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56663Y - 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 - Google Patents

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56663Y
CN201056663Y CNU2007200847653U CN200720084765U CN201056663Y CN 201056663 Y CN201056663 Y CN 201056663Y CN U2007200847653 U CNU2007200847653 U CN U2007200847653U CN 200720084765 U CN200720084765 U CN 200720084765U CN 201056663 Y CN201056663 Y CN 20105666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e
exit
viaduct
overpass bridge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847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847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5666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5666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5666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包括东西方向地面直行车道,地面人行道,地面右转弯车道,在南向右车道(A)立交桥入口处设置有地下直行车道(2、3),及地下直行兼左转弯车道(4)、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南向右车道(A)还设置有东向右车道(E)左转弯车道(21)的出口车道(6)及调头车道(22)的出口车道(5),在南向左车道(B)立交桥出口处设置有高架桥(50)、直行车道(8、9)、调头出口车道(7)。其优点是:1.解决了行人可安全地无障碍快速通过十字路口的难题;2.南、北、西、东方向来的车辆均可在此同时进行直行、右转弯、左转弯和调头反向行驶;3.所有车辆行驶均为单行道,4.无红绿灯、无斑马线;5.占用土地面积少。

Description

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为了提高车辆、行人通过十字路口的速度,兴建各种各样的立交桥,虽然在缓解交通压力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但仍存在以下缺陷:
1、仍会有车辆的阻塞问题;
2、存在难于兼顾行人和机动车同时穿越路口的难题;
3、车辆不能在立交桥内直接左转弯或调头反向行驶,需左转向或调头反向行驶时,必须绕远路才能实现。
4、多设有圆环式单行转盘,行车速度低,易出事故。
5、建设立交桥占用土地面积过大,拆迁费用高,投资大,车辆行驶路线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立交桥所有缺陷,占地少、建筑费用低的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
所述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包括东西方向地面直行车道24、25、26、27、34、35、36、37,地面人行道41、42、43、44、45、46、47、48,地面右转弯车道23、31,东向右车道E右转弯车道23的出口车道20,其特征是:在南向右车道A立交桥入口处设置有地下直行车道2、3,及地下直行兼左转弯车道4、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南向右车道A还设置有东向右车道E左转弯车道21的出口车道6及调头车道22的出口车道5,地下直行车道4还兼左转弯车道;在南向左车道B立交桥出口处设置有高架桥50、直行车道8、9、调头出口车道7;在北向右车道C立交桥入口处设置有高架桥50直行车道14、15、高架桥50、49左转弯车道16、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1,北向右车道C还设置有西向右车道G左转弯车道32的出口车道13、调头车道33的出口车道12;在北向左车道D立交桥出口处设置有地下直行车道17、18、19;在东向右车道E立交桥入口处设置有地下左转弯车道21、地下调头车道22;在东向左车道F立交桥出口处还设置有北向左转弯出口车道28、29;在西向右车道G立交桥入口处还设置有高架桥52、左转弯车道32、调头车道33;在西向左车道H立交桥出口处设置有地下南向左转弯出口车道38、39;在高架桥52上设置有人行上下通道51、53。
本实用新型具有非常显著的优点:
1、完全解决了行人可安全地无障碍快速通过十字路口的难题;
2、南、北、西、东方向来的车辆均可在此同时进行直行、右转弯、左转弯和调头反向行驶;
3、所有车辆行驶均为单行道,无行车直接交叉点,无环行路线,车辆分流量大且迅速,效率高,有效地避免了车辆堵塞现象;
4、无红绿灯、无斑马线、行人与车辆通行无需交通指挥系统;
5、占用土地面积少,建设费用低,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占用土地面积少、造价低,其立交桥功能完备,从南、北、西、东方向来的车辆、行人均可在此同时进行直行,右转向、左转向和调头反向行驶,完全解决了行人和机动车同时穿越十字路口的难题,所有车辆行驶路线短、省时节能,车辆行驶、行人过道十分安全,所有行驶均为单行道,也没有环行匝道车道,没有车辆交汇点,适用于所有城市道路十字路口车辆、行人快速分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转弯兼调头车道,2、3-地下直行车道,5、6-出口车道,7、调头出口车道,8、9-直行车道,10-出口车道,11-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2、13-出口车道;14、15-高架直行车道,16-左转弯车道,17、18、19-地下直行车道,20-出口车道,21-左转弯车道,22-调头车道,23-右转弯车道,24、25、26、27-直行车道,28、29-北向左转弯出口车道,30-出口车道,31-右转弯车道;,2-左转弯车道,33-调头车道,34、35、36、37-直行车道,38、39、40、-出口通道,41、42、43、44、45、46、47、48-人行道,49、50、52-高架桥,51、53-人行上下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中,所述地下直行车道2、3、及直行兼左转弯车道4由地面经地下负4米通道分别与北向左车道D立交桥出口车道19、18、17连接,直行兼左转弯车道4由地面经地下负4米通道还与西向左车道H立交桥出口车道38、39连接,所述调头出口车道7还与东向右车道E左转弯车道21的出口车道6连接,所述南向左车道立交桥出口处直行车道8、9通过高架桥50与北向右车道C高架直行车道15、14连接,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分别与出口车道30、7连接。北向右车道C左转弯车道16通过高架桥50、49与东向左车道F出口车道28、29连接,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1通过高架桥50底下与调头出口车道17连接,西向右车道G左转弯车道32通过高架桥52的出口车道13及高架桥50底下地面也与北向左车道D调头出口车道17连接,西向右车道G调头车道33通过高架桥52、出口车道12经地面与西向左车道H出口车道40连接。1c中所述东向右车道E左转弯车道21由地面经地下负4米通道、出口车道6并经地面与南向左车道B的调头出口车道7连接,东向右车道E调头车道22由地面经地下负4米通道、出口车道5与东向左车道F出口车道30连接。人行上下通道51通过高架桥50、52底下地面分别与人行道43、44、45、46连接,人行上下通道53通过高架桥50、52底下地面分别与人行道47、48、41、42连接。
车辆、行人通过城市干道十字路口无障碍快速立交桥的方法十分简单,遵照地面及空中标志牌即可安全、快速通过十字路口,无需等待、无需红绿灯、无需交通指挥系统。

Claims (5)

1.一种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包括东西方向地面直行车道(24、25、26、27、34、35、36、37),地面人行道(41、42、43、44、45、46、47、48),地面右转弯车道(23、31),东向右车道(E)右转弯车道(23)的出口车道(20),其特征是:
1a、在南向右车道(A)立交桥入口处设置有地下直行车道(2、3),及地下直行兼左转弯车道(4)、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南向右车道(A)还设置有东向右车道(E)左转弯车道(21)的出口车道(6)及调头车道(22)的出口车道(5),在南向左车道(B)立交桥出口处设置有高架桥(50)、直行车道(8、9)、调头出口车道(7);
1b、在北向右车道(C)立交桥入口处设置有高架桥(50),直行车道(14、15)、高架桥(50、49)左转弯车道(16)、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1),北向右车道(C)还设置有西向右车道(G)左转弯车道(32)的出口车道(13)、调头车道(33)的出口车道(12);在北向左车道(D)立交桥出口处设置有地下直行车道(17、18、19);
1c、在东向右车道(E)立交桥入口处设置有地下左转弯车道(21)、地下调头车道(22);在东向左车道(F)立交桥出口处还设置有北向左转弯出口车道(28、29);
1d、在西向右车道(G)立交桥入口处还设置有高架桥(52)、左转弯车道(32)、调头车道(33);在西向左车道(H)立交桥出口处设置有地下南向左转弯出口车道(38、39);
1e、在高架桥(52)上设置有人行上下通道(51、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其特征是:1a、1b中所述地下直行车道(2、3)、及直行兼左转弯车道(4)由地面经地下负4米通道分别与北向左车道(D)立交桥出口车道(19、18、17)连接,直行兼左转弯车道(4)由地面经地下负4米通道还与西向左车道(H)立交桥出口车道(38、39)连接,所述调头出口车道(7)还与东向右车道(E)左转弯车道(21)的出口车道(6)连接,所述南向左车道立交桥出口处直行车道(8、9)通过高架桥(50)与北向右车道(C)高架直行车道(15、14)连接,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分别与出口车道(30,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其特征是:1b、1d中所述北向右车道(C)左转弯车道(16)通过高架桥(50、49)与东向左车道(F)出口车道(28、29)连接,右转弯兼调头车道(11)通过高架桥(50)底下与调头出口车道(17)连接,西向右车道(G)左转弯车道(32)通过高架桥(52)的出口车道(13)及高架桥(50)底下地面也与北向左车道(D)调头出口车道(17)连接,西向右车道(G)调头车道(33)通过高架桥(52)、出口车道(12)经地面与西向左车道(H)出口车道(4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其特征是:1c中所述东向右车道(E)左转弯车道(21)由地面经地下负4米通道、出口车道(6)并经地面与南向左车道(B)的调头出口车道(7)连接,东向右车道(E)调头车道(22)由地面经地下负4米通道、出口车道(5)与东向左车道(F)出口车道(3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其特征是:人行上下通道(51)通过高架桥(50)、(52)底下地面分别与人行道(43、44、45、46)连接,人行上下通道(53)通过高架桥(50、52)底下地面分别与人行道(47、48、41、42)连接。
CNU2007200847653U 2007-05-17 2007-05-17 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666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847653U CN201056663Y (zh) 2007-05-17 2007-05-17 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847653U CN201056663Y (zh) 2007-05-17 2007-05-17 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56663Y true CN201056663Y (zh) 2008-05-07

Family

ID=39425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8476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6663Y (zh) 2007-05-17 2007-05-17 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56663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1887A (zh) * 2010-06-23 2010-10-06 章锦松 四维路口车流非机动车流人流可连续流
CN102817294A (zh) * 2011-06-09 2012-12-12 张民 人车分道空地结合立交桥
CN103898821A (zh) * 2014-03-21 2014-07-02 冼日声 一种没有交通信号灯的立体交通系统
CN108642983A (zh) * 2018-06-01 2018-10-12 冯阳 高架桥通过的十字路口立交桥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1887A (zh) * 2010-06-23 2010-10-06 章锦松 四维路口车流非机动车流人流可连续流
CN101851887B (zh) * 2010-06-23 2011-08-10 章锦松 四维路口车流非机动车流人流的连续流动区域的划分方法
CN102817294A (zh) * 2011-06-09 2012-12-12 张民 人车分道空地结合立交桥
CN103898821A (zh) * 2014-03-21 2014-07-02 冼日声 一种没有交通信号灯的立体交通系统
CN108642983A (zh) * 2018-06-01 2018-10-12 冯阳 高架桥通过的十字路口立交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9302C (zh) 一种全立体化城市道路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交通方法
CN106320119A (zh) 转盘式立交桥
WO2008031309A1 (fr) Système d'autoroute à péage comprenant moins d'arrêts, aucun changement et un trajet convenable
CN102268852A (zh) 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两相位实施方法
CN201056663Y (zh) 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
CN102747661A (zh) 基于城市道路中的扭转式立交桥的结构及其用途
CN100351468C (zh) 全立体化城市道路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交通方法
CN1286335A (zh) 城市交叉路口交通分流桥
CN101387095B (zh) 完全互通式立交桥
CN2797426Y (zh) 环形叠合式立体钢结构互通立交桥
CN102121221B (zh) 五桥立交桥
CN203307697U (zh) 十字路口立交桥
CN207987645U (zh) 四车道交叉路口渠化系统
CN101487214A (zh) 城市十字路口人性化多功能立交桥
CN105002796A (zh) 十字路口无红灯单层立交桥
CN204728155U (zh) 一种左转制单层桥六机动车车道十字路口
CN201268814Y (zh) 城市多路口双层无障碍立交桥
WO2021093137A1 (zh) 地下回转式全互通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
CN103924494A (zh) 中国结道路十字路口无交叉连接点
CN212357845U (zh) 一种隐体立交
CN204959529U (zh) 一种快慢分离立交系统
CN204982578U (zh) 一种十字路口无红灯单层立交桥
CN202626781U (zh) 机动车通过十字路口不用交叉行驶的一种交通通道设计
CN2921084Y (zh) 一字形全互通单层立交桥
CN109722966A (zh)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