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6174U -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 Google Patents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86174U CN209686174U CN201920212713.2U CN201920212713U CN209686174U CN 209686174 U CN209686174 U CN 209686174U CN 201920212713 U CN201920212713 U CN 201920212713U CN 209686174 U CN209686174 U CN 2096861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ad
- bus
- ring
- ground
- elev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32798 delamin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包括:设于地面机动车道上方的环形高架道路,所述环形高架道路设有一组或两组公交停靠区;每组公交停靠区为两个,相对设置在环形高架道路的两侧;所述地面机动车道具有地面匝道,所述公交停靠区通过引桥与对应的地面匝道相连,所述环形高架道路还设有与对应的公交停靠区邻近的候车亭。本实用新型采用高架式空间分层可以分隔道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设置环形高架道路,乘客可以在环形道路选择不同方向进行公交乘坐的选择,同时行人可以在环形道路进行通行,既保证了公交车辆与非公交车辆分流,也保证了车辆与行人通行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交汽车站台,尤其涉及一种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背景技术
公交站台是专门为市民出行候车的公共建筑设施,它提供了人们候车场所,为市民候车提供临时的挡雨遮阳。目前,常见的公交车站台有港湾式、直线式等类型,但传统类型往往占用较多的道路空间,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时对车辆及行人的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运用高架形式的巧妙方法来建立上下分层、多向行驶、互不干扰的交通道路。同时,公交车辆与非公交车辆、车辆与行人进行分流,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增强车辆及行人的安全效果。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包括:设于地面机动车道上方的环形高架道路,所述环形高架道路设有一组或两组公交停靠区;每组公交停靠区为两个,相对设置在环形高架道路的两侧;所述地面机动车道具有地面匝道,所述公交停靠区通过引桥与对应的地面匝道相连,所述环形高架道路还设有与对应的公交停靠区邻近的候车亭。
优选,候车亭处于所述环形高架道路的环形的内环侧或外环侧。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地面机动车道为双向直行行驶道路,道路两外侧各设一条地面匝道;所述公交停靠区为一组,沿车辆行进方向,每个公交停靠区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引桥与对应的地面匝道相连。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环形高架道路还设有两个楼梯,每个楼梯连接地面以及对应的候车亭。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地面机动车道为形成交叉路口的四条道路,所述环形高架道路处于交叉路口的上方;四条道路均为双向行驶道路,每条道路两外侧各设一条地面匝道;所述公交停靠区为两组,沿车辆行进方向,每个公交停靠区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引桥与对应的地面匝道相连。
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地面机动车道为形成交叉路口的三条道路,所述环形高架道路处于交叉路口的上方;三条道路均为双向行驶道路,每条道路两外侧各设一条地面匝道;所述公交停靠区为两组,沿车辆行进方向,其中两个公交停靠区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引桥与对应的地面匝道相连,另外两个公交停靠区的一端各通过一个引桥与对应的地面匝道相连。
优选,处于同侧的引桥、地面匝道与邻近的地面机动车道同向行驶。
优选,沿车辆行进方向,所述引桥通过护栏或绿化带分隔形成人行道路和公交行驶道路。
优选,所述人行道路处于引桥的外侧;每个引桥为单向道路。
优选,所述环形高架道路在相邻两个公交停靠区之间的道路为供行人换乘的换乘道路。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高架式空间分层可以分隔道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设置环形高架道路,乘客可以在环形道路选择不同方向进行公交乘坐的选择,同时行人可以在环形道路进行通行,既保证了公交车辆与非公交车辆分流,也保证了车辆与行人通行安全。本发明还针对不同的道路情况如直行、三岔路或四岔路等设置优选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本发明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包括:设于地面机动车道1上方的环形高架道路2,高架道路2为圆环形或椭圆环形。环形高架道路1的底部设有与地面垂直连接的支撑柱6,支撑柱6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是钢管混凝土结构,起到支撑环形公交站台的作用。
环形高架道路2设有一组公交停靠区,每组公交停靠区为两个,相对设置在环形高架道路的两侧。环形高架道路2的两侧还各设一个候车亭3,每个候车亭3与对应的公交停靠区201相邻近,候车亭3处于环形高架道路的环形的内环侧或外环侧。环形高架道路2在两个公交停靠区201之间的道路为供行人换乘对面公交的换乘道路202。
地面机动车道1可以为四车道,当然也可以为两车道、三车道、六车道等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地面机动车道1为双向直行行驶,相邻的两个互为反向行驶的车道之间通过护栏或绿化带分隔,提高行驶安全性。
地面机动车道1的两外侧各设一条地面匝道4。沿车辆行进方向,每个公交停靠区201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引桥5与对应的地面匝道4相连。处于同侧的引桥5、地面匝道4与邻近的地面机动车道1同向行驶。沿车辆行进方向,每个引桥5通过护栏7或绿化带分隔形成人行道路503和公交行驶道路504。人行道路503处于引桥5的外侧,行人能够靠路边行进,远离公交车和其他机动车,提高安全性,此时,候车亭3处于环形高架道路的环形的外环侧更具有优势,行人可直接通过人行道路503进入同侧的候车亭3,不需要穿越公交行驶路线。每个引桥均为单向道路,供公交单向行驶。
正常路况下,机动车在地面机动车道上行驶,公交车从地面匝道通过与地面匝道相连的引桥的公交行驶道路驶入公交停靠区,在候车亭等候的行人上车后,公交车驶出公交停靠区通过引桥进入地面匝道,再汇入地面机动车道。行人或乘客通过引桥的人行道路可以进入候车亭,需要换成反向公交车或者到对面道路时,行人或乘客从一侧候车亭通过连接两个公交停靠区之间的换乘道路进入对面的候车亭,既保证了公交车辆与非公交车辆分流,也保证了车辆与行人通行安全。
实施例2
如图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环形高架道路2还设有两个楼梯203,每个楼梯连接地面以及对应的候车亭3,为行人的上下站台提供便利。
实施例3
如图3,本发明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包括:设于地面机动车道1上方的环形高架道路2,高架道路2为圆环形或椭圆环形。环形高架道路1的底部设有与地面垂直连接的支撑柱6,支撑柱6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是钢管混凝土结构,起到支撑环形公交站台的作用。
环形高架道路2设有两组公交停靠区,每组公交停靠区为两个,相对设置在环形高架道路的两侧。环形高架道路2的还设四个候车亭3,每个候车亭3与对应的公交停靠区201相邻近,候车亭3处于环形高架道路的环形的内环侧或外环侧。环形高架道路2在相邻两个公交停靠区201之间的道路为供行人换乘的换乘道路202。
地面机动车道1可以为四车道,当然也可以为两车道、三车道、六车道等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地面机动车道1为形成交叉路口的四条道路,环形高架道路2处于交叉路口的上方;四条道路均为双向行驶道路,每条道路相邻的两个互为反向行驶的车道之间通过护栏或绿化带分隔,提高行驶安全性;每条道路两外侧各设一条地面匝道;公交停靠区为两组,沿车辆行进方向,每个公交停靠区201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引桥5与对应的地面匝道4相连。处于同侧的引桥5、地面匝道4与邻近的地面机动车道1同向行驶。沿车辆行进方向,每个引桥5通过护栏或绿化带分隔形成人行道路503和公交行驶道路504。人行道路503处于引桥5的外侧,行人能够靠路边行进,远离公交车和其他机动车,提高安全性,此时,候车亭3处于环形高架道路的环形的外环侧更具有优势,行人可直接通过人行道路503进入同侧的候车亭3,不需要穿越公交行驶路线。每个引桥均为单向道路,供公交单向行驶。
正常路况下,机动车在地面机动车道上行驶,公交车从地面匝道通过与地面匝道相连的引桥的公交行驶道路驶入公交停靠区,在候车亭等候的行人上车后,公交车驶出公交停靠区通过引桥进入地面匝道,再汇入地面机动车道。公交车可以在环形高架道路上直接直行也可以转弯进入其他道路。行人或乘客通过引桥的人行道路可以进入候车亭,需要换乘其他方向公交车或者到其他方向的道路时,行人或乘客从一侧候车亭通过连接相邻两个公交停靠区之间的换乘道路进入,既保证了公交车辆与非公交车辆分流,也保证了车辆与行人通行安全。
实施例4
如图4,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地面机动车道1为形成交叉路口的三条道路,环形高架道路2处于交叉路口的上方;三条道路均为双向行驶道路,每条道路两外侧各设一条地面匝道;公交停靠区为两组,沿车辆行进方向,其中两个公交停靠区201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引桥5与对应的地面匝道4相连,另外两个公交停靠区由于无上行或下行道路连接,故只有一端各通过一个引桥与对应的地面匝道4相连。公交车可以在环形高架道路2上直接直行或者转弯进入其他道路。行人或乘客通过引桥的人行道路可以进入候车亭,需要换乘其他方向公交车或者到其他方向的道路时,行人或乘客从一侧候车亭通过连接相邻两个公交停靠区之间的换乘道路进入,既保证了公交车辆与非公交车辆分流,也保证了车辆与行人通行安全。
Claims (10)
1.一种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面机动车道(1)上方的环形高架道路(2),所述环形高架道路设有一组或两组公交停靠区(201);每组公交停靠区为两个,相对设置在环形高架道路的两侧;所述地面机动车道(1)具有地面匝道(4),所述公交停靠区通过引桥(5)与对应的地面匝道相连,所述环形高架道路还设有与对应的公交停靠区邻近的候车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候车亭处于所述环形高架道路的环形的内环侧或外环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机动车道为双向直行行驶道路,道路两外侧各设一条地面匝道;所述公交停靠区为一组,沿车辆行进方向,每个公交停靠区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引桥与对应的地面匝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高架道路还设有两个楼梯,每个楼梯连接地面以及对应的候车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机动车道为形成交叉路口的四条道路,所述环形高架道路处于交叉路口的上方;四条道路均为双向行驶道路,每条道路两外侧各设一条地面匝道;所述公交停靠区为两组,沿车辆行进方向,每个公交停靠区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引桥与对应的地面匝道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机动车道为形成交叉路口的三条道路,所述环形高架道路处于交叉路口的上方;三条道路均为双向行驶道路,每条道路两外侧各设一条地面匝道;所述公交停靠区为两组,沿车辆行进方向,其中两个公交停靠区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引桥与对应的地面匝道相连,另外两个公交停靠区的一端各通过一个引桥与对应的地面匝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处于同侧的引桥、地面匝道与邻近的地面机动车道同向行驶。
8.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沿车辆行进方向,所述引桥通过护栏或绿化带分隔形成人行道路(503)和公交行驶道路(5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路处于引桥的外侧;每个引桥为单向道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高架道路(2)在相邻两个公交停靠区之间的道路为供行人换乘的换乘道路(2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12713.2U CN209686174U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12713.2U CN209686174U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86174U true CN209686174U (zh) | 2019-11-26 |
Family
ID=68602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1271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6174U (zh) | 2019-02-19 | 2019-02-19 |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8617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22966A (zh) * | 2019-02-19 | 2019-05-07 | 扬州大学 |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
CN111648181A (zh) * | 2020-06-11 | 2020-09-11 | 刘林春 | 无需信号灯彻底解决路口拥堵的不占地环形道高低立交桥 |
-
2019
- 2019-02-19 CN CN201920212713.2U patent/CN20968617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22966A (zh) * | 2019-02-19 | 2019-05-07 | 扬州大学 |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
CN111648181A (zh) * | 2020-06-11 | 2020-09-11 | 刘林春 | 无需信号灯彻底解决路口拥堵的不占地环形道高低立交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08009189A1 (fr) | Système urbain écologique sans blocage, économique en occupation du sol et en énergie et doté d'une organisation de l'espace | |
US20190177921A1 (en) | Overpass Structure with Vertical Interchange Arrangement for Crossroads | |
WO2014071543A1 (zh) | 一种城市十字路口结构 | |
WO2008031309A1 (fr) | Système d'autoroute à péage comprenant moins d'arrêts, aucun changement et un trajet convenable | |
CN209686174U (zh) |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 |
CN105386623A (zh) | 城市支线道路立体停车场 | |
WO2008009190A1 (fr) | Système routier pour piétons, véhicules motorisés et véhicules non motorisés doté de voies séparées, et procédé associé | |
CN202431033U (zh) | 螺旋车道的多层停车场 | |
CN101387095B (zh) | 完全互通式立交桥 | |
CN201695289U (zh) | 多匝道口双螺旋立交桥 | |
CN103469707B (zh) | 一种多功能城市道路 | |
CN102127886A (zh) | 多功能隧道、道路泊车场 | |
CN104562880A (zh) | 人走平地车走上下仅本路车互让立交路口 | |
CN1834352B (zh) | 一种人车全面分离的城市系统 | |
CN103215867B (zh) | 桥面支撑带行走装置的组装式立交道路系统 | |
TW201239155A (en) | High-speed road hardware and car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2400425A (zh) | 盘旋式立交桥 | |
CN108978384A (zh) | 一种地上直行立交桥 | |
CN109722966A (zh) |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 |
CN112112020B (zh) | 一种靠右与靠左行驶混合布置主干麻花状路网系统 | |
WO2008025201A1 (fr) | Voie surélevée faible vitesse | |
CN104947558B (zh) | 丁字路口桥下回转式二层面全互通立交桥 | |
CN212152985U (zh) | 一种集成式无障碍城市立交桥 | |
JPH047470A (ja) | 起伏式都市交通駐車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
CN202055130U (zh) | 钢结构活动式立交桥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