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0607A - 车门玻璃呢槽总成 - Google Patents

车门玻璃呢槽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0607A
CN110450607A CN201810866797.1A CN201810866797A CN110450607A CN 110450607 A CN110450607 A CN 110450607A CN 201810866797 A CN201810866797 A CN 201810866797A CN 110450607 A CN110450607 A CN 110450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groove
tongue piece
card slot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67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新建
李勇
应明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GYU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NGY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NGYU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NGY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667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06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0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06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J10/7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 B60J10/76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for window sashes; for glass run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包括上玻璃呢槽、左玻璃呢槽和右玻璃呢槽,所述上玻璃呢槽的左侧通过第一接角部与所述左玻璃呢槽的上端相连,所述上玻璃呢槽的右侧通过第二接角部连接设有斜玻璃呢槽,所述斜玻璃呢槽的右侧通过第三接角部与所述右玻璃呢槽的上端相连;所述左玻璃呢槽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左玻璃呢槽延伸段,所述右玻璃呢槽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右玻璃呢槽延伸段。本发明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具有简单且合理的结构,可实现与车门门框之间在不同插拔方向上的装配,能够提供足够的卡接力,防止脱落,并具有密封性能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车门玻璃呢槽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的为一种车门玻璃呢槽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玻璃在升降过程中,如果玻璃呢槽卡接力不够易造成玻璃呢槽脱落、玻璃脱槽等现象,严重时在雨雪天还会出现漏雨、漏水。给驾驶带来种种不便和影响。目前增强玻璃呢槽卡接力主要通过在玻璃呢槽与接触面粘3M胶及在玻璃呢槽顶部增加沟槽结构,这样能够有效增强玻璃呢槽卡接力,但是这种结构不是很好,汽车车门在升降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少量呢槽脱落现象。
公开号为CN2034275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后门玻璃呢槽,包括左侧玻璃呢槽、右侧玻璃呢槽和上玻璃呢槽,上玻璃呢槽由结构相同的第一上玻璃呢槽段和第二上玻璃呢槽段组成。左侧玻璃呢槽由装设在第一钣金基体内的第一密封件基体构成,右侧玻璃呢槽由装设在第二钣金基体内的第二密封件基体构成。上玻璃呢槽的第一上玻璃呢槽段由装设在第三钣金基体内的第三密封件基体构成。第一密封件基体、第二密封件基体和第三密封件基体分别由TPV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挤出成型。该后门玻璃呢槽虽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但是其仍然具有卡接力不足的问题,玻璃呢槽容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和密封性好的优点,并能够提供足够的卡接力,避免脱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包括上玻璃呢槽、左玻璃呢槽和右玻璃呢槽,所述上玻璃呢槽的左侧通过第一接角部与所述左玻璃呢槽的上端相连,所述上玻璃呢槽的右侧通过第二接角部连接设有斜玻璃呢槽,所述斜玻璃呢槽的右侧通过第三接角部与所述右玻璃呢槽的上端相连;所述左玻璃呢槽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左玻璃呢槽延伸段,所述右玻璃呢槽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右玻璃呢槽延伸段;
所述上玻璃呢槽包括上玻璃呢槽本体,所述上玻璃呢槽本体的上部设有朝向内侧开口并用于与车门门框钣金嵌合的车门卡槽,所述上玻璃呢槽本体的下部设有朝下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一玻璃卡槽;所述车门卡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车门卡接舌片,所述第一玻璃卡槽的两侧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一玻璃卡接舌片,所述上玻璃呢槽本体的顶面上设有与车体门框配合的密封舌片;所述第一玻璃卡槽的内侧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有开口朝上并与车门门框钣金嵌合的第一延伸卡槽,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下并用于与车门门框上卡板配合的第一玻璃沟槽;
所述左玻璃呢槽包括左玻璃呢槽本体,所述左玻璃呢槽本体上设有朝右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二玻璃卡槽,所述第二玻璃卡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二玻璃卡接舌片;所述第二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有开口朝左并与车门门框钣金嵌合的第二延伸卡槽;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右并用于与车门门框左卡板配合的第二玻璃沟槽;
所述左玻璃呢槽延伸段包括左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所述左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上设有朝右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槽,所述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槽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
所述右玻璃呢槽包括右玻璃呢槽本体,所述右玻璃呢槽本体上设有朝左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三玻璃卡槽,所述第三玻璃卡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三玻璃卡接舌片;所述第三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上设有开口朝右并与车门门框钣金嵌合的第三延伸卡槽;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三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左并用于与车门门框右卡板配合的第三玻璃沟槽;
所述右玻璃呢槽延伸段包括右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所述右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上设有朝右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槽,所述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槽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
所述斜玻璃呢槽包括斜玻璃呢槽本体,所述斜玻璃呢槽本体上设有朝左下方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四玻璃卡槽,所述第四玻璃卡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四玻璃卡接舌片;所述第四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上设有开口朝右并与车门门框钣金嵌合的第四延伸卡槽;所述第四延伸部与所述第四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左下方向并用于与车门门框斜卡板配合的第四玻璃沟槽。
进一步,所述上玻璃呢槽本体的上部外侧壁上设有亮条卡槽,所述亮条卡槽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亮条的凸起。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角部包括与所述上玻璃呢槽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部本体,所述第一接角部本体上设有朝内侧开口并与所述车门卡槽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卡槽,所述第一接角卡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车门卡接舌片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车门舌片,且所述第一接角部本体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密封舌片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密封舌片、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角接部,且所述第一接角卡槽的外侧壁上与所述亮条卡槽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亮条卡槽,所述第一接角角部本体的底面、第一角接部和第一接角亮条卡槽之间形成车门前侧装饰总板配合的前装饰总板卡槽。
进一步,所述第二接角部包括与所述上玻璃呢槽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部本体,所述第二接角部本体上设有朝内侧开口并与所述车门卡槽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卡槽,所述第二接角卡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车门卡接舌片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车门舌片,且所述第二接角部本体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密封舌片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密封舌片、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角接部,且所述第二接角卡槽的外侧壁上与所述亮条卡槽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亮条卡槽,所述第二接角角部本体的底面、第二角接部和第二接角亮条卡槽之间形成车门后侧装饰总板配合的后装饰总板卡槽,所述第二接角卡槽的上侧壁开口处设有向下延伸的挡壁,所述挡壁与第二接角卡槽的下侧壁之间形成用于车门门框钣金通过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车门卡槽、第一接角卡槽和第二接角卡槽内设有U型的钣金加强件,且同一个所述钣金加强件贯穿所述车门卡槽、第一接角卡槽和第二接角卡槽。
进一步,所述车门卡槽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三条所述车门卡接舌片;所述第一接角卡槽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三条所述第一接角车门舌片;所述第二接角卡槽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三条所述第二接角车门舌片,对应的所述车门卡接舌片、第一接角车门舌片和第二接角车门舌片设置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所述第一玻璃卡接舌片、外侧壁上设有一条所述第一玻璃卡接舌片,且所述第一玻璃卡槽的槽底设有一条朝向外侧倾斜的底部舌片;所述第一玻璃卡接舌片朝下的一侧、所述底部舌片朝下的一侧、所述密封舌片朝内的一侧、所述第一接角密封舌片朝内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接角密封舌片朝内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绒毛;
所述第二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所述第二玻璃卡接舌片、外侧壁上设有一条所述第二玻璃卡接舌片,所述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所述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外侧壁上设有一条所述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对应的所述第二玻璃卡接舌片以及所述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设置为一体,且所述第二玻璃卡接舌片以及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朝右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二绒毛;
所述第三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所述第三玻璃卡接舌片、外侧壁上设有一条所述第三玻璃卡接舌片,所述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外侧壁上设有一条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对应的所述第三玻璃卡接舌片以及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设置为一体,且所述第三玻璃卡接舌片以及所述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朝左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三绒毛308;
所述第四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所述第四玻璃卡接舌片、外侧壁上设有一条所述第四玻璃卡接舌片,且所述第四玻璃卡接舌片朝左下的一侧分别设有第四绒毛。
进一步,所述上玻璃呢槽本体中,所述第一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以及所述亮条卡槽采用硬度为75±3°的EPDM密实胶制成,其余部分采用硬度为70±3°的EPDM密实胶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三接角部包括第三接角部本体,所述第三接角部本体上设有朝左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三接角玻璃卡槽,所述第三接角玻璃卡槽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三接角玻璃卡接舌片;所述第三接角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三接角延伸部,所述第三接角延伸部上设有开口朝右并与车门门框钣金嵌合的第三接角延伸卡槽;所述第三接角延伸部与所述第三接角玻璃卡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左并用于与车门门框右卡板配合的第三接角玻璃沟槽。
进一步,所述第三玻璃卡槽和所述第四玻璃卡槽通过所述第三接角玻璃卡槽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玻璃卡接舌片与对应的一片所述第四玻璃卡接舌片通过所述第三接角玻璃卡接舌片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延伸部与所述第四延伸部通过所述第三接角延伸部连接为一体,且所述第三延伸卡槽和所述第四延伸卡槽通过所述第三接角延伸卡槽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玻璃沟槽与所述第四玻璃沟槽通过所述第三接角玻璃沟槽连接为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通过在上玻璃呢槽上设置车门卡槽与车门门框钣金嵌合,并使其具有一定的插拔力,另外,通过设置第一延伸卡槽与车门门框的上卡板配合,同时也可以在第一延伸卡槽内填充粘结剂增强连接强度,如此,利用车门卡槽和第一延伸卡槽两处与车门门框之间配合,且车门卡槽与第一玻璃沟槽的开口方向不同,需要在不同方向上的插拔,同时在第一玻璃沟槽与车门门框钣金之间嵌入车门门框上卡板,进一步起到紧固作用,如此,即可防止上玻璃呢槽从车门门框上脱落;通过设置密封舌片,能够与车体门框配合,防止漏水并起到隔音效果,并设置第一玻璃卡槽与车窗玻璃之间配合;
通过在左玻璃呢槽上设置第二玻璃卡槽,即整个左玻璃呢槽本体大体呈U型结构,可直接嵌入在车门门框侧边的U型安装槽内,并利用第第二延伸卡槽与U型安装槽之间形成两个插拔方向,再加上第二玻璃沟槽与车门门框之间设置的车门门框左卡板,可有效防止左玻璃呢槽脱落;
同理,也可以防止右玻璃呢槽以及斜玻璃呢槽脱落;
综上可知,本发明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具有简单且合理的结构,可实现与车门门框之间在不同插拔方向上的装配,能够提供足够的卡接力,防止脱落,并具有密封性能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1的B1-B1剖面图;
图5为图1的C-C剖面图;
图6为图1的C1-C1剖面图;
图7为图1的D-D剖面图;
图8为第一接角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1-A1剖面图;
图10为第二接角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A2-A2剖面图;
图12为第三接角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B2-B2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上玻璃呢槽;101-上玻璃呢槽本体;102-车门卡槽;102a-车门卡接舌片;102b-钣金加强件;103-第一玻璃卡槽;103a-第一玻璃卡接舌片;103b-底部舌片;104-密封舌片;105-第一延伸部;105a-第一延伸卡槽;106-第一玻璃沟槽;107-亮条卡槽;107a-凸起;108-第一绒毛;
200-左玻璃呢槽;201-左玻璃呢槽延伸段;202-左玻璃呢槽本体;203-第二玻璃卡槽;203a-第二玻璃卡接舌片;204-第二延伸部;204a-第二延伸卡槽;205-左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206-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槽;206a-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207-第二玻璃沟槽;208-第二绒毛;
300-右玻璃呢槽;301-右玻璃呢槽延伸段;302-右玻璃呢槽本体;303-第三玻璃卡槽;303a-第三玻璃卡接舌片;304-第三延伸部;304a-第三延伸卡槽;305-右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306-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槽;306a-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307-第三玻璃沟槽;308-第三绒毛;
400-第一接角部;401-第一接角部本体;402-第一接角卡槽;402a-第一接角车门舌片;403-第一接角密封舌片;404-第一角接部;405-第一接角亮条卡槽;406-前装饰总板卡槽
500-第二接角部;501-第二接角部本体;502-第二接角卡槽;502a-第二接角车门舌片;503-第二接角密封舌片;504-第二角接部;505-第二接角亮条卡槽;506-后装饰总板卡槽;507-挡壁;508-间隙;
600-斜玻璃呢槽;601-斜玻璃呢槽本体;602-第四玻璃卡槽;602a-第四玻璃卡接舌片;603-第四延伸部;603a-第四延伸卡槽;604-第四玻璃沟槽;605-第四绒毛。
700-第三接角部;701-第三接角部本体;702-第三接角玻璃卡槽;702a-第三接角玻璃卡接舌片;703-第三接角延伸部;703a-第三接角延伸卡槽;704-第三接角玻璃沟槽;
800-车门门框钣金;801-车门门框上卡板;802-车门门框左卡板;803-车门门框右卡板;804-车门门框斜卡板;805-车门前侧装饰总板;806-车门后侧装饰总板;808-车体门框;809-车窗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包括上玻璃呢槽100、左玻璃呢槽200和右玻璃呢槽300,上玻璃呢槽100的左侧通过第一接角部400与左玻璃呢槽200的上端相连,上玻璃呢槽100的右侧通过第二接角部500连接设有斜玻璃呢槽600,斜玻璃呢槽600的右侧通过第三接角部700与右玻璃呢槽300的上端相连;左玻璃呢槽200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左玻璃呢槽延伸段201,右玻璃呢槽300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右玻璃呢槽延伸段301。
本实施例的上玻璃呢槽100包括上玻璃呢槽本体101,上玻璃呢槽本体101的上部设有朝向内侧开口并用于与车门门框钣金800嵌合的车门卡槽102,上玻璃呢槽本体101的下部设有朝下开口并与车窗玻璃809配合的第一玻璃卡槽103;车门卡槽10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车门卡接舌片102a,第一玻璃卡槽103的两侧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一玻璃卡接舌片103a,上玻璃呢槽本体101的顶面上设有与车体门框配合的密封舌片104;第一玻璃卡槽103的内侧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05,第一延伸部105上设有开口朝上并与车门门框钣金800嵌合的第一延伸卡槽105a,第一延伸部105与第一玻璃卡槽103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下并用于与车门门框上卡板801配合的第一玻璃沟槽106。上玻璃呢槽本体101的上部外侧壁上设有亮条卡槽107,亮条卡槽107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亮条的凸起107a。本实施例的上玻璃呢槽本体101中,第一玻璃卡槽103的内侧壁以及亮条卡槽107采用硬度为75±3°的EPDM密实胶制成,其余部分采用硬度为70±3°的EPDM密实胶制成。
本实施例的左玻璃呢槽200包括左玻璃呢槽本体202,左玻璃呢槽本体202上设有朝右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二玻璃卡槽203,第二玻璃卡槽203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二玻璃卡接舌片203a;第二玻璃卡槽203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04,第二延伸部204上设有开口朝左并与车门门框钣金800嵌合的第二延伸卡槽204a;第二延伸部204与第二玻璃卡槽203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右并用于与车门门框左卡板802配合的第二玻璃沟槽207。
本实施例的左玻璃呢槽延伸段201包括左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205,左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205上设有朝右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槽206,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槽206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206a。本实施例的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槽206与第二玻璃卡槽203一体设置,即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槽206与第二玻璃卡槽203在同一条直线上。同理,对应的第二玻璃卡接舌片203a与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206a设置为一体。
本实施例的右玻璃呢槽300包括右玻璃呢槽本体302,右玻璃呢槽本体302上设有朝左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三玻璃卡槽303,第三玻璃卡槽303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三玻璃卡接舌片303a;第三玻璃卡槽303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三延伸部304,第三延伸部304上设有开口朝右并与车门门框钣金800嵌合的第三延伸卡槽304a;第三延伸部304与第三玻璃卡槽303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左并用于与车门门框右卡板803配合的第三玻璃沟槽307。
本实施例的右玻璃呢槽延伸段301包括右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305,右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305上设有朝右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槽306,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槽306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306a。本实施例的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槽306与第三玻璃卡槽303一体设置,即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槽306与第三玻璃卡槽303在同一条直线上。同理,对应的第三玻璃卡接舌片303a与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306a设置为一体。
本实施例的斜玻璃呢槽600包括斜玻璃呢槽本体601,斜玻璃呢槽本体601上设有朝左下方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四玻璃卡槽602,第四玻璃卡槽60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四玻璃卡接舌片602a;第四玻璃卡槽602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四延伸部603,第四延伸部603上设有开口朝右并与车门门框钣金800嵌合的第四延伸卡槽603a;第四延伸部603与第四玻璃卡槽60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左下方向并用于与车门门框斜卡板804配合的第四玻璃沟槽604。
本实施例的第一接角部400包括与上玻璃呢槽100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部本体401,第一接角部本体401上设有朝内侧开口并与车门卡槽102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卡槽402,第一接角卡槽40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与车门卡接舌片102a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车门舌片402a,且第一接角部本体401的顶面设有与密封舌片104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密封舌片403、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角接部404,且第一接角卡槽402的外侧壁上与亮条卡槽107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亮条卡槽405,第一接角角部本体401的底面、第一角接部404和第一接角亮条卡槽405之间形成车门前侧装饰总板805配合的前装饰总板卡槽406。
本实施例的第二接角部500包括与上玻璃呢槽100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部本体501,第二接角部本体501上设有朝内侧开口并与车门卡槽102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卡槽502,第二接角卡槽50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与车门卡接舌片102a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车门舌片502a,且第二接角部本体501的顶面设有与密封舌片104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密封舌片503、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角接部504,且第二接角卡槽502的外侧壁上与亮条卡槽107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亮条卡槽505,第二接角角部本体501的底面、第二角接部504和第二接角亮条卡槽505之间形成车门后侧装饰总板806配合的后装饰总板卡槽506,第二接角卡槽502的上侧壁开口处设有向下延伸的挡壁507,挡壁507与第二接角卡槽502的下侧壁之间形成用于车门门框钣金800通过的间隙508。
本实施例的第三接角部700包括第三接角部本体701,第三接角部本体701上设有朝左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三接角玻璃卡槽702,第三接角玻璃卡槽70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三接角玻璃卡接舌片702a;第三接角玻璃卡槽702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三接角延伸部703,第三接角延伸部703上设有开口朝右并与车门门框钣金800嵌合的第三接角延伸卡槽703a;第三接角延伸部703与第三接角玻璃卡槽70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左并用于与车门门框右卡板807配合的第三接角玻璃沟槽704。
本实施例的第三玻璃卡槽303和第四玻璃卡槽602通过第三接角玻璃卡槽702连接为一体;第三玻璃卡接舌片303a与对应的一片第四玻璃卡接舌片602a通过第三接角玻璃卡接舌片702a连接为一体;第三延伸部304与第四延伸部603通过第三接角延伸部703连接为一体,且第三延伸卡槽304a和第四延伸卡槽603a通过第三接角延伸卡槽703a连接为一体,第三玻璃沟槽307与第四玻璃沟槽604通过第三接角玻璃沟槽704连接为一体。
具体的,车门卡槽102、第一接角卡槽402和第二接角卡槽502内设有U型的钣金加强件102b,且同一个钣金加强件102b贯穿车门卡槽102、第一接角卡槽402和第二接角卡槽502。
本实施例的车门卡槽102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三条车门卡接舌片102a;第一接角卡槽402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三条第一接角车门舌片402a;第二接角卡槽502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三条第二接角车门舌片502a,对应的车门卡接舌片102a、第一接角车门舌片402a和第二接角车门舌片502a设置为一体。
本实施例的第一玻璃卡槽103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第一玻璃卡接舌片103a、外侧壁上设有一条第一玻璃卡接舌片103a,且第一玻璃卡槽103的槽底设有一条朝向外侧倾斜的底部舌片103b;第一玻璃卡接舌片103a朝下的一侧、底部舌片103b朝下的一侧、密封舌片104朝内的一侧、第一接角密封舌片403朝内的一侧以及第二接角密封舌片503朝内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绒毛108。
本实施例的第二玻璃卡槽203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第二玻璃卡接舌片203a、外侧壁上设有一条第二玻璃卡接舌片203a,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槽206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206a、外侧壁上设有一条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206a,对应的第二玻璃卡接舌片203a以及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206a设置为一体。且第二玻璃卡接舌片203a以及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206a朝右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二绒毛208。
本实施例的第三玻璃卡槽303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第三玻璃卡接舌片303a、外侧壁上设有一条第三玻璃卡接舌片303a,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槽306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306a、外侧壁上设有一条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306a,对应的第三玻璃卡接舌片203a以及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306a设置为一体,且第三玻璃卡接舌片203a以及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306a朝左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三绒毛308。
本实施例的第四玻璃卡槽602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第四玻璃卡接舌片602a、外侧壁上设有一条第四玻璃卡接舌片602a,且第四玻璃卡接舌片602a朝左下的一侧分别设有第四绒毛605。
本实施例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通过在上玻璃呢槽上设置车门卡槽与车门门框钣金嵌合,并使其具有一定的插拔力,另外,通过设置第一延伸卡槽与车门门框的上卡板配合,同时也可以在第一延伸卡槽内填充粘结剂增强连接强度,如此,利用车门卡槽和第一延伸卡槽两处与车门门框之间配合,且车门卡槽与第一玻璃沟槽的开口方向不同,需要在不同方向上的插拔,同时在第一玻璃沟槽与车门门框钣金之间嵌入车门门框上卡板,进一步起到紧固作用,如此,即可防止上玻璃呢槽从车门门框上脱落;通过设置密封舌片,能够与车体门框配合,防止漏水并起到隔音效果,并设置第一玻璃卡槽与车窗玻璃之间配合。
通过在左玻璃呢槽上设置第二玻璃卡槽,即整个左玻璃呢槽本体大体呈U型结构,可直接嵌入在车门门框侧边的U型安装槽内,并利用第第二延伸卡槽与U型安装槽之间形成两个插拔方向,再加上第二玻璃沟槽与车门门框之间设置的车门门框左卡板,可有效防止左玻璃呢槽脱落。同理,也可以防止右玻璃呢槽以及斜玻璃呢槽脱落。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具有简单且合理的结构,可实现与车门门框之间在不同插拔方向上的装配,能够提供足够的卡接力,防止脱落,并具有密封性能好的优点。
注:本文中的“内侧”指朝向汽车内的一侧,“外侧”指朝向汽车外的一侧,“左侧”为靠近汽车头部的一侧,“右侧”为靠近汽车尾部的一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玻璃呢槽(100)、左玻璃呢槽(200)和右玻璃呢槽(300),所述上玻璃呢槽(100)的左侧通过第一接角部(400)与所述左玻璃呢槽(200)的上端相连,所述上玻璃呢槽(100)的右侧通过第二接角部(500)连接设有斜玻璃呢槽(600),所述斜玻璃呢槽(600)的右侧通过第三接角部(700)与所述右玻璃呢槽(300)的上端相连;所述左玻璃呢槽(200)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左玻璃呢槽延伸段(201),所述右玻璃呢槽(300)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右玻璃呢槽延伸段(301);
所述上玻璃呢槽(100)包括上玻璃呢槽本体(101),所述上玻璃呢槽本体(101)的上部设有朝向内侧开口并用于与车门门框钣金(800)嵌合的车门卡槽(102),所述上玻璃呢槽本体(101)的下部设有朝下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一玻璃卡槽(103);所述车门卡槽(10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车门卡接舌片(102a),所述第一玻璃卡槽(103)的两侧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一玻璃卡接舌片(103a),所述上玻璃呢槽本体(101)的顶面上设有与车体门框配合的密封舌片(104);所述第一玻璃卡槽(103)的内侧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05),所述第一延伸部(105)上设有开口朝上并与车门门框钣金(800)嵌合的第一延伸卡槽(105a),所述第一延伸部(105)与所述第一玻璃卡槽(103)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下并用于与车门门框上卡板(801)配合的第一玻璃沟槽(106);
所述左玻璃呢槽(200)包括左玻璃呢槽本体(202),所述左玻璃呢槽本体(202)上设有朝右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二玻璃卡槽(203),所述第二玻璃卡槽(203)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二玻璃卡接舌片(203a);所述第二玻璃卡槽(203)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04),所述第二延伸部(204)上设有开口朝左并与车门门框钣金(800)嵌合的第二延伸卡槽(204a);所述第二延伸部(204)与所述第二玻璃卡槽(203)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右并用于与车门门框左卡板(802)配合的第二玻璃沟槽(207);
所述左玻璃呢槽延伸段(201)包括左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205),所述左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205)上设有朝右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槽(206),所述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槽(206)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206a);
所述右玻璃呢槽(300)包括右玻璃呢槽本体(302),所述右玻璃呢槽本体(302)上设有朝左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三玻璃卡槽(303),所述第三玻璃卡槽(303)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三玻璃卡接舌片(303a);所述第三玻璃卡槽(303)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三延伸部(304),所述第三延伸部(304)上设有开口朝右并与车门门框钣金(800)嵌合的第三延伸卡槽(304a);所述第三延伸部(304)与所述第三玻璃卡槽(303)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左并用于与车门门框右卡板(803)配合的第三玻璃沟槽(307);
所述右玻璃呢槽延伸段(301)包括右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305),所述右玻璃呢槽延伸段本体(305)上设有朝右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槽(306),所述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槽(306)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306a);
所述斜玻璃呢槽(600)包括斜玻璃呢槽本体(601),所述斜玻璃呢槽本体(601)上设有朝左下方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四玻璃卡槽(602),所述第四玻璃卡槽(60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四玻璃卡接舌片(602a);所述第四玻璃卡槽(602)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四延伸部(603),所述第四延伸部(603)上设有开口朝右并与车门门框钣金(800)嵌合的第四延伸卡槽(603a);所述第四延伸部(603)与所述第四玻璃卡槽(60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左下方向并用于与车门门框斜卡板(804)配合的第四玻璃沟槽(6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璃呢槽本体(101)的上部外侧壁上设有亮条卡槽(107),所述亮条卡槽(107)的中部设有用于支撑亮条的凸起(107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角部(400)包括与所述上玻璃呢槽(100)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部本体(401),所述第一接角部本体(401)上设有朝内侧开口并与所述车门卡槽(102)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卡槽(402),所述第一接角卡槽(40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车门卡接舌片(102a)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车门舌片(402a),且所述第一接角部本体(401)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密封舌片(104)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密封舌片(403)、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角接部(404),且所述第一接角卡槽(402)的外侧壁上与所述亮条卡槽(107)一体设置的第一接角亮条卡槽(405),所述第一接角角部本体(401)的底面、第一角接部(404)和第一接角亮条卡槽(405)之间形成车门前侧装饰总板(805)配合的前装饰总板卡槽(4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角部(500)包括与所述上玻璃呢槽(100)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部本体(501),所述第二接角部本体(501)上设有朝内侧开口并与所述车门卡槽(102)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卡槽(502),所述第二接角卡槽(50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车门卡接舌片(102a)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车门舌片(502a),且所述第二接角部本体(501)的顶面设有与所述密封舌片(104)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密封舌片(503)、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角接部(504),且所述第二接角卡槽(502)的外侧壁上与所述亮条卡槽(107)一体设置的第二接角亮条卡槽(505),所述第二接角角部本体(501)的底面、第二角接部(504)和第二接角亮条卡槽(505)之间形成车门后侧装饰总板(806)配合的后装饰总板卡槽(506),所述第二接角卡槽(502)的上侧壁开口处设有向下延伸的挡壁(507),所述挡壁(507)与第二接角卡槽(502)的下侧壁之间形成用于车门门框钣金(800)通过的间隙(5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卡槽(102)、第一接角卡槽(402)和第二接角卡槽(502)内设有U型的钣金加强件(102b),且同一个所述钣金加强件(102b)贯穿所述车门卡槽(102)、第一接角卡槽(402)和第二接角卡槽(50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卡槽(102)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三条所述车门卡接舌片(102a);所述第一接角卡槽(402)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三条所述第一接角车门舌片(402a);所述第二接角卡槽(502)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三条所述第二接角车门舌片(502a),对应的所述车门卡接舌片(102a)、第一接角车门舌片(402a)和第二接角车门舌片(502a)设置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卡槽(103)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所述第一玻璃卡接舌片(103a)、外侧壁上设有一条所述第一玻璃卡接舌片(103a),且所述第一玻璃卡槽(103)的槽底设有一条朝向外侧倾斜的底部舌片(103b);所述第一玻璃卡接舌片(103a)朝下的一侧、所述底部舌片(103b)朝下的一侧、所述密封舌片(104)朝内的一侧、所述第一接角密封舌片(403)朝内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接角密封舌片(503)朝内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绒毛(108);
所述第二玻璃卡槽(203)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所述第二玻璃卡接舌片(203a)、外侧壁上设有一条所述第二玻璃卡接舌片(203a),所述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槽(206)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所述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206a)、外侧壁上设有一条所述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206a),对应的所述第二玻璃卡接舌片(203a)以及所述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206a)设置为一体,且所述第二玻璃卡接舌片(203a)以及第二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206a)朝右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二绒毛(208);
所述第三玻璃卡槽(303)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所述第三玻璃卡接舌片(303a)、外侧壁上设有一条所述第三玻璃卡接舌片(303a),所述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槽(306)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306a)、外侧壁上设有一条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306a),对应的所述第三玻璃卡接舌片(203a)以及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306a)设置为一体,且所述第三玻璃卡接舌片(203a)以及所述第三玻璃延伸段卡接舌片(306a)朝左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三绒毛308;
所述第四玻璃卡槽(602)的内侧壁上设有两条所述第四玻璃卡接舌片(602a)、外侧壁上设有一条所述第四玻璃卡接舌片(602a),且所述第四玻璃卡接舌片(602a)朝左下的一侧分别设有第四绒毛(60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璃呢槽本体(101)中,所述第一玻璃卡槽(103)的内侧壁以及所述亮条卡槽(107)采用硬度为75±3°的EPDM密实胶制成,其余部分采用硬度为70±3°的EPDM密实胶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角部(700)包括第三接角部本体(701),所述第三接角部本体(701)上设有朝左开口并与车窗玻璃配合的第三接角玻璃卡槽(702),所述第三接角玻璃卡槽(702)的两侧内壁上分别间隔设有朝向其槽底方向倾斜的第三接角玻璃卡接舌片(702a);所述第三接角玻璃卡槽(702)的内侧壁上设有朝向内侧延伸的第三接角延伸部(703),所述第三接角延伸部(703)上设有开口朝右并与车门门框钣金(800)嵌合的第三接角延伸卡槽(703a);所述第三接角延伸部(703)与所述第三接角玻璃卡槽(70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朝左并用于与车门门框右卡板配合的第三接角玻璃沟槽(7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玻璃呢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玻璃卡槽(303)和所述第四玻璃卡槽(602)通过所述第三接角玻璃卡槽(702)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玻璃卡接舌片(303a)与对应的一片所述第四玻璃卡接舌片(602a)通过所述第三接角玻璃卡接舌片(702a)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延伸部(304)与所述第四延伸部(603)通过所述第三接角延伸部(703)连接为一体,且所述第三延伸卡槽(304a)和所述第四延伸卡槽(603a)通过所述第三接角延伸卡槽(703a)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玻璃沟槽(307)与所述第四玻璃沟槽(604)通过所述第三接角玻璃沟槽(704)连接为一体。
CN201810866797.1A 2018-08-01 2018-08-01 车门玻璃呢槽总成 Pending CN1104506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6797.1A CN110450607A (zh) 2018-08-01 2018-08-01 车门玻璃呢槽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6797.1A CN110450607A (zh) 2018-08-01 2018-08-01 车门玻璃呢槽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0607A true CN110450607A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80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6797.1A Pending CN110450607A (zh) 2018-08-01 2018-08-01 车门玻璃呢槽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060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4019A (zh) * 2013-04-28 2013-08-1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玻璃呢槽结构及应用其的汽车
JP2016172478A (ja) * 2015-03-17 2016-09-2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ラン
JP2016182939A (ja) * 2015-03-27 2016-10-2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ラン
CN206124708U (zh) * 2016-10-19 2017-04-26 江西江铃集团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玻璃呢槽
US20170136861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Glass run for motor vehicles
JP2017159807A (ja) * 2016-03-10 2017-09-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18089991A (ja) * 2016-11-30 2018-06-14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の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4019A (zh) * 2013-04-28 2013-08-1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玻璃呢槽结构及应用其的汽车
JP2016172478A (ja) * 2015-03-17 2016-09-2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ラン
JP2016182939A (ja) * 2015-03-27 2016-10-2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ラン
US20170136861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Glass run for motor vehicles
JP2017159807A (ja) * 2016-03-10 2017-09-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206124708U (zh) * 2016-10-19 2017-04-26 江西江铃集团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玻璃呢槽
JP2018089991A (ja) * 2016-11-30 2018-06-14 西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の取付構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99540B2 (ja)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車両用ドアガラスラン装飾リップおよび車両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JP3829664B2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サイド部構造
CN100471710C (zh) 汽车遮阳顶棚系统的玻璃板结构
CN106945493A (zh) 一种车窗玻璃的包边总成
US20080256875A1 (en) Door trim for vehicle
US4813733A (en) Clamp-on glass molding
CN108725159A (zh) 车辆用密封条
RU2010150816A (ru) Структурная стойка кузова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и автомобиль, имеющий структурную стойку кузова
CN209079617U (zh) 玻璃呢槽
CN206579461U (zh) 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
CN106218539A (zh) 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
CN210912278U (zh) 具有装饰件的侧窗玻璃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450607A (zh) 车门玻璃呢槽总成
CN104010924A (zh) 车身侧部构造
JPH10109602A (ja) 細長い雨樋
US4607879A (en) Vehicle door structure
CN206124933U (zh) 一种汽车a柱外装饰板结构
CN109278666A (zh) 一种汽车a柱外装饰条总成
CN210733776U (zh) 一种汽车侧窗及汽车
CN204688001U (zh) 一种汽车行李箱地毯结构
CN211139463U (zh) 一种汽车侧窗集成d柱结构
CN209634256U (zh) 一种轿车滑移门框密封条
CN208306519U (zh) 一种扶手箱盖
CN22088422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车门内储存装饰板
CN205997812U (zh) 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Xialongdi, Nanfeng street, Xianju,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ngyu Auto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Xialongdi, Nanfeng street, Xianju,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XINGYU AUTOPARTS Co.,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Pinghai

Inventor after: Feng Xinjian

Inventor after: Li Yong

Inventor after: Ying Mingzhi

Inventor before: Feng Xinjian

Inventor before: Li Yong

Inventor before: Ying Mingzhi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