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8641A - 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8641A
CN110468641A CN201910856486.1A CN201910856486A CN110468641A CN 110468641 A CN110468641 A CN 110468641A CN 201910856486 A CN201910856486 A CN 201910856486A CN 110468641 A CN110468641 A CN 110468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vehicle
pedestrian
lane
canalized
inter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64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福禄
刘攀
蔡正干
郭永青
李志斌
文学
李庆印
陈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564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86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8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86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2Crossings, junctions or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roads on the same lev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交通技术领域的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包括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隔离岛、等待区、限行柱、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机动车右转车道、机动车道。本发明系统充分考虑机动车尤其是货车在右转时,因视觉盲区擦碰路边非机动车及行人,造成事故的问题,在通过交叉口时,机动车于交叉口内通行,非机动车及行人于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内通行,当非机动车及行人于人行横道处过马路时,机动车已经右转完毕,可以看到前方非机动车及行人的通行情况,确保机动车不会因为视觉盲区而造成事故。

Description

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面交叉口针对机动车尤其是货车转弯过程中视觉盲区问题的解决多数止于表面或适用范围较窄,比如:
1.在路口处设置凸面镜,驾驶员通过镜子可以看到车身周围的非机动车及行人,此方法对于不熟悉路况的驾驶员效果不佳,且凸面镜的反射效果受天气影响较大;
2.设置安全岛,非机动车及行人于安全岛内待行,旨在提醒机动车驾驶员注意路边等待区内的非机动车与行人,但视觉盲区并未解决;
3.设置行人天桥、地下通道,此方法虽实现了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但行人天桥、地下通道的设立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尤其在货车较多、行人较少的城郊地区,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4.设置一种超轻型架空式非机动车道路(申请号:201510021134.6),设立专供非机动车行驶的空中道路,该方法虽能克服机动车尤其是货车转弯时视觉盲区带来的风险,但该装置的设立需要很多的配套设施,如电力铺设,且不适合在非机动车较少的城郊设立,适用范围较窄;
5.设置立交桥,该方法成本巨大,占地较多,无法普及。
6.目前在人行道的端部设置的限行柱为刚性设置,对行人容易造成伤害。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克服机动车尤其是货车转弯过程中视觉盲区带来的风险,并且不受天气影响、施工成本低、占地面积小,不受市区和城郊的限制、适用范围宽泛、设计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在大型车通行的交叉路口,消除因为视觉盲区而造成交通事故的一种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包括设于机动车道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交叉口处横跨机动车道的人行横道以及位于人行横道一侧的非机动车过街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动车右转车道,包括位于中部的弯道段和位于两端的直行段,两端的直行段分别与交叉口处两条相邻的机动车道连接,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连接交叉口处两条相邻的机动车道上的人行横道且位于机动车右转车道的外侧,隔离岛,设于机动车右转车道以及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之间;所述非机动车道止于机动车右转车道的端部,所述人行横道的端部与非机动车道的端部衔接并与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组成环路,所述隔离岛高度同时高于机动车右转车道、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
更好的,所述直行段的长度为3米以上,所述弯道段的转弯半径为5m以上,所述隔离岛高度高于机动车道100mm~250mm。
更好的,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的两端设有凹凸面的等待区,所述等待区靠近人行横道的一侧设有限行柱,两限行柱的距离为500mm~1700mm,限行柱的高度为300mm~1000mm。
更好的,所述限行柱包括固定底座、立杆,所述立杆包括球头部、竖立部,所述立杆的球头部和固定底座球接,所述球头部为中空壳体,球头部腔体的下部设有配重,所述球头部的直径小于固定底座内球面的直径,所述球头部的下端嵌设有定位磁铁,
所述固定底座的下部埋设有与球头部下端磁铁相吸的复位磁铁,两个磁铁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重合,
或,所述固定底座的下部埋设有锚碇,所述锚碇和球头部的下端通过弹性装置连接,
所述固定底座埋设在路面下部,所述固定底座下部设有球头部活动腔,所述定位磁铁或所述锚碇固定在活动腔下部的地下。
更好的,所述限行柱还包括方位限定块,所述方位限定块为弧形且弧度为60°~120°,所述方位限定块的下端与固定底座上部的开口处固定连接,上部抵接于竖立部的下端,用以限定立杆的倒伏方向,所述方位限定块的内侧朝向机动车道。
优选的,所述立杆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着在竖立部的上部,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行柱的周围设有倒伏槽,所述固定底座的上部与倒伏槽的底面平齐,所述倒伏槽为圆形或者扇形,固定底座位于倒伏槽的圆心处。
更好的,所述隔离岛内部靠近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的两端的位置设置有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靠近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的出口处的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设有超声波测距装置,所述超声波测距装置和道路对面的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电气连接。
更好的,该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进行人车分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行人及非机动车由非机动车道进入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右转车辆由机动车道进入机动车右转车道,实现人车的分流;行人及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内行驶,到达等待区后等待绿灯通行,机动车在机动车右转车道内行驶,在对面是绿灯的情况下,超声波测距装置检测机动车右转车道内有无机动车,如果有机动车则控制对面的红绿灯进行黄灯闪烁提示,以提示行人注意车辆。
更好的,该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进行倒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限定块的内侧朝向机动车道,方位限定块限定立杆的倒伏方向,即向机动车道倒伏,不向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倒伏,以此保护行人并控制人流或者车流的方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车道交叉处设置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隔离岛,实现转弯过程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分离,解决了机动车转弯过程中因视觉盲区而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消除机动车转弯时因视觉盲区而刮擦周围非机动车及行人造成的交通事故。
同时,只需在道路交叉处设置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相应的把人行横道、非机动车过街道后移,连通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即可,不需另加现有交叉口以外的配套设施,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廉;尤其适合设置在货车较多的城郊地区的交叉路口。
最后,限行柱的可倒伏性减少了非机动车撞击限行柱造成的伤害,提高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在平面四支交叉口的实施方式示图;
图2为本发明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在平面T型交叉口的实施方式示图;
图3为限行柱的内部结构及铺设方式示图;
图4为限行柱的内部结构及另一种铺设方式示图;
图5为限行柱设计示图;
图中:
1、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2、隔离岛;3、等待区;4、限行柱;41、固定底座;42、立杆;421、立杆竖立部;422、立杆球头部;423、立杆保护套;43、方位限定块;471、锚碇;472、弹性装置;481、定位磁铁;482、复位磁铁;49、立杆配重;5、非机动车过街道;6、人行横道;7、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8、机动车右转车道;9、机动车道;10、非机动车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该实施例为两条道路十字交叉的实施例。图1中,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包括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隔离岛2、等待区3、限行柱4、非机动车过街道5、人行横道6、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7、机动车右转车道8、机动车道9、非机动车道10。非机动车道10设于机动车道9的两侧,用以实现人车分离。人行横道6横跨在机动车道9交叉口的位置的道路上,用以实现行人以及非机动车横跨道路。更好的,人行横道6的一侧设有横跨道路的非机动车过街道5。优选的,非机动车过街道5位于人行横道6的内侧。
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设置在车道交叉处,位于两条交叉道路的夹角之间,供非机动车及行人转弯通行,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在右转时彻底分离。机动车右转车道8连接两条相邻道路的机动车道9,机动车右转弯时,由机动车道9最外侧的右转车道顺着机动车右转车道8转至右前方的欲行车道。机动车右转车道8包括位于中部的弯道段81和位于两端的直行段82,两端的直行段分别与交叉口处两条相邻的机动车道9连接。
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位于机动车右转车道8的外侧,且两者之间不相邻。隔离岛2位于机动车右转车道8与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之间,并且隔离岛2高度同时高于机动车右转车道8、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在右转时彻底分离。
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连接交叉口处两条相邻道路的非机动车道10并且与人行横道6连通。非机动车道10止于机动车右转车道8的端部。人行横道6的端部与非机动车道10的端部衔接并与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组成环路,如图2所示或者组成连续的弧形道路。行人左转可以沿着环路走到左前道路的非机动车道10上,也可以通过左侧的人行横道6左转。欲右转的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过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直接右转进入欲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10及人行道,而不会与机动车右转车道8中的车发生接触。
为了实现有效的隔离,同时给行人或者车辆以提示,隔离岛2铺设高度高于机动车右转车道8与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其中隔离岛2铺设高度高于机动车道100mm~250mm,最优为150mm。150mm的高度既可以在车辆或者行人越界时给以提示,又不会对意外越界的行人或者车辆造成破坏。
更好的,除了采用高度区别外,隔离岛2采用颜色与机动车道9不同且醒目的砖石或绿化草坪铺设,草坪中植物的高度在200mm~1000mm之间,最优为400mm,提醒驾驶员转弯时与隔离岛2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刮擦。
为了提高行进的安全性,在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上的行人行驶至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端部,即要进入非机动车道10以及过人行横道6时提示行人注意安全,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的两个端部设有等待区3。等待区3为一个区域,较为常用的,采用矩形区域。矩形的等待区3内部为凹凸结构。可以设置具有凹凸结构的板材铺设,也可以在路面设置凸起和凹陷行程的凹凸结构。优选的,等待区内部设有矩形的凹陷,凹陷成矩形阵列排列。
为了防止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的两端设置限行柱4,限行柱4位于等待区3的外侧,同时位于等待区3靠近非机动车道10的一侧。两限行柱4之间的距离处于小型汽车宽度与非机动车宽度之间,宽度范围在500mm~1700mm,限行柱4的高度在300mm~1000mm,最优为400mm。此时,不仅机动车无法驶入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而且还会限定行人以及非机动的速度实现慢速通行,使行驶更加安全。
为了提高安全性同时实现防止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10或者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限行柱4包括固定底座41、立杆42。固定底座41埋设在地下,立杆42竖立在地面之上。固定底座41埋设在路面下部,固定底座41下部设有球头部421活动腔。立杆42包括球头部422、竖立部421。立杆42的球头部422和固定底座41球接,因此立杆42可以向任意方向倒伏。为了实现立杆42的自动复位,球头部422为中空壳体,球头部421腔体的下部设有配重49。球接时往往需要两者紧密接触,为了实现灵活的运动,球头部422的直径小于固定底座41内球面的直径。
为了实现定位,球头部422的下端嵌设有定位磁铁481。固定底座41的下部埋设有与球头部422下端磁铁相吸的复位磁铁482,两个磁铁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重合。定位磁铁481固定在活动腔下部的地下。
更好的,固定底座41的下部埋设有锚碇471,锚碇471和球头部422的下端通过弹性装置472连接,锚碇471固定在活动腔下部的地下。
为了限定立杆42的倒伏方向,进而实现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时,限行柱4不会被撞到,而非机动车及行人由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末端进入相应的非机动车道10和人行横道6,误撞限行柱4时,限行柱4倒伏,以达到保护行人的目的。因此,限行柱4还包括方位限定块43。方位限定块43为弧形且弧度为60°~120°。方位限定块43的下端与固定底座41上部的开口处固定连接,上部抵接于竖立部421的下端。方位限定块的内侧朝向机动车道9。
方位限定块43可以设置多个,其弧度范围可以30°~60°之间。由于机动车道9和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多为垂直,因此方位限定块可以设置两个或者三个。如果设置两个则两个相对设置,并且两个方位限定块43的连接线和机动车道9平行。由于机动车在机动车道9上行驶,垂直进入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设置在两侧可以有效的防止机动车撞击限行柱4进入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而行人驶出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撞击到限行柱4之后,可以实现倒伏来降低伤害。如果设置三个方位限定块43,另一个设置在上述两个方位限定块43之间,以防止垂直撞入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
更好的,为了减少直接撞击的伤害,立杆42还包括保护套423,保护套423套着在竖立部421的上部,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在受到撞击后,发生转动,用以实现缓冲,进而降低撞击造成的伤害。
限行柱4的周围设有倒伏槽,固定底座41的上部与倒伏槽的底面平齐。倒伏槽为圆形或者扇形,固定底座41位于倒伏槽的圆心处。
方位限定块43的内侧朝向机动车道,方位限定块43限定立杆的倒伏方向,即向机动车道倒伏,不向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倒伏,以此控制人流或者车流的方向。
为了实现控制行人通行,分离行车和行人,隔离岛2内部靠近等待区3的位置设置有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7。
欲直行过马路的非机动车及行人于等待区3内等候,待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7显示绿灯时,即可通过人行横道6及其旁边的非机动车过街道5穿过马路;实现机动车右转过程中与非机动车及行人彻底分离,消除机动车因转弯时视觉盲区而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所述隔离岛2铺设高度高于机动车右转车道8与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保证机动车转弯时于交叉口内部通行,实现转弯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分离。
为了保证车辆的通行尤其是大型车辆的通行,机动车右转车道8转弯区中心线的转弯半径为5m以上。机动车右转车道8包括位于中部的弯道段81和位于两端的直行段82,两端的直行段分别与交叉口处两条相邻的机动车道9连接。更好的,直行段82的长度为3米以上,弯道段81的转弯半径在5米以上。由于具有一定长度的直行段82,因此司机在转弯后处于直线行驶的状态,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醒行人,同时,司机观察方向主要是前方,可以避免因观察四周导致转动视角时的遗漏。
更好的,机动车右转车道8转弯区中心线的转弯半径为15m。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计算转弯半径,其中机动车转弯半径的计算方法见公式(1):
公式(1)中:R-机动车转弯半径;δ-机动车前轮转角;L-机动车轴距;k1、k2-前、后轮侧偏刚度;a、b-机动车质心到前、后轮轴心的距离;v-机动车行驶速度。
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出不同种大型铰接货车的转弯半径范围是10m~15m,公交车的转弯半径范围是5m~15m,若交叉口满足大型铰接车的右转半径,则显然满足吨位更小的机动车的转弯半径,在满足机动车转弯半径的基础上,就可以铺设本发明公开的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且本发明公开的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的铺设不受车道数目的限制,交叉口满足机动车尤其是大型车的转弯半径时,即可进行铺设,以实现机动车转弯时不会因视觉盲区而导致刮擦事故,保障通行安全。
实际施工中,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的铺设高度、材质可与机动车道9相同,与机动车道9一体铺设,无间隙连接,且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的路面宽度与直行车道中非机动车道10的宽度保持一致。
如图1示出了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在平面四支交叉口的实施示图,平面四支交叉口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四个交叉点均设有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供非机动车及行人由道路右侧的非机动车道10及人行道汇入,右转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可通过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直接右转至欲行非机动车道10及人行道;直行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可在等待区3内等候,待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7显示绿灯时,即可通过人行横道6、非机动车过街道5穿过马路;若非机动车及行人欲左转至自身所在车道的另一侧,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应待该车道中的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7显示绿灯时,沿该车道的人行横道6、非机动车过街道5穿过马路;若非机动车及行人左转的方向与机动车左转方向一致,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应跟随直行过马路的非机动车及行人一同先直行过马路,然后再跟随直行过马路的非机动车及行人第二次过马路,即实行二次过街,不可直接左转,实现转弯过程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分离,保障通行安全。即无论非机动车及行人想去交叉口哪个方位,在通过交叉口时,都需要沿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人行横道6、非机动车过街道5中的全部或部分设施穿过马路,限制非机动车及行人从交叉口内部通行。
更好的,靠近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的出口处的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7设有超声波测距装置。超声波测距装置和道路对面的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7电气连接。此时,通过该路口的通行方法为:
行人及非机动车由非机动车道10进入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右转车辆由机动车道9进入机动车右转车道8,实现人车的分流;
行人及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内行驶,到达等待区3后等待绿灯通行,机动车在机动车右转车道8内行驶,
在对面是绿灯的情况下,超声波测距装置检测机动车右转车道8内有无机动车,如果有机动车则控制对面的红绿灯进行黄灯闪烁提示,以提示行人注意车辆。
如图2所示,是一种丁字交叉口的示意图。此时,若车道中没有右转的车辆,则可以不用设置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如果是三条路或者三条以上的道路交叉且夹角不是180°的时候,则在交叉点外围的两条道路的夹角处设置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以及隔离设置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与机动车右转车道8的隔离岛2。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包括设于机动车道(9)两侧的非机动车道(10)、交叉口处横跨机动车道(9)的人行横道(6)以及位于人行横道(6)一侧的非机动车过街道(5),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机动车右转车道(8),包括位于中部的弯道段(81)和位于两端的直行段(82),两端的直行段分别与交叉口处两条相邻的机动车道(9)连接,
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连接交叉口处两条相邻的机动车道(9)上的人行横道(6)且位于机动车右转车道(8)的外侧,
隔离岛(2),设于机动车右转车道(8)以及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之间;
所述非机动车道(10)止于机动车右转车道(8)的端部,所述人行横道(6)的端部与非机动车道(10)的端部衔接并与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组成环路,所述隔离岛(2)高度同时高于机动车右转车道(8)、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行段(82)的长度为3米以上,所述弯道段(81)的转弯半径为5m以上,
所述隔离岛(2)高度高于机动车道100mm~2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的两端设有凹凸面的等待区(3),
所述等待区(3)靠近人行横道(6)的一侧设有限行柱(4),两限行柱(4)的距离为500mm~1700mm,限行柱(4)的高度为300mm~1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行柱(4)包括固定底座(41)、立杆(42),
所述立杆(42)包括球头部(422)、竖立部(421),所述立杆(42)的球头部(422)和固定底座(41)球接,所述球头部(422)为中空壳体,球头部(422)腔体的下部设有配重(49),所述球头部(422)的直径小于固定底座(41)内球面的直径,
所述球头部(422)的下端嵌设有定位磁铁(481),所述固定底座(41)的下部埋设有与球头部(422)下端磁铁相吸的复位磁铁(482),两个磁铁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重合,
或,
所述固定底座(41)的下部埋设有锚碇(471),所述锚碇和球头部(422)的下端通过弹性装置(472)连接,
所述固定底座(41)埋设在路面下部,所述固定底座(41)下部设有球头部(422)活动腔,所述定位磁铁(481)或所述锚碇(471)固定在活动腔下部的地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行柱(4)还包括方位限定块(43),
所述方位限定块(43)为弧形且弧度为60°~120°,所述方位限定块(43)的下端与固定底座(41)上部的开口处固定连接,上部抵接于竖立部(421)的下端,用以限定立杆(42)的倒伏方向,所述方位限定块(43)的内侧朝向机动车道(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杆(42)还包括保护套(423),所述保护套(423)套着在竖立部(421)的上部,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行柱(4)的周围设有倒伏槽,所述固定底座(41)的上部与倒伏槽的底面平齐,所述倒伏槽为圆形或者扇形,固定底座(41)位于倒伏槽的圆心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岛(2)内部靠近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的两端的位置设置有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7),
靠近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的出口处的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7)设有超声波测距装置,所述超声波测距装置和道路对面的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7)电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进行人车分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行人及非机动车由非机动车道(10)进入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右转车辆由机动车道(9)进入机动车右转车道(8),实现人车的分流;
行人及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内行驶,到达等待区(3)后等待绿灯通行,
机动车在机动车右转车道内行驶,
在对面是绿灯的情况下,超声波测距装置检测机动车右转车道(8)内有无机动车,如果有机动车则控制对面的红绿灯进行黄灯闪烁提示,以提示行人注意车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进行倒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位限定块(43)的内侧朝向机动车道,方位限定块(43)限定立杆的倒伏方向,即向机动车道(9)倒伏,不向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1)倒伏,以此保护行人并控制人流或者车流的方向。
CN201910856486.1A 2019-09-11 2019-09-11 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Pending CN1104686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6486.1A CN110468641A (zh) 2019-09-11 2019-09-11 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6486.1A CN110468641A (zh) 2019-09-11 2019-09-11 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8641A true CN110468641A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5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6486.1A Pending CN110468641A (zh) 2019-09-11 2019-09-11 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864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2853A (zh) * 2020-10-27 2021-02-09 王岩 一种十字路口人车分流交通结构
CN113668306A (zh) * 2021-08-13 2021-11-19 海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一种交叉路口右转弯通行系统
CN114049779A (zh) * 2021-11-01 2022-02-15 嘉兴学院 一种交通信号全感应实时控制方法
CN114627662A (zh) * 2022-03-21 2022-06-14 长安大学 环形交叉口渠化与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717892A (zh) * 2022-04-19 2022-07-08 南通大学 一种交叉口的右转结构设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6331A (zh) * 2012-04-27 2012-08-22 武汉理工大学 十字形交叉口对角行人过街与机动车左转协同设计方法
CN104294723A (zh) * 2014-10-17 2015-01-21 河南中医学院 一种安全路口
CN205775948U (zh) * 2016-06-24 2016-12-07 朱潮安 一种可自动复位的路障柱
CN106835874A (zh) * 2017-03-28 2017-06-13 山东大学 一种机非分隔带端部展宽与驻停嵌入式交叉口
CN211312036U (zh) * 2019-09-11 2020-08-21 东南大学 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6331A (zh) * 2012-04-27 2012-08-22 武汉理工大学 十字形交叉口对角行人过街与机动车左转协同设计方法
CN104294723A (zh) * 2014-10-17 2015-01-21 河南中医学院 一种安全路口
CN205775948U (zh) * 2016-06-24 2016-12-07 朱潮安 一种可自动复位的路障柱
CN106835874A (zh) * 2017-03-28 2017-06-13 山东大学 一种机非分隔带端部展宽与驻停嵌入式交叉口
CN211312036U (zh) * 2019-09-11 2020-08-21 东南大学 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斌,余梁蜀,黄自瑾: "路桥工程", 31 January 2001,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pages: 97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2853A (zh) * 2020-10-27 2021-02-09 王岩 一种十字路口人车分流交通结构
CN113668306A (zh) * 2021-08-13 2021-11-19 海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一种交叉路口右转弯通行系统
CN114049779A (zh) * 2021-11-01 2022-02-15 嘉兴学院 一种交通信号全感应实时控制方法
CN114627662A (zh) * 2022-03-21 2022-06-14 长安大学 环形交叉口渠化与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627662B (zh) * 2022-03-21 2023-08-18 长安大学 环形交叉口渠化与信号配时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717892A (zh) * 2022-04-19 2022-07-08 南通大学 一种交叉口的右转结构设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8641A (zh) 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CN101368358B (zh) 城市道路十字路口科学通行法
US20150117947A1 (en) Traffic-light-free overpass at intersection
CN106320119A (zh) 转盘式立交桥
CN105862531B (zh) 一种组合式立交桥
CN107881870B (zh) 六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WO2011140926A1 (zh) 左行制两个"y"字形单元的组合桥或组合隧道
CN101792993A (zh) 十字路口的完全互通式三层立交系统
CN202705838U (zh) 一种三桥组合实现全互通的十字路口
CN103572677A (zh) 一种无左转立交桥
CN211312036U (zh) 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CN209686174U (zh)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CN101792994A (zh) 多功能遂道立交枢纽桥
CN102400425B (zh) 盘旋式立交桥
CN101492904A (zh) 一种交通路口车道
CN108385458A (zh) 一种无障碍十字路口
CN103924494A (zh) 中国结道路十字路口无交叉连接点
CN105986533A (zh) 一种无需交通信号灯的十字路口结构
CN106065551A (zh) 一种无需等待快速通过的十字路口
CN103437257A (zh) 通行无障碍十字路口
CN201006969Y (zh) T字型路口立交桥
CN202247571U (zh) 三跨交错式十字路口立交桥
CN201648900U (zh) 多功能遂道立交枢纽桥
CN201047047Y (zh) 人车各行其道的十字路口
CN218404880U (zh) 立交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