预测或者早期诊断治疗应答性的生物标记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公开第2009/096189号
专利文献2:国际专利公开第2011/052750号
专利文献3:国际专利公开第2012/127984号
专利文献4:国际专利公开第2013/125675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判别各个患者的治疗反应性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和使用了它的新的癌症治疗手段。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此,本发明人以结肠-直肠癌症患者的血液样本作为对象,对于贝伐单抗联用mFOLFOX6疗法开始前的血中代谢物利用CE-Q-TOF MS和CE-TOF MS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发现,对于贝伐单抗联用mFOLFOX6疗法的治疗反应性高的反应者组的患者中,2-脱氧葡萄糖6-磷酸酯(2DG6P)、2-甲基丝氨酸(2MSE)、半胱氨酸-谷胱甘肽二硫化物(CSSG)、多巴胺(DOPM)、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咪唑-4-乙酸酯(I4A)和吡啶-2-羧酸丁酯(P2CB)的浓度与治疗反应性低的非反应者组的患者相比更高。另外,在反应者组的患者中、1-甲基-2-吡咯烷酮、天冬氨酸(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6-磷酸葡萄糖(GL6P)、双甘氨肽(Gly-Gly)、亚牛磺酸(HYPT)和次黄嘌呤(HYPX)的浓度与非反应者组的患者相比更低。
基于该发现,经过进一步的探讨,结果发现,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浓度,就能够判定该癌症患者的癌症对于抗癌剂是否具有感受性。另外发现,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1)2DG6P、CSSG、HYPT、I4A和P2CB的浓度、(2)2DG6P、2MSE、ASP、CSSG、DOPM、GL6P和HYPT的浓度、或(3)CSSG、DOPM和HYPT的浓度,通过将该浓度是否在反应者的截止值以上(或者,以下)进行数值化后代入特定的计算式,就能够判定该癌症患者的癌症对于抗癌剂是否具有感受性,具体来说,能够判定该癌症患者是否为反应者。另外发现,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ASP和CSSG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浓度,则能够预测治疗开始前的肿瘤的大小。另外发现,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氨基丁酸、CSSG、γ-谷氨酰半胱氨酸(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浓度,能够预测抗癌剂治疗时的预后预测。
而且发现,将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HYPX、2-氨基丁酸、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甘氨胆酸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表达变动作为指标,能够筛选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而且发现,将该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与成为感受性增强的对象的抗癌剂联合使用,能够飞跃性地提高该抗癌剂的治疗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下面的〔1〕~〔22〕的发明。
〔1〕一种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其中,上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上述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包含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
〔2〕如〔1〕所述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其中,抗癌剂还包含贝伐单抗。
〔3〕一种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方法,其中,上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上述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方法包括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的工序。
〔4〕如〔3〕所述的判定方法,其还包括:通过将上述测定的结果与对照水平进行比较,来判定该癌症患者对于抗癌剂的感受性的工序。
〔5〕如〔4〕所述的判定方法,其中,上述对照水平为反应者的截止值,该截止值在2DG6P时为5.304×10-4≤,在2MSE时为1.404×10-3≤,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GSSG时为1.061×10-3≤,在I4A时为3.316×10-3≤,在P2CB时为5.952×10-4≤,在1-甲基-2-吡咯烷酮时为≤8.422×10-2,在ASP时为≤3.401×10-2,在苯甲酰胺时为≤9.859×10-2,在葡萄糖二酸时为≤1.058×10-3,在GL6P时为≤8.167×10-4,在Gly-Gly时为≤5.349×10-3,在HYPT时为≤1.837×10-2,在HYPX时为≤1.050×10-1
〔6〕如〔3〕所述的判定方法,其还包括通过下式(1)算出反应者的概率(p),判定该癌症患者是否为反应者的工序,
(式中,2DG6P、CSSG、I4A和P2CB在各分子的测定结果为各分子的截止值以上时表示1,低于截止值时表示0,HYPT在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下时表示1,超过截止值时表示0,
该截止值在2DG6P时为5.304×10-4,在CSSG时为2.223×10-2,在I4A时为3.316×10-3,在P2CB时为5.952×10-4,在HYPT时为1.837×10-2。)
〔7〕如〔3〕所述的判定方法,其还包括通过下式(2)算出反应者的概率(p),判定该癌症患者是否为反应者的工序,
(式中,2DG6P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2DG6P表示10.2190,低于截止值时,2DG6P表示-10.2190,2MSE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2MSE表示1.4778,低于截止值时,2MSE表示-1.4778,ASP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ASP表示-1.4976,低于截止值时,ASP表示1.4976,CSSG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CSSG表示2.0937,低于截止值时,CSSG表示-2.0937,DOPM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DOPM表示2.2258,低于截止值时,DOPM表示-2.2258,GL6P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GL6P表示-1.6623,低于截止值时,GL6P表示1.6623,HYPT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HYPT表示-2.3200,低于截止值时,HYPT表示2.3200,
该截止值在2DG6P时为5.304×10-4,在2MSE时为1.404×10-3,在ASP时为3.401×10-2,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GL6P时为8.167×10-4,在HYPT时为1.837×10-2。)
〔8〕如〔3〕所述的判定方法,其还包括通过下式(3)算出反应者的概率(p),判定该癌症患者是否为反应者的工序;
(式中,CSSG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CSSG表示1.8701,低于截止值时,CSSG表示-1.8701,DOPM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DOPM表示1.4081,低于截止值时,DOPM表示-1.4081,HYPT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HYPT表示-1.0869,低于截止值时,HYPT表示1.0869,
该截止值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HYPT时为1.837×10-2。)
〔9〕如〔3〕~〔8〕中任一项所述的判定方法,其中,生物体试样为来自投予了抗癌剂的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
〔10〕如〔3〕~〔9〕中任一项所述的判定方法,其中,抗癌剂还包含贝伐单抗。
〔11〕一种癌症患者的肿瘤直径之和的判定方法,其包括测定来自该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ASP和CSSG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的工序。
〔12〕一种抗癌剂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标记,其中,上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上述预后预测标记包含选自2-氨基丁酸、CSSG、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
〔13〕如〔12〕所述的预后预测标记,其中,抗癌剂还包含贝伐单抗。
〔14〕一种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方法,其中,上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上述预后预测方法包括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氨基丁酸、CSSG、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的工序。
〔15〕如〔14〕所述的预后预测方法,其中,抗癌剂还包含贝伐单抗。
〔16〕一种试剂盒,其用于实施〔3〕~〔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判定方法,该试剂盒的特征在于:
包含用于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的方案。
〔17〕一种试剂盒,其用于实施〔14〕或〔15〕所述的判定方法,该试剂盒的特征在于:
包含用于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氨基丁酸、CSSG、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的方案。
〔18〕一种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的筛选方法,其中,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存在下,将癌细胞系或来自荷瘤动物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HYPX、2-氨基丁酸、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甘氨胆酸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表达变动作为指标。
〔19〕如〔18〕所述的筛选方法,其中,抗癌剂还包含贝伐单抗。
〔20〕一种感受性增强剂,其为通过〔18〕或〔19〕所述的方法得到的对于抗癌剂的感受性增强剂,
上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21〕一种癌症治疗用组合物,其为通过组合〔20〕所述的感受性增强剂和抗癌剂而成的癌症治疗用组合物,
上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22〕如〔21〕所述的癌症治疗用组合物,其中,抗癌剂还包含贝伐单抗。
发明效果
使用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就能对各个患者的抗癌剂感受性、预后或肿瘤的抗癌剂耐性在治疗开始前或治疗开始后早期准确地进行判定,结果能够选择治疗效果高的抗癌剂。而且能够避免使用得不到效果的抗癌剂,因此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另外,由于使用抗癌剂的疗程期间较长,所以在继续治疗中也可以在每个治疗周期判定抗癌剂感受性,由此,能够进行对于该癌症的抗癌剂感受性的经时性评价,能够判定是否应该继续治疗。作为其结果,能够防止伴随继续投予得不到治疗效果的抗癌剂的癌症的进展,防止副作用的增大,还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担,削减医疗费。
而且,另外,如果使用该标记,能够筛选使抗癌剂感受性增强的药剂,通过并用成为其对象的抗癌剂和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能够飞跃性地提高癌症治疗效果。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的测定试剂作为抗癌剂感受性判定试剂是有用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在分析方法1中,对于贝伐单抗联用mFOLFOX6疗法具有不同治疗反应性的反应者(R)组和非反应者(N-R)组中的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差异的物质的图。
图2为示出治疗开始前的肿瘤直径之和与ASP或CSSG的浓度的相关关系的图。
图3为示出式(1)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模型的ROC曲线的图。
图4为示出CSSG的浓度为高值的组(CSSG High)和低值的组(CSSG Low)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图4A)和总生存期(OS,图4B)的图。
图5为示出在分析方法2中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15种代谢物之中的9种代谢物的对于贝伐单抗联用mFOLFOX6疗法具有不同治疗反应性的R组和N-R组的分布图。
图6为示出在分析方法2中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15种代谢物之中的6种代谢物的对于贝伐单抗联用mFOLFOX6疗法具有不同治疗反应性的R组和N-R组的分布图。
图7(a)为示出式(2)(7种代谢物模型)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模型的ROC曲线的图。(b)为示出式(3)(3种代谢物模型)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模型的ROC曲线的图。
图8(a)为示出利用式(2)(7种代谢物模型)基于治疗开始前的代谢物分成R组和N-R组后,画出卡普兰-迈耶曲线(Kaplan-Meier curve)的图。(b)为示出利用式(3)(3种代谢物模型)基于治疗开始前的代谢物分成R组和N-R组后,画出卡普兰-迈耶曲线的图。
图9为示出利用COX的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治疗开始前的代谢物浓度和OS的关系时,显示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差异的代谢物的风险比和其95%置信区间的图。
图10为示出利用COX的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治疗开始前的代谢物浓度和OS的关系时,对于95%置信区间的上限低于1的代谢物以截止值进行分组的情况下的卡普兰-迈耶曲线和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的结果的图。
图11为示出利用COX的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治疗开始前的代谢物浓度和OS的关系时,对于95%置信区间的上限超过1的代谢物以截止值进行分组的情况下的卡普兰-迈耶曲线和对数秩检验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是2-脱氧葡萄糖6-磷酸酯(2DG6P)、2-甲基丝氨酸(2MSE)、半胱氨酸-谷胱甘肽二硫化物(CSSG)、多巴胺(DOPM)、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咪唑-4-乙酸酯(I4A)、吡啶-2-羧酸丁酯(P2CB)、1-甲基-2-吡咯烷酮、天冬氨酸(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葡萄糖6-磷酸酯(GL6P)、双甘氨肽(Gly-Gly)、亚牛磺酸(HYPT)和次黄嘌呤(HYPX)这15种代谢物质。这些物质之中,对于2DG6P、2MSE、CSSG、DOPM、GSSG、I4A和P2CB来说,如后述实施例所示,以来自结肠、直肠癌症患者的血液样本作为对象,使用CE-Q-TOF MS和CE-TOF MS对于贝伐单抗联用mFOLFOX6疗法开始前的血中代谢物的量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判明,在对于贝伐单抗联用mFOLFOX6疗法的治疗反应性高的反应者组的患者中,与治疗反应性低的非反应者组的患者相比更高。另外,对于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来说,如后述实施例所示判明了在反应者组的患者中,与非反应者组的患者相比更低。因此,这15种物质作为对于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特别是对于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左亚叶酸或它的盐和贝伐单抗的抗癌剂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是有用的。其中(1)2DG6P、CSSG、HYPT、I4A和P2CB这5种物质的组合,(2)2DG6P、2MSE、ASP、CSSG、DOPM、GL6P和HYPT这7种物质的组合,或(3)CSSG、DOPM和HYPT这3种物质的组合是特别有用的,通过使用这些作为对象,能够判定癌症患者是否为反应者。
另外,如后述实施例所示判明了,ASP与癌症患者的治疗开始前的肿瘤直径之和呈现正的相关,CSSG呈现负的相关。因此,ASP和CSSG作为癌症患者的肿瘤直径之和的判定标记是有用的。
另外,如后述实施例所示,根据CSSG的水平对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进行分析判明了,CSSG高值的组与CSSG低值的组相比,PFS和OS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更长。因此,CSSG单独作为对于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特别是可以作为对于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左亚叶酸或它的盐和贝伐单抗的抗癌剂的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标记是有用的,特别是作为预测不仅PFS的长短而且包括二次治疗以后的OS的长短的预测标记也是有用的。
而且,如后述实施例所示,利用COX的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判明了,对于2-氨基丁酸、CSSG、γ-谷氨酰半胱氨酸(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和奎尼酸来说,血中的浓度越高,生存期越长,另外判明了,对于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来说,血中浓度越高,生存期越短。因此,这9种物质单独作为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特别是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左亚叶酸或它的盐和贝伐单抗的抗癌剂进行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标记,特别是作为包括二次治疗以后的OS的长短的预测标记是有用的。
2DG6P是葡萄糖的2位的OH基变成H的2-脱氧-D-葡萄糖被摄取到细胞内后,通过葡萄糖己糖激酶生成的物质,已知在非临床测试中2DG6P不受糖酵解的代谢,因此不仅积蓄在细胞内,还会反馈抑制己糖激酶,使葡萄糖的代谢受到抑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然而,并没有在以癌症患者作为对象的临床测试中探讨癌症患者的血清中的2DG6P的报告,因此完全不知道2DG6P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以及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反应者。
2MSE是作为保湿成分也会被配合在化妆品等之中的物质,但完全不知道2MSE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以及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反应者。
CSSG和GSSG都是已知参与药物的解毒化的物质GSH的代谢物。CSSG是GSH与半胱氨酸(Cys)结合的物质,GSSG是GSH经过氧化形成的GSH的二聚体。已知血中的GSH在采血后会被迅速氧化变成GSSG,以及GSH在采血后会迅速地与在血中比GSH更丰富存在的半胱氨酸而很大程度上发生结合,在数分钟内就形成CSSG等见解,但关于着眼于药效和CSSG、GSSG的报告,包括其与癌症相关的报告均不存在,完全不知道CSSG或GSSG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以及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反应者。另外,CSSG成为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治疗的预后的预测标记,特别是PFS和OS的预测标记以及在浓度高时的生存期长是完全未知的。而且,CSSG能够成为预测体内肿瘤直径之和的标记也是完全未知的。
DOPM是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是参与运动调节、激素调节、感情、兴趣、学习等的物质,但DOPM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以及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反应者是完全未知的。
I4A是由肥胖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的作为致炎物质的组胺的代谢路径上的物质,但I4A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反应者是完全未知的。
P2CB是吡啶-2-羧酸的丁酯体。已知吡啶-2-羧酸是色氨酸代谢路径上的物质,具有螯合作用,发挥作为葡萄糖脱氢酶活化抑制剂的作用,通过吡啶甲酸处理使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受到大约50%抑制,但P2CB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反应者是完全未知的。
1-甲基-2-吡咯烷酮已知被用作医药品等的中间体、合成试剂,但1-甲基-2-吡咯烷酮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以及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非反应者是完全未知的。
ASP为氨基酸之一,通常来说,已知在生物体内的氮处理中具有核心作用。已知ASP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和氟尿嘧啶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在奥沙利铂高感受性的细胞系中与低感受性的细胞系相比浓度高(国际专利公开第2013/125675号),但能够作为还含有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3剂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非反应者是完全未知的。另外,ASP能够作为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标记使用、浓度高时生存期短是完全未知的。
苯甲酰胺又被称为苯甲酸酰胺,其衍生物被作为镇静剂、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但苯甲酰胺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以及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非反应者是完全未知的。
葡萄糖二酸是代表性的糖酸之一,由于其衍生物能够在溶剂等中使用,所以作为原料的需求逐渐提高,已知有几种制造方法(国际专利公开第2013/125509号),但葡萄糖二酸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以及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非反应者是完全未知的。
GL6P是通过磷酸戊糖路径、糖酵解等而被代谢的物质,但GL6P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以及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非反应者是完全未知的。
Gly-Gly被作为生物学实验的缓冲剂和更复杂的肽的合成原料使用,但Gly-Gly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以及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非反应者是完全未知的。
HYPT是从半胱氨酸生物合成牛磺酸时的中间产物,通过3-亚磺基-L-丙氨酸和半胱胺的氧化来合成。HYPT已知有抗炎症作用(日本特开2017-7980号公报)、抗氧化作用(日本特开2017-14167号公报),但HYPT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以及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非反应者是完全未知的。
HYPX是嘌呤代谢路径上的代谢物,由肌苷、黄嘌呤利用氢过氧化物酶使用从O2 -产生的H2O2来合成的。HYPX已知能够成为骨性关节炎、前列腺癌的诊断生物标记(日本特表2006-504093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16-153808号公报),但HYPX能够作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使用、其浓度高时能够判定为非反应者是完全未知的。另外,HYPX能够作为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标记使用以及浓度高时生存期短是完全未知的。
2-氨基丁酸是半胱氨酸/甲硫氨酸代谢路径上的代谢物,但2-氨基丁酸能够作为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标记使用以及浓度高时生存期长是完全未知的。
γ-Glu-Cys是谷胱甘肽代谢路径上的代谢物。然而,γ-Glu-Cys能够作为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标记使用、浓度高时生存期长是完全未知的。
甘油-3-磷酸酯是甘油酯和甘油磷酸代谢路径、癌症中胆碱代谢路径上的代谢物。然而,甘油-3-磷酸酯能够作为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标记使用、浓度高时生存期长是完全未知的。
奎尼酸是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合成路径上的代谢物。然而,奎尼酸能够作为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标记使用、浓度高时生存期长是完全未知的。
甘氨胆酸是胆汁酸合成体系、胆固醇代谢路径上的代谢物。然而,甘氨胆酸能够作为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标记使用、浓度高时生存期短是完全未知的。
乳酸作为与糖酵解、糖异生相关的物质,参与各种途径。然而,乳酸能够作为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标记使用、浓度高时生存期短是完全未知的。
其中,反应者是指,基于Recist标准(J Natl Cancer Inst.2000 Feb 2;92(3):205-16)通过放射线诊断医生进行图像诊断的结果,在测试治疗期间中的最大效果显示出完全反应或者部分反应的患者,非反应者(N-R)是指,基于Recist标准通过放射线诊断医生进行图像诊断的结果,在测试治疗期间中的最大效果为病情稳定或者病情进展的患者。
成为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的对象的抗癌剂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但在体内代谢而转化成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或左亚叶酸的抗癌剂也同样地成为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的对象。具体来说,已知替加氟(tegaful)、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在体内代谢而转化成氟尿嘧啶,因此作为氟尿嘧啶的替代,替加氟、卡培他滨也成为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的对象,这种情况下,含有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替加氟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含有奥沙利铂或它的盐、卡培他滨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也成为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的对象。
作为与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组合使用的其他抗癌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噻替哌(thiotepa)、美法仑(melphalan)、白消安(busulfan)、尼莫司汀(nimustine)、雷莫司汀(ranimustine)、达卡巴嗪(dacarbazine)、甲基苄肼(procarbazine)、替莫唑胺(temozolomide)、顺铂(cisplatin)、卡铂(carboplatin)、奈达铂(nedaplatin)、氨甲蝶呤(methotrexate)、培美曲塞(pemetrexed)、替加氟/尿嘧啶(tegaful·uracil)、去氧氟尿苷(doxifluridine)、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tegaful·gimeracil·oteracil)、卡培他滨(capecitabine)、阿糖胞苷(cytarabine)、依诺他滨(enocitabine)、吉西他滨(gemcitabine)、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氟达拉滨(fuludarabin)、喷司他丁(pentostatin)、克拉屈滨(cladribine)、羟基脲(hydroxyurea)、多柔比星(doxorubicin)、表柔比星(epirubicin)、道诺霉素(daunorubicin)、伊达比星(idarubicine)、吡柔比星(pirarubicin)、米托蒽醌(mitoxantrone)、氨柔比星(amurubicin)、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博来霉素(bleomycine)、佩莱霉素(pepleomycin)、丝裂霉素C(mytomycin C)、阿柔比星(aclarubicin)、净司他丁(zinostatin)、长春新碱(vincristine)、长春地辛(vindesine)、长春花碱(vinblastine)、长春瑞滨(vinorelbine)、紫杉醇(paclitaxel)、多西他赛(docetaxel)、伊立替康(irinotecan)、伊立替康活性代谢物(SN-38)、托泊替康(nogitecan、topotecan)、依托泊苷(etoposide)、泼尼松龙(prednisol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他莫昔芬(tamoxifen)、托瑞米芬(toremifene)、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阿那曲唑(anastrozole)、依西美坦(exemestane)、来曲唑(letrozole)、利妥昔单抗(rituximab)、伊马替尼(ima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吉妥单抗-奥佐米星(gemtuzumab ozogamicin)、硼替佐米(bortezomib)、厄洛替尼(erlotinib)、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贝伐单抗(bevacizumab)、舒尼替尼(sun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达沙替尼(dasatinib)、帕尼单抗(panitumumab)、天冬酰胺酶(asparaginase)、维甲酸(tretinoin)、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或它们的盐、或它们的活性代谢物等。这些之中,优选伊立替康、SN-38或它们的盐或贝伐单抗,特别优选贝伐单抗。
为了使用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来判定抗癌剂感受性,通过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样本)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详细地说进一步将该测定结果与对照水平(意味着标准浓度、反应者的浓度范围、反应者的截止值(下面,截止值意味着将LC/MS用内部标准溶液的浓度作为1时的相对浓度)(在2DG6P时为5.304×10-4≤、在2MSE时为1.404×10-3≤、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GSSG时为1.061×10-3≤、在I4A时为3.316×10-3≤、在P2CB时为5.952×10-4≤、在1-甲基-2-吡咯烷酮时为≤8.422×10-2、在ASP时为≤3.401×10-2、在苯甲酰胺时为≤9.859×10-2、在葡萄糖二酸时为≤1.058×10-3、在GL6P时为≤8.167×10-4、在Gly-Gly时为≤5.349×10-3、在HYPT时为≤1.837×10-2、在HYPX时为≤1.050×10-1)、抗癌剂投予前的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的浓度等)进行比较来进行。或者,通过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被检测体)中的(1)2DG6P、CSSG、HYPT、I4A和P2CB的量,(2)2DG6P、2MSE、ASP、CSSG、DOPM、GL6P和HYPT的量,或(3)CSSG、DOPM和HYPT的量,详细地说,进一步将该测定结果与各物质的反应者的截止值(在2DG6P时为5.304×10-4、在2MSE时为1.404×10-3、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I4A时为3.316×10-3、在P2CB时为5.952×10-4、在ASP时为3.401×10-2、在GL6P时为8.167×10-4、在HYPT时为1.837×10-2)进行比较并数值化,代入特定的计算式来进行。
这里,作为癌症患者,包括患有癌症的被测试者或患过癌症的被测试者。作为生物体试样,可以举出例如血液、血清、血浆、癌组织活检标本、癌症摘除手术标本、大便、尿、腹水、胸水、脑脊液、咳痰等,特别优选血清。
另外,作为成为本发明的对象的癌症,可以举出以咽喉癌为代表的嘴唇、口腔和咽喉癌、以食道癌、胃癌、结肠-直肠癌等为代表的消化器官癌、以肺癌为代表的呼吸器官和胸腔内器官癌、骨和关节软骨癌、皮肤的恶性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和其他的皮肤癌、以间皮瘤为代表的间皮和软组织癌、以乳房癌、子宫癌、卵巣癌为代表的女性生殖器癌、以前列腺癌为代表的男性生殖器癌、以膀胱癌为代表的尿道癌、以脑肿瘤为代表的眼、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癌、甲状腺和其他的内分泌腺癌、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淋巴性白血病为代表的淋巴组织、造血组织和相关组织癌、和以这些作为原发病灶的转移组织的癌等,优选适用于结肠-直肠癌(大肠癌),特别优选未用化学疗法治疗的癌症。
测定被检测体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HYPX、2-氨基丁酸、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甘氨胆酸和乳酸的分子的测定方法依照被测定对象物质进行适当确定即可,能够采用例如CE-Q-TOF MS、CE-TOF MS、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各种质量分析装置、HPLC、免疫测定法、生化测定法等测定。
为了利用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和P2CB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判定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在抗癌剂投予前或投予后早期的阶段,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和P2CB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例如浓度即可。浓度具有被判定为高于规定的对照水平的浓度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该癌症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具有感受性,因此,这些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对于能够期待治疗效果的患者来说,能够作为用于继续积极治疗的标记来使用。另一方面,浓度具有被判定为低于规定的对照水平的浓度的情况下,能够判定该癌症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没有感受性。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没有感受性的情况下不能够期待其药效,如果投予或持续投予这样的不能够期待药效的抗癌剂的情况下,有癌症会进展,副作用会增大的担忧。这样,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能够作为用于对能够期待治疗效果的患者继续积极治疗的标记来使用,也能够作为为了避免伴随不能期待药效的抗癌剂的继续投予的癌症进展、副作用增大的标记来使用。
作为对照水平,可以举出例如截止值,作为截止值,在2DG6P时为5.304×10-4≤,在2MSE时为1.404×10-3≤,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GSSG时为1.061×10-3≤,在I4A时为3.316×10-3≤,在P2CB时为5.952×10-4≤。
为了利用选自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判定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在抗癌剂投予前或投予后早期的阶段,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例如测定浓度即可。浓度具有被判定为低于规定的对照水平的浓度的情况下,可以判定该癌症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具有感受性,因此这些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能够作为用于对能够期待治疗效果的患者继续积极治疗的标记来使用。另一方面,浓度具有被判定为高于规定的对照水平的浓度的情况下,能够判定该癌症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没有感受性。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没有感受性的情况下不能够期待其药效,如果投予或持续投予这样的不能够期待药效的抗癌剂的情况下,有癌症会进展,副作用会增大的担忧。这样,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能够作为用于对能够期待治疗效果的患者继续积极治疗的标记来使用,也能够作为为了避免不能期待药效的抗癌剂的继续投予所伴随的癌症的进展、副作用的增大的标记来使用。
作为对照水平,可以举出例如截止值,作为截止值,在1-甲基-2-吡咯烷酮时为≤8.422×10-2,在ASP时为≤3.401×10-2,在苯甲酰胺时为≤9.859×10-2,在葡萄糖二酸时为≤1.058×10-3,在GL6P时为≤8.167×10-4,在Gly-Gly时为≤5.349×10-3,在HYPT时为≤1.837×10-2,在HYPX时为≤1.050×10-1
为了利用2DG6P、CSSG、HYPT、I4A和P2CB,判定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在抗癌剂投予前或投予后,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2DG6P、CSSG、HYPT、I4A和P2CB的量,例如测定浓度,对于2DG6P、CSSG、I4A和P2CB,在各分子的测定结果在各分子的截止值以上时将1代入式(1),在低于截止值时将0代入式(1),对于HYPT来说,在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下时将1代入式(1),超过截止值时将0代入式(1)即可。
(式中,2DG6P、CSSG、I4A和P2CB在各分子的测定结果为各分子的截止值以上时表示1,低于截止值时表示0,HYPT在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下时表示1,超过截止值时表示0。)
各物质的截止值如下所述。在2DG6P时为5.304×10-4,在CSSG时为2.223×10-2,在HYPT时为1.837×10-2,在I4A时为3.316×10-3,在P2CB时为5.952×10-4
通过式(1)算出的p表示作为对象的癌症患者是反应者的概率。p只要是为0.5以上,就可以判定该癌症患者的癌症为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具有感受性,即该癌症患者为反应者,因此这些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能够作为用于对能够期待治疗效果的患者继续积极治疗的标记来使用。另一方面,p低于0.5时,能够判定该癌症患者的癌症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是非感受性的,即该癌症患者为非反应者。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没有感受性的情况下,不能期待其药效,如果投予或持续投予这样的不能够期待药效的抗癌剂的情况下,有癌症会进展、副作用会增大的担忧。这样,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能够作为用于对能够期待治疗效果的患者继续积极治疗的标记来使用,也能够作为为了避免不能期待药效的抗癌剂的继续投予所伴随的癌症的进展、副作用的增大的标记来使用。
为了利用2DG6P、2MSE、ASP、CSSG、DOPM、GL6P和HYPT,判定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在抗癌剂投予前或投予后,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2DG6P、2MSE、ASP、CSSG、DOPM、GL6P和HYPT的量,例如测定浓度,如下所述,代入式(2)即可。
(式中,2DG6P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2DG6P表示10.2190,低于截止值时2DG6P表示-10.2190,2MSE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2MSE表示1.4778,低于截止值时2MSE表示-1.4778,ASP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ASP表示-1.4976,低于截止值时ASP表示1.4976,CSSG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CSSG表示2.0937,低于截止值时CSSG表示-2.0937,DOPM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DOPM表示2.2258,低于截止值时DOPM表示-2.2258,GL6P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GL6P表示-1.6623,低于截止值时GL6P表示1.6623,HYPT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HYPT表示-2.3200,在低于截止值时HYPT表示2.3200。)
各物质的截止值如下。在2DG6P时为5.304×10-4,在2MSE时为1.404×10-3,在ASP时为3.401×10-2,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GL6P时为8.167×10-4,在HYPT时为1.837×10-2
通过式(2)算出的p表示作为对象的癌症患者是反应者的概率。p只要是为0.5以上,就可以判定该癌症患者的癌症为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具有感受性,即该癌症患者为反应者,因此这些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能够作为用于对能够期待治疗效果的患者继续积极治疗的标记来使用。另一方面,p低于0.5时,能够判定该癌症患者的癌症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不具有感受性,即该癌症患者为非反应者。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没有感受性的情况下,不能期待其药效,如果投予或持续投予这样的不能够期待药效的抗癌剂的情况下,有癌症会进展、副作用会增大的担忧。这样,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能够作为用于对能够期待治疗效果的患者继续积极治疗的标记来使用,也可以作为为了避免不能期待药效的抗癌剂的继续投予所伴随的癌症的进展、副作用的增大的标记来使用。
为了利用CSSG,DOPM和HYPT,判定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的感受性,在抗癌剂投予前或投予后,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CSSG,DOPM和HYPT的量,例如测定浓度,如下所述,代入式(3)即可。
(式中,CSSG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CSSG表示1.8701,低于截止值时CSSG表示-1.8701,DOPM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DOPM表示1.4081,低于截止值时DOPM表示-1.4081,HYPT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HYPT表示-1.0869,在低于截止值时HYPT表示1.0869。)
各物质的截止值如下。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HYPT时为1.837×10-2
通过式(3)算出的p表示作为对象的癌症患者是反应者的概率。p只要是为0.5以上,就可以判定该癌症患者的癌症为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具有感受性,即该癌症患者为反应者,因此这些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能够作为用于对能够期待治疗效果的患者继续积极治疗的标记来使用。另一方面,p低于0.5时,能够判定该癌症患者的癌症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不具有感受性,即该癌症患者为非反应者。对于作为对象的抗癌剂没有感受性的情况下,不能期待其药效,如果投予或持续投予这样的不能够期待药效的抗癌剂的情况下,有癌症会进展、副作用会增大的担忧。这样,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能够作为用于对能够期待治疗效果的患者继续积极治疗的标记来使用,也可以作为为了避免不能期待药效的抗癌剂的继续投予所伴随的癌症的进展、副作用的增大的标记来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示出作为对象的癌症患者为反应者的概率(p)的上述式(1)~(3)之中,从灵敏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式(2)。
为了利用ASP和/或CSSG预测作为对象的癌症患者的治疗开始前的肿瘤直径之和,在抗癌剂投予前,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ASP和/或CSSG的量,例如测定浓度,将各测定结果代入式(4)或式(5)即可。
肿瘤直径之和(mm)=39.5+585.5×ASP·····(4)
(式中,ASP表示相对浓度(将LC/MS用内部标准溶液的浓度作为1时的相对浓度)。)
肿瘤直径之和(mm)=171.1-3540.6×CSSG·····(5)
(式中,CSSG表示相对浓度(将LC/MS用内部标准溶液的浓度作为1时的相对浓度)。)
为了利用选自2-氨基丁酸、CSSG、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预测利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特别是利用含有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左亚叶酸或它的盐和贝伐单抗的抗癌剂的治疗时的预后,在抗癌剂投予前或投予后,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氨基丁酸,CSSG,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例如测定浓度即可。这些之中,优选测定选自ASP、CSSG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例如优选测定浓度。对于选自2-氨基丁酸、CSSG、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和奎尼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浓度具有被判断为高于规定的对照水平的浓度的情况下,与具有判断为较低浓度的情况相比,能够预测为预后较好。另一方面,对于选自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浓度具有被判断为低于规定的对照水平的浓度的情况下,与具有判断为较高浓度的情况相比,能够预测为预后较好。预后预测能够通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等的长短来表示,优选以PFS和/或OS表示,特别优选以OS表示。作为对照水平,可以举出例如截止值,在CSSG和HYPX时可以举出与各个反应者的阈值相同的2.223×10-2≤、≤1.050×10-1,除此之外可以举出,在2-氨基丁酸时为0.2301≤,在ASP时为<2.336×10-2,在γ-Glu-Cys时为6.910×10-3≤,在甘油-3-磷酸酯时为5.207×10-2≤,在甘氨胆酸时为3.538×10-2≤,在乳酸时为<11.8839,在奎尼酸时为1.766×10-2≤。
为了实施本发明的抗癌剂感受性或肿瘤直径之和的判定方法,优选使用包含用于测定被检测体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方案的试剂盒。另外,为了实施本发明的预后预测方法,优选使用包含用于测定被检测体中的选自2-氨基丁酸、CSSG、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方案的试剂盒。该试剂盒中,含有这些代谢物质的测定试剂和方案(测定试剂的使用方法和用于判定抗癌剂感受性有无的标准等)。该标准包括这些代谢物质的标准浓度、判定为高的浓度、判定为低的浓度、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和其影响的程度等,这些浓度能够对于每种作为对象的抗癌剂进行设定。使用该标准,能够如上述那样进行判定或预测。
另外,在抗癌剂的存在下,将癌细胞系或来自荷瘤动物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HYPX、2-氨基丁酸、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甘氨胆酸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表达变动作为指标,由此能够筛选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
即通过进行:癌细胞系或荷瘤动物添加或投予抗癌剂和测试物质,测定癌细胞系或来自荷瘤动物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HYPX、2-氨基丁酸、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甘氨胆酸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浓度的工序;和基于该浓度的变动,选择能够增强上述癌细胞系或荷瘤动物对于上述抗癌剂的感受性的测试物质的工序,能够筛选出对于上述抗癌剂的感受性增强剂。需要说明的是,表达变动包括上述分子的表达的有无和/或上述分子的表达量的增减(变动)。
例如,对于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2-氨基丁酸、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和奎尼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在抗癌剂存在下,将这些代谢物质的表达变动、具体来说将浓度的上升作为指标,能够筛选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即,在体外环境(in vitro)或体内环境(in vivo)中使这些代谢物质的浓度上升的物质会增强抗癌剂感受性。例如,在体外环境(in vitro)中,对于各种癌细胞系在抗癌剂的存在下使这些代谢物质的浓度上升的物质是增强该癌细胞系的该抗癌剂感受性的物质(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另外,在体内环境(in vivo)中,在对荷瘤动物进行抗癌剂投予的前后,使这些代谢物质的浓度上升的物质是增强该荷瘤动物的该抗癌剂感受性的物质(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
另外,例如,对于选自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HYPX、甘氨胆酸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在抗癌剂存在下,将这些代谢物质的表达变动、具体来说将浓度的降低作为指标时,能够筛选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即,在体外环境(in vitro)或体内环境(in vivo)中使这些代谢物质的浓度降低的物质能够增强抗癌剂感受性。例如,在体外(in vitro)环境中,对于各种癌细胞系在抗癌剂的存在下使这些代谢物质的浓度降低的物质是增强该癌细胞系的该抗癌剂感受性的物质(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另外,在体内环境(in vivo)中,在对荷瘤动物进行抗癌剂投予的前后,使这些代谢物质的浓度降低的物质是增强该荷瘤动物的该抗癌剂感受性的物质(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
并用这样得到的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和作为感受性增强的对象的抗癌剂时,该抗癌剂的治疗效果得到飞跃性提高。作为组合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和成为感受性增强的对象的抗癌剂的方式,既可以是含有这两种成分的一个组合物,也可以是各自的制剂的组合。另外,这些成分可以是分别的给药途径。这里所使用的成为对象的抗癌剂为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与该抗癌剂组合使用的其他的抗癌剂没有特别限定,但可以举出例如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噻替哌(thiotepa)、美法仑(melphalan)、白消安(busulfan)、尼莫司汀(nimustine)、雷莫司汀(ranimustine)、达卡巴嗪(dacarbazine)、甲基苄肼(procarbazine)、替莫唑胺(temozolomide)、顺铂(cisplatin)、卡铂(carboplatin)、奈达铂(nedaplatin)、氨甲蝶呤(methotrexate)、培美曲塞(pemetrexed)、替加氟/尿嘧啶(tegaful·uracil)、去氧氟尿苷(doxifluridine)、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tegaful·gimeracil·oteracil)、卡培他滨(capecitabine)、阿糖胞苷(cytarabine)、依诺他滨(enocitabine)、吉西他滨(gemcitabine)、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氟达拉滨(fuludarabin)、喷司他丁(pentostatin)、克拉屈滨(cladribine)、羟基脲(hydroxyurea)、多柔比星(doxorubicin)、表柔比星(epirubicin)、道诺霉素(daunorubicin)、伊达比星(idarubicine)、吡柔比星(pirarubicin)、米托蒽醌(mitoxantrone)、氨柔比星(amurubicin)、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博来霉素(bleomycine)、佩莱霉素(pepleomycin)、丝裂霉素C(mytomycin C)、阿柔比星(aclarubicin)、净司他丁(zinostatin)、长春新碱(vincristine)、长春地辛(vindesine)、长春花碱(vinblastine)、长春瑞滨(vinorelbine)、紫杉醇(paclitaxel)、多西他赛(docetaxel)、伊立替康(irinotecan)、伊立替康活性代谢物(SN-38)、托泊替康(nogitecan、topotecan)、依托泊苷(etoposide)、泼尼松龙(prednisol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他莫昔芬(tamoxifen)、托瑞米芬(toremifene)、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阿那曲唑(anastrozole)、依西美坦(exemestane)、来曲唑(letrozole)、利妥昔单抗(rituximab)、伊马替尼(ima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吉妥单抗-奥佐米星(gemtuzumab ozogamicin)、硼替佐米(bortezomib)、厄洛替尼(erlotinib)、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贝伐单抗(bevacizumab)、舒尼替尼(sun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达沙替尼(dasatinib)、帕尼单抗(panitumumab)、天冬酰胺酶(asparaginase)、维甲酸(tretinoin)、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或它们的盐、或它们的活性代谢物等。这些之中,优选伊立替康、SN-38或它们的盐或贝伐单抗,特别优选贝伐单抗。
实施例
下面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任何限定。
(1)方法
(a)试剂
将LC/MS用甲醇(和光纯药工业制)、HPLC用氯仿(和光纯药工业制)、反渗透水(Direct-Q UV、Millipore制)用于溶解和样品制备。
作为LC/MS用内部标准溶液(阳离子)使用了内标溶液化合物C1(InternalStandard Solution Compound C1,ISC1)和内标溶液化合物C2(Internal StandardSolution Compound C2,ISC2)。ISC1在水溶液中含有10mM的L-甲硫氨酸砜(HUMANMETABOLOME TECHNOLOGIES公司制),ISC2在水溶液中含有10mM的L-精氨酸-13C6盐酸盐(SIGMA-ALDRICH制)、L-天冬酰胺-15N2一水合物(CAMBRIDGE ISOTOPE LABORATORIES公司制)、β-丙氨酸-13C315N(SIGMA-ALDRICH公司制)和杀结核菌素(Tubercidin)(SIGMA-ALDRICH公司制)。
作为LC/MS用内部标准溶液(阴离子),使用了内标溶液化合物A1(InternalStandard Solution Compound A1,ISA1)和内标溶液化合物A2(Internal StandardSolution Compound A2,ISA2)。ISA1在水溶液中含有10mM的D-樟脑-10-磺酸钠盐(HUMAN METABOLOME TECHNOLOGIES公司制),ISA2在水溶液中含有10mM的氯冉酸(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
这些内部标准溶液用于使信号强度标准化,调整迁移时间。另外,ISC1和ISA1也用于算出所得到的各代谢物的相对浓度。
(b)临床样品
(b-1)患者背景
从对于组织学上确认为晚期结肠、直肠癌(ACRC)并且适合作为进行标准的一线化疗的对象的合计68名患者中,前瞻性采集了血清样品。本研究的登记标准(适合性)如下。
·登记时的年龄在20岁以上
·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rpo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的体能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为0或者1
·已经经过组织病理学确认为结肠、直肠癌
·不能通过切除治愈并且为未经过化学疗法治疗的进展性或者复发性疾病(但是,仅限利用了5-FU系药剂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并且在复发确认日起6个月前已经结束的话,可以进行登记)
·预测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
·主要脏器没有重大的功能障碍
·本测试登记前,关于参加包括遗传多态性检验和蛋白质组代谢组分析的测试,已获得了由患者本人签名的记载了日期的同意书。
(b-2)对于患者的治疗
作为一线化疗,对全部患者将贝伐单抗(BV)以5mg/kg历时30~90分钟进行了静脉内给药,之后将奥沙利铂(L-OHP)85mg/m2和左亚叶酸(l-LV)200mg/m2历时120分钟进行了静脉内给药。之后,将5-FU 400mg/m2向静脉内进行团注(bolus)给药,之后将5-FU2400mg/m2进行46小时的静脉内连续输液给药(mFOLFOX6疗法)。该治疗每2周重复一次。
即使是在L-OHP的治疗中断后,根据情况,无论有无BV处理,简化的l-LV和5-FU的并用给药(sLV5FU2)都被承认为测试治疗。
只要没有疾病进展的情况、出现不得不中止进一步的测试治疗的有害现象的情况、基于医生判定的情况、患者拒绝继续测试治疗的情况、转至肿瘤的切除治疗手术等的情况,测试治疗都持续长达24个周期。
(b-3)抗肿瘤效果的评价
抗肿瘤效果由独立外部审查委员会,基于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the Response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Guideline 1.0,RECIST)进行的评价。
治疗前的肿瘤直径的总和是基于登记前1个月以内的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或核磁共振图像拍摄得到的图像来进行的测量,而且,在治疗开始后,以与治疗前同样的方法每8周重复进行拍摄,使用所得到的图像进行测量。
(b-4)样品的采集
血液样品是在化学疗法开始前2周以内、以及从化学疗法开始后到利用奥沙利铂的治疗中止的期间内实施各治疗周期的化学疗法2周后进行采集。
所采集的血液被检测体在室温放置15分钟使其凝固后,在4℃以3000rpm离心30分钟。之后,血清被等量地转移至4个聚丙烯管中,立即使用液氮进行冻结。全部这些操作在从采血起1小时以内完成。进行分析之前血清样品在-80℃进行保管。
(b-5)样品的制备
样品制备能够依照已有报告的方法(J Proteome Res.2003 Sep-Oct;2(5):488-94,Metabolomics.2010 Mar;6(1):78-95,Metabolomics.2013 Apr;9(2):444-453)进行。血清样品在冰上被解冻,向装有1800μL的甲醇的离心管中加入200μL的血清和内部标准(ISA1或者ISC1 10μM)、氯仿2000μL和反渗透水800μL,进行混合。涡旋搅拌后,将混合物在4℃、4600g离心分离5分钟。之后,将上层的1500μL为了去除蛋白质而转移至5kDa过滤器(Millipore公司制),在4℃以9100g离心过滤2~4小时。过滤液通过减压离心分离机进行干燥。在即将进行CE-TOF MS分析前,干燥后的过滤液在冰上溶解于含有终浓度为0.1mM的ISC2或者ISA2的反渗透水50μL中,放入分析瓶中在4℃、1000g离心10分钟,以供分析。
(c)利用CE-TOF MS的样品中的代谢物质测定
全部样品以双份测定。使用CE-Q-TOF MS以阳离子测定条件,另外,使用CE-TOFMS以阴离子测定条件,对于质量数1000以下的代谢物质进行全面测定。
(c-1)阳离子性代谢物质测定条件
1)测定仪器
阳离子性代谢物质的测定中,使用了配备有AGILENT 7100 CE系统的AGILENT6530 Accurate-Mass Q-TOF MS系统(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制)。毛细管柱使用了HUMAN METABOLOME TECHNOLOGIES,Inc.(HMT)的目录号(Cat.No.)H3305-2002的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内径50μm,全长80cm)。缓冲液使用了HMT的Cat.No.3301-1001的缓冲液。在施加电压为+27kv,毛细管柱温度为20℃的条件下进行了测定。试样使用加压法以50mbar、10秒注入。
2)飞行时间型质谱仪(Q-TOF MS)的分析条件
使用阳离子模式,设定为电离电压4kv、碎裂电压80v、锥孔电压50v、octRFV电压650v。干燥气体使用氮,设定为温度300℃、压力5psig。鞘流液使用了HMT的Cat.No.H3301-1020的鞘流液。基准质量设定为m/z 65.059706和m/z 622.08963。
(c-2)阴离子性代谢物质测定条件
1)测定仪器
阴离子性代谢物质的测定使用了配备有AGILENT 1600 CE系统的AGILENT 6210TOF系统(AGILENT TECHNOLOGIES制),毛细管柱和其温度使用了与阴离子相同的设定。缓冲液使用了HMT的Cat.No.H3302-1021的缓冲液。施加电压30kv,试样使用加压法以50mbar、25秒注入。
2)飞行时间型质谱仪(TOF MS)的分析条件
使用新阴离子模式,设定为电离电压3.5kv、碎裂电压125v、锥孔电压50v、octRFV电压175v。干燥气体和鞘流液为在相同的条件使用了与阳离子相同的物质。基准质量设定为m/z 51.013854和m/z 680.035541。
(c-3)数据处理
为了获得包括m/z、迁移时间(MT)和峰的区域的峰信息,将通过CE-Q-TOF MS或者CE-TOF MS发现的峰的原始数据利用MASTER HANDS自动整合软件version 2.0(庆应义塾大学制)进行了处理。利用该软件,发现了全部的峰,去除噪音,生成了包含代谢物注释和相对峰面积的数据矩阵。将基于由CE得到的m/z和由TOF MS得到的MT,从HMT的代谢物数据库推定的代谢物名称作为注释对峰进行了标注。注释在阴离子的峰的MT、m/z、最小S/N比的条件分别设定为1.5分钟、50ppm、20,并且将阳离子的分别设定为0.5分钟、50ppm、20。
标注了注释的各代谢物的相对浓度是通过从各个代谢物的峰的面积除以ISC1(阳离子)或者ISA1(阴离子)的面积来算出的。
在CE-Q-TOF MS和CE-TOF MS分析中,各个患者的抗肿瘤效果对于分析者是保密的。
为了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经过处理的峰的列表被输出到外部。在统计分析中,取双份(duplicate)测定的标注有注释的各代谢物的相对浓度的平均值。
(d)统计分析
(d-1)分析方法1
临床和代谢组学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使用了在MICROSOFT WINDOWS 7上的JMP 64位版版本12(SAS INSTITUTE制)。
本测试中,得到了68例的患者在本测试治疗开始前的68例血清样品。为了探讨治疗效果预测因素,使用了从本测试治疗开始前的68例血清样品中得到的代谢物的数据。
在本测试中,掌握测试治疗期间中的最大的抗肿瘤效果,将治疗反应组(反应者)和治疗无反应组(非反应者)如下进行定义。
·反应者(R):基于Recist标准通过放射线诊断医生进行图像诊断的结果,在测试治疗期间中的最大效果显示出完全反应或者部分反应的患者。
·非反应者(N-R):基于Recist标准通过放射线诊断医生进行图像诊断的结果,在测试治疗期间中的最大效果为病情稳定或者病情进展的患者。
为了确认患者背景的影响,使用了卡方检验(χ-square test)。为了探讨各代谢物在N-R组和R组中的差异,使用了t检验(韦尔奇)。作为其结果,将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物质作为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的候选物质。为了确认各候选物质之间的关系和与患者背景的关联,使用了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为了确立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模型,实施了单变量和使用变量增减法的多变量的名义逻辑回归分析。为了评价候选物质的预测力使用了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在多变量的逻辑回归分析中以控制错误发现率的方式,算出了利用本杰米尼和霍赫伯格(Benjamini and Hochberg)的伪发现率法(BH-FDR)来调整了多重性后的p值(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B,57,289-300)。生存曲线和治疗期间使用卡普兰-迈耶法进行推定,对该曲线的不同使用了对数秩检验。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来调查成为候选物质的代谢物的预后预测的评价。
并且,对于在风险分析中为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代谢物,基于反应者的阈值等,分为2组,绘制出卡普兰-迈耶曲线,进行了对数秩检验。
在全部分析中,均将p值<0.05作为统计学意义上显著。
(d-2)分析方法2
临床和代谢组学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使用了MICROSOFT WINDOWS 7上的JMP 64位版版本12(SAS INSTITUTE制)。
在本测试中,使用了68例的患者在本测试治疗开始前得到的68例血清样品。为了探讨治疗效果预测因素,使用了从本测试治疗开始前的68例血清样品得到的代谢物的数据。
反应者(R)和非反应者(N-R)与(d-1)是同样的定义。
为了讨论各代谢物在N-R组和R组中的差异,对测定的代谢物全面地进行名义逻辑分析,将模型整体上成为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物质作为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的候选物质。以与(d-1)同样的方法,求得了这些代谢物的ROC曲线及其AUC、每个代谢物的灵敏度、特异度、精度。
接着,为了基于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的候选物质,确立效果预测模型,对于以单变量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各个代谢物从ROC曲线求得其截止值,以该值为基础进行二值化。使用其二值化后的值利用STEP WISE法以贝叶斯信息准则(BIC)作为指标通过变量增加法选择变量。在此,使用选择的变量,进行了多变量名义逻辑回归分析。为了评价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的候选物质的效果的预测力,使用了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为了评价实际的临床效果和基于预测模型的效果预测的性能,制作了混淆矩阵,将反应者的预测性能从灵敏度、特异度、精度进行了评价。
出于探讨效果预测模型的预后预测的性能为目的,使用卡普兰-迈耶法推定总生存期,使用对数秩检验探讨反应者和非反应者的差异。
而且,从治疗开始前的血中代谢物的浓度与各患者的总生存期,利用COX的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了可用来预测预后的代谢物。对于以上的统计分析,将p值<0.05作为统计学意义上显著。需要说明的是,探讨是对于在75%以上的患者中检出的代谢物进行。
(2)结果
(2-1)分析方法1中的结果
(a)在R组和N-R组中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差异的物质
如表1所示,有29位患者被定义为N-R,有39位患者被定义为R。在R组和N-R组之间未见到患者背景有差异。
[表1]
N-R,非反应者。R,反应者
ECOG PS,东部肿瘤协作组的体能状态评分
对于本测试治疗前得到的血清样品中可见到有表达的380种代谢物全面地进行t检验(韦尔奇),结果发现,如图1所示,作为R组比N-R组显现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高值的代谢物发现有2-脱氧葡萄糖6-磷酸酯(2DG6P)、半胱氨酸-谷胱甘肽二硫化物(CSSG)、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咪唑-4-乙酸酯(I4A)和吡啶-2-羧酸丁酯(P2CB)。各自的p值分别为0.0246、0.0121、0.0005、0.0416、0.0082。另一方面,R组比N-R组显现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低值的代谢物为:天冬氨酸(ASP)、亚牛磺酸(HYPT)和次黄嘌呤(HYPX)。各自的p值分别为0.0487、0.0310、0.0328。特别是2DG6P、GSSG、I4A和P2CB仅在R组患者中被检出。
(b)测试治疗开始前的肿瘤直径之和与各物质的相关性
如图2所示,可见ASP和CSSG与测试治疗开始前的肿瘤直径之和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相关,各自的回归式、相关系数(r)和p值如下。回归式:ASP:39.5+585.5×ASP,CSSG:171.1-3540.6×CSSG,相关系数和p值:ASP:r=0.41(p=0.0006),CSSG:r=-0.48(p<0.0001)。
(c)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模型的计算
对于在(a)中示出的8种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候选物质,将是反应者还是非反应者作为目标变量进行单变量名义逻辑分析,求得各物质的截止值、概率值、ROC曲线下面积。将其各自的结果示于表2。各物质的反应者的截止值如下。2DG6P(5.304×10-4≤);ASP(≤3.401×10-2);CSSG(2.223×10-2≤);GSSG(1.061×10-3≤);HYPT(≤1.837×10-2);HYPX(≤1.050×10-1);I4A(3.316×10-3≤);P2CB(5.952×10-4≤)。在几乎全部的候选物质中,p值均低于0.01。之后,ASP和CSSG显示出了特别良好的AUC(0.7<)。进而,2DG6P、GSSG、I4A和P2CB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各自单独均为1.0000。CSSG显示了最小的p值和最大的AUC,HYPX显示了最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
[表2]
*Candidate TRPs: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的候选
使用变量增减法从多变量名义逻辑模型算出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模型。其结果如表3所示,剩有2DG6P、CSSG、HYPT、I4A、P2CB,各自的FDR p值分别为0.00082、0.00996、0.00222、0.01163、0.01163。
[表3]
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模型如下述式(1)所示。
(式中,2DG6P、CSSG、I4A和P2CB在各分子的测定结果为各分子的截止值以上时表示1,低于截止值时表示0,HYPT在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下时表示1,超过截止值时表示0。)
上述模型是能够判定患者是否为反应者的式子。p值表示患者为反应者的概率,p值为0.5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是反应者。
该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模型的ROC曲线的AUC为0.9107,其截止值为-2.640以下(图3)。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6923、1.0000、1.0000、0.7073。
(d)利用了CSSG的浓度的PFS和OS的分析
对应于CSSG的浓度(将为上述(c)记载的截止值以上记为“CSSG High”,将低于截止值记为“CSSG Low”)进行了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的分析,结果发现,CSSGHigh组显示出了比CSSG Low组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长的PFS(p=0.0331)和OS(p=0.0025)(图4A、4B)。
CSSG High组的PFS的中值为425天,Low组为363天。CSSG High组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0.5%和76.2%,而CSSG Low组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3.2%。
(2-2)分析方法2中的结果
(a)在R组和N-R组中利用逻辑分析发现有差异的物质
如表1所示,R组和N-R组之间没有发现患者背景有差异。
对于在本测试治疗前得到的血清样品中可见到有表达的480种代谢物全面地进行了以对于治疗的反应(是反应者还是非反应者)作为目标变量的名义逻辑分析。其结果发现,如表4所示的15种代谢物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各代谢物的反应者和非反应者的分布如图5和图6所示。
[表4]
另外,基于从ROC曲线求得的截止值进行2值化,求出进行了2值化时的p值、灵敏度、精度、反应者预测值、非反应者预测值。将各自的结果示于表5。各物质的截止值如下。1-甲基-2-吡咯烷酮(≤8.422×10-2);2DG6P(5.304×10-4≤);2MSE(1.404×10-3≤);ASP(≤3.401×10-2);苯甲酰胺(≤9.859×10-2);CSSG(2.223×10-2≤);DOPM(1.153×10-3≤);葡萄糖二酸(≤1.058×10-3);GL6P(≤8.167×10-4);GSSG(1.061×10-3≤);Gly-Gly(≤5.349×10-3);HYPT(≤1.837×10-2);HYPX(≤1.050×10-1);I4A(3.316×10-3≤);P2CB(5.952×10-4≤)。并且,ASP和CSSG显示了特别良好的AUC(0.7≤)。而且,2DG6P、GSSG、I4A和P2CB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单独为1.0000。
[表5]
(b)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模型的计算
使用变量增减法从多变量名义逻辑模型算出了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模型。其结果如表6所示,算出了7种代谢物模型。该模型中选择了2DG6P、2MSE、ASP、CSSG、DOPM、GL6P、HYPT,各自的FDR p值分别为0.02161、0.02851、0.00679、0.00023、0.00023、0.03439、0.00023。另外,还利用单变量分析从参数在统计学意义上也显著的代谢物算出了3种代谢物模型,该3种代谢物模型中,选择了CGGS、DOPM、HYPT,各自的FDR p值分别为0.00001、0.00032、0.00281。
[表6]
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模型(7种代谢物模型和3种代谢物模型)分别如下述式(2)和(3)所示。
7种代谢物模型
(式中,2DG6P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2DG6P表示10.2190,低于截止值时,2DG6P表示-10.2190;2MSE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2MSE表示1.4778,低于截止值时,2MSE表示-1.4778;ASP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ASP表示-1.4976,低于截止值时,ASP表示1.4976;CSSG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CSSG表示2.0937,低于截止值时,CSSG表示-2.0937;DOPM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DOPM表示2.2258,低于截止值时,DOPM表示-2.2258;GL6P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GL6P表示-1.6623,低于截止值时,GL6P表示1.6623;HYPT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HYPT表示-2.3200,低于截止值时,HYPT表示2.3200;该截止值在2DG6P时为5.304×10-4,在2MSE时为1.404×10-3,在ASP时为3.401×10-2,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GL6P时为8.167×10-4,在HYPT时为1.837×10-2。)
3种代谢物模型
(式中,CSSG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CSSG表示1.8701,低于截止值时,CSSG表示-1.8701;DOPM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DOPM表示1.4081,低于截止值时,DOPM表示-1.4081;HYPT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HYPT表示-1.0869,低于截止值时,HYPT表示1.0869;该截止值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HYPT时为1.837×10-2。)
上述7种代谢物模型和3种代谢物模型是判定患者是否为反应者的式子。p值表示患者为反应者的概率,p值在0.5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反应者。
7种代谢物模型的ROC曲线的AUC为0.97(图7a)。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49、0.862、0.902、0.912。
另外,3种代谢物模型的ROC曲线的AUC为0.88(图7b)。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69、0.828、0.857、0.794。
式(1)~(3)之中,特别是式(2)与式(1)和(3)相比较显示了高的AUC,其灵敏度高,因此可以说式(2)是将反应者误判为非反应者的概率更低、最有用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模型式。
(c)7种代谢物模型和3种代谢物模型的OS的预测性能
为了验证上述7种代谢物模型和3种代谢物模型对于OS的预测可能性,利用上述模型基于治疗开始前的代谢物,分成被判定为反应者的组(R组)和被判定为非反应者的组(N-R组)之后,绘制卡普兰-迈耶曲线,确认R组和N-R组之间是否会在OS上出现差别。R组和N-R组的OS通过对数秩检验进行比较。
其结果,在7种代谢物模型和3种代谢物模型的双方中,R组与N-R组相比,OS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地变长(分别为p=0.0002,p=0.0056),结果显示了本代谢物模型的有用性(图8a和图8b)。
(d)利用代谢物的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的OS的分析
利用COX的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将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代谢物的风险比和其95%置信区间示于图9。2-氨基丁酸、CSSG、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和奎尼酸在血中的浓度越高,生存期越长,另外发现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在血中的浓度越高,生存期越短。
这些生存期预测代谢物和(2-2)(a)中记载的抗癌剂感受性预测代谢物中,ASP、CSSG和HYPX是重叠的,如表7所示,因为其行为一致,所以这些代谢物特别有用。
[表7]
(e)以在COX比例风险模型中成为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代谢物的阈值区分的卡普兰-迈耶曲线和对数秩检验结果
对于利用COX的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代谢物,对各个代谢物使用适当的截止值进行分组,绘出卡普兰-迈耶曲线并进行对数秩检验。其中,对于CSSG、HYPX,以与反应者和非反应者的截止值相同的值进行分组。将结果中,风险比低于1的示于图10,超过1的示于图11。对于全部代谢物,在截止值以上时和低于截止值时的OS都得到了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差异,还显示出了这些代谢物的有用性。

Claims (22)

1.一种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所述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包含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其特征在于:
抗癌剂还包含贝伐单抗。
3.一种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所述抗癌剂感受性包括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的工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过将所述测定的结果与对照水平进行比较,来判定该癌症患者对于抗癌剂的感受性的工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照水平为反应者的截止值,该截止值在2DG6P时为5.304×10-4≤,在2MSE时为1.404×10-3≤,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GSSG时为1.061×10-3≤,在I4A时为3.316×10-3≤,在P2CB时为5.952×10-4≤,在1-甲基-2-吡咯烷酮时为≤8.422×10-2,在ASP时为≤3.401×10-2,在苯甲酰胺时为≤9.859×10-2,在葡萄糖二酸时为≤1.058×10-3,在GL6P时为≤8.167×10-4,在Gly-Gly时为≤5.349×10-3,在HYPT时为≤1.837×10-2,在HYPX时为≤1.050×10-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过下式(1)算出反应者的概率p,判定该癌症患者是否为反应者的工序,
式中,2DG6P、CSSG、I4A和P2CB在各分子的测定结果为各分子的截止值以上时表示1,低于截止值时表示0,HYPT在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下时表示1,超过截止值时表示0,
该截止值在2DG6P时为5.304×10-4,在CSSG时为2.223×10-2,在I4A时为3.316×10-3,在P2CB时为5.952×10-4,在HYPT时为1.837×10-2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过下式(2)算出反应者的概率p,判定该癌症患者是否为反应者的工序,
式中,2DG6P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2DG6P表示10.2190,低于截止值时,2DG6P表示-10.2190,2MSE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2MSE表示1.4778,低于截止值时,2MSE表示-1.4778,ASP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ASP表示-1.4976,低于截止值时,ASP表示1.4976,CSSG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CSSG表示2.0937,低于截止值时,CSSG表示-2.0937,DOPM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DOPM表示2.2258,低于截止值时,DOPM表示-2.2258,GL6P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GL6P表示-1.6623,低于截止值时,GL6P表示1.6623,HYPT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HYPT表示-2.3200,低于截止值时,HYPT表示2.3200,
该截止值在2DG6P时为5.304×10-4,在2MSE时为1.404×10-3,在ASP时为3.401×10-2,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GL6P时为8.167×10-4,在HYPT时为1.837×10-2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过下式(3)算出反应者的概率p,判定该癌症患者是否为反应者的工序,
式中,CSSG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CSSG表示1.8701,低于截止值时,CSSG表示-1.8701,DOPM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DOPM表示1.4081,低于截止值时,DOPM表示-1.4081,HYPT的测定结果为截止值以上时,HYPT表示-1.0869,低于截止值时,HYPT表示1.0869,
该截止值在CSSG时为2.223×10-2,在DOPM时为1.153×10-3,在HYPT时为1.837×10-2
9.如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生物体试样为来自投予了抗癌剂的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
10.如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抗癌剂还包含贝伐单抗。
11.一种癌症患者的肿瘤直径之和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测定来自该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ASP和CSSG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的工序。
12.一种抗癌剂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标记,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所述预后预测标记包含选自2-氨基丁酸、CSSG、γ-Glu-G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后预测标记,其特征在于:
抗癌剂还包含贝伐单抗。
14.一种抗癌剂治疗时的预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所述预后预测方法包括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氨基丁酸、CSSG、γ-Glu-G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的工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预后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抗癌剂还包含贝伐单抗。
16.一种试剂盒,其用于实施权利要求3~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判定方法,该试剂盒的特征在于:
包含用于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和HYPX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的方案。
17.一种试剂盒,其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判定方法,该试剂盒的特征在于:
包含用于测定来自癌症患者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氨基丁酸、CSSG、γ-Glu-C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ASP、甘氨胆酸、HYPX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量的方案。
18.一种抗癌剂感受性增强剂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的抗癌剂的存在下,将癌细胞系或来自荷瘤动物的生物体试样中的选自2DG6P、2MSE、CSSG、DOPM、GSSG、I4A、P2CB、1-甲基-2-吡咯烷酮、ASP、苯甲酰胺、葡萄糖二酸、GL6P、Gly-Gly、HYPT、HYPX、2-氨基丁酸、γ-Glu-Gys、甘油-3-磷酸酯、奎尼酸、甘氨胆酸和乳酸中的1种以上的分子的表达变动作为指标。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
抗癌剂还包含贝伐单抗。
20.一种感受性增强剂,其特征在于:
其为通过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得到的对于抗癌剂的感受性增强剂,
所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21.一种癌症治疗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其为通过组合权利要求20所述的感受性增强剂和抗癌剂而成的癌症治疗用组合物,
所述抗癌剂包含奥沙利铂或它的盐、氟尿嘧啶或它的盐和左亚叶酸或它的盐。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癌症治疗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抗癌剂中还包含贝伐单抗。
CN201880023085.1A 2017-03-31 2018-03-29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Pending CN1104760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17463.XA CN116148481A (zh) 2017-03-31 2018-03-29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0541 2017-03-31
JP2017070541 2017-03-31
PCT/JP2018/013340 WO2018181759A1 (ja) 2017-03-31 2018-03-29 併用抗がん剤の感受性の判定マーカー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7463.XA Division CN116148481A (zh) 2017-03-31 2018-03-29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6066A true CN110476066A (zh) 2019-11-19

Family

ID=636762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7463.XA Pending CN116148481A (zh) 2017-03-31 2018-03-29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CN201880023085.1A Pending CN110476066A (zh) 2017-03-31 2018-03-29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17463.XA Pending CN116148481A (zh) 2017-03-31 2018-03-29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91772A1 (zh)
EP (1) EP3605103A4 (zh)
JP (2) JP7054095B2 (zh)
CN (2) CN116148481A (zh)
WO (1) WO201818175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0741A (zh) * 2018-09-28 2021-05-07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的判定标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7984A1 (ja) * 2011-03-24 2012-09-27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抗がん剤感受性の判定マーカー
CN103261413A (zh) * 2010-12-03 2013-08-21 株式会社益力多本社 三剂并用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
CN104169721A (zh) * 2012-02-23 2014-11-26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CN105699638A (zh) * 2009-10-30 2016-06-22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 抗癌剂感受性的判定方法
CN105891317A (zh) * 2009-10-30 2016-08-24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 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21753C2 (nl) 2002-10-25 2004-04-27 Tno Detectie van osteoarthritis.
US8945929B2 (en) 2008-01-31 2015-02-03 Keio University Marker for determination of sensitivity to anti-cancer agent
EP2804001B1 (en) 2009-06-04 2017-08-09 Metanomics Health GmbH Methods for diagnosing prostate carcinomas
WO2013125509A1 (ja) 2012-02-24 2013-08-29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グルカル酸の製造方法
JP6713255B2 (ja) 2015-06-23 2020-06-24 ポーラ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化粧料
JP2017014167A (ja) 2015-07-03 2017-01-19 株式会社Agt&T 化粧用組成物
CN106546721B (zh) * 2016-11-25 2019-01-04 武汉迈特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腺性膀胱炎和膀胱癌诊断区分标志物、诊断试剂或试剂盒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9638A (zh) * 2009-10-30 2016-06-22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 抗癌剂感受性的判定方法
CN105891317A (zh) * 2009-10-30 2016-08-24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 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
CN103261413A (zh) * 2010-12-03 2013-08-21 株式会社益力多本社 三剂并用抗癌剂感受性判定标记
WO2012127984A1 (ja) * 2011-03-24 2012-09-27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抗がん剤感受性の判定マーカー
CN104169721A (zh) * 2012-02-23 2014-11-26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UMAMOTO KENSUKE 等: "Search for predictive factors of therapeutic effect in FOLFOX treatment", 《NIPPON RINSHO - 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0741A (zh) * 2018-09-28 2021-05-07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的判定标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91828A (ja) 2022-06-21
US20200191772A1 (en) 2020-06-18
CN116148481A (zh) 2023-05-23
EP3605103A4 (en) 2021-04-14
JPWO2018181759A1 (ja) 2020-02-13
WO2018181759A1 (ja) 2018-10-04
JP7308497B2 (ja) 2023-07-14
EP3605103A1 (en) 2020-02-05
JP7054095B2 (ja) 2022-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ira et al.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18F-FDG uptake on PET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P6527994B2 (ja) 併用抗がん剤の感受性判定マーカー
CN105699638B (zh) 抗癌剂感受性的判定方法
Dragovich et al. Anti-EGFR-targeted therapy for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s: an evolving concept
CN101932338A (zh) 抗癌剂感受性的判定方法
Armstrong et al. An effective personalized approach to a rare tumor: prolonged survival in metastatic pancreatic acinar cell carcinoma based on genetic analysis and cell line development
CN103339508A (zh) Agtr1作为贝伐单抗联合疗法的标志物
JP2019519772A (ja) Her2及びher3の経路サブタイピングに基づく乳癌患者の薬物療法の選択方法
Kim et al. Prognostic impact of multiple clinicopathologic risk factors and c-MET overexpression in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resection of stage IB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P2021507904A (ja) 癌を処置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併用療法
Bonavida et al. Breaking tolerance to pancreatic cancer unresponsiveness to chemotherapy
Wang et al.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that metformin suppresses PSMD2, STIP1, and CAP1 for preventing gastric cancer AG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CN110476066A (zh) 并用抗癌剂的感受性判定标记
JP7203391B2 (ja) イリノテカンを含む抗がん剤療法の感受性判定マーカー
RU2626682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резистентности опухоли к таргетной терапии цетуксимабом у больных плоскоклеточным раком языка и слизистой дна полости рта
WO2020067228A1 (ja) 併用抗がん剤の感受性の判定マーカー
Zhang et al. Gastrointestinal (Non-colorectal) Cancer
Cangiano et al. Signal transduction proteins in tumors from Puerto Rican and Caucasian gastric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expression differences with potential for specific targeted therapies
Howell Lung Cancer Cells Survive EGFR TKI Exposure Through Upregulation of Cholesterol Synthesis
Cintas et al. Opportunities and resistance to signal-targeted therapies in pancreatic cancer: what can we learn from proteomic studies?
Germer 19th Surgical Research D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